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制图心得

2025-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ad制图心得(精选11篇)

cad制图心得 篇1

这是我们第一次运用CAD软件画施工图,软件画图的确比手绘的要精确些。虽然第一次画图还不是很熟练。但画完图后基本上的一些操作都了解了。以下便是我在画图中的一些感悟。

刚开始我并不是很会操作,但我学会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下面的操作命令,这也是我后来自己摸索着画完整套图纸的重要依据。首先在画平面图的时候,问题不是很多,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用天正画图确实比较方便快捷些。从建立轴网、轴网标注、墙体的绘制、门窗的插入只要输入数字按操作来即可其余的一些尺寸标注和符号标注也比较简单,在绘制楼梯时运用到了基点的拉伸,但效果不是很好,与墙体的连接不是很好,于是最后算出它的尺寸,直接编辑数字进行调整,我相信如果我耐心一些用基点拉伸它完全也可以搞定的。数字化确实是好办法。在绘制二、三层及屋顶平面图时轴线有所变化,运用到了轴线添加、轴号隐现,刚开始操作不是很了解,特别是轴号隐现的运用,选中轴号的方法不对,最后发现原来是运用简单的窗交方式,于是掌握一些新的方法运用,总算有所悟。对于屋面的绘制,应该是画平面中花的时间最多的,画了有好几遍。首先是屋线的确定,先用了自动生成散水,再根据它搜索屋顶线,但发现与原本有所差入,于是再进行调整。其次就是屋面的填充,所有的都按点一起填充,发现整个都成一体了,于是删了,再进行逐块面的填充。整个平面图的绘制总体来说不是很难,由于是第一次画,花的时间也是比较多的,不过通过画这些让我熟练的掌握了基本的操作,也让我建立了自信心。

其次,就是画立面了,由于外墙线和轴线有所出入,于是我是用直线的偏移来确定立面造型的,于是就给后面的两端轴号标注带来了麻烦,怎么也标注不了,后来了解到直线和轴线的性质不一样,每种线都有自己的特性,于是就重新加绘制了两端的轴线,此问题得以解决。在绘制立面的时候还遇到了一个大问题,就是有门窗被阳台等物遮挡一部分,开始是直接用直线绘制可见部分,后来与同学交流发现该问题可用参照剪裁一方法,看来相互之间的交流也很重要。还有立面填充的时候也有些问题,虽然是用了填充加洞,但效果还不是很好,还望老师能指点一下。

在画剖面的时候问题不是很大,主要是在画楼梯上,楼梯的参数调整了很多遍,但终究还是给弄出来了。其他的节点详图因为前面的基本都熟悉了,所以画详图没什么问题了,画得挺快的。最后就进行调整插入图框,就画完了。

cad制图心得 篇2

一、整合教学内容, 定位教学思路

CAD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段, 具有独特优越性。CAD技术不仅大大减轻了绘图工作量, 而且绘图精度高、易于图样编辑、修改、管理、交流。对实体内、外部绘制清晰, 线条明确, 连接恰当, 能展示实体整体形状, 对一些画图难度较高的实体能做到整体定位, 内外交融地展现出来, 降低教学难度, 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制图内容主要有机械图样的绘制与识读基础、机械图样的表达、机械图样的识读、计算机绘图基础等。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CAD的使用, 定位教学思路能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好地掌握知识。教师要把教学思路定位好, 以使学生既懂实物模型识读与绘制, 又懂得CAD的灵活运用, 使课程前后相互交融在一起, 有利于中职生接受知识。另外, CAD数据库存有大量的实体模型, 在教学中抽调简便, 容易组合, 特别是对一些难画线条, 利用CAD容易做到, 可缩短画图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

二、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中职校对机械制图的要求主要是识读与绘图, 教师在教学时应把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识图为主, 以绘图促识图的原则。CAD技术从根本上改变手工绘图, 教师按绘图过程灵活组织和引导学生, 在此基础上可对一些新知识进行补充, 提高学生对一些新的、企业需要的图纸要求的了解。传统教学利用的绘图仪器和工具, 在绘制过程中占用了大量的时间, 使教学与课程进度存在一定的差距, 学生不能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CAD的出现为绘图提供大量宝贵的时间和准确度, CAD作为现代绘图模板, 对于教学和绘图人员来说是一个大的变革, 在这信息高速运转的时代, 教师也要跟上时代步伐, 运用现代教学手法, 引导学生学会利用CAD数据库, 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CAD的有关知识, 并更好地运用到绘图当中。CAD作为现代教学手段, 教师应多安排学生上机, 如计算机少的学校, 教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安排学生上机, 尽量让学生多接触CAD, 让学生在头脑里面形成CAD的概念, 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运用自如。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选用工具栏, 直接选定标准模板, 找准常用的几何图形的画法, 如等分线段、等分圆周、画椭圆等。但是, 在学生学习CAD之前不要放弃传统教学, 虽然传统教学是以书本知识为主, 理论性较强, 动手较少, 但它能为学生提供原始材料, 使学生容易接受。CAD虽作为现代画图手段, 但教师在教学中也不能忽略徒手绘制, 因为徒手绘制是学生接触实体的第一手材料, 因此, 在教学中不断地改进学生绘制方法的训练, 学生才能掌握绘制原理与方法, 才有利于提高运用CAD的能力。

三、增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实践教学训练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 不是每一次上机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加上学校教学资源的限制, 学生实际操作受到限制, 为了发展学生实际操作, 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其他电脑网络, 在网上沟通信息, 讨论画图的各种数据, 挖掘CAD资源, 完成自己的作业。同时也让学生在摸索中掌握知识, 更好地为实践教学服务。实践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打破在校学习的局限,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 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技能和学习的趣味性, 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

机械制图CAD与教学 篇3

关键词:机械制图CAD;教学;创新;多媒体测绘

中图分类号:TH1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06-0000-01

Mechanical Drawing CAD and Teaching

Lai Ribin

(Northern Guangdong Technical School,Shaoguan512023,China)

Abstract:Mechanical drawing class is in technology class,especially mechanical students important professional technical courses,CAD is a modern computer graphics tools.Now led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related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raphic design.In this paper,mechanical drawing CAD drawing in the design about the status,highlighting the basic mechanical drawing CAD.Mechanical drafting CAD further teaching about the need to focus on the importance of innovation in teaching.And the importance of multimedia mapping room,and the need for construction.

Keywords:Mechanical drawing CAD;Teaching;Innovation;Multimedia mapping

一、机械制图CAD的介绍

机械制图是工科类特别是机械类学生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CAD是现代计算机绘图工具。将《机械制图》和《AutoCAD》进行课程整合,形成的一门全新的课程---《机械制图与CAD》。

二、机械制图CAD的教学

(一)机械制图CAD教学的重要性。机械制图是工科院校机械类或者近机械类专业中既理论又实践的专业基础课。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仅仅在于手工绘图技能的训练,几乎不涉及到计算机绘图。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CAD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的手工计算、绘图的工作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在当前的高效率工作环境的要求,人们意识到作为工程技术人员,掌握CAD绘图技能非常的重要,于是各个学校开设了以《Auto—CAD》为代表的CAD课程。

工程图样被称为工程师的语言,是工科类专业学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功。对机械类学生来说的话既要求能看得懂机械图而且能用计算机正确表达出来。学生对这门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工作的基本功。在工程上的能力也会受到这门课程的极大的影响。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作图方法;通过实践教学是学生熟练掌握AutoCAD绘图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对工程问题的分析能力,识图、绘图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实际工程中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创新意识等。

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第一阶段,制图基本理论和AutoCAD基础;第二段,实践教学。

(二)机械制图CAD教学的创新性。机械制图CAD教学研究,以及实践,是根据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来优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求达到加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形体构形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对工程意识的培养。

《机械制图及cAD》课程又与传统的机械制图的课程的具有明显的差别。现代的工程要求我们必须对现有的制图课程进行创新性的培养,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本身的创新能力提升的需求。要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学校需要更新教育理念,老师需要改变教学方法,优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同时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对学生加强空间思维能力,形体构形能力,创新能力,工程意识的培养,使其达到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以适应现代设计制造对高素质人材培养的需要。

就机械制图CVD的创新性教学提出几点策略:

1.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社会迅速发展,教育不断变革。教师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就无法教会学生创新,更无法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任务。

2.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善于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勇于创新,更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和获取信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创新潜能。

3.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教师需要运用现代的网络教育、电脑仿真等。并且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学到探索能力和养成习惯。

4.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老师一直讲,学牛一直听的模式中,学生的思维、个性,都在这种被动式的学习中被弱化,更甚至被磨灭。

5.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操作创新能力。实践教学要以理论知识为依托,不仅仅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还要达到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反思,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的过程是理论与操作融合的过程,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课本上没有看到过的想法,这实质上也就是学生的灵感,是创新思维,而这种创新思维往往可以导致一个新事物的产生。所以实践教学时必须给予足够重视的一个环节。

(三)机械制图CAD教学的革新。多媒体教学方法作为现代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越来越体现出重要的地位。这也是实践的需要,所以开了机械制图CAD这门课程,就必须要给予这方面的投入,建立多媒体测绘室。多媒体测绘室的硬件配置包括测绘零、部件的剖切模型,标准件、样品件,测绘工具及表面粗糙度样板等实物。另外,需要录像机、电视机、投影仪等电化教学仪器。建立多媒体测绘室,能够在多媒体环境下的测绘教学,预习,听课,测绘实践等。使得课程达到从设计,实施,操作这个过程涵盖了绝大多数的从事工程作业的基本相关活动。

参考文献:

[1]何兵等.高职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高职专论,2006

[2]倪红.工程制图测绘教学改革的构想,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9

CAD制图大赛 篇4

三、按标注尺寸1:1抄画零件图,并标全尺寸和技术要求.(50分)

CAD制图大赛

本试题需用电脑作答。(试题总分100分)

一、考试要求(10分)

(1)设置A3图幅,用粗实线画出边框(400X277),在右下角绘制标题栏,标题栏尺寸和字高考生自己确定。存盘前使图框充满屏幕。

(2)尺寸标注按图中格式,尺寸参数:字高为3.5mm,箭头长度为3mm,尺寸界线延伸长度为2mm,其余参数使用系统缺省配置。(3)分层绘图。图层、颜色、线型要求如下:

层名

颜色

线型

用途

线宽

0

白色

实线

粗实线

0.5

黄色

实线

细实线

默认

青色

点画线

中心线

默认

另外需要建立的图层,考生自行设置。

(5)存盘时文件名采用学院+系+班级+姓名+手机号(如工学院 机械系 机械设计1202张三123456789)。

CAD制图技巧 篇5

一、AutoCAD表格制作

AutoCAD尽管有强大的图形功能,但表格处理功能相对较弱,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在AutoCAD中制作各种表格,如工程数量表等,如何高效制作表格,是一个很实用的问题,

在AutoCAD环境下用手工画线方法绘制表格,然后,再在表格中填写文字,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很难精确控制文字的书写位置,文字排版也很成问题。尽管AutoCAD支持对象链接与嵌入,可以插入Wd或Excel表格,但是一方面修改起来不是很方便,一点小小的修改就得进入Wd或 Excel,修改完成后,又得退回到AutoCAD,另一方面,一些特殊符号如一级钢筋符号以及二级钢筋符号等,在Wd或Excel中很难输入,那么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呢,经过探索,可以这样较好解决:先在Excel中制完表格,复制到剪贴板,然后再在AutoCAD环境下选择edit菜单中的 Paste special,选择作为AutoCAD Entities,确定以后,表格即转化成AutoCAD实体,用explode炸开,即可以编辑其中的线条及方字,非常方便。

二、在Wd文档中插入AutoCAD图形

Wd文档制作中,往往需要各种插图,Wd绘图功能有限,特别是复杂的图形,该缺点更加明显,AutoCAD是专业绘图软件,功能强大,很适合绘制比较复杂的图形,用AutoCAD绘制好图形,然后插入Wd制作复合文档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可以用AutoCAD提供的EXPORT功能先将 AutocAD图形以BMP或WMF等格式输出,然后插入Wd文档,也可以先将AutoCAD图形拷贝到剪贴板,再在Wd文档中粘贴。须注意的是,由于 AutoCAD默认背景颜色为黑色,而Wd背景颜色为白色,首先应将AutoCAD图形背景颜色改成白色。另外,AutoCAD图形插入Wd文档后,往往空边过大,效果不理想。利用Wd图片工具栏上的裁剪功能进行修整,空边过大问题即可解决。

三、线宽修改

AutoCAD提供了一个多义线线宽修改命令PEDIT,来进行多义线线宽的修改(若不是多义线,则该命令将先转化成多义线,再改变其线宽),但是PEDIT操作繁,每次只能选取1个实体操作,效率低下。AutoCAD R14附赠程序Bonus提供了mpedit命令,用于成批修改多义线线宽,非常方便高效。在AutoCAD2000中,还可给实体指定线宽(LineWeight)属性修改线宽,只需选择要改变线宽的实体(实体集),改变线宽属性即可,线宽修改更加方便,须注意的是,LineWeight属性线宽在屏幕的显示与否决定于系统变量WDISPLAY,该变量为ON,则在屏幕上显示LineWeight属性线宽,该变量为OFF,则不显示。多义线线宽同LineWeight都可控制实体线宽,两者之间的区别是,LineWeight线宽是绝对线宽,而多义线线宽是相对线宽,也就是说,无论图形以多大尺寸打印,LineWeight线宽都不变,而多义线线宽则随打印尺寸比例大小变化而变化,命令scale对LineWeight线宽没什么影响,无论实体被缩放多少倍,LineWeight线宽都不变,而多义线线宽则随缩放比例改变而改变,

四、图形的打印技巧

由于没有安装打印机或想用别人高档打印机输入AutoCAD图形,需要到别的计算机去打印AutoCAD图形,但是别的计算机也可能没安装AutoCAD,或者因为各种原因(如AutoCAD图形在别的计算机上字体显示不正常,通过网络打印,网络打印不正常等),不能利用别的计算机进行正常打印,这时,可以先在自己计算机上将AutoCAD图形打印到文件,形成打印机文件,然后,再在别的计算机上用DOS的拷贝命令将打印机文件输出到打印机,方法为:copy <打印机文件> prn /b,须注意的是,为了能使用该功能,需先在系统中添加别的计算机上特定型号打印机,并将它设为默认打印机,另外,COPY后不要忘了在最后加/b,表明以二进制形式将打印机文件输出到打印机。

五、选择技巧

用户可以用鼠标一个一个地选择目标,选择的目标逐个地添加到选择集中,另外,AutoCAD还提供了Window(以键入“w”响应 Select object:或直接在屏幕上自右至左拉一个矩形框响应Select object:提示),Crossing(以键入“C”响应Select object:或直接在屏幕上自左至右拉一个矩形框响应Select object:提示),Cpolygon(以键入“CP”响应Select object:),Wpolygon(以键入“WP”响应Select object:)等多种窗口方式选择目标,其中Window及Crossing用于矩形窗口,而Wpolygon及Cpolygon用于多边形窗口,在 Window及Wpolygon方式下,只有当实体的所有部分都被包含在窗口时,实体才被选中,而在Crossing及Cpolygon方式下,只要实体的一部分包括在窗口内,实体就被选择像。

AutoCAD还提供了Fence方式(以键入“F”响应Select object:)选择实体,画出一条不闭合的折线,所有和该折线相交的实体即被选择。在选择目标时,有时会不小心选中不该选择的目标,这时用户可以键入R 来响应“ objects:”提示,然后把一些误选的目标从选择集中剔除,然后键入A,再向选择集中添加目标。当所选择实体和别的实体紧挨在一起时可在按住CTRL 键的同时,然后连续单击鼠标左键,这时紧挨在一起的实体依次高亮度显示,直到所选实体高亮度显示,再按下enter键(或单击鼠标右键),即选择了该实体。还可以有条件选择实体,即用’filter响应 objects:,在AutoCAD2000中,还提供了QuickSelect方式选择实体,功能和filter类似,但操作更简单,方便。 AutoCAD提供的选择集的构造方法功能很强,灵活恰当地使用可使制图的效率大大提高。

六、质量属性查询

cad制图实习日记 篇6

今天的计划是分析一部分师傅以前画的图纸,是一套综合楼的电气施工图。建筑物共六层,一层是大开间的车间,二层是产品研发层由许多单独的研发室组成三层是一室一厅的单人套间,四至六层为办公层,由很多单独的办公楼组成。

今天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设计说明防雷及接地这一块有一条,利用承台,结构底板,基础梁及沿建筑物周围敷设的接地极作为综合接地装置。其中有一个名词叫承台,脑子里没概念,问了这里的结构工程师,看了一些资料。

探讨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 篇7

机械制图作为“工程界的共同语言”, 是工科类大多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 机械制图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正投影法和三视图, 点、线、面的投影, 基本体、组合体的三视图, 截交线、相贯线的画法, 图样表达、标准件、常用件的规定画法, 零件图和装配图等。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学习正投影的基本理论;掌握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能够绘制和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

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字母缩写, 是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的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软件包, 是当前最流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之一。Auto CAD软件具有强大的绘图功能, 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电子、化工等行业, 是精确地进行机械零件设计、绘制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最佳软件。Auto CAD的应用是机械制图的一场技术革命, 它利用其强大的绘图和编辑功能, 可以快速、准确、美观地表达所要画的机械图样, 极大地提高了绘图效率和绘图质量。在我国各类工科院校, 特别是在机械类机械、模具、数控、机电等专业都开设了《Auto CAD》这门课程作为必修专业技术基础课。通过对CAD的学习, 能进一步开发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绘图方法, 具有运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 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工作作好准备。本课程的任务是:介绍计算机绘图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掌握二维图形绘制、三维图形建立及实体造型;掌握绘制工程图样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较强的数字化绘图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2 机械制图与Auto CAD的关系

一方面, 机械制图是学习Auto CAD的基础。Auto CAD绘图不能脱离机械制图的学习而独立进行, 必须在全面掌握制图的基本理论、投影规律、表达方法和国家制图标准规定基础上, 才能应用Auto CAD画出符合要求的机械图样;另一方面, Auto CAD是促进制图教学的有效工具。在制图教学中引入Auto CAD, 并不是用计算机来代替人的思维, 而是利用计算机这一先进的现代工具, 甩开图板, 用Auto CAD大大缩短了手工作图占用的大量时间, 提高绘图的质量与效率, 学生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学习和掌握制图理论, 教师则利用轴测图、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变换、空间与平面的转换过程, 有利于突出机械制图的重点, 分解难点, 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Auto CAD在图纸的重复利用、图形文件的保存和管理等方面, 体现出与手工绘图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3 机械制图与Auto CAD课程改革的举措

3.1 将机械制图和Auto CAD两门课程合二为一

由于Auto CAD和机械制图的关系, 开展机械制图与Auto CAD的教学改革。我们将机械制图和Auto CAD两门课程合二为一, 把Auto CAD融入机械制图的各个教学环节。通过调整一些重复或不必要的内容, 使两者内容相互渗透, 紧密结合。在教学实践中, 将机械制图中有关线型的知识和Auto CAD中的图层联系, 将机械制图中图幅与Auto CAD样板图的建立相联系, 将机械制图中字体与Auto CAD中文字注释相结合, 既能保证字体美观规范, 又可介绍Auto CAD强大的文字输入和编辑功能。在机械制图的标题栏、基准符号和表面粗糙度的学习时, 引入带属性块及插入块命令。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及识读是《机械制图》课程的一个难点问题, 由于缺乏实际的模型, 学生的想象力得不到发挥, 在Auto CAD中建立三维模型, 使三视图和计算机三维模型得到一一对照, 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就能够得到充分的释放, 如“图样画法”中插入“画剖视图的有关命令”;“标准件、常用件”中插入“图块”等。在剖视图教学时, 提前在Auto CAD软件中建立模型, 在授课时, 通过对模型的剖切、移动、旋转、着色等操作, 用剖切平面把零件模型剖开, 生动、直观地观察模型的内部结构, 从而可以比较和选用不同的剖视方法, 画出不同的剖视图, 避免了学生学完剖视后对各种剖视方法不能灵活使用的弊端, 加深学生对图形的理解。绘制组合体三视图时, 先展示三维模型, 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进行形体分析, 这样反复训练,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形体分析能力得到大幅提升;零件图尺寸标注中用Auto CAD 的尺寸标注命令;零件图中尺寸公差的标注引入Auto CAD对象特性编辑器, 见下图。

零件图中形位尺寸公差的标注引入Auto CAD 的尺寸标注命令工具栏中的快速引线标注或多重引线标注命令。

3.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让学生个人或团体合作, 利用Auto CAD软件设计一些简单的机械产品, 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让学生意识到Auto CAD软件作为一种设计工具的重要性, 另外,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会遇到一些困难, 通过对这些困难的克服, 也可以促进学生对 Auto CAD 软件的学习。

3.3 加强实践环节

这两门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实践性强, 因此, 在课程的课时安排中, 应充分考虑实践环节, 保证学生能进行大量绘图和读图的训练, 逐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构型能力, 使课堂上学过的东西得以充分地吸收, 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另外, 学生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制图标准, 对自己严格要求,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3.4 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例如, 三维作图是Auto CAD中重要且相对较难的一部分, 要求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另一方面也要学生熟练地使用用户坐标系和三维绘图命令。在教学过程中, 从简单的基本形体为教学切入点, 先画一些立体图供学生观看, 并让学生模拟着画一些简单的正等轴测图。帮助学生初步树立空间概念。将各种基本形体合理运用, 再画较复杂的组合体, 有效地激发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cad制图心得 篇8

[关键词] 建筑制图 CAD 专业基础课

现今的市场要求土木工程的学生能够看懂并且能够运用CAD绘制建筑图样。在众多课程当中,《建筑制图》课程是研究绘制和阅读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以画法几何学作为理论基础(包含制图基本知识、绘图基本技能、投影理论知识、建筑识图等知识),主要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手工制图和识图能力。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学习正投影的基本理论,掌握阅读和绘制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及读图、绘图能力。而AutoCAD是一款比较成熟的绘图应用软件,是当前最流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之一,对计算机性能要求低,用途广泛,是建筑专业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的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它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各种指令绘制图样,极大的提高了绘图效率和绘图质量,还可完成手工不能绘制的复杂图形。现如今虽然CAD取代了手工制图方法,但并没有取代制图理论和制图的一些标准、规范。相反,CAD是在制图理论、标准下开发出来的绘图软件,并极大的丰富了制图理论;而且,还增加了CAD制图标准。现在,我们只有把《建筑制图》与《CAD》这两门课程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才能够使学生充分的掌握使用计算机绘图的技术和技巧[1]。

目前,大部分院校在计算机绘图课中都讲授AutoCAD。利用AutoCAD辅助工程制图教学,使得教师能更全面地熟悉AutoCAD的功能,更熟练地使用各种命令,进而提高教师的计算机绘图教学水平。计算机绘图是工程制图教学的一部分,各学校或采用两者融合式教学,或采用分阶段教学,即先开设工程制图课,再讲授计算机绘图。无论哪种方式,在工程制图课中使用AutoCAD辅助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工程制图知识时,体会到AutoCAD的功能,对计算机绘图产生兴趣,为学好计算机绘图奠定基础。

学生要想熟练使用CAD软件进行图形的绘制,必须先打好制图的基础。老师在讲授制图基础的时候,使用的手法也极为关键。对于传统教学方法,一般都是老师应用绘图工具、三角板、圆规等在黑板上进行制图理论知识的讲授,所有的图形都需要教师一笔一划的绘制。此种教学方法对一些刚学习入门的学生较为有效,教师通过板书讲解教学内容中的细节、要点、讲评习题,并放慢讲课的速度,理清解题的思路,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上课效率低,某些复杂的图形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绘制,讲授内容较为单一,不够直观、生动,并且这种授课方式容易使制图与CAD的教学内容上相互独立,各自为阵,不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首先,在理论教学方面:《建筑制图》中的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章节如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的基本知识等可以采用以黑板板书为主进行讲授,这部分的知识是学习本门课程的入门部分,并且图示部分较为简单。通过板书的细致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与启发。其次,多媒体教学方面:有些章节如平面立体的投影、轴测图、组合体的投影和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等章节需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因此在授课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将一些图形形象地展示出来。特别是相贯体的投影,需要三维的图形和二维的图形之间相互转换,难度较大,是教学中的难点。此时,可以利用CAD中强大的三维功能,在三维空间中展示相贯体,多角度观测它,并且将CAD界面变成4个视口,4个视口分别显示相贯体的立体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学生通过对4个视口中的三维图形和二维图形不断的对比、转换、分析,学习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变得直观、生动,学生更能够理解及吸收专业知识。第三,多媒体案例教学方面:对于民用建筑建筑施工图、民用建筑结构施工图,这部分属于建筑识图内容,同本专业关系密切,图纸数量多,专业性强,紧随工程前沿。此时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引入一整套建筑图纸,讲授时通过CAD的界面进行讲授,这样即可以看到一整张的图形,又可以在CAD中放大看到局部,讲授方式灵活。通过工程案例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本专业知识探索的乐趣,并且在识图的过程中,也可以讲解一些图形符号的画法,将所学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最后,机房实践教学方面:本门课最重要的是实践要求高,因此绘制CAD图形的教学除了教师的讲解外,最重要的是学生要在机房动手操作。学生只有在CAD机房自己动手绘制图形,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真正地达到学以致用。课程教学结束后,安排2周的实习专用周作为实习强化训练周,通过集中的训练,使学生的操作水平达到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能够独立的绘制建筑施工图。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且也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2] [3] [4]。

在目前的传统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的过程当中,老师们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以及相应的危害性,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采取一些尝试[5]:

1、教学地点:传统上CAD课程是在多媒体教学上课,教师在上面演示,学生在下面观看,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形式效率并不高,这是由CAD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所决定的。教师作为已经掌握绘图技巧的人员,在操作时可能随手拖动鼠标就能达到的效果,而对于没有使用过软件的学生来说就非常困难。再加上,教师有时可能会使用一些快捷方式,或者使用键盘操作,这些都是学生在下面看不见的。往往地,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如果不能及时上机巩固的话,学生就会很快地淡忘。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上课地点移动至机房,学生每人一机,教师将绘制内容分解为若干步骤,每进行完毕一个步骤后,检查学生的绘制进度,并根据此调整进度。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可以跟得上教学内容,有困难也能迅速解决,因此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2、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建设:根据CAD理论及应用特点,按照对本科生能力培养的不同层次,将CAD的计算机图形技术与专业课程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系统介绍利用计算机绘制和阅读建筑、结构、和设备施工图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应用典型CAD系统进行工程计算机制图的能力。用一个实际项目的一系列图纸作指导,例如完整的一套建筑图、结构图、水暖图、电气图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制图能力,而且能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要求,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实际项目,学生不仅掌握了使用软件制图的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绘图时存在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探究CAD制图的技巧,提高了学习效率,加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注重基础:教学重视CAD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断提高学生操作技能。CAD软件发展速度极快,每隔一到两年就会推出新的升级版本,我们不可能把这些版本都传授给学生,所以课堂教学应把握知识的实质和核心内容,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温故知新。从刚就业的毕业生情况来看,很多人过于依赖专业软件的使用,缺乏必要的操作技巧,使自己的设计思路受到严重束缚。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必须重视掌握CAD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使学生深入理解基础软件与专业软件的相互关系,通过一些特例让学生体会CAD基础对于弥补专业软件的不足、对于提高操作技巧的重要性。

4、改革考试形式:传统的上机考试和笔试确实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考核办法,但是对于CAD软件的测试确有很大的不足。例如让学生在某个阶段完成一个课程设计作业或者采用联机的考试系统等无纸化考试模式都可以考察出学生对这些软件应用的水平。无纸化考试模式是当前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首选方式,无纸化考试不仅能够测试学生对操作和使用各种软件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目前的教育方式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其作用对于应用性、技术性教育更为显著。无纸化考试系统题库庞大,覆盖面广,考题涉及课程的方方面面,避免学生只注重某部分知识的学习,强化了学生对课程的全面理解。使每个学生所完成的试卷都能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除此之外,在今后使用CAD教学过程中,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地方还有很多,重点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加强教学软件、题库和网络教学环境的建设:完善课程的多媒体教案;研制网络教学课件以及习题库;建议学校加强计算机硬件的建设,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许多同学们反应能看明白可是不能操作。大家都想去一个既有多媒体投影屏幕,又每人有一台计算机的教室上课,这样可以现场操作,提高绘图速度。②要加强制图标准的学习。建筑设计是较早应用计算机技术的领域之一,近20年计算机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已经深入到建筑设计中的各个环节。但建筑和计算机技术并不属于同一学科,二个学科的交叉点就是国家颁布实施的六项制图标准,其中《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是具有总纲性质的。标准对图纸幅面、线宽、线型、设置文字样式、标注样式和图案填充等做了规定,这需要我们在制图时要遵循规范,而不是随心所欲。③授课过程要灵活,面对没有任何成就感的各种命令的一次次地无聊的操作,可能会致使大部分学生对该课程的新奇感丧失殆尽,就很难再能培养学生对CAD这门课的兴趣,继而学习不主动,不积极,在基础阶段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等到了第二阶段的运用的学习时,是和实际挂上了钩,但前面所学,本来就不牢靠,再一下子要运用那么多的知识点于实际中,谈何容易,更不用说灵活运用了,此时,作为教师,由于课时的关系,在运用到某一个知识点时,不可能再利用时间重复以前所说,很可能一带而过。最终结果是不能、或不能很好完成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因此建议要根据不同专业要采取不同的教学进度。

总而言之,学习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控制教学进度。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讨论、讲解、评价。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一些拓展性任务,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单独指导。小组成员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互帮互学,平衡发展。CAD制图课程教学是一门以学生自主操作为主的课程。我们应分析相关影响因素,通过任务引导,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尝试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白图娅,冀利峰,冀忠厚. 制图与CAD课程相结合的实效性探讨. 内蒙古石油化工[J]. 2008.15.

[2] 叶爱银. 《建筑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内江科技[J]. 2008.7.

[3] 焦永和. 我国高校图学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 工程图学学报[J], 2002, (5): 160-165.

[4] 杨胜强. 现代工程制图[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1.

CAD制图键盘快捷命令 篇9

L=直线;PL=多段线;U回车=Ctrl+z=后退;D=修改调整;REC=矩形;C=圆;TR=修剪;O=偏移;XL=放射线X=分解;CO=复制;M=移动;MI=镜像;EL=椭圆;BR=打断;POL=多边形;LEN=拉长;S=拉伸;ME=等分;E=删除;E回车ALL回车=全部删除;AR=阵列;RO=旋转;SC=比例缩放;END=端点;MID=中点;PER=垂足;INT=交足;CEN=圆心;QUA=象限点;TAN=切点;SPL=曲线;DIV=块等分;PE=编辑多边线;NOD=节点;F=圆角;CHA=倒角;ST=文字样式;

DT=单行文字;T=多行文字;

cad制图心得 篇10

一、中职机械制图与机械CAD课程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中职机械制图与机械CAD课程的教学现状。机械制图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有很紧密的联系,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制图能力和识图能力,一般采用模型、图形以及PPT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通过平面图形以及简单的基础概念来掌握相关的制图方法,老师也很难直观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质量和效率不高,再加上中职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有关制图的知识,教材上很多枯燥复杂的公式以及概念很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目前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普遍存在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机械CAD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人员利用计算机中的图形设备来创新设计方式和设计理念,保证设计质量的基础上还缩短了设计时间。目前我国CAD技术的水平还不是特别高,仅仅是利用电脑代替了传统的手绘,中职教学中也是采用电脑制图的方式,这门学科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制图软件,对于学生的读图能力并没有过高的要求。两者之间内在存在很大的联系,但是由于独立教学,使得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没能有效结合在一起。由于学生自身能力有限,独立教学模式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压力,还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下阶段教学活动的开展。

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职教学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社会需要更多的素质人才,中职老师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技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提高实践能力,这样才能为未来的就业创造有利的条件。首先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完善和改进的条件下,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越发广泛,中职学生在掌握基础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计算机技能的培训。在计算机技术的影响下,中职很多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脑制图开始慢慢取代传统手绘制图,特别是机械制图与CAD课程;其次是中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教学改革,大部分学生基知识欠缺,空间想象能力有限,仅仅依靠传统教学模式来开展机械制图和CAD课程教学很难收获到预期的效果;最后是机械制图和CAD课程对于学生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具备较好的空间想象力以及立体思维能力,分来教学越发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二、中职机械制图与机械CAD课程教学整合的具体措施

合并两者的教学目标。机械制图和机械CAD课程本身存在很大的关联,但由于各自涉及的内容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学重点以及教学目标也有所不同。机械制图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制图能力以及识图能力,CAD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制图软件,对于识图能力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两者之间存在知识严重脱节的问题,合并两者的教学目标十分必要,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识图能力,老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各种图样,为下阶段的制图奠定基础;二是效率性,利用计算机的优势来提高制图的效率,老师要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制图的感受,真正认识到CAD技术的重要性,加强对两门课程的学习;三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不管是机械制图还是CAD课程教学都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不同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潜能。合并两者的教学目标,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能实现直观教学,让老师更好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合理调整教学内容。要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来合理调整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制图基本概念中添加CAD技术的相关知识,实现不同知识之间的渗透以及融合。首先是要简化重复内容添加新的内容,特别是一些基本点、线、面概念应该尽量简化,讲解投影法理论知识时可以适当添加CAD课程中的知识,将平面绘图命令、编辑命令与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才能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其次是教学重点的调整,机械制图以及CAD课程整合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上,只有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才能更好更快地理解更多的新知识,处理好视图投影、读图组合之间的关系,分清不同知识之间的主次关系,老师应该将更多的时间放在重点知识上;最后是突出难点,由于中职教学条件有限,老师在讲解组合视图时不能直接将实物展示给学生,学生根据教材上的知识想象出相应的图形。CAD教学中应该设计出三维模型,将三维视图与概念知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直观感受图形的魅力,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基础知识讲解过程中引进CAD课程中的编辑命令等操作方式,整合内容的同时还解决了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机械制图和CAD课程整合的主要目的就是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不断提高学生的制图能力以及识图能力,熟练掌握各种制图方法。老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利用CAD技术技术制作各种不同类型的三维视图,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理论知识。中职传统教学一般采用挂图以及PPT教案等方式,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低。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的整合教学引进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创新了教学方式,实现资源的共享,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询所学的资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还节省了教学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完善教学评价方式。教学评价是中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视结果评价的同时也进行过程评价,老师要给学生的实践活动给出正确的指导,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实践效率。采用课堂评价、作业评价以及阶段性评价等方式评价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应该参与到评价中,老师结合学生的评价给出最终的评价,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评价的结果来适当调整下阶段的学习计划,促进自身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中职院校实行机械制图和CAD课程的整合教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中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技术性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不仅要加强对机械制图知识的学习和认识,还应该熟练掌握各种制图软件,学会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CAD技术在机械制图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cad制图心得 篇11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国外职业教育新理念和培训模式的引进, 我国职业教育加速了教学改革的步伐。在这种大环境下, 结合高职院校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笔者对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家具制图》与《CAD》课程进行了整合探索。

《家具制图》与《CAD》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家具制图》与《CAD》是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家具制图》主要是学习家具制图的基本原理、绘图方法和制图标准等, 教学过程中的练习与作业主要是用图纸手工绘图;《CAD》主要让学生学到CAD软件的应用, 包括二维绘图与三维建模等。现在家具公司基本都已采用电脑绘图, 学生在《家具制图》课程中专门学习的手工绘图已无法适应工作需要;《CAD》课程虽然讲授电脑绘图知识, 但也有对家具设计针对性不强的缺点。对于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来说, CAD软件就是对家具制图的表达, 如果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就能够摆脱制图课挂图、模型的单调授课形式, 充分利用CAD软件的特有功能, 帮助学生克服抽象思维障碍, 突破教学难点, 节省教学时间并兼顾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这样, 学生在学会家具制图的原理、标准和方法的同时, 还能够通过CAD软件在电脑上把家具图表达出来, 提高了实际应用能力。

《家具制图》与《CAD》课程整合的探究性措施

优化教学内容, 注重整合实效针对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具体情况, 对《家具制图》与《CAD》课程进行了综合化整合, 课时也进行了适当的压缩。新教学大纲打破原有的知识体系, 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家具制图和CAD辅助设计的内容。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模块:家具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家具制图标准,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CAD绘图原理与方法———用软件在电脑上把家具制图表达出来;案例教学———把企业相关的家具制图拿到课堂, 让学生了解企业对家具制图在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这样的安排突出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以职业技能需要进行理论、实践的内容规划;同时, 充分融合了企业对知识、技能及工作态度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制图能力为核心, 制图的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 突出CAD绘图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家具制图》与《CAD》课程整合后, 教学时数减少。因此, 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课件, 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直观, 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 还要适当写板书, 以突出教学重点, 增强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条理性。采用综合图纸CAD绘制与出图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案例教学, 可使学生熟练绘制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家具施工图系列文件, 并使之学会设计方案后续过程中的修改优化以及各种方案的对比筛选。学生的创新能力会得到提高, 并能逐步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作风。

引入项目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校企合作, 将企业课题引入课堂, 让学生参与项目实施, 采取工学结合的形式, 充分开发学习资源,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例如, 可以让学生进行造型设计和结构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后期生产图纸的绘制。这种任务驱动式教学, 消除了学生对制图课的畏惧感, 也提高了课程的趣味性,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有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整合中要找准切入点《家具制图》与《CAD》的课程整合, 既不能是简单地分段上课, 也不能在学习中直接进行电脑绘图而完全抛弃图纸绘图, 一定要把握好整合的度, 找准课程整合的切入点。高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 如果所学的制图内容还没有完全弄懂就进行电脑绘图, 这时屏幕就会成为限制思维的屏障。因此, 在开始授课时, 教师要通过点、线、面的投影, 基本三视图, 剖视图等基本知识内容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而这些都要在图纸上完成。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后再进行电脑绘图。

专业课程整合中融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课程整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 教师应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了解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竞争, 以及该课程在家具企业中应用的重要性, 让学生从内心产生一种自主学习的动力。其次,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上, 要注意留给学生自主思考与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在教学内容的讲授上也要采用引导式, 而非“填鸭式”教学,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再次, 教师还要针对本专业课程整合的未来发展, 注意不断更新改进教学内容, 开阔学生的视野。

《家具制图》与《CAD》课程整合的授课实例与效果

本课程按照三个模块进行教学, 家具制图基本原理教学主要通过多媒体讲授, 辅助以基本练习, 使学生熟悉家具制图的标准, 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第二部分CAD教学时, 让学生用软件在电脑上把前面的手工绘图表达出来, 并根据具体家具实物绘出相关图纸。第三部分对绘好的3D图、做好造型设计的家具进行分析, 把相应图纸绘画出来。

课程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在较少的课时里获得了更多的知识, 计算机绘图能力也得到较大的提高。

高职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家具制图》与《CAD》课程整合, 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让学生在完成具体CAD制图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发展了职业能力。在课程整合中除了上述一些探索性措施外, 还涉及教材编写、实践基地建设、与企业多方位合作等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探索。

摘要:通过对高职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家具制图》与《CAD》课程整合的探索, 指出课程整合势在必行, 并提出了在整合过程中的一些探索性措施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家具制图,CAD,课程整合

参考文献

[1]毛文.高职工程力学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整合探讨[J].内江科技, 2007, (3) .

[2]管巧娟.高职类机械制图课程整合的思考[J].工程图学学报, 2002, (2) .

[3]张彦鸽.课程整合理论在高职外贸英语专业中的运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1) .

[4]孙伟.谈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辽宁高职学报, 2007, (10) .

上一篇:首席信息官效果下一篇:公司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