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待遇收款申请书(精选8篇)
佛山市 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
工伤职工 的工伤保险(□医疗康复待遇 / □伤残待遇 / □死亡待遇)核算后,请将款项划入□单位/ □个人的银行账户。
开户银行:,户 名:,帐 号:。
用人单位(公章): 工伤职工或近亲属(签名):
申请时间: 申请时间: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备注:此表可在社保经办机构的网站上下载。
该文书制作要求
①工伤待遇申请表可以由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填写,工伤职工本人或者其亲属没有可能提出申请的,可以由本企业工会组织代表工伤职工提出待遇申请。
②工伤保险待遇申请表应当经企业签字后报送。企业不签字的,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可以直接报送申请。
③用人单位应在发生工伤事故3天内电话通知工伤待遇审核部门;15天内将此表呈交 工伤待遇审核部门,超过上述时间未办理手续时,用人单位将负责承担所发生的工伤费用。
④此表可复印,规格、大小与此表一致。
工伤保险待遇是指职工因工发生暂时或永久人身健康或生命损害的一种补救和补偿,其作用是使伤残者的医疗、生活有保障,使工亡者的遗属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工伤保险待遇的高低,项目的多少,取决于国家或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工伤保险待遇主要内容包括医疗康复待遇、伤残待遇和死亡赔偿待遇。
二、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条件
(1)工作原因。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是指职工为履行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务而受到事故伤害,这是最为普遍的工伤情形。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和工作原因是工伤认定的三个基本要素,即“三工原则”。
(2)事故伤害,一般包括安全事故、意外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各种形式的事故。如果是职工在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情况,很难确定职工已死亡还是暂时失去联系,本着尽量维护职工权益的基本精神,这种情况也应认定为工伤。
(3)患职业病。职业病是指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职业性疾病。职工经诊断或鉴定确患职业病,并经过工伤认定属于工伤或视同工伤的,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三、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程序
(1)工伤认定。工伤认定是指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受到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情形是否属于工伤或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是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前提。工伤认定的结果包括认定为工伤、视同工伤、非工伤和不视同工伤。工伤认定的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核、调查核实、作出认定等,并有严格的时限规定。
(2)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职工享受伤残待遇的重要前提。工伤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有三个条件:一是应在经过治疗,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后进行;二是必须存在残疾,主要表现在身体上的残疾;三是必须对工作、生活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伤残程度已经影响到职工本人的劳动能力。劳动能力鉴定包括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一、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核定待遇的申报
提供下列材料:
1.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出具的《天津市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表
(三)》(或《鉴定结论书》)原件(留存);
2.伤残证原件和复印件(留存复印件)。
二、伤残等级为1-4级的工伤职工常住地不在本市,申请一次性领取伤残津贴的申报
除伤残津贴申报的材料外,还需提供下列材料:
1.工伤职工常住地不在本市的证明(留存);
2.本人一次性领取伤残津贴的书面申请(留存)。
领取一次性领取伤残津贴的,最高不超过15年,同时工伤保险关系终止。
三、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申报
提供下列材料:
1.工亡职工的《工伤认定决定书》(留存,已提供的不再提供);
2.《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原件和复印件(留存复印件)或其他死亡证明(留存)。
四、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的申报
提供下列材料:
1.关于工亡职工的证明材料:
(1)工亡职工的《工伤认定决定书》(留存)。
(2)工亡职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或其他死亡证明。
(3)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职工因工外出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认定证明。
2.关于供养亲属申请人的证明材料:
(1)供养亲属申请人的身份证及复印件(留存);
(2)供养亲属申请人的户口薄及复印件(留存);
(3)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与工亡职工的亲属关系证明(留存);
(4)城镇户口的供养亲属,需要提供街道办事处以上政府部门的无生活来源证明;农村户口的供养亲属,需要提供乡、镇以上政府的无生活来源证明;
(5)完全丧失好动能力的需提供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出具的《天津市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表
(三)》(留存);
(6)公安、政府部门或市级公证部门出具的供养亲属申请人与工亡职工亲属关系和工亡职工供养关系的证明材料或公证材料。
(7)证明其亲属关系的其他证件和材料。
(8)供养亲属有多个供养人,该公亡职工为其中一员的,有司法、公安、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其为主要供养人的证明材料。
(9)孤寡老人、孤儿需提供县级以上民政部门的证明。
注:1.供养亲属抚恤金从工亡职工死亡次月开始支付。
2.供养亲属应每年1月向分中心提交居住地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天津市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领取资格证明》,未能按时提交的,从次月起暂停待遇发放。
五、一次性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申报
1、《失业保险申请表》1份(由解除单位盖上公章);
2、所在单位出具的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原件1份;
3、参加缴费年限内签订的劳动合同书原件;
4、身份证复印件1份;
5、户口簿复印件1份;
6、就业失业登记证复印件(2.3.6页)(户口所在地的社区、街道办或乡镇领表办理);
7、申领人工商银行卡复印件1份(高坪花园工商银行开户);
1、女方单位交纳生育保险金,个人不用交纳。凡女方参加了综合医疗保险或者住院医疗保险两者任意一种,均自动包含了生育保险金。劳务工医疗保险不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在网上个人社会保险信息查询中只会显示医疗保险状态(既综合医保/住院医保/劳务工医保),生育保险栏会显示为“不参加”,这不影响生育保险的享受。上月交了医保,下月即可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必须女方交纳了保险金,看看汽车保险费用计算器。仅有男方交纳是不行的。
2、办理结婚证。结婚证在夫妻双方任何一方(包括女放)的户籍所在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局(部分地区可在乡镇人民政府)均可办理。不能在非户籍所在地办理。必须双方同时到场,并出示双方户口簿和身份证,且户口簿婚姻状态栏须显示未婚/离异/丧偶。如无身份证,可在到派出所申办了正式身份证的前提下凭正式身份证收费凭证到县级公安机关申请办理临时身份证(每证10元,一般申办的第二天可取证),凭临时身份证办理结婚登记,派出所的证明是不行的;如无户口簿,可凭派出所证明办理,一般户口簿均可当场办理拿证。总之,只要有户口簿(或派出所证明)和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即可。目前,国家已取消强制婚检;部分要求婚检的地区,一般也是免费婚检。
3、办理计划生育服务证(即以前所说的准生证)。计划生育服务证在男女双方任何一方户籍所在地乡镇或街道计生办均可办理。但均要求提供双方工作单位(国有)或者居(委)会提供证明并在计生办提供的表格上盖章。如双方不在同一乡镇(街道),对于法定节假日有几天。证明和表格还需非办证地的一方乡镇(街道)计生办盖章。生育保险报销条件。总之,如果在女方户口所在地办证,需首先到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计生办领取表格,然后拿到男方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计生办盖章,在拿回女方计生办办理。具体流程如下:
一、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计生办领取计划生育服务证申请表
二、拿计划生育服务证申请表到女方工作单位(国有)或者居(委)会盖章,有的地方需另提供证明
三、拿计划生育服务证申请表到男方作单位(国有)或者居(委)会盖章,有的地方需另提供证明
四、拿计划生育服务证申请表到男方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计生办盖章,有的地方需另提供证明
五、拿盖齐三个章的计划生育服务证申请表到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计生办,可马上办好计划生育服务证
4、办理女方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向女方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申请即可。如急需,可凭地村(居)委会直接到乡镇(街道)即时办理。现在,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是很容易办理的。
5、到居住地居委会计生卫生组办理计划生育证明(是开给街道计生办的)。须带齐如下证件:双方身份证、居住证、户口簿、结婚证、计划生育服务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医院建档的母婴手册。居委会会与你签定一个计划生育合同,并将你的信息输入电脑,生育保险报销条件。以便将来为你提供服务.6、到居住地街道计生科办理计划生育证明[是开给你所选定的检查和生产的医院的,样式见本人上篇博文2009-04-1514:40]。所需材料:双方身份证、居住证、户口簿、结婚证、计划生育服务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婚育证明格式。医院建档的母婴手册、居住地居委会开具的计划生育证明。可即时拿到证明。证明一式两份,一份给医院,一份自己保管。
河南省工伤保险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和生活护理费标准全面上调,增发金额8月31日前发放到位。
调整对象包括:本省行政区域内2013年12月31日前开始享受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工伤人员或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调整标准综合考虑了全省物价增长水平等因素,重点向待遇水平较低人员倾斜,根据伤残等级、护理依赖程度、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不同情况,确定每人每月增加金额。
享受本次待遇调整的人员不仅涵盖了企业单位工伤职工,而且包含按规定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统筹的事业单位工伤人员。
具体调整方案为:一级至六级伤残人员,每人每月伤残津贴分别上调为200元、190元、180元、170元、160元、140元。生活护理费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部分不能自理三个标准,分别每人每月增加130元、110元、90元。供养亲属抚恤金在配偶方面,每人每月增加了110元,其他亲属每人每月增加了90元,孤寡老人或者孤儿在此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20元。
此外,凡在1996年10月1日前发生工伤人员,本次待遇调整将在上述标准基础上,每人每月另行增加10元。同时,对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供养亲属抚恤金设定了最低待遇调整标准,即:伤残津贴每人每月不得低于1380元;生活护理费每人每月分别为1200元、1000元和800元;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每人每月不得低于1000元,其他亲属每人每月800元。
本次工伤保险待遇调整自2014年1月1日起执行,调整后的待遇将在8月31日前发放到相关人员手中。调整所需费用,由现发放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资金渠道支付。伤残程度为五级和六级且用人单位难以安排工作,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的,调整费用由用人单位按规定支付。
【拓展阅读】
工伤保险,是指国家或社会为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性疾病的劳动者及家属提供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等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员工或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制度之一。2015年7月2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调整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的通知 》,并于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2015最新浙江省工伤保险待遇一览表
2.2015河北省工伤保险待遇赔偿标准表
3.工伤保险1-4级伤残待遇规定
4.2014年最新工伤赔付标准最新规定
5.2015最新职工治疗工伤期原工资福利规定
6.2016年工伤保险政策最新消息
7.2016工伤保险医疗报销比例
8.陕西2014工伤赔偿标准最新
9.2016工伤保险缴费比例
一、广东省工伤保险伤残津贴的调整新政策:
(一)广东一至四级工伤伤残职工调整加发一定额度的伤残津贴的情况:
1、11月30日(含本日)前已领取伤残津贴的一至四级工伤伤残职工,在月1日后仍符合继续享受伤残津贴条件的,从年12月起,按月加发150元伤残津贴;
2、2013年12月1日(含本日)后首次领取伤残津贴的一至四级工伤伤残职工,从首次领取伤残津贴之月起,按月加发150元伤残津贴。
(二)不再享受所调整加发的伤残津贴的时间:
领取伤残津贴的一至四级工伤伤残职工,在按照有关规定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后或者在丧失享受伤残津贴条件后,也不再享受所调整加发的伤残津贴。
(三)调整加发的伤残津贴的支付:
调整加发的伤残津贴依法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用人单位未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调整加发的伤残津贴由用人单位支付。
二、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调整新政策
(一)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调整比例:
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每年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比例同步调整,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负增长时不调整。
(二)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调整时间:
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调整时间为每年7月1日。
(三)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调整对象:
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调整对象为当年6月30日(含本日)前已领取生活护理费或者供养亲属抚恤金,且在当年7月1日后仍符合继续享受生活护理费或者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人员。
(四)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调整参数:
《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七条规定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按照以下三种情形确定:
1、统筹地区统计部门调查发布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数据的,按照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执行;
2、统筹地区统计部门调查发布本市上年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而不再调查发布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数据的,按照市上年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执行;
3、省本级统筹区按照广州市的相应数据执行。
(五)调整供养亲属抚恤金的最低发放额:
符合以下两种情形之一的人员,其供养亲属抚恤金应调整至每人300元/月的标准予以发放:
1、2013年12月31日(含本日)前已领取的供养亲属抚恤金发放标准低于300元/月的人员,在1月1日后仍符合继续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条件的,从201月起调整到300元/月的标准发放,今后以此标准为基数按规定进行调整;
【工伤保险待遇收款申请书】推荐阅读:
工伤保险医疗待遇个人收款申请10-16
工伤保险待遇的申请与审核10-07
广东省工伤保险待遇07-16
外来从业人员工伤保险待遇申领07-13
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规定01-03
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待遇一样么?11-30
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件的答辩状07-20
申报工伤保险流程与工伤认定申请材料10-06
农民工工伤保险申请减免02-04
公积金生育保险待遇申请流程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