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简介(推荐10篇)
白居易又名: 香山居士性别: 男生卒年: 772~846年代: 唐代洲: 亚洲国别: 中国发表作品: 长恨歌 更多的……其他图书: 白居易集 白居易诗歌赏析集 白居易诗文选注 白居易诗文译释 白居易诗选 白居易诗选译 白居易诗译析 白居易选集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生平入仕以前 自代宗大历七年(772),至贞元十五年(799),白居易生于郑州新郑(今属河南)。自幼聪慧,5、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韵。11岁时,因两河藩镇战乱,由荥阳逃难到徐州符离(今安徽宿县北),不久又南下到越中,投奔在杭州作县尉的堂兄。
《钱塘湖春行》
《赋得古原草送别》
《忆江南词三首》
《忆江南·江南忆》
《琵琶引》
《观刈麦》
《李白墓》
《花非花》
《问刘十九》
《大林寺桃花》
《卖炭翁》
《夜雪》
《暮江吟》
《放言五首·其三》
《池上·小娃撑小艇》
《除夜寄微之》
《杨柳枝词》
《采莲曲》
《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春题湖上》
《放言五首·其一》
《望月有感》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阴雨·岚雾今朝重》
《长相思·汴水流》
《望驿台》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放言五首·其五》
《后宫词·泪湿罗巾梦不成》
《南湖早春·风回云断雨初晴》
《为薛台悼亡》
《垂钓·临水一长啸》
《放言五首·其二》
《偶作寄朗之》
《微雨夜行》
《邯郸冬至夜思家》
《望月有感》
《放言》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山泉煎茶有怀》
《观游鱼》
《放言五首·其四》
《燕诗示刘叟》
《春词》
《村夜》
《江楼月》
《南浦别》
《母别子》
《送后集往庐山东林寺,兼寄云皋上人》
《闻李六景俭自河东令授唐邓行军司马,...
《开元九诗书卷》
《和元八侍御升平新居四绝句·看花屋》
《残春晚起,伴客笑谈》
《慈乌夜啼》
《酬梦得比萱草见赠》
《上香炉峰》
《早寒》
《月夜登阁避暑》
《和元九与吕二同宿话旧感赠》
《长恨歌》
《琵琶行》
《卖炭翁》
《赋得古原草送别》
《钱塘湖春行》
《暮江吟》
《忆江南》
《大林寺桃花》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直中书省》
《长相思》
《题岳阳楼》
《观刈麦》
《问刘十九》
《买花》
《池上》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名言都不陌生吧,名言是我国文化悠久,博大精深的`具体体现。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名言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名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白居易名言11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来,用酒来淹没忧愁吧。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
5浩荡入溟阔,志泰心超然。
6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
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
8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9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
10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1慎而思之,勤而行之。
12今仇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
13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4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1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6方才无罪闻者戒,下流上通上下泰。
17暮起归巢思,春多忆侣声。谁能坼笼破,从放快飞鸣。
18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19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
20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1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
22浩荡入溟阔,志泰心超然。
白居易名言21、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2、浩荡入溟阔,志泰心超然。
3、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洒还独倾。
4、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5、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6、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7、惊风吹起塞鸿群,半拂平沙半入云。
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9、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10、不饮浊泉水,不息曲木荫。所逢苟非义,粪土千万金。
11、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12、平易近人,人心归之。
13、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14、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裳寒谁与共?
15、乐往必悲生,泰来犹否极。
16、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17、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18、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
19、红鲤二三寸,白莲八九枝。
20、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
21、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22、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扇,转教小玉报双成。
23、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空守船,绕船明月江水寒。
24、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2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6、傅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27、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2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9、劝君少干名,名是锢身锁。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
30、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翅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31、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32、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33、巧言构人罪,至死人不疑。
34、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35、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36、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37、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38、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39、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40、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41、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4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43、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4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4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46、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47、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尽事。
48、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49、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
50、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51、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52、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53、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54、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55、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56、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57、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
58、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间不能料。
59、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60、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61、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62、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6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地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64、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65、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66、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尽事。
67、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68、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采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6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70、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71、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72、随富随贫旦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73、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74、弟弟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75、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76、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77、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
78、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79、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
80、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81、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82、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83、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84、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85、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86、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87、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8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89、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
90、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91、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9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客。
93、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94、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95、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96、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97、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98、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99、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名言3一日不见如三月,一月相思如七年。
任小能于大事者,犹狸搏虎而刀伐木也;屈长才于短用者,犹骥扑鼠而斧剪毛也。
沾枯发枝叶,磨钝起锋芒。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
岁暮满山雪,松色郁青苍。
始信淡交宜久远,与君转老转相亲。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圣代元和岁,闲居渭水阳。不才甘命舛,多幸遇时康。
朝野分伦序,贤愚定否臧。重文疏卜式,尚少弃冯唐。
由是推天运,从兹乐性场。笼禽放高翥,雾豹得深藏。
世虑休相扰,身谋且自强。犹须务衣食,未免事农桑。
薙草通三径,开田占一坊。昼扉扃白版,夜碓扫黄粱。
隙地治场圃,闲时粪土疆。枳篱编刺夹,薤垄擘科秧。
穑力嫌身病,农心愿岁穰。朝衣典杯酒,佩剑博牛羊。
困倚栽松锸,饥提采蕨筐。引泉来后涧,移竹下前冈。
生计虽勤苦,家资甚渺茫。尘埃常满甑,钱帛少盈囊。
弟病仍扶杖,妻愁不出房。传衣念蓝缕,举案笑糟糠。
犬吠村胥闹,蝉鸣织妇忙。纳租看县帖,输粟问军仓。
夕歇攀村树,秋行绕野塘。云容阴惨澹,月色冷悠扬。
荞麦铺花白,棠梨间叶黄。早寒风摵摵,新霁月苍苍。
园菜迎霜死,庭芜过雨荒。檐空愁宿燕,壁暗思啼螀。
眼为看书损,肱因运甓伤。病骸浑似木,老鬓欲成霜。
少睡知年长,端忧觉夜长。旧游多废忘,往事偶思量。
忽忆烟霄路,常陪剑履行。登朝思检束,入阁学趋跄。
命偶风云会,恩覃雨露霶。沾枯发枝叶,磨钝起锋铓。
崔阁连镳骛,钱兄接翼翔。齐竽混韶夏,燕石厕琳琅。
同日升金马,分宵直未央。共词加宠命,合表谢恩光。
厩马骄初跨,天厨味始尝。朝晡颁饼饵,寒暑赐衣裳。
对秉鹅毛笔,俱含鸡舌香。青缣衾薄絮,朱里幕高张。
昼食恒连案,宵眠每并床。差肩承诏旨,连署进封章。
起草偏同视,疑文最共详。灭私容点窜,穷理析毫芒。
便共输肝胆,何曾异肺肠。慎微参石奋,决密与张汤。
禁闼青交琐,宫垣紫界墙。井阑排菡萏,檐瓦斗鸳鸯。
楼额题鳷鹊,池心浴凤凰。风枝万年动,温树四时芳。
宿露凝金掌,晨晖上璧珰。砌筠涂绿粉,庭果滴红浆。
晓从朝兴庆,春陪宴柏梁。传呼鞭索索,拜舞珮锵锵。
仙仗环双阙,神兵辟两厢。火翻红尾旆,冰卓白竿枪。
滉漾经鱼藻,深沈近浴堂。分庭皆命妇,对院即储皇。
贵主冠浮动,亲王辔闹装。金钿相照耀,朱紫间荧煌。
球簇桃花绮,歌巡竹叶觞。洼银中贵带,昂黛内人妆。
赐禊东城下,颁酺曲水傍。尊罍分圣酒,妓乐借仙倡。
浅酌看红药,徐吟把绿杨。宴回过御陌,行歇入僧房。
白鹿原东脚,青龙寺北廊。望春花景暖,避暑竹风凉。
下直闲如社,寻芳醉似狂。有时还后到,无处不相将。
鸡鹤初虽杂,萧兰久乃彰。来燕隗贵重,去鲁孔恓惶。
聚散期难定,飞沉势不常。五年同昼夜,一别似参商。
屈折孤生竹,销摧百炼钢。途穷任憔悴,道在肯彷徨。
尚念遗簪折,仍怜病雀疮。恤寒分赐帛,救馁减馀粮。
药物来盈裹,书题寄满箱。殷勤翰林主,珍重礼闱郎。
喣沫诚多谢,抟扶岂所望。提携劳气力,吹簸不飞扬。
拙劣才何用,龙钟分自当。妆嫫徒费黛,磨甋讵成璋。
习隐将时背,干名与道妨。外身宗老氏,齐物学蒙庄。
疏放遗千虑,愚蒙守一方。乐天无怨叹,倚命不劻勷。
愤懑胸须豁,交加臂莫攘。珠沉犹是宝,金跃未为祥。
泥尾休摇掉,灰心罢激昂。渐闲亲道友,因病事医王。
息乱归禅定,存神入坐亡。断痴求慧剑,济苦得慈航。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评说:公元 8,30岁的白居易在长安结识了 23岁的元稹,他们为对方的文采精华而深深折服,政治上又都反对宦官专权、提倡轻徭薄赋。两人结下了深深的友谊。
这首《梦微之》是白居易在元稹离世九年后所做的一首七言律。其中颈联“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古往今来更不知有多少人为它而伤怀!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翻译:
天气寒冷,人在睡梦中被冻醒,
惊讶地发现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有些冰冷。
疑惑之间,抬眼望去,
只见窗户被映得明亮亮的。
这才知道夜间下了一场大雪,
雪下得那么大,
不时听到院落里的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
赏析:
这首五绝作于公元816年(元和十一年)。白居易时年四十五,任江州司马。
在大自然众多的产儿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洁白晶莹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显得那么平凡,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这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生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已。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2、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3、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一断肠,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
4、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朋满故乡。——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5、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6、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7、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8、一只燕子捎不来春天,一个晴日带。——白居易
9、夜长无睡起阶前,寥落星河欲曙天。十五年来明月夜,何曾一夜不孤眠。——白居易《独眠吟二首》
10、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1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客。
12、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13、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14、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 ——白居易
15、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浔阳官舍双高树,兴善僧庭一大丛。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栏下月明中。——白居易《紫薇花》
16、偶得幽闲境,遂忘尘俗心。始知真隐者,不必在山林。——白居易《玩新庭树,因咏所怀》
17、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琵琶行》
18、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买花》
19、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山寺月中听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20、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21、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一时啼。——白居易《竹枝词四首》
22、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白居易《琴茶》
23、南陌伤心别,东风满把春。莫欺杨柳弱,劝酒胜于人。——白居易
24、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来一回,老一回。——白居易
25、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白居易《胡旋女》
26、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
27、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白居易
28、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白居易
2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2、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3、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白居易《长安春》
4、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词》
5、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6、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7、燕诗题注:叟有爱子,背叟逃去,叟甚悲念之。叟少年时,亦尝如是。故作《燕诗》以谕之矣。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白居易《燕诗》
8、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9、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10、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白居易《采莲曲》
11、百鸟乳雏毕,秋燕独蹉跎。去社日已近,衔泥意如何。不悟时节晚,徒施工用多。人间事亦尔,不独燕营巢。——白居易《晚燕》
12、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13、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白居易
14、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十年结果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白居易
15、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白居易
16、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17、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白居易
18、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19、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20、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翅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2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22、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23、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白居易 《忆江南·江南忆》
24、不如不遇倾城色。——白居易 《李夫人》
25、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白居易《琵琶行》
26、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白居易《骠国乐》
27、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28、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白居易《放言》
29、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
30、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
31、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
32、不用载为鸣凤管,不须截为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33、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出自:唐白居易《折剑头》 不要轻视那折断了的.直剑,它比弯曲的全钩还要强硬!——白居易
34、山水万重书断绝。——唐白居易
35、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
36、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一时啼。——白居易《竹枝词四首》
37、别来老大苦修道,炼得离心成死灰。平生忆念消磨尽,昨夜因何入梦来?——白居易
38、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白居易
39、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白居易
40、荣枯事过都成梦,忧喜心忘便是禅。——白居易
41、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白居易《胡旋女》
42、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白居易《秋雨夜眠》
43、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白居易
44、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白居易
4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
46、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白居易
47、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白居易
48、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白居易
49、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作品主题
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诗话》)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创作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作品风格
语言优美、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政治讽喻。
白居易个人介绍2唐代诗歌流派,是继承东晋陶渊明的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于李杜之外,别立一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历代评价
唐代
唐宣宗有吊白居易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此诗可作为白居易一生的概括。
五代及宋
新、旧唐书对于白居易的评价亦有不同。旧唐书对于白居易的文学成就给予高度的肯定:昔建安才子,始定霸于曹、刘;永明辞宗,先让功于沈、谢。元和主盟,微之、乐天而已。臣观元之制策,白之奏议,极文章之壶奥,尽治乱之根荄。非徒谣颂之片言,盘盂之小说。就文观行,居易为优,放心于自得之场,置器于必安之地,优游卒岁,不亦贤乎。新唐书描述白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又说:居易在元和、长庆时,与元稹俱有名,最长于诗,它文未能称是也。然而新唐书对白居易的人品则给予极高的肯定: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当宗闵时,权势震赫,终不附离为进取计,完节自高。而稹中道徼险得宰相,名望漼然。鸣呼,居易其贤哉!这种评价的变迁可能与宋代古文运动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
苏轼对白居易的评价也有不一致处。苏轼曾提出元轻白俗的说法,对元白的诗风颇有微词。然而后来却常以白居易自比,例如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又如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苏轼对白居易的诗作,也有白公晚年诗极高妙。的评语。
辽金元三代
元好问:并州未是风流域,五百年中一乐天。在《论诗三十首》一语天然万古新句下,元好问自注:陶渊明,晋之白乐天。
明清
袁宗道以白苏斋为斋名,并有《咏怀效白》的诗作
导练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说出诗歌大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初步懂得要像小草那样不怕困难、顽强不屈。
3、启发儿童想象,让学生感受小草蓬勃生长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导练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导练难点:
1、理解“离离”、“枯”、“荣”、“尽”的词义。
2、懂得句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含义。
教具准备:
电脑软件、ppt
导练过程:
一、初读阶段。
1、情感描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播放背景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草原吗?这一节课,就由老师带你们到大草原去走一趟,领略一下大草原生机勃勃的美丽风光。现在,先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跟着老师到大草原去。
述: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这些野草每年都会枯萎一次,又会茂盛地生长一次。熊熊的野火也烧不完这些顽强的小草,来年春风一吹,它们又会重新生长出来了。
师: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看看。(出示草原图)
这就是我们所去的大草原了。你觉得这大草原美吗?我国唐朝的伟大
诗人白居易看到小草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不怕风、不怕雨,顽强地生长,触发了内心的感情,就写下了一首诗,名字就叫──草。
板书:21、草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先请同学们来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边读,边思考三个问题。
(出示问题,教师读一次。)
(1)课文是怎样写草的?想想每句写什么?
(2)联系课文内容,想想“离离”、“枯”、“荣”、“尽”的意思。
(3)文中哪两句诗点明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交流初读情况
a、刚才,大家都读得非常认真。现在,我要请几位同学给大家朗读一次,看看怎么样?(出示课文内容)
b、学生评议,教师正音后听课文录音。
c、现在,我们再来学着录音朗读。
师:《草》这首古诗我们已经会读了。现在,我们来做一道练习题,看看大家能不能自己弄懂诗句的意思。做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同桌互相讨论,你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二、深读阶段
1、做练习题
a、师:那好,现在请大家拿出练习题,完成第一题。(软件出示后,教师明确要求)
b、评讲(逐句评讲,统一答案)
c、评讲后学生自由朗读一次。
师:现在,我们再来细心分析诗中每句话写什么?
2、具体分析诗意和字词义。
a、齐读“离离原上草”(软件出示)
b、问:(1)课文写的是哪里的草?你从诗中哪一个词知道的?
(2)草原上的草长得怎样呢?(引导学生看图)
(又高又密,非常茂盛,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3)诗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野草茂盛的样子?
(对,“离离”就是又高又密,非常茂盛的样子。)
(4)让一两位同学说出诗意。
(5)指导朗读。
师:第一句诗主要写出了草原上野草茂盛的样子,读的时候,“离离”两字读重一点。
c、师:谁来告诉老师,这些野草有什么生长常规呢?
(对极了,那你们看看诗中又是怎样写的?)
(不知道也没关系,相信你们学习了下一句诗后一定会知道的。)
(1)指导朗读:“一岁一枯荣”
问:“一岁”是什么意思呢?(一年)
一年中有哪几个季节?
师:请你们告诉我,一年四季野草的生长情况一样吗?
是的,一年四季野草的生长情况是不一样的,先看春天的草。
(软件出示:春、夏、秋、冬图)
(2)看图后要求学生分别说出四季的野草的生长情况。
(多几位同学说说)
(3)看了图片,我们知道,野草长得最茂盛的是哪一个季节?在哪一个季节野草会枯萎呢?
(4)师:现在,谁愿意帮老师一个忙,把“枯”、“荣”两个字摆在相应的季节下面,并请他说说“枯”、“荣”的意思。
(5)现在,谁来告诉老师,“一岁一枯荣”是什么意思吗?
(让一两位同学说说)。
d、(1)师:熊熊的野火燃烧起来了,草原上的野草会怎样呢?
(软件:出示燃烧图,观察。)
(2)让学生说说
(野火烧去了野草的茎和叶,埋在泥土里的根是烧不掉的)
(3)教师画简笔画
(4)诗中是怎样写的呢?请读出有关的诗句。(强调“尽”的意思。)
(5)由于草根没有烧掉,所以草会怎样呢?(出示软件)并说出诗句意思。
(6)指名到黑板上把最后一句的意思画出来,并告诉大家所画的意思。
(7)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求用高扬的语气朗读)。
(春天一到,野草又重新生长出来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所以读的时候要高扬的语气去读。)
e、师:小朋友,野火烧得这么厉害,野草的茎和叶都被烧光了,可是第二年的春天,春风一吹,小草又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你觉得这些小草怎么样?(板书:非常顽强)
你喜欢这些小草吗?为什么?
(很好,我相信你以后遇到困难,一定会像小草一样勇敢、顽强拼搏。)
f、朗读最后的两句诗
(现在,我们一齐来用高扬的、令人振奋的语气朗读最后两句。)
三、复读阶段
1、朗读全诗(分男、女同学)
(读后很好,那全诗你们也能读得这么好吗?请试试看)
2、问:学习这首诗,你最欢那一句呢?
(对啊!我也最喜欢这一句。因为这句诗写出了小草顽强的意志。)
3、背诵全诗
(拉火车背、小组背(站起来)、指名背)
四、总结
【白居易简介】推荐阅读:
白居易生平及作品简介06-23
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其代表作06-11
白居易元稹05-24
池上白居易12-28
白居易草01-19
白居易名句02-11
池上白居易教案10-02
白居易的诗词10-25
白居易诗歌赏析11-10
《南浦别》白居易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