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读书心得800字

2025-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宋词三百首读书心得800字(精选4篇)

宋词三百首读书心得800字 篇1

接下来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读了这三首古诗词和在《唐诗三百首》中读了一些有关思乡古诗词后的感受吧。

在《泊船瓜洲》和《秋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诗人王安石、张籍思念家乡和怀念亲人的浓厚情意。王安石的乡愁是明月,期盼着明月能带着我回到儿时的故乡,虽然我工作的地方离我无比想念的家乡仅仅是几座山之隔,但是我依然回不到我可爱的故乡。张籍的乡愁则是秋风,它让人感受到一丝丝的寒意,作者思念家乡,想写一封信寄给远在家乡的亲人,问候一下,可想写的内容太多太多,想表达的情意也说不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说起,这些有数不胜数的想写内容的原因也正是因为长时间没有与家人讲话。在信要发出的时候,又把已经封好的信拆开看看有什么地方没写完整。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无比思念的思想感情。纳兰性德写的《长相思》一词中,我更加感受到了诗人思乡怀亲的情意。他带队出征,夜里,帐篷里都点着灯,士兵们睡不着,不禁想起了自己亲爱的故乡,在故乡的夜里,是没有这样的寒风塑雪之声的。

我还在《唐诗三百首》中读了许多有关“思乡怀亲”的古诗,比如:李覯的《乡思》,写了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这首诗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高适的《除夜作》,写除夕之夜,游子家人两地相思之情,深思苦调,委曲婉转,感人肺腑。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宋词三百首》读书笔记 篇2

欧阳修在《生查子》中写到:“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这首词描写相思,明白如话,饶有韵味,语言通俗自然,饶有民歌风味。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写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人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一起身便急问收拾房屋,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此词语言清新,词意隽永,令人玩味不已。

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中有这样一段:“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词人运用对仗手法,“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特别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

宋词三百首读书心得800字 篇3

傍晚,天空还是蓝的,可月亮早从云层中探出了身子,发出清幽的光芒,与阳光相比,这光实在是太暗了,压根无法看到。不过,每到这时,我总爱在宽广的操场上漫步,仰望着月亮。月亮上有一些斑点,那可不是雀斑或青春痘。在我看来,这明暗结合,别提有多美了。

晚上,四处都没有了光,月亮在空旷的的操场上空,成了唯一的照明器,显得分外明亮,洒满了草场的每个角落。这光芒好似一双好奇的眼睛,俯视着大地。地上的每个地方都陆续安静了下来,只有月亮呆在天上,与星星谈论着许多奇幻的神话。

有时,天上没有月光。我遗憾的凝视着空中。忽然,一阵光芒划破了夜空,向前望去,是一排排电灯发出的光芒,透过星星点点的树影射在我身上。有时我会问自己:这不就是月吗?但我马上否定了,虽然它的光芒也给人们带来了光明,但他是自私的,它的光芒不能照遍所有黑暗的地方,只能带来一片光亮。

宋词三百首补充 篇4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

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

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者

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

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

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

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

不做。

此词为北宋徽宗皇帝在1127年覆国被掳往北方五国城,北行途中见杏花而托物兴感而作。上片摹写杏花以寄意。下片由感叹杏花凋落,转入自掳离恨。

木兰花 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

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

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

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

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词中用清丽的语言描绘了春声、春色,首句的“乱”字用得极好,将春景渲染得十分生动热闹,而群莺乱啼已是暮春天气,这里也暗含春光将尽之意。

千秋岁 张先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

歇。惜春更选残红折,雨轻

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

柳,无人尽日花飞雪。莫

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

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

未白孤灯灭。

此词写景寓情,亦景亦情,借景物隐喻、象征人生情感的历程和隐秘;抒情热烈、果决,倾吐心声,爱憎鲜明。情韵高远,既深婉、含蓄,又直率、激越。

凤箫吟 韩缜

锁离愁连绵无际,来

时陌上初熏,绣帏人念远,暗垂珠露,泣送征轮。长行

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

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

孙。消魂,池塘别后,曾行

处、绿妒轻裙。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朱

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

新。遍绿野、嬉游醉眼,莫负

青春。

本词在写作手法上的成功之处,主要是巧妙地将草拟人化,那清晨芳草之上的晶莹露珠像是她惜别之泪。这样,遍野的绿草便成为离愁的化身,而与“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伊人别恨密切相连。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

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

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

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

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

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

归。

这是怀旧忆人之作,所忆的是作者倾心爱慕、至老不能忘情的一位少女。此词代表了晏几道深婉精美的艺术风格。因怀人而梦,为解愁而酒。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

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

来去。更不怕、江拦住。灯

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

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

还是、秋将暮。

这是黄庭坚因党祸迁徙至西南时,写下的一首抒情寄慨之作。语言平实而悲怨深沉,空灵浑成,是典型的北宋词面目。此词以长江为抒情纽带,于西头而望江东路,烟树相隔,无法看清,这是心理上的距离。

庆清朝慢 王观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何人便将

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

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烟

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

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

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

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

风巧,尽收翠绿,吹上眉山。

此词咏踏青,没有秾李夭桃的艳媚,也无莺莺燕燕的穿梭或啭啼,更未见蜂翻蝶舞的繁忙。调、催、点、破,将春意全赋予动态,展延出自然的运动和春情衍生的过程。

蝶恋花 赵令畤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

粉飘香,日日红成阵。新酒

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

春恨。蝶去莺飞无处问。

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恼

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

黄昏近。

此词起以风劲、絮卷、香飘、花落点染晚春景象,触发伤春情怀,“新酒”、“今春”二句,可见春恨刻刻不已,年年有加。“蝶去莺飞”象征所思分袂,“望断”点出怀人,“恼乱横波”,可知愁情满目,日暮愈深。写伤春闺思,情景交错,句句递进,辞婉情浓,怨流言外。

水龙吟 晁补之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

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

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

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

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

是、人间有。春恨十常八

九,忍轻孤、芳醪经口。那知

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

时候。最樽前痛饮,狂歌似

旧,情难依旧。

此词为惜春抒怀之作。全章在惜春中注入身世愁绪,融入人生哲思,与一般惜春词不同。点明人情胜过物理,难逃人生愁恨的主旨,深邃而婉曲。

瑞龙吟 周邦彦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

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

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

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

风映袖,盈盈笑语。前度

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

歌舞,惟有旧家秋娘,声价

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

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

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

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

肠院落,一帘风絮。

这首词虽是怀旧之作,但描写十分细腻,结构也缜密,且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

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

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

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

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此词为抒写相思失落,幽居惆怅之作。全词因果相承,情景互换,融情入景,设喻新奇。贺因此词而得名“贺梅子”。

木兰花 刘克庄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

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

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

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

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卜算子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

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

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

上春,千万和春住。

上一篇:综治办专职副主任述职报告下一篇:养老院实践个人心得体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