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道路运输安全行车注意事项(共11篇)
夏季道路运输安全行车注意事项
针对夏季来临,高温天气下汽车技术性能会发生变化、人容易产生疲劳等状况,对驾驶员进行了安全行车提示。
出车前
在出车前做好车辆检查,对车辆冷却液、机油、轮胎、制动系统等逐一进行检查,防止爆胎、爆燃、蓄电池损坏、供油系统气阻和制动失效。发现液面、油面过低时应及时添加,避免发动机工作异常。对汽车电路进行检查,避免电路短路造成车辆火灾。
1.出车前应检查冷却液夜面是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冷却应用防冻液,因其防冻、除垢、耐高温),并检查有无渗漏现象,检查风扇皮带的质量和松紧度,及时清除散热器外部飞进的异物和尘土。
2.一般来讲,夏季轮胎的气压要低于正常胎压值10%左右。用胎压表可以测量到准确的胎压,最好去维修站测量。检查胎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学会目测车胎,通过观察轮胎接触地面的变形程度来判断轮胎的胎压是否正常。
3.防止车辆发生火灾:首先,加油不可过满。汽车油箱盖都
设有通气孔,如果汽油加得比较满,行驶中的颠簸会使汽油溢出,遇上静电就会引发火灾。喜欢抽烟的驾驶人,点燃香烟后不可把气体打火机顺手放在仪表台上,以防里面盛装的液态气体在40℃以上高温时受热膨胀,发生爆炸或自燃引发火灾。其次,不用塑料桶盛汽油,车上消防器材保持完好等。4.出车前,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出车时,应用水壶装满水,放在车上,还应带上风油精、清凉油、毛巾、饮用水、遮阳镜等提神醒脑药品和防暑降温用品。保持驾驶室内通风良好。戴上眼镜,以减少阳光的直射。在戴眼镜时不宜戴颜色太深和太大且重的墨镜。墨镜的暗色,能延迟眼睛把影像送往大脑的时间,这种视觉延迟又会造成速度感觉失真,使戴墨镜的司机作出错误的判断。研究表明,过深的墨镜会把司机对情况的反应时间延长100毫秒,增加2.2米的急刹车距离。
行驶中
1.防止疲劳驾驶。夏季,人的睡眠时间较短,易出现精神不振,加之驾驶室内温度高,驾驶员失水多,体力消耗大,更易疲劳,反应能力下降。车行路上,阳光灼热易造成视觉上的恍惚和错觉。因此,驾驶员应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行车途中,驾驶人应当保持高度警惕,降低速度,谨慎驾驶。行车中,一旦出现头晕、口苦和无力等中暑现象时,应立即停车休息,等身体恢复
正常后方可继续行车。
2.跑村过店,放慢车速。进入夏季,村庄集镇和公路两边歇凉避暑的人较多,车辆通过时要及时减速,注意观察四周情况。通过有农作物的路面时,不要轻易使用制动,以防侧滑。如果遇到突发事件,要保持头脑清醒,运用合理有效的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点。
3.制动效能,不能马虎。行驶中,要充分利用发动机牵阻作用控制车速,避免频繁、连续使用制动和紧急制动。如果发生“气阻”现象,使发动机熄火后,应利用惯性作用,将车停到一个较为安全的便利地点,打开机盖进行自然冷却。
4.要掌握高温行车规律。上坡时,容易发生水温偏高现象,应密切注意车辆水温变化;下长坡时,一旦发现刹车偏“软”等状况,应及时停车检查,并给制动系降温;避免在车内吸烟或使用明火;沥青路面表层在高温下易软化,造成车辆打滑、失控,车行在这样的路面一定要轻踩刹车,注意控制车速。
5.早晚行车,特别当心。黄昏开车,汽车灯光与周围光线相近,看不清周围的车辆和行人,很容易发生车祸。夏夜行车时,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正确使用灯光,注意观察,尤其是凌晨2点到4点这段时间,驾驶人由于注意力难以集中,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6.注意水温,“开锅”停车。行车中,应注意观察水温的变化,并使其经常保持在80℃至90℃之间,一旦出现“开锅”不要
立即熄火和急于加注冷却水,以防烫伤和损坏机件,应尽量停在阴凉处低速运转,打开引擎盖,等温度下降后,再用湿毛巾或湿棉纱捂住扇热器盖慢慢开启,身体尽量远离,以防烫伤。
7.注意轮胎,科学降温。检查发现胎温、胎压过高时,应赶紧找荫凉处进行休息,等胎压恢复正常后,继续行车。切勿采用泼冷水的办法,否则容易使胎层拉裂,也不得采用放气的方法,否则胎温胎压还会继续上升。如果途中爆胎,应冷静面对。一是利用发动机牵阻来降低车速,直至将车停住;二是避免反向推动方向盘用力过大,使推动的力量只要能消除爆胎引起的偏离度就可以了。8.防涉水行车和熄火后再点火。遇到积水路面不要盲目强行通过,应该下车观察水的深度,水深若超过半个车轮的高度,则严禁涉水通过,若水深不超过半个车轮的高度,则可涉水通过,但车辆涉水行车时,应采取低速(低档位)大油门,保持车速,尽可能往积水较浅的路面通过,同时,涉水时尽量避免并列通行,更不能跟在大车的后面或伴随大车而行。建议,汽车在涉水过程中如果感觉动力不足,必须快速踩下离合器,猛轰几脚油门,以提高发动机的转速,保持排气管中始终有压力气体,防止积水进入排气管,造成熄火。一旦发现车辆被淹熄火后,一定不要再发动汽车,而应尽快将车辆推至安全地点。同时要尽快把电瓶负极拆下来,以免车上的各种电器因进水而发生短路,并立即寻求汽
修厂专业人员的帮助。特别提醒:涉水行车最忌讳的就是,车辆在熄火后强行点火,这样很容易造成发动机的“爆缸”,发生人为机械事故。
9.不宜长时间开空调。一般装有空调器的车辆,密封性能较好。绝大多数人在这种环境中呆几个小时就会有头晕、倦怠的感觉,而且记忆力也会减退。同时,车内人员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车内氧气急剧减少。建议开车人适当调节空调工作状态,或每隔一段时间打开车窗透透气。
1.预防发动机温度过高。夏季应加强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检查、保养, 及时清除水箱、水套中的水垢和散热器芯片间嵌入的杂物, 及时清除积垢, 保证散热良好。认真检查节温器、水泵、风扇的工作性能, 若损坏应及时修复, 同时注意调整好风扇皮带的张紧度;保证冷却水量足。应随时注意温度表指示读数, 不要超过95 ℃, 若行驶中出现“开锅”, 不宜马上熄火或添加冷水, 以防活塞粘缸或缸体炸裂, 应选择荫凉处停车, 打开发动机盖通风散热, 让发动机怠速运转, 待温度稍下降后再熄火加水。
2.消除燃油系“气阻”。温度越高, 燃油蒸发越快, 越容易在油路中形成气阻。当燃油系产生气阻时, 应停车降温, 拆松供油管接头, 用手油泵手柄泵油, 排除燃油管路中的空气。
3.检查制动性能。在炎热气候中, 制动液在高温环境中易蒸发汽化, 液压制动器的皮碗发生膨胀, 制动液的蒸发、气化都会造成制动失效的故障。行驶途中要经常检查制动性能, 特别是上长坡后, 如感到制动踏板软弱无力或制动性能变差时, 要考虑到可能是因制动系温度过高引起制动不灵, 这时应检查制动液, 必要时进行排除空气。制动鼓温度过高不可浇冷水, 应及时停车降温。
4.检查轮胎温度和压力。当发现轮胎温度、压力过高时, 不能采用泼冷水或放气的方法降温、降压, 以免缩短轮胎使用寿命, 应选择荫凉处停车休息, 待轮胎温度、压力恢复正常方可继续行驶。重车转弯时要减速, 以防重心倾向一边, 压力过大引起爆胎;也不要采用紧急制动使轮胎在瞬时受到强烈冲击。
5.经常检查蓄电池电解液的液面高度。夏季气温高, 蓄电池电解液中的水分蒸发快, 造成蓄电池亏水而早期损坏。因此, 夏季应经常检查蓄电池内液面高度, 及时添加蒸馏水, 保持正常的液面高度, 保证蓄电池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正常情况是电解液液面应高出极板10~15 mm。如发现液面过低应及时补充蒸馏水。
6.改善润滑条件。温度高时, 机油黏度下降, 抗氧化性变差, 造成润滑不良, 因此, 夏季应经常检查油量、油质, 及时添加或更换;定期清洗保养机油滤清器、机油散热器, 保证机油畅通、散热良好, 并避免发动机超负荷工作。入夏之前, 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换用夏季或全年通用的润滑油和润滑脂, 确保各润滑部位得到良好润滑。
7.行驶在山区的车辆, 在下长坡时, 要注意防止制动鼓过热而影响制动效果, 要注意途中停车休息, 待其降温后, 再行驶, 以保证制动性能良好。
8.防疲劳驾驶。夏季温度较高, 加上昼长夜短, 睡眠不好或不足, 更容易疲劳, 造成交通事故。因此驾驶人员一定要劳逸结合, 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 同时也必须意识到, 疲劳不是可以对抗或者坚持的, 只有足够的睡眠才能预防驾驶疲劳。
9.雨天行车注意事项。雨天路滑, 驾驶员视线不良, 且雨天行人反应较慢、容易慌乱, 因此雨天驾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按滑路驾驶方法操作。滑路驾驶时, 要降低车速、缓打方向、稳住车速、谨慎制动。由于雨天视线不良, 一定要保持刮水器工作正常。
(2) 选择安全路面。有的路基经雨水浸泡后会疏松坍塌, 特别是傍山路、堤坝、沿河道路, 在这样的路面上车辆应尽量在中间行驶。超车、让车、会车时选择较宽的路段, 临时停车要选择路肩坚实的地方。不论行驶或停车, 车轮离路缘都要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一、安全行车一般性常识
夏季要经常对车辆技术状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车辆安全部位,严禁驾驶病车上路行驶。驾驶人在夏季行车前,必须保障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精力充沛,严禁疲劳驾驶车辆。炎热天气行车要控制车速,避免过长时间高速行车,以免造成发动机或轮胎温度过高。行车中应密切注视非机动车和行人动态,要提防非机动车和行人为避热而突然横穿道路,奔向道路荫凉一侧。
二、避免发动机温度过高
夏季炎热天气驾驶车辆行车中,应随时注意水温表的变化,一般不得超过95℃,尤其是车辆载重或在山区道路行车时,更要注意防止发动机过热。如果温度过高,要及时选择阴凉处停车降温,可掀起发动机盖罩通风散热;待温度降低后,检查发动机冷却系是否缺水及产生高温的原因。
冷却液因发动机过热或缺水沸腾时,不要马上关闭发动机,应停车使发动机怠速运转,待温度降低后,关闭发动机,再用棉纱或手套垫着打开散热器盖,防止冷却水沸腾烫伤驾驶人的手和脸。
三、注意观察轮胎温度
夏季行车不宜时间过长,应每隔2个小时或行驶一段路程后,进行适当停车休息的同时检查轮胎温度;当发现轮胎因过热而气压上升时,应设法将车停到阴凉处或树荫下,让轮胎自然降温、降压,不可用放气或泼冷水方法来降低轮胎气压和温度。另外,夏季行车应尽量避免紧急制动,严禁车辆超载超限。
四、避免疲劳驾驶
暑假即将来临,为了犒劳孩子一学期的辛苦学习,不少家庭都安排了出行的计划,自驾车出游是个不错的选择,方便、省时是这一出行方式的优势。而车辆能正常的行驶无疑是影响出游质量和人们的心情的一大因素。因此,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夏季安全行车的.常识。
一、安全行车一般性常识
夏季要经常对车辆技术状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车辆安全部位,严禁驾驶病车上路行驶。驾驶人在夏季行车前,必须保障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精力充沛,严禁疲劳驾驶车辆。炎热天气行车要控制车速,避免过长时间高速行车,以免造成发动机或轮胎温度过高。行车中应密切注视非机动车和行人动态,要提防非机动车和行人为避凉而突然横穿道路,奔向道路荫凉一侧。
二、避免发动机温度过高
夏季炎热天气驾驶车辆行车中,应随时注意水温表的变化,一般不得超过95℃,尤其是车辆载重或在山区道路行车时,更要注意防止发动机过热。如果温度过高,要及时选择阴凉处停车降温,可掀起发动机盖罩通风散热;待温度降低后,检查发动机冷却系是否缺水及产生高温的原因。
冷却液因发动机过热或缺水沸腾时,不要马上关闭发动机,应停车使发动机怠速运转,待温度降低后,关闭发动机,再用棉纱或手套垫着打开散热器盖,防止冷却水沸腾烫伤驾驶人的手和脸。
三、注意观察轮胎温度
夏季行车不宜时间过长,应每隔2个小时或行驶一段路程后,进行适当停车休息的同时检查轮胎温度;当发现轮胎因过热而气压上升时,应设法将车停到阴凉处或树荫下,让轮胎自然降温、降压,不可用放气或泼冷水方法来降低轮胎气压和温度。另外,李文轩提醒夏季行车应尽量避免紧急制动,严禁车辆超载超限。
五、夜间行车需更谨慎
夏季夜间行车前,应检查所有的车灯和镜面,确保车灯正常和镜面整洁;夜间行车,车速超过30km/h使用远光灯;车速在30km/h以内,可使用近光灯,
夜间会车应在较远处配合对方车辆变换远、近光灯观察前方情况;当距对方向来车150米以外时,及时改用近光灯;不要直视迎面来车的发出的强光。通过市区、村镇或桥梁时,要减速慢行,注意道路或桥两侧散步、乘凉的人群,随时做好应急准备。
六、爆胎应急处置
行驶中,突然爆胎是夏季安全行车的一大隐患,驾驶人遇到突然爆胎时,双手应紧握转向盘,松抬加速踏板,极力控制车辆直线行驶,若已有转向,也不要过度校正;应在控制住方向的情况下,轻踏制动踏板(禁止紧急制动),使车辆缓慢减速,待车速降至适当时候,平稳地将车停住,尽量将车逐渐停靠于路边为妥。
发生爆胎时,千万不得在慌乱中向相反方向急转转向盘或急踏制动踏板,尽量采用“抢档”的方法,利用发动机钳制作用(俗称为发动机制动)使车辆减速;尚未控制住车速前,不要冒险使用行车制动器停车,以避免车辆横甩发生更大的险情。
七、制动失效应急处置
夏季行车中,往往因出现制动管路气阻、破裂或制动液、气压力不足等原因,突然出现制动失灵、失效现象,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驾驶人发现车辆突然制动失灵、失效时,要沉着冷静,握稳转向盘,立即松抬加速踏板,实施发动机牵阻制动,尽可能利用转向避让障碍物;同时利用驻车制动器或“抢档”等方法,设法减速停车;若是液压制动车辆,可连续多次踏制动踏板,以期制动力的积聚而产生制动效果。使用驻车制动器不可将操纵杆一次拉紧,一次拉紧容易将驻车制动盘“抱死”,损坏传动机件,丧失制动力。
八、转向失灵应急处置
夏季已到,温度开始升高,各种安全事故和隐患随之增加,为确保校园稳定,有效预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广大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以下几点安全注意事项:
一、注意用电安全
夏季是用电高峰期,各班级对所属的学生宿舍、实验室、办公室、仓库、档案室等进行一次彻底检查,对老化的线路、不合格插座及时更换,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以防触电或引燃物品,引起火灾。确保用电安全。
二、注意饮食卫生安全
1、购买各种包装食品要注意,不购买“四无”食品。
2、尽量吃煮沸的食品,不吃凉菜、生菜,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买街头无证小贩加工的食品,不饮用生水。
3、不在校外用餐,不在人口较多易得传染病的地方用餐。
三、注意夏季防暑降温
1、及时补充水分但应少喝饮料。
2、口渴后不宜狂饮。
3、太阳短波辐射最强烈的时间是10时-15时左右,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外出,非出去不可,应在皮肤上涂些防晒护肤品,夏季衣着以浅色为好。
4、不宜过量饮酒。
5、饮食不宜过于清淡。
6、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7、忌受热后“快速冷却”。
8、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
四、注意人身财产安全
1、树立防盗意识,关好办公室、宿舍门窗,保管好个人钱物,以防失窃,办公室、宿舍严禁存放现金。外出或休息时关好门窗。
2、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尤其是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身份证、银行卡密码,不和同学结伴取款。
3、不在教室、宿舍使用电蚊香、熏香驱蚊,4、不进入校内或校外的建筑施工工地。
5、外出时遵纪守法,不参与非法组织或从事有损国家、社会、集体、他人利益的事情,按时返校,不得晚归,严禁夜不归宿。
6、假期参加校外勤工助学活动时,尽量通过正规中介渠道找工作,善于学习和积累相关知识和经验,保持清醒头脑,防止误入黑中介甚至传销组织。防止上当受骗。
五、注意交通安全
1、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切勿横穿马路,过马路时注意来往车辆,尽量走人行横道。
2、在道路上行走,应走人行道,无人行道时靠右边行走。
3、不闯红灯,不进入标有“禁止通行”、“危险”等标志的地方。
4、乘坐班车及公交车等车停稳后,依次上下车。
5、外出时,不乘坐非法运营车辆,不乘坐超载车辆、三轮车、摩托车、农用车,不乘坐车况不好的车辆。
六、注意游泳安全
1、不得到江河湖海、水库、山塘等地点从事危险活动。
2、未经允许,严禁私自下湖、下池、下河游泳,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特别是野外建筑施工取土时留下的沟壑、暗坑游泳。
3、遇他人落水时,及时呼救报警,在自身不具备救助能力时,切莫逞强好胜、盲目下水施救。
4、在设施完备的正规游泳馆游泳时,饥饿、疲劳及有不健康征兆时不适合游泳,游泳时间不宜过长。
七、注意雷雨安全
不在建筑物顶部、孤立的大树或烟囱下停留。不在铁栅栏、金属物体上拉晒衣绳、不在架空金属体附近停留。不下河游泳;雨天时不骑摩托车、自行车,不在空旷场地打伞,不把金属工具、羽毛球拍等扛在肩上。遇到雷雨天打雷时应迅速躲入有防雷设施保护的建筑物内,或有金属顶的各种车辆。如果不具备以上条件,应立即双膝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膝。紧闭门窗,防止危险的侧击雷和球形闪电侵入。不使用电器(如:电视、空调等)。
八、注意其它安全
1、在上网聊天交友时,不要轻易相信他人,不要轻易与网友见面。
2、在路上携包行走时,要注意有无正在路边慢行或停在一旁但已启动好可随时开动的摩托车、小汽车。
2、上路别紧张,雪天开车既不要麻痹大意,也不要过于紧张。遇到紧急情况时,精神紧张会导致慌张、反应迟钝。放松心情、慢速行驶,多数情况都可以轻松处理。
3、擦车窗,热车时,别只坐在车里等着,下车除了用拖布清扫前挡风玻璃的积雪外,还需要重点清除左右侧窗、后视镜以及后挡风玻璃上积雪,以免等到发现了视角盲区,再在路边停车扫雪造车交通隐患。
4、弯前先减挡,这是雪中安全驾驶的重要技术。很多人习惯在转弯过程中轻带刹车减速,并在弯中减挡,这是雪中驾驶的大忌。转弯时车的中心在弯角外侧,刹车容易造成车辆侧滑。此外,弯中减挡只能单手扶方向盘,对处理意外情况非常不利。
5、保持牵引力,在任何情况下,始终保持挂档行使。在雨雪天气,保持适当的牵引力更安全一些。如果因为车轮抱死使发动机被憋灭而失去动力,将是最糟糕的事情。有abs的车,需要司机一脚踩死,把一切交给abs去处理。
6、侧撞更便宜,如果发生事故无可避免,那么侧撞的代价更小些。
7、保持除霜常开;
8、起步用二档,在冰面上或已经被压实的雪地起步,如果出现打滑的情况,请用二档起步。由于冰面的阻力较小,并不需要像普通路面那样大的扭矩输出。如果仍以大扭力起步的话,很容易出现驱动轮挠地空转的情况。由于差速器的存在,前驱动会向驱动力较小的车轮一侧窜动,司机会本能的修正方向盘,但仍难以控制。
9、雾灯不能常开,如果没有大雾,请关上后雾灯;如果是在城里开车,请把前雾灯也关了。由于雾灯比普通的近光灯更明亮,如果在没有必要的时候让它胡乱发亮,只会干扰其他驾车人士的视线,严重的话,可能造成车祸。在城里的街道上,经常看见一些车的大灯、后雾灯一齐亮,晃得后车的司机睁不开眼。
平安到家是每个在路上的人们的心愿,在这里还是要提示选择春节自驾回家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特别是在冬季行车,多一分谨慎,就多一份安全。
为此,总结了几点安全行车经验给大家提个醒:
一、尽量避免夜间行车很多司机的视力真心不符合驾驶人规定的标准,相信不少的眼镜司机都心知肚明吧另外,很多高速路和国道的路灯也是真心不给力啊。
因此,夜间行车对司机的视线影响非常大,视力也面临严峻的考验,不仅容易忽视交通标志标线还容易错过出入口导致走错路线。
夜间行车,特别是午夜以后行车是最容易瞌睡的时候。此时,由于不能见到道路两旁的景观,对驾驶人兴奋性刺激物小,容易导致驾驶疲劳。
很多事故都是在夜间发生的,一般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事故,由于车速快,事故都会非常的严重。
提示:规划好行车路线及出行时间。
出发之前,要做好功课,列一个详细作息时间表,尽量白天开车,夜晚休息。
如果必须夜间赶路,那么把高速上的驾驶时间安排在夜晚,而将在国道上的驾驶时间安排在白天。
驾驶过程中降低车速、保持安全距离、提高注意力、禁止疲劳驾驶。
二、防止疲劳驾驶疲劳驾驶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驾驶人疲劳时,会出现视线模糊、腰酸背疼、动作呆板、手脚发胀或有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思考不周全、精神涣散、焦虑、急躁等现象。
如果仍勉强驾驶车辆,则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春节自驾车回家,少则几个小时,多则昼夜兼程,而且往往是走高速公路。
在高速公路行车,驾驶人的精力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体力消耗增大,而且会不知不觉地提高车速,甚至丧失制动减速意识。
在这种环境下长时间驾驶车辆会感到单调、枯燥,既容易产生松懈或疲劳。因此,驾驶人没有休息好或感到有点疲劳时,不要驾车进入高速公路。
提示:科学、合理的安排行车时间和计划,注意行车途中的休息。
在高速公路上行车时,最好在个半小时到小时到就近的服务区休息一下。
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小时,连续行车小时,必须停车休息分钟以上。
夜间长时间行车,应由人轮流驾驶,交替休息,每人驾驶时间可在~小时之间,尽量不在深夜驾驶。
一旦出现疲惫状况,尽管有很多减轻和改善疲劳的方法,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除疲劳,唯有睡眠才是缓解疲劳和恢复清醒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
三、规划路线防止走错路许多车友都有过行车走错路口的经历。
走错路口很麻烦,多跑冤枉路,浪费汽油、多花过路费这些还只能算是小事。
走错路线往往造成驾驶员心慌意乱不知所措,为安全行车埋下了隐患。
提示:出车前找好地图,搞清楚行程路线,牢记各个分道口和下高速出口。
行车过程中也可以让坐在副驾驶的乘客拿着地图为你导航提示。当然,最简便的方法还是配备靠谱的,提早设定好路线导航。如果使用手机导航,还请为手机准备好车载充电设备或备用电源。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手机的屏幕较小,建议使用语音导航软件或副驾驶协助语音导航。
四、了解车内功能的使用方法:很多驾驶人自驾回家可能开的是朋友的车或者租来的车。
往往对车辆的性能一知半解,对车辆的很多功能还不熟悉。因此,长途驾驶之前要对车辆做个全面认识,这并非无稽之谈,尤其是、空调除雾、音响等较为常用的配置,一定要事先弄懂,不要边开车边研究,容易分心。
提示:提前熟悉车辆性能,把需要的功能都调试一遍做到心中有数。
遇到问题到就近的服务区解决。
五、路过服务区及时加油、放水服务区休息更安全车上有油,开车不愁。
不要轻信行车电脑提示的剩余可行驶里程,而是要看油表显示的油量。
现在很多车辆的行车电脑都会显示平均油耗、瞬时油耗及剩余可行驶里程等。
但是大家切莫过于相信剩余可行驶里程,由于平均油耗的变动,可行驶里程的数值也是变动的。
通常在高速路行驶时平均油耗相对较低,行车电脑显示的可行驶里程会比较高,而一旦路遇堵车平均油耗会迅速增大,此时行车电脑显示的剩余行驶里程往往让人措手不及。
剩余可行驶里程:当时发动机运行工况下燃油消耗量剩余燃油的可行驶里程。
此数值不等同于实际剩余行驶里程,这个数据是即时的。提示:最好是以油表显示的实际油量为参照。
建议在车辆的油表快要到达半箱油的时候就开始寻机补充燃油。这样就不会错过加油站以及车辆适合的油品。
放水,大家都能理解吧,就是车上的人有了尿意千万别憋着,要到就近的服务区解决。
特别是行驶在高速路上,往往容易造成司机超速行驶或非安全地带停车,这都是非常危险的。
提示:养成及时加油放水、顺便休息的习惯很重要。
六、避免饥饿驾驶饭后即上路人到了早上已是腹中空空了,血糖自然降低,血糖低就会造成头昏眼花、四肢无力、反应迟钝和记忆力下降,这常常是许多车祸发生的原因。
司机在血糖过低的情况下开车,犹如酒后驾驶一样危险。
饿了不行,过饱也不行。
司机开了一上午的车,已是身心疲惫,而饱餐后人们更容易犯困,为了避开危险的分钟,最好在用餐后休息一下。
否则勉强上路,司机太疲劳了,就容易出现交通事故。提示:按时吃饭,饭后休息一段时间。
车内备上食品饮料,一旦遇上大堵车也能应付一阵子。
七、贵重物品随身带很多车主都习惯把一些贵重物品放在车内,很多人以为放在偏僻的行李厢或者座位下就可避开盗贼的贼眉鼠眼,结果却损失惨痛。
更马大哈的车主会把重要物品忘在醒目的仪表板、行李厢隔板或者座椅上面,更是惹人注意,更容易被盗。
其实,不仅被车主当作保险箱的汽车并不保险,甚至连这个保险箱也可能自身难保,车主对于车辆防盗,切不可粗心大意。
提示:遥控锁门后最好拉拉门。
现在汽车的设计越来越傻瓜化懒人化,遥控钥匙、智能钥匙等新技术的运用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也让车主直接跟门锁接触的机会减少了。
很多时候,车主一按门锁了事,根本不管车门是否真的关闭。锁车后用手拉拉几个车门,包括尾厢门是否关好,这很有必要,同时看看侧窗和天窗是否关闭。
八、带齐相关物品证件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保险单等有关车辆证件材料是顺利出行的前提,自驾车主在出行前一定要认真检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特别是长途行驶容易发生小刮小蹭的事情,带齐证件才能顺利解决问题,不耽误行程。
1. 严禁:超载、斜拉、重物下站人或作业。起重作业,慎之又慎!
2. 请将上、下限位的停止块调整后再起吊物体。3. 再使用之前请确认制动器状况是否可靠。
4. 使用前若发现钢丝绳出现下列异常情况,决不要在操作。
(1)弯曲、变形、腐蚀等。
(2)钢丝绳断裂程度超过规定的要求,磨损量大。5.6.7.8.9.10.11.12.13.请绝对不要起吊超过额定负载量的物体。
起吊物上禁止乘人,另绝对不要将电动葫芦作为电梯的起升机构用来载人。吊物件的下面不得有人。
请将葫芦移动到物体正上方再起吊。
限位器不允许当作行程开关反复使用。不得起吊与地面相连的物体。请不要过度点动操作。
不要用手电门线牵拉其他物体。
维修检查工作一定要在空载状态下进行。
本车间不安全的情况有:
1. 斜拉问题严重。2. 过度点动。3. 吊物悬挂。4. 挂物点动操作。5. 两个方向同时移动。行车安全操作规程
1、启动前 每班作业前必须检查进行以下项目:
(1)、作业地点,操作者步行范围内有无障碍物。运行轨道,由地面观察轨道上是否有异常。
(2)、按钮装置(手电门),起升、下降、左右运行动作是否灵敏、准确;
(3)、限位器:空载吊钩上升至极限位置时,限位应准确可靠。
(4)、吊钩装置:吊钩在圆周360°,与垂直180°范围内是否转动灵活;滑轮转动时无卡阻和碰擦,吊钩螺母防松装置有无异常,钩口闭锁装置是否正常。
(5)、钢丝绳:检查是否有断丝、乱绳等现象。(6)、制动器:起升、下降灵敏可靠。
(7)检查电器部分应无漏电,接地装置应良好。
(8)每次吊重物时,在吊离地面10cm应停车检查制动情况。总之在起吊前应检查设备的机械部分,电器、钢丝绳、吊钩、限位器等应完好可靠,确认完好后方可进行工作。
2、不准超载起吊,起吊时手不准握在绳索与物体之间,吊物上升时,严防冲撞钢丝滚筒。
3、起吊物体要捆扎牢固,在物体尖角缺口处应设衬垫保护,重心在中心线上。吊重物行走时,重物离地不要太高(1.5米以下),严禁重物从人头上越过,工作间隙不得将重物悬在空中,不得斜吊。起吊物体、吊钩在摇摆状态下不能起吊。
4、电动葫芦在起动过程中发生异味,高温应立即停车检查,找出原因,处理后方可继续工作。
5、电动葫芦钢丝绳在卷筒上要缠绕整齐,当吊钩放在最低位置,卷筒上的钢丝绳应不得少于三圈。
6、使用悬挂电缆电气开关启动,绝缘必须良好,滑动必须自如,葫芦电缆应有牵引绳,正确操作电钮和注意人站立位置。
7、在起吊中,由于故障造成重物下滑时,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向无人处下放重物。
8、起吊重物必须作到垂直起升,不许斜拉重物,起吊物重量不清的不吊。
9、单轨电动葫芦在轨道转弯处或接近轨道尽头时,必须减速运行。
10、各种行车必须有专人操作,严格遵守行车工的有关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11、在工作完毕后,电动葫芦应停在指定位置,吊钩升起,并切断电源。
12、在行车维修时一定要断电进行,挂牌操作,并佩戴安全带,设专人监护,同时进行维修检查,一定要在空载状态下进行。
冬季霜多、雾多、冰雪多、气温低,环境复杂,对行车安全有较大影响。驾驶人员应提高对冬季安全驾驶的认识,加强冬季驾驶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掌握处理冬季驾驶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方法,确保运输安全。
1、做好车辆换季保养。对车辆制动、转向、行驶系及气路管道、水路管道、油路管道等各部件进行全面检查保养,为车辆装备必要的防冻装置,按规定添加机油、齿轮油。此外,对防冻液要勤检查、勤补充,蓄电池要注意保暖及充电,要注意检查轮胎,冰雪天气要安装防滑链,行驶中要保持足够动力,制动、转向不要过急。
2、出车前,应提前通过电视、广播等方式掌握路况信息,特别是送货去北方的车辆,带好防滑链及铁锹等必要工具,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3、冬季行车过程中由于车内外温差会令车窗凝结雾气,用暖风除雾的同时将前车门窗打开一点,其效果十分迅速有效。还应注意后窗除雾,以观察车后情况并增强倒车过程的安全性。
4、冬季冰雪路行驶时,不能挂较高挡位行驶,而是要控制好车辆动力留有余地为好,尽量减少变换挡位的次数,以防发生意外。行驶时保持均匀的行车速度,降低车速,减少或尽可能避免变更车道、超越车辆,严禁使用紧急制动。在坡道行驶中尽量不要变挡,上坡时提前加大与前车的距离,选好适当的挡位,下坡时提前根据路面情况选好较低的挡位,充分利用好发动机机械制动的作用。特别是,桥梁、涵洞、高架桥路面是最易结冰的地方,路过这些地方,应提前减速,并严禁使用制动,以防侧滑。不要过多依赖ABS、EBD等高科技刹车系统,它只起到辅助刹车作用。
5、雾天行驶时应及时打开防雾灯和近光灯,降低速度,严格遵守靠右侧通行、各行其道的原则,车辆之间及行人之间都要保持充分的安全距离,尤其是通过村庄、路口及行驶于山路转弯处时,应仔细观察周围情况,适时鸣喇叭,以引起行人和车辆注意,做好避让停车的准备,以免发生碰撞和刮擦。浓雾能见度非常低时,应及时靠边选择安全地点停车,并打开小灯、尾灯或示宽灯,待浓雾散后再继续行驶。
6、冬季驾驶车辆操作动作一定要注意不能过猛过大,尤其是打方向和踩刹车的动作不能过猛过大,否则其结果是加剧了车辆打滑的概率,后果不堪设想。在这里关键是要控制好车速,保持好车距,谨慎操作,既要防止个人的车辆打滑,也要注意观察周围人的车辆是否打滑。
7、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留出充分的反应时间和制动距离。冬季冰雪路面安全车距应保持在其他季节干燥路面安全距离的两至三倍以上。
夏季是每一年施工生产事故的高发期。如何做好夏季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呢?结合在现场施工工作中的体会,以及各个项目自身特点,总结出以下7个方面的安全注意事项:
1、安全用电
夏季天气炎热,人们穿着单薄且皮肤多汗,相应地增加了触电的危险。另外这段时间潮湿多雨,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有所降低。这就使夏季成为电气安全事故的易发季节,抓好电气安全防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雨季要注意检查现场电气设备的接零、接地保护措施是否牢靠,各种露天使用的电气设备,配电箱的防雨措施要落实好。
2、防暑降温
夏季天气干燥,对于施工来说是个好季节。许多工人为了赶工期,连续超负荷地工作容易造成中暑事故的发生,项目部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只有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才能消除季节性的安全隐患。同时,要禁止施工人员下河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3、压力容器的安全
在施工过程中,气焊、气割已经成为施工的经常性操作。将气瓶直接放置于施工现场,这是一些施工项目的一贯做法。夏天气温比较高,高压气体在烈日的照射下温度上升,体积膨胀,严重的会发生气瓶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旦发生爆炸还会带来二次事故(比如说火灾),使损失变大。可见,压力容器在夏季作业中的使用和存放非常重要。
4、个人防护用品的穿戴
为了保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施工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这些东西一般都是比较厚实的,比如说水绝缘手套、绝缘鞋、安全带等。天气炎热穿上这些东西会让人觉得更热,于是一些工人在工作过程中放弃了穿戴。一旦危险来临连最基本的防护都没有了,使得原本不是伤害很大的事故变得比较严重。
5、脚手架工程、塔吊、龙门吊、拌合楼
脚手架工程、塔吊、龙门吊、拌合楼等一定要注意做好基础排水工作,保证基础排水畅通,无积水。大雨后,要及时检查脚手架工程、塔吊、龙门吊、拌合楼的基础是否变形,一旦发现变形应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措施整改,经项目经理、安全员、技术负责人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6、自然灾害的预防
本季节为夏季,高温、多雷暴雨是这一季节的气候特点,要切实做好防雷电、暴雨,沿海地区施工项目要针对可能出现的雷电、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做好防范应对措施,密切关注汛情和台风等极端天气变化情况,各种施工船舶遇有台风时要及时入港避风,对特大型设备、设施要进行有效加固,确保人员财产的安全。对周围存在山体滑坡、垮塌和泥石流威胁的施工项目,要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加强巡视检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生产作业和居住、使用。
7、季节性检查、教育
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季节性全面检查和教育工作,并留好记录。雨季施工工地注意现场防滑和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做好对机械驾驶人员包括小车司机的安全教育工作,经常组织人员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及节假日、季节性的安全检查。
1、“五一”期间客流量大,城市公交运输任务较重,广大驾驶员要提高认识,切实做好运输与安全、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确保“五一”期间运输顺畅,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2、进入“五一”后,天气逐渐变暖,各车队要加大安全叮嘱力度,避免驾驶员疲劳驾驶。
3、要切实加大对车辆的安全检查工作力度,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检查项目要有记录,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严禁车辆带“病”上路。
4、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广大驾驶员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在执行营运任务时要留意乘客携带的物品,严禁违禁物品带入车内,要维护好乘车秩序,对临时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妥善解决处理,并及时逐级上报,确保安全运行。
5、要严格执行公司各项安全规定和措施,行经路口、学校、商场等人员比较密集场所和易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要减速慢行,注意观察,严禁闯红灯、驾车打手机等违法违纪情况的发生。同时,要搞好车辆卫生,文明待客,优质服务,杜绝服务纠纷及投诉现象的发生,保证乘客走得了、走得好、走得及时,为广大乘客创造一个优质、安全的出行环境,展示窗口行业的良好形象。
公司安稽科
【夏季道路运输安全行车注意事项】推荐阅读:
冰雪道路行车安全注意事项05-24
夏季安全行车防范措施11-01
夏季安全行车知识汇总12-10
夏季安全注意事项06-11
夏季安全用电注意事项06-09
夏季防汛安全注意事项12-23
冰雪道路安全行车措施02-14
夏季施工安全生产注意事项有哪些?11-01
夏季夜间行车如何保安全12-31
夏季着装应注意事项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