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的蚂蚁-小学记叙文

2025-03-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团结的蚂蚁-小学记叙文(共12篇)

团结的蚂蚁-小学记叙文 篇1

它们不仅团结,而且什么危险都不怕。又有一次,它们在丛林里,

一位来乡村度假的游客把香烟头扔到了地上引起了小火,我一看前面有一大群蚂蚁正在草丛里寻找食物,正好这个小火就靠近它们的队伍,它们一点也不慌张,所有的蚂蚁团成了一个球,直奔周围的小河,外层的蚂蚁都已经被烧焦了,但它们却还不松手,到了小河里,外层的蚂蚁都被水流冲走了,第二层的蚂蚁让内部的蚂蚁平安过河,而第二层的蚂蚁为了救自己的伙伴也被淹死了,它们都是伟大的英雄!

团结的蚂蚁-小学记叙文 篇2

推行团结合作教育,并不是要在现有学科之外另立一门新学科,而是与现在各科目结合起来,把团结合作的理念渗入到现在的德、智、体、美等科目中,这样才不致于加重学生的负担。以往也有一些与此相似的提法,但没有上升到应有的高度,所以本文在结合前人提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方案,探索了一些办法。本文以为,要推行团结合作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

因为团结合作教育不仅是德育问题,还与心理教育有关。以往我们一直以为,团结合作教育只是一个德育问题,所以我们在德育教育中一再重申团结就是力量,学生听得耳鼓发麻,但仍各行其是,原因就在于此。一个善于与人团结合作的学生,心理往往是最正常的。那些孤僻、自卑、偏激的学生,他们与人交往常有很大的困难,不能与别人很好地团结合作。所以,要推行团结合作教育,在进行大量宣传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

农村小学生的家长有的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照管;在家的家长也大都忙于劳作,文化水平较低,管理孩子的方式简单粗暴,以致孩子们有苦难言,孤僻自卑,这些心理问题都不利于团结合作教育,因而必须得到重视和解决。这就要老师和学生家长联合起来,密切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并及时沟通,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欧缤忆指出,儿童晚期自主意识开始高度发展,自我要求完善,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加上社交技巧不够成熟,在社交情境中容易体验到焦虑情绪。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有必要把学生的人际交往纳入关心范围内……尊重学生现有的人际关系,珍视他们的友谊并鼓励其结交更多的同伴,多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有助于学生提高社交技巧,培养移情能力和化解冲突的能力,这不但有利于缓解社交焦虑,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亲社会性,降低攻击性。可见,学生心理正常了,不仅能与别人更好地合作,还能化解很多危险;同时,在团结合作教育中,也可以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这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

二、在文化学习中,也可以探索一些合作教育的方式

因为长期应试教育的结果,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受到重视,所以团结合作教育只有与文化学习结合起来,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也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当然,在文化学习中进行团结合作教育很难,但也不是无所作为,可以探索、试行一些办法。以往的文化课上,本来就有一些利于团结合作的方式,比如分角色朗读课文,可以继续使用。

课外,可以让学生分组学习,完成课下作业。这种小组可以按住址划分,住得近的学生可以结成一组。学生分组学习,当然要杜绝互抄作业,所以每一组必须指定一名组长进行监督。作业交上以后,老师要严查雷同现象,并给予适当的处罚。

万明山先生指出,家长或学校都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子女或学生提供与小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让这些孩子在校内多和同学参加各种活动,放学后多与其他小伙伴结伴而行,周末和节假日让他们邀请小伙伴来家里玩,鼓励他们适时地到四邻八舍走动。通过串门,扩大交往的范围,学会与各种人交往的技巧,消除独处的寂寞。现在学校只是关注学生的文化课,而对体育、音乐等课程不够重视,这是不利于团结合作教育的。学校可以举行一些比较大型的体育活动、文艺活动和劳动,动员所有学生参加。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摆脱对电视、网络的依赖,回归到现实生活,也可以给他们提供与人交往的机会,使他们变得热情、活泼、积极,进而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这些活动应该与学生的年龄阶段结合起来,适合小学阶段的有拔河、接力等简单活动,而那些专业性较高的项目比如篮球、足球等,可至中学再大力推行。音乐课上,合唱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当然,以上只是试行方案,在实际实行中可以结合本地情况进行改进。广大教育工作者还可以探索一些其他方法,相互交流、提高。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各方面要综合运用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这就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只有社会各方面都联合起来,给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安全、温暖的社会环境,孩子们才可以放心大胆地与人交往,大胆地参加各种活动,他们才会充满正能量,他们的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才可能得到提高,并最终解决高分低能的问题。小学阶段的孩子们生理、心理还不成熟,可塑性很强,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对他们展开团结合作教育,才能促进他们的发展。

摘要:团结合作教育可以很好地解决我国教育工作中广泛存在的高分低能问题,本文把团结合作教育上升到一定高度,并针对农村小学生的特点,探索了一些可行的方法。

团结的蚂蚁小学作文 篇3

我之前就听说蚂蚁搬东西很团结,我早就想一探究竟了,于是我就蹲下来仔细的观察。

我先看见那只蚂蚁用自己的那两只触角,用力的抬起那块饼干,怎么抬也抬不起来。它又用力的推那块饼干,可是饼干还是没有动一下子。它又用力的拉那块饼干,可饼干还是没有动。它又把饼干抗在自己身上,饼干终于动了一下,可结果那只小蚂蚁被饼干压住了,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饼干下面出来。

我原本以为他会放弃那个饼干的,可是它又尝试了十几次才停下来。

那一只蚂蚁左动一下,右动一下,好像在说什么。忽然,十几只蚂蚁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围在一起,似乎在讨论什么。他们井井有条地向前走去,搬起那块饼干消失在了路边的草丛中。

团结的蚂蚁 篇4

我喜欢蚂蚁,因为它勤劳朴素,更因为它团结友爱。

我家车库前有许多蚂蚁。一天,我来到车库前观察蚂蚁。蚂蚁由头、胸、腹、一对触角、六只足、一个像两个钩子的嘴巴组成。蚂蚁在于着各种各样的事,有的扛着食物踏着胜利的步伐走进洞里,有的蚂蚁两手空空,四处走动,好像在寻找食物,还有的蚂蚁摇晃着触角在聊天。我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我把水杯用自来水装满,往蚂蚁洞里一浇,设计了一个蚂蚁的“汪洋大海”。我心想:‘你们这些蚂蚁可真倒霉,就快要淹死了?’没想到的是,蚂蚁们一点也不害怕,在水中拼命地游着,互相抱着。最后成了一个大蚁团,它们用双手划着,过了十多分钟,终于到达了“对岸”。可是,只有几十只蚂蚁存活下来了,它们多么顽强啊!我又放了一块饼干在旁边,几只蚂蚁闻到了气味,跑了过来。可是毕竟蚂蚁太少,它们再用力也没有丝毫摆动,于是,这些蚂蚁走回了洞穴。难道它们不喜欢饼干吗?不是的。不一会儿,一排整齐的队伍走了出来,原来,它们是去找同伴帮忙。那一排蚂蚁扛着“巨大”的饼干,一边喊着“嘿哟、嘿哟”,一边走进洞穴。

小小的蚂蚁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人心齐,泰山移。我们要学习蚂蚁那种团结友爱的精神!

蚂蚁团结一致的日记 篇5

过了一会儿,从洞里爬出来一只蚂蚁。它向四周望瞭望,好像正在寻找食物。忽然,它的触角动了动,应该是闻到了馒头的香味。它迅速爬到了馒头渣儿旁,想搬起一个,可馒头渣儿对一只蚂蚁来说还是太大了,它失败了。蚂蚁回到了洞里,我以为它就这样放弃了。但没想到的是,不一会儿,一群蚂蚁排着队从洞里出来了,原来它是去找同伴了。几只蚂蚁一起费了好大劲儿才搬起一个馒头渣儿,整齐地回到洞里去了。它们如此整齐,像训练有素的士兵。很快,馒头渣儿就被它们搬完了。正当大家准备离去时,我说:“不如我们把更大的馒头粒放到蚂蚁洞边,看看它们有啥办法搬回洞里吧。”大家都说好。

于是,我回到家让奶奶切了一些馒头粒。

我们把馒头粒放到蚂蚁洞旁,过了几分钟,蚂蚁们又出来了,它们想用刚才的方法搬馒头粒,但没成功。接着,蚂蚁们围成一团,用触角碰着触角,似乎在讨论什么。讨论完毕,所有蚂蚁都围攻一个馒头粒,它们爬上馒头粒,把馒头粒围成了一个黑球。大约几秒钟后,我们发现馒头粒开始缓缓滚动。原来它们是用集体的力量,想把馒头粒滚进洞里,太不可思议了。我真佩服这些小蚂蚁!

团结的蚂蚁-小学记叙文 篇6

一、抓住文章的“魂”, 细读品味, 感受民族团结情

文章的“魂”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小学语文课本中, 有不少表现民族大团结的文章, 而民族团结的“魂”往往蕴含在具体的事物或新奇的情节中, 要引导学生用心地诵读, 进而感受蕴含在文章中的道理和情感。比如课文《草原》, 不仅描绘了蒙古草原美丽的风光, 而且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蒙汉情深的美好情怀。文章以写草原之美衬托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心灵之美、民族团结互助的精神之美。在教学中可分三步进行:

首先, 在学生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把草原人民特有的欢迎客人的场面作为重点内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 边读边想像画面:草原一碧千里风光秀美;马疾驰, 车相随, 襟飘带舞, 欢声笑语迎远客的场面;人们敬酒联欢的热闹。从而感受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及各民族人民大团结的情景美。

接着, 通过理解关键词句激发情思。如:“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 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先是在充分读句子的基础上, 品析“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等词语所展现的生动画面, 再想象由蒙族男女老少组成的“彩虹”是怎样的鲜亮与壮观, 最后紧扣一个“飞”字, 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彩虹”“飞”过来时的意境。同时用心去体会他们为什么跑得那么“飞”快, 并通过反复朗读, 把蒙古族人民急于见到汉族同胞的那份迫切的心情表达出来。

最后, 发掘动情点, 领悟升华。课文中诸多描写最后都浓缩在“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上, 虽然只有十四个字, 其中蕴涵的民族大团结的思想, 却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回味余地。“蒙汉情深”“深”在哪里?作者刚踏上草原, 热爱之情油然而生;牧民远出迎客, 欢呼, 握手, 敬酒, 唱歌, 表演, 双方亲如一家, 融洽无间, 更流露出蒙汉间的深情厚意。尤其是“何忍别”凸显了主客双方的内心世界, 两情依依, 不忍分别, 自然“情深”了。而“话斜阳”则展示了主客双方的动人情态。话语绵绵, 难舍难分, 夕阳渐渐西沉, 他们竟浑然不觉, 这是蒙汉情深的形象映现。他们“话”什么呢?也许感谢主人热情款待, 也许希望客人不久再来, 也许是双方互勉, 携手并进……这意犹未尽的特写镜头与“蒙汉情深”的全篇主旨紧紧相扣, 浑然一体。此时, 再引导学生联系上文迎客场面的描写, 再次展开想象, 此情此景, 加上蒙汉同胞的所言所感, 一幕幕民风淳朴的草原风情便再现在学生幼小的心扉之间, 不知不觉中升华为民族团结的情怀, 进而深刻领悟“蒙汉情深民族大团结”这篇课文的“魂”。

二、把准文章的“脉”, 环环相扣, 触发民族团结情

所谓文章的“脉”就是文章的线索, 是作者组织文章的一种思路。人教版第五册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篇抒情散文, 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 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情感。整篇课文以一个“情”字为线索, 统领全文, 教学时可以作者的“自豪感与赞美”为线索, 贯穿整个教学。如出示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接着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与课题相照应的句子“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 体会自豪与赞美之情。顺势而导:这是一所怎样的民族小学, 作者为何会产生自豪赞美之情呢?以此为主线引出课文重点内容进行文本阅读, 如课文二、三自然段描写了民族小学的小学生上课认真读书, 下课尽情玩耍、游戏的情景。第三自然段在写小学生活动的同时, 为什么还写了许多小动物?通过阅读让学生明白, 这么写的目的是表现地处边疆的民族小学那欢快、活泼的校园气氛, 同时突出小学生们读书认真入神, 连小动物们都被吸引了, 不忍心打扰孩子们的学习。最后一段的铜钟和凤尾竹影子, 则使人联想到钟声悠悠不绝和影子绵绵萦绕, 触发对民族小学的难忘和怀念之情。像这样引导学生顺着文章的脉络读课文, 让学生不断感受到, 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 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 来自不同的民族, 但亲如一家, 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 紧密团结在五星红旗下, 是那么的温暖和幸福, 从而深深体会到学校的美丽和民族团结的氛围是多么的美好。

三、辐射文章的“身”, 读写结合, 融入民族团结情

语文教学提倡听、说、读、写四者并重。听和读是吸收、理解;说和写是倾吐、表达。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教给学生阅读和习作的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和习作的能力。在教材留白处, 让学生展开想象, 练习说话写话, 进而披阅“全身”, 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觉醒, 自觉产生民族团结情怀。

如教学《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时, 可以采用比较阅读法, 让学生自读《詹天佑》一文, 进行比较:詹天佑在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扰和要挟下, 修建了中国的第一条铁路;今天中国人修建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詹天佑率领工人们顽强拼搏, 以创新设计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西部建设者凭着科技和奉献精神, 攻克了世界级难题。从比较中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睦, 亲密无间。

写蚂蚁团结的作文 篇7

世间万物都是团结友爱的,就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六,一件不起眼的事是我受益匪浅。

星期六我们全家到老家看望姥姥。我到了姥姥家向姥姥姥爷问好就搬椅子趴在院子里写作业,正当我放椅子时,突然发现地上有一只小蚂蚁围着一粒花生米转,我好奇的放下手边的作业蹲在地上来观察,过了一会它走了,我以为它放弃了美食,过了一会,只见它和一群蚂蚁碰了碰触角,接下来的一幕是我惊呆了,一群蚂蚁把花生搬了起来缓慢的向蚂蚁洞移动。连小小的蚂蚁都懂得要团结友爱,那为什么人类不能呢?

我真想对人类说:“小小的蚂蚁齐心协力搬起了比自己大10倍的`花生米,卫生么人么就不懂这个道理呢?只要我们团结友爱齐心协力,无论多难的事我们都可以完成。”

团结的小蚂蚁作文 篇8

我蹲下身子仔细观察,哦,原来是一群黑色的小蚂蚁,它们正在勤劳的搬运粮食——一团快要融化的糖。他们很有秩序的一个接一个爬上那座“小山”,咬下来一点点拖到背上,他们很快很平稳的走着,不让那比自己打上好几倍的糖掉下来——这可是冬天宝贵的粮食呀!

可是在这么有秩序的队伍里,也难免有一些不合拍的音符,你瞧,那只小蚂蚁跟群体跑反了方向,一头撞在了一只大蚂蚁的身上,这只大蚂蚁叔叔没有生气,用触角拍了拍它,像是在说:“小朋友,走路要看着方向呀,下回可不要在撞着人了!”小蚂蚁满脸的歉意,像一个知错了的小朋友,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叔叔,下回我一定会注意的。”呵呵,小蚂蚁真是知错就改,在后面的运送过程中,再也没有犯这样的错误了。

团结的小蚂蚁作文 篇9

我找来一只蚂蚁,静静地观察,我用放大镜放在蚂蚁上面,蚂蚁的身子一下子放大了好几倍。它的头黑黑的,像一粒滚动的黑豆豆。身子黄黄的像一个个肉松一样,它的屁1股像一个尖尖的刺,好像蜜蜂的屁1股一样。

我看见一只蚂蚁在搬一粒白糖,它轻而易举地就把一粒白糖搬了起来,接着我放了一粒更大的白糖,这次它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搬不动,最后它就叫同伴一起来帮忙,大家同心协力才把这颗大白糖搬了回去。

团结的蚂蚁作文100字 篇10

昨天,我有了一个“蚂蚁传奇”。它是一个透明的小盒,里面有七只蚂蚁和蚂蚁果冻。今天早上,它们挖了一个深深地洞。蚂蚁们络绎不绝地把果冻碎碎从洞里挖出来。其中有几只日本弓背蚁在上面一直不干活,像是精疲力竭了。

第二天,蚂蚁们挖了一条“连绵起伏的长城”。这一下是日本弓背蚁挖了。过了一会儿,哇。又往上挖了一点儿。我想:过不了多少天就可以挖通很长很长的“通道”了。不知道再过几天蚂蚁会挖出怎么样的大迷宫呢?

我喜欢这个“蚂蚁传奇”。

团结的小蚂蚁作文 篇11

当时,我正在院子里玩耍,忽然看见地上有一个小黑点慢慢地移动着。出于好奇,我俯下身子,低下头,终于看清了真正面目——原来是一只小蚂蚁。只见这只小蚂蚁跑到了面包屑前,抱起面包屑,一溜烟地爬回了蚁巢。过了一会儿,它又出来了,继续寻找食物,将其带回蚁巢。

看着它这么努力地工作,我不免有种想帮帮它的冲动。于是,转身跑到屋里,拿了一块面包,轻轻地弄下来一小块,放到地上。小蚂蚁看见了,急忙跑过来,围着面包块团团转。哦!我好像弄得太大了,小蚂蚁面对比自己大好几十倍的面包,好像在想——怎么才能背回去呢?片刻之后,它灰溜溜地跳回了蚁巢。

呵呵,是不是搬不动?放弃了?!可接下来出现的一幕,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小蚂蚁进蚁巢没多久,一大群蚂蚁就从蚁巢中蜂涌而出,原来小蚂蚁不是放弃了,而是去搬救兵了。不过,虽然蚂蚁很多,但面包块对它们来说,简直是庞然大物,要想搬起来,又谈何容易呢?

我还是太低估它们的实力了——蚂蚁们像有人在指挥似的,围着面包一个个地成排站好,步调一致地用力搬起面包块,黄黄的面包周边环绕着黑乎乎的蚁队,那节奏,分明在一起发出强大的声音——加油!加油!!就这样,面包块在慢慢地向着蚁巢移动……

团结的蚂蚁作文800字 篇12

我发现小哨兵蚂蚁嗅了一会,就沿着大饼干转了几圈,接着就急匆匆往家里蚂蚁窝跑去,它进了窝一会儿,小哨兵就带了一小队蚂蚁直奔饼干而来,可是这一小队蚂蚁根本无法撼动这块大饼干,我看它们围着饼干团团转,似乎犹豫了一会,也许是商量了什么,大部分的蚂蚁就撤退了,只剩下几个小哨兵守护者这美味,正当我想问爸爸它们为什么要撤的时候,我又有了新的发现:

我发现,刚才撤回去的蚂蚁又从蚁窝里爬了出来,并且不是十几几十只,而是带来了成百上千的大部队只奔美味,只看见源源不断的蚂蚁在美味和蚁窝之间川流不息的跑着,不一会,它们就把这美味抬挪到了离家不远的地方,我赶快又找来一块石头压在上面,小蚂蚁又搬不动了,他们就又调来了一批强壮的蚂蚁出来支援,这些大家伙,嘴巴很大,它们负责把美味啃碎,其他小点的蚂蚁就负责把碎片搬回家,它们搬呀搬,有几个个头看起来更小的好像是搬不动了,干脆就在那里津津有味的吃起来了,这可惹怒了辛苦工作的蚂蚁,于是它们便打了起来,直至把贪吃的蚂蚁消灭为止,可当我仔细观察被咬死的蚂蚁,发现它们原来不是一个蚁窝的品种,我一问爸爸才知道,原来不同窝的蚂蚁会为了争食而进行战斗的;赶走外来的蚂蚁后,它们又专心的啃的啃,搬的搬,不大一会的功夫,蚂蚁们便把我掉下的饼干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回家了

经过这次观察,我明白了我们可以向蚂蚁学习,学习它们那种团结合作、共同对外、坚持不懈的精神。

上一篇:再见了,小企鹅作文700字下一篇:我总也忘不了那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