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优秀毕业生求职信

2025-04-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优秀毕业生求职信(精选7篇)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优秀毕业生求职信 篇1

尊敬的贵公司领导:

您好!我叫xxx,现就读于xx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行将于XX年7月毕业。感激您在百忙之中抽空阅读我的自荐资料,我希望在贵公司追求一份职业。 以下是我求职面试的引见。

大学是一所环境优美、教学设备完全、师资力气雄厚的综合性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在这样素以治学严谨、育人无方而著称的学校栽培下,无论是在知识才能,还是在团体素质涵养方面,我都收获颇丰。

四年来,在师友的严厉教益及团体的努力下,我片面的掌握内燃机、汽车结构、制冷技术等专业根底知识,零碎地掌握了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机械实际根底。在计算机方面,纯熟掌握了windowsXX/xp、office、photoshop、autocad几大常用软件,此外能纯熟运用c++、vfp、vb等计算机初级言语。课余工夫经过自学我通晓了solidworks和ug等三维设计软件,且具有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才能。大学四年,我深深地感遭到,与优秀先生同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践困难应战,让我在波折中生长。祖辈们教我勤劳、尽责、仁慈、耿直;xx大学培育了我实事求是、开辟进取的作风。 我酷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希冀可以在您的指导下,为这一荣耀的.事业添砖加瓦;并且在理论中不时学习、提高。

假如我有幸失掉您的赏识,成为贵公司的一员,我将坚持发奋向上的肉体,谦逊地向长辈学习,并尽我所学,与贵公司一同开辟进取,奔向愈加辉煌美妙的今天!

此致!

敬礼

xxx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优秀毕业生求职信 篇2

热能与动力工业专业包括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 它的前身是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 成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那时候新中国刚刚起步, 设立了诸如华东水利学校、华北水电学院等专门院校, 这些院校的设立, 对国家水患的治理和经济的长远发展培养了一定的专业技术人才, 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建国初期对水电建设人才的迫切需求。后来随着改革的需要, 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并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该专业包含了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制冷与低温技术、水利水电动力、能源工程等专业。从专业的高技术上来看, 热能与动力工程设备系统复杂, 集机械、电力、电气、电子、液压、计算机等多学科与一体, 自动化程度很高;从生产上来看, 热能与动力工程设备基本上实现了自动、远动控制以及计算机监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水平, 完全能适应生产的要求。

2 我国热能与动力工业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煤炭占其他商品消费的百分之七十六。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 我国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 煤炭生产与消费也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目前已经探明的常规能源储量及可开采量在世界能源储量中十分有限, 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十分匮乏。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随着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兴起, 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度有增无减, 呈逐年上升的态势。我国的能源安全和能源危机面临着严峻挑战, 比世界总的能源形势的潜在危机还要大。随着国际间能源资源的竞争与考验, 国家间能源战略的冲突和斗争都有具体反应, 例如中日双方在俄罗斯输油管线上的问题, 伊拉克战争问题等。这些问题也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实现能源供应的可持续发展的迫切性。事实上我国能源资源有限, 现有能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效率都很低, 高耗能产品能源单耗比发达国家平均值高百分之四十左右, 单位产值能耗是国际平均水平的2.3倍。长期以来, 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限制了能源的发展利用, 同时使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如何加快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充分利用天然气、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 是未来发展能源中面临的重要选择, 推广应用先进的洁煤技术, 逐步降低煤炭消费的比重, 实现能源、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达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目的。核科技工业作为我国国家的战略行业, 既是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保证, 完善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是我国核大国地位确立的基本保障。我国也非常需要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热能动力类专业人才, 包括核军工、核能、核燃料和核技术应用产业等。随着科技的进步, 新型高效的热动力设备逐步取代老式的低效率的动力设备, 例如大型流化床锅炉的研制成功, 就是将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成为燃煤发电的主要技术, 特点是能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炭资源, 这些发明创新, 意味着我国今后将需要大量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新型专业人才。

3 热能与动力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我国目前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在整个能源中占主导地位, 而且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种局面也不会发生本质的改变。煤炭等这能常规能源直接应用于火力发电, 它产生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热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每年电厂的烟尘排放量占全国烟尘排放量的百分之三十五, 其中的细微粒子是影响城市大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由于对大气的污染,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出现长时间的雾霾天气, 给人们的身体、生活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因此, 必须对热能动力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进行有效控制, 确保人类的生存环境不受侵害。鉴于以上原因, 环境问题已成为热能动力技术研究中的首要问题, 不解绝环境保护问题, 再先进的技术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热能与动力工业专业包括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 它的前身是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 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时候新中国刚刚起步, 设立了诸如华东水利学校、华北水电学院等专门院校, 这些院校的设立, 对国家水患的治理和经济的长远发展培养了一定的专业技术人才, 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建国初期对水电建设人才的迫切需求。后来随着改革的需要, 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并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该专业包含了热力发动机.在实际应用以及经济长远效益上终将受到遏制。核能发电虽然没有火力发电那样的问题, 但是核能具有辐射保护以及核废料处理等问题, 也是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而作为常规能源的水能, 它由于具有清洁和可再生的特点, 越来越得到重视, 在环境保护与能源开发利用中占有很大优势, 在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4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发展前景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发展前景广阔, 毕业生就业率高, 就业形势一片大好, 近几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普遍情况下, 很多学生选择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充分说明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没有就业压力。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门路广, 学生工作实践能力强, 有较好的发展前途, 这个专业的技术人才广泛分布在汽车、发动机、能源、环保、航空航天、船舶、空调等行业, 收入也很可观。

资料显示, 近三年的毕业生中, 进入知名汽车行业的有上海通用、广州本田、上海大众、汇众汽车、长安福特、重庆长安、一汽集团、东风集团、长丰猎豹、浙江吉利、柳州五菱、北汽福田等, 几乎全部囊括了国内所有知名的汽车公司。进入知名发动机公司与研究的有玉柴、潍柴、东风康明斯、重庆康明斯、上柴、上海内燃机研究所、中国航空动力研究所、广州能源研究所等。进入知名空调或热电公司的有格力空调、远大空调、志高空调、春兰空调、唐山热电集团等国内著名的公司。另外还有去华为、比亚迪、独资与合资企业等。随着世界及我国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以及环保行业的飞速发展的客观需求,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将越来越好, 就业之路将越来越宽。

参考文献

[1]赵延明, 兰进好, 严敏.农业高校教师如何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J].高等农业教育, 2008, 7.

[2]宋晔, 裴维山.浅议大学专业课教学改革[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4.

[3]戴建军, 姜佰文.浅谈专业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点体会[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16.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优秀毕业生求职信 篇3

【摘要】生产实习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本文首先提出生产实习教学中存在的生产实习单位不易联系、生产实习过程形式化、生产实习时间地点选取不合理、带队教师指导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从加强实习前准备工作、改进实习教学模式及提高实习师资水平等方面提出解决办法,希望对提高生产实习教学效果有所裨益。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工程  生产实习  效果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46-02

1.引言

能源企业的技术革新引发了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1],如何既快又好地培养出适应国家能源工业的热动专业人才是各高校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2]。生产实习是热动专业培养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将课本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巩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生产实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产业状况和国情[3],并有利于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4]。因而生产实习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时所具有的专业素养。

放眼全球,发达国家高校早已十分重视工程实训环节的教学。日本明确提出,工科高校教育要始终围绕工程实际进行[5]。欧美大学实践环节占本科课程30%以上,而我国却不到20%[2]。2005年一项针对约230名热动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约79.8%的毕业生认为生产实践能力是专业教学中最需要加强的[6]。可见探讨热动专业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对策是我国各高校迫切需要的。

2.热动生产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在许多高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课程设计简化、毕业设计软化、生产实习形式化” 的不良现象[7]。尤其是生产实习教学中,许多高校都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现总结如下。

2.1 生产实习单位不易联系

首先,由于热动专业所限,一般生产实习单位都需选择各大电厂。但各电厂的工作核心都是安全稳定生产,接待大量实习生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电厂并不愿意接收实习生。其次,由于本科生数量较多,若同时进厂实习会给电厂的宿舍、食堂等后勤保障工作造成较大难度。最后,近年企业收取的实习费用逐年攀升,但各高校校拨实习经费标准仍停留在90年代,导致不得不放弃部分收费较高的实习单位。

2.2 生产实习过程形式化

由于热动专业生产实习地点多为电厂,随技术发展如今电厂均采用自动化集中控制系统,任何误操作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因此大多数电厂都将学生安置在会议室或集控室里集中学习文件资料,不允许实际动手操作,造成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即使有技术人员带学生到现场去参观学习,也多停留在走马观花层面,很难深入学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技术人员实际操作水平较高,但理论体系不够完善,因此讲解不够清晰透彻;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身能力不足,工程实践背景弱,造成无法与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沟通。以上各种原因均导致学生在生产实习中学习主动性降低,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实习效果不理想。

2.3 生产实习时间、地点选取不合理

目前各高校热动专业实习地点多为电厂,但实际热动专业培养方向一般包括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新能源等方向[8],因此将所有学生统一安排到电厂实习并不合理,部分学生会觉得生产实习内容与己无关,学习态度敷衍,影响实习效果。

各高校生产实习的时间一般也是安排在第六或第七学期末,夏冬两季刚好是用电高峰期,因此电厂大多不会进行大修,学生此时去参观学习无法看到设备内部,甚至出现 “站在锅炉旁不知道锅炉在哪里”的现象,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2.4 带队教师指导实践能力欠缺

各高校骨干教师一般专业能力较强,但往往需承担较重的科研或教学任务,因此无法指导生产实习,而生产实习带队教师一般都是刚毕业就从事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这部分青年教师虽然科研能力较强,但工程实践经验一般较为薄弱,导致在指导生产实习时效果并不理想。

3.生产实习准备工作的加强

为了保证生产实习教学效果,实习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必须做到位,才能给生产实习教学创造良好的开端。

3.1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多个稳定生产实习基地

多个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的建立对于保障生产实习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当某一实习基地因故无法接收实习生时不至于导致学生生产实习中断。同时,校企合作也是培养企业急需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通过校企两方协商可以将学生的实习时间延长,从而学生可以获得更多工程实践知识,同时对企业文化也加深了解,而企业同时也对学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3.2 提前制定实习计划,做好实习动员工作

提前联系并确定实习企业,并根据企业特点制定实习计划。实习计划中除需要明确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及日程安排外,还需考虑到学生住宿、饮食、出行、医疗、安全保障等细节问题,以免在实习过程中出问题时无法应对。同时还要做好实习前的动员工作,需向学生说明以下内容:生产实习的重要性,实习的目的与内容,实习纪律与安全规程,实习考核方式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产实习的重要性,对实习内容有初步了解,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学习,使生产实习真正起到第二课堂的作用。

3.3 合理选择实习时间

电厂检修会涉及到众多热力设备,包括锅炉、汽轮机、制粉系统、电气设备等,在检修过程中可以看到热力设备的内部结构,因此选择电厂大修期间进行生产实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可以跟随技术人员详细了解设备内部结构,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也能及时向技术人员请教,并结合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的改进

4.1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

文华学院热动专业生产实习基地为汉川电厂和襄阳电厂,但热动专业方向除了热能工程,还包括制冷工程、新能源等,因此仅采用集中实习的方式无法满足部分非热能工程方向学生的需求,因此我校鼓励学生自行或通过专业教师联系方向对口的实习单位。分散实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习内容也更有针对性,对于就业也有所裨益。因此目前我校采用的是集中实习为主,分散实习为辅的生产实习教学模式。

4.2仿真教学与现场实习相结合

目前生产实习现场学习部分的效果不太理想,一方面是由于电厂对安全性的高要求导致学生不可能动手操作设备,另一方面是由于实习经费有限导致实习时间必须尽量压缩。而仿真教学的引入可以弥补现场教学的不足。在学生去现场实习之前,可先采用CAI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进行生产实习教学,通过CAI软件中的录像、图片等资料增加学生对电厂的感性认识。在现场实习之后,可采用电厂仿真实习软件学习机组启停、运行、故障处理等操作,强化现场实习所学知识。

4.3 生产实习与科研竞赛相结合

若要取得良好的生产实习学习效果,则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背景,因此在日常教学之余,鼓励学生参与科研与竞赛。教师如有科研项目,可以让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参与进来,处理实际工程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节能减排竞赛、“挑战杯”科学技术竞赛等专业相关竞赛,在完成竞赛项目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5.提高生产实习师资队伍的水平

生产实习带队教师的专业能力直接关系到实习教学的效果,因此首先青年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切忌眼高手低。目前我校已帮助部分青年教师实现企业挂职锻炼,在企业中学习专业实践技能,做到知行合一。其次,合理的师资队伍组成也是必要的,老教师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经验,青年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二者结合互补才能使生产实习教学效果达到最好。最后,可以聘请优秀技术人员来校授课或办讲座,有利于学生了解最新的工程实践知识。

6.结束语

生产实习是热动专业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因此探讨如何提高生产实习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可以从加强实习前准备工作、改进实习教学模式及提高实习师资水平等方面着手强化生产实习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晨, 苟小龙, 唐胜利.以仿真实习为主导的热动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模式[J]. 实践教学, 2009 : 107-109.

[2]徐旭, 赵晓东, 王玉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9): 148-149.

[3]田夫, 孙涛, 谢蓉等.工科院校生产实习工作的问题及建议[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 (12): 179-182.

[4]马爱纯,周孑民,欧俭平.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探索[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9): 195-197.

[5]杨连发,周娅,廖维奇等.工科类生产实习现状及实习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 (1): 90-93.

[6]潘颢丹,贾冯睿,王卫强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问题及建议[J].石油教育, 2014, (1): 33-35.

[7]李长庚, 孙克辉, 盛利元. 高校理工类专业生产实习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3, 6(3): 12-14.

[8]朱宝忠, 孙运兰.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J]. 科技信息, 2011, (29): 13-14.

作者简介:

热能与动力工程求职简历 篇4

专业职称:助理工程师

英语级别:六级

计算机:优秀

粤语:优秀

求职意向

意向地区:广州市佛山市中山市

意向岗位:能源技术/研发类生产质量工程师/专员其他产品设计研发类

住房要求:需要提供

期望月薪:保密

到岗时间:一个月内

发展方向:本人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希望从事设计/生产管理/运行/工艺等与专业相关的`岗位。

工作经验时间:20xx—07~至今

公司名称:xxxxxx

职位名称:生产主管

月薪:保密

工作描述:制定工作计划,分配工作任务,协调各部门及上下级解决施工问题,提供相关工艺技术支持,数据收集及分析处理,阶段工作总结。

简历详述:

本人20xx年7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能源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在校期间表现优秀,我认真学好每一门专业课程,专业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对能源动力装置基础、热力学、工程测试技术、流体机械原理、工程传热学等知识有了较深的认识;大学期间我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工作,曾任学院信息中心网络部副部长,积极配合部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并从中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了我的团队协作精神;在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时获得了学校“优秀毕业生”称号。

毕业后我进入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工作,在这一年间我担任预舾装作业区的工艺员及计划员的相关工作,参与了某型护卫舰的建造管理及工艺技术的推广工作,并主管了两艘某型艇的生产计划安排管理工作,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相关的工艺知识,对工程施工的任务安排及流程管理、各部门沟通的方法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并对基础数据的收集、分析、汇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英语 篇5

Equation ,called the emissive ε:which relates the radiation of the “gray”surface to that of an ideal black surface.We must take into account the fact that not all the radiation leaving one surface will reach the other surface since electromagnic radiation travels in straight lines and some will be lost to the surroundings.热能与动力工程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能量转化energy-transfer 比例常数proportionality constant 比例系数proportionality factor 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 对流传热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角系数view factor 准静态过程quasi-static process 准平衡quasi-equilibrium 静态平衡static equilibrium 强度参数intensive property 广延参数extensive property 燃烧机理combustion mechanism平均分子运动average molecular motion 热反应堆thermal reactor 热力学性质 thermodynamic property 摩尔热容molar heat capacity 动能kinetic energy 压缩因子compressibility factor 温度传感器temperature sensor 测量电路measurement circuit 电压输出voltage output 静电荷electrostatic charge 励磁电源excitation power 内能internal energy 能量原理energy principle 能量平衡energy balance 能量守恒conservation of energy 剪切应力shear force/stress 角速度angular velocity 速度梯度velocity gradient 温度梯度temperature gradient 一维one-dimensional 机械能mechanical energy 内能internal energy 动能kinetic energy 势能potential energy 凝固/硬化take a set 流体动力学fluid dynamic hydrodynamics 蒸汽发生系统steam generating system 辅助设备auxiliary equipment 空煤比the air-coal ratio 质量作用定律the law of mass action 阿伦尼乌斯定律arrhennius law 活化分子active molecule 活化分子碎片active molecule fragments 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

自由价free valency 支链反应定律the law of branched chain reactions 化学反应方程式stoichiometric equation 活化中心active centres 能级energy levels 甲烷methane ch4 压缩机compressor 冷凝器condenser 膨胀阀expansion valve 可逆reversible 绝热adiabatic 等熵isentropic 余隙容积clearance volume 比容specific volume 压力损失pressure loss 溶液给水温度liquid feed temperature 体积流速the volume flow rate 液压头liquid head 成比例的proportional 成反比例的inversely proportional 热力学定律principles of thermodynamics平衡温度equilibrium temperature 相变phase change 导热性thermal conductivity 传热系数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强制对流forced convection 自然对流natural convection 外表面external surface 焓enthalpy 熵entropy 对流传热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牛顿冷却公式Newton law of cooling 流体物性properties of the liquid 质量流量比mass flow ratio 电磁辐射能electromagnetic energy 热辐射thermal radiation 净辐射量net radiation 流体力学fluid mechanics 热力学性质thermodynamic property 牛顿粘性定律Newton law of vosicosity 温熵图temperature-entropy diagram 回转式发动机rotary engine 汽轮机steam turbine 光化学烟雾photochemical smog 核电站nuclear power plant 流化床燃烧fluildized bed combustion 余热锅炉a heat recovery builer 表面积surface area

强度量:intensive properties do not depend on mass(e,g,p,ρ,ν=1/ρ,u and h),extensive properties depend on the total mass of the system(e,g,V,M,U,and H).Uppercase letters are usually used for extensive properties.准平衡:equilibrium:states of a system are most conveniently described when the system is in equilibrium, i.e.it is in steady-state.Often we will consider process thatchange “slowly”-termed quasi-equilibrium or quasi-static process.A process is quasi-equilibrium if the time rate of change of the process is slow relative to the time it takes for the system to reach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It is necessary that a system be quasi-equilibrium before applying many of the thermodynamics relations to that system.热力学第一二定律:In simplest terms,the law of thermodynamics dictate the specific for the movement of heat andwork.Basically,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 is a statement of the conservation of energy-the Second Law is a statement about the direction of that conservation-and the Tired Law is a statement about reaching absolute Zero.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 is a statement of the principle of conservation of energy.It can also be considered as defining a property,the internal energy.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 states that in all energy exchanges,if no energy enters or leaves the system,the potential energy of the state will always be less than that of the initial states.This is also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entropy.举例说明热力学定律应用:a cup of hot coffee left on a table eventually cools,but a cup of cool coffee in the same room never gets hot by itself.The high-temperature energy of the coffee is degraded(transformed into a less useful form at a lower temperature)once it is transferred to the surrounding air.An ordinary house is,in some respects,an exhibition hall filled with womders of thermodynamics.Many ordinary household utensils and applicances are designed,in whole or in part,by using the principles of thermodynamics.Some examples include the electric or gas range,the heating and air-condition systems,the refrigerator,the humidifier,the pressure cooker,the water heater,the iron,and even the computer,and the TV.On a large scale,thermodynamics plays a major part in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utomotive engines,rockets,jet engine,and conventional or nuclear power plans,solar collectors,and the design of vehicle form ordinary cars to airplanes.绝热系统:isolated systems:not exchangeing heat,matter or work with their environment.开口系统:exchanging energy(heat and work)and matter with their environment.闭口系统:exchangeing energy(heat and work)but not matter with their environment.孤立系统:rigid boundary :not allowing exchange of work.辐射换热:The mechanism in this case is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We shall limit our discussion to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which is propagated as a result of a temperature difference;this is called thermal radiation.对流传热:when a fluid at rest or in motion is in contact with a surface at a temperature different from the plate ,energy flow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lower temperature as required by the principle of thermodynamics.we say that heat is convected away ,and we call the process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对流传热的方式:There are two convection modes :forced convection and natural convection.If a heated plate were exposed to ambient room air without an external source of motion ,a movement of the air would be experienced as a result of the density gradients near the plate.We call this natural ,or free ,convection as opposed to forced convection ,which is experienced in the case of the fan blowing air over a plate.传热学:Heat transfer is the science that seeks to predict the energy transfer that may take place between material bodies as a result of a temperature difference.传热学和热力学的区别:Thermodynamics teaches that this energy transfer is defined as heat.The science of heat transfer seeks not merely to explain how heat energy may be transferred ,but also to predict the rate at which the exchange will take place under certain specified conditions.The fact that a heat-transfer rate is the desired objective of an analysis points 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eat transfer and thermodynamics.Thermodynamics deals with systems in equilibrium;it may be used to predict the amount of energy required to change a system from one equilibrium state to another;it may not be used to predict how fast a change will take place since the system is not in equilibrium during the process.Heat transfer supplements the first and second principles of thermodynamics by providing additional experimental rules which may be used to establish energy-transfer rates.As in the science of thermodynamics ,the experimental rules used as a basis of the subject of heat transfer are rather simple and easily expanded to encompass a variety of practical situations.影响辐射传热的因素:To take account of the “gray” nature of such surface we introduce another factor into

Equation ,called the emissive ε:which relates the radiation of the “gray”surface to that of an ideal black surface.We must take into account the fact that not all the radiation leaving one surface will reach the other surface since electromagnic radiation travels in straight lines and some will be lost to the surroundings

热能与动力工程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能量转化energy-transfer 比例常数proportionality constant 比例系数proportionality factor 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 对流传热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角系数view factor 准静态过程quasi-static process 准平衡quasi-equilibrium 静态平衡static equilibrium 强度参数intensive property 广延参数extensive property 燃烧机理combustion mechanism平均分子运动average molecular motion 热反应堆thermal reactor 热力学性质 thermodynamic property 摩尔热容molar heat capacity 动能kinetic energy 压缩因子compressibility factor 温度传感器temperature sensor 测量电路measurement circuit 电压输出voltage output 静电荷electrostatic charge 励磁电源excitation power 内能internal energy 能量原理energy principle 能量平衡energy balance 能量守恒conservation of energy 剪切应力shear force/stress 角速度angular velocity 速度梯度velocity gradient 温度梯度temperature gradient 一维one-dimensional 机械能mechanical energy 内能internal energy 动能kinetic energy 势能potential energy 凝固/硬化take a set 流体动力学fluid dynamic hydrodynamics 蒸汽发生系统steam generating system 辅助设备auxiliary equipment 空煤比the air-coal ratio 质量作用定律the law of mass action 阿伦尼乌斯定律arrhennius law 活化分子active molecule 活化分子碎片active molecule fragments 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 自由价free valency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表 篇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大学英语(3)大学物理A(2)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A 大学物理实验A(2)

体育(3)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

工程化学 工程力学A

3.0 4.5 4.0 3.0 1.5 2.0 4.0 1.5 5.5

3.0-0.0.0-1.0 4.0-0.0 4.0-0.0 0.0-1.5 2.0-0.0 4.0-0.0 2.0-0.5 6.0-0.5

考试 考试 考试考试

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 专业课 实验实习实训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专业基础课 1

第一专业教学计划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01112350

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5.0 6.0-0.0 考试

课 公共基础

02100118

大学英语(4)

4.5 6.0-0.0 考试

课 专业基础

03100826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

2.5 4.0-0.0

课 公共基础

05100114

体育(4)

2.0 2.0-0.0

课 专业基础

10103450

机械设计基础B

5.0 6.0-0.0

课 设计(论

1020022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B

2.0

+2

文)实验实习

11203905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B

0.5 0.0-0.5

实训 专业基础

20100305

电工与电子技术A(1)

3.0 4.0-0.0

课 1

一专业教学计划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周学时

式 考核方

课程性质

学期

周课程类

建议修读

课程信

辅修标

专业方

组代

模块代

通过情

起始结束

课 课 必修

介绍

课 必修

介绍 查看

课 必修

介绍 查看

向 无方

01-21

课 必修

介绍 查看

向 无方

01-21

课 必修

介绍 查看

向 无方

01-21

课 必修

介绍 查看

向 无方

01-21

课 必修

介绍 查看

向 无方

01-21

周学时

方式

公共基础

考核

课程性质

类别 必修

介绍 查看

向 无方

01-21

读学期

信息 查看

向 无方

01-21

标识

方向 无方

01-21

代码

情况

周课程

建议修

课程

辅修

专业

组代

模块

通过

起始结束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选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选修课 必修课3 3 3 3 3 3 3 3

查看介绍 查看介绍 查看介绍 查看介绍 查看介绍 查看介绍 查看介绍 查看介绍 查看介绍

0 0 0 0 0 0 0 0 0

无方向 无方向 无方向 无方向 无方向 无方向 无方向 无方向 无方向

01-18 01-21 01-18 01-17 01-08 01-21 01-18 09-17 01-18

专业基础

24123430

自动控制原理C

3.0 4.0-0.0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

21104516

验A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

20200321

训A 电工与电子技术A

20100306

(2)

2.5 4.0-0.0

课 专业基础

15110635

流体力学B

3.5 4.0-0.0

必修课

2.0

+2

实训 专业基础

必修课

1.5 0.0-1.5

实训 实验实习

必修课

实验实习

必修课

必修课

查看介

绍 查看介

绍 查看介

绍 查看介

绍 查看介

绍 查看介

无方向

01-21

无方向

01-21

无方向

01-21

无方向

01-21

无方向

01-21

15104615 泵与风机 1.5 2.0-0.0专业课 必修课 5

0 无方向01-21

专业基础

15100920

热工测试技术

2.0 2.0-0.5

课 专业基础

15100450

工程热力学A

5.0 6.0-0.0

必修课

必修课

查看介

绍 查看介

绍 查看介

无方向

01-21

无方向

01-21

13112515 企业管理学B 1.5 2.0-0.0专业课 选修课 5

0 无方向01-21

实验实习

05200211

认识实习

1.0

+1

实训 专业基础

02100401

专业英语(1)

1.0 2.0-0.0

课必修课

必修课

查看介

绍 查看介

无方向

01-21

无方向

01-21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周学时

专业基础

02100402

专业英语(2)

1.0 2.0-0.0

课 实验实习

11203740

生产实习A

4.0

+4

实训

必修课

绍 查看介

15106030

汽轮机原理

3.0 4.0-0.0

专业课

选修课

专业基础

15107120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

2.0 2.0-0.0

课 专业基础

15107340

传热学A

4.0 4.0-0.0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课

15201520

程设计

2.0

+2

文)设计(论

必修课

必修课

绍 查看介

无方向

01-21

必修课

绍 查看介

无方向

01-21

查看介

无方向

01-21

无方向

01-21

必修课

绍 查看介

无方向

01-21

考核方

课程性质

学期

息 查看介

无方向

01-21

周课程类

建议修读

课程信辅修标专业方

组代

模块代通过情

起始结束

查看介

33100115

环境保护概论

1.5 2.0-0.0

专业课

选修课

无方向

01-21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周学时

式 考核方

课程性质

学期

息 查看介

01112420

形势与政策

2.0 2.0-0.0

考试

公共基础课 必修课

绍 查看介

02100403

专业英语(3)

1.0 2.0-0.0

专业基础课 必修课

绍 查看介

15101025

燃料与燃烧

2.5 4.0-0.0

专业基础课 必修课

绍 查看介

15103820

供热工程

2.0 2.0-0.0

专业基础课 选修课

绍 查看介

15106225

热力发电厂

2.5 4.0-0.0

专业课

选修课

绍 查看介

15106615 新能源与节能技术 1.5 2.0-0.0

专业基础课 选修课

绍 查看介

15106915

热经济分析

1.5 2.0-0.0

专业课

选修课

绍 查看介

15107430

锅炉原理A

3.0 4.0-0.0

专业课

选修课

绍 查看介

15110220

燃气轮机原理

2.0 2.0-0.0

专业课

选修课

燃气-蒸汽电厂联合15110320

循环

2.0 2.0-0.0

专业课

选修课

绍 查看介

15201020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 2.0

+2

设计(论文)选修课

汽轮机原理课程设

15201420

2.0

+2

设计(论文)选修课

绍 查看介

无方向

01-21

无方向

01-21

查看介

无方向

01-21

无方向

01-21

无方向

01-21

无方向

01-21

无方向

01-21

无方向

01-21

无方向

01-21

无方向

01-21

无方向

01-21

无方向

01-21

周课程类

建议修读

课程信

辅修标

专业方

组代

模块代

通过情

起始结束

考核方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实验实习

05200610

毕业实习

1.0

+1

实训

052023E0

毕业设计(论文)

14.0

+14

设计(论

必修课

必修课

绍 查看介

无方向

01-21

课程性质

学期

息 查看介

无方向

01-21

周课程类

建议修读

课程信辅修标专业方

组代

模块代通过情

起始结束

文)专业基础

15100615

制冷技术

1.5 2.0-0.0

选修课

绍 查看介

绍 查看介

无方向

01-21

15106320 热力发电厂集控运行 2.0 2.0-0.0专业课 选修课 8

0 无方向01-21

燃烧污染和锅炉水质

15110420

控制技术

2.0 2.0-0.0

专业基础

选修课

查看介

绍 查看介

无方向

01-21

15110520 热能梯级利用 2.0 2.0-0.0专业课 选修课 8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优秀毕业生求职信 篇7

1新形势下《电工学》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1)学时偏少,内容偏多而且涉及面宽[2]。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我校选用的教材为秦曾煌主编的《电工学》第七版,理论学时为72学时,实验学时为18学时。电工学理论的内容包括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个大部分,可以很明显看出,要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么多的教学内容是件很困难的工作,特别对于年轻教师是个很严峻的挑战。

2)教学内容难度较大,学生学习普遍缺乏兴趣。《电工学》 是主要研究电路组成、电磁规律及其分析方法的技术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电工学》所包含的教学内容比较多,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学习难度大。由于高校近年来扩招的影响,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学生基础较差,特别是对涉及数学方面的知识表现得尤为明显,对于一些需要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不知所措。

3)教师缺乏对相关专业的了解,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与所教专业其他知识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电工学》与他们所学专业无关的错觉,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教学手段单一。一方面采用灌输宣讲式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又过分依赖电化教学,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5)考核方式不尽合理科学。现在普遍采用单纯的期终闭卷考试作为考核方式,过分注重卷面成绩,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深刻理解掌握。

2《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1)整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对于《电工学》课程中涉及《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方面的知识,在讲授前应该首先温习相关内容。比如正弦交流电路这一部分知识,就在讲授之前复习复数的内容,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2)强化教学过程的专业背景【3】。缺乏与所学专业培养目标或者应用背景的衔接是非电类专业学生在《电工学》学习中经常遇到的困惑,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课程学习与后续学习的关联性。例如针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将电动机这部分内容与《泵与风机》课程联系起来,通过一些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意识到《电工学》课程的重要性。

3)对于任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不足,我校和系部已出台政策,每年各教研室安排两名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并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逐步建立一支具有专业工程背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为了改变以往教学方式单一,过分利用电化教学的弊端,本门课程已有一半左右的教学内容安排在实验室讲授。教师在一边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一边用实验演示,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

5)考核方式更加科学合理【4】。期末总成绩采用课堂出勤、 平时小测验、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的加权总值,有效的改变了以前单纯依赖期末卷面成绩的局面,更好的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以上方案实施一年以来,无论是学生的到课率还是学生实验能力及考核成绩均有显著的提高,得到了学校系部和学生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3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培养应用型和综合型人才的需要,对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尤其如此。然而培养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却是目前社会和企业对高校教学提出的迫切要求。所以在新形势下,只有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创新和实践,才能总结和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显金.“电工学”课程中的思维方法及教学引导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14).

[2]姚志树.非电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19).

[3]蔡昌春,苗红霞,刘翔,邓志祥,李威.非电类专业“电工学”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3).

上一篇:企业质量月征文范文下一篇:浣溪沙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