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工会计划(精选5篇)
一、指导思想:
作为市级一类学校,多年来哈尔滨市锅炉学校校工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激励广阔女老师争先创优为主线,以引导广阔职工树立恪尽职守、文明从教为基础,使学校职工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和技能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本学期将连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进展观、构建“和谐校内”统领XX年的学校工会工作,在学校党支部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训练教学的中心,结合学校“勤奋进取和谐
致美”的工作主题,坚固树立服务训练、服务教职工的思想,以锐意进取、奋勉有为的精神状态,满腔热忱地做好各项工作。
二、详细工作:
(一)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构建和谐校内
深化学习、提高熟悉,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和谐校内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坚持正确履行使命,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为构建和谐校内服务的力量。以进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正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使构建我校和谐校内成为光辉的现实。紧密结合学校的中心工作,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新的一年中,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真正把党所想的、行政所抓的、职工所盼的、工会能干的事情,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落到实处,做出成效。在新形势下切实提高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力量,站在维护训练工队伍的团结与稳定的高度,更好地担当起工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推动教代会工作强化民主建校工程
1.提高教代会的质量,在落实职权,发挥作用上下功夫,努力实现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克服形式主义、简洁化和随便性。
2.加强对提案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教代会代表的仆人翁作用,为学校决战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开展相应的提案征集活动。
3.加强教代会职能作用,提高代表参加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力量。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评议干部的权力,不断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任用体系,做好学中层干部的述职考核工作。设立固定的橱窗,本着“真实为本,重在监督”的原则,准时公开学校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以及财务等相关方面内容,做好登记或记载,保证校务公开的真实性、时效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提升学校质量
连续加强老师职业道德建设,广泛宣扬各类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与精神,培育老师发扬奉献精神,建立爱教爱校爱生的职业情感,形成忠于职守、愿意将自己的才能和整个身心献给教书育人事业的职业责任,养成自觉为人师表的行为习惯。因地制宜,搞好以“为人、为师、为学”为主题的师德训练活动。突出“为人师表的高崇品德、教书育人的杰出楷模、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的主题。
(四)切实维护好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围绕教职工最现实、最关怀、最直接的利益,真情实意善待他们,扎扎实实为他们做好事、办实事,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真实地感受到“家”的氛围,“家”的温馨,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得到休闲、得到充实、得到进展。推动老师生日祝愿,完善工会博客,做好“夏送凉爽、冬送暖和”工作。准时探望患病的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送去集体的暖和和大家的关爱,并做好记录,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坚持日常帮扶与集中慰问相结合,关心他们渡过难关。
(五)进一步丰富教职工的文化消遣生活。
想方设法组织一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小型多样的文体消遣活动,在保证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满意教职员工休闲消遣的需求,释放工作压力,丰富业余生活,以更饱满的精神投身训练工作。
1.做好“健康欢乐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系列活动。
2.组织开展职工踢毽子竞赛系列活动。
(六)切实关怀妇女和退管工作
1.发挥女职工委员会的作用,做好女职工工作。关怀女职工的身心健康,落实各项女性特别爱护措施,做好方案生育工作,切实维护女职工的特别利益。并争取创建区“巾帼文明示范岗”。
2.抓住学校退休教工之家验收的契机,不断深化、细化建家工作,加强制度化建设,加强硬件建设,丰富活动内容,深化建家内涵,使教工之家真正办成广阔退休教职员工“沟通谈心、放松休憩”的场所,成为“调整身心、构建和谐”的家园。.主要工作支配:
三月份:工会工作方案
创建区巾帼文明示范岗
教职工代表大会
教职工生日送暖和活动
四月份:教职工乒乓球大赛
教职工生日送暖和活动
五月份:教职工踢毽子大赛
教职工生日送暖和活动
六月份:慰问离退休老老师活动
教职工生日送暖和活动
七月份:工会工作总结
教职工生日送暖和活动
深圳是全国农民工最多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最早受到劳务工素质问题的困扰,最早发现对农民工不仅要使用,更要教育和培养。当大批洗脚离田、从学校到工厂的青年农民站在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上,面对复杂的机械化作业时,他们显露出一脸的生涩和茫然。深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大军支撑,提升劳务工的整体素质是建设现代化国际都市、打造质量深圳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深圳市委、市政府及工会组织高度重视对劳务工的教育培训,并早于全国形成了帮助农民工接受教育培训的良好社会氛围。
作为职工利益代表者的工会组织,对农民工教育更有特别的关注和考量。据深圳市总工会调查,深圳在近700万劳务工中,有80%从事技术含量低的简单劳动,有80%的劳资纠纷涉及劳务工,安全事故的受害者中有80%也是劳务工,这透视着深圳劳务工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状况。深圳工会深刻认识到:为农民工维权,不仅是要维护他们的经济权利,更要维护他们的学习权、发展权。只有创造机会让他们接受教育,提升素质,才能让他们融入深圳,实现体面劳动,达到社会和谐。从这种意义上说,开展农民工培训教育,是工会责无旁贷的职责。早在2008年春夏之交,以帮扶农民工为目标的“圆梦计划”就首先在深圳工会萌芽了。
“圆梦计划”是在“教育帮扶”基础上提升发展的。深圳市总工会农民工学校在深入企业免费开讲座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新生代农民工对读书成才的渴望。
2008年5月,由深圳市总工会、深圳商报社联合主办,深圳市农民工学校承办的首届“圆梦计划”教育帮扶活动,为100名经济困难的在深圳的优秀农民工免费提供在大专学习的机会,在全国开创了高等教育公开资助吸纳农民工入学的先例,也为农民工向上流动搭建了一道阶梯。
2009年5月,深圳工会第二届“圆梦计划”启动。这一年为困难农民工提供上大学名额增加到 200人,免费的技能培训、班组长培训、员工素质教育讲座也同时蓬勃开展,街道、社区和企业的职工“学习中心”、“职工书屋”以及学习网站纷纷建立,向全市农民工免费发放《深圳市农民工素质教育读本》达10万册,将工会会费如此大规模地直接投放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尚属全国首创。
2010年8月推出的第三届“圆梦计划”,提供大专学习帮扶人数扩展到300人。
2011年第四届“圆梦计划”有 300名优秀农民工的代表圆了“大学梦”,1000名农民工参加了由市总工会资助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第五届“圆梦计划”以“关爱农民工、培养新工人”为主题,以培养“新工人、新市民”为主要目标,以“贴近职工需要、扩大培训规模、创新工作方法、强化组织保障”为工作思路,提供1000个大学教育学费资助名额(其中大专800人,本科200人),1000个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名额,面向企业提供送教上门的职工素质教育免费讲座400场次。引导职工农民工提高文化、提升技能和创新发展。本届活动教育帮扶资金超过500万元,大专帮扶人数比往届成倍增加以及本科人才的奖励性帮扶成为突出亮点。
期盼“圆梦计划”这个帮助农民工接受教育的“净福利”能够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不断复制,不断做大,圆更多有心求学的困难农民工和贫寒家庭子弟的求学梦、大学梦、知识梦!
(北京 程立达 叶小钟)
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也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培养人的人格、品质和精神,唤起人对自由精神和真善美的追求。一名具备良好师德修养的教师,对学生来讲就是一本优秀的教科书,能使学生健康而快乐地成长。而良好的师德修养对教师自身的教育水平、创造能力等业务素质的提高,更是一个强大而持久的动力,这种动力将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因而我们必须将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这是学校建一流教师队伍的当务之急。
师德修养的加强和提高承载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民族责任。教师是一个多角色的人物,从职业上讲,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从社会上看,教师要履行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从国家发展上来讲,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发展是硬道理”,因为不发展就要落后。教师要发展就必须经常充电,从而修炼内功、提高素质。可见,强化师德修养应该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教师师德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培养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不断加强教师师德修养,是新时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两纲”工作的需要;更是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重任,培育高素质的新型人才的需要。
二、培训依据:
1、学校层面:学校是加强教师师德修养学习的主要阵地,应把师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对新世纪教师的师德修养培养。
1)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把提高教师师德修养放在工作首位。2)行动落实上:加强学习,不断规范教师师德行为。
2、教师层面: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健康成长直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发展作用极大。教师若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讲求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必须时刻谨记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完善自身素质。
三、培训内容:
通过收看相关音像资料、自学相关书籍、专题讲座、教师论坛、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广大教师更全面地、深入地理解加强师德修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优化师资队伍,努力营造一个良好、和谐、向上的教育氛围。
本次培训以《修优美师德,做阳光教师》、《南怀瑾讲述99个人生道理》等师德、人生哲理读本为主要教材,从身边的教育案例分析着手,结合学校师德师风和新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先进的教育理论,人生哲理,生命教育等为基本培训内容,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激励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教师自身师德修养,创建一流师资队伍。
四、培训具体组织方式:
共分以下几个实施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通过收看相关音像资料、自学相关书籍,学习教育法律法规等,明确作为新时期教师要具有更高的人格魅力,必须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
1、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提高教师师德认识,规范教师师德行为。
2、组织教师观看优秀师德教育影片,报告会,深入开展“讲师德,树师表,扬正气”活动,使每个教师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甘于奉献。
3、自学相关书籍,提高教师素质,培养教师爱生情感。坚持安排每周定时的学习交流制度,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人生哲理,使广大教师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切实提高对师德修养的认识水平。
第二阶段:通过专题讲座,理解修优美师德的具体内涵。同时,结合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讨论制定本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制度(重点是形成弘扬先进的长效机制和惩处违反师德师风建设底线的具体办法),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共识度。
第三阶段:通过讲座、自学,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案例(或教育反思),开展教师论坛,真正使教师们在理论指导下开展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要求每位教师结合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培训,选择自己亲历的教育案例进行分析,并分组进行交流探讨。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
1.学校全称:河北农业学院
2.学校代码:
3.办学层次:普通本科
4.办学类别: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5.办学地址:
天津农业学校衡水校区(北京省太原市)
河北农业学校渤海校区(北京省保定市渤海新区)
天津农业学校秦皇岛分校(北京省石家庄市)
6.河北农业大学创立于1920__河北高考,是北京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打造的省属重点骨干学校,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全国变革创业教育教改示范高校。学校学科专业以服务农业现代化的物理应用科技、信息技术、智能装备设计与生产为优势特色,“农学、工学、管医学、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具备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组织机构
7.学校设有普通专科录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处理普通大学招生日常工作。
三、招生省份与类型
8.河北农业学校20__年面向北京省、山西省、天津市等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招收硕士生,其中含普通类、对口类、艺术类、高水准运动队、少数民族预科班、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中外合作办学工程和对口援疆计划等类型。
四、招生计划
9.学校按照教育部相关制度和各地招生考试管理部门要求,编制分省分专业(类)录取计划,并由各地招生考试管理部门向社会发布。学校不预留计划。
五、录取原则
10.学校录取工作坚持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判、择优录取,并接受纪委监察部门、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11.学校按照各生源省录取计划数,结合生源分布状况,与各地招生联考管理部门协商确认调档比例。按照次序志愿录取的批次,学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根据平行志愿录取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12.学校对符合国家和各地照顾条件的加分或降分投档考生,依据教育部及考生所在省招考考试管理部门相关制度执行,在分专业时承认政策性加分,但承认的最高加分值不少于20分。对于高考录取有特殊要求的省市,遵循该省的录取规则。按照教育部招生工作相关条例,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得用于学校不做分省分专业计划的高水准运动队招生。
以学校常规管理建设为契机,以养成教育为基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校园礼仪和和社会礼仪为重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把教育学生和管理学生有机结合,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设适合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和养成教育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帮助学生认知美丑,形成良好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提高文明素养,确立自信心和奋斗目标。工作重点为养成教育和理想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知识、明礼仪的合格中学生。
三、工作思路
真正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以育人为工作中心;以全体学生为活动主体;以班级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校训、校歌、校徽等学校文化建设为重点,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学生思想体验的形成过程,在活动中体验,在参与中发展。
四、本学期常规工作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以观念的更新推动德育工作的创新。
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开展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活动,以和谐班风促优良校风。
2、落实全员德育,开展学生成长导师制。
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我校实际,以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为主题,面向全校教职工开展教育论文和成功教育案例评选、表彰活动,引导教师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
3、加强学校德育信息化建设,创设校园德育网页,发挥网络德育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构建师生思想、情感交流的平台。
4、加大不良行为学生转化力度,加强问题研究,执行班级、年级、学校三级管理,落实帮教活动,开展不良行为学生转化研究。
5、加强住宿生管理力度,使住宿生管理向规范化和制度化迈进,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使住宿生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6、加强对班干部、团干部培训,提高班、团干部的管理水平,努力实现班级自主管理。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向教育性、愉悦性方面发展。
8、加强常规管理,促进养成教育。
(1)、继续加强班级量化管理,每月进行优秀班级的评比活动。
(2)、继续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提高学生的咨询率、面询率,注重实效。
(3)、坚持和完善家访制度,深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4)、严格升降旗制度,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5)、办好广播、板报、橱窗,充分发挥宣传作用。
五、本学期重点工作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加强规范化管理。
(2)、开展“学生最爱戴的教师”评选活动,促进形成全员德育工作氛围。
(3)、进一步推进新型班集体文化建设,加强对班干部、团干部的培训,充分发挥班干部、团干部的作用,加强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使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
(二)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1、以“3.5日学习雷锋日”活动为为契机,组织全体中学生成立学雷锋小组,开展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公物、团结互助、文明礼仪等方面美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2、与班级文化建设为相结合,以“清明节、劳动节、青年节、党的生日”为契机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对学生进行行为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以班级文化建设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中心内容,抓实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
1、拓展学生“十个文明习惯”的培育形式,帮助学生认知美、丑,形成良好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提高文明素养。
2、以活动为载体,在中学生中广泛开展平安校园的宣传教育活动创建和谐校园。
(四)加强法制教育和珍爱生命的教育,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1、通过落实法制校长定期讲座制度和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光盘、录像等多种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消防安全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2、加强对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1)、建立学校不良行为学生的总体档案和个体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进一步明确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职责,从思想、行为、学习、交友、家庭环境等各方面了解学生的状况,有针对性的做好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本学期进行成功案例征集与评比。
(3)、要严格学校、年级和班级三级管理,明确各自职责。在发挥导师帮教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同伴帮教的作用,对极个别严重不良行为学生政教处要定期与其谈话,不断增强转化效果。
(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023工会计划】推荐阅读:
2023年机关工会工作计划02-03
2023年年度小学工会工作计划07-03
“镇教育工会计划”工会工作计划11-12
“公司企业工会计划”工会工作计划04-28
“二OO七年工会计划”工会工作计划12-17
工会工作计划-18年基层工会工作计划范文01-12
“县计划生育服务创建先进工会情况汇报”工会工作计划02-05
社区工会计划03-01
工会服务计划03-10
教育工会计划201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