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列传文言文翻译

2024-06-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淮阴侯列传文言文翻译(精选5篇)

淮阴侯列传文言文翻译 篇1

1.《史记》:“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 数月, 亭长妻患之, 乃晨炊蓐食。” (册8, 页2609, 行2-3。)

《汉书》:“信从下乡南昌亭长食, 亭长妻苦之, 乃晨炊蓐食。” (册7, 页1861, 行2-3。)

按:“苦”, 《汉书》颜师古注 (以下简称“颜注”) :“苦, 厌也。”“苦”也有“患”义, 《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闻苦脚胫、寒泄。”颜注:“胫, 膝以下骨也。寒泄, 下利也。言其患足胫又苦下利。”《汉书·贾谊传》:“病非徒肿也, 又苦跖戾。”与此类似。扬雄《法言·先知篇》:“或苦乱。”李轨注:“苦, 患。”[1]《广雅·释诂四》:“患, 苦也。”[2]另, 在两书正文或注疏中, 将“患”、“苦”两字同义连用者, 文例甚多, 如:

(1) 《史记·外戚世家》:“修成子仲骄恣, 陵折吏民, 皆患苦之。”

(2) 《史记·滑稽列传》:“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 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

(3)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霍氏世世无所患苦。”

(4) 《汉书·王商史丹傅喜传》:“天下患苦之。”

(5) 《汉书·西域传》:“公主言狂王为乌孙所患苦, 易诛也。”

又按:“蓐食”, 《史记》《集解》引张晏注:“未起而床蓐中食。”《汉书》注袭之。《左传·文公七年》:“训卒利兵, 秣马蓐食, 潜师夜起。”杜预注:“蓐食, 早食于寝蓐也。”[3]此乃将“蓐”通“褥”解。而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十七“秣马蓐食”条:“《方言》曰:‘蓐, 厚也。’食之丰厚于常, 因谓之蓐食。……亭长之妻欲至食时不具食, 以绝韩信, 故亦必厚食乃不饥也。《成十六年传》‘蓐食申祷’, 《襄二十六年传》‘秣马蓐食’, 并与此同。”[4]

2.《史记》:“众辱之曰:‘信能死, 刺我;不能死, 出我裤下。’于是信孰视之, 俛出裤下, 蒲伏。” (册8, 页2610, 行1-2。)

《汉书》:“众辱信曰:‘能死, 刺我;不能死, 出跨下。’于是信孰视, 俛出跨下。” (册7, 页1861, 行5-6)

按:“裤”, 《集解》:“徐广曰:‘裤, 一作‘胯’。胯, 股也, 音同。’又云《汉书》作‘跨’, 同耳。”“裤”即“袴”的异体字。“袴”又作“绔”, 两书中多有其例, 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绔白虎。”《集解》引徐广曰:“绔音裤。”此条颜注为:“绔, 古裤字。”可见袴、胯、跨、绔四字当是以“夸”为声旁的形声字, 后“袴”将声旁换作“库”, “裤”字逐渐通行, 故改读为“裤”耳。

又按:“俛”, 颜注:“俛亦俯字。”《正义》:“俛音俯。”“俛”、“俯”二字的关系, 多有混淆谈之, 自相矛盾。 (1) “俛”是多义词, 作为“低头”这个意思来解释时, 可视为“俯”的异体字。《史记》、《汉书》中不乏其例。如:

(1)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君要胁痛不可俛仰。” (《正义》:“上音免。”)

(2) 《史记·龟策列传》:“首俛大。” (《索隐》:“俛音免。”)

(3) 《汉书·陈胜项籍传》:“而免起阡陌之中。” (颜注:“免者, 言免脱徭役也。免字或作俛, 读与俯同。”)

(4) 《汉书·爰盎晁错传》:“在俛卬之间耳。” (颜注:“俛亦俯字。卬读曰仰。”)

(5) 《汉书·东方朔传》:“尻益高者, 鹤俛啄也。” (颜注:“俛即俯字也。俛又音免。”)

其中, 第 (3) 句颜注将“免”释为“免脱 (徭役) ”, 可商榷, 《史记·陈涉世家》作“俛仰仟佰之中”。裘锡圭先生说:“‘俛’跟‘俯’原来是读音截然不同的两个字。‘俛’字从‘人’‘免’声, 本应读为‘免’, 《段注》‘頫’字条论之甚详。……只是由于‘俛’跟‘俯’同义, 后来就被换读为‘俯’了。”[5]另, “俛”音免时, 可与“勉”通, 如《礼记·表记》:“俛焉, 日有孳孳。”郑玄注:“俛焉, 勤勞貌。”再, “俛”亦有“冤”义,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抚情效志兮, 俛诎以自抑。”王叔岷说:“俛, 《楚辞》作冤。……俛, 古读如免。‘俛诎, ’《楚辞》作‘冤屈, ’音义并通。”[6]

3.《史记》:“坐法当斩, 其辈十三人皆已斩。” (册8, 页2610, 行4-5。)

《汉书》:“坐法当斩, 其畴十三人皆已斩。” (册7, 页1862, 行2-3。)

按:“畴”, 颜师古注曰:“类也。”“辈”, 《玉篇》引《太玄经》宋忠注曰:“辈, 类也。”[7]《尚书·洪范》:“帝乃震怒, 不畀洪范九畴, 彝伦攸斁。”孔安国注:“畴, 类也。”孔颖达疏:“畴是辈类之名, 故为类也。”《史记·宋微子世家》引此句作“帝乃震怒, 不从鸿范九等, 常伦所斁。”“畴”亦有“等”义, 如《汉书·宣帝纪》:“复其后世, 畴其爵邑。”颜注:“畴者, 等也。”《汉书·霍光金日磾传》亦有此语, 应劭注:“畴, 等也。”《广雅·释诂一》:“等, 辈也。”[8]《康熙字典》引《海篇》曰:“登上声。类也, 比也, 辈也。”

4.《史记》:“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册8, 页2611, 行4。)

《汉书》:“上曰:‘所追者谁也?’曰:‘韩信。’” (册7, 页1863, 行3-4。)

按:此处《史记》标点误, “何”字当属下 (新出修订本已改正) 。细观《史记》此段前后文, 是刘邦与萧何的对话, 前后几处均作“何曰”, 故此处“何”字当与“曰”连读, 句式、文意方才一致。《汉书》略简, 无此歧义。愚臆标点之误源于将“谁何”连读, 因为两书中将此连读者不乏其例。兹举几例如下:

(1)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陈涉世家》、《汉书·陈胜项籍传》将“信臣精卒”点断, 更佳。) ;

(2) “岁余不噍呵绾, 绾日以谨力。”《索隐》:“谁何二音。谁何, 犹借访也。一作“谯呵”。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

(3) “褒故公车大谁卒。”颜注:“大谁者, 主问非常之人, 云姓名是谁也。大谁本以谁何称, 因用名官, 有大谁长。今此卒者, 长所领士卒也。” (《汉书·五行志》)

(4) “岁余, 不孰何绾, 绾日以谨力。”服虔曰:“不问也。”李奇曰:“孰, 谁也。何, 呵也。”颜注:“何即问也。不谁何者, 犹言不借问耳。” (《汉书·万石卫直周张传》)

5.《史记》:“今如此避而不击, 后有大者, 何以加之!” (册8, 页2615, 行9。)

《汉书》:“今如此避弗击, 后有大者, 何以距之?” (册7, 页1867, 行8-9。)

按:《老子》六十九章:“故抗反相加, 哀者胜矣。”王弼注:“加, 当也。”[9]“加”似无“当”义, 疑是“如”字之误。如上举《老子》之句, 傅弈本、敦煌本、帛书本作“如”。“如”、“加”形近而易讹, 古书有其例。如《礼记·曾子问》:“共殡服, 则子麻弁绖。”郑玄注:“麻弁绖者, 布弁而加环绖也。布弁, 如爵弁而用布。”陆德明《经典释文》注“如爵”曰:“如, 或作加, 误也。”[10]《汉书》注中亦有一例。《汉书·魏相丙吉传》:“吉疾病, 上将使人加绋而封之, 及其生存也。”应劭曰:“吉时病不能起, 欲如君视疾, 如朝服拖绅, 就封之也。”《校勘记》:“景祐、殿本都作‘加’。”其读音似近, 《史记·项羽本纪》:“陈胜败固当。”注:“当音如字。”“如”有“当”义。《战国策·宋策》:“夫宋之不足如梁也, 寡人知之矣。”高诱注:“如, 当也。”[11]《史记·项羽本纪》:“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 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另, “如”或作“与”, 亦有“当”义。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鲜虞曰:‘一与一, 谁能惧我!’” (17) 《汉书·匈奴传》:“单于自度战不能与汉兵。”颜注:“与犹如也。”《史记·匈奴列传》“与”作“如”。

6.《史记》:“兵固有先声而反实者, 此之谓也。” (册8, 页2618, 行15。)

《汉书》:“兵故有先声而反实者, 此之谓也。” (册7, 页1871, 行7。)

按:“固”与“故”音同意通, 书中常常互用。如《史记·鲁世家》:“必问于遗训而咨于固实。”《集解》引徐广曰:“固一作‘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固止之。”王叔岷曰:“旧本《治要》引固作故。”[12]《史记·李斯列传》:“高固内官之厮役也。”景佑本、赵蕤《长短经》“固”作“故”。又《李斯列传》:“故将以存亡安危属臣也。”《长短经》“故”作“固”。《经传释词》卷五“固故顾”条:“固, 犹‘乃’也。《孟子·万章》篇云:‘仁人固如是乎?’或作故, 或作顾。”[1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固即故之假借字也。汉官掌故, 唐官多作掌固。”[14]

摘要:《史记》和《汉书》是我国古代史书的两部典范之作, 《汉书》100篇中有55篇与《史记》内容重叠, 可以相互参校。本文以《史记·淮阴侯列传》为主, 通过与《汉书·韩信传》相关部分的比勘, 对其中的一些异同试作分析, 刺取六则, 求正与方家。

淮阴侯列传文言文翻译 篇2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饮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其中,“怒绝亭长”73字、“漂母饭信”55字、“胯下受辱”60字,这三个小故事,传记中韩信被封为楚王之后,后文都有呼应:

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於此。”

开篇三个故事草蛇灰尘线,其迹可循,深掘其中,我们可以一窥太史公写人之生花妙笔。

一、怒绝亭长

“怒绝亭长”的故事背后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细察。

第一、韩信的“怒,竟绝去”,表现了他有傲气,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处于屈辱之中的韩信,骨子里依然存有一份自尊,这是一位人杰的精神底色。

第二、韩信之“怒”包含了因误判而导致的忿懑情绪。韩信原以为南昌亭长是他的生死之交,现在竟连一顿饭都不愿给他吃了。或许以为,“所交非类”,才会“怒,竟绝去”。假如他原先没有把南昌亭长当作知己,就不会有“怒”这个强烈的心理词语。

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回归故乡时,对南昌亭长说了一句话:“公,小人也,为德不卒。”“为德不卒”四字,需要仔细体会。我们还可以和后面的“胯下之辱”相互参看。韩信受到淮阴屠中少年更大的屈辱而没有杀死这个无赖,也没有动怒;寄食南昌亭长家,却“‘怒,竟绝去”,这是他对自己看朋友看走眼的忿懑。

第三、从文化上来解读。古时有天色计时法,共12时段,分别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可知,古人一日两餐,“朝食曰饔,夕食曰飨”,朝食在辰时,这个时段叫“食时”;夕食在申时,这个时段叫“晡时”。“晨炊蓐食”是“清早做饭并饱食”。亭长妻子清早做饭吃,意味着至夕食的时间延长了,故须饱食才能耐饥。而韩信“寄食”南昌亭长,很可能一天才去一次,也可能一天才吃一餐饭。这天早上,去了亭长家,人家嫌弃他,早已饱餐过了,那么,韩信这天断了一次炊,对他而言,就不是一天没吃饭了,可能是两天、甚至更长时间。

综上,从生理上来说,是韩信饥饿难耐;从心理上来说,是韩信因交错了朋友而自忿;从情感上来说,是韩信失去了自尊,受了愚弄。这三重打击,因而导致了韩信“怒,竟绝去”。

二、漂母饭信

“漂母饭信”的故事暗含了韩信性格中“义”的一面。

这是韩信知恩图报的佐证,也为后文项羽为摆脱困境而拉拢韩信却遭拒绝埋下了伏笔。

正因为韩信知恩图报,才有项羽与刘邦军力旗鼓相当之时,项羽几次找人拉拢韩信三方“三足鼎立”,韩信都是一口拒绝:

第一次是龙且被杀,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第二次是武涉已去,齐人蒯通以相人之术及“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游说韩信。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第三次是蒯通几天后再次以“时不再来”游说韩信。“韩信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

韩信在最得意时没有叛变刘邦,在失意时也不会铤而走险反叛刘邦,最终定下的韩信谋反的罪名,仅仅是“莫须有”而已。也正因为如此“莫须有”,当韩信死于吕后之手后,刘邦得知情况才“且喜且怜之”。

三、胯下之辱

那么,“胯下之辱”的背后又有何深意呢?

第一,韩信“胯下受辱”,体现了他的容忍风度。

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韩信想要将来有出人头地的一天,注定了他必须要隐忍,韬光养晦。容忍,奠定了韩信成大事的基础。太史公在《淮阴侯列传》结尾如此记载:“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可见,韩信青年时期的最高理想就是做一位功成名就的大将。

我们还可以将“胯下受辱”,与施耐庵《水浒传》中“杨志卖刀”的故事相参看。两个情节何其相似也,结果却大不一样。杨志受不了泼皮奚落,杀了牛二,虽然自首,却也被充军,最终被逼上梁山。而韩信却“孰视之”,一忍再忍,直到时机的来临。

第二,韩信“胯下受辱”不仅是一时之辱,其影响是长期性的。

项梁的军队经过淮河,韩信立刻投入项梁军中:“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结果,过了相当一段时间,韩信并没有受到项梁的重用。

项梁是识人的,“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史记·项羽本纪》)

项梁也是一位善于采纳计谋的将军,当范增要他拥立“楚王”时,项梁马上“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都盱眙”。

淮阴(韩信老家)、宿迁(项羽祖籍)、沛县(刘邦故里),相距不远,都属苏北地域,而且淮阴与宿迁接壤,宿迁与徐州接壤。即使在口耳相传的古代,人们对稗官野史、街谈巷议,尤其是奇闻异事,也很感兴趣,这么近的距离,也许,项梁可能会听到一些韩信“胯下受辱”的笑话。

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韩信胯下之辱的笑谈,能在项梁耳中传闻,那应该更会在项羽耳中生根。因此,虽然韩信“数以策干项羽”,(从后来韩信担任刘邦大将后,使用各种各样的计策,我们可以推测出韩信给项羽的这些计策,应该大多是“阴谋诡计”)以项羽光明正大、叱咤风云的品行,项羽对此肯定不屑一顾,甚至深以为耻,当然就不会采纳韩信之策,也就对其难以重用。

也许是惺惺相惜,项羽一向喜欢光明磊落之人,不论是敌是友,皆为如此:鸿门宴上,当樊哙没有号令、非法无礼闯入大帐,项羽最终不以为罪,反而另眼相看,称之为“壮士”,赐肉赐酒,对其礼遇有加,甚至有种英雄相见恨晚之感。

大丈夫项羽心底里根本瞧不起韩信,则理所当然不会欣然采用他所献的计策了。“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韩信也知道,在项羽的手下,他即使待的时间再长,也是虚度光阴,不会再有任何出路了。

遗憾的是,韩信在转投刘邦后,依然不温不火: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而刘邦对项羽手下“投诚”的陈平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可谓礼遇有加:

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诸将尽,曰:“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军长者!”汉王闻之,愈益幸平。(《史记·陈丞相世家》)

“生死一知己”,在韩信的人生舞台上,真正给他带来了转机的人物是萧何,“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但是,萧何虽向刘邦数言韩信之能,刘邦仍不理不睬。以萧何与刘邦的关系,不可能置若罔闻,唯一可能的原因,依然是“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在刘邦的耳中作祟。

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史记·高祖本纪》)

对刘邦而言,只有他侮辱别人的份,这也许是天生的,担任泗水亭长即如此。曾经“胯下受辱”的韩信,刘邦当然看不起他。但自萧何月下追韩信后,在特定的形势下,劝刘邦与韩信数语,使得刘邦真正认识了韩信。至此,韩信遇到了伯乐,英雄有了用武之地,“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史记·淮阴侯列传》)

只可惜,即使韩信有灭魏、亡赵、定齐赫赫之功,但在武夫的眼里,韩信依然是鼠辈,对其所为的“阴谋诡计”,不以为然。

第三,韩信“胯下受辱”,以致敌人对他战术上极端轻视,这在战场上,未必不是一种极大幸运。

在重要战场上对对手掉以轻心,结果常常是致命性的。也正因为敌方主帅的极端蔑视,才一次次成就了韩信的威名,收魏、灭赵、杀龙且,皆如此。

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尤其到了战争后期,项羽方的主将还不能“吃一堑,长一智”,连项羽手下大将龙且都在这方面也吃了大亏,导致项羽集团迅速走向崩溃:

人或说龙且曰:“……汉兵二千里客居,齐城皆反之,其势无所得食,可无战而降也。”龙且曰:“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且夫救齐不战而降之,吾何功?今战而胜之,齐之半可得,何为止!”遂战,与信夹潍水陈。韩信乃夜令人为万馀囊,满盛沙,壅水上流,引军半渡,击龙且,详不胜,还走。龙且果喜曰: “固知信怯也。”遂追信渡水。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龙且军大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史记·项羽本纪》)

龙且的轻敌,是韩信的大幸,成就了韩信的业绩丰功。最终,韩信利用“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等策略,逼迫项羽乌江自刎。

第四、韩信能忍“胯下受辱”之名,在隐忍的吕后那里,却引发了更大的悲剧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对“胯下受辱”的韩信,吕后则迫不及待地欲杀之而后快,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投射心理。吕后,她将自己身上存在的心理行为推测到了韩信身上。吕后,她也是一位隐忍的高手,刘邦在世时,戚夫人作威作福,她对其忍之任之,而刘邦一死,她便立刻做出行动,对戚夫人母子施以打击报复:

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使人持酖饮之。犁明,孝惠还,赵王已死………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史记·吕后本纪》)

这种惨剧让人惨不忍睹,连吕后亲身儿子孝惠帝在观人彘后,大哭,声言“此非人所为”。

也许,正因为韩信“胯下受辱”的故事太过出名,吕后才忌惮韩信强大隐忍的心理。“人心隔肚皮”,在吕后心里,刘邦在世,韩信不敢反,如果刘邦死了,韩信又会作何打算?因此,趁刘邦在世时,宁可错杀,也要除掉韩信。

总之,在刘邦、吕后眼里,韩信不象没有军权的谋士张良、陈平,威胁不大;作为“三杰”的唯一武将,韩信功高震主,不仅善于用奇谋,还善于隐忍,可谓集三重身份为一体,此人最为危险。帝后对于这样一把悬于头顶之剑,心惊胆战。遇到刘邦、吕后这样的主子,韩信纵能隐忍,徒唤奈何?

淮阴侯列传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学习巩固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与含义以及文言句式等相关文言常识

2、把握《史记》叙述历史事件时采用的起伏跌宕的叙事特色

3、能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待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提出独到的见解

学习重点:

1、学习并积累文言常识

2、体会叙事的跌宕起伏的行文特色

学习难点:

1、体会叙事的跌宕起伏的行文特色

2、体会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学习方法:

1、学会由旧知往新知的延伸

2、设计相关的问题切入

学习时数:3学时 学习过程:

第1学时

学习要点:了解故事背景,积累文言字词与句式,疏通课文大意

想想:刘邦曾说过:“夫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可见,刘邦是很赏识韩信的军事才能的。作为一代名将,“韩信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南摧楚兵二十万,杀龙且,而楚遂灭。汉并天下,皆信力也。”没有韩信就没有汉家王朝。可韩信的结局却是夷灭三族。这是为什么呢?

一、人物简介和相关背景:

韩信,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各自为战,大破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

二、积累文言知识:

(一)、注音: 商贾(gǔ)

晨炊蓐(rù)食

漂(piǎo)染

井陉(xíng)裨(b.....ì)益

偏裨(pí)挈(qiè)诏赦(zhào shè)辎(zī)重

.....

(二)、重点文言词语 : 1.又不能治生商贾

维持 .2.信与张耳以兵数万

把 .3.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

运送 .4.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

并列 .5.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

给予 .6.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

暗中 .7.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军营 .8.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重金收买 .9.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只是 .10.信由此日夜怨望

怨恨 .11.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只管 .12不伐已功,不矜其能

夸耀 依仗 .13.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

安定 .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蓐通褥 床褥)2.于是信孰视之(孰通熟 仔细)

3.俯出袴下,蒲伏(蒲伏通匍匐 跪在地上爬行)4.虏魏王,禽夏说(禽通擒 捉拿)

5.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罢通疲 疲劳)6.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萆通蔽 隐蔽)7.出、背水陈(陈通阵 列成阵势)8.东乡坐,西乡对(乡通向 方向)9.兵法右倍山陵(倍通背 背靠 背向)10.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拊通抚)11.人言公之畔(畔通叛 叛乱)

12.上怒曰:“亨之。”(亨通烹 一种酷刑)

(四)、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并解释:

1.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名词活用为动词,给„„饭.吃)

2.众辱之曰(众,名词做状语,在众人面前). 3.樵苏后爨,师不宿饱(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吃饱). 4.陛下不过将十万。(将,名词活用为动词,率领). 5.辟左右与之步于庭(辟,动词的使动;步,名词活用为动词,散步). 6.异姓并起,英俊乌集。(乌,名词做状语,像乌鸦一样).

(五)、重点句子翻译: 1.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

(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匍匐着爬了过去。)

2.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于是韩信亲自给他解开绳索,请他面向东坐,自己面向西对坐着,像对待老师那样对待他。)3.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兵法上说行军布阵应该右边和背后靠山,前边和左边临水。)4.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现在如果给他们留有生路,就都跑了,怎么还能用他们取胜呢!)5.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况且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6.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以至被妇儿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7.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邪?(况且天下磨快武器、手执利刃想干陛下所干的事业的人太多了,只是力不从心罢了。您怎么能够把他们都煮死呢?)

8.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已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

(假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自恃自己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

三、疏通文意:

第一部分(1—3):早年屈辱

第二部分(4—7):井陉之战

第三部分(8):被贬之后

第四部分(9—10):谋反被诛

第五部分(11):史官论赞

第2学时

学习要点: 研读第一、二部分

一、文章开始的三小节写了韩信早年生活的三个小故事

1、请找到每个故事中的关键词,用四个字概括每个小故事

三个故事可以概括为:

怒绝亭长

漂母饭信

胯下受辱

2、分析每个故事中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个性?

这三个故事都反映了韩信早年穷困屈辱的生活。

第一个故事侧重表现他屈辱之中的自尊,第二个故事侧重表现他的自信和抱负,第三个故事侧重表现他的坚忍,忍辱负重。

(补充)三个故事的结局:(韩信被封为楚王)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二、研读第二部分

1、研究文本P138中“阅读与探讨”部分的“萧何追韩信”“登坛拜将”。

讨论:这是从正面还是侧面写韩信的卓越才能?

侧面描写 2、4—7节是写与赵国之间的一场战争,给这场战争取一个名称,并且说说是从正面还是侧面表现韩信的军事才能。

井陉之战、正面表现

3、结合具体语句分析,韩信能取得井陉口这场战斗胜利有哪些主要原因?

背水而阵,迷惑赵军;引蛇出洞,骑兵偷袭,内外夹击;关键是抓住了成安君迂腐、轻敌的弱点,做到知己知彼。

4、作者在描写井陉之战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A.对比。成安君和广武军进行对比,广武君较机智,但计策没被采用;成安君和韩信进行对比;

B.衬托。如“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反衬其料事如神;以赵军望见他的背水阵大笑,反衬出他的智谋;活捉广武君以后,对广武君的态度,衬托其胸襟气度;打完仗后对诸将的解释,反衬他高人一等的用兵机智。

第3学时

学习要点:研读第三、四、五部分,小结

一、研读第三部分:

1.理解总结8—10节的内容要点:

第8节写刘邦忌讳韩信

第9节舍人得罪韩信,“舍人弟上变”不足信;

第10节蒯通劝韩信反他没有反

2.韩信墓前有对联曰:“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结合文本请指出联中“一知己”和“两妇人”分别指代什么人?

明确:“一知己”指萧何,“两妇人”指的是漂母和吕后。不仅概括了韩信一生,而且点出成败之由。

3.探讨:有人说韩信是被吕后等设计陷害死的;也有人认为他造反证据确凿,咎由自取;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对此你怎么看?请认真研读课文,收集有关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三种说法各有道理,关键是联系文本,言之成理。一般多赞成“陷害说”。主要依据是:韩信临刑前的遗言:“恨不用蒯通计”(“恨”意思是“遗憾”,不是“怨恨”),蒯通的话:“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不用”、“自夷”,反过来说明韩信不可能谋反。另外,与陈豨密谋叛逆,以及和在京城的内应,也显得很小儿科,一代大英雄竟如此小儿科,不大可信,所以有人说这是吕后等人的诬告。密谋造反与事实不合。参照《陈豨传》中记载,陈豨并没有谋反,而是被逼迫造反。还有其他种种理由。

韩信,一代名将,旷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中奋进,在胜利中沉沦。他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忠贞不贰,却在最不可能反叛时涉嫌谋反。正如司马迁所说:“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因此,有人认为韩釜底抽薪谋反并不可能,也有人认为其造反证据确凿,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但这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韩信作为我们英雄时代的英雄人物,他的忍辱负重,他的自强不息,他的叱咤风云,甚至他的犹豫狐疑、患得患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记忆,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见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韩信成败之谜》)

二、研读第五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太史公曰”包含了哪些内容?

明确:有三点内容:布衣时志与众异;没有做到“谦让”;在天下安定时密谋叛逆。

2.翻译最后一句的意思,探究:“天下已集,乃谋畔逆”有什么言外之意?

明确:一般人认为这是反语,“太史公曰”表面上批评韩信“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其实在叙事中用尽曲笔,惋叹之意深蕴其中。也表达了司马迁对统治者的愤激之情。(曲笔:史家编史记事有所顾忌或循情避讳而不据实直书。)

三、思考:韩信为什么会被杀害?

1、功高震主。

2、狂妄傲慢,树敌太多,单枪匹马。

3、恃才放旷,君主对他早有猜忌。

4、杀功臣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杀韩信是吕后和萧何等干的,刘邦并不知情,当他知道后“且喜且怜之”,心情很复杂,也很真实。

四、小结:韩信是怎样的一个人?

智慧超群,指挥若定,狂妄自大,锋芒毕露,心高气傲,不与常人为伍;

为人义气,知恩即报。

五、整理《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成语:

1、漂母之恩

2、胯下之辱

3、妇人之仁

4、多多益善

5、逐鹿中原

6、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知识链接:

1、韩信投身军伍

等到项粱率军渡过了淮河,韩信持剑追随他,在项粱部下,却没有名声。项粱战败,又隶属项羽,项羽让他做了郎中。他屡次向项羽献策,以求重用,但项羽没有采纳。汉王刘邦入蜀,韩信脱离楚军归顺了汉王。

2、韩信被拜大将军

汉王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汉王并没有察觉他有什么出奇超众的才能。韩信多次跟萧何谈话,萧何认为他是位奇才。到达南郑,各路将领在半路上逃跑的有几十人。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报告汉王,亲自追赶他。在萧何的劝说下,才祭坛拜将。

3、文中韩信和张耳攻打赵国的背景: 项羽分封诸侯国和诸侯王之后,刘邦很快吞并了几个诸侯国,一些诸侯王也纷纷投降,但不久在攻打项羽失败后,不少诸侯王又反叛归楚,赵国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刘邦命韩信收拾这些反叛者。

4、关于蒯通的计谋

在楚汉之争处于胶着状态时,项羽先派说客游说韩信,让他中立,不助刘邦,接着齐国辩士蒯通也以类似的计策说服韩信与楚汉鼎足三立,韩信以为,以自己的功劳,汉王不会夺去他的齐王地位,最终也没有接受,直到临死前才悔悟。

5、韩信报答漂母

韩信被封为楚王后,建都下邳。韩信到了下邳,召见曾经分给他饭吃的那位漂母,赐给她黄金千斤。轮到下乡南昌亭亭长,赐给百钱,说:“您,是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召见曾经侮辱过自己、让自己从他胯下爬过去的年轻人,任用他做了中尉,并告诉将相们说:“这是位壮士。当侮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能杀死他吗?杀掉他没有意义,所以我忍受了一时的侮辱而成就了今天的功业。”

6、韩信受到的屈辱

史记淮阴侯列传读书笔记 篇4

一个恶少年看韩信不顺眼,在市集上向他挑衅,叫他要么刺自己一剑,要么从自己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盯着这个人半天,一语未发,弯下腰从他的裤裆下钻了过去。众人大笑。若是当时他因一时之气,把那个恶少年杀了,日后也要应付官府的追捕,就不会有后来的功成名就了。

这部分虽然不是很长,却告诉我们做人要隐忍。

《史记淮·淮阴侯列传》让我想起了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为了复国,他在睡觉时不铺褥子而铺上柴草,在房间里挂了一个苦胆,每天就这样卧薪尝胆,隐忍了十几年,最终成功击败了吴王夫差。

还有西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惨遭宫刑后,还能忍辱负重编修《史记》,终使这文学巨著横空出世。

这些事和韩信胯下之辱道理一样,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隐忍。

《史记淮·阴侯列传》也让我想起了现在社会上的一些青年,他们一点挫折也承受不了,常会为一点小事而冲动从而毁了自己的前途,真是标准的“愤青”。这些反面教材以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隐忍。

《史记淮·阴侯列传》还使我想起了那年寒假……

傍晚,太阳已经偏西了,天边还泛着红霞,夕阳的余晖照在我的脸上,和风吹拂着我的两鬓。在我的跟前站着一个头发凌乱,身穿红色外衣和灰色牛仔裤的貌似不良少年的人。

“小子,你刚才骂我什么来着?”那不良少年道。

一听这话,我顿时气血上涌,脸上青筋暴现。

“小子,快过来给老子道歉!”那个不良少年接着喝道。

正当我准备卷起袖子,大打一架的时,突然脑海浮现出韩信胯下之辱的那一幕,火气登时消了,反倒吓出了一身冷汗。幸亏没打,我刚才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一点也没想过此事的严重后果,小不忍则乱大谋啊!于是,我低下头,不卑不亢地说了一声:“对不起。”这件事更使我对隐忍坚信不疑。当然,当国家、民族的尊严被侮辱时,我们就要奋起反抗,不能隐忍。

史记淮阴侯列传读后感 篇5

在楚汉之争的中后期,不少人都发现,楚、汉之间谁将取得胜利几乎取决于指挥强大军队的韩信,韩信的抉择将会决定楚汉战争的走向。前来游说韩信的谋士中,就有齐国人蒯通。

蒯通告诉韩信:此时楚汉两国军队疲弊,百姓也厌倦了战争。你韩信占据人才济济的齐国,有了天时地利,完全可以顺应民意,为民请命,结束战争,自己一统天下。另一方面,您战功赫赫,功高盖主,战争结束后迟早会面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局面。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将军一定要三思啊。

可蒯通费尽口舌,韩信却再三犹豫,不忍背叛刘邦萧何的知遇之恩。()他一再谢绝蒯通的好意。蒯通见韩信不接受,只能装疯卖傻,逃避灾祸去了。

此时的韩信和蒯通,像极了《鸿门宴》里的项羽和范增。

在垓下,韩信率领的大军为楚汉之争画上句号。

正如蒯通所料,击败楚国后,早已猜疑韩信的刘邦就夺了韩信的兵权。韩信的官职也一降再降。无尽的猜疑横亘在君臣之间。

高帝十年,忍无可忍的韩信决定谋反,奈何天真的他中了萧何的计,谋反计划流产。长乐宫,将要被处决的韩信叹道:“要是我早听蒯通的话,也不至于今天死在一个女人手里”。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竟被灭三族。

他的一生,浮浮沉沉,实在令人感慨。

在我眼中,韩信是一位杰出的将领,更像是一位最真实、最平凡的人。他的所作所为,让我感觉他仿佛就活在我们身边。

韩信虽然早年境遇潦倒,但一直胸怀大志、勤奋好学:太史公司马迁评韩信时谈到“韩信母亲去世时,无钱葬母的韩信并不将母亲草草埋了了事,而是将他的母亲埋在‘高敞地’‘其旁可置万家’”。此举足以说明韩信的与众不同。他的忍辱负重、勤奋好学,为他成就一番事业打下了基础。他有着博大胸怀,能以德报怨,任命当年侮辱他的人为官,凭着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召敌方降将为他出谋划策。他的知恩图报,使他对当年施舍他饭食的洗衣妇报以千金,也让他在加入汉王旗下后一直跟随刘邦,不离不弃。

而韩信同样有缺点。战功赫赫的他会自高自傲。他曾因为自己的私心和表现欲让刘邦的谋臣郦食其在敌国死于非命。而他的知恩图报却蒙蔽了他的眼睛,给他带来的是悲惨的结局。

我仰慕韩信的卓越才能,也倾心于他的真性情――他的知恩图报,他的以德报怨,甚至是他对汉高祖会留他一命的天真期望。淮阴侯韩信有许多缺点,他会犯错、会犹豫,也不像精于算计的萧何一样得以善终;但他同样能指挥大军,退敌军于千里之外。这个和凡人一般的韩信,比其他在史书中八面玲珑的王侯将相更加鲜活、令人温暖。

胡千烨

上一篇:沙棘育苗技术浅析下一篇:乡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