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朵朵开 教案(通用11篇)
2.培养幼儿养成保持画面整洁干净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创意绘本,绘画范例大图。
2. 梅花的图片若干。
3.调好的白色、黄色、粉红色、红色颜料每组幼儿一份,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1.展示梅花的图片,提醒幼儿注意观察梅花的形状和颜色。教师对梅花进行简单的介绍。
2.告诉幼儿,今天我们和小猪一起让梅花盛开。教师在绘画大图上示范讲解手指点画梅花的方法。重点示范五个花瓣的画法,及如何用手指蘸色等。
3.教师提出点画要求。教师重点提示:蘸色要适当,把梅花点画在树枝上。注意先从上端树梢点,再点下边的。小心别把颜料弄到衣袖上,手指上的颜料不要往身上抹,保持画面干净。
4.作品展览,互相欣赏讲评。
活动延伸:
1.学习儿歌《花儿好看我不摘》
公园里,花儿开,红的红,白的白。
小朋友们都来看,花儿好看我不摘!
蜡制梅花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品, 既好做又好玩。你看, 上图中的“蜡梅”多么逼真, 简直能与生活中盛开的梅花相媲美。
准备材料:
树枝、花瓶、一些黄色和灰色的细毛线、红蜡烛、大小型试管各一个、注射液针剂瓶、酒精灯、坩埚、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打火机、剪刀、小刀、镊子、水、肥皂
注意事项:
1.根据枝条的大小和粗细, 确定花朵的大小及粘贴位置。一般来说, 粗大枝条粘大花朵和小花朵, 可以紧凑无规律地密排。细小枝条顶端粘花苞, 可以稀疏地无规律地排列。
2.制作时, 根据梅花的生长规律和设计意图, 扎线要有疏有密, 相得益彰。可以在一处毛线上粘贴许多朵梅花, 也可以在一处毛线上粘贴两三朵或一朵梅花。做到花朵布局合理, 参差分明, 错落有致。达到外形美观, 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3.如果想做白色的“蜡制梅花”, 就用白色的蜡烛做花瓣, 可用细红毛线做花蕊。
活动背景
随着春天的来临,“花”成了幼儿关注的焦点。在“有用的植物”这一主题中,大家谈论着自己喜欢的`花,了解着花的特殊作用和有趣的寓意。
在参观了花市、花园后,幼儿不仅认识了更多的花,而且被花的千姿百态深深吸引。幼儿试着用各种材料制作花,欣赏关于花的各种歌曲,还在班级里开起了自己的花店…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个性化地表达对花的情感,提升对生活中美的追求与向往,设计了本次音乐活动“花儿朵朵开”。活动中融入了流行音乐与经典的音乐段落,借助音乐让幼儿充分感受与表达花开放时的美丽。
活动目标
1.在“种花”“开花”的音乐情景中,能伴随音乐的变化用舞蹈动作大胆地表达表现。
2.进一步感受春天里花儿朵朵开放的美丽多姿。
活动准备
与主题相关的经验(略):多媒体课件、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
演唱歌曲《茉莉花》进入情景。
一、种花
1.听赏A段音乐,引出“种花”。
师:有一些小朋友天天盼望着春天到来。因为花仙子送给他们一包珍贵的礼物――一各种各样的花籽。春天一到,小朋友们赶紧拿着这包花籽来到街心花园,他们到花园里去干什么呢?让我们来听一听。(听赏A段音乐。)
2.听赏教师歌唱,感受A段乐曲“种花”的欢乐。
3.幼儿跟随A段音乐表现种花。教师先请个别幼儿交流自己种花的动作与各种节奏;师生随着音乐展开对话。(我在这儿种了一朵“××”花。)
二、开花
1.听赏B段音乐。
师:暖暖的春风轻轻吹,春雨沙沙地浇灌着大地,不多久,花种子发生了变化。(教师弹奏B段音乐。)
师:你从音乐里听到花种子怎么了?
2.幼儿表演花种子生长、开花的过程。
3.欣赏多媒体,进一步感受花种子随音乐的变化生长开花的过程。教师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变(结束后请幼儿交流“看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4.幼儿结伴表现花种子的生长过程。教师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变化进行表现。
5.分配角色,合作表现B段音乐。
师:谁会帮助花种子长大、开花?(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的主题经验,并用舞蹈动作表现。)
师:(结语)花代表着美丽,象征着幸福,祝福世界上的每个人幸福快乐。
1、了解纸有吸水性的特点,感知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不同。
2、经历简单的探究过程,用实验验证猜想。
3、乐意动手操作,对实验充满兴趣。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带一盒水彩笔或蜡笔
教师:纸花每人2朵(210*2=420),大水槽(15个),一个大水桶,一个小瓢 教学过程:
1、纸花涂颜色(12分钟)(1)大家看,这是什么?(纸花)(2)它是什么颜色的?(白色)
(3)是的啊,我们每个人的花都是白色的,老师觉得好单调啊,你们想不想把它们涂成五颜六色的花朵?(想)
(4)老师给每一个小朋友一朵小白花,请你给它涂上漂亮的颜色。
要求:
1、只涂一面。
2、只涂花瓣,3、先把花瓣折出来,沿着折线画一条线,然后开始涂。(师拿出已经涂好的示范)你可以每一花瓣用不同的颜色,也可以像这样,间隔着涂颜色。
3、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涂的又快又好!(5)发纸花,学生涂色,师巡视指导。
(6)待学生全部涂完后,请学生把水彩笔收起来,放在桌子下面抽屉里。
(7)接下来,请小朋友把纸花折成一个花苞,怎样折呢?(师示范)把每一个花瓣都向着花心折,一个接一个折。全部折好之后,用手按一下,一朵花苞就做好了!
[设计思路:从一个白色纸花导入,引出色彩单一,动手涂色,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体验动手的快乐。]
2、纸花开放(12-14分钟)
(1)现在每位小朋友手里都有一朵漂亮的纸花苞,纸做的花苞也能像真花一样一点一点地慢慢地盛开吗?(学生猜想,如果有孩子说能,问他是怎样做?如果孩子说不能......)(2)花苞放到水里后会怎样呢?(学生猜想)(3)你们想不想试一试?(想)
(4)(师示范),我们把纸花放在水里,怎样放?花心向下行不行?斜着放行不行?(5)正确的方法是:把花心向下,轻轻的放入水中。要求:
2个人共用一个水槽,给每个水槽加水。静静观察花苞的变化,实验介绍后,请小朋友说一说,你的发现。
(6)发水槽,学生实验,师巡视指导。
(7)待实验结束后。学生的纸花苞均已开放。
(8)教师提问:为什么花苞放在水中,花瓣会慢慢盛开呢?(9)(请小朋友发表见解,老师进行对比。)
(9)小结:原来水用力挤进纸的纤维,纤维轻微膨胀,折痕处的纤维膨胀就使花瓣打开了,道理就是这么简单。(10)整理桌面。
(11)[设计思路:通过提问“纸做的花苞也能像真花一样一点一点地慢慢地盛开吗?”,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在动手之前讲明要求,然后思考“为什么花苞放在水中,花瓣会慢慢盛开呢?”,通过老师讲解,孩子亲手实验,感受其中的科学原理。] 拓展延伸(4分钟)
(1)这里有两个纸花苞,一个是平时用的白纸做的,另一个是用手工纸做的,同时放进水里,你觉得哪一个会先开放?
(2)如果折一个小纸船,你会选择哪一种纸?
活动背景:
这一活动是在“美丽的春天”这一主题中生成的。春天里,我带孩子们去后花园散步时,发现孩子对于花园里美丽的花特别感兴趣,无疑“花儿朵朵开”这节美工活动的设计贴合了孩子们当前的兴趣,同时结合民间艺术的园本课程特色,针对小班幼儿手脑协调能力不够、使用剪刀的方法还不太正确的实际水平,我尝试设计儿歌、游戏化语言的方式,引导孩子在剪花的过程中练习剪弧形。
活动目标:
1、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并初步学习剪弧线。
2、体验剪纸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彩色美工纸若干。
2、花园背景。
3、录音机、磁带、剪刀、胶棒、抹布。
活动过程:
(一)纸宝宝变魔术,引出主题。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漂亮的纸宝宝,纸宝宝可调皮了,它爬呀爬呀爬到我的头上,你们看,它们变成了什么?”
“它又爬呀爬,爬到我腰里(背上),这会儿它又变成了什么?”(启发孩子自由想象)
“纸宝宝变了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它现在要请小朋友帮忙了,它想变成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小朋友想想,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们呢?”(可以撕花,可以剪花、可以折花)
(二)剪刀娃娃变魔术
1、出示剪刀。“我们来看小剪刀变个魔术吧!”
2、初步练习沿轮廓线剪弧线: “小手变把小手枪,剪刀洞里来睡觉,剪刀张开大嘴巴,找找找找找,找到美丽的小山坡。小剪刀爬山喽!咔嚓——咔嚓——爬呀爬……小剪刀爬完山坡,纸宝宝变出了什么?”(花瓣)教师示范剪画好弧线的正方形纸。
小朋友想不想来和小剪刀一起变魔术,变出美丽的小花瓣来?激发孩子操作的欲望。
刚才小剪刀是怎么变的?(幼儿空手练习)
在空手练习的基础上,练习沿轮廓线剪弧线(花瓣)。
指导先剪好的小朋友可以把花瓣贴在胸前,说说自己剪得是什么颜色花瓣,还可以去找找和自己颜色一样的朋友。
3、进一步提高剪弧线的技能:小朋友都剪出了漂亮的小花瓣宝宝,那小朋友想不想把纸宝宝变出更漂亮的花朵妈妈?
教师示范:我们把正方形的纸对折一下,再对折一下,(变成小正方形)那小山坡在哪里呢?(.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小方形跳个舞转个圈(开口朝上),找到小方形的嘴巴就找到了山坡的山顶,小剪刀又要爬山了,咔嚓——咔嚓,它从这个角爬呀爬,爬过弯弯的小山坡,爬到了那个角,小山坡爬完了,我们就能看到美丽的花儿开放了。
(三)小朋友操作,老师指导(音乐声中进行)
“现在请你们的小剪刀也工作起来,剪一剪,变一变,剪出不同颜色的花。鼓励能力强的小朋友自己折剪花朵,能力弱的可以在画好小山坡的基础上剪。小剪刀还有句悄悄话对你们说:“用完剪刀后请你们将剪刀的‘嘴巴’合上,不然它的嘴该累了。”
(四)花儿朵朵开
1、让我们剪的美丽的花都开到小花园里,让我们的教室变得更漂亮吧。
2、幼儿动手操作。
3、欣赏作品,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反思:
用剪刀剪弧形是本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小班幼儿的手部控制能力还不太好,有的幼儿剪的还是直线,所以剪弧形是本次活动的突破点。但活动的本身——剪纸活动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加之教师利用生动、富有童趣的语言、儿歌,示范、提示正确的使用剪刀的方法,孩子在“小剪刀爬山坡”的形象语言引导下,轻松地练习了剪弧线。无疑,孩子们在感兴趣的剪纸活动中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与提高。
【活动目标】
练习揉、团、捏的动作,体验美术创作的快乐。
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动准备】
橡皮泥、小花瓶、长短不一的小树枝、泥工板、托盘。
【操作要点】
1、取一一小团彩泥,在泥工板上揉、捏成花状。
2、将泥团粘在树枝上。
3、依以上方法,让做好的小花和绿叶开满树枝。
4、清理剩余材料。
5、欣赏自己的作品,并摆放到展示台上。
【指导建议】
1、根据幼儿能力差异,可引导幼儿塑造出不同形状的花朵。
2、可选用废旧瓶子,由幼儿用彩绘及皱纹纸条等材料进行装饰。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印画、彩笔添加的方法,表现桃花的基本特征。
2、喜欢手指点印画,体验手指印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红色颜料一盒,图有桃花树干的画纸每人一幅,画笔每人一支、抹布每组一块,完整的桃花示范画一幅。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话,引导幼儿观察桃花
1.引导幼儿大胆表达对桃花的印象。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桃花么?桃花长什么样子呢?是什么颜色的呢?桃花有香味么?桃花是什么季节开花的呢?你们在哪儿见过桃花呢?
2.播放幻灯片,师幼一起观察图片中桃花的样子。(幻灯片展示桃开花的季节,桃花的枝、干、花、花蕊的形状和颜色。)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桃花图片,我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桃花跟你们见过的桃花一样吗?
师:你们看,这张图片上的桃花是什么样子的?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说说。(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桃花,并说出桃花有几瓣花瓣,什么颜色的,花蕊是什么样的。)
3.引发幼儿保护环境,爱护植物的情感。
师:那么美丽的花,宝宝们喜欢么?那我们应该怎么爱它们呢?
二、教师出示范画及步骤图。
1.出示只有桃花树干的画,教师示范作画。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里也有一棵树,可是这棵树上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你们觉得这样好看吗?
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的桃花是怎样制作的?与其他的画有什么不同?先画的什么后画的什么呢?提醒幼儿注意画面整洁卫生。师:我在这儿点桃花呀,点桃花那个点桃花!
小结:用右手拇指或食指蘸红色颜料,在树枝的适当位置点桃花的花瓣。点画前先看好位置,花瓣在排列上要注意层次,不能出现排队现象。点画后及时擦手,最后用彩笔添加花心。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再次提醒幼儿注意画面整洁卫生。
四、活动延伸
雨天,雨淅淅沥沥地下来,桃花享受着大自然的雨露,绽放得更艳了,有的经不住豆大的雨点儿,被雨点儿打弯了头,低了下去,好似一位低头不语的少女。
过了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束束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桃花上还留着几颗透明的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一颗颗露珠好比一颗颗五彩缤纷的珍珠啊。一颗颗珍珠把桃花打扮的更加美丽漂亮,像一只一只盛着珍珠的玉盘。再等一会儿,露珠干了,桃花露出了它本来的面貌,粉红色的花瓣夹杂着一些白色和黄色,花蕊黄黄的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蜜,真是美极了。
依稀记得多年前的三月,一样的桃红柳绿,老天爷心情也很好,偶尔一阵轻风,片片桃花便被它哄了下去,飘飘悠悠旋转几圈后才安稳落地,像铺了一地华丽的柔毯。那是何时?那是何地?
何时温暖的春风抚过我的面颊,将桃花的纹路一路刻画,画满山崖?何时碧绿的树叶承载着露水,将桃花的柔嫩一路滋润,润过年华?定是八年前吧,老家后院那颗桃树上,初成形的小小花瓣在三月明媚的阳光下憧憬着长大。
又是一阵冷风,几片桃花随着我的一个寒噤不幸落到路边水洼中,暗淡了上一秒还灿烂的芳华。
隐约记得多年前的三月,太阳经常和小草说悄悄话,桃花便跳一支优美的舞蹈轻盈地落在柔软的绿茵上,将所有秘密研磨成时光,一点一滴在太阳下蒸发。这是何时?这是何地?
何时和煦的春风托着片片桃花在天空中飘荡?何时刺眼的阳光下朵朵桃花反射出爱的升华?定是八年前吧,老家后院那颗桃树上,正逐渐长大的花瓣在三月温和的阳光下开始期待暴风雨的磨炼。
满地的花瓣被当作垃圾扫去,风中没留下花的香味,无尽的尘埃不留情地把清香踩在脚下。
清楚地记得多年前的三月,风儿开始痴迷于作诗,一丝清香也被它捉住酿成了美酒,冲散了空气中的惆怅,延续了月亮昨晚未完成的梦。这是何时?这是何地?
何时开朗的春光将一朵桃花衬出几张不同的笑脸;何时偷偷爬到桃树上只为嗅一嗅那阵幽香?是八年前,老家那颗桃树上,每一片成熟的花瓣都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八年前,桃树上的朵朵桃花被阳光撩起轻纱,系住一个孩子一生的牵挂;八年后,桃树上的点点桃花被狂风扯破裙角,打破一个孩子美好的记忆。
桃花朵朵开
。它长得非常漂亮。花心是白色的;花蕊是黄色的,像小辫子似的;花瓣像一个个柔软的小手,真像一位千手观音;树冠本身是黑色的,春天开绍发淡。我还知道桃花有很多颜色,颜色不同花瓣就不同,小学生作文大全
比如桃红色的花,它的花瓣很多;如果花是粉红色的,那花瓣就会很少。它还有绿绿的叶子讨我喜欢。 来吧,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的海洋吧! 长三(12) 李 非 凡活动由来:
小班幼儿喜欢鲜艳、艳丽的色彩,在平时的散步等活动中孩子们对花这类美丽的事物分外的注意和喜爱。因此,我抓住幼儿的这一兴趣点,设计了“鲜花朵朵开”的科学教案,在运用课件演示和肢体动作辅助教学的基础上,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幼儿在有趣、形象的教学环节过程中学习鲜花的开放过程,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认识花的特征,知道花的绽放过程。
2、理解儿歌的内容,会用肢体动作表现花的绽放。
3、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
1、学习花的绽放过程,用肢体动作表现花的绽放过程。
活动准备:
1、“小蜜蜂采花蜜”和“鲜花朵朵开”的音乐,录音机1台。
2、“鲜花朵朵开”的教学课件,也可用图片来代替,小蜜蜂的头饰1个。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老师播放“小蜜蜂采花蜜”的音乐,引导幼儿玩手指游戏。
老师:老师戴上小蜜蜂的头饰,说:“小朋友,看看谁来了?”让我们和小蜜蜂一起玩手指游戏吧!(双手握拳,伸出小指,使小指自然弯曲,随儿歌节奏做手指游戏——玩法在“小班音乐教案‘小蜜蜂采花蜜’”有详解)
老师:小朋友们真棒!真是勤劳的小蜜蜂。你们知道花是怎样开放的吗?
二、学习新课
1、老师播放“鲜花朵朵开”的教学课件,幼儿仔细观看课件。
老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花是怎样开放的!(播放视频)
2、老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花开的过程。
老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花„„)
老师:花是一开始就开放了吗?(不是,先是长出一个小小的花苞)
老师:花苞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有的花苞是粉色的,有的花苞是黄色的,小花苞顶上有点尖,就像尖尖的嘴巴„„)
老师:花开了以后是什么样的?(花开了以后,能看到花蕊,还能看到一片片的花瓣,就像张开了大嘴巴„„)
3、老师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花开的过程。
老师:小朋友,你们看,小花苞就像这样——双手并拢,掌心相对,使两掌掌心呈空心状。
老师:春风来了,小花苞,慢慢长大了(双手指尖朝下压,使两掌掌心呈最大的空心状),最后,花慢慢地开放了(双手指尖往外张开,托起下巴,做花朵状),好看吗?
附儿歌:鲜花朵朵开
小花苞,尖尖嘴,春风吹,笑开了;
鲜花开,张着嘴,一朵朵,真好看!
4、幼儿用肢体动作感受花开的过程。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的鲜花开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鲜花开成什么样了?跟着老师一起做!(老师念儿歌,随着儿歌节奏带领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儿歌内容,理解花开的过程)
老师:小朋友们的鲜花开得真好看!让我们笑一笑!
三、巩固新知
1、幼儿玩游戏巩固新知识。
幼儿围成圆圈坐在地板上,随儿歌节奏做花开放的过程,请一名幼儿扮演小蜜蜂,在圆圈外转圈飞,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唱儿歌,游戏开始,当唱到最后一句时,扮演小蜜蜂的幼儿拍到谁的背,谁就起来追小蜜蜂,如果小蜜蜂跑回被拍到幼儿的座位,则轮到被拍的幼儿扮演小蜜蜂。
四、结束活动
1、好了,小蜜蜂采了很多花蜜,它该回家吃饭了,让我们到教室外玩玩吧!活动延伸:
1、如果有条件的话,幼儿园可组织幼儿到郊外或花园参观各色各样的鲜花,加深对花的认识,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老师可在语言区提供有关花的阅读材料或图片,供幼儿欣赏,也可让幼儿给花苞和绽放的花朵排序,加深对花开放的认识过程,培养幼儿对花的热爱之情。
3、在美工区,可给幼儿提供一些操作材料,如供幼儿折的彩纸,并在墙壁上贴上郁金香等花的折纸步骤,供幼儿参照,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温馨提示:
1、幼儿在观看完课件后,老师要引导幼儿开口说花的开放过程,多给幼儿视觉上的感知。
【梅花朵朵开 教案】推荐阅读:
大班美术《梅花朵朵》教案05-22
《花儿朵朵开》教学设计(评委)11-29
3《花儿朵朵》教案01-06
《花儿朵朵》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03-28
关于梅花开了500字作文09-30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花儿朵朵》及教学反思06-24
朵朵作文07-12
浪花一朵朵串词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