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火灾预防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筑工地火灾预防(共7篇)

建筑工地火灾预防 篇1

摘要 建筑工地是一个多工种密集型立体交叉混合作业的施工 场地,近年来,国内外建筑工地火灾事故多发,造成重大的财产损 失和人员伤亡。本文结合近几年来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火灾案例,分 析了建筑工地的火灾危险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措施。关键词 建筑工地;火灾危险性;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2-0033-02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工地遍地开花。建筑工地是一个 多工种密集型立体交叉混合作业的施工场地,在工程施工的高峰 期,多工种交错重叠施工,明火作业频繁,加上现场管理和施工人 员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等因素,造成当 前建筑工地火灾呈逐渐上升趋势,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和 人员伤亡,有的甚至造成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因此,深入分析研 究建筑工地火灾多发的原因,加强建筑工地火灾的预防,减少火灾 的危害十分必要。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火灾危险性和特点 1.1 施工现场易燃、可燃材料多

由于受到场地大小限制,施工现场的办公室、休息室、职工宿舍、仓库等建筑往往相互毗邻,这些大多为临时建筑,结构简易,耐火 等级低,大部分采用夹芯泡沫板材作为墙体和分隔材料,承重构件

建筑工地火灾危险性分析及管理对策

当前,许多建筑工地因电焊、遗留火种、电线短路等引起的火灾屡见不鲜,一场场无情的大火暴露了一些单位和个人消防安全意识相当薄弱、防火自救能力低下、违章违规操作、没有制订消防安全应急措施和应急预案等违规现象,也从根本上暴露了当前建筑工地面临的消防安全问题。虽然有关部门对工地消防安全问题制订了一系列的规定、措施,但由于思想上不重视、麻痹大意,措施不落实、不到位,管理不善等各种原因,导致工地火灾事故仍时有发生,严重的甚至造成大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这时强化对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管理得尤为重要。

一、建筑工地存在的火灾隐患:

(一)易燃、可燃物多。

建筑工地上的建筑材料品种繁多,如钢筋、水泥等大多为不可燃品,在人们的意识当中很难发生火灾,但其中往往夹杂着一定量的易燃品,尤其一些工地经常用到草帘、苯板等保温材料,这些材料都是易燃品,极易发生火灾。另外,施工现场的施工队伍少则三、五家,多则十余家,各自在不同的楼层、场合施工,对易燃建筑材料的堆放很难掌握。施工现场往往用到水、电焊等设备,这些设备在具体操作时会 1 喷射出高温金属焊渣,如果工作面封闭不严,这些高温金属焊渣就有可能崩溅或下落到易燃建筑材料上引发火灾,这是建筑工地发生火灾的最主要原因,约占工地火灾总数的90%以上。

(二)引火源多。在建筑工地随处可见,建筑工地做饭、冬季取暖、进行电气焊切割、防水烤沥青、明火焰大量存在,加之图方便,临时乱接乱拉电气线路在建筑工地司空见惯,由此产生的线路短路、超负荷现象一旦遇到合适环境就会形成火灾。

(三)人员混杂,流动性强,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大多数建筑工地的人员来自农村,年龄大小不一,文化程度低,基本上没有经过消防知识培训,缺乏消防知识,安全意识差,不懂国家法律法规,技术单一,顾此失彼现象严重,这都是导致火灾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

(四)安全管理不到位。许多建筑工地由于场地限制,人员住宿、建材存放以及食堂集中在一起,无明显分隔,甚至一些工地存在“三合一”现象,加之管理跟不上,人员素质跟不上,从员工到管理人员大都缺乏最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这就给火灾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二、对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第2/4页

(一)抓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施工单位要重视日常的安全教育,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可利用黑板报、墙报、宣传栏,介绍一些消防知识、火灾案例,有条件的施工单位,还可组织职工进行灭火演习,从而提高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生产安全管理是科学,单凭经验难以做好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一个安全工作者如果不懂施工专业知识,就发现不了问题或者只能发现表面的、浅层次的问题,就难以有效地说服施工人员。因此,从事安全管理的人员,应该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不说外行话、不做外行事,发现问题能用丰富的知识说服对方,使同样的问题在同一个施工班组不再出现。丰富的专业知识特别是边缘学科知识,有利于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让具体施工和操作人员心悦诚服地按要求去工作,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工作就会步入良性的轨道。

(二)对使用的易燃、可燃材料要严格管理。尽量做到分开存放,专人负责管理,存放和使用都要远离火源;对一些需要高温或有火源场所使用的可燃材料必要时要进行阻燃处理,条件允许时,可尽量用难燃或不燃材料替代;易燃、可燃材料库或存放地点要设醒目禁火标志。距施工现场一定要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工地、库房、人员食宿聚集在一起。在施工区、人员生活区、库房等重要部位,根据防火安全要

第3/4页

求,设置必要的灭火器材设备。必要时还要配备灭火毯、灭火沙、水池、防火沟等等,提高自防自救能力,防患于未燃。

(三)严格火源、热源、电气线路管理。对于建筑工地中存在的一些明火源应专人负责,现场监护,做到人走火灭,对于工地的做饭、取暖,要有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定期检查,电焊、切割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无论长期、短期工地,坚决杜绝乱接乱拉电气线路现象。无论是施工用电还是生活用电,必须杜绝“小马拉大车”现象,必须要请懂电气的专业电工负责施工和管理。

(四)加强员工宿舍管理。宿舍内严禁乱拉乱扯电线,采用电炉做饭,使用电暖器要注意周围近距离内不要放置可燃物,无人时要关闭电源;使用电褥子时,首先要购买合格产品,防止使用时漏电,无人时不要开通电源,防止温度过高引燃褥子、被子等可燃物。

建筑工地火灾预防 篇2

1 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火灾危险性和特点

1.1 施工现场易燃、可燃材料多

由于受到场地大小限制, 施工现场的办公室、休息室、职工宿舍、仓库等建筑往往相互毗邻, 这些大多为临时建筑, 结构简易, 耐火等级低, 大部分采用夹芯泡沫板材作为墙体和分隔材料, 承重构件采用未经防火处理的钢结构, 更有甚者其楼层之间的分隔也采用木质材料, 再加上部分民工将大量生活用品均带到工棚内, 增加了火灾荷载。另外建筑、装修材料大多为可燃材料, 包括可燃的建筑材料、可燃的保温材料、电线、纸等, 增加了建筑工地火灾的危险性。

1.2 建筑施工用电、用气、用火量大

建筑工地的火源、热源主要有电焊、气割、炉火、电气火花、电热源、吸烟火源等。有的建筑物隐蔽部位多, 火种极易落入、闷顶、或通风管道的可燃保温材料上而引发火灾。油漆涂料和化学溶剂接触火源也会引起火灾。冬季违章生火取暖或使用电热器具常会引发火灾。

1.3 施工现场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

在施工前期阶段, 因建设单位的有关人员经验不足, 不能正确判断施工过程中的用电容量, 在施工过程中因各种设备的同时运行, 导致超负荷, 引起设备和线路的火灾。部分民工图省事, 往往将设备接入最近的分配箱中, 未考虑分配箱的负荷问题;施工过程中因移动设备容易造成连接设备的电线磨损导致绝缘层破坏短路起火。

1.4 大量可燃材料架空设置, 发生火灾易迅速蔓延

建筑工地的脚手架多采用可燃的竹篱笆、防尘安全网多采用可燃的尼龙网, 在外墙的保温装修、广告装修中, 有大量的可燃泡沫材料和三夹板、塑料扣板, 这些材料均架在空中, 与空气比表面积大, 易引发火灾, 并迅速蔓延形成大面积的立体燃烧, 难以扑救。这些高空火灾一旦形成, 飞火及火星能迅速向周围的邻近建筑飘散, 引燃相邻建筑。

1.5 施工现场消防设施器材配备不到位

施工场地大多采用临时水源, 水压较低, 且未设置消防水池, 尤其是可燃建筑材料附近, 一旦发生火灾, 扑救火灾最基本的水源问题不能解决。有些施工单位只强调经济效益, 不重视消防安全, 不愿意在消防设施方面多投资。有的现场不配置灭火器或配置型号不当或数量不足。

1.6 施工现场的消防技术防范措施不到位

主要是防火分隔措施不到位如建筑施工现场因大量的材料堆放或建造临时用房而导致防火间距不足, 一旦发生火灾易火烧连营。施工未完成致使不能设置相应的防火分区, 不能及时清理刨花、废木料、可燃包装材料, 在动用明火时又不能淋湿周围的可燃物或对可燃物相连的孔洞采用非燃材料遮挡的措施;施工材料乱堆乱放堵塞消防通道、占用消防扑救面, 一旦发生火灾, 消防车难以进入, 势必影响扑救。

1.7 施工现场发生火灾后, 人员疏散困难

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由于疏散逃生设施尚未到位, 加之施工现场有大量的未封堵的孔洞, 发生火灾时, 人员疏散非常困难, 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大部分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 楼梯间内的脚手架因多种原因不能及时拆除, 发生火灾时影响人员疏散和消防人员的登高灭火。

1.8 施工现场人员消防安全意识谈薄

目前我国建筑从业人员65%是民工, 临时民工流动性大, 普遍未经过基本培训和教育, 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没有经过严格的管理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不了解、不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 不会利用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 不会报警、不会组织人员疏散, 尤其是施工时间短、作业分散的民工, 很难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 加强施工现场火灾预防的几点措施

2.1 完善施工工地消防安全硬件条件

一是按规定设置消防设施、消防水源, 保证水源、设施与工程建设同步;要按照总平面设计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 并保持充足的管网压力和流量。根据在建工程施工进度, 同步安装室内消火栓系统或设置临时消火栓, 配备水枪水带, 消防干管设置水泵接合器, 满足施工现场火灾扑救的消防供水要求。临时用水不能满足消防要求的, 应在附近应设置消防水池;

二是合理划分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 完善施工工地现场部局;结合工地道路施工, 设置消防车通道, 确保发生火灾时, 消防车能迅速到达事发部位。

2.2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 确定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工作, 保证已有的各种防火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一是建立严格的安全责任制。建设工地人员成份复杂、流动性快, 要明确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的责任, 真正落实“谁主管、谁负责”, 防止出现推诿扯皮、漏管失控的局面;

二是加强施工工地用火用电管理。明确专门机构、专门人员负责, 严禁私自乱拉乱接电线, 同时对乱扔烟头等加强管理, 多方面堵截火灾源头;

三是严格落实施工工地用火审批制度, 加强电焊等危险作业的监护工作。施工中, 对某些位置实施电焊前, 应使用隔火挡板, 阻止电焊飞溅火花点燃可燃材料, 现场安排专人监护, 并相应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

2.3 强化施工现场人员消防知识宣传培训

建筑工地务工人员大多来自农村及偏远地区, 文化水平低, 消防安全意识差。在实施消防宣传培训中, 要以提升建筑工地各类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为目标, 进行“因材施教”。

2.4 适时开展初期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演练

施工单位应建立施工现场消防组织, 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情况, 适时组织灭火和疏散演练。消防部队可选择施工工地开展针对性战训演练, 适应施工工地火灾特点, 检验施工单位应急响应能力, 提高施工人员及时报警、扑灭初期火灾和自救逃生能力。

2.5 加大施工现场消防监督检查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监督, 防火监督人员要主动上门服务, 定期对在建工地消防安全进行检查和抽查, 督促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防火安全责任书》, 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和要求。主要检查工地施工单位是否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情况;是否确定各部门、岗位的消防责任人;是否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 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 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等相关要求进行详细检查。在检查中, 消防监督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对施工现场布置的合理性, 指导施工现场负责人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严格落实防火巡查制度, 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 (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 (GB50045-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3]《电气防火》编写组.电气防火[S].北京:群众出版社, 1995.

探讨建筑工地的火灾隐患 篇3

一、建筑工地消防安全隐患的特点及表现

1.建筑工地人员消防安全素质低,消防安全管理落实不严。

1.1管理人员方面。

部分施工单位负责人的消防意识淡薄,表现为不知道自身的消防安全职责,不懂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思想麻木,对工人的一些违章现象视而不见,更有甚者存在“盲目施工”、“瞎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等现象。

1.2是建筑工人方面。

建筑工人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文化程度偏低,流动性大,消防安全意识差,对消防知识了解甚少,一旦发生火灾,不会利用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不会报警,不会组织人员疏散,自防自救能力差。

1.3是人员住宿方面。

职工宿舍大多是简易可燃临时用房,室内人员密集,衣物、被子等可燃物较多,乱拉乱接电线现象突出,冬季时室内使用电暖器、电热被等取暖,用电炉子做饭等现象较多,火灾隐患多。

2.建筑施工火灾隐患多,发生火灾的机率大。

2.1用电量大,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

由于工程任务重,时间紧,往往需要交叉作业,因而机械化操作和用电量大幅度增加;加之工地违章安装电气设备,私拉、乱接线路现象较为普遍,随时都会出现超负荷运行的情况;现场线路移动多,防水不良,致使电气线路极易发生短路、漏电产生火花,引燃可燃物发生火灾等。

2.2是动用明火频繁,不规范现象突出。

许多大型工地各种设备多、施工技术复杂,现场通常布满大量的金属骨架、框架、支架、吊架以及各种管道、线管,而它们之间的连接一般都靠电焊、气割施工。进行电焊、气割的工作人员有的无证上岗,甚至在火灾危险场地没有事先办理动用明火审批手续,操作时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电焊火花飞溅、散落,很容易引燃现场的各种可燃材料造成火灾。

2.3是易然可燃材料多且不规范存放。

施工现场存放和使用大量油毡、油漆、塑料制品及装饰、装修材料等易燃、可燃物品,由于受到场地的制约,房屋、棚屋之间,建筑材料堆与垛之间缺乏必要的防火间距,甚至有些材料直接堆放在消防车通道上。

3.消防设施配备不足,火灾扑救难度较大。

3.1消防器材配备不足。

因为主观上存有临时观念,单位舍不得投入资金,必备的消防器材购置、配备不足,甚至形成“空档”;有些施工现场虽配置了灭火器,但是型号不对;有些施工单位为防止灭火器丢失、损坏,不是锁起来就是固定在某个位置,致使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使用灭火器材。

3.2消防水源设置不足。

一般工地大多只有临时消防水源,且也有统一规划的市政给水管网,但因为尚未开通使用等原因往往不能保持正常的消防供水,不适应扑救火灾的需要。

3.3消防通道堵塞。

施工现场多设有围棚、挖有基坑沟道,随意堆放建筑材料,已建成的相邻建筑物外侧采用脚手架和安全防护物,占用了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致使消防通道堵塞,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难于接近,妨碍消防灭火的进行。

二、建筑工地预防火灾发生的对策

1.要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要强化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能力,制订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灭火应急预案,要开展定期防火检查和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动用明火必须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需要进行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按照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动火施工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落实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应有具体防火防爆措施;电焊、气焊、电工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将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严重的部位确定为重点防火部位,实行严格管理。

2.要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要强化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能力,制订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灭火应急预案,要开展定期防火检查和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动用明火必须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需要进行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按照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动火施工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落实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应有具体防火防爆措施;电焊、气焊、电工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将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严重的部位确定为重点防火部位,实行严格管理。

3.要切实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根据建筑工地防火实际情况,编辑印刷防火宣传画册,利用黑板报、墙报、宣传栏,介绍一些消防知识、火灾案例,有条件的施工单位,对施工及管理人员进行消防法律法规、防火常识及灭火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真正让消防知识延伸到工地的每一个角落,从而有效地增强建筑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防灭火方法、逃生基本知识,能自查常见的火灾隐患,扑救初期火灾。

4.要增设各类消防安全设施。施工现场要设置消防通道并确保畅通。

防火监督人员要加强巡查力度,指导和督促施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占用消防通道。要按有关规定设置消防水源,在建筑工程平地阶段按照总平面设计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保持充足的管网压力和流量。根据在建工程施工进度,同步安装室内消火栓系统或设置临时消火栓,配备水枪水带,消防干管设置水泵接合器,满足施工现场火灾扑救的消防供水要求。临时用水不能满足消防要求的,应在附近应设置消防水池。

施工现场的重点防火部位和在建高层建筑的各個楼层,应在明显和方便取用的地方配置适当数量的手提式灭火器、消防沙袋等消防器材,各种消防器材一定要放在明显和方便提取的位置,并作“消防用品,不得挪用”的明显标志。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应当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加强施工人员的宿舍管理。宿舍内严禁乱拉乱接电线,使用电暖器要注意周围近距离内不要放置可燃物,无人时要关闭电源,电热被要购买合格产品,无人时不要开通电源,防止温度过高引燃床垫、被子等可燃物。严禁采用电炉等大功率电器,不乱扔烟头。

5.要切实加强消防监督管理。

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监督,防火监督人员要主动上门服务,定期对在建工地消防安全进行检查和抽查,督促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防火安全责任书》,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和要求。主要以未经消防部门设计审核、验收或审核验收不合格擅自开工、投入使用的工程;是否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情况;是否确定各部门、岗位的消防责任人;是否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等相关要求进行详细检查。

建筑工地禽流感预防应急预案 篇4

1.目的

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禽,也发生在哺乳动物,甚至人。

为确保在发生人禽流感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疫情,保障项目部参建员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卫生部《全国卫生系统人禽流行性感冒疫情应急处理预案(试行)》,以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人禽流感疫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构建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禽流感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地预防禽流感,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工作原则

禽流感应急处理原则是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负责人负责,安全与后勤部门管理,严格环境卫生制度,加强食堂管理,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3.项目部设立禽流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组员:

4.工作细则: 4.1建立应急机制。4.1.1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亲自关注禽流感的预防工作,安全管理部门及后勤保障部门集中精力抓,做到事发前有预防;发生问题及时妥善处置。

4.1.2 建立发烧报告制度,由各宿舍负责人向项目部安全管理部门汇报发生的员工病情。一旦项目部发生不明原因的传染病流行事件,在报告项目经理的同时,报告当地卫生部门、教育部门。

4.2建立防范机制,建立健全预防禽流感的各项制度和措施。4.2.1做好宣传工作。张贴预防禽流感宣传图,向员工介绍防治知识,增强预防禽流感的防范意识。教育员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强化员工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确保不宰杀,不食用病、死家禽,一旦员工接触病、死家禽后出现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及时赴医院就诊。

4.2.2卫生保健制度:积极配合防疫站做好预防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4.2.3认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保证宿舍、食堂、厕所等生活场所的通风与清洁卫生,消除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条件。

4.2.4员工注意以下事项就可以预防禽流感。 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注意开窗通风。

 勤洗手,不要用手揉眼睛,挖鼻孔等,以免病毒从粘膜感染。 少去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和农贸市场。与病人接触时注意个人防护。 根据天气变化注意防寒、保暖,增加户外活动,提高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多喝水,多吃水果,保持维生素C的摄入量。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增强体质,吃熟透了的肉食,生熟分开;同时避免密切接触家禽、鸟类。4.3建立督导机制。

4.3.1安全管理人员对预防措施进行认真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3.2食堂工作:加强对食堂采购环节、加工环节以及其他环节落实食品卫生安全措施的检查力度,消除有可能导致食源性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各种隐患,确保项目部员工身心健康。对工作失职,造成禽流感疫情传入和扩散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1)严格落实食品卫生制度和措施。保持食堂环境和食品加工操作的卫生清洁,加工食品时要确保煮熟煮透,食堂工作人员上岗必须穿戴衣帽,戴口罩等防护设施,避免食品污染。

2)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勤开窗通风。3)严把进货关,确保食品卫生合格。采购食品原料坚持采购索证制度,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海鲜及肉类产品。所有食品原材料保证新鲜、质优,一律不进成品、半成品;所进原材料都做好登记并做好标识,定点有序存放。

建筑工地火灾预防 篇5

摘要:文中分析了建筑工程火灾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预防建筑工程火灾需要未雨绸缪,把好十关的对策.作 者:李滨 张延祥 刘福存 LI Bin ZHANG Yan-xiang LIU Fu-cun 作者单位:李滨,张延祥,LI Bin,ZHANG Yan-xiang(泰安市公安消防支队,山东,泰安,271000)

刘福存,LIU Fu-cun(泰安市商会,山东,泰安,271000)

建筑工地环境工地综合整治方案 篇6

建筑工地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方案

为改善城市环境面貌,以更加良好树立东海建设集团形象, 根据南京市人民政府于2013年10月15日发第296号《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江苏省东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仙鹤门小学整体建设项目建筑工地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环境整治行动,切实提高建筑工地的、建筑垃圾、建筑废土与建筑泥浆管理,建筑扬尘控制管理、噪音控制管理,现场围挡和外架立面美化管理,增强施工作业人员环境卫生意识,促进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更上一个台阶,使建筑工地环境卫生面貌显著改善。

二、整治目标

按照工地标准化施工、文明施工、绿色施工要求,通过此次整治,工地实施标化常态管理,围挡清洁美观,做到外架里面规范整洁、场内材料物件堆放整齐、无噪音扰民、无尘土飞扬、无泥浆污水外流、不委托无资质运输单位现象、无偷排泥浆、车辆不带泥水出门等。

三、整治时间和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4年11月开工)。对公司在南京市各区属工程组织开展自查,对照市级、区级及公司的方案要求,开展建筑工地工地标化管理、环境大整治的整治工作。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5年3月地下基础土方完成,本工程渣土外运由建设单位独立发包,不受总承包管理约束,土方外运期间合同约定场内外场地道安全文明管理由土方外运单位完成)。项目部应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全面开展环境大整治、项目部应加强监督和指导、根据建筑工地实际环境情况后,对照整治方案、认真找出现场存在的问题,落实专人逐条限期完成整改,从管理制度、措施、责任落实等方面、制定长效管理方法,确保现场环境达到标准化。

(三)总结提升阶段(2015年3月基础工程完成)。位于“通道”沿线、主要道路及重点区域的项目部的标化管理和环境大整治情况进行检查总结,对未

达到标化管理、环境不符合要求的项目部,要求继续整治到位,并进行公司通报批评以及安全季度考核记不合格,给予相应处罚。

(四)标化管理常态化阶段。建设主管部门及公司安全部门对在建工程开展建筑工地标化管理、环境整治常态化管理。

四、整治范围及职责

(一)整治范围

建筑工地周边沿线,入口道路沿线,重点为仙鹤门二号路。

施工现场的范围,以经批准的建设工程用地、临时用地、临时占用道路范围。(二)各单位职能部门职责 A、建设单位履行下列责任:

(一)建设工程招标或者直接发包时,在招标文件和承发包合同中明确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有关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的要求和措施;

(二)编制工程概(预)算时,按照有关规定确定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并在招标文件和工程承发包合同中单独列支,不得将其纳入招标投标竞价范围;

(三)建设工程开工前,预付不少于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基本费部分的60%,并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向施工单位支付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措施;

(四)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确定前,组织有关单位对可能造成毗邻建(构)筑物、各类管线、重要设施等产生影响的现场进行勘查,并将勘查结果以书面形式提交给设计单位;

因工程施工对毗邻的建(构)筑物、各类管线、重要设施等造成安全隐患的,应当组织相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员安全,并及时委托专业检测机构或鉴定机构对其进行安全性鉴定,排除安全隐患;

(五)成立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对施工现场扬尘整治负总责,明确专人负责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协调管理;

(六)依法应当履行的其他责任。

B、勘察、设计单位履行下列责任:

(一)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提供的勘察报告和设计文件应当真实、准确;

(二)执行操作规程和文明施工有关规定,采取措施保证各类管线、设施和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

(三)工程设计应当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在设计文件中注明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建设工程本体以及毗邻的建(构)筑物、各类管线、重要设施等的监测要求和监测控制限值等,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

(四)在勘察设计文件中标明现场服务的节点、事项和内容,就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向施工、监理等单位作出详细说明,并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与设计相关的安全技术问题;

(五)根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应急抢险的需要,配合有关单位及时提出处理措施;

(六)依法应当履行的其他责任。C、监理单位履行下列责任:

(一)配备与建设工程项目相适应的专业监理人员和专职安全监理人员,专职安全监理人员应当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未经建设单位同意不得擅自更换总监理工程师,确需更换的,不得降低相应的资格条件,并履行相关变更手续;

(二)审查进场施工单位的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以及项目经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书,记录施工总承包和专业分包单位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的在岗情况;

(三)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并实施跟踪监理;重点监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实施旁站监理;

(四)现场见证取样送检,参与施工机械、安全设施的验收,督促施工单位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五)对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投入、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审查,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六)依法定应当履行的其他责任。D、施工单位履行下列责任:

(一)建立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执行企业负责人及项目经理施工现场带班制度,定期组织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检查;

(二)和施工现场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劳动关系,并交纳社会保险。未经建设单位同意不得擅自更换项目经理,确需更换的,不得降低相应的资格条件,并履行相关变更手续;

(三)应当严格按照建筑业安全作业规程和标准、施工方案以及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时,项目经理应当指定相应专业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共同进行现场监督;

(五)落实和执行文明施工的目标、制度以及工程各阶段文明施工的计划和措施,按照规定投入、使用安全文明措施费,不得挪作他用;

(六)依法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鼓励企业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七)依法应当履行的其他责任。

E、建筑机械设备、安全设施等租赁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标准、规范,提供符合要求的设备、设施、材料,建立使用、维护和报废制度,并接受施工现场监管部门的监督。

F、鼓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监理和造价咨询资质的项目管理单位,对建设工程前期、勘察、设计、施工等全过程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

G、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在审核工程竣工结算时,应当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测定表格确定费率,计取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

H、建设工程因故暂停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和监理、施工等单位签订管理协议,明确停工期间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各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和管理协议约定,做好停工期间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I、施工现场涉及临近管线作业的,管线产权、管理单位应当及时提供交底和指导服务。

五、整治内容

(一)建筑垃圾、建筑废土与建筑泥浆管理。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要落实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制度,挂设建筑工程出场车辆清洗管理公告牌,建筑工地大门内必须按规定设置车辆冲洗设施,落实专人对出场运输车辆的车体、车轮等冲洗干净,严禁出场车辆带泥上路污染城市道路。

2、建筑与生活垃圾要及时清理外运,建筑废土外运必须委托有资质的运输单位,签订外运合同明确责任,严禁建筑废土乱倒偷倒。

3、施工中有泥浆产生的,要编制泥浆消纳专项方案,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外运,并签订外运合同,泥浆消纳专项方案应包括现场泥浆池的布置、泥浆排放量、泥浆排放和运输方式、泥浆运输单位、消纳地点和施工周期等。建筑工地的泥浆必须设置沉淀排放设施,并由专人负责定期清除。如使用车辆外运的,必须招用经有关部门认可的运输车辆。严禁建筑泥浆排入河流或排污管道污染城市道路。

4、建筑废土、泥浆外运合同要报我局安监站备案。

(二)建筑扬尘控制管理。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主要运输通道必须作硬化处理,铺设强度不小于C20、厚度不小于15厘米的混凝土路面,要做到畅通、平坦,并定期做好清扫、洒水,保持路面清洁。楼层要定期清扫,楼层内清理建筑垃圾应使用容器或小推车通过垂直运输设备运输,严禁凌空抛掷。

2、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3、建筑材料及构配件的堆放要安全整齐。施工现场有使用水泥、石灰、砂石、涂料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时,应采取密闭储存、采用防尘布苫覆盖及其他有效的防尘措施,防止扬尘。

(三)建筑噪音控制管理。

1、施工现场应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制定降噪措施,实施动态监管,噪声排放不得超过国家相关标准。要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如施工工艺要求确实需要夜间施工作业的,必须在办理夜间施工审批手续后方可组织施工。

2、施工场地的强噪声设备宜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可采取对强噪声设备进行封闭等降低噪声措施。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长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

3、混凝土输送泵、电锯房等应设有吸声降噪屏或其他降噪措施。振捣砼时,配备人员控制电源线及电源开关,防止振捣棒空转。

(四)现场围挡和外架立面美化管理。

1、施工现场要做到封闭施工,现场围挡要做到坚固、稳定、整洁、美观,选用硬质材料。沿街工程围墙高度不低于2.5m,其他地方一般不低于1.8 m。除特殊工程采用通透式围墙外,围墙必须按标准围墙图示要求予以落实。对于抗风柱在内侧的围墙,沿街墙面应以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宣传画或口号为主,适 当位置设置企业标志;围墙内侧要刷白并写上宣传口号,以形成浓厚的企业安全文化宣传氛围。现场主要进出大门外侧的围墙上须设置工程概况牌,可采用花岗岩或其它石材贴面,主要内容为工程名称、建设五方主体单位等。

2、外脚手架钢管要上油漆后再搭设,并做到搭设规范、整体美观。安全网要采用合格产品,并按规范挂设,做到整齐、牢固、严密,无破损无污染。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当按照规定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履行论证、审核、审批等程序和交底、验收等手续。(五)建筑工地安全管理

1、当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至关键节点时,施工单位应当至少邀请一名参与专项施工方案论证的专家对专项施工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现场检查。

专家应当在市施工现场监管部门公布的专家库中选取。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二十米以上的悬挑脚手架、五十米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使用的钢管、扣件应当在监理单位见证下,施工单位取样,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作为专项方案设计计算依据。

2、施工起重机械、桩工机械、高处作业吊篮、场内施工机动车辆和整体提升脚手架等应当经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施工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卸)单位,应当依法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资质证书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书,并在市施工现场监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施工单位应当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定用火、用电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易燃易爆材料使用操作规程;设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

4、施工单位应当定期对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5、施工单位应当向施工人员提供符合规定的安全防护用具、安全防护服装和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反操作规程操作的危害。

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季节和天气特点,按照有关规定采取预警和安全防护措施;出现高温天气或者其它异常天气时,应当限制或者禁止室外露天作业。

6、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应急保障制度和体系,制定企业、项目应急预案,落实物资、设备、人员等应急资源。

7、施工单位应当建立事故报告制度。事故发生后,应当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救援,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并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事故发生地的施工现场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六)文明施工管理

1、实行总承包的建设工程,由总承包单位负责统一管理;分包单位负责分包范围内的施工现场管理。

建设工程依法发包给多个施工单位的,由建设单位负责施工现场的统一管理;建设单位委托其中一个施工单位统一管理施工现场的,应当在合同中载明,明确管理责任、费用,并书面通知其他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应当督促监理、施工单位按照标准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在工程开工、收尾、拆围、绿化等施工阶段不得降低文明施工标准。

2、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完成围挡设置、施工现场道路硬化、冲洗台设置以及落实保洁责任,并报施工现场监管部门验收。未经验收合格的,建设单位不得申请办理建筑垃圾处置许可。

3、施工现场应当设置连续、封闭的围挡,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采用符合要求的硬质材料,不得使用彩条布、竹篱笆或者安全网等,表面应当整洁、美观,色彩和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二)围挡高度不得低于2.0米,临时道路挖掘采用不得低于1.1米的警示护栏。围挡应当设置不得低于0.3米的防溢座;

(三)城区主干道、景观道、商业区、风景区以及影响市容景观的施工现场,围挡不得低于2.5米;

(四)基础平整、牢固,围挡不得用于挡土、承重。

4、施工现场的主要入口处应当设置工程概况牌,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安全生产牌,消防保卫牌,文明施工牌,扬尘防治公示牌,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建筑垃圾运输处置公式牌,以及其他应当设置的施工标牌。

5、施工现场主要通道、出入口、操作场地应当实施硬化处理;城区主干道、景观道、商业区、风景区两侧桩基工程应当实行硬地坪施工。施工现场应当采取保洁措施,不得积尘、积泥。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装、材料堆放、临时设施设置,应当符合施工现场总平面图的要求。

6、车辆冲洗台应当设置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并设置排水沟、污水沉淀池,配备高压冲洗设施。推广使用自动冲洗装置。

冲洗台的长度不得小于八米,宽度不得小于六米。清洗车辆的污水,应当综合循环利用,或者经沉淀处理达标后按要求排放。

确因场地条件无法设置车辆冲洗台的,应当采取其他有效保洁措施,确保净车出场。

7、渣土运输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配备现场管理员,负责运输车辆保洁、装载卸载的验收工作,并做好书面记录;配合和服从施工现场清洁保洁的管理。

车辆未经冲洗干净不得出场。

8、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采取下列扬尘控制措施:

(一)施工现场脚手架外侧设置整齐、清洁的密目式安全网,鼓励采用不透尘材质的安全网;

(二)裸置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采取覆盖、固化或者绿化措施;

(三)对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采取有效覆盖措施,现场加工易产生粉尘的建筑材料应当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

(四)建筑垃圾集中、分类堆放,四十八小时内不能及时清运的,采取覆盖、洒水等防尘措施;

(五)建(构)筑物拆除施工过程中采取湿式作业法,拆除作业时对拆除的建(构)筑物进行洒水或者喷淋;

(六)不得现场拌制石灰土、二灰结石和水泥稳定碎石;

(七)路面铣刨后应当采取措施控制扬尘,并在二十四小时内摊铺沥青。

9、施工单位应当为施工现场周边居民交通出行提供可靠的安全环境:

(一)建设工程项目的外立面紧邻人行道或者车行道的,应当采取安全防护设施,并设置必要的警示和引导标志;

(二)对道路实施全部封闭、部分封闭或者减少车行道,影响行人出行安全的,应当设置安全通道;

(三)临时占用施工现场以外的道路或者场地的,应当设置围挡予以封闭;

(四)在城市道路上开挖管线沟、槽、坑,当日不能完工且需要作为通行道路的,在该道路上覆盖钢板并固定可靠,对一些危险部位应当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

10、施工单位应当为作业人员提供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

(一)生活区与施工作业区分开设置,不得在施工现场内搭设帐篷;

(二)建立生活卫生责任制,食品、饮水符合卫生管理要求,专人负责清扫保洁工作。设置的临时厕所等卫生设施符合市容环境卫生标准;

(三)职工宿舍内的卫生、通风、照明设备良好,净高不得低于2.4米,走道宽度不得小于0.9米;

(四)每间居住人员不得超过十六人,床铺不得超过两层,严禁使用通铺;设置可开启式窗户,宿舍内应当设置生活用品专柜;

(五)各类生活设施应当符合消防、通风、卫生、采光要求。

11、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不得擅自改变临时设施的使用性质。施工结束后应当及时拆除施工现场围挡和其他施工临时设施,平整施工场地,清除建筑垃圾、渣土及其他废弃物。

12、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主要出入口以及涉及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部位,推行与施工现场监管部门联网的实时视频监控系统。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仙鹤门整体建设项目工程成立建筑工程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严光为组长、白子建为副组长,项目部所有成员为组员,由安全员吴荣金具体负责指导、监促、检查活动的开展。

(二)强化工作落实。此次活动从集团公司到工程项目部,责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明确责任人、落实各项工作,同时加强督促力度,积极配合、协调上级建设主管部上开展此项活动,有效提升集团公司建筑工地标化管理水平。

超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预防 篇7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火灾,特点,预防

随着世界建筑材料工业的发达,各国的建筑事业兴旺发达起来,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建设高层建筑。欲与天公试比高,看谁盖的楼房最高。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是阿联酋迪拜塔,高700 m。我国高层建筑约有10万多栋,超过100 m的有1 500余栋,最高的建筑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632 m,太原市超过100 m的建筑有10余栋,最高142 m。

1 超高层建筑定义

JGJ 37-8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1.0.5条规定,民用建筑物高度超过100 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于超高层建筑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只是第6.1.13条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 m的公共建筑,应设避难层(间);第1.0.5条规定当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超过250 m时,建筑设计采取的特殊的防火措施,应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消防部门进行设计图纸审核时,只是沿用《高规》标准执行,遇到超越规范且设计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只能进行消防性能化评估,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执行。

2 近年来超高层建筑火灾案例

2009年2月9日20时26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路东的中央电视台新址在建配楼附属文化中心因为违规燃放大型礼花弹发生严重火灾。中央电视台新址在建配楼文化中心,建筑面积103 648 m2,地下3层,地上30层,高159 m,为玻璃幕墙建筑。着火时建筑主体结构早已竣工,已进入工程收尾阶段,部分业主已经进驻。火灾时熊熊大火迅速蔓延,浓烟烈火一度蹿高百米以上,直到次日凌晨2时才被扑灭。火灾使文化中心严重受损,过火面积达10万m2。

2009年4月19日上午10时50分,位于南京军区军人俱乐部内的中环国际广场发生火灾。中环国际大厦为地上50层,187 m高的超高层建筑,其中10层~23层为办公区域,25层~50层为住宅。南京消防部门调动了10个消防中队,37辆消防车、194名消防官兵先后赶赴火场灭火,至11时42分,明火被扑灭,所幸救援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过火区域为外墙的两个相临空调外机井(9楼至顶层),燃烧物主要为井壁的保温层,过火面积约400 m2,消防官兵共疏散出被困人员约400人,所幸火灾中无人员伤亡。

3 超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3.1 建筑高度高,管井数量多,火灾蔓延速度快

建筑物越高,风速越大。据实测,离地面高度10 m处风速为3 m/s,30 m处风速为9 m/s,60 m处风速为12 m/s,而100 m处风速达到18 m/s,300 m处更是高达60 m/s;而火灾初起阶段,因空气对流在水平方向造成的烟气扩散速度为0.3 m/s;燃烧猛烈阶段,高温状态下的热对流造成的水平方向烟气扩散速度为0.5 m/s~0.8 m/s,烟气沿楼梯间或竖向管井扩散速度达到3 m/s~4 m/s。风速越大,热对流效应越明显,火灾的蔓延扩大速度也越快,如防火分隔失效,一栋建筑高度为100 m的超高层建筑,在无阻挡的条件下,30 s内烟气就能沿着竖向管井蔓延到顶层。超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数量众多的管井就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

3.2 疏散距离长,撤离速度慢,疏散难度高

火灾时人们习惯使用的普通电梯,已自动切断电源停止使用,只能通过防烟楼梯间进行疏散。《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1.13.1条规定,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层。以一栋120 m高的超高层建筑为例,两个避难层间隔15层楼层计算,疏散人员要步行100 m的水平距离才能到达下一个避难层,垂直高差达到50 m。如从顶层疏散到首层,平均要5 min的时间。但超高层建筑人员众多,疏散时极易出现拥挤现象。如果消防管理不到位,出现锁闭安全出口、堵塞疏散通道,或图日常方便,把楼梯间常闭防火门变为常开防火门,烟气窜入楼梯间内,使“逃生”成为“送死”。火灾案例数据表明,烟薰致死的人员,占火灾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

3.3 使用功能多,起火因素多,火灾扑救难度大

超高层建筑入驻单位多,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综合性较强,大多集餐饮、娱乐、宾馆、商场、超市、办公等于一体。特别是一些建筑面积较大、层数较多的超高层公共建筑,内部功能更为复杂,用电设备繁多,存在大量可燃物和着火源,如各项消防管理规章制度未层层落实到位,极易出现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火场热辐射强、烟雾浓、火势向上蔓延速度快、途径多,消防队员难以有效灭火,目前太原市云梯车最高只有65 m,所以超高层建筑火灾立足于自救,对建筑内部各项消防设施要求较高,一旦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后果不堪设想。

4 超高层建筑火灾的预防

4.1 严把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关,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

在进行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时,设计、施工单位、消防部门要对工程认真负责,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1)建筑结构造型及总体布局合理;2)防火分区划分合理;3)疏散路线要简明直接;4)尽量做到内部装修材料不燃或难燃化,减少可燃物质数量,减少火灾发生率,降低火势蔓延速度;5)确保建筑物构件耐火极限;6)保障建筑物室内外消防用水量;7)要选用适合的火灾报警和灭火设施等。在工程验收后交付各业主使用的过程中,各部门要各负其责,严格把关,要跟踪监督,对改造、内装修工程要主动参与,督促其送审,严把审核验收关,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

4.2 认真履行各项消防安全职责,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八条规定,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使用的,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因此超高层建筑各单位要推选出一名消防安全责任人,成立消防安全组织机构,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建立健全各项防火安全检查制度,认真做好消防设施日常维护管理和保养工作,确保完整好用。开展火灾隐患自查自纠行动,杜绝占用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封闭安全出口,占用疏散通道,损坏、取缔原有的消防设施,破坏防火防烟分区等消防违法行为发生,把火灾预防工作作为整个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使防火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4.3 构筑消防安全“防火墙”,全面开展“四个能力”教育工作

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构筑社会安全“防火墙”工程工作,对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广泛开展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的宣传,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增强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从业人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切实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通过定期开展灭火演练,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切实做到“火情发现早、小火灭得了”;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切实做到“能火场逃生自救、会引导人员疏散”;提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切实做到“消防设施标识化、消防常识普及化”。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超高层建筑的整体抗御火灾能力。

5 结语

我国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只要我们能够充分认识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从设计、施工、使用管理、维护保养等方面认真贯彻消防工作方针,坚持从严管理、防患未然、立足自救的原则,积极采取必要的有效措施,就能够有效预防火灾事故发生,减少火灾危害。

参考文献

上一篇:高二期初班主任工作计划下一篇:家政服务合同中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