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2025-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留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参考(通用9篇)

留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篇1

高校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实践探索

来华留学生教育行政管理问题研究

高校留学生服务质量改进研究

高中留学生中国文化课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探究

试论游戏教学法在小学初中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赴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策略研究

外国留学生汉字字形分解识别能力实验研究

初级阶段留学生常用字研究

留学生汉语书面表达词汇衔接偏误考察及教学建议

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风格调查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韩国留学生口语语篇时间连接问题研究

针对韩国留学生的汉语写作教学研究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韩国留学生“不”和“没(有)”否定结构习得研究

基于数字墨水技术的留学生作文标注和评测系统研究

词切分对韩国、泰国留学生汉语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晚清海军中留学生群体研究

清末民初陕本毕业论文由北留学生研究

中级水平韩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

对外汉语中的`“是”字句及偏误分析

俄罗斯及中亚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及对策研究

来华蒙古国中小学留学生适应性研究

初级水平韩国留学生汉语比较句的习得分析和教学对策

JN大学扩大境外生源的营销策略研究

韩国留学生汉语结果补语偏误分析

字本位和词本位教学法对留学生汉语字、词习得的影响

高级阶段来华留学生汉语口语的话语分析

美国留学生汉语陈述句核心重音的韵律表现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用2503字形义关系的梳理与教学对策试析

留学生汉语词义获得中的语素意识

美国留学生汉语感谢言语行为语用发展的研究

留学生形名搭配句法与语义关系习得研究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日本留学生汉语多项状语的偏误分析

规则和负面证据对初级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比”字句效果的影响

“A”、“很A”、“A点儿(些)”作状语主观性分析及留学生习得情况调查

留学生汉语“请求”言语行为习得考察

“初级阶段留学生错别字语料库”的建立及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留学生“V着(zhe)”的习得研究

留学生中文阅读中的边界效应及时间空间切分标记的作用

印尼留学生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习得研究

韩国留学生习得介词“给”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偏误实验分析

中级水平泰国留学生汉语助动词习得偏误分析

留学生把字句习得情况考察及其对教材编写的启示

复现率、部件数与留学生汉字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字句的偏误与对策

留学生高频汉字识别过程中形音义激活的时间进程

日本外国留学生日语教学特点及启示

留学生对疑问代词“谁”的非疑问用法的使用情况研究

留学生汉语篇章微观结构偏误研究

韩国留学生“比”字句习得研究

韩国留学生句群偏误研究

失根·本毕业论文由寻根·生根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

留学生语音学习策略研究

初中级水平留学生汉语口语测试焦虑研究

中级水平留学生朗读声调与口语表达声调的偏误分析

“博洛尼亚进程”及对中国留学生的影响

来华外国留学生旅游消费偏好及其影响因素

留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篇2

一、毕业设计的选题原则

1.依据电气专业综合训练的要求选题

高职理工科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接受本专业教育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是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一次综合性的检验。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在学生的专业范围内多方位、多角度地选取, 可以是单一学科的, 也可以是多学科综合性的, 如果有可能, 最好是依托就业, 具有实践意义,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创造能力及适应能力。高职学生以工厂供电设计为题的毕业设计, 选题可以多样化, 既可以是工厂中总降压变电所电气设计, 又可以是高压配电所或车间变电所设计, 还可以是车间动力或照明设计, 更可以是民用建筑电气设计, 等等。

2.选题应结合工厂供电实训

在工厂供电专业教学中, 应有一周的实训课程, 所以毕业设计的选题资料应尽可能地结合试训中的工厂或生产实际, 但不一定都要直接来自实际的工程。有条件的话, 可以适当在实训的工厂或是学生即将就业的单位由学生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收集设计的选题资料。最好是由指导老师结合实际自拟的模拟性的设计题目, 同时布置设计任务。总之, 选题资料的来源不拘一格, 可以结合实际真题真作, 甚至可以设计并制作出来, 但作为工厂供电设计这一类工程设计, 只能是真题假做或者假题假做, 也就是模拟设计, 目的使学生在工作之前对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一个综合提高。

3.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独立设计计算能力

毕业设计的选题, 应尽可能做到一人一题, 但学生在完成时可以是多人一题, 共同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但在完成设计时, 必须强调分工协作, 各有侧重, 以充分发挥各人的水平和体现各人的能力。选题份量不大且学生有能力一人完成的, 则不宜多人同做, 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设计计算能力。

4.毕业设计的时间选择

课程设计的选题与设计时间应提前规划好, 特别是高职学生在毕业设计的深度和广度上应区别于本科学生。所以指导老师在下达设计任务书时, 必须认真考虑这一点。

二、工厂供电毕业设计任务书编写

选好题目之后的关键是顺利完成设计任务, 任务书应符合设计的基本要求, 具备设计题目、设计要求、设计依据、设计任务和设计时间等, 同时还应有设计的变电所主结线图和变电所平、剖面图等。设计完成的顺序也是按照规定依次进行的, 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设计的基本要求对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原始数据的分析, 其次进行负荷计算等多项基本任务, 最终得出设计中设备和结线选择结论。

在任务书中设计任务一项是关键, 学生也可以单独把此项列为设计说明书。完成设计实际核心任务是设备和主结线的选择, 所以为了更合理地选择必须进行如下工作。

1.首先是对变电站变压器的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进行系统的计算, 根据对变电所的负荷状态和自然条件来对负荷计算进行系统的计算分析, 而电容器组总容量的确定是对补偿电容器进行计算的前提条件。在变电所的选型中根据负荷的计算确定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和型号, 并通过计算确定无功功率补偿的方式。在设计主变压器选择上, 应考虑该工厂规模增加的需要为其留出了扩建的空间。

2.电气主接线设计是变电所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 也是构成电力系统的主要环节, 主接线的选定直接关系着变电所电气设备的选择和配电装置的布置, 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确定, 是变电所电气部分投资大小的决定因素。结合原始资料分析, 以及各种接线方式的优缺点, 适用范围进行综合比较, 确定出最终高压侧和低压侧的接线方案。

3.短路计算是工厂供电电气设计重要的环节, 因为它对电气主接线、电气设备、继电保护、接地方式的选择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应在充分学习短路计算的方法和电力系统的短路计算知识之后, 利用标值法完成设计中的短路计算部分, 同时生成短路计算表。

4.导体及电气设备选择是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电力系统中各种电气设备的作用和工作条件并不一样, 具体的选择方法也不完全相同, 但是对它们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 电气设备要能可靠地工作, 必须首先按正常工作条件进行选择, 并按短路状态来校验动稳定和热稳定。并且在满足运行的情况下, 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电气设备主要从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几个方面选择出最佳方案。

5.高压配电装置在电力系统中担负着接受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对配电的基本要求和设计原则有所了解, 为自己的设计作较合理的布置。

6.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继电保护方面, 继电保护的作用应满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等基本要求。继电保护主要分为电力线路保护、电力电容器保护、电力变压器保护等, 通过比较计算选择最好的保护方式。

7.为了确保变电站的安全, 结合防雷保护的知识, 设计防雷和接地保护措施。

8.最后参考相关的设计规定和规范。根据《电气AutoCAD》书籍知识, 了解我国在发电厂设计工作中电气具体的布置规划, 同时参考其绘图、编号等要求, 为自己的设计绘制主接线图、平面图和断面图。

在完成设计计算任务的过程中, 要注意适当列表, 比如主结线方案对比和短路计算的列表都是必要的。另外, 在工厂供电设计必须讲究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必须遵循国家的最新标准和设计规范的要求, 所以指导老师必须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国家标准和设计手册。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高职学生在电气技术专业工厂供电毕业设计选题中需要注意的原则, 并介绍了设计任务书编写中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工厂供电毕业设计,选题原则,任务书编写

参考文献

[1]刘介才.工厂供电设计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篇3

法政学院社会工作专业2007级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 重要说明:

1、学生可从参考选题中选择毕业论文研究主题,也可以自行设计研究主题;

2、参考选题不等同于论文题目,其只是为学生选择研究主题提供指引;

3、学生应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特长选择研究主题,于12月22日晚6点之前反馈给所在班级班长,班长统计完毕后于当日晚8点之前反馈给李志伟老师;教研室将根据选题性质为学生安排指导老师;

4、教研室将于23日(本周四)下午召开毕业论文动员会,向学生交代有关毕业论文的各项事宜,包括毕业论文的写作进程安排及写作规范、指导教师分配情况等;

5、学生在得知本人的指导教师后,必须及时和老师进行沟通,并在其指导下确定具体的论文题目,提交具体论文题目的期限是12月30日,题目一旦确定,不能更改;

6、研究主题要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切忌题目过大、范围过宽,论文题目的语言表述要简练、清晰、有逻辑性。

个案工作

1、个案管理模式下的社区矫正研究

小组工作

1、助人者自我成长小组规划与设计

1、空巢家庭老人社会支持小组

2、高校新生适应性问题小组实务研究

3、高校网瘾群体的互助自救小组实务研究

5、大学生朋辈小组实务研究

6、高校学生中弱势群体互助互利小组实务研究

7、社区儿童、青少年、老年群体中各种性质的小组实务研究

8、智障青少年家长心理支持小组实务研究

9、家庭暴力救助性或支持性小组实务研究

10、社区矫正人员家属支持性小组实务研究

11、流浪儿童救助性小组实务研究

12、本土化运作下的小组工作现状与前景——以小组实务为例

农村社会工作

1、村庄变迁中的男性/女性经验—以XX为例

2、当代中国农村的养老问题—以XX为例

3、农村居民收入状况调查报告

4、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状况及社会支持体系研究

5、农村民办养老机构的个案研究

6、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研究

7、农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意愿和行为研究

8、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研究

9、失地农民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

10、农村社会工作社会需求问卷调查—以建大附近X村为例

11、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调查

12、农村社区社会工作介入的探索

13、农民社交网络分析—通过婚礼或丧礼之礼单

14、农村传统婚姻家庭及其变迁

15、农民收入与支出状况影响的调查

16、农村居民信息能力调查—以X村为例

17、失地农民生活状况调查

18、农村留守群体研究

19、农民工生活状况研究

城市社区工作

1、城市居民收入状况调查报告

2、流动人口实证研究

3、社区工作者工作状况研究—以X社区为例

4、公众的环境意识与环保参与

5、城市区隔与下岗工人生活方式的建构

6、城郊村环境困境探析

7、下岗职工再就业意愿调查报告

8、城市移民的适应性及社工专业介入

9、社会转型与社区服务

10、城市居民收入状况调查报告

11、城市移民的适应性及社工专业介入

12、城市/农村贫困群体研究—以XX为例

12、城市社区教育研究

13、社区老年志愿者调查

14、社区包容性管理服务探索

15、城市农民工的精神生活现状研究—以XX为例

老年社会工作

1、城市居家养老的社区支持状况调查—以XX为例

2、老年妇女再婚现状及困境研究

3、城市社区老年人的终身教育问题研究

4、当代社区老年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5、完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支持体系研究

6、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7、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个案分析

学校与青少年社会工作

1、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焦虑状况研究

2、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3、高校教师与他们的独生子女—以济南某高校为例

4、大学生就业压力管理研究—以XX大学2011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工作坊为例

5、大众传媒对女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6、高校社会工作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

7、社会工作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8、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点与效果研究—以XX为例

9、大学生人际消费观及其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10、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

11、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成才关系浅析

12、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迁研究

13、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

14、青少年网瘾问题研究

15、当代大学生课外生活调查

16、高校大学生就业忧思录

17、高校“网瘾”大学生的心理困境与诉求

18、高校特殊群体(残障学生)的生活现状与心理需求

19、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成因

20、高校群体事件的调查与思考

21、大学生创业研究

22、大学生专业类型对就业预期和毕业意向的影响

23、大学新生生活压力事件调查研究

24、大学生投资倾向及影响因素研究

25、大学生感恩调查研究

26、女研究生宿舍人际关系的质性研究

27、大学毕业生自我价值感调查研究

28、青少年不良习惯行为的现状研究—以XX为例

29、互联网影响下的人际关系研究

女性社会工作

1、非农化背景下农村已婚女性的家庭地位研究

2、农村女性的文化贫困分析

残障社会工作

1、残障人士的社会保障研究

2、残障人士的社会参与研究

3、残疾人事业与和谐社会特殊教育的现状与发展问题实证研究

4、残疾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

5、残疾人的社区康复模式研究

儿童与家庭社会工作

1、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儿童权利保护

2、失依儿童家庭救助模式研究

3、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问题探析

4、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困境及对策研究

5、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问题研究

6、空巢家庭实证研究

7、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8、家庭暴力与社会关怀意识的培育

专业教学与本土化研究

1、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方式与效果研究

2、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与实习体系研究—以社工专业学生的视角

3、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探析

4、党的群众工作理论与方法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借鉴

5、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

6、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路径思考

7、社会工作专业前景与社会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非政府组织管理

1、中国非政府组织的资金管理—以XX为例分析

2、社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

3、专业社会工作机构运行模式分析

弱势群体与社会救助

1、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与社会工作介入

2、救助管理工作中政府、社会、家庭责任解析—社会工作介入救助站工作的思考

3、“街角”流浪儿童的救助与保护问题研究

4、城市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研究

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

1、住房社会政策

2、社会政策与社会问题

4、老年人社会服务政策

5、反贫困社会政策

6、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的调整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7、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信任关系研究

8、城镇非正规就业者福利状况研究

9、城市”低保”政策过程中的社会排斥

社会工作教研室

3、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篇4

前言:以下为毕业论文参考选题,考虑到一般情况,故公司或产品名称这里用“某某”“某A”等代替,学生在确定自己的题目时,务必填写具体的单位或产品名称。具体选题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工作岗位等较为熟悉的领域展开。并不局限于参考选题。注意:选题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论文的内容质量,故选题需切合实际,切忌大、空、虚。

一、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专业

1.关于某某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研究 2.某某公司管理优化探讨

3.浅论电子商务对物流发展的影响—以某某企业为例 4.A公司出口市场发展战略分析

5.基于市场分析的“xx”品牌本土化策略研究

6.某某企业有限公司打印机产品本土化营销策略研究

7.外资中小型企业在营销管理方面的问题及对策——以某某公司为例 8.证券公司二线城市营销策略探讨——以某某证券公司为例 9.基于调查分析的海外中餐馆营销传播研究——以某某为例

10.基于市场分析的我国管理咨询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以A公司为例 11.某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12.某某培训学校领导影响力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

13.探析家族式企业管理的弊端及改进措施——以某某企业为例

14.电子商务中第三方支付的安全问题研究及对策——以支付宝公司为例 15.提高某某品牌顾客忠诚度的策略

16.某某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误区、原因及对策 17.浅谈上海某某公司人性化管理制度 18.T公司管理沟通网络研究

19.民营企业国际化开拓及对策分析——以温州某某企业为例 20.皮鞋行业出口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温州某某企业为例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1.某某企业CEO薪酬机制对国内经理人激励制度的启示

2.营利与非营利组织中人力资源规划实践的差异比较思考——来自上海某某企业的经验证据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培训风险及规避机制研究——以某某公司为例 4.上海某某公司绩效管理研究

5.对某某集团外来劳务工用工现状的分析 6.某某公司激励机制分析与研究

7.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探讨

8.论某某公司派遣制员工管理中的问题、原因和对策 9.浅谈某某企业的人力资源外包(HRO)

10.上海某某公司高技能人才“N+Y”评价体系的应用 11.浅谈企业重组对某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利与弊

三、物流管理专业

1.JIT采购模式在某某公司运作策略分析和优化 2.某某公司发展现代物流的SWOT模型研究

3.浅析江阴某某公司仓库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4.论某某公司的供应链采购管理研究 5.浅谈某超市存货管理

四、工程管理专业

1.银川公路养护事业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研究

2.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其改进策略研究——以某项目为例 3.住宅中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以某某市A项目为例 4.某某项目管理探讨

5.施工总承包项目风险与对策研究——以某项目为例 6.某某企业原料利用率分析和优化措施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篇5

1.如何运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2.化学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3.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化学史教育 4.如何让化学史走进中学课堂 5.怎样看待化学家的作用

6.中国炼丹术为何未发展成为科学化学的成因分析 7.现代美国化学研究领先地位的确立及其原因 8.信息时代的化学教育前景 9.关于化学发展的历史分期探讨 10.现代化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1.论中学历史教材中应增加科学史的份量的必要性

12.化学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3.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14.提高学生的化学自学能力 15.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6.略论在化学教学中如何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 17.略论课堂提问的设计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18.略论非智力因素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19.如何运用化学实验发展学生能力 20.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21.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转化为社会实践的途径 22.网络环境下的化学教学实践及思考 23.浅谈数学知识在化学教学和学习中的应用24.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25.加强实验教学 提高创新能力

26.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测量与评价研究

27.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种方法

28.化学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 29.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30.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化学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31.课堂“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32.论中学化学新教材的特点及教法 33.优化课堂设计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34.运用多媒体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5.在化学教学中倡导创新精神

36.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转化为社会实践的途径探索 37.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38.从教学理念更新到教学行为探索 39.环境教育与中学化学教学

40.浅谈中学化学计算题中数学知识的应用 41.我国农药使用现状及环境影响分析

42.浅谈我国中学教育模式与高考制度的关联性及利弊

43.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

44.中学生的早恋调查及分析 45.中学厌学的家庭、社会原因分析 46.义务教育阶段对辍学生的对策研究

47.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兴趣 48.如何提高中学生化学实验的动手能力 49.“研究性学习”在化学教育中的实践 50.农村沼气的开发利用研究

51.浅议大气臭氧层破坏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52.浅议温室效应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53.浅谈村、镇建设的规划与耕地保护 54.浅议化学兴趣(提高)班教学的组织与实践 55.乡村化学教材的编排与使用调查研究 56.“启发性教学”在化学教育中的实践 57.环境保护兴趣组的组织与实践

58.大气污染物(如粉尘)对农作物的影响调查与分析

59.浅谈乡村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60.农村饮用水水源调查及污染途径分析 61.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类型、课时分配与内容安排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规律

62.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化学实验技能培养的关系

63.化学学科前沿知识对中学化学内容的影响与渗透研究

64.中学化学、物理、生物内容的相互交叉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及内在规律

65.中学化学、物理、生物内容相互交叉的特点与教学规律

66.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与现有状况的协调性研究

67.中学化学实验室装备现代化的特点、要求与标准研究

68.中学化学教学模式的形成特点与实用推广价值研究

69.中学化学教学课外活动的选题特点与组织形式 70.中学化学教师自身素质特点与教学特点的相关性研究

71.化学电池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与光化学电池研制的可行性研究

72.一种地方资源与化工产品的开发研究 73.一种固体废弃物化学处理新方法研究 74.一种废气源的组成特点及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力研究

75.农用化学品对耕地品质的影响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

76.化学原理在一种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77.一种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

78.室内装修材料种类与化学污染指数的关系 79.一种新型冷冻剂的开发与研究

80.量子概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现 81.立体效应对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82.有机化学中的溶剂效应 83.有机反应历程的教与学

84.芳环上取代基分类方法的探讨—取代基中心原子的氧化数与取代基类型

85.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实施办法 86.中学生化学学习方法的调查与研究 87.化学教学与能力培养

88.农村中学化学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89.中学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师素质要求的调查与研究

90.中等教育对师范专业学生能力要求调查与研究 91.中学有机化学教与学研究 92.烯烃亲电加成反应方向的研究 93.软硬酸碱原理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研究 94.有机化学中消除反应与亲核取代反应的竞争研究

95.中学生化学学习动因调查分析 96.化学教学与环保教育 97.中学课程改革调查与研究

98.现阶段中学化学教材在农村中学的适应性调查与研究

99.中学化学教学的调查与研究

101.素质教育中化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102.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0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化学教学的好处。104.当前学生的特点与班主任工作。105.怎样才能用好化学新教材。

106.用教育统计方法分析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107.素质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108.用多媒体上课的利和弊。109.传统教育方式的利和弊。110.怎样才算是一位好的化学教师。111.设计几种“物质的量”一节新课引入方式。112.设计几个利用废弃物做的演示实验。113.设计一次研究性课的教案。114.目前师生关系的现状。

115.目前中学老师对教育现状的看法。

116.当前中学研究性课开设情况和存在问题。117.如何利用化学教学培养学生能力。118.化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19.学生的能力与所具有的知识的关系。120.远程教育的利和弊。

121.现行中学化学教材在城乡中学的适应性调查与研究

122.“研究性学习”走进化学教学的研究

123.“教本教材”(化学)的编写、使用调查与研究 12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查与研究 125.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调查与分析 126.中学生化学学习方法调查与分析

127.化学教学中因陋就简使用替代器具实验的调查与研究

128.基础教育对师范专业(化学)学生能力要求的调查

129.初中化学《酸、碱、盐》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130.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131.高中化学《碱金属》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132.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133.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134.高中化学《烃的衍生物》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135.氧气的制取实验研究

136.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微型实验研究 137.关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评价的研究

138.采用多媒体模拟实验的研究化学教育

139.论中学化学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140.论中学化学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141.论中学化学教育中的态度问题 142.论中学化学教育中的价值问题 143.论中学化学教育中的德育问题 144.论化学美与化学美育 145.论中学化学教育中的美育问题 146.论中学班主任工作与美育 147.论中学化学教师的审美素质

148.合作学习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案例初探 149.合作学习的案例设计与实施初探 150.绿色化学实验的设计 151.STS化学新实验的设计

152.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策略的案例初探 153.档案袋评价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初探 154.在化学教学中进行STS教育的案例初探 155.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案例初探 156.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案例初探 157.探究学习的案例设计与实施初探 158.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教育 159.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

160.试论环保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161.餐桌上的污染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162.试论绿色消费与可持续发展 163.可持续消费与可持续生产

164.试论妇女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165.我省(区,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166.我国的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控制对策研究 167.试论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条件,机理,危害及防治措施

168.国内环境化学教材比较研究 169.三峡库区水质检测的研究 170.如何激发对化学的研究兴趣 171.关于化学实验的研究

172.通过化学教育加强对差生的培养 173.化学教育与化学奥赛

174.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研究 175.县(区)矿藏概况及开发设想

176.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案例初探 177.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 178.化学实验中的环境教育 179.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教 180.化学课程成绩评定方法的研究

181.地区市民环境及环境保护意识的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分析

182.地区市民生活化学用品消费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分析

183.中学化学教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184.本地区人民营养状况调查及建议

185.XX地区(你的家乡)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 186.化学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

187.《化学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188.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与中学化学教学的关系 189.《化学与社会》的相关知识与中学化学奥赛辅导

190.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与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探究

191.现代材料中的化学知识与中学化学教学 192.《化学与社会》的相关知识与中学素质教育 193.中学化学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194.中学化学教学中新教学价值观的构建 195.高等师范院校化学课程结构的改革构想 196.关于大学化学课程国际化改革的思考 197.中学化学教学中探究学习初探 198.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研究 199.如何提高化学教师自身的审美素质 200.课堂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非语言传播作用

201.中学化学实验废液的处理与回收利用 202.中学化学的审美化教学教师的语言美 203.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逻辑美 204.物理化学中的辩证法

205.试论: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学科 206.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策略的案例初探 207.探究学习的案例设计与实施初探 208.化学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

209.中学化学教学中探究学习初探 210.探究学习与化学教学

211.论高中有机化学章节间的结构联系 212.论高中有机化学的教学方法 213.论高中有机化学的课外辅导方法 214.中学环境道德教育初探 215.中学环境法制教育初探 216.中学化学学生“创新”教育初探 217.中学生化学学习策略研究 218.中学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219.中学有机化学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20.中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21.中学有机化学“结构——性质”的审美化教学研究

222.中学有机化学审美化教学模式探讨 223.中学有机化学导论课教学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24.中学有机化学的多媒体教学探索

225.中学“研究性学习课”辅导与有机化学实验的自我设计研究

226.中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与有机化学理论的拓展研究

227.中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与有机化学实验的设计研究

228.污染中有机污染物的调查及处理 229.海洋生态中有机物的地位,作用和治理 230.中学有机化学教学中反应机理的教法研究 231.中学有机化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232.试论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33.试论物理化学知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34.电子废物处理对策研究 235.环境激素的危害及研究现状

236.试论中学加强环境化学知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37.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教育 238.刍议环境材料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39.试论我国的酸雨问题及防治对策 240.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知识教育 241.绿色化学与全球经济

242.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学情景设计(设计一堂课)243.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研究 244.化学美与中学化学

245.试论中学化学教育中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246.在中学教育中怎样处理好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培养关系

军校本科毕业设计选题改革研究 篇6

关键词:毕业设计,选题改革,选题重点,选题程序

一、前言

军队院校工学类的本科学生毕业设计除了满足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外, 还要突出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毕业设计的选题要更加贴近部队的训法、战法及新装备运用;二是毕业设计的组织应该与毕业综合演练设置的科目结合起来;三是毕业设计的成果要突出战术演练、红蓝军对抗、新装备应用、新战法探索;四是通过毕业设计, 学生要提高军事工程素养、装备技术使用、遂行保障任务等能力。

本文首先分析当前毕业设计选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然后阐述了毕业设计选题的5个重点, 最后对毕业设计选题的程序进行了剖析, 以便使指导教师更好地把握毕业设计的选题重点、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当前毕业设计选题存在问题

合训学生毕业设计选题, 是关系到毕业设计全过程的关键之一。题目是指导教师拟定, 论文是毕业学生完成。目前大部分的毕业设计选题已经体现了“一人一题、真题实做”, 但由于指导教员的知识结构有限、与部队训练接触联系有限、新装备技术性能掌握有限等原因, 选题存在“翻炒陈饭、背景假旧、意识落后”等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题目太大。军校本科的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 还要毕业考核、毕业实践、综合演练等。运用10~12周的时间进行毕业设计, 如果题目太大, 使得学生不知如何入手, 尤其是哪些总体综述性的、总体设计性的、技术发展性的题目, 难以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相应成果, 也难以达到毕业设计的课程目标和人才培养要求。

2.题目太小。相反, 有的毕业设计题目太小, 仅仅是每个工程中的细枝末节, 或者也不是典型的问题, 这样的题目给学生, 起不到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本专业的总体也把握不足, 难以对四年本科所学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及综合运用。

3.题目重复。有的指导教师, 将前几年已经指导过的题目反复拿出来, 这样做教师的工作量较少, 其毕业设计大体思路、成果形式以及参考资料等都是现有的, 但是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得到以往同类课题的毕业设计论文, 另一方面多年使用同一题目, 教师培养了惰性, 设计内容也容易老化陈旧。

4.题目太假。这种题目脱离实际, 没有理论基础, 没有运用领域, 或者完全是天方夜谭, 一般是没有经验的青年教师拟定的题目。因为工学的本科学生所进行的毕业设计, 必须是理论联系实际, 应该针对工程保障中的某个任务, 通过毕业设计的设计研究来解决某个工程实际问题, 同时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5.多人一题。有的指导教师为了省事, 将某个工程实际问题划分成多个方案, 题目类似, 用方案一、方案二等进行区分, 此类题目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选择时不知道采用什么技术, 形成什么方案, 而在随后的毕业设计过程中内容和技术容易混淆, 因此在拟定题目时, 可以加以进一步的描述, 例如“某桥简支混凝土梁加固方案”、“某桥连续梁加固方案”、“某桥钢梁加固方案”等, 使得选题学生在从题目上就可以加以区分。

三、毕业设计选题重点

毕业设计题材来源广泛, 涉及学科方方面面, 各指导教师应要树立“姓军为战”的意识, 可依据毕业设计选题范围指南, 结合部队需求、科研课题设置选题, 真题真做, 题目力争源于军事理论研究创新、部队战备训练实践、武器装备研发运用。选题要着重体现以下要求:一是突出专业性, 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 能够锻炼学员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 体现理论和现实意义;二是突出实践性, 鼓励与部队、科研院所等外单位联合拟定毕业设计课题, 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三是突出创新性, 毕业设计成果要体现新看法、新见解、新观点, 体现思想性和价值成果, 避免空洞泛泛;四是突出可行性, 课题的口径难度和工作量要适合军队院桥本科学生的特点, 适度从难从严, 切实使学员经受科学技术综合训练的淬火提升。具体说来, 选题应围绕以下5个重点:

1.选题应结合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毕业设计的选题, 要结合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进行, 要做好这个工作, 建议采用“双导师”制, 来自部队的导师提出有关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需求, 协助进行指标论证、战术推演、综合应用、关键技术等步骤指导;校内导师按照选题具体指导毕业设计, 掌控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完成毕业设计成果。

2.选题应结合新装备技术运用。我军工程保障装备及技术不断发展, 军校所毕业的学生是部队基层干部, 也是这些新装备新技术运用的主力和骨干, 因此道路桥梁与渡河濒海工程专业的学生围绕支援桥、重型舟桥、自行舟桥、冲击桥、机械化路面、伴随桥等新装备, 开展技术运用、作战使用、组织指挥、综合运用、技术保障、创新革新等, 将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掌握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新装备新技术结合起来, 便于更好地掌握新装备新技术。

3.选题应结合毕业后工作岗位的需求。指导教师与学生通过课程实习、毕业实习、部队锻炼、用人单位调研等, 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的岗位需求, 并围绕岗位任职的相关工作, 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毕业设计课题, 这样的题目将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工作, 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的工作要求, 提前做到与工作岗位进行接轨, 便于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开展工作。

4.选题应结合毕业综合演练科目。军校最后一年进行的综合演练是带有战术背景下的装备技术运用, 例如工程保障系列主要围绕机动工程、反机动工程、生存工程等保障任务, 在机动工程保障中开设门桥渡口、架设浮桥、军用桥梁架设应用、急造军路构筑、软滩地克服、渡口桥梁伪装、战场工程侦察等科目, 而毕业设计完全可以依托综合演练的科目设置选题, 将毕业设计与综合演练结合起来, 毕业设计解决综合演练的问题, 而综合演练来检验毕业设计的成果。

5.选题应结合非战争军事行动技术难点。近年来,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艰巨。非战争军事行动主要包括反恐维稳、维护权益、安保警戒、国际维和、国际救援等。例如2008年冰雪灾害、5·12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 往往事发突然、发展迅速、影响巨大, 而且伴有大量连锁反应或次生灾害, 出现十分复杂多变的局面。通常负有“迅速控制事态、抢救生命财产、维护政局稳定”的使命。而开展桥梁加固、道路抢建、渡口开设、浮桥架设等是部队抢险救灾的首要任务, 毕业设计结合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技术问题开展, 有助于提高毕业学生执行应急工程保障的能力。

四、毕业设计选题程序

毕业设计选题还要加强过程管理, 摒弃以往“指导教师出题, 学生埋头设计”的现象, 而要按范围指南出题、教务机关组织审查、修改完善后发布, 学生双向选题、学生开题这样一个过程, 以使选题质量更高。

1.下达毕业设计任务及设计范围指南。毕业设计开始前约一个月, 根据学生人数、专业分布以及指导教师的情况, 机关对各教研室下达毕业设计任务, 同时附毕业设计范围指南。该指南是机关组织专家针对当前毕业设计的要求, 以及上述毕业设计选题的5个重点拟制的, 包括装备运用类、技术创新类、技术或装备拓展类等大类。各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确定课题, 可以根据装备型号选取, 可以在题目中加入战场环境, 可以在题目中加入训法、战法的内容, 可以根据论文具体内容加入技术创新的内容方法确定选题。

2.指导教师拟定题目, 机关组织审查。分配给指导教师的学生数量, 向高职教师倾斜、向科研项目多的导师倾斜、向往年指导优秀毕业设计的导师倾斜, 一般按照学生数与题目数1:1.2的比例拟定题目, 并同时撰写课题的意义、主要内容、成果形式等, 学校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审查, 并将审查意见返回指导教师进一步修改完善。

3.发布题目, 学生和教师双向选择。毕业设计开始前两周左右, 根据教务机关的要求,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选择课题, 在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时, 可以与指导教师联系, 询问课题基本情况, 也可以在校园网上查询教师指导以往学生毕业设计的情况。一般助教不独立承担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可协助指导;讲师、副教授、教授指导的学生数量分别为2~3人、3~4人、4~5人为宜。

4.毕业设计开题。毕业设计开始时, 组织毕业设计开题, 学生从对毕业设计课题的理解和认识、毕业设计课题的资料收集及各项工作的准备情况、总体方案、主要步骤、难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课题进度安排、毕业设计成果要达到的指标参数等方面进行汇报, 指导教员给出具体意见, 开题考核小组考查学生对毕业设计课题的理解程度, 如果达不到要求则重新开题或者更换题目。题目一旦确定就不再随意更换, 一定要更换, 则需进行开题汇报, 通过审查才行。

五、总结

军队院校的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是对四年来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 通过毕业设计, 培养学生是培养学员知识综合运用、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对学员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核与检验。而毕业设计选题工作是整个毕业设计开始和关键, 将影响毕业设计的顺利进展和质量, 当然选题结束后, 指导教师还要加强指导, 制定毕业设计总体计划和周计划, 开展毕业实践和试验, 加强中期检查, 督促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做好毕业答辩准备等工作, 以便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叶朝良, 韩现民, 孙明磊.关于毕业设计选题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51) :89-90.

会计毕业论文选题方向参考 篇7

一、会计部分 46.企业货币资金的管理 1.关于会计理论结构的探讨 47.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探析

2.关于会计管理体制的研究 48.企业资金短缺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3.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思考(可任选一个准则 49.企业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探讨)50.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决策与分析

4.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 5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5.试论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核算与报告 52.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的探讨 53.企业资产管理能力分析

7.建立我国金融工具会计的探讨 54.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8.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56.浅议企业财务报告分析 9.论会计政策的变更 57.刍议企业会计假设 10.关于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的探讨 58.资产负债表的实践应用分析 13.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14.关于会计管理体制的研究

二、财务管理部分

15.论所得税会计的若干理论问题

16.关于或有事项的研究 1.现金流量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 17.试论会计学科体系的构建 2.现金流量对企业筹资决策的影响 18.关于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的思考 3.投资基金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9.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 4.建立和谐企业财务关系的探讨 20.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 5.公司资本运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1.关于会计管理体制的探讨 6.我国风险投资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2.关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 7.股权激励存在问题与对策 23.关于合并会计报表问题 8.关于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 24.企业并购会计 9.多维财务目标研究 25.债务重组会计 10.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和相关者 26.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经济后果 利益最大化的关系

27.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 11.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研究

28.试论会计信息的公开制度 12.完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对策分析

29.试论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 13.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成因分析

30.试论会计报告披露的范围 14.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 31.试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5.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的配套保障体系研 32.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 究 33.关于期货会计的探讨 16.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新思路 34.试论会计环境的建设 17.股票定价策略 35.非货币交易会计问题 18.企业融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36.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19.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流向分析

37.资产减值会计问题 20.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分析

38.试论的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 21.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分析

39.关于无形资产会计问题 22.中小企业筹资问题研究

40.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方法 23.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及国际借鉴

41.股票期权会计处理 24.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决定因素研究

25.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分析 67.企业违约的经济学分析 26.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研68.我国商业银行企业信用评级系统存在问题及究 改进建议 27.资本结构及其优化问题的探讨 69.企业信用及其制度模式探讨 28.资本结构优化理论相关问题探讨 70.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与治理 29.关于经营杠杆效应的分析 71.中小企业信用担保 30.资金成本在财务决策中的应用探讨 72.信用风险定价方法与模型研究 31.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3.信用风险模型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32.企业财务控制探讨 74.信用评级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33.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75.信用评级过程中风险的衍生分析 34.财务风险的分析与规避 76.信用衍生工具及其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35.关于财务风险衡量方法的思考 77.业绩评价历史演进与未来展望 36.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问题 78.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中的非财务分析 37.财务机制相关问题探讨 79.中小企业信用问题治理研究 38.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研究 80.关于企业信用管理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39.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选择问题探讨 81.关于企业信用体系的研究 40.股利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82.建立基于企业价值的信用评级体系 41.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理论及实践分析 83.中国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评价研究 42.股利政策的比较与选择 84.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研究 43.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选择 85.财务失败与预警机制问题的探讨 44.上市公司股份回购问题探讨 86.财务欺诈的防范与治理 45.关于我国管理者收购(MBO)问题的探讨 87.财务欺诈的识别技术研究 46.上市公司MBO前后绩效变化实证分析 88.财务失败预警体系研究 47.中国上市公司MBO现象的理论分析 89.利润操纵与财务预警

48.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的思考 90.如何建立、完善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 49.股权分置下的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研究 91.财务舞弊案件分析及其启示 50.股权分置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 92.企业利润操纵现象与对策问题研究 51.股权分置改革之我见 93.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52.股权分置中的股票定价问题探讨 94.试论公司财务管理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的53.上市公司股权分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用 54.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问题探析 95.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制度背景及行为研55.国有资本产权交易定价机制研究 究 56.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与利用 96.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信息披露 57.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的方式研究 97.公司治理、财务治理与管理控制 58.关于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的思考 98.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理论、经验与实践 59.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问题与对策 99.试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60.基于投资者角度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的对策 61.经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研100.财务预警机制的研究 究 101.财务操纵案例剖析 62.内部管理业绩评价:指标、标准与方法 102.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 63.关于经营者业绩评价问题的探讨 103.盈余操纵的动机及规制 64.企业财务预警管理研究 104.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65.企业经营诚信缺失的经济学分析 105.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财务监督问题 66.略论企业诚信评价体系的建立 106.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107.国有企业改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 149.跨国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108.企业购并的动因与形式 150.论财务报告分析 109.企业并购的财务效益分析 151.论会计报表分析的现状及其发展 110.企业并购价值创造的衡量与管理 152.某些财务比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111.企业并购融资问题研究 153.内部报告分析研究 112.企业并购中相关财务问题 154.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113.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相关问题研究 155.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缺点分析及改进114.论网络经济下的财务管理 建议 115.金融工具创新下的财务问题研究 156.企业集团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116.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157.企业经营绩效综合评价问题研究 117.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58.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筑与应用 118.会计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效率的关系研究 159.企业收益质量及其评价体系

119.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探讨 16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局限性与改进 120.企业价值评估与价值增值研究 161.如何建立××行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21.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

162.如何利用现金流量信息进行财务分析 122.企业价值评估有关问题探讨 163.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分析

123.公司价值的衡量因素研究 164.上市公司财务灵活性分析 124.公司价值的驱动因素研究 165.上市公司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及其应用 125.公司价值评估与价值管理 166.上市公司业绩评价分析 126.公司估价方法研究 167.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 127.投资者保护与公司价值相关性分析 168.上市公司综合业绩分析研究 128.我国古代财务管理思想研究 169.试论财务分析方法的创新 129.国内财务公司的发展现状与未来瞻望 170.试论财务分析与会计分析 130.监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完善 171.试论杜邦财务指标体系的局限及其改进 131.内部控制、会计控制、财务控制、管理控制172.试论企业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关系探析 173.试论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体系 132.财务报表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及解决思路 174.谈财务分析发展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133.财务比率在内部控制中的运用 175.提高财务分析效用的探讨 134.财务分析对证券市场企业价值的评价 176.同行业会计报表分析初探 135.财务分析方法研究 177.我国企业重组的财务分析 136.财务分析理论的中西方比较 178.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财务分析 137.单步式利润表与多步式利润表比较研究 179.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与优化 138.对××公司财务信息分析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180.现金流量表的管理功能 139.对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问题的探讨 181.现金流量财务指标体系的构建 140.分部报告的分析与利用 182.现行财务分析的缺陷与完善 141.公司可持续盈利(发展)能力的系统建立(指标体系)

三、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部分 142.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43.关于我国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研究 1.变动成本法的应用探讨 144.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现状分析 2.论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与原则 145.会计变更对利润表影响分析 3.投资决策分析方法比较 146.会计变更对资产负债表影响分析 4.管理会计师及其职业道德探讨 147.会计政策变更的动机与手段研究 5.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与方法 148.价值型投资分析在我国证券投资中的应用 6.论成本的经济实质

7.关于ABC法的应用 26. 论企业内部审计建设 8.责任会计的应用 27. 独立审计准则研究(可选一个准则进行研究)

9.关于投资项目决策的可行性分析 10.标准成本的制定与应用

五、会计电算化部分 11.战略管理会计应用 12.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与应用 1.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分析与设计 13.关于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2.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容错性及可操作性问题 14.关于敏感性分析方法的探讨 3.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的子系统划分研究 15.企业成本控制与分析 4.会计电算化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6.现代工业的特点及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 5.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 17.成本信息失真的原因及财务危害 6.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 18.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7.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9.谈谈企业的成本管理 8.网络会计应用研究 20.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 9.对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审计 21.预算管理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 22.刍议企业成本控制

四、审计与会计制度设计部分

1. 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的探讨 2. 论市场经济下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3. 论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与作用 4. 论审计目标与审计证据的获取 5. 论审计与经济监督系统 6. 论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健全与发展 7. 论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8. 论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9. 论审计执法与处罚力度的强化 10. 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11. 企业对外担保内部会计制度构建 12. 论经济效益审计 13. 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14. 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 15. 论会计报表及附注的设计 16. 独立审计风险问题探讨 17. 对资产评估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18. 审计工作策略探讨 19. 论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制度基础审计探讨)20. 论审计方式方法体系的完善 21. 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 22. 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设计类专业毕业参考选题 篇8

毕业论文课题:

1、招贴设计研究:

①广告的定位问题研究

②招贴设计创意思维研究

③招贴画的艺术性与功能性的研究

④招贴画的设计元素研究(构图、色彩、文字、图形、版式、装饰性的点线面、标志、标识)

2、书籍装祯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①书籍装祯新型结构探索研究

②书籍装祯设计中的内容与形式和谐关系的探索研究

③读者类群的分析与书籍装祯设计的定位研究

④插图相关问题的研究

⑤书籍装祯设计材料的探索与研究

⑥影响书籍传播推广的设计因素研究

⑦民族图书设计的探索研究

3、包装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①包装设计中的材料探索与研究

②包装设计中的结构探索与研究

③包装设计中内外包装的和谐关系的探索与研究

④包装设计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的探索与研究

⑤包装设计中不同产品的消费群定位分析研究

⑥包装设计中的民族性、地域性的探索与研究

4、VI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①企业标志设计与企业精神的探讨与研究

②企业标志设计造型的探讨与研究

③企业标志设计的民族性的探讨与研究

④企业标志设计色彩的探讨与研究

⑤企业标准图形设计与受众层面的探讨与研究

⑥标准色与标识与企业精神、视觉冲击力的探讨与研究

5、展示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①展示空间造型的探讨与研究

②展示空间的设计与受众层面的关系的研究

③展示设计中材料、色彩、灯光、音响等元素的探讨与研究

④展示设计中空间功能分类及空间分析与探讨与研究

6、室内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①设计哲学与现代室内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②室内色彩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③室内空间设计与材料运用相关问题研究

④室内空间设计与光环境相关问题研究

⑤室内光环境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⑥室内绿化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敦煌艺术中的彩塑

赖少其对安徽版画艺术的贡献

“中”为“洋”用,中国美术对西方绘画的影响

中国新兴版画的政治性

中国陶瓷艺术图案的审美特色

网络时代的美术教学利弊

对新徽派版画的研究

论色彩的社会作用

论包装设计的视觉流程

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信息传播与质量探索

浅谈包装设计的文化观

浅谈广告策划的创新

标志设计的创意和内涵

论品牌视觉VIS设计

论居室装饰风格设计与色彩运用

文字创意与平面设计

装饰造型在艺术设计中的功能性研究

论标志设计的形式要素

平面设计中图形创意的重要性

浅析艺术设计中形式法则的作用

浅谈设计中的色彩人性化处理

论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体现及意蕴

民族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视觉传达设计在企业信息传输中的作用

论动画设计的模仿与原创

现代室内设计的照明与色彩的关系

现代室内设计中的构成因素

室内设计与空间环境

论材料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徽州建筑装饰的实用性与装饰性

重装饰轻装修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我国现代设计思维的影响

中囯动画设计的未来与发展

室内设计中家具创意设计初探

毕业论文 论商业插画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毕业论文 论广告设计中的色彩应用

毕业论文 论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中国传统绘画的应用与借鉴毕业论文 论书法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毕业论文 论平面广告设计中文字与图形的关系

毕业论文 论包装设计中的文字设计

毕业论文 论个性化的品牌形象包装设计

毕业论文 论平面广告设计的简约之美

毕业论文 论日本包装设计的特色及其产生原因

毕业论文 论现代消费心理与包装设计

毕业论文 展示设计中情感定位研究

毕业论文 对工业造型设计中人文关怀的探析

毕业论文 浅析“徽文化”对徽派建筑的影响

毕业论文 初探设计中传统纹样的时尚把握

毕业论文 浅谈艺术设计中的人格化

毕业论文 试论字体设计的新意向

毕业论文 浅谈平面设计中“网格”与“秩序”的关系

毕业论文 构成主义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毕业论文 论视觉发展在艺术设计中重要性

毕业论文 试论网格设计与国际主义的形成毕业论文 试论述艺术中的仪式化手势与表述

毕业论文 浅谈汉字字体图形化设计的造型特点

毕业论文 浅谈正负形在标志图形设计中的运用

毕业论文 浅谈现代居室壁饰设计的新趋式

毕业论文 浅谈平面设计中视觉语言的本土化

毕业论文 试析现代商业插画创意与表现的流行方法

毕业论文 浅谈中国传统绘画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毕业论文 浅谈品牌命名与品牌视觉化设计的关系

毕业论文 浅谈标志设计的汉字造型倾向

毕业论文 浅谈当前图案设计的审美趋向与造型特点

毕业论文 浅谈设计教学与实践的融合四、艺术设计选题

6、岳阳银针鱼包装设计

7、平江特产包装设计

8、女性化妆品包装设计

9、食品公司包装设计

10、新贵族——特仑苏纯奶包装设计

11、华天大酒店餐具外包装设计

12、体育类主题招贴设计(如奥运会、世界杯、CBA、等)

13、文化类主题招贴设计

14、时尚类主题招贴设计

15、耐克等品牌招贴广告设计

16、环保公益广告招贴

17、民族文化的招贴设计

18、“常州印象”系列招贴设计

19、“龙城印象”系列招贴设计

20、广告插图设计

21、包装插图设计

22、某一固定作品书籍插图设计

23、文学类书籍装帧设计

24、儿童类书籍装帧设计

25、科技类书籍装帧设计

26、期刊类书籍装帧设计

27、以十二生肖为雏形作一套邮品设计

28、企业CI设计

29、湖南民族职业学院CI设计

30、特色空间设计

31、三居室设计

32、商场展示设计

33、专卖店设计

34、办公空间设计

35、茶馆、酒吧或其它公共娱乐空间设计

36、餐饮空间设计

留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篇9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它既可以提供给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总结和综合应用机会,从而达到锻炼和培养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又为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的实际操作应用提供良好开端,为其从学校走上社会的关键时刻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但是,随着高校扩招导致生源质量的下降及就业双选会的前移,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学习投入呈明显下降趋势,已严重影响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势在必行。

1 影响毕业设计中学生学习投入的因素

心理学认为,一般学习投入是一种与学习、科研和就业相关的、持久的、积极的、完满的情感和认知的心理状态,它以活力、奉献和专注为三个核心维度[1]。活力是指具有出众的精力与韧性,愿意在自己的学习上付出努力,不容易疲倦,面对困难时具有容忍力等。奉献是指一种对于学习的强烈的卷入,学习意义的肯定及强烈的热情,以及自豪和鼓舞的感觉。而专注则是一种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的愉悦的状态,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不愿意从学习中脱离出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为学生就业前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学生对此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由于目前存在的诸如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及管理层面等问题[2],使本科毕业设计中学生学习投入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学习投入不足,是学生对毕业设计这一事件的心理认知受到干扰和影响,不能产生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本科毕业设计的选题

学生通过近四年的本科学习,对毕业设计(论文)充满好奇和期待,希望自己能选一个自己感兴趣或对自己将来有益的题目。但目前本科毕业设计基本为传统选题,即教师出题,学生选择。在毕业设计选题这一环节,教师很少顾及学生的考虑和感受。大部分有科研项目的教师把科研项目研究内容的一部分作为毕业设计题目;有些教师则以现有的实验设备或原先“陈旧”的题目修改后进行出题。因此,每一届本科毕业设计,尽管表面上看为双向选择,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但实际上除极少数学生能选上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外,大部分学生不得不接受自己不感兴趣或与就业无关的题目。毕业设计选题时经常出现几个学生争抢一个题目或要求更换题目的现象也说明了学生内心的渴望与无奈。这种“老师出题目,学生选做作业”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奉献”和“专注”程度严重下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受到挫伤。

1.2 就业压力

本科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及大范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学生找不到单位或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单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精力与时间的投入。一些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时还在联系就业单位、参加面试,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的“活力”再大,在毕业设计时也无法做到全身心的“奉献”和“专注”,搞毕业设计时心不在焉。另外,如果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就会对自己的能力和付出产生怀疑,出现学习倦怠从而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

1.3 个体的品质

学生的个体品质的差异在学习能力上表现为两极分化,个体品质好的学生,在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个体品质较差的学生,有的缺乏创新意识,有的学生在困难面前不思进取,还有部分学生尽管有学习的兴趣,却苦于基础知识太差难以较好地完成综合性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的个体品质不同,在本科毕业设计中的学习投入也就不同。

除此以外,师资力量、实验设备及毕业设计经费不足,教师水平不齐,教学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等也对学生学习投入的三个核心维度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的特殊性,选题成了毕业设计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投入的主要因素之一。

2 逆向选题的重要性

毕业设计逆向选题是与传统的选题(正向选题)相反的一种模式。逆向选题由学生出题,教师进行选择。根据行为科学理论[3],学生出自己喜欢的某类题目这一行为是由他(她)的动机或期望所支配,因此,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如果能满足学生对未来就业或兴趣需要的期望,学生的潜在能量就会被激发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投入就会大大增加。以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为例,有人希望通过毕业设计能更多的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将来能考公务员或进一步深造;有的人则希望学习一些与签约单位业务相关的知识,尽早适应工作环境;还有一些人希望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用于毕业后的创业或找到更理想的单位。如果毕业设计的选题与自己的奋斗目标接近,而且该学生对实现这一目标的期望值比较高,激励力量就比较大。反之,如果毕业设计的选题与自己的兴趣或奋斗目标相距较远,并对于完成毕业设计这一目标的价值并不认定,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激励力量就小。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从教育规律来看,因材施教,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教育成本最低,收到的教育效果最好。逆向选题命题建立在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目标价值认同及期望被满足的基础上,不同个体品质的学生其期望值都会提高,符合激励力量最大化原则,同时学生根据其兴趣选题,也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法则。因此,在毕业设计中采用逆向选题具有现实意义,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2.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习投入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使人对有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积极地探索,并带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向往心情。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事物产生了兴趣才会从内心激发出认知事物的原动力。如果学生对论题缺乏兴趣,存在被动应付心理,将很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个环节的任务。逆向选题可使学生选择那些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学有所得、学有所感的题材,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兴趣深厚,研究的欲望就强烈,内在的动力和工作热情就高,在毕业设计中的学习投入比例就会增加。

2.2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学生做自己喜欢的题目在某种意义上是需要和情感的体现,是学生经过不断思考后的结果,具体表现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高。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专注度高,容易在学习中产生新的联想,或进行知识的移植,做出新的比较,综合出新的成果;也易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能对新生事物持质疑的态度,“学从疑生,疑解则学成”,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毕业设计选题模式的改变,可唤醒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2.3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

逆向选题是通过学生健康心理作用影响的一种自我选择行为,它可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提供了较高的激励能量。毕业设计的特点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学习和研究。当毕业设计中碰到问题时,学生因兴趣或求知欲望会自觉的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和动手做各种试验;当一些问题解决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对学习意义的肯定及自豪和鼓舞的感觉,在反复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提高了独立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逆向选题,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各种需求,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 逆向选题的实践策略

本科毕业生设计逆向选题在200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开始后,一些高校就有所实践。原因是个别自主择业的学生希望教师帮助,指导其择业单位要求了解或研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但这种好的经验没有得到及时的总结和推广,主要原因:一是高校的扩招,教师指导毕业设计学生的数量由原先的1-3人增加到6-8人,使本来紧缺的师资力量变得更加薄弱。不同类型的选题,使许多教师感到心有余但力不从心;二是毕业设计经费不足,实验设备缺乏,使许多教师望山却步;三是部分教师习惯了原有毕业设计的模式,也积累了许多毕业设计的素材和经验,对逆向选题出现的新型题目由于实验条件或投入精力大等原因不愿意指导。这些问题成了制约毕业设计逆向选题的关键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3.1 采用科学的逆向选题方法

逆向选题尽管由学生提出,但要做好逆向选题的宣传工作,给学生有一个思想上的准备过程。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孕育过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先确定一个大的方向,然后鼓励学生通过一定的文献检索或深入生产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融入到自己的选题中。对于不能确定选题的学生,可允许学生只确定一个大的研究方向,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充分沟通后再确定选题。

3.2 选题的合理分类

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题目虽然五花八门,但由于学生受专业宣传和学习的影响,大部分选题会与专业相关,因此,合理地把选题进行分类十分重要。首先把与专业相关的课题根据本专业的研究方向进行分类,这样可以保证教师在选择时有较大的余地,避免因选择不同研究方向的选题造成精力分散,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对于超出专业范围的选题,如果学校允许,可以请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或与企业导师联合指导。

3.3 选题的提炼加工

选题涉及面宽、工作量太大,学生完成起来很困难。而选题太简单,不能达到毕业设计系统训练的目的。因此,对于学生的选题不但要进行提炼加工,而且在不偏离学生选题大方向的前提下,要对选题所隐含的工作量和研究内容要进行预测和设计,对不能达到毕业设计(论文)训练要求的题目进行适当修改,保证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接受到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等各种训练。

3.4 选题的延性拓展

对于超出专业的范围的选题要善于与这部分学生充分沟通,真正了解学生想要学习的知识及核心内容,通过选题的延性拓展,覆盖其兴趣的某一部分。如工科类对经济、贸易类感兴趣学生可以在毕业设计中增加概率统计、数据处理等知识训练,让学生感到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学到对自己将来有益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投入力度。

4 结束语

毕业设计中的逆向选题是教学改革的一种新的尝试与体验。除采用上述的策略外,还必须做好教师角色转换的宣传工作,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与时俱进,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毕业设计中逆向选题才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Schaufeli W B,Martinez I M,Marques-Pinto A,et al.Burnout and engagement in university students:A cross national study[J].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02,33(5):464-481.

[2]高明生.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02):51-53.

上一篇:晨读材料第一周下一篇:辽宁省军转干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