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情境对话大全

2025-05-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英语情境对话大全(精选8篇)

小学英语情境对话大全 篇1

今天放学回家,我耷拉着脑袋,一直闷声不响。

爸爸看到我这副低沉的样子奇怪地问:“哟,我们的佳佳是怎么了?是不是和同学吵架了?”我摇摇头。爸爸摸着我的头,皱了皱眉头又说:“咦,大概做错事被老师批评了?”我听了,霎时涨红了脸,惭愧地轻声答道:“今天语文测验考了80分。”“哦!那试卷呢?”爸爸努力沉住气地说。

我一边从书包里慢吞吞地把试卷拿出来,一边偷偷地瞄了爸爸几眼。这时我的手直颤抖,额头直冒冷汗,心想今天肯定又要挨骂了。爸爸看了看试卷,然后吸了几口烟,语重心长地说:“唉!佳佳,你怎么这么粗心,学习知识要真正地理解,平时帮你辅导,你总是说懂了。你看,到了考试又犯错。”我轻声地说:“是我不仔细吗。”爸爸又一本正经地继续说:“学习要仔细,要刻苦。有一位名人说道:学习并不是模仿某种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今天就饶恕你,以后要注意学习的方法,下苦功夫。你已经长大了,应该懂道理了。”说着,爸爸回到书房,埋着头写他的MBA毕业论文。“噢,明白了!”我低声地应允着。

这次和爸爸对话,又望着他伏案的背影,我心里暗暗地下决心,学习上不能马虎,不懂装懂。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或者自己查阅资料,长大了才能掌握更多知识。

小学英语情境对话大全 篇2

一、情境教学

(一) 情境教学的定义

情境教学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情境教学是一种以口语能力培养为基础, 强调通过情境引进目的语言基本结构训练的教学法。[3]

情境是由“情”和“境”这两部分构成的。情是指具有感情色彩的人物角色;境是指活动的场所、场景、背景和氛围等。两者的关系就像是话剧演出中的人物和背景, 相互依存。由多个相关联的情境组成的系列情境即为情境链。说到链, 很容易让人想到项链、链条等等, 就其互相关联来说, 情境链与项链、链条等有其相通的一面。而不同点则在于构成情境链中的各个情境是各不相同的, 需依照主题横向或纵向展开, 并非简单重现。构成情境链中的各个情境既相对独立, 同时又有机联系在一起。失去了内在联系, 也就无所谓“链”了。

情境是指人们生活的一切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总和。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情景, 而学习语言更离不开情境。[4]所谓情境教学, 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或技能, 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5]

在英语教学中, 创设多个相关的具有生动形象的情境使之形成情境链, 通过运用情境链, 使学生置身于一个大背景中, 并在一个接一个相关的情境下, 一步一步地按照情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学习, 避免单一情境给学生带来的思维上的断续和跳跃, 既能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 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使学生逐渐养成用英语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 情境教学的现状

反观我们现在的英语课堂教学, 情境的创设往往不尽人意, 大致有以下几种现象: (1) 教师在设计情境时, 挖掘教材主题不够, 主观创意成份较多, 考虑学生的感受、体会不够。如此情境设计只会将学生生硬地纳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情境设计的虚拟性较强, 生动性相对较差, 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教授颜色这一课时, 教师利用一块贴满了不同颜色彩纸的展板, 请学生玩listen and touch的游戏。这一游戏和整堂课中其他环节没有任何联系, 而且浪费了教学资源。其实课文中已经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有五颜六色的气球和雨后的彩虹, 如果教师能挖掘出教材中的情境, 设计一个雨后活动, 利用气球和彩虹来教授颜色, 既创设了有趣的情境, 又较好地开展了单词学习。 (3) 情境的创设起不到调动全班学生积极性和共同参与的目的, 不能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容易导致顾此失彼。 (4) 大部分情境教学的设计往往只在开篇时引入一个情境, 而在后面的教学活动中没有充分利用所创设的情境, 甚至把前面的情境搁置一边, 不再提及;也有的老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 只是在最后的产出环节, 创设几个情境, 供学生在该场景下对语言进行巩固、输出。例如, 在学习人教版NPEFC四年级

下册Unit 4 Lesson 23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时, 教师按照常规教学法, 单词—句子—课文—产出。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 创设了一个情境: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 让一位学生采访组内其他同学的周末生活。这一情境起到了使学生练习语言综合产出的作用, 但作为最后一个环节出现有点晚。有些学生因为在学习开始阶段没能积极主动参与, 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所学语言已经无法支持他们参与活动了。如果能在开篇就设计一个为学校电台选拔几名小记者, 采访学生家庭生活的情境, 并告知学生本课中谁学得最好, 谁就有机会参加选拔, 成为电台小记者, 这样可能会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基于以上认识, 加上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思考, 笔者希望能够通过此次研究进一步改善传统情景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拓展和延伸学生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改进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 突破重难点, 从而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情境和情境链在课堂对话教学中的创设

(一) 结合英语对话教材的具体内容, 设置相关的情境, 实现对话内容与情境的统一

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关对话的内容均是针对某一方面的主题或某一场景展开的, 教材本身就包含了一定的情境, 只是有些情境表现得比较明显, 有些则处于不太明显的状态。运用情境教学就要挖掘教材, 设计情境和情境链, 把教材中包含的情境, 无论是明确的还是不太明显的, 进一步突显出来, 并把它感性化、形象化、立体化或者动漫化。强调要把所创设的情境感性化、形象化、立体化或者动漫化主要是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6]把对话教学置于这样的一个生动形象的情境中,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广泛参与教学活动, 也有利于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

例如, 人教版NPEFC四年级上册Unit 2 Lesson 11的内容为早晨Peter向妈妈询问时间, 继而得知迟到了, 随后妈妈让Peter吃早饭。在这一课中, 其实呈现了三个情境, 即, 询问时间, 妈妈让孩子吃早饭和Peter上学迟到, 只是不够明显和突出。笔者便利用课文本身的情境, 进一步创设了三幅连环画贴在黑板上, 分别为 (a) Peter躺在床上问时间; (b) Peter焦急地和妈妈说Oh, no, I’m late; (c) Peter跑向大门去上学, 妈妈端着牛奶让他吃早饭, 并按照课文的发展, 逐一把图画贴在黑板上。每幅画贴出后, 笔者都让学生根据该画所表达的内容进行语言操练, 每贴一幅图都解决一个教学重点。最后让学生把三幅连环画串联起来, 进行整体表演, 达到了对课文的综合产出。

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三幅栩栩如生的连环画一经呈现, 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大大提升。他们在每一个环节和整体表演上都表现得异常活跃, 就连平时不太爱发言的学生, 也都纷纷举手, 积极参与。

在这个情境布置中,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生动地显现出教材中已经提供的情境, 而并非是为了情境教学而凭空想象出另一个情境。这是情境教学的第一步, 也是根据对话需要进行情境链设计的基础。

情境的创设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 以提供对话教学的场景、背景或舞台为原则

情境就像话剧中的布景一样, 是为剧情服务的, 而在教学上则是为教学内容即对话服务的, 因此创设的情境要简洁、形象、生动, 切忌繁杂及喧宾夺主。

2. 紧扣对话的主题

用情境教学要紧扣主题, 这样才能实现英语对话教学的目的。语言情境布置好了, 开展对话教学就容易收到立竿见影的功效。例如, 在人教版NPEFC五年级下册Unit 5 Lesson 29谈论买凉鞋一课中, 根据课文内容, 笔者设计了三个教学片断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情境链。

教学片断1:

暑假即将来临, 教师要去海南旅游, 临行之前, 需要去商场购买一些物品, 让学生为教师制定一份购物清单。买凉鞋是教材中已经明确给出的情境, 为旅游购物则是笔者在课堂上创设的一个与原情境相关, 同时又使之深化的情境。在这一为旅游购物的情境下, 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了, 纷纷发散思维, 尽力地为教师想出旅游所需的用品, 既复习了已学单词, 又很好地学习了新授单词。

教学片断2:

按照课文内容, 笔者创设了根据购物清单在商场购物的情境, 利用这一情境, 完成了课文对话的呈现和操练环节, 让学生在商场这一场景下, 对课文对话进行表演。

教学片断3:

笔者把前两个情境连续起来, 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整体表演, 完成了产出环节。这三个片断连起来就形成了本课一个完整有效的情境链。此情境设计使学生在生动愉悦的气氛下, 很好地掌握了课文, 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 根据对话内容或教学拓展需要创设相关的情境链

为了把英语对话教学引向深入, 教师还应根据对话内容或教学拓展的需要, 引进一系列的情境设计, 使之形成情境链, 一步一步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 这就像随着剧情发展, 布景也要不断变化一样。在情境链的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紧扣对话主题, 具有拓展的空间

情境的创设要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和发挥的余地, 也就是说处于情境链中的第二个情境一定要与基础的情境或最初的情境有直接的相关性、相向性, 不能完全脱离最初的情境, 但同时又应与最初的情境有所不同。如何体现这个不同, 要根据教师对整体情境链的设计, 当然也要根据教学拓展计划的不同取向。

例如, 在我校老师承担东城区东兴杯说课环节时, 对人教版NPEFC三年级下册Unit 2 Lesson 9进行设计, 课文本身情境为高伟和妈妈去医院看病, 医生向他询问年龄。基于对学生学情的分析, 笔者认为该课内容和情境对学生过于简单了, 因此进行情境创设时, 首先创设了学生们喜欢的生日聚会的情境, 屏幕上出现了诱人的蛋糕、色彩缤纷的气球和参加聚会的小朋友。随着教师Let’s go to the birthday party的引领, 学生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进入到了一个非常宽松的教学环境之中;又伴随着教师与学生的自由对话What can you see?How many...?引出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学生说出聚会上有八个气球、六个小朋友;再通过人机对话询问过生日的小朋友Lisa的年龄, 呈现出数字, 继而认读six, seven, eight这三个单词;同时呈现并感知重点句型How old are you?和I’m...。然后, 教师引导并询问:Gaowei is not here.Where is Gaowei?通过初步视听课文, 将学生带入到本课课文的情境之中, 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 第一个情境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日聚会, 让学生有效地复习了单词, 并完成了单词和句子的新授。又根据第一个情境中高伟没有出席的情况, 自然地引入了课文中去医院看病的情境, 使单一枯燥的课文内容变得生动和充实了。

2. 情境链的设计要有内在的规律

这个规律因教学目标的不同而不同, 可以是横向展开式的, 也可以是纵向深入式的, 这需依据教材和教学计划而定。无论是横向的, 还是纵向的, 均应一以贯之, 切忌交叉。

上述提到的案例都很好地展示了纵向的情境设计如何为教学服务, 下面分析一下横向的情境设计。

例如, 人教版NPEFC四年级下册Unit 5 Lesson 29以Would you like to do?为单元主题, 学习如何用英语谈论购物, 主要句型是What wouldyoulike tobuy?Iwant tobuy..。

首先创设大背景:六一节做什么 (去公园、去购物、去饭店) 。学生通过头脑风暴的环节, 复习上述三个场景中将要用到旧单词, 并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 也为拓展知识做准备;然后引出三个场景:shop, restaurant, park, 贴出老师精心准备的三个场景的大图片, 一步步深入课文学习, 操练其中的重点句, 并且通过朗读进一步学习、操练课文;接下来继续根据这三个场景, 提供不同物品图片, 玩接龙游戏, 巩固重点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buy并拓展到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o;最后根据这三个场景, 创编、表演对话, 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本课的设计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以吸引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之敢于开口说英语、运用英语。

3. 情境链的设计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

在基础情境下创设相关的情境并使之形成情境链是教学拓展的需要, 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增强其创造性。但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巩固教学成果的要求, 笔者认为在情境链的设计上应采用少而精的原则, 相关情境以2~3个为宜。关键是要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情境。情境的设计既要考虑教学的基本要求, 又要兼顾教学的拓展要求;既要围绕英语对话教学的主题所提供的对话场景来创造对话的语言环境, 又要通过情境链的设计为对话教学的横向或纵向的发展提供空间环境, 给学生以想象、创造的空间。

三、总结

对话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非母语的教学中, 创设必要的对话情境, 并使之形成情境链, 是增强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笔者对运用情境推进英语对话教学的总结如下。

1.情境教学是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之一。

2.情境与对话的统一是促进对话教学的有效方法。

3.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对话是创设对话情境的基础。

4.创设与教材相关的不同的情境链是巩固对话教学效果的基本要求。

5.创设与教材相关的情境链是实现发散思维和拓展教育的重要环节。

在情境教学中完成英语对话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运用与主题相关的情境和情境链有助于巩固教学成果,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并可满足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Nunan, D. (1999)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A Textbook for Teachers[M].New York:Prentice Hall.

[3]Baker, J.&Westrup, H. (2000) .The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Handbook[M].London:continuum.

[4]李如蜜.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

[5]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小学英语情境对话大全 篇3

一、情境与情境链概念及相关的教学现状分析

情境教学致力于为学生设定具有一定主题和教学意义的生活化情境氛围,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身临其境地感受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学生跟随教师循序渐进的教学引导逐步理解、掌握、内化知识点。情境链,即将围绕教学核心内容所创设的2~3个情境有机地结合和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动态、统一、高校的链接模式,对学生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强化,对教师教学内容的教授进一步拓展和丰富。

在小学英语对话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情境教学理念的渗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改善了陈旧教学观念中差点教学模式实施的弊端,但在一些教学步骤和细节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浅析:首先,情景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统筹管理,教师片面注重教学形式的开展,忽略了教学内容的实质性教授,导致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相对涣散,学生英语学习效率下降;其次,教师注重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的充分结合,却相对忽略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切实体验和感受,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未被有效激发,学生缺乏自由发挥、自主口语表达的空间;再次,教师在情境链的创设时,没有将相关情境有机融合,各情境相对孤立,没有发挥情境教学的整体化效果,形成多个情境模块的机械化堆叠;最后,情景教学模式的相应教学评价标准匮乏,导致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没有及时发挥激励、调节、引导的关键性作用。

二、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情境与情境链的创设

1.充分发掘教材文本资源,创设趣味性、生活化的情境模式

教师在进行课程教授之前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尤其在英语口语情境化教学模式的创设方面,教师更应该对教材文本进行反复研读、悉心探究和反思。

例如:在“Signs”一课程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根据生活中常见的一些“Signs”,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动画短片,如有“购物中心”“请勿吸烟”“注意安全”“小心地滑”等情境意象;学生沉浸在妙趣横生的视觉享受中,认识和感受到“Signs”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激发了学生对各种“Signs”的英语口语表达学习热情;教师要求学生将动画中涉及的标标识记录下来,然后通过师生之间提问互动的形式学习“a shopping centre”“No parking”“No smoking”“Wet floor”“No littering”等公共标语的正确用法,并以此为话题设计小组成员之间的情景对话。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更是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引导者和激发者,只有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在口语学习过程中对英语语法结构的理解更加到位,对新单词、短语、句型的掌握和记忆更加牢固,对自身口语表达能力更有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2.有效整合链接相关情境,构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情境链

情境链的合理构建对教师的教学认知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教师不仅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吸收和掌握新的教学理念,拓宽知识范畴,更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联系英语教育教学现状。只有这样,教师在情境链的创设和构建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在英语口语对话课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情境链的主题性,用鲜活的生活素材营造情境模式,充分发挥各情境之间的关联性,在情境的过渡和衔接方面做到前后呼应、承上启下。另外,结合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和求知欲的心理特征,情景模式应尽量接近生产生活实际,便于学生在口语对话练习中找准切入点,并有效拓展话题内容。

以“Chinese New Year's Eve”为例进行说明,教师可以巧妙地按逻辑时间顺序将“red packets ”“have dinner”“watch fireworks”“cook dumplings”这几个典型的除夕活动情境构建成教学情境链,如可以由“have dinner”自然联想和过渡到“cook dumplings”的话题,学生根据教师的思维引导,将“情”中的角色扮演和“境”中的氛围烘托结合起来,有机渗透在情景交融的英语口语对话中。

情境教学法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增强非常有益,教师以教材为根本,结合生活实例,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积极性,使枯燥乏味的英语课堂变成真正以学生为主角、自主表达、自由发挥的英语交流平台。由教学核心内容衍生出多元化的情境、情境链主题,培养了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浓厚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充分体验英语课堂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愉悦。

中考语文情境对话题解题指导 篇4

一、情境对话

所谓“情境对话”,就是命题者设置一个语境,要求考生根据提示,为题中虚拟人物代拟话语。这类题型,属于“语言表达得体”这一考点。商场购物、电话交流、探望病人、委婉劝说、辩论反驳、接受采访、补足笑话等,都可纳入考试的范围。

二、情境对话题题型分类

情境对话这方面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

1、单一应对型。题干设计了一种情境,要求考生将自己代入材料中的某个人或几个人,说出他或他们应该说的话。

2、多种角色型。试题要求考生以几种不同的“角色”,面对同一种情境说出符合各自“角色”的话。

3、代为转告型。题面设计一种情景,要求考生充当材料中某个人物,将别人说的话转告给另一个人。

4、情境变换型。题目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情境,要求考生代入材料中的某个人物,面对不断更换的情境和人物,说出相应得体的话。

三、情境对话题解题方法

1、说话要讲究文明和修养,尊重对方,注意对象和场合。说话要讲文明,懂礼貌。根据对象的年龄、身份、职业、教养、心态以及长幼、亲疏等,考虑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还应考虑用什么样的言辞、语气、态度来说。说话还要做到因地制宜。如在非正式场合与同学、朋友交谈,应注意自然、亲切;在正式场合,则必须庄重、严肃;在喜庆场合,应多讲些吉利话;在悲痛场合,就不能任意谈笑,言谈举止应与当时的气氛一致。

2、说话要了解对方的意思,领会意图,抓住中心和要点。训练学生能听懂对方所讲的话,领会对方讲话的用意和目的,是讽刺、蔑视,还是赞扬、歌颂,从而取长补短,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当然我们还要注意答案仅仅要求一句话,而不是没有限制。

3、说话要语句连贯,条理清楚,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努力使对方理解。语句连贯,是说语意要衔接,句子排列有合理的顺序。每句话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不可颠倒错乱,更不能语无伦次,要一句接着一句顺畅地表达所讲的内容。条理清楚,是指说话要围绕中心话题,确定合理的思路,注意必要的过渡和照应,这是从结构上讲的,为了解答好这样的题目,我们应在平常说话的过程中不断锻炼思维的条理性,掌握语句连贯的技巧,不断提高说话的水平。

4、说话要围绕话题,简洁明了。要围绕中心话题说,做到观点清楚,有理有据,简洁明了,使听话的人容易接受。在明确话题内涵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住话题中心,不要偏离这个中心。

5、复述和转述时,说话要力求完整准确,意思明白清楚。给别人带口信,要讲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力求使对方能听懂你所讲的话,完成带口信的任务。

四、典型题例解析

例题1: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

要求:①不变更愿意;②人物、人称表达准确;③时间、地点交待清楚合理。

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老师一声。再请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找她行不行。”

A.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说到这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这道考题,考查的是对“语言得体”的几方面的综合运用。解答这道题,既要

能根据不同对象来说话;又要能根据不同的场合,组织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思想。试题要求小

王转述小李的话,人物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因此,无论是称谓,还是所说的内容、句子的语气都应有所不同。这道题易犯“称谓不当”的毛病,答题时要能根据时间、地点、对象的变化灵活地组织语言。本题的参考答案为:

A.小王:“(珊 珊),小李他(或她)明天上午不到语文组找你妈妈了,请你转告一声;他

还问后天晚上去你家找她行不行。”

B.小王:“郭老师,小李说他(或她)今天上午不来找您了,问明天晚上去您家找您行不行。”

这一内容的检测或出现于语言基础知识的技能技巧部分。多为根据二特定要求筛选语词,调

整语句,修改表达不当的句子;或出现于写作应用题。

例题2:“湖北飞天第一人”聂海胜凯旋后,聂海胜母校枣阳一中一片欢腾。为此,记者

专程到其母校采访。请你以不同身份回答记者的采访,每段话不超过60字。

①在校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聂海胜高中时的班主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这道题答问的重点是谈聂海胜成功飞天的感想,感情基调是自豪和赞美,话语

要符合人物身份。参考答案: ①太好了!学长成了湖北“飞天第一人”,这是学校的自豪,更是祖国的骄傲。我们要以他为榜样,努力学习,为母校争光!②海胜为母校添了光彩,我这个班主任也感到无上光荣。我们要用海胜的精神,激励现在的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例题3:下面是某人探望一位生病的同事时说的话,有几处不得体之处。请你替他重新拟一

段探望该病人时说的话。

“哎呀,老罗!三天不见,你怎么瘦成这样?看来你病得很重啊!上半年,邻居老王也

是患你这种病,不到一个月就死了,好恐怖呀。家里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厂里会考虑照顾的„„千万要想开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说话一定要注意场合,在探望病人的时候,应该说些鼓励病人战胜疾病的话,否

则就不得体。参考答案:“哎呀,老罗!三天不见,你的气色好多啦,真让人高兴。上半年,邻居老王也是患了你这种病,不到一个月就好了。家里的事你就放心,厂里会考虑照顾的。

大家都盼望着你早点康复去上班呢!

例题4:根据下面的情境,按要求答题。

在一次大型的优秀歌手颁奖晚会上,一位知名女歌手因不满评奖的结果,在台上扔下话

筒,拒绝演唱,引起全场哗然。请设想一下,下列不同年龄、身份的人在这种场合会说出怎

样的话。

①大会主持人充满歉意地对观众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个小朋友不解地问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位歌迷对歌手这种表现失望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位知名的老歌唱家气愤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因为每一个人的身份不同,因此说话的语气和内容也应该有所不同。①十分抱歉,没

能让大家尽兴,我们一定会把精彩的节目奉献给大家!②这个阿姨怎么啦?③真遗憾,我所崇拜的歌星竟这样没风度!④现在这些小年轻,没唱几首歌就自以为了不得,太不像

话了!

中考语文情境对话题强化练习一

1、张明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扔在地上,同学王

晓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哩!”张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手将纸团拾丐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王晓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2)张明该怎样说才得体?

2、冯军急匆匆地向教室门口冲去,差点与正要进门的赵老师相撞。他一看是班主任,就低

头侧身挤了出去。看到这一幕的李平同学和校团委书记宋兰都摇了摇头,李平的话直截了当,也比较尖锐,宋兰却幽默地和赵老师说了一句话。(限每人一句话)

李平说:

宋兰说:

3、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综合能力。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并根据情境和要求答题。

淮海中学准备在初三年级学生中举行一次“三年来我最满意的作文”交流展示活动,要

求参与者将自己在初中阶段写作的最满意的一篇作文当众朗诵展示。

(1)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80字)

(2)你班钟华同学作文很好,但他性格内向,不好意思当众朗诵,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

他参加这次活动。(30-50字)

4、根据语段内容,在方框内写一句恰当的话。

在科学创造方面,我们可以列举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取得成果的年龄:伽利略17岁发

现钟摆原理;牛顿20岁创立微积分,24岁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21岁取得第一项专

利,30岁发明留声机,32岁发明白炽灯,33岁发明电车;徐霞客22岁开始周游各地,进

行地理考察;杨振宁34岁时与30岁的李政道共同发现了宇称不守恒原理,荣获诺贝尔物理

奖„„上述事实证明:。

5、润扬大桥开通了。作为某校的一名小记者,如果你将就这件事分别采访扬州市市长、旅

游局局长,你想问一个什么问题?怎样发问?请将你的问话写出来。

①(采访市长)

②(采访旅游局局长)

6、请在以下短文的横线处为书店老板设计一句幽默答话,让盛气凌人的名作家听后羞愧不

已。

一个很有名的作家要来某书店参观。书店老板受宠若惊,连忙把所有的书撤下,全部换

上该作家的书,作家来到书店后,心里非常高兴,问道:“贵店只售本人的书吗?”

“当然不是。”书店老板回答后继续说“。”

7、某校初三(6)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

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

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

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

8、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当中国人在投

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

据调查发现中学生母语水平不客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①两则材料反映一个什么现象?请用一句话概括。②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9、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①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

②有关媒体的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等“快餐”来代替名著。不少

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量摄入,导

致了文章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

就是写不出来。”

③针对这种“快餐”造成的营养不良现象,专家呼吁:提高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引导

他们多摄取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是学校和社会的当务之急。....

⑴用一句话概括第①段和第②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⑵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绿色食品:

10、阅读下列对话,用一一句话概括对话的主要意思。

2002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在两国总统的答

记者问中,布什总统说:“武器已经不再互相瞄准。”

普京总统说:“任何手拿武器,哪怕是拿猎枪的都知道,让它退出弹药,远离人群,是

最安全的。”

11、阅读下列四则文字材料,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句话。

①我国16%以上的青少年有心理不健康问题,非常叛逆的“十五岁现象”呈上升和提前趋势。

②“中国关心下一代身心健康工程”于2004年5月31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③一位著名学者在自述中写道:“在家乡,我在母亲的教训下住了九年,受了她极大、极深的影响„„如果我学得一丝一毫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一点点待人待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容

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④社论《父母亦师》、评论《和孩子交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合情景,回答问题。

中考前夕,张强接到文学社长的通知,周末到冠豸山参加国际悬崖跳水比赛的采访

活动。正想放松一下的张强把活动计划告诉了妈妈。妈妈对张强说:“我和你爸爸已经

商量好了,等你中考一结束,我们就去海南旅游。”

(1)“妈妈”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以张强的口吻,用得体的语言说服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面是美国关于眼镜的一则广告,你喜欢这一广告吗?为什么?

眼睛是灵魂的窗户,为了保护您的灵魂,请你窗户安上玻璃吧!

中考语文情境对话题强化练习二

1、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补出得体的话。

小明上数学课时,有一个问题没弄懂,下课后,他去问刘老师,敲开办公室的门后,他对刘老师说:“。”

2、根据下列情景,请围绕“记住历史,珍惜和平”这一主题,结合不同的对象,写下你想

说的话,每句话不不少于10个字。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记住历史,珍

惜和平”成了青少年的共识。假如一位抗日老战士来到你的身边,你将对他说些什么?假如

一位来华谢罪的侵华日军老兵来到你身边,你又将对他说些什么?

①我将对抗日老战士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将对来华谢罪的侵华日军老兵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家长会后,一同学的家长好心的对小鸥的母亲说:“这次综合检测中,小鸥与同学

们的差距这么大,我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应该到医院去查一查。”母亲听后心里很不是

滋味,然而回到家里却对儿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

这话时,好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发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

(1)文字中表达不得体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改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补写母亲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抗日战争胜利后,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要从上海返回四川老家,行前,他的学生设宴为

他饯行,同时邀请了京剧名旦梅兰芳等社会名流出席。宴会伊始,张大千先生向梅兰芳敬酒

时说:“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梅兰芳不解其意,忙含笑问:“此

作何解?”大千先生笑着答道:“你是君子——动口;我是小人——动手。”在场的宾客都

为张大千先生的幽默报以掌声和笑声。(选自《交际、推销、谈判语言艺术200题》)

张大千先生借用“君子动口不动手,小人动手不动口”这句俗语,为什么能达到幽默的表达效果?

5、请你根据以下情境,设计出两次电话的内容(称呼及部分内容已给出),要求语言简洁

明了。

下午第三节课,班上张伟同学肚子疼痛厉害,王明和李强连忙将他送到市中心医院。经

医生诊断张伟得了急性阑尾炎,需立即动手术,手术费为2000元。王明和李强商量先打电

话通过张伟父母,然后再跟自己父母打电话。

①王明给张伟父母打电话的内容为:叔叔(阿姨),我是张伟的同学,(以下填写内容

不超过30字)

②王明给自己父母打电话的内容为:爸爸(妈妈),(以下填写内容不超过15字)

6、如果你是皮埃尔先生,在下面情景中,你将怎样得体而幽默地要回自己的大衣?

饭厅内,皮埃尔发现一个客人错穿了他的大衣,于是异常谦恭地碰了碰这位顾客:“对

不起,请问您是不是皮埃尔先生?”

“不,我不是。”那人回答。

“啊,”皮埃尔舒了一口气,“”

二人相视一笑,客人愉快地脱下了大衣。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光明中学举行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自律(自我约束)”;反方的观点是“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他律(他人约束)”。辩论时,双方唇枪舌剑,反方突然这

样发问:“孙悟空不就被套了个紧箍咒?可见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他律。”作为正方,你将

怎样得体有力地回击反方?

8、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发表看法。

2006年4月30日晚,第十二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在北京如期进行,青年

歌手们在演唱上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但在多为中学课本内容的文化素质测验题面前,他们却过不了关。例如,歌手在被问及“杯水车薪”这一成语是什么意思时,选择了

“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的工钱”的答案;“一日不见”接下一句,竟然说出“好想你”;

还有选手分不清中国书法的行书和草书„„让现场评委和观众瞠目结舌,也遭到众多

网民的非议。

看了这则材料,如果让你在CCTV网站论坛上针对这种现象发表看法,你最想说什

么?

9、语文科陈老师得知李欣然同学最近常在课堂上看《三国演义》后,打算找她谈话,以达

到既保护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又能引导她重视课堂学习的目的。如果你是陈老师,你怎么

说才能使李欣然同学乐于接受你的意见呢?’(不超过60字)

10、在讨论“中学生是否需要课外阅读”这一话题时,有的老师认为“需要”,有的家长

认为“不需要”。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是如何看待的?根据你的认识写一段话,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来说服他们。

11、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写出符合题意的话。

毕业前夕,父母对你百般呵护。作为家里的一员,你很想替他们分担些家务,却常常被

拒绝,为此,你十分苦恼,你既不想让父母伤心,又想主他们明白你的想法,这时,你应该

怎样对他们说?

12、某列车长曾为乘客不肯随手关门大伤脑筋,于是在每节车厢里贴了一告示:“为了大家的舒适,请随手关门。”告示贴出后,情况有所改变,但收效不大。列车长灵机一动,将告

示中的对象作了改动,改动后的告示为,从此,情况大有改观。你知道

列车长的告示是乍样改的吗?请在横线上写出。

13、新学年开始,班主任让同学们自荐和竟争各学科代表的位置,你很想当某学科(可任写

一科)科代表,但你这科的成绩并不是全班最好的,你怎么说才得体而又能取得同学们的信

任和支持?

14、邻居王阿姨家的对联贴反了“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被贴在了左边,“梅花四五点天下

皆春”被贴在了右边。请你根据对联的有关知识,用得体的语言向她说明。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注:有关知识:上联,末字是仄声韵(一般是第三声、第四声),贴在右边;下联,末字是

小学英语对话句子 篇5

1.Tom: (Answering the phone)Hello(接电话)喂?Mary: Hello. May I speak to Tom please喂,我找汤姆。Tom: Speaking.请讲。

2.Thanks for taking me the movie. 谢谢你带我去看电影。no thanks 不用谢.

3.Say what 你说什么I want to reserve a seat from Los Angeles to Tokyo.我要预订一张从洛杉矶到东京的机票。

4.Sam: Well, I should be going. Ill talk to you later.那么,我得走了。再聊。Adam: Yeah. See you.好的,回头见。

5.Sam: Im glad you can come.很高兴你能来。Adam: Thanks. Im looking forward to it.谢谢你的.邀请,我正期待着那一天呢。

6.Mary: Hi, Tom, this is Mary. Im a friend of Jims.汤姆,我是玛丽,吉姆的朋友。Tom: Hi, Mary. Jim has told me about you. Whats up你好,玛丽。吉姆提起过你,有什么事吗?Mary: Today is Jims birthday and were having a party for him tonight. Do you think you could come今天是吉姆的生日,今晚我们想为他开个生日聚会,你能不能来?

7.KIM:William, do you like studying English Kim 威廉,你喜欢学习英语吗?William I like studying English, and I can read well, but speaking can be difficult. 威廉:我喜欢学英语,我可以读得很好,但是说英语很困难。

8.If he wants to make any changes,minor alternations can be made then。如果他有什么意见的话,我们还可以对计划稍加修改。We had expected much lower prices.我们希望报价再低一些。

9.I’d like to play golf. (我想打高尔夫球。) Who would you like to play with (和谁打呀) 。

10.I’d like a refund on this ticket.我要退这张票。How much 多少钱

11.I’m sorry. I missed that. 对不起,我没听清.I made reservations yesterday.我昨天预订的。

12.I’m getting a new computer for birthday present. 我得到一台电脑作生日礼物。 It’s incredible! 真是难以置信!

13.I’ll see you at six. 我六点钟见你。I’m looking for my baggage。我正在找我的行李。

14.I: Tell me what you know about our company.能说说你对我们公司的了解吗?A: Your company is the leading dealer in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cosmetics. Also, you have a reputation for being a good company to work for and you are in last year’s top 500 Employers list.贵公司在化妆品进出口方面是最主要的经销商,而且你们公司名声很好,值得为其工作,还有你们公司上了去年最佳500名雇主的名单。

15.i wish i lived in Newyork 我希望我住在纽约I’d like to reserve a seat to New York.我要预订一个座位去纽约。

16.i think i ’ve caught a cold 我想我感冒了So do I. 我也一样。

17.I owe you. 我欠你一次情。don’t keep me waiting long 别让我等太久了。

小学英语常用情景对话 篇6

1. Hello/ Hi你好。

3. Good morning/ afternoon/evening. 早上/下午/晚上好。

4. How are you(this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你今天早晨/下午/晚上好吗?

5. Fine, thank you/ thanks. 我很好,谢谢。

6. Not bad, thank you. 不错,谢谢。

7. How do you do? 你好。

8. Nice to meet /see you. 很高兴认识/见到你。

告别、祝福和答语

1. Goodbye/Bye . 再见

2. See you! (See you later!)再见,回头见。

3. Good night. 晚安。

4. Happy birthday! 生日快乐! Thank you!谢谢!

5. Happy New Year! 新年快乐!

Happy New Year!/ The same to you!(大家共同的节日)

6. Happy Children’s Day! Happy Women’s Day!

7.Merry Christmas! 圣诞快乐!

介绍和谈论人物

1. My name is…/ I’m… 我的名字是…/ 我名叫…

2. This is Miss/ Mr/ Mrs… 这位是…小姐/先生/女士。

3. This is my friend. 这是我的朋友。

4. He/ She is … 他是/她是…

询问

1.人:

1)姓名

1. What’s your name, please? 你的名字是什么? My name is …

2. What’s his/her/its name? 她/他/它叫什么名字? Her/His/Its name is …

2)年龄

1.How old are you? 你多大了? I’m…

2. How old is he/she/it? 她/他/它多大? She /He/ It is …

3) 生日

1.When is your /his/her birthday? It’s July 1st.

4) 出处

1. Where is/ are ….from? She is from American. 她来自美国。

2. Where do/does… come from? She is from American. 她来自美国。

5) 人物

1. Who is he ? He is my brother. 他是我弟弟。

6)职业

1. What is he? He is a doctor. 他是医生。

2. What does he do? He is a doctor.

3. What’s his job? He is a doctor.

7)外貌

1. What is he like? He is short and thin. 他很矮很瘦。

8) 喜好

1. What do/does he like? He likes English.

2. Do/does …like English? Yes, he does/ No, he doesn’t.

9) 事情

1.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你怎么啦? I have a cold.我感冒了。

2.物:

1)颜色

1.What colour is /are …? It’s / They are blue.

2. Is your pen blue? Yes, it is./ No, it isn’t.

2)位置

1. Where is /are …? It’s / They are on the desk.

2. Is /Are … in/ on/under/…? Yes, it is ./ No, it isn’t.

3) 名称

1. What’s this? It’s a computer.

2. What are these/those? They are…

3. Is this/ that…? Yes, it is. / No, it isn’t.

4. Are these/ those…? Yes, they are. / No, they aren’t.

4) 数量

1. How many boys are there in your class? Fifteen.

5) 价格

1. How much is this dress? It’s 5 yuan. 5元

3. 其他

1)天气

1.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Beijing? It’s sunny.

2. How is the weather? It’s sunny.

3. Is it sunny? Yes, it is. No, it isn’t.

2) 时间

1. What time is it now ? It’s 5 o’clock.

3)季节

1.Which season is it? It’s summer.

2.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Summer.

3.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Summer.

4) 日期

1.What’s the date? It’s May 5th.

道歉和答语

1. I’m sorry. 对不起。

2. Sorry, I don’t know. 对不起,我不知道。

3. Excuse me. 对不起,打扰一下。

4. I have a cold. 我感冒了。 I’m sorry to hear that. 我很遗憾听到这个消息。

感谢和答语

1. Thank you./ Thanks. 谢谢。 You’re welcome. 不用谢。/ That’s OK. 没关系。

2. It’s very kind of you (to help me ). 帮助我你真是太好了。

请求允许和答语

1.May I come in? 我可以进来吗?

Come in, please. 请进。

2. Can I have two cakes? 我能吃两个蛋糕吗?

No, you can’t. 不,你不能。

3. Can I have one,please? 我能吃一个吗?

Yes./All right. Here you are. 好的。给你。

4. Can I go with you? 我能和你一起走吗?

Sure. 好的

建议和劝告

1. Shall we play football together?

All right. 好的。

2. Let’s go to school. OK/ Good idea.

3. Don’t open your book. 不要打开书。

邀请

1. It’s time to get up/go to school… 到了起床/去学校的时候了。

2. It’s time for dinner./ English class.

到了(做)…的时候了。

3. Would you like some cakes?

Yes, I’d like. / No, thanks.

问路和答语

1)问路

1. Excuse me, where’s the cinema? 请问,电影院在哪?

2. Where’s the teachers’ office, please? 老师办公室在哪?

3. Excuse me, how can I get to the post office? 请问,怎么走才能到达邮局?

4. Can you show me the way to the bank, please? 你能告我去银行的路怎么走吗?

5. It’s over there, near the Bank of China. 就在那儿,中国银行的旁边。

6. How far is it from Beijing to Shanghai.? 北京离上海有多远?

It’s 2hours by plane. 乘飞机要两个小时。

7. Is it far from here? 离这儿远吗?

No, it’s not. 不,不是很远。

2)指路

1. This way, please. 请这边走。

2.You can take No.5 bus. 你可以乘5路车。

3. Go straight/along/down. 先前直走。

4. Turn left/ right. 向左/右转

5. Sorry, I don’t know. You may go and ask him.

对不起,我不知道。你可以去问他。

购物

1. Can I help you? 我能帮你吗?

Yes, a dress for my daughter. 是的,给我女儿买条裙子。

2.What can I do for you? 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吗?

I’d like …我想买。。。

3. What do you want, a dress or a skirt? 你想要买什么?连衣裙还是短裙?

4. How about the blue one? 这条蓝色的如何?

5. How much is it/ are they? 多少钱?

Fifty-nine yuan. 五十九元。

6. What colour would you like? 你要什么颜色的?

Green 绿色。

7.What size do you want? 你要多大号码?

Size 8. 八号。

8. What / How about this red one? 这件红色的怎么样?

9. It’s too big/small/expensive/….Do you have some big/small ones? 这件太小,你有大一点的?

10.I’ll take it (them). 我买了。

11. Here you are. 给你。 Thank you.谢谢。

打电话

1. Hello, this is … / This is … speaking. 你好,我是。。。

2. Can I speak to …, please? 我能找。。。接电话吗?

3. Who’s that? / Who is speaking? 你是谁?

4. Is that…? 你是。。。。吗?

5. Hold on. / Just for a moment, please! 稍等, 别挂断。

6. It’s for you. 你的电话。

创设情境,让对话更有效 篇7

“课标”指出, 阅读教学是师生与文本、教材编写者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中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直接决定这场对话的质量。实践发现, 教学中创设各种巧妙的情境, 能激发学生对话的兴趣与动机, 引起学生情感与思维的碰撞、交融, 大大提升对话的宽度、深度。

一、实物演示展现情境

语文课程是综合性、实践性整个课程, 体现在生活中处处有实践、学习语文的机会。语文的外延是整个社会生活。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入生活中的资源, 作为学生语文学习和实践的素材, 让他们的语文学习有如源头活水, 明白语文学习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着的, 比如《苹果里的五角星》, 围绕两种不同的切苹果的方法, 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创造力, 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启蒙。教师以出示实物苹果导入,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苹果里有什么?学生眼前一亮, 思维的火花呈发散状态, 在“我和你”的头脑中迸射着。学生相继说出五角星、维生素C、果汁、果肉、果核、毛毛虫、细菌、希望等具有跳跃性和新异性的答案, 这正是创造性思维的可贵萌芽。教师又分别出示两只苹果, 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实践两种不同的切法, 亲眼验证了横切苹果可以切出五角星的结论。学生在自主感悟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得出了结论:创造力从大处说, 就是换一种思维的方式。然而本课的重点并不在于得出结论, 正如对话论的研究者们所说:语文学习是在对话的过程中学习对话, 学会对话, 因而过程对学生建构对话的图示更具意义。学生在前后三个苹果创设的情境 (对话过程) 中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 有实践有提升, 有训练有涵咏, 真正做到了以语文的方式学习语文。

二、用音乐渲染情境

心理学、脑科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 左右大脑的运用还不均衡。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有意义的语文活动, 有意识地开发掌管语言和抽象思维的半脑, 使左右脑交替运用, 可激发脑潜力, 使学生越学越聪明, 越学越会学。而学生在语文学科中越学越聪明的表现是语感越来越强了, 书读得越来越流利了, 说话写话越来越通顺、流畅了。正如对话论的研究者们所说: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都具有对话的共通性, 都可以视作对话。“说”当然是对话的典型形态, 而“写”就是用笔说, 听和读其实也是在“听我说”和“读我写”, 因为听、读都要运用期待视野或图式才能听得懂或读得通。在朗读文辞优美、情感鲜明的文章时, 配上基调相符的乐曲, 能激荡学生情感的那一根弦, 使他们读得更投入、更流畅, 语感得到提升, 达到“声入心通, 意到笔出”。

比如, 朗读《燕子》这类意境优美、情调欢快的文章, 配上柔和舒缓的田园风格的轻音乐;朗读《黄河的主人》这类意境壮阔、情感庄重激越的文章, 配上节奏铿锵有力的钢琴曲《黄河》;朗读《但愿人长久》这类情感委婉含蓄、散发着古韵的文章, 配上同样婉转深沉的古筝或琵琶乐曲等, 都可以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助一臂之力。

三、用画面或视频再现情境

对于一些状物写景的文章, 如果与学生的生活有距离, 可利用画面或视频突破难点, 以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使师生、生生对话有效进行。比如《沙漠中的绿洲》所谈到的“不毛之地”, 学生大多缺乏其生活感受, 通过看画面则能丰富直观认识, 学生说不毛之地就是荒凉无人烟的地方, 就是出现一条条裂缝的干裂的土地, 就是不长树也不长草的地方。教师又通过出示PPT画面, 使学生直观认识了沙漠中的“绿洲”。学生在惊叹之余, 感悟到了阿拉伯人民为过上美好生活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地球只有一个”、“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爱护环境, 人人有责”、“别让小草哭泣”等等饱含情理的文字脱口而出。

四、用语言描绘情境

文本中常有一些言尽而意无穷, 留下情感或想象空白之处。教师引导学生在文字空白处停留、延展、想象, 能使学生体会到文本的言外之意, 思维、情感受到触动, 审美素养得到提升, 促进了人格的健康发展。

比如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 其中主人公刻苦学画状态的描绘“画呀, 画呀, 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学生理解起来太过抽象。教师利用语言描绘出两种具体情境:热得像蒸笼的夏天、滴水成冰的冬天, 让学生展开想象, 续写一句话, 写出对徐悲鸿刻苦学画的感悟。学生写“他连做梦都在想怎样画画”、“豆大的汗珠滚落他的额头”、“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搓搓手继续画”等等。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中, 徐悲鸿为了给中国人争光自强不息的人格特征一步步鲜明起来。再如, 《第一次抱母亲》中, “我”回忆儿时的母亲总是拖儿带女挑重担“翻山越岭、年复一年”。到底母亲在这段山路上经历过多少坎坷磨难, 文本留下了大量的空白。教师用语言描绘出两种情境:烈日炎炎和泥泞的雨季, 让学生想象写话。学生写“母亲摔倒了又爬起来继续赶路”、“母亲受伤了还不忘保护我们”、“母亲掉到了河里又挣扎着爬上岸”等等, 一位含辛茹苦、无私奉献的母亲形象从字里行间呈现出来。

五、表演体会情境

对于一些剧本、民间故事类的文章, 因为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描绘细致、生动, 而使故事的情节性、观赏性更强, 非常适合片段表演, 或表演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创设情境, 使学生更加整体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比如《公仪休拒收礼物》《九色鹿》等课文。在学生或愤怒或会心的欢笑中, 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情境顺利开启, 对话走向丰富、立体, 如学生设计的调达的誓言有:“永世不得超生”、“天打雷劈”、“天打五雷轰”、“下十八层地狱”等。学生设计的痛斥调达的话有:“你这畜生, 驱逐出境”;“你这混账, 关禁闭一年”;“你这小人背信弃义”等等。

小学英语情境对话大全 篇8

一、角色扮演,让对话“活”起来

高段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想象力与模仿力强,是开展角色扮演活动的好阶段。在高段的英语对话教学中,如果我们以情境为诱饵,以角色扮演的体验方式引导学生们走进对话,想必对于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挖掘他们的表现能力,调动他们的英语思维有着不错的效果。

如在教学6A《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这单元的story time时,我想,皇帝的新衣这个童话故事对于学生们而言耳熟能详,是陪伴他们快乐成长的枕边书之一。因此,在故事教学后,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故事剧场”的对话平台。在这个对话平台中,我鼓励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故事绘声绘色地呈现出来。在活动中,我还为学生们呈现了课前准备的皇冠、黄袍以及骗子们的服装,通过这些实物教具,激发各个小组扮演的积极性,在展示环节,则邀请表现出色的小组上台,穿着道具,为我们呈现现场版的“皇帝的新衣”,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的对话更加生动有趣。而在5B《Unit 6 In the kitchen》这个环节,我则为讲台铺上桌布,摆上锅碗瓢盆,戴上厨师帽,引领学生们走进厨房,创设逼真的活动情境,引导他们在课件的提示下,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展开对话练习。

二、唱英语歌,让对话“美”起来

Sing a song是译林版小学高段英语教材中的组合板块之一,可见,英语歌曲是我们教学的一把利器。在实际的对话教学中,我就尝试将朗朗上口、活泼有趣的英语歌谣渗透其中,让学生们的对话中有歌声,学生们的歌声中有互动,以涓水细流般的旋律修饰对话,让我们的对话不仅有活力,而且“美不胜收”。

如在教学《Unit8 Chinese New Year》这单元story time时,我插入了学生们耳熟能详的节日歌曲——“新年好”的英文版。在对话教学中,我开展了一个“歌声传情”的小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唱歌,边拍手,并在歌唱的过程中,进行新年问候,实现对话在歌中,歌中有对话。

如Happy new year, happy new year, happy new year to you all.(学生们互相问候)

We are singing, we are dancing. (加入舞蹈动作)

Happy new year to you all.(鼓励学生们进行延伸,以对话形式送上自己的新年祝福)

在这样声情并茂的对话活动中,学生们徜徉在欢快的歌声中,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对话显得更加自然,更加饱满,即便平时“开小差”的学生,也愿意真诚地向小伙伴们送上自己的新年祝福。

三、搭载游戏,让对话“乐”起来

游戏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对于高段学生也不例外。在对话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以游戏情境开展对话,把对话放在游戏中,在玩的过程中,释放学生们的天性,在说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做游戏的主人,凸显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我们的对话“乐”起来,充满童真童趣。

我在设计对话活动中,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加入一些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元素,通过游戏的“趣”来消除反复操练的乏味,为对话练习保鲜。如教学5BUnit2 《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這单元的“story time”时,我在对话环节中,加入了“Guessing”的教学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以“线索对话”的方式,在对话中,通过提问与线索提示,猜测对话中所提及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在示范过后,我要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猜游戏,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对话问答,猜测对方想要表达的交通工具是什么。比一比,谁提供的线索最多。

通过这样的游戏,学生们不仅更加乐于加入到对话活动中,而且有效地强化了学生之间的对话互动,从而使对话从“背课文”中走了出来,实现了口语的交际性与对话的互动性。可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创想一些具有互动性的对话游戏,如Do with me and say it out、If I were a/an...wolf,wolf,whats the time等,让我们的对话教学更灵活。

总之,对话是激活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在实际教学中,课堂对话应该是鲜活的、有趣的、充满阳光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对话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为对话创设饱满充实的情境,让学生们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从而让我们的对话教学从原始的“输入——输出”,变成自然、亲切、富有情感的互动交际。我想,这对于培养高段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上一篇:教学成果奖励方案下一篇:传承美德从我做起国旗下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