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亲假工作证明

2025-05-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探亲假工作证明(精选3篇)

探亲假规定 篇1

 【法规标题】国务院关于公布《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的通知

 【颁布单位】国务院

 【发文字号】

 【颁布时间】1981-3-14

 【失效时间】

 【全文】

国务院关于公布《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的通知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公布《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已经一九八一年三月六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施行。

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

一九八一年三月六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 一九八一年三月十四日国务院公布施行

第一条 为了适当地解决职工同亲属长期远居两地的探亲问题,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本规定探望配偶的待遇;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但是,职工与父亲或与母亲一方能够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

第三条 职工探亲假期:

(一)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三十天。

(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四十五天。

(三)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

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第四条 凡实行休假制度的职工(例如学校的教职工),应该在休假期间探亲;如果休假期较短,可由本单位适当安排,补足其探亲假的天数。

第五条 职工在规定的探亲假期和路程假期内,按照本人的标准工资发给工资。

第六条 职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月标准工资百分之三十以内的,由本人自理,超过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

第七条 各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并抄送国家劳动总局备案。

自治区可以根据本规定的精神制定探亲规定,报国务院批准执行。

第八条 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探亲待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自行规定。

第九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一九五八年二月九日《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回家探亲的假期和工资待遇的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附:对《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的说明

一九八一年三月六日国家劳动总局局长康永和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发言

我受国务院的委托,现对《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作如下说明。

我国职工的探亲制度是一九五八年建立的。这个制度建立以来,职工与亲属长期分居两地的团聚问题得到了一些解决,广大职工群众十分拥护。但是,由于探亲制度规定的与亲属团聚时间过短,已婚职工夫妇双方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不能探望住在外地的父母,因此,要求修改探亲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从一九七八年到一九八○年,国家劳动总局收到这方面的人民来信就有三千多件。在五届人大几次会议和政协会议上,都有不少代表和委员提出提案,要求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据此,国家劳动总局和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研究,并到部分省、市、自治区征求了意见,对一九五八年《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回家探亲的假期和工资待遇的暂行规定》作了一些修改和补充。我现在将修改和补充的主要地方说明如下,请委员长、副委员长、各位委员审定。

一、延长了探亲假期。对与配偶分居两地的职工,由原来给假十二天(不包括法定节日,下同)改为三十天(包括法定节日,下同)。这是因为,近二十年来,工业布局作了调整,三线建设大规模进行,不少职工单身调入或者分配到边远地方去工作,长期与配偶分居,每年只享受十二天的探亲假,时间太短,每次探亲来去都很匆忙,特别是路途较远的职工,到家刚刚恢复途中疲劳,又立即动身返回工作岗位。有些职工反映,一年十二天的探亲假是“三十年的夫妻,只过一年的同居生活”。适当延长探亲假期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对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假期,由原来每年十二天改为二十天,并规定两年探亲一次的,给假四十五天。这样修改,主要是鼓励未婚职工两年探望一次父母,以便集中精力学习业务技术,同时也可以减轻交通运输上的压力和节省财政开支。

二、增加了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规定。同父母分居两地的已婚职工,这次规定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二十天。这是考虑到有很多职工,由于工作需要远离了家乡,因结婚后没有探望父母的假期,又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少人十年、二十年不能回家探望父母,职工的父母很不满意。有的职工为了探望一次父母,将多年的积蓄用光,甚至欠下一身债,多年还不清。已婚职工没有探望父母的假期,对青年职工支内、支边及毕业分配工作均有影响,父母也多为此而不愿意子女远离家乡。从长远来看,增加这一规定对于提倡已婚职工只生一个子女也有好处。

考虑到目前国家财政困难,这次规定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只能给予报销一部分,即路费在本人月标准工资百分之三十以内的部分由职工自理,超过部分由职工单位负担。

在这个规定颁发以后,迫切要求探亲的人数必然很多,只要各单位从生产、工作方面考虑,适当安排,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不会影响生产、工作的。

探亲假细则大全 篇2

第一条 为了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以下简称:探亲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探亲的范围和条件

1、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在册正式职主),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本规定探望配偶的待遇;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但职工与父亲或母亲一方住在一起,或能够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

2、学徒工、熟练工、见习生、实习生在未转正之前,不能享受探亲待遇。到外地进修与配偶分居在一年半以上的职工,可允许本人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

3、《探亲规定》所称的父母,包括养父母和父母双亡后自幼抚养职工长大的亲属,不包括岳父母、公婆。

4、职工的父亲或母亲和职工的配偶同居一地的,职工在探望配偶时,即可同时探望其父亲或母亲,因此,不能再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

5、《探亲规定》所称的“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是指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在家居住一夜和休息半个白天。对于虽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但经常利用倒班调休等办法与配偶或父母团聚的,可按规定报销一次路费,不另给予探亲假期。对于利用出差等机会与配偶团聚累计三十天以上的,当年不能享受探望配偶待遇。

第三条 探亲的假期:

1、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三十天。

2、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如因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经单位领导批准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四十五天。

3、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

4、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探亲假和路程假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第四条 探亲假期的工资

1、职工在规定的探亲假期和路程假期内,发给本人的标准工资、保留工资、附加工资及粮价补贴、副食品补 贴,其他补贴、津贴和奖金不能计发。

2、实行计件工资的职工,有计时工资标准的,按本人计时工资标准计发假期工资;无计时工资标准的,则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数额计发。

第五条 探亲的路费

1、职工探亲往返的路费。按财政部(81)财事字第1 l 3号文件《关于职工探亲路费的规定》和省财政厅的补充规定办理。

2、职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月标准工资、保留工资、f附加工资的总额百分之三十以内的,由本人自理、超过部分由所在单位

负担。

3、符合探望配偶条件的职工,因工作需要当年探望配偶时,其不实行探亲制度的配偶,可以到职工工作地点探亲,职工所在单位应按规定报销其往返路费。

4、职工探望父母,其父母分居两地,一次只能探望父亲或母亲一方。若在探亲假期内探望双方的,经所在单位批准可按路程较远的一地安排路程假和报销路费。

第六条 探亲假期的安排

1、各单位要有计划地合理安排职工探亲的假期。已婚职工探望父母,每四年中任何一年,经所在单位批准给假一次。但由予探望父母的已婚职工较多,各单位要有计划地安排,不宜一年内安排过于集中;以免影响生产和工作的正常进行,造成交通运输紧张。

2、探望配偶或父母的女职工到配偶或父母居住地点去生育,符合计划生育有关规定的,所在单位可连同产假一并安排其探亲假。

3、己实行休假制度的职工(例如学校的教员)应安排在休假期间探亲。如果假期中有学术活动或其他公事不能离开时,可由本单位另作适当安排。

4、夫妇双双都是职工,分居两地,又不能利用公体假日团聚,究竟哪一方享受探亲待遇,由本人申请,双方单 位协商确定安排。

5、各单位对职工探亲要建立严格的审批、登记、准假、销假制度。对无故超假的,要按旷工处理。

第七条其他

1、职工配偶是军队干部的,其探亲待遇仍按一九**年七月二十七日《劳动部关于配偶是军官的工人、职员是否享受探亲待遇问题的通知》办理。

2、职工在探亲往返途中,遇到意外交通事故,例如坍方、洪水冲毁道路等,造成交通停顿,致使职工不能按期返回单位的,要取得当地交通机关或有关部门的证明,单位审查同意后,耽误的时间,可算作路程假期。

3、本实施细则只适用于职工在国内探亲。到国外或港澳探亲,要按外交和公安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

4、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探亲待遇问题,由于经济情况悬殊,不作统一规定,可由县以上主管部门据所属集体所有制单位的经济情况,参照本实施细则,自行制定,征得同级劳动部门同意后下达执行。

5、本实施细则,由省劳动局负责解释。

在职职工探亲假休假规定 篇3

一、探亲假规定

我国职工的探亲制度是1958年建立的。当时为了适当地解决远离家乡同亲属分居两地的职工回家探亲团取聚问题,1958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工人、职员回家探亲和工资待遇的暂行规定》。解决了职工夫妻和未婚职工与父母长期分居两地的团聚问题。但是,由于探亲制度规定的与相关性团聚的时间过短(假期十二天),探亲的范围规定的窄了些,已婚职工夫妇双方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不能探望住在外地的父母。为了适当解决职工同亲属长期远居两地的探亲问题,1981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国发(1981)36号]对五八年的规定作了一些修改和补充: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满一年的职工,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本规定探望配偶的待遇;与父母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

(一)职工探亲假期

1、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三十天。

2、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

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四十五天。

3、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第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

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

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假日在内。

4、凡实行休假制度的职工,应该在休假期间探亲,如果休假期

较短,可由本单位适当安排,补足其探亲假的天数。

5、职工在规定的探亲假期和路程期内,本人的标准工资、保留

工资、各种补贴照发。

6、职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上所在单位

负担。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月标准工资百分之三十以内的,由本人自理,超过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

县以上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可参照执行。

二、企业职工婚、丧假

国营企业职工结婚或遇有丧事的,可以请婚、丧假,原劳动部

1956年6月规定,企业单位的职工请婚丧假在三个工作日内的工资照发,但是,由于没有路程假,国家劳动总局和财政部于1980年2月又规定: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再给予路程假。1988年7月省七届人在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山东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给晚婚假15天,另加路程假,经批准的婚假、丧假及路程假,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车、船费等由职工自理。

三、女职工在生育产假及享受待遇

1、女职工产假为90天;晚婚晚育的增加60天;剖腹产的,增

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2、产假工资:产假工资以女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的缴费工资为基

数拨付,标准为90天,属晚晚育的,增加产假60天;怀孕七个月以上流产的产假为42天;属多胞胎生育的,每增加一胎,增加产假15天,属计划内允许生二

胎的,如果第一胎已享受150天产假工资的,第二胎只能享受90天;如果第一胎享受90天的,第二胎应享受150天。

3、生育医疗补助费:在定点医院生育的女职工,可于生育前一

个月,凭《生育证》和保险手册,到区社会保障中心开具定点医院《生育介绍信》,持信到定点医院生育,除婴儿费用和自费药外,其余部分由保障中心与定点医院结算,在非定点医院生育的,按定点医院的定额标准拨付。

四、职工丧葬及供养直系亲属待遇

1、丧葬补助费按1000元标准执行。

2、一次性救济费为本市上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按十个月计

发。

上一篇:创业的历程总结下一篇:禁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