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乐高教育教学设计(推荐4篇)
3到6岁是儿童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儿童对自我和世界的好奇心是最强烈的。乐高教育的3-6岁课程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了一个探索和观察世界的平台,给予孩子认识自我、探索并发展自我的最佳成长环境。
乐高教育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年龄特点。“认真对待每个儿童的特质、目标和兴趣,尽最大可能帮助孩子体会到他们自己的潜力”。由于受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差异,孩子主观心理活动不同,以及遗传素质不同,表现出来千差万别的个性:有的孩子表达能力强,有的不善言辞;有的反应敏捷,有的孩子反而迟缓;有的孩子好动,有的文静……世界没有两个完全相同思维的孩子,就象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在乐高教育的世界里不会存在所谓的“笨”孩子,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兴趣爱好不同,搭建速度和发展水平的不同,乐高教育中心教师视差异为正常,不可能只以班级和年龄为标准来武断地划一。
乐高教育中心在充分尊重每个儿童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为孩子提供一个因材施教的最佳成长环境。3岁:意识世界
通过角色扮演、讲故事、激发想象力等多种途径,让孩子们学会运用不同方式表达自己,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搭建各种让物体运动的装置模型,发展大肌肉运动、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的能力,增加空间思维和想象力。4岁:发现世界
通过一年,扩展社会环境,与人合作从而理解人类协同作业。另外,对实物的观察比较,分类等的教学,对于环境的变化,发挥不同的个性,提供正确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5岁:探索世界
实现与空想的旅途,培养丰富的创造能力。扩展对于历时,几何,力学等等分科的兴趣。提高自己的思考,经验具体化,与人合作,达成目标的能力。6岁:发明世界
一、乐高教育溯源
追本溯源,乐高最初只是一种简单的玩具。1932 年,丹麦的一位木匠奥尔·科克·克里斯蒂安森发明了一种拼插型塑料玩具,此即今日风靡全球的乐高玩具之雏形。乐高(LEGO) 作为一个品牌从1934 年开始使用,在丹麦语中,它的意思是“玩得好”。以儿童爱玩爱动手的天性为出发点,在以后的数十年间,乐高集团迅速崛起为全球知名企业,其产品销往全球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1980 年,直属乐高集团的“乐高教育部”成立,致力于为全世界的教师和学生提供趣味性、操作性强,内容丰富且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工具和教学解决方案。经过20 多年的钻研,乐高教育部终于将积木和教学成功联系到了一起,研发了一个针对3~16岁儿童直至终身教育的教育体系,该教育体系在目标、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在科学、技术、数学、语言等相关知识的教学上具有天然的优势,是一个连续的教育整体。
二、乐高教育的应用与发展
乐高教育部已与多个国家的政府及国际顶尖教育机构开展过教育项目合作或课程联合研发,在基础教育中应用并推广乐高教育,如中国、美国、法国、秘鲁、俄罗斯、巴西、南非等。2013 年,《北京商报》在对乐高教育中国区经理陈志庆的专访中提到,乐高教育已经在全球60 多个国家中得到广泛推行。[1]
1.乐高教育在国外
1996 年,秘鲁推行了一个小学科技课程教学计划,在12 所小学试点,即Infoescuela项目。该项目使用的主要产品为乐高教具,包括乐高积木、马达、灯、传感器以及软件等。接下来的两年间,该项目实施范围扩大至130 所学校。研究结果表明,参加Infoes-cuela项目的学生与普通学校学生有着极为明显的区别,“自尊、教育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显著的提高”。为了验证这些区别,深入研究采用乐高教具后的教学效果,秘鲁教育部与世界银行合作,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支持下展开了进一步研究,对14所学校的1653 名学生和教师进行了定量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上述区别:在数学、技术、西班牙语和法规的测试中,采用了乐高教具的实验组所有三个年级学生成绩都优于未采用乐高教具的控制组,且实验组学生的自信程度也优于控制组。简而言之,乐高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能对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学生不仅能达到更高目标的教学要求,而且更乐于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目前,秘鲁教育部已经全面引入了乐高教育解决方案。[2]
受秘鲁启发,英国教育与技能部也与乐高教育部展开了合作,对谢菲尔德某校使用乐高教育材料的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乐高教具的引入是成功的,学生在设计与技术、英语、数学等课程中都取得了进步,师生双方积极性都很高,学生则表现出很高的投入程度,彼此之间的协作能力有显著增进。
俄罗斯政府在莫斯科和周边地区1200 所学校和2000 所其他公共教育机构中配备了乐高教具。在巴西、墨西哥以及秘鲁,乐高教育解决方案已经成为课程不可分割的部分,900 多所公立和私立学校在自然科学、数学等相关课程中使用了乐高教育部的课程解决方案。在日本、韩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乐高教育的价值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乐高教育部得到更多的合作机会将自己的解决方案引入学校教育,并建立乐高教育俱乐部和其他课外活动场所,供更多的学生、家长体验乐高教育。[3]
2.乐高教育在国内
乐高教育于2000 年通过乐高集团的合作伙伴,以机器人比赛的形式进入中国,江、浙、沪、宁夏等省市的学校先后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00~2008 年可谓乐高教育在中国的启蒙阶段,主要形式有机器人比赛和校外兴趣班两种。2006 年,中国第一家乐高活动中心在北京落成,截至2013 年9 月,乐高已经在中国的二十几座城市(包括港澳台) 开设直营店25 所,校外活动中心60 家。2008年,乐高教育部加强了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加大了投资力度。[4]
2010 年1 月22 日,国家教育部与乐高集团签署了“教育部-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协议”,开展为期五年(2010~2014 年)的合作。该合作主要由乐高集团捐赠价值200 万元的实验室器材,在我国421 所中小学组织学生开展创新竞赛活动,同时重点培养一批骨干教师。2010 年7 月,国家教育部在南京举办了“2010 年乐高-教育部高中通用技术骨干教师培训”,旨在培养我国首批乐高教育骨干教师,推广乐高教育理念。2011 年起,乐高教育在我国设立常驻办事机构,为我国的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提供更符合本土教育需求的解决方案。2012 年8 月启动了教育部-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二期,重点建设“区域性技术教育教师培训基地”,计划在全国建设约50 所区域性技术教育教师培训基地。2015 年6 月,教育部-乐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15~2019) 项目启动活动在上海举办,我国与乐高集团展开了新一轮的深入合作。
由于乐高教育在国内影响的持续扩大,在2014年12 月的腾讯教育盛典中,乐高教育荣获“中国最具影响力教育品牌”。
三、乐高的4C教育理念
乐高教育理念坚信,儿童是天生的好学者,只要加以适当引导,给他们更好的机会,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乐高教育部将“更好的机会”具体为“更好的建构材料”“更好的传授方法”“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好的比赛与交流”。在此基础上,将乐高理念下的学习过程概括为以下4 个环节,简称“4C教育理念”。
(1)联系(Connect):即建立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知识图式之间的关联,从身边的真实事例中找寻规律,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
(2)建构(Construct):有两层含义:一是在“做中学”,利用乐高教具现实制作,从而发现问题,通过交流、思考解决问题;二是在现实制作的同时,在不断尝试、反复、体验、总结的过程中,“同化”与“顺应”的认知过程也不断发生,从而在大脑中逐步建构、完善自己的知识图式。
(3)反思(Contemplate):即对建构过程的反思,通过讨论、交流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形成调整方案,这是促使学习达到成效的重要阶段。
(4)延续(Continue):即对未来保有期望,保有继续学习的热情,想对学习内容有更多的了解,从而进入新的“联系”阶段。
综上,学习者在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过程中不断学习。[3,5]
四、一个乐高课堂实例
参加2015 年6 月上海乐高培训的学员,为上海市部分中小学一线教师以及教育信息化相关单位的研究人员。培训旨在使学员快速了解乐高教学方法,并对乐高教育理念有较为深入的认识。乐高培训师通过精心设计,融4C教育理念于培训的每一个环节,在短短一节课的时间里,实现了乐高课堂的生动展现。
1.破冰环节:人人都有发自内心的创想力
乐高教育有一个经典的热身活动:拼装属于你的鸭子。该活动将常规课堂中学习者最常见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乐高”结合起来,既开门见山也避免了关于乐高教育背景、发展历程等过多的单调阐述。
在这个活动中,每个学员都收到一小包非常简单的乐高教具———只有6 个小零件,要求在1 分钟的时间内,拼装出一个小鸭子。同时,培训师会告诉你他多次培训得出的结论:每个人拼出的鸭子都会是不一样的。此时,大多数学员处于将信将疑的好奇状态,毕竟只有6 个零件而已,能有多不一样呢?即便是内敛的成人学员,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也会动手拿起课前他或许认为非常幼稚的乐高玩具。1分钟的时间很快过去,学员完成了鸭子的拼装,培训师的预言也得到印证。经历过乐高课堂的学员,此刻或多或少都会有些震动,也开始重新认识自身的独特性,从而顺其自然地融入乐高课堂氛围。
2.课程展开环节:做中学,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乐高课堂的课程展开环节概括起来就是:做中学、玩中学。学员重新认识自身独特性的同时,想象力、创造力也同时被激发,这就为接下来在实际操作中自主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为了介绍什么是乐高教学方法,培训师直接将学员带进了初中物理课的乐高课堂,避免抽象的教学方法讲述。设计的教学任务为“拼装一辆小车,让它滑到最远”。所有学员分为4 个小组,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每组学员得到一套用于拼装小车的乐高教具、拼装说明书和教学材料。培训师对任务涉及的主要知识点———重力、摩擦力进行简要说明并设定任务完成时间。教学材料除了给出4 种组装方案,还留出记录空间,鼓励学习者在已有方案之外主动尝试。任务过程中,培训师深入各组根据实际情况适度指导。第二阶段,引入竞争概念,各组在第一阶段基础上进行小车滑行比赛,并设有奖品。笔者观察到,整个教学过程里,最初拘谨的成人学员最后完全沉浸其中,课堂氛围积极、和谐,充满挑战精神。
3.课程总结环节:借助乐高教具直观展示自己独特的学习体验
相较于重难点回顾、要点复现等传统、抽象的课程总结方式,乐高课堂的总结也一丝不苟地延续乐高课堂特色:培训师要求学员使用乐高教具将自己对于乐高教学的认识加以形象化的展示,然后再拿着自己拼出来的成果上台阐述自己的学习体验。
乐高教育的出现,使抽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变得非常直观,特别是以乐高积木为主的乐高教具,可谓“建构”二字可触、可摸的生动阐释。无巧不成书,在拉丁语中,“LEGO(乐高)”一词的意思刚好是“拼在一起”。乐高课堂的教学特点可归纳为:(1)任务驱动,体验式教学;(2)问题解决式的探究,授人以渔,培养学习力;(3)开放的学习空间,鼓励学习者自由发挥,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4)合作式学习,培养团队精神;(5)直观构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加强直观思维能力;(6)适度竞争,保持学习热情。
五、乐高教育应用的几点思考
1.乐高适用于何种学科的教学
乐高教育在国外的应用与发展实践,多集中于自然科学、数学、科技、语言等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目前,乐高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应用也多集中于机器人教育。秘鲁的研究更表明,采用或者不采用乐高教具,差异最小的是西班牙语课程。那么,乐高教学在适用学科上是否有限制呢?
对此,乐高培训师表示,乐高教育不是万能的,它有相对适用的学科,但在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较为抽象的学科教学中也有用武之地,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如,在历史、文学等学科中,教师可以要求学员利用乐高教具再现某个历史事件或者文学故事的场景,有时候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013 年9 月,乐高教育中国区经理陈志庆在接受中国教育在线访谈时也指出,乐高教具融合了文科与理科的内容,除了机器人机械,也有一些文科的东西,如社交场合的器材、讲故事的器材,有助于语文课程的学习。[6]
2.乐高教育适用于何种年龄的学习者
乐高教育部的教育产品主要针对3~16 岁儿童设计,拥有从学龄前到中学的一整套完善的教育体系,但也可以应用于高校乃至成人的教学。如,在欧美一些大学的计算机系也摆放着很多乐高机器人,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工程系的大一学生必须上一门机器人课,以弥补他们理论性强但实际操作能力、设计意识较弱的不足。[7]可见,乐高教育适用于中小学阶段的学习者,也同样适合更高年龄段的学习者。
3.乐高教育对教师有何种要求
乐高教育是传统的指导式教育与“做中学”的结合,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要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导航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也要对乐高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建构主义理论等有较好的理解与掌握。
此外,作为导航者,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扮演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即对学习者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乐高教育所追求的不是学习成果的唯一正确性,而是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成效,因此并不完全适用标准化评价。乐高教育专家指出,乐高设计了一些配套教学材料辅助记录学习过程,但评价的核心仍然是教师。所以,科学评判的能力可谓对教师的一个挑战。对此,一是要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养;二是要建立多样化的教学过程培养评价体系,让能力本位的教学观贯穿教学实践全过程,保证评价的合理性、科学性。
4.乐高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种教学模式应用的关键就在于掌握了该教学模式的教师的教学实施。虽然乐高教育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目前基础教育方法与乐高教育理念的结合在我国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所以,首先要重视乐高教育教师的培养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其次,乐高教育如何与我国中小学教育完美结合,从宏观上来说,牵涉到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从微观上来说,牵涉到与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现状的整合,如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所适用的班级规模、师资配比等,都是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程铭劼.欧美教育理念在中国的本土化尝试——专访乐高教育中国区经理陈志庆[N].北京商报,2013-2-4.
[2]秘鲁教育部与美国麻省理工的教育试验项目[D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f-AnKcPIMKoezHBaH4wjiet_avW7yEXRhJj Gxi2xuQ3xz9c1PLcxlDiwNqQzjX80SBsXPJ5A810b7svCJ5ws6IFxHAEWzQmcIrEEmbmn3mq 2011-11-20.
[3]张谦,周如旗等.乐高4C教育模式在基础教育师范生职业课程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13,(5)37-40.
[4][6][7]中国教育在线.专访乐高教育中国区经理陈志庆[DB/OL].http://www.eol.cn/html/jijiao/xiao/lego/,2013-9-23.
您好,我们是乐高教育,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教育培训的调查,想邀请您用几分钟时间帮忙填答这份问卷。本问卷实行匿名制,所有数据只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题目选项无对错之分,请您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谢谢您的帮助。Q1:请问您的宝宝性别?
□ 男孩
□ 女孩
Q2:请问您的宝宝多大?
□ 0-2岁
□ 2-15岁
□ 12岁以上
Q3:请问您的孩子正在接受的教育情况是下列哪一项?
□ 综合类学科辅导课程
□ 幼儿园/小学 □ 无
□ 其他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Q4:您帮孩子安排的培训课程频率为?
□ 每天有
□ 一周2—5次 □ 一周一次
□ 一周不足一次
Q5:您每月为宝贝成长培训花费的金额?
□ 200元以内
□ 200至500元 □ 500-1000元以上
□1000元以上
Q6:在亲子活动培训过程中,您的困惑是什么?(多选)
□ 如何选培训班,生活中需要什么样的教具/玩具
□如何指导孩子玩中学,激发和培养孩子的认知兴趣和创意习惯 □平时太忙,很难抽出时间为孩子考虑培训 □ 难以坚持
Q7:您听说过乐高教育/机器人比赛培训,比赛证书可以升学加分吗?
□ 没有
□ 听说过没报过
□ 目前有进行乐高教育
您选培训机构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乐高教学“联系”,是指教师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兴趣与课程标准、将要获取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提供给学生一个开放式的挑战或任务,让学生扮演问题解决方案的寻找者角色。
同时,在乐高教育的联系阶段,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鼓励他们
开始动手之前构思各种设想。当学生的好奇心被唤醒,挑战就在他们可解决的范围内。
乐高教学“联系”的重要性:
乐高教学强调专注学习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联。学生越专注于学习,学习就会越有效。在学习过程中,鼓励积极参与是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的关键。
这种关注来自于教师应用“联系”方法构建的学习情境。这种情景是建立在
学生已有知识、将要获取知识、学生兴趣、学生能力之上的一种学习挑战。
提出挑战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捕获学生由内而发的、对知识的强烈动机,
更能够促进学习(而不是对于预期结果如奖赏、惩罚或规避惩罚的一种反应)。
“联系”的方法会帮助老师去构思、创新、设计寓教于乐的学习活动,老师
也可以用“联系”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和创作兴趣,去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深度探求。
乐高教学方法中,“联系”是最有趣、最具探究性的。 乐高教学“联系”:
“联系”是通过情景导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看到学习内容之间或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支持他们相信自己的学习会成功,并且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满足感。
将新知识与学生现有的知识进行联系,使学生在任务过程中尽快进入流畅
自如的学习状态;
把学习内容和一个开放式的挑战联系起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置
身于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者角色中,而挑战任务应与学生能力水平、兴趣发展相结合;
另一种激发兴趣和好奇心的方式是选择一个和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任务活动;
教师应鼓励学生专注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自我激励,这样学习效果会
得到飞跃式的提升。
例如,在小学的《科学》课中,要求学生学习测量、摩擦、齿轮、科学调查等,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真实事情中去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
教师预设的问题场景往往要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螺旋、盘山路、机械钟表、自行车等)为主,让学生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别人的生活,培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价值。 “清扫车”的授课案例中,在“联系”环节,教师讲述了这样一个情景: 台风过境,道路上一片狼藉,到处都是垃圾和落叶,行人走过,随时有被
绊倒的危险。
杰克和吉尔准备清除这条路上的垃圾,但他们不想用扫帚扫,因为那样太慢,劳动强度太大。
怎麽办?他们开始在自己的玩具小推车上想打主意了。小狗也跃跃欲试,但显然它帮不上忙。
突然,他们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否把扫帚和推车结合起来,实现自动清扫,这应该是又快又省力的办法,可是他们还不确定这个想法能否实现。
同学们能否帮他们实现呢,让我们来想想办法。
乐高教学最有趣、最具探究性的是4C教学方法中的“联系”。 以学生为主体的乐高教学课堂中,“联系”的方法会帮助老师去构思、创新、设计寓教于乐的学习活动,老师也可以用“联系”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和创作兴趣,去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深度探求。
以往,老师习惯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活动的要点和步骤,直接进入学习的主
题,没有过多的渲染、修饰和过渡,这样仅仅能够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基本任务。
但是在乐高教学中,与这种直接导入的方法不同的是,学生的活动,需要
老师用“联系”的方法构思、创新和设计。
情景教学是指运用真实世界或是社会活动构建学习氛围,激起学习者主动
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乐高教学情境的创设,是用“联系”的方法,通过有一定价值观的事、物,
构建有利于学生对学科内容理解、掌握、思考、创新的情境。比如救火,救人等场景。让参与的每一个学生扮演情景中的不同角色,在情境游戏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设置适当的情境,
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即可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情境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的特征,那么乐高是怎样在教
学中应用“联系”创设情境呢?
以故事创设情境 老师可以准备一个与活动目标接近的故事,在生动的故事下带领学生进入搭建的环节。例如,讲一个山区老师每天背学生过河的故事,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发他们想要设计一座桥梁,帮助山区老师的愿望。
以生活场景创设情境
老师根据学习内容,利用生活场景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带领学生进入下一阶段。例如,天气很热,老师不停地扇扇子,感慨:“有台风扇多好!”从而引出“通过搭建一台风扇来学习齿轮知识”的内容。
以视频创设情境
老师利用与搭建任务相关的视频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老师播放一段起重机工作时的视频,激起学生想亲自搭建起重机,探究起重机工作原理的兴趣。
其他方法
图片展示、实物演示、音乐渲染、表演体会,等等。
【中学乐高教育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乐高教学《飞机》课堂教学反思11-03
高教哲学读书笔记12-17
高教社网上书城04-12
高教自考高级英语真题10-08
高教版中职语文教案05-06
大学德语高教版第二册12-19
大学德语高教版第三版04-12
大专高教自考学习自我鉴定03-01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