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领域绘本阅读活动(精选12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阅读绘本,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各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感受绘本的情趣。
(2)乐于参加说说、演演形式的文学活动,初步理解故事的情节。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活动的前几天进行阅读前的热身运动,引导幼儿说说“你知道游乐场有哪些好玩的吗?”为本次活动作经验铺垫和积极的情绪导向。
2、物质材料准备:
①事先制作一本电子书《一步一步,走啊走》、电脑。
②小弟弟、各种动物走的的音乐律动、“虎吼”音效以及最后放松的音乐。
③自制绘本,教师大绘本一份,幼儿人手小绘本一份。活动过程:
一、随着游乐场的图片,情境导入,借着游乐场的魔力把孩子们拉进故事的氛围情境中。
1、师:“孩子们,快看!好漂亮的游乐场呀!”(跷跷板、滑滑梯、转转椅、钻山洞、摩天轮等等)“你们喜欢去游乐场玩吗?”(喜欢)“那我们就一起去吧!”(孩子们站起来跟随老师走)
2、师:“一步一步走啊走,一步一步走啊走,游乐场里都有哪些好玩的呀?”(跷跷板)师:“呀!这里就有跷跷板,我们一起来玩吧!”(孩子们自由玩)教师通过一问一答带领孩子们边走边说边玩:滑滑梯、转转椅、过山洞、摩天轮。
3、师:“你们喜欢在游乐场玩吗?(喜欢)还有很多朋友也喜欢来游乐场玩呢!
二、师通过电子笔自主翻阅电子书,同时配上音乐律动带领幼儿边读边玩。
1、师:“孩子们,快看!谁来啦?”(小弟弟)“我们跟他问个好吧!”(小弟弟,你好)“我们带小弟弟去游乐场玩,好吗?”(好)
师“小弟弟一步一步走啊走,小弟弟还小,我们一起告诉他:‘小弟弟一步一步走啊走’。”(师带着孩子们边走边说一步一步走啊走•••)”
2、师:“咦!谁来啦?”(小乌龟)“我们向小乌龟问个好吧!”(小乌龟,你好)
师:“谁会知道小乌龟是怎么走的”(爬)“小乌龟一步一步爬呀爬!原来小乌龟是一步一步爬啊爬!我们带它去游乐场玩,好吗?”(师带着幼儿边模仿小乌龟爬边说:“小乌龟一步一步爬呀爬!•••。)”
3、师:“呀!谁来了?”(大白鸭)“是一只又大又白的大白鸭!我们向大白鸭问个好吧!”(大白鸭,你好)
师:“孩子们,大白鸭是怎么走的呀?你学得真像,原来是这样一步一步摇啊遥,你们也会摇吗,来试试!”(摇啊摇)“现在我们带大白鸭去游乐场玩吧!”(师带着幼儿边模仿鸭子摇边说大白鸭一步一步摇啊摇••••。)
4、师:“快看,朋友们又见到谁?”(小兔子)我们向小兔子问个好吧!(小兔子,你好)
师:“谁能告诉我小兔子是怎么走的?(跳啊跳)原来小兔子是一步一步跳啊跳!我们带小兔子去游乐场玩吧,(师带着幼儿边模仿小兔子跳边说小兔子一步一步跳啊跳•••••。)
5、师:“哎呀!来了一只大鸵鸟,我们向大鸵鸟问个好吧!”(大鸵鸟,你好)“大鸵鸟有长长的腿,大大的身体,长长的脖子,”
师:“谁会知道大鸵鸟用它的长腿会怎么走?”(幼儿模仿跨啊跨)“原来是一步一步跨着走的,一起试试吧!大鸵鸟一步一步跨呀跨,告诉朋友们大鸵鸟是怎样走的?”(师带着幼儿边模仿边说大鸵鸟一步一步跨呀跨••••。)
6、师:“啊••呜!不好啦!”(惊讶,害怕)谁来啦!(大老虎)(看大屏幕)“这么大的老虎好可怕,我们该怎么办?”(躲起来)“躲在哪里?那我们就躲在小椅子后面吧!快,朋友们,躲起来!嘘!不敢发出声音来呀,大老虎会听见的。”
师:“看,(看屏幕)大老虎走了,安全了,朋友们快出来吧!啊呜,不好了,大老虎又来了,快躲起来。这下大老虎真走了,出来吧,你们看,小弟弟和小动物们都累坏了,我们也累坏了,坐下来休息休息,律动起(幼儿休息)
三、提供自制绘本,引导幼儿正确阅读图书。
1、介绍自制绘本。
师:“今天,张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本书,这是书的封面,封面上写着书的名字就叫做《一步一步,走啊走》,这是书的封底。为了让你们看的更清楚些,老师把它放在大屏幕上,刚才我们就是在看这本书。”
2、引导幼儿正确阅读图书。
师:“张老师请小朋友来自己来看一看说一说书里的事,书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她,一页一页轻轻的翻,看完了,把书轻轻的合上,别忘了把封面朝上。”
3、结束语。
师:“你最喜欢书里的哪个朋友?你能说说它是怎么走的吗?现在,我们就学你喜欢的朋友的样子一步一步走啊走,到外面去玩吧!”
四、活动延伸:
小班幼儿喜欢色彩鲜艳、形象逼真,语言、情节重复且充满趣味性的图书,但在阅读的过程中盲目性大,不能长时间地静心阅读。
绘本《小老鼠学画画》内容本身就多彩、有趣。故事以形象逼真的小老鼠为主角,以它们跳进不同颜色的颜料桶画出相关联的物体为主线,在不断跳跃、不断绘画的重复过程中感知色彩间的关联。这样的内容和呈现形式符合小班孩子的阅读特点。为了使活动更具趣味性,让幼儿对阅读更有兴趣,我选择对画面进行处理,使静态的画面动态化,具有一定的操作性。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依托,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最终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想象、表述,体验阅读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仔细观察画面,愿意大胆地猜测和表述小老鼠学画画的过程,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自制大图书(图书内容详见视频。重点图片设计意图:图1,妈妈在门外的喊声有符号提示,小老鼠未拉出之前仅在洞口露出一点尖尖的嘴巴,有助于幼儿对画面细节进行观察。图2,小老鼠用红色画出的物体开始是折起看不见的,在幼儿猜测之后再自上而下展开。图3,三个可折叠可拉出的黄色颜料桶,动静结合吸引孩子的注意。图4、图5,幼儿可以在自制绘本上实现故事情境中的“变”。绿色的颜料桶内能一个接一个拉出绿色的植物和动物;紫色的颜料桶内把白色的葡萄放进去,能“变”出紫色的葡萄等)。
活动过程
一、集体阅读
1.集体阅读大图书画面的前两页。
提问:这是谁?它想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提示: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测、表述。可以先让幼儿仔细观察,然后教师从自制图书的墙洞内拉出一串老鼠,让幼儿有出乎意料的惊喜,引导幼儿一起数一数有多少只。
提问:谁出现了?它们想干什么呢?
提示: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五只老鼠的动作,从动作中解读、猜测老鼠间的对话。
2.做一做,说一说。
提问:第一只老鼠跳进什么颜色的颜料桶里?红色可以画什么?
提示:教师可将老鼠跳进红色颜料桶里的情境游戏化,让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模仿跳入颜料桶的动作,激发幼儿表达的愿望。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如“你变成什么颜色的老鼠了,你用红色可以画出什么”,在幼儿表达的基础上再让幼儿观察绘本中的老鼠用红色画了什么。当幼儿说“老鼠用红色画了苹果”时,教师可以追问“你吃过的苹果是什么味道”;当幼儿说“老鼠用红色画了棒棒糖”时,教师可以提问“红红的棒棒糖可能是什么口味的”;当幼儿说“老鼠用红色画了蝴蝶结”时,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要戴蝴蝶结,戴上蝴蝶结感觉是怎样的”,激发幼儿对自身体验的表述。
提问:第二只老鼠跳进什么颜色的颜料桶?黄色可以画什么?
提示:可引导幼儿对生活中黄色的物体进行回忆,如黄色的水果、黄色的动物以及黄色的日用品,并根据种类进行大胆猜测、表述。
二、自主阅读
提示:教师在幼儿自主阅读前提问“还有三只老鼠跳进什么颜色的颜料内?画了什么”,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过程中注意对个别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如让书平摊在桌上,一页页翻看,轻声交流等。
1.依次提问:你找到了什么颜色的老鼠?小老鼠用绿色画了什么?除了小老鼠画的,你认为绿色还能画什么呢?小老鼠用紫色画了什么?紫色还能画什么?小老鼠用蓝色画了什么?
提示:借助提问引发幼儿阅读画面后充分表达,同时运用辅助性提问“绿色还能画什么?紫色还能画什么”,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物品颜色的关注。绿色的老鼠画了圣诞树和叶子,教师可在大绘本上“变魔术”,从绿色颜料桶内拉出绿色的物体。紫色的老鼠在小绘本上画了葡萄和茄子,可以让幼儿到前面的自制绘本上“变一变”,把白色的葡萄放进颜料桶变出紫色的葡萄等。
2.延伸提问:五只老鼠都跳到画册上画画了,到底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们回到教室里和朋友一起去看看吧。
关键词:绘本;早期阅读;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6-0084-01
阅读是我们学习的基础,是人们走向社会、取得成绩、获得成功的基础,而人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在3-8岁,在本地的“双语”教育语言环境里,汉语是学习的重点。因此我们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便使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理解和使用语言,积累阅读其他类型图书的经验,为幼儿语言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以故事、散文和诗歌为主的绘本图书,可以让幼儿在获得语言和阅读经验的同时,让幼儿在实际交流中去发展自己的语言。且幼儿早期绘本阅读,有利于幼儿获得语言、提高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如何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呢?在此浅谈一下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一、绘本的图像和文字必须紧密配合,让幼儿轻松愉快地阅读
幼儿对外在世界的认识,是从整体来掌握感觉,而非由细部思考分析的。以幼儿的视角看绘本时,图画语言甚至比文字语言更加直观,更能符合儿童形象性思维和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以画传达故事情节,绘本阅读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通过丰富的图画“读”出其中的意思,使阅读变得更加简单,无形中便培养出精湛的“读”能力,促使孩子积极地从图画阅读向纯文字阅读过渡。
好的绘本里每张图像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表达绘本的整体意境。短小精薄的绘本,如同一部精采的单元剧,强烈的吸引着孩子,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通过直观化的绘本阅读,孩子吸收、转化着各种观点,绘本阅读不仅可以增加幼儿的词汇量,还可以增强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寻找幼儿的兴趣点和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方法,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他们开展早期阅读的积极因素,幼儿受兴趣驱使主动的学习着,是自己成长的主人。通过绘本可以轻松地把很多深奥的道理传达给幼儿,让他们在绘本阅读中理解真、善、美。同时,透过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让幼儿了解到不同国家的文化的魅力,学会分享、合作等一系列品质,使其更好地与同伴交往,更好地促进自身的社会化。如有着强烈民族特色的中国记忆绘本,整套书的画面内容丰富、色彩艳丽,符合儿童的认知情趣与审美情趣,颇具吸引力。在内容上,是以生活故事为主线的自然渗透,实现了心灵启迪、故事欣赏、传统文化学习等的融合,并以生活化的语言介绍了与传统节日相关的生活习俗与农业习俗,一方面方便家长在家中与儿童进行亲子阅读互动,另一方面又便于教师在集体教育活动中使用,让小朋友尤其是城市的小朋友得以从画面中了解真实的自然生活與乡野生活。书籍虽然以故事形式展开,但是涵盖的内容范围与知识非常全面,让幼儿从各个角度不知不觉地学习到知识。作者在讲故事与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不忘贯彻做人的道理,启迪人的心灵,健全与培养儿童的品质。绘本《小女孩浇浇》具有中国元素的故事,小女孩浇浇从2岁到5岁短暂而又漫长的3年里,遇到了种种小问题、小成长、小欢乐、小恐惧和小梦幻,发生了许多有趣故事。爱帮助别人的渺渺很善良,总是很热心的帮助别人,虽然没有得到有些人的认可,甚至是冷言嘲讽,使她的自信心大受打击,可是渺渺依然热心认真做好事,直到有一天……渺渺最后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只要坚持努力、不放弃梦想,总有一天会梦想成真。绘本《滴答、滴答,时间去哪儿了?》中的小熊喜欢听钟表里滴答滴答的声音,可是妈妈有规定:时针指到八,是起床的时间;幼儿园老师说:当时针指到二的时候,就是小朋友睡午觉的时间……,可是傍晚的时候他还没有玩够,太阳伯伯就下山回家了。于是小熊决定和太阳伯伯谈一谈:时间去哪儿了……幼儿阶段,孩子们总认为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会与他们自然对话;同时,渴望友谊、学习建立友谊,也是孩子成长中的必经历程,小熊真诚无邪的和太阳伯伯交谈,让每个人感到温暖而会心!又如绘本《蚂蚁和西瓜》中的一块西瓜在蚂蚁们看来,是多么的庞大,多么的诱人!为了把好吃的西瓜带回家,蚂蚁们集体出动……先把家里装满,再痛快地饱餐一顿,最后还在西瓜上玩滑梯。一群可爱小蚂蚁、一块大西瓜,小蚂蚁的小和大西瓜的大形成强烈的对比,但在作者精心的构思下,故事简单而生动,孩子们沉浸在这种简单的快乐中,同时,也会被蚂蚁们的勤劳、乐天,聪明和团结合作的精神而感染。
三、家庭环境和父母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
“身教大于言传,家庭读书的氛围很重要。” 你希望你的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先变成什么样的人。孩子的观察力和模仿力都很强,看到爸爸妈妈“翻”书时,孩子也会主动地去“翻”书。绘本书里那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让孩子感觉到书里有无穷的吸引力。家长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一同感受、分享,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读书的空间,让孩子随手可以拿到自己喜爱的书,使每个幼儿的阅读能力在自身的水平上获得进一步提高。绘本还让孩子们学会体会浓浓的爱,懂得感恩……绘本《我妈妈》、《我爸爸》在这本书中被作者演绎的是那么的形象贴切。书中的每一页都在传达着爱这个主题。爱是相互的,只有我们付出后,才能感受到她的存在。当父母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的时候,孩子很自然就会想起父母对自己的爱,而我们又如何将这种爱延续下去,在闪烁着爱光辉、充满大自然和谐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间徜徉时,孩子们必定会开阔眼界、健全人格。让爱的芬芳充满心房,让世界更美好。
参考文献:
[1]耿慧兰.浅谈绘本阅读对幼儿成长的作用.北方文学(下半月)[J]. 2012-10-25
1.通过引导幼儿理解猴子会飞的原因,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2.通过感受童话内容,培养幼儿喜欢接纳和欣赏他人的品质。
3.通过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培养幼儿创造性的人格特征。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多媒体软件――猴子在树上不同动作的图片;童话内容的图片以及“嘻嘻哈哈”、“悠来悠去”的字卡。
知识经验准备事先丰富幼儿有关水、陆、空生活的动物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的知识。
活动过程
1.猜谜语:第一条:小小游泳家,平时不说话。常在水里住,不到岸上来溜达。(鱼)第二条:身上穿着花花衣,两对翅膀真美丽。不会唱歌爱剥芭舞,花丛里面采花蜜。(蜜蜂)第三条:红眼睛,白皮袄。长耳朵,真灵巧。爱吃萝卜和青草,走起路来蹦蹦跳。(白兔)
2.提问:还有哪些动物是会游、会飞、会跳的?(鼓励幼儿说得越多越好,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和敏捷性)
3.利用多媒体软件欣赏童话《会飞的猴子》。指导语:小鸟想玩游戏时,是谁和它们一起玩的?它们是怎样对待猴子的?猴子使用什么方法让小鸟相信他会飞?如果你是猴子,你会用什么方法?(鼓励幼儿说出多种方法,表扬独特的方法)
4.再完整地欣赏一遍童话。
5.童话表演:我是会飞的小猴子。请幼儿用肢体语言把想到的会飞的办法表现出来。
各领域渗透
艺术:猴子迪斯科、粘贴小猴子。
健康:体育游戏――猴子的本领。
科学:认识各类猴子的特征。
社会:培养幼儿欣赏他人的品质。
生活中渗透:在动物区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环境中渗透:墙壁上张贴包括猴子在内的各种动物的图片。
设计意图:
我们读到的很多绘本都是温暖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波兰作家伊娃娜?奇米勒斯卡著的《有麻烦了》这一绘本运用简洁的画面,充满童趣的绘画手法,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孩子惹麻烦后的整个心理变化过程。这是一种生活中不经意的艺术教育,这是一本可以和孩子们心灵产生共鸣的绘本。
活动以小男孩惹了大麻烦——他想尽了很多办法解决麻烦——麻烦没有解决,他想推诿、掩盖麻烦——内疚的心理让他决定诚实面对一切,通过这一故事情境贯穿,教师引导幼儿以帮助小男孩,体会小男孩心理变化为主线,运用绘画和看图讲述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阅读画面、讲述画面、懂得有爱就不麻烦的道理。
活动目标:
1.体会有爱就不麻烦的`情感。
2.理解绘本图画的含义,懂得有麻烦时要勇敢诚实的面对一切。
3.大胆想象各种解决办法,进行简单图案符号设计并清楚讲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PPT课件、图案纸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笔(与幼儿人数相同)绘本书
活动重点:大胆想象各种解决办法,进行简单图案符号设计并清楚讲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难点:体会有爱就不麻烦的故事情感,懂得有麻烦时要勇敢诚实的面对一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幼礼貌问好。
2.教师出示绘本书封面(去掉名字)导入情境。
师:今天,张老师带来一本有趣的绘本。看看绘本封面的图案,猜猜看这是什么?教师提示孩子可以从形状上面猜一猜。
3.引导幼儿摸一摸绘本,再次猜猜。
师:摸摸看,你还保持刚才的想法吗?这一次,你有没有新的想法?
(二)基本活动
1.出示PPT图片2(桌布),教师讲述故事。
师:大家的想法很多很有趣,让我们一起到书中找找答案。这又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教师讲述故事,结合刚才的图案,再次讨论。
这是外婆绣的桌布,也是妈妈的最爱。
师:看看这块干净、清新的桌布,在看看刚刚黄色的图案,它们之间有没有联系,你又能想到什么?
3.教师继续讲述故事,讨论故事情节。
熨衣服的时候,我一不留神,惹了大麻烦。
师:什么是麻烦?这里的麻烦是什么?
师:小男孩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他的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想法?(慌张、着急)为什么会着急?(猜想妈妈回家的样子)我们帮帮她好吗?
师:那思考一下怎样能把熨斗的印迹去掉,有什么好办法?幼儿交流并绘画。(教师示范其中一种)
4.幼儿思考绘画,大胆讲述自己的办法。
5.出示PPT5(洗涤剂图、鼠标图、椅子图)教师随音乐讲述,总结(PPT6强壮):不管多强大的人,都对付不了这样的印迹。
再贵的洗涤剂也洗不掉,哪怕上网搜索,也无能为力。祈祷也没用。就算坐下来冥思苦想,还是想不出什么好主意。
6.再次讨论主人公心理变化。
师:想了这么多办法都没有用,小男孩现在的心情又会如何?(失望)他又会怎么想呢?你有没有他的这种经历,这时候你会怎么办呢?
7.出示PPT7(弟弟、爷爷、风),请幼儿观察并结合图片请幼儿说一说小朋友心里的想法?
要不就说是弟弟干的,或者说是爷爷弄的?干脆说是风在捣乱?
师:看看这些图,小朋友心里会怎么想?(推诿、掩盖)
教师随音乐讲述小男孩心里变化过程。
好想躲到一个没人知道的地方。挖条地缝钻进去,或者,逃到世界的尽头。
8.出示PPT8(娃娃抓狂),教师讲述情境,再次讨论主人公心理变化。
师:妈妈快回来了,小朋友现在是什么样的,描述一下。她现在的心情怎样?她会怎么想?猜猜妈妈知道了这件事会怎样做?
9.出示PPT9(灯泡、笼子、花朵),教师讲述孩子的心理变化。
师:小朋友决定怎么解决这个麻烦?这朵花是什么意思?(承认错误,请求原谅)
可是,麻烦明明是我惹得。我无处可逃。妈妈就快回来了。还是承认错误,请求原谅吧。
10.出示PPT10(眼睛、嘴巴、双印迹、),教师讲述故事。
师:妈妈生气了吗?她做了什么?她用针线会在印迹上做些什么?
11.PPT11(鱼、桌布),教师讲述故事结尾。(音乐)
妈妈终于回来了,看到桌布。哎呦,好漂亮的图案啊!妈妈拿起熨斗……。从那以后,它就成了我俩的最爱。因为它盛满了外婆、妈妈和我的回忆。
小结:有了妈妈的爱,再大的麻烦都不存在了。
三、结束活动
出示绘本思维导图,谈话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的大麻烦解决了吗?和你想的结果一样吗?
小男孩惹了大麻烦——他想尽了很多办法解决麻烦——麻烦没有解决,他想推诿、掩盖麻烦——内疚的心理让他决定诚实面对一切。
活动目标:
1.多元表达目标:学习随儿歌轮流交换角色进行问答游戏。2.乐于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3.能大胆快速的接说儿歌。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用主题。(目标2)1.出示天安门图片,提问:(1)这是什么?天安门在哪里?(2)你想去北京吗?怎样才能到北京呢? 2.介绍游戏名称。
我们要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开火车”。
二、讲解游戏规则,示范游戏玩法。(目标1)
1.一个人做司机开火车,首先边拍手边说: “嘿,嘿,我的火车就要开。2.全班幼儿要边拍手边问司机:“哪里开? ”司机回答出一个 地名。3.大家再边拍手边问:‘谁来开? ”司机说:“xxx开。”(班上幼儿名字)4.这位幼儿马上接着当司机,说出开头语:“嘿嘿,我的火车就要开。游戏继续玩下去。
三、集体游戏,熟悉对话流程。(目标3)
1.教师先扮演开火车的司机,与幼儿进行对答练习。教师:嘿,嘿,我的火车就要开!幼儿:哪里开? 教师:北京开。幼儿:谁来开? 教师:大家开。
2.幼儿扮开火车的人,与教师进行对答,练习数遍。
四、自由开火车,丰富游戏内容。
活动目标:
1.通过亲子阅读理解“长”的概念。2.观察画面并想象长的东西的用处。
3、乐意参与活动,对绘本阅读感兴趣。活动准备:
图画书《长长的……》幼儿人手一本、教学ppt、教学大书、动物拼图卡片。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今天妈妈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好吗?宝宝和妈妈合作拼一幅图,拼好了请妈妈贴在板上,宝宝告诉小朋友,和妈妈拼出了什么?它的什么地方是长长的?(动物拼图就是绘本中的动物如大象、鳄鱼、猴子、蛇、长劲鹿、飞鱼等)师:你知道还有哪些小动物身上有长长的地方?
二、共同阅读大书至第5页
师:这些小动物就藏在我的这本书里面,它们都有长长的地方,长长的地方有什么用处呢?你们想不想来看一看?
——出示图书,巩固对书本封底、封面的认识。
师:谁能告诉我,这是书的哪一面?(封面,集体说一次)师:那这一面呢?(封底,集体说一次)——教师读出书名《长长的……》
师:小朋友知道我们应该怎样翻书呢?(一页一页地翻,轻轻地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2-3页画面,完整回答问题。师:你看到谁啦?(我看到了大象)
师:它有什么地方是长长的啊?(大象的鼻子很长)师:它的长鼻子有什么用处呢?(长鼻子可以晒衣服)——引导幼儿仔细观察4-5页画面,完整回答问题。师:谁愿意再来帮我翻一页?(请一个小朋友来翻大书)师:你看到什么了?(我看到了鳄鱼,还有小蜗牛)师:鳄鱼的哪里很长?(它的身体很长)
师:它的身体变成什么啦?(它的身体变成了一座桥)
三、自主阅读小书 师:这本书宝宝里面还藏着许多小动物,它们都有长长的地方,小朋友们想不想把它们都找出来?(想)
师: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本书宝宝,现在,小朋友们就拿着书让妈妈抱着一起看书。(亲子阅读)
——教师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看看图中的小动物有哪些部位是“长长的”。——与幼儿讨论他们的发现,鼓励他们大胆猜测、表达自己的看法。
四、观看ppt ——集体讨论看到了谁,它的哪里很长。(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动物的画面)
——完整欣赏《长长的……》,引导幼儿用长长的……像……的句式进行讲述。
五、许下长长的愿望
小动物在长长的彩虹桥下许下了美丽的愿望,新年快到了,宝宝和妈妈一起商量,许个什么新年愿望?贴到彩虹桥上,彩虹桥一定会实现你的愿望的。最后,老师、宝宝、妈妈一起在彩虹桥下朗诵《长长的…》并随着音乐做些动作。
附:绘本内容
长长的鼻子像竹竿,可以晒衣服。长长的背像座桥,可以安全过河。长长的嘴像吸管,可以吸取花蜜。长长的退像巨人,可以跨越大步。长长的脖子像摩天大楼,可以伸到天空。长长的身体像弹簧,可以藏在花丛中。长长的舌头像探针,可以到地洞寻宝。长长的背鳍像翅膀,可以飞跃海面。长长的尾巴像绳子,可以自由地荡来荡去。长长的队伍像条龙,大家结伴同行不寂寞。
春夏季是易发病的季节,孩子十分容易发生感冒,常常会流着两根长长的鼻涕。对此,有的孩子似乎毫不理会,有的用鼻子吸、有的即使知道擦鼻涕,也是随意用衣袖或手巾等乱抹一下,甚至还有的将鼻涕吃进嘴里。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因势利导,让幼儿学会使用手帕、纸巾等擦鼻涕,乃至养成相应的卫生习惯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近来,出现“非典”,如何对幼儿进行爱清洁,讲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对防范疾病,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爱清洁的活动,如:洗手、擦脸、用餐等。《鼻涕虫》的活动,就是想通过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尝试、感知,积累一定的知识、经验,从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活动目标:
1、结合故事背景及图画,建构对故事的基本理解。
2、能提出自己对故事人物的看法,在讨论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对其特点的认识。
3、尝试擦鼻涕的方法,积累自理生活的经验,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学大书
2、蜗牛和鼻涕虫的图片
活动重难点:
重点:结合故事背景及图画,建构对故事的基本理解。
难点:能提出自己对故事人物的看法,在讨论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对其特点的认识。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出示蜗牛与鼻涕虫的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比较蜗牛与鼻涕虫的相同与不同。
(2)教师介绍鼻涕虫和蜗牛,小结二者的共同点(又长又软的身体,长长的眼睛等)与不同点(鼻涕虫背上没有壳),由此引出故事《鼻涕虫盖房子》
2、建构故事
遮挡大书文字,参考下表进行有层次的观察与讨论。
(1)封面:观察封面标题,预测故事。提问: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谁?会讲什么故事?
(2)扉页:向幼儿介绍扉页:通过扉页可以了解到关于大书的哪些信息?
第2—5页:鼻涕虫和蜗牛分别是住在什么地方?鼻涕虫为什么要盖房子?
揭示第5页文字,教师朗读,想象第4页的对话。鼻涕虫和蜗牛说了什么?
第6—9页:房子造好了,鼻涕虫和蜗牛各自是什么心情?知道第9页文字后再进行推测,鼻涕虫为什么要盖房子?蜗牛对它说了什么?
第10—12页:蜗牛看到鼻涕虫的厨房后是什么心情?蜗牛又挑了什么毛病呢?知道第12页的文字后再推测,鼻涕虫为什么要盖卫生间?
第13—15页:鼻涕虫的卫生间造好了吗?蜗牛这回又会怎样挑剔?鼻涕虫接下来又会做什么?
第16页:故事的结局是什么?蜗牛心里会想什么?
3、从头到尾翻看大书,阅读文字给幼儿听,然后请幼儿进行概括总结。
故事讲了谁和谁的事情?鼻涕虫为什么要造房子?它是怎么造的?故事的结局如何?
1.初步理解绘本,感受爸爸对宝宝的爱。
2.愿意在过程中用语言、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生活中观察爸爸,了解爸爸厉害的本领
☆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重点:初步理解绘本的内容,感受爸爸对宝宝的爱
活动难点:愿意在过程中用语言、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一、通过介绍客人激发幼儿的兴趣
通过介绍“宝宝”的爸爸,激发幼儿对绘本的兴趣。
教师:“爸爸真棒,那么爸爸有什么本领呢?我们来看看吧!”
二、观看课件理解绘本内容
1、通过观看课件理解绘画,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所表达的意思。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通过课件理解画面内容尝试用动作表达
通过观看课件中形象的图案感受爸爸的样子。鼓励幼儿说一说、做一做爸爸能够怎么样,他很棒。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用动作表现自己的爸爸。
3、观看课件
观看课件了解爸爸会什么本领。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的爸爸有什么本领。
三、鼓励幼儿表达爱爸爸的情感
通过感知、表达爸爸很棒,鼓励幼儿表达爱爸爸的爱。
四、鼓励幼儿为爸爸跳支舞
1、学会观察绘本,了解爸爸的各种爱好及他勇敢的性格特征。
2、通过观察夸张、变形的图画,能用比喻句型“我爸爸像……一样……”说说爸爸的本领。
3、让孩子体验父子亲情,爱自己的爸爸。
活动准备:
图画书《我爸爸》、PPT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T:宝宝们,你们喜欢自己的爸爸吗?为什么喜欢爸爸呢?
T小结:是啊,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爸爸,今天老师要向你们介绍一位外国爸爸,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阅读绘本课件《我爸爸》
(一)出示ppt,爸爸喝茶的图
1、这就是英国小男孩彼得的爸爸,他长的怎么样?在干什么呢?
2、是啊,彼得说: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
3、彼得的爸爸棒在什么地方呢?他喜欢做什么事情呢?
(二)翻书阅读,了解爸爸的爱好(详略得当)
1、爸爸真的很棒,他到底喜欢做什么事情呢?
2、文艺:我爸爸是一个了不起的舞蹈家,也是个了不起的歌唱家。
幼儿做做爸爸跳舞的动作。
3、运动健将:他踢足球的技术一流;在运动会的比赛中,他轻轻松松就跑了第一名。
幼儿做做踢足球的样子。
(三)继续阅读,感知爸爸勇敢的性格特征
1、翻到爸爸不怕大灰狼的画面
图上有谁呀?
爸爸在干什么?(观察表情,动作,有可能会说什么)
大野狼在干什么?(爸爸用手指着大灰狼,那头恶狠狠的大灰狼只能插着裤兜灰溜溜走了)
T:我爸爸什么都不怕,连坏蛋大野狼都不怕。
T:是啊,爸爸真棒,真勇敢,什么都不怕,那爸爸还能干些什么呢?
2、翻到走高空绳索的画面,让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看着图说说。
3、翻到爸爸和大力士摔跤的画面幼儿做做动作,看图说说。
T:爸爸真的很棒,很勇敢,爸爸还有很多本领呢!
(四)继续阅读,用比喻句型“我爸爸像……一样……”说说。
1、出示爸爸游泳的图片,
T:我爸爸像什么一样?(鱼)鱼有什么本领呢?(会游泳)
T:我爸爸像鱼游得一样快。
2、师翻书,让幼儿进行连阅无声阅读。
3、让幼儿自由选择感兴趣的画面,用“我爸爸像……一样……”的句型说说。
T:我爸爸像猩猩一样强壮,我爸爸像河马一样快乐,我爸爸像房子一样高大。
4、T:宝宝们,你们的爸爸像什么一样,有什么本领呢?
请幼儿自由讨论,相机请幼儿上台讲述自己的爸爸。
三、完整欣赏故事,感受“爸爸爱我,我也爱爸爸”的情感。
1、是啊,彼得的爸爸可真棒呀,有很多爱好,很勇敢,还有很多的本领,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我爸爸》,宝宝们我们一起来听听《我爸爸》这个好听的绘本故事。
2、这么好的爸爸,你们喜欢吗?让我们也来拥抱一下吧!
3、拥抱的时候,你们想对爸爸说什么呢?
三墩幼儿园 朱萍
活动目标
1、在看看、想想、说说、做做中,感知食物的不同形状。
2、感受阅读绘本的乐趣,乐意猜测、表演小蛇吃食物的情景,并学说故事中的短句。活动准备:果园的背景、仿真水果若干、彩色丝袜若干、PPT课件、小蛇吃东西的声音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图书的封面,引导幼儿猜测,激发幼儿的兴趣。师:猜猜这是什么动物?(从局部开始猜测,教师可适时追问)小结:细细长长的身体,椭圆形的脑袋,原来是条可爱的小蛇。
小蛇是怎么走路的呀?我们一起来学学走路吧!
二、播放课件,理解图书内容。
1、一天,好饿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来到了果园里。1)好饿的小蛇发现了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苹果?
2)你猜猜好饿好饿的小蛇它会怎么做?(一口吞下,幼儿模仿吞的动作)3)好饿的小蛇一口吞下苹果后会怎样呢?
——引导幼儿用小手比划一下,可以引导孩子把吞了苹果的小蛇亲热地称呼为:苹果蛇。
2、第二天,小蛇又觉得好饿好饿,好饿的小蛇在散步。
播放声音——小蛇吃东西的声音“啊呜、啊呜——咕嘟、咕嘟”。
师:这一次它又吞下了东西,你来猜猜它吞下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师:原来小蛇真的吃了香蕉,肚子都撑起来了,我们就称它为香蕉蛇吧!
3、模仿游戏:好饿的小蛇。
师:哈哈,这条小蛇可真好玩,吃了那么多东西。第三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她发现了一个带刺的菠萝。小蛇说要带上它的小蛇朋友一起去吃呢!(幼儿模仿小蛇进行情景表演。)
4、吃了这么多东西,小蛇有没有吃饱呢?
师:第四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你们看它又发现了什么? 这回,它发现了一棵结满红苹果的树。你猜猜看,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
小蛇爬呀爬呀,爬到了树上面,再张大嘴巴吃呀吃呀(动作:啊呜、啊呜——咕嘟、咕嘟,真好吃。)师:最后又吞下了什么? 师:小蛇到哪儿去了?结满红苹果的树呢?哦,全到小蛇的肚子里去了,小蛇变成了果树蛇。
三、创设情境,感受体验好饿的小蛇。
师:好饿的小蛇吃饱了吗?我们也一起来学学好饿的小蛇好吗?
1、教师和幼儿模仿小蛇扭来扭去去散步,“啊呜、啊呜——咕嘟、咕嘟,真好吃”,把水果藏到丝袜里。
2、“猜猜,我吃了什么水果呢”?幼儿根据肚子里水果的外形来猜猜吃了什么水果。
总体评价:
教师选择的绘本有趣,符合小班孩子思维兴趣和年龄特点。根据绘本内容将主要情节和重复的语言作为活动目标比较恰当。教师的教态平稳,亲切,语速稍显快了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孩子动静结合,说一说和学着做一做,互相调节,使孩子能长时间地保持兴趣。还提供了形象的操作材料,孩子感官体验非常逼真。
建议:
1、要注意活动时间的把握,操作部分不是重点,可以适当缩短。
1、大胆猜测故事情节敢于表述自己的想法。
2、懂得好朋友之间要和睦相处。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PPT课件、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故事,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故事的封面上有什么?(请两到三名幼儿回答)。
2、小绵羊生气是什么样子?(皱眉毛,嘴巴向下弯)
3、那你们有没有生气的时候?为什么会生气呢?(请两到三名幼儿回答)。
4、小绵羊也生气了,我们的故事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感受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内容1-2页并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有没有好的办法来帮助莫莫摘下树上的苹果?
2、莫莫是怎么做的呢?它吃到上的苹果了吗?(讲述故事内容3-6页)。
3、小朋友们,如果你喜欢的东西被别人吃了你会怎么办?(请2-3名幼儿来回答)
4、莫莫也生气了,(讲述7-9页)提问幼儿莫莫生气的长出了什么?
5、小朋友们快看莫莫变成了什么样子?你喜不喜欢莫莫大喊大叫的样子?
6、教师讲述13-14故事内容,小朋友们你们说莫莫这样子的行为对不对?
7、教师总结:莫莫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生了很大的气,做了许多可怕的事情,可它最不应该的就是去伤害别人。
8、如果你是莫莫你会这样做吗?我们生气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让自己不生气呢?(可以听音乐、做运动、一个人安静一会、看看书、打打电话、看看电视。)
9、教师讲述15-17页故事内容,莫莫因为太生气掉到了地底下,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莫莫掉到了洞里,它的心情会怎样?害不害怕?孤不孤单?
10、教师讲述18-21茉莉拿着苹果来找莫莫了,它还是愿意和莫莫做好朋友,莫莫和茉莉又开开心心的回到了草地上。
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有自己的情绪,可以生气,但不能做伤害别人和伤害自己的事情,不生气的办法有好多,我们都可以试一试,小朋友们一定要和睦相处、学会原谅别人才能结交更过的好朋友!
【小班语言领域绘本阅读活动】推荐阅读: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目标12-05
小班语言绘本公开课04-28
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开汽车》优秀教案01-01
小班绘本阅读活动方案04-18
小班绘本晨间阅读活动10-04
小班语言活动:刷牙03-11
幼儿小班语言活动教案09-07
小班语言活动《圆》教案09-25
小班语言活动:拉大锯12-10
小班语言活动:起床了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