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专业毕业生的自我评价

2025-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软件开发专业毕业生的自我评价(精选5篇)

软件开发专业毕业生的自我评价 篇1

一、终身学习强调个体受教育与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

终身学习主张学习者不仅要学习已有的文化, 而且要培养个人对环境变化的主动适应性、独立性。终身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促进教育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的过程。终身学习注重人们个性的发展, 注重个性发展的全面性、统一性、连续性。通过把教育和人们的整个生活紧密地相结合, 使每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由采用适合本人的自我学习、自我训练和自我培养的手段, 进而使每个人将各自的教育变义务为责任。终身学习强调教育是一个过程, 着眼于它的全过程的多个方面的表现, 对于整个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同结果应有不同评判标准, 也即强调评价标准的多元性, 使人们各展所长、各得其所。终身学习消除了一次教育带给人们的失败的苦恼, 失败和成功只是暂时的, 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机会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真正实现全面发展的宗旨。

二、教师进行反思的过程就是自我评价的过程

我们一直强调, 教师自我反思的过程也就是教师自我评价的过程。教师只有经过不断自我诊断评价, 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才能有意识地寻找学习机会, 才可能成为一个“自我引导学习者”。教师正是在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过程中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的, 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使教师的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并为进行教师终身学习提供保证。

设定目标:在教学过程中, 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所做的事情的目的是什么?它反映出什么信仰或价值观?

制订计划:你将采取什么行动来达到你期望的结果?你通过什么方式得知你的目标实现与否?

采取行动:按制订的计划付诸行动。

收集信息:在行动过程中, 通过有意识地观察自己的感受、态度及技能以及局外人 (如批判性朋友) 的观察, 得到了大量有关教学情况的信息。

自我反思及评价:分析、解释行动过程中收集到的信息, 结合设定的目标与制订的计划, 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评价。行动是否解决了出现的问题?是否改进了学生的学习?作为教师本人是否得到了发展?

反思性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它要求有目的地制定计划, 落实行动, 定期地和长期地实施自我评价、同事评价和外部评价。在反思性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自我反思和评价是极其重要的部分。为了尽量避免教师自我评价时的过度随意性, 就有必要制定出评价指标或标准, 以便于教师在自我评价时作参照。或者列出一张清单, 写明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然后以清单上的内容为依据对自己的教学作出评价。

修订目标:原来制订的目标还有意义吗?需要作出修订和改变吗?这又返回到反馈螺旋的第一步, 以此类推, 在一次又一次的修订目标的过程中, 教师就已经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了。

三、自我评价时应检验教学过程中隐含的教学假设

反思性教学就是对教学技术和策略的反思吗?如果把反思性教学仅仅局限在技术维度, 从来没有对指导自己工作的目标和价值、对教学的背景提出过怀疑, 或者从未检验过自己的教学假设, 那么这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思。反思性教学中的自我评价内容不仅仅包括认识自己的教学知识、教学技能、教学风格, 还包括认识自己教学过程中隐含的教学假设。那些潜在的假设赋予了我们行动的意义, 确定了我们思考和行动的框架。检验自己的教学假设, 反思自己的行为、思想、信念和价值观, 是教师自我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思过程的核心是试图从多种视角来看待问题, 而反思型教师所追寻的是探索被常识掩盖下的对于实践经历的真正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把假设分为三种类型:模式假设 (paradigmaticassumption) 、规范假设 (prescriptive assumption) 和因果假设 (causalassumption) 。

模式假设是我们建构世界的基本公理, 是我们对于世界所划分的基本类型的假设。它是三种假设中最难发现的, 我们可能没有认识到自己把它们作为假设。即使有人向我们指出这一点, 我们也坚持认为, 这些假设就是现实世界的客观的、合理性的翻版, 就是我们认为正确的事实。作为一个教师, 我们可能有如下一些假设:成人是自我引导的学习者, 学生都是热爱学习的等。如果人们按照某种模式假设去教学却遇到很大阻力, 同时表现出大量相反的证据, 经历证明这种假设是不正确的, 这时才有可能对模式假设进行批判审查, 并去改变它。当这些假设受到挑战并被改变以后, 对我们的生活造成的后果将是令人激动的。

规范假设是指在特定的形式下我们认为应该发生的事情的假设。当我们审查教师应该如何做、良好的教育过程是怎样的、教师和学生应该相互负有什么责任等问题时, 规范假设就会出现。这些假设根植于模式假设, 而且是模式假设的扩展。

四、教师要勇于质疑“专业的常规”

当反思具有以下两个不同的目的时就会成为批判性反思:第一是试图了解教学中的权力如何能够加强, 塑造和扭曲教育过程和教育交往;第二是对教学中的假设和实践提出质疑, 它们看起来让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容易, 但实际上却与我们的长远利益背道而驰。我们在自我评价过程中, 要以一个批判的姿态去探索, 需要我们对自己熟悉的领域具有怀疑态度, “质疑那些影响我们生活和实践”的历史、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现实, 要揭示“专业的常规”, “由于其确定性, 这些常规很少 (如果有的话) 被挑战或意识到”。这些“专业的常规”也就是我们潜在的一些假设。

假设是我们所持有的对于世界和自己的处境自以为正确的观念, 这些观念的正确性对于处于其中的我们来说显然是不言自明的。因而我们会本能地反对寻找这些假设, 我们害怕自己可能发现的结果———试想, 有谁愿意去澄清和质疑自己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假设, 去揭示这些假设原来是毫无道理的信仰?常常因为害怕系统揭示假设的后果, 我们故意不去揭示这些假设———没有人愿意去揭示他们曾经赖以生存了大半生的观点, 并最终证明这些观点是无效的。我们的教学行动可能根植于一股脑儿全盘接受的, 并未经过批判和检验的假设之上, 而这些假设是扭曲的或压制性的, 认识到这一点有时很让人感到丧气, 并且总是挫伤人的情绪。但我们要进行反思性教学, 要进行自我评价, 检验教学过程中隐含的教学假设就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

摘要:教师的自我评价对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育质量有重要作用, 是实施教师终身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措施之一。教师进行反思的过程就是自我评价的过程, 同时, 自我评价时应检验教学过程中隐含的教学假设, 要勇于质疑“专业的常规”, 使教师在反思过程中专业技能得到不断的发展。

关键词:自我评价,专业发展,教学假设

参考文献

[1]穆耕森.反思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 2007.

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自我评价 篇2

通过大学四年,我的学习能开明显的得到了提高。懂得了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还要注重独立思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重视自己的学习,把在大学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积极地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从而使学习和实践融为一体。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也要进一步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自己更好地适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进入大学之后,我认识到仅仅学习好是不够的。要追求上进,思想上的进步也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大学期间我时刻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地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我在XXXX年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党员。

大学期间,我担任了两年的英语课代表,四年的文体委员。在与同学们相处的四年期间,我积极主动地为同学们服务,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组织交际能力,和同学团结一致,注重配合其他学生干部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促进了团队沟通与合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在生活上,我最大的特点就是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时间观念强,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作风。我四年风雨无阻的去操场锻炼身体,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我相信强健的体魄才是我以后的生活或是工作的坚实保障。我崇尚质朴的生活,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敢于拼搏,刻苦耐劳将伴随我迎接未来新挑战。

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自我评价 篇3

在学习中,入学四年来,我孜孜不倦,认为专业学习与实践应该并行。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尽可能不错过任何一堂课程。我积极参加各样的社会活动,并学会不断创新,锻炼自己的社会能力,使自己将来能够以更高的专业水平、为人处事原则来更好的融入当今的社会。

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我认为时间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行为准则,守时是对对他人生命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我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并且,在与同学、同事的相处我本着平易近人、待人友好的态度,也得到了同事同学的认可。

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的自我评价 篇4

本人是广州大学好范文,已有半年服装营销管理的工作经验,专业为服装设计,能够结合市场和设计上的协调,希望找一份于服装销售或设计有关的工作。

本人性格外向活泼,全面发展,并具有极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很快的融入辛苦的新工作环境。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上进,诚实好学,有责任心,紧迫感。

软件开发专业毕业生的自我评价 篇5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日益提高, 为培养更多的技能型、应用型会计人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进行了包括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通过建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学业评价体系, 一方面可合理评价学生学业完成情况, 评定教学改革成效, 实现提高教学质量旳目的。另一方面可推动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理论创新, 从而为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

( 一) 构建依据

为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学业评价体系, 首先需选择适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外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种类较多, 主要有双元制模式、CBE职业教育模式、TAFE模式、综合专业培养与综合培训模式、“工读交替”培养模式、“合作教育”模式、“教研产合作”模式以及“产学合作”培养模式等, 国内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主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两方面展开, 其中, 理论方面主要集中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构成要素的研究, 较具代表的有曾令奇 ( 2006) 、李国志 ( 2008) 、朱小平等 ( 2010) 、周国烛 ( 2011) 等。实证研究方面, 主要有工学结合模式与校企合作模式, 较具代表的有齐振彪 ( 2002) 、刘晓 ( 2003) 、冯伟国 ( 2006) 、廖克玲 ( 2007) 、靳晋 ( 2011) 和纪东 ( 2012) 等。

“岗课证赛”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以岗带学, 以证促学, 以赛助学,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首先, 通过创建以会计工作流程为依据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加快高质量实训基地的建设, 提升教学质量。其次, 通过对学生开展“双证式” ( 即会计从业资格证、毕业证) 教学, 突出会计教学过程中的“以赛强技”课程特色。第三, 通过加强" 双师型" ( 即讲师、会计师) 教师队伍的建设, 为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提供师资保障。

( 二) 构建意义

基于“岗课证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学业评价体系, 无论对用人单位还是毕业生均有重要意义。首先, 通过构建学业评价体系, 将 “岗”、“课”、“证”、“赛”深度融合, 毕业证与会计从业资格证双证考核, 职业资格考试及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并重, 促使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实现学校教育与会计岗位的“无缝对接”。其次, 构建毕业生学业评价体系, 有利于用人单位全面了解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合理评价毕业生学业水平, 有利于毕业生在应聘求职时能更好的展示自己的所学与专长, 也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质量, 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 还可为企业加强岗前培训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供便利, 为毕业生就业减轻压力。

( 三) 构建原则

1. 针对性原则。即“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 结合课程考核、职业资格和技能竞赛, 针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职业性、前沿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进行构建。

2. 可行性原则。基于国内外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经验, 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学业评价体系研究成果, 充分考虑会计专业的独特性和研究数据的可得性, 构建评价体系。

3. 市场性原则。构建学业评价体系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市场就业能力。因此需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导向。

( 四) 构建方法

基于“岗课证赛”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在建立总目标层的基础上, 选择岗位能力、课程考核、职业资格、技能竞赛为四大分指标层, 并根据不同分指标层的特点, 细分成17 个基础指标层, 最后针对每一基础指标层的指标, 明确规定具体评分标准, 分别赋值。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指标分析

( 一) 评价体系构建

遵循构建原则, 运用合理的构建方法, 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学业评价体系如表1 所示:

( 二) 指标分析

1.“岗”的指标。“岗”的指标分校内仿真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两大模块。

( 1) 校内仿真实训。会计基本技能实训指标主要包括对会计岗位工作任务内容、流程、环境和工具等的认知实训, 会计基本操作技能实训和会计规范训练等。若综合评价为优秀, 则赋予分值为6 分。分岗位单项实训指标主要包括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财务管理岗位和会计监督岗位。其中, 出纳岗位主要进行出纳业务操作、会计职业认知等; 会计核算岗位重点考核学生对于成本计算、会计业务核算、纳税申报与纳税筹划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财务管理岗位主要考察学生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和会计信息化的运用能力; 会计监督岗位重点对审计知识进行实训。通过四个岗位的实训, 综合评价为优秀的可以得到6 分。会计综合实训指标主要包括手工操作和计算机操作两个模块, 主要考察学生的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和会计报表的编制及生成, 综合评价成绩也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与不及格四档, 并分别赋值。

( 2) 校外顶岗实习。在校外顶岗实习指标中, “用人单位意见反馈”可通过毕业生实习情况调查表的方式予以考察,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可由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完成质量予以评分。

2.“课”的指标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 ( 两个学年) 奖学金获得情况, 综合分析毕业生学业水平。因在分值的赋予上, 除了表1 中所列评分标准, 对于连续两年一等奖学金获得者或同时获得两项以上 ( 包括两项) 奖学金的学生, 其分值可在原定基础上再加2 分。

3.“证”的指标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除了要进行必要的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学习, 通过各类资格证考试成绩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学业水平。目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取得的资格证如大学英语B级证和省级计算机一级证, 另外, 高职院校鼓励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证和CET -4/CET -6 等的考试, 这也是毕业生应聘求职时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条件, 因此, 对于不同“证”的指标, 分别赋予4 ~8 分。

4.“赛”的指标

高职院校在实施实践教学项目过程中, 通过参与或开展各类专业项目比赛, 如会计技能大赛、会计知识竞答、ERP竞赛、数字书写比赛、会计分录比赛等, 以其取得的成绩, 分别赋值。如上述比赛参加多项, 有的获奖有的未获奖, 可以累加 ( 最高不超过10 分) 。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构建适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学业评价体系, 客观反映毕业生的学业水平, 既可为实证研究会计毕业生学业完成情况提供依据, 也有助于合理地评价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 通过综合考虑社会需要, 及时收集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 可以适时调整评价体系, 优化课程结构,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从而促进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

摘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学业完成情况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基于“岗课证赛”人才培养模式, 在充分考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特点的基础上, 构建系统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学业评价体系, 从而为实证研究提供依据, 也有助于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

关键词:学业评价体系,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姜士伟.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2) .

[2]李艳娥.关于“岗证课”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职教论坛, 2011 (29) .

上一篇:管理能力自我评价下一篇:三年级自然科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