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英语Myhome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8篇)
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案
一、教材依据
本课时教学是依据小学英语PEP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A部分 Let’s learn和Let’s do设计而成。
二、设计思想
这个课时的教学目标本来主要是:
1、让学生掌握单词study,bathroom,bedroom,living room,kitchen听说与认读。
2、能说唱“Let’s do”部分的内容并能做出相应的动作。本人根据学生的实际程度和课程理念出发,又增加了两个教学目标:
1、能听说词汇watch TV, read a book, have a snack, take a shower, have a sleep。
2、完成一个交际任务:介绍自己的家。采用了新课标倡导的“任务型”教学途径。在教学中,新单词的教学都应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呈现,并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语言结构、富有韵律和动感的“Let’s do”以及学生所喜好的歌曲和游戏活动进行大面积操练,巩固新语言,最后给出新语言框架:This is my home.You can see a living room, a bedroom, a ….I can watch TV in the living room, I can read a book in the study ….Welcome to my home!,通过老师示范、尖子生示范,让学生学会介绍自己的家,并在交际活动中活化新语言,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单词study, bathroom, bedroom, living room和kitchen,并能在实际情景中加以运用。2.能听懂并发出一些指令,如:Go to the living room/ ….Watch TV.Read a book.Have a snack.Take a shower.Have a sleep.3.能用下列语言简单介绍自己的家:This is my home.You can see a living room, a bedroom, a ….I can watch TV in the living room, I can read a book in the study ….4.培养学生对家的热爱。
四、教学重点
1.能听、说、认读单词study, bathroom, bedroom, living room和kitchen,并能在实际情景中加以运用。
2.能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家,培养学生对家的热爱。
五、教学难点
能理解并会说Have a snack.Take a shower.Have a sleep.等语言,并能用下列语言简单介绍自己的家:This is my home.You can see a living room, a bedroom, a ….I can watch TV in the living room, I can read a book in the study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每人准备一张自己家的平面图。
3.教师准备study, bathroom, bedroom, living room和kitchen的单词卡片。
七、教学过程
Step1: Warm-up(热身导入)1.介绍话题
T: Boys and girls, look at the screen.Today, our topic is “My home”.Who can read?(ask some Ss to read the topic)
In this class, we’re going to talk about “home”, everybody here should learn to introduce your home to us.OK? Ss: OK.2.Sing a song In the classroom T: First, let’s sing a song, OK? Ss: OK.Step2: Presentation(新课呈现)1.教学living room(唱完歌曲,多媒体出示一幅living room的图片。)T: Is this a classroom? Ss: No.T: What is it? Ss: Living room.T: Yes.This is a living room.Follow me: living room, Ss:(read one by one)T: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living room? Ss: I can see a table, a sofa, a …, a TV.T: Let’s watch TV, OK? Ss: OK.living room.T:(多媒体出示一幅TV图。)Do you like watching TV? S1: Yes.T: Let’s go to the living room and watch TV.S1: OK.T: Go, go, go.Go to the living room, watch TV.Let’s go together.S1: Go, go, go.Go to the living room, watch.TV.2.教学study(多媒体自动切换成study的图片。)T: Is this a living room? Ss: No.T: Oh, we’ve got the wrong way.What is it? Ss: A study.T: Yes, this is a study.Follow me: study, study.Ss:(read one by one)T: What can you do in the study? Ss: Read a book.T:(多媒体出示短语read a book。)Do you like reading books? Ss: Yes.T: Let’s go to the study and read a book.Go, go, go.Go to the study, read a book.3.教学kitchen
T: Oh, I’m tired.I feel a little hungry.I want to have some snack.(教师拿出一些小点心,并吃上一块。)Do you want to have a snack? S1: Yes.T: Here you are.Have a snack.Who want to have snack? Ss: I want to have a snack.…
T: Oh, snacks are gone.Where can we get some? Ss: Go to the kitchen.T:(多媒体出示kitchen图片和单词)Follow me: kitchen, kitchen.Ss:(read one by one)T: Let’s go to the kitchen, have some snack.Go, go, go.Go to the kitchen, have a snack.4.教学bedroom T:(多媒体出示一些家具和小电器。)Look at these things.Can you help them get home? Ss: Put the TV in the living room./ Put the ….T: Oh, where should the bed go? Ss: Go to the bedroom.T:(多媒体出示
bedroom
图片和单词。)Follow me: bedroom, bedroom.Ss:(read one by one)T: Let’s sing a song “My bedroom”, OK? Ss: OK.5.教学bathroom
(唱完歌曲,多媒体自动弹出Mike的画像,并伴有声音“I’m tired.I want to have a sleep.”)
T: Oh, who comes? Can he have a sleep right now? Ss: No.He is too dirty.T: Yes.I think he should take a shower first.Take a shower, are you clear?(多媒体出示一张淋浴的图片。)T: Take a shower.(教师边说边做动作。)Who can do like me?(请学生边说边做动作。)
T:(教师指着Mike的画像。)Where should he go? Ss: Go to the bathroom.T: OK, let’s go.Go, go, go.Go to the bathroom, take a shower.Step3: Consolidation(巩固与操练)1.Let’s do
T: Now, let’s chant and do together.(教师播放课文Let’s do的录音。)2.说说房间名
T:(多媒体出示一张home的图片。)This is my home.You can see a living room, a study….Who can say like me?(请部分学生学着说。)3.贴贴房间名
T: Now, please take out your pictures and write down the name of your rooms.(学生拿出自己的home图,将单词卡片贴到相应的房间。)Step4: Extension(拓展延伸)1.介绍自己的家
T:(多媒体出示一张新的home图。)Look, boys and girls, this is my new home.You can see a living room, a ….I can watch TV in the living room, I can read a book in the study ….Can you introduce your home now? Ss: Yes.T: Take your pictures and introduce your home with your partner.(多媒体出示师示范语言,学生同桌介绍自己的家。)
T: Now, who can introduce your home to the whole class?(请部分学生向全班介绍自己的家。)
T: Well done!Now, please walk around the class and introduce your home to your friends.(学生在教室自由走动,向朋友介绍自己的家。)2.Homework T: Today, we’ve learned how to introduce your home and you’ve done a good job.Please introduce your home to your teachers after the class.Bye-bye!Ss: Bye!
八、教学反思:
新课标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倡导教师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本人在教学my home 一课时就采用了“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并就教学得失谈谈自己的想法。一.设定有效任务
“以话题为主”的方法的倡导者认为:如果学习者对有关话题或题目表现出关心和兴趣,他们就容易产生使用新语言的动机。因此,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确立一个与学习者紧密相关并能引起他们兴趣的题目,以激发他们开展对该题目的调查,并把语言的使用当作该项调查的必要的、核心的组成部分。(赫德尔森)这样,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中,使用语言的目的就会与语言的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实践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本课时的话题my home,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学生在课余也很乐意跟同学谈起这一话题。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我考虑到学生的程度比较好,而且他们的准备工作很充分,如果一节课只让他们掌握几个关于房间名称的单词会比较单薄,于是我就结合“Let’s do”部分的内容,增加一些有关各个房间功用的词汇,扩大信息量,给学生布置一项介绍自己家的学习任务。上课一开始,我就提出学习任务,让明确学习目的,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通过新授呈现、操练巩固学习新语言,最后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语言,达到“能介绍自己的家”的目标。二.树立“大课堂”观
所谓“大课堂”就是指教学时间不能只局限于课堂40分钟,而要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教师有了教学设想之后,就应及时告知学生,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到任务活动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从准备到实施都有他们的全程参与,让他们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在教学这一课时前两天,我就给他们布置了预习作业,让他们画画自己的家,去找找家里的各个房间用英语分别是怎么说的,学生都能兴致勃勃地去准备。这样,大部分学生在上课之前其实就已经学会了部分甚至全部新语言,减轻了课堂负担,使补充教学内容和增大信息量成为可能。另外,也为任务的实施提供了时间的保证。
当然,课堂上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也不能成为任务型教学的终极目标。我们更应该放眼于生活课堂、社会课堂,让学生在真正的生活中去使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这节课中,我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介绍自己的家,然后让他们在教室里自由找自己的好朋友介绍,最后结束时,再让学生课外向老师介绍自己的家或者家里来客人时,带客人一边参观一边介绍。这样,就拓宽了学生学习和使用语言的渠道,达到了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理想境界。三注重榜样示范的作用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比较弱,学习策略比较欠缺,对语言的整体把握能力也不够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榜样示范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并且还要注重示范的层递性:由教师示范或借助媒体示范到尖子生的示范再到大面积练习,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不仅在教学词汇和说唱时强调示范,更重要的是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注重示范。我以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感染学生,激发学生说与做的欲望。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之前,我给出语言框架,先自己示范介绍,然后让尖子生学着模仿,再分成四人小组相互介绍,最后再让学生自由到好朋友地方介绍。这样,学生学得扎实,学习任务也能顺利完成。
一、适当铺垫, 引入故事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译林新版《英语》四 (上) 第一课时story time的教学。文本以对话形式展开, 故事的内容是Yang Ling和Liu Tao到Mike家做客, Mike和Helen分别向他们展示了玩具汽车和贴纸。其中, 本节课要学习的语言知识是Howmany... do you have?的问答以及日常交际用语:Can I have a look?Can I have one? Sure.
在故事的引入环节, 教师引出故事的背景:It is Sunday.Liu Tao and Yang Ling are visiting Mike’s house.随后, 教师引导学生预测故事内容, 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这样的问题, 能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 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
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 他们猜想故事中的人物会谈论玩具, 会一起看书, 也可能会一起谈论喜爱的动物等。在此基础上, 学生能在真实的情景中说出真实的语言。以下是学生的对话:
S1:Welcome to my home, Mike.
S2:Thank you.Your home is nice.
S1:Look at my toy dogs.
S2:How lovely.Let’s play!
S1:Great!
二、提供语言感受, 整体输入, 理解故事大意
在学生预测故事的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看动画, 在整体情境中感受语言, 并获取故事中的主要信息: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教师利用教材中配套的动画, 引导学生整体理解故事大意, 并在看动画的过程中理清故事主要信息:Mike has toy cars.Yang Ling has stickers.在看动画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 如, 用眼、用耳、用脑、用心等感受故事的情景和内容。学生在多种感受中, 积极地接收各种信息, 逐渐形成通过整体接受事实、领会故事概要的能力, 根据感受到的相关信息猜测、推断生疏词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逐步养成认真观察、仔细聆听、积极思索发现等积极学习的形象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三、借助文本情境, 学习故事
1.形象阅读, 发展学生思维
形象阅读要求学生能够将阅读材料与真实生活联系起来, 特别是与学生自身的经历、知识、观点联系起来, 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教授第一幅图对话时, 教师充分利用课文插图, 引导学生进行猜测、联想、预测。
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 想象Liu Tao会怎样介绍自己的玩具汽车, 学生能在真实的情景中思考如何表达, 学生生成的句子如下:
S1:Liu Tao, Look at my toy cars.
S2:Liu Tao, I have some toy cars.Let’s play.
S3:Look, they’re my toy cars.
S4:Come and have a look, my toy cars are here.
教师对于学生生成的句子及时板书, 并继续引导学生想象Mike会怎样赞美Liu Tao的玩具汽车。学生运用已学过的语言知识进行意义表达, 如, Wow.How nice! How beautiful! I like your toy cars.
教师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思考他们会说些什么, 并用自己的语言编对话, 虽然孩子们自己编的对话没有教材中的完美和生动, 但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想象、思维,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预测文本内容, 并验证自己的预测。而阅读过程也逐渐从枯燥的“字面阅读”过渡到形象的“图片阅读”, 给中年级的课堂增加了一抹色彩。
2.自主阅读, 品味故事
阅读英语故事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综合语言能力。故事本身作为一种阅读素材, 有利于给学生英语的感受, 培养他们理解英语的能力, 并在阅读中获得英语体验, 扩大词汇量, 学习、巩固新的语言现象。同时在阅读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欣赏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3.自主阅读, 获取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YangLing和Helen的对话, 并在故事文本中找出:HowmanystickersdoesYang Linghave?学生通过结合图片阅读故事的方法, 找到问题的答案, 并通过看图, 点一点图片中sticker的数量, 理解了fifteen的含义, 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发音的指导。
4.自主阅读, 体会人物情感
学生阅读的过程, 不仅是学习新知的过程, 更是体会人物内心、体验情感的过程。对于中年级的学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心情, 体验情感, 并获得情感的提升。
小学生年龄较小,有其独特的年龄段的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都是教给学生“先算什么法则”“再算什么法则”等,然后让学生进行机械的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保证了学生的做题量和对数学题的熟练度,但是长期的机械练习,会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
一、充分利用课本教材
有很多教师在课前备课的时候,往往为了让课堂看起来充分,内容丰富,会找很多的课外内容,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课本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充分利用课本教材生动的教材内容,既能够立足于课本,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练习,又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然后教师进行教学,这样经过独立思考练习,能够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还能够在教师进行授课的时候加深知识点的印象。教师进行四则运算教学的时候,不能脱离课本,也需要以课本教材内容为基础。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现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进行改革调整,强调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要注重将课堂学习的主权放到学生的手里。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是也需要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处在小学年龄阶段,正是教师可以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四则运算是需要学生掌握了运算法则后能够熟练的应用,即使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再多的题练习,也比不上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自主练习掌握得更加透彻。所以,在四则运算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进行完小学数学四则运算教学后能够及时进行反思,反思出自己在课堂教学上的不足,然后在下一节数学课及时改正,这样教师才能够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能力和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徐颖.如何处理好“脚踏两只船”:浅谈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的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5).
在上课后,我对这次活动写下了一点点的个人反思,希望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帮助与进步,同时也更希望与所有的小学英语老师进行探讨与交流,从而共同进步。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1、课堂活动的趣味性与有效性到底如何才能更好的得到有效的统一?
我们很多的课堂设计都会包括很多的游戏,但往往会一不小心就成了“为游戏而游戏”。整堂课看起来似乎很热闹,但一节课下来,问学生学到了什么,或是掌握了几个句子,大多都是不知道。众所周知,趣味性固然重要,但是课堂的有效性更是重中之重。任何活动的设计都应为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服务。如果活动偏离教学目标,即使形式再活泼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我认为我们课堂教学活动千万不能错位了。
2、如何把单词教学溶于句子教学当中
很多老师在上课时,只强调单词的教学,进行枯燥乏味的机械操练,往往忽略了把新授单词与已学的句子有机结合。其实单词只是语言教学中的一个个体,我们应该将个体容于整体当中,单词很重要,但更不能忘了与句型的操练结合。只有运用将抽象内容具体化的直观教学方式,创设活泼有效的认读活动,自然真实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读,能让学
生学以致用,既有趣、又学到了知识,提高了单词的记忆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语言就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如何更好的对话教学
对话应该是最难上、最难处理的一个大难题了,但是,要知道,再长的对话,再难的对话它也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的,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把它分解开来上呢?一个长的对话,我们可以把它分解成3个、4个,或是更多的小对话来进行教学,等小对话熟悉了,再把他们连回去,不就完成了整篇对话吗?此种方法可归纳为总---分---总。
4、如何在课堂内合理、有效使用录音机的跟读的教学
大多老师在课堂上纯粹地让学生听一遍录音,听前预先没有向学生作任何的`要求,给人的感觉只能是为了使用录音机而使用录音机。其实,这一环节很重要。因为录音机的示范作用、感染作用极强,尤其对农村小学生来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规范朗读的习惯,打下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矗所以我认为一定要有时间留给学生听及跟读,但是跟录音读应该放在哪个环节更好呢?
我认为放在presentation后practice前进行更好。在呈现后,学生基本能认读教学内容,趁机顺势让学生跟读、仿读进行有效操练。教师让学生跟录音读不要只留于形式。目前录音机在我县大部分学校十分普及,录音带的成本也不高。推广使用录音机和录音带是既经济又有效的做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录音机,让学生模仿真实、地道、自然的英语,从而在英语初学阶段在语音语调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日后的英语学习铺平道路。
1b:总体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的较好。但还存在不足的方面:对后进生的关注欠缺。在教学中,个别后进生理解、反应慢,有点跟不上老师的教学,就有些心不在焉了,在做其它的事情。在今后教学中,在教学学习、练习中要针对性地对这些后进生采取一些方法、策略:小组学习、一帮一等形式,来调动后进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a:总体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的较好。但还存在不足的方面:对后进生的关注欠缺。在教学中,个别后进生理解、反应慢,有点跟不上老师的教学,就有些心不在焉了,在做其它的事情。在今后教学中,在教学学习、练习中要针对性地对这些后进生采取一些方法、策略:小组学习、一帮一等形式,来调动后进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b:本节课的存在的问题:
1、大的线路是存在的,但是却给别人在小线路上有点凌乱的感觉。原因在于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一些知识点做了无谓的重复,有些罗嗦与累赘,先后顺序的安排也因而给人的感觉有点颠倒。warm-up在时间的使用上也过于费时,过程不够精练。
3a:本节课中,在学习“十几”数字的表达中,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然后把规律应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3b:在教学句型“I have”的时候,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句型的意思和用法,而是通过拿直接手中的包,学生手边的笔文具盒等等,一遍拿着东西一边说 I have...让学生理解和领会她它的意思和用法。这些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更易理解,利于学生的输入
4a: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抓信故事中的动物特点,模仿他们的动作语言,学说他的所说的话,融语篇教学于情景表演之中,让学生在表演中练。
4b:在复习英文数字单词one至sixty过程中,对非整十的英文数字进行了归纳比较并板书,结果用了过多的时间,导致Step4 Extension的 “综合活动——数学竞赛”这个教学环节没有时间展开,不能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5a:本节课充分利用和开发英语课程资源。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力求通过多样化的操练和游戏活动,创设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但也存在着问题:复习的环节时间过长,有些拖沓,造成后面的内容学习时间不够。
5b:本课注意学习日常生活的安排,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因此我设计了课文表演,但表演没有表演性,没能让每个孩子开口。
6a:本节利用多媒体引出新短语,并自然而然地把新短语融入到句型It’s time to„中,同学能很快地接受语言信息,感知语言,领悟语义,并增强对新知识的记忆。
6b:本节课安排小组调查活动给同学提供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机会,同学们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更好地掌握、运用所学内容,增强了学习英语自信心,调查后的汇报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既可以反馈同学的调查结果,又让同学再一次得到了实践的机会。7a: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显著特点是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以文化背景知识为切入点导入所学知识,在有节奏的说唱中体验语言,在完成任务中巩固所学语言,在轻松愉快的行动中输入语言,在表演中运用语言。
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反思 Unit1 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是在“教室(classroom)”这一熟悉的场景下,让学生学会谈论教室(包括教室里的东西),在教室里发生的一些事情等,学习一些日常交流用语,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了解一些语言文化,并在大量的、有效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现将本课的反思总结如下:
1、英语学习是语言的学习,语言学习是培养理解、表达技能的问题,不是单纯的知识问题。不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译,不五官并用、并以脑为主导是不能多快多好地掌握英语这一技能的,所以在课堂中我利用录音机,图片等让学生听,说,练,让学生边听边指,力求学生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2、本节课学生学习兴趣足,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整体效果不错,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个别学生有点紧张,不敢回答问题,怕老师同学笑他,我虽然及时用眼神、语言进行鼓励,但是做的还不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及时鼓励,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英语课堂上畅所欲言。Unit2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学习单词school,cousin,并能够初步运用that,from等单词。学习句子:She’s from Taiwan.Which class are you in? 学习字母组合ir在单词中的读音。学唱歌曲:My Happy School.。因此我们在导入的时候就先播放音乐,让学生们欣赏歌曲,增加学习的兴趣。通过游戏环节,让学生们复习所学的知识,又能引入新授课的内容。在教授新课的时候,注意单词“that 与this” 的区分,在句型She’s from Taiwan.Which class are you in?的教授中,我采用了大量的全班对话,小组对话,同桌对话环节,目的是巩固所学的句型,尽量让学生在本课内,能将这两个句型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学,宝岛台湾也是祖国的一部分,在拓展练习时,融入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制作表格,学以致用,将英语融入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学会互相合作。Unit3 本课围绕教学,设计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如讲解评价,激起兴趣,一开始就把班级分为五大小组,形成竞争机制;复习热身,做好铺垫,通过歌曲,报数活动使得新旧知识自然衔接;呈现新知,多种操练,既有全班操练,小组操练,个人操练等多种方式。
1.立足学生,方式多样。活泼有效并富有趣味的操练单词,比赛贯穿课堂,活用“消消乐”游戏,介绍自己的农场等任务型教学等。媒体多样,利用学生熟悉的动物声音和图片,歌曲等,让学生感兴趣。
2.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迁移的学习方法学习新词。如:教完15(fifteen)后,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构词特点,让学生尝试学习16(sixteen),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寻找学习,记忆方法的能力。Cow单词教学时,同样以学生学过的now how down引出,让生自己拼读,发现规律。3.引导学生学用结合。课堂上郑老师创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拓展活动,即介绍自己的农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4.表述具体,借鉴性强。每个环节都考虑到呈现的形式,借助媒体和活动方式,甚至语言表达,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Unit 4 Time Lesson 7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能听,说,认读主要单词:clock, o’clock, time。2.能听说读句型:What’s the time? It’s ten o’clock.It’s eleven fifteen等。教学重、难点能听说读句子What’s the time? It’s ten o’clock.It’s eleven fifteen.以及掌握时间英文表达方式的规律。为了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并将所学的知识自然有效地运用于生活实际。因此本堂课的教学思路的设计结合了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课堂教学以与每位学生密切相关的“时间”为主线贯穿始终。
基于小学英语“指导——自主学习”这一理念,我在课堂上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使用实物、多媒体,营造了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并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将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我鼓励他们在游戏、活动竞赛中大胆展示自我,让所学的知识得到升华,把所学知识转变成为真实交际的能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并尊重每一位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学习目标和策略,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实践表明,和谐、民主的氛围有利于解放学生思想,使学生思维活跃,从而敢想、敢说、敢做、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大胆创新,这样有利于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在实践中他们学会自我评价,由此产生的成就感又转化为无穷尽的学习后继力。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才能跟上新教材所蕴涵的新理念。unit5
本课开始时,营造英语的语言环境,设法让学生进入学英语的状态。利用歌曲复习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句型,既调解情绪,又为新课教学做铺垫。利用多媒体引出新的短语,并自然将新的短语引入句型中,学生能很快接受语言信息,感知语言,领悟语义并增强对新知识的记忆。“小小作曲家”播放伴奏音乐,鼓励学生用三个新词组来翻唱老歌,以此培养学生乐感和创新能力,爱唱歌是所有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优美的音乐中操练所学短语,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创设情景,学习句型,并在学完后用所学句型进行操练,做到当堂学习,当堂巩固,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小组调查活动给学生提供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机会,学生们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更好地掌握御用所学内容,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学生有种意味未尽的感觉。Unit6 这节课教授的内容是闽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6 PartA.本课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询问他人的早餐”,要求学生在相应的情景中,会使用What’s for breakfast?并作出回答,培养学生运用句子谈论三餐的交际能力。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课件、卡片等创设较为真实的学习情境,运用歌曲、游戏、采访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努力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引用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明星人物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敢于开口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语言实践。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年纪小,敢于表现自我,学习积极性很高,教师的鼓励、调动,使他们说英语的欲望很强。此外,我在本节课中坚持操练巩固,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课的单词milk、bread和tomato学生掌握的较好,孩子们能快速的根据图片说出单词,但是对于句子的掌握还有待加强,如I like them.和They’re good for you.等,要求学生把它们读出来有一定难度,这跟课堂上句子的操练较少,方式较单一有关系,课文的学习也不够充分,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改进。
Unit7 Christmas在本课的Warming-up环节我播放了歌曲《Jingle Bells》来营造气氛,并导入课题。然后创设情境“Santa brought you many presents.” 结合课件复习了单词pen,pencil,pencil-box,ruler,bag等,接着导入新词robot和computer的教学,最后进入句型教学。每个环节都很紧凑,衔接得很自然。在教学句子What presents do you want?I want a„„时,让学生复述句子,老师板书这种做法很好,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充分操练了新句型。因此在教学What present does he/she want ?He/She wants a „„时也可利用此方法。大部分学生对do-does,want-wants这种单三大概念掌握良好,在教学中老师让一位学生上台抽卡片,其他学生用 What present does he/she want?提问,老师点个别学生猜,既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好地巩固操练了句型。但有部分学生What present读得不够清晰到位。在课文学习中,老师通过让学生听音回答问题、自读课文、请个别生带读课文,最后再听音跟读,循序渐进,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在最后4人小组进行调查填表时,由于老师的要求不够明确,导致部分学生开小差,课堂有些混乱,如果分两人小组互相问答进行调查,然后填表后投影出来,由老师问,其他学生答,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达到了操练所有句型的目的。同时,在小组活动时,老师可走进学生中,这样对课堂的调控也有一定的作用。总体来说,这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得科学合理,但课堂调控还应多加强。Unit8 Spring Festival
我以歌曲Happy New Year 热身,然后以春节传统活动——放鞭炮导入课题,接着让
学生听录音,整体感知新知识,随后以时间为主线,教授本课单词、词组和句型,充分运用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等,采用形式多样的操练方法,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用贴金币、发红包等评价机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本课的重点知识: How do you spend Spring Festival ? We make dumplings / have a big dinner /„ 新知识教完,我设计了一个游戏:Listen and choose.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听力及对新知的理解,接下来是听课文录音的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遍听完,回答问题:
冷集镇小学 陈慧怡
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在第一单元的基础上逐步延伸的,难度适中。主要学习的是schoolbag 里面装的东西:Chinese book, English book, math book, story book, notebook, 同时也适当复习了以前学过的pencil, eraser 等单词,都属于学习用品及书本类的单词。同时引申出的句子及对话也是关于此类的。What’s in your schoolbag?学生的掌握情况良好,基本上都能说会用,只是个别难度大的单词和句子需要多加练习。
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首先就是发音问题,在这一单元表现得特别明显。因为这一单元的单词出现了th的发音,也就是咬舌音,这是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本单元的math book需要特别注意发音。很多学生由于以前就没有这种咬舌音的意识,比如:以前学过的常用单词thanks, father, mother, brother 学生的发音都是错的,所以说纠音一个既长期又艰巨的任务!当然在课堂及早读上我都带领学生大量练习,效果不错,但是还需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积累,这样在自己的发音上就会有很大的突破!
其次便是对话问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自己编简短的英语对话是他们的技能目标之一。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单词量少,以及哑巴英语作祟,学生学习有点被动,不愿意自己动脑编写自己的对话。我也采取过多种方式进行鼓励,让他们比赛等等,也有一定效果,学生能简单的用自己的话说几句,但效果不明显。当然,这也是需要多加练习的,所以我已经坚持每节课都让学生自己编英语对话,哪怕只有两三句,只要是自己的对话,并且能在同学面前表演出来,这对于他们而言就足够了!我相信只要我们一直坚持下去,学生一定会摆脱哑巴英语的学习方式的!
最后就是书写问题,这也是我们教学中必抓的一个问题,主要体现在大部分男生身上。表现为:书写潦草,不按照四线三格的要求写,写错单词(多字母或少字母)等,问题比较严重,我在课堂上多次强调,也采取了一定的奖罚措施,部分学生有所改进,个别学生仍需加强。在第二单元的教学中,我继续关注学生的书写习惯和上课习惯的培养,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小结如下:在教学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在英语字母的书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分不清英语字母的“印刷体”和“手写体”,经常把五一些字母写成印刷体比如: Ll的小写字母写成了一竖;Kk的小写字母没有钩。针对这一现象,我首先告诉学生字母的“印刷体”和“手写体”的是有区别的,让学生注意观察。经过一段时间的纠正,绝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所教字母的书写并能够正确的书写单词。
我处于英语教学工作的一线, 接触到不少教师, 也问过他们对阅读教学的想法, 发现他们对阅读教学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模式, 即交流——导入——预讲部分知识——听第一遍录音提问——听第二遍录音提问——自己看书填表——复述——拓展——家庭作业。用旧教材的思想理念来简单处理新教材, 这里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不能理清新教材中语篇之间的个体差异, 单纯复制教学模式。
如六年级第二单元What a day?的Story time版块, 很多教师开篇跟学生Free talk: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Where did you golast weekend?类似过去式的句型问答来引出活动, 从而引出这部分的内容来进行学习。接着进行常规的问答, 一节课的重点就是学生或听或看或填表, 帮助学生了解这篇日记中所涉及的活动和单词。我认为在处理该版块的时候首先关注的应该是日记的英文格式, 而不是日记中的活动。其次, 应该关注如何写日记, 以什么为线索来写, 而不是很多活动凑在一起就是篇日记。再次, 应该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日记, 了解体会Yang Ling的情感, 自己得出What a day的正确含义, 当然这当中还涉及诸多动词过去式的运用。将以上几方面有机地融合起来, 分详略, 分主次, 让学生通过这一版块的学习, 懂得如何写日记, 如何按照时间或天气编排自己的活动内容, 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才是一节成功的课。
第二个普遍问题是:教材钻研不到位, 各版块时间安排不合理。听了很多教师的课, 我发现他们通常喜欢在读前把课文的词句另创情境都新授完毕, 然后才进入课文文本的处理。这时往往耗时在十五分钟以上, 有的甚至高达二十分钟。一节课总共才四十分钟, 上了二十分钟才进入正题, 这不能不让听者大掉眼镜。结果读中仅仅进行了八分钟, 甚至有的只有五分钟, 就跨入读后拓展。整个一节课算下来, 读前二十分钟——读中八分钟——读后十二分钟, 最重要的读中成了处理最马虎的环节。
如新教材的第三单元Holiday fun的Story time板块, 听了几节课, 开篇通过图片引出景点单词, 费心创设新的情景, 或谈论自己去过的旅游景点, 引出单词bund, summer palace等。姑且不论教师去过的景点恰好与书上相同, 就看时间的分布, 如此Free talk, 再teach新单词、新句型, 学生再Free talk, 时间已经去了近20分钟, 而本课的中心Holiday fun还没展开。在这20分钟内, 由于教师的引导不到位和学生自己的词汇缺陷, fun这个词学生几乎没有体会, 这样设计课堂对吗?
第三个普遍问题就是:教者忽略了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仅仅就教材讲教材。通常一整节课, 学生都是跟着教师的教学步伐而前进, 回答教师的问题, 完成教师的操练, 找到教师要找的句型……很少有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学会辨认语篇指示词语, 培养学生的推理技巧、跳读技巧、览读技巧等。
如第一单元The king’s new clothes, 教师在指导阅读是往往要求学生模仿录音, 注意语调高低和轻重, 我觉得更应该教给学生体会情感, 知道为什么这里要重读那里要轻读?本单元Story time板块, 国王的地位、心理, 骗子的地位、心理, 小孩子的年龄、心理等都很重要, 教师只要稍加引导, 六年级的学生很快就能自己揣摩出语调、语气, 那么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就会惊喜连连。不少学生即使在背书时候的神态、语气、动作也都配合得恰到好处, 远胜过机械盲目第模仿跟读。
从语篇教学的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版块来看, 常见以下问题。
第一是读前版块, 教师忽略了背景知识对于文章理解的重要性, 不能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预测。阅读是一个语言心理的猜测过程, 读者运用自己的知识对文章的下文进行预测。读前的大部分工作应该是激发学生的知识库从而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实际的英语课堂中, 很少有教师做到这点, 比较常见的就是教者为了讲单词、讲句型、讲语法而忙碌, 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课堂的顺利进行。
第二是读中, 学生不断跟着教师的步伐回答一个又一个问题, 思维发展的扩散性严重受到限制。读中是读者阅读检验预测、修订预测并进行新的预测的过程。可惜的是, 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少有教师让学生根据背景或图片进行预测, 往往直接给予学生两三个问题后, 要求学生听录音或看动画后来回答。教师抛出的这两三个问题其实也是一个预测的过程, 应该让学生自己来得出。
就教师直接给予学生问题来看, 层次不清、难易不当、重要性不明确是普遍的问题。不少教师处于“提两轮问题, 只要问题不一样就行”的错误逻辑中, 或者粗糙地处理成第一轮两个简单问题, 第二轮三个复杂问题的循环过程。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思考, 这两轮问题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是否是第一轮猜测后的修正?是否是首轮问题后的细化和深化?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是否捕捉住了关键信息?……实际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环节很少反映出这些要点, 导致整个读中平淡如水, 缺乏重点, 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三是读后, 很多教师采取的形式过于单一, 多是复述。读后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鼓励学生将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相联系, 将所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在这一环节, 我们可以采用的形式有很多, 可以以提问检查的形式进行, 可以通过学生自我汇报的方式进行, 可以采取让学生自己写读书笔记的方式进行, 还可以模仿写作……在以上都做得不错的时候, 不少教师在活动介绍上又出现语言过于复杂、问题模糊不清、目标层次不明的问题。
关键词:新教材;板块;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68-1
一、新旧教材板块结构的异同点
对话、词汇、句型、阅读、活动、语音、歌曲、歌谣组成了《牛津小学英语》四年级教材的单元板块。小学《英语》四年级教材各单元板块为:Story time(课文学习),Fun time(趣味操练),Cartoon time (趣味阅读),Sound time(语音学习),Song time∕Rhyme time(歌曲演唱∕歌谣诵读),Checkout time(复习检测),Ticking time(自我评价)(何锋,2012)。小学《英语》的板块有保留、合并、删减和增加,我们要学习新教材,明确单元板块功能及内在联系,有机组合,使单元中的几个课时前后连贯。
二、新教材各板块间的内在联系
小学《英语》四年级的单元教学可以设计成三个课时:故事板块教学、词句板块教学和综合板块教学,二、三课时可根据板块内容组合。本单元的板块组合:【第一课时】Story time,学生在snack bar这个情境中感知语言环境,为第二课时词句的学习作好准备;【第二课时】Fun time,Rhyme time和Checkout time,延伸第一课时故事的语境,学习相关词句;【第三课时】Cartoon time,Sound time和Ticking time,通过前两课时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语言基础,这一课时学生应灵活运用语言知识。
三、新教材教学案例的分析研究
1.故事板块教学。小学《英语》的故事都是围绕单元的某一个话题展开,教师应带领学生整体感知故事,在整体理解对话、领悟单元话题后,再进行故事细节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學知识。
【案例1】
Step 1. 课前铺垫词句学生听“Im hungry”这首歌,说出听到的食物单词,接着说说其余食物的单词,而后用“Magic box”这一游戏巩固新单词并操练句型“Id like...”,以此作为故事的学习作适当铺垫。
Step 2. 课中学习故事学生带着“Who?”“Where?”两个问题观看动画,整体感知故事,教师引出课题“At the snack bar”,并设计自读课文连线、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对故事有更好的了解。
Step 3. 课后表演故事学生小组合作表演故事,并根据老师的问题来总结点餐所用句型,同时区分健康食物与垃圾食物。
【评析】 案例1中,教师适当铺垫词句,再整体引入故事。在教学故事时,教师采用“总分总”的形式,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局部学习、整体输出,真实的语境让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2.词句板块教学。词句的教学不能脱离语言环境,教师可以先复习,再延伸故事情境,过渡到词句的教学,最后带领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练习词句。
【案例2】
Step 1. 复习故事教师通过询问故事复习单词和句子,并让男女生分角色为动画配音。
Step 2. 单词学习教师安排了跟读、分类、表演等活动来让学生学习新单词。
Step 3. 操练句子上一环节中,学生用“Would you like...?”“Id like...”来模拟对话,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猜、听、说来复习词句,并把词句融合在韵律诗中。
Step 4. 学习反馈学生通过猜、听、连线来反馈本课时的学习内容。
【评析】 案例2中,教师从复习故事入手,复习词句、故事配音,延伸到本课时词句的教学。教师设计表演、韵律诗等活动来练习词句,让学生在相对完整的情境中学习词句,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境。
3.综合板块教学。综合板块的教学是对单元的复习,在学习了两个课时之后,学生已有一定的语言基础。教师在设计的教学活动时要和单元话题密切相关,创设完整的语境,可以先综合复习前两课时的内容,再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整体输出语言知识。
【案例3】
Step 1. 综合复习课前复习韵律诗“Would you like a pie?”,并衍生到与食物相关的韵律诗,再通过游戏复习单词,从而引入话题“snack bar”。
Step 2. 综合运用(1)卡通学习。教师直接从话题“snack bar”过渡到卡通的学习,通过猜、看、说、读、演、配音的形式来呈现卡通。(2)语音学习。教师延伸卡通的情境,设计结尾引出“kitchen”,过渡到语音学习。
Step 3. 综合评价教师先请学生总结本单元所学内容,接着让学生互评,最后提出四星要求。
【小学四年级英语Myhome教学设计与反思】推荐阅读:
小学四年级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06-29
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教学反思01-09
浅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与反思07-23
闽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单元教学反思04-04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师教学反思03-13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05-20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运算06-06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集10-05
小学英语四年级教学设计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