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昆着装礼仪(精选3篇)
我们曾经说过,服饰是一个人的仪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伟大英国作家莎士比亚曾经说,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是他教养、品位、地位的最真实的写照。那么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尤其是在正规的场合,穿着打扮的问题越来越引起我们现代人的重视。从这个意义上,服饰礼仪是人人皆需认真去考虑,认真去面对的问题。但是我说实话,我们有相当数量的同志在穿着打扮方面,基本上还是无师自通的状态。所以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专门来谈谈服饰礼仪。我是个男人,我得先说说男人的问题,我想跟我们在场的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出这样一个问题,您认为一个男人打领带的时候最重要的礼仪问题是什么?
我们曾经有一句话,我们说,女人的时装永远少一件,女同志总觉得自己的衣服不够穿,时装要少一件,但是同样的道理,男人的领带永远少一条。其实在比较重要的场合,男人打领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礼貌。比如我们穿西装,一般情况下男同志穿的西装、套装主要是蓝色的纯毛套装,这是一般意义上的上班装,上班装你没有必要天天换,你衬衫换、你领带换。比如一个男同志一个星期上五天班,他要足够聪明的话,他的领带每天换一条,他给别人的感觉他就在天天换衣服。打领带有些什么问题比较重要呢?有这样几个问题比较重要。第一,配套的服装有讲究。金教授有一句很俗的话,穿套装的时候不打领带是不行的,像我现在穿的是套装,那一定要打领带,穿套装要没有领带,这西装没味道。倒过来说,不穿套装的时候,大可不必去打领带。比如我们一般同志会犯几个常识性错误,比如我们经常见到同志穿短袖衬衫打领带。我想告诉你,如果你这个短袖衬衫不是制服的话,大可不必去打领带,短袖衬衫属于休闲装,严格意义上讲,它跟裤头差不多,它跟背心差不多,你穿裤头穿背心会打领带吗?所以你在行家眼里你穿着短袖衬衫打领带的话,你会给别人煞有介事之感。我有时候参加一些商务活动,我也挺有点不爽,比如一个签字仪式,这个在国际社会人们都非常重视,国外的客人来了,不管天气多热他都西服革履的,就我们这儿个别同志怕热,给你穿个短袖衬衫打个领带,这其实是不伦不类的感觉。
当然你要打领带它还有很多讲究,比如领带的色彩有讲究,领带的面料有讲究,领带的款式有讲究,如果不穿制服,最好不要打“一拉得”领带,就是带拉索那种,穿制服的人它配套,它省事。你正式场合你穿身高档的西装,你把这一拉得领带一打,你的档次就下来了。因为那玩意档次不高,它是配套装制服的。我这儿说个刻薄的话,其实看一个男同志会不会打领带,有两个细节很重要。第一个细节,你得注意他这个领带的打法,前两年流行一种打法,叫男人的酒窝。什么叫男人酒窝?其实就是我这种打法,在领结下面压出一个槽来,你说是个坑也行,你说是个沟也行,男人的酒窝。大家看电视,看新闻联播,你注意一下欧美的时尚人士,这儿常常出现,那天一个同志跟我讲,说老金,我看你这男人酒窝看了半天没发现哪儿好看。我说我跟你说实话,第一,它是时尚,第二它等于变相告诉你,我打了一条高档领带。因为只有真丝领带它柔软度好,压的这个槽这个坑才能坚持下去。你拿个尼龙领带压个槽,一会儿它就回去了。它扛不住,当然这个东西你得略知一二,你要是不略知一二就麻烦了。那天一个同志过来跟我聊天,说金教授你比较忙吧,我说我最近是比较忙,他说你看你忙的,领带都没有打好。我来帮你,就把这个酒窝给我灭了。他认为我是没有打好。
还有一个细节很重要,你看一个男同志会不会打领带还有一个细节很重要,就是他有没有用领带夹。时尚的人士一般是不用领带夹的。我们有些同志有个误区,因为没有人教他。他误认为打领带一定要用领带夹,其实大可不必。穿西装的时候只有两种人才用领带夹。第一种人是谁呢?穿制服的人。我第一堂课我曾经讲,工商、税务、警察、军人、空中先生,你注意了吗,他们领带夹都是统一制作的,有标志,国徽、警徽、军徽、航空公司的标志,它是配套的,CIS,企业形象可识别系统。他那个领带夹一夹,咱们就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第二种人是谁呢?大人物,领导人,大老板。他们应酬比较多,我现在陪着外商在一块儿吃饭,说实话,没有外商在场的时候我喝汤我怎么喝都行,我拿起碗来倒着喝都行,但有外商在场的时候,大庭广众之前咱不是得注意举止吗?我得拿调羹舀着喝,你想想,我拿调羹舀着喝的时候我这儿是不是要夹领带夹?那国家领导人,外事活动,他一般都夹领带夹的,否则那里面领带乱窜,我这儿喝汤呢,我没把领带夹住,一弯腰,你说谁先喝汤?领带。这个是大人物他用,穿制服的人他用,一般人没必要用。我想通过这个简单的例子讲服饰礼仪的一个重要特点,规范性。
服饰服饰,两块,服和饰,下面我拣要点说说。首先我来讲讲服的礼仪。衣服,我们曾经说过,服装有三个功能,第一个功能实用,第二个功能表示地位和身份,第三个功能表示审美。就是你的品位,你的艺术造诣。一般而论,那么我们穿着打扮中这个服的礼仪,衣服的礼仪四个要点。第一个要点,符合身份。说俗了,男人像男人,女人像女人,孩子像孩子,阿婆像阿婆。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同志,老的不像老的,小的不像小的,这个有点画蛇添足。我假定我是一个60岁的老人,男同志,当然现在经济条件好了,60岁也不算老,但是我已经60了,那我穿着打扮就得注意,我不能穿个童装,是吧?我穿一个童装我蜡笔小新,这个不合适。同样的道理,你女同志,你60多岁了你要把自己打扮得像一个超龄小甜甜一样,你也不太合适。所以你着装一定要注意符合身份,比如我这儿说个最老土的例子,裙子一般就是女人穿的,当然也有例外,苏格兰,英国苏格兰地区,男人穿裙子,查尔斯王子就有穿过裙子,但是我们一般大陆来讲,男人是不可能穿裙子的,除非有一些商场服务生他是特殊情况,招揽客人,否则的话你说我金教授我现在穿条裙子上街去了,别人该怀疑这是男人吗?不正常。着装一定要注意符合身份。最重要的要符合的身份,我们一般强调男女之别,长幼之别,职业之别,身份之别,这四个别,国际交流中还要加上一个民族之别,要有别。
第二个点要注意什么呢?第二个点这个服的礼仪要注意要扬长避短。穿着打扮一般情况下要注意的一个点就是扬长避短,我们每个人的身材都有优点,都有缺点,有的人胖,有的人瘦,有的人黑,有的人白,那你是不是要注意扬长避短的问题。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穿西装,一般情况下,工作场合我一般会穿蓝色的或者灰色的,这一般是上班装,平常我要强调点自己个性的话,我喜欢穿咖啡色西装。说实话哪天你要在社交场合你见到我,你会注意到,我一般穿咖啡色西装,大家有没有看那个凤凰卫视节目,凤凰卫视节目它里面有一个主持人,很多人都知道他,窦文涛,一个帅哥,你注意到他的习惯吗?他喜欢穿一个马甲,他最近不穿了,锵锵三人行,连续两三年我记着他不断地换马甲,实际上是他的风格。但是你一定要注意了,风格是风格,你得扬长,你得避短,比如我曾经讲过,如果我脖子比较短,我就不穿高领衫,我穿U领或者V领的服装,露出一段胸部,冒充脖子。我穿一个高领衫,我没有脖子了。我腿我长得比较粗短比较困难,我尽量不穿超短裙,否则别人一看,那也叫腿?穿着打扮这一点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要扬长避短。
第三,服饰礼仪强调要区分场合。穿着打扮实际上我们会遇到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就是一个人他面对的场合多种多样。如果我们说个自个人不是的话,我们很多老百姓他有一个小小的缺点,这个缺点就是着装不分场合。比如有的同志在上班的场合穿得非常不正规,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在机关也好,在公司也好,穿得非常随便,比如拖鞋式凉鞋,露脚趾凉鞋,露脐装,超短裙,跨栏背心都穿进来了,这个有点不务正业的感觉。工作场合你就是要穿套装制服,表示郑重其事,统一划一,严肃严谨。倒过来说,我们还有的同志犯另外一个错误,不该讲究的时候讲究了,逛八达岭去了,游颐和园去了,西服革履,套装套裙,有意思吗?没有意思你穿高跟鞋爬八达岭长城,你上得去下不来,它有难度啊。着装要分场合,从服饰礼仪的角度来讲,着装实际上有三大场合,想跟同志们简单说说。第一个场合,什么场合?办公场合。办公场合指的是我们上班的时间,它的基本要求是四个字,庄重保守。随便穿,办公场合是不行的,办公场合要求你是庄重保守,要穿什么?穿套装,穿套裙,穿制服,没有套装、套裙和制服要穿长袖衬衫、长裤、长裙,你郑重其事啊。倒过来说,你这个办公场合穿时装、穿休闲装非常不合适,这个一定要讲究。我们遇到的第二个场合是什么呢?第二个场合社交场合。社交场合指的是工作之余的交往应酬的时间,就是下了班之后跟朋友跟熟人在一块交际应酬的时间,比如宴会、舞会、音乐会、聚会、串门,这是典型的社交。自己一个人吃饭那叫吃饭,和朋友在一块儿吃饭那叫宴请,宴请实际上是交往应酬,社交场合着装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四个字,时尚个性,如果说工作场合不能时髦不讲个性的话,社交场合就是要时髦个性,要穿什么衣服?穿时装,穿礼服,穿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说实话,西方人的那种男人穿的礼服燕尾服不太适合我这种身材,燕尾服它是倒梯形的造型,适合肩膀比较宽大的人,我这个不敢说渺小,但是也不够肩膀宽广,中国人身材一般是H型,不像他们肩比较宽广的,没有那回事。所以我说实话,我参加社交场合,我比较喜欢穿我们中式服装。中山装,唐装,甚至穿对襟的袄之类的,这个合适。
社交场合这样的服装很有个性,我给你讲两个笑话,我有个外国的学生,20世纪90年代中期要毕业,到我家来看我,跟我聊天,聊着聊着突然就跟我说,说教授,毕业之际想跟你要件礼物,作为纪念。我带了不少留学生,没听一个人张嘴问我要过东西,我很吃惊啊。我咬牙切齿想了想,我就跟他说了,我说承蒙你抬举看得起我,你家金教授房子不小,里面值钱的东西没几个,你要看得上,我也就不客气了,除了老婆孩子,看上什么你就拿什么。但限拿一件,不能多拿。我家屋里东西你看上你就拿,你只能拿一件,你猜他看上什么了?当时我在部队大院住,到我家来我也跟他不见外,熟人嘛,我穿的是军裤,老头衫,天热,他看上我这个军裤了,他说我想要这个。我挺高兴,我说那就给你,给你弄个新的,再送你一个军褂要吗?我说那个现役军人那种衣服咱不敢要,以前那种老式军装,淘汰的那种我有,你要吗?他说要,我说腰带呢?他都要,都拿走了。第二天他们同学跟我举报,说跑天安门拍照去了。他觉得很酷,他其实是有个性。我跟外国朋友在一块,我喜欢送民族服装做礼物,送个扎染的服装,送个真丝的衬衫,这个很有特色。
我有一个朋友在外地的一个地方当县长,那天来一个外商,跟他们那儿一个企业家谈生意,非要见见县长,表示县长重视。现在国家扶植民营企业,县长听说企业提这个要求也就去了,本来县长在工地,农田基本建设正在工地,穿得比较随便,夹克衫,结果临时去了,上了车了才突然想起来,来不及换西装了。时间有限,外商要赶飞机。县长就跟我说了,说盯上那司机了,看那司机穿着身的卡中山装,就跟他讲,说你身高多少?司机说1米74,说你腰围多少?说二尺五,说行,咱俩一样,把车停一边,咱俩换了。他在车上就把司机那身的卡中山装给穿身上去了,车内比较狭窄啊,扣子就没系好。大概就是第一个扣系第二个眼儿去了,据说还有口袋盖,一个在里面一个在外面,就是反正有点别扭,这个领导比较年轻,部下大概一时没注意还是不敢跟他说,就没发现这个事。他跟那个外国客人谈了一个多小时,始终这个扣子系错一眼,而且一个口袋盖一个在里面一个在外面。走的时候老外就跟他说了,哎呀说这个领导啊跟你见了面感谢你,第一说明你这个领导支持这个企业,第二还学会了怎么穿中山装了。他这一看,错了一个眼,说实话他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个是我自己的服装,我中式服装、民族服装我怎么穿就怎么穿,不至于出洋相,说实话我们很多中国人为什么穿西装、穿套裙看着不太顺,他不会穿。你穿自己的服装其实最拿得准了,你有数,你有经验,所以社会场合穿礼服、时装、民族特色的服装是最佳的选择。当然社交场合最不该穿的衣服就是制服了,你得注意。
第三个场合,休闲。什么是休闲呢?休闲的场合指的是工作之余个人活动的时间。它指的是什么呢?大概是这么几个情况,第一,在家睡觉,第二健身运动,第三,观光游览,第四逛街购物。这样一些场合我们把它叫休闲的场合。这个场合穿着打扮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四个字,舒适自然。用我的话来讲,只要没有违反法律,只要没有违背伦理道德,只要没有影响安定团结,随便穿。这是最不该讲究穿着打扮的地方,穿裤衩、背心、牛仔、夹克、拖鞋、凉鞋、光大脚丫子随你便。可是我说实话,我们经常有同志出这个洋相,这两年好点了,中国人到国外去的机会多了,以前去得少。我有一次到美国去开会,一个老美就跟我讲,说在我们这儿见到穿西装、打领带的人都是你们大陆来的。把我气坏了,当然这种人是个别人,可是你到国际交往中你被人家看到,影响形象。所以着装你要区别场合,公务场合,庄重保守,社交场合时尚个性,休闲场合,舒适自然。这样讲。
着装还有第四个规则,第四个规则是什么呢?遵守常规。约定俗成的规矩你要讲。比如,我下面想分别地跟同志们来讲讲穿西装和穿套裙的规则。我已经讲了一次,但是要点一定要讲,穿西装有些规则你要注意的,譬如,西装上衣下面这两个口袋,有经验的人知道,这两个口袋里是不能放东西的,聪明的人这个西装买来之后那个口袋的线都不要拆开,不拆开谁能放东西。我们有的老兄,一看就比较老土,这边一盒香烟,那边一串钥匙跟开杂货铺似的,影响西装整体造型。穿西装最重要的游戏规则,我们把它叫做三个三。为什么叫三个三?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每个问题里都有个三字,所以叫三个三。哪三个三?第一个三,三色原则,这个我们曾经说了一次了,讲究的男人都知道,穿西装的时候,全身的颜色是不能多于三种的,包括上衣,包括下衣,包括衬衫,包括领带,包括鞋子、袜子在内,全身颜色应该在三种之内,三色原则。第二个三,三一定律,什么叫三一定律?重要场合你穿西装套装外出的时候,鞋子、腰带、公文包是一个颜色,而且首选黑色。说实话,这个男女有别,男人其实是在服装方面可选择的余地比较少,不像女同志,漂亮衣服全是你们的,我们有什么选的?也就是西装、夹克、牛仔,一个扣,两个扣,三个扣,没扣,黑的灰的蓝的,所以男人他强调的是细节。大家知道,讲男女会穿一般讲什么?女人穿流行、男人穿品牌。它讲一个档次。所以一个男人会不会穿,你去看三一定律很有讲究,三一定律是讲男人鞋子、腰带、公文包一个颜色,首选黑色。第三个三,我们也曾经说过一次了,穿西装时有三个错误是不能犯的。第一个错误,袖子上的商标没拆。你买了西装这个商标是一定要拆掉的,说明启用了,如果你这个地方不拆,有画蛇添足之感。第二个错误就是非常重要的场合,尤其国际交往,穿夹克,穿衬衫,没有穿外套,没穿西装套装打领带的。这个不太合适。穿夹克、穿短袖衫打领带自己人内部活动可以,对外交流不够正式。第三个错误,袜子出现问题。重要场合,白色的袜子和尼龙丝袜是不和西装搭配的。所以这个一定要讲究,西装的规则。
我们再倒过来说说,职业场合着装的禁忌。职业场合,男人也好,女人也好,只要在上班,职场着装六忌,职业场合着装有六大禁忌。第一个禁忌过分杂乱,乱穿。比如我们见到有同志穿了一身很高档的套装和套裙一看就是职业装,你总觉得她不够味。为什么呢?凤凰头、扫帚脚,比如男同志穿西装给你整双布鞋,那天我问一个老兄,我说你怎么穿西装穿双布鞋啊?他告诉我,舒服。我说你舒服。我们看着不舒服啊。也有个别女同志这样,穿很高档的套裙给你光脚丫子穿双露脚趾的凉鞋,不合适。重要场合你要注意,穿套装、套裙时要穿制式皮鞋。制式皮鞋男的是指系带的黑皮鞋,女的是指的黑色的高跟、半高跟的船形皮鞋,制度的制,制式皮鞋,跟制服配套的。那这是非常重要的游戏规则。过分杂乱不可以。第二个忌讳是什么呢?过分鲜艳。制服也好,套装也好,需要遵守三色原则,什么是三色原则?我们刚才讲了,全身颜色不多于三种,男女的制服、套装都要遵守这个规则。不能过分鲜艳,图案也要注意,重要场合套装制服尽量是没有图案,或者规范的几何图案,比如我这个领带,条纹的,我还可以打什么领带?格子的、点的,但是不能过分花哨,我不可能在这上面印上三个字,我爱你。我爱你,你爱我吗?有的同志上面什么阿猫、阿狗、熊猫盼盼,米老鼠、唐老鸭,一看就是不够稳重,这个不可以。着装第二个忌讳,过分鲜艳。第三,过分暴露。一般我们在重要场合着装讲这样几个不露,第一,不暴露胸部,第二不暴露肩部,说白了,就是不穿无袖装,你穿一个无袖装,当然男同志一般没机会穿无袖装了,嘴下留情,其实穿无袖装的主要是女同志。时装,社交装、休闲装可以穿无袖装,工作装不能穿无袖装,因为无袖装会暴露腋毛,搞不好还露出一圈内衣,有同志不注意,给你打招呼你好,一撮灿烂的腋毛,随风飘摇,不够正式。不暴露胸部、不暴露肩部,不暴露腰部,不暴露背部,不暴露脚趾,不暴露脚跟,六不露,制服、套装、工作装,六个不暴露。第三,是不暴露。第四不能过分的透视。重要场合注意,内衣不能让人家透过外衣看到,什么颜色的,什么款式的,是长的还是短的,有没有图案,这都是非常不礼貌的。第五,过分短小。第六,过分紧身。职场着装六不准,过分杂乱,过分鲜艳,过分暴露,过分透视,过分短小,过分紧身。这是我们讲的关于服的礼仪。
那我下面再跟各位简单讲讲饰的礼仪。饰物,在比较重要的场合,男同志也好,女同志也好,这个身上的装饰是比较重要的。我们用的装饰其实是两种,第一种是实用型的,比如男同志的手表、钢笔、打火机,我们私下有句话,叫男人三件宝,是实用性质。其实现在某种意义上很多男同志女同志拿这个手机,它有实用性质,也有装饰性质。有的时候很贵的手机可以当小镜子用用,可以拿出来显摆显摆,它有装饰性质也有实用性质。大部分的饰物有实用性质的,像我们曾经讲过,男人看表,女人看包,重要场合,这个男人的表、女人的包它都是实用性质的,但是更多的饰物它是装饰性质的,它没有什么实用性质。比如女同志的耳环,它有什么实用性质?胸针它有什么实用性质?耳环的实用性质是让耳朵听得更清楚?它不是助听器,脚链戴一串它有什么实用性质?减肥?不可能,是吧,所以它实际上是一个装饰性质。
那么我下面简单讲一讲饰物佩戴和饰物使用需要注意的礼仪。大体上我们要讲以下四个点。第一个点,最重要的一个点,以少为佳。你在工作中也好,你下了班在生活中也好,身上使用的饰物越少越好,就首饰而论,女同志戒指啊,项链啊,耳环啊,胸针之类,就首饰而论,一般来讲,女同志一般场合身上的饰物三种之内是最好的。每一种不多于两件是最正规的。你像耳环你可以戴一对,手镯你也可以戴一对,但是每种最多戴两件。全身上下不多于三种,你多于三种有弄巧成拙之感。当然我们说实话有人可以例外,新娘就可以例外,因为新娘一辈子只有一次,她可以狂整。我们有同志一般情况下没有那种事,你把你打扮得太多就麻烦了,你能够设想一个女同志,戴四个戒指,戴三副手链,再戴两个镯子,要是跟谁打招呼,手镯、手链乱晃跟呼啦圈似的?那不可能的。佩戴首饰第一个规则,最重要的规则以少为佳。第二个规则是什么呢?你要注意同质同色。什么意思?色彩和款式要协调。我上次曾经讲过一次了,我说比如我现在要戴一个黄金的胸针,我穿旗袍裙参加酒会,黑色旗袍,戴个黄金的胸针,这很醒目的,我要戴一个黄金的胸针,我的戒指或者项链首选黄金。我要戴眼镜,金丝边眼镜跟我这个黄金胸针配起来就更好看了。质地、色彩要相同。现在流行戴白金首饰,那我戴个白金戒指,那我的项链首选白金,没有白金我戴白银,没有白银我戴不锈钢的。它顶多重点,但它还是协调的,我们上次说了,所以佩戴首饰它第二个原则,同质同色。第三,符合习俗。入国而问境,入乡而随俗,大家注意过没有,现在大家经济条件好了,首饰其实戴黄金、白金的人倒少了,现在戴珠宝的人比较多,而且现在北方地区,他比较喜欢戴翡翠,大家注意过没有,戴翡翠的一个讲究,北方人戴翡翠的一个讲究是男戴观音女戴佛,你注意了吗?它是一个习俗的问题。你再比如举一个例子,我跟我们很多中国同志讲,我说你要在国内你就无所谓,你要到欧美国家去,特别信天主教的国家去,注意,十字架的挂件别常戴。你要懂基督教天主教你会知道,那十字架那是不吉利标志。那上面钉死过基督耶稣的,你戴那个玩意有点不伦不类。
你再比如举个例子,我们老祖宗有个习惯,这个是民俗,老祖宗一般规定戒指戴在左手上。不戴右手,因为右手干活,容易碰撞、丢失、磨损,左手一般不干活,它戒指戴左手。而老祖宗的左手戴戒指,戴在不同手指上有不同含义,当然,这个民俗也不是每个同志都很熟,我也知道我们一般老百姓其实不讲这个,一般老百姓戴戒指讲什么?能戴在哪个指头上就戴在哪个指头上。但是老祖宗有讲究,老祖宗讲究是拇指一般不戴,拇指戴的是顶针。食指戴戒指是什么讲究,食指戴戒指是表示求爱,就是没对象想找。我要到一个公司去我要假定年轻点,当然我现在年龄是不灵了,40多了,我要20来岁,我到一个商场,到一个酒店去,这儿全是小姑娘,那我这个指头就尽量别戴了,否则我有拈花惹草之嫌。我尤其不能在那儿狂举这个指头,同志们,要注意,这点很重要。那等于宣布我还在单干,有征婚启事之嫌,中指可不可以戴,中指可以戴,中指戴戒指的意思是表示正在热恋,在谈着。无名指戴戒指的意思是结婚了,或者订婚了,名花有主了,小指戴戒指是说明自己是独身主义者。一辈子单干到永远。当然我也见过狠的,我有一次参加一个国际体育比赛,看比赛去了,过来一个外国记者他就问我了,他是香港人,他是外国籍,他过来跟我讲,他说金SIR,你看那个女孩怎么称呼?我看不清楚,我有点眼花,我说那不是女人吗?你叫她小姐就行了。别叫她大姐,北京人不喜欢被叫大姐,大姐显老,你叫小姐,当然别叫人家大小姐。港台叫大小姐有钱人,咱们大陆你叫大小姐有讽刺之嫌,我说你叫小姐。他说我不敢叫,我说为什么不敢叫?他说你没看,那家伙戴四个戒指,你看,什么含义都有,想找对象了,已经找到了,事情已经办了,又想单干了,全方位发展。人家还问我,这是什么含义?那要跟咱自己人说,这个是招贼,没文化,人家外国人在那儿,咱家丑不可外扬,我跟他踢皮球,我说这个在我们大陆还是有含义的,这个一般表示这个,我也想不起来啥含义,我编都编不出来。边上有一个记者,记者嘴快,救了我的命了,记者说,跟老外说,这个在我们大陆是有含义的,一般的含义表示富有。那家伙还真信,掏出本来一边记一边说,怪不得,见过好几个这种富有的人。这其实不是富有,这是没文化,说实话。所以佩戴首饰刚才讲的三个规则,以少为佳,同质同色,符合习俗。
首饰其实还有最后一个规则,就是要注意搭配,要注意搭配。要和你的服装和谐,要和你的其他的首饰和谐。比如你戴一个高档的钻戒,如果你这是真材实料一个高档钻戒,配时装最好了。那至少它会相得益彰,你穿一牛仔裤、你穿一乞丐装,你戴一钻戒,我们怀疑那是玻璃渣子。再说个不好听的话,你戴一高档钻戒,上了万的,怎么也得坐轿车、坐出租车吧。你骑一自行车,戴一钻戒,我们心里想,是真货吗?很简单的道理。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它其实还有跟其他服饰搭配的问题,比如我再跟在场的同志和电视机前的同志出个小问题,如果你戴薄纱手套,穿无袖旗袍裙,戴薄纱手套,高袖,如果你戴戒指,戒指戴在手套里面还是外面?如果你穿超短裙,你穿连裤袜,戴脚链,脚链戴在袜子里面还是外面?
“会说话,有眼色”,我觉得只要做到了这两句话,我们就能做好“礼仪”。我以前总认为不需要会说话,我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做人要求务实,不需要跟其他人打交道。后来我逐渐明白了人与人交往的重要性,作为社会的一员,不可能不与其他人交往,不会说话,没眼色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是不行的。在与人交往时,你不会说话,就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没眼色,就不能与他人很好地交往。
“礼”是尊重,“仪”是表达,“会说话”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尊重,“有眼色”才能把事做地道了。金老师讲礼仪时为我们点出了一些比较常用与重要的礼仪。如何称呼他人?用尊称,这不论是在任何地方,都是必须会的,人际交往你要尊重交往对象,就要使用尊称。而且尊称的一般技巧就高不就低。在接待贵宾时,我们应该如何操作?如何挂电话?如何跟领导打招呼?这都是需要技巧的。做的好会给人很深刻的影响,反之,别人会觉得你没礼貌。讲究礼仪,为自己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才能获得对方的信任与社会的认可,才能与人实现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实现社交的目标。
礼仪有很多好处,如金正昆所说,第一,内强素质。礼仪是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表现,是一个人是否经历了正规或高级教育的体现,如果一个人讲礼仪已成为了习惯,那么他绝对是有修养的人。第二,外塑形象。作为一名工作人员,讲礼仪所带来的不是一个人的荣誉,而是一个单位的荣誉。人们会说这个公司的人是讲礼仪的,这就是礼仪的重要性!第三,可以增进交往,所谓礼尚往来,我国自古就有这样的历史,人人都愿意去和有礼貌的人去交往,这样的人人际关系会越来越好,而且人脉也会越来越发达,现代社会中合作是最最重要的,而你的人脉就注定了你合作的人群及对象。因此讲究礼仪是必不可少的!而综合这三条就是礼仪可以使问题最小化,避免双方出现尴尬的情况。而这样的交往又有谁不愿意去进行呢?
听了这次金教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谈无时不在,做一个有素养的人才会被人尊重,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交谈是一种艺术,关乎的是每一个细节,所以,不管是在语言还是在举止上都要多加注意让好的方面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通过读了金正昆教授的《服务礼仪》后,让我感受颇深,我进一步认识到加强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清了以往对于文明礼仪的肤浅认识和模糊观念。服务礼仪是指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是服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通过言谈、举止、行为等,对自己所服务的对象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和惯例。简单地说,就是服务人员在工作场合适用的礼仪规范和工作艺术。服务礼仪是体现服务的具体过程和手段,使无形的服务有形化、规范化、系统化。良好的礼仪可以赢得陌生人的友善,赢得朋友的关心,赢得同事的尊重。
学习《服务礼仪》后,其实是会让人受益终身的一件事情。因为没有哪一项工作是不需要接触外界的,也没有哪一份职业是不用和人打交道的。每当我看见或得到文雅得体的礼仪时,心中就会有敬重的感觉。通过学习,知道了礼仪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一个人内在素质与仪表特点的和谐之美、综合之美、完善之美,更代表一种深刻的道德指引。
其实,人都是平等的,既要尊重自己,同时也要尊重他人。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所有人是一种教养。而尊重他人是要讲究一定方法和原则的,要善于表达对他人的敬意和友好,为他人所接受,形成互动,否则就会好心好意不得好报,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就像是金教授所讲的3个原则。第一个,接受对方。第二个,欣赏对方,重视对方。第三个,赞美对方。
总的来说,我觉得一个人以其高雅的仪表风度、完善的语言艺术、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自己的气质修养,赢得尊重,便是自己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基础了。
所以,学会尊重他人,包容他人,同时必须时时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仪容仪表,以一个乐观积极的形象去迎接生活的每一天。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一个和谐的社会气氛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吧!
金正昆教授,1959年出生,浙江东阳人。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共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与公共关系学研究。主要著作有《外交学》、《现代外交学概论》等。
内容简介:
在生活和工作中,您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和困惑:会场上,面对着大大小小的领导,不知道该如何安排他们的座位?酒桌前,看着满桌的菜肴,分不清究竟自己该坐在哪个地方?汽车里,上座到底是哪个位置?行进中,前后左右又该如何体现对客人的尊重?如此众多的问题使得人们往往迷失在座次的选择上。
其实从小到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天也没离开过顺序的排列,上学站队,考试排名,推杯换盏,你来我往,这其中即有明确的标准,又有约定俗成的礼数。今天,金正昆教授带我们走进现代礼仪的殿堂,为您说说座次中的前前后后。
(全文)
各位好,本讲将跟大家谈交际礼仪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顺序与位次的排列。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但凡正规的场合,我们对排列顺序的问题,比较敏感。老百姓的语言就叫座次,其实它这个问题有的时候不仅座次,比如你是登报纸,单位的名字,领导的名字,它有个顺序。你开会,主席台上谁坐?台下谁坐?它有个顺序。上电梯出入,它也有个顺序。它有的时候是动的,有的时候是静的,我们都可以称为排序,或者我们讲个通俗的,就是座次的排列。
中国人待客有两句话,坐,请坐,请上座,茶,上茶,上好茶。这两句话你对谁打交道你都离不开,但是我在第一讲我就说了,过去我们经济不发达,交际圈比较窄,讲究不见外,其实坐,请坐,请上座在一般场合它是一句空话,因为很多人搞不定哪个座位是上座,金教授我本人就多次受过这种待遇,被人家好心好意地给弄到下座去了。您信吗?比如我下面给我们现场的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出这样一个问题,我敢保证您的经验不同,您的位置不同,您的见识不同,您给的答案可能不一样。注意现在是一个四层楼,会客室、贵宾室在第四层,您是一个秘书,您在楼下把客人从一层给陪到四层来,不仅要从大门走到楼梯口,而且还要上下楼梯,我的问题就是你在大门外面把客人陪到楼上,走这段过程,要走平面还要走楼梯,秘书是女孩子,客人是个老人家,是个局长或者是个董事长,你陪着这个客人上下楼梯,进入会客室,你和那个客人的标准顺序应该是什么样子?无非就是前后左右,你怎么跟客人排?
这个问题其实有好几种回答的。但是一般你要明白,你跟客人你是个秘书,你去陪着人家客人走路无非你跟他的关系就是互动的,前后左右,首先左右你们怎么分,你去看,有前后也有左右,你左右怎么分?请记住我下面这句话,这是接待礼仪,社交礼仪一个游戏规则,规则不讨论的,规则就是把墙让给客人,墙壁的墙,明白我的意思吗?实际上就是让客人走在内侧,而你陪同人员走在外侧。我国道路游戏规则行进规则是右行,实际上你想想靠墙走是个什么概念,就是客人在右,陪同人员在左,换句话说,客人在里面你在外面,为什么要把客人让在靠墙的位置,受到骚扰和影响少,假定外面下大雨,我陪着一个女孩子在外面走,这个污泥浊水,积了很深,一个汽车飞驶而过,会把污泥浊水溅起来,我要真是个绅士,是个有教养的男人,我就要主动走到外侧,万一那车开过来,溅起污泥浊水,我就是一堵挡风的墙,所以要把墙让给客人,这是游戏规则。这个不讨论了。
那要前后怎么看?这个有多种答案,如果客人要不认路,比如中央台我没来过,四通大厦我没上去过,客人不认路的情况下,陪同引导要在前面带路,那人家不认路,你去不就是带路去了吗?引导者带路之人也,你躲到我后面,上去,下去,拐弯,进去,我是玩具,你是遥控,要你做甚?陪同引导的标准位置是什么?客人的左前方。还是要左,因为你是外侧,万一对面有人来了的话你别挡路,万一对面一个垃圾车运货车过来了,你可以让一让,客人人家靠里侧人家就不让了,你让让,你闪避,标准化位置是什么?左前方1米到1.5米处,换句话说,一步之遥。你别拉太远,你也别离太近,搞不好人家一脚把你鞋跟踩掉怎么办?一般的情况下,应该是身体侧向客人,这样你可以用左手去引导一下,你理解我的意思吗?这侧向客人比较好,你别把一整个后部全对着人家,让你看什么那是?从礼仪的角度来讲,正后部对着人家,说难听点就是屁股对着人家这是不太礼貌的。侧前方。但是如果这个客人认路,比如举个例子,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同志,上海市市长韩正同志,视察本市的乡镇的情况。市长来视察就是检查工作,人家想看什么看什么,所以要记住,尊重客人,如果这个客人是熟人的话,就要把选择前进方向的权利让给对方,尊重别人就是尊重人家的选择,你别告诉市长这是我让你看的地方,我别的地方不让你看,你也不敢说,他也不听你的。那人家管的地人家想去看哪儿就看哪儿。另外上下楼梯是有讲究的,一般情况下,前后顺序没有变的,但是特殊情况就不好说了,比如我们一般在国际交往中讲女士优先,女士优先最常规的做法是女士先行一步,把选择前进方向给她,但是如果这个女孩子穿一超短裙,现在上楼,尤其那种楼梯它可能是螺旋状的上升,你能让穿超短裙尤其是喇叭裙的女孩走在前面,不可能因为人们上楼有习惯动作,仰望,听懂我的意思了吗?所以当遇到这种情况下,一般来说实际上就是男士要走在前面,你别让女人尴尬,这才是一个有教养的男人,说白了就是老百姓那句话,你得有眼色,所以这个位次问题有时候很麻烦。
再比如举个例子,国际会议,它也有个排序的问题,比如我们现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现在国际展会在我们这儿随处可见,本世纪头XX年,我们有些大型展会,比如XX年沈阳的园艺博览会,园博会,XX年北京的奥运会,XX年的上海世博会,我们这前十年这三个最大的展会,那这个大型展会它就有问题,挂国旗,怎么排序,开会的时候报顺序,怎么排序?国际惯例,排列会议顺序,来宾的顺序怎么排,按照拉丁字母顺序排列,有人问,那不就是英文字母吗?你咬什么文,摆什么学问,不就英文字母吗?不能说英文字母,因为英文字母实际上的祖宗是拉丁字母,除了英国用,法国、德国也用,明白吗?你干吗厚此薄彼,你说英文好,人家法国文字人家觉得你不好,所以你说他们的祖先,他们用的都是拉丁文字,谁也没脾气,举个例子,中国、意大利、日本、德国四方开会,你怎么排序,按照拉丁字母顺序排列,也就是说是中国可能就会排在前面去了,因为中国字母c,德国d可能排第二,日本和意大利可能就靠后了,一个j,一个i,是吧,那么联合国大会它怎么排序,它的标准做法就是26个字母去排,可是开着开着,它有时候也出一个问题,我们也搞过模拟联合国活动,这就出一个问题,出一什么问题?字母要是z的国家就倒了大霉了,比如赞比亚,zambi,永远是老末,不爽,所以联合国开会后来就想了一个变通的措施,每次开会之前,26个字母里拽一个出来,抽哪个字母,哪个字母打头,听懂我的意思吗?没准今天主席一拽,拽了一个z,第26个字母,人家赞比亚就排前面去了,南斯拉夫可能又排后面去了,因为它字母是y,转了一圈它老末了,还有一个问题,两国家的名字第一个字母一样怎么办?比如澳大利亚和奥地利,那看第二个字母,第二个一样怎么办,看第三,字母全部一样怎么办?一般没有可能,最大的可能是你把一个国家的名字写了两次,可是实践中还真有,你还别笑,这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就是刚果共和国,实际上我们知道历史上出现过两个刚果,我们怎么办呢?我们标法的话中文标法是括号把首都名字给它括一下,刚果金,首都金沙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我讲这个意思我没有任何别的意思,我是想告诉你,排序它是门学问。当然我也跟别人开玩笑,我说有的情况下,你座次你还是能不排就不排,不排不出错,你不会排,你弄巧成拙,你贻笑大方。
我告诉各位,这跟您看书看报看电影还真不一样,座次排列的左和右我们的专业讲法是当事人自己之间的左和右,所以如果我和区委书记俩人在台上坐,我是二号他是一号的话,那么区委书记的标准化坐法应该是什么?是我的左边,我的左边。所以我要是副区长的话,区委书记就是在我的左侧,这不讨论的。但是,我要跟你们只讲这一句是不够的,我国对外开放,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世界正在接受和了解中国,所以中国人不仅要讲中国传统,在国际交往中还要讲国际礼仪,比如,商务礼仪就是讲国际礼仪的,因为中国已经加入wto,国际经济一体化,这个方面你讲中国特色有时候人家不接受你,国际惯例是怎么排座次呢?国际惯例排座次的做法跟中国传统排法正好相反,国际惯例是右高左低,我想我们电视机前的观众和现场的观众,绝大多数人英文应该不错,英文里怎么讲左右呢?英文里左右的标准化说法是rightandleft右左,所以你今天晚上看电视,xx或者是xx总理或者是xx委员长他们会见外国客人的话,我国领导人在我国境内会见外宾,我如果是xx总理或者我如果是外交部长李肇星,那么外国客人应该是哪里?是我的右侧,大家电视上是不是天天看到这样的镜头,以右为上是国际惯例,而以左为上是我国传统,所以我要跟你们强调,内外有别,我讲了,首先要遵守惯例,其次要内外有别,再者要中外有别。
最后我还要跟各位讲一句话。掌握技巧。比如我刚才讲的就是个技巧,左和右是怎么确定的?是当事人之间左和右。我为了大家操作中方便,我再跟同志们讲一讲社交场合具体排列座次时的五大技巧。说实话,我下面讲的五句话你要能把它记住了,你排列座次应该是没有大问题了,我下面就把五大技巧来说一说,第一个技巧我们叫做面门为上。就是说,在室内活动的话,面对房间正门的位置是上座,大家到餐馆里面雅座包间吃过饭吧,注意了吗,那雅座包间一般面对房间正门的位置都是主位,我们说是买单的位置,因为它视野开阔,标准的报告厅、会场主席台都是面对正门的。第二个技巧,居中为上,就是中央高于两侧。第三句话,以右为上。刚才我讲了,以左为上是我国传统习俗,目前在我国主要是在政务礼仪中比较通行,一般的社交场合和商务交往乃至国际交往我们现在都是趋同,遵守国际惯例,而国际惯例都是以右为上,比如我们刚才讲,陪同客人行进要把墙让给客人,墙是不是右?刚才讲了,吃饭的话,一般右手是主宾,它是不是右,实际上我们是讲以右为上的。第三句话。第四句话,前排为上,你人大也好,政协也好,单位内部开会也好,台下坐的也好,台上坐的也好,是不是第一排的人位置高,前排为上。最后一句话,以远为上,以远为上,就是距离房间正门越远位置越高,离房门越近,位置越低,你离门近你得开门得关门,现在刮风,把门儿吹开了,有人敲门,谁去开?不能让我这个主人去开吧,不能让我主宾去开吧,谁离门近,工作人员,秘书人员去开。以远为上。所有的位次实际上就是这五种情况的组合。为了便于我们现场的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更好地掌握礼仪,我下面将把几种情况和各位来说一说。
我们遇到的最多的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就是行进,走动,刚才我已经讲了两句话了,左侧低于右侧,一般要让客人走在内侧是右,而陪同人员或者主人走在左侧,第二种情况,一般来讲前方高于后方,除非这个人不认路,因为我们讲前后左右就说得很清楚了,前比后高,左比右高。你看开运动会开大会,国庆检阅,第一个出来的旗子是谁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因为国旗是我国最重要的旗,所以任何会议最先出来的都是国旗,国旗完了才是彩旗,前排为上。那有的时候人要多点怎么办,比如举个例子,我,我老婆,我娘我们仨上街,游公园去了,我们仨人不至于排队,我娘第一,我老婆第二,我第三,打群架去了,游行去了,不会吧,我们仨游公园可能并排走,并排走的话中央高于两侧,我这儿子我要聪明的话我不站中间,我站中间我两边招架不起,跟我娘多说两句老婆可能不爽,跟老婆多说两句我娘不爽。痛苦来自比较之中,我足够聪明我站在或者坐在左外侧,跟她们说话时看着她们大家就行,吃饭吗?谁爱吃就吃,不吃拉倒,我不能说,妈吃吗?老婆就不干,为什么不问我。老婆喝吗?妈不干,没有我怎么会有你。所以这个排序它其实是有技巧的,你在外侧就行了,中央高于两侧。
那我下面讲几个具体的情况,出入房门怎么讲,一般的游戏规则应该让客人或者贵宾在通过房间的门的时候先入先出,因为前面比后面高的,同样的道理,在屋里就座的时候应该让长辈、让客人先坐先起,这是基本礼貌,领导没坐呢、长辈没坐呢,客人没坐,你主人坐那了,你摆什么谱啊,除非你是他爷爷,除非你起不来了,所以客人来了,贵宾来了,领导来了,长辈来了客人是先进门,先出门,先坐下先站起来,最不济你也跟人家同起同坐,你别坐在人家前面别走在人家前面,除非你是带路的。这个通过房门也有讲究。行进中还一个问题,这个我们这儿也讲就是出入电梯,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前面曾经说过一次,我现在想把这个问题说得具体一点,我们在日常交往和生活中碰到的电梯其实是三种,我上次只讲了一种,第一种平面移动电梯,首都机场去过吧?如果游过香港它也有这种平面电梯,第二,升降式电梯,升降式电梯又分两种,第一是有人驾驶的,还有一种像我们写字楼,居民楼是无人驾驶电梯,你自己去开,它这个位次是有讲究的,我下面分别说一说,平面移动式电梯你一定要遵守一个游戏规则,就是单行右站。单行右站,这两年好一些了,因为我们有很多同志在报纸、电视上都写文章呼吁,过去这个东西刚出现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一个问题,好嘛,不管是上商厦的那种也行还是平面电梯也行,上去的或者下移的,经常有那么一家子三口老爸老妈中间勒一个儿子,仨人把电梯给你摆一个墙,挡住,你上面有人或者下面有人有急事你过去你过不去,大家理解我讲的意思,你有教养的人,文明人你要养成一个习惯,就是你不管是升降式还是平面移动的你靠右侧站立,万一对面有人要过来的话他能过去,后面有人有急事他可以过去,比如人家赶飞机人家想跑过去,你这仨,你再肥肥,把路一挡,很别扭。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管是迎面来的还是背后有事要过去的你要右侧站立,这是平面电梯。那么,无人驾驶的升降式电梯,我再给各位出个小问题,无人驾驶的升降式电梯你要陪着客人出入电梯你认为应该先进还是先出?后进还是后出?
你要是陪着客人出入这种无人驾驶的升降式电梯时,陪同人员的标准化做法需要先入后出。先入后出两个原因第一是安全的考虑,你把门一打开就把客人让进去了,里面有坏人吗?里面安全吗?再说个难听的,电梯底板上来了吗?它万一没上来呢?你一伸手就等于把人家给扔下去了,因为有时候人家交谈可能顾不上注意脚下,有教养的人走路他是不说话的,你万一在那儿寒暄来不及呢?还有一个就是方便,电梯门口那个按钮咱把它叫升降钮,你一按电梯下来,你一按电梯过来,但是它到了设定的程序,15秒、20秒、30秒它会关门,它走了,万一这有时候客人多还没进完怎么办?有同志着急,拿胳膊跟门搏斗看谁能干过谁,搞不好你把客人夹了,而电梯里面的那个按钮它是开关钮,电梯里面的开关钮你一按,门儿就会自动地开自动地关而且不会给你出现夹人的问题。那么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说有人驾驶的电梯,这个有时候你也会碰到。它有电梯电梯员给你开电梯,他为你服务的,有人驾驶的电梯一般的标准化顺序是客人和你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客人是先进先出,陪同人员是后进后出,跟我们一般走路差不多。当然这个事有时候你别绝对,比如举个例子,你进了电梯,人很多,七八个,你是最后一个进去,堵在门口那你就得先出来,否则你最后一个进去,那人多,你堵在门口,你让别人怎么出来,从你上边出来还是下边出来,所以这个有的时候也没必要太较真,我这里讲的,后进后出的前提就是电梯里面人少,可能就一两人。
再者我还想讲一个会客时的座次,会客,家里或者办公室来了客人,我给我们现场的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出这样一个小问题,你是一个女孩子,您到我办公室来做客来了,或者我到你办公室或者家里做客,屋里就咱们两人,有长沙发,我坐在长沙发上了,我对面还有单独的沙发,我先坐了,我年龄大,我老师,我长辈,我坐在这个长沙发的一侧了,你这个女孩子你是跟我一块儿坐在长沙发上好呢?还是坐在我对面好?我把这个问题给各位。
这个我们在公司企业里招聘雇员我们经常用这种问题,这实际上是一个很活的题,这个会客排座次一般有四个模式,第一个模式最省事叫自由式,就随便坐,这一般是私人交往或者说是不好排座次的时候排座次,你说你兄弟姐妹过年去给老爸做寿去了或者过年吃年夜饭去,你排座次吗?老大坐第一号,老二坐第二号,老小把门,科长坐第一桌,科员站着,一般人不吃,没那回说法。那是自由坐的。第二种排座次我们一般叫主席式,这是什么?来的是贵宾,比如你老爸做寿,那大家都坐你老爸对面,给老爸做寿,围着老爸,主席式,这个是众星捧月,就像老师讲课,就像我现在一样,我一个人在上面,我对着你们大家,你们大家捧我的场,主席式,它是明显的上下级和尊卑关系。第三种、第四种情况就是我刚才要讲的,相对式和并列式。面对面就座叫相对式,并排就座叫并列式,说实话我刚才这个问题有点怪,如果那个女孩子先坐了,我到他家里去,女孩子已经坐在这个位置上了,金教授要选位置的话,金教授是要坐她对面,相对式是什么呢?是公事公办,拉开距离,商务谈判,领导跟部下布置工作,警察询问犯罪嫌疑人,它一般都是相对式,这是公事公办,拉开距离的。我是个男人,我要想让这个女孩子有安全感的话,我要有点空间距离,我坐她对面去,但是如果这个女孩子是我的晚辈是我的侄女,是我的学生她要对我表示尊重和友善的话,她其实是可以跟我坐并排的,平列式是关系平等,表示亲密和友善。距离实际上是一种关系,距离是一种态度,您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所以你要明白,并排就座是平起平坐表示亲密友善,所以会客一般都是并列式,你看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都是并列式,而谈判都是相对式,谈判是有实质问题讨价还价的,关于会客。
那么下面再想讲一个问题也挺有意思,轿车的座次。问,各位,如果你去迎送一个客人,双排座轿车,别克、捷达、雅阁、桑塔纳,双排座轿车,请问这个双排座轿车上面上座应该是哪个位置?第一号位置让客人坐你认为坐在哪里比较好?
说实话,各位,我曾经拿这个问题去考过研究生面试的,他们很多人遇到我这个问题就完蛋了,它其实是比较麻烦的事情,它需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最标准的做法是什么呢?我说了你可能会笑的,客人坐在哪里,那里就是上座。可以把他往上座去让,人家不愿意坐你管不着。尊重别人就是尊重人家的选择。你没必要告诉他老王你坐错了,金教授说这不是上座,坐这儿找死,你骂人家傻,你要尊重人家,人家坐那儿可能有人家的考虑,是吧,我有一个朋友他请我吃饭,他就不愿意坐在面对着门的位置,因为他告诉我,他说认识我的人很多,我是当地的名人,我往这儿一坐大家熟人进来都跟我干一杯,还不干死我?他就喜欢坐在一个别人看不见他的位置上,他有他的考虑,人站在不同的位置想的事不一样的。第二车的类型不同想的位次不一样,比如吉普车,吉普车上座是副驾驶座,吉普车注意了吗?底盘高,功率大,越野是主要功能,你要坐在后面还不颠死他,全成烙饼了,我们北京和外地很多城市前几年有小巴,招手停,小巴招手停一般多排座车,上座哪里呢?离门越近,位置越高,上下车方便,你坐个小巴你愿意到里面去吗?你下一车得弄三分钟,你烦吗?它是车类型不同,想的事不一样,当然我们现在讲的轿车一般是双排座轿车别克、雅阁、桑塔纳,双排座轿车哪个座位是上座呢,实际上是跟司机和开车的人关系有关,一般的游戏规则是主人亲自开车时,上座是副驾驶座,你跟我金教授是朋友我开车去接你,你能坐到后面去吗?我好心好意接你去,我是看得起你,否则我让你打的过来我给你报销行不行,主人亲自开车接送客人时你是不能坐到后面去的,你坐到后面去等于宣布,老子打的。我成了给你干活的了,当然,主人开车时如果他的配偶在车上,那没你的事,比如我老公在车上,或者我老婆在车上我俩平起平坐,我跟你假客气让你到前面来你也别来,你要来你叫灯泡,这是第一种情况,主人亲自开车。
第二种情况我们称为专职司机开车,就是出租车司机或者单位司机班车队的师傅开车,他接你送你是为了工作,而不是看得起你对你示好,他是公事公办,专职司机开车时上座是那个位置呢?司机后排的对角线,我国车辆右行,上座实际上就是后排右,因为方向盘在左的,我国香港地区,日本、英国它是方向盘居右,它是左行,那么上座就是后排座,为什么?原因第一是安全,现在车辆一般出问题往往是追尾或者碰撞,副驾驶座一般情况下死亡概率较高,出车祸那位置一般最先死最先亡,那为什么主人开车我坐那儿呢,舍命陪君子,你说我老婆开车的话我不在她面前给她壮胆,谁给她壮胆?那是特殊情况,第二你要坐在后面右座的话,在我国境内实际上是上下车方便,因为我国车辆右行,我坐在后排右座我伸腿上车、抬腿下车,你坐在左门你有时候别扭,出租车那左门都锁死的,你知道吗?到酒店去过吗,酒店你要轿车盘上去的运行上去的话,后排右座门正好对大堂正门,酒店的门童都被我这种人教育过,开门只有开后排右门的,那叫对接,因为他知道,那个位置是老大,车上的最重要的人,你坐在左门,对不起,没人理你,你自己下去自摸自和吧。其实轿车上座还有第三个,第三个我们称为vip的位置,高级官员、高级将领,他们实际上比较喜欢坐那个位置,那个位置好处有二,第一,安全,出车祸那个位置死亡概率、负伤概率较低,第二,隐秘性比较高,别人看不见。你像刘德华之类,明星曝光率太高,没有什么个人自由,今天想悄悄出去吃顿饭,你让他坐在后排右座,红灯一停,交警都看到,老刘,阿华,他饭吃得就不爽,你让他坐在里面的话,有点距离,再加上汽车的窗户覆膜,不趴到窗户上看一般看不到他,有助于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
【金正昆着装礼仪】推荐阅读:
金正昆礼仪笔记07-05
金正昆讲礼仪09-24
金正昆礼仪学习心得12-01
社交礼仪-金正昆笔记01-26
论金正昆教授礼仪心得02-21
金正昆商务礼仪教程03-11
现代商务礼仪金正昆04-27
金正昆涉外交往礼仪观后感04-20
金正昆教授讲座心得11-26
国际礼仪着装礼仪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