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督人员

2025-05-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质量监督人员(通用7篇)

质量监督人员 篇1

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肖 军 任兆祥 周 冰 向 学 赵常颖汪 梅 周 密 沈 伟 王 飞 王义汉陈 淮 冯 敏 曾 杰 扎西宗理

成都市

魏建东 李晓岑 张 凯 程渝萍 魏 芳卢平杨敬露 蒋毅宇 孙永跃 谢 明谢 虹 陈 静 蒋 敏 舒心宇 宋 亮颜阿宣 胡世谦 郭 宁 方 涛 廖 琦韩小佳 王 聪 叶青弈 刘 勇 郑祥中王 科 李 薇 王 勇 敬 颖 周佳祥叶 宇 黄陶智 陈 玲 陈云国 王 锦吴友林 梁 莉 胡江问 曾 力 谭 碧高 非 李发顺 陶 蓉 晏松孟 张国成杜忠锋 封正辉 张 力 马德云 王 宇江 跃 徐存光 李信辉 白永学 张建武 1

谢 涉吴 宇马国英胡 明刘增波胡 珂黄苑君甘 鹰陈 静张彦宁李轩鸣张永明官德荣陶 琨 林 东 遆特里 林 伟 杨栓民 汤世琦 杨 帆 黄 蕾 张一佳 江 涛 温大清 李 希 卿 蓉

戴松筠 曹 洪 陈秀蓉 姚祖琪 袁家富 张化冰 刘家富 穆双庆 蹇 阳 沈跃惠 徐卫红 温进军 韩志勇 周 睿 刘 鑫 梁克贤 代义强 陈晓东 李 珍 丁 瑶 孔志坚 焦凡成 刘相全 丁云勇 洪 滔 张丽君 陈 虹 俞 皓 李 刚 刘春宏 王林健 曾令军 吴亚军 郑礼文 宋德昌 梁然喆 邱 威 唐智勇 樊志霞 杨祖明 李 跃 李明全 聂正春 魏 奎 张 成 杨 帆

黄长健李智超李朝伟张 驰 张 伦 毛 爽 杨秋翠何 莉 腾跃澜陈 卓 孙成蓉陈万开张寿才韩树刚刘 超 张 波 唐 宁 陈 丹 冷 伟 尹玉书 何 刚 邬 峡 薛 飞 王 维 许 建 宋中砥 伍平贺方健 陈 华 曾艾林 田建国 杨传彬 童志远 吴 挺 王 翔 袁贤凌 冉 雷 张 民 胡报春 赵 矛 卿立成 李 庞 刘大怀 易正操 黄 斌 鲍燕飞 唐 锐 陈文恒 黄 康 陈 云 张 帆 谢春瑶 郑 勇 隋连涛 2

周 健 辜 敏 曾 伟 周源明 彭 涛 石永洪 沈 鹏 张术明 易云刚 林长江 黄玲玲 吴松柏 刘 苹 杨 炎 李顺海 童 睿 文志群 盛文健 官小军 摩春晓 杨自力 鲁正强 陈 伟 吴健雄 谢 庆 肖 红 杨桂云 王天全 湛 涛 高 俪 刘 榕 季文婕 刘治和 陈福莲 熊 亮 向 阳 杨显军 仲从权 林 锐 刘学飞 邓 伟 卿 琪 尹维汩 赵 垒 韦 巍 张永发 叶云富 张智源 珂 立 王志祥 雷红波 左传书 胡旭晴 吴代禄

孙中建 余 斌 杨亚军 余 江 陈虹刚 郑 宏 杨 华 王 蜀 刘 霞 伍一丹 钟 维 陈思地 汤光洪 陈志雄 胡 铮 彭忠荣 汤 莉 陶劲松 卫 耿 沈 刚 兰康勇 谢永琦 康 健 褚 俊 戴 骊 兰 林 梁 斌 邓文祥 卜远全 吴笑天李 涛 黄万志王李洪 刘志林自贡市

缪建波 王小平罗 瑛 古 田 王 晓 绕 涛 史 桑 高健恒陈 哲 韩怀钦曹 彬 邹玉彬攀枝花市

刘汉奇 吴寒松伍燕芳 焦振奇邹晓辉 曾光辉陈飞鹏 何同毅袁雪敏 赵惠萍李 卫 倪礼斌胡定春 陈善炜 周凯民 张显普 杨青蓉 王建国 傅 伟 毕洪瑕 朱勤德 罗先禄 毕 军 李 萍 刘川明 谢宗明 黄远见 帅 军 何安爽 李道聪 刘光荣 江敦顺 余代安 王安彬 徐 晓 彭代明 邹 祥 林瑞龙 杨 洪

赵良田 林 刚 赵云春 董洋帆 贾 宇 刘其川 王 云 3

周维敏 李昌伟 钱文秀

汪 宏 陈德琼 郑友平王 超 莫建梅 康劲松 李代和 李 兵 沈 静 潘志恒 张学美 代胜林 卿 伟 甘 瑶 粟 列 龚大雄 全 胜 张万成 李绍寓 刘成栋 顾万江 赵 进 游肖林 张 成 罗晓梅 田茂胜 蒋彦亮 送海彬 余 霖 龚惠聪 缪 军 张顺奕 王旬发 江 莉 杨代昌 黄 明 蒋欣岑 陈 忠 谢慕文 钱志伟

范胜华 赵维清 陈金武 樊晓清 李国平艾 涛 徐守明

德阳市

王 静 李隆方 张增海 戴国俊 段启蓉 何 明 唐 瑭 魏 路 杨 芳 江 维 李 吉 郑 朗 张 锐 李 绯 齐 怡 黄家永 尤立群 杨 萍 陈 文 肖冬春 朱国坤 泸州市许锡刚 盛仁贵 周艳丽 周代清 叶方奎 许 斌 潘光祥 魏 来 丁建林 绵阳市 魏盛友蒋国章杨 波 卢晓娟李 宏 衡 敏陶小康李德全陈 波 陈 宾 铁 虹 巫春生徐少红贾 海 孙其昌徐 红

程 莉 唐 勇 黄 毅 夏志超 魏 蜻 覃远茂 龙安宝

艾 理 毛世清 彭 云 李 辉 毛玉红 刘剑峰 晏 梅 李登祥 马 骞 邹吉平张寿海 李 毅 赵康平修 洋 刘家佳 史 钧 张 勇 罗 玲 冯 凌 龙国兵 钟 溱 赵志强 4

谢明亮 王 琳 黄元富 向万明 林华培 成 律 冯 利 王 进 周 卫 王孝华 罗 键 肖 航 刘 军 王宏毅 张静潇 苏玉军 郭建国 冯坤强 王 勋 蒋 娟 刘 茂 陈小平谭 刚 刘志刚 梁绍刚 宋方山 王世玉 陈树洪 李传华 田 秘 吴光明 杜 勇 李雪冬 胡朝国 吴宏伟 赵 昊 宋 艳 张孝忠 罗 勇 陈玉萍 夏海燕 何 林

张洪宇 吴焕仍 黄 维 彭裕禄 邓建书 刘 宇 郑 敏 周雁飞 孟贵林 胡进勇 胡 伟 姜金保 蒋庆树 邓冰虹 周宁怡 张瑞文 陈 莉 蒋唯实 蒋 凯 陶 昆 蒋丽君 蒲 伟 赵 芳 黄美树 王 敏 周雪松 王永旭 隆 芳 梁学慧 刘平谢 辉 林瑜雯 蓝 敏 祝 芳 王一帆 左立勇 张全通 杨建军

广元市盛大奎 李锦涛 杨 纲 李昌恩 向小玲 梁新斌 张友琼

卢林广柳剑锋衡晓军韩 斌 任旺兴赵 刚 母 丹 马 萍 王丽春李德军宋 刚 胡 红 李焕成李仲军杜 筱 赵煜榕周 玮 陶 康 李 雪 蒋宗升 龚贤斌 刘胜辉 韩发松 谢 蛟 龚启淑 廖常柏 田光红 税银生 罗 强 陶 勇 苟建国 李长斌 黄 梅 张正雄 刘 刚 杨忠玺 张 津 叶 军 母致纲 梁 磊 张思义 刘 强 张雪华 马洪刚 余能章 杨 宇 雷新民 王业斌 5

胥 娟 任 伟 何 涛 朱 宁 秦朝禄 蒲 斌 乔清文 何代林 陈怡帆 唐阳彪 王洪玲 王学军 郑 毅 张 钊 王继帮 庞 斌 邓为民 陈 伟 吕 杉 刘永富 邓 刚 张琳琍 左 琳 吴安宁 邓菀云 梁 峰 李 艳 孙梅兰 陈文明 梁现贵 马 纪 江 涛 任中华 刘 水 蒋 坤 徐爱军 邓述芳 郑正强 陈 浩 罗 淋 蒲雪峰 廖元强 解 君 徐 静 李 涛 王怀全 李 刚 李佳卓

舒 刚 汤嘉尚 张 雄 朱寿波 张绍旭 李 静 陆茂华

遂宁市

周 熹 周代斌 徐海波 何 琴 李 军 徐 进 刘 鹏 梁智勇 龙 亭 谢 庆 申丽平梁崇严 蒲 杰 米红英 刘小华 郭 辉 田明强 聂兆军 内江市朱 敏 李 锋 巫宗林 蒋璐旭 吕凤波 蒋天明 周 东 张 寻 乐山市李 柱 李开智 吴 昊 杨彦杰

魏圆媛申 斌 蒲克兵邓 斌 陈平琦陶 毅 柳学锋张从怀刘 珩张 奎 李晓军黄 庆 刘丽君龙海峰王霁霁王 洪 廖 磊 杨 强 冯 奖 全 权 游建清 吴沛霖 范林学 李晓辉 王 娟 王静涛 林 强 潘 超

张 凌 张 华 蔡惠萍 杨 勇 王力兵 王世军 胥松桥 王 维 刘水源 姚 辉 李 明 张古宽 谭 波 张 兵 陈永金 伍立军 张 颖 文 强 刘 英 6

李春燕 黄 健 李柏良 邓 荣 陈红德 陈 勇 黄维聪 祝 云 喻 星 郭 凯 冯成元 陈代富 孙 英 王智勇 但东英 李 敏 蒋宗瑜 廖舒霆 柯 亮

张学兵 李健全 石 科 梁善文 余祯澜 李有余 唐明君 刘桂林 谭 睿 李 鹏 李江龙 徐艳华 李建军 叶正毅 王长江 闵夕英 陈慧蓝 李迎春 李崇德 欧光和 余 文 陈露斌 郑加俊 周 伟 蒋 伟

张 敏 易 军 李成勇 贺学兵 王建平罗洪高 李 军 夏志斌 张光辉 程 宪 陈 林 温 和 尧 远 张久元 杨明荣 刘成武 任奇波 王学梅 祝义翔 吴 军 漆向东 罗小平曹 勇 张 伲 刘森德 陈 杰 侯清贵 刘朝晖 周 莉 李 锐 罗海波 刘 锋 耿华蓉 南充市唐 军 何胜全 陈 科 刘学军 谢艳梅 姜泽枢 王 斌 涂晓波 刘 波 何 猛 白平彭教辉

岑正林伍 雯 胡庆峰代功强夏忠明邓 军 潘裕伟关 波 鲜小平王海川张尚富马志超王 昕 陈 波 庞圣雨陈 彪 杨升平蔡昌宏 余汶桃 徐志宏 袁玉强 欧晓东 饶 健 刘营川 朱建国 安永成 刘 刚 幸万文 张 钰 谢晓东 陈 实 何玉峰 何 伟 冯 祥 冉 志 刘建刚 陈序元 景小峰 杨友兴 蒲 勇 张 涛 赵兴强 安宗廉 何清华 刘 解 敬桂英 邓光富 唐 骞 贾 君 罗 波 刘 斌 7

王义洪 刘 东 刘学春 黄毓春 王 洪

李双林 胡 芸 陈军利 董聿涛 余 涛 冯建波 张 群 罗成碧 邬德芳 庞洪斌 杨正胜 饶松柏 李启坤 钟高庆 陈崇军 倪双琼 胡 瑞 何德明 李永忠 陈 金 刘宏志 游 洪 姚卫东 罗素清 邓仁国 乐红娟 黄辉明 魏霄鸿 李全民 李开庆 夏 余 宋 驰 王仁坤 青 浩 温红亮 赵映梅 张 克 刘昌林 聂 勇 陈 明 冯大勇 何燕鸿 刘 伟 代 红

何虹兵 周 祥 何 准 唐晓刚 李 滔 唐建新 吴 俊 潘朝旭 王 兵 肖 征 王平段 炼 杨 曦

宜宾市

张 滨 陈益明 侯 健 叶永康 张甫伟 吴君莉 曾自强 郑 红 谢 虹 朱昌治 李 丹 邓 科 达州市张成高 陈 曦 何志远 徐 伟 廖 旭

戴勤江邱 瑛 王 戎 李 薇 刘大权袁 玉 赵 明 汪 博 雷从良罗大军韩 煜 冯钿折成 俊 罗 翔 李冬明潘 恒 罗 娟 黄 宾 何 毅 岳迎燕 范惠宾 张天亮 惠庆均 邱星宇 王 桅 龙永艳 罗 洪 陈 英 谭 万 秦 芹 刘兴泉 张燕华 潘建文 唐文国 马民志 祝大鹏 王立宏 罗旭勇 沈乃熛 罗修林 易 龙 廖国谊 艾先强 卢 涛 张 屹 曾 鸿 姚 斌 杨晓林 黄 波 李春艳 李白乐 8

周 键 邹晓渝 郭 川 陈江鸿 杨福龙 陈 江 胡幸坤 曾海涛 孟应林 王天华 张 钢 梁 晋 白 强 王 明 石章清 张 琼 程晓丽 刘红艳 刘万全 韩 毅 江德良 李 碑 李锡强 范 伦 杨代容 蒋天豪 李建军 郭 欣 梁 红 胡兴平彭 娜 陈心兵 刘春燕 甘华虎 陈 曦 周 波 戈 扬 雷世文 蒋 华 韦成平黄明森 钟巧灵 易 立 杨 聪 聂多权 陈小玲

龙 江 余清河 潘晓玉 欧存林 刘晓宇

李 翼 李国清 温丽华 邓 政 廖昌友 冷畅宏 李平陈应俊 江华春 程 虹 李仁辉 肖 柯 吴雪峰 吴 雷 杨 林 张玲珑 刘 富 江 帆 罗 燕 贺承光 廖兴武 彭宗友 袁冬梅 罗礼明 康鸿轩 苏明平罗建华 丁雪松 刘 奇 王方斌 雅安市张 军 周 锦 樊 利 杨本红 孙 艳 牟泽勇 宋宣时 广安市甘 春 杨秀碧 张 黎 李 东 罗 丰 蒋佳宏 甘 凯

刘小东康 磊 熊 伟 李亭颍冯正霖杨 军 罗 琳 钟 磊 涂 勇 刘丹发叶启明龙秀英杨文辉陆晓明何育红何建刚于 强 周晓涛 田 东 杨 军 杨宗林 余 凯 李大革 范 勇 孙登志 袁华明 王小兰 刘小刚 罗仕华 宋 波 滕淑妃 卢明德 张高英 刘文兵 黄惠勤 邱小蔚 高成珂 卫贤玉 王阳军 刘代才 周崇政 徐立超 唐 扬 蒋亚林 肖兴远 徐 露 曾海英 吕 东

刘 玲 陈小军 唐 毅 刘登国 江文虎 孙一兵 马 剑 张志兵 骆 琳 彭 婧 黄 阳 赵丹平刘 强 夏永清 陈利军 冯国都 李清华

刘志刚 彭靖乔 岑 魏 黄 林 刘 萍 蒋 鹰 王妙蓉 王 云 蒋光明 文金川 陈 曦 莫 寒 简 杨 王吉鹤 易 洪 姚 龙 彭 震 刘明相 苏 尧 陈 冰 吴天浩

李 锋 张绍荣 吴向东 刘雪林 谢 煜 陈 勇

巴中市

叶建森 罗国平余永红 刘 武 贺 兵 赵学腾 唐 放 胡志明 刘 荣 巨 蓉 王绪勇 胡丽梅 杨 萍 李恩明 党安宁 赵 倩 赵 然 王 晋 姚宗华 冯 键 向文平王文华 谭春霞 符和平李根全 罗 岗 眉山市

黄月明 邹 涛 李雪岷 卫宇飞 权怀军 曹 琳 秦 海 文云秀 朱宗武 寇 杨 程 红 何俊淼

赵 军 李成仁唐 炜 冉秀梅何国栋高顺成秦宏杰许云贵刘张玲崔 轶 何 宇 王 毅 黄艳艳何小涛付 超 陈 锐 胡 建 王 辉 蒋 敏 段远明 李彦兵 李 源 曾 涛 李成元 缪 勇 程媛媛 周雷斌 李 华 刘志昂 刘 强 张 俊 肖 燕 刘 勇 刘 宇 吴 巍 罗 丽 虎俊红 何平一 王礼华 程继明 骆 雪 何 静 李 聪 黄 伟 周 吉 黄昭明 罗云国 周 庆 刘红英 梅 刚 马 黎 10

徐俊杰 张奎阳 杜庆华 张仁海 樊娅娟

曹明安 朱 成 方 翔 陈 磊 王智强 王明华 宋志全 张予川 邬 勇 郑轶梅 王 强 黄 胜 李艳红 兰 剑 张彬彬 梁 炜 杜 忠 王志刚 郭迅坡 何海伦 何 睿 赵学军 陈麒涵 陈 吉 李玉龙 刘 兰 李镇译 吴红梅 熊述秀 蒲 强 刑 英 苟国芹 潘 天 徐 启 胡素彬 冉姝丽 余轩慈 刘 健 罗小平居 锐 陈 浩 李明英 饶红刚 彭建忠

徐 磊 孔 令 余 健 黄仲昌 杨 建 袁宏斌 徐丽莉 代 霞 罗 莉 张 璇 王 俊 周 俊 史廷促

资阳市

张文辉 兰文生 吴伟文 朱成刚 邹富彬 兰 波 卢立海 甘亚兵 李福建钟传猛 刘书山叶饮源 唐 伟 赵容华

甘孜州

张 刃 邓 建 何 旭 傅 华 廖 娟 罗 益 蒋庆国 杜 艳 傅崇贵 彭 强 周国庆 陈 珊 罗纯庆 张康平李锡蓉 王继华马进如 关 洁 何立书 李 林 英珠尼玛

阿坝州

游太和 黄维志 汪桂林 王长河 汪 溢 严 勇 李 涛 秦晓波 李孝烈 蔡 军 邹成理 覃 勇 杨 红 屈茗宇 郭旭东 李昌轩 魏大力 姜园明 彭进斌 丁志刚 龚存林 付种强 李秀凯 邬克建 周乐国 杨春花 阿 珠 苏正华 胡兴莉 强文斌 杨 静 冯 铭 高德富 陈海波 刘 嘉 黄天明 骆 林 洛绒益西 唐秀梅 洛绒泽仁 格桑多吉 徐 鑫 王金才 徐 宁 李正斌 王德雄 高 云 晏 奎 岳正权 李晓冰 杨建伟 龚 斌 张永福 阿免电珠 冉春林 雷元德 蒋 海 陈桂花 赵永福 魏 康 关世衡 罗朝兵

张 岭 何 沁 周祖国 泽仁邓珠寇文惠 李德超 杨胜均 康 鹏 刘建文

呷绒扎西 曾 兰 邱高川 扎 禧 梁军叶 杨 威 杨佳蓉 谌晓波 王继伦 段 明 陈 强 吴昌容 曾 强 罗光全 林锡秋 田 文 王 奎 牟朝志 刘平董 俊 黄 鹰 陈显富 张 静 马荣书 施 勇 孙玉林 唐志伟 冉崇力 曹久旭 罗燕琼 李松涛 李久荣 李洪富 杨明康 桑 科 何东明 凉山州吴锡钟 严池友 胡玉霞 晏 明 李 军 胡 旭 张永亮 邱富伟 龚文俊 张春蓉

李 红 梅雪昂刘富安方福伟周 林 孟长承迫尔单陈 力 张永坚胥 文 陈其芬肖忠云袁 光 带顺德曾建康胡剑勇胡晓燕马春茂 杜德俊 陆世勇 王永军 苟晓钦 吴全贵 陈贵勇 杨光照 黄明贵 李明川 陈 涛 陈 君 赵 泉 林 露 杨小兵 文 鸣 马 莉 杨 彬 田丽华 杨清武

刘旭东 穆 丹 张晓青 魏兆刚 刘国平汪玉洲 邱学红 陈 勇 李江浩 刘尚成 韩黎明 李 圣 麻卡拉合 王祖力 付大华 袁宇森 吉克尔图 李 聪 陈长发 郑长青 奚 蓉 苟雪丹 李俊辉 李雪梅 周晓燕 刘 冲 徐开滟 李远凤 瓦西郭旭 刘银贵 12

杨 彬 段文军 邓丛春 银国忠 肖 利 陈柏君 韩震宇 白久格 吴永春 吴 鹏 欧阳静 兰 勇 李 梦 卢 伟 孙庆革 廖新春 罗庆玲 杨 岚 余光富 吴光林 张 鹏 杜 兵 徐 蕾 张 勇 邹 剑 俄木拉者徐 华 田明波 梁 泽 王 宁 王银刚 李小仕

肖 蓉 陈 璐 陈明丽 熊 刚 查圣文 邓 梅 陆明浩 武开元 张显文 李朝江 刘晋军 杨光华 李 智 罗艳芳 王兴明 戴启华 卢英远 刘 燕 周利军 何光强 赵如蒙 卞绍林 张 伟 兰 涛 付丽萍 车明英 张才伟 阿呷刘英 阿衣子布 王小敏陈 兵 邹昌宇林 岗 徐 强 航天城

杨 新 杨振杰科学城

杨川宝 张 彬 孔雪芳

王晓燕 何 剑 龙褚波

王英冶 王冀巍 胡洪英 陈会宁 姚文光 李 超 13

胡友宽 李 伟 史 敏 闭晓东 代 漠 唐祖屏 文 琼

质量监督人员 篇2

1 工程监督人员选聘使用中常见问题实例

案例一:老王在钻井队工作了20多年, 从场地工干起到担任钻井队队长, 现场经验丰富, 后转至后勤工作。几年前公司调整时提前退休。经人推荐到某油田应聘钻井监督, 经项目主管部门面试后派往水平井钻井现场从事监督工作, 但仅仅半个月后, 老王就自己提出辞呈。经验丰富又愿意从事监督工作的老王为什么会提出辞呈?

案例二:6年前小王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某油田公司工程项目部门工作, 第2年报名参加总公司监督培训班时, 曾因现场工作年限不足5年, 差点被拒绝, 后来在本人坚持和所在油田公司部门的极力推荐下才得以参加培训。小王聪明好学, 曾给授课专家留下深刻印象。参加培训学习后, 小王在现场从实习监督干起工作了2年。因工作出色, 被国外合作项目聘为现场监督。目前在国外外方项目从事监督工作, 收入不菲。当初经验不足的小王为什么能够迅速成长为优秀的监督?

案例三:曾为某工程公司工程大队副队长的老李, 业务能力强, 是大家公认的处理现场工程复杂与事故的一把好手, 但性格倔强, 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因与主管领导意见不合, 一气之下辞了职。后来到某油田公司关联交易工程项目从事现场监督工作, 但半年后与各乙方施工单位关系紧张, 矛盾激化。与甲方项目人员在工作汇报等方面经常意见不一, 最终被甲方劝辞。业务能力强的老李为什么干不了监督工作?

案例四:赵总退休前曾为某工程公司主管生产的副经理, 业务水平高, 工作责任心强, 在原单位很有号召力, 经常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在生产一线处理各种复杂生产问题。退休后作为专家受聘于某油田公司工程项目部门。2011年因某大包井项目现场监督家有急事, 部门领导临时派赵总前去代顶监督岗。到达工程现场不久, 就赶上特殊施工作业。但乙方施工队技术人员缺乏经验, 设备又比较陈旧, 施工很不顺利。赵总看在眼里, 急在心理。情急之下, 越过乙方队长和技术员, 亲自阵前指挥, 最后总算完成施工。乙方施工队非常佩服和感谢赵总。但甲方工程项目部门领导知道该情况后, 并不满意, 并委婉地批评了赵总。为什么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赵总的现场监督工作并没有得到甲方认可?

以上这些事例是在监督选聘和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情况, 往往据经验认为能够干现场工作的监督会出现意料之外的问题, 而有时并不十分满意的监督会把工作迅速开展得很好。那么应如何系统地分析认识工程监督应具备的素质能力问题?应从哪些方面直接考察监督候选人才能更加明确、具有针对性, 从而提高选聘准确度和效率?

2 勘探开发工程项目中现场监督工作分析

为了更清楚地分析和解决上述遇到的问题, 需要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对勘探开发工程项目中现场监督进行全面的岗位工作分析。

监督受勘探开发项目投资方 (甲方) 的委托和授权, 根据有关的法规、技术标准、工程设计、作业承包合同及委托合同对施工方 (乙方) 的作业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代表甲方对勘探开发项目的投资、质量、进度、HSE等进行有效的监控, 以实现合同的要求, 保证甲方的投资目标, 实现投资项目的最佳效益。

2.1 工程监督责任重大

石油勘探开发项目由于行业的特殊性, 高风险、不确定因素和无法预测的成分多, 所以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面也相应的存在很多的问题, 特别是安全隐患, 伴随着勘探开发项目的整个过程。安全生产是任何勘探与生产工程项目第一位重要的方面。小事故影响进度, 增加成本;大事故机毁人亡, 项目报废;特大事故引发群体生命安全、环境污染, 不但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 损坏企业形象, 而且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工程监督在现场生产一线, 负责检查、提示、纠正、制止和报告施工方不符合安全环保要求的行为, 责任重大。

石油勘探开发工程项目有投资大、规模大、风险大、建设周期和生产周期长的特点, 对于石油勘探开发工程项目控制, 成本监督方面表现尤为重要。在工程的管理中, 对其项目的成本进行有效监督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 实现投资目标。通过对石油勘探开发工程项目成本的监督, 降低生产成本, 合理利用企业人、财、物等资源。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板块每年都有几百亿的工程投资用于勘探、产能建设和老区改造等项目, 这些投资要占到勘探开发投资的70%~80%。要通过工程监督人员来监督这些投资的有效实施和投资成本控制, 因此工程监督对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担负有重要责任。

2.2 负责对工程涉及的合同管理

监督严格按照合同要求的条款和程序来处理石油勘探开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有关设备、材料、开工、停工、延误、变更、风险、索赔、支付、争议、违约等问题。对工程承包合同的履行、变更和解除进行监督、检查, 对合同双方争议进行调节和处理, 以保证合同的依法签订和全面履行。并协助甲方拟定项目的各类合同条款, 并参与各类合同的商谈;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跟踪管理;协助甲方处理与项目有关的索赔事宜及合同纠纷事宜。

监督的协调工作则是对与工程有关的甲方部门、乙方各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工序协作等进行协调, 确保整个工程项目按计划顺利进行。

2.2.1 岗位职责

工程监督人员是工程项目组织中的重要成员, 是甲方在施工现场唯一合法代表, 代表甲方进行管理。根据项目大小和复杂程度的不同, 在工程项目中监督的位置有所不同。对于比较小的项目, 监督人员作为甲方在施工现场代表监督项目的施工执行情况。对于大型复杂项目, 一般项目组还设有总监和专业监督人员。总监是项目组的关键成员, 是项目现场施工的监督执行经理。特别是对日费制承包项目, 总监是施工现场的生产组织者, 专业监督人员在总监的领导下工作, 执行项目计划和总监安排, 监督乙方施工。

2.2.2 工作权限

对工程施工具有监督权、奖惩权、工作量与工程质量签字确认权及验收结算认可权。参与工程项目验收和总结。

2.2.3 工作关系

与勘探开发项目投资方 (甲方) 是委托授权与被委托的合同关系。必须在甲方的授权范围内行事;有关现场的生产信息及时向甲方汇报;甲方的要求, 技术变更, 指令通过监督贯彻执行;乙方的要求, 请示监督核实后, 上报甲方。监督的作用是使工程设计和甲方的目标得到贯彻落实。使施工水平得到提高, 保证施工质量, 使工程按照设计完成。对工程设计上的问题, 现场监督有义务提出修改建议, 无权改变设计。

与乙方的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依据甲方授权、合同、技术设计及有关标准对乙方施工作业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根据项目大小复杂程度和承包方式 (大包/日费) 不同, 监督的工作还涉及到生产组织和对各乙方作业单位的协调管理。

2.2.4 工作环境

石油行业野外施工作业环境差, 绝大部分都处于条件艰苦的沙漠、戈壁、草原、沼泽、山区、海上等地带, 地理位置分散, 跨省、市、地区等, 作业等劳动强度大, 作业时间长, 要求连续施工作业。此外因后方支持不便, 工作独立性强。

2.2.5 任职资格

油公司一般要求监督具有较丰富的法律法规知识, 遵纪守法, 廉洁奉公, 公道正派。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忠于职守, 钻研业务, 勇于负责和开拓创新, 具有科学的工作态度和艰苦奋斗精神。身体健康, 能适应野外现场工作。工程监督应具备以下基本业务条件, 具有规定的学历、专业技术职称和现场工作年限 (一般要求最低5年以上) 。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 基本掌握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和经营管理方法, 了解相关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技术标准及规范, 具备较强的HSE管理能力。具有组织、协调现场作业施工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场生产、技术实践经验。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勘探与生产工程监督岗位对工程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能否胜任, 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高素质的监督能够使勘探开发项目高效、规范、顺利运行, 在投资预算内按计划安全高质量完成项目任务;反之, 轻则事故不断, 预算超额, 投资失控, 质量难于保证, 进展缓慢;重则机毁人亡, 造成项目报废夭折, 投资尽失, 甚至引起严重的安全环保事故。

3 应注意的问题与建议

在监督资源规划、选拔、培养培训方面, 应更多注意选拔培养素质高、知识全面的年轻人才。对初级监督应重点考察其素质和知识, 把基本素质高、专业知识深和相关知识面广的技术人员选入监督队伍, 给他们创造学习锻炼掌握技能和积累经验的机会。建立梯队结构, 以经验丰富的老监督人员传带技能和经验不足的年轻监督人员, 使其快速成长。对高级监督的选拔应更多侧重于技能、经验及性格特点, 特别是相关管理技能和经验。要克服不分层次、唯经验的习惯思路。前述案例二中的小王之所以能够迅速成长为优秀的监督根本上在于其基本素质高、知识全面、学习能力强。而案例一中的老王同志则是因其基本素质低, 知识老化、经验过时而落伍。案例三中的老李同志因个性障碍, 不善沟通, 虽有技能经验, 但并不适合从事监督工作。在监督培训方面, 对初级监督的培训应侧重于知识、技能和经验传授;对高级监督的培训应重点突出油田公司的发展战略、监督工作理念、工作思路、项目管理、人际沟通、领导艺术和新技术应用等。案例三中的赵总因没有在职业意识、工作思路方面从乙方生产施工迅速转到甲方监督管理上来, 而出现工作失误。

质量监督人员 篇3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45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66-01

我院是一所旗县级综合医院。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续护理教育已列入医院护理管理与业务训练的计划中,医院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持续发展就应加强护理队伍的自身建设,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将我院的做法介绍如下:

1 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学习

1.1 合理安排业务学习时间 针对新招护士,岗前培训一周。结合各科业务量和人力资源状态,每周组织一次业务学习,从基础到专科,包括职业道德,礼仪,文明礼貌用语,沟通、护理质量安全,护理差错防范等为内容。

1.2 每年院内进行一次护理技能比武,前三名给予物质奖励并和年终评优挂钩。各科内每周业务学习一次并考试、保存卷、技能培训、护理部抽查。

1.3 每月讲座内容月底考试,排名并张榜公布。各科护士长根据科室的特点轮流安排不同的讲座,提高护士长讲课水平,丰富理论知识,增加了护士长的自信心,从而提高护士长的教学能力。

1.4 提高护理操作技能,我院年轻护士较多,护理技能参差不齐。由科护士长抓技术操作,安排科内业务技能突出者示范操作、操作指导、护士长监督指导规范化操作。

1.5 提高应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计划列出每天晨会提出所住病人的诊断,根据病情、诊断依据、采取护理措施,通过此方法可以使护士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对所住病人的疾病知识的牢固掌握,而且锻炼了他们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努力提高护理队伍的学历水平

2.1 鼓励自学成人,积极参加护理专科,本科自学考试。提高学历水平和自身素质。

2.2 强化在职培训的同时,请进来、派出去,请上级老师来我院讲课,派科室一些骨干外出短期学习,了解新信息,轉变观念,实现服务理念的创新,激发学习的兴趣,适应新的护理模式。

2.3 积极鼓励各科护理人员撰写护理论文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 加强护理管理质量

3.1 科学合理地利用人才资源,在护士工作岗位的安排上做到新老结合,相互协作,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高低的合理分配,促使护理人员关系的协调性,发挥互补性,提高护理群体质量。

3.2 制定了完善的护理操作程序规程及考核细则,明确操作规程,使人人操作规范化、标准化。

3.3 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努力培训一专多能的护理人才,医疗向、高、精、尖技术的发展,必须有高水平的护理来保障。为了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今年8月份开展了“月明星”护士的评比活动,各科每月评一名明星护士,并张榜公布、护理部每季度评一至两名护士,给予物质奖励。

通过我们几年来的业务理论,基础、技能培训学习、我院护理人员从2011年——2013年在全旗人才储备考试只招25名中,我院护士有16名被招录。病人的满意率85%-98.7%。

各级生产人员质量责任 篇4

1.生产部主管

全面监督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

对生产过程中各车间、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质量问题处理,努力改善生产质量状况;

组织进行各车间的质量控制绩效考核及车间管理人员的质量控制工作中的工作中的评定; 积极配合品管部门的工作,协调各车间的质量工作;

制定与监督实施生产系统质量控制制度

组织进行生产线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其操作熟练程度,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 根据公司规定对所管辖部门的质量事故进行分析与处罚。

2.车间管理人员

负责所管辖车间的质量控制工作;

监督和检查班组长执行质量控制规定的情况;

对班组出现的质量问题追究原因并追查责任人;

负责对车间出现的质量事故或取得的质量控制成绩进行汇报;

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材料质量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

对工艺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对可能出现的质量事故进行预防;

指导车间工作,使品质合格率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3.基层管理人员

全力配合生产主管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检查监督作业人员有无严重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

在管辖范围内对生产线进行巡检,尤其是质量问题多发工序和作业点;

将巡检的结果及时通知被检查的人员,并监督其改进;

及时掌握质量动态;

及时调控质量问题的不良倾向;

从局部控制质量的保持情况,明确各责任人的责任;

协助专业管理人员对全局的控制。

4.生产线操作人员

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以防出现不合格的产品;

在制造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材料及时向班组长汇报;

在操作时,对自己作业工序上的产品按质量标准进行自检;

作业的同时进行相邻工序的互检;

安监人员如何提高工作质量 篇5

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安监人员代表国家和政府行使着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神圣使命,事关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危和经济建设的大局,所以不断地提高工作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根据《安全生产法》的具体要求和我国安全生产的实际,结合他人的经验和个人的工作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以专家的标准钻研业务

安监人员要成为本行业的行家里手,向业务要精度。安全生产的总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要想贯彻落实好这一方针,把预防为主深入到日常工作之中,“专家查隐患”经常化、制度化便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而“专家查隐患”,并不单纯是指每次隐患排查都要组织大批专门的专家,进行拉网式的排查,而是对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单位和监管部门在人才培养上的一个要求。也就是说,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单位和监管部门都要有相关行业的专家型人才。

常言说外行不能领导内行,一个对本行业的专业一无所知,或是一知半解的人,很难胜任自己的工作。即使借助于工作的贯力能坚持一段时间,但时间长了也会坚持不下去。所以安监人员必须坚持以专家的标准钻研业务,成为本行业的行家里手,才能真正担当起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职责。

在具体实践中,有的同志只满足于一知半解,满足于不说外行话、不办外行事就行,这只是对工作的一种应付,一旦被人摸清了底细,就会露出“南郭先生”的本来面目,被一些投机分子所利用,使查找隐患流于形式,让自己的无知酿成更大的隐患。在工作实践中发现,个别企业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一无所知,而是心中有数,只是他们多是抱有侥幸心理,为了减少投资而过一天算一天,对存在的问题,只要监管部门不指出、不发生事故他们是能拖就拖。这种情况,是对安监人员业务素质最好的检验,也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严峻问题。

用“以人为本”理念武装自己

要坚持工作时“六亲不认”,向舍我取谁要力度。“以人为本,安全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作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者,首先要用这一理念武装自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说到底,就是查找生产过程中在安全方面存在的不足,是用治病救人的方式来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那种让生产带着隐患运行的行为,是对经济建设的不负责。把安监局长干成“经委主任”的干部,绝对不是好干部。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就是需要各行各业的人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能,首先是自己干好自己的活。然而就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形势而言,行动上的重视、工作上的支持、财政上的倾斜,力度都尚有欠缺,甚至有些地方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只是落实在口头上。对于安监人员而言,不出事领导认为是正常的,而出了事就有责任,干安监工作是项出力不讨好的差事。但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一些地方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也在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既然选择了安监工作,就要把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完成好。

打铁需要自身硬,正如国家安监总局李毅中局长指出的那样:抓安全生产要六亲不认。只要自己能硬起来,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有广大安监人员的共同努力和亿万人民的支持,工作就会有一个崭新的局面。

坚持以史为鉴

要认清前车之鉴,向历史要深度。作为一名安监人员,虽然不能左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却肩负着如何把党的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的重任。如果善于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就能不断地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别人的经验化作自己的智慧,把他人的教训当作自己的财富,不在别人摔跤的地方摔跤,在具体工作中少走或不走弯路,这就是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最大贡献。

安监人员学习历史,可以通过由近及远、由中到外的方式进行。尤其要突出与安全生产相关内容的深入学习,把别人好的做法与自身实际结合起来,为我所用,不断探索跳出安全生产怪圈的途径。锐意改革 不断进取

安监人员要向前沿知识要新度。新知识新技术在安全生产上的运用,引起了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变革,安监人员要想有所作为,必须锐意改革,不断进取,向前沿知识要新度。

首先要正确认识新知识、新技术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处理好它与“老经验”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分子,它不但能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破解许多前人无法解开的难题,这已是被实践证实了的、不容置疑的事实,所以我们必须善于学习和运用新知识、新技术。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能否认经验的作用,不过新知识、新技术可以取代经验,而经验不能轻易否定新知识、新技术所确定的成果。

二是全面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这也是以专家的标准钻研业务,成为本行业的行家里手的具体要求。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这是干好工作必须遵循的规律。

三是积极探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新路子。新的时代赋予了安全生产监管以新的内容,我们学习他人,主要是为了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新路子。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安全监管理论和体系,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做出应有的贡献。照搬照抄、人云亦云,到头来只能坑了国家,害了人民。我国一些地区安全生产工作的实践已完全证明这是可行的。学习他人,就是为了超越他人。

质量管理体系与检验人员素质 篇6

市场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主要取决于能否满足社会质量需求的能力。作为高科技产业的航天工业尤为如此。航天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战争的胜负和国家的安危。因此, 必须建立一整套的质量管理体系。

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性

1.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时, 根据实施质量目标的需要, 准备诸如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资金等必要条件, 通过设置组织机构, 分析确定需开发的各项质量活动分配, 协调各项活动的职责和接口, 通过制定程序给出从事各项质量活动的工作方法, 使各项质量活动能经济、有效、协调地进行, 这样组成的有机整体就是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

1.2 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的检验员队伍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检验人员素质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检验员队伍是企业员工的组成部分之一。检验工作就是对产品、过程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计量, 并将这些特性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的活动。

2 检验员的职能和主要素质要求

2.1 检验员的职能

从检验工作过程来看, 检验员的职能包括保证职能、预防职能、报告职能和监控职能。

保证职能就是把尖的职能。通过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鉴别, 剔除不合格品。切实保证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 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入下工序, 不合格的零件不进行装配, 不合格的成品不交付给顾客。

预防职能即通过检验获得数据和信息, 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进而为发现生产过程中质量问题的原因和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提供课题, 防止重复性质量问题的发生。也就是通过检验发现问题, 找出原因采取措施, 及时排除。

报告职能就是将检验工作中收集的数据、情况, 做好记录, 进行分析, 并及时向质量管理部门提出报告, 提供质量改进信息。

监控职能即对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项因素进行监控。对于产品质量所有相关人员、工艺技术文件、机床设备、检测量具、工艺装备、测试仪器、原材料、现场环境等实行质量监控。不符合质量控制标准的暂令停工, 协助查清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2.2 检验员的主要素质要求

从检验员的职能要求可以看出检验人员对保证产品质量负有特殊使命。检验人员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能, 必须要求检验人员具有责任心、事业心和相应的技术水平。从检验工作的性质来看, 检验人员应具备如下的主要素质。

第一是责任心。质量检验的特殊重要性决定了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要求他们热爱质量检验这项工人, 增强对事业的政治责任感, 树立全心全意为国防服务, 为航空服务的思想。

第二是职业道德。各行各业的质量最终体现在生产制造的产品为用户服务上, 它关系到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和使用安全。尤其是在作为国防工业的航天产品上弄虚作假, 欺骗用户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不可饶恕的。

第三是公正性。质量检验是具有监督保证性的工作。尽管检验工作的对象是产品, 但造成产品质量问题的责任又涉及人。

第四是科学精神。质量检验是通过科学手段检测产品的各项质量特性, 取得科学数据, 以求正确客观地做出质量责任。

第五是服务思想。检验员在工作中一方面要坚持质量原则, 实事求是地做出检验结论;一方面又要讲究工作方法, 积极主动地为科研生产服务, 对质量问题发生分歧时, 既要坚持原则, 又要注意团结。检验人员既是产品质量的验收者, 起到监督保证作用;又是生产技术上的参谋助手, 起到服务生产的作用。

3 提高检验人员素质建设

对检验人员来讲, 首要的是对其进行诚信教育。诚信守法是本企业的经营准则, 也是企业每位员工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对顾客讲诚信, 不在质量上欺瞒顾客, 在企业内部以诚信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每一道工序来讲, 下一道工序就是你自己的顾客。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最终目标就是为顾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在对检验人员的技能水平培训教育也应坚持与时俱进。近几年来, 航天新型号研制开发较多, 采用了较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企业在产品初样阶段就结合产品研制和工艺技术的实际情况, 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 使他们确实了解产品和工艺的特点切实掌握质量检验和控制要求。同进在企业总体部署下, 对检验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和质量改进的教育培训, 如使用统计技术、六西格玛管理、精益制造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企业还应对包括检验在内的所有人员, 设立一定金额质量改进改善活动奖励基金, 激励员工开展质量改进改善活动, 只要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效率或降低了成本的改进改善项目都给与一定的奖励。同时在日常的检验工作中对及时发现质量问题或质量隐患的人员, 还从质量奖励基金中给与专项奖励。调动了检验员的积极性。同时对极个别工作责任心不强, 造成质量问题的检验人员对其批评教育和经济惩罚, 确实不再适宜在检验员岗位的坚决调离检验岗位。

4 检验员的素质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

检验人员要正确全面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首先要认真学习理解并掌握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特别是二三层文件的具体要求。掌握检验工作程序、工作步骤和本检验岗位的专业技能。

企业也应转变对检验人员的培训观念, 从培训转变为对检验员的教育, 过去对检验员进行培训, 目的是告诉他们怎样干, 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现在对检验员的则是要通过教育来增长检验人员的见识和悟性, 使他们知道为什么要那样干, 真正树立“用户至上的观念。改变检验员的价值观, 即由过去的向领导负责转变为对顾客负责, 以高效的工作为顾客提高满意的服务。

在检验员的素质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中, 可以说质量管理体系是对检验员的工作业务的根本指导, 同时检验员的素质高低也影响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有效运行。企业在制定质量体系文件时务必结合本企业实际状况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系统规范、文件解释唯一和具备可操作性。检验人员也必须不折不扣地忠实地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履行质量职责。

5 结语

质量监督人员 篇7

关键词:驾驶人员 再教育 培训 质量

对取得合法驾驶资格的驾驶人员再教育是在初始教育基础上连续的、更为深入的驾驶人员的素质教育,是驾驶人员逐渐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相关法规规定:发现机动车驾驶人员记分分值已满12 分的,扣留其机动车驾驶证正证和副证,对满12 分驾驶人员进行为其7天的再教育和科目一的考试,考试合格后再发还驾驶证。这些人虽然只占驾驶人员的一小部分,但他们是危及交通安全的高危人群,是交通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对这些人进行有效的再教育,对于减少交通肇事、创造安全的行车环境、保证交通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这些人的再教育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一、记满12分驾驶人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主要出现在培训单位和满12分驾驶人员自身两个方面。從培训单位看,一是没有系统的培训计划。由于没有统一的教材,各地在教学时无所适从。讲什么,讲多少,由授课教官决定,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二是安全教育的内容缺少针对性,没有做到按需提供素材,学习的仍是与起始阶段同样的交通安全知识,千篇一律。三是教官水准参差不齐,不懂教法。很多理论教官大多数由宣教民警兼任;有的是交通部门出身,对公安系统的法律规范吃得不透;有的教官文化水平偏低,上课时手拿交通法规,照本宣科,这种培训现象普遍存在,结果是念得枯燥,听者乏味。而且这些人大多没有教学经验,也没进行过必要的岗前培训,对基本的教学方法都不尽掌握,更谈不上教学的技巧。有的教官讲课语言生硬,像给犯人训话,使受众听起来很不舒服。有些地方甚至全程使用交通事故警示片教学,以看代教。长时间观看录像,注意力必然分散,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浪费了宝贵的人力和时间资源,使培训流于形式。四是培训教学的形式单一,主要以学习文件、教官讲授、看电视片为主,缺少创新性和多层次的教学形式与方法。

从满12分驾驶人员方面看,被记满12分驾驶人员对参班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态度不够端正。他们基于驾驶经验,往往对自己驾驶的可靠性给予充分的信任,基本不愿意参加交通安全学习。他们抱着不得不来的消极心理和抵触情绪,上课熬钟点,人在班内,心在班外。有的甚至托人找关系,千方百计地逃避进班学习。为了应对科目一的考试,死记硬背“标准答案”。更有甚者,为了通关找“枪手”协助答题,助长了不正之风。

二、提高驾驶人员再教育质量的对策

第一,公安部有关部门应组织权威人士编写一套既理论深刻又能指导驾驶人员实践的统编教材。

第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以省为单位,组织教官培训,做好新上岗教官的岗位培训。在大学和社会聘用既有交通安全理论又有驾驶实践经验的人,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三,向优质教学要质量。

一要认真备课,使知识具有针对性、实用性。课前把参训人按违犯交通法条款分类统计,把违反交通法频发和有代表性的严重违犯交通法的驾驶行为作为讲课重点。针对驾驶人员对交通事故看腻听烦的心理,事实案例不宜过多,恰当的事理论证会提高学员对培训知识理解的水平。对教材要有取舍,紧扣难点、重点、要点。难点是讲学员不懂的;重点是教材中重要的章节;要点是能覆盖考试题的内容,这样会防止教学面面俱到、蜻蜓点水。

二要用心讲课,深入浅出。在涉及法规部分,不仅念原文,还要带领学员剖析制定的理论根据。例如,在讲同车道行驶的前后车须保持安全距离时,教官要在黑板上用停车距离公式计算出特定速度下的停车距离,以此推论停车距离与车速成正比例的关系,并讲清为什么要有安全距离及如何把握距离,使学员深刻理解时速是多少公里,安全距离应当是多少米的结论。同时也懂得法规的制定是依据科学理论的,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三要研究教法。教学中以教官讲授为主,辅之以多媒体教学、学生现身说法、讨论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实现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四要体现平等的人性化意识。课上,教官不要凌驾于学员之上,不要以权压人,而是要融入学员之中。让学员感到你既是交通安全的管理者,同时又是交通安全的实现者。你既是学识渊博的老师又是高素质的驾驶人员,还是他们的良师益友。例如,一个同学回答:“会车就是对面来车,然后我给撞上了”。老师对学生说:“对面来车很好,因为你观察到了,然后撞上就不对啦!如果对面来车你原来就想撞,结果也撞上了,这叫故意杀人;如果原来就想撞,由于对方驾驶技术高超躲过去了,这叫杀人未遂;如果原来没想撞,由于驾驶技术不行,结果撞上了,这叫交通事故;如果原来没想撞,结果也没撞上,这就叫会车了”。学员在一片笑声中理解了这个概念。

五要创造理论联系实际的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官可以把学员带入虚拟的交通情景中来。把那些支离破碎的交通法条,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具体操作上,将驾驶人员置于车内,把车放在路上,由静态到动态,遇到各种交通情况,按交通法规赋予的通行权去实际驾驶,处理错综复杂的交通情况。把课堂变成一次在理论指导下的高质量实际驾驶操作的演练活动,给学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要语言充满哲理,有逻辑性和幽默性。一些资料介绍:一堂课成功与否,教师的语言占百分之七十以上,所以教官的语言要精辟深刻不落俗套,比如讲交通事故的危害,说“交通事故会家破人亡”,这样的表述有些直白。如果说“一个家族要向好的方向改变命运,可能几代人的努力和打拼也不一定完成;如果向坏的方向改变命运,也许一次交通事故瞬间就实现了。”这样就耐人寻味了。再如,“交通法规鲜血写成,愚蠢的人用鲜血换取教训,聪明的人吸取别人的教训避免自己流血。”结合实例再用这样的语言来概括,会引起思索。

七要注意称谓。在讲执法运行时,多用“我们”这些第一人称。讲交通事故案例时,禁忌使用你、你们等这些第二人称,多用他、他们等第三人称,以增加教师的亲和力和认同感。

第四,严格执行培训与考试相结合的规定。每期培训结束后,进行结业考试,合格者转入科目一考试,并且对满12分驾驶人员设立与教材紧密相关、有针对性的单独考试题库,不合格者重新参加培训。

第五,加强管理基础工作,健全记满12分培训工作的报名培训考核的各项原始资料和档案。应严格把课堂管理作为规范驾驶人员行为的新起点,以促进驾驶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世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通释[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谭泽飞,刘远才.人的行为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分析[J].林业建设,2005(2).

[3]敖谷昌,杨利.机动车驾驶人人为因素与交通事故危害性关联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

上一篇:中小企业品牌塑造探析下一篇:国学经典诵读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