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摆渡人作文800字(共10篇)
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到了初三这个年级,每一次的考试是那么重要,不容忽视。一向考试都能取得优异成绩的我,在那一次考试中,出乎意料的考差了,与不及格打着擦边球。拿着遍布红叉的卷子,心里感到惊慌,不可置信我竟然考了我有史以来的最低分数。老师评讲完了卷子,特地要求同学们将卷子拿给家长签名,让家长了解他们的孩子目前的学习状况。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更慌了。
像平常一样,妈妈您在家里准备晚饭。我回家看到了您,心里忐忑不安,您见我站在门口不动,于是问我:“杵在那儿干嘛,还不赶紧写作业,等会儿就开饭了。”我听到您的声音,身体骤然绷直,惊慌失措的答道:“知道了。”然后仓皇逃走,生怕您发觉我的不对劲。作业做完了,我准备拿出卷子让您签名。走到卧室门口,准备开门的我开始犹豫起来,而这时,您叫我下楼吃饭。我心想,等会儿吃完饭再给您看吧,不着急。就这么想着,我把手里的卷子放在书桌上,离开了房间。
吃晚饭的时候我有点心不在焉,您也发现了,但您并没有问我,而是时不时的将目光瞥向我。我感觉到了您的目光,仿佛全身的血液都在倒流,手不由自主的捏紧了筷子。吃过晚饭后,我到厨房里洗碗,您去阳台收衣服。当我洗完碗后,上楼发现我的卧室门开着,明亮的白光洒在地上,我的心咯噔一下,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跑去一看,您正在看那张让人恐惧的卷子,卷子上刺眼的红色似是张盆血口的告诉我:“妈妈已经知道你考差了,你完了!”我赶紧把头垂下,不敢看着您,因为我害怕看到您对我失望的表情。但是,我并没有听到意料之中的责骂,而是“这次考试确实不尽人意,不过你还有机会,下次别粗心了,不懂的就要虚心求教,知道吗。”之后,您放弃了每日必追的剧,陪着我重新做一遍错题。窗外是无尽的夜色,明亮的白光洒满房间,也洒在您微微泛白的头发上。
第二天,我拿者签上名字的卷子往老师办公室走去,向老师询问做题的方法。
生活总有拨云见日的时候。在第二次考试时,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果然,工夫不负有心人。
人生是一片深不可测的汪洋大海,而青春,正是那波涛汹涌的海峡。我即将遭遇危险时,有你——我的母亲,为我的青春摆渡。
感谢您,在我骄傲自满时,告诫我须谦虚好学。初一刚开学,擅长数学的我,完全不顾较为弱势的英语。以至于在英语课上有些分神;上数学课时,则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成绩不但没有进步,反而逐渐衰退。您及时发现,为了防止我偏科,多次语重心长的和我交谈,但是我不以为然,拿数学成绩堂而皇之地来做比较。您这样回答我:“数学好就可以骄傲了吗?人不仅要发展自己的长处,还要在自己的短处上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一语惊醒梦中人,我突然豁然开朗,从此我把弱项放在首位,同时也不落下强项,用弱项来与别人的长处比,挑战自己,英语终于渐渐步入了正轨。
感谢您,教会我简朴生活,健康饮食。不知怎么,胃口越来越大,但又不能过量饮食,只好选择把早餐省去,一天一直饥肠辘辘。“不吃早餐怎么行?”您一知道,就语气紧张起来,“早餐影响你一天的学习,不吃早餐会导致生病。你每天都必须吃早饭,早晨和晚上不能只吃肉,要荤素搭配。冬天要多锻炼,知道没有?”正为饮食生活感到发愁的我一下子找到了答案,也拥有了更周密的计划来迎接明天的生活。
感谢您,永远鼓励我,安慰我,让我拥有自信与力量。期中考试,令我感到无尽的压力。说只是一次失误,但我确确实实地考砸了,政治,历史可以说面临“挂科”的危险,语数外不算差,但有人比我更好。回到家后等待暴风雨来临的`我却迟迟等待不到那应得的惩罚。吃过晚饭,您打开了话匣:“虽然你这次主科考的不错,但不能因此忽略了历史和政治,考试时副科每一分和主科都相等,都有相同的重量。副科某种意义上来说比主科分更好拿,所以副科书本上应拿的分,你一定要都拿到,不能失误,没有失误,努力吧。”我刚刚还是波涛起伏的心情瞬间阳光明媚,失败不要紧,再走一步即是成功。
这样一个故事。叙述我们的生命终止之后,灵魂去往天堂的旅途。根据我们每个人心像的不同,折射出不同的旅途之路。旅途之中,依然会危险重重,有黑夜里恶魔的袭击,潜在的危险随时可能显现。幸运的是,有相应的摆渡人——护送你走过荒原之路,护送你顺利到达天堂的“家”。
摆渡人会根据从人世间走过来的人的不同背景,不同年龄,幻化成让对方相互可接受的形象。也许因为儿童,幻化成体贴、可爱的圣诞老人;也许因为老人,幻化成相对慈祥的面容;他护送无数的人们,穿过这危险重重的荒原,带人们奔向天堂的“家”。
然而,这个世界上终究还是有好人、坏人之分的。摆渡人可以提前看到从人间过来的人的情况,也许可能会遇到狡猾、自私的人,也许会遇到残暴的人,每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他无从选择,摆渡来到这里的人到达终点是他的职责,哪怕有时候他并不情愿摆渡某个人,他却不得不履行自己的职责。于是,渐渐地趋于麻木,周而复始,护送完一个人,重奔起点,再护送下一个人。直到遇见了迪伦。
迪伦看似和他摆渡的大多数人一样,却有些特别。面对自己已经死去的现实,她没有沉浸在这样的现实中,黯然伤神、顾影自怜。相反,她选择平静的接受现实。她没有和大多数人一样,把摆渡人当做虚幻的影像,她把他当做“人”看待,同他交流、畅谈;不管是好奇也罢或是其它原因也罢,她会问除此旅途之外的与摆渡人相关的人或事,有时候长时间的一个人,也需要偶尔有人适当的聆听,聆听他的故事,或是聆听他内心的声音。
就这样,两个人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慢慢增进感情。直到那险恶的危险来临,因未能在天黑之前到达安全屋,他们遭到恶魔的不断袭击,在迪伦几乎就要陷入恶魔之手,命丧于荒原之路的时候,崔斯坦全力保护,哪怕自己受多重的伤,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
终于,迪伦获救了。崔斯坦却陷入与恶魔的争斗中,一堆堆恶魔不断袭来,撕扯他的衣服、头发,抓挠他的脸,或是重击他、打他,让他几乎无力抵抗。在崔斯坦几乎要命丧荒原之路,无力抵抗的时候,迪伦处于绝望、无助的一声呐喊:“崔斯坦。”这份处于绝望的呼喊,这份对同伴的渴求,终于支撑崔斯坦逃过恶魔之手,顺利到达安全屋,和迪伦汇合、重逢。
两个相依相伴的灵魂,就这样在艰难旅途中,信任、关爱、理解。
一种新的感情在渐渐萌生。
朦胧的爱意。这份朦胧的爱,却又是那么浓重。支撑着两个人,走完剩下的旅途,哪怕即将走完这荒原之路,即将离开这危险重重的荒原,即将要到达天堂的“家”。迪伦不愿意,她不想跨越荒原和天堂的屏障,她想和心爱的摆渡人在一起,哪怕这里危险重重,哪怕这荒原里只是讨厌的重重叠叠的山脉、崎岖的山路。或是时常出现的恶魔,在爱意萌生的那一刻,爱胜过全部,爱给予她全部的能量。只要能和崔斯坦在一起......
然而,现实终归是现实。该来的总要来,总要面对荒原的终点,总要跨越这一段路。情感的萌生,情感的融合。面对终点,夹杂着不舍,夹杂着不愿别离的心境,夹杂着那份渴求。“同我一同走吧,崔斯坦,我们一起走。”这份不舍,这份渴求是那样的热烈,面对这样不断的恳求,崔斯坦不得不暂时答应迪伦,哪怕他知道这是欺骗。但他却不得不编造这样的谎言。只为了让她安然跨越那最后一步,顺利到达天堂。而他还有接下来的路要走......
隔开两个世界的帷幕,一边是迪伦奋力的哭喊,一边是崔斯坦无法改变现实的绝望、无奈、痛苦......一道看似简单的屏障,两个人天各一方......
重回人间
未进天堂之前,谁也不知天堂是什么样子。进了之后,才发现,这里的确是家。他会给你想要的环境,你想要回到小时候,天堂里就会有小时候的街景,让你感觉一切都那么熟悉。温暖的家,有曾经逝去的亲人,在这里等着你,同你相拥,再一次感到亲人之间暖暖的爱。
然而,还沉浸在别离情绪中的迪伦,无暇关心这些,无暇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产生好奇、欣喜。她是如此想念心爱的人,即使已经在不同的世界,在天堂,她首先去的不是心爱的家,她向这里的人要了崔斯单所摆渡的人的名单,她抓着沉沉的书册,吃力地从头翻到尾,一直看到最后。她会想崔斯坦现在到哪里呢?到达安全屋了吗?她一直想。一直想......
终于,当她知道其实可以回去,可以跨越荒原之路和亲爱的人相聚的时候。她是开心的。这里的人,有的时候,熬不过漫长的等待,都在想回去,回去见到曾经熟悉的家人、心爱的人。然而危机四伏的荒原之路,是否真的能回去,这团团疑问,让所有人几乎打消了这个念头。相比可能再次陷入恶魔的手中,可能命丧荒原之路,或者即使跨越荒原之路,也无法回去的现状,大多数人选择止步于此,在此守候、等待。然而,迪伦,想到可能再次见到心爱的人的可能,开心。她想试试,哪怕前路漫漫,一切未知,哪怕她不得不面对未知的险境,哪怕这次没有人贴心守护,她得一个人跨越山脉,穿过湖泊。度过一个又一个困境。她想试试......
重新回到荒原,迪伦是开心的。既然回到荒原,回到共同的环境,就代表有遇见心爱的摆渡人崔斯坦的可能性。她的脚步更快了,她竭力回想来时的路,她竭力的跨过湖泊,穿越沼泽。她在人流中寻找,寻找心爱的人......
当你是那样热切的渴望,当你度过重重险境,依然渴望;我想那份执著,那份坚强,那份渴望,渴求,是会让人感动的。而这份感动终将会是有希望的,终将会幻化成一种可能,再次和心爱的人相见的可能。终于,奇迹发生了......
三年前的八月,我坐等于妇产科手术门外。过了一会儿,手术们缓缓开启,出来的不是一个小时前被送进去的妈妈,而是一个护士阿姨和她怀里用布包着的小东西,实在看不清样子。虽然很早的时候妈妈就告诉我会有一个妹妹,我也同样早已接受,但是此时此刻我能感觉到一个小生命同我一样从妈妈肚子里生出,那是多么奇妙啊!待小家伙放在婴儿床上,看到她半眯着的小眼睛,略微瘦削的身材,小手和小脚还不安分的摆动着。我和她好像小香瓜装上了大西瓜一般,自此我的青春里就有了很多人不曾有过的东西,做姐姐的使命感。
淼淼一岁了,她已从瘦小得看似极易折断的小身躯,长成了一个肉嘟嘟的小团子。那时正值烈日当头,淼淼像只小猫似的躺在我怀里,老家这时的风跟深圳不一样,吹来的风不是清凉的,而是犹如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心里不由得有一丝烦闷。很热,淼淼的身体也是,但我抱着她能感受到不一样的温度。她安静地睡着,我的心被什么牵引着逐渐归于平静,周身的热气仿佛消散无迹。自那以后,当我内心频繁不安甚至是恐惧时,都能感受到那时那刻奇妙的场景,逐渐归于平静。
淼淼两三岁时,她回了老家我仍在深圳,繁忙的学习有时候狠心挤掉了我与她视频聊天的时间,对于妹妹不在身边,我是那么想念。有一次爸爸发过来淼淼的视频,看着看着,这段时间压抑在我心头的焦灼之气渐渐安定了下来。视频是淼淼刚刚学会走路的样子。她拿着一个扫把,踩着会响的小鞋子,像个小企鹅一样在客厅来回走着,但走几步就跌倒,走几步就跌倒,可能是因为摔多了的原因吧!倒在地上竟也不哭不闹,只是努一努嘴,两手一撑又爬起来了,继续呵呵乐着向前走。先前还以为那扫把是她走路时扶着的工具,但却看她一直高高的举着比她还高的扫把,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一次次举着扫把,蹒跚走着“企鹅步”,原来她把扫把当玩具,霍地,我的内心油然生出一种很强的责任感,我要努力再努力,我要成为淼淼引以为傲的姐姐。
是的,从那以后,当我想放弃时,她蹒跚的步伐浮现在我的眼前,会响靴子嘟嘟的声音在我的耳边响起,高举着扫把的手也在我心里挥动。
时间过得真快,淼淼现在已经将近四岁了,而她也被妈妈从老家接回深圳上幼儿园了。我们又亲昵地在一起了。每次我住宿回家时,她会唱歌给我听,会我聊天,会缠着我玩耍……我不在家时,她会日日念我,会留着好吃的等我回来一起吃……
那一位摆渡人在风中,在雨中,不辞辛劳,拼尽全力将我从稚嫩的此岸送到成熟的彼岸,他看起来无比稳重,高大的背影,握在手中的船桨轻轻的划过水面,粼粼波光……是他,带领着我们驶向正确的彼岸。他,是伟大的,是我青春的摆渡人——老师。
“老师”,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钦佩,令人尊敬的称呼!人们常说:“老师,像一盏灯,为我们照亮了前行的路;老师,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只为了我们;老师,像一滴雨露,滋润了我们。”可我却认为,老师就好比是我们青春的摆渡人,划着桨,送我们去正确的地方。
老师,你见证我们的求学生涯,在这三年中,你见证了我们的汗水与泪水,欢乐与微笑,在这些年月中,你不仅仅教给了我们知识,你还教会了我们许多做人的真理。记得在小学的时候,我们去参加运动会时,取得的成绩不太理想,你笑着安慰我们说:“没关系,下次再接再厉。”这句话,一直刻在我的心里,难以忘记……老师,是你,教会我们学会如何去宽容、理解和成长;是你,在我们取得成功时与我们分享欢乐;也是你,在我们遇见困难时鼓励我们不畏困难,再接再厉,勇往直前!
老师对我们的关心也不少,每当我们在玩时,他总不忘说一句:“慢点跑,地滑,小心摔倒。”时刻提醒我们要小心;当我们生病时,对待我们也是小心翼翼,对我们就像是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呵护。
老师,我还记得你对我们班说过的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图伤悲,未来的你们,会感谢现在拼命学习的自己!”我觉得你说的这句话特别棒,三年不长,我希望我能向你说的这句话一样,让将来的我,感谢现在奋力学习的自己,不浪费自己最好的青春!
他面容黢黑,有些农民气质。杂乱的眉毛中,有一根恣意生长,比其它眉毛长出一截。他的牙齿参差不齐,却很爱笑,印象中他似乎每时每刻都在笑。他笑的时候,眼睛眯成一条缝,有些滑稽,却透出几分慈爱。
每天傍晚,我走出校门,灿烂的晚霞下,总能看见他和他的坐骑—一辆崭新的橙色电动车。我坐上后座,他载着我左转、右转,穿过几条小巷,绕过几处闹市,在那老房子的门口稳稳停下。渐渐地,我和他亲近起来。电动车的后座上,我总是高声谈论着学校里的见闻,他默默地笑着,有时插上几句,说到兴起,会”咯咯”地笑出声。有时,他东绕西绕,只为给我买一块面包或几个粽子。巷中的人们总能望见我们,望见我喜滋滋地大嚼着粽子的情景。对那时的我来说,电动车窄窄的后座更像是一个移动的家,他的后背就是坚实的墙壁。欢声笑语渐渐淡入空气,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后来,我渐渐长大,对他不再无所不言,电动车上,只有两个沉默的身影。再后来,我因父母工作调动离开了家乡,听说他也离开了。后来的岁月,很自由,也很快乐,却再也没有体会过当年的天真与懵懂。
再回到家乡时,曾经的小巷早已改建重修,昔日低矮的平房也变成了鳞次栉比的大厦。那辆满载回忆的电动车业已破旧,被束之高阁。我来到他住的地方,他戴着眼镜,正借着昏黄的灯光读报纸。见到我,他十分热情。我们如同知心好友般畅谈着,回忆着也憧憬着。
小时候教室里总会有那么一个身影,悉心照顾着我们。教会我们写字,如同我们第二个母亲。透过那忙碌的身影,我仿佛看见了她的孩子在家中等待她的归来。
上小学了,迎来一群陌生人。老师会让我们彼此熟悉,成为朋友。老师像一个魔法师,拿起手中的粉笔,把所知道的知识全部输入我们的脑海中。但有时我们也会因为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而被老师狠狠的批评一顿。但这只是将我们引入正途的方法。我至今记得六年级时那场惊心动魄的考试。
那个时候已经是六年级的下半学期了。教室里除去打闹的声音,便是小升初的紧迫感了。上课铃声仿佛在警示着我们,我们剩下的时间不多了。老师抱着一套试卷走上讲台。同学们迅速的将桌子拉开。而我的左边却不是往日的那个同学。我疑惑不解:“怎么是你,我同桌呢?”“考试都不能阻止你们聊天是吧?”老师问你的声音如同一座大山压下来。全班寂静无声。“喂,第2小题选什么?”我正疑惑着望着他。思来想去,毕竟是同学,我正准备把试卷移过去一点。但转念一想,“这不是害了他吗?”又立马把卷子移了回来。我能感受到老师正用冒着火光的眼睛望着我,我立马埋下头来继续做。
下了课,老师把卷子收走后,我站在教室门口转悠。“到底去不去呢?咱班的班主任可是出了名的脾气差,万一他认为我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呢。”最终,一番纠结后,我还是走进了教师办公室。“报告”“进”。老师正在看刚才的试卷,我的心咯噔一下。“老师,我是来跟您解释刚才考试的事情的。”“是没有写名字吗?”老师翻阅着试卷。“不是,我是想说,刚才考试的时候我没有作弊。”我有些语无伦次。我相信你,你是个诚实的孩子,希望你到初中以后也能保持这种精神。我本来就没有怀疑,你来解释反而出乎了我的意料。”老师没有责备我的突兀,反而露出难得一见的一笑。
老师的话我一直都记在心里。那是我学习生涯中难得一次得到老师坚定的肯定。我懂得了体贴和信任。
雾中遥望对岸,是一片迷茫
第一次走进初中校园,新奇与忐忑充斥着我,偌大的校园,渺小的我。什么在跳?心止不住地狂跳。
走进教室,不安的双眼左右张望,讲台上老师的面孔陌生地对着我。咽了咽口水,生硬地打了招呼。教室中陆陆续续地来了人,殊不知接下来三年是与眼前人度过。双手交叉着放在桌上,脑中空空,焦急地敲打着桌面。
稍作等待,老师竟开始分别自我介绍,一惊,险些没反应过来。一个接一个,马上就到我了,忐忑地坐着,如坐针毡。走上讲台,紧抓住两边衣角,嘴一张一合,寥寥几语,竟冒出了冷汗,嘴在打颤。匆匆下台,一摸脸,滚烫的,“该死的害羞!”
下课时分,几个互识的同学三两结伴同行,我竟只有眼红地看着,同时也那么不安与焦虑。我犹如在雾中航行,一阵迷茫与无助包围着我。
你如灯塔般出现,我的摆渡人
“你好,请多关照,以后我们就是同学了。”望着眼前这个陌生而又亲切的面孔,我麻木地点点头,嘴里吐出含糊不清的只言片语,这便是我和你第一次对话。像一丝阳光照进了混沌。
摆渡,是你的使命。
体育课上,面对两圈的“重任”,你与我并肩而行,我拖着重重的身体向前奔去,跑不动,你便拖着我跑。
失意时,在路上,你从后面赶上,我垂着头,你揽着我,我仍表情凝重。吐一口气,低头而行。你却走上前:“没事吧,怎么了,心情不好?”抬起头,望向眼前这个熟悉而又亲切的面孔,笑了笑:“没事,走吧!”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无意间溜进了这样一间令我心仪已久的音乐教室。对于音乐,我是向往的;而于扬琴,更是无端的喜爱。
“想学扬琴吗?”一个明亮温暖的声音就如那扬琴之声从门口传来。
我吃惊得一回头,只见明媚的阳光中,王老师缓步走来,一脸的笑容灿烂。
王老师我是认识的。那是九月的一天,学校组织我们参观扬琴教室,王老师优美的弹奏姿态和手下溢出的美妙的旋律,令我陶醉不已。
“嗯,想啊。”我支支吾吾的说道。
“那好啊,你来试试!”
我欣喜若狂,小心翼翼地掀开一架离我最近的扬琴布,双手颤颤巍巍地抚摸着密密麻麻的琴弦,心中正纳闷那根又细又长,中间细,两头宽,能够敲击出美妙的旋律的竹子应该怎样使用时,王老师明亮的声音再次进入我的双耳:“这叫琴竹,是使扬琴发声的重要物品。”
我的好奇心一下子奔涌而出,轻捏琴竹,在琴上轻轻敲了一下,“吧”的一声把我和王老师吓得不轻,我的好奇心如退潮一般大大降低,传出来的声音比我想象中的声音差远了。
“扬琴是击弦乐器哦,可不是击琴码乐器。”王教师甜美的声音再次传入我耳中。
我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又抓起琴竹,敲了一下,“噔——”,我满怀期待的望向王老师,自我感觉良好。
“扬琴与钢琴同宗,音量宏大,可靠的不是手臂,而是手腕,你听。”王老师走过来,在我琴上敲了一下,“噔”,这是你敲的音,“你再听”,又是“噔——”的一声,王老师说:“你感觉到了区别了吗?”
我被王老师弹的音深深的震撼,佩服的说:“您的音比我的扎实得多。”“嗯,聪明,既然你今天来到这儿,就说明你与扬琴有缘,这个星期五,你来扬琴教室上课吧!”您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笑容,我好像被一股巨浪冲昏了头,找不着东南西北了,又像掉进蜜罐,心中甜蜜无比。
以后,每天中午我都会准时去扬琴教室,只为了遇见扬琴,遇见温暖如春风的王老师,去享受二十分钟的闲暇时光。
也许是喜爱的缘故吧,在王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琴技飞长,年底时已经能够完整的弹下一首曲子了。
年末,学校照例要举行庆祝活动,而我竟有幸可以和王老师同台表演扬琴,我身着唐装,端坐于舞台中央的扬琴前。大礼堂明亮得十分刺眼的灯光,照得我微微有些出汗;台下,是黑压压的观众,我心里一紧,双手开始打颤,似乎有些拿不稳琴竹。
我转头求助似的望了望侧面的王老师,她灿烂地一笑,轻声对我说:“没关系,按我的节奏来!”我情不自禁地笑了,心中也释然了。
真正一场表演下来,我的头脑一片空白,心脏急速地“嘣嘣”直跳,双手也在不停打颤,表面风平浪静,而内心实则波涛翻滚。
“不错,弹得真好!”王老师拍拍我的肩膀。顿时,我心中有说不清的快乐和幸福。
谢谢您,王老师。我在心中默默对您说。
谢谢您那天收我为徒,使我多了一项爱好,使我每天中午都有二十分钟的时间放松自我。
宗文婷
很多人读完《摆渡人》都会希望自己身边能有一个像崔斯坦一样的守护者,成熟稳重,无条件地帮助自己、爱自己。可我却认为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只有去爱才会获得爱,这本书也正讲述了一个教会我们如何去爱的故事。
书中的女主人公迪伦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缺少爱的中学生,这样一个平凡又可怜的小姑娘,却在她灵魂穿越荒原的过程中展示了莫大的勇气和坚强。当初次得知自己已经死亡的真相时,迪伦没有失去理智,甚至没有表现得很悲伤,当然这与她的生长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迪伦从小成长在单亲家庭,与母亲关系恶劣,在学校被所有同学视为另类,唯一的好朋友也因为搬家而不得不与她分开。为了寻找那“可能存在”的父爱,她鼓起勇气一个人坐火车去见她素未蒙面的父亲,谁知在火车过山洞时却出了车祸。这糟糕的现实生活让她没有太多留念,因此她的灵魂在穿越荒原时,异常冷静和理智,对于灵魂摆渡人崔斯坦给与自己的引导和帮助,她都倍感珍惜和感激,她视他为朋友,亲人。也正是迪伦的态度让崔斯坦第一次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他对她已经不只有工作上的责任,为了不失去她,他宁可牺牲自己,而这不是爱又是什么呢?最后迪伦为了这份爱,为了不失去崔斯坦,她义无反顾,独自穿越荒原,找到崔斯坦,带领他打破命运的枷锁,来到了现实世界。
【我的青春摆渡人作文800字】推荐阅读:
我的青春摆渡人初三作文950字12-02
摆渡人读后感高一800字11-28
我的摆渡人05-27
我的青春摆渡人征文07-13
摆渡人读书笔记700字07-26
摆渡人小说读后感1000字06-23
影评摆渡人04-27
摆渡人 英文 语录01-07
《摆渡人》初中读后感10-12
《诚信摆渡人》小品经典台词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