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演讲稿: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精选7篇)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古语有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意思是说即使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也应当在行动上加倍报答。“恩惠”这一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理解不同,饥寒交迫时的馒头是恩惠,公交车替交的一元钱也是恩惠,就连我们现在优雅的办公环境,先进的办公设备,优厚的社会福利,等等,都是恩惠,生活中从来不缺少恩惠,缺少的是发现恩惠的感恩的心。
纵观现今社会,涌现出这样一种群体.我将其命名为“抱怨族”,“抱怨族”每天总在抱怨工作环境不好,抱怨自己的工资不高,抱怨上级太严厉,抱怨电脑速度太慢,抱怨空怀一身绝技却无人欣赏。“抱怨族”为何总说生活太累,因为他们只看见了自己的付出,却未看见自己的收获,他们不懂得知足与感恩。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了活着而苟且残生,大自然的恩泽施与、别人的恩泽施与,才是有质量生存的保证。生存的必须需要我们回报、需要我们感激。生存需要工作,生存需要付出,工作丰富了生存的内涵,工作给予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工作还为我们提供了展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我们有养家糊口的责任、我们有体现自我价值的本能需要.而这些,都必须通过工作来实现,工作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的基本要素之一,我们有工作,并不是表示因为我们有本事而能够获得工作,而是因为我们受到了单位的信任,并获得了单位给我们体现回报的一个工作平台,及给予我们能够继续生存的一份机会。工作意味着责任,感恩让我们担负起责任。
今天,我能够站在这里演讲,全都得力于河北银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挑战自我的机会,创建了这样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凭我浅薄的认识得知,公司多次被评为“河北省百强民营企业”。董事长xx先生,现为“唐山市工商联副会长”,“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省民营企业家”。
20多年来,公司遵循市场运行规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为中心,向管理要效益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了一套科学的运行机制,使企业走上了适合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公司践行科学发展观,优化产业结构,以质量求效益,加大科技投入,以人为本,诚信待人,依靠职工办企业,管理企业,使企业走出了一条适合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近年来,公司重视环境保护,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追求可持续发展,已投资800万元安装了80平米电除尘两套、投资600万元为白灰窑安装了先进的脉冲布袋除尘、投资1180万元,建设成254米长、12米高的隔音屏和2190米防尘罩。公司发展壮大后,增加了福利投入,用感恩的心回报社会。
不得不提的是为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集团主动垫资2.9亿元,为贾庵子村民兴建了22万平米的建筑楼群,建成了河北省首个高标准、现代化的新农村,新村被授予“河北省优秀示范村”的荣誉称号。
至此,我不得不说,我骄傲,因为我是银水人。集团为我们提供的恩惠不仅仅是一个成功发展的平台,还有作为银水人的无限自豪感和荣誉感,这是一种心的归属,价值取向的升华。
集团是我家,生活发展靠大家。集团的发展与我们息息相关,集团离不开每一个员工的辛勤劳动,我们同样离不开集团氛围和高效平台来实现人生价值,生存价值,此所谓“大河无水小河干,小河涓涓大河流”,作为每一条小河的我们,肩负着自身发展,和感恩大河的使命,这种使命,正是银水人团结合作,齐心向上的凝聚力的根源。
在当前的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中普遍存在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 不知感恩;只知索取, 不知奉献;只知攀比, 不知回报;只知被爱, 不知责任。在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中, 也经常可以看到自私、狭隘、霸道、不容人、不讲道理, 缺乏或者没有爱心, 不知道也不懂得关心他人的现象存在。我曾对本园的大、中、小三个年龄班的家长做过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现在的孩子普遍不懂得体谅父母辛苦的占77%;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懂事, 比如说, 爷爷、奶奶或父母生病了, 不懂得要主动去表示关心的占69%;受到别人的帮助或关心, 却不懂得要主动地向别人表示感激或感谢的占57%。这一结果说明现在的幼儿只懂得受恩而不懂得施恩。下雨天, 年老的奶奶蹲在地上给孩子换鞋子, 而孩子却心安理得, 竟没有一声“谢谢”;孩子大小便在身上了, 老师毫无怨言地帮孩子换上干净的衣服, 孩子却认为理所当然, 没有任何表示。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古人有许多描述感恩的语句:“得人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 至为真切地表达了对给予自己帮助的他人的感恩之情, 是对知恩图报这种美德的最好阐释, 而这种美德为何会渐渐地从人们的身上缺失了呢?究其原因:就家长而言, 在对孩子的培养上, 不少家长片面重视智力开发。忽视孩子的德育教育。孩子是家中的小皇帝, 全家一切以他们为中心, 从来没有想过也不想得到孩子的回报, 久而久之, 很多孩子认为从家长那里得到东西是理所当然的, 自然不会想着去关心别人、感激他人;就幼儿教师来说, 在幼儿园课程里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内容很少, 再加上幼儿教师本身也缺乏这方面的教育意识, 因此也就自然而然地较少对幼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 如果童年蹉跎, 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 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 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可见, 在幼儿阶段开展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何谓“感恩”?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内心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 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 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 有步骤地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 “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二、研究目标
感恩教育的本质目标就是完善人的生命, 特别是完善人的精神生命。我们要教育幼儿学会懂得感恩, 那么我们就应该从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事情教育起, 也就是说幼儿生活中的事情就是幼儿感恩教育的内容。通过研究, 探索幼儿感恩教育的互动形式、内容和策略, 使幼儿学会感恩, 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三、研究内容
1研究幼儿感恩教育的培养目标。
研究对幼儿开展感恩教育, 各种互动形式培养目标的恰当性、适宜性、可行性。
2选择和运用适宜开展幼儿感恩教育的互动形式和内容。
(1) 父母与幼儿互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成为幼儿感恩教育中的首席教师, 并将家庭视为幼儿获得感恩意识的第一个平台。首先, 在家庭中, 父母与儿童的接触是一种全方位的密切接触, 可以随时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对儿童潜移默化地实施感恩教育。这符合道德教育的养成性特点, 教育效果会更加深刻有效。其次, 家庭对幼儿个性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是幼儿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对幼儿感恩意识与行为的形成来说, 家庭同样起着首要的决定性影响。因为孝敬老人、尊敬父母、爱戴兄长等教育内容必须在家庭情境中实施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而家庭中父母等人的榜样角色作用对幼儿感恩行为的习得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再者, 儿童道德的发展与儿童早期跟父母感情的联结有密切的关系。感恩作为一种道德品质, 必将受到子女与父母依恋关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其他任何关系都无法取代的。良好的依恋关系有助于幼儿道德品质的发展。
(2) 幼儿与幼儿互动:幼儿园是幼儿活动的另一片天地, 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场所。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在他的教育名著《教育漫话》中所写道的:“我们幼小时所受的影响, 哪怕极小极小, 小到无法觉察出来, 但对日后都有极大深远的作用。这正如江河的源头一样, 水性极柔, 一丁点人力就可以使它的方向发生根本的改变, 正由于从源头上的一丁点引导, 河流便有了不同的流向, 最后流到十分遥远的地方”。幼儿园踏入集体生活的第一场所就是幼儿园, 在这里孩子与孩子间的交往成了主题曲。现在的孩子典型特征是“独”, 这与交往中的“亲和”、“合作”、“互动”、“共享”等行为精神有很大矛盾:成人要注意幼儿间交往方式的变化, 注意语言的文明性, 表情的丰富性, 提高他们的分享能力, 移情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同伴之间互相关爱、互相理解、互相忍让, 会用商量的语气说话。例如:一次手工课上, 毛毛跑到我身边对我说:“老师, 大可不给我胶棒用, 我的不能粘了”。看着毛毛着急的样子, 我问:“毛毛, 想用别人的东西应该怎么说?”毛毛不说话, 我把他揽到身边对他说:“你用商量的语气问一问。”毛毛听我说完, 立刻回到小明的身边对他说:“大可借给胶棒用一下好吗?”“等一会, 我用完就给你。”“好的, 谢谢!”我看到这种情景表扬了毛毛和大可, 并让小朋友向他们俩学习, 做一名既愿意帮助别人又懂礼貌的好孩子。
(3) 教师与幼儿互动:。教师是孩子的第二父母, 是孩子眼中无所不知的圣人。师幼互动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教师的情感特征促进或干扰幼儿的发展, 幼儿的情感特征反过来也影响和调节着老师的情绪。现在的幼儿对于老师的“提饭、拎水、穿衣、打扫卫生...”常常熟视无睹, 他们能很坦然地接受他人的爱, 而无爱他人的意识, 类似情况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作为教师, 应对幼儿倾注尊重、理解、期待和关怀, 走进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使幼儿心灵走向自由。
用“尊幼”替代“爱幼”, 真实承认“教师”与“幼儿”具有人格上的平等性, 承认两者都是作为参与教育互动的独立体, 没有谁的身份优越于谁的隐含假设, 不再用处于高位的教师去关爱处于低位的儿童的眼光看幼儿。那么, 孩子心中那份被尊重、被理解、被认可的感受会通过健康、快乐的心情流露出来, 相信他们会在自由、平等、宽松的人气氛围中, 对你说“感谢”, 并以一颗感恩的心快乐成长。
3研究对幼儿开展感恩教育的策略。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道德意识形成和良好行为规范养成的关键期, 所以幼儿园应采取适宜的教育策略开展感恩教育, 从小培养幼儿的感激意识和关爱生命的情感。
(1) 捕捉生活, 潜移默化
道德认知是对外部规则的建构, 感恩意识前提是要让幼儿了解“恩”, 体会“恩”, 要让幼儿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大而言之, 大自然的赐予、社会的氛围、祖国的培养;小而言之, 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大众朋友的帮助和付出, 点点滴滴都是好无功利的给予。教育者点拨幼儿知恩, 引导幼儿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感恩教育深透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中,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感情态度。在教室里, 我们进行了与感恩教育相结合的环境创设, 起到视觉暗示, 语言提示的作用。让孩子们学着关心周围人。
(2) 艺术熏陶, 春雨润物
幼儿的思维是直观的, 具体形象的。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看录相, 讲故事, 念儿歌等形式, 丰富幼儿的感恩认知, 让幼儿在生动形象的艺术熏陶下受到教育。如:故事《孔融让梨》;语言活动《分果果》、《轻轻地》;艺术活动《乖孩子》;游戏《相亲相爱》等活动来深透。
(3) 、体验活动, 亲身感受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教育者要积极引导, 教育幼儿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 从小事做起, 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譬如开展感恩活动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活动, 具体可以设计“为父母洗一次脚”、“为老师敬一杯茶”、“为长者让座”、“扮靓自然”等活动。使幼儿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 是快乐生活之源, 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我们让幼儿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感受体验, 表现表达, 从而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我们利用节日, 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三八”节进行爱妈妈教育, 送妈妈一件小礼物。六一节我们进行“义卖, 义捐”活动, 全园小朋友通过自己的书画, 手工作品, 进行义卖, 然后把钱捐给四川地震灾区的小朋友, 让他们觉得帮助人的快乐。重阳节邀请爷爷奶奶来幼儿园, 通过送爱心卡片, 给爷爷奶奶捶背按摩, 给他们表演节目。通过一系列活动, 培养幼儿的感恩心理。
四、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 研究对象:本园小、中、大全体
幼儿。
(二) 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进行的过程中, 及时反思、调整教师的指导策略, 优化与改良环境, 并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 及时设计具体的指导方案。
2个案研究法:对幼儿感恩教育的发展情况, 目标达成进行跟踪记录和分析。
五、研究体会和思考
感恩并非生而知之、与生俱有的, 需要特殊教育的导引和环境的影响, 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 进而外显为感恩的行为。心理过程决定着人的行为, 这一过程可以分解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 进而外化为人的实践行为。
感恩教育要贴近生活, 摈弃“假大空”, 避免走形式走过场。感恩教育来源于生活, 理应回归生活。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不要仅停留在课堂上, 应结合幼儿的一日活动来进行, 以生活为导向, 从生活方面的问题入手, 顺应道德形成的知、情、意、行发展的客观规律, 多形式, 多层次地开展感恩教育。要教育幼儿从日常小事做起, 从细节做起, 着力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 引导他们加强实践。感恩教育不仅是要送一份祝福, 做一件小事, 更不仅是开展一次感恩教育系列活动, 在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要感恩, 在不是感恩节的日子里也一样要感恩。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要让孩子从心里接受教育, 而不是感觉感恩教育是在走形式走过场。因此感恩教育必须重实践、重体验, 使幼儿的感恩教育日常化, 避免形式化。要让幼儿从内心深处去感悟人为什么要懂得感恩, 要加强幼儿的迁移教育, 让感恩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幼儿园应努力构建一种感恩的文化, 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养成学会感恩的习惯, 并且把好的品行带到家庭里, 家园互动形成教育的一致性, 并将美好的情感带到社会中。
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打动了。刘备三次请他,足见刘备的诚心诚意。也许是刘备三顾茅庐打动了他,他要随主公刘备兴复汉室,歼灭曹贼。
他来到了新野小县,为报答左将军对他的知遇之恩,他准备好了攻曹之法。曹操率大军气势汹汹杀来。他命关羽、张飞埋伏在博望坡,火烧曹军。他三把火,烧得曹军焦头烂额。闻风丧胆。他为了主公刘备的志愿—兴复汉室,他联结东吴,一同抗击曹操。他为刘备打下了许多城池,他为报知遇之恩,他宁愿肝脑涂地。
《诗经》中有一首《木瓜》,这首诗歌讲述的正是报答恩情。世上的恩情不计其数,足见感恩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投桃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古人尤为重视感恩。感恩同生活一样重要,不会感恩等同于不会生活。古人重情重义,有恩必报。比如说关羽。他与刘备的二位夫人一同寻找刘备。关羽受了大哥刘备的恩情,不敢怠慢了刘备的夫人,无可奈何投奔了曹操。期间,曹操赠良驹,赠金银。关羽为报恩,斩颜良,诛文丑,退了袁绍之围。随后便去找刘备了。这就是古人一个报恩的例子。
马上就到母亲节了,可我还没想好送给妈妈什么惊喜。这时我想起一本漫画书上说过每个女生都有一个公主梦,于是决定动手为妈妈折一件漂亮的纸裙子。
说干就干,我找来一张紫色上面洒满金粉的正方形纸。先对折成两个相等的长方形,再对折成四个相等的长方形,两边靠里面的长方形向回对折,接着把对折好的长方形纸按2/3折叠成上下两部分,上面往内折两个小三角形做领子,下面往外拉伸做裙摆……我兴致勃勃地折着,可是折着折着麻烦就来了。纸张越折越厚,一会儿不是这儿对得不齐,就是那儿折得不对。我都想放弃了。但我又打起精神经过不懈地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件漂亮的裙子终于折好了。
落叶在空中飘零,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时大地树对滋养它土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惑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対哺育它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到哺育他长大成人,父母呕心沥血,编制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从上小学到初中,乃至大学,又有多少老师为其尽心尽责燃烧着自己,点亮着他人。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们为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二恶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他们的缕缕银丝,那一丝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报答
感恩敬重的居里夫人,作为著名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但她在会上看她的小学老师,用一束鲜花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伟人毛泽东也同样在佳节送上对老师一份深深感激。感激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你的一句句问候,一声呼唤,一丝感慨。
感恩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比山高海深,而我们作为儿女经常只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的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懂得感恩不仅是种修养更是一种态度,就如我们平常说的“知足常乐”,要懂得体验生活给予的一切,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要坦然自然的面对,提高自己的鉴赏力和生活的能力,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千年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不惜做马前卒,只为依照血洗耻辱,历史都说他怀抱野心,然而因为感恩,数年之后,吴国举国上下,众志成城,为越王最终战胜吴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胡朋蕾 小胡老师爱绘本背景
前两天看热播电影《芳华》,看得我心情很不是滋味,压抑了好几天。这真是一个很讽刺的电影,把人性展现的淋漓尽致,甚至可以说把最后的遮羞布都给揭掉了。被称为“活雷锋”的刘峰,可以说是一个好到极致的人,热心肠、知冷暖,典型的利他主义,先人后己、不计较、不做作、踏实可靠、任劳任怨,但是得到的是什么?别人的栽赃、落井下石、失败的婚姻、可怜的悲惨退伍生活……曾经有一句话很流行: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但是很多人把别人对自己的好当成理所应当,丝毫没有感恩之心。就像那些得到过刘峰帮助过的人一样,他们有困难就想到让他来帮忙,而且理直气壮,谁让你是“标兵”了?谁让你是“活雷锋”了?你就应该帮;而当刘峰被诬陷下放时,曾经帮过的人都唯恐避之不及。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如何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让帮助者不流血又流泪?这让我想起绘本《先左脚再右脚》,一个五六岁小孩的感恩!(是不是很讽刺?一个小孩都能做到的感恩,大人却很难做到)
爱与感恩
读完这个绘本,你就会感觉有一股暖流穿梭在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温暖着每一个细胞。这是一份感人的隔代情,更像是一个生命的轮回,与电影《芳华》给人的感觉完全是不一样的!
爷爷巴柏在孙子巴比很小的时候教他走路,和他一起搭积木,非常的幸福;直到巴比五岁那年,巴柏得了中风,就像是一个木头人,但巴比坚信巴柏会好起来,于是坚持在他面前搭积木、喂他饭、还教他走路,最后竟然治好了爷爷的疾病。
从爷爷生病到康复,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年都经历了什么?是一次次不厌其烦的教走路,是一次次失败之后的坚持,是一次次爱的行动。巴柏的儿子和儿媳都已经觉得无能为力了,但只有五六岁的巴比却坚定着希望,认为爷爷一定会好起来。巴比看到自己被吓跑之后爷爷脸上的那一滴眼泪,看到把积木放在爷爷面前时爷爷脸颊上扬起的微笑,看到积木倒塌时爷爷手指的上下拨动,这一切都让巴比无比的兴奋,他怎么会让自己最好的朋友巴柏只是呆呆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呢?他一定要让巴柏像从前一样。以前是您教我吃饭、走路、搭积木,现在是我回报的时候了。
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巴比在只有五六岁的年龄竟然可以如此懂得感恩和回报!恢复一个中风老人的病,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当时的医学都没有办法,小小的巴比却做到了,而且还如此完美!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坚持和毅力!这就是爱,一种深入骨髓的爱!爱的力量就是这么神奇,它会克服一切困难,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有的人不禁会发出感慨:“我是那么的爱自己的孩子,可我的孩子怎么就没有巴比一样懂得感恩和回报呢?怎么就体会不出我们对他的爱呢?”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而且似乎还是个很普遍的问题。自己明明如此爱孩子,孩子却感受不到,甚至还记恨自己。
是哪里出了问题了呢?是孩子太小,没有感受爱的能力?肯定不是这样的,这与年龄没有必然的关系,之所以很多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懂得感恩,多半是因为他们的爱不是一个理性的爱,换句话说就是他们把无条件的对孩子的满足当成了爱,把孩子犯的错看做是无关紧要的事而不去教育孩子当成了爱,把本该属于孩子的事情全部包办了当成了爱。于是孩子习惯了放纵、习惯了索取、习惯了不负责任,自然也就没有了道德感,更何谈感恩之心?
巴比为什么会有如此感恩的心呢?这要得益于爷爷恰如其分的爱。在巴比心中,爷爷更像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教自己本领,还和自己一起玩游戏,他们的爱是相互的,不是谁一味地付出,也不是谁去占有了谁,而是彼此成全,共同成长,共同享受这份快乐。所以我一直认为最好的爱就是彼此成就!
有了爱人之心,才懂感恩。一定要记住:别人本来可以不帮你的,而当别人帮助了你,你一定要记在心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什么爱,厚重而深沉;什么爱,细长而深远。什么爱,如泉水如泰山;什么爱 ,如天空如大海。
饱经风霜的岁月,留痕在父亲那双宽厚而温暖的手掌,手上的伤口和粗糙的纹路,仿佛崇山峻岭般一望无际。衰老,震撼在我心灵的脆弱,那棵精神上的支柱,希望永远不会被风化。
我是泰山的女儿,传承着厚实与无华,自然少了诱人的玫瑰,依然绽放着寒梅的深邃;我流淌着大海的血液,炽热与温馨着不悔的人生,自然少了飞向天空的翅膀,依然信步,踏实。
你是我的牵绳,我是你的风筝,你拉着我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我看到了江水如何滔滔,群山如何连绵,我还看到一湾生命之水,在你的牵引下流过四季春秋,流过岁月更迭。回过头来,我看到你满脸的汗水,却不知疲惫。你吝惜的目光撞进我沉默的眼泪,漫不经心的落在寓于无形的体会。爸爸,把我拉回来吧,我依然做你前世的情人。
斜阳芳草,总会凉薄在飞云冉冉的月桥,父慈女孝,总会让生活别样成梦魂不惮的远方。一些记忆,如雨后的阳光,半是湿润,半是辉煌,就算清风吹来不同的方向,依然离不开你宽厚的广场。写一篇诗歌把你咏进女儿的心脏,让我的倔强,写进你的昔往,将巍峨的苍翠,绽放成茉莉花香。
记忆是宁静而深沉的,就算岁月的风尘也蒙不去那些真实的明净。梦,有时候是可怕的,再坚强的人,在梦里也会脆弱。故事,是生活出来的,当刻骨铭心成永恒,故事,也就开始了。
曾经做过一个梦,梦里有一次回家,爸爸去逝了,我的哭声吵醒了同事,同事安慰我梦都是相反的,我努力的深信不疑着。没过几天,爸爸出了车祸,这一次不是梦,因为被我咬破的手指流出的血给了我真实。当我赶到医院,爸爸挂着氧气瓶,脸肿得连我都认不出是他。
虽然爸爸因抢救及时活了下来,但那次梦里梦外的真实,让我如一川烟草般,万感成陌鸦飞过的苍茫。我不愿去锁愁目送黄昏的尘芳 ,更不愿去叹息沧海一粒的渺小,我只想要那份安好的依靠,温暖成属于我的怀抱,做一件不愿改变的棉袄,抑或一棵柔弱矫情的小草,有模有样的躺在爸爸的胸膛。
童年,就像一条没有尘埃的溪水,总是那么温情而干净,爸爸就像水里的大石头,坚定而仁厚。 小时候家里很穷,连吃一顿饱饭都会让爸爸担忧,有一次做完苦力回家,爸爸拿出一个老板打赏的苹果,用小刀切成几个方块,一人一瓣,乐在其中。爸爸在家里就像个傻大个一样憨实,一点都不懂得自私,你若稍微自私一点,或许我会更快乐。
那栋用爸爸的汗水堆砌起来的房子,不用阳光的抚摸,依然散发着幸福的温度,每一张瓦片,每一块砖头,仿佛都应证着爸爸的智慧与坚强。那些打砖的日子,一打就是七年,我从孩子变成一个姑娘,亲眼目睹了爸爸从帅气到蹒跚的变化。满脸的皱纹,或许比从前俊美了些许,因为,他笑了,他成了村里的模范, 他让自己的孩子穿上了漂亮的衣服,上了城里的学校。我知道,辛苦对于爸爸来说,永远比不上女儿快乐的成长,大浪淘沙,也不过沧海一粒,有些苦,在幸福面前,也不过如此。
我的脸上有一块残留的伤疤,虽然不明显,但是很真实。那是幼时从牛背上摔伤的,伤得很严重,当时村里没有医院,没有公路,没有车。爸爸背着我,骑着自行车走了几十里烂泥路才赶到南北镇医院医治。我似乎忘了淌在爸爸脸上的是汗水还是泪水,但我记得我脸上不愈的痕迹让爸爸沉默了好久。
我虽然自卑过,但在爸爸面前,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会为我任何一点小小的伤痕自责与难过。是谁说男儿才是父母最后的希望,谁若是娶我,谁就得做那雪地里的影子,如父亲般让我去敬仰与不弃。
爸爸,女儿已经长大,我不是你泼出去的水,而是你安出去的家,从此后,细雨轻风皆是我的牵挂。天地渺茫,梦里梦外都会有故乡,月影离朝露,牵牛还会食露草。茉莉花上的露珠又圆又亮,我知道他是你的`眼睛,带着默默的忧伤。
你是一缕辉光,再黑的夜晚,都会照亮我迷茫的方向。
你是一棵大树,再大的风雨,都会用身躯护我一地安详。
你是一首老歌,再多的烦恼,都会抚平我暗暗的忧伤。
你是一夜星辰,再远的漂泊,都会指引我人生的航标。
随着女儿的长大,你的目光越来越远,而我的牵挂却越来越近。朱颜总会自改,年年去,我也会鬓白,不怕自己老去更多寒暑,而是怕你的生活,会越来越孤独。明明知道人的一生总会被时间验收,却也忍不住把你想得那么远。原来,我把你对我的爱,延续至千年。
一些发自肺腑的话,总会在心灵酝酿很长的时间,才会懂得抒发,才会让人酸楚,才会如水般平淡却又如茶般回甘。一些话,就这么几句,却仿佛永远也说不完。一些情,就那么简单,却如桑麻般越织越密。或许父爱如清茶,只需品尝,不需言语,便已经懂了。
世事无常,垂成功败,光阴婆娑,岁月更迭。时间,似乎在无形的验证着增减与变化,我们的生活,也似乎在或伤留痕的孜然。幸福的深层意义,心灵的一方净土,或许也只有父爱母慈的积淀与祥和吧。
为人儿女,什么是最重的孝道,学着父亲做的,做着母亲教的,懂得平安自己,怀着感恩的心,方思起,踩月影,论家谈笑惜兮。
【感恩演讲稿: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推荐阅读:
感恩父母养育之恩06-26
滴水感恩作文600字11-13
感恩演讲稿感恩演讲稿06-27
感恩演讲稿:感恩工作07-03
感恩演讲稿学会感恩12-23
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演讲稿12-09
感恩演讲稿之感恩母爱03-17
感恩演讲稿:怀着感恩的心面对一切与感恩演讲稿:惜福07-22
感恩演讲稿:感恩,从心做起06-30
感恩演讲稿:铭记党史,感恩今天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