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知识点

2025-0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推荐8篇)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 篇1

一、教材基础知识梳理

1.沁园春雪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素裹(guǒ)折腰(yāo)谦逊(xùn)风骚(sāo)红zhuāng素裹(装)顿失tāotāo(滔滔)江山多jiāo(娇)一代天jiāo(骄)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莽莽:无边无际。②顿失滔滔:(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描写黄河水结冰的景象。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蜡象,白色的象。④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为大地披上了红装。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⑤分外妖娆:格外婀娜多姿。

3.文学常识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诗人。代表作有《论持久战》《反对党八股》《论人民民主专政》《反对自由主义》《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内容跟“沁园春”没有关系

2.雨说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禁锢(gù)留滞(zhì)喑哑(yīn)喧嚷(xuān)温声细语(wēn)洗礼(xǐlǐ)田pǔ(圃)suō衣(蓑)qiǎngbǎo(襁褓)街qú(衢)润如油gāo(膏)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田圃:田地和园圃.②喧嚷:喧哗,大声吵闹.③洗礼:_接受入教者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④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⑤温声细语:用温和的声音轻轻地说话.⑥润如油膏:形容土地肥沃;细腻光滑得像油,像脂肪涂抹的一般。

3.文学常识

郑愁予,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原名郑文韬,原籍河北,中国台湾当代诗人。其成名作《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有诗集《梦土上》、《衣钵》、《寂寞的人坐着看花》等。

3.星星变奏曲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颤动(chàn)凝望(níng)安慰(wèi)柔软(róu)疲倦(pí)覆盖(fù)

闪shuò(烁)朦lóng(胧)jì寞(寂)冻jiāng(僵)苦nàn(难)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凝望:目光凝聚在某个物体上。②朦朦胧胧:指人意识不十分清晰或事物界限不清。

③寂寞:冷清孤单;清静,又形容孤独无助,冷清孤单;清静。④变奏曲:是指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

3.文学常识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它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

4.外国诗两首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树篱(lí)栖息(qī)茸茸(róng)秧鸡(yāng)微漾(yàng)昏yūn(晕)夜yīng(莺)微yang(漾)

2.根据意思写词语

沉醉:大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或沉浸在某种事物当中;②栖息:停留,歇息(多指鸟类)

③幽暗:昏暗④沉浸:泡在水中,多比喻沉入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3.文学常识

①济慈(1795—1821),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②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5.敬业与乐业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旁骛(wù)解剖(pōu)亵渎(xiè)强聒(guō)骈(pián)进佝偻(gōu)

jìng业乐qún(敬、群)duàn章取义(断zhì)言行xiānggù(相、顾)容shè(赦)

2.根据句意说出相应的词语。

①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②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③不二法门:比喻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④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3.文学常识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计148卷,1000余万字。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陨落(yǔn)诅咒(zǔ)弥留(mí)灵柩(jiù)侮辱(rǔ)深邃(suì)

ruì智(睿)kè尽职守(恪)轻bò(薄)méi上欺下(媚)浩hàn(瀚)hè彩(喝)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睿智:聪颖明智.②媚上欺下:讨好上司,欺侮下属.③登峰造极:登:上;峰:山顶;造:到达;极:点。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的境界或成就。④恪尽职守:恪:谨慎,恭敬。尽:完善。尽自己的努力,严守自己的职业或岗位。

3.文学常识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人道主义是贯穿于他作品的主线。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

7.傅雷家书二则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舐犊(shì)颓废(tuí)创痛(chuāng)涕泗(tìsì)横流气吞斗(dǒu)牛枘凿(ruì)

kuò(廓)然无累重蹈覆zhé(辙)yú(谀)词扶yè(掖)刻骨míng(铭)心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扶掖:搀扶;扶助。②枘凿:比喻不调协,格格不入.③廓然无累:指心胸开阔,没有牵挂。④重蹈覆辙: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⑤自知之明: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⑥舐犊之情:比喻人之爱子。老牛舔小牛的毛以示对它的深切疼爱。也比喻对子女的感情很深。⑦涕泗横流: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

4.文学常识

傅雷,我国文学翻译家.毕生巴尔扎克学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傅雷一生创造了三个第一: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章中国当代翻译界第一人;培养教育了世界一流的钢琴家傅聪;_以死抗争的第一名人。其子傅聪早在六十年代就被《时代杂志》赞誉为“中国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

8致女儿的信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刹那(chà)麦穗(suì)一抔(póu)衰败(shuāi)萌发(méng)宿愿(sù)繁衍(yǎn)

zhù(伫)立迷huò不解(惑)忧yù(郁)shǔ光(曙)tǎntè(忐忑)怒不可è(遏)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忐忑:心神不定。②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③一抔黄土: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④化为乌有:变得什么都没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⑤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⑥怒不可遏:愤怒之极,不可抵制。⑦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3.文学常识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和《给女儿的信》等教育专著。主要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9.故乡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黛色(dài)寓所(yù)脚踝(huái)獾猪(huān)愕然(è)惘然(wǎng)阴晦(huì)瑟索(sè)恣(zì)睢(suī)嗤笑(chī)寒噤(jīn)颧骨(quán)祭祀(sì)秕谷(bǐ)

瓦lèng(楞)niē(捏)着chá(猹)kuà(跨)下装jiàng(弶)zhān(毡)帽竹biǎn(匾)bógū(鹁)(鸪)潮xùn(汛)ménglóng(朦)(胧)chánchán(潺潺)流水脑suí(髓)quán(蜷)缩bǐ(鄙)夷xiāo(萧)索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阴晦:阴沉昏暗。②愕然:吃惊的样子。③瑟索:即瑟缩,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④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同。⑤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⑥恣睢:放纵,凶暴。

10.孤独之旅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嬉(xí)闹觅(mí)食驱(qū)除雍(yōng)撅(juē)戳(chuō)破

liáo(撩)逗āo(凹)地chān(掺)杂胆qiè(怯)旧chá(茬)儿jǐyǔ(给予)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厚实:丰富、富裕。②嬉闹:嬉笑打闹。③撩逗:挑逗、招惹。④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⑤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⑥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4.文学常识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患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

11.我的叔叔于勒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褴褛(Lánlǔ)手帕(pà)栈桥(zhàn)拮据(jiéjū)哆嗦(duōsuo)

挣钱(zhèng)别墅(shù)牡蛎(mǔlì)qiào开(撬)shà白(煞)

稳tuǒ(妥)保yòu(佑)xū伪(虚)张huáng(皇)bào怒(暴)ǒu然(偶)

chù目(触)cǎn象(惨)yuàn恨(怨)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福音书:这里指好消息,幸福的消息.②计较:计算,比较。③文雅:这里指姿势优美。④郑重其事:这里指严肃认真。

3.文学常识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羊脂球》、长篇小说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12.心声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噗(pū)蜷(quán)簪(zān)琅琅(láng)抽噎(yē)妒忌(dùjì)

huǎnghū(恍惚)xīxī(窸窸)窣窣niǎn(捻)子发jiǒng(窘)léng(棱)角分明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呵斥:大声斥责。②抽噎:抽搭。③恍惚:神志不清。④祷告:向神祈求保佑。⑤发窘:感到为难;表现出窘态。⑥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⑦从容不迫: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⑧窸窸窣窣:拟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⑨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果断坚决,毫不犹豫、拖沓。

4.文学常识

黄蓓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处女作《补考》。以中、短篇小说和儿童文学作品为主。已出版的作品有:《小船,小船》、《芦花飘飞的时候》、《请和我同行》、《遥远的地方有一片海》、《夜夜狂欢》等。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推敲(qiāo)汲取(jí)孜孜不倦(zī)锲而不舍(qiè)根深蒂(dì)固

对chèn(称)驾yù(驭)渊bó(博)不言而yù(喻)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汲取:吸取。②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③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④孜孜不倦:勤勉的样子。⑤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⑥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⑦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⑧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⑨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3.文学常识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肇(zhào)埋没(mó)彷徨(pánghuáng)嘹望(liáo)儒家(rú)荣xìng(幸)

授yǔ(予)清tán(谈)不知所cuò(措)格物致zhī(知)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修身齐家: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整齐家政。领悟:领会。

②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土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③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④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⑤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⑥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措:安置,处理。

⑦格物致知: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格:推究;致:求得。15短文两篇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狡黠(xiá)藻饰(zǎo)诘难(jié)滞碍(zhì)味同嚼蜡(jiáo)吹毛求疵(cī)

矫(jiǎo)睾(gāo)肾阐证(chǎn)要诀(jué)yí情(怡)统chóu(筹)làn加(滥)huò然贯通(豁)寻章zhāi句(摘)狂wàng自大(妄)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⑴怡情:使心情愉快。⑵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⑶狂妄自大:极端的自高自大。⑷咬文嚼字:正确地念出字的音,过分地计较字的意义。

3.文学常识

①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科学家、思想家,他是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近代英国思想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近代人类思想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出人物之一。著有《人生随笔》等。

②马南邨(1912—1966),原名邓拓、邓子健、邓云特,福建闽侯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慨叹(kǎi)醒悟(xǐng)诓骗(kuāng)求神拜佛(fò)诬蔑(wū)脂粉(zhī)

脊梁(jǐ)前仆后继(pū)怀gǔ(古)xuán虚(玄)miǎo茫(渺)麻zuì(醉)lǒng罩(笼)诬miè(蔑)光yào(耀)cuī残(摧)xǐng悟(省)mǒ杀(抹)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诓骗:哄骗。②慨叹:有所感触而叹息。③渺茫:本课是因为没有把握二难以预测。④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⑤怀古伤今:怀念古代的社会,哀叹现实的社会,用来表示那种悲观厌世,倒退怀古的思想情绪。⑥前赴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来。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17.智取生辰纲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趱行(zǎn)着意(zhuó)嗔怒(chēn)朴刀(pō)怄气(òu)相觑(qǜ)聒噪(guō)

兀自(wù)忒(tuī)yú(虞)候gāngà(尴尬)nèn(恁)地怨chàng(怅)chěng(逞)辩chuǎn(喘)气bìn(鬓)边luózào(罗唣)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面面相觑:互相望着发愣。②端的:真的,确实。③逞辩:卖弄口舌。④勾当:事情。常指坏事情。⑤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⑥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⑦逞能:显示自己能干。⑧窥望:暗中观察。

4.文学常识

施耐庵(元末明初),名子安,又名肇瑞,字彦端,号耐庵。河北遵化人。中国古代作家,著有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

18.杨修之死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庖官(páo)食讫(qì)佯惊(yáng)伺查(sì)谮害(zèn)官主簿(bù)

诈败(zhà)麾军(huī)绰刀(chāo)辕(yuán)门惇(zhūn)禀(bǐng)

鸡lè(i肋)shì(恃)才放kuàng(旷)bāobiǎn(褒贬)chéng(丞)相yáng惊(佯)大lù(簏)jìng直(迳)cì察(伺)yè(邺)城chì咤风云(叱)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适庖官进鸡汤(恰好)(2)数犯曹操之忌(屡次)

(3)人皆不晓其意(知晓,明白)(4)丕如其意(按照)

(5)植然其言(认为……是对的)(6)但曹有问(只)

4.文学常识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19.《范进中举》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中举(zhòng)作揖(yī)商酌(zhuó)拙病(zhuō)相公(xiàng)

兀自(wù)带挈(qiè)名讳(huì)桑梓(zǐ)cuì在脸上(啐)dǎo(倒)运不xǐng(省)人事zuàn(攥)紧jiè(解)元tiǎn(腆)着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唯唯连声:连连答应,形容十分恭顺。②狗血喷头:形容骂得痛快淋漓。③不三不四:指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3.文学常识吴敬梓(1701—1754),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叙》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吴敬梓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

20.香菱学诗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腻烦(nì)平仄(zè)揣摩(chuǎi)胡诌(zhōu)蘅芜苑(hénɡ)害臊(sào)

诧异(chà)穿凿(záo)怔怔(zhènɡ)暖香坞(wū)王摩jié(诘)应yáng(瑒)pín儿(颦)huì人不倦(诲)nì(腻)烦香xiè(榭)guānguān(鳏鳏)qìn芳亭(沁)zhēngzhēng(怔怔)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三昧:常借指事物的关键。(2)地灵人杰:意为山川灵秀,人物杰出。(3)鳏鳏:形容忧愁失眠的样子。

3.文学常识

曹雪芹(约1715~约1763),满族正白旗包衣,名曹沾(zhān),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清代小说家。雍正二年闰四月二十六日未时生于江宁(今江苏南京),祖籍辽阳(一说河北,后迁辽东)。著有《红楼梦》。《红楼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思想认识深刻、艺术手法精湛,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九年级语文的学习方法

1.阅读

古人云:写尽八缸水,池塘染墨黑。博采众家长,使得龙凤飞。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基本功的方法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一定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中小学学生语文水平的主要手段。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

(1)语文成绩好的孩子都特别喜欢课外书

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方法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巧妙的构思、出新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他们真的是见多识广,一点也不比大人逊色。

(2)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特别是多读一些文辞优美、气魄宏大的散文,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比如《唐宋八大家文集》《诺贝尔奖获得者文集》《读者》《人民文学》《诗刊》杂志等对培养这些能力和素养都很有帮助。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读名著,读经典作品,培养孩子阅读经典与名著的习惯,阅读习惯要从小引导,循序渐进。

不但要阅读,而且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2.背诵

背诵经典文章、名篇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的基本功之一,小学毕业的孩子如果能背诵100首古今诗词,25首白话诗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5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1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么,他的语文基本功就有些本钱了。

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13岁之前,让孩子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基。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擅长阅读背诵的时期引导他们走向阅读,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将来孩子就很难成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九年级语文的学习技巧

首先要培养浓厚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也就说明了学习一定要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有兴趣去学习,是学好的根本,学习语文也一样。只要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发觉其中的乐趣,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才有助于我们去持之以恒地学习语文,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根本学不好语文。有的同学认为语文很无聊,要背记的东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学,成绩当然也就上不去,所以,兴趣对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 篇2

笔者通过对两本教材的比对, 发现其知识性的内在联系与差异之处。

一、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基本路线内容的比对

九全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第一框《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详细分析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内涵和时间范围, 并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立足基本国情, 面对主要矛盾,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第二框《党的基本路线》详细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涵, 强调分析了其核心内容“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及内在关系, 总结指出:“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就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经济生活》在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的第一框第二目“大力发展生产力”对上述知识进行了运用和深入分析, 更加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指出并分析:为了解决主要矛盾, “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为此, 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为了发展生产力, 必须通过改革, 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通过改革, 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比对

九全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包含对外开放、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三大基本国策, 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等内容, 与《经济生活》联系密切。

1. 对外开放与经济全球化

九全第四课第一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中首先分析了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 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同时指出:“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同时, 又必须打开国门搞建设, 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经济生活》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首先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及影响, 提出:“我们应抓住机遇, 积极参与, 趋利避害, 防范风险, 勇敢地迎接挑战。”强调指出:“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 不是盲目排外, 而是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2.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学发展观

九全第四课第三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提出了具体目标:“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 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生活》在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的第二框《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中指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接下来在分析科学发展观内涵时指出:“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三、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消费知识的比对

九全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分为三框, 分别是《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学会合理消费》, 《经济生活》中均有内容与之相对应。

1.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对于该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两册书都进行了表述。

九全第七课第一框第一目“感受身边的变化”介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内容和实现情况。第二目“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制度”首先明确了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构成:“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公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然后详细分析了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含义、特征、地位等, 指出:“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集体经济体现着共同富裕的原则”, 而“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指出,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生活》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为两目:“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别分析了两大经济成分各自的构成、地位与作用等, 对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分析与九全相关内容的表述有较大的相似性, 且均以图表资料的形式明确了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与九全相应内容的差异之处表现在在本框中增加了以下内容: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地位;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及其主体地位的体现;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含义、特点和作用等。九全中提到的两个“毫不动摇”在本框分开用在两目各自的小结中。

2.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九全第七课第二框分为两目, 第一目“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中指出: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 “我们还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提出:“在分配中, 既要提倡奉献精神, 又要落实分配制度;既要反对平均主义, 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形成示范效应, 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后富者, 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第二目“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中提出:“在我们社会,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 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也将充分涌流。”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分为两框,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也分为两目:第一目“按劳分配为主体”首先指出并多角度分析了“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然后详细分析了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实行按劳分配的决定因素和意义, 强调指出:“由于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 因此, 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居主体地位。”第二目“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主要分析了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并着重阐述了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 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以造福于人民”。第二框《兼顾效率与公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则, 并对该原则从三个角度进行了阐述:“兼顾效率与公平, 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兼顾效率与公平,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 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 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 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兼顾效率与公平, 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3. 合理消费

九全第七课第三框《学会合理消费》引导学生感受消费的发展变化, 关注社会经济生活, 学会合理消费, 如可以先作出预算, 避免非理性消费, 不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用环保的眼光选购商品, 等等。在“相关链接”中介绍了绿色消费的含义、举措。最后提倡:“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应该有适度的消费, 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要节俭。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需求后, 我们更应该注重自己的精神上的需求, 在消费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经济生活》的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分为两框: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首先分析了影响消费的因素, “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然后对消费类型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 引出消费结构和恩格尔系数的概念;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分析了影响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 做理性的消费者应践行正确的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在绿色消费原则中介绍了绿色消费的主旨、核心等内容。

九全第七课在第三框《学会合理消费》中提出:“还可以适当了解一些关于银行、债券、股票等方面的知识。”《经济生活》在第六课《投资的选择》中专门介绍了这些知识。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比对

九全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的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指出:“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需要“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 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 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经济生活》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分为两框, 分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和《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本课总结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已取得的成就, 明确了现在达到的小康的总体水平, 提出了经济建设方面的几项目标及具体举措, 并强调:“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能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 篇3

1. win a prize  获奖

2. do a school survey  做一个学校调查

3. meet the standard of a strict teacher  满足一位要求严格的老师的要求

4. score two goals in a row  连续踢进两个球

5. learn to play the keyboard  学会弹琴

6. be patient with sb.  对某人有耐心

7. guide sb. to do sth.  指导某人做某事

8. put in more effort  更加努力

9. look back at  回首

10. make a great big mess 弄得一团糟

11. keep my cool  保持我的冷静

12. look forward to doing sth.  期望做某事

13. get a business degree  取得一个商业学位

14. believe in sb.  信任某人

15. first of all  首先

16. full of energy  充满活力

17. thirsty of knowledge  渴求知识

18. hope for the future  对未来的希望

19. never fail to be thankful to sb.  一定要向某人表达感激

20. ahead of sb.  在某人前面

21. be responsible for your decision and action  对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

22. go your separate ways  走自己的路

23. set out on your new journey  开始你的新旅程

24. separate from sb.  与某人分别

【重点语句】

1. —What happened in Grade 7 that was special? 在七年级时发什么了什么特别的事?

—Our team won the school basketball competition. 我们队赢了学校的蓝球比赛。

2. —How have you changed since you started junior high school? 你上中学后有什么变化?

—Ive become much better at speaking English. 我的英语说得比以前更好。

3. —How do you think things will be different in senior high school? 你认为在高中会有什么不同?

—I think that Ill have to study much harder for exams. 我想我会为考试更加努力学习。

4. —What are your plans for next year? 你明年的计划是什么?

—Im going to join the school volleyball team. 我打算加入学校排球队。

5.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ward to? 你期望做什么?

九年级语文课文知识点 篇4

一、学习本文,掌握如下字词。

1、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旁骛亵渎()骈进()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断章取义:引证书籍,只取一句或数句,而不顾及全文与其本义。

旁骛:不专心正业,而去追求正业以外的事。

亵渎:轻慢;冒犯。

3、词语积累。

断章取义不二法门旁骛亵渎骈进征引敬业乐群言行相顾

强聒不舍

二、课文内容分析。

1、学习本文,应该明白作者演说的思路是如何的。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的思路,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梁启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

(2)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3)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旨意。

2、作者为什么主张“敬业”?

作者用朱熹的话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接着,提出“为什么该敬呢”一句设问。作者从人类生存的需要(为生活而工作)与个体生活的意义(为劳动而生活)出发,论证“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道理。至于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只要“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人”。于是,他又设问:“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

3、作者在文章中是如何论证“乐业”的?

九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点 篇5

1、文学常识

2、注意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思考并理解诗人选择这些形象的深意。

2、品味并积累诗中的名句,仔细揣摩其中的滋味。

3、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1.《诗歌两首》我爱这土地

乡愁 第一课时:

1.字词:嘶哑、汹涌、激怒、矮矮、窄窄

2.文学常识:艾青,原名蒋海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3.诗歌情感:对多灾多难祖国的哀痛,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决心。

4.象征手法:

土地:多灾多难的祖国;

暴风雨:日寇的欺凌;

汹涌的风: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温柔的黎明: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

5.鸟的形象:

动态描写,近景刻画,它是一只饱经磨难,拼尽全力用生命歌唱的形象。

6.诗歌语言的内涵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第二课时:

1. 文学常识:

余光中:台湾诗人,诗歌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的精神,抒情细腻,描写细微深刻,被誉为“台湾诗坛祭酒”。

2诗歌意象:

邮票——思儿的母亲

船票——思夫的新娘

坟墓——已故的母亲

海峡——祖国大陆

3、诗歌情感:

思念亲人,盼望海峡两岸早日和平统一

4、诗歌语言:

叠音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

数量词:一枚、一张、一方、一湾

5、诗歌结构

每节四行,节节对应;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

第2课

《我用残损的手掌》 第一课时:

1.字词:

锦幛zhànɡ 荇xìnɡ藻zǎo 蘸zhàn 憔悴(qiáo cuì) 蝼蚁(lóu yǐ)

2.作家作品: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诗集有《望舒草》、《我的记忆》、《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集》等,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3.诗歌的内容:

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在想象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岭南、以及他没有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景象。

4.诗歌的情感

诗人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5.朗读:

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美:压韵的灵活错综运用,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例如: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第二课时:

1.重点语句含义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在敌人的黑牢里,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象,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形象。“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要注意诗歌中比喻、象征的内涵。其次要设身处地地联系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人生遭遇等特定因素去找出隐藏在诗句背后的深层意蕴去理解诗歌。

2.艺术手法

①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鲜明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②多种修辞的综合运用

A比喻的运用

春天,堤上繁华如锦幛;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B拟人的运用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4.语言特点:

口语化,押韵错综复杂,富于音乐美。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第一课时:

1.文学常识:

作者舒婷简介:当代诗人朦胧诗的代表善用意象。代表作《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字词:

干瘪淤滩驳船簇新胚芽

3.本诗的思想感情:

九年级语文故乡知识点提纲 篇6

雅词汇总两字

词隐晦、萧索、瓦楞、凄凉、允许、伶俐、伶仃、愕然、鄙夷、嗤笑、惶恐、应酬、瑟索、寒噤、规矩、折本、惘然、潺潺、恣睢

四字词一望无际、躲躲闪闪、松松爽爽、一扫而空

多音字行、晃、撒、模、薄、吓、塞、折、圈

形似字即、既;晦、诲;蓬、篷;萧、箫;

毡、毯;栅、珊;廿、甘;睢、雎

雅句积累

修辞比喻

1、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2、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3、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4、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5、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拟人1、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都装成了深黛颜色,连着退向船后梢去。

哲理句

1、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2、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阅读题答题注意事项

1、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学生只有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题,才能得分。我们老师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就必须向学生说明这一点,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

2、不乱答;乱答也不得分。学生不联系语文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回答,我们称之为乱答题,乱答本质上是与学生不答题一样,没有成绩。我们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中强调学生要答满线格,但并不是让学生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线格胡说和乱说,因为学生乱答也不得分。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归纳

审题非常重要

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首先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可以用关键词来进行回答,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找准论点

标题、开头、篇末、不明显需精练概括。还可以通过分析论据来找论点。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或者分析题目,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证话题,作者对论题的看法就是中心论点。

品味艺术特色

九年级语文作文版本升级技术初探 篇7

关键词:九年级,语文作文,版本升级技术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交流非常重要的时代,书面表达能力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技能之一。作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初步尝试初中语文作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反思,“九年级语文作文版本升级技术”比较适合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管建刚老师认为,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语文作文版本升级,指把学生的课堂习作初始稿定为1.0版本,在教师指导下去掉一稿中存在的明显问题升级为2.0版,从结构角度给文章重新布局后升级为3.0版,再从细部点睛和修辞角度修改升级为4.0版本。这样经过三次左右的修改,逐步升级为中心突出、文从字顺、讲究布局、修辞得体的较成熟的文章。学生在每一稿修改中都加入新的元素,与修改过程相伴生的,就是学生对写作基本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融会贯通。这与学生不断变换题目的写作训练意义不同,能促进学生对写作知识的体悟向纵深发展。同一篇文章的几个版本号的对照整理,也能让学生从写作中获得成就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将“作文版本升级”界定为“技术”,是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应该具有可操作性、有效性、可测评性。

应用习作版本升级技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需要教师准确找到习作病因,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实现有效指导习作持续升级,需要教师把每一个升级版本的基本要求划分出层次,方向性明确。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 篇8

2. attend a concert 参加音乐会

3. pick up 捡起

4. nothing much 没什么事

5. call the police 报警

6. in the neighborhood 在附近

7. feel sleepy 感觉困倦

8. ran after 追赶

9. express a difference 表达差异

10. add information 添加信息

11. not only... but also... 不但……而且…… 12. communicate with sb. 和某人交流

13. arrive in 到达(大地方)

14. have a medical purpose 有一个医疗目的

15. prevent illness 预防疾病

16. keep healthy 保持健康

17. point out 指出

18. a victory over an enemy 战胜敌人

19. the rest of 剩下的

20. feel uneasy 感到不安

21. make noise 制造噪音

22. in a certain way以一定的方式

23. a special purpose 一个特别的目的 24. a long period of time很长的一段时间

1. I attended a concert yesterday so it might still be in the music hall.

我昨天去听了音乐会,因此它可能仍然还在音乐大厅里。

2. One woman in the area saw something running away, but it was dark so she is not sure.

这个地方的一个女人看见有东西逃跑了,但是天黑了,所以她不确定。

3. Stonehenge, a rock circle, is not only one of Britain’s most famous historical places, but also one of its greatest mysteries.

巨石阵,一个由巨石组成的圆圈,不仅是英国最著名的历史名胜,而且是最大的谜团之一。

4. People like to go to this place especially in June as they want to see the sun rising on the longest day of the year.

人们尤其喜欢在六月到这个地方来,因为他们想看到一年中最长白昼的日出。

5. For many years, historians believed Stonehenge was a temple where ancient leaders tried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gods.

上一篇:中职学校教师发展研究下一篇:精神病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