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读骆驼祥子有感500字(精选4篇)
当虎妞难产死后,我真切的感受到祥子对家破人亡的痛苦,但在小福子的悉心照料下,他真心爱上了这个苦命的姑娘,我打心眼里赞同他,可是命运像一个调皮的小男孩总是“光顾”祥子。因生活所,小福子成了娼妓,没等祥子娶她就上吊了。我禁不住为祥子失去了一个美好愿望而感到惋惜,同时也非常痛恨命运的公平,面对一次又一次的伤心、悲痛,他心中最后的一朵希望的火花也被无情的命运吹熄了。
就因为这一点一滴,一字一句使祥子彻底崩溃并堕落了。他每天吃喝嫖赌、偷奸耍滑,甚至出卖过人命,使他沦为一个社会人渣,一具行尸走肉,让我觉得半信半疑,一个曾经有过美好愿望的人,却成了一个毫无自己、静待死亡的人。
祥子想要一辆自己的车。这个愿望贯穿全文,甚至是决定了祥子的一生。祥子拥有的第一辆车是惟一一辆他自己的车。“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虽然吃了如此多的苦,但祥子一看见那辆锃新的车,便什么抱怨都没有了。他与这车有感情,如同夫妻一样,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马上应合着。正因这车对于祥子是如此重要,如此值得珍爱,它的丢失才非同寻常,足以成为人物悲剧的起点。
读骆驼祥子有感300字
祥子垮了。他最后的一丝志向没有了,他唯一的希望破灭了。他没有再回曹家,而是混到了下等车夫中,变得麻木,潦倒,自暴自弃了。最后,他成为了一名送丧的人,在出殡仪仗的行列里,打着一面破旗,精神恍惚,如行尸走肉一般度过余生。
这就是祥子。他是中国旧社会中车夫的代表,下等人的代表。他的一生是曲折的,但是他每次命运的改变也似乎是自然的,尽管他开始是怎样的努力,但是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没有灵魂的活死人,这怎能不令人悲凉呢?此刻,我突然发现自己悲凉的是什么时候了:是吃人的社会,是扭曲的人性,是不公的命运。
读骆驼祥子有感300字
这样的悲剧地揭了露旧社会的恶劣,和这个故事所反映出的黑暗的社会,同时这个悲惨故事,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与悲惨的命运。他本来是个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的人,但恶劣的生活却让他放弃了愿望,放弃了生活可见,旧社会是如此的黑暗,如此的令人畏惧,祥子仅仅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了,折磨好强的他,毁了他的梦想,后来却变成了悲剧。令人毛骨悚然,胆战心惊。
在那个黑暗的社会中,人类的力量太渺小了。我们要学习把挫折看成一种精神财富去珍惜它,自己的命运有自己决定,不能轻易放弃生活的勇气。我们生活在封建社会里,是多么的幸福,我们要珍惜,珍惜美好的生活。读骆驼祥子有感300字
《骆驼祥子》讲了一个车夫的故事,描绘了当时的旧社会是如何改变一个正直又好强的人。骆驼祥子既善良又淳朴,对生活具有积极和坚韧精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去买一辆自己的车来拉。经过3年多的努力,他终于用买来了一辆的洋车,没过多久却被大兵抢走了他的洋车,接着还又骗走了他的其他积蓄。以后他用虎妞的钱去买了一辆新的洋车,他在经过多次挫折之后,终于完全放弃了他的愿望。他知道小福子自杀后,彻底熄灭掉他最后的一丝希望,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读骆驼祥子有感300字
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祥子胸怀大志,勤劳节俭,为什么最终还是走投无路?为什么非把他逼上梁山不可?难道那是个不让好人有活路的社会吗?
其实祥子只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典型,他的下场就是当时社会所有无权无势的人们的下场。从中可以了解到,在当时混乱的社会里,人们是过着怎样的生活。
看完整本小说我只有一个感慨:祥子,他怎么变成了这样?
从看这篇小说一开始,我就很喜欢祥子。在品格上,他朴实、善良、能吃苦、任劳任怨;在外貌上,他年轻,俊美,大高个;在精神领域,他自信,有自己的目标与方向,他相信靠自己双手的力量一定能过上好日子,所以他很努力。用现在流行的话说是:高、富、帅。 老舍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是这样描写他的:祥子...... 他是属于年轻力壮,而且自己有车的那一类:自己的车,自己的生活,都在自己手里,高等车夫。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象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象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象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
由作者的描写可看出祥子的优点包括我上面说的所有。可是他唯独和一个字不沾边,那就是“富”。他有自己的车,而且不用交车份儿,每天老老实实的拉自己的车,生活应该也算小康。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祥子的车没拉几天被大兵给收走了,他自己也被捕了。在劳改的路上,他凭借自己的聪明与勇敢逃了出来,并带走了几头骆驼,卖了三十几块钱。他劳碌了很多年才买到的车子啊,就这样被抢了。换谁谁不难过啊。作者在描写祥子劫后余生的时候,有很多细微的心里描写。例如:....... 吃苦,他不怕;可是再弄上一辆车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事;至少还得几年的工夫!过去的成功全算白饶,他得重打鼓另开张打头儿来!祥子落了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凭什么?“凭什么?”他喊了出来。这样一个不爱说话,把什么都放在心里的闷罐子,在此时此刻却喊了出来,可见,这个事情给他的打击是很大的。
他是一个执着而有斗志的年轻人啊。即使他的车被人抢了,他也还是相信凭他的努力与力量,一定还能再买辆车。车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的一切,他觉得只要有了自己的车,他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于是他的前期生活就一直在为有一辆自己的车而奋斗着。
整本书就一直在描写着祥子的人生。前后的强烈对比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可怕的社会生活。作者最后是这样描述的:“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去。祥子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
作者整本小说就是用强烈的对比,让读者想成强烈的心里反差。祥子从一开始的不抽烟、不喝酒、努力、勤奋、自信。就连被虎妞勾引,他知道虎妞不是处女后,他觉得她是烂货,他好像是个完美主义者,是个纯洁的人。到后来他自己经常去白房子里,他爱上了漂,爱上了赌。他染上了病。以至于后来他的病使他都不能行走了,用作者的话说是“蹭”。他彻彻底底的变成了一个活死人。他从开始的时候看不惯那些车夫的作为,到后来和他们一样,甚
至有过之而不及。唉...... 对么悲哀的一件事啊。我在看到他去找曹先生出主意的时候,我以为他会振作,我跟着他激动跟着他去找小福子。可是后来小福子的死也让他死去,也让我对他绝望了。对祥子我只有深深的惋惜。对好的一个青年啊,就这样,才二十多岁就对生失去了希望。
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老舍先生在小说中对这个吃人的社会讽刺:“祥子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的过错。”以及阮明被判死刑时对当时的中国人的讽刺:“枪毙似乎太简单,他们爱听凌迟,砍头,剥皮,活埋,听着象吃了冰激凌似的,痛快得微微的哆嗦。可是这一回,枪毙之外,还饶着一段游街,他们几乎要感谢那出这样主意的人,使他们会看到一个半死的人捆在车上,热闹他们的眼睛;即使自己不是监斩官,可也差不多了。这些人的心中没有好歹,不懂得善恶,辨不清是非,他们死攥着一些礼教,愿被称为文明人;他们却爱看千刀万剐他们的同类,象小儿割宰一只小狗那么残忍与痛快...... ”还有在祥子和虎妞结婚后在一个大杂院中,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描写等等,反映了底层人民生活困窘的社会现象。
小说从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祥子,到对生活充满绝望的祥子,两个祥子的强烈对比来揭示底层人民可悲的人生境遇,让人看完后发出无限的感慨与惆怅。
祥子是有爱情的。他有过一次婚姻,虽然并不美满。可是他也有过他喜欢的女人——小福子。在他彻底的自暴自弃之前他是找过小福子的,他还对这个社会抱有希望。他去找曹先生,这个社会中少有的好人,他去找曹先生给他出主意。在曹先生给他出主意后,他对生活又燃起了希望,他去找小福子,他爱的女人。可是当他听说小福子已经死了的时候,他的心也跟着死了,他绝望了。他觉得这个世界就像小马儿的祖父说独自想混好真是比登天还难。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也是值得学习的,特别是描写虎妞去曹先生家找祥子他们俩在路上的谈话。“这时,风把灰云吹裂开一块,露出月光,二人已来到街的北头。御河的水久已冻好,静静的,灰亮的,坦平的,坚固的,托着那禁城的城墙。禁城内一点声响也没有,那玲珑的角楼,金碧的牌坊,丹朱的城门,景山上的亭阁,都静悄悄的好似听着一些很难再听到的声音。小风吹过,似一种悲叹,轻轻的在楼台殿阁之间穿过,象要道出一点历史的消息。虎妞往西走,祥子跟到了金鳌玉蝀。桥上几乎没有了行人,微明的月光冷寂的照着桥左右的两大幅冰场,远处亭阁暗淡的带着些黑影,静静的似冻在湖上,只有顶上的黄瓦闪着点儿微光。树木微动,月色更显得微茫;白塔却高耸到云间,煞白煞白的把一切都带得冷寂萧索,整个的三海在人工的雕琢中显出北地的荒寒。到了桥头上,两面冰上的冷气使祥子哆嗦了一下,他不愿再走。平日,他拉着车过桥,把精神全放在脚下,唯恐出了错,一点也顾不得向左右看。现在,他可以自由的看一眼了,可是他心中觉得这个景色有些可怕:那些灰冷的冰,微动的树影,惨白的高塔,都寂寞的似乎要忽然的狂喊一声,或狂走起来!就是脚下这座大白石桥,也显着异常的空寂,特别的白净,连灯光都有点凄凉。他不愿再走,不愿再看,更不愿再陪着她;他真想一下子跳下去,头朝下,砸破了冰,沉下去,象个死鱼似的冻在冰里。”这里是虎妞骗祥子说他怀孕了,本来祥子是打算和他一刀两断的,没想到虎妞竟然怀孕了。这样的环境烘托出祥子心里的恐惧与绝望。
看完了《骆驼祥子》,我心里是很难受的。祥子那样一个高大帅气、任劳任怨、自信、纯洁的人,竟然最后是这样的一个下场。我好像有点不能接受。同时我又觉得祥子自身的软弱性与不该有的执着,真的很令我气愤。在虎妞来找他,把他的三十块钱给了他后。他心里很矛盾,他不想娶虎妞,又不想离开北平,他不敢尝试新的事物。在他看来只有拉车,是最保本最能攒到钱的工作。他心里想:离开北平是最下策。如果换做我的话,我倒是觉得离开北平是最好的决定。即使不去其他地方,我也可以回乡下去。三十块钱在乡下也算不少了,也大可以找个媳妇买块地,至少不至于饿死。不想娶虎妞,又不想回乡下,喜欢大城市的生活。那倒不如拿着那三十块钱跑到其他的城市。而祥子所能想到的城市只有天津,他觉得只
要坐火车的大概都是离北平很远的地方。这也从另一方面显示了祥子的无知和贪恋大城市的生活。
《骆驼祥子》中讲述的是一帮穷苦百姓,就是社会中一群白白被剥削的奴隶,他们面对生活,也试着努力过,攀登过,但不幸的命运可腐朽的制度却让他们一次又一次的白费了。没有办法,也没有希望,而他们的肉体也腐烂在沦落在道德之中。
祥子,正是这芸芸众生劳苦大众中的典型,他来到北平,无依无靠,但他要强,靠自己挣钱买车。可是他几次买车,却又几次失去了,不是被抢就是被勒索,或为生活所迫卖掉。他有一身力气,却时时被人欺负。他的身心倍受折磨。还有他的老婆虎妞,用计嫁给了他,虽然带给他一些钱,但却好吃懒做,还妨碍祥子去挣钱,以至于祥子根本就无幸福可言。不久,虎妞就因难产而死。邻居的小女儿小福子愿意嫁给他,可是祥子却没有能力,于是答应道外挣钱后再来娶她。祥子一直在外奔 着,他只有一丝希望一一小福子。他知道小福子是真正对他好的女人,可是,就当他回来时,一切都已经太迟了。小福子已经沦为妓女,不堪忍受,上吊自杀了。祥子悲痛欲绝,他的心已死,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从此他不思进取,渐渐流落成街头混混,行尸走肉般游荡的喘息着。
整部小说语言生动,又刚劲有力,刻画出一群个性鲜明的人物,中国的旧社会如此黑暗,希望有时这么渺茫,他就发生在不久前的中国,雄鸡病危的年代。
【小学生读骆驼祥子有感500字】推荐阅读:
读做好学生有点累有感500字11-24
小学读《青鸟》有感200字02-25
小学生读《童年》有感作文300字02-25
读海蒂有感小学作文450字03-02
小学生读草房子有感600字12-16
小学读《伊索寓言》有感300字10-18
小学生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400字左右02-18
读凡卡有感500字小学作文06-20
读《小学生天地》有感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