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五大领域图文

2025-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班五大领域图文(精选4篇)

小班五大领域图文 篇1

来到幼儿园带小二班已经有一个多月时间了,初步对五大领域的教学有了一定了解与初步认识。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我的体会。

语言领域:小2班的孩子基本都是3-5岁左右的孩子们,语言发展水平方面差异不大,仅有个别幼儿语言发展水平较好。大部分孩子都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们开始健谈起来,也喜欢与同伴一起交流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已经逐渐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而且孩子们在普通话的使用方面都很不错。

艺术领域:小2班的孩子都十分喜欢画画、喜欢折纸、喜欢粘贴、喜欢动感的音乐,喜欢舞蹈。而且孩子们进步都是很快的。大部分幼儿愿意大胆变现自己。也喜欢参与唱歌跳舞的集体活动。

科学领域:小2班的幼儿在观察能力方面比较弱,个别的幼儿还可以。大部分幼儿能从1数到10。但是在数与量的认识方面还不够。在认识红黄蓝三色方面,大部分幼儿都不错。在认识形状方面,部分幼儿认识圆形,但正方形、三角形幼儿比较弱。

社会领域:小2班的幼儿有一定的自我服务能力,孩子基本上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于同伴交往方面,孩子们也进步了许多,慢慢懂得了尊重他人。个别幼儿还存在打人的情况,不过,也越来越少了。大部分幼儿学会了分享。

健康领域:小2班的幼儿知道饭前洗手,喝水随喝谁饮水。能够自己愉快的吃完一碗饭。能够知道冷了添衣服,热了脱衣服。能够听指令玩游戏。外出时能排好队,不推不挤。睡觉时候能够自己盖好被子。知道药品要拿给老师,不带危险品入园。

幼儿园五大领域发展目标(小班) 篇2

(小班幼儿发展目标)

一、健康领域:

(一)、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1、通过适宜有效的活动,使幼儿情绪稳定,逐步适应幼儿园生活,愿意来幼儿园。

2、以和蔼可亲的态度接纳幼儿,使幼儿感到温暖、安全,逐步建立起与教师的依恋关系。

3、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1、与家庭密切配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引导幼儿掌握基本的用餐方法,使用小勺独立进餐,喜欢吃健康的食物,养成经常喝水的习惯。

2、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引导幼儿学习如厕,养成定时大便,不憋尿的习惯。

3、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逐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4、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洗脸方法,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擦嘴与漱口,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学习早晚刷牙,使用自己的毛巾、水杯和清洁的手绢或纸巾。

(三)、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1、随时关注幼儿的情绪状态,鼓励、教育幼儿知道身体不舒服时告诉成人,配合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接种。

2、随时关注并教育幼儿不用脏手揉擦眼睛,不将异物放进嘴、鼻、耳里。

3、教育幼儿知道外出时不离开成人。不接爱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4、教育幼儿不做危险的事情,知道不攀爬阳台,不玩火,不动电源、开水壶、煤气灶等。

5、引导幼儿有秩序地上下楼梯以及玩大型运动器械。

(四)、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1、充分利用多种自然物、运动游戏材料开民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感受运动游戏的愉快。、2、引导幼儿做模仿操、培养幼儿做操的兴趣。

3、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在走、跑、跳、投、钻、爬、攀登的游戏中,能平稳地控制自己的身体。

4、鼓励幼儿玩球、包、小车等多种中、小型运动器材。

二、语言领域:

(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时自然、礼貌。

在生活中鼓励幼儿愿意用语言与别人交往,喜欢应答。

(二)、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和相应的语言理解能力。

1、引导幼儿能够注意倾听他人讲话。

2、帮助幼儿听懂日常用语,并能做出相应反应。

(三)、敢于当众讲话,能清楚地进行自我表达。

引导幼儿用语言和非语言方式(如动作、表情等)表达自己的需要。

(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理解其中的内容,并有初步的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

1、用适当的方式吸引幼儿喜欢听故事、儿歌,理解其大意。引导愿意跟读儿歌,复述故事的一部分或短小的故事。

2、吸引幼儿喜欢和成人一起看图书,并愿意自己看熟悉的、感兴趣的图画书。

3、引导幼儿一页一页地翻看图画书;鼓励幼儿发现、指认、讲述画面中感兴趣的人或物。

4、萌发幼儿爱护图书的意识,初步学习收放图书。

5、在日常生活和多种活动(绘画、涂色等)中,鼓励幼儿学习正确的握笔方法。

(五)、学习和运用普通话。

引导幼儿逐步学说普通话。

三、社会领域:

(一)、能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1、创造机会,使幼儿使用自己的姓名,知道自己的性别、年龄。

2、鼓励幼儿自己选择活动,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如穿脱衣服、收放玩具等,从而感爱独立做事的快乐和满足,对自己有信心。

(二)、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1、在日常生活中采用示范的方法,使幼儿学会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与成人打招呼。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交往,知道同伴的名字,并创造条件,使其初步学习与同伴分享玩具和图书。

(三)、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1、利用生活环节(如漱洗、如厕等)引导幼儿学习轮流,体验规则的作用,初步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

2、教育幼儿不侵犯别人,用适宜的行为与同伴交往(如不打人、不咬人、不抓人等),能判断一些简单行为的对与错

(四)、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1、在幼儿遇到挫折、困难时,鼓励其不要害怕,会寻求帮助。

2、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使幼儿能坚持做完一件事,获得成功。

(五)、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1、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幼儿喜欢来幼儿园、喜欢老师和同伴,并逐步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2、让幼儿记住父母姓名,了解他们喜欢做的事,感受他们对自己的爱,知道不打扰父母的工作和休息。

3、引导幼儿认识经常接触的成人,感知他们对自己的关爱,初步懂得尊重自己服务的人。

(六)、初步了解社会常识。

1、利用实地参观等方法,引导幼儿认识幼儿园和家庭周围的环境。

2、结合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飞机等。

3、开展丰富有趣的节日活动,使幼儿乐于参加。

四、科学领域:

(一)、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1、抓住各种适宜的机会鼓励和满足幼儿喜欢探索的需要。

2、为幼儿简单的、自发的探究活动(如:敲打物体、将玩具、树叶等往器皿里放看如何盛满;用棋子反复滚着玩等)创造与提供宽松的环境。

3、关注幼儿所关注的事物和现象,保护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如幼儿关注流水、地上掉落的花籽、花瓣、地上的小洞等)

4、引导和鼓励幼儿积极运用多种感官知周围事物,使幼儿对常见事物、现象及其变化,产生兴趣与探究的欲望。

5、在日常生活与游戏活动中引发幼儿对事物简单的数、量、形、空等特征感兴趣和有好奇心。

(二)、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1、提供丰富的材料与环境,使幼儿通过感知,摆弄所能接触到的事物,体验事物最明显的特征(外形、颜色、功能)

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和探究物体的特征(如,大小、颜色、形状、软硬、粗糙、光滑、滚、转、停等)及人们对物体的作用方式(如推、拉等)。

3、引导幼儿初步知道常见生活用品的用途及与人的关系。

4、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沙、水的特性,体验事物特征,如多少等简单的量的特征。

(三)、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1、当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动植物生长、天气变化、物理现象等)、特征以各种表情、身体、动作及声音表现出好奇和兴趣时,给予保护和支持。

2、有充分的机会使每个幼儿可以用多种形式(语言、动作、艺术形式等)自由表达自己的感知以及操作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

(四)、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长体验到数学的重要

和有趣

1、提供丰富的材料与环境,使幼儿感知、操作所能接触到的事物。

2、支持鼓励幼儿发现环境中图形的相似之处,进行初步而简单的求同和分类活动。

3、提供丰富的材料与环境,使幼儿通过感知、操作比较2-3个物体间常见量(如,大小、长短、厚薄等)的差异。

4、提供成双成对的物体,帮助幼儿通过操作摆弄体验物体的对应关系。

5、在日常生活与游戏活动中,利用环境和提供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用对应的方法体会物体数量的多与少(4个物体以内)

6、提供丰富的材料与环境,使幼儿通过感知、操作进行比较、排序等数学认知活动。

7、利用各种机会,支持鼓励幼儿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初步感知理解5个以内物体的量。

8、在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体验“1”和“许多”及它们的关系。

9、通过与物体的相互作用,引导幼儿感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10、在日常生活中有目的地让幼儿感知、认识白天、黑夜、早晨、晚上。

11、在生活和游戏中引民幼儿正确辨别上、下等方位。运用表示空间的语言(在„„上面)。

12、引导幼儿使用简单的数学词汇和语言;如有关多少的词“一样多”、“少”、“许多”“1个”等

(五)、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喜欢、爱护动植物,愿意参加饲养小动物、给予植物浇水等活动。

2、利用各种机会,让幼儿感知四季最明显的特征以及下雨、下雪等自然现象,体会天冷了多穿衣服、热了少穿衣服等人与自然的关系。

3、引导幼儿关注自己身边环境,从把废弃物放进指定地点、便后冲水等生活小事入手,对幼儿进行环保意识和行为的培养。

五、艺术领域:

(一)、能够感受并喜爱生活、环境和艺术中的美。

1、支持、鼓励幼儿对生活中各种声音感兴趣,尝试探索身体、自然界、乐器等发出的声响,初步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的强弱、高低和快慢,并从中获得美的感受。

2、提供优美动听和形象鲜明的歌曲、器乐曲与舞蹈等音乐作品,引导幼儿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初步理解其内容和情感,尝试以自由律动参与欣赏,或用语言、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3、支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常见的、形象突出、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

4、提供条件,引导幼儿从具有鲜明色彩和简单造型的生活用品、美术作品及环境景物中获得美的感受工用语言、表情、动作表达对美好事物的亲近和喜爱。

5、为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如大自然、建筑、摄影伤口等提供机会。

6、支持鼓励幼儿欣赏歌谣、故事、木偶剧、动画片、皮影戏、儿童剧、小歌剧等形式的艺术作品。

(二)、积极参加艺术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愉快、丰富的情绪体验。

1、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提供优美的音乐、有趣的游戏,支持、鼓励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愿望,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到愉快。

2、支持鼓励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模仿事物形象和动态的兴趣。

3、创设自由、积极的氛围,提供易于掌握、色彩鲜艳的美术工具和材料,支持、鼓励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愿望,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到快乐和满足。

(三)、能够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富有个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1、创设轻松的氛围,鼓励幼儿通过学唱六度范围内(c1-a1)五声音调的歌曲,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2、在生活、游戏中支持、引导幼儿通过随音乐做简单律动进行自我表现,并初步体验与他人沟通、交往的快乐。

3、支持、鼓励幼儿通过自由探索与尝试认识几种易于敲击的打击乐器,学习敲击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4、鼓励、引导幼儿对自己熟悉、喜爱的歌曲和乐曲进行即兴表演,自由创编歌词和动作,初步学支使用表演道具,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5、通过画线、玩色、撕纸、玩泥等游戏活动,尽可能多地让幼儿接触各种易于使用的工具材料,喜欢操作这些工具和材料,逐步掌握它们的用法,进行自我表现。

6、通过命名、讲述等方法,引导幼儿进行有意识的表现,运用简单的图形和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表现熟悉的事物。

7、鼓励幼儿运用熟悉和喜欢的图形、材料进行多种简单装饰。

8、支持、鼓励幼儿参与戏剧性表演活动的初步愿望,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观察,并尝试加入自己的想像与创造。

(四)、具有艺术活动的良好习惯。

1、培养幼儿初步做到用自然的声音演唱,不喊唱。

2、引导幼儿初步养成正确使用乐器的习惯。

3、引导幼儿学习握笔方法,初步养成有序摆放和安全使用工具、材料的良好习惯。

(大班幼儿发展目标)

一、健康领域:

(一)、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1、为幼儿提供宽松、支持的精神环境,使幼儿在多种活动中情绪安定、愉快。

2、关注幼儿的情绪,鼓励幼儿主动调节消极的情绪。

(二)、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立能力。

1、培养幼儿健康的饮食习惯,引导幼儿了解基本的营养知识,进餐时举止文明。

2、引导幼儿保持服装整洁,逐步学会根据气温的变化一及自己的冷热感觉主动增减衣服。

(三)、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身体主要部位的功能及保护方法。

2、结合体育活动,引导幼儿引导幼儿了解基本的运动卫生知,识,知道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停止、不马上饮水等。

3、培养幼儿的饮食安全意识,不吃腐烂、变质、过期的食品。

4、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学会安全地使用易于操作的劳动公具和用具。

5、与家庭密切配合,利用生活中的事件丰富幼儿的安全意识,教育幼儿不攀爬窗户,在可能遇到危险或发生意时外,掌 握简单的自护和求救的方法。

6、与家庭密切配合,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行路时要走人行横道或靠路边行走,乘车时不把头、臂伸出窗外。

(四)、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1、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自主、合作、勇敢、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

2、引导幼儿理解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帮助幼儿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并逐步提高幼儿对寒冷、炎热的适应能力。

3、通过简单的队行、队行变基本体操和共同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4、在多种运动游戏中,体验走、跑、跳、踢、滚、转、推、拉、投远、投准、抛接、攀爬、跳、等不同的运动方式,能灵活协调地控制身体。

5、支持幼儿创造性地进行身体活动,根据活动场地和运动器材的特点,恰当地选择运动方法,主动探索多种玩法。

二、语言领域;

(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时自然、礼貌。

引导幼儿会发起谈话,鼓励幼儿自然、有礼貌地与人交谈、能大但地运用各种语言表达方式(各种句式、语气等)清楚并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做法和愿望。

(二)、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和相应的语言理解能力。

引导幼儿有意识地注意倾听,能听懂所接受语言(同伴的、承人的、媒体的),理解对话和儿童文学作品的主要意思。

(三)、敢于当众讲话,能清楚地进行自我表达。

1、鼓励幼儿愿意当众表达,表达时自然、从容、自信。

2、引领幼儿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鼓励幼儿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并做到轮流发言,理解并尊重别人的观点。

3、帮助幼儿在充分感知经验,发现事物的简单规律,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理解其中的内容,并有初步的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

1、引导幼儿专心阅读,能想象、理解画面内容,并能用语言讲述画面内容和故事清节,会用多种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表演等)表达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2、引导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不打扰别人,爱护图书,会修补图书。

3、引导幼儿会讲故事,会仿编、创编诗歌和进行创造性讲述,会用多种形式绘画、手工制作、表演)表现并保留自己的作品。

4、引导幼儿喜欢阅读各类能理解的图书及其他图文信息(标签、海报、照片等),能利用图书、电脑、口语交流等多种途径,发现与学习内容或感兴趣事物相关的信息,学习初步收集和使用信息。

5、引导幼儿有认识标记、符号、文字的兴趣和愿望,培养幼儿对图形、符号的观察和辨别能力;能尝试图示、符号、辅助材料及其他方式简单记录日常生活的经验,并用相应的语言讲述。

6、引导幼儿有书写文字的兴趣和愿望,能用正确的笔顺书写自己的名字,知道书写和阅读时的顺序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7、通过多种活动(如绘画、制作、缝纫、编织等)发展幼儿精细动作,帮助幼儿逐渐增强手对笔的控制能力,学习正确使用铅笔。

(五)、学习和运用普通话。在日常生活和积极、熟练运用普通话。

三、社会领域:

(一)、能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1、创造开放性环境,支持幼儿实现自己的想法、愿望和活动计划,使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自尊、自信。

2、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从而带动其全面发展。

(二)、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1、引导幼儿理解、关心他人的情绪、情感,能主动关心和安慰他人。

2、创造条件,使幼儿主动、友好地与他人交往,体验分享、互助、合作的快乐和意义、掌握交往技能,能独立解决交往中的问题。

3、培养幼儿豁达、乐观的性格,能接纳、原谅别人。

(三)、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1、帮助幼儿获得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技能,增强遵守规则的能力。

2、通过讨体验等方法,使幼儿理解和遵守与他们关系密切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够做到初步自律,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

(四)、能努力做好利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1、在日常生活的多种活动中,注意抓住幼儿遇到挫折的时机,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培养幼儿抗挫折能力。

2、在生活中通过讨论使幼儿明确自己任务,做事认真、有始有终,形成初步的责任感。

3、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引导幼儿能主动为集体、他人做事。

(五)、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1、通过不同层次的团体活动,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2、通过家园配合,引导幼儿参加有益于他们发展的文化场馆(如科学馆、各类博物馆等),拓展幼儿的视野。关注周生活,了解和喜爱自己家乡的文化。

五大领域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基本的表情特征:高兴、悲伤、生气、害怕。遇到实际情况能说出自己的心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制作小图书,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3)养成基本生活习惯:洗脸、漱口、穿衣等,做一名开心宝贝,微笑宝贝。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让幼儿观察表情小人的特征,动手制作表情小图书。

(2)活动难点:知道幼儿理解不同表情下,不同的面部表情特征,及与心情的关系。

三、活动准备

镜子、图片、小白纸、铅笔

四、活动过程

1、实景和谈话导入环节,以幼儿园新来的小朋友为背景。(小朋友们今天这么多弟弟妹妹来我们美丽的幼儿园上学,以后你们就是哥哥姐姐了,你们高兴吗?)

2、展示环节

做游戏《可爱的表情小人》。出示镜子,让幼儿扮演笑脸,哭脸等,启发幼儿观察自己的表情的变化,并说出自己的表情有什么特征。教师发问:小朋友们你们仔细观察过自己的表情吗?那么怎样才能观察到自己高兴时的表情,生气时的表情?(看镜子)3观察思考环节

(1)让幼儿观察图片中表情小人的特征,老师指导。

(2)板书简笔画表情小人,边画边问小朋友,表情小人有什么特征,点名幼儿回答。

(3)引导幼儿观察面部,眉毛,眼睛,嘴巴等处的明显变化。(4)制作表情小图书环节(动手操作)。给幼儿每人发三四张小白纸,指导幼儿一起做表情小人小图书。看哪位小朋友做的最好,奖励教育结合,鼓励幼儿养成动手习惯。(5)课外扩展环节(我是表情小判官)

1、听老师讲故事,让幼儿猜猜故事中主人公的心情,翻出自己相应的小图书。例:

a、小明每天上课都做的端端正正,每节课老师都奖励他小红花。猜猜小明心情?

b、一天,豆豆起床后,不喜欢洗脸,刷牙,被妈妈批评了一顿?

2、鼓励幼儿做一名开开心心的小宝贝或微笑宝贝。

五、活动总结

小小班五大领域目标 篇4

健康:

1、能主动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或寻求帮助。

2、知道口渴主动要求喝水

3、感受生活的秩序并能遵守集体的规则

4、引导幼儿学会上体正直继续听口令一个跟着一个走,听信号走成圆圈。

5、乐于主动的收拾玩具

语言:1、2、3、4、5、社会:1、2、3、4、5、科学1、2、3、4、5、艺术:1、2、3、4、5、会用揉、折、撕等多种方式玩纸。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音乐表演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地在集体面前演唱熟悉的歌曲。欣赏并感知音乐和绘画的内容,并与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鼓励幼儿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美术活动。感知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不同,并建立与相应词语的联系。感知上下、里外等空间关系。能集中注意力一段时间玩自己喜欢的游戏。引导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尝试判断上下位置关系。引导幼儿参加饲养和种植一些常见动植物的活动。对自然现象关注并感到好奇,如:刮风、下雨、打雷。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习惯,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与教师和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培养幼儿爱惜图书,收拾整理图书、玩具的好习惯,乐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能从外貌区分并指认男孩和女孩。引导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质,体验劳动和帮助他人的快乐。引导幼儿注意听别人说话,理解谈话的基本内容,初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初步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知道爸爸妈妈的名字 通过各种观察,鼓励幼儿尝试讲述简单的事物。喜欢说唱数字儿歌,感知数字和数量的联系。

幼小衔接{附加内容}

认识天气图标:晴天、雨天、下雪天、闪电。

汉字:太阳、小鱼、白云、小鸟、小手、上下。

数学:

1、数数1——202、认识数字1——10

图形: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国学目标与内容:

目标:

1、人格优化,身心健康:

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

2、专注力提高:

经常诵读古诗,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

一、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的良好读书习惯。内容:

1、古诗五首

《悯农》《春晓》《静夜思》《古朗月行》《咏鹅》

2、礼仪儿歌五首

上一篇:变电站上墙制度下一篇:高中生如何申请澳大利亚本科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