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手表的作文

2025-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块手表的作文(共12篇)

一块手表的作文 篇1

晚上,朵失眠了,她睡不着,满脑子都是那块表:“我什么时候才能拥有那块如星星般的手表呢?”

第二天,朵把自己的.想法和爸爸说了,因为朵知道,爸爸从小到大最疼她,一定会答应她的。可是爸爸一听说买这块表需要400多块钱,脸色就沉下来,“你现在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而不该这样爱慕虚荣!”爸爸的话里充满了烦躁,朵听了,心里很愤怒,甚至气得要发疯。她跺了两脚摔门离开。

那天晚上,朵的眼睛哭肿得像小核桃。这时,妈妈走到朵的身边,对朵说出了真相:“你爸爸失业了。” 朵听后非常吃惊,觉得自己像在梦里一样,不相信这一切,她知道要强的爸爸内心该有多么难过啊!她决定去找爸爸道歉。

一块手表的空中传奇 篇2

虽然参展商为数众多,但百年灵(BREITLING)每一年都是巴塞尔世界钟表珠宝展上的焦点——推出新表款还在其次,关键是每每出人意料的展馆布置。进入巴塞尔会展中心的1号大厅,这里云集了世界最知名的手表企业展馆,但没有哪家比得上百年灵那般富有生机。一个直径达9.5米的水族馆高悬在空中,惊艳又明媚的深蓝色,里面游弋着超过2000条热带鱼:银鲈、小丑鱼、青斑甚至幼鲨,强烈的海洋生命气息让钟表的机械世界顿时鲜活起来。

为了演绎这独一无二的空中芭蕾,百年灵与世界著名的水生动植物学家、摩纳哥海洋博物馆馆长让·乔柏博士(Dr.Jean Jaubert)合作,把这个壁厚13厘米、装水后重达26.5吨的庞然大物巧妙地装置到空中,并让水族馆成为高科技与自然生态的完美结合。地下的大型蓄水池和水泵循环系统提供新鲜、无杂质的海水;所有热带鱼提前一个月便空运至巴塞尔,让它们得以充分休息并适应新家;展览结束后,再运到临近海域,回归大海。

这个空中水族箱只是百年灵“奇幻冒险”的冰山一角,但这种精神贯穿了百年灵家族100多年的传奇历史。1884年,才华横溢的制表师莱昂·百年灵(Leon Breitling)在瑞士侏罗(Jura)山谷的圣伊米尔(St. Imier)建立了自己的制表作坊,起初只生产怀表,逐渐开始研制计时表和计时器,扩大了制表规模后落户瑞士的制表中心拉绍德封(La Chaux-de-Fonds)。百年灵始终与“航空”、“潜水”、“宇宙飞行”这些极限活动紧密联系,历经5代,如今的百年灵在全球航空业和制表界可谓声名显赫,并且位列瑞士前三大的独立制表商。

回溯历史,百年灵几次树立了钟表发展史上的里程碑。1915年,子承父业的加斯顿·百年灵为飞行先驱们提供了第一块航空计时腕表。1923年,他又想出了一个巧妙的主意,以不同的按钮来操控3种不同的计时功能:开始、停止和归零,这使得腕表的分段连续计时成为可能,百年灵“计时腕表的先驱”地位自此确立,这种全新的计时模式也沿用至今。

上世纪30年代,世界航空业逐步兴起,百年灵设计出一款适用于飞机仪表盘和汽车仪表板的专用计时器,第一次进入了高端军工制造领域并取得了多项专利,使得驾驶舱内的计时操作变得异常便捷。在第三代传人威利·百年灵的主张下,百年灵开发出一整套驾驶舱计时器,并成立了专业制造航空仪表、计时器的部门“HUIT Aviation”,很快英国皇家空军就找到百年灵要求定制生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装有百年灵驾驶舱计时器的战斗机声名鹊起。在那个还没有电子飞行数据显示仪的年代,飞行员可通过操作腕上的百年灵航空计时腕表(Navitimer)上的环形飞行滑尺,轻松完成油耗、速度、飞行高度等各种飞行数据运算,亦如配备了一个精密的“航空计算机”!

二战后,世界航空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时代。1957年有了第一批量产四引擎喷气式客机——波音 707。为了与波音分庭抗礼,道格拉斯航空公司启用了四引擎喷气式客机DC-8,欧洲则推出著名的翼根双喷气式引擎客机“快帆”(Caravelle),这三大客机均配备了百年灵的驾驶舱计时器。除此以外,Navitimer还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航空业协会——世界飞行员协会(AOPA)指定的飞行专用表,百年灵也牢固树立了“世界航空业指定供应商”的地位。1962年宇航员斯科特·卡本特 (Scott Carpenter)少校佩戴着百年灵的Navitimer Cosmonaute腕表,乘坐“极光7号”太空舱环游地球三圈,成为第一枚遨游太空的计时腕表。

上世纪50年代后,“征服了太空”的百年灵又把目标对准了海洋的深度,著名的超级海洋腕表“Superocean”随之诞生。这款专业潜水腕表配备了清晰易读的表盘、防震玻璃表镜以及防水深度可达200米的表壳,这些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制表技术。这款腕表最初只为专业和军事潜水员而设计,尤其是特种部队的潜水员。然而随着潜水运动的日益普及,腕表问世后不久便迅速成为大众的新宠,并带动了海洋腕表的推陈出新。

1979年,曾经是一名飞行员的微电子专家、钟表制造商的恩斯特·施耐德(Ernst Schneider)买下了“心中最神圣的百年灵”,延续了它在航空、航海等专业领域的独到性,使百年灵成为了意大利特技飞行表演队和法国空军特技飞行表演队的官方腕表。

施耐德家族接手后的百年灵更加低调,他们从不接受媒体的访问,每次的回答总是出奇的一致:“谢谢您对百年灵的关注,我们的产品才是最好的代言人。”1995年,他的儿子迪奥多·施耐德(Theodore Schneider)继承了百年灵公司,同年,百年灵推出了世界首款紧急求救腕表Emergency,从此百年灵跻身高科技腕表先驱之列。

冒险精神从创始之初便烙印在百年灵标志的翅膀与船锚之中,始于激情,创于灵感,并赋予品牌无限的乐趣和生命力。如今的百年灵在帮助更多的人实现遨游天空、突破极限的梦想——1999年,百年灵热气球3号不停站环绕地球飞行一周,成功攻克了20世纪航空史上最后一个世界纪录。百年灵创立的、至今全球唯一一支私人喷气机特技飞行队——百年灵喷气机特技飞行队,由7架双座式军用教练机和7名经验丰富的专业特技飞行员组成,每年都会在全球最大的航空展上以超过650公里的时速表演空中芭蕾,“每一个动作都犹如百年灵计时工具那般准确。”

还有闻名于世的百年灵空中漫步特技飞行队和“百年灵飞人”(Breitling Jet Man),只要你敢,可以站上漫步特技飞行队飞机的上层机翼,以185公里左右的时速穿梭于群山中,感受极具独创性且壮观的翱翔天空的方式。百年灵腕表也常常出现在《壮志凌云》这样的影片中,成为“飞”的代言。2008年,百年灵飞人伊夫·罗西从法国加莱上空2400米高的飞机上一跃而下,仅凭借喷气式飞行翼和戴在手腕上的高度计、监测燃料消耗的计时器和燃油控制器便穿越了英吉利海峡,并成功完成空中绕行两圈的特技。那一刻仿佛是百年灵对全世界的宣告:Adventure is FUN!

2011年,这家百年老店终于把产品带到了中国,把航空、航天的梦想传递给中国的消费者,尤其是那些倾心成为飞行员或是勇于挑战极限的人。“中国低空空域航空管制的放开令人激动,更多的中国人将有机会驾驶飞机享受遨游天空的乐趣。”百年灵的中国区总经理、英国人莫秉德(Patrick Morley-Fletcher)掩饰不住激动地说。

记者:百年灵在中国市场似乎起步较晚,你们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莫秉德:从历史上来看,这个品牌在欧洲有着较好的传播,包括东欧和俄罗斯在内。美国目前是百年灵全球最大的市场,在亚洲地区,我们在日本有非常好的业绩表现,同样还有印度。目前虽然百年灵在中国的发展没有赶上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但我们在这里有非常大的潜力。我们对市场的反应非常期待,尤其是那些装有百年灵自有机芯的新产品。我们希望能在未来领导3万元到8万元这个价格区间的市场,毕竟这个档次的腕表里百年灵的技术含量很有竞争力。

记者:您如此坚信这一点的原因是什么呢?

莫秉德:因为在过去,中国的低空空域是不开放的,虽然有私人飞机,但几乎没有享受私人驾驶飞行器的乐趣。而去年底中国政府对航空的管制发生了变化,以前私人飞机登记飞行计划可能要花好几天的时间,并且要填写无数的表格,现在从登记飞行计划到升空只需数小时,可以随时决定去任何地方。不仅更多的中国人将有机会驾驶飞机享受遨游天空的乐趣,百年灵精确可靠的计时工具也将帮助记录他们自在“飞翔”的每一瞬间。

记者:进入中国后,百年灵将采取怎么样的销售策略和方式?

莫秉德:我们在全球有50多家店,基本都是靠授权经销商的方式进行运作。但从2010年12月开始,我们也转变了策略,去应对市场的变化,尤其是新兴市场的蓬勃发展。今年1月13日,百年灵首家全球旗舰店落户纽约毗邻第五大道的57街,在中国,我们在未来的目标是有自己的直营店,但目前我们重新调整并扩展了销售渠道,主要采取授权经销的方式,并且完善了售后服务体系。

记者:对百年灵这样一个独立的制表企业来说,如何才做到了“百年老店”?

莫秉德:对独立制表企业来说,产品、渠道和售后是我们能够健康成长的关键。百年灵始终在不间断地进行自我投资,我们有一个健康的机制去吸引资本。在2004到2009的5年里我们加大了对生产设备的投入,达到每年20万枚手表以上的生产能力,我们还在机芯上有新的突破,因为精密计时的核心无疑是一个性能卓越、稳定可靠的机芯,目前至少可以达到年产5万个。百年灵在2009年的经济危机中并没有发生裁员的情况,尤其是当其他独立制表企业陷入了不景气的时候。在越来越多的制表企业“抱团取暖”的当下,我们依然坚信独立性能够让我们的目光放得更加长远。

记者:百年灵在机芯方面有哪些过人之处?

莫秉德:欧洲和日本市场的消费者会意识到手表的机械构造是区分不同品牌的关键所在。中国的消费者在这方面的鉴赏、识别能力也在逐渐提高,并且对这方面越来越关注。1969年百年灵与合作伙伴发明了自动上链计时机芯。1999年,百年灵全线产品机芯100%通过严苛的瑞士官方天文台认证(COSC),而当时瑞士仅有3%的钟表获得这个认证。2001年我们发明了超级石英机芯,比普通石英机芯准确10倍。2009年我们推出了100%自主研制的01机芯,用尖端的机器代替人手完成所有操作并经过上千次测试,产品性能更有保障。今年我们开发的04机芯也将会载入史册,因为我们开发了一套独立的专利技术系统,可以在调节时区时将本地时针从齿轮传动链中分离出来,不会对腕表的精度和计时性能产生任何影响。

记者:今年百年灵和宾利合作推出限量运动腕表,就像沛纳海曾经和法拉利结盟一样,是不是也有战略意图在里面?

我希望拥有一块神奇手表作文 篇3

每个人心中都拥有许许多多美好的希望,我希望自己拥有一块神奇手表。

如果我有一块神奇手表。当我迷路时,只要我向它说出目的地的名称,它就会自动识别,并用表盘上的八个闪闪发光的小亮灯给我指引正确的方向。当我走错路时,它就会发出急促的红光,提醒我“错了,错了”。当我要经过马路时,它会提醒我“注意交通安全,注意来往车辆”。

如果我有一块神奇手表。下雨时,它能变成一件色彩斑斓的雨衣,为我挡住狂风暴雨。下雪时,它能“雪中送碳”,释放暖气,让我感到温暖舒适。春天,它能喷出阵阵香气,让我感到春的气息。夏天,它能释放凉气,好像一个移动空调,还是绿色环保的呢。秋天,它能帮我收集树叶,协助我做成树叶标本。冬天,它能变成一个“暖手袋”,让我的小手不再冻僵。

如果我有一块神奇手表。它能变成一个魔毯,带我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青海湖的鸟岛、连绵万里的长城、哈尔滨的冰灯……带我去世界各地观光,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美国的白宫、悉尼的`歌剧院、南极的科考站……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色,让我意识到大自然的神奇、人类的进步、未来的美好生活。

我的手表作文 篇4

我和妈妈在网上看了好长时间,找了好久才有优惠券,最后妈妈终于下单给我买这款星空手表。

我期待这款手表好久了,看见同学一直都带这个手表,我只是不好意思从妈妈要,我知道妈妈那么辛苦的赚钱不容易。妈妈一直也不舍得给我买,只是趁这次去姥姥家,在车上方便看时间才舍得给我买了。

这款手表拥有着它精致的小房子——手表礼盒,里面还配送了一个她的小伙伴——电池。她拥有着精致的小房子,还拥有着一个小伙伴,她这一路上是多么开心呀!

这款表里面镶嵌着12颗银色的钻石,还有美丽的星空。她的皮带是粉颜色的,也是我最喜欢的颜色之一。当初我一眼就看中了她,嗯,我没有选错,我真是做了一个明智的选择。

我喜欢妈妈送我的这款手表!

可爱的手表

这可真是一块漂亮的小手表呀!翠绿的表带上,两只米老鼠正冲着我笑呢。表盘是白色的,镶着银色的边,闪闪发光。表盘的正中央还有一米老鼠,它正在兴高采烈地踢足球。红色的时针、金色的分针和绿色的秒针有秩序地围着中央的米老鼠转,井井有条。

手表的自述作文 篇5

我,一张圆圆的脸,粉红色的两只手格外长,没有身子没有腿,却获得了小主人的喜爱。每天,我紧紧地抓住小主人的手腕跟着她去上学。早晨太阳还没出来,我就跟着小主人乘车,她不时掀开衣袖看看我那3根不会停的指针。

我刚到新家时,小主人给我安排了我的小家,床头柜第一个抽屉,里面装了许多兄弟姐妹,手机、方形手表、公交卡……我们一起玩耍,笑声响彻抽屉。有时小主人把我拿出来,清洁一下我的玻璃罩,她这么爱护我,我感到十分幸福。

当然,小主人和我之间免不了发生一些故事:星期天的晚上,小主人做好了一切作业,她便开了电视看起来,谁知竟入了迷,把时间忘记了,时间不知不觉逃跑了,半小时…一小时…一小时半…都快九点了,小主人怎么还在看啊!我焦急万分,忽然,她看了看我,立即吓了一跳,马上跑去卫生间洗澡。“以后不能看电视入迷啦!”我严厉地说道。

甘国亮 我是一块古董手表 篇6

杜琪峰还是写字楼里的一位信差;他发掘出王家卫与林奕华的才华,担任过卫视中文台台长,又在李嘉诚手下将新城电台发扬光大。他被誉为香港的文化创意“教父”。然而在他看来,

自己不过是一块古董手表,也许很值钱,可说穿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搭了一班电影快车

我从小是看香港的有线电视长大的,直到1968年,香港突然出现了免费的电视媒体。对于那时候像我这样的年轻人来说,自然是一件非常新鲜的事物。我们第一次能够从电视上看到太空人登陆地球、赛车、李小龙接受电视台采访……它带来的是与过往看电影完全相异的感受,你并不需要坐下来把电影看完,而仿佛进入了另外一扇门,让你感受到自己真的是生活在其中的人物。也是在那时候,我意识到一个人想要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完全变成电影导演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儿,却有机会去做电视台的艺人。因此在21岁那年,我加入了香港无线电视首届艺员培训班。

当时我的老师是在意大利念书回来的刘芳刚,他加入了邵氏电影公司的对手公司国泰电影公司,却陷入无戏可拍的境地,辗转进入电视台。可问题在于刘芳刚习惯了拍电影的感觉,只有三台摄像机的电视台显然无法满足他拍戏的习惯。这时候皇家警察局找到电视台,给了他们很多档案,说试试拍一部警匪剧情的电视剧。刘芳刚就被选中成为这部电视剧的导演,并且电视台许诺他,可以为他加多一半的成本,让他能够选择胶片拍摄。

但刘芳刚此时又遇到了第二个问题,就是他不会说英文。于是他找到还是学员的我,说你试试看能不能把这些档案写进剧本。我的性格就是从来不会怀疑,你说我可以做我就做咯。所以也没有问一句为什么,写完之后就交给他看,心想就当做功课好了。

没想到的是,这个剧本居然就拿去拍了。当时我们训练班的学生有的还在念书,有的已经出来打工。我跟另外几个有意识学习拍摄的同学一起去了剧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服装间拿衣服,因为香港当时没有建立起外景制度,只能抢拍。所以我们经常穿好戏服,看到摄像机架起来之后就冲到镜头前扮路人。或许我唯一不同的是导演用的是我的剧本,因此在现场很容易观察到我写的东西为什么导演会这样来处理。这段经历对我来说就像一次速成课程,我很快学习到拍摄知识,这些知识反过来又促进了剧本的写作。在训练班的第一年,我就写了好几个剧本。

毕业之后虽然也跟公司签了演员的合约,我更多的心思却在剧本创作上。当时也创了一个纪录,TVB有一个星期的剧本都是我写的,从电视剧到晚间笑闹剧再到综合节目的三分钟短剧,大大小小,没有东西我不敢写。时至今日,许多香港的老人对我的印象还是编剧,提到我还会给我脸上贴金说我是“创作人”。但哪里称得上创作人,说是“催工人”倒是更贴切一些。因为当时的香港电视制作是按影棚分配,一个小时大棚、三个小时小棚,所以写剧本就像用有限的材料制作一道道点心,最后将点心放进容量同样有限的餐盘里。既要运用到棚里的所有布景,又要受到时长的局限。这也让我很快懂得在创作中去顺应客观的要求与限制。

而另一个我完全没有料想到的冲击,是我看清了自己当艺人这条路。因为我只是龙套,不可能会有重要的角色,剧本的薪水已经足够我生活,所以也不愿意坐在镜头前连对白都没有。我盘算之后想出一招,把头发弄得像金毛狮王一样,这样没有戏愿意找我了。过了一两年,上天没有惩罚我,反倒又给了我一个机会,我认识了邵氏导演桂治洪。那时邵氏很多大佬导演占据着商业布景,因此桂治洪就总往外跑拍外景,而且最喜欢拍最破烂最写实的地方。他有部电影叫《蛇杀手》,找我去试镜。我从小到大都不能看蛇,连看漫画都害怕得不得了,但或许演员真的需要一种精神分裂,结果我进去试镜,抱着那么大一条蛇,竟然一点恐惧也没有,还念了一大段对白。最终我很幸运地成了这部电影的男主角,而这部电影也被香港电影协会选为“香港一百部重要电影”之一。

当然,这部怪片并没有让我继续在电影圈发展。入行五年以后,香港开始流行跳槽,电视台有许多导演离开,而我还固守在那里,于是有一天,我的另一位恩师周梁淑仪说要不你来做导演。我还是那个性格,你说可以就可以,便又干上了电视台的编导。简单来说,这十年里,我在电视台前进了好几步,最主要原因是我觉得电视台更适合我的性格,因为电视媒体给我更直接更快速的一种“对流”:今天做了一件事情,今天晚上或者明天下午就已经知道你得到了什么。香港有个词叫“餐餐快食”,电视台每天都会把吃的给你端出来,不管你需不需要,爱不爱吃。而且电视台也没有对与错的分别,不管你昨天做得多烂,明天还是可以接着把它做好,我也很快就能够控制电视台的每一个创作。但电影却要靠“天时地利人和”,我见过许多电影人陪着电影度过了一生,而不是电影陪着他。不是他们不好,也不是不努力,他们欠缺的只是一点点运气。

今日不知明日事

我刚到无线训练班的时候,写字楼里有一位信差,整幢写字楼什么杂务都要他来做。有老师觉得这个年轻人特别勤奋,就劝他去楼下念训练班,但他似乎对演艺没有兴趣。那时候我开始写剧本,当时影印还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我每次写完剧本都要刻在砧板上,然后拿给这个年轻人油印。有时候时间赶不及了,我写完以后就偷偷拿去自己印刷自己订装,以为这样就没人发现我其实是在最后关头写完的了。可这样就跟这位信差起了冲突,因为油印本来是他干的活儿,我自己料理完这一切,可还有人追着他要油印好的剧本。后来没办法我就自己印完之后,还交给他,再由他分发给剧组。这位信差就是杜琪峰。

在我做了编导以后,有一天一个中学生来敲门,说要采访我,给他们的《学生周报》写稿子。在采访过程中,他听说我在计划我的第一部电视剧《少年十五二十时》,就非常大胆地跟我说,不是说有人叫你写剧本你就写吗,我有没有这个机会?这个中学生就是林奕华。

而我与王家卫相识则更晚一些,他20世纪80年代入行,参加编导训练班毕业以后,不料电视台食言,说你们还要从助导开始干起。当时一些有性格有脾气的毕业生就负气而走,可王家卫是苦孩子出身,家里缺钱用,只能很委屈地继续做助理编导。我后来的第一部长剧《轮流转》就找来林奕华与王家卫跟我一起创作剧本,原计划拍八十到一百集,不想到二十集时就被电视台腰斩。就历史价值而言,这部戏非常有意思,因为一到五集的导演是杜琪峰,我是监制,第二个回合是王家卫做助导。也是从那时我与林奕华和王家卫开始建立起一段友谊。

现在可能很多人会选择停下手中的事情去国外念书,但那时大家都不愿意中断,因为每天做的事情都很快活。到了80年代,我已经写了很多戏,也拍了很多戏,便想着学习一些“起承转合”。最好的方式就是要求转到另外一个部门,这时候电视台也给了我一个福利,可以去国外学习一些速成的课程。我在节目部学习了几年之后,到了1986年,香港广播界的朋友俞铮要成立一个小公司拍戏,就邀请我过去。我觉得自己学习得也差不多,就加入她拍了两部电影,一部是苗倩仁主演的《继续跳舞》,另一部是郑裕玲与叶童主演的《神奇两女侠》。拍完这两部电影之后,我感受到拍电影就是“今日不知明日事”,根本没有实实在在的把握。

那时我听到另一位前辈说自己拿到了李碧华的《秦俑》,准备去内地拍一部电影。因为香港流行文戏与武戏分开,导演程小东擅长武戏,老板就担心他的文戏会有问题,便找到我问我介不介意做双导演。我说这样的担心是没必要的,不需要双导演,老板又坚持说要不升级你为监制吧。所以这部电影虽然我名为监制,但大多数文戏都是我拍的,这也给我一个很独有的经验,因为当时港人大多数都还没有来内地拍电影,从历史上看,这也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页。

我与张艺谋也是因这部电影结缘,有种说法是拍电影的人就像跟电影谈恋爱,因此电影人也会有患得患失的友情,过了明天,大家便又回到没有联络的日子。因此所有的朋友最重要的是一起共事的过程,这三个小时之后,好像都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还是那句老话:不要太认真,不然伤心的还是自己。

巩俐说过一句经典的话:我从来没有在演完一场戏之后,把角色带回面包车。我觉得这句话她说得太清楚了,演戏就是演戏。后来也证明,在张艺谋与巩俐这段经历里,巩俐没有什么,伤心的是张艺谋。以朋友的身份来讲,我的确看到有一段时间张艺谋是真的很伤心。而站在电影工作者的角度,一个导演寻到一个缪斯,不可能简简单单就能放下。电影世界中有许多夫妻反目成仇的例子,也只有这个世界里能有这样严重的情感,因为没有一个平台来表达恨意。在电影的世界里,我们关注两个人,就期望他们的情感延续下去。

偷时间的人

如果总结我的人生剧本,也许就像一块古董手表,说有价值,其实也没有价值。外人看来或许会觉得很精彩,但对我自己而言,当初接下这个剧本也料想不到以后的剧情。但我可以说自己是一个生逢其时的人。当我在电视电影圈做了二十多年后,本来以为应该差不多了,突然间又有了STAR TV这样一个能够涵盖内地,并且可以征服两岸三地的电视台。这是命中注定的一个机会,单单求是求不来的。其实我与经营STAR TV的李嘉诚家族之前便有过一段渊源,某一年,香港开始发放有线电视牌照,李氏家族便有想法找人成立班底,做报告书,那时我就成为他们的一员。只是后来他们觉得这个没前途,中途放弃了。到1991年的时候,他们又一次找到我,说的很简单,“归队吧。”

事实上,我高兴还来不及,这种新媒体对我来说也是学习的过程,是万中无一的机会。我很快接受了STAR TV旗下卫视中文台台长的任命,一开始当然很辛苦,一个新的频道,没有新人,没有新的特有的节目,人家凭什么给你开呢?我后来想透了,做时事新闻面临着很多困难,比如说审查问题,观众也容易对重复播放的时事新闻产生审美疲劳。而财经新闻没有政治敏感,又能实现实时播送。第二个问题是寻找一副新面孔,香港主持人的表达方式也许难以征服大陆的观众,唯一的办法是先找台湾的主持人。但当时台湾三大电视台的新闻主播德高望重,薪水也很高,根本不可能请到,我只能去问认识的人,觉得哪个主持人是有潜质的,并且有勇气来做这条“过江龙”。最后吴小莉义无反顾地过来了。于是在每天的某个时段,观众们会突然发现有一位漂亮的女生在报道财经新闻,虽然这个节目没有任何特别的制作,但从定位上是当时中国独有的。

接下来还需要继续突破,电视台不愿意花钱做大型的节目,如何保证有质量的内容?我想到在无线电视台节目部工作时的一段经历,当时日本的电视台自给自足,基本不用向国外出售电视剧。但由于日本对香港比较爱护,因此有的日本电视台就将一些日剧交给我免费播放,结果两岸三地的观众都很喜欢。但这样的好日子很快就过去了,后来在港台爆发了所谓的“星球大战”,许多地下电视台都与日本方联系,出高价买来日剧的版权。这样的价格无线电视台难以承受,无奈之下,我想到了另一个邻居韩国,那时韩剧虽然很糟糕,整剧都是烂脱的客厅谈话,但偶尔有一两部可以冒充日剧。我最后挑选出一部《青出于篮》的韩剧,还将三位主角带去台湾推广,也算是红极一时。事实证明韩国人是很恋旧的,认识于微时,人可能一辈子都会记住你。这段经历或许只是当初的无心插柳,但正因为有过这一段往事,建立了这样一段交情,他们才会在我第二春的时候还照顾我。有了韩剧打底,卫视中文台也开始慢慢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内容。而《青出于篮》的主角张东健,即便我们已经有几十年没有利益上的联系,今时今日他还记得我。

后来我们还投资拍摄了甄子丹的《精武门》,又找刘晓庆做了《刘晓庆打开引号》,我认为在适应国情以及传递新鲜的观点上,我们的确是先走了一步。

如果我是一个功利主义者,我也许会选择一直待在卫视中文台,但卫视中文台转卖给凤凰卫视之后,我又做了一年,内心对于香港的情意结也开始萌生。我是在香港长大的,我愿意做一点跟香港关系更加密切的事情。或许我在中文台一直留到今天,我的人生剧本也可能被改写,但是我不打算编这一集的连续剧,我情愿选择新城电台,我想陪同香港人民一起看看香港未来的转变。

回到新城电台,也意味着我又一次的归队,因为这家电台也是李氏家族的产业。当时李嘉诚旗下一百多个生意都是第一名,只有电台还是“四姨太”,李嘉诚自然很不甘心。我过去之后开了一个财经台,又跟广东省的电台合作,推出了几档联播节目。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对的,因为电台的定位得到了提升,过去流失的广告又回来了,而广东省如此广泛的有潜质的听众,也让营销部能够比较轻松的售出广告。但我并不是要抬举自己,毕竟只有当人们看到你背后的老板,才有机会听到你的声音,我当然明白,没有李嘉诚,就不可能有今时今日的我。

手表的小学作文 篇7

它的表带是橙色的,就像一个大大的橙子,扣子是X形骨架,真吓人!

表里面有又粗又大的1――12的数字,外圈上,跟1相对应的数字是5,跟2相对应的数字是10……作为装饰的是2个骷髅头,再一次显示出它的恐怖一面。时针是黑色的,分针是白色,而秒针的颜色和表带的颜色一一模一样。秒针滴滴哒哒的走动着,正所谓“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时间过去了,哪能再回来!

我的手表的作文 篇8

在那里我们去了著名的洋货市场。洋货市场是一条特别热闹的大街。街道上有许多卖衣服、裤子和鞋的商店,吸引了很多游客。

我们在那里转了好几圈,买了一些东西。爸爸给我买了一块手表和一个望远镜。我非常喜欢这块手表。它的表盘是红色的,表带儿是黑色的。在表盘上有5个按钮,每个按钮都有各自的功能。第一个按钮是灯的开关,按一下灯就亮了,再按一下灯就灭了。第二个按钮很神奇,当你按一下时,就可以计时,我计时口算时就可以用上它啦;按两下就变成设置闹钟的按钮了,按三下就恢复到原来的时间状态了。第三个按钮是调整时间用的。第四个按钮是选择时间位置的。至于第五个按钮,到现在我还没弄明白它的功能是什么,不过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就会知道它的功能啦。

电话手表的自述作文 篇9

说起时间,我就不得不夸夸自己的学识渊博了!星期年月,时间天气,什么都清清楚楚,也可以让主人知道自己虚度了多少光阴,从而明白“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另外,只要作息时间一到,我便会像闹钟一样叮叮当当地作响。别看我个头比闹钟小了些,但作用可是比闹钟大上百倍哩!

说起现在的社会啊,爸爸妈妈也是无可奈何地唉声叹气,尤其在看过一个个接二连三的丢小孩事件后心情更是不言而喻。虽然小主人常把那些重大事件讲给我听,但是小主人却依旧笑眯眯的,一点都不担心,因为我是她的“保护神”,我的食欲量超级大哦,最多可保存50个电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随你存!如果你还怀疑我的安全度,打开SOS求救,主管的手机上立刻马上就会收到求救信号,定位以后,爸爸妈妈就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出行!这也成了小朋友上兴趣班、辅导班的必备武器,真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呀!

“哦!闲!闲!闲!不想做枯燥乏味的作业;不想无聊的读书;不想再动手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练字与写作;也不想冥思苦想地创作画画,再动手的话手就废了呀!谁来还我闲暇时光?”没关系,我来还你,不担心没有手机,我早已将它取而代之!我可是有特殊的微聊功能,边与爸爸妈妈或好友聊天,边享受日光浴,喝喝下午茶,适当的排除压力,总比“解压玩具”高些,何乐而不为呢?温馨提示:在表中找到“交好友”,找到伙伴后互碰就可以啦!

如果微聊还不够,那么请点开摇一摇,什么脑筋急转弯、什么积分比赛简直是应有尽有、一应俱全!烦恼顿时抛到九霄云外。

晚上喜欢散步吗?喜欢就打开我众所周知的功能“计步器”,或一路小跑,有助消化,那就请试一试“秒表”吧!它们能准确地计算出你走了几时几分几秒!你也要告诉爸爸妈妈,别担心孩子禁不住我的诱惑,只要点开上课禁用,小朋友的学习就会“更上一层楼”!

手表的故事小学作文 篇10

有一次,我正在写作业,无意间发现手表不见了,我的脸一会儿青,一会儿白,嘴巴张得大大的,仿佛能吞下两个鸡蛋。我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我东找找,西找找,就连床下也没放过,可惜我没找到手表,就连它的影子也没看到。我非常失望,脸色一片苍白,眉毛挤成了一团,好像被502胶水粘过一样,眼睛里也流露着失望之情。

我先平静了下来,然后马上去求助老爸。我说:“老爸,我的手表不见了,你帮我打个电话好吗?”老爸说:“不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人做事一人担。”我尽量睁大眼睛,卖起萌,老爸眼里射出了一团大火,大火中又夹杂着一点关爱,最后老爸终于松口了。

可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就在这个时候,老爸的手机响起来了,原来是台风突然到来,临时通知要加班。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我气得火冒三丈,脸被气成猪肝色,眉毛拧成粗粗的麻花,眼睛瞪了手机一眼,仿佛在说:“搞什么,偏偏这时候有事!”我脸变得黑沉沉的,生气极了!

我的手表小学作文 篇11

今天我很开心,我的叔叔从新加坡回来了,给我带回来一只漂亮的小手表,而且功能很俱全。手表的外壳的黑色的,它的功能有计时、发光、还有今天是几年几月几日星期几。它是新加坡的手表上面还有许多我看不懂的的英文字母PASNEW、DATE……它还有一张发水帖呢?

即使我洗脸是时候不小心碰到水也没关系。这只手表每天都会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提醒我该起床上学了。就像我的好朋友天天陪伴着我。妈妈说:“这只手表很贵的,你要好好珍惜它。”我很喜欢这只手表。

我的手表小学作文 篇12

这个手表是我再厦门玩的时候阿姨买来送给我的,它是我唯一的纪念品。它穿着红彤彤的衣服,看起来喜气洋洋。上面可不是只有一条带子,而是由五条带子组成的,三条假皮带,期中一条就是拴表的啦,那条,就是表的妈妈。还有两条带子,一条是编出来的,另一条是红毛线,上面是挂小挂件的,上面有几个复古的小木圈,中间有一个小铁圈,上面挂着一只小铁海马。它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好像这只海马就是这条线的主人。这块表上雕刻着精美绝伦的花纹,表里一到十二个数字,整齐的排成了一个圈。时针,分针,秒针飞快的转动着,时间就这么一分一秒地过去了。

这块表对我来说很有意思,在写作业的时候,我开了小差,突然,我看见了我的手表,它好像在说:“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我就自觉地去做作业了。我有时候做作业磨磨蹭蹭的,抬头一发现它,又感觉它在跟我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又一次,手表不知道放哪了,我格外焦急,总是找不到。那时我总觉得心里有块疙瘩,直到看见它,才好起来。

上一篇:廉洁勤政 高效务实下一篇:保险推销话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