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代词排序

2025-02-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称代词排序(推荐11篇)

人称代词排序 篇1

A.I, you and heB.He, you and I

C.You, he and ID.You, he and me

2._______ will spend the summer holiday in Hawaii.A.She, you and IB.You, she and I

C.I, you and sheD.Her, me and you

3.______ and _____ are both good at spoken English.男在前女在后A: She, heB, He, she

4.______and ______ made our parents angry.自责检讨“我”抢先。A: My brotherIB: Imy brother

5.____,_____ and _____ are to blame(负责、责任)for the accident(事故、意外.A: I , you ,heB: I, he ,youC: You, he, I

6.____and ______ are both interested in his book.

几个人之间有尊卑或上下级关系时,常把身份高的人放在前面

A: I, my daughterB: My daughter, I

7._____and ______ told US something and left for their ofice.

A: He ,his secretary(秘书)

B: His secretary,he 8._________ and _______ agreed on the date for the next meeting.

复数时按照我们、你们、他们的顺序,复数形式一二三

A: We, you, theyB: We, they, youC: You, they, we

虾米宝典之人称代词大排序

单数排列2,3,1,复数排列1,2,3,“I”一般放后边,自责检讨“I”抢先。

单身男女同时到,男士反而要领先。

人称代词排序 篇2

单数形式:I-me, you-you, he-him, she-her, it-it

复数形式:we-us, you-you, they-them

二、人称代词在句中的作用

(1) 主格作主语。如:

I am English.我是英国人。

(2) 宾格作宾语, 放在及物动词或介词之后, 有时还可以在口语中用作表语。如:

(1) I don’t know him.我不认识他。 (动词宾语)

(2) What’s wrong with you?你怎么了? (介词宾语)

三、人称代词并列用法的排列顺序

(1) 单数人称代词并列作主语时, 其顺序为:

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人称

即:you and I;he/she/it and I;you, he/she/it and I

(2) 复数人称代词作主语时, 其顺序为: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即:we and you;you and they;we, you and they

为帮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英语人称代词, 请记住下面的口诀:

人称代词分主/宾, 只有八对要区分。

你 (们) 、它主/宾同一形, 其余主/宾须分清。

谓语之前主格填, 动/介之后宾格跟,

口语运用最灵活, 表语也可用宾格。

人称代词并列现, 注意顺序礼貌见,

二一、三一、二三一, 第一人称最谦虚,

若把错误责任担, 第一人称须当先。

四、物主代词在句中的作用

用来表示某人或某物属于“谁的”的代词叫做物主代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有:my (我的) , your (你的、你们的) , our (我们的) , his (他的) , her (她的) , its (它的) , their (他们的)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具有形容词的特性, 常放在名词前面作定语, 表明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是“谁的”。

1.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相当于形容词, 在句中只能用作定语, 后面必须跟名词。例如:

Is that your bike?那是你的自行车吗?

2. 如果名词前用了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就不能再用冠词 (a, an, the) 、指示代词 (this, that, these, those) 等修饰词了。例如:

这是他的书桌。

误:This is his a desk.

正:This is his desk.

3. 与形容词一起修饰名词时,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要放在形容词的前面。如:his English books他的英语书, their Chinese friends他们的中国朋友。

4. 汉语中经常会出现“我妈妈”, “你们老师”等这样的语言现象, 虽然代词用的是“我”、“你们”, 但实际意义仍是“我的”、“你们的”, 所以在英译时, 注意要用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 “your”。例如:

你妈妈在家吗?

误:Is you mother at home?

正:Is your mother at home?

5. it’s与its读音相同, he’s与his读音相似, 但使用时需注意它们的区别 (it’s和he’s分别是it is和he is的缩略形式, 但its和his却是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例如:

It’s a bird.Its name is Polly.它是一只鸟。它的名字叫波利。

He’s a student.His mother is a teacher.他是一名学生。他妈妈是一位教师。

五、名词性物主代词在句中的作用

1. 作主语, 例如:

May I use your pen?Yours works better.

我可以用一用你的钢笔吗?你的比我的好用。

2. 作宾语, 例如:

I love my motherland as much as you love yours.

我爱我的祖国就像你爱你的祖国一样深。

3. 作介词宾语, 例如:

Your should interpret what I said in my sense of the word, not in yours.

你应当按我所用的词义去解释我说的话, 而不能按你自己的意义去解释。

4. 作主语补语, 例如:

例句:This is my case.

This case is mine.在这里的mine带有“我的 (书) ”的意思。

This book belongs to me.

人称代词排序 篇3

关键词:荣河话 人称代词 疑问代词 代词重叠 功能

荣河镇是老荣河县城所在地,于1954年与万泉县一起合并为万荣县。荣河镇位于万荣县城西南30公里处,是省政府确定的100个重点发展的小城镇之一。荣河话属于中原官话区。笔者将分析荣河话中人称代词和疑问代词的用法。

一、人称代词

(一)人称代词单数形式

荣河话中人称代词的单数形式用法基本同普通话一致,特别之处在于,在荣河话的某些句子中,人称代词可以重叠使用,起到明显强调的作用。如:

(1)——这是谁的书?快点过来拿走。

——我我我乃(我的)。

(2)——你看看你把这弄成什么了?

——不是我,是他他他。

(3)——你你这人怎么就是这样啊!

(二)人称代词的复数和双数形式

1.荣河话中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

荣河话中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不包括人称代词的双数形式),是用读轻声的“的[ti]”或“俚”加在单数形式后来表示,如上述表格所描述,其相当于普通话里的“我们”“你们”“他们”,用法也大致相似,独特之处在于,人称代词的复数也可以重叠使用,如:

(4)——你的干嘛呀?(你们干嘛呀)

——我俚锻炼呀,你去不?恰的一起走么。(我们锻炼去,你去吗?咱们一起去。)

(5)——我来帮你们收拾东西吧。

——不用了,我俚我的弄就好了。

2.荣河话中人称代词的双数形式

人称代词的双数形式是在“我”“你”“他”“恰”后边加上“两”或者“两外(两个)”来表达,有且只有这两种形式。如:

(6)——买东西我两(外)去就行了,你们在家等着。

(7)——恰两(外)去买东西,他们在家等着。

(8)——你两(外)走哪去了?半天找不到人。

(9)——他两(外)去上网了,我不想去。

“我两”用于说话人在跟当事人第三方交谈时,“恰两”用于第一人称的两个人互相交谈时。

(三)人称代词“的”字结构

荣河话中人称代词的双数形式在与“的”构成领属关系或者“的”字短语时,多在后边加“的[ti]”或“乃”,分别构成“我两的”或“我两乃”“恰两的”或“恰两乃”“你两的”或“你两乃”“他两的”或“他两乃”,此时的“两”也可以与“两外”互相替换,不影响意义的表达。

我们在前文提到了荣河话中的复数形式是在“我”“你”“他”后边加上“的”或“俚”,其实荣河话的复数形式在与“的”构成领属关系或形成“的”字短语时,原理同其复数形式一样,只需加“的”“俚”或“乃”即可。

①荣河话中的“干嘛”读为“[??33mo]

②“去”读为“[??i33]”或[??ia],此处的“去”可以替换为“走”

③文中的“走”可以替换为“去”,在荣河话中,“走”和“去”在某些句子中可以替换使用。

④在荣河话中表量词的“个”读为“uai”,文中涉及到的地方用“外”来表示。如:“两个”读为“[liɑ?35uai]”“五个”读为“[u51uai]”“一个”由于语音脱落,读为[i?35]或[i35uai],前者使用次数较高。

呢?若复数形式使用的是“的”,那构成短语时便使用“俚”;反之亦然。“乃”不管复数形式是什么样,都可以直接使用。如:

(10)——这是谁的东西?

——我的俚/我俚的/我的乃/我俚乃。

(11)——你俚的苹果今年收成好吧!

(四)其它人称代词

1.“人伢”

荣河话中的“人伢”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人家”,既可指单数,也可指复数。用于单数的时候,第一、二、三人称都可指代;用于复数的时候,多表示不满、讽刺的情绪。

A.“人伢”单数使用分析,如:

(12)——人伢想吃冰激凌么。(人家想吃冰激凌。)(第一人称)

(13)——人伢是大学生,咱可不指望人伢能来咱的小山村。(人家是大学生,咱可不指望人家能来咱这小地方。)(第三人称)

(14)——你不要乱用人伢的东西。(你不要乱用人家的东西。)(视语境而定)

在例(14)中,“人伢”用于不同的语境,所指代的人称就不同,可指第一人称,也可指第三人称。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人伢”在用于第一人称时经常含有撒娇意味;在用于第三人称时,多数情况指代的是“其他人”的意思,此时的“人伢”多为复数形式;在用于第二人称时,经常会在后边跟一个第二人称“你”共同出现,表强调,也多含有嫉妒、讽刺的意味。如:

(15)——人伢你是大小姐,我可不敢比。(人家你是大小姐,我可不敢比。)

(16)——人伢你脑子聪明可以玩,我可不比你。(人家你脑子聪明,我可不比你。)

B.“人伢”复数使用分析,如:

(17)——你看看人伢乃成绩,再看看你乃,差多少。(你看看人家的成绩,再看看你的,差多少。)

(18)——人伢干嘛你干嘛,就不能有点自己的主意吗?(人家干嘛你干嘛,就不能有点自己的主意吗?)

(19)——咱们小农村,可比不上人伢(人伢你们)大城市呀!(咱们小农村,可比不上人家大城市呀/比不上人家你们大城市呀!)

2.“个伢”

荣河话中的“个伢”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自个儿”“自己”,一般用于单数形式,在使用时,往往会在词的前边加上人称词“我”“你”“他”,形成“我个伢”“你个伢”“他个伢”,如:

(20)——我个伢做作业,不用你教。(我自己做作业,不用你教。)

(21)——你个伢做作业,不要指望别人来帮你。(你自己做作业,不要指望别人来帮你。)

(22)——作业都是他个伢做的,没人帮忙。(作业都是他自个儿做的,没人帮忙。)

需要注意的是,在荣河话中,“个伢”一词可以重叠使用,表示一种强调的意味。例如:

(23)——考试的时候个伢个伢做,不要看别人的。(考试的时候自己做自己的,不要看别人的。)

二、疑问代词

荣河话中疑问代词的用法同普通话基本一致,要说区别,那就是荣河话中的一些疑问代词会经常重叠使用在某些语境中。

1.荣河话中指代人的疑问代词“谁”和普通话的用法一致,可以作句子的主语、谓语、定语、宾语。如:

(24)——谁来了?(作主语)

(25)——打谁?(作谓语)

(26)——谁乃钱包?(谁的钱包)(作定语)

(27)——不知道沃是谁。(不知道那是谁)(作宾语)

说明:“沃”在荣河话中是在强调所指代的人或物的时候的发语词。

“乃”相当于代词“的”。

2.荣河话中表处所的疑问代词“哪”基本不会单独出现,会以“哪哪”“哪哒”的形式来进行泛指地方或是询问,“哪哪”“哪哒”在句子中可以任意替换使用,没有意义上的区别。如:

(28)——你走哪哪呀?(你去哪呀)

“哪哪”表示说话人对于目的地位置作简单地询问,没有特殊含义。

(29)——瓜子皮弄得哪哪都是。(瓜子皮弄得哪都是)

(30)——哪哒都是你的衣服,也不说放好。(哪都是你的衣服,也不说放好)

“哪哪”“哪哒”用任指来形容说话者主观思想上认为所波及的范围广以及对此现象的不满及批评态度,其实客观上有可能并非如此。

(31)——哪哪了,他胡说哩。(哪是那样,他胡说呢)

“哪哪”表示说话者对于上一层级所涉及的谈话内容的不认同及其进行否定的说话行为。

(32)——突然就凉啦,不知道周围哪哪下雨了。(天气突然就变凉了,不知道周围哪个地方下雨了)

“哪哪”表示不确定的某一地方。

3.荣河话中表询问原因的疑问代词“怎么”“怎么样”也大致同普通话类似,唯一的不同是荣河话中的这两个词经常会进行重叠使用在某个句子中,如:

在应答亲朋好友的呼叫时,出于不耐烦讲话人会使用“怎么怎么啦呢?”

在焦急询问发生什么事时,会使用“怎么怎么啦?”。

在急于炫耀或者急于寻求结果时,会使用“怎么样怎么样?”或是“怎么怎么样?”

4.荣河话中形容事物及数量的疑问代词有“什么”“多”“多少”,与普通话的使用差别也在于荣河话中的重叠使用。

(33)——你说的那都是什么什么呀!(你说的那都是什么呀)

此处的“什么什么”有两个意思,其中一个是说话者对于听话者所述说的谈话内容表示不理解或是不赞同,多数情况下,不赞同的方面更多一些;另一个意思是指说话者对于听话者的一种不愿理睬的态度,不想进行谈话,用“什么什么”来敷衍对方。

(34)——多少多少啦,我看看还要么?(多少了?我看看还要吗?)

“多少”仅表示询问,有时出现会伴随说话者焦急的情绪。

(35)——给碗里放多多的糖。(给碗里放多一点的糖)

“多”用来强调事物的数量。

5.荣河话中表时间的疑问代词在说话人焦急地询问对方时,会重叠使用为“几当几当呢?”又或是说话人表不确定的时间概念时,会重叠使用,“我不是几当几当还见过他呢么,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参考文献:

[1]陈志明.临猗(临晋)话的代词[J].语文研究,1999,(3).

[2]赵变亲.晋南中原官话的人称代词[J].方言,2012,(2).

[3]高晓莉.灵石方言的疑问代词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4]贺强.平路方言的人称代词[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5,(3).

[5]张俊阁.试析明清山东方言代词重叠和同义代词并列连用[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6]华玉明.代词的重叠用法及其表意特点[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9).

[7]张志敏.疑问代词“哪儿、哪里”的非疑问用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灵石方言人称代词研究 篇4

灵石方言人称代词研究

近年来关于灵石方言代词的`研究尚属空白,灵石方言属山西方言并州片,灵石方言代词的形式与普通话一样,分为四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和其它人称,但灵石方言的人称代词又有自已的特色.从构成形式、语义特征、语法功能来看,灵石方言人称代词形式丰富,语义丰富,语法稳定.

作 者:高晓莉 GAO Xiao-li 作者单位:晋中学院,文学院,山西,晋中,030600刊 名:长治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ZHI UNIVERSITY年,卷(期):26(6)分类号:H172.2关键词:灵石方言 人称代词 构成形式 语义特征 语法功能

并列人称代词的排列顺序 篇5

1) 单数人称代词并列作主语时,其顺序为:

第二人称 -> 第三人称 -> 第一人称

you -> he/she; it -> I

You, he and I should return on time.

2) 复数人称代词作主语时,其顺序为:

第一人称 -> 第二人称 -> 第三人称

we -> you -> They

注意: 在下列情况中,第一人称放在前面。

a. 在承认错误,承担责任时,

It was I and John that made her angry.

是我和约翰惹她生气了。

b. 在长辈对晚辈,长官对下属说话时,如长官为第一人称, 如:I and you try to finish it.

c. 并列主语只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时,

d. 当其他人称代词或名词被定语从句修饰时。

★ 形容词排列顺序

★ 网站内链布局中的上下左右排列顺序

★ 代词练习题

★ 考察材料第几人称

★ 现实表现材料第几人称

★ 代词的用法

★ 高中排列说课稿

★ 记叙文顺序

★ 英语代词的练习题

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 篇6

一、第一人称常见的有“余、吾、朕、予、之、其、相”等。译为“我”。例如: 余幼时即嗜学。(《送东阳马生序》――我小的时候就非常爱好学习。

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冯婉贞》――我一定尽我的力量来挽救我们的村庄。

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我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 然予尝夜起登合江楼。――然而我曾经在夜里起来登上合江楼。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赤壁之战》)――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天下大事就可定了。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就可以告诉婆婆,及时送我回娘家。

二、第二人称常见的有“女、若、尔、汝、乃、而、其、相等”。作主语或宾语,译成“你”或“你们”;作定语,译成“你的”或“你们的”。例如: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硕鼠》)――我已决心离开你,去到那安静的乐土。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 如有营,予佐尔贾。(《记王忠肃公翱事》)――如果有所经营,我出钱帮助你们。 久居,祸且及汝。(《大铁椎传》)――(在你处)久住,祸患将牵连你。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记王忠肃公翱事》)――你的父亲做吏部的长官,把我调到京城里任职。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不嫁这样的好公子,你往后要打算怎么办?

三、古文中的第三人称代词本来就没有,如要用时:一是重复一次名词(或省略),二是借用指示代词“彼”,三是用“渠”(后起的`)“之”“其”“相”等。例如: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他和他的年纪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相差不多。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虽然和府吏有誓约,但永远也没机会会见他了。

良鄂然,欲殴之。――张良吃了一惊,想要揍他。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他的同伴说:“你是最善于游泳的,今天怎么落后了?”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瑟琶行》)――把船划过去靠近她的船,邀请她出来与我们会面;把灯烛拿来重新再点上,添上美酒准备重新再开宴。

1.代词(1)人称代词①第一人称吾、予、余、我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余于仆碑,又以悲乎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②第二人称女、汝、若、尔、而、乃、子、吾子二三子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静女》(女通“汝”)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晏子治东阿》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而通“尔”)③第三人称之、其、彼、厥、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六国论》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④复数属、辈、侪、类、徒若属且皆为所虏。《鸿门宴》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柳敬亭传》

深圳成人高考文言文知识结构(-04-26 11:57:05)标签:杂谈

深圳成人高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实词

如果掌握了文言文的常用实词,就可以算是基本上读懂了文言文。在文言文中,文言实词是主要的语言材料,也是我们阅读时遇到的较大障碍,而学习实词的难度比起学习虚词来又小得多。所以,有目的、有重点、有系统地积累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对学习文言文时很有帮助的。

那么,如何积累和掌握文言文中的常用实词呢?基本步骤应该是:逐步积累,反复巩固,扩展延伸。同一个常用实词,在这篇课文复习到时,可以想一想其它课文中是否见过,如果其它课文中见过,再想一想,这篇课文和其它课文中出现的这同一个词用法是否相同。若用法相同,则巩固旧知识;若用法不同,看一看不同在哪里,有什么规律可循。用这种方法,既省时间,又见效果。

虚词

所谓虚词,就是指那些不能够单独成句,词汇意义又比较抽象,但能通过它把实词组织在一起,完成句子结构的词类。在文言文中,虚词的使用频率很高,用法灵活,因此要想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要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学习文言虚词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常见虚词的基本用法,牢记其特殊用法。

(2)根据语言具体环境联系现代汉语准确翻译出虚词的意义。

(3)注意对文言虚词的积累。

通假字

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假借。古汉语中的通假字有三种情况:同音通假、近音通假和变音通假。通假字的读音应读被通假字的读音,解释也应按被通假字的字义解释,表达时一般用“通”的解说形式。

(1)音同的通假。即借字为本字的声符(也有本字为借字声符的),或借字与本字有共同声符的。

(2)音近的通假。即声符虽不同,但两个字的读音是相近的,表现为同声母或同韵母的形式。

(3)同偏旁的通假字。

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基本相同。他们都分单句和复句,都有主谓宾和定状补六大成

分。句子的语序也基本相同。当然,他们之间还有相异的地方,学习文言句式,要努力把握它和现代汉语局势的相异点。虽然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子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文言文有些实词和现代汉语用法不同,因此就出现了一些特殊句式。要想学好文言文,正确理解句子含义,领会文章内容,就必须掌握文言特殊句式。我们常讲的文言特殊句式就是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和固定句式。

一词多义

新干方言的人称代词 篇7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说话者本身的是第一人称,表示听话者一方的是第二人称,表示说话者双方所指的另一方的是第三人称。新干方言和现代汉语一样,也有这几种人称存在。如下表所示:

在新干方言中,第一人称代词的表现形式的复数形式比较丰富,“我几”“我包”“我等”没有意义的差别,只是地域分布不同而已。同时新干方言人称代词中没有格的变化,也没有尊称形式。

二、新干方言人称代词的基本意义及用法

1、我、你、他和我几、我包、我该、我等、你几和渠几

“我”“你”“渠”是单数形式,在“我”“你”“渠”后面加上“几”相当于“我们”“你们”“他们”。“我几”“我包”“我该”“我等”“你几”“渠几”是复数形式,其中“我几”是排除式,“我包”“我该”“我等”是包括式。同时“几”不仅可以附加在人称代词后表复数意义,还可附加在表人的名词后表示群体意义,如“孩子几、姐姐几”。新干方言人称代词的单复数形式用法是一致的。在句中都可充当主语、宾语、定语。三身代词做主语和宾语时和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基本一样,但是做定语时,常常和“个”相联系,“个”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的”,表示领属。当中心词是身份、职位、人名、身体部位等时,可以不加“个”。如:

(1)渠把今朝要洗的衣服全洗完哩

(2)我包去逛街么?

(3)懒得理你几这几人。

(4)老师几去开会了。

(5)我个书放在桌子上,渠个在沙发上,你个在橱里

(6)渠怕哩我背一下。

(7)我脑盖有一些晕。

(8)渠几个田仔长满哩草。

三身代词做定语有时又不能带定语标记词“个”。当后面接人名、亲属关系及社会称谓语时,不能接“个”,只能接“俚”,表示一种属于、领属,强调当事人和后面所接名词的关系;但也可不接“俚”,后面直接加人名或社会称谓语。接人名表示一种非常亲密的关系,如:母(父)女关系、夫妻关系、兄妹关系等;接社会称谓语时则没有显现出关系亲密的程度。当三身代词复数形式接人名、亲属关系及社会称谓语时,则后面不能加“个”或“俚”。如:

(9)你丽红去学堂里哩么?(没有强调属于意义,但表明关系非常亲密)

(10)你俚丽红去学堂哩么?(强调“丽红”是属于你的,而非他人)

(11)我几老师今朝病了,所以我几不用去上课。

(12)渠叔叔昨日寻到渠个牛。

(13)我包妈妈去哪里哩?

2、自己、自该、别家

“自己”“自该”都是表自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自己”。在句中可做主语、宾语和定语。“自己”和“自该”在新干方言中是一对等义词,“别家”只能做主语和宾语。“别家”一般用于女孩子,且带有撒娇和做作的感觉,同时做也广泛用于被责备后或受了委屈后的话语中。如:

(14)自己做自己个事。

(15)渠打哩自己一巴掌。

(16)别家不好意思去问嘛。

(17)不要紧话别家撒。

(18)不要紧骂,别家哪晓得啊!

(19)你就晓得怪别家!

例(16)和(17)中的“别家”指当事人,含有撒娇与做作的感觉。例(18)和(19)中的“别家”虽然也表示当事人,但感觉完全相反,表示当事人的愤怒,对批评责备的一种反抗及不耐烦。

“自己”“自该”做定语一般要和三身代词搭配,且后面需接定语标记词“个”,如:

(20)我自该个问题还没解决哟。

(21)渠自己个脚车仔坏哩。

(22)我自己不晓得去,所以要你带。

3、别家、人家、个人、个个人和大家

“别家”“人家”表示“他人”“别人”的意思,在句中可以做主语、宾语和定语。“个人”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私人”的意思,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个个人”则强调单一的个人,和现代汉语中“每个人”的意思一样,在句中可做主语和定语,一般不做宾语。“大家”意义与普通话话大致相同,都表示某个范围内的所有人,可以是包括说话者和听话者在内的所有人,也可以是除去说话者和听话者以外的所有人,在句中一般做主语、宾语和定语。如:

(23)别家为什哩可以赚这么多钱?

(24)到背底不要去话别家。

(25)个人有个人各事做。

(26)国家把山已经分到个人哩。

(27)大家全在话渠几。

(28)请大家把表填一下。

(29)后日要请人家吃饭。

“别家”“人家”做定语时有些要加定语标记词“个”,有些则不要。一般后面接的是双音节词语则不加“个”,单音节则要加。“个人”“个个人”“大家”则都需要接“个”。如:

(30)人家个事不要管。

(31)别家屋里好客气。

(32)这是个人个房子。

(33)渠屋里六兄弟,个个人个脾气全真嘎古怪。

(34)大家个作业全交哩么?

“别家”还可以带名词性同位语,把所指对象明确地表示出来,所带的名词性同位语只能是第三人称和人名。一般表示肯定对方。如:

(35)别家晶晶早就回去哩。

(36)别家小王考到大学哩。

(37)你看别家渠,做事实在是吃得苦。

三、新干方言人称代词的特殊用法

1、“我”“你”“渠”可以任指和虚指

“我”“你”“渠”具有任指的用法,对应的复数形式则没有这种用法。它表示的对象不是当事人或听话人,而是任意的个体或群体。如:

(38)渠也冇有几多东西,我拿一些,你拿一些,渠拿一些,冇啊冇有哩哦。

(39)村民民主会上,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话得真嘎起劲。

(40)屋底就个么多钱,你要用,渠要用,哪够哟。

“你”“渠”还具有虚指得用法,“我”则没有。它表示的对象是不存在的,一般带有不计后果,一意孤行的意思。通常情况下“你”是用于说话人形容他人的事实;“渠”是说话人说自己的事或作为劝告者时用,两者没意义上的区别。如:

(41)我管渠三七二十一,先做再话。

(42)你不要管渠个多哩,想话什哩就话什哩。

(43)渠管你死还是活,自该有吃就够哩。

(44)渠不会听你话,想做什哩就会去做。

2、“你”的转用

“你”是第二人称单数,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用来指第一人称。表示说话人的一种委屈与无奈。一般用于说话人向对方诉苦的场合。如:

(45)你去话渠,他还觉得你是多管闲事。

(46)你做得越多,他越觉得你冇做事。

以上例子中的“你”都是指说话人本身,如果换成“我”,则没有语义效果没有“你”明显,说话人受得委屈也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因此在新干方言中,若说话人在诉苦时一般会选择用“你”,以此来体现自己内心的痛苦,并获得听话人的同情及理解。

参考文献

[1]张燕娣.南昌方言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王永芬.汉语方言人称代词复数表现形式研究[J].湘潭大学,2007.

[3]孙多娇.宜春(袁州区)方言代词研究[M].南昌:南昌大学,2007.

[4]万波.安义方言的人称代词[M].方言,1996(2).

人称代词排序 篇8

例如: 1.Tony and I are classmates. _______ are good friends, too.

2.—Are you and Tony classmates?

—Yes, _______ are. _______ are in the same class.

3.Jack and Tom are there.Aregood friends?

上面三个题目该填什么呢?我们不妨用口诀“①复合人称变单一,语气不变低相见。②语气如果有变化,一、二交换三不变。”

这个口诀告诉我们,人称的转换可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复合人称变单一,语气不变低相见。”就是说在复合人称句变为单一人称句时,如果前后句子的语气没有变化,(即复合人称句是陈述或疑问语气,改为单一人称句时语气仍然是陈述或者疑问,没有变化。)那么就用复合人称中较低的一种人称的复数形式的人称代词来代替。(人称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第三人称>第二人称>第一人称。写在句中的人称代词的排列顺序是:先写第二人称、然后写第三人称、最后写第一人称。)上面例1中前后两句的语气没有变化都是陈述语气。根据“语气不变低相见”的原则,横线上的人称应该与I一致,所以答案是We 。也可以用以下关系式来推断横线上的人称代词,当前后句的语气没有变化时,应该遵循如下变化规则:

原句人称变化后的人称(复数)

二、三、一 →一

三、一 →一

二、一 →一

二、三 →二

三、三 →三

第二种情况,“语气如果有变化,一、二交换三不变”,也就是说在复合人称句变为单一人称句时,如果前后两句的语气有了变化,(即复合人称句的语气是陈述或者疑问,变为单一人称句时,语气变成了疑问或陈述。)那么,就要把原句中的较低人称进行一、二人称互换。(也就是把第一人称换为第二人称,第二人称换为第一人称。)如果是第三人称,无论语气有无变化都不需要变化它原来的人称,即“三不变”。如例2的复合人称句中的较低人称是you,如果语气没有变化,那么应该用you来代替,但是该题的语气前后有了变化(前一句是疑问语气,后面答句是陈述语气),根据“一、二交换”规则,所以you(第二人称)应该变为we(第一人称),故答案为we,We。例3中Jack,Tom都是第三人称,根据“三不变”的原则,在改为单一人称后依然使用第三人称,所以答案是they。同样,这也可以用如下关系式来推断他们之间的变化:

原句的人称变化后的人称

二、三、一→二

三、一 →二 “一、二不变”

二、一 →二

二、三 →一

三、三 →三→“三不变”

巩固练习(用适当的人称代词填空):

1.Ling Ming and you are Chinese._____can speak Chinese to each other.

2.You, Mike and I are all from England. ______ are all English.

3.Nick and Jack know that man in the car._______ know his name.

4.Do you and Tom have English storybooks? Yes, ______do.

5.This dog is my sister’s.______is thin.

6.—Is that woman your aunt?

—No, _____isn’t. ____ is _____ mother.

7.—Is that man our new English teacher?

—No, _____isn’t. _____is ______new Chinese teacher.

参考答案:

1.You2.We 3.They 4.We 5.It

人称代词排序 篇9

语法专练:人称代词

一、选择适当的代词填空 ________(我)am a teacher.My father is talking with _______(我)._______(他)often plays basketball after school._______(他的)teacher is good._______(我们)buy a pair of shoes for _______(他).Please pass_____(我们)the ball._______(他们)are listening to the radio.This is _______(我的)book.That is__________(他的)_______(他的)chair is blue._____________(我们的)is yellow._______(我们的)classroom is big.__________(你们的)is small._______(他)often plays basketball after school._______(他的)teacher is good._____(她的)is good too.My book is blue._________(you)is red.Our chair is better than _________(they).I will give the presents to________(they).These books are________(I), and those are____(you).My ruler is long.________(you)is short.My bike is broken.May I borrow______(she)? Can you show _______(I)your book? It’s time for ______(they)to go home.Mr.Green often tells _______(we)some stories.These are not your desks.They are _____(our).This is not my shirt.It’s _______(he)I saw ________(she)in the shop yesterday._____ is my friend.他是我的朋友。My dog likes _____.我的狗喜欢她。Who is there? It’s _____.是谁啊?是我。

优先学习资料

Come with _____.跟我来。

______ classroom is bigger than _____.你们的教室比我们的要大。______ are Chinese.我们是中国人。

I want to buy some balloons for ______.我想买些气球送给他。These are ______ photos.这些是我们的照片。_____ like ______ very much.他们非常喜欢它。Let _____ give _____ a book.让我给你一本书。This is _____ father.这是我的爸爸。Is that bike ______? Yes, it’s ______.那辆自行车是你的吗?是,它是我的。_____ like ______ car.我喜欢他们的小汽车。Our school is here, and _______ is there.我们的学校在这儿,他们的在那儿。

Whose bike is this? It’s ______(= _____ ______).这是谁的自行车?是她的。

Is that car ______? Yes, it’s ______.那辆车是你的吗?是的,它是我的。二:选择填空.1.Mr.More has more money than Mr.Little.But he doesn’t enjoy _______.A.he

B.him

C.his

D.himself 2.Lily was 9 years old._____ was old enough to go to school ________.A.She , she

B.She , herself C.Her, herself

D.Her.she 3.Jim’s watch is much newer than _________.A.hers

B.she

C.her

D.herself 4.Would you like _____for super?

A: something Chinese

B:Chinese something C: anything Chinese

D: Chinese anything 5.______ piano is too old ,but she still liked playing it.A.She

B.She’s

C.Hers

D.Her 6.——Who taught you English last year?

——Nobody taught me.I taught ______.优先学习资料

A.me

B.myself

C.mine

D.I 7.That bike is _________? A.he

B.him

C.his

D.it 8.We bought ______ a present, but _______ didn”t like it.A.they, them B.them , they C.themselves , their

D.theirs, they Key:

一、略

二、选择填空

1-5 DBAAD

人称代词不对称性类型 篇10

关键词:人称代词;对称;不对称;类型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1

一、引言

人称代词中的三身代词共14个,包括我、咱、我们、咱们、你、您、你们、您们、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在言语交际中,“指示”和“称代”是人称代词的基本语义特征,它的语法功能和它所替代成分的语法功能也基本上是一致的。吕叔湘(1985)在《近代汉语指代词》中提出了三身代词在转述他人话语时,需要经过转换。[1]何兆熊(2000)的《新编语用学概要》主张用语境理解人称代词的不对称性。[2]沈家煊(1999)在《不对称和标记论》中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人称代词的不对称性进行了详细研究。指出了人称代词的转指实际上就是一种“语法转喻”。[3]

二、人称代词不对称性定义

(一)对称和不对称理论

迄今为止,没有学者对“对称”作过明确定义。我们说某一语言单位有不对称现象,那就隐含它同时存在对称现象或者我们原先预想应该是“对称”的。讲不对称时总是预示着对称,因此我们不会说“大”和“红”在语义、构词上存在不对称现象。

语言中的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不过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不像印欧语言有明显的形态标记,不对称现象相对明显。因此汉语里对称和不对称现象的界定,更多的是从句法位置、语义搭配、语用功能上来划定的。因此,本文只讨论三身代词的“换指”情况的不对称。

(二)人称代词不对称性定义

综上所述,人称代词的不对称性是指在言语交际中,人称代词的灵活用法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我”可以换指“我们、你”,而“我们”却可以换指“我、你、他、你们、他们”,“我”和“我们”的换指就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呈现出不对称性。下面将具体分析人称代词不对称性的类型。

三、人称代词不对称性类型

(一)单复数互换的不对称性

复数人称代词有时可当单数人称代词使用。

(1)我校已迁往和平街三号,来信请寄新址。(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2)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把普通名词记为Nt,把处所名词记为Nc,把包括普通名词和处所名词在内的体词记为N。(储泽祥《汉语空间短语研究》)

第一人称单数“我”可以表示复数形式的“我们”,如例(1),这里的“我校”实指“我们学校”;第一人称复数“我们”用来表示单数“我”,如例(2),这里“我们”实指“我”,常见于学术报告和学术论文中。

玉米(人名)不说一句话,却一点一点揭开了她们的脸面,活活地丢她的人,现她的眼。(毕飞宇《玉米》)

第三人称单数“她”可以表示复数形式的“她们”,如例(3)中的“她”与前面的“她们”相呼应,可以理解为“她们”。但第三人称单数“他们”却不能表示单数形式。人称代词在第三人称单数复数互换的时候呈现了不对称性。

(二)指称替换的不对称性

在有些语篇中,人称代词在陈述中还出现替换现象。[4]这些替换也不是相互对称的,也呈现了不对称性。

在我的心里,他是一个很好很热情,很诚恳的朋友,他把你当作朋友以后,他从不忘记你,他从各方面关心你;你有了过失,他一面耐心地劝告你,一面严厉地指责你。(冰心:《悼念罗常培先生》)

(5)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予。盼弟善为抉择,未雨绸缪。辽阔海天,不归何待?(廖承志致蒋经国信)

(6)(对儿童说)谁欺负咱了,找他说理去。(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7)吓的,跟你们说着玩呢,咱公安局有哥们儿。(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

(8)提意见的就是我,你能把他怎样?(周培兴《语法集解》)

(9)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吵到最后我伏在床上大哭,他却沉沉地睡去了。(《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10)你不开门。大名鼎鼎的骡子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他一声不吭。他不想见我们。(《你的行为使我们感到恐怖》)

例(4)中的“你”指“我”,例(5)中的“我”指“你”,例(6)中的“咱”指“你”,例(7)中的“咱”指“我”,例(8)中的“他”指“我”,例(9)中的“你”指“他”,例(10)中的“他”指“你”。

四、结语

本文从对称和不对称理论出发,研究了人称代词的不对称类型:单复数互换的不对称性和指称替换的不对称性。鉴于笔者的能力有限,加上篇幅的限制,对于人称代词不对称性的定义和类型也许还有许多模糊和遗漏之处,如人称代词不对称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人称代词不对称的类型是否还有其他类型?这些问题是今后进一步探讨的方向所在。

参考文献:

[1]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汉泰人称代词比较研究 篇11

近几年中泰一直保持着有好的关系。两国在贸易经济、语言教学等方面密切沟通。在语言体系中, 人称代词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汉语和泰语的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以及文化特征等都具有各自的特色。人称代词对泰国人来说是一个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泰文的人称代词比中文多, 而且词汇功能是不一样的, 在口语和书面语中使用方法各有异同。现代的泰语人称代词谦敬称谓比现代汉语丰富得多。泰国学生学中文的人称代词时会觉得不难学, 但是当用起来而真正地掌握词的语法和语义功能的时候会有问题。本研究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使读者了解两个语言的语法、文化而在生活中能准确地使用它, 并能了解语言点, 使泰国学生对两国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 对学习语言有帮助。

二、人称代词的定义

(一) 汉语和泰语人称代词的定义

汉语的人称代词可以分为三类: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一般汉语人称代词可以当作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汉语的人称代词比泰语的人称代词少, 使用时比较简单, 根据年龄或社会地位的称谓大部分不分开, 每一个人使用同样的词。汉语人称代词大部分属于“指别性”人称代词。

泰语的人称代词也可以分成三类: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在语法上也跟汉语差不多, 但是泰语的语法比汉语丰富的多, 谦敬称谓也比汉语多。泰语有谦称、敬称、昵称、鄙称和俗称等多称谓功能。选用的使用必须考虑对方的年龄、性别、社会高低、情况、熟悉程度、口语还是书面语等等, 有着比较严格的原则。

(二) 人称代词的分类

1.第一人称。第一人称代词是指称自己。“我”是第一人称, 复数形式是“我们”。基本相同的是“咱”“咱们”。但是“我”一定是单数, “咱”却可单可复。汉语“我”的应用范围比较广, 男或者女都可以用, 年龄高或者小都使用这个词。但是泰语的“我”有很多种, 有的词可以用于男的, 有的词可以用于女的, 有的是用于年纪小的, 有的是用于朋友之间的关系等。第一人称代词可以分为两大种, 单数和复数。中国官方承认的有56个民族, 宗教主要是儒教、佛教、道教等。文化也是跟泰国差不多说话时要自谦而尊重别人, 但是现代的汉语人称代词并不像泰语复杂。泰语是泰国的官方语言, 它有声调跟汉语一样可以区分词汇。还有一些泰国人是华裔, 所以有的是使用汉语说话的, 尤其是潮州话。在泰语的人称代词中也出现几个潮州话的称谓。

3.第三人称。“他”是汉语的第三人称, 复数形式是“他们”。书面上, 第三人称代词分为“他”“她”“它”, 分别称代男性、女性和事物, 跟泰文相似。泰文的第三人称代词也分为人和事物。但每一个汉语的第三人称只是文字上的区别, 说话的时候都是tā。第三人称代词也可以分为两大种, 单数和复数。

三、泰语人称代词的汉语借词

泰国跟中国一直有友好的关系, 所以有不少了中国人在泰国, 叫做“泰国华人”。因此, 现在出现了不少泰语的汉语借词。除了汉语, 泰语中的语言也有从其他国家借来的词, 如高棉、巴利、拉丁、梵文、英文等。至于泰语的汉语借词, 平常从潮州语和台湾的福建话, 由于中国的潮州人和台湾人先从中国移民来到泰国之前。泰语的汉语借词的来源有一些词跟语言和文学、宗教、思想、传统等有关。至于泰语人称代词的汉语借词也有了自己的特点和文化。

四、汉泰人称代词的语法特征

(一) “性”的语法特征

“性”对语言特别的重要, 每一个语言在“性”的语法上有了不同的特征, 影响到每一个国家的程度也不一样。在汉泰语言也有了不少影响到人称代词, 尤其是泰文。有许多泰文的人称代词分析了男性和女性。

(二) “数”的格式不同

汉泰两种语言都有“数”的格式不同, 分为单数和复数形式。两种语言大致是单数形式而组成的复数形式, 汉语跟泰语的复数形式的数目差不多, 汉语的复数形式有;我们、咱们、你们、他们等几种人称代词。

五、汉泰文化对人称代词的影响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非常亲密。语言是文化, 文化也是语言。在语言体系中, 人称代词占据这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要通过使用人称代词来称呼自己或者别人。在汉泰语言中都占了重要的语言因素之一。

人称代词今天对人们越来越有意思, 在人们的生活中占着重要的地位。这次研究本文通过把两种语言的观点分析为人称代词的意义、来源、语法、文化等观点。本文对学生常遇到的困难来解释, 教师必须对有关内容总结主要的内容讲解以便学生掌握, 从而能够让学习者了解人称代词的本性, 对语言文化有所了解, 最终达到使用汉泰语言进行交流的目的, 内容有所帮助。

摘要:本文的研究目标是研究汉语和泰语之间人称代词的共同点和区别所在, 在本文之中, 首先概说了人称代词的定义以及人称代词的分类以及组成人称代词的几大部分 (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称代词) , 把汉泰语言中进行对比分析, 并解释词的性质, 语义功能和语法功能, 具体描写了汉语和泰语中的人称代词在语义、语法和文化上的同点和不同点。

关键词:中国,泰国,人称代词,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邢福义.汉语语法三百问.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2009.

[2]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2009.

[3]高名凯.汉语语法论.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2011.

上一篇:中国梦·劳动美下一篇:贷款营销与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