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问卷的汇总(精选8篇)
A.18岁以下 B.18-35岁 C.36-45岁 D46-60岁 C.60岁以上 02.性别
A男 B女
03.您经常锻炼频率是每周多少次
A0次 B1-2次 C3-4次 D5-6次 E7次及7次以上 04.您所在社区是否有健身器材
A有 B无 C 少量 D 多组 E不清楚 05.健身器材是在室内还是室外
A室内 B室外且露天 C室外且有遮阳棚 D混合都有 E不清楚 06.您会经常使用这些健身器材吗
A总是 B经常 C偶尔 D不一定 E从来也不 07.您所在的社区居委会是否组织参加体育健身活动 A总是 B经常 C偶尔 D不一定 E从来也不
08.您所在的社区是否有体育知识,科学健身方面的讲座,宣传 A总是 B经常 C偶尔 D不一定 E从来也不 09.您是否需要公共体育服务
A十分需要 B需要 C一般 D说不清 E不需要 10.您所在社区有哪些公共体育设施(多选题)
A篮球场 B乒乓球台 C游泳池 D健身路径 E其他 F没有 11.您需要哪些内容的公共体育服务(多选题)A体育健身知识宣传讲解 B科学健身方法指导服务 C增加公共体育设施
D政府出台有利于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 E各级政府应积极营造体育健身环境氛围 F建立社区基层群众体育组织
G组织一些体育比赛、体育表演到社区,供社区居民观赏
12.您希望社区的公共体育服务应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多选题)A.政府加大对基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资金投 B.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C.开展体育健身知识宣传指导 D组织开展体育规范服务
E.增加体育管理、指导、服务人员 F.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维护 G.扩大服务内容 H其它
13.您的受教育程度
A小学 B初中 C高中(含中专和职高)D本科(含大专)E本科以上 14.您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情况的看法: A很满意 B基本满意 C一般 D比较不满意 E很不满意
15.如果您居住周边的中小学操场能免费对外开放,您会经常使用吗? A经常使用 B偶尔使用 C D不经常使用 E从不使用 16.您的职业: A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B企业行政办公人员 C个体经营 D服务人员 E其他 F学生 G体育工作者 H科研工作者 17.您的月平均收入
A 无收入 B500以下 C500-1000 18.您喜欢的体育项目
A大球(足篮排)B小球(网乒羽)C跑步 D游泳 E太极 F健美操 G棋类 H其他 19.您是怎样学习您喜欢的体育项目的?
A电视 B请私教 C 俱乐部 D杂志 E自己随便学 F上网学 20.您一般选择的锻炼时间:
A早晨 B下午 C傍晚 D晚饭后 E其他 21.您喜欢体育运动吗?
A十分喜欢 B喜欢 C一般 D说不清 E不喜欢 22.您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吗?
A总是 B经常 C偶尔 D不一定 E从来也不 23.您是否接受过专业的体育训练?是 否 24.您参与体育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强身健体 消磨时间 寻找志趣相投的朋友 增加交往层面 工作需要 减肥
25.您经常从事什么体育项目?
游泳 登山 篮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 跑步或散步 健身操 舞蹈类 太极类 健身气功类 瑜伽普拉提类 跑步或散步 其他______ 26.您的运动时间
清晨 上午 下午 傍晚 有空闲时间的时候 请具体说明运动时间段____________ 您每天锻炼的总时间约为_______小时 27.您大多在哪进行体育运动?
家中 街头巷尾 公园广场 社区内的免费健身场地 附近学校操场或单位操场 专业的健身俱乐部 收费体育场 其他_________ 28.您的家庭住址距离运动场所的时间约为_________ 29.制约您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是什么?
天气 场地设施 身体状况 缺乏空闲时间 个人心情因素 工资收入 缺乏指导者 其他_________ 30.您觉得在体育锻炼中投入多少资金比较合适?____________ 您的资金主要用于健身器材 运动服装 各种俱乐部的会费等 运动损伤的医疗体育报刊杂志 购买各种体育赛事门票 其他____________ 31.您觉得户外运动场地的卫生情况怎么样? 很好 一般 不好
这是否会影响到您参与体育运动的心情?_________ 32.您是否曾因锻炼不当造成伤害? 是 否
33.所在的社区健身设施是否完好?是 否
34.您认为社区内的免费健身设施对您的身体有帮助吗? 有 没有 效果不明显 35.您在本社区体育锻炼者之中的地位是什么? 组织者 指导者 普通锻炼者
36.您对社区体育的建设有什么看法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您知道“健康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含义吗?
A完全知道 B知道大部分 C了解 D不太了解 E完全不知 37.您每次参加运动大概多长时间?
A30分钟以上到60分钟 B60分钟以上到90分钟 C90分钟以上到120分钟 D 120分钟以上到150分钟 E 150分钟以上 38.您参加运动主要在那个季节?
问卷调查和量表在商业和医学等各种学科领域内的广泛存在和跨境流动, 导致问卷调查 (量表) 的翻译已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翻译和研究类型, 跨越了语言学科的范畴, 而成为了一种量表本地化的一个必要过程。本文将研究问卷调查内容的科学性特征, 并从此而出发, 研究问卷和量表在翻译和回译中的相关技巧。
二、翻译———问卷本地化中的关键而脆弱的一环
问卷 (量表) 由于涉及到巨额商业利润和科学研究结果, 对于科学性和准确性的要求可谓非常高。问卷 (量表) 的信度和效度分析往往成为了最为重要的科研内容之一。而其中涉及到跨语言问卷 (量表) 的本地化的时候, 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环———翻译———也成为了多方焦虑的因素。
比如这样一个问卷问题:Which of the following... (s) do you 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about, 如果翻译成了“您同意以下哪个……的观点”, 则会构成一个非常关键性的 (critical) 的错译。事实上, 以上这个句子的含义是:您认为以下哪些……符合以下的陈述。而这个问题几乎贯穿整个问卷调查, 可以说重复的次数最多。错译的文本如果直接拿给答卷人, 则肯定会使答卷人误解, 从而导致数据的污染。如何尽量避免问卷调查的结果不受到翻译的负面影响, 成了多方关注的问题。
三、问卷可译性的问题
Farhan Kamrani (2011, p228) 认为问卷翻译的第一步, 是要让问卷本身有很高的可译性。他举了一些例子, 比如使用较小词汇量范围内的词汇, 熟悉的词汇, 提供词汇的背景知识, 用两个不同的措辞用语来进行调研等。但是这些原则都是从词汇的层面上提出来的, 并没有涉及到句型的问题。
如果仔细分析的话, 则以上所举例的问卷问题句型非常拗口、别扭。直译过来:以下哪些选项您同意以下陈述。而即使在汉语中, 比较通顺的表达也是:以下哪些选项适合以下陈述。如果用英文比较简洁明朗的语句来表述的话, 则是:Which of the following … (s) do you think fit the following statement。而之上所举例的选项:Change the way people buy … and interact with …companies。虽然句型本身是比较简单的定语从句, 却也引起了误解。如果以易懂明晰的表述作为标准的话, 则以上的选项可以刻意加上定语从句的标志:that, 即:Change the way that people buy…and that people interact with...companies。事实证明, 单个译员所进行的单向翻译并不足以保证问卷翻译的准确性。以上所出现的错译可能会通过校对、回译等方法检查出来, 并加以改正。但是问卷 (量表) 的科学性要求并不止于这些。
四、如何实现问卷 (量表) 结果的客观性要求
问卷调查和量表研制是一个科学的过程, 翻译和回译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了科学手段。那么作为科学的手段, 对于翻译和回译过程的某些不利因素, 例如肖锦银 (2010年) 所提出的语言的不完全对应问题, 翻译中目标语扩增, 译者的能力和时差, 评论者的立场等在量表研制的科学背景之下, 其负面影响被最小化了。
首先, Farhan Kamrani (2011, p228) 提到翻译不是保持问卷调查结果客观性的手段之一。问卷翻译的第一步, 是让问卷本身具有很高的可译性。问卷的语言本身有一些要求: (1) 尽可能使用较小词汇量范围内的词汇。 (2) 使用熟悉的词汇。 (3) 为词语提供背景知识。 (4) 冗赘的原则 (the rule of redundancy) 。他引用Campbell (1968) 的观点, 认为每一个概念都应以两个不同的措辞用语的问题来进行调研。如果这两个或更多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类似的数字, 则调研者可以对问卷的信度有更大的信心;而且在调研者声称:他的问卷调研结果并不是由于翻译错误而导致, 才会有更大的可信度。 (5) 背景信息原则 (the rule of context) 。难点词汇的上下文背景信息应尽可能充分地提供。这些原则对问卷调查 (量表) 的制作和本地化给予了方向和指引, 可以说非常实用。虽然只是一种词语层面上的使用指引, 而在句型层面上则并没有涉及。要提高问卷本身的可译性, 还需要在问卷 (量表) 的制作中实现句法的简单化和明晰化, 并将简单明晰的句法和句意作为问卷 (量表) 制作的指引原则, 并具体化为明确的要求, 则会更有帮助。业界似乎并没有类似的指引。
其次, 问卷 (量表) 结果的客观性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的翻译和本地化项目来实现。量表的制作和跨文化适应是一个非常严谨繁复的过程, 有着各种已经验证的翻译模型和方法, 比如Brislin模型, 比如WHO-QOL跨文化生活质量研究问卷翻译法, 对翻译 (回译) 人员的语言、职业、专业背景、人数等的规定, 对回译版本的数量的规定、对回译版本的reconciliation等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再次, 问卷和量表结果的客观性, 还需要另外一个层面的调适。在翻译到另一个语种之后, 问卷和量表经常会需要进行专门的对等性和文化相关性的研究。在对等性方面, 会进行翻译和回译。而关于文化相关性方面的问题, 却涉及到了对问卷 (量表) 内容本身的修订, 例如对量表 (Scale) 本身的跨文化修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就是货币量表。答卷人个人信息中有关家庭月收入总额的信息, 在不同的国家是不一样的。决不能进行简单的货币换算而已, 必须由专家根据目标语国家和文化以及经济水平等进行适应性修订。而有关问卷和量表的结构效度和可靠度的验证有时是通过实地测试来进行的。结构效度的验证通常会用到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配对t检验用来检验其内容的效度。可靠性系数被用来检验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比如1997年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价量表 (FACIT) 采取IRT分析技术和改编的Delphi技术来确保量表的质量。
最后, 问卷和量表结果的客观性, 还需要原文、译文和回译文之间的互动。问卷和量表的翻译和本地化虽然从原则上而言是单向的, 是需要忠实于原文的, 是围绕原文为中心的, 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最根本的原则却是调查和研究结果的客观性、数据的真实性。相较而言, 原文不再是中心, 译文也不再是副本 (在合同翻译中译文文本就等同于副本, 在遇到争议的时候, 以源语文本为准) , 而是和原文同起同坐的、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研究和调查文本。如果在翻译、回译、调适、检验的过程中发现了原问卷和量表的不明确之处, 是需要对原问卷和量表进行修订的。这样就形成了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
五、一般意义问卷 (量表) 翻译质量的保证手段
问卷的翻译和本地化很多情况下是不需要如同科研量表那样大动干戈的。以上的有关问卷 (量表) 的翻译和本地化论述是一种最高级别的、非常理想化的状态。事实上很多从一般问卷到科研量表之间还有比较远的距离。确保翻译和本地化质量的各种步骤可以通过以下表格总结:
六、结论
问卷和量表翻译在非常极端的情况下成为了一种跨学科的团队合作, 超越了单个译员的工作范畴, 也超越了语言工作者的工作范畴, 而成为了科研工作的一部分。而事实上, 翻译的质量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信”、“达”、“雅”所能涵盖的了, 而是进行了扩展, 包括了原文本身的可译性、问卷和量表结果的客观性甚至原文的修订。这一切标志着翻译已融入了各个学科的范畴之内。
摘要:本文从当事各方对于问卷翻译质量缺乏信心的情况出发, 对问卷和量表的可译性进行了探讨, 并对问卷和科学量表的结果客观性要求的保障手段进行了分析, 画出了各种级别的问卷和量表的翻译和本地化手段表格。
关键词:问卷调查,量表,科学性特征,跨语种问卷,翻译
参考文献
[1]Farhan Kamrani, Urdu Translation and Adaptation of Fenigstein Paranoia Sca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 Vol.2 No.16;September 2011:228-237.
[2]姚开屏.台湾版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之发展与应[DB/OL].http://www.doc88.com/p-304240607703.html, accessed at, 2015, (5) .
一、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25份调查问卷,回收24分,有效问卷23分。
二、本次社会实践问卷调查的具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1、对劳动工具的使用
2、对劳动作物的辨别
3、多农作物的种植时节的了解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显示,有17人对务农很熟悉,占73%,6人对务农不是很熟悉,占27%。
从此相此项数据中可以看出,参与本次调查的同学对务农的了解程度较高,说明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度较高。但也有一部分人,对农田劳动的观察较少。
四、建议
作为一名学生所需要的不仅仅只是学习,更重要的是对生活和社会的感知与了解,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多用明亮的眼睛认识和观察周围的世界。
总之,从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使学生除了掌握书本上的一些知识外,在实践技能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和静县第四小学
学校学生共计
1.学校教师是否集体办公
选“是 ”的58人选“否”的12人
2.教师住宿是否两人或两人以上
选“是 ”的65人选“否”的5人
3.教师对你的生活、学习是否关心
选“关心 ”的70人选“一般 ”的人选“不关心” 的人
4.教师是否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选“是 ”的68人选“否”的2人
5.教师批评学生的用语是否文明
选“文明 ” 的70人选“不文明” 的人
6.教师是否会讽刺挖苦学生
选“会 ” 的3人选“不会” 的67人
7.教师的形象(言行、举止、着装等)是否具有表率作用
选“有” 的63人选“没有”的7人
8.教师是否会在课堂内接打手机、抽烟
选“会” 的2人选“偶尔”的3人选“不会”的65人
9.教师是否存在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选“存在” 的人选“不存在” 的70人
10.教师是否存在不备课就上课的现象
选“存在” 的1人选“不存在” 的69人
11.教师是否存在有偿家教现象
选“存在” 的人选“不存在” 的70人
12.教师是否按时上下课
选“按时” 的64人选“不按时”的6人
13.教师是否按时批改作业,对你的作业是否进行面批
选“按时” 的65人选“不按时”的5人
14.教师是否存在不批改作业现象
选“存在” 的4人选“不存在” 的66人
15.教师是否会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无偿辅导
选“会”的54人选“不会” 的16人
16.教师是否有侮辱学生人格的行为
选“有” 的人选“没有” 的70人有哪些教师?请将姓名汇总在下列横线上。
蒲河小学
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家长)问卷汇总表
1、你觉得你孩子的任课教师事业心责任心如何
选A的55 人选B的 4 人选C的1人选D的10人
2、你觉得教师对你的孩子的生活、学习是否关心
选A的64 人选B的2人选C的1人选D的3人
3、你觉得教师对你的孩子情况是否了解
选A的68人选B的2人选C的人
4、你的孩子对任课教师是否喜欢
选A的59 人选B的1 人选C的10人选D的人
5、教师对你的孩子是否存在体罚及变相体罚行为
选A的62 人选B的3 人选C的5人
6、你觉得你的孩子的任课教师与您交换孩子在校表现情况的态度如何 选A的67 人选B的1人选C的1人选D的 1人
7、老师对你交换意见的联系方式
选A的65人选B的4人选C的1人选D的人
8、老师是否要求你出钱对你子女进行家教、辅导、补课
若干问题的调查情况的汇报
市法律部:
按照省市总工会的工作要求,我们分别选择了泰来县北方客运有限责任公司、泰来县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泰来粮库有限公司、泰来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泰来县义和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泰来县农资销售行业、黑龙江省龙湘食品有限公司等7家不同产业、所有制和规模的企业的70名职工和7名工会主席进行了问卷调查,即每个企业选10名职工和1名工会主席分别进行了无记名的职工卷和工会主席卷的问卷调查,另泰来县总工会主席加答一份工会主席问卷,现将问卷情况梳理如下:
一、职工卷情况(一)个人基本情况(1--11)被调查的职工 70人:
1、性别是男43人,占61%,女27人,占39%;
2、年龄在30岁以下的14人,占20%,31--40岁的37人,占53%,41--50岁的16人,占23%,51--60岁的3人,占4%;
3、文化程度是初中及以下的23人,占33%,是中专中技的11人,占16%,是高中职高的21人,占30%,是大专的6人,占8%,是大学本科的9人,占13%;
4、户口是城市的55人,占79%,农村的15人,占21%;
5、就业形式为合同工的64人,占91%,临时工(含季节工、小时工)的6人,占9%;
6、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内的16人,占23%,在1—3年的38人,占54%,在3年以上的10人,占14%,是无固定期限的6人,占9%;
7、从事的工作岗位是直接生产工人的29人,占41%,是辅助生产工人的3人,占4%,是管理人员的9人,占13%,是专业技术人员的7人,占10%,是销售人员的6人,占9%,其他16人,占23%;
8、技术等级为初级的13人,占19%,为中级的1人,占1%,没有级别的56人,占80%;
9、全职工作年限在1年以下的5人,占7%,在1—4年的20人,占29%,在5—10年的19人,占27%,在10年以上的26人,占37%;
10、在企业工作年限在1年以下的5人,占7%,在1—4年的24人,占34%,在5—10年的18人,占26%,在10年以上的23人,占33%;
11、本企业是职工初次工作的有38人,占54%,是职工第2份工作的有23人,占33%,是职工第3份及以上工作的有9人,占13%。(二)调查问题(12--39)
12、认为工会的基本职责是①的有8人,占11%;②的 有 4人,占6%;③的有44人,占63%;④的有4人,占6 %;⑤的有1人,占1%;⑥的有1人,占1%;认为是①②③④⑤的有8人,占11%;
绝大多数的职工对工会的基本职责认识清,掌握准确。
13、工会组织开展的维护职工权益的工作中,最希望工会做①的有5人,占7%;②的有37人,占53%;③的有2人,占3%;④的有7人,占10%;⑤的有7人,占10%;⑥的有4人,占6%;认为是①②③④⑤的有8人,占11%;
大家最希望工会做的就是与企业方协商职工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及各种待遇、劳动生产条件等。
14、对工资集体协商这项工作了解程度是①的有12人,占17%;②的有7人,占10%;③的有20人,占29%;④的有 17人,占24%;⑤的有14人,占20%;
大家对工资集体协商这项工作了解程度不是很好。了解及至很了解这项工作的占56%。
15、认为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能否帮助职工提高工资福利、改善劳动生产条件,是①的有50人,占71%;②的有5人,占7%;③的有15人,占22%;
大家对工资集体协商的结果还是很期待和肯定的。
16、所在的企业是否开展了集体协商,是①的有37人,占53%;②的有6人,占9%;③的有27人,占38%;
仅仅有少数企业没有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17、所在的企业是否签订了集体合同,是①的有46人,占66%;②的有3人,占4%;③的有21人,占30%;
仅仅有少数企业没有签订集体合同。
18、认为选出的职工方协商代表是否能够代表企业职工,为职工说话、争取利益的,是①的有51人,占73%;②的有 4人,占6%;③的有15人,占21%;
大家对协商代表的作用还是基本肯定的。
19、集体协商正式开始之前,企业工会是否就协商内容征求职工意见建议,是①的有41人,占59%;②的有2人,占3%;③的有27人,占38%;
企业工会是否就协商内容征求职工意见建议达到了半数以上。
20、对企业工会确定的协商内容是否认可,是①的有20人,占29%;②的有9人,占13%;③的有27人,占38%;④的有10人,占14%;⑤的有4人,占6%;
对企业工会确定的协商内容认可程度达满意以上的占80%。
21、对集体协商的过程了解多少,是①的有11人,占16%;②的有24人,占34%;③的有17人,占24%;④的有18人,占26%; 对集体协商的过程了解程度达到了解部分乃至了解全部占半数。
22、认为集体协商过程中,双方是真谈吗,是①的有28人,占40%;②的有19人,占27%;③的有23人,占33%;
集体协商过程中,双方真谈率不足半数。
23、知道有集体协商指导员这回事,是①的有11人,占 16%;②的有4人,占6%;③的有12人,占17%;④的有27人,占38%;⑤的有16人,占23%;
对协商指导员这项工作不甚了解,集体协商指导员这项工作还有待宣传。
24、认为集体协商指导员对企业开展集体协商帮助是否大,是①的有15人,占21%;②的有18人,占26%;③的有 12人,占17%;④的有2人,占3%;⑤的有3人,占4%;⑥的有20人,占29%;
因对协商指导员这项工作不甚了解,导致大家对其作用不是很认可。
25、集体合同草案是否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讨论通过,是①的有48人,占69%;③的有22人,占31%;
大家对集体合同草案经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这项工作是比较了解的,说明草案经会议讨论通过执行得比较好。
26、企业落实集体合同各项内容的情况是①的有29人,占41%;②的有18人,占26%;③的有3人,占4%;④的有 20人,占29 %;
企业落实集体合同各项内容的情况是很好的,达到了半数以上。
27、企业签订的集体合同是否让您受益,是①的有24人,占34%;②的有18人,占26 %;③的有7人,占10%;④的有5人,占7 %;⑤的有16人,占23%;
企业签订的集体合同,职工受益率达到60%。
28、企业开展集体协商后,认为目前工作积极性及开展协商之前相比有什么变化,是①的有21人,占30%;②的有 21人,占30%;③的有23人,占33 %;④的有1人,占1%;⑤的有4人,占6%;
企业开展集体协商后,认为目前工作积极性及开展协商之前相比有所提高的占60%。
29、对企业签订的集体合同或者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满意是①的有20人,占29%;②的有18人,占26%;③的有27人,占38%;④的有2人,占3%;⑤的有3人,占4%;
对企业签订的集体合同或者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满意率达55%。
30、对企业签订的集体合同不满意,主要原因是①的有 4人,占6%;②的有26人,占37%;③的有13人,占19%;④的有27人,占38%;
主要原因是不清楚的比例高,说明职工对集体合同的认知度还有待提高。
31、企业开展集体协商后,如果工资福利、劳动生产条件等有了提高或改善,认为与集体协商的关系有多大,是①的有12人,占17%;②的有30人,占43%;③的有12人,占17%;④的有16人,占23%;
企业开展集体协商后,如果工资福利、劳动生产条件等有了提高或改善,认为与集体协商有关系的占55%,说明集体协商工作开展很有必要。
32、对工会在开展集体协商中的表现满意与否,是①的有18人,占26%;②的有14人,占20%;③的有29人,占 41%;④的有5人,占7%;⑤的有4人,占6%;
对工会在开展集体协商中的满意率占46%,不满意率占13%。
33、对工会开展的集体协商的表现不满意,主要原因是①的有7人,占10%;②的有16人,占23%;③的有12人,占17%;④的有3人,占4%;⑤的有28人,占40%;多选的有4人(选②③④的1人、①②③的1人、①②③④的1人、②④的1人),占6%;
说不清楚的比例将近半数,是因为对工会开展的集体协商工作不了解,导致对这项工作的满意度不清楚。
34、认为影响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主要问题是①的有11人,占16%;③的有1人,占1%;④的有12人,占17%;⑤的有3人,占4%;⑧的有4人,占6%;⑨的有20人,占 29%;多选的19人(分别选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的1人、①⑤⑦的1人、①③⑤⑨的1人、①③⑤的1 人、①②③的3人、①④⑤的1人、①②③⑤的1人、①③⑦的2人、③⑤⑦的1人、①②③的1人、①②的1人、③④⑤的5人),占27%;
企业领导态度不积极和协商条款落实不到位是影响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主要问题。
35、认为在行业一级开展集体协商是否比在企业一级开展集体协商效果更好,是①的有20人,占29%;②的有17人,占24%;③的有33人,占47 %;
说不清楚占将近半数,是因为对工会开展的集体协商工作不了解,导致对这项工作的不清楚。
36、认为行业开展集体协商,最核心的协商内容是①的有18人,占26%;②的有15人,占21%;③的有6人,占9%;④的有3人,占4%;⑤的有23人,占33%;多选的5人(分别选①③④的1人、②④的4人),占7%;.说不清楚比例大于其他,这是因为对工会开展的集体协商工作不了解,导致对这项工作的不清楚。
37、认为集体协商的前景如何,是①的有26人,占37%;②的有13人,占19%;③的有15人,占21%;④的有1人,占1%;⑤的有2人,占3%;⑥的有13人,占19%;
大家认为前景一般以上的占77%,其中比较好以上的占56%。
38、是否期待工会代表工人同企业开展集体协商,是①的有29人,占42%;②的有17人,占24%;③的有14人,占20%;④的有3人,占4%;⑤的有7人,占10%;
期待工会代表工人同企业开展集体协商的比率占66%。
39、希望工会从哪些方面改进集体协商工作,是①的有9人,占13%;②的有11人,占16%;③的有10人,占14%;④的有9人,占13%;多选的31人(分别选①②③④的14人、①②④的10人、①③④的1人、①③④②的1人、①②的5人),占44%;
大家是希望从①到④等四个方面改进集体协商工作。
二、工会主席卷情况
(一)个人基本情况(1--4)被调查的工会主席8人,1、性别是男3人,占37.5%,女5人,占62.5%;
2、年龄在30岁以下的1人,占12.5%;31--40岁的1人,占12.5%;41--50岁的4人,占50%;51--60岁的2人,占25%;
3、从事工会工作低于3年(含3年)1人,占12.5%;在3—8年(含8年)的5人,占62.5%;8年以上的2人,占25%;
4、对工会集体协商工作的了解程度是①的有2人,占25%;②的有5人,占62.5%;③的有1人,占12.5%;
(二)调查问题(5--43)
5、认为工会目前在履行哪项职能方面投入的力量最大,是①的有3人,占37.5%;②的有3人,占37.5%;③的有1人,占12.5%;④的有1人,占12.5%;
维护职能和建设职能投入的力量最大。
6、认为工会的四项职能中,当前应该在哪项职能方面加大力度,是①的有1人,占12.5%;②的有1人,占12.5%;③的有3人,占37.5%;④的有3人,占37.5%;
认为在参与职能和教育职能方面应该加大力度。
7、认为工会当前应着重解决哪个方面的职工诉求,是③的有1人,占12.5%;多选的有7人(选①②④的2人、①②④⑥的1人、②⑥的1人、③⑤的1人、③⑥的1人、③⑥④的1人),占87.5%;
从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工资收入、困难帮扶、社会保障依次解决职工诉求。
8、认为工会履行基本职责的最主要途径和方式是①的有2人,占25%;③的有2人,占25%;多选的有4人(选①②⑤⑥⑧的1人、①③⑤的1人、①⑨的1人、③②的1人),占50%;
认为工会履行基本职责的最主要途径和方式是劳动合同。
9、认为工会进一步加强维权工作,需要有哪些方面做出改革,是②的有1人,占12.5%;④的有4人,占50%;多选的有3人(选②③的1人、③②的1人、③④的1人),占37.5%;
工会工作方式方法是在工会进一步加强维权工作,最需要在此方面做出改革,其次是工会的组织形式,再次是工会工作运行机制。
10、认为是否应加强行业工会联合会建设,是①的有7人,占87.5%;③的有1人,占12.5%;
认为应该加强行业工会联合会建设比率是87.5%。
11、认为当前全省集体协商工作形势是①的有3人,占37.5%;②的有1人,占12.5%;③的有4人,占50%; 认为当前全省集体协商工作形势很好。没有“差”的说法。
12、认为当前集体协商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方面作用发挥是②的有3人,占37.5%;⑤的有5人,占62.5%;
当前集体协商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方面作用发挥是很差的,较好比率仅占37.5%。
13、认为集体协商制度实施的最大障碍是①的有2人,占25%;②的有1人,占12.5%;④的有1人,占12.5%;⑤的有2人,占25%;多选的有2人(选②④的1人、④⑤的1人),占25%;
最大障碍是政府作用发挥不够和职工参与度不够。
14、认为当前属于哪一类经济成分的企业最需要开展集体协商,是③的有4人,占50%;⑤的有3人,占37.5%;多选的有1人(选①②的1人),占12.5%;
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是最需要开展集体协商的。
15、认为当前属于哪一类经济成分的企业开展集体协商阻力最大,是①的有1人,占12.5%;②的有2人,占25%;③的有2人,占25%;⑤的有1人,占12.5%;多选的有2人(选②③的1人、③④的1人),占25%;
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开展集体协商阻力最大。
16、认为当前有多少比例的集体协商双方是真谈、实谈的,是①的有2人,占25%;②的有1人,占12.5%;③的有2人,占25%;⑥的有2人,占25%;⑦的有1人,占12.5%;
怎么个比例都有。
17、认为评价集体协商的效果,应以什么为标准进行考量,是②的有1人,占12.5%;④的有2人,占25%;多选的有5人(选①②的1人、①②④的1人、①④的1人、①②③④⑤⑥的1人、②④⑤的1人),占62.5%;
首先是集体协商是否是真谈、实谈,其次是职工工资福利有较合理的提高,再次是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双赢,四是劳动关系矛盾得到化解,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五是职工对集体协商过程及结果比较满意。
18、所在的地区是否开展过协商结果职工满意度调查,是①的有2人,占25%;②的有3人,占37.5%;③的有3人,占37.5%;
协商结果职工满意度调查工作开展得不好,仅仅有25%开展过。
19、认为有多少比例的协商结果(集体合同)是职工比较满意(职工满意率在60%以上)的,是①的有1人,占12.5%;③的有1人,占12.5%;④的有1人,占12.5%;⑥的有2人,占25%;⑦的有3人,占37.5%;
各种情况都有。
20、认为当前集体协商工作在全会各项工作中居于什么位置,是①的有1人,占12.5%;②的有2人,占25%;③的有3人,占37.5%;④的有1人,占12.5%;多选的有1人(选②③),占12.5%;
认为居于在工会维权工作中,与劳动就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安全卫生等工作处于平等地位的比较多。
21、对工会在集体协商中的表现是①的有1人,占12.5%;②的有4人,占50%;③的有3人,占37.5%; 对工会在集体协商中的表现没有不满意的。
22、认为当前工会投入到集体协商的工作力量是否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是②的有3人,占37.5%;③的有3人,占37.5%;④的有1人,占12.5%;⑤的有1人,占12.5%;
认为当前工会投入到集体协商的工作力量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23、认为当前工会对集体协商的经费保障是否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是②的有3人,占37.5%;③的有3人,占37.5%;④的有1人,占12.5%;⑤的有1人,占12.5%;
认为当前工会对集体协商的经费保障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比例是37.5%。
24、认为工会干部推动集体协商工作的积极性如何,是②的有2人,占25%;③的有5人,占62.5%;⑤的有1人,占12.5%;
认为工会干部推动集体协商工作的积极性起到一般及较高作用的占87.5%。
25、认为影响工会干部推动集体协商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是①的有1人,占12.5%;②的有2人,占25%;④的有1人,占12.5%;⑤的有1人,占12.5%;多选的有3人(选①②④的1人、①③④的1人、②③的1人),占37.5%;
主要因素一是工作难度大、二是上级领导重视支持不够、三是缺乏必要的资源和手段、四是工作付出较多,但是个人成长发展方面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五是说不清楚。
26、认为工会今后是否应对集体协商在人财物方面予以重点倾斜,是①的有6人,占75%;②的有1人,占12.5%;③的有1人,占12.5%;
75%的人认为今后应该对集体协商在人财物方面予以重点倾斜。
27、认为职工对工会开展集体协商的态度是②的有4人,占50%;③的有2人,占25%;④的有2人,占25%;
职工对工会开展集体协商的态度是有75%的职工对此有一定关注或欢迎。
28、认为目前在集体协商过程中职工参与程度是③的有7人,占87.5%;⑤的有1人,占12.5%;
目前在集体协商过程中职工参与程度一般的占87.5%,很少参与的占12.5%。
29、认为影响职工参与集体协商的因素包括②的有2人,占25%;④的有1人,占12.5%;⑤的有2人,占12.5%;多选的有3人(选①②③④的1人、①③④的1人、⑤①的1人),占37.5%;
因素包括一是集体合同形式化,无职工关心关注的实质内容,二是协商过程不透明,工会组织与职工沟通不够,三是在职工中开展集体协商宣传不够,四是集体合同落实不到位,五是其他原因。
30、所在的工会组织是否开展了行业集体协商,是①的有2人,占25%;②的有6人,占75%; 所调查的企业应该开展的已经开展了行业集体协商。
31、认为制约行业性集体协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②的有3人,占37.5%;⑥的有3人,占37.5%;多选的有2人(选①②③⑤的1人、①②⑤的1人),占25%;
一是行业双方协商主体测定劳动标准困难,导致缺乏实效性,二是行业主体不健全,三是说不清,四是相关法律支撑不足,五是政府发布的相关信息难以满足协商需要。
32、所在的工会组织是否聘任了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是①的有1人,占12.5%;②的有7人,占87.5%;
已聘任的占12.5%,未聘任的占87.5%。
33、所在的工会组织是否划拨了专项经费用于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是①的有1人,占12.5%;②的有7人,占87.5%;
已划拨的占12.5%,未划拨的占87.5%。
34、认为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的主要职责是⑧的有1人,占12.5%;⑨的有2人,占25%;多选的有5人(选①②③④⑥⑦⑧的1人、②③⑥⑦⑧的1人、②③⑥的1人、②⑤⑦的1人、②⑧的1人、),占62.5%;
一是宣传集体协商制度,二是参加对集体合同履约情况的监督检查,三是参与培训授课,四是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五是开展集体协商相关调查研究,六是直接作为职工方代表参与协商,七是协助政策文件制定,八是说服企业老板开展集体协商,九是说清。
35、认为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作用发挥是①的有1人,占12.5%;②的有7人,占87.5%;
认为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作用发挥一般,占87.5%。
36、认为当前基层工会干部能否胜任集体协商的职责,是①的有1人,占12.5%;②的有5人,占62.5%;③的有2人,占25%;
基本胜任的比例大些,占62.5%。
37、认为当前对基层工会干部的培训工作是否到位,是②的有2人,占25%;③的有6人,占75%;
培训工作没有很好,只是较好和一般,一般占75%。
38、认为是否有必要加大集体协商业务培训力度,是①的有4人,占50%;②的有3人,占37.5%;③的有1人,占12.5%;
认为应该加大集体协商业务培训力度,很有必要占50%,比较有必要和一般占50%。
39、所在的工会组织是否培育和推广了集体协商典型,是①的有4人,占50%;②的有4人,占50%;
半数的工会组织培育和推广了集体协商典型。40、认为今后全省集体协商发展趋势是①的有6人,占75%;②的有1人,占12.5%;④的有1人,占12.5%;
75%的人认为发展均势是社会高度关注,各方推动合力逐渐增强,逐步推动其成为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41、认为今后集体协商工作在全会全局工作中的地位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是①的有2人,占25%;②的有4人,占50%;③的有1人,占12.5%;④的有1人,占12.5%;
50%的人认为,在工会全局工作中的地位是作为工会的重点工作之一,但谈不上成为工会核心工作。
42、认为下一阶段工会集体协商工作的重点应当是⑤的有1人,占12.5%;⑧的有1人,占12.5%;多选的有6人(选②③④⑤⑦的1人、③④⑥的1人、③④⑦的2人、③⑤的1人、)④⑦的1人),占75%;
一是提高集体协商实效性,二是加强工会干部培训,三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四是总结推广典型,五是巩固现有建制率,六是加强立法,七是进一步扩大建制率,八是说不清。
43、认为提升集体协商质量,增强集体合同实效的关键因素是①的有1人,占12.5%;②的有1人,占12.5%;⑥的有1人,占12.5%;多选的有5人(选①②③④⑤⑥的2人、①②③⑤⑥的1人、①②④⑥的1人、③⑥的1人、),占62.5%;
一、问卷调查的说明
1、调查对象及内容
为避免学习者处于初级阶段, 对日语理解不够深入而出现简单误用, 本次问卷特将调查对象设定为中高级日语学习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3年级的学生, 共计46人。例句出自『中国语补语例解』辞典, 共13个。
(1) 她染红了头发。 (2) 小王不小心把碗打碎了。 (3) 他把桌子擦干净了。 (4) 把抹布擦破了。 (5) 把纸盒儿压扁了。 (6) 他锤平了铁板。 (7) 她哭红了眼睛。 (8) 太郎把运动鞋跑坏了。 (9) 嗓子都说干了。 (10) 张三杀死了李四。 (11) 把啤酒冰凉了再喝。 (12) 他喝醉了。 (13) 这场比赛他们打败了。
2、设问说明
为使问卷调查的设问更具针对性, 笔者首先从『中国語補語例解』这本辞典中抽出942个用例作了考察, 将汉语[动词+结果补语]的日语译文分为四大类 (详见单海英, 2010) 。
(1) 与[动词]和[结果补语]相对应的部分都出现的译文
①能译为结果构文的译文。②不能译为结果构文的译文
(2) 只与[动词]相对应的部分出现的译文
(3) 只与[结果补语]相对应的部分出现的译文
(4) 意译文:四大类中的第四类与前三类有明显的不同, 容易辨别, 且数量相对较少, 只要掌握住一些俗语, 惯用说法即可正确译出。故本次调查没有将这类译文列为调查对象。其他类型的例句分配情况如下:
第一类①类:例文1~3
第一类②类:例文4~9
「动词」为他动词的情况:例文4~6「动词」为自动词的情况:例文7~9◎第二类:例文10, 11。
◎第三类:例文12, 13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因本次问卷调查只为弄清学习者关于汉语[动词+结果补语]这一部分的译文翻译情况, 故对除此以外的其他成分误译不在错误统计范围内。问卷调查的结果详见下表。
从统计结果中不难看出, 第一类②类, 出现的误用最多。尤其是像动词为「擦破」「压扁」「锤平」这样的他动词时, 误用率达到87.0%以上。其中「锤平」的错误率更是达到95.7%之多。问卷调查中, 「他锤平了铁板」这个句子, 译为「彼は金属を叩いて平らにした」这样的正确译文的只有2名学生, 而译成「彼は金属を平らに叩いてしまった」或者「金属は彼に平らに叩かれた」这样的译文的人数多达44人。大家都将句子译为了日语结果构文。而实际上日语的结果构文虽然和汉语的结果补语都可以表示动作的结果, 但是在句子构成上对动词和结果述语都有严格的语意限制, 所以大部分用例不能翻译成日语结果构文。
对于日语结果构文对动词和结果述语都有限制这一点, 高見 (1997) 和影山 (2001) 作了详尽的叙述。高見指出, 日语结果构文中, 动词本身内部必须含有结果述语所表达的语义。影山又提出, 结果构文中的结果述语所表达的状态变化, 必须和主动词所包含的样态变化的方向性一致。崔玉花 (2005) 进一步指出能够出现在结果构文中的动词, 只有状态变化动词和表面接触动词两类。且结果述语所表达的结果状态要与动词内部所蕴含的变化的方向性保持一致。
由此可见, 例句「擦破」「压扁」「锤平」中, 动词本身或者动词与补语的搭配并不符合构成日语结果构文的条件。而大多数学生出现误用就是因为不了解日语结果构文的特征。
从调查结果看, 「哭红」「跑坏」「说干」这些例句也有相当一部分被误译为日语结果构文形式。例如「太郎把运动鞋跑坏了」, 误译为「太郎は靴をぼろぼろに走った」的17例, 译为「靴は太郎にぼろぼろに走られた」的3例。原因同样是对日语结果构文的特征把握不清。但是其误用率却大大低于上述三个他动词的例句。也就是说动词为他动词的情况, 其误用远远高于自动词。其原因笔者认为和汉语中自动词本身也不能接宾语有着很大关系。
但是对于第一类②类, 即不能译成日语结果构文的例句该如何翻译呢?
影山 (1996) 指出, 这类句子一般译成复合动词或者将[动词]与[结果补语]相对应的成分分别以两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例如:
○他坐长途汽车坐惯了。彼は長距離バスに乗り慣れた。 (复合动词)
○老王累弯了腰。王さんが疲れて、腰が曲がってしまった。 (两个句子)
不过据笔者调查, 这类句子数量庞大, 其译文形式不只上述两种。对于这类句子的翻译笔者将在以后的论文中作进一步探讨。
关于第一类①类, 由于符合日语结果构文的特征, 可以译成结构构文, 学习者容易把握, 调查的结果也证明这一点。
对于第二类和第三类,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习者出现的误用很少。这与这类句子在学习者实际学习过程中出现频率高是分不开的, 而且不能否认这与笔者设问的例句比较简单有一定关系。尽管如此在调查中还是发现了一定程度的误用。例如:「他喝醉了」这个例句, 我们只要译成「彼は酔っ払いになった」即可。这是因为在日语中, 根据我们的常识, 很轻易就可判断出「酔っ払い」这个结果肯定是由「お酒を飲む」这个动作引起的。所以在日语中如果造成这种结果的动作能够通过文脉或常识推测出来, 在表达中就会被省略。这是日语表达的一个习惯。但据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 个别学习者还是将其译为「彼は飲みすぎた」 (1例) 、「彼はお酒を飲んで酔っ払った」 (1例) 、「彼は酔っ払いに飲んでしまった」 (1例) , 占总数的6.5%。虽然上述翻译在语法上并没有错误, 但是却不符合日语表达习惯。充分说明学习者对于中日两种语言的语义范畴和语言习惯上的差别认识不够。由于篇幅缘故, 不再赘述。笔者将在以后的课题中对中日两国语言表达习惯上的异同作深入探讨。
摘要:本稿中就汉语[动词+结果补语]的日语译法问题, 对日语学习者做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对于日语译文所呈现出的四类形式中, 以第一大类中不能译为日语结果构文这一形式的误用为最多。尤其是动词为他动词时, 误用率接近甚至超过90%。本文对此现象作了进一步探讨, 希望为今后的日语教学以及日语学习者的学习提供参考。
关键词:结果表达,日语译文,误用,分析
参考文献
[1]侯精一他.『中国語補語例解』[M].商务印书馆, 2001.
[2]影山太郎.『动词意味论』[M].くろしお出版, 2001『動詞の意味と構文』大修館, 1996.
[3]高見健一.『机能统语论』[M].くろしお出版, 1997.
[4]崔玉花.「結果構文に関する日中対照研究」[M].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5.
亲爱的同学:下面是有关我们物理学习的调查问卷。请你认真地阅读每一到题目,选出最合适的答案。以便我们跟好地改进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留格一中物理作业评价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下面是有关我们物理学习的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形式进行,请你认真地阅读每一到题目,选出最合适的答案。以便我们跟谢谢!
1.你认为做物理作业()(1)重要(2)较重要(3)不重要
2.物理作业都是你自己独立完成的吗?()(1)是(2)有时需要同学帮助完成(3)不是 3.你认为老师全批全改必要吗?()(1)很重要(2)可以不批但必须讲解 4.当作业本发下来时,你()
(1)及时看对错,马上改正(2)有时看,但不知道错哪,依赖教师讲评?(3)对错无关,不看
5.你认为哪种作业批改形式效果好?()(1)教师全批全改(2)同学对批(3)自己批自己的 6.你喜欢和你的同学交换作业互相批改吗?()(1)喜欢(2)不喜欢
7.你喜欢自己批自己的作业吗?()(1)喜欢(2)不喜欢
8.你认为有必要整理错题吗?()(1)有(2)没有
9.你认为怎样批改作业能提高你的能力和成绩,能提一些建议吗?你的建议对我很重要。
好地改进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谢谢!1.你喜欢老师对你的作业给予评价吗?()
A 喜欢B 不喜欢
2.作业批改后,你是否愿意看到作业本上只打‘√’和‘×’((1)是2)希望看到教师的评价(3)希望看到鼓励性的语言3.你喜欢的评语形式是()(1)直接指出不足(2)婉转些(3)不必评好坏 4.你喜欢老师从多方面来评价你的作业吗?()
A喜欢B不喜欢
5.你喜欢老师用不同的标准评价大家的作业吗?()
A 喜欢B 不喜欢
6.当作业完成后,你喜欢老师给你什么样的评价?()
A.鼓励性的语言B.贴纸奖励C.打等级 7.你喜欢和你的同学交换作业互相批改,并彼此评价吗?()A 喜欢B 不喜欢
8.你喜欢自己判自己的作业并给予评价吗?()A 喜欢B 不喜欢
您好,我们是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为调查社会公德现状特设计此问卷,为使我们的调查结果更准确,希望您能积极配合,认真作答,谢谢!
性别:年龄:职业:
1.你对我国社会公德的现状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不太满意 D.很不满意
2.你认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是否有待于提高?
A.非常有必要B.应该有一定加强C.应该不用D.已经很好了,不用加强
3.你对高校的社会公德教育的看法?
A.效果很好B.效果一般C.效果较差D.没注意
4、进入安静的公共场所时,你的手机会
A、开静音或调成震动’B、把音量调小C、不作任何处D、看心情而定
5.如果你在街上边走边吃小吃,在你视线范围内看不见垃圾桶,你会
A、拿着垃圾直到见到垃圾桶再扔掉B、拿着,如果实在没有垃圾桶就直接扔掉
C、趁人不注意直接扔掉D、不理会是否有人,直接扔掉
6.当你在街上看见有人身受重伤时,如果周围没有人,你会
A、扶她到医院就诊B、叫救护车,直到救护车来了之后再走
C、害怕被反咬一口,不予理会,直接走开D、打电话叫了救护车就走
7、对在公共场所光膀子、脱鞋、抽烟等行为的看法
A不赞同,认为形象市容B无所谓,觉得影响不大
C很正常,甚至自己也做过D.看情况吧
8.对校园中的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哪一种方式解决比较好?
A.把社会公德纳入校规,与奖学金,保研挂钩B.成立维护公德的校园巡逻队
C.放任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D.其他
9、若你的朋友要去做违背公德的事情,你的行为,A 会,不过只是说说而已B 会,并且多次提醒他不要做
C 无所谓,只要自己不做就行D 认为他有自己的想法 没有必要瞎掺和
10、决定公民社会公德意识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A社会环境B家庭陶冶C学校教育D 舆论导向E 其他
11.见到有人游览古迹时,在柱子上刻字留念,你会
A、劝他不要这么做B向有关工作人员反映C、内心愤怒但不会制止,自己不做就行
D、这是正常的,不去管他E、我也想刻一个
12、您认为对于违反社会公德的不文明行为最应采取的治理方法?
A健全法律法规,严格执法B 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C 狠抓家庭学校教育
D加强舆论监督导向E加强自身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