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案设计(精选12篇)
2006年, 笔者在第一次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这一内容时, 按照课本的内容编排顺序进行教学, 一节课下来, 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令人瞠目结舌。一个班38个学生只有17个学生完全理解和掌握除法竖式并能正确计算, 其余学生对于除法竖式的书写均有不同程度的错误。主要错误情况如下:
从统计情况来看, 学生的错误主要集中在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上, 近40%的学生不能正确地书写除法竖式, 10%左右的学生横式答案会忘写余数, 5%左右的学生偶有计算错误。这节课的内容真的有那么难吗?到底难在哪里?这些问题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二、归因分析——探寻错误的成因
(一) 学情和教材分析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三年级下册第22页的教学内容, 该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既是学生在熟练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基础上的提升, 又是后续学习“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基础, 更是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基础, 所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
另一方面, 按照教材的内容安排, 教师需要在一课时内让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类型并非只有教材中的例3, 同时本节课的重点“理解并掌握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 的笔算方法”需要突出, 并且还要突破“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 怎么办?商的最高位定在哪里?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后有余数怎么办?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等等难点。所以, 这一课时承载着太多的重任, 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
(二) 错因剖析
1. 学生受经验影响, 格式错误
由错误情况统计可以明显看出, 学生的错误主要集中在“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上”。学生由于受经验的影响, 计算难度不大的除法题, 更愿意口算而非笔算。所以, 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能够直接口算出结果时, 学生更容易甚至更喜欢直接写答案, 而不愿拘泥于形式一步一步计算。如上页中的图1.1、图1.2和图1.3即此类情况。其实答案是正确的, 但是不正确的计算格式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是不利的。
2. 教师不了解学情, 过于乐观
在教学过程中,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教学只用了3个课时, 而期间对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没有任何的铺垫和渗透, 直接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教学。由于教师对学情的不了解, 对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和水平过于乐观, 教学过于依赖教材而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种种原因, 导致了学生错误的产生。
3. 教材编写跨度大, 难以把握
反观教材, 笔者将人教版的实验教材和省编教材就“除数是一位数除法”单元的知识编排做了对比分析, 具体编排见下表:
从上表不难发现, 实验教材的内容安排显得大气和粗犷, 新课程更重视估算的教学, 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而省编教材却彰显了步步为营、扎实推进的风格。实验教材在安排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两道例题以后直接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除法教学, 它的教材设计缺乏阶梯性和层次性, 对学生而言知识跨度较大。而省编教材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则用了4道例题, 之后又用了两道例题来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教学, 练习和巩固的量有一定的保证, 而且对题目类型的剖析也要比实验教材来得深入。从上表教师可以感受到省编教材的细致与周全, 它给了学生充分理解、运用和巩固的时间, 步步深入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和算法。所以实验教材大气的设计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三、系统思考, 有的放矢——难, 亦不难
2011年, 第二轮使用新教材, 由于有了2006年的前车之鉴, 在教学该内容时就特别慎重。在认真研读教材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笔者对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
(一) 分析学情, 关注难点
课前笔者立足学生和教材实际编写了前测卷, 并提前一天对三年级两个班共计65名学生进行了前测。前测卷主要根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选编了6道不同类型的计算题, 前测结果整体情况如下表:
从前测结果分析来看, 学生对于“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上的数正好能整除”以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最高位不够除且前两位除后无余数”的两种题型口算正确的人相对较多, 正确率分别为92.3%和75.4%, 而同样的这两题能正确列竖式的学生就大大减少了, 正确率只有23.1%和18.5%。对于后面的四道题由于学生未学过相关知识, 不能正确书写除法竖式, 只有极个别提前接受过教育的学生能够正确计算。从前测结果分析可以发现, 学生对于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主要困难在于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上。
(二) 分解难点, 拾级而上
由于课前笔者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有效的前测, 也发现了学生的学习难点, 即“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以及除法竖式的意义理解”, 所以在新课教学前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有效的设计, 以便能更早、更好地弥补教材或学生的缺失。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1. 课前复习, 巩固算理
由于学生在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的内容前刚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无论被除数是两位数还是三位数其算理都是一致的, 除法竖式的书写也有其相通性, 所以, 在新课教学前需提供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练习, 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算理,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明确竖式的正确写法。因此, 笔者在教学新课前设计了“24÷2和54÷3”这组练习, 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反馈交流算理, 从而进一步明确除法竖式的正确写法。
2. 预设困难, 逐层深入
在前测中笔者已经明确了学生学习的难点, 所以在新课教学时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台阶, 进而有效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
教学新课前设计一组复习练习“24÷2和54÷3”。设计“24÷2”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格式, 可以有效避免口算的影响, 在进一步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明确“笔算除法需要从最高位除起, 依次计算”。而设计“54÷3”的价值在于除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正确的除法书写格式外, 还可以让学生复习巩固“当最高位除后有余, 余下来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合并继续除”这一计算方法。
新课中先出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上的数正好能整除”的类型, 如246÷2, 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 在解决的过程中学会计算方法的迁移, 明确从最高位算起, 依次计算。接着出现256÷2, 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明确算理和算法。第三层次再出现与例题同类型的题目256÷6, 通过256÷2与256÷6对比思考“百位不够除怎么办”的问题。如此步步为营、层层深入, 有效分解了学生的学习难点。
3. 突破难点, 加强理解
尽管笔者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为学生的难点学习搭建了台阶,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算法,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对于算理的理解, 只有基于理解基础上的方法才是永恒陪伴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 笔者在搭建学习台阶有效分解难点的同时也借助小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如:256÷6=42……4
小棒图辅助算理理解:
第一步:把2个百平均分成6份不够分, 就把2个百分成20捆10根的小棒, 然后和5捆10根的小棒合在一起变成25捆10根的小棒 (即25个10) , 然后把25捆10根的小棒平均分成6份, 每份是4捆10根即4个10, 还多余1捆10根的小棒。
第二步:余下的1捆10根的小棒平均分成6份不够分, 就需要把1捆小棒拆开和6个单根的小棒合并, 成为16根小棒再分, 此时能分成每份2根, 还多余4根。
使用小棒图辅助对算理的理解, 更有助于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四、成效评估
一节课后, 笔者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细化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各类题型, 并针对不同题型出了后测卷, 课后马上对所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共计65人及时进行了后测。从学生的后测结果来看, 笔者明显感受到学生的进步, 除极个别学生由于横式答案忘记写、题目抄错以及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错误外, 绝大多数学生整体的掌握情况比较乐观。
[关键词]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笔算 错误分析 纠正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41
在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时,因为学生已经学过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所以我认为学生会举一反三,很快就能掌握方法并灵活运用。然而在平时的作业和考试中,学生的计算方法和口算能力都没问题,但是正确率一直不高,解题速度也较慢。
一、常见错误
1.横式结果书写时,有余数的结果容易丢掉余数,或结果填的是被除数。
2.书写时数字书写不清楚,做题时误导自己导致错误。
3.看题时不仔细,导致看错数字,抄错题目。
4.计算过程中需要调商的忘记修改初商,直接改计算过程,导致商填写错误。
5.两位数乘一位数时要么忘记进位,要么算错;而退位减法时忘记退位,导致计算失误。
6.把除数四舍五入试商上商后,用商乘除数的时候不经意把除数看成了试商的整十数来算。
7.做完不检查,要验算的不验算,或只是形式上验算一下,根本不核对验算的结果和被除数是不是一样。
二、纠正措施
1.加强口算训练。
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针对试商速度慢的问题,我在每节课前5分钟都给学生做口算题,一般分为听算和视算两种形式,主要从培养学生听算能力着手。听算是用耳朵接收信息,刺激大脑,在一定的时间内迫使自己自觉积极的思维,训练口算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听算能力的提高能够带动笔算能力的提高。
对于听算训练,我从“100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着手,因为学生速度慢就慢在试商上,试商慢主要还是由于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熟练程度不够,如果100以内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学生能熟练于心,那么两位数除以两位数自然而然也就熟练了。
2.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细心审题的习惯。
教师要教会学生做题时要读一遍题,看清题目要求,画出题中关键词(如“第三题要验算”),列竖式时核对与横式数字是否一致,想清楚计算过程中的注意点后再动笔计算。
(2)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师要教会学生把字写认真,等号、横线用直尺来画,保持作业本干净整洁。这样学生就不会出现由于字迹不清导致的计算错误。
(3)仔细检查的习惯。
在学生做完计算题后,要求学生仔细检查,核对验算结果和被除数是不是一样;没有要求验算的,可以通过在草稿纸上验算或者通过估算的方法快速进行检查,等等。
3.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这需要教师不懈努力,认真对待每一节计算练习课,在每节课中做到时时提醒、次次强调,让学生把这些计算的好习惯和计算注意点牢记心中,体现在每一次的作业中。
4.注意学生错误的纠正方法。
如果将学生的错误罗列出来并一一在课堂中指出,花时过多,效果还不一定好。有些错误在集中讲解指出后,有些学生容易将错误记得更牢,反而出现更多的错误。所以教师应注意对学生错误的纠正方法,做到有的放矢,个个击破。
三、练习设计
计算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好计算法则,更要留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时间。为了提高学生的练习质量,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练习内容要有针对性、有坡度,练习的形式要多样。这样,学生进行计算练习时才不会觉得枯燥乏味。
如针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这一单元的计算练习,我认为可以这样设计。
312÷58= 264÷72= 540÷27=
96÷12= 792÷61= 602÷15=
这6道题中要有商是一位数和两位数的;有四舍试商和五入试商的;试商后发现需要调商和不需要调商的,最好还要出现商的末尾是0的题。做题前可以让学生将这些题先分类,学生可能是按照商是几位数,也可能是按照如何试商进行分类,分类完成后让学生估计商是多少再让学生计算,计算完后还可以将这些算式按照是否调商再次进行分类。这样设计,练习效果很好。
1比醚生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会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2碧岣哐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迸嘌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导学重难点
确定第一位商的位置,掌握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情景图和口算卡片。
导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比班看卡片口算
600÷3800÷2150÷3400÷8
320÷4360÷9420÷2420÷6
教师:谁来说说420÷2怎样算?420÷6怎样算?
2笨谒闶蓖时请两名学生用竖式板演54÷3,54÷6计算完成后,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的。
3辈虏馊绻被除数的位数增加了,计算方法会变吗?
4币入
教师:通过下面的学习,让我们从中找到正确答案吧。
二、自主探索,学习例题
1背鍪纠1的情景图
教师:请你观察这幅图,然后告诉大家你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我从图上获得这些信息,从某地到植物园有135km,开车3时到达。
教师:谁能根据你所获得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平均每时行多少千米?
教师:怎样列式?(板书:135÷3)
教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
2毖生试着用竖式计算
学生尝试自己探索并计算。
3毙∽榻涣
(1)教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呢?把你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是获得的成功和小组里的其他同学交流交流。
(2)小组活动。
4比班交流
选一个小组将竖式在投影仪上展示、讲解,其他小组如有不同意见可以提问,小组进行答辩。
教师追问:“4”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5辈挥眉扑悖判断下面商的最高位的位置
425÷9130÷3645÷4226÷9
明确: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时,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商要写在第二位,即十位上。
三、巩固练习,促进内化
1蓖瓿70页课堂活动
同桌两人相互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式,判断商是几位数,最高位是几。
2笔式计算
844÷4185÷5374÷7
(1)独立练习。
(2)评讲计算过程。
教师:同学们在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1: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要注意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
学生2:要记住余数要比除数小。
四、知识延伸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
信息窗一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页-5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以及几百几十的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2、经历探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教学预测:
一、新课
活动一:
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果蔬博览会的现场进行参观好吗?(师出示第2页情境图)我们到生产厂家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情况(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
谈话:根据你们调查了解的情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交流,选出你们组认为最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活动二:
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情况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平均天接待多少个客户?
2、平均每天签订多少万元的销售合同?
谈话: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咱们先看这个问题:平均天接待多少个客户?应该怎样解决呢?
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个小组研究的好。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
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讨论的结果和大家说一说?
生1:90÷3=30
6÷3=2
30+2=32
生2:9个十除以3得3个十,6个一除以3的2个一,30加2得32。
巩固练习:
做课本第3页自主练习第1题。
口算时让学生说明算理。
活动三:
谈话: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平均每天签订多少万元的销售合同?
谈话: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该怎样算呢?你们有信心自己解决吗?
生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生1:48÷4=12
480÷4=120
生2:480就是48个十,48÷4=12,12个十就是120.
巩固练习:
做课本第3页自主练习第4题。边口算边说明为什么这样做。
二、巩固应用
1、做课本第3页自主练习第2题。
2、做课本第3页自主练习第3题。
3、做课本第4页自主练习第6题。
2、做课本第4页自主练习第7题。
谈话: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该怎样计算?
三、小结
谈话: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
分层次布置作业:
特殊学生备课
教学内容:教材例
3、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2.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算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1.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的时候,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
2.通过比较除数和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来判断商是几位数。教学法:合作探究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笔算下列各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28÷2= 85÷5= 提问: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二、探究新知
1.谈话:通过刚才的复习,同学们初步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2.教学例3。
出示主题图。同学们喜欢拍照吗?小红和小花也喜欢,他们有很多照片,这天想要整理一下,数了数,一共有256张照片,用两本这样的相册正好插完,每本相册插多少张照片?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列式:256÷2 提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如果列竖式计算该怎样算呢?你会吗?
打开书17页,根据表格试着把竖式填完整。同桌之间合作完成。师板书,生说师写。强调:我们在进行除法运算时,每次除后余下的数都要和除数比一比,你会发现什么?余数小于除数。做完之后要验算,应该怎么验算呢?除数乘商,看是否等于被除数,师板书。
3.教学例4.小红和小花整理照片的时候,她们的哥哥给了一本新的相册,每页可插8张照片,把256张照片插到这本相册里,可插满多少页,还剩多少张?
提问:这个问题又该怎么解决? 256÷6 笔算中,2个百除以6,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为什么商的十位上是4而不是别的数?余下的“1”表示多少?结合题目,说说竖式中每个数表示的实际意义
提问:有余数的除法又应该如何笔算?除数乘商加余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4.观察对比
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发现:今天学习的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378÷2是首位够商,378÷6是首位不够商。一定要注意除到哪位,商到哪位,每一位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
5.回顾总结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应怎样计算?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试除被除数的首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知识运用
1.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576÷3= 386÷4= 2.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3.我问你答。
456÷3 546÷6 784÷8 656÷4 商是几位数?最高位是几? 4.填一填。
(1)678÷()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大应填()。(2)678÷()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应填()。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第19页练习四,第5题;
第20页练习四,第6题、第8题、第10题。
【教学反思】
一、两种教材内容的对比
二、两种教材设计理念的对比
三、对新教材教学的两点建议
鉴于上述对比, 我们在教学时既要体现新教材的编写意图, 又要用“扬弃”的观点, 吸取旧教材的精华.
1.巧妙结合, 突出重点
数形结合既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 也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这种方法如果运用得恰当, 就能化难为易, 使某些知识的构建更加直观、简捷,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扬优弃劣, 内化方法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学会连除运算,能联系现实情况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明确运算顺序。
2、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960个果冻可以装多少盒?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师板书:(1)960÷2=480(盒)
480÷4=120(盒)
(2)960÷2÷4=120(盒)(3)960÷(2X4)=120(盒)师:请同学们交流这样做的理由。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 活动三:练一练
1、第一题:首先让学生观察图表,理解题意,知道解决什么问题,再自主地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及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第二题:学生可以列90÷3÷5,也可以列90÷5÷3,但要让学生明白每一步计算的含义。板书:
960个果冻可以装多少盒?(1)960÷2=480(盒)480÷4=120(盒)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信息窗2: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明白商的首位写在十位的道理,并能进行正确熟练的计算。
2.经历新知识的探究过程,感受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创造性思维。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明白商的首位写在十位的道理 教学活动及时间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抢答
63÷3= 88÷4= 68 ÷2 = 480÷4= 390÷3= 660÷3=
2、笔算
64÷4= 68÷8= 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及时表扬学生。提问:这两道算式的商有什不同?为什么?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去参观了一次大型的国际果蔬博览会,今天我们继续跟随小记者来到了葡萄储运区和大枣储运区。请看大屏幕。(出示第5页情境图)
仔细观察画面,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回答发现的信息。
(1)有4个葡萄园,去年共产葡萄156吨。(2)有395千克大枣,每箱装5千克。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平均每个葡萄园产葡萄多少吨?(2)装395千克大枣需要多少个箱子?
(三)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咱们先一起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好吗?
出示问题;(1)平均每个葡萄园产葡萄多少吨? 2.应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回答算式156÷4,教师板书,为什么这样列式? 引导学生明确除法的意义:因为要把 156平均分成 4 份,求每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算。
指名读算式。
3.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平均每个葡萄园产葡萄大约多少吨。学生回答估算的方法。
通过刚才的估算你知道准确的商是几位数?为什么? 4.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特别的聪明,请每个同学自己尝试笔算在练习本上,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疑问的地方,你是怎样计算的?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师巡视指导。
5.全班交流,共同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先从哪一位除起?
1个百除以4不够商一个百,怎么办?
15个十除以4,商应该写在哪一位上?商是几位数?
6、一生板演竖式计算过程,并说说计算过程。
小结: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百位不够除怎么办?
总结:百位上的数不够除,就多看一位,用百位和十位合起来一起除,所得的商写在十位上,每次除后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
四、应用新知 巩固深化
谈话:同学们表现非常棒!用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2)装395千克大枣需要多少个箱子?
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应怎样列式计算呢?你们有信心自己解决吗? 下面请同学们做在练习本上。一生板演。学生独立做后全班交流笔算方法。师追问:7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跟前面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有什么不同?
8.师生共同总结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具体方法。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哪一位不够除就和下一位合起来一起除。(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3)每次除后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
五、巩固练习趣味拓展
谈话:同学们表现都非常棒!现在老师考考你。
1、商是几位数?商的最高位是几?
指名回答,说说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什么时候商是两位数?什么时候商是三位数?
2、自主练习第3题。先判断商几位数,再计算。指名说出商的位数,再独立计算,交流计算方法。3.火眼金睛辨别对错,并把不对的改正过来。先说说错在什么地方,再改正。提醒学生以后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4、自主练习第4题。让生读题,理解题意,分清数量关系,独立解决问题。集体交流算法。
六、谈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习了那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学生畅谈收获,教师表扬鼓励。板书设计: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156÷4=39(吨)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胡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课件出示口算题目,指名口算。
2.课件出示: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教师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其他学生做口算练习。
二、探究新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胡除法运算,以及多位数除以一位数胡计算方法。许老师和其他老师胡计算方法不太一样,下面我们康沃尔来看看到底亦什么不一样吧!
1.课件出示
2
5
4
16
16
0
教师讲解计算方法:
我们把除号看作椒一座城堡,城堡里面有三个士兵,它们分别叫做“2”,“5”和“6”.许老师现在想要占领这座城堡,扩大自己的领土。所以我就派了一名士兵去攻城。许老师派出去的士兵叫做“2”.它很强大,永远都不会死。现在我的士兵已经在城门外了,想要攻进城,第一步就是要杀死离我最近的一个士兵,那该怎么办呢?
我的士兵拿出了一个兵器叫做“1”.把它插在了城堡的顶上。现在用乘法计算。再做减法2-2=0。接着比大小0<2,所以许老师的士兵恋情兵器“1”打败了城堡里面的士兵“2”。
但是它很聪明,它去搬来了救兵,把“5”搬下来。现在我的“2”该如何打败“5”呢?(学生自由发言)对的,应该用兵器“2”做乘法,再做减法5-4=1,接着比大小1<2,我的士兵用“2”又打败了“5”。
它又去搬救兵,把“6”搬了下来,现在它们变成了“16”。那么现在我的士兵应该如何打败它呢?(学生自由发言)用兵器“8”做乘法,再做减法16-16=0,接着比大小0<2,我的士兵又赢了。
城堡里面还有士兵吗?城堡里面的士兵都被我的士兵杀死了,我成功占领了这座城堡,同时也算出来了的商。
这个计算方法是不是很有趣呢?
2.2.总结计算方法
那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个计算方法吧!
要攻城就必须先打败离我最近的士兵,
①商一个数上去,
②做乘法,
③做减法,
④比大小,
⑤搬救兵,
⑥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打败最后一个士兵,我就胜利了!
我们总结一个口诀出来,叫做“商、乘、减、比、搬”。
以后按这个口诀不止可以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还可以算四位数除以一位数,多位数除以一位数。
3.3.尝试计算,巩固新知
4.(1)师:用老师刚刚教的方法计算下面这几道题。课件出示:
(商有余数)435÷7=(被除数中间有0)504÷3=(被除数末尾有0)560÷5=(商中间有0)412÷4=(被除数、商中间有0)408÷4=(商末尾有0)550÷5=
(2)教师点评讲解
三、巩固练习,兴趣体验
分发列竖式卡片
四、总结提升,兴趣延伸
1、结合具体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紧紧围绕课本中有关风筝的主题图展开教学。将主题图内容编成有情节的故事讲给孩子们,或是请学生自己在预习时就以故事的形式讲一讲,可以使学生能在浓厚兴趣的基础上进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来,然后再积极鼓励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从细节入手,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
本单元的重点就是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为使学生能理解算理,充分运用各种学具,利用小棒摆一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理解算理、学习算法。特别是笔算第一次商后有余数的除法,利用学具的操作能顺利的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3、设计新颖的练习题,增多练习内容。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1**年**月**日,我代表了小学数学组参加了我校“我的模式我的课”的展评活动。在教研组等老师的帮助下,我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一课时。
一、准备
针对数学中比较枯燥的“计算类型”,我们教研组提出了“计算课型五步教学模式”,重点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从确立课型到最后展示,我做了这样的精心准备:首先,我认真研读了新课程标准,精心钻研教材教参,观看了许多优秀视频和,借鉴了部分优秀的教学设计。融合优秀资源,在我校多名优秀教师的帮助下,我大胆设计本课教学,大胆放手让学生操作,观察,得出结论。其次,查阅儿童心理学,了解学情,把儿童喜欢的游戏融入到课程中,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最后,小组合作讨论孩子们已经做得很不错,需要在数学语言和胆量方面进一步提升。
二、展评
这堂课虽然不是最精彩的一堂数学课,但却让我意外地看到同学们的变化。平时的课堂老师讲解得多,学生属于被动接受型,通过今天的课,同学们的自主探索能力提高,对于学习的热情也增加了。爱思考,爱举手的表现让我意外。通过小组合作,学生思维在相互碰撞,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还能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这堂课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新的生命力,让课堂更精彩。从而也反应出平时的课程需要多磨课,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对于学生要多启发,多鼓励,不在于学生天资有多聪明,而在于教师有多会引导。真正地学会放手,让学生来讲解题意,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存在问题
一节课下来,虽然让我和孩子们成长许多,但也有遗憾。我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同学们对于计算题型仍是不够细心。抄错数字,看错符号,口诀不熟等都是导致做题准确率不高的原因。因此,除了多练以外,还得纠出典型错题,分析错题。
2、大胆放手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操作、多交流,绝不以教师的权威扼杀学生灵动的思维。
4、学生害怕受挫,遇到数学中的难题就扔给他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多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养成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的心理。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2本课教学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教学口算例题时,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交流不同的算法,学生在对多种方法了解后,可以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口算;教学笔算时,让学生先估计商大概是多少,便于学生在除的过程中理解第一次得到的商应写在百位上,然后尝试列竖式进行笔算,引导学生将过去掌握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方法,迁移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的计算上来,优化新知识的学习过程,笔算后再让学生交流算法,着重讨论第一次得到的商4为什么写在百位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有个别同学计算还有困难,需要个别指导。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3本节课以回顾整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为重点,针对练习课的教学特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上我认为有以下优点:
1、本单元的知识点太多,也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解决问题中,所以,在课的开始,我以问题回顾,再现新知。接着,我让学生进行计算比赛,比一比看谁算的快,计算题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必不可少的,学生争先恐后,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一开始便具有十足的数学味,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于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法和算理的掌握。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数学情趣的激发,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文化的熏陶都应融入知识的教学中去。带着思考,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使原本平淡的一节课变得丰满,富有情趣和哲理。
2、给予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能使课堂充满生机。设计一要求学生先在小组中自由发挥,再进行分类解答。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了参与的机会。设计二让学生解答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实际问题,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绪飞扬,得到了我们理想的教学效果,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本课的练习紧紧围绕本单元的几个知识点来展开,既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注重学生估算意识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把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避免了为练习而练习。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通过有效分层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学中应注意的地方:
练习课比新授更难把握,一味的练习计算,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厌倦。练习课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明确练习的目的,避免为练习而练习。练习题的设计应从实际出发,把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数学化。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4《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1、结合具体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紧紧围绕课本中有关风筝的主题图展开教学。将主题图内容编成有情节的故事讲给孩子们,或是请学生自己在预习时就以故事的形式讲一讲,可以使学生能在浓厚兴趣的基础上进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来,然后再积极鼓励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从细节入手,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
本单元的重点就是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为使学生能理解算理,充分运用各种学具,利用小棒摆一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理解算理、学习算法。特别是笔算第一次商后有余数的除法,利用学具的操作能顺利的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3、设计新颖的练习题,增多练习内容。
计算教学,单纯的让学生计算势必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我联系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设计出多种多样的练习题,或让学生当火眼金睛孙悟空辨别对错,或让学生说笔算过程,或记录时间请学生比赛做题,或根据生活中的一个情景请学生提问解答,结合学生不同的计算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形式,使单调枯燥的计算练习变得生动有趣,贴合生活实际,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5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总结:
1、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等,自主完成了新知识的探索,顺利促成了知识的迁移。
2、在计算之前先让学生判断商的位数,并估算商的大约值,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和估算意识,而且为计算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再通过检验确保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培养了学生自觉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进行判断和检验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可能。本课以复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为知识铺垫,通过知识迁移类推,让学生自主探索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使学生明白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一致性,从而为学生掌握更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提供了方法依据,到这节课结束时,大部分学生都会计算四五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而且自觉进行检验。
4、因为本节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师适时指导为主要学习手段,大部分学生能积极进行学习活动并获得了成功体验,让他们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有一个平时成绩较落后的学生回答问题非常积极,而且连续上黑板做了三道题(分别是二、三、四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格式和结果都完全正确。全班同学给了他鼓励的掌声,他树立了对自己的信心,相信这一次的成功体验必将激起他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位学生的作业也完成得非常出色,真希望他能以此为动力,不断地进步,当然这也与老师的持续关注和鼓励分不开)。
当然,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怎样将计算教学与具体情境更加紧密的结合,做到既注重已有经验又关注计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怎样寻找他们之间的结合点呢?这是我很困惑的地方;又如计算前引导学生对商的位数和大约值进行判断和计算后的检验,一部分学生把检验视为完成任务而根本达不到检验的目的,这是我在计算教学中面临的问题,该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呢?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6对于例题,采用了两个问题进行教学:
(1)“估一估,大约是多少?”学生能得到70多的人不是很多,“有100多吗?”引导学生感受百位上的数不够除,越来越多的学生发现了需要用31÷4,得出估计。
(2)“那我们估计的是否比较准确呢?请你列竖式计算出准确结果。”学生独立计算。只有不到一半的同学能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为了留给部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提出了“你能像前面一样,验一验你的结果吗?”学生完成验算过程。在评讲过程中,呈现了两个学生的作业:一个正确,另一个“7”的位置写在百位上的情况?生生互动,解决“7为什么要商在十位上?”这个问题。教学反思第一部分的学习由于受昨天学生意外情况的出现,教学时过于谨慎,出现迈“小步子”领着学生学习的状态,现在想想,其实完全可以把四个问题变成一个大问题进行“放”:“先估一估,商大约是多少?然后利用竖式算一算,看看你估计的是不是比较准确。对于竖式计算,你有其他方法进行检验吗?试着做一做。”这样设计,学生可以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计算过程:估一估、算一算、验一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实践“课堂开放”,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在此基础上也让学生逐步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收”的过程中,先解决估计,然后解决算法,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计算方法:一商、二乘、三减、四落,而不是在整个学习结束后来总结。最后验算、总结,一是检验估计的方法是否正确,二是引导学生还可以利用乘法对除法进行检验,并引导学生总结回顾整个学习过程。第二部分的学习可以由三个问题组成:第一个问题不变,估计。第二个问题把“算一算、验一验”相结合,问题以块状呈现,在交流过程中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结合不同情况的展示,理解“7为什么要商在十位”。接着进行巩固练习,熟练方法。最后提出第三个问题:“今天和昨天都是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通过对比,建立联系,使孩子的数学学习可以螺旋式上升。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7今天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在教学过程中使我感受颇多。课上教师能够用谈话的形式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上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解决问题时由学生列式分析题意,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课上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这些都是成功之处,但是整节课下来教师感觉有些累,反思自己的教学觉得有以下几点不足: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过于放手。如在教学计算的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方法是由学生试着计算,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把学生出现的不同算法由学生板书到黑板上,再比较它们算法的不同,由学生把正确的计算过程进行讲解。课上学生能够找到算法的不同并且找到正确的答案,但是讲解的过程不是十分顺利。这个教学环节的处理应该是有教师的参与,由学生试算完成后,学生边讲由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板书。这样教学时,教师既能起到示范作用,用能让学生把算理说得更清楚。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定位比较高,没有预设全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学生在做计算时把十位上的数和个位 的零一起落下来进行计算,教师解决的不够到位,只是一代而过了。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没有想到学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所以在应急时有些草率了。
3、教师在突破难点时坡度比较大,产生了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突破难点时,有些倾向于注重方法的指导,欠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阐述。如“304/2”让学生判断一个算式的结果是三位数还是两位数,其实让学生能够说出百位上的3比2大够商1,所以商是三位数就可以了,而老师让学生总结这样的规律使学生感觉有些难,课堂气氛就下来了。
今天的反思便于今后更好的工作,以上几点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加以注意!!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8这一课教材内容。学生在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马上又接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而百位又不够除比较困难。所以我先采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百位够除,让学生先尝试列竖式,然后采用集体订正,讲解。这时板书出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白
①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
②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
③每次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其次再教学百位不够除,这是要得知另一方法:
④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前一位小于除数,要看前两位,这是要让学生明白商应该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上面。当学生明白除到了被除数的十位上了,那么他们就自然会懂得商要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上面,紧接着让学生思考一下商是几位数跟什么有关系,然后让他们判断书本上的20页自主练习第1题。这样,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快。
通过课堂教学和作业批改情况来看,学生存在以下问题:
①竖式没有写完整,②数位没有对齐
③还有少部分会出现移两位下来的;余数大于除数的。
采取措施:让学生多练习,多说计算方法,逐步达到正确、熟练地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9本节课是以刚学过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为基础,由旧知引入新知,可以很好地理解算理。通过学生独立尝试,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概括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需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再除的算理与计算方法。学生在经历一系列的计算练习后,感悟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步骤,并能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同时,在汇报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会倾听,并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为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在练习的设置上,从具体的尝试练习上升到抽象的算理,促进学生计算技能的发展。
通过课堂教学和作业批改情况来看,学生存在以下问题:竖式没有写完整;数位没有对齐;还有少部分会出现移两位下来的;余数大于除数的。对于这点,我认为应当让学生多说多练多找错。学生才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马上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在百位不够除,并且前两位数字和除数不能整除时,学生计算比较困难。我想在巩固练习课上多下点功夫,尽量让每一位孩子都能理解算理进行笔算。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10从开学到现在近三个星期的时间终于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这一部分的内容囫囵吞枣地结束了,总的感觉是学生掌握得不够好,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还不知如何确定在商中间(末尾)商0的问题,特别是从被除数上移下来的数不够商1就商0。如:615÷3中,学生往往把十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5同时移下来,故商为“25”的错误答案。而上学期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这一教学内容,两班学生全都掌握的,可一到这个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内容有些学生就感到棘手。也许是这部分教材内容设计上跳跃性较大。学生刚刚控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马上接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而百位又不够除比较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一)先让学生尝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百位够除,商的最高位要写在被除数的百位上。
方法是让学生先通过自己的预习,去理解先尝试列竖式,然后采用集体订正,讲解。总结板书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试商方法:即①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②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③每次余下的数都必须比除数小。(二)再让学生尝试被除数百位不够除,这内容要解决的方法:①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子前一位小于除数,要看前两位,这是要让学生明确商应当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上面;
②当学生明确除到了被除数的十位上了,那么他们就自然会懂得商要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上面,紧接着让学生思考一下商是几位数跟什么有关系,重点还是让学生自己多说,多练,这样,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快。从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一练来看,有的学生竖式没有写完全,有的学生数位没有对齐,有的学生把十位和个位一起移下来,有的学生余数大于除数的,还有的学生先全部把商写上去,没有用商和除数相乘的直接在被除数下面照抄一遍被除数等。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11通过这几次的教学我感受颇多,本节课通过练习回顾和国际果蔬会的微视频导入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比以往有所提高,并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解决问题时先由学生独立列式、再对结果估一估,然后小组动手分小棒验证。同时在课堂上能融入估算意识、数形结合、对比思想这些都是成功之处,但是整节课下来感觉比较累,结合几次讲课课堂教学状况,反思了一些教学上的不足:
1、在教学内容上,课堂容量过于小。往往是一节课来解决一个问题或是一个知识点。例如,这节课只解决一个问题。多数学生很快就会掌握课堂所学内容,对于已掌握的知识,学生的兴趣就会下降,课堂效率就会降低。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不集中,课堂节奏就会很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打破以前依照课本和教学参考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
2、在教学中课堂趣味性不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不难发现,兴趣是获取知识的重要因素,是学习的根本诱因。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更是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如果学生总是怀着期待和愉快的心情上数学课;上课时老师通过各中教学手段展现教学内容,学生的注意力被教师的课堂美丽所吸引,思维活跃,表情明朗,学习效率自然提高;这样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学生将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真正做到乐中学。反过来,如果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缺乏兴趣,就谈不上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成绩也就可想而知。然而,我在课堂趣味性方面做的比较差,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上课的语言不够生动,表情不够丰富。
3、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不敢放手。因为自己工作资历浅,课堂管理和教学经验不足,导致自己在教学是不能大胆放手给学生探索。如在教学计算的过程中,我采用的方法是由学生试着计算,在巡视的过程中把学生出现的不同算法由学生板书到黑板上,再比较它们算法的不同,由学生把正确的计算过程进行讲解。课上学生能够找到算法的不同并且找到正确的答案,但是讲解的过程不是十分顺利。这个教学环节的处理应该是有教师的参与,由学生试算完成后,学生边讲由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板书。这样教学时,教师既能起到示范作用,用能让学生把算理说得更清楚。
4、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定位比较高,没有预设全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学生在操作分小棒的时候,对于1个百不够分时,学生不能想到拆成10个十和原来的5个十一起分。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我没有想到学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所以在应急时有些草率了。
5、在突破难点时坡度比较大,产生了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在突破难点时,有些倾向于注重方法的指导,欠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阐述。如用竖式表示分小棒的过程时,偏重于学生对竖式的书写,让学生判断一个算式的结果是三位数还是两位数,其实让学生能够说出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不够商1,所以商是两位数就可以了,而我让学生总结这样的规律使学生感觉有些难,课堂气氛就下来了。
在反复地修改教案中,我深深的知道了学习不是简单的“搭积木”,而是一个生态式的“孕育”过程。必须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进行反思和学习,多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成为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12学习内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第一课时
学习时间:2月18日(星期一)
教学反思:
课堂情景再现
整个教学设计了两个大问题:
(1)6003=?你能口算出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请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2)9862=?你能用竖式算一算吗?想一想,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第一个问题在放下去后,学生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见板书)但由于是第一次提出把思考的过程记录下来,大部分学生都采用了文字记录,语言叙述正确,但比较繁琐,缺乏数学美简洁、明了。学生出现的情况完全在我预料之中,利用这个机会,我教给了学生记录思考过程的方法,这也是我教学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个学生叙述方法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把简单的方法板书在了黑板上(板书种第一种方法:联想)。※ 第二个学生在叙述方法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把简洁的方法进行板书了,没有让学生感受到这样书写的简洁、明了,于是自言自语说:同学说了很长的一段话,这样不够简洁,数学讲究的是简洁、明了,你看张老师在板书第一种方法的时候多清楚啊,你看简洁吗?(自我感觉牵强附会,但学生一起迎合:是)然后要求学生看我板书第二种方法,还和同学一起起了名称。※第三种方法很自然地也我是所为。※ 还有一位同学介绍了第四种方法。※ 三种方法呈现后,为了使学生能掌握记录的方法,全班进行了8002=?巩固练习,要求是:口算出结果,并把你的想法记录在作业本上。学生中80%采用了第一种方法,20%采用第二种方法,正确率100%。
第二个问题放下去后,学生呈现出两种状态:第一种是能准确的进行竖式计算,占全班20%;第二种是在百位上92商4余1,把十位上8和6同时移下,变成1862,学生无法解答,占全班80%。学生大面积出现这种情况是我始料不及的,因为上学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竖式计算,学生利用迁移,完全能独立解答,最多只有个别学生会出现遗忘的现象(上课前我的学情分析)。随后,我调整教学,请学生一起重温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见板书右:742)然后在我的带领下一起计算例2:9862=?在边计算的过程解决:4为什么商在百位上?最后进行了两题巩固:带方格的竖式计算。
课后反思
今天的`计算课,在以往计算课教学要求下,我力争体现新基础教育理念开放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熟练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记录思考过程。
第一个问题的解决,学生在呈现了多种方法时,由于受条件限制,没有投影仪,所以对于从文字表达到数学算式表达的优越性学生缺乏直观感受,体验不够强烈,故对于新的记录方式热情不高。在预设三种方法全部呈现后,第四位同学的方法没有认真倾听,原因是一方面脑子里只有教案,另一方面为了节省时间,所以忽略了第四个同学的方法,反映出在课堂上我还是在走教案,怕出现意外。
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开始的时候课堂还给了学生,但出现问题后,课堂完全在我的掌控之中,这时的课堂是假开放的课堂,这时的学生是听众。但是,为什么学生会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原因当时我不得而知,课后我想,也许是对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时候,学生对于算理没有真正理解,所以导致出现课上的情况(这也只是我的猜测)。现在想想,如果在课堂上我不是为了赶时间、完成教研,给学生一些思考机会、给学生一些话语权,也许就能自然而然找到,而且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开放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虽只有几字,但并非简单之事,要把新基础教育理念渗透到骨子里、应用于实践中,路漫漫啊!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13【教学内容】: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
【教材分析】:
本课复习的内容包括第四单元《100以内加减法
(一)》和第六单元《100以内加减法
(二)》,涉及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具体表现为: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和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和退位。
这些内容中,应该以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和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和退位为重点。【教学目标】:
1、经历分类整理的过程,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准确、熟练、灵活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形成初步估算意识。
2、在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整理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并能发现规律。【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课外活动?(生说:跳绳、拔河、阅读……)
2、小结揭题。
谈话:其实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也蕴含着许多数学问题,比如我们学过的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一下《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板书)
(一)复习100以内数加减法的口算
1、提出问题。
谈话:我们学校在读书月中组织了图书互换活动,仔细观察情境图,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2、独立思考。
谈话:重点想一想你计算的时候是怎样想的?
3、班级交流。
预设:三个层次:问题——算式——计算过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有选择地板书算式(1)25+7=(2)25-7=(3)35+20 =(4)35-20=
4、归纳小结。谈话:刚才我们用口算的方法复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时用分解数的方法,先分解大数,再进行加减。
(二)复习100以内数加减法的笔算
1、提出问题。
谈话:这是我们学校体育节跳绳比赛的情景,仔细观察情境图,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
(预设: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算式:(1)26+12=(2)26-12=(3)54-37=(4)54+37=
2、独立解答。
谈话:想一想你计算的时候是怎样算的?(找4名学生板演)
3、班级交流。
预设:(1)口算的,要充分肯定。
(2)笔算的。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楚竖式计算的方法。
4、概括小结。
谈话:(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2)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的从十位借一个十,在个位上加10,再减。(出示课件,齐读)
(三)复习分类,引导建构
1、提出问题。
谈话:刚才我们复习了100以内数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根据这些算式的运算符号可以分成几类?25+7= 25-7= 35+20= 35-20= 26+12= 26-12= 35+27= 35-27=
2、独立思考。
3、班级交流。
预设:可能分成加法类,减法类。
追问:(1)观察26+12和35+27的竖式,计算个位时有什么不同?这样加法又可以分为几类?(引导加法分成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
(2)观察26-12和35-27的竖式,计算时个位是否够减?不够减怎么办?这样减法又可以分为几类?(减法分成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
4、归纳小结。
谈话:刚才,我们把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先是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加法,一类是减法;接着又把加法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不进位加法,一类是进位加法;还把减法也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不退位减法,一类是退位减法。这种整理知识的方法叫分类整理法。
谈话:刚才我们一起复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大家学的都很好。老师现在来考考大家,有信心吗?(出示课件)
1、口算下列各题。(卡片)
2、火眼金睛辨对错
48 82 78 + 27 + 645 73 44 36 233、花儿笑了(算出结果,连一连)
68 28 39 43 34 11 + 8 + 1819
35-20 10+26 60-34、我是最棒的(接龙练习)
12+27=()+35=()-24=()-17=()+28=()-46=()+39=()
5、解决问题
春游活动中一班有36人戴帽子,二班有17人戴帽子,一班带了19个垃圾袋二班带了,31个垃圾袋。(1)一班和二班带帽子的有多少人?(2)二班比一班多带几个垃圾袋?(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谈话:今天我们复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表述(知识、方法、情感)。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试卷分析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教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说课稿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14在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后,紧接着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因为有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基础,所以在课堂上我采用和学生一起探究的方式,没有像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那样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而是脱离实物演示,边引导学生说算理,边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经过学生反复说,当时觉得学生对算理说得清楚明白,实际做题一定不会有问题。但是在批学生的练习时,却让我大跌眼镜,学生在笔算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①不知如何商商。
②百位除完后,同时把十位上和个位上的数字全脱下来。
③除到十位数字后,如能整除,个位的数就不要的了。
④数位对不齐。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我进行了反思:在教学中我有些想当然,忽略了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基础,以成人的思维去衡量了孩子,认为有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那还不轻而易举?而学生面对一位数要先除几个百,再除几个十,最后除几个一,被除数增大,学生除起来就感觉困难,尤其在百位和十位都出现余数的情况下,学生的思路出现混乱。所以我认为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仍要让学生建立直观表象,理清思路,才有助于学生掌握笔算的方法。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15前一段时间学生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这一部分内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得较好的学生,学到这部分内容有些学生就感到很棘手。我想可能是这部分教材内容设计上跳跃性比较大。学生刚刚学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马上接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而且百位又不够除的笔算比较困难。所以我先补充教学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百位上够除的情况。
例如:238÷2这道题,让学生先尝试列竖式,然后集体订正、讲解。这时相应地板书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让学生明确
①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
②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
③每次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同时我告知学生每次只能往下移一位,要一位一位地除。其次再教学百位上不够除的情况,出示例题238÷6后,学生先对这道题进行估算,然后我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以下问题:
⑴先用6去除几?
⑵当2个百除以6不够商1个百时,应该怎么办?
⑶23个十除以6,商应该写在哪一位上?学生在回答以上三个问题时,就能逐渐体会到笔算过程中的另一个方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前一位小于除数,要看前两位,这样学生就能明确为什么第一次的商必须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上面。
在之后的课堂练习中,我要求学生采用先估算再计算的方法完成习题。从学生的作业批改情况来看,存在着以下问题:
①竖式没有写完整;
②数位没有对齐;
③还有少部分出现移两位下来的;
教学
目标
⒈使学生初步掌握“五入”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
重点 使学生初步掌握“五入”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
难点 使学生初步掌握“五入”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用具 例题插图。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修改备注
一、复习
⒈竖式计算
⑴91÷20326÷50280÷30
⑵96÷32326÷53200÷43
⒉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个位是1、2、3、4的两位数除法,你认为试商时要注意什么?
二、教学新课
⒈引入新课
⒉教学例题
⑴出示例题图。提出问题,引出算式。
提问: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要知道“四年级二班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可以怎样例式?
⑵探索“252÷36”的笔算方法。
①提问:252÷36可以怎样试商?为什么要把36年作40试商,你估计商应是几?、
②独立尝试
让学生根据估计的商,试着算一算。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③交流算法。
先指名把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进行全班核对
再提问:商6对吗?为什么?
教师强调: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调商,命名余数比除数小。
⑶归纳概括
⑷比较,发现异同点。
让学生比较“372÷34”和“252÷36”的计算过程,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先独立观察、比较,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三、想想做做
⒈“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各题的竖式,然后指名口答,让学生说一说各题准确的商,并让学生说一说确定商的理由。
⒉“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题中两道小题的计算过程,找出错在哪里,并加以改正。
⒊“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全班核对。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调商过程。根据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五入调商)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案设计】推荐阅读: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数学说课稿07-11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说课稿03-13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的口算教案01-13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教学反思11-06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四舍调商)教学反思02-12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单元目标07-27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案05-02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案教学设计02-25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