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毕业设计选题

2025-04-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计算机类毕业设计选题(精选8篇)

计算机类毕业设计选题 篇1

java论坛管理系统,包括论文和程序

java图书管理系统毕业设计+源码

Java游戏设计打飞机程序+论文

java作业管理系统

JSP+SQL计算机等级考试查询系统

jsp仓储管理系统+论文

jsp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网站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源代码jsp高校学生考勤管理系统

jsp高校智能排课系统+论文

JSP教学管理系统

JSP考试管理系统

jsp网上购书系统源代码

jsp网上书店程序+论文

jsp网上书店系统

jsp物流中心仓储信息管理系统

jsp学生课绩管理系统+论文

JSP作业管理

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ar

某公司员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zip

随机数生成器算法的研究与实现.rar

基于.NET技术的猎头公司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外部事务部分.rar

某中学图书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ar

动态口令认证的网上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ar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ar

BS结构下的邮件系统设计开发.rar

教育报表管理系统-权限管理模块.rar

仪器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rar

某百货店POS积分管理系统-积分添加和通票回收.rar

G的AKA协议中F至F的UE端的实现.rar

基于.NET的网上图书销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ar

数据库连接池的研究与实现.rar

基于半打开的端口扫描技术及其实现.rar

基于ASP.NET的公司网站的设计与实现.rar

基于遗传算法的中药药对挖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ar

基于TCP协议的简单即时通信软件的设计与实现.rar

某店POS积分管理系统.rar

基于web的订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ar

平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ar

基于ASP技术的电子产品销售网站的设计与实现.rar

信息安全研究所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ar涛公交车管理系统的实现与设计.rar

基于CS结构的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arvCalendar的跨平台系统的设计.rar

一个简单的媒体播放器的设计与实现.rar

Delaunay算法的实现与应用.rar

一种基于CC模式的网上购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ar机主留言在“全时通”系统上的实现.rar

基于C#的文档加密器的实现.rar

Iptables图形管理工具的设计与实现.rar

基于C#端口扫描器的实现.rar

木马检测工具的实现.rar

网上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ar

物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ar

基于VC的飞行模拟游戏的设计及实现.rar

模拟ATM机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rar

多时区时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rar

面向对象的数据建模——数据筛选接口的设计.rar网络数据包捕获工具的设计与实现.rar

一个编译原理语法分析器的实现与设计.rar

一个简单的网上教务系统模型的设计与实现.rar

实验室计算机的IP地址自动设置程序——服务器端的设计与实

现.rar

五子棋手机网络对战游戏的设计与实现.rar

网上书店的设计与实现.rar

基于ICMP模拟网络控制软件的开发——控制管理模块.rarWORD文档分类管理插件的设计与实现.rar

网上人才招聘系统.rar

基于PP的产品报价系统的设计与开发.rar

泡泡堂网络游戏的设计与实现.rar

教务管理平台-权限及公共模块设计与开发.rar

一个简单的即时通讯工具的设计与开发.rar

信息加密与隐藏工具的设计与实现.rar

在线资料查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ar

基于ICMP模拟网络控制软件开发——接收处理模块.rar手机游戏(堡垒)的设计与开发.rar

代理服务器测试程序的设计与实现.rar

一个基于单片机精确计时的电源开关程序的设计与实现.rar某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ar

Linux下的简单网络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rar人机接口设备—示波器的仿真实现.rar

学生注册管理软件的开发.rar

在线考试制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ar

基于BS结构的实验室预约模型系统.rar

计算机类毕业设计选题 篇2

关键词:毕业设计,计算机专业,本科

自1994年我国进行高校扩招至今, 本科层次的学生素质发生了很大变化, 本科教学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近年来对本科生的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有了很多争议, 毕业设计工作仍然有序进行。本科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教学质量的综合检查, 也是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教学任务[1]。计算机专业本科生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毕业设计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是学生在实践中开展工作能力的体现, 是对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前期实践。为使毕业设计达到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适应社会的需求, 毕业设计的选题就显得非常重要。

1. 当前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选题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我校几年的毕业设计工作及浙江省的毕业论文抽查反馈意见, 毕业的选题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 分述如下:

(1) 教师自身能力的不足

在高校扩招后普通本科院校几乎都设有了计算机专业, 如此大量的专业设置和招生量, 使得计算机专业教师的需求量激增, 普通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普遍为青年人, 参加工作时间短, 教学经验不足, 学历参差不齐。很多教师自己从未做过大的科研项目, 也没有参加实践工作的机会。繁忙的教学工作, 使得很多教师无法深入社会中进行调研, 对社会上人才需求状况没有有深入的了解, 教师自身存在的知识和动手能力的不足, 使得在为学生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时存在很大的难度。

(2) 题目雷同

由于学生数量与教师数量不成比例, 经常是一位教师要带8个甚至更多的学生, 教学计划中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一个毕业设计题目, 每位教师需要出如此大量的题目, 实在是有难度, 因此出现了大量雷同的毕业设计题目。

(3) 题目过难

由于浙江省每年进行毕业论文的抽查工作, 有时为了在抽查中得到好成绩, 学校要显示学生毕业设计的水平, 给本科生选定过难的题目, 如神经网络、数据挖掘算法研究等。这些题目超出了本科生的能力和水平, 学生根本做不出来。

(4) 学生选题的盲目性

现在的本科生是自主就业, 毕业设计工作在大四的第二学期进行, 这个时期正是学生找工作的时间, 由此带来冲突, 学生无心做毕业设计。所以很多学校都把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提前, 一般在大四的第一学期开始。一般由教师给出参考题目, 学生选择, 时间一般一至两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确定自己的设计方向, 实在有些困难。会出现选题的盲目性, 当进入第二学期实习时, 发现所选毕业设计题目与实习内容完全不相关, 出现后期大量改题, 毕业设计的提前工作量成为无用工作。

2. 改进选题工作的一些想法

改进选题工作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 两手一起抓, 从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首先, 教师必须明确选题在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工作中的重要性。教师在进行题目设计时, 要注意毕业设计选题"三结合"原则, 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生产科研相结合;教育与国民经济建设及社会需求相结合[2]。要注意紧密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从生产实际出发, 选题具有实用性, 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综合性。

其次, 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学习现状有深入的了解, 从学生们的实际水平出发。选题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难, 要让学生在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上可以做出来。如果题目过难, 学生做不出, 就会出现抄袭、造假, 所以教师必须与学生深入交谈, 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 做到真题真做, 实现毕业设计的工作目标。

第三, 教师给学生的选题要从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查阅文献资料能力、设计实验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等几方面考虑, 使得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工作, 能够在多面提高能力, 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第四, 要教育学生必须要端正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态度, 学生们应该懂得面对当前的就业压力, 更要认识到毕业设计是对他们综合能力提高的一次最好的教学。做好毕业设计, 可以使得他们在面对社会考查时, 具备更多的自信。毕业设计工作与他们的自主就业不是矛盾的两方面, 而是相辅相成的。这是一次实践性的最好机会, 通过这个学习可以使他们学到在课堂上没有的知识, 通过这种教育, 让学生们改变对毕业设计的理解, 发挥学生们的自主能动性, 是做好毕业设计工作关键的一步。

第五, 改变现在的毕业设计选题的办法, 为了避免与学生毕业就业的冲突, 特别是大四的第一学期期末, 很多学生要参加一系列的选拔考试, 可以将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再提前。不是在某一个固定的阶段做选题, 而是在学生进入大二学习后, 根据每位学生的兴趣、特长指定指导教师, 让学生们把毕业设计选题融入到平时的学习中, 提早确定自己的专业学习方向, 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有意识的学习一些毕业设计所需的专业知识, 到毕业设计时做到水到渠成。要完成这种方式的选题, 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学生早早进入教师的科研工作, 他们的能力不能做很深的理论研究, 但可以从资料采编、程序编写等入手, 完成他们力所能及的工作。另外一种就是加入社会的公司、企业中, 依据生产实践的要求, 确定设计的内容。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有水平的专业竞赛, 从中找到学生的毕业设计方向。在最后的毕业设计阶段做到胸有成足, 教师与学生双方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选题中,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最好效果。

3. 结束语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状况下, 本科毕业生面对着严峻的就业压力, 要让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尽快能够适应社会要求, 毕业设计工作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毕业设计的开端就是选题, 有了好的开始才会有好的结果。通过毕业设计选题, 锻炼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师与学生们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路辉, 宁焕生."以人为本"促进本科毕业设计开题工作的几点思考.高教论坛.2009, 4:55-57.

计算机类毕业设计选题 篇3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计算机自适应性考试;考试信息化;语言测试

中图分类号:GTP39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8-0081-05

当代计算机科学的日益普及和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对语言教学模式和语言教学手段的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还全面提升了教育信息化和考试信息化的水平。进入本世纪以后,以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简称IRT)为基础的计算机自适应性考试模式(Computer-Adaptive Testing,简称CAT),在国内外语言测试领域的应用已经由理论探索阶段进入了实践探索阶段。2000年,美国ETS(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即开始对计算机自适应性TOEFL考试的可行性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于2005年正式推出了计算机网络版的TOEFL考试(internet-Based TOEFL,简称TOEFL iBT)。与此同时,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RE)以及全美建筑师资格考试等也相继尝试将传统的纸笔测试方式向计算机自适应性测试方式过渡(Sawaki et al.,2008)。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国内也陆续对计算机自适应性考试进行了许多探索。漆书青、戴海崎(1986)、谷思义等(1990)分别对CAT测验的模式和在英语水平测验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谢小庆(2008)教授对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自适应性测试的可行性问题进行了实验,并开发出了国内第一个计算机自适应性HSK模拟考试系统;2008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对自适应性测验方式进行了尝试。综观上述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计算机自适应性语言测试在考试个性化、测验信度和测验效率等方面确实具有纸笔考试无法比拟的优势。不过,上述研究主要是针对以分离式(discrete)、客观性多项选择题为主要测验方式所进行的探索和研究,不少研究成果对于传统的基于共同刺激材料(stimulus)的阅读理解测验项目的CAT考试却鲜有涉及。因此,本文将在对CAT测验原理和测试逻辑过程进行考察的基础上,专门就CAT在阅读理解测验中的计算机智能选题方法问题进行研究。

一、计算机自适应性考试的原理

计算机考试和计算机自适应性考试是最近几年国内外语言测试和教育测量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两种测试方式所依托的信息技术背景完全相同,而且与传统的纸笔测验方式存在显著的差异,所以两者经常被误解,因此我们有必要首先澄清两者之间的基本关系。

所谓计算机考试,顾名思义,即被试通过计算机终端完成测试的过程,也称之为基于计算机的考试(Computer-Based Testing,简称CBT)。而计算机自适应性考试的标准英文名称则是“Computer-Adaptive Testing”或“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简称为CAT。CBT和CAT之间存在很多相同的地方,但也存在本质的区别(见图1)。

首先,CBT和CAT考试都是以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为依托,测验的内容都是通过网络化传递和呈现,考生全部在计算机上完成测试的过程。与传统的纸笔测试相比,CBT和CAT的考试效率和评分效率更高,答题的方式更加便捷(熊春明,吴瑞,2006)。

其次,CBT和CAT也存在若干不同的地方,其中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两者的测量理论基础完全不同。CBT考试的理论基础是经典测量理论(Classical Testing Theory,简称CTT),而CAT考试的理论基础则是现代项目反应理论。所以,基于计算机信息科学和网络技术,不仅可以开发和实施CBT考试,也可以实施CAT考试,甚至还可以进行CBT和CAT混合型考试模式的设计,即半适应性测验,因此,两者的差异不是体现在信息技术手段方面,而是测量理论和计算机施测时的计算模型方面。

在CBT考试中,所有的考生,无论其语言水平差异有多大,都必须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由相同题目构成的定长测验。由于考生的语言水平和测验题目的难度指标一般符合正态分布(见图2),因此,难度较低的部分题目,比如N1和N2部分的题目对于考生团体中语言水平较高的E组和F组考生而言,由于题目的难度水平已远低于其语言水平,所以考生在回答这部分题目时根本无法获得有效的分数差异(ceiling effect)。同样,对于语言水平较低的A组和B组考生而言,试卷中较难的N5和N6部分题目的难度则太难,考生在回答这部分试题时就会产生地板效应(floor effects),即考生的分数普遍较低,考生对这部分测验题目的回答几乎无法提供任何测量信息。另外,由于受CTT测量理论的严格平行测验假设的限制,在CBT考试中,考生答对任何一个题目所获得的分数都相同,即答对相同题目数量的考生被认为具有相同的语言能力。事实,考生答对题目的难度不同,其语言水平也必然存在本质的区别。

基于IRT理论的CAT考试则可以克服CBT考试上述之不足。在CAT考试中,考生的语言水平不是单纯地以定长测验的总分来表示的,因为每个测验题目的难度、区分度和猜测度不同(b,a,c参数不同),所以不同能力水平(θ)的考生答对每个测验题目的概率值也就不同,并且概率值可以用下列公式进行估计。

P(θ)=C+(1-c)

其中,Pi(θ)表示具备能力水平θ的被试在题目参数为ai、bi和ci的题目上正确回答的概率。同一个测验项目,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正确回答的概率不同,相同能力水平的考生回答ai、bi和ci参数不同的题目的概率也不相同。由于在IRT中题目的难度参数不依赖于被试样本,所以,我们就可以借助计算机系统对被试的能力和项目参数分别进行估计,同时将若干题目进行参数估计后建立题库(item bank)和进行等值处理。参数完备的测验题库是CAT考试设计的必要条件之一,因为CAT考试的主要优点就是“量体裁衣”式的考试,只有具备数量较大、参数完备的题库后才能借助计算机技术参照被试的不同水平进行随机选择题目,以保证每个考生回答的测验题目的难度与其能力水平最接近,从而不必回答那些难度水平明显高于或低于其语言水平的题目,从而既提高了测验的效率,也确保了测验题目对不同被试水平的测量可以提供最大信息函数值(item information)。

二、CAT测试的基本过程

计算机自适应性考试的实施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事先必须建立一个容量较大的题库,并对每个测验题目进行参数估计和参数量表化处理(scaling),以保证题库具备适应测量不同语言水平被试的足够题量。二是成熟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三是采用优化的计算方法和操作程序,保证考试过程中的即时能力估计和选题策略。目前,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足以满足CAT考试的实施条件(巫华芳,2011),因此,决定CAT考试可行性的关键因素是题库建设、题库维护和能力估计的优化算法以及选题策略。根据国内外计算机自适应性考试的研究成果,CAT语言测试的基本流程包括初测、实测和结果处理三个逻辑过程(参见图3)。

1.初测阶段(piloting)

CAT考试的精髓就是针对不同水平的考生提供不同难度的测验题目,因此初测阶段主要是对被试的语言水平进行初步的估计,以便判断考生在正式考试阶段首先作答的题目难度。在初测阶段,计算机CAT系统首先从题库中随机抽取少量(5-10个)的中等难度的题目让被试作答,同时计算机系统通过期望能力法(EAP)或最大似然估计法(MLE)对被试的水平进行在线(on-line)估计,从而判断正式考试阶段对每一个被试第一次呈现的题目难度。初测阶段的操作机制与眼科大夫根据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学生的裸眼视力时第一次选择辨别符号的方法一样。检查者首先让被试辨别几个代表中等视力的符号“E”,然后根据学生反应的正确情况再决定继续让被试辨别的视力符号的级别,这样不断循环,逐步逼近学生的真实视力水平后即可终止检查过程,从而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判断被试的视力水平。

2.实测阶段(formal administration)

CAT考试的实测阶段是考试的核心阶段。根据初测阶段的结果,计算机从题库中随机选择并呈现一个与被试初测水平最匹配的题目让被试回答,回答结束后,系统马上根据回答的结果判断下一个应该呈现的题目难度,并计算测验的信息函数值是否达到了终止测验的标准。测验的信息函数值(information function)是反映测量准确性的关键指标,它是测验项目信息函数值的总和,其具体估计公式如下:

1(θ)=

其中,P1i(θ)是Pi(θ)的一阶导数,Qi(θ)=1- Pi(θ),据此,我们可以得出满足信息函数值最大化的项目与能力值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θ=b+loge

当Ci=0时,在能力量表的bi点上,题目i提供的信息量最大,即当被试的语言能力水平与项目的难度值相当时,项目对被试的测量准确性最高。所以,在选择下一个测验题目时,如果被试答对了项目I(j),并且测验的信息函数值I(θ)还没有达到终止测验的标准,那么系统就会继续给被试随机提供一个难度更高(b值更大一点)的项目I(j+1);如果被试答错了项目I(j),系统则会为被试随机提供一个难度更低的项目I(j+1),并继续计算被试的反应结果和测验信息函数值,如此不断循环,直到满足结束标准(达到预先设置的信度要求)后,实测阶段即告结束。

3.处理结果(score transformation and report)

CAT考试的最后阶段是在测验满足终止(end-up)条件后,首先对每个考生的能力估计值进行计算,然后进行分数转换,并给每个考生报告一个便于理解的标准化测验分数(standardized score)和测量的标准误(信度值),最后宣布考试结束。

三、CAT在阅读测验中的智能选题策略问题

阅读理解能力是一个人语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国内外几乎所有的外语测试或第二语言测试都将阅读理解能力的测量作为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基本上都是采用经典的篇章阅读测验方式对被试的阅读水平进行考查,即命题者首先选择若干适当长度的阅读材料(passages),然后针对每篇阅读材料命制适当数量的多项选择题让考生回答,从而通过考生对测验题目的回答情况推断其阅读理解水平的高低。

这种经典的测量方式可以比较准确、全面地评价考生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具有较高的构想效度(construct validity ),因此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教育测量领域还无法找到其他替代的测量方式。不过,CAT考试中的即时能力估计和选题策略基本上都是以二分记分(dichotomous)模式的孤立测验项目为基础的,因此,在CAT测验方式中,就必然会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困境:基于同一篇阅读材料命制的题束内测验项目之间的难度并不相同,如果仅以题目的难度参数作为标准选择题目时,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必然需要回答不同的测验项目,同时还必须让考生阅读相同的阅读材料,否则考生就无法对测验的题目做出回答。然而,考生对同一个题束内不同题目的回答,并不能完全反映考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水平。另外,如果两个考生分别正确回答了一个难度指数相同、但属于不同文章的题目时,两者的阅读能力也不具有可比性。

所以,为了解决上述测量悖论,在以CAT方式对被试的阅读能力进行测量时,必须以整篇阅读材料为单位,而不是以其中的题目参数值为标准进行题目的适应性选择,否则在考试的可行性和能力的估计方面就会产生逻辑矛盾。目前,国外在实施计算机自适应性语言测试时,主要采用三种方法解决阅读测试的智能选题问题:一是计算机考试和适应性考试的混合设计方式;二是篇章难度系数控制法;三是借助题组反应理论(TRT)的固定路径法(fixed branching routine)尝试解决上述问题,不过该方法目前还不能在CAT中进行实际应用。

1.混合设计模式

在绝大多数语言测试中,为了保证测验的内容效度和避免测验方法引起的构想无关变异(construct-irrelevant variance),测验题目主要以客观性测验方式为主。所以只有在段落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考试部分不得不采用题束方式。为了避免产生CAT考试中的上述选题陷阱,所以不少考试采用“CAT+CBT”混合设计的方式进行施测。在考试开始阶段,首先对考生进行基于CBT的阅读理解定长测验,然后再进行其他部分客观题目的CAT测试。这样,所有的考生必须阅读相同的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同的题目,计算机根据每个题目的参数,估计考生的能力和信息函数值。阅读理解测试结束后,再按照严格的CAT模式继续完成其它部分的测验。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CAT的优势,同时又可以避免阅读测试中的题目选择问题。目前,“CBT+CAT”混合测量模式是国际语言测试的主流模式之一,其优点是效率高、可行性强,但缺点是两种测量模式的考试结果必须进行复杂的分数合成处理(Chalhoub-Deville,1999;Yang,2011)。

2.篇章难度系数控制模式

篇章难度系数控制模式的CAT考试理论基础源自美国对英语阅读材料的易读度(readability)研究。1948年美国哈佛大学的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G. K.Zipf在对大样本语料库(corpus)进行统计研究和变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书面语言表达中的最省力原则,即:任何作者在用自然语言写作时,都会潜意识地在不违反语言篇章组织原则的前提下,使用尽量简单的词汇和简单的句法表达期望表达的意思,这也是后来被称之为齐普夫定律(Zipfs law)的精髓。齐普夫定律中的词频和句子复杂度是英语阅读材料易读度研究的基础。1995年,Stenner在齐普夫定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蓝思文本难度计算公式(text difficulty in Lexile),并将其用于英语阅读材料的难度估计(Rover,2001)。

Lexile difficulty=582-386*mean(ln(WF))+1768*ln(mean(SL))

该公式的基本含义是:文章的难度与文章中词频(WF)对数的平均值和平均句长(SL)(平均每个句子中的词汇数量)密切相关。词频越低、平均句长越长,文章的难度越高,即蓝思值越大,反之蓝思值越小。为了保证CAT语言测试中的阅读理解文章的选择具有理想的适应性,在建立题库时,不仅要根据IRT模型对题目的参数进行估计,而且还要对每篇文章的难度Lexile值和相应的题目参数进行计算和标注,从而在CAT考试的选题中根据考生的不同阅读水平,自动从题库中选择满足相应Lexile值的阅读材料。篇章难度系数控制模式的CAT阅读选题和测试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分别是初测和正式施测阶段(参见图4)。

在初测阶段,CAT系统以题库中所有文章的平均难度值为基础,随机选择一篇文章对所有的考生进行施测,并根据考生对文章的整体反应情况,以测验项目为单位即时估计考生的能力值。然后根据考生能力值的不同,再分别呈现较难或较容易的整篇文章而不是单个的测验项目让考生继续阅读。

正式考试阶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不同的测量阶段。在初测阶段阅读水平较低的考生将在第二阶段阅读若干篇难度较低的文章,而初测阶段阅读水平较高的考生则在第二阶段阅读若干篇难度较高的文章。在考生回答完每篇文章的所有题目后,CAT系统马上估计每个考生的测验信息函数值,如果达到终止条件,考生的阅读测试即告结束,反之,考生将继续按上述步骤进入下一个测量阶段,直到满足终止条件。在考生完成阅读测验以后,CAT系统将分别估计考生在阅读理解测验部分的能力值,为考生提供最终的测验总分和分测验考试分数。

篇章难度系数控制模式的CAT阅读理解考试,是一个在充分考虑阅读材料难度基础上的智能选题方案。这种测试方法,不是简单地以测验项目的难度值为选题策略,而是充分考虑到文章本身的难度变量对文章和题目难度的影响因素,因而从理论上讲更符合语言学的客观事实。在具体的测量实践中,我们还可以根据测量精度的要求,将题库中所有的阅读材料按照蓝思值的大小进行分层组织,从而构造出更多的智能选题路径(Fulcher,2005),使CAT阅读理解测验的适应性更强,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更高。

四、结束语

计算机自适应性语言测试,可以提供个性化测量模式并确保测量具有更高的信度与效度,因而CAT考试是未来语言测试和教育测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过,由于分离式测验题目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尽管采用综合性、整体性测验任务对考生语言能力进行评价的社会需求日益迫切,然而仅靠传统的CAT选题策略已经无法满足对阅读理解测验的考试要求,因而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CAT考试模式的推广和普及。所以,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言测试中的作用,我们必须在对测验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指标体系和灵活的选题方法才能满足对考生语言水平的自适应性测量。当代计算机科学和多媒体技术与项目反应理论的有机结合为CAT测量方法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同时针对CAT考试中各种可行性问题的探索,特别是对阅读和听力测验中选题方式的探索,也对语言测试研究人员和计算机科学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在多级计分IRT模型和题组反应理论(TRT)在计算机自适应性考试的实践中取得实质性进展以前,阅读理解测验的智能选题策略问题仍将是计算机自适应性语言测试普及中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参考文献:

[1]谷思义,漆书青,赖民.中学英语水平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系统的研制报告[J].外语电化教学,1990(3).

[2]巫华芳.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广场,2011(1):111-113.

[3]熊春明,吴瑞.纸笔测验和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比较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6(9):28-35.

[4]漆书青,戴海崎.项目反应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2.

[5]谢小庆.网上模拟HSK考试系统和练习系统[D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637301008165.html.

[6]Chalhoub-Deville, M. Issues in Computer-adaptive Testing of Reading Proficiency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7]Fulcher, G. Interface design in computer-based language testing[J].Language Testing,2005(4): 384-408.

[8]Rover, C. Web-based language testing Language[J].Learning & Technology,2001 (2): 84–94.

[9]Sawaki,Y.,Stricker,L.,& Oranje,A.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TOEFL Internet-based Test (iBT): Exploration in a field trial sample [R].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TOEFL Research Report: 08-09. Revised November 2, 2008, from Http: //www.ets.org/Media Research/pdf/RR-08-09.pdf.

[10]Yang, M. Computer-Adaptive Testing of ESL Reading Proficiency[J].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2011(3):10-11.

计算机类毕业设计选题 篇4

(2010年12月9日)

注意事项:

1.学生可从以下题目中任意选择一道作为毕业设计项目;

2.按照题目要求所需完成项目设计的人数可选择单人完成单人项目或团队完成团队项目;

3.在完成毕业设计项目是如遇困难,可直接联系相关指导老师寻求帮助;

4.该毕业项目设计作业于下学期开学时上交进行评审。

供选题目:

1.指导老师 :张维勇 TEL:***68212755

题目:高校学生管理系统

实现目标:设计一个B/S结构的搞笑学生管理系统,能实现学生个人信息、考试成绩、学生选课等信息的查询和管理,能实现不同用户级别权限的分级管理(入查询、修改、添加)。所需背景知识:1)熟悉网路编程的相关知识和开发语言,入ASP、JSP等;

2)具有数据库编程的能力。

完成设计所需人数:4人

2.指导老师 :张维勇 TEL:***68212755

题目:网上考试系统

实现目标:基于B/S结构开发一个简单易用却易于维护的网上考试系统,该系统主要实现三个功能:学生在线考试(随机抽题考试、模拟考试)、教师出题、系统管理维护。所需背景知识:1)熟悉网路编程的开发和实现;

2)具有数据库编程的能力。

完成设计所需人数:3人

3.指导老师 :邹显春 TEL:***68252038

题目:基于C/S模式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实现目标:

客户端:为教师提供课程成绩处理的平台,主要包括课程成绩处理中的各参数权值的设置;学期成绩的处理(包括平时作业、考勤记载并精心合理量化,使之变为平时成绩,实验成绩,课程设计成绩,期末成绩等);成绩单、各种统计、分析报表的下载和打印;为教学秘书提供各门课程的成绩管理和各种报表的生成;为教务处提供学生成绩接口。

服务器端:提供学生信息管理平台;学生成绩的分类汇总、统计(提供体积及图形显示统计结果)、分析(包括试题分析、题型分析、学生成绩分析、抽样检查等),各类报表的生成与打印等。

背景知识:熟悉C/S模式的管理与编程;熟悉至少一种开发工具;熟悉书记系统的实际。完成设计所需人数:4~5人

4.指导老师 :邹显春 TEL:***68252038

题目:网上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要求:采用SQL sever、JSP.net技术实现

实现目标:为了实现课堂教学和网上学习巷结合,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提高课程的教学

水平,促进教学改革而开发该系统。该系统主要解决一下问题:

1)解学信息发布

该系统基于网络应用的系统,信息迅速发布时基本要求。要求能够迅速发布本部门的相关通知;教学安排;教学要求;实验安排以及考试安排。

2)对教师的考评

本功能主要用于部门领导通过网络,对教师批改作业、课件上传、网上辅导以及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反馈等信息的手机以便相关扶着人队各个员工情况更娇了解。因此,需要有一个教师作业批改、网上辅导、学生反馈的功能模块。

3)学生平时考评

统计学生提交作业、上网提问交流以及阅读教师课件和电子讲稿的情况,对学生的平时成绩进行考评。

4)网络资源管理

这部分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它包括教师课件的上传以及对这些课件的管理方便学生学习和浏览。网络支援包括课程课件、教师的电子稿本、动画演示等学习支援的管理和维护。同时学生对资源的访问情况要予以记载,教师上传课件情况以及课件被访问的情况都个与详细地记载,方便学生和教师的考评。

5)网上答疑

网上答疑区是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最好地方,在这里学生可以向老师提出问题,教师在这个地方对学生进行答疑辅导。一旦有答复就用学生email的方式通知学生。在这里除了教师答复以外其他学生也可以成教这个问题的讨论了教师有权利对答疑区的信息进行管理。(这有点类似一个支持教师答复的论坛)

网上答疑区还要提供一个教室发布经典题的解答,作为辅导过程中学生经常提出的问题,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见常见问题腹部区域。

网上答疑区应该按学科划分,并且学生或教师要对问题进行暗章节分类汇总。同时在答疑区应该提供全文关键字查找,方便学生查找相关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优秀学生作品展示区

在此提供优秀学生作品展示的空间,这里的作品经过任课老师推荐或自我推荐经过公共计算机教育部组织审查后。予以发布,对哲学学生和相应的指导老师可以在综合考评中予以奖励加分。

完成设计所需人数:6~8人

5.指导老师 :刘博勤 TEL:***0

题目:医院信息系统

实现目标:设计并实现以个大型医院业务管理的系统中的门诊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完成医院门诊挂号、门诊费用、住院(含特殊情况处理)、查询、预约、统计(医疗动态、效率等)功能。能够完成药瓶基本信息的管理、药品库存数据管理、药品使用情况信息管理等功能。从实现生活中提炼出系统模型,并用WEB和数据库技术加以实现,宠儿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

背景知识:必须具备数据库,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和程序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应对医院的管理和运行等领域知识有所了解。熟悉SQL server或其他数据库系统软件、数据库开发工具以及应用程序开发工具。

完成设计所需人数:4~5人

6.指导老师 :雷开友 TEL:***68252477

题目:微机电源改良研究

子题目1)利用微机电源进行某些参数改良设计;

子题目2)对世界出的阐述改良进行实现;

设计目标:设计出电路图,并用元器件实现,得到一个改良的微机电源(产品)。

相关背景知识:模电与数电知识

完成设计所需人数:2人

7.知道老师 :郑旭飞 TEL:***17

题目:小区门禁系统

实现目标:开发一个简易小区门禁系统,实现以下主要功能:人员管理、小区人员出入管理实时监控、记录查询、异常报警,以及一些其他相关功能。

相关背景知识:UML、C#语言,以及数据库相关知识。

完成设计所需人数:3~5人(其中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工作小组共同完成,系统分成主要三大模块:人员管理模块、小区人员出入管理模块、时实监控、记录查询和异常报警管理模块,以上模块可分别有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另外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及系统的测试与部署由一位小猪成员完成)

8.指导老师 :曹严元 TEL:***

高校就业网研究与设计

实现目标:采用ASP、Java等开发基于WEB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系统,是想学生求职、单位求才、就业指导、新闻、通知等消息的发布,以及在线质询交流等功能。

相关背景知识:ASP技术、基于对象的分布式关系数据库、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Java程序设计;

完成设计所需人数:4人

只任务:

1)毕业生信息的提交和管理;

2)用人单位信息的提交和管理;

3)毕业生就业办公室以及学院的监控管理;

4)就业指导;

5)资源分级共享;

6)网上交流;

7)OA(OfficeAutomtization)功能。

9.指导老师 :陈睿 TEL:***68282191

题目:基于JSP的在线书店

实现目标:采用JSP+JavaBean的模式来定制一个小型电子商务平台。采用界面与业务逻辑分离的三层结构设计,将业务逻辑封装在JavaBean中,使得系统的安全性、可维护性、重用性和克扩展性都大大提高。

所需背景知识:JSP、网页设计、JAVA、MySQL数据库相关知识

完成设计所需人数:3人

10.指导老师:于显平TEL:***6825082

2题目:文件传输系统开发——服务器端设计/客户机款设计

实现目标:开发出系统,实现FTP协议的基本敏玲功能,写出论文;

相关背景知识:熟悉VC,熟悉网络协议,有数据库编程基础

完成设计所需人数:3~4人。

11.指导老师:吴春明 TEL:682511***90

题目: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客户端/服务器端

实现目标:理解并掌握网络通行软件的基本设计方法。

相关背景知识:C++的使用,通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完成设计所需人数:3~4人

12.指导老师:郑昆 TEL:68283***617

题目:基于B/S模式小网络课件的开发与研究

实现目标:最早的B/S模式下网络课件使用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描述语言)编写的静态网页。这种网页的不足之处在于结构简单,类容单一,交互性功能有限,很少采用数据库等动态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种共能强大且开发简便的工具或者实用方法。微软公式退出.NET体系包含了编程和网络系统开发的方方面面,其中ASP.NET是建立在公共语言运行库上的编程框架,他可以通过框架类库,消息处理和数据访问解决方案使Web无缝访问。它较好的解决了网页星系传递的实时性和交互性问题,灵活实现对数据库间的各个页面目的。本课题真实基于以上的背景要求基于B/S模式,在.net环境下,采用流媒体,ASP.NET,ADO.NET等技术而开发研究网络课件的制作。

相关背景知识:流媒体、.Net、数据库

完成设计所需人数:1人

13.指导老师:王璇 TEL:68251953***

题目:基于三维技术的商品展示系统

实现目标:利用三维技术,完成展品的全景展示。

相关背景知识:VRML,面向对象设计技术。

完成设计所需人数:1人

14.指导老师:黄春伦 TEL:***

题目: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实现目标:利用PC机,摄像头实现远程视屏监控。

相关知识:JVAV、JMF、网络编程、TCP/IP协议

完成设计所需人数:1人

15.指导老师:秦建 TEL:***

题目:模拟影院网上售票系统的数据库和售票前台功能的设计

实现目标:为影院开发一个往事售票的系统,实现网上的售票功能,现报表汇总及报表打印和电影票的打印。

相关背景知识:Java/JSP/数据库

16.指导老师:任薇 TEL:***

题目:企业信息系统

实现目标:设计,完成一个多功能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相关背景知识:数据库,网站设计工具,ASP

完成设计人数:

(1)企业信息系统中的企鹅也员工消息管理机制(查找,删除,修改)。2人

(2)企业信息系统中操作日志管理探讨。1人

(3)企业信息系统中信息自动备份机制研究。1人

17.指导老师:武伟 TEL:***

题目:有机化学课件——动画设计

实现目标:实现有机化学课程中的动画设计。

相关知识:flash 等动画制作软件

完成设计所需人数:1人

18.指导老师:张帆 TEL:***

题目:聊天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实现目标:一个简易的聊天工具住要功能有:注册于登陆;查找与添加好友和管理好友;设置你的在线状态;发送即时消息;传送文件和个性化使用。

相关背景知识:编程技术、网络通信协议

完成设计所需人数:1人

19.指导老师:张帆 TEL:***

题目:无纸化考试系统

实现目标:要求包含题库管理,试卷管理,考试管理模块,成绩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和记时管理。

相关背景知识:VB或其他编程工具、SQL数据库

完成设计所需要的人数:1人

20.指导老师:张帆 TEL:***

题目:防火墙技术的研究和实现

实现目标:通过本题目的研究可以使学生升入的了解防火墙的盖帘和原理,进而可以使用装有自己开发设计的防火墙系统的计算机。可屏蔽指定的IP地址,服务器端口;

相关背景知识:TCP/IP知识,防火墙技术,VB(或VC)编程语言。

完成设计所需人数:1人

21.指导老师:周炜 TEL:6825088***

题目:家庭管理系统

实现目的:实际并完成家庭基本情况的管理;家庭财务情况的管理和查询管理等几个反面的功能,以实现用户翻遍的输入、查询、编辑、统计和理财需求。

相关背景知识:数据库以及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的相关知识

完成设计所需人数:1人

22.指导老师:左源瑞 TEL:68250396***

题目: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

实现目标:实现某实验室人事资料管理,实验室设备管理,实验课程管理,实验室软件资料管理以及分析统计功能;

相关背景知识: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流程,熟悉ASP开发工具,熟悉SQL数据库开发工具,熟悉网络开发;

计算机类毕业设计选题 篇5

六、计算机毕业论文答辩

计算机毕业论文答辩,是面对面与评委们的交流,是评委们对同学们毕业论文的认定与评价,主要考核同学们语言表达能力、对问题的说明能力。

同学们在参加答辩之前,应确保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按要求装订毕业论文、列写答辩提纲、制作展示挂图等等,这一切都是为了给参加答辩作好物质上的准备。

物质上进行了准备,对计算机毕业论文答辩的精神准备也要充分。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消除紧张心理。绝对不能一见到评委会的“阵势”就什么也不会说了。特别是一旦评委指出了文中存在的一些错误,就不知所措、无言以对。请同学们记住,在这种情况下,要稳住阵脚,继续着眼于问题本身,可以回答:“您指出的错误确实存在,因条件所限,未能及时发现与改正,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加以改正,感谢您的提醒。”显得大方得体,有利于对问题的继续陈述。

同学们对评委的各项提间、质疑,一定要做到有问必答、一针见血,切忌答非所问、不懂装懂。答辩过程是展现自己才华的一个好机会,应予以重视。(选自:《考试》第5期 原文:“如何写好《计算机信息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计算机类毕业设计选题 篇6

基于Linux系统中sock.c模块分析 建材商行商务管理系统 师技校网站

网络子系统PKTGEN模块的分析

网上考核系统-杭州刑侦警务信息平台子系统 药库药品管理系统 住院管理系统

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仓库进销存管理系统----库存管理模块 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杭州市自助旅游服务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建材库存管理系统 明星个人网站建设

农行信贷客户查询与信用等级管理系统 皮具销售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实现 企业网站设计与建设

汽车俱乐部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人事工资管理系统 人事管理系统

瑞安市公交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在线健身商品交易网站设计与实施 杭州绿化网网站设计

宁波亿泰工贸有限公司企业网站设计 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建设

阳光集团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义乌潜龙玩具厂电子商务网站建设 LG分公司家电销售管理系统 典当行传统物品管理系统

电缆销售管理系统设计(订单管理系统)

基于B/S结构的海关人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家庭理财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酒店客房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旅行社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企业设备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汽车在线销售系统 人事管理系统

手机缴费帐务管理系统 台帐管理信息系统 网上书店的设计与实现

小区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烟草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小型宾馆客房管理系统的实施与分析 重庆九龙发电厂内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重庆索特集团销售信息管理系统 DirectX小型游戏程序设计与分析

基于3DS MAX三维建筑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OPENGL的三维游戏引擎分析 贪吃蛇游戏程序设计与实现

Asp.net 2.0网络技术应用-在线实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银行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珍珠及珍珠饰品(首饰)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中学图书室图书管理信息系统 从Perl正则表达式到关系数据库模式 一种新型正则表达式分析树的建立 用Perl语言抽取网页信息 正则表达市的可视化构建 超声图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施 城际旅游铁路交通信息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脑经销物质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Apriori算法的学籍课程成绩关联规则挖掘研究 基于多维数据分析方法的学籍学分预警模型的研究 课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联创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审计辅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试题库管理和试卷生成系统

图书借阅信息统计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校园导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医药销售信息管理系统

浙江财经学院校园信息查询网站的设计与实现--基于ASP.NET的WEB项目开发技术研究及应用 浙江财经学院信息学院网站 综合导师工作管理信息系统 仓储管理系统

超市商品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车辆销售管理系统 工厂员工管理系统

基于ASP的网上购物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基于Web技术的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健康保健网站 健身房管理软件 酒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网络销售系统

基于LL(1)算法实现pascal的子集的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分析 商场进销存系统

电脑配件销售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电脑销售客户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工资管理系统设计与实施 零售业物资管理决策系统 农村有线电视收费系统 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开发与实施 书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小型旅馆管理信息系统

中小型超市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VIP贵宾卡积分消费系统 电力参数分析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电网功率因数自动补偿控制器的研究 高等院校课程安排管理系统

基于LABVIEW的粮库PH3浓度检测系统的研究 基于S3C44BOX+uCLinux的嵌入式用程序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单片机的电动车测速/里程测量显示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式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心率测量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液滴速度测量系统的设计 驾校信息管理系统

进出口公司货物运输管理系统 汽车配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题库管理系统

智能行出租车计价系统的设计 个人主页建设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XML的RDBMS数据提取方法研究 基于构件的GIS软件开发研究 玩具租借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网络搜索引擎机制的研究

学生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小型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110指挥中心接处警调度管理系统 宾馆客户管理系统

个人所得税征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考勤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的制订 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下的应用分析--区域经济下的第三方物流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

突破电子商务瓶颈、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小区车辆收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IP网络QoS解决方案Intserv/RSVP研究 当前IPV4向IPV6过渡技术浅析 服装销售系统

互联网路由器备份协议HSRP的研究 拉链厂车间管理系统 丽水学校校园设计方案 网上聊天室程序设计

网上人才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网上银行系统的模拟与设计 小区物业管理系统 新天地健康会馆会员系统 云和县国税局综合大楼网络规划 运输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在线图书零售系统

IDXP(入侵检测信息交换协议)的标准 IDXP(入侵检测信息交换协议)的简易实现 IDXP协议的简易实现 程序漏洞分析与利用

基于RoadRunner的对等体间通信技术应用研究 计算机网络安全案例分析 鞋零售业进销存系统开发与设计 出版社期刊出版中心发行业务管理系统 纺织业务管理系统

公关营销培训学校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旅游资源及客户信息管理系统 汽配管理系统

嵊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征缴子系统

校园网站设计与实现——数学与统计学院网站设计 医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施

银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库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浙江华天机械有限公司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系统 餐饮管理系统

城市公交线路查询系统

房地产客户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服装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杭州伟星建材销售系统设计与实施 基于WEB架构的幼儿园管理系统 基于XML的影片租赁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基于工作流思想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 健康风险评估系统 社会劳动保障管理局新闻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 塑料信息网站

文件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新闻网站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医院住院管理

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幼儿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浙江财经学院招生管理系统 中国伞城网

《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网站设计与实施 P2P网络计算平台及应用--共享文件设计

WEB SERVICES体系结构及应用--在线订单系统服务注册与查找设计 WEB游戏--剑指天下的开发与实施 汽车租赁信用管理系统 人事管理信息系统 网上CD销售系统 网上酒店客房预定系统 在线理财系统

在线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实现与实施 浙江财经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的剖析 中小型商场进销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花卉苗木网上销售网站的建设 人事管理系统

瑞博电脑在线商品销售系统 网上手机销售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网上图书销售网站的建设 乡镇政府网站与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小型企业网站的建设与开发 在线房产中介系统 在线图书销售

数据库入侵检测技术研究和异常检测初步实现 关于外贸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用VC实现画图板 电信计费管理系统

监控器材库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企业门户网站的建设

深圳市龙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小型企业进销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保险公司人事管理系统 电子警察监控管理系统 多媒体播放系统

房产公司内部员工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房地产客户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共享软件在线注册网站 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网络入侵检测与预防 娱乐场所管理系统

便利店商品进销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员工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灯具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计算机零配件销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家电销售库存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家用小轿车轮胎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与开发 中小企业员工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餐饮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挂号预约网站 口腔网上门诊

口腔诊所药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宁波镇海政府门户网站 牙科诊所信息管理系统 医院网络挂号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医院网上预约、挂号系统 义齿技工管理系统 银行帐户管理系统 在线旅游网站

中小型药房药品信息管理系统 宾馆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房屋出租管理系统 库存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在线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测试用例选择问题研究 测试用例最小化算法研究 测试用例最小化研究和实现 国寿团险代理人展业系统 教学质量评估系统

楼盘销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施 税务电子开票及税务信息管理系统 图书营销管理系统 土地价值评估信息系统 新元服饰在线网站

药品监督局GSP药品经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ERP产业链构建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百乐置业房产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丰源矿山机械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小型处理软件的设计和实现 WEB软件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关于企业信息业务功能界面的分析与设计 基于Web服务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

基于Web服务的商业流通处理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XML的对关系数据库处理的分析和研究 基于企业信息业务功能类信息平台的分析与设计 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分析与设计 商品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新闻发布Web软件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在线电影站点设计与开发

基于MCS-51单片机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 基于PC机串行通讯的LED数字显示终端的设计 BoldPortal 项目管理系统版本3的设计 USB接口通讯的设计与实现 安全优盘多应用系统文件系统 报业发行管理系统

红外与串口数据采集器的研究

基于MCS-51单片机的温度采集系统

基于PC和单片机的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数据采集系统 基于温室参数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面向过程的蚁群寻径问题的研究 摩托车零件组装销售系统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施 数字证书在PKI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新城社区服务网设计与实施 员工培训管理系统

园艺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硬件部分)(智慧岛)网吧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CoBIT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CTV销售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ERP的实施与风险规避

MC模式下(大批量定制)模式下的生产管理 Mc模式下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MC模式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MC模式下松夏企业库存管理系统 Mc模式下销售管理信息系统

MC模式下制造企业生产计划管理集成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杭州市物业维修基金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胡庆余堂保健品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研究——以新中大采购与付款系统为例 基于B/S结构餐饮预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B/S结构的客房预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B/S结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基于MC模式的产品供应链建摸及关键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预算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网络环境下信息系统审计——对慈溪外贸集团外贸综合管理系统的信息系统审计 信息系统审计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应用研究----B2C电子商务系统的审计研究分析 杭州市下城区财政局门户网站系统

杭州天姿艺术培训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matlab对企业动态联盟的仿真演化

基于Swarm对生态工业园的经济与生态的演化仿真 基于综合集成研讨厅的副产品交换网 兰尔达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

区域代理性公司管理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区域代理性管理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弱电建设工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社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外贸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下城区专项资金管理系统

银江电子有限公司项目成本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杭州移动综合部资产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HTTP的文件传输系统 程序在线评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RTP的媒体传输的设计与实现 网络五子棋程序设计 网络游戏的研究与实现 一种局域网中的聊天工具的实现 传统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人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实现

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及渲染-基于direcx9.0的API开发 ACM程序设计竞赛试题库系统设计与开发 宾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程序竞赛试题题库管理的设计与开发 代理商促销员销售业绩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德清盐业公司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端口扫描技术的初步研究

对称加密体制初步研究及DES密码体制的实现 基于LINUX的端口扫描问题的研究 基于TCP/IP网络通讯程序的初步研究 加密解密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通用试题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网络攻击技术初探--以端口扫描为例 医疗保险系统

医院药库药房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 自行车配件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私营外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网上商店的设计与实现

(丽水莲都区审计局)工资管理系统 富通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个人所得税征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汉格中盛软件销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杭州开元房产人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恒辉机械设备销售管理系统 宏济堂医药库存管理信息系统

凯信纸业有限公司纸张销售管理系统设计及部分模块实施 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民泰煤气有限公司人事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思凯数码销售库存管理系统

在线图书销售系统部分模块设计及实施

浙江今明教育有限公司员工培训管理系统设计及部分模块实施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员工绩效测评系统 中国银行梅洲分行信用卡发卡管理系统 保险公司寿险客户管理信息系统 赤城宾馆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服饰网络服饰店 高速公路收费系统

高校后勤学生宿命管理信息系统 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宏申少儿出版社图书音像发行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基于Delphi的超市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绿城足球俱乐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宁波巴马建设公司合同跟踪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企业工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企业网站后台管理信息系统 汽配销售管理信息系统

深圳中汽浙江分公司汽车租赁信息系统的设计研究 网上商城购物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小型文本编辑软件设计与实现 阳光假日酒店餐饮管理信息系统

药房药品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P2P文件共享系统 仓储药房管理系统

电视台广告部门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视台设备财产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法明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 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公安交警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软件资格和水平考试登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酒店电餐信息系统

皮革塑料工业公司运保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汽车配件管理信息系统 人事管理系统

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考试登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商业储运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社区物业管理信息化的设计与实现

体检档案、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外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萧山磁钢厂库存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小规模增值税纳税网络申报系统 专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4点游戏(网络版)设计与实现 24点游戏设计与实现 大众药房药品管理信息系统 电脑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电子公文办理系统

俄罗斯方块(网络版)设计与实现 房产中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基于J2ME“劲乐团”手机游戏开发 宿舍投票出租系统 网吧管理系统

物流货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中小企业工资管理系统

《慈溪东方大药房药品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创高礼品购物网站建设 发票管理系统 杭州公交车查询系统

机车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龙飞集团的电子商务网站

宁波傲拓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进销存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汽车租赁管理系统的分析与开发 人事管理信息系统 税务管理系统

小学奥林匹克数学教学辅助系统 药品管理系统

基于JAVA的即时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网上宠物商店设计与开发 网上书店的设计与实现 九洲大药房医药信息管理系统 安吉国际商厦人事劳资管理系统的实现 房屋中介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药房药库管理系统

仓储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超市商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单位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企业进销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企业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求职就业网站的应用和开发 中小企业人事管理系统与开发 安全知识考试系统 电子文件管理系统 企业客户资源管理系统 商场销售分析系统 移动人事工资管理系统

在线购买图书和在线阅读网站的设计与实施 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税务系统设计和开发——内部统计分析 公交查询系统设计与实现 海产类物流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ERP的会计建模研究 企业办公用品管理系统 企业绩效考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企业门户的网站构建 浅析税务信息整合 食堂收费系统 书店销售管理系统

网上支付方式的比较分析与发展建议 鞋业分销管中库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类课程管理系统 一类课程检查系统 医院病区药房信息系统 员工培训管理信息系统

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现状及发展策略 住院病房管理系统 水电管理系统

HS6800视频展示台单片机子系统研究与设计 WRSP显示子系统的开发 出租车计价系统的设计 单片机液晶显示仿真系统应用 基于B/S构架的企业信息系统 基于Delphi的虚拟温度测量仪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显示警报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基于单片机技术的HS360C型的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素织物CAD系统之组织设计子系统设计 组态软件开发初步

基于EDA技术的VGA显示的研究与设计 基于EDA技术的波形发生器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EDA技术的数字系统研究设计 基于EDA技术的数字钟的研究与设计

基于FPGA技术的多用时间控制器的研究与设计 基于JSP的网络书籍订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JSP的网上服装销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打地鼠游戏设计与实现 肾脏保健治疗网设计 网上同学录设计

信息学院学籍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宝业机械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基于3DMAX的汽车造型设计与实施 基于3DS MAX的建筑景观造型的设计与实施 基于OpenGL的汽车奔驰动画的设计与实施 计件工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客户关系管理信息系统

连锁药店GSP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旅游结算管理系统 汽车维修信息管理信息系统 手机销售维修系统

数据库试卷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消费者行为分析方法

销售绩效考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校对服务公司信息管理系统 银行贷款信用分析系统

印染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招聘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OpenGL实现三维图形开发——基于MFC和OpenGL三维图形开发理论综述 保险银行代理系统

电动车速度/里程测试系统设计 古越龙山电子公司管理系统 基于PCI接口的汉字显示系统

基于VC++开发工具的媒体播放器软件设计 基于VC++开发一个Web浏览器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 网络电台整站系统

文本编辑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祥隆汽车销售系统 在线考试报名查询系统 自行车销售管理系统

CPLD与计算机双工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网站建设与实施 灯具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商务的应用——网上数码商城的设计与实现 法国沙田服饰公司的网站设计与实现 公务员考录管理系统 基于EDA技术的点阵设计 基于XML的BBS网站建设 基于XML的实验室管理网站 基于XML的网上书店网络建设 假日阳光旅游资讯网设计与实施 乐曲演奏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企业进销管理系统 小型企业基金管理信息系统 虚拟物品交易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俄罗斯方块游戏的设计与实现 培训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跳棋游戏的设计与实现 网络四国军旗游戏设计

网络五子棋游戏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ASP网站的开发制作与设计----在线手机销售网的制作与说明 电动工具精品网开发与设计 虚拟股票会员系统设计 档案管理系统 费用核算系统

基于Delphi的ATM自助银行模拟系统设计和开发 旅游管理系统

门诊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税收管理系统

天和证券人事工资管理 小企业会计账务处理系统 小区物业管理信息系统 影片出租销售管理系统 校级科研管理系统

信息学院触摸屏查询系统的开发

浙江财经学院校车管理运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百一购物中心销售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关于外贸人才中心人才招聘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门诊挂号收费系统 企业工资信息管理系统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汽车维修成本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商场进销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网上党校考试系统 鞋类企业营销管理系统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仪表公司网上订单系统 银行帐号管理系统

余姚燕南公司运输仓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浙江省丽水市粮食统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ADSL宽带业务管理系统 关于边缘检测算法的研究 关于图象边缘锐化检测算法的研究 关于图象处理中阈值自动选取算法的研究 小型数码照片艺术处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中、小型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中小型批发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餐饮业收费管理系统 仓库管理系统开发 打通中学工资管理信息系统 房地产物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房屋销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企业员工培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医院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义务市政府机关人事管理系统 员工培训管理系统 招生管理系统

计算机类毕业设计选题 篇7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它既可以提供给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总结和综合应用机会,从而达到锻炼和培养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又为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的实际操作应用提供良好开端,为其从学校走上社会的关键时刻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但是,随着高校扩招导致生源质量的下降及就业双选会的前移,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学习投入呈明显下降趋势,已严重影响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势在必行。

1 影响毕业设计中学生学习投入的因素

心理学认为,一般学习投入是一种与学习、科研和就业相关的、持久的、积极的、完满的情感和认知的心理状态,它以活力、奉献和专注为三个核心维度[1]。活力是指具有出众的精力与韧性,愿意在自己的学习上付出努力,不容易疲倦,面对困难时具有容忍力等。奉献是指一种对于学习的强烈的卷入,学习意义的肯定及强烈的热情,以及自豪和鼓舞的感觉。而专注则是一种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的愉悦的状态,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不愿意从学习中脱离出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为学生就业前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学生对此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由于目前存在的诸如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及管理层面等问题[2],使本科毕业设计中学生学习投入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学习投入不足,是学生对毕业设计这一事件的心理认知受到干扰和影响,不能产生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本科毕业设计的选题

学生通过近四年的本科学习,对毕业设计(论文)充满好奇和期待,希望自己能选一个自己感兴趣或对自己将来有益的题目。但目前本科毕业设计基本为传统选题,即教师出题,学生选择。在毕业设计选题这一环节,教师很少顾及学生的考虑和感受。大部分有科研项目的教师把科研项目研究内容的一部分作为毕业设计题目;有些教师则以现有的实验设备或原先“陈旧”的题目修改后进行出题。因此,每一届本科毕业设计,尽管表面上看为双向选择,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但实际上除极少数学生能选上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外,大部分学生不得不接受自己不感兴趣或与就业无关的题目。毕业设计选题时经常出现几个学生争抢一个题目或要求更换题目的现象也说明了学生内心的渴望与无奈。这种“老师出题目,学生选做作业”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奉献”和“专注”程度严重下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受到挫伤。

1.2 就业压力

本科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及大范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学生找不到单位或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单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精力与时间的投入。一些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时还在联系就业单位、参加面试,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的“活力”再大,在毕业设计时也无法做到全身心的“奉献”和“专注”,搞毕业设计时心不在焉。另外,如果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就会对自己的能力和付出产生怀疑,出现学习倦怠从而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

1.3 个体的品质

学生的个体品质的差异在学习能力上表现为两极分化,个体品质好的学生,在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个体品质较差的学生,有的缺乏创新意识,有的学生在困难面前不思进取,还有部分学生尽管有学习的兴趣,却苦于基础知识太差难以较好地完成综合性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的个体品质不同,在本科毕业设计中的学习投入也就不同。

除此以外,师资力量、实验设备及毕业设计经费不足,教师水平不齐,教学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等也对学生学习投入的三个核心维度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的特殊性,选题成了毕业设计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投入的主要因素之一。

2 逆向选题的重要性

毕业设计逆向选题是与传统的选题(正向选题)相反的一种模式。逆向选题由学生出题,教师进行选择。根据行为科学理论[3],学生出自己喜欢的某类题目这一行为是由他(她)的动机或期望所支配,因此,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如果能满足学生对未来就业或兴趣需要的期望,学生的潜在能量就会被激发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投入就会大大增加。以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为例,有人希望通过毕业设计能更多的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将来能考公务员或进一步深造;有的人则希望学习一些与签约单位业务相关的知识,尽早适应工作环境;还有一些人希望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用于毕业后的创业或找到更理想的单位。如果毕业设计的选题与自己的奋斗目标接近,而且该学生对实现这一目标的期望值比较高,激励力量就比较大。反之,如果毕业设计的选题与自己的兴趣或奋斗目标相距较远,并对于完成毕业设计这一目标的价值并不认定,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激励力量就小。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从教育规律来看,因材施教,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教育成本最低,收到的教育效果最好。逆向选题命题建立在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目标价值认同及期望被满足的基础上,不同个体品质的学生其期望值都会提高,符合激励力量最大化原则,同时学生根据其兴趣选题,也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法则。因此,在毕业设计中采用逆向选题具有现实意义,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2.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习投入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使人对有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积极地探索,并带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向往心情。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事物产生了兴趣才会从内心激发出认知事物的原动力。如果学生对论题缺乏兴趣,存在被动应付心理,将很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个环节的任务。逆向选题可使学生选择那些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学有所得、学有所感的题材,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兴趣深厚,研究的欲望就强烈,内在的动力和工作热情就高,在毕业设计中的学习投入比例就会增加。

2.2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学生做自己喜欢的题目在某种意义上是需要和情感的体现,是学生经过不断思考后的结果,具体表现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高。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专注度高,容易在学习中产生新的联想,或进行知识的移植,做出新的比较,综合出新的成果;也易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能对新生事物持质疑的态度,“学从疑生,疑解则学成”,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毕业设计选题模式的改变,可唤醒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2.3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

逆向选题是通过学生健康心理作用影响的一种自我选择行为,它可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提供了较高的激励能量。毕业设计的特点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学习和研究。当毕业设计中碰到问题时,学生因兴趣或求知欲望会自觉的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和动手做各种试验;当一些问题解决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对学习意义的肯定及自豪和鼓舞的感觉,在反复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提高了独立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逆向选题,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各种需求,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 逆向选题的实践策略

本科毕业生设计逆向选题在200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开始后,一些高校就有所实践。原因是个别自主择业的学生希望教师帮助,指导其择业单位要求了解或研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但这种好的经验没有得到及时的总结和推广,主要原因:一是高校的扩招,教师指导毕业设计学生的数量由原先的1-3人增加到6-8人,使本来紧缺的师资力量变得更加薄弱。不同类型的选题,使许多教师感到心有余但力不从心;二是毕业设计经费不足,实验设备缺乏,使许多教师望山却步;三是部分教师习惯了原有毕业设计的模式,也积累了许多毕业设计的素材和经验,对逆向选题出现的新型题目由于实验条件或投入精力大等原因不愿意指导。这些问题成了制约毕业设计逆向选题的关键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3.1 采用科学的逆向选题方法

逆向选题尽管由学生提出,但要做好逆向选题的宣传工作,给学生有一个思想上的准备过程。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孕育过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先确定一个大的方向,然后鼓励学生通过一定的文献检索或深入生产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融入到自己的选题中。对于不能确定选题的学生,可允许学生只确定一个大的研究方向,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充分沟通后再确定选题。

3.2 选题的合理分类

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题目虽然五花八门,但由于学生受专业宣传和学习的影响,大部分选题会与专业相关,因此,合理地把选题进行分类十分重要。首先把与专业相关的课题根据本专业的研究方向进行分类,这样可以保证教师在选择时有较大的余地,避免因选择不同研究方向的选题造成精力分散,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对于超出专业范围的选题,如果学校允许,可以请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或与企业导师联合指导。

3.3 选题的提炼加工

选题涉及面宽、工作量太大,学生完成起来很困难。而选题太简单,不能达到毕业设计系统训练的目的。因此,对于学生的选题不但要进行提炼加工,而且在不偏离学生选题大方向的前提下,要对选题所隐含的工作量和研究内容要进行预测和设计,对不能达到毕业设计(论文)训练要求的题目进行适当修改,保证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接受到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等各种训练。

3.4 选题的延性拓展

对于超出专业的范围的选题要善于与这部分学生充分沟通,真正了解学生想要学习的知识及核心内容,通过选题的延性拓展,覆盖其兴趣的某一部分。如工科类对经济、贸易类感兴趣学生可以在毕业设计中增加概率统计、数据处理等知识训练,让学生感到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学到对自己将来有益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投入力度。

4 结束语

毕业设计中的逆向选题是教学改革的一种新的尝试与体验。除采用上述的策略外,还必须做好教师角色转换的宣传工作,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与时俱进,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毕业设计中逆向选题才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Schaufeli W B,Martinez I M,Marques-Pinto A,et al.Burnout and engagement in university students:A cross national study[J].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02,33(5):464-481.

[2]高明生.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02):51-53.

计算机类毕业设计选题 篇8

摘要:毕业设计作为一种衡量高校毕业生专业素质的考核手段,实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进程。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与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和研究,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对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选题方法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大学生就业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设置紧贴市场需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中侧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表达应用能力。我国中小型企业众多,许多企业培训制度不健全,在职培养能力不强,因此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毕业生上岗后能较快的胜任工作。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该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获取与职业相关的技能等,最终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较系统地去分析、解决现场的技术问题,最终形成职业能力。毕业设计工作作为高职大学生大学生涯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高职院校学生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之一,它主要考察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可以有效地考核和检验毕业生的综合能力。

1 目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毕业设计一般包括选题、开题、中期审核、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环节。其中,选题立项环节是整个毕业设计中最为关键的环节。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课题的设置要结合专业特点、能力需求以及毕业实习岗位需求。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时,学生一定要谨慎和仔细,要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整个毕业设计核心要点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有较高研究意义、具有很强新颖性的选题。但目前来看,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招生人数的逐年上升,专业数量的不断增多,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1 课题使用次数较多,难度较低 随着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优秀的课题被积累和保存下来。在经年累月使用之后,其设计资料完备,学生获取相对较易,设计难度不大。

1.2 理论性题目偏多,脱离了实践性的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时,通过“教师拟定,学生选择”的方式进行选题。许多选题多为模拟课题或理论性课题,缺乏创新性与实践性,严重地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其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1.3 课题陈旧,不能反映本学科的最新进展 有些课题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较为陈旧,已无法满足现有教学科研发展的需要,导致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无法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设计兴趣不足,不利于其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同时,随着产业技术的革新,许多企业已经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运营与生产,这些陈旧的课题已经不再适用于新形势下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使得毕业设计的实际效果与模拟实践的目标有较大的差距,失去了毕业设计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应有的培养作用。

1.4 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时间冲突 顶岗实习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中的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到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上工作,边学习理论边进行实践。因此在高职大学生的最后一个学期,大部分学生已经找到了理想的就业单位,毕业设计一般也被安排在这个学期,与专业实习处于同时间段,学生既要进行毕业设计还要开展顶岗实习,实践和精力难以保障,因此毕业设计的质量往往不高。

2 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选题方法

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学生应在充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点进行毕业设计选题,以充分锻炼其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选题方法,就是根据学生将来的工作单位或实习单位的特点,量体裁衣的给学生定做一个符合其工作内容性质的毕业设计课题。在毕业设计选题的过程中,考虑学生实习的岗位、实习单位的性质、产品的特征等因素,尽量保证毕业设计选题的实用性、新颖性和可行性,以不断满足社会及企业的用人需求。

根据就业为目标的毕业设计模式,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综合运用,不断提高毕业设计选题质量。同时,学校还通过优化教育教学管理,严格毕业设计审核评价机制的方式,不断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以推动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具体见图1。

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与企业共同对毕业设计的选题提出观点与要求,共同制定毕业设计的题目、内容和研究方法。在时间安排上,用于理论指导的时间在1/3左右,学校指导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集中或分散指导。用于实践教学指导的时间在2/3左右,由企业的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整个毕业设计教学活动,都充分考虑到教学活动和行业活动的规律,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有序安排。

一是根据不同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尽可能多地选择工程设计类题目,使毕业设计题目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相结合;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实习岗位,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些与其工作联系较为紧密的课题内容。这样一个方面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设计热情,有效提高其毕业设计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学生尽早思考和制定其职业发展规划,为其今后的就业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毕业设计的题目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并充分利用我国现代化科技的发展成果;四是进一步扩展毕业设计选题领域,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毕业设计选题机制,加强与企业和社会机构团体的合作,丰富其选题内容和方式,要充分体现出本专业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方向,同时也要注意毕业设计题目的实用性、可行性以及新颖性,积极与各学院和其他单位进行交流,增进互动;五是在确定毕业设计的题目时,指导教师可以和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合作与交流,在充分考虑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其发展要求的毕业设计题目。

当学生和用人单位已经签约时,学校应该综合考虑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允许学生合理安排毕业设计时间,在不影响其正常工作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在单位完成其毕业设计。同时,在选题环节,学校应该以就业为导向鼓励和引导学生以就业为导向,将其工作内容和岗位特点展现在毕业设计中,从而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另外,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还可以有效地解决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冲突。同时,这种新型毕业设计方式还有利于毕业生进一步明确其职业目标和方向,对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毕业设计的质量不能由最后的论文检查和答辩过程所决定,对于毕业设计的质量控制应贯穿于毕业设计的全过程。由于毕业设计是学生在企业完成的,因此在统一答辩的过程中,还需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毕业设计评估体系,使毕业设计的成绩论定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在毕业答辩阶段,可聘请相关行业的专家、用人单位代表等与理论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答辩小组对学生的毕业成果进行答辩,对毕业设计给出综合质量评价。

3 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随着专业知识日益更新,毕业设计选题工作必须要跟上技术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严格选题管理制度,提高毕业选题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毕业选题水平,提升毕业生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而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毕业设计选题制度,有效地解决了高职毕业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间的冲突,既保证了学生的实习质量,也为毕业设计的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对深化高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一海.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现状与质量控制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12,14(6):160-163.

[2]王智明.工科院校机械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J].高教论坛,2012(02):66-68.

[3]张艳.本科院校毕业设计立项选题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0(3):23-24.

[4]王勇勤,严兴春,侯沂, 张大可,何梅.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加大毕业设计改革的力度[J].高等建筑教育,2007(03).

[5]李鼎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经贸学生“五五三”培养模式[J].文史博览(理论),2012(02).

作者简介:

张伟(1986-),男,硕士,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endprint

摘要:毕业设计作为一种衡量高校毕业生专业素质的考核手段,实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进程。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与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和研究,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对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选题方法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大学生就业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设置紧贴市场需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中侧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表达应用能力。我国中小型企业众多,许多企业培训制度不健全,在职培养能力不强,因此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毕业生上岗后能较快的胜任工作。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该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获取与职业相关的技能等,最终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较系统地去分析、解决现场的技术问题,最终形成职业能力。毕业设计工作作为高职大学生大学生涯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高职院校学生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之一,它主要考察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可以有效地考核和检验毕业生的综合能力。

1 目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毕业设计一般包括选题、开题、中期审核、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环节。其中,选题立项环节是整个毕业设计中最为关键的环节。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课题的设置要结合专业特点、能力需求以及毕业实习岗位需求。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时,学生一定要谨慎和仔细,要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整个毕业设计核心要点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有较高研究意义、具有很强新颖性的选题。但目前来看,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招生人数的逐年上升,专业数量的不断增多,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1 课题使用次数较多,难度较低 随着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优秀的课题被积累和保存下来。在经年累月使用之后,其设计资料完备,学生获取相对较易,设计难度不大。

1.2 理论性题目偏多,脱离了实践性的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时,通过“教师拟定,学生选择”的方式进行选题。许多选题多为模拟课题或理论性课题,缺乏创新性与实践性,严重地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其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1.3 课题陈旧,不能反映本学科的最新进展 有些课题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较为陈旧,已无法满足现有教学科研发展的需要,导致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无法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设计兴趣不足,不利于其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同时,随着产业技术的革新,许多企业已经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运营与生产,这些陈旧的课题已经不再适用于新形势下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使得毕业设计的实际效果与模拟实践的目标有较大的差距,失去了毕业设计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应有的培养作用。

1.4 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时间冲突 顶岗实习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中的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到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上工作,边学习理论边进行实践。因此在高职大学生的最后一个学期,大部分学生已经找到了理想的就业单位,毕业设计一般也被安排在这个学期,与专业实习处于同时间段,学生既要进行毕业设计还要开展顶岗实习,实践和精力难以保障,因此毕业设计的质量往往不高。

2 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选题方法

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学生应在充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点进行毕业设计选题,以充分锻炼其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选题方法,就是根据学生将来的工作单位或实习单位的特点,量体裁衣的给学生定做一个符合其工作内容性质的毕业设计课题。在毕业设计选题的过程中,考虑学生实习的岗位、实习单位的性质、产品的特征等因素,尽量保证毕业设计选题的实用性、新颖性和可行性,以不断满足社会及企业的用人需求。

根据就业为目标的毕业设计模式,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综合运用,不断提高毕业设计选题质量。同时,学校还通过优化教育教学管理,严格毕业设计审核评价机制的方式,不断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以推动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具体见图1。

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与企业共同对毕业设计的选题提出观点与要求,共同制定毕业设计的题目、内容和研究方法。在时间安排上,用于理论指导的时间在1/3左右,学校指导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集中或分散指导。用于实践教学指导的时间在2/3左右,由企业的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整个毕业设计教学活动,都充分考虑到教学活动和行业活动的规律,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有序安排。

一是根据不同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尽可能多地选择工程设计类题目,使毕业设计题目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相结合;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实习岗位,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些与其工作联系较为紧密的课题内容。这样一个方面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设计热情,有效提高其毕业设计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学生尽早思考和制定其职业发展规划,为其今后的就业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毕业设计的题目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并充分利用我国现代化科技的发展成果;四是进一步扩展毕业设计选题领域,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毕业设计选题机制,加强与企业和社会机构团体的合作,丰富其选题内容和方式,要充分体现出本专业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方向,同时也要注意毕业设计题目的实用性、可行性以及新颖性,积极与各学院和其他单位进行交流,增进互动;五是在确定毕业设计的题目时,指导教师可以和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合作与交流,在充分考虑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其发展要求的毕业设计题目。

当学生和用人单位已经签约时,学校应该综合考虑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允许学生合理安排毕业设计时间,在不影响其正常工作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在单位完成其毕业设计。同时,在选题环节,学校应该以就业为导向鼓励和引导学生以就业为导向,将其工作内容和岗位特点展现在毕业设计中,从而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另外,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还可以有效地解决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冲突。同时,这种新型毕业设计方式还有利于毕业生进一步明确其职业目标和方向,对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毕业设计的质量不能由最后的论文检查和答辩过程所决定,对于毕业设计的质量控制应贯穿于毕业设计的全过程。由于毕业设计是学生在企业完成的,因此在统一答辩的过程中,还需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毕业设计评估体系,使毕业设计的成绩论定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在毕业答辩阶段,可聘请相关行业的专家、用人单位代表等与理论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答辩小组对学生的毕业成果进行答辩,对毕业设计给出综合质量评价。

3 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随着专业知识日益更新,毕业设计选题工作必须要跟上技术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严格选题管理制度,提高毕业选题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毕业选题水平,提升毕业生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而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毕业设计选题制度,有效地解决了高职毕业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间的冲突,既保证了学生的实习质量,也为毕业设计的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对深化高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一海.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现状与质量控制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12,14(6):160-163.

[2]王智明.工科院校机械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J].高教论坛,2012(02):66-68.

[3]张艳.本科院校毕业设计立项选题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0(3):23-24.

[4]王勇勤,严兴春,侯沂, 张大可,何梅.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加大毕业设计改革的力度[J].高等建筑教育,2007(03).

[5]李鼎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经贸学生“五五三”培养模式[J].文史博览(理论),2012(02).

作者简介:

张伟(1986-),男,硕士,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endprint

摘要:毕业设计作为一种衡量高校毕业生专业素质的考核手段,实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进程。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与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和研究,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对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选题方法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大学生就业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设置紧贴市场需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中侧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表达应用能力。我国中小型企业众多,许多企业培训制度不健全,在职培养能力不强,因此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毕业生上岗后能较快的胜任工作。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该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获取与职业相关的技能等,最终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较系统地去分析、解决现场的技术问题,最终形成职业能力。毕业设计工作作为高职大学生大学生涯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高职院校学生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之一,它主要考察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可以有效地考核和检验毕业生的综合能力。

1 目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毕业设计一般包括选题、开题、中期审核、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环节。其中,选题立项环节是整个毕业设计中最为关键的环节。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课题的设置要结合专业特点、能力需求以及毕业实习岗位需求。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时,学生一定要谨慎和仔细,要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整个毕业设计核心要点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有较高研究意义、具有很强新颖性的选题。但目前来看,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招生人数的逐年上升,专业数量的不断增多,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1 课题使用次数较多,难度较低 随着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优秀的课题被积累和保存下来。在经年累月使用之后,其设计资料完备,学生获取相对较易,设计难度不大。

1.2 理论性题目偏多,脱离了实践性的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时,通过“教师拟定,学生选择”的方式进行选题。许多选题多为模拟课题或理论性课题,缺乏创新性与实践性,严重地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其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1.3 课题陈旧,不能反映本学科的最新进展 有些课题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较为陈旧,已无法满足现有教学科研发展的需要,导致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无法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设计兴趣不足,不利于其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同时,随着产业技术的革新,许多企业已经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运营与生产,这些陈旧的课题已经不再适用于新形势下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使得毕业设计的实际效果与模拟实践的目标有较大的差距,失去了毕业设计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应有的培养作用。

1.4 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时间冲突 顶岗实习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中的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到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上工作,边学习理论边进行实践。因此在高职大学生的最后一个学期,大部分学生已经找到了理想的就业单位,毕业设计一般也被安排在这个学期,与专业实习处于同时间段,学生既要进行毕业设计还要开展顶岗实习,实践和精力难以保障,因此毕业设计的质量往往不高。

2 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选题方法

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学生应在充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点进行毕业设计选题,以充分锻炼其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选题方法,就是根据学生将来的工作单位或实习单位的特点,量体裁衣的给学生定做一个符合其工作内容性质的毕业设计课题。在毕业设计选题的过程中,考虑学生实习的岗位、实习单位的性质、产品的特征等因素,尽量保证毕业设计选题的实用性、新颖性和可行性,以不断满足社会及企业的用人需求。

根据就业为目标的毕业设计模式,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综合运用,不断提高毕业设计选题质量。同时,学校还通过优化教育教学管理,严格毕业设计审核评价机制的方式,不断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以推动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具体见图1。

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与企业共同对毕业设计的选题提出观点与要求,共同制定毕业设计的题目、内容和研究方法。在时间安排上,用于理论指导的时间在1/3左右,学校指导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集中或分散指导。用于实践教学指导的时间在2/3左右,由企业的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整个毕业设计教学活动,都充分考虑到教学活动和行业活动的规律,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有序安排。

一是根据不同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尽可能多地选择工程设计类题目,使毕业设计题目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相结合;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实习岗位,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些与其工作联系较为紧密的课题内容。这样一个方面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设计热情,有效提高其毕业设计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学生尽早思考和制定其职业发展规划,为其今后的就业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毕业设计的题目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并充分利用我国现代化科技的发展成果;四是进一步扩展毕业设计选题领域,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毕业设计选题机制,加强与企业和社会机构团体的合作,丰富其选题内容和方式,要充分体现出本专业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方向,同时也要注意毕业设计题目的实用性、可行性以及新颖性,积极与各学院和其他单位进行交流,增进互动;五是在确定毕业设计的题目时,指导教师可以和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合作与交流,在充分考虑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其发展要求的毕业设计题目。

当学生和用人单位已经签约时,学校应该综合考虑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允许学生合理安排毕业设计时间,在不影响其正常工作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在单位完成其毕业设计。同时,在选题环节,学校应该以就业为导向鼓励和引导学生以就业为导向,将其工作内容和岗位特点展现在毕业设计中,从而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另外,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还可以有效地解决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冲突。同时,这种新型毕业设计方式还有利于毕业生进一步明确其职业目标和方向,对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毕业设计的质量不能由最后的论文检查和答辩过程所决定,对于毕业设计的质量控制应贯穿于毕业设计的全过程。由于毕业设计是学生在企业完成的,因此在统一答辩的过程中,还需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毕业设计评估体系,使毕业设计的成绩论定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在毕业答辩阶段,可聘请相关行业的专家、用人单位代表等与理论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答辩小组对学生的毕业成果进行答辩,对毕业设计给出综合质量评价。

3 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随着专业知识日益更新,毕业设计选题工作必须要跟上技术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严格选题管理制度,提高毕业选题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毕业选题水平,提升毕业生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而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毕业设计选题制度,有效地解决了高职毕业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间的冲突,既保证了学生的实习质量,也为毕业设计的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对深化高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一海.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现状与质量控制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12,14(6):160-163.

[2]王智明.工科院校机械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J].高教论坛,2012(02):66-68.

[3]张艳.本科院校毕业设计立项选题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0(3):23-24.

[4]王勇勤,严兴春,侯沂, 张大可,何梅.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加大毕业设计改革的力度[J].高等建筑教育,2007(03).

[5]李鼎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经贸学生“五五三”培养模式[J].文史博览(理论),2012(02).

作者简介:

张伟(1986-),男,硕士,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上一篇:二甲评审期间科室准备内容下一篇:与父母的沟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