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道茶美文

2025-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生三道茶美文(通用3篇)

人生三道茶美文 篇1

一直以为茶是有灵性有禅意的东西,不仅仅是茶那些美丽的名字(茉莉呀、龙井呀、乌龙呀、莲花香片),重要的是,茶给我一种别样的感觉,比如那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感觉,后来看到采茶和炒茶的过程更印证了我的想法———当那些采茶女的纤纤手指在茶园里翻动时,当那些炒了一辈子茶的老人守着炒锅不停翻动时,他们手上的老茧是他们的沧桑和感悟,他们说,炒茶的过程是一个艺术的过程,在经过三次翻炒之后,我们闻到了那淡淡的清香,但他们说,你能闻出茶和茶的不同吗?

其实每个人炒的茶都会不同,同样的茶叶,不同的炒茶人炒出来会不同,因为他们说,炒茶需要悟性,而喝茶的过程更是如此。第一道茶涩如橄榄,你觉得茶远远不如饮料,我的孩子从来不喝茶,他认为茶是世界上最难喝的液体。有一天他问:“妈妈,茶这么苦人们为什么还要喝茶?”

我该怎样回答一个孩童的问题呢?我告诉他第二道茶甘之如饴,他不明白什么叫甘之如饴,其实好茶真的是那样,在将所有的苦涩一饮而尽后,我们尝到了泉的甜美。

婚姻三道茶 篇2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另一位已婚的朋友也告诉我,还是结婚好,结了婚当然不能像恋爱时一样,但家的滋味却是恋爱时体会不到的。说结婚挺没劲的朋友后来便离了婚,说还是结婚好的朋友则至今仍像婚前一样浪漫,小日子过得挺自在。我当时觉得奇怪的是,为什么他们都知道婚姻的平淡,却有这样完全不同的结果?是前一个朋友潇洒,还是后一个朋友世俗?直到自己结婚后才有所感触。

夫妻之间越过越平淡也许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就像泡茶,第一道茶像恋爱,浓烈馥郁,滋味醉人;第二道茶像新婚,清新可人,韵味悠长;第三道茶便像过了蜜月或蜜年的婚姻了,清淡乏味,仅可解渴。在我看来,婚姻是否平淡往往取决于人们对婚姻的看法和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比如有所谓“婚姻即坟墓”之说,持这种看法的人,结婚自然不是快乐的事。又有说“婚姻如水”者,倘若偏重水的滋味,则意味婚姻淡而无味;倘若偏重水之柔和,则意味婚姻缠绵悠远。婚姻就其本质来说,是以不变应万变,也就是说在不变的基础上适应变化,所以不变的婚姻对变化的人性便是一种考验。

我与外教同成长的三道茶 篇3

如果有一天在人生路口上遇到彷徨的我,别拉着我去寻找花季的轨迹,只需沿着步步走来的脚印,默默地给我勇气,让我勇敢地穿越花季,洞悉脚印留给我们的财富;如果有一天在人生路上偶遇长途跋涉的我,别忘了我曾品味过一壶醇香的佳茶,让我品味了三种特殊的味道。地上有我的脚印,我确实已走过,这种有形的脚印是一种无形的资产,空中没有鸟儿的翅膀,但我已飞过,这种有形的脚印亦是一种无形的财富。

风唆使落叶漫天起舞,兜转于蹁跹百叶之中的,是初一刚接触外教的我。我的心中充满了惆怅和伤感,好似南国多雨的天气。当时英语口语一塌糊涂的我无助极了,我的生命似乎被凉凉的秋意包裹着。紧蹙的眉头封锁了我心灵的窗口,空荡荡的思绪和荒芜的沙漠……外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太太,她每天都是一副满带慈祥微笑而又好似历经沧桑的面孔。就这样,在枫叶教了十几年,日复一日,从未厌倦。

记得在一个白雪皑皑的季节,她艰难地挪动着自己那丰满的身体,脚底一滑,重重地倒在了地上,还未等他人伸出手时,她自己已用尽全身力气,眉头一皱,慢慢爬起。那时,仅仅这一个小小的动作就拨动了我的心弦,让我第一次发现了中国人与外国人截然不同的两面。时间的链,串起记忆,已成完璧。刚开始英语“超级烂”,自己本想这个外教肯定和中国教师差不多,说不准只教学习好的同学,像我这种语言都沟通不好的同学估计连话都不会和我说。没想到,她每天都会叫我回答问题,并且仔细地给我讲那些我难以理解的题目,有时,还会坐在我身旁简单聊几句,纠正我的音调等,所以每节课我都在不断提升。慢慢地,我变得不再自卑。

当我不会做题时,是她教会了我一种英语阅读的方法;当我听不懂时,是她耐心地用英文慢慢解释;当我自卑时,是她的热情让我一步步得到今日的自信。她,就是我初中第一位不同寻常的外教——来自纽约的格罗利亚女士。

她的教学应了一句中国的俗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今,她已不在此处教学。碎叶吹花凝紫霞,绮梦月升我心房。格罗利亚女士,我尊敬的外教,你就这么毅然地走了,带着梦想去寻找那无忧无虑的“世外桃源”了,而留给我们的却是一片遐想与思念。唉,也许,是我太羡慕三毛的浪漫了,也想体验一下学习上的“撒哈拉”的情趣,而我却没看到昔日充满欢乐的圣诞晚会,那隐藏在潇洒背后的辛酸与沟通障碍上的无奈。

快乐

初二了,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的英语水平在日益提高,学校开展了一门加方(编者注:加拿大方面)科学课,而担任本科的外教是一位阳光又帅气的小伙子,他叫保罗。兴奋之余,“杯具”的事情发生了''这个学科是加方课程,笔记多,需要大量的词汇积累。啊!完了,估计得赶夜车背单词喽!嘿嘿,既已加冠,开始拼了。

保罗先生在教学方面有自己的独特方法,他会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还经常带领我们自己动手做实验,他非常幽默,尤其是他那丰富的肢体语言时常让人捧腹一笑。课堂上,他常用总结、绘图记忆等方式让我们牢记知识,讲课之余,他还会带我们做游戏。一次,下课铃声打响了,我们正准备起身,结果一句可恶的声音传来:“Go on!”我们用惊奇与诧异的目光相互对视,再转头定神一看,保罗先生龙飞凤舞地写了一行字:“Tbday is Aprn fool’s day!”我们恍然大悟。保罗先生却坏笑了一声,只听我们一个个张大嘴巴发出尖叫。嗬,多么幽默的保罗先生呀。我想这种寓教于乐的娱乐教学法应该推向全国各地,让我们能在玩中学,学中乐,非常轻松就掌握了所学的内容。

回味

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成长是一种蜕变,三年与外教的学习生涯即将画上一个大大的句号。而这三年的中西合璧教育,让我在思想的海滩上,挖掘出了色彩斑斓的贝壳。花,绽放了春的眷恋;雨,低落了夏的情愫;雁,归去了秋的苍茫;雪,清净了冬的荒凉……年年岁岁,暮暮朝朝,翘首相望,从格罗利亚女士到保罗先生,直至如今的葛列格先生的教导,一切恍然如梦。虽然苦,可苦涩之后,是唇齿间的留香;虽然累,但辛劳之后,是人生的财富。

“问世间财富为何物?”从来就没有过定论。或许财富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财富的内涵才重要。兴趣是我们的原动力,而三年来在外教的帮助下,我体会最最深刻的是追求的过程和无私的奉献。我与外教共品的三道茶,将是我无数个脚印后所奠定的所有财富。

上一篇:六五普法-心得体会下一篇: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