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教学计划

2025-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教学计划(推荐10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教学计划 篇1

居敬小学周静波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知识和能力

大部分学生能按顺序熟练背诵《汉语拼音方案》;初步培养了写字兴趣和良好的书写习惯;在阅读方面,有一定的听话、说话和朗读、背诵的能力,有的学生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进行阅读,有较浓厚的读书兴趣。

但是,纵观全班也有不足之处,表现在三个方面:平时说话不注意读音的准确性;音近或形近的生字常常混淆;朗读课文时停顿不恰当,未能读出感情色彩。

(二)学习态度和习惯

大部分生学习积极主动,竞争意识较强,常能积极发言、主动质疑,做到不懂就问,在课堂上有很好的自控能力。个别还能担起“小老师”的职责,帮助同学学习。课外还能主动阅读注音读物,扩大知识面。

但是也有个别同学虽能做到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但都建立在“完成任务”、“要我学”的基础上的,尚无主动探索知识,发挥才干的意识。

(三)心理素质

有些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好,勇于表达、敢于竞争,有种强烈的上进精神。也有个别学生显得过于胆小怕事,不敢大胆表现自己,有疑难不敢问,碰到困难缺乏毅力;还有个别学生贪玩好动,总喜欢做小动作,自制力差。

本学期我将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工作中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和广度,切实落实课程标准,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同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抓紧对学生学习的督促,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本册共分为8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有趣的自然科学。这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

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识字课包括四字词语组成的韵语、新三字经、对子歌、儿歌、谜语、数量词组成的韵语、谚语等多种形式。必学课文共34篇(其中两篇连环画形式的课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交流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特别是课外所得的舞台。八组教材之后有五篇选读课文。最后是两个生字表。(表一是要求会认的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二)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充分体现整合。

2.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大幅度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4.改进呈现形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5.体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在本课认识的或以前已经认识且在本课重现的字。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课文中认识,搬个地方还认识;知道在新认的字中出现的新偏旁。要求写的字,要了解字义,能口头或书面组词,逐渐在口头或书面运用;最重要的是把字写对、写好,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习独立识字。爱识字,能主动识,学着自己识,这是学生识字不竭的动力。一定要重视兴趣、习惯的培养。要重激励、多鼓励。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词句的意思。有感受的想法,乐于与人交流。读诗歌能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

4.学习默读。允许有个从指读到不指读,从出声到不出声,从只顾读到一边读一边想的训练过程。

5.重视语言的积累。课内要求背的、一定要背下来。还要鼓励学生自觉地更多地积累词、句、段。

6.加强在生活中学语文的引导、交流与展示。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注意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营养。

四、教学方法及措施

1、理解教材编辑意图,以组为单位整体设计教学。

2、倡导合作学习。采用多种方式设计教学活动,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

3、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

4、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发现新与旧的联系,发现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方法认识汉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5、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成果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不断产生成就感。

6、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和当时、当地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五、思想品德教育结合点

1、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2、使学生懂得:刻苦努力是做人、成才的根本。

3、赞美真挚感人的各种亲情。

4、给学生以“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教育。

5、对学生进行益智教育。

6、反映科技发展和社会文明的教育。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11 课时)识字

11、柳树醒了

2、春雨的色彩

第二周:(11课时)

3、邓小平爷爷植树

4、古诗两首 语文园地一第三周:(11课时)识字

25、看电视

6、胖乎乎的小手

第四周:(11课时)

7、棉鞋里的阳光

8、月亮的心愿语文园地二

第五周:(11课时)识字

39、两只鸟蛋

10、鼠和松果

第六周:(11课时)

11、美丽的小路

12、失物招领 语文园地三

第七周:(11课时)识字4

13、古诗两首

14、荷叶圆圆

15、夏夜多美第八周:(11课时)

16、要下雨了

17、小壁虎借尾巴语文园地四第九周:(11课时)识字

518、四个太阳

19、乌鸦喝水

第十周:(11课时)20、司马光

21、称象语文园地五

第十一周:放假

第十二周(11课时)识字622、吃水不忘挖井人

23、王二小第十三周:(11课时)

24、画家乡

25、快乐的节日语文园地六

第十四周:(11课时)识字726、小白兔和小灰兔

27、两只小狮子第十五周:(11课时)

28、小伙伴

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语文园地七第十六周:(11课时)识字830、棉花姑娘

31、地球爷爷的手

第十七周:(11课时)

32、兰兰过桥

33、火车的故事

34、小蝌蚪找妈妈第十八周:(11课时)语文园地八 复习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教学计划 篇2

1.仔细观察图画, 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 并与所学词语联系起来。

2.学会本课八个生字, 认识绿线内的三个生字, 理解文中词语。

3.诵读词串, 积累词语, 体会农村夏夜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诵读词串, 趣味识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大幅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孩子们, 用我们想好的“记忆中的夏天”向大家作个简单的介绍。

生1:夏天的晚上, 我和爸爸妈妈到街上去散步, 霓红灯亮起来了, 五彩缤纷的, 很好看!

生2:夏天的晚上, 我和妈妈去公园看到很多人在湖边乘凉, 还有许多人在彩灯下跳舞。

生3:夏天的晚上, 我们一家人待在空调房间里, 一边看电视, 一边吃着大西瓜。

……

师:听你们交流真是一种享受, 我就好像看到了你们一家人过夏夜的情景。你们知道吗?当我们在霓虹灯下散步时, 当我们在公园里乘凉时, 乡村的夜晚也特别美丽、安静, 夏日炎炎似火, 可夏天的夜晚却是人们无限向往的。天空湛蓝湛蓝的, 巨大的夜空嵌满了钻石般的星星, 星星仿佛离我们很近很近, 就在头顶上。乡村的孩子们早早吃完晚饭, 端来小板凳, 拿把蒲扇, 坐在院子里, 听大人们讲那古老的神话故事……同学们, 你们想不想到这样的夜晚去看一看呢? (师述同时播放优美动听的配乐, 创设夏夜温馨宁静的情境。)

【点评:由于我把尊重孩子的生活经验放在首位, 把教学活动与孩子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并用他们喜欢的绘画手法表现出来。因此, 孩子们的积极性特高, 一个个踊跃登台, 落落大方地介绍自己过夏夜的情景。】

二、创设情境, 图文对照, 理解词义。

师: (课件出示《乡村夏夜图》) 你们瞧, 这就是一幅《乡村夏夜图》,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生:爷爷奶奶在给小孙子讲故事, 小孙子听得可认真了!

生:我看到他们旁边有许多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花丛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生:天上有许多许多的星星, 好像在对我们眨眼睛。

生:我想爷爷也许在给小朋友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呢!

……

师:我们一下子认识了三个人, 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我看到了爷爷, 看到了_________, 还看到了________。

2. 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在院子里乘凉。

师:你还会这样说吗?同样的意思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 是不是觉得语文很有趣?想知道关于爷爷、奶奶、小丁丁三个人的故事吗?识字6的内容就和乡村的夏夜有关, 让我们打开到《识字6》读一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们打开书, 轻声读读课文中的词语, 注意:读准字音, 词儿连读。

(生自由读词语)

师: (课件出示课文) 小朋友们词语读准了吗?谁来当小老师, 提醒大家哪些字音要特别注意?

生:“繁星”的“星”是后鼻音。 (带读)

生:“亮晶晶”的“晶”是后鼻音, “亮”是边音。 (带读)

生:“爷爷奶奶小丁丁”最后一个字都是轻声, “丁”是后鼻音。 (带读)

生:“萤火虫”的“萤”是后鼻音。

师:小朋友们难点找得可真准, 把词语连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词语)

师:同学们不仅将字音读准了, 还读得津津有味!这样吧, 你们最喜欢读哪一排词语, 就再将那一排词语多读几遍, 一边读一边在脑中放电影, 待会儿读给全班同学听好不好?

(生自由练读)

【点评:在具体的操作中教会学生学会边想象边朗读的学习方法,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选择,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师:谁来汇报?听好老师的要求:先告诉大家你最喜欢那一排词语, 再读给大家听听, 最后说说你喜欢这一排的理由。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时的句群意识)

生:我喜欢第一排词语 (出示“夜晚、繁星、亮晶晶”) , 因为读完这排词语我仿佛看见了夜空中有许多许多的星星, 数也数不清。

师:书上用了哪个词? (繁星) 是啊, 这么多的星星!谁能读好这个词?

生:我也喜欢这排词语, 我看到了许多星星一闪一闪的, 好像在对我们眨眼睛呢!

师:书上用了哪个词? (亮晶晶) 你们还知道什么东西是亮晶晶的啊?

生:妈妈戴的钻石戒指。

生:擦干净的玻璃是亮晶晶的。

生:我们的眼睛也是亮晶晶的。

……

【点评: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通过形象性地看图, 引导学生想象理解词语。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则能将词语理解得更加透彻。】

师:说得真好, 谁能读好这个词呢?

师: (课件出示闪烁的繁星图) 你们看, 湛蓝的夜空布满了闪烁的星星, 真美啊!让我们再来把第一排词语美美地读一读。

生:我还喜欢第三排词语 (出示“竹椅、蒲扇、萤火虫”) , 因为读着读着, 我好像躺在舒适的竹椅上飞上了天, 来到了星星的身边。

生:我也喜欢这排词语, 因为夏天的夜晚摇起蒲扇我感到特别凉爽。

生:我想到了我小时候到农村去找萤火虫的情景, 小小的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花丛中飞舞, 非常美丽。

生:我还知道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呢, 从前……

生:我知道萤火虫依靠尾部的发光器发光的, 人类还根据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日光灯还有电视机的荧光屏。

师:看来萤火虫这小东西不仅可爱还非常有用, 谁来夸夸它?指导理解“竹椅、蒲扇”。

师:多美的一排词语啊,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师:你们还喜欢哪一排词语呢?

生:我喜欢第二排词语 (出示“爷爷、奶奶、小丁丁”) , 因为我想到了小时候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的情景:那时候我们住在农村, 爷爷身体不好, 奶奶要经常照顾他, 我常陪伴在奶奶身边, 现在爷爷去世了, 我很想念他。

生:我的爷爷奶奶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我看到小丁丁和他的爷爷奶奶在一起很幸福, 我很羡慕他。

师:多么美好温馨的画面啊, 你们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生:我喜欢最后一排词语 (多媒体出示“牵牛、织女、北斗星”) , 我还知道关于牵牛和织女有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 相传……

生:其实这只是个神话故事而已, 牵牛和织女之间有三万光年的距离, 就是打电话还要很久才能接到呢!

师: (课件出示牵牛织女星图) 你们看, 这就是牵牛星, 在它旁边的两颗小星就是他们的一双儿女, 银河对面的就是织女星。

生:我见过北斗星, 它共由七颗星组成, 排列的形状就像一把勺子。

(师课件出示北斗星图。)

生:我知道在十万年前北斗星的形状并不是一把勺子, 北斗星是在不断变化的, 我还带来了十万年后北斗星的组合形状图, 你们看!

师:同学们, 你们的知识可真丰富, 你们都是从哪儿知道的啊?

生:我是通过上网查资料知道的。

师:多么浩瀚神秘的夜空啊, 谁再来读读这排词语?

师:其实在着神秘的夜空中还藏了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呢, 老师向你们推荐一本书《星座的奥秘》。

【点评: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激活语言文字内涵, 使课堂充满活力。将课堂留白, 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的意识。】

师:刚才同学们每一排词语都读出了自己的感情, 你们能将全文连起来读读吗?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

(生配乐有感情朗读)

师: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 夏天的夜晚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生:宁静。

生:迷人。

生:温馨。

生:神秘。

……

(学生一边回答, 教师一边板书。)

(生再次配乐齐读。)

三、自主识字, 指导书写。

师:这节课你们的表现特别出色, 字音读得准, 课文读得美, 老师相信大家生字也会学得很棒!

师: (出示生字“星、奶”) 仔细观察这两个字的字形, 选一个你已经学会的教大家。

生1:我来教大家学星星的“星”, 上边是红日的“日”, 下边是小学生的“生”, 大家跟我写笔顺。 (书写)

生2:我也早就会写“星”字了, 我觉得要注意的是“日、生”都要写得扁一点。

生3:“奶”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女字旁, 右边第一笔叫横折折折钩。

师:你们看得真仔细!教老师写吧! (生说笔顺, 师在田字格里书写。)

师:在生活中, 你知道这两个字有哪些好朋友?

(生踊跃给这两个字组词。)

打开习字本, 先描红后写字。听轻音乐, 开始描红。

【点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识字、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所以, 不仅要创设情境识字, 还要踏踏实实地进行写字训练。】

四、拓展延伸, 回归生活。

师:最后, 让我们听着轻音乐, 诵读这些诗一样美的词串。

生:在音乐声中边读边想象画面。

师:这些词儿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呀!你们想在自己的画上添上一些词, 读起来也像诗一般美吗?

(生略加思索, 便争先恐后地发言。)

师:说得不错, 小组合作在画上添词。

生1:我们小组添上的词是:

空调冰箱电风扇

冷饮棒冰大西瓜

生2:我们小组写的是:

散步乘凉数星星

夜景闪烁霓虹灯

【点评:似乎令人难以相信, 一年级的孩子竟能这般妙语如珠, 事实上, 只要我们有心给孩子创设一个情境, 为孩子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 让充满灵动的学习放飞孩子们的思维与想象, 我们定将体验只有创造者才能体验的喜悦!】

附:课堂练习

1. 照样子写词

写出几个像“亮晶晶”这样ABB式的词语。

2. 量词填空

一 (%%) 星星%%一 (%%) 竹椅%%一 (%%) 蒲扇%%一 (%%) 萤火虫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教学计划 篇3

民币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课题一

认识人民币

教学目标、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49页。

教具、学具准备

,模拟人民币、卡片。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小明长大了)

师:今天是小明7岁生日,妈妈要带小明乘车去买生日蛋糕和礼物,小明说:“我长大了,能让我自己试试吗?”于是妈妈把钱交给小明,由小明买车票,买蛋糕和礼物,你们看小明多高兴啊!(教师边讲电脑出示买东西的画面)。

“同学们,你们都用过人民币吗?谁能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的?”

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见过的人民币。

生:①纸币、硬币。②几元的、几角的、几分的。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人民币)

探究新知

.认识人民币。

a.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师:“同学们都见过什么面值的人民币?”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不同面值人民币。

生1直接说出几元,几角,几分,教师板书。

生2说几分,几毛,几块。教师引导:平时说的几分,几毛,几块在数学上还可以说成什么?如果学生回答不准确教师边说边板书。

师:“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

b.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师:(出示1元人民币)“谁认识这张人民币?”

师:“你可以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张人民币吗?”

学生从字样、颜色、人物等不同方面,谈自己对人民币认识。

师:“在人民币上,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小组合作:拿出其他面值的人民币,组内互相交流。

师:(电脑出示2元、10元、5元、5角、1角)。

“谁能给同学介绍一下这几种人民币?”

c.归纳整理。

师:“同学们把学具人民币拿出来,在小组内摆一摆,说一说。”

师:“你能把人民币分类吗?”

学生可能按材料分为纸币、硬币;可能按面值分为元、角、分;也可能把元、角、分再细分。

师:“老师想知道以元为单位有几种,以角为单位有几种,以分为单位有几种。谁可以帮助老师?”

学生进行介绍。

2.人民币兑换。

师:“同学们学的很好,小明也认识这些人民币。妈妈想考验一下小明,于是说‘小明,东西买完了我们还有些零钱(同时出示一分一分硬币),你去买一块橡皮吧!’小明来到商店一看,橡皮上只写着‘1角’,他为难了。谁能帮帮他?”

生:“拿10个1分就可以买一块橡皮。”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角是10分,10分就是1角。”

师:板书

角=10分

师:“如果老师这里有许多1角1角的人民币,我想买一把一元的小刀,应怎样付钱?”

生:“拿10个1角就可以了。”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元是10角,10角也就是1元。”(板书

元=10角)

师:“这有几个问题,谁能回答呀?”(出示卡片。)

3角等于几分

5元等于几角

0角等于几元

80分等于几角

3.大额人民币的换算。

师:“小明和妈妈买完东西乘车回家,车票1元,可是妈妈的钱包里只有这些钱(出示大额人民币)。没有1元,怎么办?

生:“可以换成1元1元的。”

师:“谁可以帮小明换一下?”生用学具人民币边摆边说。

电脑出示:一张5元可以换______张1元。

一张10元可以换______张1元。

学生口答。

师:“同学们,平时买东西时,我们还可能用到10元,下面的问题谁会?”

电脑出示:一张20元可以换______张10元。

一张50元可以换______张10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______张10元。

师:“如果要把100元换成50元,可以换几张?换成20元换几张?”

应用

.兑换游戏。

a.1元换成零钱,怎样换?思考后,指名回答。(多种答案,略。)

b.小组合作。把零钱换成整钱,或把整钱换成零钱。

2.模拟购物。

师:“拿你们换好的钱,到无人售货玩具商店去买具,同学们一定要诚实,既不能多给也不能少给。”

教师出示货架,上面摆好几种标价不同的玩具。

师:“同学们准备好钱可以来买,说清买什么?是怎样准备的钱。”

学生分组参与到购物活动中,有的当收银员,有的当顾客。

师:“没买到玩具或买玩具剩下的钱,你们打算怎么办?”

生1交学费,生2买文具,生3捐给希望工程等。

师:“老师想给灾区小朋友写信,要8角钱买邮票,谁能帮我拿出8角钱?”

教师出示一些人民币,指名取8角钱。

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学会了什么?你认为谁表现的好?

课题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

.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3.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4.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用具、玩具等。

教学设计

设境激趣

聪聪、明明,他们俩今天也来了,他们有一些问题想问问大家。

.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2.按质地分为哪两类?

元=()角

1角=()分

一张2角可以换()个1角……

教师给予鼓励。

情景对话

(出示)聪聪、明明,你拿那么多的硬币干吗去啊?

明明:我去买空尺子,我拿了12个一角。

聪聪:拿那么多,要是丢一个,怎么办啊?

明明:那怎么办?小朋友们,你们能帮我吗?

过渡进入新课

.师:我们该怎样帮明明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生:可以去换钱。

师:那该怎样换呢?

生讨论

生A:可以换两张5角,一张两角

生B:还是多。可以用10个一角换1张1元,2个1角换1张2角。

明明:哦!原来12角=1元2角,谢谢你们!

2.我们帮明明解决了问题,聪聪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帮忙。(出示)

3元8角=()角

26角=()元()角……

师:你是怎么想的?

3.换钱游戏:小组四人利用学具互换。

4.师:现在,明明拿着换好的钱走进了“大张量贩”。

(出示)尺子:1.20元

明明:这1.20元是多少呢?

师:明明又遇到什么困难了?谁来帮帮他?

学生讨论

生:1.20元就是1元2角

师:对了,我们看1.20元中有一个小圆点,圆点的左边表示元,右边的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所以1.20元就是1元2角,这就是物品价格的表示方法。

师:看其它文具的价格,把对应的用线连起来。

(出示)

本子 0.50元

8角

墨水 3.00元

1元2角

书包 35.90元 9角

尺子 1.20元

5角

橡皮 0.90元

3元

铅笔 0.80元

35元9角

5.师:你们看,聪聪也来了。

(录音)聪聪:“听说有一些小朋友上不起学,我就拿着我的零花钱也来买一些文具,送给他们。”买一枝铅笔和一本本子用多少钱?一把尺子和一块橡皮呢?小朋友,你们会算吗?

师:谁来计算一下?

生:8角+5角=13角=1元3角

元2角+9角=21角=2元1角

师:谁来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师:为什么把20角换成2元?答案(略)

(录音)聪聪:我用10元去买墨水,该怎样呢?

生:10-3=7元

6.小结:以学生为主,教师给予补充

7.出示课题──简单的计算

实践活动

()小朋友们,你们想用手中的钱去买一些礼物,一起送给远方的小朋友吗?

选四名售货员,开始自由下位买。

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跟你们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可真棒!小朋友们再见!

生:聪聪,明明再见!

反思:

小学教科版语文第二册的复习计划 篇4

1、会选字,词填空。会给字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2、会区别多音字,会按音序查字法。

3、会写留言条。

复习过程:

一、给下列字加上偏旁组字,再组词

各()元()()果()()及()()

寸()()舟()()台()()旨()()

二、给多音字注音再组词

还()()背()()重()()量()()

()()()()()()()()

三、选词填空

着了过跌倒撞倒清扫扫地

1、大树看不见()。1、我不小心()了。

2、小鹰急促地喘()气。2、玩游戏时,小朋友把我()了。

3、小鹰从山顶上飞()。3、地面脏了,我要()。

4、我读()一本好书。4、周二是卫生()时间。

四、照样子写一写

例:量一量()()()()

五、填表

字大写字母音节部首去掉部首几画组词

功收拿

算变急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教学计划 篇5

2、先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然后借助“爬高上低”“啃竹子”了解团团圆圆的性格特点后,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它们的可爱。

3、了解团团和圆圆在台湾很受欢迎,明白团团圆圆名字的含义。

【教学重点】:

1、随文识本课12个生字,其中会写田字格里的4个生字,两条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

2、先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然后借助“爬高上低”“啃竹子”了解团团圆圆的性格特点后,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它们的可爱。

【教学难点】:了解团团和圆圆在台湾很受欢迎,明白团团圆圆名字的含义。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前热身:看图猜节日,看看你能猜对几个?准备好了吗?儿童节、春节。咱们接着猜??

2、中秋节的夜晚,一家人围成圈圈坐在一起赏月、吃月饼,这就是团圆。出示词卡“团圆”,指名读、齐读。指着词卡,中秋节的月亮圆圆的,月饼圆圆的,团圆的团就是圆的意思,所以外面是个围字框,圆字外面也是围字框。板书:团圆[板书时边写边说:这两个都是生字,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写写这两个字,团先写围字框,里面是什么字?最后封口。圆也是先写外面的围字框,里面这个字有没有同学认识?告诉你们,里面这个字也读员,是少先队员的员哦,最后封口]我们一起再来读这个词。

3、老师现在要变一变啦,把这个词变成两个名字。在这边再写一个团,小朋友也可以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在这边再写一个圆。谁来读读它们的名字?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题目叫团团和圆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团团、圆圆到底是谁的名字呢?

二、初读课文,知道团团和圆圆是指可爱的大熊猫

1、过渡:同学们,团团和圆圆到底指的是谁的名字呢?

先听老师读课文,请小朋友们把课文打开到99页,双手捧好书,眼睛看好字,耳朵认真听——

2、小朋友们听得真认真,会听也是会学习呀!现在你们自己来读课文,注意读书姿势,身体坐直脚放平。(老师巡视,纠正读书姿势)

读之前,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完标上自然段序号。

过渡:同学们读书真专心,我们要保持这个好习惯哦。

3.课文都会读了。提问:团团和圆圆指的是谁呢?

(1)出示词卡“大熊猫”,指名读,齐读。

(2)你了解大熊猫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介绍大熊猫:大熊猫是种珍稀动物,全世界大约只剩下不到2000只,是咱们中国的特有品种,特别珍贵,可是咱们的国宝呢,所以老师看到连你们学校里也都有大熊猫的雕像呢。让我们一起再读读它们的名字——大熊猫。

(2)你看他们,圆滚滚、胖乎乎的,多可爱呀。打开词卡(可爱的大熊猫),我们再来读一读可爱的大熊猫,指名读,齐读。我们来看“爱”这个字,上面是爪字头,代表手,下面是朋友的友,朋友伸出手把最珍贵的东西捧给对方。这两只可爱的大熊猫就是大陆人民送给台湾同胞的珍贵礼物。团团和圆圆现在住在哪里呢?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团团和圆圆现在住在哪里呢?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点红“宝岛台湾”,读一读。

(3)团团和圆圆现在住在宝岛台湾。你们看:

岛:在无边无际的海中间,有块凸起的陆地,小鸟飞累了可以在水中凸起的陆地上休息,所以岛字上面像个鸟字,下面是个小山。我们一起记住这个字,岛。台湾:台湾是中国的一个岛屿,四周围都是海,与我们大陆之间隔着海峡。那里物产丰富,被誉为米仓、水果之乡、蝴蝶岛,有着好多宝贝呢,所以我们称

它为宝岛台湾。谁来读读这个词?一起读读这个词——宝岛台湾。

2、宝岛台湾现在还没有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大陆人民一直惦记着它,2006年就送来了两只可爱的大熊猫给台湾人民。

他们住在宝岛台湾的——木栅动物园里。(点红)

出示:木栅动物园(出示动物园图片)指读。

正音:栅zhà,翘舌音。

3、原来啊,团团和圆圆住住宝岛台湾的木栅动物园里,我们一起读一读第1自然段。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大熊猫跟我们人一样,也分男生和女生。谁来读读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第2段}

2、看图上的插图,你知道谁是男生团团?谁是女生圆圆吗?请你上来指一指。小朋友们,他指的对不对呀?你们是怎么知道这是男生团团的呀?请你来读一读书上的句子,出示句子。

团团 树上 爬高上低 男生

(1)出示:团团是男生,一有空就喜欢爬高上低。

(2)出示词卡“爬高上低”。正音,开火车读词语。

(3)你知道什么叫爬高上低吗?爬高上低是民间俗语:低的地方呢,团团就可以直接上去,高的地方呢,团团就得使劲地爬上去。再来读这个词,这个词要读好,咱们就要把两个表示动作的词读好(爬、上点红)

(3)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熊猫?(调皮、顽皮)你能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吗?一边读,头脑中一边想一想那个调皮的团团哦。我们男生一起读。

圆圆 树下 啃竹子 女生

(1)嗯,团团爬高上低,那么圆圆呢?它在干什么呀?

(2)出示词卡“啃竹子”,正音:啃kěn,前鼻音。(开火车读)

(2)啃是口字旁,与嘴巴有关。旁边的肯原来是指骨头上的肉。啃就是一点点往下咬。

(3)你们想不想看啃竹子的圆圆呀?你看,圆圆啃得多专心呀,在一边安安静静地啃竹子。谁来读好这个词?(出示词卡,板贴)

(4)谁来读好安安静静的圆圆?我们女生一起来读好圆圆的句子。

3、现在咱们同座位互相合作一下,读给对方听,男生扮演团团,女生扮演圆圆。我现在请一对同桌来读。指导:怎样让我们一听就能听出来谁是男生团团,谁是女生圆圆呢?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窍门哦,男生团团比较调皮,咱们读的时候声音可以高一点,女生圆圆特别安静,读的时候声音可以低一点。哪一对同桌再来试一试?最后我们全班来读,男生读团团,女生读圆圆的句子。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团团调皮,圆圆安静。瞧!(出示插图)图片里还有只熊猫,这是他们的宝宝。(指名读第3自然段)

2、出示宝:宝字的图片

宝盖头就像房屋,下面的玉就是——宝玉,房屋里有着许多——宝贝,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宝啊。

3、谁来读读这个词?

4、想象说话,团团和圆圆会带着宝宝在动物园里怎么生活呀?它们会干什么呢?总结:这就是一家人生活得很快乐,谁来开心地读一读这一小节?

(四)学习第4自然段

过渡:团团圆圆一家人不仅生活得很快乐,而且很受欢迎。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听了他的介绍,你从哪看出来它们可受欢迎了呢?

(1)每天,小朋友们排着长队,等着跟它们合影留念。

①你看,这就是木栅动物园里排的长队,有这么多人都来看团团和圆圆呢。出示词卡“排着长队”,我们来读好这个词,指名读,齐读。

②每天:像这样的长队,可不是只有一天才有哦。

③每天,小朋友们排着长队,可不光是来看大熊猫的,他们还要和大熊猫——合影留念,出示词卡“合影留念”,指名读,正音。念字,小朋友们回到家,内心至今还牵挂着大熊猫。所以念字下面一个心字底。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个词。④谁来读这句话?

(2)人们还制作了大熊猫纪念邮票。

①人们不仅想在动物园里看到团团圆圆,还想在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都能看到它们,所以你看,连茶杯、书签上都有团团圆圆的身影呢。(出示:大熊猫纪念邮票)人们还把它们的照片印在邮票上。

②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3、是啊,难怪说团团圆圆一家在台湾可受欢迎了。(可显红)。小朋友们眼睛都很亮,通过这些词,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台湾人民非常喜欢团团圆圆一家。(词语显红),读的时候可要读好这些词哦。小朋友们先自己读一读,读出对团团圆圆的喜爱之情。

4、读好了吗?谁来试一试?谁来读第4自然段。齐读。

过渡:我们看到可爱的大熊猫这么受欢迎,很高兴,但更希望两岸同胞早日团团圆圆啊。

四、放松手指,练习写字

1、课文学完了,文中的生字词你还记得吗?(出示词卡)我们再来读一读。我们的圆圆呀,也来出题考考大家(出示熊猫,熊猫上有生字,依次认读)。

2、学习:宝、男

3、结构、找准中线关键笔,师范写。

(1)发现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是上下结构。

(2)咱们要写好上下结构的字,竖中线的关键笔画很重要。小朋友瞧一瞧你发现了什么?这就叫做中心对齐。(范写时在竖中线上的笔画显红)

(3)宝,注意:宝盖好似一间屋,横像小桥跨桥上,左低右稍高。

(4)男,注意:田地扁扁,分割均匀。男儿种田,折角有力。

五、总结

刚刚讲的要点记住了吗?今天我们不在课堂上写字了,待会小朋友回到教室在习字册上描一描、写一写。回家后也把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

六、板书设计

17.团团和圆圆

爬高上低 安安静静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教学计划 篇6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般以单元编排, 每单元基本围绕一个主题组织3~5篇课文。笔者实施的单元整体教学, 就是充分利用教材编写的特点, 把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整合成一个整体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目标、教材, 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学会学习, 突出“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系统建构, 创新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是基于对教学现状的思考。现实教学中, 很多教师仍停留在思考一篇课文甚至每一课时“教什么”“学什么”的操作层面, 忽视教材编写意图, 缺少对整体知识和语文能力发展的建构。孤立解读与运用文本, 缺乏科学的教材观、课程观与教学观, 使语文教学“模糊一片”。单元整体教学将改变教师往学生的筐里“装树叶”, 无法生长能力“树”的现象, 改变忽视教学内容、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整合, 充分整合教学资源;改变学生“勤”, 教师“拙”或学生被动“等学”的现象,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优化学习过程;改变一味面向考试的教学技巧, 注重言语积累与实践, 把阅读与口语交际、习作等整体设计, 使学生能感悟语言、学习语言、发展语言。单元整体教学将运用其整合、优化、积累、运用的特点, 克服教学的随意盲目, 增强教学的连续与阶段性, 突出教学重点与系统认知, 解决教学的现实问题并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是遵循学习规律的需要。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论依据是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中的格式塔学习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韦特墨认为, 人的思维是整体性有意义的直觉, 而不是各种映像的组合。统整式语文学习理论是又一种能够支持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论, 是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的一种学习观点。“抱持统整式语文观的老师和他们的学生共同拥有他们的语文课程。老师设计、发展长程的研究单元 (称之为‘主题式单元’) , 如此学生才有充足的机会在各种有意义的情境中使用语文。”[2]从语文能力的评价理论看, 国际阅读评价体系对阅读能力的考查大致包括:获取信息、整体感知、形成解释、反思与评价。从国际阅读能力测试的发展形势来看, 更重视联系与整合, 这就带来阅读形式随着目的的改变而改变。[3]

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分解教学目标

单元整体教学的目标设定, 应考虑到依照课程标准, 做到单元整体架构。教学中把课程内容与课时内容结合起来, 就要教师有意识针对性地把课程标准落实到单元整体目标与课时目标。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三级目标比照落实:

“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标准一致, 简单地说, 就是要教‘课程的语文’”。[5]单元整体教学和单元教学相比呈现出内容整合, 目标精简, 以及学习方法的自主探究性。依据课程内容设定合理的单元整体目标, 分配课时内容, 将“整合”的思想融入阅读与实践, 贯穿于学习始终。

二、整合教学内容

1.整合教材

表达是集语文听、说、读、写为一体的一种能力, 语用体验是语文教学的主体, 教师可基于表达解读教材, 促进言语运用。“学生阅读课文获得信息, 这只是语文教学一个显在性的行为。学生阅读课文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 则是一个更为本质的行为。”[6]关注作者表达就是在单元整体教学中, 围绕“表达”层面对教材进行整合、比较, 并以此为载体训练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

单元整体教学可以根据言语运用的目的合理调整单元教学顺序, 苏教版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第12课《有趣的实验》, 教学目标之一:“品读科学家斯帕拉捷好奇猜想到四次实验得出结论, 学习文章中实验过程描写得生动有序, 并尝试练笔。”教师把单元习作4“有趣的蚂蚁实验”作为了这篇课文的延伸练笔, 让学生制作和12课相似的实验记录表, 根据“试验目的”记录实验过程的四次“猜想”“操作”“结论”, 然后写自己的有趣实验。学生能感悟到观察、思考、实验, 因为好奇心才能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以及运用表达的技巧。

单元整体教学还可以把同主题的文本表达在对比阅读中, 走向学生可选择的言语运用。苏教版第十二册第一单元的三篇课文《三亚落日》《烟台的海》《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描写祖国风景的文章, 表达上风格迥异, 《三亚落日》作者连续观察, 按照时间顺序细致描绘, 文中比喻、拟人, 联想丰富。《烟台的海》以冬春夏秋季节变换的顺序描写, 把景与人融合一起。《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先生的游记, 移步换景的手法, 让读者鲜明感受到游览的顺序。作为指向言语运用的单元整体教学, 延伸练笔可以设计为“运用2、3、4课学到的一两种描写方法, 写一处自己熟悉的风景。”还可以让学生批注自己的作文, 点评伙伴的优秀习作方法。

以单元为整体基于写作进行解读, 可以多角度出发, 特级教师魏书生对一篇文章基于写作进行解读的方法给我们提供了借鉴[7], 他从“分析思想”“分析选材”“分析结构”“分析表达方式”“分析语言”五个纬度展开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参照语文课程标准从表达运用的角度调整适合的高度。

2.整合学情

学校设计校本的探究方案, 作为学生前置性学习材料, 同时也是学情调查。学生阅读能力、阅读兴趣的不同, 自然产生阅读差异, 教师能否把这用差异整合成自己的教学资源, 利用差异推进教学, 让不同学生获得多层次发展。

利用学生前置性学习产生的问题, “你自己的疑问”“团队交流后还无法解决的疑问”, 根据学情反馈, 合理地调整教学的核心内容, 同时把不同的疑问和解决的问题化为教学推进的资源。苏教版第十二册第三单元主题为“诗文精粹, 走进经典”, 有些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提出喜欢读《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著的青少版, 因为读原著困难。教学中, 教师把本单元的探究重点放在经典原文与课文对比阅读, 探究发现。学生对比阅读《三打白骨精》, 探究原版描写的特色, 咀嚼文字, 感受精彩;学生又把课文《螳螂捕蝉》与寓言成语原文故事对比, 发现原文故事用词的精准、精炼。学习后, 引发了学生读经典名著原版的热情。

依照学情整合探究内容, 还可以利用课堂上学生的差异与层次, 捕捉整合的信息。例如:针对一篇文本不同的阅读批注, 教师指导学生灵活有效地使用多种阅读方法, 通过合作交流, 激发学生个性思维的碰撞, 培养他们的研究性思维;针对一组文章的比较阅读, 学生对比探究同一主题的不同写作角度、表达方法、语言特色, 而达到单元整体阅读的立体认识, 从而深入理解, 悟得方法。教师要能从知识传授转向满足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上来。

三、优化教学方法

1.落实“四类课型”

教师整合教学重点, 展开单元整体教学, 主要的学习流程为:基础整体感知———重点体验运用———提升整体感悟, 课型可分为单元导读课、单元探究课、单元延伸课、单元整理课等四种。

2.推进“三性学习”

单元整体教学前为学生精心设计一份“探究方案”既是学情调查, 又是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前置性学习的手段。例如:

准备性学习让学生了解目标、提出疑问、尝试学习、搜集资料, 是学生进行单元自主学习的首要策略。学生在准备性学习中需要团队交流合作的部分可以放在课前早读时间。教师利用学生交流的重难点, 及时删减或调整自己的针对性教学内容。

针对性学习利用问题呈现、引导提升、合作探究、实践运用, 更多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发展。“现代教学设计强调满足学生个体主动发展的需要, 要求设计教学时要进行差异性设计,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 还是教学策略的筛选、教学过程的安排, 教学活动的设计都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各方面发展的需要。”[8]关注学生学习起点水平, 在课堂上提高他们的学力水平, 让学生“走进课堂”与“走出课堂”产生变化, 能够提炼学习方法, 适时迁移学法。

延展性学习的策略选择为回顾与冥想、反思与评价、积累与发现, 呈现同类主题的课外阅读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主, 教师可以选择使用。

根据单元主题设计合适的整体教学的“探究方案”, 并合理使用,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渐积累方法。探究方案的设计建立在科学设定单元整体目标的基础上, 依据学生实际需求, 同时考虑教学的快捷有效, 尽可能避免学生大量书写, 以最短的时间做最高效的单元预习。调整难于操作的设计, 考虑团队合作交流的方式和时间。对方案的评价可以让团队评定和教师评定相结合, 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后对方案的自我完善。

参考文献

[1][3]李怀源.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建构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3, 24~28.

[2]C.C.Pappas, B.Z.Kiefer, L.S.Levstik.林佩蓉, 蔡慧姿译.统整式事文教学的理论与实务[M].台湾:心理出版社, 2003:2.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2~13.

[5]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20.

[6]王荣生.语文教学的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3:17.

[7]魏书生.魏书生语文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2013:129~130.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教学计划 篇7

I. 词组:

1. get through 通过(考试);穿过;接通(电话)

get through with our work 完成工作

get through the day 度过

2. call up 打电话;唤起;调动(力量)等;提出(议案)

3. play with fire 玩火

4. more than 不仅仅

5. put together 把……结合在一起;装配

6. stand out 突出;显眼

7. win glory 获得荣誉

8. in one’s absence / in the absence of sb. 某人不在时

9. admire sb. for sth. 因……而钦佩某人

10. in comparison with 与……比较

be compared with 与……比较

be compared to与……比较

11. translate…into… 将……译成……

12. light up 点燃;照亮;容光焕发

a lighted cigarette 一支点着的香烟

13. come into being 形成;产生;创立

14. towards the end of the afternoon 将近黄昏

15. the door to knowledge 通向知识的途径

16. fire sb. 解雇某人 fire at sb. 向某人开火

17. from a distance 从远处

at a distance从远处

in the distance 在远处

18. send for help 派人去请求援助

19. go insane / mad / crazy 发疯

20. contribute to 捐献;促进;投稿

21. fall into poverty 陷入贫困

22. avoid doing sth. 避免做某事

II. 单词拼写:

1. It is a very difficult job to t___________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And the t___________ of poetry is even more difficult.

2.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now trying to help those who are s___________ from AIDS. Some are offering medical help. Others are c___________ money to others.

3. Last summer the weather was e____________ hot in this area. For over 40 days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was over 35℃.

4. Night Thoughts by Li Bai is one of his most famous poems. It’s about the l_________ of someone who is far away from home.

5. The film r___________ him of what he had seen in Paris.

6. She went to Paris with the _________(意图) of learning French.

7. Would you __________ (介绍) me a good dictionary?

8. Poetry often follows special __________(格式) rhythm and rhyme.

9. The _____________(气氛) over dinner was warm and friendly.

10. With the ______________ (引进) of the new machine, the production of this product has been greatly increased.

Unit 5

词组

1. stand for 代表,象征

2. be separated from 与------分离

3. practice doing 练习---;实践---

4.be made up of/ make up(由--- )组成

5. make the most of 充分利用

6. at one point 曾经,一度

7. consist of 由---组成

8. be surrounded by 被---环绕

9. in general 一般说来

10. throughout the year 全年

11. as much as/ as many as 多达---

12. settle down 安定,定居

13. end up with 以---结束

14. be of great value很有价值

15. get engaged to sb.与某人订婚(动作) be engaged to sb.(状态)

16. raise money酬钱

1. raise sheep养羊

2. bear fruit 结果实

18. be famous for因---出名 be famous as作为---出名be famous to对---出名

3. have advantages over---优于---,胜过---

4. be influenced by被---影响

5. on the basis of 以---为基础

6. upper classes 上层阶级

7. have a clear idea of ---对---有清楚的了解

8. (be)/(go) on a diet 节食

单词拼写:

1. The mainland of UK c______ of three kingdoms, Scotland, Wales and England.

2. We pictured the state of the future on the b______ of these theories.

3. Religion has a great i_______ on people’s behavior.

4. The gate is too n________ for a car; we’ll have to walk through.

5. After 5 hours’ walk, all my s________ gave out.

6. The failure of the operation has shaken my b_________ in doctors.

7. The tree is _______(结果) a lot of oranges this year.

8. The _______(上层的)classes can no longer afford to have many servants.

9. What’s the __________(好处) of using nuclear power?

10. ________(强大的)nations sometimes try to control weaker ones.

11. Don’t judge a person only on the b________ of first impression.

Unit 6

I. 词组:

1. get done = be done

2. happen to sb. 某人发生……

3. catch / get a glimpse of sb.一眼瞥见某人或某物

4.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washing powder环保洗衣粉

5. at an amazing speed of 430 km / h以每小时430公里的速度

6. keep in touch with与……保持联系

7. ensure safety确保安全

8. be controlled by an advanced computer system由先进的计算机控制

9. discover the advantages of online shopping发现网上购物的好处

10. be no longer just a necessity不再只是一种必需品

11. search some place for sth.在某地寻找某物

12. combine shopping with fun将购物和玩乐结合在一起

13. remain active依然活跃

14.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a healthy diet and active life更加注意健康食谱和活跃生活的重要性

15. advances in medical science医学上的进展/进步

16. cure sb. of sth.治疗某人的疾病,改掉某人的恶习

17. keep sb. Company陪伴某人

18. be very different from与……大不相同

19. be programmed to do sth.经过编程做某事

20. download information from…从……下载信息

21. sound absurd to sb.对某人来说听起来荒谬

22. recognize a person’s voice 听出某人的声音

23. travel back in time作穿越时空旅行

24. major trend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当代社会的主要趋势

25. pay for their purchases支付购买的物品

26. schools on the air空中学校

27. lifelong learners终身学习者

28. appreciate what is new and different欣赏新的不同的事物

29. be well-prepared for…为……作好充分准备

30. keep… in store for…为……积蓄……

31. allow sb. to do sth.允许某人做某事

II. 单词拼写:

1. John is a __________ of mine; we were at school together.

2. Take the medicine __________ () three times a day.

3. If you are going out for a walk, I’ll come along and keep you c__________.

4.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moving to u__________ areas.

5. It is a____________ to believe that number 13 brings bad luck.

6. He made a p_____________ that the government would be defeated at the general election.

7. The smoke from the chimney i__________ someone was in the house.

8. She had her husband carry her p____________().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教学计划 篇8

一、xiāngbànchēngchángchìguài

二、妈妈一起春雨全家看见说话干净你们开心

三、有理朋友声音生日说话生活跳舞桃花(答案不唯一)

四、忘想花苗送边说话江河林相(答案不唯一)

五、花放春花山水鸟花

六、早真美短非笑

七、碗筷玩耍年龄首长元旦朝霞

八、呢吧吗呀

九、飞飞跑跑跳跳(答案不唯一)

十、美丽的夏夜有趣的问题闷热的天气闪亮的星星伤心的眼泪长长的小路高高的杨树绿绿的草坪温暖的阳光精彩的球赛

十一、1.小鱼儿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2.小朋友在操场上做游戏。

3.这里是一片茂密的松树林。

4.公园里开满了鲜花。

十二、1.尖尖角立上头

2.2.草李和风水秀花香千红

十三、1.哥哥听见我在叫他

2.妈妈吃饭看电视

十四、1.2两

2.粉红新奇刚睡醒美丽

3.桃花

4.粉红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教学计划 篇9

1.学会本课生字“玉”、“密”。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鸟岛,知道鸟岛的特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培养学生喜爱鸟类、喜爱鸟岛的感情,进而自觉地爱鸟、护鸟。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玉”、“密”的写法。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鸟岛的热闹。

教学难点:

体会正是因为人类能与鸟和平共处,才使小小的鸟岛闻名中外。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验

(一)检查生字词

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神奇的地方——鸟岛。今天我们继续游览鸟岛,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2.多媒体出示词语,开火车读,相机正音。

3.指名读,相机正音评价,并给多音字组词。

4.齐读词语。

(二)回顾第一小节内容

师:小朋友们词语读得真棒!上节课我们不光学习了词语,还初读了课文。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鸟岛吗?

生:喜欢!

师:这神奇美丽的地方在哪儿呢?谁来填一填?

多媒体出示:()湖()有一个叫“()”的小岛,那就是()的()鸟岛。

师:填得非常准确!我们一起来填一填吧!

(齐读第一小节)

二、视频导入,整体感知

师:青海湖鸟岛闻名中外,你们想去看看吗?

生:想!

(多媒体播放青海湖鸟岛视频)

师:说说看,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交流)

师:只看了一遍就看出了这么多,你们真了不起!那课文是怎么说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一读2、3两小节,注意读书的姿势。

(生自由读书,师巡视指导)

三、精读感悟,突破重点

(一)精读第二小节

1.多媒体出示第二小节

师:现在正值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们去鸟岛能看到什么呢?

(指名读第二小节并评价)

2.师:老师这里有三个句子,谁来读读看?(多媒体出示)

鸟儿就从远方飞来。

一群鸟儿就从远方飞来。

一群一群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

师:你们觉得哪一句用来形容鸟岛最合适?为什么?(生交流答案)

师:老师还有疑问,第二句说“一群鸟儿”不是也表示鸟儿很多吗?(生回答,师指导朗读,读出鸟儿的多)

师:这里的“陆续”能不能去掉啊?(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小结:“陆续”就是一群鸟儿飞来,过段时间又有一群鸟儿飞来,一个接一个,一群接一群的意思。)

师:现在我们把这句话放到文中再来读一读吧!(指导读第二小节)

师:谁来读好这一小节的第一句?(指名2人读)

师:看来鸟岛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啊,吸引了这么多的鸟儿来这里——我们来看看吧!(多媒体出示:鸟儿筑巢的图片)

师: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鸟岛就变得生机勃勃。让我们做一次回家的鸟儿,捧起书,开开心心地读一读第二小节吧!(齐读第二小节)

(二)精读第三小节

过渡:春天大批的鸟儿来到岛上筑巢安家,养育后代,到了六月岛上会是什么景象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谁来读?

(多媒体出示第三小节,指名读)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鸟儿。

师:恩,各种各样的鸟儿都来到了岛上,猜猜看,都有哪些鸟儿?

生:喜鹊、麻雀(留鸟)、燕子、大雁、丹顶鹤(查查候鸟的资料)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多!鸟岛上啊,栖息着十几种活泼可爱的鸟类呢,来看看吧!

(多媒体出示:鸬鹚、鱼欧等鸟的图片)

师:这些鸟儿种类繁多,形态色彩各不相同,就叫做——各种各样。岛上的鸟儿共有十万多只呢!春天的时候,他们从四面八方都赶到这里来相聚,真不愧为“鸟的世界”!谁能通过朗读把这鸟的世界带到大家面前的?(指名读并评价)

师:除了各种各样的鸟儿,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2:密密麻麻的鸟窝。

师:书上怎么说?

生: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

(多媒体出示: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

师:恩,你读得真好!特别是“密密麻麻、一个挨着一个”读出了它们的意思。谁还能像他这样读一读的?

师:我似乎有种密不透风的感觉。鸟窝真多呀!

师:你们还看到了什么呢?

生3:我还看到了鸟蛋。

(多媒体出示:窝里窝外,到处是玉白色的、青绿色的鸟蛋。)

师:鸟蛋怎麽样?

生:很多,而且有玉白色的、青绿色的。

(多媒体出示:鸟蛋的图片)

师:鸟蛋不仅多,颜色还很美呢!有的像玉一样白,有的青中带绿,十分漂亮!再看这个窝里还有一只刚刚从蛋壳里孵化出来的雏鸟呢,多有趣啊!这么多漂亮有趣的鸟蛋,谁来读读?

(指名读,指导读出鸟蛋的多)

师:这一段没有一个“多”字,却让我们感受到了鸟多、鸟窝多、鸟蛋多,感受到了一个鸟的世界。六月的鸟岛真是热闹非凡!谁能读出这种热闹的感觉来?

(指名读第三小节)

(三)精读第四段

过渡:鸟岛真热闹呀!各种各样的鸟儿,密密麻麻的鸟窝,窝里窝外到处是鸟蛋,小朋友们,如果此时你就在鸟岛,你会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来看看游客们都是怎么做的吧!谁来读读这一小节?(多媒体出示第四小节,指名1人读)

师:从“伸手”和“随处”这两个词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伸手”:鸟很容易捉了,说明——鸟多。“随处”:鸟蛋太容易拾了,说明——鸟蛋多。

师:可是——(引读:却没有人去碰一下)

师:因为——(引读: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

师:对呀,鸟是人类的朋友,从游人的表现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游客不光喜欢鸟,而且爱护鸟!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一起读一读第四小节!(齐读第四小节)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句子:谁给我们大家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句子:没有人去碰幼鸟和鸟蛋,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指名读)

师:没有人去碰幼鸟和鸟蛋,原因是——

师:老师想把原因放在句子的前面说,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所以——没有人去碰幼鸟和鸟蛋。

(出示: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所以——没有人去碰幼鸟和鸟蛋。)

师:小朋友们看,这两句话虽然顺序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其实呀,在我们生活中也常常会用到这种带有原因和结果的句子。比如说:周老师刚才表扬了大家,因为大家书读得很棒!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因为大家书读得很棒,所以——”

生:周老师表扬了大家。

师:谁来学着说一句?

生1:我们没有做早操,因为今天下雨了。

师: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因为今天下雨了,所以我们没有做早操。”

生2:今天我很开心,因为我帮助了别人。

师: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因为我帮助了别人,所以今天我很开心。”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正是因为人们的爱鸟护鸟,所以这鸟岛成了鸟儿的世界,鸟儿的乐园!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鸟岛,去看一看各种各样的鸟儿,密密麻麻的鸟窝,五光十色的鸟蛋吧!捧起书,用朗读再现这壮观和谐的奇景吧!鸟岛,预备读!(齐读课文)

四、练写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玉、密

1.指名认读。

2.讲解“玉”。要点提醒:最下面一横要写得长一点,不能漏了一点,竖要竖在竖中线上。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玉“

3.讲解“密”。提醒注意点:笔画比较多,在书写的时候各部分要紧凑一些,“必”的这一撇要长一点儿。

4.师范写,生描红。

五、总结全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教学计划 篇10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核心教学项目是“看病就医”(Seeing the doctor ),各课围绕这核心项目设计安排了听、说、读、写活动。对话,课文及练习内容均取自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用性强。学生们会因为此话题的趣味性及实用性而感兴趣, 故能在学中用,用中学,印象深刻。

1. 在 Lesson69 课中,第一部分设计了Jill 生病的一幅情景图,并配有一个短对话,引出Seeing the doctor 的动机。第二部分利用Puzzle dialogue形式把本单元重点话题自然地,以日常生活的活动形式呈现给学生。第三部分采用Look, say and write活动,自然地引出情态动词 have to的用法。

2. 在 Lesson 70 课中,阅读文章Dreams 是前一课对话内容的继续。男孩Roy老做梦,造成睡眠不佳,故前去看病就医。阅读前有两个问题供学生讨论,以便让学生思考在先,或带着问题去阅读。

3. Lesson 71 课是语言训练课。第一部分是一段有关饮食与健康关系的短对话,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训练的样板。第二部分是以操练Link verb为宗旨的句型范例。第三部分是所学语言知识的自然延伸,向学生介绍二位世界著名医学界人士Nightingale和Bethune。

4. Lesson72课是综合练习课,它包括了围绕着Seeing the doctor的功能话题 的听力练习、句型操练、对话复习及写作示范,以巩固学生对本单元的核心话题Seeing the doctor的记忆与理解。

通过对本单元教材内容的分析,不难看出 Seeing the doctor 这一话题取自于生活,实用性强,学生容易接受,并对此兴致盎然,教师也较容易激活与其相关的语言知识,所以就该话题本身而言,并不是很难,真正的重点和难点在于:

掌握有关Seeing the doctor 的习惯用语。

能灵活运用have to 重点句型,并清楚其运用的场合和与must 的区别。

掌握link verb的用法特点

二、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used in the talking “Seeing the doctor”.

The pattern : have to

Grammar: link verb

2.能力目标

To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of listening and talking about “Seeing the doctor”.

To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by reading the text Dreams .

To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of observation 、imagination and creation.

3. 情意目标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be brave enough to speak English more in class.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keep health in order to serve the people and their country in the future.

三、教学设想

通过诊断性评价,可了解到学生在以前的教材中,已学过了与Seeing the doctor 话题 相关的单词和句子,如head 、eyes 、hands,、foot 、legs 等身体部位单词及句型 What’s wrong with you ? I don’t feel well . My head hurts. etc.这为学生循序漸进地自然习得Seeing the doctor的语言知识,铺垫了良好的语言学习基础。 因此,笔者根据Seeing the doctor 这个话题的交际性能强,实际运用广等特点,将本单元的教学策略重点定位在三个教学环节上,即,Presentation, Practice 和 Production上,将“激发兴趣,激活思维,轻松导入;读后仿说,逐层训练,强化能力;创设情景,迁移知识,实现交际”作为本单元设计的导向。

1. Presentation-------激发兴趣 ,激活思维,轻松导入。

一节课的良好开始,对于整节课教学顺利进行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别出心裁,精心设计Presentation环节,能够使学生感到新奇独特,引起求知欲望,促进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言学习和探究活动中去,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1) Lesson 69 的导入方法

Take exercise做运动. 跟着“健康歌”的乐曲,让学生跟着老师做健康操。

Play games 做游戏 . 让学生相互之间做“Touch your nose”的游戏。

Chant 读节奏诗. 老师可根据课文要求,编写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小诗,歌曲等。

以上几个活动,均与学生的原有知识the parts of the body 有关,采用这种手法进行热身,不仅复习了相关的学习内容,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做做、唱唱、笑笑”中进入了学习状态,从而引出对话

--Can you take exercise like me ?

--No, I can’t. I have a headache today.

--Can you play the game with me ?

--No, I can’t. I have a cold today. etc.

or:

--Xiao Li can’t play games with us .Do you know why?

--I know he has a cold today。

.(然后帮助学生认知have a headache / a cold /a cough 等习语)

On duty 值日生汇报. 让值日生创设情景,与Partner就前一单元课文 内容“Mr. Smile在家中举行Party”,进行自由问答,然后切入主题

--Did Kate go to the party ?

--No, she didn’t.

--Why did she not go there ?

--Because she was ill.

--What was wrong?

--She had a cold . She had a cough and a headache.

--Oh ,I’m sorry to hear that .Is she better now?

--Yes.---.

(老师进入了“引导学习”的环节。)

2) Lesson 70 的导入方法

Story-telling 老师或学生进行story介绍,如

Oh, boys and girls,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me ,too. I didn’t sleep well last night. Do you know why?

这时,学生会由于问题的提出而活跃起来,会七嘴八舌地进行猜测,然后老师向学生描述梦境,引出生词和词组 dream, fall asleep, wake up 等,为引出Roy的unhappy dream,激活了思维,扫清了语言障碍。

Picture-talking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开画面,引导学生对dreams 进行讨论和评说。

-----What is he/she doing? -----He/She is sleeping.

-----What is he/she doing while he/she is asleep? -----He/She is dreaming.

-----Did he have a good dream or a terrible one? ---.

在引出生字dream 后,帮助学生就做梦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在热烈的气氛中,自然地过渡到课文Dreams的学习上。

3) Lesson 71 导入方法

Have a quiz 做讨论题。包括饮食,休息,锻炼,健康等一些常识性问题,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激发他们敢于质疑,大胆解疑,以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投入语言实践,逐步向新材料逼近,为Lesson 71 的第一部分有关饮食与健康的对话学习,做了必要的铺垫。

4)Lesson72的导入方法

Stick figures 采用简笔画手法,来引出新语言点link verb 的用法。如

教师可利用这些简笔画,引导学生对图画进行讨论

-----What is he/she like today?

-----Is he/she happy or unhappy?

-----Do you know why he/she looks happy/unhappy? etc.

采用这种方法,不仅仅是方便,直观,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更因为它们的恰到好处的运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为引出听力材料 Mr. Brown’s trouble 做好了准备。如通过对简笔画的讨论,把话题转入听力材料的内容中。

-----Is Mr. Brown happy or unhappy today,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s his trouble, do you know?

2. Practice------- 读后仿说,逐层训练,强化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了新句型,新单词以后,还必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在没有对新句型,新单词等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之前,学生很难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采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结合话题,围绕新知识点进行对话,交流和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言能力。如在训练句型have to 时,我设计了三个训练程序。

师生问答 就Lesson 69的第三部分进行师问生答,并完成笔头作业。

生生问答 就句型If you---,what do you have to do ? 进行pairwork 。

小组讨论 提供情景,加大信息量,引导学生进行groupwork. 如,

1.If your mother is ill and she can’t cook supper for you when you come back from school one day. What do you have to do ?

2.One day when you were on your way to school, You saw an accident happen. An old man was lying on the ground. He couldn’t move .What did you have to do ?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一人,作小组总结。通过点评,分析,比较等方法,使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知识中得到发挥,使一些困难在相互启发,相互争论,相互补充中得到弥补。同时,也注重挖掘了教材中的情意因素,激发了学生的社责任感和爱心。

当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强化训练手段。如,对Lesson70 的阅读文章的Practice方法是:

表层分析--复述应答: 要求学生机械重复课文中的内容,使课文信息再现。(是非题,课后问答题,图表填空题,竞赛等)

深层剖析--推断应答: 要求学生利用信息,凭借经验理解读物的“弦外之意”。(指导性问题和细节性问题)

整体评价--自由交际: 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对新情景进行交际。(教师选择恰当的,与课文相关和有关社会热点的Topics。)

(其中一,二两层的练习目的是为了“记忆-分析”所认知的语言信息,巩固语言知识,提高把握语篇能力,为获得交际能力,即为第三层“自由交际”,打下扎实基础。)

3. Production-------创设新景,迁移知识,实现交际。

在基本技能形成之后,教师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就新的情景进行突出主题的迁移操练,实现语言技能向语言交际能力的转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我对本单元中的Production环节设计了如下方法:

Lesson 69 1)表演(perform): 创设新的情景,如:护送运动会上受伤的学生去医院就症;帮助交通事故中受轻伤的老大爷回家等。

2)采访(interview): 询问同学身体健康状况。

Lesson 70 1)话题(topic): “_________dream”。(留有空白,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

2) 表演(perform): 采访“老寿星”(a long-lived man/woman)活动。

Lesson 71 1)评论(comment):“Why so many fat children in our country now?”

“ Why so many students who have poor eye-sight today?

2)采访(interview): “What do you like to eat?”

Lesson 72 1)话题(topic):“How to correctly arrange your three meals a day?”

2)活动(activity): “A school doctor is wanted”

上一篇:培训班老师的工作总结下一篇:入党申请书怎么写最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