光合作用一轮教案

2025-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光合作用一轮教案(共6篇)

光合作用一轮教案 篇1

一、物体的受力分析 1.明确研究对象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即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2.按顺序找力

先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后接触力;接触力中必须先弹力,后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3.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

画受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质分类画力,不能按作用效果(拉力、压力、向心力等)画力,否则将出现重复。

4.需要合成或分解时,必须画出相应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

二、物体的平衡

物体的平衡有两种情况:一是质点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为零;二是物体不转动或匀速转动(此时的物体不能看作质点)。

理解:对于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不要认为只有静止才是平衡状态,匀速直线运动也是物体的平衡状态.因此,静止的物体一定平衡,但平衡的物体不一定静止.还需注意,不要把速度为零和静止状态相混淆,静止状态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速度为零不变,其加速度为零,而物体速度为零可能是物体静止,也可能是物体做变速运动中的一个状态,加速度不为零。由此可见,静止的物体速度一定为零,但速度为零的物体不一定静止.因此,静止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但速度为零的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总之,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只要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它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只要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它一定处于非平衡状态

三、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共点力——几个力作用于物体的同一点,或它们的作用线交于同一点(该点不一定在物体上),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即F合=0或Fx合=0,Fy合=0 3.判定定理

物体在三个互不平行的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则这三个力必为共点力。(表示这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接,恰能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教学反思

光合作用一轮教案 篇2

1 能源资源战略基地

由于独特的地质和成矿条件, 新疆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是中国主要能源矿产的储备地, 目前共发现138种矿产资源, 4000多处矿产地, 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种90多种, 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5种, 居前五位的有27种, 石油、天然气、煤、铁、金、铬、盐类矿产等蕴藏丰富, 已成为中国十分重要的战略性能源储备区和能源接续区。截止到2011年底, 石油基础储量56, 299.10万吨, 占全国总基础储量的17.38%, 天然气基础储量33, 796.29亿立方米, 占全国总基础储量的21.91%, 煤炭基础储量148.36亿吨, 预测资源量达2.19万亿吨, 占全国预测资源总量的40%以上, 位居全国首位, 表1是2011年新疆、西部及全国主要能源、黑色金属矿产基础储量情况。

资料来源:《2012年新疆统计年鉴》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跨区域实施的一项重要能源工程, 主要是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 2000年2月正式启动, 一线工程开工于2002年, 竣工于2004年, 二线工程开工于2009年, 2012年年底实现全线投产, 形成横贯我国西东近4万公里的天然气供气网络, 基本覆盖我国28个省区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这项工程不仅为我国东、中部广大居民提供了生活能源保障, 而且对于改善环境质量意义重大, 可显著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的排放。

随着煤炭消费量的连年递增, 中国东部地区煤炭资源日渐枯竭, 能源缺口越来越大, “疆煤东运”战略应运而生。新疆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准东、吐哈、伊犁、库拜四个地区。但由于距内地煤炭需求市场遥远, 长期以来, 新疆煤炭主要为满足本地需求。在国家政策和大量资金的推动下, 新疆煤炭产业将获得迅速发展, 一是通过“一主两翼”铁路线的建设, 提高原煤外运能力;二是输电与输煤并举, “疆电外送”成为“疆煤东运”最经济、能耗最少的最佳方式;三是煤制天然气东运, 借助新疆完善的天然气主管网, 煤制天然气可以利用现有和未来建设的天然气管网实现东运。国家发改委已对准东煤田做出了总体规划, 到2015年将把准东盆地建成亿吨级产煤、千万吨级煤化工和千万千瓦级煤电的大型煤电煤化工基地, 预计总投资近3, 000亿元。以准东、吐哈、伊犁、库拜4大煤田为重点, 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规划建设国家第14个大型煤炭基地, 到2015年, 新疆煤炭产能达到4亿吨以上, 外运5, 000万吨。

2 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 中国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水平, 一个很重要的着力点就是要提高西部开放水平, 形成西部开放与东部开放并进的对外开放格局。新疆东与内地相连, 西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印度等8个国家接壤, 是中国通向中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的必经之地。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实施内陆沿边开放战略以来, 新疆以其特有的区位优势、人文优势和资源优势逐步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近年来, 在乌洽会、中国-亚欧博览会以及中国-亚欧经济发展合作论坛的推动下, 新疆作为中国向西开放桥头堡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突显。2013年9月7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阿斯塔纳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 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战略构想, 相关国家对此反响强烈, 均表示愿意积极参与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专家指出, “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战略构想的实施, 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战略地位, 改善我国周边环境与国际环境, 而新疆处于丝绸之路最核心的地带, 在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 新疆的向西开放桥头堡的战略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我国向西开放战略的实施过程中, 新疆众多的边境城市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众多的对外开放口岸成为连接内地与中亚国家的重要通道。截至目前, 国务院批准开放17个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其中, 已正式对外开放一类口岸14个 (分别为老爷庙、乌拉斯台、塔克什肯、红山嘴、吉木乃、巴克图、阿拉山口、霍尔果斯、都拉塔、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红其拉甫12个陆路边境口岸和乌鲁木齐、喀什2个国际航空口岸) , 另有自治区批准开放的二类口岸12个。“十一·五”期间, 新疆口岸累计出入境人员773万人次, 进出口货运量1.13亿吨, 创进出口贸易额887亿美元。2012年全区口岸进出口货物量4125万吨、进出口贸易额369亿美元、出入境人员207万人次, 分别比2011年增长21.5%、6.1%和4.1%。其中, 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物占全区口岸92%, 贸易额占全区口岸78%, 其中, 进口能源、资源类矿产品、工业原材料等占全区进出口90%, 实现贸易额占全区进出口57%, 出口日用消费品、工业制成品等占全区进出口10%, 实现贸易额占全区进出口43%。

3 西部生态平衡保障区

众所周知, 长江、黄河等我国主要的江河源头在西部, 西部广大地区承担着这些江河源头的水源保护、水源涵养、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功能, 被视为我国重要的西向生态屏障区域, 其生态保护状况直接决定着我国整体的生态环境安全。虽然西部大开发第一个十年, 国家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用于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与保护, 整体有所改善, 但相比较于经济建设成果, 生态环境改善并不理想, 局部地区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西部大开发以来, 新疆以保护天然荒漠植被和绿洲为重点, 实施了环塔里木盆地生态治理、准噶尔盆地南缘防沙治沙、艾比湖流域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 全面启动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部分区域环境质量开始有所改善。

但是另一方面, 近年来,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国内区际产业转移的推动下, 新疆工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 但其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 大量高消耗、高污染企业进入新疆, 使新疆的绿洲生态功能快速退化, 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经测算, 2001-2011年期间, 新疆的“三废”排放量呈现显著的快速上升趋势, “三废”排放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68%、17.57%和20.88%, 其中, 工业废气排放量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比1990-2000年高出11.43%和14.56%。可以说, 社会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现实问题的长期存在, 新疆的生态系统面临的严峻形势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仍然面临植被生态功能减退、水源涵养能力降低、沙化土地面积扩大、天然湖泊不断萎缩、生物多样性破坏的风险。

“十二五”期间, 自治区把全区划分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绿洲服务、防沙固沙、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以及特殊保护六类生态环境功能区, 确定生态环境保护红线, 用以指导全区的资源开发和产业合理布局。目前, 新疆纳入国家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为天山山地水源涵养重要区、阿尔泰地区水源涵养重要区、阿尔金草原荒漠防风固沙重要区、塔里木河流域防风固沙重要区、伊犁—天山山地西段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 合计5个生态功能区。此类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强, 其发展的功能不是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 而应是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引导超载有序转移, 充分发挥生态平衡功能。

4 文化多样性的传承和创新区

新疆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悠久的历史使新疆成为世界典型的文化多样性区域之一。自古以来新疆就是多民族交融区域,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宗教信仰、语言文字、艺术风俗等方面创造了丰富灿烂的西域文化。在经济文化方面, 在漫长的生产力发展历史中, 新疆古代居民创造了采集狩猎、游牧、农耕等多种古代生产文化。汉朝以来历代中原王朝为了对新疆实行有效的管理在新疆实行屯垦戍边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和军垦经济形态的出现, 为新疆的经济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在宗教信仰方面, 新疆作为古代中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通道, 自古以来就是多宗教并存, 大体可以分为伊斯兰教和非伊斯兰教两种, 在新的历史时期, 新疆的宗教文化同样需要传承与创新;在语言文字方面,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地区陆续发现了吐火罗文、去卢文、粟特文、汉文、回鹘文、察合台文等多种文字的珍贵文献资料。目前, 新疆13个世居民族使用11种语言、8种文字, 11种语言分别属于三大语系中的6个语族。现在, 汉语和维吾尔语是新疆各民族主要的族际交际语, 也是自治区法定的通用语言, 哈萨克语在北疆使用也很普遍;在民族风俗方面, 新疆各民族在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主要反映在饮食、服饰、生产、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日、娱乐、礼仪等方面。此外, 新疆民族文化多样性还表现在各民族创造的文化艺术工艺品等方面, 新疆民族传统的手工业十分发达, 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他们制作的地毯、刺绣、丝绸衣料、铜器、小刀、民族乐器等, 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在未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进程中, 新疆面临着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历史使命, 新疆也必然承担着传统农牧文化的传承并不断创新现代工业文化的重任。

5 国家安全的重要防线

新疆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地区, 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稳定工作十分重视, 始终要把新疆的稳定置于全国稳定的大局中。多年以来, 国外一些反华势力不断借助民族、宗教之名, 利用“民主”、“人权”、“宗教”作为幌子, 加大对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进行意识渗透。另一方面, 以“东突”为代表的“三股势力”在国外敌对势力、恐怖组织的煽动下, 近年来不断在新疆地区制造暴力事件, 从2009年的“7.5”事件到2012年的“6.29”劫机事件再到2013年的“6.26”、“6.28”事件等等, 已经严重扰乱了我国边疆社会秩序, 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严重威胁了我国边疆安全和国家安全。因此, 国外敌对势力与“三股势力”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边疆稳定的主要因素, 而新疆已经成为我国与各种西方反华势力和“三股势力”进行斗争的核心阵地, 是我国国家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过程中, 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快向西开放进程中, 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连接内地与中亚国家的重要通道, 新疆面临的安全形势将更加严峻, 维护祖国统一、保障国家安全的任务将更加艰巨。

参考文献

[1]李豫新, 倪超军.新疆在中国与中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J].中国软科学, 2008 (6) .

[2]张付新, 谢贵平.试论新疆的文化多样性[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1) .

[3]张效林等.新疆科学谋划永续发展[N].西部时报, 2010-02-09.

[4]曾锁怀.向西开放看新疆[J].大陆桥视野, 2012 (4) .

[5]冉永平.西气东输构筑能源大动脉[N].人民日报, 2012-10-10.

光合作用一轮教案 篇3

一、 经典例题

【例1】 (2010,江苏)已知函数f(x)=x2+1,x≥0,

1,x<0.则满足不等式f(1-x2)>f(2x)的x的范围是(-1,2-1).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段函数的单调性。初做此题时或许不知如何下手,或者需要适当的分类讨论。如果我们在一轮复习中认真使用教材,并对课本例习题进行有效加工、归纳、组合和引申地话,那么解决此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为解决本题,我们先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必修一,苏教版)中的两题:

题1 已知函数f(x)=x,x≥0

x2,x<0,试求f(f(-2))的值.(第32页习题21(2)的第7题.)

题2 已知函数y=f(x)在定义域R上是单调减函数,且f(a+1)>f(2a),求a的取值范围.(第43页习题21(3)的第4题)

对照、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具有惊人的相似,显然,题1和题2的组合与引申就成了例1,即为2010年的江苏考题。

解 由题意,得:1-x2>2x,

1-x2>0.x∈(-1,2-1).

基于题1和题2,我们还可以得到以下变题:

变式题1 (2011,江苏)已知实数a≠0,函数f(x)=2x+a,x<1,

-x-2a,x≥1.若f(1-a)=f(1+a),则a的值为.

解 ∵a≠0.

a>0,2-2a+a=-1-a-2a,a=-32,

a<0,-1+a-2a=2+2a+a,a=-34.

变式题2 (浙江理)已知f(x)=x2,x>0,

f(x+1),x≤0.

则f2+f-2的值为.

答案:5

变式题3 (2011年,辽宁理)设函数

f(x)=21-x,x≤1,

1-log2x,x>1.则满足f(x)≤2的x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0,+∞)

变式题4 (2011年,天津理)设函数

f(x)=log2x,x>0,

log12(-x),x<0.若f(a)>f(-a),

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0)∪(1,+∞).

解 若a>0,则log2a>log12a,即2log2a>0,所以a>1,

若a<0则log12(-a)>log2(-a),即2log2(-a)<0,所以0<-a<1,-1

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1或-1

【例2】 (2009年,江苏)设a为实数,函数f(x)=2x2+(x-a)|x-a|.

(1) 若f(0)≥1,求a的取值范围;

(2) 求f(x)的最小值;

(3) 设函数h(x)=f(x),x∈(a,+∞),直接写出(不需给出演算步骤)不等式h(x)≥1的解集.

分析 作为09年江苏试卷的压轴题,主要考查函数的概念、性质、图象及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等基础知识,考查灵活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进行探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其实,本题源于课本第43页第6题的变形。

先看原题:已知函数f(x)=x2-2|x|-1,试判断函数f(x)的奇偶性,并画出函数的图象.

此题,应该说较为容易的,解答略去。下面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变形,就会看到解决例2应该是非常容易的。

变式题1 已知函数f(x)=x2-2|x|-1,试判断函数f(x)的单调性.

解答略

变式题2 已知函数f(x)=x2-2|x-a|-1,试判断函数f(x)的奇偶性和单调性.

解 奇偶性的讨论

当a=0时,函数f(x)=x2-2|x|-1,显然有f(-x)=f(x),所以,f(x)是偶函数;

又f(0)=-1≠0,所以,f(x)不是奇函数.

当a≠0时,因为f(1)=-2|1-a|,f(-1)=-2|1+a|,于是,f(1)≠f(-1)且f(-1)≠-f(1),故函数f(x)为非奇非偶函数.

综上得,当a=0时,函数f(x)是偶函数,当a≠0时,函数f(x)为非奇非偶函数.

单调性的讨论

当a>1时,f(x)在(-∞,-1)上是减函数,在(-1,+∞)上是增函数;

当-1≤a≤1时,f(x)在(-∞,-1),(a,1)上是减函数,在(-1,a),(1,+∞)上是增函数;

当a<-1时,f(x)在(1,+∞)上是增函数,在(-∞,1)上是减函数.

变式题3 设a为实数,函数f(x)=x2+|x-a|+1,a∈R.

(1) 判断函数f(x)的奇偶性;

(2) 设函数f(x)的最小值为h(a),求h(a)关于a的表达式.

解 (1) 因为f(0)=|a|+1≠0,所以,f(x)不是奇函数.

若函数f(x)是偶函数,则有f(-x)=f(x)得:|x+a|=|x-a|恒成立,即ax=0恒成立,所以,a=0.

所以,当a=0时,函数f(x)是偶函数,当a≠0时,函数f(x)为非奇非偶函数.

(2) f(x)=x2+x+1-a,x≥a,

x2-x+1+a,x

当x≥a时,f(x)=x2+x+1-a

=x+122+34-a

①若a>-12,则f(x)在[a,+∞)上是增函数,所以,f(x)min=f(a)=a2+1;

②若a≤-12,则f(x)min=f-12=34-a.

当x

=x-122+34+a

①若a>12,则f(x)min=f12=34+a;

②若a≤12,则f(x)在(-∞,a)上是减函数,此时最小值为f(x)min=f(a)=a2+1.

所以,当a>12时,a2+1-a-34=

a-122≥0,所以,f(x)min=34+a;

当-12

当a≤-12时,a2+1+a-34=a+122≥0,

所以,f(x)min=34-a.

综上所述,h(a)=34+a,a>12,

a2+1,-12

34-a,a≤-12.

坟墓里有的时间去休息。——厄多斯

例2完美解答:

解 (1) 若f(0)≥1,则-a|a|≥1a<0,

a2≥1.a≤-1.

(2) 当x≥a时,f(x)=3x2-2ax+a2,

f(x)min=f(a),a≥0,

fa3,a<0.=2a2,a≥0,

2a23,a<0.

当x≤a时,f(x)=x2+2ax-a2,

f(x)min=f(-a),a≥0,

f(a),a<0.=-2a2,a≥0,

2a2,a<0.

综上f(x)min=-2a2,a≥0,

2a23,a<0.

(3) x∈(a,+∞)时,h(x)≥1得3x2-2ax+a2-1≥0,Δ=4a2-12(a2-1)=12-8a2

当a≤-62或a≥62时,Δ≤0,x∈(a,+∞);

当-620,得:

x-a-3-2a23x-a+3-2a23≥0,

x>a.

讨论得:当a∈22,62时,解集为(a,+∞);

当a∈-62,-22时,

解集为a,a-3-2a23∪a+3-2a23,+∞;

当a∈-22,22时,解集为a+3-2a23,+∞.

实战演练

1. 已知函数f(x)=-x2+2x,x>0,

0,x=0,

x2+mx,x<0.是奇函数.

(1) 求实数m的值;

(2) 若函数f(x)在区间[-1,a-2]上单调递增,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 已知函数y=loga(-x)(a>0且a≠1)在(-∞,0)上是单调减函数,求函数f(x)=x2-ax+1在区间-2,12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3. 已知函数f(x)=log31-mx-2x-3,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都有f(2-x)+f(2+x)=0成立.(1) 求实数m的值;(2) 当x∈3,4时,求f(x)的取值范围.

4. 已知二次函数f(x)满足f(x+1)-f(x)=2x,且f(0)=1.

(1) 求f(x)的解析式;

(2) 当x∈[-1,1]时,不等式f(x)>2x+m恒成立,求实数m的范围.

(3) 设g(t)=f(2t+a),t∈[-1,1],求g(t)的最大值.

【参考答案】

1. (1) 设x<0,则-x>0,所以f(-x)=-(-x)2+2(-x)=-x2-2x,又f(x)为奇函数,所以f(-x)=-f(x),于是x<0时,f(x)=x2+2x=x2+mx,所以m=2.

(2) 要使f(x)在[-1,a-2]上单调递增,结合f(x)的图象知a-2>-1,

a-2≤1,

所以1<a≤3,故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3].

2. ∵y=loga(-x)(a>0且a≠1)在(-∞,0)上是减函数,∴a>1.

对于f(x)=x2-ax+1=x-a22+1-a24.对称轴x0=a2>12,

∴f(x)在区间-2,12上单调递减.

∴f(x)min=f12=14-a2+1=54-a2,f(x)max=f(-2)=4+2a+1=5+2a.

3. (1) 由f(2-x)+f(2+x)=0得:

log31+mx-x-1+log31-mxx-1=0

即:log3(1+mx)•(1-mx)(1+x)•(1-x)=0,所以m2=1.

又m=1时,函数表达式无意义,所以m=-1,此时f(x)=log3x-1x-3.

(2) f(x)=log31+2x-3,x∈(3,4)时,

y=1+2x-3是减函数,值域为(3,+∞),

所以函数值域为(1,+∞).

4. (1) 令f(x)=ax2+bx+c(a≠0)代入:

得:a(x+1)2+b(x+1)+c-(ax2+bx+c)

=2x,2ax+a+b=2x,

∴a=1,

b=-1,

c=1.∴f(x)=x2-x+1.

(2) 当x∈[-1,1]时,f(x)>2x+m恒成立即:x2-3x+1>m恒成立;

令g(x)=x2-3x+1=x-322-54,x∈[-1,1],则对称轴:x=32[-1,1],

g(x)min=g(1)=-1,∴m<-1.

(3) g(t)=f(2t+a)=4t2+(4a-2)t+a2-a+1,t∈[-1,1],

对称轴为:t=1-2a4.

①当1-2a4≥0时,即:

a≤12;如图1:

g(t)max=g(-1)

=4-(4a-2)+a2-a+1

=a2-5a+7.

②当1-2a4<0时,即:a>12;如图2:

g(t)max=g(1)=4+(4a-2)+a2-a+1=a2+3a+3

综上所述:

g(t)max=a2-5a+7,a≤12,

初三中考第一轮复习教案 篇4

七年级

1、适应新生活

2、完善自我

3、孝敬父母

4、新型的师生关系

5、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6、自强自立

7、法律的含义、特征

8、未成年人享有的特殊保护

9、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0、犯罪的含义,一般违法与犯罪的联系

11、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12、我国刑罚的种类

13、刑事责任的年龄规定

14、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八年级

15.自尊自信,克服自卑、自负、虚荣 16.明辨是非,做有良知的人,与人为善 17.做有责任感的人 18.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20.理解与宽容,欣赏与赞美 21.正确看待生活的竞争与合作

22.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3.公民的含义

24.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7.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28.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30.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1.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32.道德规范和正义 33.做有正义感的人

34.负责任对社会及个人发展的意义 35.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

九年级

3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时间

29.受教育既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

25.依法行使权利与自觉履行义务

19.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3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 3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9.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40.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42.科学发展观 43.科教兴国战略 45.可持续发展战略

44.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 46.“四个尊重”的方针 47.我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48.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49.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50.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必要性 51.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性质 52.“三个代表”的含义

53.民主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54.人民当家作主的形式 55.依法治国

56.公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57.评价文化是否先进的标准 58.先进文化的方向

5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60.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6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64.当今时代的主题

66.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68.国际竞争归根据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72.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核心 74.时代精神的核心

6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63.正确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67.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69.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7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5.经济全球化

70.我国从建国以来形成的新型的民族关系

7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77.青少年如何落实爱国的行动 79.艰苦奋斗

75.国家命运与个人前途的关系

76.做坚定的爱国者必须弘扬民族精神 78.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80.适应新时代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

第一课时复习要点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应能知道集体的重要性,并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完善自我。

预习作业

1、集体的作用

2、集体荣誉感的实质

3、怎样维护集体荣誉

4、怎样完善自我

教学过程

1、集体荣誉(七上P19-20)

①集体的作用:班集体是我们成长的园地。班集体可以满足我们的心理需要,如交往需要、自尊需要;班集体可以使我们获得知识,增长能力,拓展视野,培养性格,陶冶情操,等等。良好的班集体对我们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形成集体主义精神、义务感、责任感、主动精神,形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培育奋发向上的情操。

②集体荣誉感的实质:是个人与集体、小集体与大集体之间的关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③怎样维护集体荣誉:集体的荣誉需要大家自觉去维护;在集体里,除了自觉遵守集体纪律,服从集体利益外,我们还提倡张扬个性。

2、完善自我(七上P27-28)

①认识自我:包括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七上 P25)。

②悦纳自我:多想想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悦纳自我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③完善自我:方法有---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适当展示优点,发挥长处;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勇于接受挑战,在挑战中体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

一、课堂检测

1、“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这说明()A一万人的力量比不上一千人的力量B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必然同心C集体的凝聚力决定着集体的力量D一万人没有一千人有用

2、“放进一滴黑颜料,可以染黑一杯清水。”这句话如果说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A

在集体中不允许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B集体荣誉是集体的事,与每个个体无关C个人对集体不可能产生大的影响D个人对集体有很大的影响,我们要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

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种看待人的眼光是()

A 全面的B发展的C陈旧的D传统的

4、两只一模一样的小花狗,站在不同的哈哈镜前,于是一个“高大”起来,从此自命不凡,神气活现;另一个呢?畏首畏尾,自惭形秽。这两只小花狗犯了一个相同的错误,就是()

A 没有正确评价自己

B没有正确评价别人C没有与他人作比较D不该站在哈哈镜前

5、下列观点中,对集体的错误理解是()

A 集体具有凝聚力

B社会生活离不开集体C集体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困难D没有集体也可以生存

6、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比喻恰当的一组是()①一滴水与大海②流沙与塔③钢筋水泥与高楼大厦④一棵树与森林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7、“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结合班集体建设,你认为下列选项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每个同学在班级中都是独特的个体B每个同学在班级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C班级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同学们就有了不懈的动力D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建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8、要完善自我,就要①不断仿效别人②我行我素③努力保持和发挥优势,向更高目标前进④经常自我检查,改进不足()A②③④B③④C①②D①③④

二、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复习要点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孝敬父母,化解与父母间的冲突;能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二、预习作业

1、我们为何要孝敬父母?

2、我们应当怎样孝敬父母?

3、评价并化解爱的冲突。

4、新型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三、教学内容

3、孝敬父母(七上P48—50)①原因:

父母赋予我们生命,给我们衣食和爱抚,使我们健康成长。在这个世界上,为我们付出最多的就是父母。

孝敬父母是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本分,也是法律的要求。②怎样孝敬父母?

用心领受父母的教诲与期待; 诚心体谅父母的忧虑与烦恼; 真心关注父母的健康和心情; 以同样的行动去孝敬其他长辈。③与父母间“爱的冲突”

评价:这种冲突的发生是正常的、自然的,是渴望独立、渴望尽快成熟的表现。但这种冲突也会影响亲子关系,破坏亲子沟通,不能以“正常”为由任其发展。

化解方法:需要彼此理解。理解的途径是沟通。

感悟:亲子关系是我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亲子之间的爱永远不变。

4、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民主、和谐。(七上P58)

四、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亲子矛盾的观点,正确的是()A导致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父母 B导致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子女 C亲子之间的矛盾无法调解

D经常沟通有助于化解矛盾

2、消除与父母之间冲突的最佳做法是()A投父母所好,讨其欢心

B坚持自己的原则,让父母妥协

C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圣贤书 D与父母谈心,加强相互理解和沟通

3、“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这句话说明()

A严父出孝子 B对严厉的父母,子女未必要服从

C教育子女要注意方法 D打得狠是爱得深的表现

4、我们照料父母是()

①孝敬父母的表现

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子女应尽的义务

④回报父母对自己关爱的体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5、美国赫尔说过:“父母对子女的爱远胜于子女对父母的爱。”这说明()①父母对子女的付出是无私的

②父母用于子女身上的钱,要比子女回报的多 ③子女一辈子都偿还不了父母的爱

④父母对子女的付出与他们获得的回报无法等同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

6、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①我们快乐地学习

②我们身心的发展

③激发我们求知的愿望 ④取得老师的信任,当上班干部 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③

7、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的基础上 A学生胆大B教师威严C规章制度D平等尊重

8、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这样的()①人格平等②互相尊重,亦师亦友 ③互相学习,教学相长④师道尊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五、课后作业 略

第三课时复习要点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懂得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能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

二、预习作业

1、为何要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2、为何要自立自强?

3、怎样自立自强?

三、教学内容

5、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七下P4---6)

①原因:生命是自然界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动人。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各种生命相互依存、相依为命,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

②怎样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善待其他生命。

6、自立自强(七下P44---46)

①原因: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对个人:一个人自立才能走向自强,自强才能不畏困难,才能志存高远,为理想目标执著追求。对国家民族:自强不息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是我们国家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

②怎样学会自立?克服依赖心理;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③怎样培养自强精神?要志存高远;勇对困难;在磨砺意志中自强进取。

四、课堂检测

1、国际鸟类联盟发表的«2004年世界鸟类状况»指出,由于无节制的农业扩张和不可持续的森林开采方式,全球约有1211种鸟类面临灭绝,其中344种面临高度灭绝危机,688种目前已经罕见。这表明()

A环境问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B鸟类的减少直接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C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必然导致生态的破坏 D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矛盾是无法解决的

2、珍爱生命,善待生命,我们应当()

①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负责③善待其他生命,保护野生动物④尽可能利用自然资源,以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3、小明和同学完成了书本中“本地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生存状况”的调查,并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具体建议。在这一活动中,小明和同学()

①增强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②直接挽救了大量动植物的生命

③为改善当地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尽到了自己的一份责任④行使了公民的建议权,承担了社会责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先,不算是好汉!”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人生需要自立②只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能自立

③自立就一定要拒绝别人的支持和帮助④只有告别依赖,才能走向自立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5、下列对生命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B生命的意义在于时间的长短C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D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其他生命

6、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通过他对()的合理需要的满足和贡献来体现的。①自我②他人③集体④社会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要探索人生的意义,就必须:()

①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②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③全力追求个人利益的实现④充分利用有限的今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缺少自强自立的品质,就像搁浅的航船,难以驶向成功的港湾。”这句话的意思是()

A航船需要港湾停泊B依赖是人生的第一大敌

C远大理想的实现离不开自立自强D远大理想与自立自强无关

五、课后作业

第四课时复习要点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应能理解法律的含义、特征,知道未成年人享有的特殊保护,并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预习作业

1、法律的含义、特征

2、为何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

3、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4、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内容

7、法律的含义、特征(七下P53-----54)

①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②特征:第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第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第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8、未成年人享有的特殊保护(七下P54----55)

①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第一,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个人权益易受侵害。第二,家庭、学校、社会都存在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现象。第三,未成年人犯罪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②具体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③具体保护:(七下P61----62)家庭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学校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方面,举足轻重。(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社会保护-----任何组织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司法保护-----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9、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七下P68----70):防火,防水,防气,防盗。

四、课堂检测

1、“如果没有一个迫使人们遵守法权规范的机构,法权也就等于零。”列宁的这句话体现了法律是()的行为规则。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与道德密不可分

2、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我国农村将全面推进税费改革B厦门特大走私案犯被执行死刑C环保部门倡导不要随意丢弃废旧电池D教育部宣布放宽高校报考条件

3、列宁指出:“法律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这表明()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B法律是统治阶级中少数人的意志的体现C法律只对被统治阶级有约束力D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4、卢梭说:“法律必须具有普遍性,并在其命令范围内对全体人适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B违法者必然受到刑罚处罚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D法律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工具

5、有人认为:“自己一不违法,二不犯罪,法律就与自己无关。”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A否认了我国正在建设法制社会B否认了法律对每个公民的保护和约束作用C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对立起来了D肯定了青少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6、下列行为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是()①班主任体罚违反班规的未成年学生②某企业招收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打工③某中学规定不许学生进入游戏厅、酒吧等场所④父母强迫七年级的女儿中止学业,外出打工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7、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门在网络游戏中推行防沉迷系统,这是对未成年人实施()的表现A司法保护B社会保护C家庭保护D学校保护

8、在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是()A«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B«刑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宪法»和«刑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9、辨析: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即使犯了法,也应受到它的保护,所以未成年人可以不受法律的约束。

10、辨析: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国家和法律的特殊保护,有了这些保护,未成年人就一定能够健康成长。

五、课后作业

初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9 篇5

几何部分 第二章:三角形

教学目的:

1、掌握三角形的分类、边角关系、三条线段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内角和定理。

2、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来证明有关对应角,对应线段相等和线段平行与垂直及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并进行有关计算。

3、掌握有关三角形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4、熟练掌握特殊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能灵活运用。

5、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逆定理,并能熟练灵活地加以运用。

6、会用尺规完成基本作图,能利用基本作图和已知条件作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会写已知,求作,作法。知识点:

一、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顶点与内角平分线和对边交线间的距离)

2、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的中线也是一条线段(顶点到对边中点间的距离)

3.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高线也是一条线段(顶点到对边的距离)

注意: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

如图 2-l,AD、BE、CF都是么ABC的角平分线,它们都在△ABC内

如图2-2,AD、BE、CF都是△ABC的中线,它们都在△ABC内

而图2-3,说明高线不一定在 △ABC内,图2—3—(1)

图2—3—(2)

图2-3一(3)

图2-3—(1),中三条高线都在△ ABC内,图2-3-(2),中高线CD在△ABC内,而高线AC与BC是三角形的边;

图2-3一(3),中高线BE在△ABC内,而高线AD、CF在△ABC外。

三、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三角形三边都不相等,叫不等边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叫等腰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则叫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腰,另一边叫底边,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底角,两腰的夹角叫项角。

三角形接边相等关系来分类:

不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三角形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角形

用集合表示,见图2-4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不符合定理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三边。

例如三条线段长分别为5,6,1人因为5+6<12,所以这三条线段,不能作为三角形的三边。三、三角形的内角和

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由定理可知,三角形的二个角已知,那么第三角可以由定理求得。

如已知△ABC的两个角为∠A=90°,∠B=40°,则∠C=180°–90°–40°=50°

由定理可以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只可能有一个内角是直角或钝角。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三角形按角分类:

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斜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用集合表示,见图

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外角。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例如图2—6中

∠1 >∠3;∠1=∠3+∠4;∠5>∠3+∠8;∠5=∠3+∠7+∠8;

∠2>∠8;∠2=∠7+∠8;∠4>∠9;∠4=∠9+∠10等等。

四、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

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全等用符号“≌”表示

△ABC≌△A `B`C`表示 A和 A`,B和B`,C和C`是对应点。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如图2—7,△ABC≌△A `B`C`,则有A、B、C的对应点A`、B`、C`;AB、BC、CA的对应边是A`B`、B`C`、C`A`。∠A,∠B,∠C的对应角是∠A`、∠B`、∠C`。

∴AB=A`B`,BC=B`C`,CA=C`A`;∠A=∠A`,∠ B=∠B`,∠C=∠C`

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注意:一定要是两边夹角,而不能是边边角。

2、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3、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域“AAS”)

4、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由边边边公理可知,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三角形的稳定性。

除了上面的判定定理外,“边边角”或“角角角”都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

5、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六、角的平分线

定理

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定理

2、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由定理1、2可知: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可以证明三角形内存在一个点,它到三角形的三边的距离相等这个点就是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交于一点)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命题,如果把其中的一个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它的逆命题。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叫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叫另一个的逆定 理。

例如:“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互逆定理。

一个定理不一定有逆定理,例如定理:“对顶角相等”就没逆定理,因为“相等的角是对顶角”这是一个假命颗。

七、基本作图

限定用直尺和圆规来画图,称为尺规作网_

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规作图.通常称为基本作图,例如做一条线段等于己知线段。

1、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法是使三角形全等(SSS),从而得到对应角相等;

2、平分已知角:作法仍是使三角形全等(SSS).从而得到对应角相等。

3、经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1)若点在已知直线上,可看作是平分已知角平角;(2)若点在已知直线外,可用类似平分已知角的方法去做:已知点 C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已知真线于A、B两点,再以A、B为圆心,用相同的长为半径分别作弧交于D点,连结CD即为所求垂线。

4、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

做法的实质仍是全等三角形(SSS)。也可以用这个方法作线段的中点。

八、作图题举例

重要解决求作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两边一夹角,求作三角形 .

2、已知底边上的高,求作等腰三角形

九、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就是说: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例如: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上的任一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因为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就是顶角的角平分线、而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n

十、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那这两个角所对的两条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动”)。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O°,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十一、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就是说: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作是和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十二、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二如果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轴对称,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这条直线叫对称轴。

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也叫轴对称。

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例如: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分角线就具有上面所述的特点,所以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分角线是等腰三角形的一条对称轴,而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十三、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abc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下面关系: ab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例题:

1、已知:AB、CD相交于点O,AC∥DB,OC=OD,E、F为AB上两点,且AE=BF.求证:CE=DF 分析:要证CE=DF,可证△ACE≌△BDF,但由已知条件直接证不出全等,这时由已知条件可先证出△AOC≌△BOD,得出AC=BD,从而证出△ACE≌△BDF.证明:略

2、已知:如图,AB=CD,BC=DA,E、F是AC上两点,且AE=CF。求证:BF=DE 分析:观察图形,BF和DE分别在△CFB和△AED(或△ABF和△CDE)中,由已知条件不能直接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这时可由已知条件先证明△ABC≌△CDA,由此得∠1=∠2,从而证出△CFB≌△AED。

证明:略

3、已知:∠CAE是三角形ABC的外角, ∠1=∠2,AD∥BC。求证:AB=AC 证明:略

4、已知:如图 3- 89,OE平分∠AOB,EC⊥OA于 C,ED⊥OB于 D.求证:(1)OC=OD;(2)OE垂直平分CD.

分析:证明第(1)题时,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到∠OEC=∠OED,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得到 OC=OD.这样处理,可避免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证明:略

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教案 篇6

识别公司的不同类型,描述公司的经营表现与发展状况,

阐述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己权益的案例;

列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1、公司的类型:

①企业是以 为目的而从事 ,向社会 的经济组织。

②公司是 设立的,全部资本由 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以营利为目的的 。

③公司的分类:除国有独资公司外,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分为 和 。

④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包括:

A. :股东大会和董事会 B. :总经理 C. :监事会

2、公司制: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是公司制的核心。公司制具有 、和 等优点。许多国有企业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焕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3、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4、公司经营不善――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兼并的意义: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 ,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把 ,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 ,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强强联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促进先进技术的开发,扩大市场的占有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更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破产的意义:有利于强化企业的 ,促进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及时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 和产业结构的 。

5、劳动和就业:

(1)为什么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就业?

A.我国就业的形势严峻。

B.就业的意义。

(2)就业的途径:一靠党和国家。二靠劳动者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转变旧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即树立 观、树立 观、树立 观、树立 观。

(3)怎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一、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宣传,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

第二、要自觉增强法制意识和道德素质,自觉遵守劳动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上一篇:好想得到你的赞扬初二作文下一篇:爱情优美语段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