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请礼仪

2025-01-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宴请礼仪(精选4篇)

宴请礼仪 篇1

卡塔尔居民大多数是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流行其他伊斯兰教国家的风俗习惯,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传统礼仪。卡塔尔人喜爱交朋友,每逢客人来访,不论自己多忙,都要停下来热情接待。接待阿拉伯国家的朋友,要相互拥抱,亲切吻额;接待其他外国朋友,要行握手礼。当然,这些见面礼仅在同性别的朋友之间进行。卡塔尔人见面首先说一句“萨拉姆·阿拉库姆”(您好),接着握手并说“凯伊夫·哈拉克”(身体好),如果是阿拉伯朋友,便将左手搭在对方的右肩上,拥抱并吻对方的双颊。卡塔尔人在办公室里接待朋友,行过见面礼后,第一件事便是请客人喝咖啡茶,然后再进行谈话。卡塔尔人非常高兴在家中接待客人,他们认为客人登门拜访是自己的一种荣耀,另外在家中可以进行无拘无束地谈话。应邀到卡塔尔朋友家里作客,要准时赴约,以免让主人空等而浪费时间,因主人是很遵守时间的,到时会在家里恭候。也不要过早抵达,以免主人因准备不足而显得难堪。因有特殊原因而迟到,见面后要向主人作解释,并表示歉意。万一遇到特殊情况而不能应邀赴约,要设法尽早通知主人,很有礼貌地表示歉意,因卡塔尔人认为失约是失信于朋友的行为。客人进门,宾主相互行见面礼后,主人先给客人送上咖啡茶,然后点燃乳香枝或香片,顿时满室飘香,再往客人身上喷洒几滴名贵香水,在香气宜人的气氛中进行热情谈话。阿拉伯人相互交往中有赠送香片、香枝、香水的习惯,如果送给主人一瓶香水或一盒香料,主人会高兴接受,会视为珍贵礼物,客人也显得自然而得体。主人接受礼物后,常常会当场回赠一份更为珍贵的礼物,客人要欣然接受并表示谢意,如果不接受,则可能引起主人生气。对卡塔尔朋友不要送烟、酒、塑雕品等,这些是穆斯林所不喜欢的。同主人交谈时,要避免谈论政治、宗教、女人等问题。卡塔尔人对待客人十分真挚,总是倾其家中所藏进行招待,至少要留客人吃一顿饭,而且客人在饭桌上吃得越多,主人愈显得高兴,觉得客人很喜爱自己准备的饭菜,因此,到卡塔尔朋友家中拜访之前,最好不要吃得太饱。卡塔尔人的膳食以米饭、牛羊肉为主,也喜欢吃海味。招待贵宾多用烤全羊,在羊肚里填上米饭再烘烤,别有风味。有时也请客人吃椰枣饭,用椰枣、松子和葡萄干炒米饭,香甜可口。招待客人吃的海味是烤鱼和蘸汤大虾。一种用做烤鱼菜的鱼名叫“哈穆拉”,颜色发红。肉质鲜嫩,一般重10多斤,用松枝烤熟,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蘸汤大虾是将大虾油煎或水煮后蘸上用羊肉末制的佐料汤,鲜美爽口。吃饭时,宾主依次盘坐在地毯上用手抓食,宾主边吃边谈,一顿饭常常长达一、二个小时,最后送上咖啡,客人喝几口咖啡后,可以起身告辞。同其他伊斯兰国家一样,卡塔尔严禁穆斯林食猪肉,饮烈性酒、禁烟,而且禁赌,如有违犯严加惩处,对外国人也不例外。非穆斯林不得进入清真寺,穆斯林进入清真寺须净身、脱鞋,女性穆斯林进入清真寺还须身着黑色蒙面纱。女性不同陌生男子接触,不得穿短衣短裙(外国女性也须这样)。女孩子通常是一身蓝色的长衫,出门出外,不能裸露手脚,女性在公众场所露出双脚,被视为不体面的行为,必须穿上鞋袜。许多女性婚后不再抛头露面,一年之中难得去一次市场,连购买衣料、服装都是由丈夫代替到商店选购。来源:世界美食网

宴请礼仪知多少 篇2

题目 宴请礼仪知多少

院(系)*** 专 业 *** 学生姓名 *** 成 绩 指导教师(职称)

摘 要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人们对“礼”的理解多种多样,而我们通常讲的“礼”是“礼仪”。一个成功的人,除了具备敏锐的头脑、睿智的眼光、高深的文化修养外,还应懂得公共关系中的奥秘,这样不仅有利于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展示人格魅力,而且有利于在一些活动中赢得对方的尊重和信任。

关 键 词:宴请礼仪;人际交往;公共关系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在人际交往中,不成规矩也难成方圆。我所说的规矩,既包括人际交往的一般规则,也包括人际交往应当遵循的礼仪。公共关系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它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能够了解并且运用这些关系,有助于建立广泛的人脉关系,使我们的人际交往及活动中八面来风,游刃有余,事半功倍。吃饭在商务活动中是一种的必要礼仪,或者说就是工作的一部分,很多时候这种礼仪和应酬是商界的主题联络途径。

平常老百姓吃饭,其实就是为了吃饭。但是在商务交往中,在政务交往中,尤其是在有目地的公共场合,宴会实际上也是一种交际,而且是一种典型的交际场合。宴会者,以宴会友。虽然过去的人经常讲,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那是老一辈人的说法。当今社会,公关活动中,还真就是

[1]离不开请客吃饭。其实,宴会就是一个桥梁,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拉近了,生意就好谈了,事情就好办了,就是这么简单。但是,宴请的礼仪大家又知道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一、邀 请

在商务交往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实际需要,商务人员必须对一定的交往对象发出约请,邀请对方出席某项活动,或是前来我方做客。这类性质的活动,被称之为邀约。在一般情况下,邀约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正式的邀约,既讲究礼仪,又要设法使被邀请者备忘,所以它多采用书面的形式。非正式的邀约,通常是以口头形式来表现的。相对而言,它要显得随便一些。正式的邀约,有请柬邀约、书信邀约、传真邀约、电报邀约、便条邀约等等具体形式。在请柬的行文中,通常必须包括活动形式、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要求、联络方式以及邀请人等项内容。客人也会拿着请柬来准时赴约,这也学就是我们从古至今的一种约定,也是约定俗成的,拿着请柬,总感觉到这就是很庄重的事情了,当然要正式对待了。非正式的邀约,也有当面邀约、托人邀约以及打电话邀约等不同的形式。它多适用于商界人士非正式的接触之中。这个就显得比较随和,例如家常便饭,朋友聚会,家庭聚餐等,口可以非正式邀约的形式通知亲朋好友,这个既简单又方便,还很实惠,很适合我们大众老百姓的生活。

二、认真准备

接到邀请,能否出席应该尽早答复对方,以便助人做出安排。应邀后不要随意改动,万一遇到特殊情况不能出席时,尤其是作为主宾,要尽早向助人解释、道歉,甚至亲自登门表示歉意。出席宴会前,应梳洗打扮,[2]女士要化妆,男士要梳理头发并且剃须。衣着要整洁、大方、得体、美观。这将给宴会增添隆重的气氛。即使是非正式邀约,也要认真准备,充分做到尊重主人,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啊,这种美德,不仅要发挥,而且要宣扬,让我们的世世代代、子子孙孙都继承下去。

三、按时抵达

按时出席宴会是最基本的礼貌。出席宴请活动,抵达时间的迟早,逗留时间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对主人的尊重,如果迟到了,也不要迟到的时间过长,大约在4~10分钟之内,如果超过10分钟,就要跟主人提前打电话说明情况,并解释原因,这样才能表现出对主人邀请看待的重要性,但是也应该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当地的习俗把握。

四、礼貌入座

应邀出席宴会活动,应听从主人的安排。假如是宴会,进入宴会厅之前,先掌握自己的桌次和座位,入座时应注意座位卡是否写有自己的名字,不可随意入座。如邻座是长者活者女士,应主动帮助他们拉椅子,让他们先坐。入座后要端正,不可用手拖住腮或者将臂肘放在桌子上,也不可随意玩弄桌上的餐具等。坐下后,如果有茶水,可以轻轻饮用。突然觉得,中国人的礼仪真是很多啊,但是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被称为礼仪之邦啊!其实不仅是中国,西方的礼仪也很多。西餐入席的规矩十分讲究,席位一般早已安排好,这时,和你同来的先生或女士绝不会被安排坐在你身边。外国人认为熟人聊天的机会多得很,要趁此机会多交朋友。男女主人分别坐在长方形桌子的上、下方,女主人的右边是男主宾,男主人的右边是女主宾。其它客人的坐法是男女相间。男士在上桌之前要帮右边的女[3]士拉开椅子,待女士坐稳后自己再入座。西方人很注重交流,也觉得这是个交朋友的好场合,因此,他们会主动与人交谈,热情并大度,这是就既不能忘了老朋友,也要利用这个机会多交一些新朋友,交谈时,不要只限于跟一个人活一个小圈子交谈,而是要主动转移阵地,多接触一些其他人和其他的圈子。但是,中国人绝对不会一男一女间隔坐在一起,一般都是男士一桌,女士一桌,这也许就是中西方的差异吧。

五、文雅进餐

俗话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其实,吃也要有吃相。在社交过程中,要吃出礼仪,吃出修养。进餐时要注意举止文雅,取菜时不可一次盛得太多,待盘中食物都吃完后,可以再取。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后在交谈。吃食物要讲究文雅,要微闭着嘴咀嚼,不可发出声响,要将食物送入口中,不能伸口去迎接食物。并且注意在餐桌上不能描眉画眼涂口红,或者梳理头发,在用餐期间,不能宽衣解带、松领带、挽袖扣、卷裤腿等。取菜舀汤,应使用公筷公匙。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喷嚏、打嗝。万一不禁,应说声“对不起”。

[4]

进餐的速度,宜与男女主人同步,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更不要用力太猛,响声大作,应保持自己的风度,干净利落。吃完后,餐具务必摆放整齐,不可凌乱放臵。餐巾亦应折好,放在桌上。中国人喜欢在餐桌上,帮周围的朋友夹菜,以表达友好之情,但是,要注意的是夹菜时要用公用的筷子或者餐具,千万不要用自己的,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六、学会祝酒

虽然说自古有“无酒不成席”的说法,但是古人也并不是讲究“感情深,一口闷”,反而认为劝酒强人所难是失礼。对缺乏酒量甚至涓滴不沾的宾客不强人所难,而是采用其他饮料代替。敬酒时要有序,要主次分明。碰杯时,主人和主宾先碰,宾客的杯檐一定要比主人低一些,以显示我们的尊重。人多时可同时举杯示意,不一定碰杯。碰杯时要大方,注视对方,以表示敬重友好。一般倒入杯中的酒要喝完,不然就不礼貌了。

七、告辞致谢

正式宴会一般吃水果后宴会结束,此时,一般先由主人向主宾示意,请其做好离席的准备。对主人的致谢,除了在宴会结束告辞的谢意以外,若正式宴会,还可以用便函表示感谢。中国人,喜欢在聚会后一起聊聊天,叙叙旧,这也是个表达谢意的一种方式。结论:

介绍商务宴请礼仪 篇3

关键词: 宴会礼仪人际交往请客邀请

在商务交往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实际需要,商务人员必须对一定的交往对象发出约请,邀请对方出席某项活动,或是前来我方作客。这类性质的活动,被商务礼仪称之为邀约。

在一般情况下,邀约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正式的邀约,既讲究礼仪,又要设法使被邀请者备忘,故此它多采用书面的形式。非正式的邀约,通常是以口头形式来表现的。相对而言,它要显得随便一些。

正式的邀约,有请柬邀约、书信邀约、传真邀约、电报邀约、便条邀约等等具体形式。它适用于正式的商务交往中。非正式的邀约,也有当面邀约、托人邀约以及打电话邀约等不同的形式。它多适用于商界人士非正式的接触之中。前者可统称为书面邀约,后者则可称为口头邀约。

根据商务礼仪的规定,在比较正规的商务往来之中,必须以正式的邀约作为邀约的主要形式。

在正式邀约的诸形式之中,档次最高,也最为商界人士所常用的当属请柬邀约。只有采用请柬邀请佳宾,才会被人视之为与其档次相称。请柬又称请帖,它一般由正文与封套两部分组成。不管是上待购买印刷好的成品,还是自行制作,在格式上行文上,都应当遵守成规。请柬正文的用纸,大都比较考究。它多用厚纸对折而成。以横式请柬为例,对折后的左面外侧多为封面,右面内侧则为正文的行文之处。封面通常讲究采用红色,并标有“请柬”二字。请柬内侧,可以同为红色,可采用其他颜色。但民间忌讳用黄色与黑色,通常不可采用。在请柬上亲笔书写正文时,应采用钢笔或毛笔,并选择黑色、蓝色的墨水或墨水汁。红色、紫色、绿色、黄色以及其他鲜艳的墨水,则不宜采用。

目前,在商务交往中所采用的请柬,基本上都是横式请柬。它的行文,是自上而下的,自右而左地竖写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竖式请柬多用于民间的传统性交际应酬。

在请柬的行文中,通常必须包括活动形式、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要求、联络方式以及邀请人等项内容。

谈起喝酒,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过切身体会,“酒文化”也是一个既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的确,酒作为一种交际媒介,迎宾送客,聚朋会友,彼此沟通,传递友情,发挥了独到的作用,所以,探索一下酒桌上的“奥妙”,有助于你求人交际的成功。到达 到达:你最好按时到达,迟到四五分钟也行,但千万不能迟到一刻钟以上,否则到时为难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如果去的是富裕而讲究的人家,你进大门时遇到的第一个人可能是个男当差,负责帮你挂衣服或者是给你带路的,所以你先别急着跟他握手,观察一下再决定。准备:进了客厅,不要着急找位子坐。西方人在这种场合一般都要各处周旋,待主人为自己介绍其它客人。可以从侍者送来的酒和其它饮料里面选一杯合适的边喝边和其它人聊天。等到饭厅的门打开了,男主人和女主宾会带着大家走进饭厅,女主人和男主宾应该走在最后,但如果男主宾是某位大人物,女主人和他也许会走在最前面。

入席:西餐入席的规矩十分讲究,席位一般早已安排好,这时,和你同来的先生或女士绝不会被安排坐在你身边。欧美人认为熟人聊天的机会多得很,要趁此机会多交朋友。男女主人分别坐在长方形桌子的上、下方,女主人的右边是男主宾,男主人的右边是女主宾。其它客人的坐法是男女相间。男士在上桌之前要帮右边的女士拉开椅子,待女士坐稳后自己再入座。

用餐:吃饭的时候不要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胃的享受上,要多和左右的人交谈。甜品用完之后,如果咖啡没有出现,那可能是等会儿请你去客厅喝。总之,看到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站起来后,你就可以放下餐巾离开座位。这时,懂礼貌的男士又要站起帮女士拉开椅子,受照顾的女士不必对这一前一后的殷勤有特别的想法,这是他应该的。

告别:如果你不想太引人注目,你最好不要第一个告辞,也不要最后一个离开,在这其间你什么时候告辞都可以,只是一旦告辞就应该爽快地离开。餐桌上的一般礼仪

1、入座后姿式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缘,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2、用餐时须温文而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

3、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

4、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

5、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盘夹取菜肴。

6、必须小口进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末咽下,不能再塞入口。

7、取菜舀汤,应使用公筷公匙。

8、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如系滚烫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冲凉。

9、送食物入口时,两肘应向内靠,不直向两旁张开,碰及邻座。

10、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人在咀嚼食物时,均应避免跟人说话或敬酒。

11、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将口就食物。食物带计,不能匆忙送入口,否则汤汁滴在桌布上,极为不雅。

12、切忌用手指掏牙,应用牙签,并以手或手帕遮掩。13、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喷嚏、呕气。万一不禁,应说声“对不起”。

14、喝酒宜各随意,敬酒以礼到为止,切忌劝酒、猜拳、吆喝。

15、如餐具坠地,可请侍者拾起。

16、遇有意外,如不慎将酒、水、汤计溅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 必恐慌赔罪,反使对方难为情。

17、如欲取用摆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之调味品,应请邻座客人帮忙传递,不可伸手横越,长驱取物。

18、如系主人亲自烹调食物,勿忘予主人赞赏。

19、如吃到不洁或异味,不可吞入,应将入口食物,轻巧的用拇指和食指取出,放入盘中。倘发现尚未吃食,仍在盘中的菜肴有昆

虫和碎石,不要大惊小 怪,宜侯侍者走近,轻声告知侍者更换。

20、食毕,餐具务必摆放整齐,不可凌乱放置。餐巾亦应折好,放在桌上。

21、主食进行中,不宜抽烟,如需抽烟,必须先征得邻座的同意。

22、在餐厅进餐,不能抢着付帐,推拉争付,至为不雅。倘系作客,不能 抢付帐。未征得朋友同意,亦不宜代友付帐。23、进餐的速度,宜与男女主人同步,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

24、餐桌上不能谈悲戚之事,否则会破坏欢愉的气氛。如何敬酒

虽然说自古有“无酒不成席”的说法,但是古人也并不是讲究“感情深,一口闷”,反而认为劝酒强人所难是失礼。

对缺乏酒量甚至涓滴不沾的宾客不强人所难,而是采用其他饮料代替。对此,《汉书·楚元王传》就记载道:“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醴”是酒精度不高的甜酒。有据可查的是,古时就有以茶代酒的礼仪,《三国志·吴志·韦曜传》就记载过这样场景,吴主孙皓宴客,韦曜不善饮酒,孙皓于是赐茶水以当酒。

挡酒:在聚餐时,许多人都曾遭遇过被同桌人热情地劝酒。在这种情况下,您可以在就餐前就特别诚恳地向同桌人说明自己不饮酒,并致以歉意,同时可以主动以茶代酒“先干为敬”。

劝酒:如果是劝人喝酒,万不可强求,如果是看到亲友贪杯失态,要劝他不喝酒,这是对亲友本人、也是对大家的一种尊重。但劝酒时,要注意使用诙谐而幽默的言辞,而不能一味地指责,这样才能既达到劝酒的目的,又不会破坏餐桌上的气氛。

5宴请需注意

1.确定宴请对象、规格和范围

其依据是宴请的性质、目的、主宾人的身份、国际惯例及经费等。

2.确定宴请的时间、地点

宴请的时间应对主、客双方都合适。宴请的地点可分为两种情况:如是官方正式隆重的活动,一般安排在政府、议会大厦或宾馆内举行;其余单位宴请则按活动性质、规模大小、形式等实际可能而定。

3.邀请

宴会邀请一般均发请柬,亦有手写短笺、电话邀请。邀请不论以何种形式发出,均应真心实意、热情真挚。

请柬内容包括活动时间及地点、形式、主人姓名。行文不用标点符号,其中人名、单位名、节日和活动名称都应采用全称。中文请柬行文中不提被邀请人姓名(其姓名写在请柬信封上),主姓名放在落款处。请柬格式与行文方面,中外文本的差异较大,注意不能生硬照译。请柬可以印刷也可手写,手写字迹要美观、清晰。

国际上通用的宴请形式有四种:宴会、招待会、茶会、工作进餐。每种形式均有特定的规格和要求。

席次的安排

宾客邀妥后,必须安排客人的席次。目前我国以中餐圆桌款宴,有中式及西式两种席次的安排。两种方式不一,但基本原则相同。一般而言,必须注意下列 原则:

1、以右为尊,前述桌席的安排,已述及尊右的原则,席次的安排、亦以右为尊,左为卑。故如男女主人并座,则男左女右,以右为大。如席设两桌,男女主人分开主持,则以右桌为大。宾客席次的安排亦然,即以男女主人右侧为大,左侧为小。

2、职位或地位高者为尊,高者座上席,依职位高低,即官阶高低定位,不 能逾越。

3、职位或地位相同,则必须依官职传统习惯定位。

4、遵守外交惯例,依各国的惯例,当一国政府的首长,如总统或总理款宴外宾时,则外交部长的排名在其他各部部长之前。

5、女士以夫为贵,其排名的秩序,与其丈夫相同。即在众多宾客中,男主宾排第一位,其夫人排第二位。但如邀请对象是女宾,因她是某部长,而这位先生官位不显,譬如是某大公司的董事长,则必须排在所有部长之后,夫不见得与 妻同贵。

6、与宴宾客有政府官员、社会团体领袖及社会贤达参加的场合,则依政府 官员、社会团体领袖、社会贤达为序。

7、欧美人士视宴会为社交最佳场合,故席位采分座之原则,即男女分座,排位时男女互为间隔。夫妇、父女、母子、兄妹等必须分开。如有外宾在座,则 华人与外宾杂坐。

8、遵守社会伦理,长幼有序,师生有别,在非正式的宴会场合,尤应烙遵。如某君已为部长,而某教授为其恩师,在非正式场合,不能将某教授排在该部长 之下。

9、座位的末座,不能安排女宾。

10、在男女主人出面款宴而对座的席次,不论圆桌或长桌,凡是八、十二、十六、二十、二十四人(余类推),座次的安排,必有两男两女并座的情形。此或然无法规避。故理想的席次安排,以六、十、十四、十八人(余类推)为宜。

11、如男女主人的宴会,邀请了他的顶头上司,经理邀请了其董事长,则 男女主人必须谦让其应坐的尊位,改坐次位。6应邀者注意 掌握出席时间。出席宴请,抵达时间早晚、逗留时间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主人的尊重与否。迟到或逗留时间短,则常被视为有意冷落他人或是失礼的表现。应在主宾离席后,自己再告辞,确有事情需要提前退席,则应向主人说明后再悄悄离去,也可以事先打好招呼,到时很快离席。

到达宴请地点,先到衣帽间脱下大衣和帽子,然后前往主人迎宾处,向主人问好,如带有礼品,应及时交给主人。

①入座与进餐。此时应听从主人的安排,如邻座是年长者或妇女,应主动协助 他们入座。取菜时,自己食盘内不要盛得太多,如遇本人不能吃或不喜欢的 菜,服务员上菜或主人劝菜时,不要拒绝,可取少量放在盘内,并及时致谢。对不 合口味的菜,切勿露出难堪的表情。吃东西时不要发出声音,要闭嘴嚼,鱼刺、骨头、硬壳等,不要直接外吐,应用筷子取出,(西餐时,吐在叉上)然后放在骨盘内,不要放在桌上。用过的牙签等细小物品最后也都应放进食盘里面。

②交谈。无论主人还是客人,都应积极参与同桌人的交谈,特别是左右邻座。不能仅同熟人或只同一两人交谈。邻座如不相识。可先作自我介绍。

③祝酒。祝酒时不要交叉碰杯。在主人和主宾致辞、祝酒时,其他人应暂停进 外,停止交谈并注意倾听。碰杯时,目光要正对对方以表诚意。另外,主人为了便于工作和进食,还常常采用自助餐的形式来招待客人,吃自助餐时应注意以下礼仪 :进餐厅后,先看一圈,对菜点的摆布和服务设施有个了解,这样取菜时可做到心中有数。每种菜点取用时都不要贪多,特别是大家都爱吃的东西更如此,宁可吃完后再取,也勿取满满一盘让人笑话,甚至吃不下造成浪费。取菜时要有秩序,顺序 排队取,不要挤在一起取菜。人多时可礼貌地在一旁等一会儿。取菜点时要依菜点 原来摆放的样子顺序取,不要在盘中翻来找去,这样既不美观,又不礼貌。热菜、冷食要分开放入自己盘中,切勿堆成一团。取到自己盘在的菜点,即使不爱吃,也绝不能再倒回去,可剩在盘中,放在边桌上,待服务员取走。尽量做到吃什么取什么,吃多少取多少,不够再取,避免浪费。如不小心取多了菜点而没吃完,可待服务员收盘时道声“对不起”。

7宴会谨记

1、众欢同乐,切忌私语

2、瞄准宾主,把握大局

3、语言得当,诙谐幽默

4、劝酒适度,切莫强求

5、敬酒有序,主次分明

6、察言观色,了解人心

7、锋芒渐射,稳坐泰山8, 请别人帮你传递东西时,要经常说“请”和“谢谢”

商务宴请座次礼仪 篇4

每桌两个主位的排列是同一桌上分为第一主人和第二主人,第一主宾和第二主宾分别在他们右侧就座。

职位高低座次

职位或地位高者为尊,高者座上席,依职位高低,即官阶高低定位,不能逾越。职位或地位相同,则必须依官职传统习惯定位。

女士主宾,丈夫随从

如邀请对象是女宾,因她是某部长,而这位先生官位不显,譬如是某大公司的.董事长,则必须排在所有部长之后。

中国商务宴请座次礼仪按个人本身职务排列以便于谈话,如夫人出席,常常把女方排在一起,即主宾坐男主人右上方,其夫人

做女主人右上方。两桌以上的宴会,其他各桌的第一主人位置可以与主桌主人位置同向,也可以以面对主桌的位置为主位。

西式座次礼仪

西餐商务宴请座次也是根据餐桌而安排的,西式宴会的餐桌习惯用长桌,或是根据人数多少、场地大小自行设置。

上一篇:幼儿中班教育随笔短篇100字下一篇:连锁便利店员工服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