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九课《儿童诗两首》(精选3篇)
设计者 : 李永景 审核人:马向丽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重点)
3、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难点)课前准备
1、找几首儿童诗读一读。
2、了解《水浒传》里面的英雄人物。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积累:
九纹龙 史进 花和尚 鲁智深 小旋风 柴进 智多星 吴用 及时雨 宋江 混江龙 李俊 飞天大圣 李兖 拼命三郎 石秀(自由读,谈论交流水浒英雄绰号)
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指名读导读部分的前三句。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儿童诗。刚才同学们读的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赞美童年的诗。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2、出示课时目标
⑴、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⑵、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重点)⑶、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3、板书课题。读课题。出示自学指导一: 诵读诗歌,感悟想象:
⑴ 生自由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想想每个小节作者所表达的愿望。
⑵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 交流反馈:
⑴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
①“我”为什么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②“我”为什么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如,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
⑵生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⑶师:让我们把整首诗串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
生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每一小结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每一小结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
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⑷ 全体齐读。出示自学指导二 自读自悟,理解大意:
⑴ 自读全诗,要求基本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等。
⑵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交流反馈
⑴ 指名读诗,交流预习所得,概括全诗大意。
⑵ 学生质疑,释疑。尤其是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语句教师有必 要加以解释。如:“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让学生体会“笑声”怎么会蹦跳?这说明什么? ⑶欣赏交流佳句,如: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 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自学指导三
比较鉴赏,模仿习作:
⑴ 默读两首诗,想一想,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⑵ 生探究、发现。⑶ 交流感悟。⑷ 师小结:
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第二首主要是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⑸ 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这两首诗中其中的一首,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与童年往事。
⑹ 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⑺ 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三、总结延伸。
童年的生活是一幅连绵不断的水墨画,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记 忆、收藏的场景,我们以往阅读了许多描写童年生活的文学作品,今天又学习了两首儿童诗,再一次打开了通往儿童世界的大门,请大家课外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
四、课堂检测
1、我的梦想是„„2、仿照课文尝试写首诗歌。板书设计:
儿童诗两首
我想——丰富的想象力、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童年的水墨画——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反思:
课时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huā bāo shī ruǎn xīgai xuān nào()()()()2、辨字组词
汲()管()辉()遥()极()馆()挥()摇()3、选词填空
痴迷 着迷 迷惑
⑴人类对飞行一直都很(),从远古长着翅膀的天使、天神,到今天的太空穿梭机,人类从未放弃过。⑵ 那里风景如画,令我()。发明 发现 发生
⑴ 科学家()了许多先进设备,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⑵ 考古学家在冰川里()了远古时胡微生物。4、读短文,回答问题。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胡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⑴ 这几句诗歌写国什么内容?你从中体会到国什么?
拓展阅读
我想把鼻子
安在花苞中。
闻着鲜花的气味,享受这美好的时光。闻啊,闻——
香味把我带入了甜美的梦乡。
我想把眼睛 装在白云上。
看天空美丽的云霞。看夕阳下通红的太阳。看啊!看——
美景把我带入了奇妙的幻想!
我想把双腿 安在太阳上。让太阳学会走路,去照亮世界每一个角落。走啊!走——
让地球充满了光亮!
我想把耳朵
装在鱼儿身上。听鱼儿窃窃私语,听大海怎么说话!听啊!听——
大海是我温暖的港湾。
花丛
蝴蝶停在绿叶上微微振翅,蜻蜓在阳光的沐浴下悄悄飞动。绿草布满了整个空地,调皮的孩子互相嬉戏,欢声笑语融入整个草地。
“哈哈哈----” “哈哈哈----”
榕树下
水珠在青青荷叶上滚动,蛙鸣一声一声富有节奏。
簇簇枝叶长满榕树,更想在树下品味书香。
哪知自己在现实中,却沉醉在美丽的仙境。
哇---
童年像一幅水墨画
自由自在,悠然自得。
儿童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朗读诗歌
1、出示课题《儿童诗两首》,说说你知道那些儿童诗。可以说说诗歌的题目,也可以背诵其中的一两句。
2、朗读课文,能把诗歌流畅的朗读下来。
二、比较朗读,理解诗歌
1、反复朗读两首儿童诗,比较: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
2、在充分朗读、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随机指导。(1)《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
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区别:组诗有小标题;每一节诗歌写的是不同的内容„„(2)《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
引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体会押韵和不押韵的区别,了解儿童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3)《我想》描写的是“我”的一些美好的愿望,《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是童年的生活学习场景。
①说说《我想》描写了“我”的哪些愿望? ◇“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 ◇“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 ◇“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
②说说《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 ◇在街头看书 ◇在溪边钓鱼 ◇在江上游泳
③朗读诗歌,体会描写的愿望和场景
三、感情朗读,体会意境
1、指导学习《我想》
(1)朗读诗歌,想象体会“我”的愿望。
①朗读诗歌,说说“我”的那么多愿望中,那一个最令你神往? ②默默诵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比如:“牵着万缕阳光”是怎样的感觉?“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呀,飞”是怎样的感觉?
③有感情的朗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2)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具体说说。◇春暖花开的时候,坐在绿绿的草地上„„ ◇在阳光下,春风中起舞„„ „„
2017.3.1 最新版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指导学习《童年水墨画》
(1)朗读诗歌,比上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①静静地在街头阅读《水浒传》。②鱼儿钓上来了,鱼在草地上蹦跳。③在江面上打水仗。„„
(2)细细朗读有关的诗句,体会其中的快乐。(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四、诵读诗歌,感悟语言
1、自由诵读诗歌,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特别的句子。(1)“牵着万缕阳光,/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2)“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3)“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
2、说说这些诗句特别在什么地方?(1)很有韵味。(2)语言中有图画。„„
3、朗读或背诵这些诗句。
五、作业
1、选择背诵诗歌。
1、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学习《我想》
(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指名读导读部分的前三句。
师导: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儿童诗。刚才同学们读的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赞美童年的诗。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二)诵读诗歌,感悟想象
1.生自由读诗。想想每个小节作者所表达的愿望。2.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 3.指名说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4.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节,为什么? 5.学生自由品读诗句。
(1)“我”为什么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2)“我”为什么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如,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
6.生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7.比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三)回归全诗,感受意境
1.师:让我们把整首诗串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
2.生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每一小结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
己的梦想,每一小结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
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4.全体齐读。
二、学习《童年水墨画》
(一)自读自悟,理解大意
1.自读全诗,要求基本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等。
2.指名读诗,交流预习所得,概括全诗大意。
3.学生质疑,释疑。尤其是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语句教师有必要加以解释。如:“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让学生体会“笑声”怎么会蹦跳?这说明什么?
(二)赏读诗句,学习借鉴
1.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
2.欣赏交流佳句。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
(三)比较鉴赏,模仿习作
1.默读两首诗,想一想,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2.生探究、发现。3.交流感悟。
4.师小结: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第二首主要是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5.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这两首诗中其中的一首,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与童年往事。
6.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7.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四)总结谈话,结束教学
【五年级语文第九课《儿童诗两首》】推荐阅读: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九课古诗教学反思04-18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第九课 导学案02-06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10-31
五年级语文第九册期末复习教案10-23
儿童诗两首五年级教案09-12
人教版五年级第九册语文教学计划07-18
新苏教版五年级语文第九册单元教学计划12-12
美术四年级第九课教案04-21
九年级语文外国诗两首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