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采摘 收获成长

2024-12-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体验采摘 收获成长

体验采摘 收获成长 篇1

—奎文区南苑学校首届实践教育基地收获节系列报道

(一)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奎文区南苑学校校内实践教育基地里,近3亩的花生到了采收时节,同学们在菜园里采摘花生,体验着收获的乐趣。

自建立实践教育基地以来,学校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基地里有苦瓜、玉米、丝瓜、葫芦、毛豆、彩椒、蓖麻、高粱、谷子、茼蒿、向日葵、花生、地瓜等多种作物。我校种植基地由各班级认领,种植本班学生喜欢的蔬菜、瓜果。学生们在劳动基地里,亲手参与种植,再通过长时间的培护、学习、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等到丰收时,孩子们体验到一种成功的自豪感,同时也感受到珍爱生命、绿色环保的教育。

体验采摘 收获成长 篇2

每个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 课堂上的分分秒秒是快乐的还是无趣的, 却是由教师来掌控的。情感丰富的教师, 才能带动学生的热情, 让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首先, 教师要充满激情。无论生活工作中, 有多少不如意和烦心事, 都不能把这种小情绪带到课堂中。每节课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深挖教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 把对于教学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 用我的语言、我的眼睛、动作……传递给学生, 让情感四溢的我, 感染和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美好的童年生活。其次, 要强调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给学生搭建平台, 让孩子们去创新, 去发现, 去探索。如在学习人教版《画自己》一课时, 询问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稍作思考后, 有的说“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有的说“课堂上诙谐幽默”; 有的说“表情丰富”……我以自己为模特, 画出了学生眼中的老师, 这样拉近了与学生的情感距离, 学生才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师放低姿态, 从创作自画像启发学生从多角度考虑问题, 表现自己, 把情感带入课堂, 把自身融入课堂, 才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状态。

二、合作交流的课堂

以往的美术课堂, 学生只是单纯的倾听者, 很少交流。我们应该还给孩子一个“交流”的课堂, 一个真实的课堂。我的课堂注重了小组合作交流, 而且有具体的操作要求。

第一, 小组内分工要明确, 学生要有角色意识。学生本身对美术课堂就比较喜欢, 课堂上难免会忘乎所以。明确的分工, 才能保证课堂的有序进行。小组长负责全局, “声控员”提醒组员讨论声的分贝, 不要影响到其他组的学习, “记录员”记录小组讨论的意见或结果, “发言人”负责汇报传达小组的意见和结果等, 这样使小组成员各司其职, 责任明确。小组内的角色是可以转换的, 这样既增强了合作意识, 又保证了组内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到学习中。现在, 在我的美术课当中, 每节课都有小组合作学习, 人人都能参与合作, 学生很快能融入到小组中, 学习积极性很高, 平时最不爱发言的同学, 也能参与其中, 我看到了他们久违的笑脸, 感受到了他们对课堂的投入, 心中很欣慰。

第二, 学会交流, 学会交往。在实施这种合作交流课堂的初期, 很多学生不会交流, 还有的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参与热情不高, 还捣乱, 老师要置身于每个小组中, 教会他们如何交流, 对积极发表意见的同学给予鼓励和奖励, 让他们敢于畅所欲言, 并带动小组内其他成员发表看法。学生的知识程度不一, 生活环境不同,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 我巧妙地把这种差异作为优势资源, 让学生在小组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 在生生互动中、在交往与交流中互相取长补短, 共同学习, 共同提高。个别孩子性格孤僻, 不愿与人交流, 通过在小组合作时让每个成员轮流担任召集人、主要发言人等, 这样相互交流、相互关照, 渐渐地, 这些性格孤僻的孩子也学会了与小组成员交流, 变得阳光、开朗起来。

第三, 学会合作, 学会协调。小组成员之间未必总是那么友好、和谐。美术课堂, 要创设一个平等、互动的平台, 让学生学会合作, 学会协调。以往的课堂上, 总是让优生“包揽课堂”, 后进生看热闹, 绘画或者制作时, 动手的仅限于部分优生, 个别学生懒于动脑和动手, 有悖于新课标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美术课堂对部分学生而言没有生机, 更无任何趣味可谈。如今我的课堂大为改观, 我既要看作品的质量, 又要看作品的执行人。不同的执行人完成的作品, 评价机制也是不一样的。这样一来, 优生就会把机会让给同伴。而且, 那些平时不太爱行动的学生, 竟然竞相展示, 心理上那种落差也在慢慢减小。在三年级上册《水墨游戏》这一课中, 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 分工合作, 有的调颜色、有的滴色、有的吹图案、有的用笔画、有的用手指、有的揉纸团……最终完成了一幅幅漂亮的大水墨画作品。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合作的不同效果和乐趣, 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更大。

三、自主探索的课堂

美术“自主学习”的教学, 是指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使学生在动态的、开放的教学过程中, 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潜能, 自主获取知识和创造的才能, 使自身的素质得到提高的一种美术教学模式。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 由教师主导, 促使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在教学中要把抓住各种有利时机, 诱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作为教师的根本责任。可通过课堂表演、音乐播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和让学生主动寻求答案等形式, 诱发学生自主探究。比如, 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漂亮的花边》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能感知花边的排列规律, 小组内先动手将老师准备好的单独纹样有规律地排列组合, 成为若干条不同纹样的花边后得出: 将单独纹样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 就成为一条美丽的花边。然后启发诱导学生: 将单独纹样排列组合成花边, 还有哪几种方法? 让学生再利用课前剪制的单独纹样进行排列组合, 让学生去自主发现, 积极探究花边图案的构成知识, 学生从动脑动手中, 探寻出了若干条花边的排列种类, 大大超出老师的想象和课本中所列出的排列方法, 最大限度地开阔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自主的课堂绝对不是一个放任自流的课堂, 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美术课的自主学习尤为重要。每个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和对作品的理解能力, 都不尽相同, 只有让他们自由、自主地去发挥, 才更能发挥他们的艺术天赋, 出现课堂的奇葩。我对自己的课堂评价有这样一个指标, 那就是看这节课教师是否交出了主动权, 看学生是否接受了主动权, 只有教师交的恰当, 学生接受的才好, 学习效果才能更好。

总之,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 以合作学习为途径, 以探究学习为目的的新型教学模式, 已经成为了美术课堂的沃土。课堂上的精彩, 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而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课堂因情感而热烈, 因合作交流而贴近, 因自主学习而出彩并充满生机。我相信只要肯学习肯钻研, 我们一定能给孩子创设一个最好的学习方式, 最快乐的别样课堂!

摘要:曾经有幸参加了山东省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现场观摩暨课堂教学改革攻坚年活动的启动会议, 至今难以忘怀。作为一名普通教师, 走出去学习的机会不多, 但这次活动,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它让那些所谓开放, 其实只是几位教师的几节课在展示的开放自惭形秽。这里每间教室的门都是打开的, 每位教师的课都是可以随便听, 他们展示的是一种整体推进的课堂改革, 是扎扎实实的课堂教学, 是我眼中的别样课堂!这次学习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归来后, 我改变了教学思路, 尝试运用自己所教的学科, 给了孩子一种最好的学习方式, 营造了属于自己的别样课堂。

体验采摘 收获成长 篇3

关于第一届金秋鸭梨采摘体验游活动

工作安排方案

为进一步展示魏县优美的生态环境、良好的发展环境、独特的文化环境,喊响叫亮“梨乡水城•魏都”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发展壮大魏县独特的鸭梨产业,提高魏县鸭梨等农产品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依托魏县独特的“村在梨园中、人在园中游”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发展休闲体验旅游,壮大绿色生态旅游,特举办魏县第一届金秋鸭梨“采摘节”。为确保活动的顺利举办,特制定本工作安排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省、市发展生态旅游有关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开放、搞活、节俭、实效”原则,突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展生态旅游,促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三大主题,遵循“政府引导、企业农民共赢”理念,充分调动企业商家和鸭梨种植户积极性,激活民间资本,依托魏县独特的鸭梨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和美丽乡村建设,展示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魏都,促进项目招商,壮大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加速推进“县强民富、绿美水秀、城乡一体”的冀鲁豫三省交汇区域新兴中等城市建设。

二、重点工作

1、负责牵头对美丽乡村采摘区的整体工作。

2、协调有关乡镇对邯大路、魏峰线、新定魏线、老定魏线等主要干道两侧村庄高标准做好“四清”及绿化、美化、亮化和净化等环境整治工作。

3、负责环境卫生的整治督导。

三、职责分工

(一)综合协调组

1、负责美丽乡村采摘区活动筹备组织工作的指挥调度和统筹协调;

2、和有关乡镇负责将美丽乡村采摘区设置成单行循环路线,设置路线指示牌,设置好采摘区出入口,安排专人做好交通管制和交通疏导、停车管理;

3、负责美丽乡村采摘区各主题活动筹备组织的综合协调、督查调度;

4、负责与有关领导联系沟通、敲定活动前期及活动举办期间的相关工作;

5、落实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后勤接待组

1、负责做好活动期间领导、嘉宾到美丽乡村采摘园参观游览时接待、引导、讲解等服务工作;

2、协调有关乡镇做好活动场所医疗保障和食品安全监督工作;

3、落实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宣传文化组

1、负责做好美丽乡村采摘区新闻宣传报道工作;

2、负责活动期间专刊的编撰、印制和发放工作;

3、负责收集整理活动期间各类文字材料、影像资料;

4、落实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四)环境整治组

1、按照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要求,协调有关乡镇对邯大路、魏峰线、新定魏线、老定魏线等主要干道两侧村庄高标准做好“四清”及绿化、美化、亮化和净化等环境整治工作;

2、负责做好美丽乡村采摘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管理工作,并安排督导组进行督导检查。

3、落实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四、工作措施

(一)成立组织

县委农工委成立了金秋鸭梨“采摘节”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农工委常务副书记张俊杰担任,副组长由县委农工委副书记韩晓光、樊九峰,主任科员潘书英,副站长王发民、崔爱强,副主任科员冯智杰,副科级干部刘海英等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陈瑞峰同志担任,成员王欣、郭晓巍、曹晓彬、尹亚萱、陈奕玮。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采摘节”的谋划安排、推进落实和督导检查。

(二)加大宣传

县委农工委在金秋鸭梨“采摘节”活动期间,要加大对魏县梨文化生态旅游周末游、金秋鸭梨采摘体验及魏县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等宣传推介力度,并开辟“采摘节”活动专刊,及时将涌现的先进典型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宣传报道。

(三)强化督导

县委农工委在为期一个月的金秋鸭梨“采摘节”游活动期间,将分成两个督导组,每天对交通主要干道两侧村庄及美丽乡村鸭梨采摘区的环境卫生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责成有关乡镇进行整改,确保“采摘节”活动期间环境卫生无死角死面。

体验与收获周记 篇4

下午一点半我们来到了目的地——三山,教官给我们分了四队,并说了一些游戏规则,我被分到了黄队,我们的第一项活动是真人cs,与我们队对抗的蓝队,等大家装备都准备好后,教官一声令下,游戏开始了,我们队在桥上和草丛里来回转换,我趁蓝队的队员一个不注意,“砰”地一枪,击倒一个,这时蓝队也不甘示弱,全力的反击,经过一场激励的战斗后,最终在教官规定的时间里,两队打成了平局。

在我们两队打cs的时候,另外两队在忙着扎稻草人,我们cs游戏结束,她们的稻草人也扎好了,教官让我们两队各选一个扎好的稻草人,再给它们“美容”一下,我们队选了一个,我一看,妈呀这哪是稻草人,简直就是火柴人,草太少了,于是我们商量该怎么装饰才好看,最后我负责收集“材料”,其他人负责装饰,我们忙的不易乐乎,经过我们队的所有队员的合作,一个漂亮的稻草人就产生了,我们看着稻草人,脸上都露出满意的笑容。继下来就是挖红薯了,我们来到红薯地,“满地的红薯藤,要怎么开始呢?”我正想着。这时教官说:“同学们,红薯就在这些藤的土下面,大家要找到最粗的那个根开始挖,一直挖一直挖就可以挖到红薯了。”听后我开始行动起来,可并不是那么的容易,我并没有挖到,我身边的小伙伴说他要挖到一个大的了,可是挖不动了,我看着立刻过去帮忙,这红薯可真是“坚定不移”啊,无论我们怎么撬拔,它都纹丝不动,我们只好请求支援,最终在教官的帮助下,才让它露出“脸面,”真的好大啊!随后教官教了我们一些技巧,通过我们的努力也挖了很多,活动结束后,大家平分的劳动果实。

最后一项活动就是掰甘蔗了,我和小伙伴们钻进甘蔗地开始掰,我找了一根又长又粗的甘蔗,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拔动,它就像电线杆一样稳稳的杵在那,这时有位农民奶奶过来对我说:“小朋友,甘蔗不是拔的,是往下按的,如果甘蔗往右边倒,你就往左边按,”于是我照做了,果然甘蔗“啪”的一声断了,我高兴极了。看小伙伴们在教官的指导下也都拿到了甘蔗。

一次体验几分收获作文 篇5

投报员除了把报纸及时准确的送到千家万户外,还要负责报纸的征订工作,在征订报纸时,会遇到什么样的遭遇呢?7月20日,小记者们亲自体验了一回。

下午五点整,小记者们不约而同地相聚在洛阳市涧西区中侨绿城社区广场。签好到,排好队,老师先给我们讲了“推销”的一些基本方法,然后分了组,三个人一组,一个送报员和两名小记者。我和申奥、投报员叔叔一组。我们拿着报纸和宣传单出发了。我们先来到广场旁边的一家店铺门前,我和同伴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迈出第一步,投报员叔叔看出我们的心思,就第一个进了店铺,我俩跟在后面,叔叔详细地介绍了报纸征订宣传单。店铺的阿姨说:“我们不需要报纸”,我们失望地走出店铺,接着又来到第二家店铺前,申奥瞅瞅我,像是对我说:“走,进去”我只好跟在他后面走了进去,只见申奥学着叔叔的样子,仔细认真的介绍着,可到了最后,我们还是失望地走出了店铺。就这样,把一排的店铺都进遍了,我也没勇气说出一句话,更别说推销报纸了。

“你们还是去问问广场上的人吧,我在后面看着你们。”叔叔说道。于是,我们开始在广场上找“顾客”,一位老爷爷向这边走来,申奥迎上前去,开始了他的“工作”,我东瞅瞅,西瞧瞧,看见其他小记者都在“工作”着,心想:我也不能不说一句话到活动结束吧!老师说过,干什么事情可不能半途而废,也不能不去尝试就放弃。想到这里,只好硬着头皮寻找“客户”,我看见一位奶奶在长椅上坐着休息,就向奶奶走去,心里像揣了小兔子似的咚咚乱跳,犹豫了一下,就鼓起勇气对她说道:“奶奶,打扰您一下,您先看一下这个报纸宣传单。定份报纸吧!144元一年,现在搞活动,定的话还送您很多礼品呢!”奶奶接过宣传单,认真的看起来,,见奶奶看的.如此认真,心里平静了许多,心想:介绍东西也没那么难嘛,”就接着说:“您看过的报纸还可以卖旧报纸呢,算下来也掏不了多少钱”。奶奶看着我,笑着说:“这小丫头,挺会说的,我先看看,看好了就定”!在奶奶看的正专心时,一位阿姨把奶奶叫走了,奶奶走时,还冲我笑了笑,并且说道:“孩子,你很棒!我把单子拿走看看再决定,好吗?”“好”心里虽然有点不太情愿,但还是爽快的答应了。我的第一次“推销”就这样结束了,接下来我又“推销了”好几个“顾客”,虽然都没定,但心里不再那么紧张害怕了。

乡村采摘体验游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篇6

一、乡村采摘体验游的内涵

乡村采摘体验游是以采摘园为平台, 充分发挥其观赏效果及景观特性, 以休闲、求知、观光、采摘为载体, 使游览者获得身心健康、知识增益的同时, 又能增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是融自然性、文化性、参与性于一体的旅游活动。经营者把旅游、度假、游览、文化娱乐活动结合起来, 由提供单一的旅游观光转向提供观光、采摘与度假为一体的旅游产品, 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国内外对乡村采摘体验游的研究主要从乡村旅游与游憩旅游相结合的角度展开。

首先, 乡村采摘体验游属于乡村旅游的范畴, 学术界普遍认为乡村旅游起源于欧洲。乡村旅游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长, 尚处于初始阶段 (程遂营, 2006;何丽芳, 2006) 。2004年在贵州举行的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 学者们一致同意乡村旅游至少包括以下特点: (1) 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 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性; (2) 以农民为经营主体, 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 (3) 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 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 (何丽芳, 2006;刘婷, 2008) 。其次, 乡村采摘体验游也属于游憩旅游的范畴, 前苏联地理学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 (1982, 中译本1989) 最早总结了游憩旅游的特征和空间结构模式。国内对游憩旅游的研究起步较晚, 吴必虎 (2001) 定义了游憩带 (Re BAM, 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 的概念, 并以上海为例, 对影响ReBAM形成的基本要素、土地利用特征和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后来学者们对游憩旅游的开发决策路径, 距离选择以及游憩旅游成长模式及培育路径等问题展开了研究 (王铁、张宪玉, 2009;粟路军、许春晓, 2008;郭鲁芳、王伟, 2008) 。

二、乡村采摘体验游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索性构建

乡村采摘体验游服务质量主要是游客对于影响乡村采摘体验游服务的各项指标进行的体验活动, 一般通过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和指标游览前后的感知差异来对旅游服务质量的好坏进行评定。现在对乡村采摘体验游服务质量评价的研究尚不充分, 现有的研究所提出的关键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都未对乡村采摘体验游服务质量进行全面可靠有效的评价。综合各学者所提出的指标, 可以发现评价指标基本上包括体验性、环境、成本、设施、现场管理、商业化、情景性、安全性和便利性等。通过对文献指标的归纳整理, 本文设计出38道指标问题作为衡量乡村采摘体验游服务质量评价的原始量表, 采用专家书面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回收问卷运用统计软件spss中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极大值旋转法进行分析, 各指标载荷分析矩阵如表1所示, 显然5个主成分能够解释指标的主要效应, 可以作为乡村采摘体验游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系统。

根据聚类结果分析, 聚类第1个成分是Q1、Q2、Q11、Q29, 称为安全性, 指游客在参与乡村采摘体验游过程中避免受到身心或财务上的损失。由于游客在参与乡村采摘体验游过程中, 处在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 游客感知的安全问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食品安全、交通事故等安全问题。而且, 对现阶段的乡村采摘体验游, 主管机构有旅游局、卫生局、文化局、环保局、工商局、公安局、质监局以及当地乡村基层政治组织等。他们从专业化角度加以管理与控制, 能比较有效地抑制安全问题的发生, 但是由于管理机构多而分散, 往往造成旅游安全管理的低效率, 出现安全问题发生后暂时无人管理的局面。结合乡村采摘体验游的特点, 本研究归纳的安全性包括采摘过程无危险、果品卫生清洁、乡村环境安全和紧急情况处理及时四个指标。

第2个成分是Q6、Q19、Q26, 称为体验性。从游客感知服务质量层面理解, 体验性是游客主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 它既是一种主体性活动, 也指活动的结果。体验经济时代, 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方式较之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消费者越来越情感化、个性化、感性化, 其需求重点已由追求实用转向追求体验, 在产品或服务功能相同的情况下, 人们更重视购买产品或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符合自己心理需要和情趣偏好的特定体验。乡村采摘体验游的本质是向游客提供一种或多种经历和体验, 给都市人提供一个认识农村、体验农家生活、追寻古朴民风民俗的机会, 为游客提供娱乐体验、教育体验、审美体验和逃避现实的体验。面对生动的、具有审美感受的乡村采摘景观, 游客暂时从现实生活的烦恼和压力中脱离出来, 体验轻松与自然, 并将这美好的体验永远留在记忆中。结合乡村采摘体验游的特点, 本研究归纳的体验性包括采摘劳动乐趣、品尝田野风味和趣味性参与三个指标。

第3个成分是Q9、Q14、Q31、Q38, 称为有形性, 指游客在参与乡村采摘体验游过程中的实体环境。乡村采摘体验游服务设施, 是接待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重要保障。首先, 要完善服务设施种类, 例如开设便利店、小药店等;其次, 要严格控制服务设施质量, 特别是餐饮住宿设施质量。结合乡村采摘体验游的特点, 本研究归纳的有形性包括交通便利停车方便、餐饮住宿设施完备、舒适的休息场所和有机绿色产品四个指标。

第4个成分是Q4、Q22、Q36, 称为知识性, 指在参与乡村采摘体验游过程中了解科技知识的程度。乡村采摘体验游作为一种休闲度假产品, 经营者应重视其知识性, 让游客参与农事活动, 使其在劳动中增长知识;还可以通过农业示范, 传授农业知识, 给游客特别是青少年普及农业播种、分类、收获、营养价值等知识。结合乡村采摘体验游的特点, 本研究归纳的知识性包括乡村情景感知、实践农艺学和感受农业科技三个指标。

第5个成分是Q8、Q16、Q27、Q33, 称为移情性, 指服务人员关心并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从整体上说, 乡村采摘体验游个性化服务打破了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 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 主动开展以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为目的的全方位服务。乡村采摘体验游讲究“于细微处见个性”, 用周到、高效的超值服务去满足游客。结合乡村采摘体验游的特点, 本研究归纳的移情性包括客户关怀、关注 (儿童等) 特定需求、提供个别服务和优先考虑顾客利益四个指标。

由于其他指标不能被聚类, 综上, 本文建立的乡村采摘体验游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如表2所示。

三、乡村采摘体验游服务质量评价指标验证性分析

为进一步判断乡村采摘体验游服务质量评价的维度, 本研究再次使用spss和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确认性因子分析与可靠性分析。在文献研究和探索性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焦点小组访谈和专家小组意见, 最终确定了探索性分析结果的18个指标对乡村采摘体验游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笔者于2012年10月在桂林对随机拦截的乡村采摘体验游游客进行了正式的问卷调查, 共发放532份问卷, 回收问卷402份, 有效回收率为75.6%;在回收的问卷中, 有效问卷为351份, 有效率为87.3%。问卷中的所有计量项目都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

1. 确认性因子分析

确认性因子分析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 是相对于探索性因子分析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EFA) 的一种因子分析方法, 研究者可以根据理论或实际需要对模型施加条件约束, 观察不同因子结构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 用来检验已知的特定结构是否按照预期的方式产生作用。本研究首先按照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在amos中定义确认性因子分析模型,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通过统计运算方法 (如最大似然法等) 求出那些使样本方差协方差矩阵S与理论方差协方差矩阵K的差异最小的模型参数。5个维度的确认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 计量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卡方与自由度之比 (χ2/df) 为1.054, 根据JO-RESKOG等的建议, 该值可以接受。近似均方根残差 (RMSEA) =0.052, 比较拟合指数 (CFI) =0.921, 规范拟合指数 (NFI) =0.942, 均方根残差 (RMR) =0.061。由分析结果可知, 乡村采摘体验游服务质量确认性因子分析模型合适, 并再次验证了乡村采摘体验游服务质量评价的5维度模型。

2. 信度与效度分析

信度分析主要是考察乡村采摘体验游服务质量评价各维度中测量项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一般认为Cronbach系数大于0.7, 表明数据可靠性较高, 而当计量尺度中的测量项目数小于6个时, Cronbach系数大于0.6, 表明数据是可靠的。如表3所示本研究中各维度的Cronbach系数均在0.7以上, 表明乡村采摘体验游服务质量评价5个维度所使用数据具有较好的信度。

效度 (validity) 指测量工具能够正确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质的程度, 本研究所涉及的测量项目, 都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参考已有的量表形成的, 从而确保了问卷的内容效度。下面主要通过检验聚合效度和辨别效度来检验乡村采摘体验游服务质量评价维度。根据Anderson和Gerbing与Bagozzi和Yi所提出的检验方法, 所有观察变量的标准化因素负荷量须达0.5以上, 且经检定必须达显著水平。此外, 除各观察变量 (衡量题项及各因素) 之因素负荷量达0.5之显著水平外, 各维度组成信度须大于0.6, 平均变异抽取量必须高于0.5, 才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如表3所示, 本研究所有观察变量的标准化因素负荷量均大于0.5, 各维度的组成信度都大于0.6, 各维度的AVE值都大于或接近0.5, 其表明乡村采摘体验游服务质量评价维度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区别效度是指不同变量测量之间的差异化程度, 本研究依据Anderson和Gerbing的建议进行区别效度的检定, 比较AVE值的平方根与因子间相关系数的大小, 也是分析区别效度的常用方法。如表3所示, 本研究各因子的AVE值的平方根均大于其与其它因子间的相关系数, 表明区别效度较好。

四、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分析, 形成了5个维度18个二级指标的乡村采摘体验游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乡村采摘体验游满足了游客感受与城市生活截然相反的乡村生活的体验需求, 对于追求返璞归真的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服务质量对于乡村采摘体验游发展的重要作用已不言而喻, 提高服务质量, 发展乡村采摘体验游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应加强引导, 科学规划, 凸显乡村气息。各级政府应对发展乡村采摘体验游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作为体验旅游地区, 应尽量保持原貌, 显现乡村的浓厚气息, 以进一步激发游客进行乡村采摘体验游的兴趣。其次, 应遵循农业发展规律和经济规律, 以市场为导向。乡村采摘体验游以农业为依托, 围绕“农”字来发展, 必须遵循农业发展规律, 保证生产的农产品为无公害的安全、营养的绿色食品, 大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保证农村生态环境的优美和生物多样性。再次, 应提升文化内涵。乡土民俗和文化是乡村采摘体验游的亮点和吸引点, 发展乡村采摘体验游要充分挖掘和培育这一特色, 比如传统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的应用、传统农作物的种植等。最后, 应创新运作方式, 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鉴于现阶段乡村基础设施、卫生条件还比较落后的状况, 应加大投资,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以提高乡村采摘体验游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普列奥布拉任斯基, 克列沃谢耶夫.苏联游憩系统地理[M].吴必虎, 蒋文莉,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2]Ball JV.Landscape Perference Sand Behaviour of Visitors to Spanish[J].Nationanl Parks, 1995 (29) .

[3]DIMA.Australia's Population Trends and Prospects[J].Canberra Department of Immigration and Multicultural Afairs, 1997.

[4]王铁, 张宪玉.基于概率模型的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开发决策路径研究[J].旅游学刊, 2009 (11) :30-35.

[5]Shostack GL.Service positioning through structural change[J].J Mark, 1987, 51:S34-43.

[6]Parasuraman, A., Zeithaml, V.A., Berry, L.L.SERVQUAL: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usto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J].Journal of Retailing, 1988, 64 (1) :12-40.

[7]王颖, 张春梅, 张立彬.旅游观光采摘园开发的问题及策略[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 (2) :24-28.

[8]刘洋, 刘玉梅.论我国采摘旅游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7 (4) :-90-92.

[9]江波, 郑红花.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对顾客忠诚感影响的实证研究[J].江苏商论, 2008 (3) :59-61.

上一篇:大塘中心小学岗位设置方案下一篇:《动手试一试》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