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预测(共8篇)
一、考查形式:
同前几年,还是18个题。每题考什么基本上固定的:如21题(中间有物理10个选择,故化学第11题的在考卷上题号为21)考的年年是化学用语(化学式、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离子符号和化合价);22题为溶解度曲线、24为一些物质和变化的微观解释、26是初中必做八大实验的简单组合、28为计算。
二、考查内容:
主干知识。尤其是贯穿两书前后的物质,如水、铁、氧气和二氧化碳,当然酸碱盐是年年必考的内容,还有八大实验、微观粒子„„
三、学习建议:
1、回归课本。因为是毕业、中考两考合一考,题不会太难,有50%的容易题,还有一些题就是送分题,设置这些题的意思就是要“把分送到手”。故把课本多看几遍,应知应会的不要丢分,比如1~7题;还有每个大题的问题设置也是有梯度的,前面几个空不会太难,多看书多体会,问题应不大。每个题的设置依据都是书上的内容,有的就是原话、原实验,所以不能脱离书本。
2、把握主干。对于主干知识要做到心中有数,每章主要学什么要知道,贯穿化学教材始终的物质又是什么。对于这些物质,本身的性质、制法、用途要如数家珍,和其它物质之间的联系也要清楚。
3、形成网络。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将所学的知识形成网络(参照第六单元后的知识网络),使所学的知识系统、条理。本人认为几个网络必须构建:氧气、水、二氧化碳、金属、酸碱——有可能的话能否将所有物质纳入一个网络中。随后可和同学们合作,做物质接龙的游戏(即写出一种物质,将随后的生成物一个个接下去,或将能与其反应的一个个接下去,比比谁接的长,接的对)。
4、研究考题。避免题海战术,要多看看近几年的中考题,年年的题都有稳定性和延续性,如25、26、27就是在金属、基本实验、酸碱盐间徘徊,18题多是结合图像的计算。多研究,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另每年四月份的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也不容忽视,有的年份四月里考了,六月份还要出现,有时甚至是原题!
一、题型趋于稳定,注重考查知识与技能
从各套试卷的分值分布情况来看,命题的难度有所下降,易、中、难三个档次的分值比例大多为7:2:1,与考试大纲的要求较为吻合,且分值的分布更趋于合理,试题的题型与去年基本上没有变化,趋于稳定。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不是简单地停留在知识的再现和记忆上,也不是偏重技能的重复训练,而是突出概念、规律的本质特征的灵活应用,立足于考查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应用能力。
[典例1](2010年湖北省恩施市)恩施民歌“龙船调”享誉世界。当歌唱家宋祖英和本土歌星杨娟在演绎这首歌曲时,我们不用看,只需听,就可以分辨出是哪位在演唱。这是根据声音的()来区分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
[研析]声音的三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由振动的振幅决定的;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对于歌唱演员的辨别是依据音色的不同。
[答案]C。
[点评]题目将声音特征的知识融于身边的情景中,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本题属于概念辨别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识记与理解能力。
二、命题突出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相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新课程改革非常注重联系实际生活,近几年的中考命题大多自然融洽地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掌握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能够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这也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所要求的。试题避免了那种凭空编题,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倾向。
[典例2]如下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成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
A.异种电荷相吸
B.同种电荷相斥
C.分子间相斥
D.大气压作用
[研析]用手向下捋几下塑料细丝,并且手是干燥的,这样会通过摩擦的方式使塑料细丝带上电荷,并且它们带的电荷种类是相同,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因此细丝张开了。
[答案]B。
[点评]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由发生的现象来理解物理知识的应用,并且学会利用物理知识来解释,这是学习物理的目的所在。
三、命题实实在在地体现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近年来的科学探究试题更关注了科学探究中不同要素的考查分布,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本质,强调在新的情景中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典例3](2010年广东省梅州市)如下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研析]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观察应在黑暗处进行实验,为了能准确地找到像的位置,我们用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位置关系,应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我们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进行比较;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并且物像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为了能够使实验获得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应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
[答案](1)较黑暗,蜡烛B。
(2)相同;垂直,相等。
(3)B。
[点评]本题是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求我们在探究过程中善于观察并从中发现问题,认真思考,不放过实验中遇到的任何问题,提高自己的实验探究能力。
四、创设情景,使学生关心科技和社会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人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与现代生活、生产,社会科技密切相联的考查题目出现较为频繁,从而促使学生平时要关心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典例41(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下图为一风力报警器原理图,虚线框内是竖直放置的开关S,上端的风力探头通过中心滑杆可带动下端的金属片上下移动(摩擦不计),AA'、BB'是电路中的两组触点.当所测水平风速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报警灯亮.下图中报警灯是______(选填“L1”或“L2”)灯,此报警器开关的工作原理是______.
[研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和电路的应用,当水平风速增大到一定程度后,风力探头向上运动,带动下端的金属片向上移动,与AA'接触点接触,L1所在的电路接通,报警灯亮。
[答案]L1______空气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当探头受到的升力大于系统的重力时,金属片上升到与AA'接触,报警灯亮。
[点评]本题为填空题,此题通过“风力报警器原理图”,把科学、技术、社会联系在一起,考查了物理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此类试题在中考中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真正符合了课改的理念。
五、对力、热、光、电计算题的考查,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综合考查的题目呈上升趋势,此类题目难度不大,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典例5](2010年山东省济宁市)王聪是班里有名的“物理迷”,他爱观察,勤思考。一天,妈妈到超市购买了一台家用豆浆机,他仔细观察了豆浆机的构造、铭牌和制作豆浆的过程,发现其中用到了许多物理知识。
(1)机座底部安装有三个小橡皮碗,相当于“吸盘”,可以防止豆浆机在打浆时位置发生移动。“吸盘”是起固定作用的。
(2)豆浆机电源线的插头有三个脚,其中稍长些的脚是把豆浆机的金属部分与______相连接。
(3)豆浆机的机头主要由一个电热器(电热丝)和一个电动机带动的打浆器构成。制作豆浆的过程是先加热,再打浆,再加热煮熟,即加热和打浆是交替进行的。由此可知,豆浆机中的电动机和电热器的连接方是____。
(4)当香喷喷的豆浆打好后,王聪打开豆浆机,如上图所示,他只闻到香味却看不清楚豆浆。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5)豆浆机铭牌上的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豆浆机在额定电压下打浆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少?
(6)王聪粗略想测算一下豆浆机电热器的加热效率大约是多少。于是,他把80g大豆和1 500g清水放入豆浆机中,测出其初温为20℃。豆浆机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当电热器加热的总时间约12min时豆浆沸腾,测其温度为100℃。设豆浆的比热容大约等于水的比热容,请你帮他计算豆浆吸收了多少热量?豆浆机电热器的加热效率大约是多少?[C水=4.2×103J/(kg.℃)]
(7)王聪想比较一下豆浆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哪个大,但手中没有密度计,也没有天平和量筒,请你用家中的物品较简单比较出二者密度的大小。
[研析]此题是以“豆浆机”为情境进行考查相关物理知识的综合题。(1)机座底部安装有三个小橡皮碗,相当于“吸盘”,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机座稳定。(2)豆浆机电源线的插头属于三脚插头,与地线连接的那个插头比另外两个插头要稍长一些,可确保接地插头先接地。(3)由于电动机和电热器互不影响,所以为并联方式。(4)闻到香味属于扩散现象,而看不清豆浆,这是液化现象导致。(5)打浆时,只有电动机工作,从表中提取有用信息“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然后利用公式P=UI即可计算。(6)此问属于电热的综合题,要弄清热效率的含义和计算公式η=Q/W(Q为豆浆吸收的热量,W为电流做的功),这样就可以分别求出两个量,然后代入公式即可。(7)属于开放性问题,能够利用浮力等力学知识进行判断即可。
[答案](1)大气压。(2)地。(3)并联。
(4)闻到香味,是因为豆浆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看不清豆浆是因为豆浆机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镜片上,使王聪看不清豆浆。
(5)电动机的电流为:I电帆=P电机/U额=180W/220V=0.82A
(6)豆浆吸收的热量为:
Q=cm (t2-t1)=4.2×103J/(kg·℃)×(1.5+0.08)kg×100℃-20℃)=5.31×105J。
电流通过电热器做的功:W=Pt=850W×12×60s=6.12×105]。
电热器的加热效率:η=Q/W=5.31×105J/6.12×105J=0.87=87%。
(7)用同一支筷子,使其分别直立地漂浮在水和豆浆中,筷子露出液面多的密度大。
[点评]本题以学生的日常生活资源为研究对象,综合考查了气压、家庭电路、电学的计算、物态变化、效率、热量计算等具体应用。解题时应注意审题,弄清物理过程,找准各知识点的链接。
2010年的中考试题仍然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这也非常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三维教学目标中“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学生只有掌握扎实的“双基”知识,才能在中考中有所作为,才能提高考试成绩。
1.空气鞭炮是周口市一位“80后”小伙儿王新明发明的既能听到鞭炮响声、又环保无污染的鞭炮.使用空气鞭炮产生的爆炸声是空气____产生的,声音通过____传人人耳.
2.日常生活中声音的“高”与“低”,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一名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指的是____,“高”指的是____.成语“震耳欲聋”,从声音的特性分析,描述的是____的大小.
3.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1中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是噪声的波形,图____是乐音的波形.
4.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北京市区内禁止汽车鸣笛和燃放烟花爆竹,这是在____减弱噪声;在公路边设置屏障墙,在住宅区内种草、植树,这是在____减弱噪声;听到巨大的响声,应立即捂住耳朵,张大嘴巴,这是在____减弱噪声.
5.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___(填“具有能量”或“能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填“音调”或“响度”).
6.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可能即将来临,这说明声能够传递____;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振动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
7.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可以听到相互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问题:____,
思路分析:
8.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超声波来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C.振动停止了,声音能继续传播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又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听诊器能增大振幅,使响度增大
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10.如图2所示四个声现象中,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11.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扣诊”,医生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主要是根据(
).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
C.声音的音色
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12.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
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
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
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
13.图3所示为某中学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和S2,李老师绕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
).
A.乙和丁 B.甲和乙 C.丙和丁 D.甲和丙
14.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里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有效、合理的方法是(
).
A.住宅楼里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B.禁止广场舞活动
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D.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15.如图4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16.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人人耳的
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D.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
三、实验探究题
17.为了探究声音的特性,小东将钢尺的某处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如图5所示.实验中发现,钢尺被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
(1)小东想探究声音的特性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2)小红认为实验证据中存在错误,请你说明理由____
(3)图5中____(“甲”或“乙”)显示了小东的错误操作.
(4)改正实验后,他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钢尺发出声音的频率小于____Hz.
18.如图6所示,当敲响音一叉乙时,观察到与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会____,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也。能说明声音可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传递____.
19.一位同学在如图7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辨出“do(l)、re (2)、m1(3)、fa (4)”四个音阶,就探究出“音调与空气柱的关系”,请回答:
(1)这位同学对瓶吹气时会引起空气柱____.
(2)这位同学分辨出四个音阶,得出“空气柱的长度不同,____不同,空气柱的长度越短,频率就越____”的结论,
(3)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序号是____.
(4)若用小棒敲击四个玻璃瓶也能发出“do(l)、re(2)、m1(3)、fa (4)”四个音阶,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序号是____.
20.在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声音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小明和小刚经过讨论后提出一个猜想:声音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为媒介.为了验证这个猜想,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1)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小明轻敲桌面,小刚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上,他____(填“能”或“不能”)听见小明轻敲桌面的声音.
一、中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真题预测之哲理思辨类
★热点考题链接★
总有属于我的季节(2010·江苏扬州);材料“接电话线”(2010·四川眉山二);他也很重要(2010·江苏苏州);不能没有你(2010·湖南省常德);因为有期望(2010·重庆市二);不该丢失的(2010·山东省临沂);做一个行者(2010·浙江省温州);不会变化的是__________(2010·安徽省);凝聚(2010·北京);人生需要磨练(2010·福建龙岩)。
★写作备考方略★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写作的要求是:“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哲理类文章,应能够引起人们的思考,艺术性要强。因此,在立意上要求学生们对自然、社会、人生具有辩证思维能力。
一、哲理思辨,凸现文化底蕴。哲理思辨类散文天生与文化密切相连,文化孕育着哲思,展现着哲思。所以写作思辨类散文,我们首先应把目光投向文化,凸现自己的文化底蕴。
二、哲理思辨,展示历史情怀。历史也是生发思辨的最佳场所,古人云“读史可以明智”,的确,若我们徜徉于历史中间,定能有所启迪、有所发现。所以我们必须要有点历史知识,尤其是文化史的知识。在阅读中我们常常强调知人论世,在写作中我们更需要对相关的史实有所了解,有所分析评价。
三、哲理思辨,关注自然色彩。自然体现着辩证法,它往往和人类有着某种对应关系(或称象征)。所以自然中也有着丰富的哲理,需要我们去挖掘、去提升。如松、菊象征着人的高洁品行,柳、长亭寓含着人们的离愁别绪;一棵树的成长历程就是人的成长历程;一只狼的情感就是人类自身的情感……林林总总都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思考。
四、哲理思辨,凝聚社会关爱。社会是哲理思辨类散文创作的最大原料地。光怪陆离的社会处处都展现着哲理。就个体而言,人的进退、荣辱、生死都是哲学命题;就群体而论,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自身的发展甚至人与自然莫不表现着生活的哲理,无不引起人的深入思考。
★模拟真题预测★
一、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孩子到果园,看见爷爷正在梯子上咔嚓咔嚓地把果树上的一些枝条剪下来,小孩拿起一根枝条,说:“爷爷,它们长得好好的,你把它们剪掉多可惜!”爷爷说:“傻孩子,剪掉它们,果树才能长得更好呢!”
爷爷剪枝条的事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确定一个议论中心,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或事,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写作导引】
角度一:剪掉好,还是不剪掉好?
只有懂得选择的人才会终身受益。如果被眼前的诱惑所吸引,则会适得其反。生活要学会选择,必须减去多余的部分,专注才能结出可口的果实。如果把精力分散开来,那只会像没有剪去劣枝的果树一样,虽然个数多,但又小又青。做人也一样,老师的批评,父母的训斥就如那把剪刀,剪去我们的种种错误。这些看似严厉的举动,其实蕴含了关爱。生活需要一把锋利的剪刀,让它剪去我们的缺点、短处,让我们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在人生漫漫长路上,正是一把把帮助我们成长的大剪刀,使我们的一生结出丰硕的果实。拟题示例:《剪枝的学问》《成长需要大剪刀》《“剪”出的成功》
角度二:为什么要剪掉?
手中沉实的剪子,是为果树们修理的花剪。岁月,是我们生命中修整的花剪,在这每一段每一段的裁剪中,我们要学会放弃幼稚,放弃固执,放弃冲动,放弃幻想,在生活中学会放弃。只有学会放弃,才会真正的得到。得到丰硕的果实,得到真正的成功,得到人生的真理。舍弃曾经觉得是最最重要的部分,却换来了别样的、更为深刻的幸福。拟题示例:《做一个“剪枝”能手》《“剪枝”不留痕》《树要剪枝玉要琢磨》
角度三:剪掉有什么好?
剪枝,其实就是在蓄势,在积蓄力量。剪去多余的枝条,既避免病变扩散,影响果园健康,又使得有限的养分集中力量,供养花朵与果子,为果树秋天最终结出好果子打下坚实基础。果树如此,人亦同样。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世上,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不可能完美得没有丝毫毛病,不可能不受到病毒的侵袭,不可能没有失误,不可能没有留下遗憾。人生的毛病缺陷以及失误遗憾,就如同果树的病变枝条和多余枝条,需要毫不留情地剔除剪去。要舍得修去那些多余的枝条,也要懂得只有把有限的养料集中供给,才不致让平均分配造成平庸的花期。拟题示例:《我要“剪枝”》《有一种精神叫剪枝》
角度四:如何理解“剪掉”?
剪枝,就是疏除过密枝、衰老枝和病虫枝,以充分利用光照和营养,大幅度提高坐果率。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若想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就,是否也应该如果树一样,剪剪“枝条”呢。“剪枝”就是对自身的否定与改变,用在人身上该分“自我剪枝”和“他人帮助剪枝”两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剪枝”是对一个人缺点的修正。而一个进步快的人总是一个会自我反思的人,这样的人能够毫不留情地剖析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把抽打自己的鞭子握在自己的手上。拟题示例:《谁来“剪枝”》《给欲望剪枝》《批评如同剪枝》
角度五:小孩子痛惜,爷爷为什么不痛惜?
看眼前,果树枝条茂盛,长势好;看发展,剪掉枝条,会使果实丰硕,所以爷爷毫不吝啬。可见,行动服从于目的,措施受制于宗旨。拟题示例:《由“剪枝”想到的》《果树剪枝的联想》《“剪枝”随想》《剪枝遐想》
角度六:小孩子为什么有疑问?
小孩拿起一根枝条,也许长得很好,但从整棵果树权衡,它成了分散营养、影响结果数量与质量的冗枝,必须剪掉。正确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让部分服从于整体,局部服从于大局。拟题示例:《削枝为了强干》《学会剪枝》《该出手就出手》
角度七:“傻孩子”,傻在哪里?
傻在只看到一根一根的枝条,忘了它们与整体的联系;只看到它们眼前的长势,忘了它们最能影响的结果。我们切不可一叶障目,不见全树。拟题示例:《剪枝,我们同样需要》《为自己剪枝》《今天我要为你剪枝》
角度八:剪枝是“减法”,“长得更好”是“加法”,加减法不可以互换么?
有失才有得,失去是为了更好的、更多的获得。“剪枝”顺应的是“树木之道”;“成长之道”“为人之道”“生活之道”都需要“剪枝”的学问。拟题示例:《人生剪枝》《为青春剪枝》《为心灵修枝剪蔓》《给成长之树剪枝》
二、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林清玄的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儿的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以“我要开花”为题作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写作导引】
1.开什么样的花——“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产生美好的希望,滋生甜美的憧憬,因为理想是人生的根本,是我们实现幸福人生的内驱力。没有理想的人就像迷失于大海上的孤舟,早晚会被风浪吞没。身处偏僻山谷的百合之所以能够遗世独立,开成美丽的风景,其实就是因为心存“我有美丽的花”的梦想。“我有美丽的花”,多么美妙的梦想呀!对于一朵花而言,还有什么比开出美丽的花更使人神往呢?花的美丽就在于花朵的绽放,而相信自己有美丽的花朵,就能够不断地战胜各种挫折,专注地付出努力,实现心中的梦。
2.为什么要开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朵花的庄严使命。”
作为花朵,使命是什么,就是开花结果,就是把自己的生命一代一代往下传,这是生命赋予花朵必须的使命,是花朵实现生生不息的庄严使命。那么,我们的使命是什么?百合完成使命的方式是开花结果,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实现祖国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呢?
3.开花能说明什么——“我要开花,是由于我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她内心深处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草,而是一株百合,一株有美丽的花朵的百合,而唯一能够证明自己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我们每一个人都像百合一样,内心深处都渴望人生的价值能够得以体现,渴望活出不一样的风采,但是我们究竟以什么方式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展示自己的风采呢?我想只有开花!通过开花来证明自己!也就是成长,不断地发展自己,提高自己!
三、题目:与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2)思想健康向上,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引】
1.仔细审题,辨清题意。本命题在选材上给了考生很大的写作空间,但同时也限制了文章所写的两个方面必须是相关联的,内容上应兼顾两个方面,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可只写一方,否则会有偏题之嫌。补充题目时,建议同学们最好运用对比形式,如“好生与差生”“灾与爱”等,这样易于激发读者兴趣。
2.精心选材,灵活补题。要想补好题目,必须要筛选好所写材料,在此基础上再提炼题目,应是考场上比较保险的做法。那么,应怎样选材呢?前提还是要注意选择相关联的两方面的内容。这两方面,可以构成正反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等,但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在选好材料、立好意的基础上再来补题,就不难了。在选材上,无论选择哪个方面,要力争做到新颖:与时俱进,感悟独到,感情冲击力强等。
3.精心构思,成就佳作。考场作文,要想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必须提前谋篇布局,才能速成佳作。在选好材、拟好题的基础上,可以在材料的组合上,开头、结尾的设计上,点睛妙笔的锤炼上多下功夫,锻造作文亮点。
二、中考作文备考全攻略与真题预测之想像创新类
★热点考题链接★
远方(2010·四川内江一);拾起心中的珍珠(2010·广西南宁一);阳光灿烂的日子(2010·云南曲靖一);心中的(彩虹、梦想、烦恼……)(2010·湖南邵阳二);送他人一朵花(2010·湖南长沙一);那天,我拣到了快乐的钥匙(2010·广东);洒进的雨(2010·四川自贡一);听听的声音(2010·四川成都一)。
★写作备考方略★
想像和创新,是写好作文的两个重要方法,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想像是写作和文学艺术最重要的手法,创新更是时代的主旋律。高考和中考作文评分标准都规定:想像丰富和有创新的文章,都可以增加发展等级得分10分。由此可见,想像和创新在写作
中的重要性。
一、读写结合,从仿到创。英国一家公司通过调查得出结论:电视看得越多,人的想像力便越少;而读书越多,想像力越丰富。多读那些具有丰富想像力的作品美,不仅最能打动我们的心,也最能激发我们模仿美、创造美的兴趣和欲望。当我们为阅读课文中的美而心动而跃跃欲试时,就会将在阅读中学习到的语言和技能运用到表达美和创造美的写作实践中来。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像,对课文内容进行加工,变换角度,将其进行延伸,练习形式有加写、补写、扩写、续写、改写等。
二、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想象的过程是属于思维范畴的,主要是分析和综合的形式,又是凭借形象来实现的。一个人为了构造出某种新形象,就必须对有关的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例如根据音响联想中来写故事,在播放各种音响中进行联想,进行写作。这的确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可以给我们造成种种听觉。听过一组音响之后,我们不仅要对瞬息变化和稍纵即逝的限定数量的音响迅速接受,还要有所触动,有所感受,尤其要体验那些音响所造成的氛围,正确理解,准确判断,合理联想,深入想像,构建画面,编织情节,安排结构。使音响氛围和内心视像有机结合起来,再以语言物化而为文章,全过程都离不开联想、想像。
三、自觉养成创新精神与深度意识。可给自己设定创新意识、深度意识两个标杆,每写出一篇散文,都要用这两点加以衡量。这就要调动想像力、语言、意象等多方面的修养,保证它的实现。比如写假设作文,第一类是现实的,命题如《二十年以后的我》、《在大森林迷了路》、《30岁生日在母校》、《20年后相会在母校》、《我在2020年》、《21世纪给祖国的一封信》,以及《假如我是………》、《我的未来不是梦》等等;第二类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命题如《假如我是一只猫》、《阿凡提来到我们的教室》等等。多从创新意识、深度意识两个标杆来衡量自己习作的优劣,这不失为培养创新思维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四、运用哲学思维来解读历史。关注个体心灵世界;重视瞬间、感性、边缘及其意义的开掘。既穿行于枝叶扶疏的史实丛林,又能随时随地抽身而出,借助生命体验与人性反思,去沟通幽渺的时空;通过生命的体悟,去默默地同一个个飞逝的灵魂作跨越时空的对话,进行人的命运的思考,人性与生命价值的考量,呼唤一种种自由超拔的生命境界。由感而悟、由情而理地深入到历史精神的深处,沉潜到思想的湖底,透视历史更深刻的真实。
★模拟真题预测★
一、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文章乃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一座好山或一川好水,就是一本好书。畅游
好山好水,犹如欣赏一部传世名著。
“踏平世间坎坷路,一路走来太从容”。人生是一本永远看不完、看不厌的百科全书,永远都吸引着世人去阅读。里面既出现过灿烂的阳光,也出现了狂风暴雨;里面既闪烁着幼稚的念头,也记载着深刻的哲理;里面既收藏着许多难忘的过去,也隐藏着精彩的未来。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片不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是一本独一无二的藏书。我们来到人世,就仿佛迈入一个藏书阁,四壁琳琅,举目皆书,身居其中,随手翻翻,精彩得目不暇接┅┅
请以《是一本书》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校名,人名等,否则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写作导引】
1.巧妙拓展,灵活补题。半命题作文为考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提供了一个广阔空间,如何选词也给不少考生带来困惑。根据题意,世界是一本书,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生活是一本书,人生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只要琢磨透了“一本书”的含义,就便于补题、选材与构思。
2.小处切入,写细写深。本题作文,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写深写透一个主题,诚非易事。因此补题除了要避免雷同,还应该从小处切入,才能写得具体,写得生动。如以《同学是一本书》为题,可以选取3-4个有代表性的个性同学来写,注意细节取胜,让人感受着他们的丰富和他们的纯真。行文中,可以抓住几个精彩的、动人的、震撼人心的镜头,细腻的刻画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和动作描写,力求靠细节取胜,靠刻画
出彩。
3.扬长避短,熟悉为先。对于各种文章体裁,要求每个考生会十八般武艺,精通三四种,擅长两三种。近年来各地半命题作文,对文体一般都不作限制,考生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补题时将自己所擅长的文体同时考虑,根据自己的文体特长,选择相宜的词语,将半命题化为自己最拿手文体的全命题来构思作文。《是一本书》这个半命题作文适宜写记叙文和散文,不适宜写说明文和议论文。
四、围绕补题,美化语言。选材要小巧玲珑,而且另一半也宜在人物、生活等比较熟悉字眼上打主意。行文中,要尽可能的多采用比喻、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文采,富有文化底蕴,这样的文章自然容易得青睐。如以《父亲是一本书》为题,采用五个排比段“父亲是一本书,一本没有„前言‟的书。”“父亲是一本书,一本„湿润‟的书。”“父亲是一本书,一本„无字‟的书。”“父亲是一本书,一本„乏味‟的书。”“父亲是一本书,一本„破旧‟的书。”可让文章呈现出美感,可让情感呈现出波澜。
二、根据材料作文。
雪莱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一首诗这样写道“春天是染上七彩斑斓的虹影!春天是让人不得不爱的四季之首!”雷锋说,“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作文,文题中必须含有“春天”
一词,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引】
1.注重观察,注重感受。观察是积累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有所感有所悟。春天是抽象的,春天的“踪迹”何处寻觅?枝头的第一支花苞吐蕾,柳树上飘下第一丝棉絮,人们逐渐脱下了厚厚的毛衣,休憩了一冬的老牛又开始劳作起来……从这些自然现象中我们都可以嗅到春天的气息,于是,花的绽放草的葱绿树的发芽都带给我们美的感受。如优秀习作《春天的柳》的片断“柳树姑娘将自己长长的辫子甩进清粼粼的池水中,梳洗着自己的头发。柳条上爆出一个个嫩芽,绽出勃勃生机,仿佛有无数的生命在枝头律动。一阵微风拂过,水面荡起了一道道涟漪,倒映在水里的小草、柳树一会儿扩大,一会儿缩小,一会儿散开,仿佛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神气地跑来跑去……”让我们领略了柳的清纯与生机。试想,若不是小作者的细心观察与感受,怎能写出如此优美的画面呢?在观察中,让自己的身心融入春天的美景中,沐浴在春天的气息中,文章才会美起来。
2.注重描写,注重细节。描写使画面生动形象,细节使画面真实可感。写春天的景物,可以从景物的色、形、味、声等方面来描写。此外,还可以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来描绘美景。如“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时拱动的力量,庄稼拔节时喧响的节奏;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春天是孩子脸上的天真无邪,少女面颊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希望、梦幻和理想。”淡墨式地写了春天的几种代表性事物,也点出了春天的象征意义,比喻和排比并驾齐驱,文采出众,读来既富有诗意,又具有气势。
3.注重手法,注重深度。注重手法主要是指运用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如优秀习作《找春天》的结尾“心儿幻化成的蝴蝶继续在春风中飞翔,看不尽的春之山水,听不完的春之旋律……啊,春天,这就是令人陶醉的春天;心中忽然生出一种渴望,想拥抱春天,拥抱生机勃勃的万物。”借景抒情,升华主题。注重深度是指要写出春天的象征意义来。春天可以象征希望、梦想,我们也可以借助春天来写时光的匆匆,或表达人们春风般无私的精神等。如优秀习作《寻找春天的脚步》写“我”和同学们去公园寻找春天,在公园里看到许多辛勤的园丁,于是联想到“园丁就是春天”,赞扬了园丁的贡献精神。
三、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开门需要钥匙,开箱需要钥匙;线索是破案的钥匙,思索是解题的钥匙……一把钥匙开启一把锁,我们的心灵之窗也有一把独特的钥匙。
心灵的钥匙,是生命过程的一面彩旗,是人生经纬网中的一块显示牌,是一张永不过期永不褪色的通行证。拥有了这把钥匙,就拥有了一连串的年轻和潇洒,就赢得了愉快和清明。这把钥匙,总是闪烁着耀眼的光环。我们应该珍惜,让它牵引着生活的和谐,让它洞开痛苦的心灵,让它去开创人间的乐园。
请以“心灵的钥匙”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写作导引】
1.准确立意,小处切入。透过材料可以看出“钥匙”是一种方法、途径,旨在引导孩子写出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无论写议论文还是记叙文,稳中求新、稳中出奇的关键点是把“钥匙”这个词做相应的转化,可以是针对学习困难,可以是针对做事受挫,可以是针对封闭之门,可以是针对心灵之锁,可以是针对心理障碍……这样,就会发现,可写的内容相当的丰
富。
2.明确文体,精选材料。这两个题目既可叙述又可抒情,写作时一定要突出文体特征,选择自己熟练的文体,善于叙述,就写记叙文,用细节去打动人;善于抒情,就写抒情文,用真情去感染人;善于议论,也可以穿插议论,用理性去折服人;其他的如书信、戏剧等等都可以写。总之,选择的文体要适合主题,适合自己。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最有话可讲的材料来写,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来。
3.创新表达,倾诉真情。人常说“同题作文新者胜”,这个“新”除了结构新、立意新之外,语言有个性也是主要的一个方面。语言有个性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写的都是常见的语言,会给阅卷老师造成视觉疲惫的。又说“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的心。要摒弃虚情假意,表达真实感受,用“心”去感染阅卷老师的“心”。真实的情感,个性的表达,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理想。作文时要努力摒弃那些司空见惯的“说话语言”,尝试使用有独特视角的“个性语言”。在文章的关键部分,如开头、结尾等地,要有意识地使用恰当的修辞方法,或者活用新鲜的“时尚语言”,鲜活地去记叙生活,去表达情感。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首歌唱道:
一幅画叫我沉醉
痴痴凝望没有倦意
一幅画已经褪色
在心里留痕迹
到如今仍不能忘记
请以“痕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除特歌外,体裁不限。文中不得出现
正式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导引】
1.审题可采取分析词语的方法来明确题意。“痕迹”属于词语类命题,我们需要明确该词语的结构和词性词义。从结构上讲,有两个语素“痕”和“迹”组成,都属于名词,可看成并列式结构,“痕”指创伤痊愈后留下的疤,亦泛指斑迹;“迹”指脚印或物体遗留下的印痕。从词性词义的角度来考虑,“痕迹”是“某物经过的可觉察的形迹”,可引申为每天平淡的生活的点
点滴滴。
2.拟题可采取添加后缀或前缀的方法来开拓思路。加前缀如“岁月的痕迹”“不着痕迹”“留在故乡的痕迹”“收藏痕迹”;添加后缀如“痕迹·不朽”“痕迹依然”等;既加前缀又加后缀,如“旅途·痕迹·感悟”等等。通过添加的成分,我们便可迅速打开思路,从而选择最能表达真情的素材,写出能够抒发独特心灵感受的考场佳作。
3.构思可采取问题引导的方法来拓展思维。我们可这样思考:在过去的人生路上,你都留下过什么样的脚印和痕迹?这些“脚印和痕迹”能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哪些启发?对自己有何警示、意义?在将来的人生路上,我们还应该留下什么样的痕迹?怎么留下让自己最满意的痕迹?别人的脚印和痕迹对自己有何影响?充分展开联想,深挖写作素材,选取最难忘、最能表现主题的细节行文。
4.文体可采取扬长避短的方法来选择取舍。你尽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形式,但诗歌除外。或写情理并茂的散文,或写情真意切的记叙文,或写富有抒情色彩的议论文,或写新颖曲折的小说。如果你有巧妙的构思、生动的语言,真挚的情感,那么你的作文就会脱颖而出。
三、中考作文备考全攻略与真题预测之情感体验类
★热点考题链接★
等待(2010·四川南充);我读(2010·江西省);阅读,让我(2010·湖北省襄樊一);话题“心境”(2010·四川省自贡二);心中的那份爱(2010·贵州省毕节);回味(2010·云南省红河);享受过程(2010·浙江省杭州);少年不知愁滋味(2010·浙江省舟山);爱,让生活更美好(2010·湖南省衡阳);幸亏有你(2010·山东省淄博);,让生活更美好(2010·重庆市綦江二);让我久久不能忘怀(2010·山东省青岛);那一次,我真的很棒(2010·山东省滨州);书香作伴(2010·江苏省盐城);总想为你唱支歌(2010·山东省烟台)。
★写作备考方略★
情感是人生的一部分,亲情是序言,友情是目录,爱、恨、恋、想都是情感故事的主题。这种“情感体验”类的作文历来是各地考查的重点,因为它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的阅读要求。
纵观2010年的中考作文,情感的表达是令人堪忧的,虚情假意的、矫揉造作、苍白喊叫,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其实,要表达“真挚”的情感,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真挚。感情的表达力求深刻、诚挚,不肤浅、不夸饰;感情的抒发要注意尺度和形式,既要符合生活的真,更要符合人性的善,进而显现感情的美。
二、真切。感情的表达要具体、深切而自然。真切的感受,来自人与自然、社会、生活的交流互动。只有对生活的种种感受了然于胸,动人的真情才能发诸笔端。
三、感人。感情的表达要有感染力。可以在文章中采用直抒胸臆和寄情于人、附情于事、融情于景等间接抒情方法。
★模拟真题预测★
一、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感激是一种美,是一种心与心交汇的简单的美;感激是一种德,是一种学习怎样做人的德,是一种学会怎样做的德,是一种友情的珍重和升华。
让我们心存感激,默默地记住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生活中的每一份爱、每一份情。这样我们会发现,天蓝了,山绿了,水清了,眼前的世界是色彩斑斓的,用心去体会别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世界也将随之变得更美好。
请以“心存感激”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为了突出你的个性,希望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写你最熟悉的内容,尽量表达你的真情实感,千万不要抄袭或套用!
(2)为了更好地表达你的意思,使你的文章内容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3)为了便于老师评阅你的文章,请你注意:格式正确,书写工整,标点恰当,卷面整洁,尽量少写错别字,少出现病句。
(4)你的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写作导引】
1.“定航向”。《现代汉语大词典》对“感激”的解释是“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动笔前先要把“感激”与“感谢”、“感动”的意义区分清楚,与之相比,“感谢”情感色彩较轻,“感动”题材范围偏大。写作时不能只是简单地写让你感激的人或物,一定要交代“心存感激”的原因。
2.“快乐行”。写清感激的美丽与重要意义是文章的重点,只有抓住生活中那些曾经触动过你的典型事例,心灵之水才会源源不断,为了达到“写出真情实感”的目的,一定要合理地运用一些描写手段,力求综合运用肖像、心理、动作等描写方法,把情节写细,把人物写活。
二、下面是歌词《懂你》,请你根据对歌词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多想靠近你/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
【写作导引】
“懂你”之“你”,在歌词中指的是母亲,我们可以写对亲情的理解,“你”是第二人称,所以最合理的写法是通篇直接与所写对象对话,向其倾诉。如何让亲情溢出脉脉馨香呢?
1.变换角度思考,来点机智构思。运用悬念、曲折、冲突等技巧,使故事的结局走向初始情节的另一端,体现的是“A——B”的形式,会增加读者阅读趣味,也使亲情主题更加突出。
2.张开感觉之网,来点生活细节。细节可以在文章中可以起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以一当十的作用,使文字更具有表现力和冲击力,更好地表达主题思想、人物性格、生活情状。写亲情,有了很生动的细节,就有可能成为精品佳作。
3.挥舞手中画笔,来点画面剪辑。描述性语言往往容易流于刻板和平淡,但如果考生能巧妙地借鉴MTV的创意技巧和描述语言,把镜头灵活地加以组接和张扬,就能打破刻板和平淡,让形象的描述飘逸出令人心荡神驰的诗情画意。
4.开启感悟之门,来点人生思考。当前,初中生的记叙文写作存在着“低龄化”、“幼稚化”的弊端,文章缺少生活的体味、情趣和思辨。为此,我们有必要在客观冷静的叙述基础上,缘事生理,升华出思想感情的火花、生活哲理的闪光、人生意义的感悟。
三、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小品演员黄宏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中国人到外企应聘,应聘时外国人只是问了他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给你的母亲洗过脚吗?中国人的回答是:没有。然后那个外国人告诉他:你今天晚上回去给你的母亲洗一次脚,然后明天再来谈谈你的感受。中国人走了,走出外企大门时,他也在反醒自己。母亲几十年含辛茹苦,自己却连给母亲洗脚这么简单的事都没做过,真的有愧于母亲的养育之恩。其实,我们何止应给母亲洗脚,洗脚又何止与招聘有关。
材料二:中央电视台一则公益广告:妈妈给宝宝洗完脚后,又给坐在轮椅上的奶奶洗脚,并说“用热水烫烫脚对您的腿有好处”。这话被宝宝听见了,一会儿,宝宝踉踉跄跄的也端来一盆水说:“妈妈,洗脚”。年轻的母亲用手拢过鬓角的头发欣慰的笑了……这则广告虽然只有50秒,但却给亿万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材料三:洗脚有益健康。脚虽底端末枝,其穴位却和身体许多部位相对应,被认为是人的“第二心脏”。中医常用一定的方式对脚进行洗泡按摩,或对某些疾病可以起到预防或辅助治疗的功效。
请以“洗脚”为题为题目,写一篇作文。注意:①请选取合适的文体,写出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③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④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写作导引】
1.细节入手,真实选材。洗脚就是用水把脚洗干净,这是个常见的动作。谁在洗脚?为谁洗脚?为什么洗脚?如何洗脚?应着重注意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写,可写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关洗脚的生活经历。写作时应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情感积蓄,而不能一味地叙述或编造别人的故事。记叙文如果缺乏感人的细节、场面描写,就难以打动读者。
2.蹊径出发,翻新立意。一般人都是通过写“洗脚”的故事,褒扬亲情,渴望亲情,呼唤亲情,正视亲情。其实,洗脚也是种文化,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近年来时兴“足浴”;洗脚也是一个技术活,揉,按,捏,掐,修,剪,刮,扳,无不辛苦。从这里另辟蹊径,写写洗脚城里的洗脚妹、洗脚弟为人洗脚谋生的故事,颂扬不是亲情却胜似亲情的人间真情。
3.自由选择,文体规范。我们可尽量注意选择记叙文、散文、随笔等文体来写。可以记述一段故事,也可以描写几个片断,语言要富有形象性,避免通篇是平板单调的叙述性语言。要使语言富有形象性,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文章中学会运用描写这种表达方式,要学会综合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等来写人记事,传情达意。同时,还可以运用一些常见的修辞如比喻、排比、拟人、引用等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标新立异,创新夺人。写考场作文一般用的时间是50分钟,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就得靠文章的形式!如果文章内容是美女,那形式就相当于美女的漂亮外衣。这篇文章题目的文体色彩不是很清晰,每个考生都要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日记、书信,这两种形式给人的感觉是比较私密,可以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所以不妨一试。
四、中考作文备考全攻略与真题预测之社会生活类 ★热点考题链接★
误会(2010·广西桂林);真心换真情(2010·哈尔滨县市);曾经错过的(2010·湖北省荆州);话题“礼物”(2010·广西南宁二);美丽的智慧(2010·湖北宜昌);回报(2010·湖北娄底);你的_____,让我记住了你(2010·湖南长沙二);____________让我陶醉(2010·甘肃兰州)。
★写作备考方略★
引导和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反映生活,讴歌真善美,针砭假恶丑,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核心要求,也是近年来中高考作文命题的明确导向、考查热点。近年来中考,社会生活类考题所占比例每年均在50%左右。考题往往以生活为圆心,紧密联系我们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力求让我们“我手写我心,我心诉我情”。
一、多关注时代的发展。关注大家都瞩目的代表性问题,提高敏锐感,加强使命感,投身到社会生活的大熔炉,发掘出闪光的“金石”;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报纸杂志、影视媒介,关注时事新闻,博闻强识,收集素材,做一个“家事、国事、天天事,事事关心”的人。写作时,我们可以把时事定格在日常生活小事之中,以小事生动传神地展现热点、焦点问题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这样可以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二、多让构思巧妙引人。使我们印象深刻或感动的事也许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学会独辟蹊径,从众多的材料中把独特的内容写进自己的文章。
三、多让材料细小动人。材料的角度越小,越可以把人物的性情在细微之处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如走出家门时妈妈的那声叮咛,走进校园时老师的那种微笑,走进教室时同学的那幅“鬼脸”,都是能让人忍俊不禁的好材料。
四、多让情节曲折迷人。不少佳作开头故意设置疑团,然后逐渐激发,当读者似有山穷水尽之感时,再解开悬念,情节扣人心弦。此类新颖文章,自然会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模拟真题预测★
一、请以“阳光路上”为题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定;⑧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应不少于20行);④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写作导引】
1.认真审题,别出机杼。审题是考场作文的前提,针对这样的作文题,我们必须紧紧扣住文题中的“阳光”“路”这个关键词。这里的“阳光”喻指一切美好的东西,它决定了我们写作的题材,它包括了“社会、人生、家庭”等。具体讲:就国家社会来说,它可以喻指国家的繁荣昌盛、社会的民主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就人生来说,它可以喻指个人的理想希望、成功与收获、真情与美好;就家庭来说,它可以喻指家庭的幸福和睦、理解关爱。“阳光路上”,主语可以是考生自己,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他人,或是历史上的名人,甚至可以是具有寓意的物体;路,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路,也可以是带有象征意义的路,如改革之路、成长之路、学习之路、人生之路等。把目光投向生活,可以挖掘出丰富的写作素材:改革开放30年所走过的是一条阳光之路,奥运会开幕式所走过的是一条阳光之路,携妻照顾女友34年的韩惠民所走过的是一条阳光之路,坚守大山深处只为乡村教育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所走过的是一条阳光之路,毅然弃医从文的鲁迅所走过的是一条阳光之路,扎根贫瘠土地顽强生长的胡杨所走过的是一条阳光路……“阳光路上”就是要求我们从个性和创新等角度去思考,就是启发我们积极探寻和思考自己的人生,独创一格,呈现当代中学生独具个性的人生追求。
2.小处切入,具体取胜。考场作文,字数要求一般在600左右,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写深写透一个主题,诚非易事。只有从小处切入,才能写得具体,写得生动。因为题目越空泛,写作范围就越广,选材、组材的难度自然就越大。要知道,记叙文或记人叙事的一类散文,细节生动,情节感人,是得分重要条件之一。
3.扬长避短,熟悉为上。对于各种文章体裁,要求每个考生会十八般武艺,精通三四种,擅长两三种。近年来各地考场作文,对文体一般都不作限制,考生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写作时将自己所擅长的文体同时考虑,根据自己的文体特长构思作文。
4.美化语言,底蕴胜出。选材要小巧玲珑,而且另一半也宜在文化、艺术等比较雅致字眼上大主意。行文中,要尽可能的多采用比喻、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文采,富有文化底蕴,这样的文章自然容易得高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有种种交往,如师生之间的交往,同学之间的交往,朋友之间的交往,亲人之间的交往……
现实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交往。在交往中能获得新信息,在交往中能寻求到发展的机会,在交往中能寻求到知心的理解,在交往中能得到别人的认同……
交往中,你一定有过许多的感受和体验,有欢乐,也有烦恼;有痛苦,也有幸福……
请以“交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等。
要求:①自定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导引】
1.正面导入。与谁交往?怎样交往?交往有什么意义?这都是大家应该思考的。从正面思考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写交往的意义,交往使我们获得国外的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可以对交往进行赞美,赞美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可以写正确的交往方式对一个人的影响,交往使差生转化了等等。然后由此事例跟进,或纵深发展,或正反论证,相信成文还是不太难的。
2.反向切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喻人们交往时,与高尚的人交往就会向高尚的方向发展,而交了低劣的朋友则会影响自己向低劣的方向发展。如果大家用后者作为文章的切入点,就做到了反面切入了。可以把作文的题目定为《从说开去》,横线上填近墨者黑等反面事例即可。开头先引述事例,然后举一个交友不甚终受其害的例子,分析事例,总结原因,最后提出自己的见解。
3.创新进入。关于“交往”的话题,同学们首先选取的交往对象便是人,包括同桌、老师、家长、笔友、网友等。这些人当然是我们最容易写的交往对象,也是最容易出现雷同的交往对象。因此,同学们想创新的话,在交往对象上可以做一些开拓,比如把交往的对象锁定为物,比如动物,比如日记本,比如梦等等。
三、请以“请记住我的名字”为文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为了突出你的个性,希望你选择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选择最佳角度,写你最熟悉的内容,尽量表达你的真情实感,千万不要抄袭或套用。
(2)为了更好地表达你的情感,使你的文章内容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3)为了便于老师评阅你的文章,请你注意:格式要规范,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卷面要整洁,尽量少写错别字,少出现病句。
(4)你的文章中不要出现与你有关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等。
【写作导引】
1.抓关键点,突破审题关。这个题目正确审题,人人都有可写的内容,写得精彩与否就看临场发挥了:结合提示语就得认真领悟几个关键词语:首先是“我”,第一人称;其次是“我的名字”,是个体,非群体;再次是“记住”,难忘的。写出“我的名字”为什么值得“记住”以至如何记住就扣题了。应该说,考生都有过这方面的经历,甚至平时写过有关的此类的作文。如少先队礼的那位辅导员的名字,一同参加志愿者活动的那位“志愿者”的名字,谆谆教导你的那位恩师的名字,学校看大门的那位门卫的名字,等等,都是“记住”的范畴。我们要选写那位记得不仅清楚而且精彩的人。
2.抓切入点,突破构思关。构思角度大体有三种:以实为主,由实而虚;以虚为主,逐步深化;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一般地说,由实而虚,虚实结合,由表及里,往往更容易出新。例如你写“请记住我的名字”,先写游黄山见到的“四奇”美景,再写你对黄山旅游区清洁工是“美容师”方面的感悟积累,这样就将自然美与心灵美糅合在一起写,由实到需,文章就容易进入“灵魂”,亮出新意。
3.抓创意点,突破文体关。最近几年中考对文体的要求都比较开放,一般都是要求“文体不限”,如本题也是这样“诗歌除外”即是除不能写成诗歌外,写成什么样的文体都可以。但“文体自选”,不是不要求文体,而是在表达形式上提供了更大的自由表达空间。我们写作时可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切不可把各种文体杂揉,给人一种“是马又非马”的感觉。我们写作时如果写散文,可以叙述自己聆听某人的报告而记住了他,细致地描写这人言谈中的自信。
四、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风俗风情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民风与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弘扬美德,传承文明。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民风淳朴,民俗繁多。譬如春节灯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还有各种风味的饮食文化,令人口馋……这些节日与风情,包含着丰富的风俗文化,凝聚着浓浓的血脉亲情。Z
请以“风俗风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自拟标题,600字左右。可以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写作导引】
风俗是文化的瑰宝,穿越岁月的风尘,漫延至今绵香不已。写作时如何让风俗这朵具有乡土气息的艺术之花开放得更加鲜艳夺目,让人们感受到她的无穷魅力和丰厚的底蕴呢?
1.抓住风俗特点,吹点知识“旋风”。俗话说“大俗即大雅”,风俗是一种文化,博大而深邃。诸如春节贴大红的春联是一种风俗,端午包清香的粽子是一种风俗,中秋品香甜的月饼是一种风俗;“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中,春社是一种风俗;“一舱的鲜鱼、朝霞和笑声”中的乌篷船也是一种风俗。民俗文化还体现在胡同里、风景里、舞蹈里、名胜里,甚至在人们的服饰、言谈举止里……写作时如果能适当介绍一些风俗常识,有助于叙述,也能营造浓郁的文化气息。比如习作《话说端午节》一文,在介绍端午别称的时候,可先解词:“端”的意思和“初”相同,“五”字与“午”相通;又介绍了地支知识: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这样不仅交代清楚,说明准确,而且给读者知识的渗透,使整篇传达出一种文化气息。
1.抓住风物特点,吹点场景“春风”。风俗是历史,也是活生生的现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有许多仪式、程序。如果写作时能着意进行一点场景的描绘,不仅能使人如临其境,而且会散发出一种文化之韵。比如习作《火把节的火》可这样描绘:“那公园里、草地上,甚至于大街小巷,所有的男人女人大人小孩,围绕一堆堆火,蹦蹦跳跳,挥洒汗水,欢乐无限。登高远眺,整个世界里开放着无数朵灿烂的火花,花儿急速地摇动,在夜的画布上描绘出一个个红红的圆,仿佛一张张笑脸,更是一个个圆满的句号。”具体的场景,把风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3.抓住个人特色,吹点表达“暖风”。“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作文时要以“具体”诠释“抽象”,也就是化虚为实,用具体的文化形态去诠释抽象概念的内涵。长于叙事的同学,不妨首选记叙文,通过回忆与风俗有关的往事,用感人细节打动人;知识丰富的人,不妨首选说明文,可以说明风俗的来历;长于理性思考的人,不妨首选议论文,发表独到的思考;视野开阔的人,不妨首选散文,用丰富的积累、广博的材料说话。譬如习作《春节印像》一段:“春节,像弥久不衰的浓浓亲情,像抚慰心扉的融融暖阳,更像柔和醇芳的美酒、陈酿。春节是欢乐、和睦的氛围,如同冬天的麻辣火锅,既麻又辣又烫,品尝过后,口留余香。充满温馨的情感抒发,使年味浓浓郁郁,回味悠长。”适当的议论抒情,不光能抒发小作者对春节文化的独特感受,给读者以情感的激荡、哲理的启迪,也会使春节的文化气息更加纯正、愈发厚重。
五、中考作文备考全攻略与真题预测之自我成长类
★热点考题链接★
智慧伴我成长(2010·广东佛山);材料“有意思的儿童节”(2010·天津);偶尔停一下,真好(2010·黑龙江哈尔滨一);话题“偶像”(2010·山东德州);留住那份纯真(2010·江苏连云港);我想对你说(2010·福建龙岩一);一件▲的事(2010·浙江东阳一);那一天,我笑了(2010·浙江东阳二)。
★写作备考方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反思自身的成长经历,表现成长历程,是我们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有效途径之一。从中考命题形势看,自我成长类考题在逐年升温。专家预测,在推行课程改革、强调人文关怀的新时代,此类考题会逐渐成为命题的核心。
写作自我成长类文章,有三条出彩捷径:
一、展示真我风采,内容求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无法在课堂上侃侃而谈,也许在球场上可以一马当先;你无法在舞台上一展歌喉,也许在考场上能够胸有成竹;你无法写出美丽动人的佳作,也许能画出栩栩如生的图画……只要我们找准了自我的闪光点,精彩的素材就会扑面而来。比如你爱好音乐,对美丽的歌词与动听的旋律自然会情有独钟;如果你爱好文学,名言佳句与诗词典故定可信手拈来。从爱好着笔,往往能收到意到笔随、情趣盎然的写作效果。
二、述说成长故事,情节求巧。人生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坎坷与快乐的过程,它苦辣酸甜咸,五味俱全。我们若能抓住这一点做文章,情节自然会波澜迭起,内容自然会扣人心弦。如当你遭遇失败而独自落泪的时候,老师无声的笑容也许让你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当你因为成功而洋洋自得的时候,意料之外的事件却让你遇上了骄傲带来的尴尬。
三、融入感情清泉,情感求真。能否感动读者,甚至让人潸然泪下,这就要看你是否能融入真实的情感。要学会将心灵深处最精彩的点滴,用深挚的感情诉诸笔端,这样,一个表情或一个动作,也许就是一道风景,细细地品味起来,那酸甜苦辣的味儿,也会让你如同口含橄榄,回味无穷。
★模拟真题预测★
一、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家杂志曾对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这样一次问卷调查:你最后悔什么?列出了10项人们生活中容易后悔的事情,供被调查者进行选择。
在相关人员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统计结果:
第一名:75%的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导致一事无成。
第二名:70%的人后悔在年轻的时候选错了职业。
第三名:62%的人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当。
第四名:57%的人后悔没有好好珍惜自己的伴侣。
第五名:49%的人后悔没有善待自己的身体。
读了这则材料,你会产生怎样的感触和联想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会,以“后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导引】
1.抓关键语句,明方向。抓关键词句法是材料作文不跑题的一个好方法。“你最后悔什么?”抓住了这一关键句,也就抓住了材料的精髓。
2.选角度切入,定题材。选角度切入法是材料作文不跑题的又一个好方法。分析所给的材料,老人们后悔的是:年轻时努力不够,年轻时选错了职业,对子女教育不当,没有好好珍惜自己的伴侣,没有善待自己的身体。结合我们“自己的生活和体会”,我们是不是也有“努力不够”而后悔,是不是也有做“错了”什么而后悔,是不是也有对父母言行“不当”而后悔,是不是也有“没有好好珍惜自己的”朋友、亲人而后悔,是不是也有“没有善待自己的”父母而后悔。
3.流真情实感,求出彩。高分作文一定要有过人之处,或者是感人的材料,感人的细节,以真情实感为亮点;或者是新颖的角度,突破写事常规,把笔触伸向人,以构思巧妙为亮点;或者是别致的形式,突破常见文体的格式,以形式新颖为亮点。就本次作文题目来说,写清最后悔一事的过程与重要意义是文章的重点,只有抓住生活中那些曾经触动过你的典型事例,心灵之水才会源源不断。你可以写成书信式,向人或物倾诉真挚的后悔之情;你可以写成日记式,直接表达对人或物的悔改之意;你可以用QQ来聊天的形式,实录“后悔”座谈会;你可以手机短信的形式,进行千里传情。
二、根据要求作文。
过去为没有得到而伤悲,过去也曾为失去而后悔,我想起这一切的一切,那都是我心头的搁浅。
今晨当我不在为我的付出而流泪,成长的岁月,让我不在有遗憾的感觉,成长的岁月,让我知道我以失去得太多成长的岁月,让我知道怎样珍惜拥有的一切。
请你以“成长的岁月”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导引】
1.从关键词语出发,寻找审题的突破口。此文题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成长”,表明了写作的范围,必须是成长中的事与人、情与感;一是“岁月”,成长的岁月,是喜怒哀乐忧的大杂烩,是酸甜苦辣咸的混合味。在成长的岁月中,伴随着痛苦与欢乐、挫折与希望、失败与成功。这也正是生活的滋味、人生的滋味!
2.从自身素材出发,寻求取材的切入口。我们正处成长的关键时期,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常有值得我们回味的东西,在我们的记忆里一定珍藏着不少动人的片断,喜、怒、哀、乐中有刹那的感悟,注意以小见大,写出真情实感。在我们成长中,阳光雨露的呵护,让我们品评了甜蜜,懂得了珍惜;寒风雪霜的相伴,让我们学会宽容……快拿起笔来,记录下这一个个难忘的成长瞬间吧!
3.从创新出彩出发,寻找文思的爆炸口。我们把天真幼稚的童年和纯洁的少年时光,存入了生命的档案,我们为童年而欢呼,我们为成长而喝彩。但是,越是这些有话可写的东西,我们越要想着用新鲜的方式来表达;越是有自己亲身体验的事与情,越要在写作过程中想着用灵动的形式、鲜活的语言来表达。
三、请以“我和老师的故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写作导引】
“我和老师的故事”,从这个话题看,我们可以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我”和一位老师的交往,也可以写“我”和多位老师的交往,从而写出自己所感受的师生感情。这个题目虽然好写,但要写出彩,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的处理:
一、抓关键,准确入题。“我和老师”这个题目涉及到两个写作的对象,即老师和学生,强调的是师生之间发生的事情。我们审题时不应分别在“老师”和“学生”这两个因素上动脑筋,而是要重点表现“师”与“生”之间的关系上下功夫。“我”和老师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等等,随便写哪—个方面都可以。这样找到文题蕴含的内在因秉,审题的速度也就快捷了。
二、拓思路,化大为小。“我和老师的故事”是个话题作文,这个题目很大,过于笼统,我们写作时不易操作。这时我们可针对题目作合理的添加与拓展,力求快速的打开我们的写作思路。拓展时可在这个题目的前或后加上若干词语,这样可以将大的题目化小,将笼统的题目化具体。如把题目拓展成“我和老师的误会”“我和老师的和谐音符”“我和老师的小秘密”等。经过这样的拓展和联想,你会发现这样下笔就容易多了。
三、忌偏锋,慎重选材。“我”和老师之间的事情很多,但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写进作文里的,写成作文一定要有明确的立意,比如通过对老师的赞美,写出“我”对老师关爱的感恩等都是很好的构思。值得提醒的是,尽量不要写某个老师对“我”的“惩罚”之类的事情。也不要借题说出对某位老师的不满。如果一定要写“我”对老师的看法,可以换一种方式,比如,写“我”喜欢的某种类型的老师。
四、找细节,抒写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写这篇作文时也要注意力求在“情”字上下工夫,只有让自己都被感动的文字才能触到老师的情感结点。可以表现我和老师在平淡的学习生活中日益加浓的融融师生情,可以重点刻画“老师”与我们之间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融洽气氛,也可以通过我和老师的对话、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那种和谐融洽的氛围给我们的身心带来的愉悦感受,还可以写教学生活中师生相互鼓励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感人细节。只写我们写作时有真意,动真情,这样才能打动人,感染人。
五、善表达,以“新”取胜。越是大众化的题材,越不易出彩。这就要求我们写作时要对这个题目深入思考,要在“新”字上做文章,不走“寻常路”。比如,另辟蹊径,不从“温馨”的师生关系入手,可以开头尽可能地发出“不和谐”的声音,猎取阅卷老师的眼光,进而曲笔展开,最后,表达主题,以“和谐”作结。总之,内容要一波三折,极具“张力”,最好运用排比铺陈、直抒胸臆、回环反复、巧妙剪辑等手法,用以凸现主题思想。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的舞台我自己建造,要让全世界看到,我的剧本我自己写好,相信自己永远是个主角。
我的魅力我自己创造,出乎每个人意料,我的未来我自己照耀,每个明天把我拥抱。
请以“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除诗歌外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②不得抄袭;③书写规范,工整。
【写作导引】
1.诠释文题,在平淡中求突破。“我的舞台”,文题中的“我”一般就是指写作者本人。因此,从这点出发,我们可以叙述生活中与“我的”舞台直接有关的各种事,如“我”把床铺当作舞台、把客厅当作舞台、把学校当作我的舞台、把人生当作我的舞台,表达我对梦想的不懈追求。
2.广泛联想,在对比中求突破。“我的舞台”,文题中的“舞台”就是表现的地方,每个在舞台上的人都是主角。因此,舞台上的主角都可以自称“我”。我们写作时也可由别人的舞台进行自由的、广泛的联想。比如由眼前的CCTV的模特的“青春舞台”联想到青春自己的舞台等。经过这样的联想对比,既能开拓你的写作空间,又有利于你选取一点感受最深的来写。
3.深入挖掘,在拓宽中求突破。“舞台”本是演员表演的地方,可以引申为一切学习、生活、工作的地方。从引申义出发,我们可以写自己的为学、为人、为事的态度与表现,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
Some think we should try to help strangers. Helping others is a virtue,and helping others is helping ourselves.We may come across some trouble and need others help some day.If everyone isnt willing to help us just because we are strangers to them,its hard to imagine what our world will be like.
However,some are afraid that helping others can sometimes bring us trouble.Sometimes we are just misunderstood and even have to pay the cost of kindness.
镜头一:[小巷里]一只可怜的流浪猫正在垂头丧气地走着,一阵阵寒风的来袭使它瑟瑟发抖。它那原本雪白的毛已经变成了灰色,原本炯炯有神的眼睛也失去了神采。走过它身边的人,都顾着着急地赶路,没有注意到它。一会儿,一个年轻的妈妈牵着孩子的手走来了。当孩子看见这只猫时,突然,她挣脱妈妈的手,跑到猫的身边,轻轻地抚摸着它的毛,心疼地说:“ 这只小猫真可怜!妈妈,它没有主人,我们收养它吧,我要好好地爱护它!”“行!你真是妈妈善良的好宝贝!”孩子抱起小猫离开了。这个小女孩那么小,却比大人多了一份善良、同情之心,真是难能可贵呀!
镜头二:[市中心]走着走着,我突然感到口渴,于是信步走进麦当劳餐厅。排队的人好多呀,好不容易才轮到我了,一位服务员热情地迎上来:“你好!小朋友,请问你需要什么?”“一杯橙汁。”“好的,请稍等。”她满脸洋溢着灿烂的微笑, 转身去拿。付好钱后,又以同样的微笑伴随着亲切的一声“再见”目送我远去。身为服务行业中的一员,无论何时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真是令人敬佩!
镜头三:[马路边]走出店门,我又融入到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马路边的大街上,虽说有清洁工打扫,可形形色色的垃圾还是时不时地涌现出来。走在我前面的一个阿姨,虽然衣着朴素,看上去像个民工,但是她却毫不犹豫地把地上的一张广告纸捡了起来 ,扔进了垃圾桶。她虽然不像城里阿姨们穿得漂亮,但是她的品行却超过了她们,真是一个优秀的新市民。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6小题, 每小题2分, 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到下表中)
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
A.农夫山泉矿泉水; B.金刚石;
C.清新的空气 ; D.茅台酒。
2.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一组是 ( ) 。
A.氯化钠 食盐 NaCl2 ;
B.碳酸氢钠 纯碱 NaHCO3 ;
C.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
D.氢氧化钠 火碱 NaOH .
3.关于仪器的用途,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
A.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B.托盘天平可以称量物质质量;
C.量筒可以用作稀释浓硫酸的容器;
D.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
4.影响空气质量的气体污染物主要包括 ( ) 。
A.SO2、NO2、CO; B.HCl、CO2、N2;
C.CO2、O2、N2; D.CH4、CO2、H2.
5. 我国铁路已成功进行多次提速, 提高了铁路使用率, 为保证列车提速后高速稳定运行, 通常采用一种方法是使用铝热剂技术, 将相邻铁轨之间的缝隙连接起来,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undefinedFe, 该反应属于 ( ) 。
A.分解反应 ;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6. 右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 ) 。
A.t1 ℃ KNO3的溶解度是20 g;
B. 在t2 ℃时 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C.用降温方法可把KNO3 从它的热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
D.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6小题, 共28分)
7. (4分) 用化学用语表示:
(1) 2个氧原子______; (2) 硫酸根离子______ ;
(3) 2个硝酸亚铁分子______; (4) 碘元素______。
8. (6分) 以下列举的是生活和学习中可能遇到的某些情况, 根据你所学知识与掌握的技能回答:
(1) 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由______引起的中毒;
(2) 浓盐酸敞口久置于空气中, 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的原因是______;
(3) 走进照相馆洗照片时, 营业员会问你“是否要塑封 (用塑料薄膜封闭) ”, 塑封的目的是隔绝______。
(4) 走进加油站, 你会发现除了各种型号的汽油之外, 还多了乙醇汽油, 至2009年1月1日, 包括我省在内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已经3周年, 提倡使用乙醇汽油的目的是______。最近, 国务院颁布了“节能减排”方案, 作为中学生, 我们应该有节能的意识,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请你提出一条具体的节能建议______。
9. (6分) 从①水, ②纯碱, ③氢氧化钙, ④盐酸, ⑤氯化钠, ⑥高锰酸酸钾, ⑦硝酸钾这七种物质中, 选出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填空 (填写序号) :
(1)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
(2)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
(3) 可用作调味品的是______;
(4) 可用于除去铁制品表面铁锈的是______;
(5) 生活中用来杀菌消毒的是______;
(6) 为使馒头松软可口且无酸味, 在蒸馒头之前, 可加入一些______。
10. (5分) 下图为有关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Y代表一种常见的物质)
(1) 反应①属于______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
(2) 写出图中任意一种物质在工农业生产或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必须注明物质) ______;
(3) 写出图中涉及的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 图中Y一定含有碳元素, 原因是______。
11. (7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碳酸氢氨 (NH4HCO3) 是一种氮肥, 与碱混合时会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 (NH3) , 从而肥效降低。碳酸氨受潮时, 在常温下就能分解, 温度越高, 分解越快。
资料2:草木灰是常用的农家肥, 作为肥料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其水溶液呈碱性。
资料3:把少量的草木灰或生石灰粉末撒在瓜果叶面上可以有效防治害虫。
(1) 储存NH4HCO3应该注意______;
(2) 某农民在庄稼施肥时, 为了提高肥效, 便将钾肥草木灰与NH4HCO3混合起来施用。请你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 这种做法是否合理______; (填“合理”、“不合理”) , 原因是______;
(3) 某农民经常使用撒一把草木灰或生石灰的办法防治瓜果害虫,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次, 他试着把草木灰和生石灰混合在一起使用, 经过一夜露水的作用, 结果连瓜果的叶子都“烧” (腐蚀) 坏了, 请写出该过程中发生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 (本题共两个小题, 共14分)
12. (6分) 在一节化学实验探究课上, 老师拿出两瓶无标签的试剂, 分别是固体和液体, 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 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1) 我猜想此气体是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2) 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
产生此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3) 我想制取该气体, 采用的发生装置可选取下图中的______, 收集装置是______ (填序号) 。
13. (8分)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 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 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 它能与NaOH反应, 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 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 甲同学认为是O2, 则检验方法是______;
(2) 乙同学认为是SO2, 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 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 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 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 实验时在B处易发生爆炸事故。
丙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 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 用拇指堵住试管口, 靠近酒精灯火焰点火, 若不发出______, 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经丙同学确认安全后, 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 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 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 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 再次称量装置A, 发现质量无增减。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 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思维拓展]
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 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物质。
五、计算题 (本题共6分)
14.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防控工作中, 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消毒剂, 具有强氧化能力, 可将各种病原微生物杀灭。工业药品过氧乙酸原液通常是15%过氧乙酸溶液 (密度为1.15g/cm3) 。使用时, 通常取20mL原液, 加自来水稀释至1000mL, 搅拌均匀, 即配制成1000mL (密度约为1g/cm3) 用于空气喷雾消毒、环境地面消毒的过氧乙酸溶液。
(1) 20mL 15%过氧乙酸原液的质量是多少克?其中含过氧乙酸多少克?
(2) 配制成的1000mL过氧乙酸溶液中, 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7. (1) 2O; (2) SO32 ; (3) 2Fe (NO3) 2 ; (4) I .
8. (1) CO; (2) 浓盐酸因挥发使溶质质量减少所致;
(3) 空气 (或氧气和水) 使照片免感氯化侵蚀;
(4) 节省石油资源, 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随手关灯 (或使用节能灶具等)
9 (1) ③; (2) ①; (3) ⑤; (4) ④; (5) ⑥; (6) ②;
10. (1) 分解反应; (2) 略; (3) 略;
(4) ;因为Ca (OH) 2和Y能生成的CaCO3中含有碳元素, 而Ca (OH) 2没有碳元素,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Y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11. (1) 放置于干燥、阴凉处;
(2) 不合理, NH4HCO3遇碱性物质反应后放出氨气, 使肥效降低;
三、实验与探究
12. (本题可有多种答案) 答案一: (1) O2; (2)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木条复燃, 该气体是氧气。
反应方程式为:undefined;
(3) B;C.
答案二: (1) CO2; (2) 用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燃烧的木条熄灭, 该气体是CO2。
反应方程式为:undefined2↑;
(3) B, E.
13.[方案设计] (1) 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 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undefined; (3) 尖锐的爆鸣声。
[实验探究]H2;
[思维拓展]酸性。
四、计算题
14.解: (1) 20ml 15%过氧乙酸原液质量为:
20cm3×1.15g/cm3=23g ,
其中含过氧乙酸的质量为:23g×15%=3.45g ;
(2) 1000ml过氧乙酸溶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
undefined
答: (略) 。
注:1.计算结果为0.3%或0.34%或0.35%均给分:
其一,命题形式稳中有变,变中求新。2010年中考作文题繁花似锦,全命题作文占据“半壁江山”,半命题作文仍然走俏,但也没有把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完全打入“冷宫”,体现了命题形式并存互补多元的发展态势。笔者认为,2011年中考作文在命题形式上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是趋势。
其二,命题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根据对近三年特别是2010年中考作文命题内容的综合分析,2011年中考作文在内容上会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体现以下四个方向:一是关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近几年中考作文题更加关注人生体验,更加突出对学生自身成长思考的引领:或关注学生的真情实感,或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或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或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或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或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或关注学生的人文思想,或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特别是2010年部分中考作文命题思路呈现出一种“换位”思考的趋势,从强调关注自我这一角度,转向于要学会关注他人,譬如山东烟台题《总想对你唱支歌》、江苏泰州题《他(她,它)也很重要》等。当然这并不是说只关注他人而已不注重自我了,也没有绝对化,而是一种思维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希望同学们重点强化这方面训练。二是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场地,大自然对人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大自然给了人类生存的物质能源,带给人类心灵上真正的舒坦,带给人类视觉上的和谐,无论今天和未来,人类需要清澈的江河湖海,需要茂密的森林、草原,需要头顶上挂着朵朵白云的蓝天。不仅如此,人类最初接受的启蒙教育也是来自于大自然。对于人类而言,大自然的赐予太多太多,惟有时时感恩,不断反思,才会有更加美好的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就是中考命题的方向,2010年不少省市的作文题目都很明显地打上“自然”的烙印。二者强调的是,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而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掠夺!在自然中保有心灵的清纯和快意。那么,对2011年考生来说,这是应该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是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生活,人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人类的活动是离不开社会的。所谓文以载道,文章合为时而作,那么,中考作文命题方向亦如此。关注社会,关注热点时事,必然在作文中体现出来。近年来有关留守儿童、农民工问题、独生子女问题等一直都是热点,一直深受关注。譬如2010年温州题《做一个“行者”》就体现了这一命题意图。平时关注现实、关注生活的考生都知道,温总理2009年考察同济大学时提及“仰望星空”,2010年“五四青年节”到北大考察时提到了“当代大学生应当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理念。如果考生知道这个背景,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如果考生不知道背景,但能了解中国当前唱高调的人有,脚踏实地的“行者”也有的现实状况,也能写出不错的文章。由此可打开思路,写一些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关于“行”的亲身经历或动人的故事,也可写一些关于“行”的社会现象。2011年我国发生的重大事情也很多,譬如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中国“人世”十周年、神舟八号飞船升空、京沪高铁建成通车等为世人瞩目。可以大胆地预测,命题者是不会远离现实,出一些比较虚的题目。四是关注继承与借鉴的关系。中考作文的命题总是相互借鉴的:或借鉴其它省市或地区的命题经验,或借鉴高考作文的命题经验。在继承中借鉴,在借鉴中出新,是2011中考作文命题的一大走同。同时,各地的作文题将更具地方特色:或命题体现了本地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考生群体的实际水平,或命题内容反映了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所以,借鉴创新,凸现特色将成为2011年作文命题的又一趋势。
其三,命题的考查思路趋于综合。作文是最能体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试题,这主要是因为在作文过程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到多种语文知识和能力。从这一点看,评卷者对学生作文的评判过程其实也是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评判过程,因而一篇作文的得分也就不可能是学生某一个方面语文知识或能力的体现,而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了。但从近几年各地中考作文试题来看,中考作文试题对学生语文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的整体思路曾在一些省市出现了不应有的“多元化”表现。故笔者大胆预测,在2011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试题中,你肯定很难看到有作文试题附带考查学生某个单项语文知识或能力的表述了。从语文综合素质的整体思路出发,对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评判,符合作文本质的特点,也是中考作文试题在命制上越来越科学和规范的体现。
其四,命题设计的背景理性回归教材。中考作文命题跟初中生的学习尤其是课堂学习过程相关联。这是中学生生活实际的一个必然反映,也是一个必然选择。2010年中考命题者对此进行了有效的尝试。譬如,浙江杭州题由初中教材中宋濂少时苦学、丑小鸭逆境成长、海伦·凯勒“再塑生命”三个故事引出文题《成长路上无捷径》;浙江温州题《做一个“行者”》,文题前的一段提示材料来自鲁迅《朝花夕拾》;浙江义乌题《我不只是一个角色》,导语选用了已学课文《散步》中的“我”既是“妈妈的儿子”,也是“儿子的爸爸”的材料,等等。返璞归真,走向并彻底地融入生活,强化社会生活实践,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可以预测,2011年中考命题者在关注生活之外,将题目设计的背景对着“课文”,进一步理性回归教材,这是对事实的尊重,也是现实的作文命题的必由之路。
近3年特别是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当前作文中考命题的趋势和特点,自然对2011年中考作文复习备考具有一定的启示。
首先,要吃透课标,明确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作文复习效率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文课程标准》就是中考作文的“器”。“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吃透课标精神,复习便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其次,要关注自我,思考生活,提高审美素养。根据中考作文发展趋势,侧重“自我”和对生活独特的发现、独特的感悟的命题会成为201年中考主流。平时要注意积累成长中经历的点滴,抒写心灵,做到“我手写我心”。只有叙写出自己的生活,展示生活细节,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才能写出感动自己、打动他人的文章。关注社会,对社会问题能有自己的判断与评析。关注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审美素养。
再次,要加大阅读量,积累丰富素材。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缺少丰厚的积累,我们是无法写出文质兼美、大气磅礴的考场佳作的。积累素材训练应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之中。
最后,要扎实进行作文规范训练。笔者认为,没有充分的入“格”训练,是很难实现作文的出“格”,更难做到升“格”,写出有鲜活独特的内容、有独特新巧的构思、有新颖绝妙的切人视角和与众不同的语言的考场佳作。建议同学们首先注重题型之训练,就是要根据本地考区的常用题型(至少两种),研究它们的应对方法,认真训练。譬如,应对全命题作文,一定要对题目(包括导语部分)进行仔细分析,对组成题目的各个语素和词语,都要明确其意思,从而准确把握题目规定的写作范围和内容。应对半命题作文,要认真研究文题中的引言和要求,吃透已经给出的题目词语的含义,补出合乎语法规范的短语作为题目。补题时,要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积累,打破思维定势,补出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把握的、感悟最深的、最容易写出新意的题目。只有这样,才能扬己所长,掌握主动。应对选题作文,要在较短的时间里确定写作试题,为自己的考试赢得主动。挑选的原则应该是选熟不选生、选易不选难。如果选择的是材料作文,要读懂材料的内涵(涉及的主题和相关内容),找准材料的关键点写感想;发挥联想,结合现实生活谈感悟;挖掘材料深意,提出深刻观点。其次注重方法之训练。一是强化全程训练。可以按照老师的复习计划,从作文评分的若干方面(如审题、构思、立意、选材、表达、修改等),逐一进行训练,每一项都要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强化局部训练。主要是列提纲、开头、结尾等影响中考作文评分的关键部位和个人劣势方面,不妨重点训练几次。三是强化创新训练。平时要加强对“精”“深”“活”“新”等方面的训练,以闪亮的标题“煽起”阅卷老师的情,以靓丽的“凤头”激起阅卷老师的趣,以精彩的“豹尾”勾住阅卷老师的魂,以优美的文笔打动阅卷老师的心,以漂亮的卷面“迷住”阅卷老师的眼,以便收到平中见奇、同中见异之效。四是强化速度训练。这是为了避免在考场上因时间不够而导致无法完卷的遗憾。平时应训练自己快速审题、快速构思、快速行文、快速修改的能力,养成“快”的习惯。
【中考化学预测】推荐阅读:
中考化学解析版07-24
中考化学成绩质量分析05-26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溶液06-05
初三化学中考试题06-20
中考化学复习研讨107-08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资料06-18
2024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卷07-23
2024年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试题五07-15
天津中考英语作文题目预测06-14
关于中考英语作文的预测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