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2025-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4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精选6篇)

2024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篇1

报告显示,目前,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网络盒子等设备的使用率都在30%以上,网络视频收看设备呈现多样化趋势。从网络视频用户终端设备的使用情况看,94.9%的用户选择使用手机收看视频节目,比去年增加了18.2个百分点;台式电脑的使用率为54.1%,排在第二位。

值得关注的是,使用智能电视收看网络视频节目的用户占比47.5%,在去年基础上增长了一倍以上,智能电视的共享性、智能性和可控性迎合现代家庭娱乐需求,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家庭娱乐模式。

随着行业的发展,网络视频付费商业模式基本确立。报告显示,过去半年内,35.5%的网络视频用户有过付费看视频的经历,在去年基础上增长了18.5个百分点。

电影、内地电视剧、综艺、新闻资讯节目是网络视频用户最爱看的节目类型。在问卷调查中,81.1%的网络视频用户过去半年内经常在视频网站看电影,68.5%的用户经常在网站上收看综艺节目。

相关资料:

叫份外卖,再打开视频网站点一集综艺节目当“下饭菜”,这是不少白领的日常生活。调查数据显示,目前通过网络观看视频的用户规模达到了5.14亿,其中94.9%的用户是用手机观看。

网络追剧、听音乐、看小说,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日常习惯。在即将过去的,通过网络观看视频的.用户规模达到了5.14亿,其中94.9%的用户是用手机观看。

12月7日,第四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举行,会上发布了《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用重磅行业数据深度解读中国各个群体的网络视听习惯。

网络视频用户5.14亿手机成为收视“老大”

无论是自制短视频,还是热播网络剧,在今年,至少有5.14亿人通过网络观看了各类视频节目。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14亿,用户使用率为72.4%,与20底相比,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增长了1000万人。手机依然蝉联了视频用户收看网络视频节目的最主要设备。

从网络视频用户终端设备的使用情况来看,94.9%的视频用户(约4.88亿人)选择使用手机收看网络视频节目,比去年增加了18.2个百分点;台式电脑的使用率为54.1%,排在第二位;使用智能电视收看网络视频节目的用户占比为47.5%,在去年基础上增长了一倍以上,智能电视的共享性、智能性和可控性迎合了现代家庭娱乐需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网络盒子等设备的使用率都在30%以上,不同收看设备满足了不同群体在不同环境下的娱乐需求,网络视频收看设备呈现多样化趋势。

用户最爱看什么?电影内地电视剧综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网络视频用户最爱看的节目类型是电影,其次是内地电视剧、综艺、新闻资讯节目。

网民问卷调查显示,81.1%的网络视频用户过去半年内经常在视频网站看电影;内地电视剧作为主要视频网站数量最大、播放次数最多的节目类型,72.6%的用户经常收看,用户喜好度排在第二位;随着视频网站自制能力的增强,综艺节目成为各大视频网站自制的主要节目类型,也是各视频网站的特色所在,过去半年内,68.5%的用户经常在视频网站上收看综艺节目;新闻/资讯类节目一直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随着网络媒体随时随地的便捷收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不断加快,网络媒体也成为新闻/资讯类节目重要的播出平台,61.8%的用户通过视频网站收看新闻/资讯类节目。

付费观看成新常态 年轻男性成消费主力

,各大视频网站开始尝试付费服务,主要涉及在线点播和会员付费,内容以好莱坞电影为主,辅之以少量国产新片。

根据《报告》数据,过去半年内,35.5%的网络视频用户有过付费看视频的经历,比去年增加了18.5%,实现了近几年内最为快速的增长。而这些付费网民中,男性占59%,超过女性。

从视频付费用户的年龄结构来看,39岁以下的用户占90.7%,其中20-29岁之间的用户占比44.2%,是付费用户的主要群体。《报告》还对付费群体的月收入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月收入3000元至5000元的视频付费用户是主力军,占比54.6%。

2024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篇2

开幕式由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何宗就主持,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原科技司司长郭炎生,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副主任肖武,湖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巡视员刘训文分别代表会议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和湖北省、武汉市广电局致开幕辞。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杜百川副主任、钱岳林总工、侯自强研究员分别以“未来电视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与媒体发展、“互联网电视模式演进——封闭和开放”为题作了3场主题报告。新华社技术局、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武汉市广电局、中广传播集团、广播科学院、广播广电规划院、总局设计院、中国传媒大学、萧山电视台湘湖网及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分别在“传统媒体与视听新媒体”、“三屏融合与三网融合”、“新技术与新应用”专题论坛上发表了精彩演讲,会议还组织了主题围绕“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战略”、“三屏融合与全媒体业务”的互动交流。会议内容非常丰富,与会专家从战略、技术、应用等各个层面对我国“三网融合”和视听新媒体、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对未来电视、互联网广播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NGB、3D电视、新媒体监管、信息安全、云计算、物联网等进展情况及相关技术问题作了深入探讨。

“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NWC)”是2001年由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创办的行业内最重要、最权威的大型研讨会之一。2009年国家广电总局领导专门对NWC研讨会批示:请传媒司和科技司指导,开好这样的研讨会。“全国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学术研讨会(CCNS)”1993年在北京成功创办,在珠海成长壮大,已发展成为数字电视与宽带网络界创办最早、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行业盛会。今年,在我国“三网融合”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并构建全媒体的步伐日益加快的形势下,两会合一举办,为增进广电行业与互联网、音视频广播等新媒体行业的学术交流,推进我国视听新媒体的大发展、大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网融合”的再推敲

众所周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和今年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明确指出推动三网融合;如今,已经有两批城市及地区加入三网融合试点行列。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工程师钱岳林在“2012中国数字广播电视与网络发展年会”做了题为“‘三网融合’与媒体发展”的主题报告。他讲到,现在业界对于三网融合的解释一般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们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监管和政策方向也逐渐趋于统一。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这就是所谓的三网融合。

“但是从一些角度来讲,三网融合的概念还值得推敲,因为实际上只存在广电网和电信网。”钱岳林总工程师指出。

互联网的定义是: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如TCP/IP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

比较通俗的理解,三网融合是要求两个客观存在的物理网络,共同去说一种语言(TCP/IP协议),也可以认为是要求电信网和广电网向使用TCP/IP协议上发展。但是这带来一个问题:“国土”和“语言”如何融合?两个国土可以用一种语言,但不存在融合。另外,即便不带上三网融合的帽子,相互间的渗透、合作的趋势也是存在的,并且发展很快。

“实际上,目前基本的通信与广播电视需求已经解决,下一步三网融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是‘通信与广播无处不在,内容与信息任意交流,接收与发送跨域到达,即时与存储方式并存’。所谓‘融合’,即最终将形成:商务办公无处不在、游戏娱乐无处不在、课堂无处不在、图书馆无处不在、音乐无处不在、影视无处不在……这样的一种信息交流的景象。”钱岳林总工说到。

确实,这方面有很多例子可以佐证这一说法,作为互联网搜索引擎的谷歌公司,数年前收购了“美国在线”、收购影音内容分享网站“YouTube”, 2007年底宣布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的名称为android,完成由互联网、内容提供到手机接收的全产业链。而作为手机终端的生产厂商,如苹果、诺基亚等,开始收购内容提供商,以互联网作为平台,由下游向上游发展。

广电压力与机遇并存

“我们正在经历有史以来全球IP流量最快的爆发式增长时期,并见证着移动计算和通信成为增值最快的时尚文化。”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在演讲中提到。

Cisco’s 2011年6月Visual Network Index (VNI) 数据更新确认世界已经进入“Zettabyte时代”,2015年IP流量将突破966 Exabytes (EB) (Cisco系统) 。在互联网云技术和用户接入云的设备和应用方面,大规模持续创新极大地驱动了互联网流量的增长,其中以移动的创新和流量增长最为明显。移动视频和其他大数据量“下行”业务对数据的需求是移动IP流量爆炸性增长背后的真正动力。到2015年世界移动数据流量的2/3将是视频,2010-2015年间,移动视频每年的增长率将超过100%,Cisco VNI预测移动视频在所有应用中的增长率是最高的。

“网络电视用户价值已超过直播用户,广电需要进一步适应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杜百川指出。

“对于国内的媒体,尤其是广电媒体来说,尽管总体上文化消费呈明显增长之势,但是广电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钱岳林总工进一步阐述,“这种挑战至少存在以下五个方面:1.传统媒体的收视率下降;2.新技术引发的传输渠道多样化分流;3.互联网和宽带的普及;4.有针对性的收看和获取信息成为趋势;5.碎片时间的利用。”

资料显示,2011年上半年,全球电视人口的收视总时间同比继续缩减。据统计,168分钟的人均日收视时间相比2010年、2009年同期的175分钟和176分钟缩减明显。2010年下半年收视时间相比出现7分钟的下滑。平均每天收看电视的观众比例已从2009年上半年的75%下滑到2011年上半年的70%,与以往收视率减少集中于青年群体不同,2011年上半年,4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的收视率也出现下滑。而据美国尼尔森公司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2011年美国有线电视黄金时段收视率普遍下降,尤以CNN下降最多,平日黄金时段平均观众人数降到64万,比2009年减少36%。NBC环球下属的新闻频道MSNBC观众量84.6万,减少11%。福克斯新闻频道观众量243万,下降5%。同时,有数据显示25岁至34岁的人群在2011年三季度收看电视的时间比2010年三季度缩短了4.5小时,相当于每天少收看9分钟。12岁至17岁的人群同样每天少收看9分钟,18岁至24岁人群每天少收看6分钟。

从数据可以看出,尽管人们依旧收看同样的节目,但人们却更多通过社交网络、手机甚至是游戏机去获取信息。简言之,一切能够替代电视的终端对人们的吸引力愈发明显。而由于电视收视率急剧下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宣布,解聘新闻主管克莱恩,而美国全国广播环球公司 (NBC) 也同时宣布,其首席执行官朱克将离职。

而根据CNNIC2012年1月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年中国新增网民5580万,总体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

网络新闻使用率呈现连年下降的态势,已经从2009年底的80.1%下降至2011年底的71.5%,两年间下降了8.6个百分点。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博客和个人空间用户数量为3.19亿,较2010年底增长2414万,增长率为8.2%。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较上一年底增长了296.0%,网民使用率为48.7%。微博的出现,对于信息传播的影响不可估量,它实际上已是一种“媒体”,但其监管是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

苹果应用商店在2008年中上线后,在2009年4月突破10亿次下载量,2011年1月100亿次,2011年7月150亿次,2012年3月5日达到250亿次,包括游戏、程序、电子书等;2011年谷歌移动广告收入25亿美元,2012年预计45亿美元,增长80%。

“种种数据和事实表明,互联网电视正在分流传统电视的观众;技术的发展,使得用户用脚来决定使用什么媒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工程师钱岳林总结到。

广电急需转变开展适应三网融合新业务

“中国广电开展宽带的条件已经成熟,中国的宽带发展需要广电的加入,宽带将成为广电的生命线。”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特别指出,“一方面,全国性有线电视公司即将挂牌,可以统一进行全国性有线宽带业务;另一方面,在三网融合形势下,广电国际出口有望得到解决,一旦解决内部网间结算政策,广电宽带的竞争力将大幅度提高;同时,各地已经有了宽带试运营的经验。”

并且,广电也要进入互联网视频领域。“在互联网数据流视频流越来越占主流的趋势下,广电进入互联网视频领域势在必行。广电不仅要在有线电视领域实现全国业务的互联互通,也要在互联网视频领域进行统一部署。为了得到更好的网络视频体验,爱奇艺在全国有100多个DVN,效果远好于广电网络视频效果。广电也应在全国统一部署DVN和AVD,结束单打独斗的局面,发挥广电的视频系统优势。”杜百川副主任接着说。

“现在很多人都在讲全业务,什么是全业务?”杜百川副主任发言中针对广电开展新业务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有人说全业务就是对有线电视运营商能做的全部传统业务。而对三网融合的竞争各方,意味着有线电视业务、宽带业务、固定电信业务和移动电信业务。但是,对消费者来说从来就没有全业务,只有要的业务和不要的业务。如果非要说用户需要的全业务是指三网融合意义上的全业务,是指一个账单。对用户来说不同业务的重要性不同,不全一样。”

针对基本业务和增值业务,杜百川副主任谈到:工信部将与话音有关的业务定义为基本业务,包括VoIP;而广电总局从来没有定义过基本业务和增值业务;所以我们不能把以前没开展过的业务就称为增值业务;广电的基本业务应当是视频广播业务,因此包括IPTV在内的视频广播业务是广电的基本业务。对电信开放IPTV实际上是开放了广电的基本业务,而电信目前对广电连宽带都没有开放。

对于广电开展新业务应具备怎样的条件,杜百川副主任认为,从来不会有一个业务适应所有的人,开展新业务的关键除了要关心这一业务能不能盈利,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开展相应的业务所需要的平台和环境。同时,新业务开展需要有相应的平台,要有一定水平的终端,一个可以开展不同业务的平台以及健全的收费管理系统;新业务需要的数字环境:要有一定的宽带普及率;要有一定的无线局域网普及率;需要一定的家庭网络普及率。

电视控制手段的变化;接收电视终端的变化(变为非单一,非固定);电视节目传输分配手段的变化(非固定渠道);电视节目传输分配基础设施架构的变化;电视业务模式的变化;业务认证方式的变化;管理法规和机构的变化等等,充分表明,技术和互联网发展使电视业务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所以,三网融合环境下广电必须转变。”杜百川副主任强调,“转变将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从单标清电视广播业务向多种广播电视业务转变;从只面向电视机终端向多终端的整体家庭网络转变;从单设备向多设备互联通信转变;从单一传输通道向和混合传输通道转变;从单广播电视业务向宽带、移动和互联网业务扩展;从粗放运营向精细经营转变。广电要从单一低价格业务向开展包括云连接、云存储、云业务、高端智能机顶盒及高端应用业务的多种业务转变。”

传统广电媒体的新媒体应对之道

在各种新兴媒体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作为传统媒体,应当如何应对?

“报纸、杂志上网?扩大了传播面,但是如何收费?如何营销?电视节目上网,方便了随时随地收看,版权和网络广告分成如何解决?电台上网,将地区性电台变成了全球性电台,区域优势在全球视角来看,有可能就是劣势?为手机提供音视频节目,如何让用户找到你,并对你的节目感兴趣?媒体办网站,如何与商业网站竞争?投入巨大,收入微薄,盈利模式在哪里?在互联网免费(上网费在潜意识中常常被用户忽略,如同计算机的电费被忽略一样),而内容想要收费,如何实现?节目精品、内容精品,又有多少是必须看的呢?”钱岳林总工程师在演讲中发出了以上疑问,“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对于以上问题,没有一个通治百病的秘方,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才是真理。”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台”)具有着广播渠道和信息与新闻发布的优势;各类新媒体业务证照齐全。当前,中央台拥有着“央广手机台”(手机流媒体视频)、“中广财经手机报”、“手机中广网”以及CMMB(移动多媒体广播)四块业务。

钱岳林总工程师介绍,中央台作为手机电视集成播控牌照持有方,以“央广手机台”为名称的手机电视业务用户总数已经超过880万人,其中超过50%是付费用户,业务收入7200万元。中央台与155家电视内容提供方签约,2011年分成后利润2000万;与三大电信运营商合作,涉足内容制作。开发了三大应用终端程序;并成为诺基亚手机音视频节目内容独家审核方。

中央台与中国移动合营手机报《有声报-新闻和报纸摘要》。2011年11月1日,与新疆联通公司合作的手机报《央广新闻》。2011年11月14日,与中国电信合作的手机报《中广财经》正式上线。同时,为中国电信自营手机报《新闻早晚报》和《天翼快讯》提供新闻。现在中央台是中国电信手机报的签约合作伙伴,每天为其提供高质量的新闻内容。《新闻和报纸摘要(维吾尔文版)》在中国移动(新疆)上线。

同时,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中国广播网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2011年12月,月浏览量超过2.9亿次大关,日均点击量达1000万PV。网友为网络电台上传音频资料达到每月2000条,网络电台客户端下载量达到每月20万次。2011年12月18日,中国广播网的Alexa全球网站排名升至第896位。

2011年11月10日,“中央银河互联网电视集成运营平台”和“央广TV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平台”通过总局验收,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具备通过国际互联网向电视机或机顶盒提供视听服务资质,成为全国第七家获得开展互联网电视集成服务“牌照”的运营商。

中央台通过与三大移动运营商合作建设,传输有声阅读节目,充分利用电台的声音优势,并与盛大、腾讯、网易、当当网等互联网站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作为其唯一内容提供商共同推动有声阅读业务的发展。

车载视听业务:为吉利汽车多个车型提供有声内容等多媒体娱乐内容,该几款车型2011年预计销量达到10万。

与此同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变内容生产为服务输出,推出“车友频道”,为包括一汽、吉利、斯巴鲁在内的车厂的智能汽车提供车载视听服务,成为全国首个通过3G网络向智能汽车提供车载视听服务的广播电视机构。

全新的传播模式打破了FM广播传播距离短,AM广播传播质量差,普通网络电台操作复杂等缺陷,真正实现随时随地、高质量的有声艺术传播。

央广广播电视网络台(简称CNBN)将来考虑作为中央台视听节目的总平台,为移动广播网、移动互联网提供节目。

“我想提出一个观点:传统媒体是否应当认真考虑我们在新形势下的对策,是不是应当全面开花?苹果公司依靠有限的几个产品构成了全球最大市值的公司。专一所长并紧跟时代的发展,是不是才是传统媒体们的生存之道?”钱岳林总工程师在演讲的最后说到。

互联网电视与电视的未来

“未来,究竟什么是电视?”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在演讲中提出,“未来电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与互联网的关系。”

“实际上,当前以百视通、华数等为首的牌照持有一方和以商业视频网站的市场一方形成了‘互联网电视围城’之势。城外的人拼命想进去,城里的人也在向往广阔天地。”通信与广电专家,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侯自强形象的比喻。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络视频用户数量增至3.25亿,年增长率达到14.6%,在网民中的使用率由上年底的62.1%提升至63.4%。2011年网络视频使用率明显走高,各大视频网站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大量购买热播影视剧和节目,积极推出自制内容,目前视频网站不仅能够提供大部分热播电视内容,而且由于政策环境相对宽松,网络视频在题材内容和地域来源上自由度更大。

“广电总局对电脑为终端的互联网视频采用分级管理政策,600张牌照一半发给商业视频网站。这造就了当前互联网视频的繁荣。”侯自强研究员对于我国互联网电视(OTT TV)发展现况和趋势有着自己独到的观点与看法,“然而,广电总局39号令严格控制互联网电视机内置客户端只能是牌照互联网电视台,只有7张牌照。网络电视台目前主要还是电脑终端,截至2011年底内置互联网电视客户端的智能电视和机顶盒数量已经超过IPTV用户数。但是使用频度不高。网络电视台在流量和用户规模上远不如商业视频网站。”

侯自强研究员介绍,《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广办发网字[2011]181号)文件,正式将互联网电视机顶盒,即网络高清播放机终端产品,纳入互联网电视一体机的管理范围,此举将结束互联网电视机顶盒盲目发展、无政策可循的灰色时代,从而建立互联网电视机顶盒的市场新格局。

文件明确规定:“互联网电视集成机构所选择合作的互联网电视终端产品,只能唯一连接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终端产品不得有其它访问互联网的通道,不得与网络运营企业的相关管理系统、数据库进行连接。”“集成机构所选择合作的互联网电视终端产品,只能嵌入一个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的地址,终端产品与平台之间是完全绑定的关系,集成平台对终端产品的控制和管理具有唯一性”。

“我认为,互联网电视集成机构应当建立互联网电视独立的用户管理,计费认证体系,不得与传输网络运营商合作进行互联网电视业务的用户管理、计费认证工作。同一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应当至少为3家以上的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平台提供集成运营服务。同时开办互联网电视集成和内容服务的机构,其内容服务平台除接入到自身集成平台外,还应当接入到1家以上其他集成机构开办的集成平台。”侯自强研究员强调,“拥有电视版权的内容方可以借助和播出机构的合作开展影视剧的点播服务,但不允许在互联网电视上与设立在公共互联网上的网站进行相互链接。内容必须为电视播出版权。”

“另一方面,互联网存在着原生应用(应用程序运营在用户终端上)和网页应用(应用程序运营在网站服务器上,用户终端使用通用浏览器)两种应用模式。而未来电视也将支持这两种应用。”侯自强研究员进一步分析到,“互联网电视今后将会出现两种模式并存的局面。这将会有一个发展演进的过程。目前是按装有牌照的客户端收看网络电视台的内容,牌照进一步放开后,人们会像今天的手机一样以原生应用模式收看各种视频。而后再进一步内置新一代浏览器,以网页应用模式收看网络视频。开放性越来越强。支持网页应用的互联网的智能电视机才是云电视机。”这才是未来电视的发展方向。

从2011年8月中到8月底半个月内,海尔、海信、创维、康佳、长虹、TCL相继推出了自己旗下的“云电视”,从智能电视机到云电视机,概念不断升级。“这种忽悠概念,新的‘噱头’,并没有促进销售。对彩电行业以及彩电消费,并没有带来变革性的触动。”侯自强研究员举例说。

“关键是要给用户带来新的用户体验。”侯自强研究员讲到,“互联网在变化演进中,互联网电视也在发展演进中,技术在变、商业模式在变、监管政策也在变;而‘机顶盒’可以使得广电与平板电视机能够适应这一演进的过程。”

广电物联网、3D电视的发展

本次研讨会, 来自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和广播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也向大会作了有关物联网与广播电视、“中国3D电视试验频道”系统关键技术的主题报告。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秦龙所长介绍到:“目前, 业界普遍认可的物联网是指利用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依托通信网络进行传输和互联,利用计算设施和软件系统进行信息处理和知识挖掘,最终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交互和生产生活信息的无缝链接,进而达到对物理世界的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物联网最终要实现的是一个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互的无缝链接,为人提供各种各样的业务需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不管以哪种方式来解释物联网,人总是为中心的。”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2年2月14日发布《“十二五”物联网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要在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

在国家推动物联网产业大力发展的同时,需要加快广电网络的开放、融合与发展,促进现代传播体系的建立,进一步推动广电物联网应用。

广电网络将上千万个数字电视机顶盒、家庭网关、多媒体终端、移动终端等连接起来,为广大用户提供交互视频、多媒体通信、智能家居、家庭健康管理、数字家庭等各种应用,最终实现广电物联网应用。

“广电网络不仅仅提供物联网中网络层功能;广电网络还将千家万户连在一起,提供包括电视在内的大量业务,例如,远程医疗、远程教育、视频会议等业务,这些业务就是无可争议的物联网应用。特别是,这些应用的主要特点是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基础。”秦龙所长说到,“广电网络在双向化、宽带化的基础上,正在尝试建立各种新业态,逐步向NGB演进,最终将通过NGB终端把物与物,人与物连在一起,实现一个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的无缝链接,为人提供各种各样的业务需求,这与物联网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广电网络提供广电物联网应用,与广电网络的演进趋势和发展目标是一致的。”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郭晓强博士在发言中介绍到:我国首个3D电视试验频道已于2012年元旦试播,春节正式播出,频道名称为“中国3D电视试验频道”。

该频道由中央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天津广播电视台、江苏电视台、深圳市电视台等六家单位联合开办,各电视台分栏目制作3D电视节目,中央电视台统一播出,采用卫星通道加密传输,在全国各地有线电视网络的基本频道中传送,拥有有线高清电视机顶盒和3D电视机的用户可以收看到立体效果的电视节目。

2024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篇3

第一章 2016-2018年5月高纯石英砂产品发展概况分析 1

第一节 高纯石英砂产品定义 1

第二节 2016-2018年5月高纯石英砂产品发展环境分析 1

一、国际经济环境 1

二、国内经济环境 4

三、产业环境分析 6

五、法律及政策环境 8

第三节 2016-2018年5月高纯石英砂产品所属行业现状 9

一、企业规模 9

二、盈利能力 10

三、偿债能力 10

四、发展能力 11

第四节 关联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11

第二章 2016-2018年5月高纯石英砂产品生产工艺及技术趋势研究 13

第一节 质量指标情况 13

第二节 国外主要生产技术情况 17

第三节 国内主要生产方法 17

第四节 国内外技术对比分析 20

第五节 2016-2018年5月最新技术进展及趋势研究 20

第三章 2016-2018年5月国际高纯石英砂产品市场运行态势分析 21

第一节 2016-2018年5月国际高纯石英砂产品市场现状分析 21

一、国际高纯石英砂产品市场供需分析 21

二、国际高纯石英砂产品价格走势分析 22

三、国际高纯石英砂产品市场运行特征分析 22

第二节 2016-2018年5月国际高纯石英砂产品主要第二及地区发展情况分析 23

一、美国 23

二、亚洲 23

三、欧洲 24

第三节 2016-2018年5月国际高纯石英砂产品外商在华投资动态 24

第四章 2016-2018年5月国内高纯石英砂产品市场运行结构分析 25

第一节 2016-2018年5月国内高纯石英砂产品市场规模分析 25

一、总量规模 25

二、增长速度 26

三、市场季节变动分析 27

第二节 2016-2018年5月国内高纯石英砂产品市场供给平衡性分析 27

第五章 2016-2018年5月国内高纯石英砂市场运行分析 28

第一节 国内高纯石英砂市场生产能力分析 28

一、总体产品产量统计分析 28

二、产品产量结构性分析 29

三、产品产量企业集中度分析 30

第二节 高纯石英砂市场综合经济指标分析 31

一、行业规模 31

二、赢利能力 32

三、经营发展能力 33

四、偿债能力 36

第三节 高纯石英砂产品市场供需情况分析 37

一、高纯石英砂产品供应情况分析 37

二、高纯石英砂产品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38

第四节 高纯石英砂产品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39

一、价格走势分析 39

二、价格走势预测 39

第六章 2016-2018年5月国内高纯石英砂产品进出口贸易分析 40

第一节 2016-2018年5月国内高纯石英砂产品进口情况分析 40

第二节 2016-2018年5月国内高纯石英砂产品出口情况分析 41

第三节 2016-2018年5月国内进出口相关政策及税率研究 42

第四节 代表性第二和地区进出口市场分析 44

一、进口第二及地区分析 44

二、出口第二及地区分析 44

第五节 2018-2024年高纯石英砂产品进出口预测分析 44

第七章 2016-2018年5月国内高纯石英砂产品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46

第一节 高纯石英砂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46

一、行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 47

二、新进入者的威胁 48

三、替代品的威胁 48

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48

五、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49

五、我国高纯石英砂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49

第二节 国内高纯石英砂市场区域市场需求集中度比较 51

一、高纯石英砂市场区域集中度分析 51

二、高纯石英砂企业区域集中度分析 52

三、市场需求主要省份集中度比较 52

第三节 2018-2024年国内高纯石英砂产品市场竞争态势预测 53

一、来自原料的挑战 53

二、来自国外高端产品的竞争 53

三、未来我国高纯石英砂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54

第八章 2016-2018年5月中国高纯石英砂重点企业竞争力分析 54

第一节 蕲春县高炬石英砂有限责任公司 54

一、企业概况 54

二、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55

第二节 长沙环宇石英砂有限公司 55

一、企业概况 55

二、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56

第三节 东海县新世纪石英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56

一、企业概况 56

二、公司主营产品 56

第四节 凯达日窒(新沂)石英有限公司 57

一、企业概况 57

二、公司主营产品 57

第五节 永登县金咀兴隆石英砂厂 57

一、企业概况 57

二、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57

第六节 东海县石湖乡石粉厂 58

一、企业概况 58

二、公司主营产品 58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58

第七节 湖北省蕲春县盘石桥石英砂有限公司 58

一、企业概况 58

二、公司主营产品 59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59

第八节 浠水县精制石英砂厂 59

一、企业概况 59

二、公司主营产品 59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0

第九节 连云港市广宇石英制品有限公司 60

一、企业概况 60

二、公司主营产品 60

第十节 武穴市横岗矿产联合公司 61

一、企业概况 61

二、公司主营产品 61

第十一节 其他重点企业分析 61

一、灵寿县星光云母粉厂 61

二、灵寿县耀泰矿产品加工厂 62

三、灵寿县宇帆矿产加工厂 62

四、中科净源科技有限公司 63

第九章 高纯石英砂产品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分析 63

第一节 高纯石英砂产品产业链分析 63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

二、高纯石英砂产品产业链消费模式结构模型分析 64

第二节 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65

一、2016-2018年5月主要原料发展分析 65

二、2016-2018年5月主要原料资源情况分析 65

三、2018-2024年主要原料发展预测 68

第三节 下游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68

一、2016-2018年5月主要下游产业发展分析 68

二、2016-2018年5月主要下游产业发展影响分析 70

三、2018-2024年主要下游产业发展预测 70 1、2017年半导体业发展预测 70 2、2017年中国照明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71

3、光纤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73

第十章 2016-2018年5月中国高纯石英砂产品重点区域运行分析 74

第一节 2016-2018年5月华东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运行情况 74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74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74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75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76

五、2016-2018年5月华东地区高纯石英砂产品市场运分析 78

第二节 2016-2018年5月中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运行情况 78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78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79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80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81

五、2016-2018年5月中南地区高纯石英砂产品市场运分析 82

第三节 2016-2018年5月东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运行情况 83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83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83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84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85

五、2016-2018年5月东北地区高纯石英砂产品市场运分析 87

第四节 2016-2018年5月华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运行情况 87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87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88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89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89

五、2016-2018年5月华北地区高纯石英砂产品市场运行分析 91

第五节 2016-2018年5月西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运行情况 91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91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92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93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94

五、2016-2018年5月西北地区高纯石英砂产品市场运分析 95

第六节 2016-2018年5月西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运行情况 96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96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96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97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98

五、2016-2018年5月西南地区高纯石英砂产品市场运分析 100

第十一章 2018-2024年高纯石英砂行业前景展望 100

第一节 行业发展环境预测 100

一、全球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100

二、主要宏观政策趋势及其影响分析 103

三、消费、投资及外贸形势展望 108

四、第二政策 111

第二节 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112

第三节 行业供求形势展望 114

一、上游原料供应预测及市场情况 114

二、高纯石英砂市场需求展望 114

三、高纯石英砂行业产能预测 115

四、进出口形势展望 116

第四节 行业市场格局与经济效益展望 118

一、市场格局展望 118

二、经济效益预测 118

第五节 总体行业“十三五”整体规划及预测 119

一、高纯石英砂行业国际展望 119

二、国内高纯石英砂行业发展展望 120

第十二章 2018-2024年高纯石英砂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 120

第一节 投资环境的分析与对策 120

第二节 投资机遇分析 122

一、2018-2024年影响高纯石英砂行业运行的有利因素 122

二、2018-2024年影响高纯石英砂行业运行的稳定因素 123

三、2018-2024年我国高纯石英砂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23

第三节 投资风险分析 124

一、政策风险 124

二、经营风险 124

三、技术风险 125

四、竞争风险 126

五、国际贸易风险 126

第四节 投资策略与建议 127

一、产品定位策略 127

二、产品开发策略 128

三、渠道销售策略 128

四、品牌经营策略 128

五、服务策略 129

第十三章 2018-2024年高纯石英砂行业盈利模式与投资策略分析 129

第一节 我国高纯石英砂行业商业模式探讨 129

一、行业国内营销模式分析 129

二、行业主要销售渠道分析 130

三、行业广告与促销方式分析 131

第二节 高纯石英砂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131

一、技术开发战略 131

二、产业战略规划 134

三、业务组合战略 135

四、营销战略规划 137

五、区域战略规划 138

六、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 144

第三节 我国高纯石英砂行业发展与投资注意事项分析 145

一、产品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145

二、项目投资注意事项 146

三、产品生产开发注意事项 146

四、产品销售注意事项 147

第四节 第二投资路径设计 147

一、投资对象 147

二、投资模式 148

三、预期财务状况分析 148

四、风险资本退出方式 151

第十四章 2018-2024年高纯石英砂行业项目投资与融资建议 154

第一节 中国生产、营销企业投资运作模式分析 154

一、高纯石英砂定制生产模式 154

二、高纯石英砂的经营模式 156

第二节 外销与内销优势分析 156

第三节 2018-2024年全国投资规模预测 160

第四节 2018-2024年高纯石英砂行业投资收益预测 160

第五节近期我国在建或拟建高纯石英砂投资项目 162

一、富蕴县高纯石英砂产业化项目 162

二、姜堰建成第二高纯石英基地 162

三、江苏省东海县高纯石英砂产业化项目 163

四、石门县年产10kt高纯石英砂生产项目 164

五、江西年产15万吨的石英深加工项目 165

第六节 2018-2024年高纯石英砂项目融资建议 166

图表目录

图表 我国2018-2024年间的产业结构(%,基准情景)6

图表 我国禁止出口货物目录(第四批)8

图表 2014-2018年5月国内高纯石英砂企业数量统计表 9

图表 2014-2018年5月国内高纯石英砂企业数量变化图 9

图表 2014-2018年5月我国高纯石英砂市场行业盈利能力 10

图表 2014-2018年5月我国高纯石英砂市场行业偿债能力 10

图表 2014-2018年5月我国高纯石英砂市场行业发展能力增长 11

图表 2014-2018年5月我国高纯石英砂市场行业营运能力 11

图表 HPQ-SG高纯石英砂技术指标 14

图表 HPQ-CG高纯石英砂技术指标 15

图表 HPQ-LG高纯石英砂技术指标 16

图表 2014-2018年5月我国高纯石英砂市场需求规模 25

图表 2014-2018年5月我国高纯石英砂市场需求规模走势图 25

图表 2014-2018年5月我国高纯石英砂市场需求增长速度 26

图表 2014-2018年5月我国高纯石英砂市场需求增长速度走势图 26

图表 2014-2018年5月我国高纯石英砂产量 27

图表 2014-2018年5月我国高纯石英砂产量走势图 28

图表 2014-2018年5月我国高纯石英砂产量 28

图表 2014-2018年5月我国高纯石英砂产量走势图 29

图表 2017年国内高纯石英砂产量区域结构统计表 29

图表 2017年国内高纯石英砂产量区域结构直观图 30

图表 2017年高纯石英砂行业产品产量企业集中度统计表 30

图表 2017年高纯石英砂行业产品产量企业集中度情况直观图 30

图表 2014-2018年5月我国高纯石英砂市场需求规模 31

图表 2014-2018年5月我国高纯石英砂市场需求规模走势图 31

图表 2014-2018年5月国内高纯石英砂行业利润总额统计表 32

图表 2014-2018年5月国内高纯石英砂行业利润总额增长走势图 32

图表 2014-2018年5月我国高纯石英砂市场行业盈利能力 33

图表 2014-2018年5月国内高纯石英砂行业从业人员数量统计表 33

图表 2014-2018年5月国内高纯石英砂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增长情况直观图 34

图表 2014-2018年5月国内高纯石英砂行业销售收入统计表 34

图表 2014-2018年5月国内高纯石英砂行业销售收入增长走势图 34

图表 2014-2018年5月我国高纯石英砂市场行业发展能力增长 35

图表 2014-2018年5月我国高纯石英砂市场行业营运能力 35

图表 2014-2018年5月高纯石英砂行业总资产统计表 36

图表 2014-2018年5月高纯石英砂行业总资产发展情况直观图 36

图表 2014-2018年5月我国高纯石英砂市场行业偿债能力 36

图表 2014-2018年5月我国高纯石英砂市场供应量 37

图表 2014-2018年5月我国高纯石英砂市场供应量走势图 37

图表 2014-2018年5月我国高纯石英砂市场需求规模 38

图表 2014-2018年5月我国高纯石英砂市场需求规模走势图 38

图表 2018-2024年我国高纯石英砂市场价格预测统计表 39

图表 2018-2024年我国高纯石英砂市场价格预测走势图 40

图表 2014-2017年3季度国内高纯石英砂行业产品进口量统计表 40

图表 2014-2017年3季度国内高纯石英砂行业产品进口量走势图 41

图表 2014-2017年3季度国内高纯石英砂行业产品出口量统计表 41

图表 2014-2017年3季度国内高纯石英砂行业产品出口量走势图 41

图表 2018-2024年我国高纯石英砂出口量预测统计表 44

图表 2018-2024年我国高纯石英砂出口量预测走势图 44

图表 2018-2024年我国高纯石英砂进口量预测统计表 45

图表 2018-2024年我国高纯石英砂进口量预测走势图 45

图表 高纯石英砂行业五种竞争力量模型分析 46

图表 我国高纯石英砂市场竞争力指数统计图 49

图表 我国高纯石英砂市场畅销指数统计图 50

图表 2014-2018年5月国内高纯石英砂市场需求主要省市统计表 52

图表 2014-2018年5月我国高纯石英砂市场需求主要省份集中度比较 52

图表 灵寿县境内地层为太古双质岩层化学成分 62

图表 高纯石英砂产业链结构模型 63

图表 高纯石英砂产品产业链消费模式结构模型图 64

图表 我国玻璃硅质原料工业类型表 65

图表 我国石英资源成矿区域 66

图表 我国硅质原料矿区数和储量分布情况 66

图表 硅质原料矿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矿床储量分布 67

图表 中国硅质原料矿床赋存层位表 67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东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亏损面 74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东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利润总额 74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东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应收帐款净额 74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东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75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东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流动资产合计 75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东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资产负债率 75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东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主营业务收入 75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东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主营业务成本 76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东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财务费用 76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东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产值利税率 76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东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资金利税率 77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东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资本保值增值率 77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东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77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东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 77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东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市场规模 78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中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亏损面 78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中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利润总额 78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中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应收帐款净额 79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中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79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中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流动资产合计 79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中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资产负债率 79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中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主营业务收入 80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中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主营业务成本 80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中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财务费用 80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中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产值利税率 81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中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资金利税率 81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中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资本保值增值率 81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中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81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中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 82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中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市场规模 82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东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亏损面 83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东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利润总额 83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东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应收帐款净额 83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东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83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东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流动资产合计 84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东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资产负债率 84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东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主营业务收入 84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东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主营业务成本 84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东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财务费用 85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东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产值利税率 85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东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资金利税率 85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东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资本保值增值率 86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东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86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东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 86

图表 2014-2018年5月东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市场规模 87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亏损面 87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利润总额 87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应收帐款净额 88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88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流动资产合计 88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资产负债率 88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主营业务收入 89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主营业务成本 89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财务费用 89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产值利税率 89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资金利税率 90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资本保值增值率 90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90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 91

图表 2014-2018年5月华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市场规模 91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亏损面 91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利润总额 92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应收帐款净额 92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92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流动资产合计 92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资产负债率 93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主营业务收入 93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主营业务成本 93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财务费用 93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产值利税率 94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资金利税率 94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资本保值增值率 94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95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 95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市场规模 96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亏损面 96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利润总额 96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应收帐款净额 96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97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流动资产合计 97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资产负债率 97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主营业务收入 97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主营业务成本 98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财务费用 98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产值利税率 98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资金利税率 99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资本保值增值率 99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99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 99

图表 2014-2018年5月西南地区高纯石英砂行业市场规模 100

图表 2017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预测 101

图表 2018-2024年国内高纯石英砂市场需求预测 114

图表 2018-2024年国内高纯石英砂市场需求走势预测 115

图表 2018-2024年国内高纯石英砂产能预测 115

图表 2018-2024年国内高纯石英砂产能增长走势预测 116

图表 2018-2024年我国高纯石英砂出口量预测统计表 116

图表 2018-2024年我国高纯石英砂出口量预测走势图 117

图表 2018-2024年我国高纯石英砂进口量预测统计表 117

图表 2018-2024年我国高纯石英砂进口量预测走势图 117

图表 2018-2024年国内高纯石英砂企业利润总额预测 118

图表 2018-2024年国内高纯石英砂企业利润总额走势预测直观图 119

图表 2018-2024年影响高纯石英砂行业运行的有利因素 122

图表 2018-2024年影响高纯石英砂行业运行的稳定因素 123

图表 2018-2024年高纯石英砂行业经营风险及控制策略 124

图表 2018-2024年高纯石英砂行业同业竞争风险及控制策略 125

图表 2018-2024年我国高纯石英砂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26

图表 2018-2024年影响高纯石英砂行业运行的不利因素 126

图表 区域发展战略咨询流程图 142

图表 区域SWOT战略分析图 143

图表 2018-2024年高纯石英砂经营效率预测分析 148

图表 2018-2024年高纯石英砂经营效率图例分析 148

图表 2018-2024年高纯石英砂成长能力预测分析 149

图表 2018-2024年高纯石英砂成长能力图例分析 149

图表 2018-2024年高纯石英砂财务结构预测分析 150

图表 2018-2024年高纯石英砂财务结构图例分析 150

图表 2018-2024年我国高纯石英砂行业投资规模预测 160

图表 2018-2024年我国高纯石英砂行业投资规模走势预测图 160

图表 2018-2024年国内高纯石英砂企业利润总额预测 161

关于中国网络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4

序言:

互联网的发展始于冷战时期,在60年代末期由于美苏之间的全球争霸,为了预防核战争对本国通信系统的影响,美国开始研究如何防止核打击。这也是互联网研究的一个最基本理念——在遭受一次核打击之后,能够迅速恢复并保持通信不被中断。互联网的前身是美国陆军网络APRANET——先进网络基础结构,这个网络与传统的通信网有很大的差别。传统通信网的发展经过了磁石、步进、纵横最后发展到程控,直到现在的ISDN、BSDN、ATM等等移步转移模式这样一个宽带网络的发展趋势,再下一步可能就是NTN这种互联网络结构。

关键词:网络网络发展

中国网络发展现状

1、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普及率达到28.9%。

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普及率达到28.9%。网民规模较2008年底年增长8600万人,年增长率为28.9%,中国网民规模增长有所放缓。

2、我国宽带网民规模达到3.46亿人,宽带接入速度仍落后于发达国家。

宽带网民规模达到3.46亿人,较2008年增长7600万。虽然中国的宽带普及率很高,但是宽带接入速度远远落后于互联网发达国家。

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年增加1.2亿,占整体网民的60.8%。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年增加1.2亿,达到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8%。其中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3070万,占整体网民的8%。手机上网成互联网用户新的增长点。

4、中国IPv4地址量达到2.32亿,面临被分配殆尽形势。

 2009年中国IPv4地址量达到2.32亿,较2008年增长28.2%。最近两年网民平均IPv4地址拥有量持续下降,同时国际IP地址面临被分配殆尽的形势。推进互联网向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过渡已成当务之急。

5、83.2%的网民在家上网,互联网作为工作工具的价值提升。

网民在家上网和在单位上网的比例明显提升,09年有83.2%的网民在家上网,30.2%的网民在单位上网。互联网作为生活工具和工作工具的价值进一步提升。

6、有80.2%的网民在家上网,家庭仍然是网民最主要的上网场所。

目前,有80.2%的网民在家上网,家庭仍然是网民最主要的上网场所。网吧上网网民比例较之2008年末下降7个百分点,单位上网的网民增加5个百分点。

7、互联网随身化、便携化的趋势进一步明显。

手机和笔记本作为网民上网终端使用率迅速攀升,其中,手机增长率98.3%,笔记本电脑增长率为42.4%,而台式机的增长率仅有5.8%。互联网随身化、便携化的趋势进一步明显。

8、网络音乐、网络新闻、搜索引擎成最主要网络应用。

09年网络应用使用率排名前三甲分别是网络音乐(83.5%),网络新闻(80.1%),搜索引擎(73.3%)。

9、商务交易类应用的用户规模增长最快,平均年增幅68%。

商务交易类应用的用户规模增长最快,平均年增幅68%。其中,网上支付用户年增幅80.9%,在所有应用中排名第一,旅游预订、网络炒股、网上银行和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分别增长了77.9%、67.0%、62.3%和45.9%。中国互联网影响显现从娱乐化向消费商务型转型的趋势。

网络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区域发展不均衡,数字鸿沟依然存在受经济发展因素、知识发展因素的影响,我国互联网发展呈现出东部快西部慢、城市快乡村慢的特点。从基础设施建设看,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互联网宽带接入网络和骨干网络较为完善,互联网普及率较高,未来两三年内将形成成熟的互联网宽带产业;而在西部地区,除成都、重庆等少数几个城市,大部分地区的宽带接入(ADSL)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互联网普及率不高。从域名和网站数的地域分布看,我国华北、华东、华南地区的网站和域名数均远远多于东北、西南、西北的网站和域名数,几乎相差6倍。这种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数字鸿沟的存在可能将进一步拉大区域经济差距。

(二)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依然严峻

随着互联网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不断扩展,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在全球范围内,系统安全漏洞频繁出现,网络蠕虫、黑客攻击等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制约了互联网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严重威胁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据统计,2002年~2005年,我国有关部门接到的网络安全事件报告从1761件猛增到123473件,日均超过338件。同时,能够较

好体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具有较强吸引力的网上内容还比较欠缺;色情、暴力等各类不良信息仍然存在,严重影响未成年人成长;网络钓鱼事件有增无减,危害更大的间谍软件不断出现。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影响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一是目前互联网上的行为缺乏有效约束,虚拟网络环境下诚信问题较为突出,影响了互联网向传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渗透。二是互联网产业尚未形成有效的竞争和合作关系,抗风险能力不强。产业链上各个环节还没有实现很好的配合,上下游企业间合作松散,缺乏规范约束手段,存在短期行为,信赖度相对较低,难以形成真正有效的利益共同体,抑制了互联网产业的良性发展。三是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单一。目前综合网站的盈利仍集中在无线增值、网络广告、网络游戏和搜索引擎上,虽然基于Web2.0的互联网业务应用博客、播客等发展迅速,吸引了较多关注,但普遍盈利模式不清晰,仍在探索中。四是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创新活力略显不足。在技术上缺乏重大创新和突破,在业务应用和商业模式方面仍然跟在国外公司的后面,对我国用户深层次的需求开发还不够。另外,我国某些互联网增值服务企业行业自律意识不强,缺乏社会责任感,侵犯版权、传播虚假信息的事件时有发生,色情、不健康的内容屡禁不止;技术标准性差,不规范经营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屡屡出现,我国互联网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对网络发展提出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努力缩小数字鸿沟

要推动电信运营企业加大互联网接入网宽带化、骨干网高速化建设力度,不断满足互联网业务发展对基础网络资源的需求;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性能,尤其是改善互联网间互联互通的质量,推进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基础信息平台发展,促进我国互联网络的升级和平滑演进;顺应网络、技术、业务融合发展趋势,积极推进“三网融合”,构建下一代互联网。

构筑适应地区发展要求的网络基础设施,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使互联网惠及全民,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继续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促进网络向广大农村地区延伸,加强互联网接入能力建设;继续构建和完善农村互联网平台,在东、中部省份的乡镇和一些有条件的行政村开通宽带上网,在西部省份的乡镇提供窄带拨号上网,“十一五”末整体实现“乡乡能上网”的目标;继续开发网络信息内容,推广经济实用的网络服务,让广大农民享受到信息产业发展带来的方便和实惠

(二)增强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净化网络环境,创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要进一步强化政府依法管理,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立法和标准制定;加强网络安全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网络安全应急体系,提高应对突发网络安全事件的能力,努力减少网络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开展风险评估、等级保护、灾难备份等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加强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的安全性研究,及时制定科学的防御方案和管理措施;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逐步形成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要综合应用法律规范、行政监管、技术保障和行业自律等手段,遏制网上不良信息的传播,规范网上行为,提供绿色上网技术手段,提高从业企业和用户的信息安全意识,保护公众免受不良信息、虚假信息、垃圾信息、恶意信息的侵害,努力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同时,大力开发信息资源,丰富网上内容,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以健康向上、丰富多彩、适应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内容来占领网络阵地。

(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倡导行业自律

进一步支持互联网协会的工作,强化服务意识,调动广大互联网企业积极参加协会的活动;动员广大互联网企业建立合理的行业从业者规范,提高企业的行业自律意识,自觉地维护广大网民和国家的利益;调动协会、企业积极参加国际互联网组织活动,争取更多的机会在国际场合表达我们的意见,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互联网组织中的地位,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国际环境。协会应更好地履行职责,更加紧密地联系会员企业,了解企业的政策需求,掌握互联网市场的发展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意见,为政府部门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结束语

2024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篇5

告全文下载>>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调查)。

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互联网普及率较2010年提升4个百分点,相比2007年以来平均每年6个百分点的提升,增长速度有所回落。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网站数在2011年下半年实现止跌,并快速回升。

网民规模突破5亿,增长进入平台期

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与前几年相比,中国的整体网民规模增长进入平台期。

我国网民规模继续扩大,但增速逐渐放缓。调查分析,过去五年内助推网民规模快速增长的几类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即将触顶,而其他年龄段和教育水平的人群对互联网的接受速度很难达到年轻和高学历群体的水平,造成中国网民增速的放缓。

网站规模止跌回升,CN域名现转折点

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网站规模达到229.6万,较2010年底增长20%。经过一年多的下跌之后,在2011年下半年,网站规模显现出稳步回升的势头,有望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与此同时,国家顶级域名.CN的注册量也开始转身向上:2011年底.CN域名注册量达到353万个较2011年中增长26000余个。

网站规模的回升,一方面得益于传统企业对互联网的重视、建设和应用推进;另一方面,网站规模的回升,是泡沫被挤压、水分被蒸发之后的回升,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将更加健康,网络应用将更加扎实,发展也将更加稳健。

团购用户热情不减,流量尚未带来利润

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团购用户数达到6465万,年增长高达244.8%。团购用户热情不减,但团购网站数量却在下半年开始下滑。调查分析指出,由于团购服务本身存在低门槛、弱约束等问题,加之团购网站前期投入资金较大,遭遇资本市场整体转冷,市场负面因素显现,导致团购网站数量大幅下降。

流量虽大,人气虽足,但是仍面临盈利难的尴尬局面。调查认为,网络团购经过2011年的行业“洗礼”后,行业将寻找新的均衡和稳定。以购物网站、旅行预订为代表的其他互联网服务商的进入将挤压小型团购网站的生存空间,而有定位清晰、有核心竞争力的团购网站仍将受到市场的青睐。

娱乐应用持续走低,网络视频逆势上扬

2011年,在大部分网络娱乐类应用的使用率继续下滑的同时,网络视频的使用率呈逆势上扬的态势,网络视频行业的发展势头相对良好。调查显示,2011年,网络音乐、网络游戏和网络文学等娱乐应用的用户规模有小幅增长,但使用率均有下滑。相比之下,网络视频的用户规模则较上一年增加14.6%,达到3.25亿人,使用率提升至63.4%。

中国视听新媒体产业发展相关分析 篇6

1 视听新媒体当下的发展格局

中国视听新媒体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通信、广播影视等相互融合后, 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现象[1]。当下的视听新媒体主要以发展消费者视听体验作为基础, 使产业不断向全媒体和经营的方面发展, 逐渐形成包括内容提供还有网络服务等完整的产业价值链, 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竞争的局面。

视听新媒体已经逐渐成为了重要的主流媒体, 逐渐从媒体格局边缘转变成媒体中心, 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为小众服务、面向全球进行传播的特征, 能够对受众的选择起到解放的作用, 满足了当下人对社会生活的理念。因此, 视听新媒体受到消费者的强烈欢迎。

2 视听新媒体发展的问题

2.1 催生产业链重构

在媒介日趋融合的大时代背景下, 媒介的市场价值链被逐渐拉长并加宽, 视听服务产业链也开始了重构。媒介的市场价值产业链, 主要是围绕传播内容和传播的发布和最终受众的消费来展开的, 但是视听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主要体现在媒介的传播方式、传播终端消费等方面[2,3]。随着媒介逐渐融合, 视听新媒体的价值链开始重构, 主要在原有的价值链上将内容拓宽, 在内容领域加入传输渠道的服务等, 使价值链由原来的一条变成现在的多条。视听新媒体的产业链的重构的有力证明比如有些电视公司收购互联网运营商, 将互联网提升成为具有视听服务的产业。

目前, 我国的视听新媒体的发展内部特征主要呈现在产业链上, 在产业链运营的各个环节都能够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完成对产业链的整合, 在产业链运营的各个环节都能够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完成对产业链的整合, 导致合作双方因为利益问题而产生利益冲突。视听新媒体的产业链因为涉及的行业较多, 所以相对传统的产业链更加多元。当媒介主体因为利益冲突开始拥有较多的价值诉求时, 对于产业协作也有很多的困难。

2.2 产业链的环节发展不平衡

产业链的内容环节发展速度比内容发布渠道相对较为滞后, 在视听新媒体产业链发展中, 内容环节开始处于新媒体产业链发展的前端, 正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大力兴盛内容产业, 以较强的视听媒体内容占据着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 相比较之下中国的视听媒体内容就显得没有那么突出和强势[4]。

近年来, 我国的视听新媒体用户逐渐增加, 但是媒体内容发展依然跟不上步伐, 产业链的环节发展不平衡。例如, 网络上的视听节目, 主要是以传统的电影、电视剧还有网民自娱自乐的视频制作为主, 真正具有艺术性和具备专业能力的作品极少, 视听媒体的内容发展始终地域渠道发展的进度。针对产业链环节发展的不平衡, 需要重视内容环节的地位, 不断促进产业链的发展。

2.3 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

我国对主流媒体开办的新媒体的政策缺乏相应的扶持力度, 主要的资金支持都用在中央上, 地方媒体缺乏较多的政策支持和财务支持。因此国家必须重视新媒体内容提供商的支持力度, 提高新媒体内容的多元化, 帮助新媒体业务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3 发展视听新媒体产业的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受众的信息需求越来越高, 新媒体的发展的未来道路也一片光明。中国视听媒体在未来将会显示出更大的趋势, 随着网络环境的改善, 视听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更具规模化和集约化。因此, 必须通过对视听媒体的战略布局进行调整, 提高视听新媒体在广播影视产业和文化产业中的地位, 促进视听新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提升视听新媒体在整个网络媒体中的地位。

3.1 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针对视听新媒体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政府必须对视听新媒体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5]。对于视听新媒体产业的政策, 需要制定出相关的政策实现视听新媒体的发展, 以此加快市场机制的融资渠道, 主要利用金融工具实现与资本的对接, 同时结合国外的财税政策的经验。在内容生产方面, 需要设立政策对新媒体产业进行扶持, 提高视听新媒体的创新能力, 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和转载, 鼓励视听新媒体在节目内容上创新打造出全新的节目形态和有自己特色的内容品牌。

3.2 提高视听新媒体的文化价值传播力度

在网络广播影视的领域, 不断对资料进行整合, 最终慢慢拥有多家属于自己的主流媒体的机构, 以防面对重大事件时能够发挥出主流媒体能引导舆论的优势, 以此实现传统媒体的竞争力以及传播技术的融合。面对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特征, 能发挥出自身的主流地位。其次, 应该顺应视听新媒体的发展态势, 引导视听新媒体与民营的媒体进行合作, 以此提升视听新媒体的文化价值, 扩大文化价值的传播力度。

3.3 平衡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

建立公平的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环境, 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视听新媒体的内容中存在版权盗取等现象加以查处, 保证视听新媒体的发展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发展环境[6]。同时, 必须积极落实国家的政策, 提高视听新媒体的主导地位, 扩大产业之间的联系, 以此加强产业链内容与传播渠道之间的联系, 努力协调好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媒体企业的合作。为了实现内容的健康传播, 必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逐渐扩大视听新媒体的产业规模, 平衡好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4 结论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视听新媒体的不断发展, 虽然视听新媒体的历史不长但是发展速度快, 在我国有光明的发展前景。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视听新媒体还将呈现出更加多元的发展态势。因此, 政府必须以政策支持和财务支持保障新兴产业的发展, 对视听新媒体的传播内容加以严格管控, 防止低俗的内容流入市场, 促进产业的各个环节的平衡发展, 以此促进媒体内容文化价值的传播力度。

摘要:当前, 我国正处于视听新媒体发展的鼎盛时期, 虽然视听媒体发展的时期较短, 但是它的发展速度却很快。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媒体形态, 视听新媒体的发展主要以视听内容为核心, 借助互联网等多种技术达到传播效果, 对现在的媒介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世界的视听新媒体融合化和宽带化进程的加快, 视听新媒体将会在未来向着更加优良的环境方向发展。

关键词:视听新媒体,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1]王长潇.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模式探析[J].当代传播, 2012 (2) :67-69.

[2]李旭.视听新媒体产业发展与行业监管的分析[J].中国数字电视, 2012 (6) :26-30.

[3]施远涛, 山雪艳, 赵帅帅.三网融合下视听新媒体研究:回顾与前瞻[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 (7) :195-198.

[4]庞井君.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前景广阔——在《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 (2011) 》发布会上的讲话[J].电视研究, 2011 (4) :33-35.

[5]吕岩梅, 朱新梅, 关字奇.媒体融合背景下国外视听新媒体产业创新和政策创新研究[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5 (1) :13-18.

上一篇:2024年福建省高考文综试题(历史部分)下一篇:肾内科主治医师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