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健康教育程序案例(共8篇)
——十里铺村成人教育
创建单位:官渡镇成人学校
活动范围:官渡镇成人学校
十里铺村背景
官渡镇十里铺村位于官渡镇镇政府南临,地理位置优越,辖区6个村民组,349户、1496人,党员112人,村组干部15人,村庄占地295亩,耕地1239亩。由于该村人口众多,人均土地面积较少,大部分年轻力壮的都出外打工,村里留一些较少的劳动力,他们都是种了几十年地的农民,有些甚至连小学都没上过,文化水平较低,如何提高农作物的高产、高效益成了当下一大难题。村支书张小斌看到这种情况也十分着急,多次到镇政府和镇政府领导进行沟通,最终确定十里铺村搭建高产、高效的温室大棚,种植草莓。
面临的问题:
本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村民没有种植草莓的技术,知识水平跟不上,种植过程中会有很多草莓因为生病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死亡的情况。
活动内容
介入策略
本村村民代表向村干部提出建议,由于干部牵头,根据村民的实际需求,与邵岗成人学校合作,满足村民的实际需求。
该村的发展不能单靠本村自身的力量,要和镇区的教育机构联系起来,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
1)具体目标:
本村培训出较高水平的技术人员;
自行去邵岗成人学校接受培训;
2)评估改善该村教育的条件:
资金支持:该村有资金可以支持本村村民接受成人教育的培训。
技术支持:该村干部邀请河南省农业大学专家到本村进行技术指导。
人力支持:本村村民积极响应,参加培训。
3)具体行动步骤
◆征集居民意见,并形成书面材料。
◆选取村民代表进行培训;
◆与邵岗村成人学校校长联系,确定培训场地和培训时间。
◆确定培训内容,邀请相关专家。
◆专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方案。
◆若达成具体目标,在实施一段时期后要对结果进行评估,并及时反馈;
◆若没有达成目标,需要联系村干部加大培训力度,采取双方都能接受并执行的措施。
介入工作的意义和过程
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十里铺村人多地少,搭建高效的温室大棚,会使村民的收入大大提高,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
刚开始,村民都在观望不敢下手,种了这么多年的地,从来没有接触过高效的温室大棚,更别谈种植技术了,对冬季草莓的种植更是闻所未闻。村支书看到这种情况,非常着急,立即召开村干部会议,商讨解决办法,最后决定选取村民代表参加培训。召开群众大会征集村民意见,对选举代表参加培训积极响应。最终选定20名村民代表进行培训。
村支书立即联系了邵岗村成人学校校长张志伟同志,张校长对村民参加培训的事情大力支持。给予了很多帮助,最终确定了培训地点在邵岗小学教学楼三楼多媒体教室,培训时间定位每周的周六周日的上午八点到十一点,下午两点到四点,为期半月。
张校长积极的联系了河南省农业大学,并得到该大学的高度重视,当即委派了三名农业种植专家到十里铺村进行考察,之后做出了具体的培训方案。
从育苗到栽种手把手的指导,并下发指导种植技术的书籍,经过专家的讲解村民代表已初步了解了草莓种植的基本技术。每年的八月上旬要开始育苗,定植前要对定植大棚内的土壤进行耕翻、施肥、作畦,到九月中下旬选择长势健壮丰产性好的幼苗进行定植。白天温度控制在25度到28度之间,不要超过30度,晚上以7度为宜。初花期保持在25度,成花期掌握在23度……
村民代表学到技术之后,并能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技术积极的用到草莓的种植过程当中。按照专家讲授的方法,草莓的长势喜人,正当村民为草莓的前景感到的高兴时,()发现那些植株小的草莓开花很多,而长势旺盛的草莓反而不开花,就算开了也是寥寥无几,这是怎么回事?张志伟校长又连忙联系农大专家,并把专家请到了田间地头,专家看了情况之后告知村民,原来植株叶子不宜过多,要定期掰掉老叶,不能任它生长,专家又讲了常见的几种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什么病用什么药,怎么预防,甚至连多少天浇一次水都讲到了。村民听后茅塞顿开,连连道谢!
国内外学者对于“案例”的界定众说纷纭[1,2,3,4,5], 但总的来讲, “案例”表现出三个特征。 (1) 案例是在课堂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的事件。案例完全是真实的, 存在于真实的教育活动或课堂生活中, 不是凭借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杜撰出来的产品, 杜撰出来的故事不能称之为案例。 (2) 案例是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的典型性事件。案例具有戏剧性冲突, 应该包含问题、矛盾、对立、冲突, 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案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它所描述的教学事件往往包含教师与学生的典型思想、行为和观念, 能够反映某一类教育现象或活动的本质属性, 涵括某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 从而为人们将这些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实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也为人们解决同样的或类似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3) 案例是对教育事件进行的情境化、整体化、动态化的描述。案例不应抽象介绍和简要说明事件的总体特征, 而应详尽、细致地描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具体情境、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事件的具体细节以及相关事件之间的联系, 案例的叙述能够反映出教育教学活动的复杂性, 能生动地揭示和呈现出人物的动机、态度、情感、思想、需要等内心世界, 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我们认为, “案例”就是对课堂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包含有问题或冲突的典型性事件所作的情景性描述。
所谓案例研究, 就是把教育过程中发生的真实典型的事件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全面深入地分析这些事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揭示教育活动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基本规律, 在此基础上, 提炼出解决教育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总结出有价值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
一、教育案例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我国以往的教育研究是以思辨研究为主, 研究停留于理论层面, 远离了课堂生活, 研究者很少关注和记录优秀的教育案例和教师的教学实践, 造成了教育研究脱离实践的困境。因此, 将案例研究这一方法引入教育研究领域, 大力倡导案例研究, 具有重要的价值。
1.教育案例研究有助于促进教师的内隐知识和实践智慧的形成
一般而言, 学校教育活动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教育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对不可预期的教育事件的一种把握方式, 对特定典型的教育问题的解决方式。比如, 一位语文教师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 点一个略有口吃的同学上讲台朗读, 结果这个男生遭到了哄笑。一般教师的处理方式是说“没关系, 你先下去, 下次有机会, 再好好准备一下”, 而这位教师则让全班同学都趴在桌上, 不看他, 只用耳朵听, 教师本人则带头走到教室后, 背对讲台站定, 从而非常好地应对这种场面, 化解了尴尬的处境。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特定的、不确定的、运用理论知识难以解决的问题。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瞬间反应不仅可以让学生终 身难忘, 而且可以给其他教师带来新的思路和启示, 激发一种反思性的智慧和情境性的机智。从这个角度来看, 教育案例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源泉, 是教师的内隐知识和实践智慧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 对教师的研究从关注教育外显行为向关注教师的内隐认知过程转变, 教师的内隐知识和实践智慧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主题。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形成和决策判断的基础, 教师的观念、知识结构和决策判断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美国学者舒尔曼提出, 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应由三类知识构成, 即原理规则知识、专业的案例知识、运用原理规则于特殊案例的策略知识。这便把教育案例知识作为一种专门的知识类型纳入了教师的知识分类系统。教师可以通过教育 案例研究, 了解各种各样的教育案例, 从中获取教育的隐性知识和教学的实践策略, 吸收特定教育情境下的教育经验, 从而, 提高自身教育决策和行动的能力。
2.教育案例研究有助于促进教师提升专业化水平, 形成个人化教育理论
一个好的教育案例不仅揭示出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及结果, 而且包含有研究者对案例的理性反思。从某种意义上说, 案例可以为教育理论提供理论假设的来源, 研究者可以根据大量教育案例建立相应的理论假设, 进行教育建模, 这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理论研究方法。教育学者乔伊斯和韦尔通过对80多种教学理论、实践案例进行归纳分析, 写出了著名的《教育模式》一书。
案例研究可以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入系统的反思, 对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等问题有意识地进行探讨, 通过促使教师反思自己教学工作中的某些方面, 从而发现某些问题域, 并澄清有关问题。当案例研究渗透到教师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时, 反思就会成为常规性工作, 这就会极大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提升其专业化水平。案例研究还可以促进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相互沟通。教师通过个人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 可以认识到教学工作的复杂性以及实际问题的多样性。教育案例可以帮助其他教师有效地了解同事的思想行为, 促使个体经验公开化, 促使教师思考, 假如我面临同样或类似的问题该如何处理, 在我的教学经历中, 是否有同样的或类似的经历能形成案例?等等。教育案例经过教师的多角度解读、分析、讨论和归纳, 可以把其中内隐的价值观念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提升出来, 转化成表达教学理念的显性知识和个人化教育理论。
3.教育案例研究有助于教师在实际情境中针对个体的课堂生活进行研究和反思
根据内隐知识论的观点, 内隐的知识与实际经验、技能有关, 是一种情境化的个人经验和策略, 这种经验与策略往往隐藏在教学实践之中, 无法剥离, 难以像原理性知识一样存在于书本之中而被人接受。教师要合理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需要同时运用这两类知识。教育案例通过创设一种真实的课堂生活, 帮助教师建构一种与教学事件有关的情境性的个人实践性知识, 并使这些知识与原理性知识或教学法理论联系起来, 以便他们日后在处理新的、类似的课堂事件时能够有机地整合这两类知识。
案例研究把真实的课堂生活引入到教育研究之中, 有助于教师在实际情境中开展教育研究。任何一种教育现象或教育活动都与其所在的社会文化情境分不开。如果要了解个体和社会的教育活动, 就必须把他们置于丰富、复杂、变化的社会情境中进行考察, 就必须直接面对生活体验本身。“现象学的阐释学”代表海德格尔强调一种“无成见的”、“无前设的”和“面对事实本身”的思维态度。他提出“理解”首先不是一套社会科学的方法, 而是常理世界的本体生活模式, 是“此在”本身的存在方式。也就意味着生活体验是教育研究的对象, 是教育问题的源头活水。为此, 教师应视自身为一个研究工具, 在实际教育情境中进行长期的观察, 了解师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及其对教育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记录真实的教育事件和教育故事, 追寻其中的教育问题, 发掘其中的教育意义。
二、教育案例研究的一般程序
1.记录、收集和整理案例研究资料
在确定了教育研究的选题后, 就应关注和积累典型的教育实例, 收集详尽的、真实的、有内涵的案例资料。课堂处处皆学问。教师应该养成一种职业的敏感性, 关注课堂生活, 关注课堂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通过关注, 教师会发现在每个平常的教育现象中都隐藏着深刻的教育规律, 每一个日常的教学行为习惯中都包含着深刻的教育哲理。如同牛顿从“苹果坠地”现象中研究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有引力的理论一样, 我们也能从日常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重要的教育规律。案例研究的关键, 要求研究者具有敏锐的眼光、洞察力及较强的思辨能力, 善于捕捉信息获取案例素材, 善于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把握问题的实质, 具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能力。同时, 教师对于搜集的案例资料还必须进行有效的整理加工, 使零碎散乱的信息变得系统、清晰、完整, 以利于深入分析和后续研究。在整理和归纳这些案例材料的基础上, 教师还可以分析课堂教学现象, 发现造成各种教学现象与教师教学行为之间的内在关联, 然后明确究竟是在哪个教学环节出现了问题, 并从中提炼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同一个教学情境, 不同的人会提出不同的问题, 问题的深度往往与个人的思考水平有关。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便需要研究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一双“慧眼”。
2.对案例研究资料进行理性分析
围绕案例研究材料作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和反思, 重在探究问题或现象的原因, 所获得的研究结果将成为制定解决问题策略的依据。这里的理性分析, 不是针对个别情境或特殊问题的探讨, 而是对整体的课堂生活作深入反思和理性分析, 是从课堂教学的基本层面出发揭示教育案例的价值与意义。对案例研究资料的分析可以按照以下两种角度展开:第一, “主观-客观”。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探讨问题的症结所在。比如, 对一名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案例研究, 既需要从主观上探讨个性、动机、情感和价值观念等主观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 也要从客观上探讨家庭、学校、社会对其成长起到的作用。这样, 就能全面客观地把握问题或现象的实质, 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第二, 理论审视。研究者的理论功底往往决定案例分析的深度, 只有联系相关的教育理论对案例不断进行思辨和分析, 才能从中抽取问题的本质。通过查阅教育理论文献, 了解已有研究成果, 寻求教育案例及其行动策略的理论依据,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解读教育案例, 挖掘案例中的教育思想, 从而提高案例分析的学理性和说服力。案例分析中, 最关键的是对教师解决问题时采用的具体方法和策略进行分析, 成功的策略和失败的策略各自都具有其借鉴意义, 可以为我们提供解决类似问题应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3.从案例研究资料中提升个人化理论
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 研究者应该对案例事实进行理论上的发掘和深刻的反思, 从中提升出个人化教育理论, 彰显案例研究的理论价值。教育案例是以教育情境作为基础, 并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与教育理论蕴含于特定的教学情境叙事与描述之中。扎根理论是质性研究中建构理论的一种重要方法, 也可以应用于案例研究之中。研究者首先通过现状描述和背景介绍全面呈现案例形成发展的复杂过程, 然后, 直接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概念和命题, 在这些概念之间建立联系, 自下而上地建构出个人化理论。从案例研究资料中发掘出个人化教育理论, 需要研究者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一定的理论素养。也正是基于此, 案例研究超越了一般的故事或新闻报道。研究者在撰写案例的基础上归纳出个人化的教育理论, 并提出实用性的建议, 极大地增进了案例的应用价值。
4.在教研组内召开案例研讨会
案例研究可以采用集体研讨的方法, 可以发挥教研组等集体的作用, 集体攻关, 分工合作, 共同研究。一般来说, 撰写教育案例要经过“撰写———讨论———修改———再讨论”的多次反复、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定期召开案例研讨会, 教师知道自己的同事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面临的问题是什么、采取的对策是些什么。这便会促使参与讨论的教师进一步思考, 假如我面临同样或类似的问题该如何处理?在我的教学经历中, 是否有同样的或类似的经历?我能否进一步形成案例?等等。这种做法, 有助于形成一种新的合作型教师文化。
三、教育案例研究的主要内容
撰写案例要做到目标明确, 描述真实具体, 材料选取适当, 案例构思巧妙, 文字表达生动, 防止“八股化”倾向, 案例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没有统一的标准或格式, 具有很大程度的灵活性。一般来说, 一个完整的案例大致会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案例标题
案例总是有标题的, 案例要借助标题反映研究或事件的主题。一般可以把具体的教育事件作为案例标题, 也可以把事件中所包含的研究主题确立为标题。比如, 《作文课上寻“范进”》这一标题就是写明了教师采用巧妙的教学设计进行作文课教学这一事件[6];《换位思考给学生一个台阶下》这一标题就揭示出学生的发展水平存在个别差异, 教师应该了解发展困难学生出现行为问题的内在原因, 并及时给予教育帮助[7]。事件性标题可以吸引读者进一步了解相关的信息;主题性标题有利于读者把握事件要说明的是什么。
2.案例背景
案例背景应客观描述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景, 说明研究的主题和方法, 为读者提供一种阅读上的心理准备。案例中的事件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时空之中, 案例的叙述也应依托在一定的背景之上。有的教师非常关注教育问题的发生与解决, 他们习惯于记录教育事件, 但忽略了背景的描述, 实际上, 背景的描述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背景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会有很大差异。通过阐明实际背景, 读者可以完整地把握事件产生、发展的来龙去脉, 并对案例中的人物及其行为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判。
3.案例描述
案例描述是案例的主体部分, 主要是描述在特定的课堂生活中产生的特殊问题、现象及其解决过程, 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与一般的事例不同, 教育案例是以问题为中心的, 案例研究应阐明问题是什么、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为什么会发生、问题是如何解决的、问题解决中出现了哪些反复和挫折、问题解决有哪些成效。在撰写案例的过程中, 研究者应把问题与事实材料交织在一起, 给读者一种问题的现场感和情境感, 使其通过分析能够确定问题所在。与一般的论文不同, 案例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要详细地描述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 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研究者应该像讲故事一样生动具体地加以描绘, 这种描绘既可以是对课堂问答的实录, 也可以是故事化的叙述。但是, 案例研究不同于文学创作, 不能自编或杜撰, 而应来源于教师真实的课堂生活。当然, 真实的课堂生活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教师尚未解决的问题, 研究者在选择此类问题作为案例时, 应把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和具体策略也罗列其中, 供读者参考。
4.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案例研究的关键, 是运用教育理论对案例作多角度的反思和解读。案例分析的过程是研究者对自己或他人解决问题的做法和想法进行再分析和再提炼, 综合分析和讨论课堂中解决特殊问题的特定方法, 概括和梳理好的教育教学经验的过程。这便极大地促进研究者对教育行为开展系统深入的反思, 提升其教育智慧, 形成教学机智和教育艺术。案例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用理论对描述的案例进行阐释和分析, 权衡问题解决的利弊得失, 反思问题解决中存在的失误或引发的新问题, 尝试提出避免新问题的措施, 该问题的解决对解决同类问题带来的启示。案例分析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反对使用“空话”和“套话”, 研究者只需要选择重要的方面或印象深刻的方面加以剖析, 努力做到言之有物, 言之有理, 虚实并重, 小中见大。
在具体撰写教育案例时, 结构可以灵活多样, 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如“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案例描述—案例反思”、“课例—问题—分析”、“主题与背景—情景描述—问题讨论—诠释与研究”等形式均可。
案例研究是一种适合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方法。教师身处教学一线, 最容易发现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成功的经验, 收集、整理、撰写教育案例, 给予科学理性的分析, 对于开展教育研究并有效地指导实践,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研究能力,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 教育案例研究在我国还只是刚刚起步, 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共同来参与, 共同来创造。
参考文献
[1]邵光华.美国师范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及其启示.课程·教材·教法, 2001 (8) .
[2]顾泠沅.教学任务与案例分析.上海教育科研, 2001 (3) .
[3]李忠如.试论课堂教学案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5) .
[4]郑金洲.行动研究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5]张家军, 靳玉勒.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中国教育学刊, 2004 (1) .
[6]傅维利.教育问题案例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课堂实录;教学反思
想像力是学生的翅膀。有了想像力,再抽象的知识也能容易理解。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给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正如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Ausubel所指出的: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一、课堂实录
师说:我们刚刚学习了信息交换方式中的程序查询方式,此种方式适用于低速的外设设备,CPU等待的时间很长,因此此种方式的效率很低,假如你是一个计算机设计者,你用什么方法来提高外设和主机之间的数据交换速度?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自己去经历去粗存精的思维过程,最终获得提高外设和主机之间的数据交换速度的方法)
生A:外设的速度与CPU的速度相差太大,不管用哪种方法,CPU都要等待外设,除非快速的提高外设速度,若维持现状,我不知道能有什么好方法?
师说:他的这一猜测似乎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想法显然过于狭窄了。
(生A的发言令教者颇感意外,一下子打乱了教学预想,课堂上有几个学生也在悄悄细语,莫非他们跟学生A有同感?若直接给出答案,这样灌输,教学效果必然不好。面对学生的想像力缺乏,教者决定因势利导,临时改变教学设计。通过模拟CPU和外设,引导大家找到提高外设和主机之间数据交换速度的方法。)
师说:这样吧,暂时不要去简单的空想。我们来做个游戏。假设教师是CPU,生C是外设,生D计算时间,我们来模拟打印程序任务。
(看着教师与生C的表演,学生有的带着笑,有的在沉思,更加感性的掌握了程序查询方式的缺点所在。)
师说:现在要提高效率,而CPU与外设的速度没变,怎么办?
生E:在相同的时间内多完成任务是否也是提高速度的一种方法?
师说:很好,他给了我们另一个思维角度,速度快和效率高有时有异曲同工之处。在不能提高速度的前提下,这种角度无疑是明智的。
生F:让CPU与外设各做各的事,等外设准备好后,CPU再来处理外设的事情,这样在同样的时间里完成的任务不是多吗?
(生F的回答使很多同学恍然大悟,有两名同学自告奋勇地用生F的方法模拟打印程序任务,果然,在相同的时间里,这种方法完成的任务更多些。)
师说:中断处理方式就像他说的这样,此时CPU处于被动,外设处于主动。当外设准备就绪后,就通知CPU来处理,这样无疑提高了CPU与外设的数据处理速度。中断处理有四个过程(略)
师(总结):中断处理过程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非常想像。比如我在看书,此时有人打电话给我,这是中断请求;我准备接电话并对看书的位置作了标记,这是中断响应;我接了电话,这是中断处理;打完电话后继续看书,这是中断返回。
程序中断方式由软件和硬件共同控制,此时CPU处于被动,外设主动,这样的CPU的实时性得到了大大提高。
二、教学反思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把尊重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特点落在实处。传统教学过分关注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沿着教师既定的线路前进,这实际上是教师以自己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讲解抽象问题时要采取一定的手段让学生想象起来,否则学生的头脑中有太多的困惑和不解,久而久之学生会丧失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年龄,要不断的引导学生提高思维品质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本节课从暴露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入手,设计了一个激发学生想像力的游戏,让学生自然地将抽象问题感性化,满足了学生的思维需要和情感需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职业教育课程背景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要求教师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位置上正确处理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与学生的能力发展,以及创新意识养成之间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按照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生的知识学习并不能依靠外界硬塞而获得,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一种建构式的学习,教师的重要责任是为学生的建构学习搭建获取知识的平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并不多,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亲身经历了一次较为完整的知识产生过程,增强了想象力,学生的获益是多层次的,从而实现了多维的教学目标。
3.处理好专业课教学中教学与教育的矛盾关系是职业教育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必须要求。计算机原理是一个相对抽象的学科,学生对它没有丝毫的感性认识,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可接受程度,思考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以便学生达到教学的目标。
在这节课的教学实施中,学生对计算机原理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感知,既有对抽象问题的实际模拟,又有对中断处理的归纳总结,这样的教学既满足了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发展要求,也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较好地处理好专业与教育的关系,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智力基础和情感支持。
【参考文献】
案例1
2002年9月30日,河南省孟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人员对河南省孟州市电业乐万家有限责任公司经销的商品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该公司销售的“五粮液”酒防伪标签无暗记标记,涉嫌假冒,遂当场对该公司的177瓶“五粮液”酒进行了封存,并在公证人员的现场公证下提取酒样品,经中国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进行鉴定为假冒五粮液产品。之后,孟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剩余的176瓶“五粮液”酒予以登记扣押。由于此案涉及货值金额和社会影响较大,孟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法将此案移交给该局上级单位焦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同年11月26日,焦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向孟州市电业乐万家有限责任公司送达了《行政处罚告知书》,确认该公司经销的“五粮液”酒系以假充真产品,已违反了我国《产品质量法》第39条的规定,将依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第50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要求该公司在11月28日前将陈述意见送到焦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逾期视为放弃权利;并说明如要求公开听证,应于收到告知书之日起3日内提出,逾期未提出的,视为放弃权利。孟州市电业乐万家有限责任公司在收到焦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送达告知书的当天就用邮政快件邮送了陈述意见,同时提出公开听证的申请。可是次日,即11月29日,焦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就向该公司送达了(豫焦)质技监罚字[2002]第067号《行政处罚决定书》:
1、责令停止销售以假充真的“五粮液”酒。
2、没收176瓶以假充真的“五粮液”酒。
3、并处该公司以假充真“五粮液”酒货值金额二倍罚款94560元。孟州市电业乐万家有限责任公司对此处罚决定不服,以焦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为由,向焦作市解放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讨论内容:
1.技监局的执法有无疑点?
2.孟州市电业乐万家有限责任公司的起诉理由可以是什么?
案例2
2002年8月13日,某市星光大酒店接待了一批“特殊客人”。这些客人用他们自带的秤称了他们所点的海鲜后,亮出了工作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并指出,他们的海鲜缺斤少两。检查结束后,拿出一张临时手写的便条式的检查证明要求店方签字,店方觉得事态严重,没有签。店方解释称是厨师抓海鲜时将两个包厢的海鲜搞混了,并让厨师亲自向检查人员解释。8月24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举行了一个新闻发布会,指出经过明查暗访,发现多家宾馆、酒楼的海鲜缺斤少两,并指出,按销售单价计算,星光大酒店一次克扣消费者金额最多。各大媒体对此纷纷作了报道。星光成了众矢之的。9月15日,星光大酒店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自己“故意缺斤少两、克扣消费者”的行为已构成行政侵权为由,要求法院判定其通报批评的行为违法,令其为星光恢复名誉、消除不良影响。
问:此案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若是作为被告应进行怎样的辩论?
若是原告呢?他们会从哪些方面对被告的行为进行起诉呢?
案例三简易程序的细节
某单位执法人员在处理一件违章案件时,在证据确凿的前提下对当事人做出处罚决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告知书的内容无异议,对处罚金额也无异议。并在告知书上写下“放弃陈述和申辩权利”,并按要求签下自己的名字,落款日期是某年某月某日。随后,执法人员给当事人开具行政处罚决定书,当事人也在送达回证签上名,落款的日期也是某年某月某日。表面上看,这个案件调查取证程序合法,证据确凿,法律文书制作程序上也并无大的疏漏,案件办理得天衣无缝。但就是这样一起看似已办成铁案的案件,时过数日,当事人却一纸诉状将行政执法机关告上法院,声称执法人员在程序上违法。在法庭对质时,行政机关举充足的证据证明当事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且当事人已在陈述告知笔录上表示放弃申辩权利。而当事人的辩护律师却辩称:„„„„„(由学生添加)案例四执法程序错误行政诉讼案
一、案情简介
1997 年9 月17 日,某省技术监督局接到群众投诉,称其所购买的由鸿鑫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怡园公寓商品房面积不足,要求维护购房者利益。根据群众投诉,省局稽查大队进行了调查,并委托省房地产计量公正站进行实地测量。测量结果表明,有住户投诉的4 栋商品房每套实际建筑面积都少于销售建筑面积,其计量偏差不符合供需双方事先约定的1 %。省局拟对鸿鑫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行政处罚,依照政处罚法,向该公司履行了告知程序,鸿鑫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陈述和申辩,并要求举行听证。省局认为符合听证条件,依法举行了听证。1998 年2月23 日下发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对鸿鑫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处以28000元的罚款。
鸿鑫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对上述处罚不服,于1998 年2 月28日以行政处罚认定主体错误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值此之时,省局经核查发现,怡园公寓真正的开发商是某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是鸿鑫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集团成员,是经工商登记注册的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是独立的民事法律主体,其经营行为应自行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省局主动撤销了原行政处罚决定,鸿鑫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愿撤诉,法院裁定撤诉。1998 年1 月26 日,省局更换了行政处罚对象,再次下发了行政处罚决定书。
一、社区社会组织成立材料:
1、发起人:申请成立社区社会组织的发起人(包括个人和单位)不少于3个;
2、规范名称:××区××社区+业务范围+组织形式(如:西塞山区澄月社区科普志愿者协会)或××县(市)××乡镇××村+业务范围+组织形式(如:阳新县茗山乡九龙村科普教育协会);
3、会员(成员)名单:会员(成员)本人签名的会员名册(不少于3人);
4、办公(活动)场所:有相对固定的办公或活动(服务)场所;
5、章程(制度):章程中应载明业务范围、活动地域、会员吸收和退出方式及权利义务、活动经费筹措方式、民主议事规则等;
二、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登记程序:
1、社区社会组织发起人向居(村)委会提出备案申请;
2、填写《xx市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登记申请表》和《xx市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备案登记表》;
3、居(村)委会收到申请材料后,经初审,材料齐备,符合法定形式,无异议的签署初审同意意见;
4、社区社会组织将有关材料报送区民政局审查、备案登记;
5、区民政局在收到提交的全部有效申请材料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并对核准备案登记的社区社会组织颁发《xx市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登记证书》;
6、社区社会组织备案事项发生变更的,应自变更之日起15日内填写《xx市社区社会组织变更备案登记表》,到区民政局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1章
1.1 选择题
1..NET Framework是一种()。
A、编程语言 B、程序运行平台 C、操作系统 D、数据库管理系统 2.用Visual Studio.NET编写的程序被编译成中间语言(MSIL)后,运行时还要再一次被编译,这种编译被称为()。
A、CLR B、JIT C、GC D、GDI 3.using namespace的作用是表示()。
A、引入名字空间 B、使用数据库 C、使用一个文件 D、使用一段程序 4.要使程序运行,需要按()键。
A、F5 B、Ctrl+F5 C、F10 D、F11 5.C#中的数据类型有()和()两种。
A.值类型
B.调用类型
C.引用类型
D.关系类型 6.以下运算符中,()是三目运算符。
A.?:
B.――
C.=
D.<= 7.下列不能为类的成员的是()。
A、属性 B、方法 C、索引器 D、接口
8.下列哪一个不是类的成员的访问修饰符()
A、private B、base C、public D、protected 9.调用构造函数创建对象时,通常使用()关键字。
A.typeof B.new C.as D.is 10.关键字virtual只能用来修饰类的()成员。
A.字段 B.方法 C.属性 D.常量
11.用()关键字定义的方法,属于整个类而不属于类的某一个具体实例。
A.public B.static C.protected D.private 12.在属性的访问声明中,对属性的读操作用()关键字标出,表明属性的值是只读的,不能改写。
A.set B.get C.private D.public 13.声明了一个数组Array[13],则Array[3]表示第()个元素。
A.3 B.4 C.5 D.无法知道 14.在C#中,多继承通过()来实现
A.属性 B.接口 C.索引器 D.方法
15.采用异常处理格式编写程序的目的在于使程序()。
A.不会引发异常 B.顺利通过编译
C.减少异常 D.在出现异常后能够得到处理 16.窗体的标题条显示的标题由窗体的()属性决定。
A、BackColor B、Text C、ForeColor D、Opacity 17.关闭窗体需要调用窗体()方法。
A、Show B、Hide C、Activate D、Close 18.对文本文件写进一行,需要调用StreamWriter实例的()方法。
A.Write B.WriteLine C.Flush D.Close 参考答案
1.B 2.B 3.A 4.B 5.A、C 6.A 7.D 8.B 9.B 10.B 11.B 12.B 13.B 14.B 15.D 16.B 17.D 18.B
1.2 判断题
1.类是具有相同特征和行为的事物的抽象,对象是类的实例化。2.一个类只能有一个对象,它就是this。
3.因为结构与类十分相似,所以它们的存储形式是相同的。4.一个派生类只能有一个基类,但可以有多个接口。
5.当程序运行后有异常出现,该段程序就应该采用异常处理的格式来编写。6.类File与FileInfo的功能是相同的,其方法名相同,方法的参数也相同。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第2章
2.1 选择题
1.窗体的标题条显示的文本由窗体的()属性决定。
A、BackColor B、Text C、ForeColor D、Opacity 2.下列控件在程序运行期间总不可见的是()。
A、TextBox B、Timer C、Label D、PictureBox 3.当鼠标移动到控件上时要改变鼠标光标形状需要修改控件的()属性。
A、Font B、Icon C、Cursor D、Dock 4.要使控件不可用(呈灰色显示)需要将()属性设置为False。
A、Enabled B、Visible C、Locked D、CausesValidation 5.要将焦点设置到某控件,需要调用该控件的()方法。
A、FindForm B、Refresh C、GetNextControl D、Focus 6.当输入焦点离开控件时调用的代码段应写在该控件的()事件中。
A、Enter B、Leave C、LostFocus D、Move 7.需要判明在控件上按下的是鼠标哪个键时需要利用该控件的()事件。
A、KeyDown B、KeyUp C、MouseDown D、MouseUp 8.当控件的文本(Text)属性发生改变时会引发控件的()事件。
A、TextChanged B、SizeChanged C、StyleChanged D、LocationChanged 参考答案
1.B 2.B 3.C 4.A 5.D 6.B 7.C 8.A
2.2 判断题
1.ComboBox控件中的Text既可以选择,也可以输入。
2.要使得在TextBox控件中输入的文本显示为一系列的“*”,必须将该控件的PasswordChar属性设置为’*’。
3.Button控件的Dock属性用来控制对象停靠在容器的哪边。
4.向ListBox控件中加入一个条目需要调用其CreateControl方法。5.Timer控件的Interval属性的单位是秒。
6.要使Label控件的大小适应所显示文本的大小,将其AutoSize属性设置为True即可。
7.一组CheckBox控件的Checked属性是互斥的。
8.在RadioButton控件上单击会使其Checked属性的值变得相反。
9.要使TextBox控件呈多行显示,需要将其Multiline属性设置为False。10.要使ListBox控件呈多列显示,需要将其MultiColumn属性设置为True。11.PictureBox控件既能显示图片又能显示文本。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3章
3.1 选择题
1.要给“新建”菜单项设置助记符N,其属性Text的正确值是()。A、新建(*N)B、新建(&N)C、新建(Alt+N)D、新建(Contrl+N)2.要在一个控件上击右键弹出上下文菜单,需要利用控件的()事件。
A、Click B、KeyPress C、MouseDown D、MouseMove 3.当鼠标在某工具按钮上停顿时欲显示提示信息,需要设置它的()属性。
A、Text B、ToolTipText C、ImageIndex D、Enabled 4.要将通用对话框openFileDialog1显示出来,需调用其()方法。
A、Show B、ShowDialog C、OpenFile D、Display 5.要设置主菜单某菜单项的快捷键,需要设置其()属性。
A、Shortcut B、ShowShortcut C、Checked D、RadioCheck 6.要将状态栏停靠在容器的顶部,需要将其Dock属性设置为()。
A、Top B、Bottom C、Fill D、None 7.消息框MessageBox的Show方法的返回值是()类型。
A、DialogResult B、BorderStyle C、string D、int 参考答案
1.B 2.C 3.B 4.B 5.A 6.A 7.A
3.2 判断题
1.要使某主菜单显示在窗体上,必须将窗体的Menu属性指定到该主菜单。2.工具栏按钮的图片可以直接来自图片文件。
3.工具栏的ButtonSize属性的作用是根据按钮的大小自动调整自身的大小。
4.状态栏的ShowPanels属性的作用是确定状态栏是否显示窗格。5.要在工具栏上增加一个按钮,需要调用它的Insert方法。
6.打开文件和保存文件对话框的FileName属性是用户在对话框中指定文件的文件名,但不包括文件的位置信息。
7.字体对话框的Font属性包含了字体的颜色信息。
8.要显示一个消息框,必须先为MessegeBox类创建一个实例,然后调用其Show方法才能实现。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第4章
4.1选择题
1.ADO.NET是一种()。
A、查询语言 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用于数据访问的基类库 2.数据集DataSet与SQL数据源之间的桥梁是()。
A、SqlConnection B、SqlDataAdapter C、SqlCommand D、SqlTransaction 3.将数据集中的数据同步到数据源中去,必须调用DataAdapter的()方法。
A、Fill B、Dispose C、Update D、ToString 4.向数据源插入一条记录,需要将命令对象的CommandText属性设置为SQL语言的Insert命令后,再调用命令对象的()方法。A、ExecuteNonQuery B、ExecuteReader C、ExecuteScalar D、ExecuteXmlReader 5.若要使 DataGrid控件的标题条不可见,需要将控件的()属性值设置为felse。
A、Visible B、Enabled C、RowHeadersVisible D、CaptionVisible 6.当获取到DataGrid控件的CurrentRowIndex属性值为-1时,说明()。
A、控件中没有行 B、控件中的行太多已超出范围 C、用户选择了第一行 D、用户选择了最后一行 参考答案
1.D 2.B 3.C 4.A 5.D 6.A
4.2 判断题
1.数据集DataSet与数据源之间是离线访问方式,而数据读取器DataReader与数据源之间是连线访问方式。
2.数据集DataSet是通过数据适配器DataAdapter的Update()方法将数据源中某些特定数据填充到内存中的本地拷贝。
3.窗体的BindingContext.Position用于设置或获取当前绑定数据集中某个表的上下文的位置。
4.SqlConnection对象的连接字符串用来指明连接对象的数据服务器名、数据库名、数据用户名和用户口令。
5.SqlCommand对象的CommandText属性需要一个SQL语句或一个存储过程名。
6.数据集中的数据与数据源中的数据总是完全相同的。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第5章
5.1选择题 1.以下代表了TabControl控件的选项卡数目的属性是()。
A、TabPages B、TabCount C、Multiline D、TabIndex 2.语句tabControl1.SelectedIndex=1;的作用是()。
A、选中第一个选项卡 B、选中第二个选项卡 C、使第一个选项卡可见 D、使第二个选项卡可见 3.文本框TextBox控件的数据验证代码一般写在()事件中。
A、Validated B、Validating C、DataBindings D、Disposed 4.要停用按钮button1的验证,需要将其()属性设为false。
A、Enabled B、Visible C、CausesValidation D、AllowDrop 5.Char.IsPunctuation(a)的值为true时,变量a是一个()。
A、字母 B、数字 C、字母或数字 D、标点符号
6.用户在DateTimePicker控件上选择的日期,被保存在()属性中。
A、Value B、Text C、MaxDate D、MinDate 参考答案
1.B 2.B 3.B 4.C 5.D 6.A
5.2判断题
1.用户在TabControl控件上的任何位置单击将引发控件的Click事件。2.向数据库插入记录时,只要采用异常处理格式编写插入代码,就能保证插入的数据是正确的。
3.DateTimePicker控件的Text属性是一个日期类型。
4.当光标到达TextBox控件时将引发控件的GotFocus事件。5.数据验证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程序能够正常运行。
6.调用DataAdapter的Update方法也可以向数据库插入记录。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第6章
6.1选择题
1.窗体绑定上下文BindingContext中某元素的当前位置可以通过其()属性设置或获取。
A、Current B、Count C、Position D、Bindings 2.要使ListView控件以详细信息形式显示项目,必须将属性View设置为()。
A、SmallIcon B、LargeIcon C、List D、Details 3.要向ListView控件中插入一个项目,需要调用控件的()方法。
B、Items.Add B、Items.Insert C、Items.Remove D、Items.Clear 4.TreeView控件的节点集合保存在()属性之中。
A、Items B、Nodes C、Controls D、ImageList 5.当用户在TreeView控件上选择了一个节点,其处理程序代码应编写在()事件中。
A、BeforeExpand B、AfterSelect C、Click D、MouseDown 6.treeView1.Nodes[1].Nodes[0]代表了控件treeView1的()。A、第1个根节点的第1个子节点 B、第1个根节点的第2个子节点 C、第2个根节点的第1个子节点 D、第2个根节点的第2个子节点 参考答案
1.C 2.D 3.B 4.B 5.B 6.C
6.2判断题
1.当Panel控件的Enabled属性值设置为false时,其内的所有控件都不可用。
2.当Splitter控件的Enabled属性值设置为false时,用户不能够通过它拖动窗格的大小。
3.TreeView控件某个节点的Nodes.Count属性值为0,说明这个节点没有下级子节点。
4.当TextBox控件的Text属性绑定到数据集的某个字段后,移动数据集绑定上下文的位置到第一条记录,文本框将自动显示第一条记录对应字段的值。
5.ListView控件在显示项目列表时总带有一个图标。
6.C#的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中,可以使用基类PageDataSource进行分页处理。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第7章
7.1选择题
1.C#的Windows应用程序的入口点是()。
A、某个窗体的Main()方法 B、某个窗体的Load()事件 C、某个窗体的Init事件 D、某个窗体的构造函数 2.窗体程序代码中的this代表了()。
A、当前窗体类 B、窗体的当前实例 C、代码所在的方法 D、代码所在的事件
3.若没有为窗体DialogResult属性赋值,该窗体ShowDialog()方法的返回值将是()。
C、DialogResult.OK B、DialogResult.Yes C、DialogResult.Cancel D、null 4.关于类的虚拟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虚拟方法就是没有实现的方法 B、不能在派生类中调用基类的虚方法 C、可以在派生类中重载基类的虚方法 D、基类中不能调用自己的虚方法 5.关于类的属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定义类的属性必须指明它的类型 B、只有get块的属性称为只读属性 C、属性比方法的功能更强大 D、static属性可以通过类名访问 6.关于MDI窗体菜单的说法正确的是()。
A、MDI父窗体与其子窗体菜单合并后,父窗体菜单一定排在子窗体菜单的前面。
B、当有多个MDI子窗体显示后,所有子窗体菜单将一同合并显示在MDI父窗体上。
C、当MDI子窗体显示后,子窗体上不可能显示菜单。
D、MDI窗体菜单合并后,菜单项的数目等于父窗体菜单项与子窗体菜单项之和。
7.要将一个窗体设置为MDI父窗体,需要将该窗体的()属性设置为true。
A、IsHandleCreated B、MdiParent C、MdiChildren D、IsMdiContainer 参考答案
1.A 2.B 3.c 4.C 5.C 6.C 7.D
7.2判断题
1.窗体实例的Show()方法是以非模态方式显示窗体,该方法显示的窗体独占屏幕焦点。
2.窗体的Show()方法和ShowDialog()方法都有返回值,这些返回值是DialogResult类型的枚举量。
3.若窗体的FormBorderStyle属性被设置成FixedToolWindow,该窗体实例显示后将不能拖动它的位置。
4.当一个窗体的构造函数被重载后,它原来的那个构造函数将自动失效。5.派生窗体中的成员不能比基窗体中的少,也就是说不能在派生窗体中删除基窗体带过来的控件。
6.MDI子窗体显示在父窗体的工作区后,其工具栏将与父窗体的工具栏合并。
参考答案
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 由结构化程序设计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理念的转换。为了提高大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工程和科学问题的能力, 目前国内和国际上的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相应的程序设计课程。程序设计类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课程, 大量的知识需要通过编程实践才能熟练的掌握。当前, C# 程序设计语言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之一,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将该语言作为工科类大学生需要具备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能力。在传统的《C# 程序设计》的授课模式中, 教师往往只注重基础理论, 如语法结构及原理的讲解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结果使得学生对语言类课程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或者虽熟练掌握了语言的语法而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早在20世纪初, 哈佛大学的MBA课程中就采用了案列教学的理念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于案例教学灵活多样, 可以充分调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因此, 引起了国内众多高校教师的研究和重视。针对这一情况, 为了达到加强培养大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和解决科学工程问题能力的目的, 结合本人多年教学经验, 在教学中结合传统的教学手段, 并有效的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 可以有效的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提升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1 案例教学与实践
针对学生的专业和层次差异, 我校对部分专业的大一新生开设了《C#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 , 由于C# 语言是一种面向程序设计语言 , 它将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中的三种基本结构作为局部代码设计的基础。因此需要学生先理解了结构化再深入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理念, 在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难度。然而,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认真研究授课内容, 在详细讲解基本概念和语法的基础上, 如果设计恰当的实际案例, 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案例教学手段有效的结合, 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我们认为, 案例教学要与简单的例子教学区分开来。在程序设计语言教学过程中, 为了加强学生对语法能力的运用, 教材往往会配以适当的例题,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如打印九九乘法表, 牛顿迭代法方程求解等, 这些例子往往只针对某一具体的语法现象进行讲解。可以加强学生对语法的理解, 改善教学效果。但这些例子缺乏知识点的前后贯穿, 并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我们认为, 案例教学除了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兴趣性外, 还应该具有贯穿教学实践过程的特点。同时, 我们也要注意到, 案例和例子虽然有一定的区别, 但并不能完全的割裂开来, 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案例教学应该包括例子教学, 是众多例子的有机结合过程。
在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实践中, 案例设计的好坏关系到教学效果的高低和教学实践的成败。一个好的案例,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启动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问题的动力。因此, 在C#程序设计通过有浅入深的几个相关教学案例, 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些案例可以是解决一项实际的工程问题, 也可以是一个有趣的小游戏, 五子棋, 黑白棋等。
下文介绍了作者在《C# 程序设计》教学实践中, 设计的一些教学案例, 这些案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对提高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编程能力,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1 猜心游戏
猜心游戏是一个有趣的小游戏, 游戏者首先默想一个整数 (要求在设计区间内, 本例为) , 然后在不同的数字卡片中进行有无判断, 最后, 可以根据游戏者的有无判断, 准确的计算出游戏者默想的整数, 具有一定的可玩性和趣味性, 能成分调动学生的探索性和学习的兴趣。游戏界面如图1所示。
设计原理:
计算机内数值都以二进制存储, 字节内由低到高每个二进制位置代表的数值大小是不同的。如: 二进制10001001代表的十进制数的137。
设计步骤:
第1步:数字卡片设计, 如第1张数字卡片, 要求卡片中十进制整数的相应二进制数值的第0位为1, 如图1中卡片所示。第2张数字卡片则列出十进制整数中相应二进制数值的第1位为1的整数, 依次类推。
第2步:顺序切换卡片, 并记录游戏者对卡片的“有”“无”判决的状态。即判断游戏者心中默念数字是否在该卡片中, 并记录判决结果。
第3步:在显示完最后一张卡片后, 根据游戏者对所有卡片“有”“无”状态判决 , 计算所采数值。如 :1001001计算所默想猜数。
知识贯穿:
程序界面的设计与布局, 循环程序设计, 数字筛选, 二进制原理, 位运算等。
1.2 评委打分及案例延伸
设计原理:
评委打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排名竞争的方法, 要求记录每个评委的打分, 然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求和取平均值得到打分。
设计步骤:
第1步:记录每个评委的打分。
第2步:通过打擂法, 找出最大打分、最小打分。
第3步:掉最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计算剩余打分总分并求平均。
第4步:输出最后打分值
知识贯穿:
数组定义和赋值;打擂法求最大数和最小数;数字的输出。
案例延伸:本案列设计较为简单, 在实际设计中, 可以通过该案例中对数值的输入, 延伸至数值的排序, 例如, 学生成绩的录入和排序, 在排序过程中, 怎样保持在分数排序后, 分数与学号或姓名间的对应关系。同时, 可以进一步对数值的平均值, 方差等进行分析以及绘图等。这样通过简单的案例延伸, 启发学生的思维, 增加了案例的设计效果。
1.3 集合升级器设计
设计原理: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其中每一个对象称为集合的元素。C# 下集合有数组, Array List (动态数组 ) , Hash Table (哈希表 ) 。为了便于理解这几种集合的优缺点, 设计集合升级器程序。
设计步骤:
第1步:定义数组存储当前课堂对象信息Person[], 人数在上课下课过程中要有增加或减少, 而数组的缺点是不能动态扩展和伸缩。
第2步:继续提出改进方案, 定义动态数组Array List存储课堂对象, 可以动态伸缩。缺点, 伸缩会引起索引值的重新更新, 寻找固定对象不好表达。
第3步:继续提出改进方案, 定义哈希表Hash Table结构存储课堂对象, 哈希表的数据通过键值 (key) 和值 (value) 来组织的。可以通过key定位固定对象。
设计思考:
课堂对象有老师和学生两类对象构成, 在读出集合信息时遇到类型转换问题。能不能限制类型安全机制, 如只能有教师对象或学生对象。需要使用泛型集合机制限定集合类内元素是同一类对象。如果既要包含教师类又要包含学生类怎么解决呢? 通过定义教师类和学生类的父类Person来限定类型, 如泛型集合List<Person>。但是缺点是动态伸缩同样会引起索引值更新, 不好查找固定元素。可以通过泛型集合Dictionary<ID, Person>, 通过key和value两部分遍历访问内部元素。该实例大大加深了C# 下几种集合类型的理解, 为后续编程打好基础。
2 结束语
在《C# 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 通过恰当的教学案例, 可以使乏味枯燥的基本理论变得趣味生动。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的手段, 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本文通过3个案例, 介绍了在C# 程序教学中, 案例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 脱离了为教语法而写代码的旧有模式, 促进了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通过几年来, 对我校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 这样的教学方法, 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C# 程序设计能力, 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探索性。为了充分发挥案例在教学中的作用, 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 案例的设计要不断的进行探索和改进, 做到与时俱进, 以充分提高教学效果。另外, 文中的常见案例的设计和分析, 也给师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设计空间。在教学实践中, 可以根据学生专业, 设计不同的教学案例。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可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摘要:在《C#程序设计》的教学实践中,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用培养学生软件系统分析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提出传统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和实践, 在对C#程序设计基本概念讲解基础上, 通过具体案例的设计方法和过程, 由浅入深的提出案例教学理念。目的在于加深学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理念,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C#程序设计,案例教学,案例讨论
参考文献
[1]刘秋香, 王云.Visual C#.NET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2]马云吉.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 2014 (2) :46-47.
[3]Wing J M.Computational thinking[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06, 49 (3) :33-35.
[4]杨炼, 邹超伟, 毛韶阳.应用型本科院校C++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 2014 (21) :95-97.
摘 要:环境领域对地理信息系统(GIS)及软件应用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该校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点开设了《GIS程序设计及软件应用》课程。而案例教学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适用于实践性强的课程。因此,该文探讨了将案例教学方法引入该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以期在课程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GIS系统设计及软件应用能力。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案例教学 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5(b)-0130-02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高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展现了超凡的学科融合能力,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迅速提升。到目前为止,GIS已经应用在国土、测绘、气象、地震、林业、军事、水利、环境、交通、环保等领域。在这种高速发展形势下,全社会对GIS应用软件的数量和质量需求都在不断提升,使得对了解和掌握GIS的人才需求也迅速增加[1]。
该校环境科学学科于2006年获得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从2007年起开始正式招生,环境科学作为二级学科隶属于一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该学科以环境科学与海洋科学综合性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体,拥有环境化学与生物学、环境资源与环境分析和环境规划与管理3个研究方向。而《GIS程序设计及软件应用》课程是该校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点开设的专业选修课,该课程旨在培养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今后从事环境GIS应用项目设计与软件应用的能力。该课程涉及到GIS、环境科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系统设计等多方面专业知识,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实践性强。
教学研究的实践表明案例教学对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特别适用[2]。案例教学是由美国哈佛大学首创,并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被引入我国[3-4]。广义的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与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师通过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案例,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此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的一种方法[5]。
该文结合大连海洋大学所进行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项目,探讨针对环境科学硕士研究生的《GIS程序设计及软件应用》进行案例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以期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对GIS软件设计及应用的能力,增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出该课程的应用特色。
1 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多从课程任务和目标出发,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直接决定了教学的质量。“GIS程序设计与软件应用”需要学生具备相当的计算机和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但针对该校的环境科学研究生生源,其计算机理论基础和编程能力较差,部分学生还没有GIS知识的相关基础。如果仅从课程出发,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出发,即使引入案例教学法,也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另外教学内容不合理,大部分仍以讲解基本的理论知识为主。
(2)普通的课堂教学方式难以真正实现案例教学。目前主要的课堂教学方式,还是在规定的课时内,以老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学习为主,达不到真正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3)教师真正参与的、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案例储备较少。教学的主导是教师,但该专业与之相关的任课教师少,教师主持与参与相关的案例项目开发与应用也很少,多数案例储备均来自互联网相关资料,因此,教学过程多属于纸上谈兵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师生互动不充分。
(4)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较差。目前国内学生大多数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即使在大学也没有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因此,对于案例教学这种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模式,适应较慢。
2 改进的措施
(1)以学生为本,制定合理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前任课教师就要了解授课对象,掌握学生的基础和实际能力,并以此适当调整教学任务和内容,以期达到学生能力培养的目的。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模块、GIS系统设计模块和GIS软件应用模块。根据每年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课时的调整。之前的教学目标过于注重概念,理论与实用结合不够,要以学生之后就业方向及其所需为导向,调整教学目标。
(2)以实际应用为导向,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将教学内容及案例提前交给学生并布置任务,并由学生完成相应任务和提出问题;②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完成任务的情况,传授与之相关的、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③教师分析、讲解、示范案例项目的背景、需求、设计、编码和测试,并引导学生设计一个与环境相关的GIS,将学生带入学科前沿和具体工程实践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让学生掌握GIS的系统设计流程及关键点;④将案例引入软件应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展现“读、想、练、用”的教学要素,培养学生实际工作中操作软件应用的能力。
(3)一方面可以引进和聘请相关的教师,特别是来自企业的、具有一线工作经验的相关人才;另一方面任课教师可以去企业或其他一线单位去参与、学习相关案例,以丰富教师本身的案例储备,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4)关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从课程开始前就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的制定中来,让其感觉到自己的课程的主体,激发其学习兴趣;二是改革考核制度,以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自主学习成果为成绩准绳,使之能自觉、真实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三是采取与之今后工作相关的案例,让学生看到学习的动力和方向。
3 结语
案例教学引入我国已久,GIS课程上也多引入案例教学的方式,但是针对该校环境科学硕士研究生的《GIS程序设计及软件应用》进行案例教学才刚刚起步,该文针对这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进行了讨论,以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银军.地方院校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质量优化[J].大学教育,2014(10):42-44.
[2]刘国栋,王政霞.案例教学法在GIS原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大学教育[J].矿山测量,2011(3):90-92.
[3]李妍.浅析高校本科教育中案例教学的特征及应用原则[J].中国校外教育,2011(10):58-59.
[4]周蓓,李杰.关于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3):287-288.
【社区健康教育程序案例】推荐阅读:
社区健康教育如何开展07-19
社区卫生健康教育05-09
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0-14
健康社区活动总结12-29
“健康社区、健康家庭”活动计划书04-11
冠心病社区健康教育05-30
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01-07
社区健康教育活动通知03-21
社区健康教育考试试题03-31
上海市健康教育周——健康讲座进社区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