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爱幼事迹(精选10篇)
“家”可以是不富裕的,但“家”一定时幸福和谐的。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如果一个国家大多数家庭不和睦,那么这个国家就谈说不上安定团结,兴国安邦,所以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应该积极努力,争创幸福文明家庭。我婚后生活在一个不寻常的家庭,在我和爱人的齐心协力下终于把家经营操持得幸福、和谐。我的幸福生活环境,总体说来就是做到了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子女。
刚结婚时,爱人的家庭条件,经济状况并不好。婆姐因感情不顺得了精神病,婆婆为此患有精神抑郁症,两人生病花去很多钱,还需常年吃药,生活十分困难,整个家庭都笼罩着压抑与不和谐的氛围中。我既然选择了照顾这个患难的家,就应该尽心经营这个家,我暗暗发誓一定把自己这个家建设的幸福、和谐!下班时间或周末我经常陪婆婆和婆姐聊天、散步,缓解她们的精神压力,我看了一些关于她们病情的书籍,知道怎样做才能使她们的病情好转,她们也渐渐的与我融入在一起,打开心扉,共同聊一些开心的事情,慢慢的婆婆的病日渐好转。
次年,我女儿来到这个世界,整个家庭又多了许多笑声。我依然日夜操劳着,既要上班,还要照顾幼小的孩子,收拾家务,更重要的是不能忽视对婆婆和婆姐的关心。现在的我倍感欣慰,婆婆的病已经康复,婆姐的生活态度也变得热情了,能正视自己的人生,我家每天都能够听到和谐的笑声,幸福的声响。
我孝敬老人的行为在亲戚、朋友、同事、邻居中受到好评,再苦再累我也无怨无悔。时光如梭,如今,我已中年,中年人是负担最重的,家中既有老人又有孩子,哪头也不能忽略。孩子渐渐长大了,教育好孩子,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使女儿能够健康成长,我们一方面洁身自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味;另一方面率先垂范,在孝敬父母方面,为女儿做出榜样。在我们的感染下,女儿孝敬长辈,长辈关心爱护子女,我们共同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庭。
爱人是我的坚强后盾,和我共同度过了这个家最困难的时期,在家互敬互爱,在事业上互相勉励和支持。我在工作中爱岗敬业、认真钻研业务,做好本职工作,经常受到校领导的好评。平实在教育学生时,我做的最多的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做真人,让学生“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教育学生牢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道理,教育学生一定要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亲朋的关心之情,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由于平时对学生的教育和关心,每逢教师节,都会收到学生发自内心的祝福,这就是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的回报。
人人都说,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做子女的基本的做人原则。老港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项目部部长,xx就是这样的一位好孝子。
记得那是XX年的7月份,他的母亲因咽喉部不适,去上海肿瘤医院就医。确诊为食道癌中晚期,必须立即住院治疗。而那段时间他的工作又特别繁忙,家中父亲自从5年前第一次发生脑梗塞以来,5年间已经3次复发,在家也需要有人服侍。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把父亲安顿好以后,他和弟弟俩人一天隔一天的跑上海,哪怕再忙再累,他都准时出现在母亲的病床边,喂饭递水,穿衣洗脸,事无巨细,直到二个月后,母亲结束了三个疗程的化疗回家。
回家以后,因为母亲是一位勤劳朴素的农村妇女,她以为自己的身体已无大碍,忙这忙那的。马洪刚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强迫母亲放下手中的一切,安心在家静养,自己则承担起了父母的一切生活起居。白天忙完了自己工作上的事情,晚上下班回家给父母洗衣烧饭等等,并且在父母的房间内搭了一个钢丝床,每晚陪伴在父母身边,直至母亲XX年9月故世。临终前,母亲说下了感人肺腑的话:我这一生有这两个儿子,我心满意足了,希望你们在以后的日子里把你们的父亲照顾好。
母亲的话他时刻牢记在心中。是呀,父亲孱弱的身躯已经承受了太多的病痛折磨,长期的老慢支加上4次脑梗塞,使得老父亲基本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白天需要有人看护,而他央亲戚托朋友,总算找到了一名符合老父亲心愿的保姆。他说:钱是身外之物,只要父亲开心了,就是我心里最踏实的时刻。
今年的6月份,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医院里下了几次病危通知单。他对医生说:你们尽力抢救,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挽救。在父亲生命最后的半个月里,他几乎没有一夜合过眼,没有洗过一次舒心澡。他根据长期服侍父亲积累的经验,帮父亲洗澡,翻身,进食,直到临终父亲身上没有一点褥疮。连医院的护士都说:像你们这样耐心细心服侍老人的,我们还是第一次碰到,真是难得。
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他的女儿也耳濡目染。从小尊敬长辈,爱护爷爷奶奶,第一次拿到工资了,首先想到的就是给爷爷奶奶买礼物。平时休息时间,总会跑到老人跟前嘘寒问暖。即便现在出嫁了,对公公婆婆也是尊重有加,和睦相处。
XX时刻记挂着老人们,从来没有节假日,不到外地闲逛,什么活计都干。平时不管工作怎么忙,她都会抽出时间,陪老人聊天解闷,了解每个老人的历史,从交谈中掌握老人的思想动态,并一一记录下来。每当天气变冷,她会及时提醒老人多加衣服;每当老人身体不适,她第一时间到老人身边嘘寒问暖、端水递药;每当老人外出时,她会嘱咐老人注意安全、早去早回;每当老人遇到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她会想尽办法、耐心开导,使老人开心释怀。
这些年来,XX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开垦敬老院的1亩多空闲土地种植蔬菜,长期养猪、养鸡,做到了小菜自给自足、每餐有荤有素,每年生产的小菜价值4000多元,25年来共出栏猪200多头、鸡1000多只,每年节省开支近万元。通过XX无怨无悔的付出,老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有了较大的提升,感受到大家庭的温馨。
20xx年11月6日,患老年痴呆症的李长妹外出到了傍晚还没有返回敬老院,XX将还在吃奶的五个月大孩子塞给邻居后就到周围去寻找,经过两个多小时才在山林里找到李长妹,原来老人摔伤了腿还迷路了。XX背起老人摸黑赶回院里,自己花钱买来药膏帮老人擦腿、买来针水给老人消炎,又从家里带来好吃的东西给老人滋补身子。在XX的精心照料下李长妹很快就康复了,老人经常跟别人讲:“要不是我小芬,我早就做孤魂野鬼了。”后来,XX还促成李长妹与高兴才两位孤身老人的黄昏恋。
大井镇敬老院里的陈国礼老人常说:“小芬啊,就是我们的亲生女儿!”院里的宁德忠头摔伤、邢国三患肝癌、姚德安得哮喘病、顾贵芝身体差,无论哪个老人跌倒损伤还是生病,XX都当作大事情,经常端水送药、送饭送菜到床前,还一口一口喂到老人嘴里。
20xx年5月的一天,78岁的陈文发突患脑血栓,医院表示已经无力回天,XX白天晚上守护在老人身旁,老人去世那晚已是深夜两点,她克制着惧怕心理,帮老人擦拭遗体、穿好寿衣,忙到天亮时分。
78岁的刘本良弥留之际把XX叫到床前,从怀里摸出一个包了几层的布包,拿出仅有的积蓄对她说:“小芬,钱留给我办理丧事,另外留给你,你对我这么好,今生不能报答你了。”
XX一心扑在服务老人的工作上,多年来默默无闻地操劳,20xx年2月患胃出血住进了医院。仅住了10天院,病情刚开始好转,还没得到医生同意,她就赶回敬老院照常工作。面对别人的不解XX回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这样做,值得。”
在家里,XX是一个好女儿、好儿媳、好母亲。XX的.婆婆患有骨质增生、通风等疾病,她每天下班后都搀扶婆婆在院子里走走促进康复。后来婆婆病情加重,在床上躺了六年,XX为婆婆洗澡、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侍候,从不厌烦。丈夫开着农用车帮人拉建筑材料,为了让丈夫安心在外挣钱维持家庭开支,公公病了、儿子因打篮球扭伤手……XX都一个人扛着。
在XX的影响下,她儿子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和上进心。每次买了儿子最喜欢吃的东西,儿子总是先拿给爷爷奶奶吃;学校组织给困难或患病的学生捐款,儿子捐的钱总要比别人多;坐公交车遇到老人时,儿子赶快让座并搀扶老人坐下;下雨天,儿子总是主动把雨伞让给离家远的同学用。如今,已上高中的XX儿子尊老爱幼、勤奋好学、成绩优秀。
——记清丰县城关镇中心小学五(4)班师怡晴
师怡晴,11岁,清丰县城关镇中心小学五年级(4)学习委员,学校少先队大队长。她心地善良,独立自强,尊敬师长,勤奋好学。一直来,她本着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爱亲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努力做好自己,把自己打造成既是爸爸妈妈的好女儿,奶奶的好孙女,外公外婆的开心果,也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榜样,新时代的好少年。
打小起,怡晴就是大人眼里最为懂事的孩子。邻里的朋友还整天在妈妈怀里撒娇哭闹时,她就在许多方面学会了自理自立。还是怡晴3岁时,她就开始学会自己吃饭,从不要大人喂;学会洗脸,学会上卫生间。上幼儿园后,其他小朋友整天哭哭啼啼,她却从不哭闹,还会帮老师哄其他小朋友。家里要是来客人,她会招呼客人坐,为客人端茶送水,且从不在客人面前乱跑乱闹。
上小学后,她越来越懂事了。她把爸爸妈妈对她的爱转化成刻苦学习、勤俭节约、尊老敬老的动力,深受邻里、亲友的夸奖。由于爸爸整天忙着做生意,家里所有的家务都妈妈承担。妈妈除了上班,还要买菜做饭,洗衣拖地;还要照顾怡晴年幼的弟弟及怡晴的爷爷奶奶;还要辅导怡晴的功课,很是辛苦。懂事的怡晴每天一放学回家就认真地做作业,不让妈妈操心。做完作业就开始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洗菜,做饭,扫地,收拾房间,带弟弟玩。晚上,妈妈做完了一天的活,累得腰酸背痛,她就拉妈妈在沙发上坐下,先送上一杯杯热腾腾的茶水,再帮妈妈捶背揉肩,接着说说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讲讲笑话,唱歌给妈妈听,让妈妈的劳累因为有了她的关心而减轻了许多。一次,妈妈生病了,晚饭也没吃,就躺下睡,她立即煮了碗面,送到妈妈床前,看妈妈吃了,又拿了自己贮钱罐的钱到卫生院给妈妈抓药。然后为妈妈端上开水,看妈妈把药吃了,又搬来凳子,一边做作业,一边守着妈妈,直到妈妈感觉好多了熟睡过去后,怡晴做完了作业后才安心去睡觉。怡晴不仅是对妈妈这样,在家这样,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是这样,对邻里邻居都这样。
怡晴的爷爷,奶奶年事已高,生活起居很不便,怡晴又成了他们的好帮手。首先是三餐之前,怡晴都要为他们备好碗筷,亲自请他们吃饭,然后亲自为他们装饭、添饭。有段时间,爷爷卧病不起,怡晴又总是和妈妈轮流前去送饭送水送药。也会像陪妈妈那样陪爷爷奶奶讲故事,唱唱歌,逗爷爷奶奶开心。怡晴的外公外婆住在另一个村,离怡晴家骑车要一个小时。但这不影响怡晴每个星期都去看望外公外婆一次。对于外公外婆,怡晴也就如同对爷爷奶奶一般,所以每当怡晴一出现在外公外婆的眼前,外公外婆总是脸上乐呵呵。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婆,爸妈妈过生日时,怡晴都要亲自制作一份小礼物,给他们一个惊喜。一张精致的贺卡,一个创意的模型,让他们沉浸在无比的喜悦和幸福当中。
不仅如此,在生活中,她还是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她从不吵着闹着要妈妈给她买新衣服。衣服旧了她照样高高兴兴地穿着上学。妈妈的朋友 家小姐姐的衣服穿小了送给她,她也都不嫌弃。每当取得好成绩,爸爸妈妈说要奖励她,她从不像别的孩子开口要钱或要什么贵重礼物,而只让爸爸妈妈买一本她喜欢的书作为奖励。
在学校里,她总是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树立良好班风、班纪的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学习上,她刻苦勤奋,她说要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妈妈为她的付出。工作上,尽职尽责,班级管理得有条不紊。怡晴同学的尊老爱亲,勤奋好学,聪明懂事的事迹,也为她自己赢得广泛的荣誉。
濮阳市美德少年事迹材料
姓名:师怡晴
电话:***
固镇县任桥中心小学刘慧娟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我时刻铭记在心。十年如一日照顾家中老人,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有一句俗话,床头百日无孝子,在我们家得到了新的诠释,注入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前些年八十多岁的姥姥突然得了脑血栓,卧床不起,由于母亲有风湿性心脏病,活动量大了就会晕。父亲有糖尿病也不能干体力活。照顾姥姥的起居都是我一个人承担,早中晚都要给年迈的姥姥做饭喂饭,夏天给她擦背,冬天帮她把被褥加垫加热,就这样三年多的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
后来姥姥去世了,而父母的身体状况也变得越来越差。2011年父亲的身体由于多年的糖尿病产生的并发症,出现了胸腔积水、心衰、肾衰症状。父亲在县人民医院住院一个多月,期间我一直边工作边照顾住院的父亲。因为母亲身体不好,只能在病房看着父亲吊水,而我的姐姐和妹妹都居住在淮北地区,她们也只是抽时间来看看,不能长时间照顾父亲,这个重担只好有我来承担。每天下午下班后我要做半个小时的公交车从任桥镇赶到固镇县城照顾父亲,向医生询问父亲身体的状况,帮父亲按摩身体、陪父亲散步。父亲在生病期间胃口不好,但是糖尿病人又有很多食物不能吃,于是我认真向医生请教,并抽时间上网查阅医学资料,然后下厨给父亲做了好多让父亲既能够加强营养,又不影响病情的食物。每天晚上在父亲休息之后,我便开始给学生批改作业、备课,等我完成这些工作之后看一下时间才知道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为了能够不耽误工作又能照顾好生病的父亲,我找到医生商量让他提前开好第二天的药,这样一来就可以省去第二天早晨排队拿药的时间,每天将药交到护士手里之后,我便放心的到校给孩子们上课。
父亲出院时,医生嘱咐我要让父亲多休养,我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将父母的早餐准备好,自己随便吃一点就赶到学校,有时把早餐带着边走边吃。放学后我第一时间赶到家给父母准备午餐,中午的时间很紧张,我几乎没有睡过午觉。同事们经常跟我开玩笑,说我忙的就像带电的陀螺一样,总是在不停的转。我的孩子在固镇上中学,正处于青春期,也是最需要看管与教育的时期,我却不能去照顾他,一直他一个人自己照顾自己。另我欣慰的是,孩子很懂事,也能理解我这个做妈妈的处境。虽然身上的担子很重,但是看到父母欣慰的笑容和孩子理解的眼神,我觉得只要家人能够健康快乐,我受点苦根本不算什么。
由于父亲糖尿病病情的加重,并发症又一次出现,这次是眼底出血,病后眼睛的视力又降低了很多,见到强光眼睛就流水,每天只好带着墨镜。平时吃饭时少多点就胃胀、胃酸,吃少了吧过一会血糖又降低了,又感觉很饿,全身就像虚脱似的。为了减轻爸爸的病痛,我又利用晚上的时间上网搜集一些关于糖尿病患者生活、饮食方面的知识,比如:胃胀胃酸我就到市场上买一些鸡内金回来洗干净,用电饼铛炕干,再捣成粉末,每天喝粥或汤时添加一勺在里面。在我的细心照料下爸爸的胃病好了,可是并发症又出现在了脚上,脚后跟干裂久不愈合,我又打听到用蜂胶能治好,于是我就买来蜂胶和电加热按摩洗脚盆。每天晚上我给父亲打好洗脚水,等他泡好后,我再给父亲脚上涂上蜂胶,几个月后,他脚上的开裂的部分真的愈合了。为了不使爸爸的脚病复发,我每天坚持给父亲泡脚,并买了一些中草药放在洗脚水里,并且让母亲也跟着泡脚。想想现在,父母亲的身体也在逐渐恢复。为了不耽误教学,我每年会在暑假期间让父亲住院调理身体,一来可以及时发现有没有其他并发症,二来不会耽误平时的工作。
在工作中,我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我把爱心和温暖无私地给予每一个孩子。在农村学校最需要帮助和关爱的就是留守儿童,他们由于缺少父母的照顾,大多生活困难,学习习惯差,渴望关爱„„我班的王云龙同学,爸妈在外地打工,只有过年才回家一次,九岁的他跟念中学的姐姐一起生活。2013年的冬天下着小雪,上午第二节课语文测试,我发现王云龙双手抱着肩直哆嗦,小脸也有些发青,原来他只穿一件薄衬衣在夹克里,我连忙脱下外套给他穿上。中午放学后,我顾不得回家,骑着电动车冒着风雪到街上给他买了一件棉袄。当我把棉衣给他穿上的时候,这个孩子感动得热泪盈眶„„我班还有一个叫刘帅的男生,爷爷奶奶对他十分溺爱,他越来越懒惰,天天不写作业,各科成绩都不及格,还经常欺负同学。我经常到他家家访,与他爷爷奶奶沟通,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还给他补习各门功课。每当刘帅有了一点的进步,我都会在班里表扬他,并且给他的爸爸或妈妈打电话夸奖他。在我的耐心辅导和帮助下,刘帅一点点地进步,成为一个受老师和同学喜爱的好学生,家长对我感激不尽。这些年来我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献,认真地履行着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我的教学成绩始终在全年级前列,在2014年全镇期末测试中获得第二名。2015年全镇测试中获得第一名。
一年中,有很多节日。如充满喜庆气氛的春节、开心的愚人节、给小朋友带来欢乐的“六一”
小学生作文大全
是这样二件事让我想到要设立这个节日的:有一次,我和姐姐去公园玩,我们看到一个老奶奶扶着拐杖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却没有人去扶。我和姐姐赶快跑过去扶起那个老奶奶。还有一次,我和邻居到广场玩,看到一个大概上幼儿园的小男孩正在单独溜冰,他突然重重地摔倒在地,居然没人理睬。我们赶紧跑过去把小男孩扶起来。通过这两件事情,我想应该设立一个尊老爱幼节。
我希望在这一天里,不管是在哪个地方,都会有大人们扶老携幼的身影。家家户户都会对老人们非常尊重,对孩子们充满关心。在这一天,我们要做个尊老爱幼的好孩子。
当然,我更希望每天都还是尊老爱幼节,每个地方都有大人们扶老携幼的身影。
三年级尊老爱幼的作文范文是不是对同学们有所帮助呢?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祝大家学业有成。
相关推荐:
三年级优秀作文:一个调皮的我
七年级(3)班黄涛
一、活动主题
尊老爱幼是美德
二、题目
尊老爱幼,从我做起
三、活动目的通过主题班会的召开,使学生知道在平时生活中,自己的行为存在著问题,从“自我”中走出来,懂得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尊老爱幼的好少年。
四、活动准备
1.拍摄同学日常生活中不尊重长辈的生活画面。
2.提取家长的话。
3.提取公益广告。
4.排练小品。
5.收集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尊老爱幼的事例,举行征文比赛并从征文的事例中评出“尊老爱幼小标兵”。
五、活动过程
(一)知道尊老爱幼是中华美德
1.主持人宣布“尊老爱幼,从我做起”主题班会开始。
2.教师讲故事
3.听了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围绕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美德进行发言)。
(二)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走出“自我”
1.播放几个视频,找自身的问题。
(1)放学时妈妈来接,一见面,学生就把重重的书包扔给了妈妈,并告诉妈妈,明天学校检查红领巾,让妈妈洗。然后,理也不理就跑著和同学去玩了。
(2)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家长不给买,一边哭,一边打家长。
(3)课间楼道内,大同学追跑打闹,撞倒了小同学,头也不回地就跑了。
(4)中午排队打汤,大同学直接加塞到小同学面前,还威胁小同学不许告诉老师。
2.表演小品《挤车》《嘲笑残疾老人》。
讨论: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画面,你们说说,他们做得对不对?为什麼?
(三)树立古今中外、身边同学尊老爱幼的榜样
1.听故事《孔融让梨》《黄香的故事》《好少年张斯振》《毛主席的故事》。
通过四个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故事;懂得尊老爱幼人人应该做,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2.播放孩子给妈妈端洗脚水的公益广告。
3.这个短片中谁最让你感动?为什麼?
学生自由发言。
4.树立现实中的榜样。
(1)《夸夸我家的好孩子》。
(2)班级尊老爱幼标兵的演讲。
(3)班中尊老爱幼标兵的小故事。
(四)学美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尊老爱幼的好学生
快板表演《争当尊老爱幼的好少年》。
2.教师总结。
六、活动延伸
1.评选尊老爱幼的优秀家庭。家长一起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征文、图片、自荐的形式进行评比。
尊老爱幼
尊老爱幼是中国传统美德,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着一些平凡的事:如给老人让让坐,扶一下、拉一下老人,你会在老人脸上看到慈祥的笑容,是那么温暖你的心。陪老人说说话,谈谈心,虽然老人都很唠叨,可他(她)的话都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关键是要给老人时间和空间,老人就像那西下的夕阳,如果天空一直是晴的,夕阳就会发出自然的光和热,其实只要你我用心就会发现夕阳西下时真的很美,老人需要的是关心和帮助,小时候常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现在帮助老人也是我想做的。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不只是爱自己的孩子,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得到爱,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我常为那些失去爱的孩子流泪,坏孩子不是天生就坏,是因为没有爱,所以才变坏。关心孩子,关心我们的一下代,祖国需要他(她)们,祖国的人民需要他(她)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之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说过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社会上十分重视尊老爱幼。如建了许多养老院和孤儿院,让那些老人能安享晚年,让那些被狠心父母抛弃的孩子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度过快乐的童年。
《中华寓言故事》这本书讲的内容都是关于我们中华的优良传统,每一个故事情节精彩,寓意深刻。当我读到《张良敬老》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触动很大。《张良敬老》这个故事讲述了张良刺杀秦始皇不成后到处流亡,在一座石桥上偶遇一位陌生老人,帮他捡回掉到桥下的鞋子,并且帮他穿上,从而意外获得了老人赠送的失传已久的兵书《太公兵法》。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也要学习张良,做一个尊老爱幼的好孩子。
做到尊老爱幼其实并不难,当我们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不小心摔了一跤的时候,我们可以上前把老人扶起来;当马路上络绎不绝的车辆经过,吓得小孩子不敢通过时,我们可以带他们安全通过;当我们在公共汽车上看见老弱病残孕时,我们可以主动给他们让座;在家里,我们可以主动给父母盛饭,给他们捶捶背,谦让弟弟妹妹……
我的爷爷已经七十多岁了,前不久,他不幸患上了脑梗塞。出院后,他依然行动不方便,但是还可以自理,于是,他坚持回到老家独自生活。每个周末,爸爸总是买好一些常用的生活用品和大米、青菜、猪肉,然后带着我回老家看望爷爷。看到我们回来,爷爷总是很开心,虽然他说话结巴了,不清楚了,但还是很爱和爸爸聊天,也很喜欢笑着。我呢,也会时不时地跟爷爷说几句话,或者东玩西玩,院子里热闹了,爷爷似乎也没有那么孤单了。我们不在老家过夜,每次离开,爷爷总是把我们送到大门外,我看到了爷爷的不舍。我觉得,能够回来看望爷爷,就是给爷爷最大的安慰和快乐。
一起来,爸爸就催促我去买早饭。我伸了伸懒腰,接过10元钱。我急匆匆地离开了家门。今天的小街格外热闹,都是大人们带着小孩子在买早饭,我显得很另类。
我要去买煎饺,好香啊!煎饺那诱人的清香在我身旁萦绕,我飘飘欲仙。我迈着大步向前跑,终于来到饺子店。只见一位大叔正手持一把铲子,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他把一只只饺子像排队一样整整齐齐的摆进平底锅内,然后他盖上锅盖,用手把平底锅360度大旋转。仔细看那平底锅,锅子有大叔的四个头那么大,它边转边 嘶嘶 的响着,活像一只肥肥的大母猪被转晕了头正在叫 救命 。没过多久,他把饺子翻了个身还浇了少许的油。
不一会儿,饺子出锅了!客人们蜂拥而上,我被挤在外面,无可奈何。我四周望了望,也有几个老人跟我落到同样下场。我想:这个店的人只顾利益,对老人与小孩漠不关心,他们哪懂尊老爱幼。我眼巴巴地看他们你争我抢,热闹极了像炸开了锅的蚂蚁一样,把一只只煎饺送入人口。几下子,我的眼前只剩下煎饺的油渣。我叹了口气,只能等下一锅了。
我等好一会儿,第二锅饺子终于出锅了。于是, 历史 又重演了。等客人走了。只剩下几只冷冷的饺子,那位大叔终于看到我了,我只好买了剩下的饺子。
【尊老爱幼事迹】推荐阅读:
少年尊老爱幼事迹02-10
尊老爱幼先进事迹范文09-19
尊老爱幼作文300字07-03
尊老爱幼的典型材料10-19
如何培养孩子尊老爱幼01-27
“尊老爱幼”主题班会总结01-30
尊老爱幼班会主题班会04-17
尊老爱幼从我做起11-04
国旗下演讲话尊老爱幼04-12
尊老爱幼演讲稿900字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