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期末测试题

2025-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三年级上期末测试题(精选7篇)

三年级上期末测试题 篇1

一、圈出听到的内容。(10%)

1)s x 2)p q 3)b d 4)i l 5)v w 6)m f

7)ar ri 8)map lamp 9)bag bike 10)windpw monkey

二、按听到的顺序给下列字母及单词编号。(9分)

1.f g h l i r a q

()()()()()()()()

2.queen snake pen rabbit tiger

()()()()()

三、选出你所听到的句子,将字母代号填在括号内。(5分)

()1.a.What‘s this? b.What’s that?

()2.a.I have a car.b.I have a kite.()3.a.This is a rope.b.Is this a rope?

()4.a.It‘s a yellow lamp.b.It’s a red lamp.()5.a.Is that a window? b.Is that a vase?

四、听音填入所缺字母。(5分)

1.r ler 2.melo.3.et 4.monke.5.ro e.五、听写字母及单词。(6分)

1.2.3.4.5.6.六、选出你听到的英文句子的中文。(5分)

()1.a.几点了? b.你叫什么名字?

()2.a.这是一架飞机。b.那是一支钢笔。

()3.a.我是一只蜜蜂。b.我有一只蜜蜂。

()4.a.我可以进来吗? b.我可以借你的钢笔吗?

()5.a.这是你的书包吗?是的。b.这是你的书包吗?不是的。

笔试部分:60%

一、按字母顺序写出 e ~ p 之间的字母。(12分)

三()班 姓名 学号 得分

二、写出前后相邻的字母。(8分)

1.f 2.g 3.b 4.r

5.j 6.o 7.w 8.x

三、比较下列字母是否含有相同音素,相同的打“√”,不同的打“×”。(8分)

1.b v()2.f h()3.k j()4.n l()

5.q w()6.r a()7.o q()8.s x()

四、按要求写出下列字母的笔划。(10分)

i(第一笔)d(第一笔)k(第一笔)t(第二笔)

x(第二笔)p(第一笔)m(第一笔)j(第二笔)

w(第一笔)f(第一笔)

五、填入所缺字母,组成单词,并译成中文。(10分)

z b s p k f l v s

()()()()()

c k b k b d t g

()()()()()

六、看中文写英文,看英文写中文。(8分)

玻璃杯 风筝 台灯 地图

fox car bee what

七、找出一个不属于同一类的词或字母,写在括号内。(4分)

1.()fox kite bee rabbit

2.()f h s m

3.()snake lamp bag pen

三年级上期末测试题 篇2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9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题。

美食传承与健康

《舌尖上的中国2》的第一集和第二集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各地的特色美食, 如徽州臭豆腐、陕西挂面等, 也展示了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徽州古法榨油。但是, 后者也随即遭到了批评, 因为徽州的古法榨油方法落后, 保质期短, 还可能会产生癌症诱变剂苯并芘。

能入选“舌尖中国”的美食有四个标准:一要健康, 二要真实, 三要相对日常, 四要解馋。所谓美味的真实, 又有两个标准, 一是好吃, 二是有传承。

对照这些标准, 徽州的古法榨油就有些不符合。因为, 如果经常食用古法榨取的油, 难免会对健康有害。食用油并非一种食品, 而是烹制食品不可或缺的原料, 因此, 更需要注意这种食材是否健康。好在经过多年的健康传播, 一些人已经知道这种古法榨出的油对健康不利, 而且现在公众消费的食用油也是经过精炼处理, 减少了烹调时的油溶烟雾 (其中包含多种致癌物, 如苯并芘和多环芳烃) , 从而把致癌的危险降低了许多。这集的导演陈磊表示, 之所以要表现古法榨油是为了表现祖先智慧的传承。

如同任何领域的传承一样, 美食中的传承代表了某种传统和智慧。但是, 传统也未必就是合理和健康的。经过现代实验科学的验证, 无论是国人的饮食还是国外的饮食, 都有很多传统食品与健康并不相符, 好吃和传承就会出现矛盾。

一般来说, 美味或好吃是一种食物能获得人们青睐并传承下来的第一个关口, 这在人的进化中已经得到验证。研究人员发现, 人们的体内都有一种苦味基因TAS2R16, 但是, 在中国人的身上这一基因表达得更充分, 因而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吻合。苦味基因的形成和充分表达在中国人身上大约是在5000-6000年前, 所以, 只要是苦味的食物, 人们就会排除掉, 以避免中毒, 而美味的食物才会被人们选择, 包括种植、培育、捕获和烹调。所以, 食物的美味的确是传承中第一位的要素。

但是, 好吃未必就有利于健康。虽然美味的食物大多有利于健康, 但却还有一些美味的食物并非如此。中国人的“冒死吃河豚”就是对美味与健康互相矛盾的一种经验解释。推而广之, 就美味食物的传承来看, 中国人的饮食也有很多被现代实验科学证明是不健康的。

比如, 鼻咽癌又被称为“广东癌”, 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是其中饮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现在, 研究人员发现, 尽管鼻咽癌的诱因有遗传、病毒和环境等因素, 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 鼻咽癌的发病与饮食制作和习惯有更大的关系。咸鱼粥是广东家庭在婴儿出生以后最常吃的食物, 意在唤起和培养婴儿的食欲, 并终生保持对美味的口感。但是, 长期吃咸鱼、咸菜等腌制咸食却容易诱发鼻咽癌, 因为咸鱼的制作方法导致了致癌物的产生。

广东沿海地区有一种待鱼变质、发胀、发臭以后加盐腌制的咸鱼, 这样的鱼含有大量亚硝胺类物质, 如亚硝胺, 是一种强致癌物, 能直接诱发癌症。可以看到, 咸鱼粥就是广东沿海地区的一种美味食物, 而且具有传承, 但是经过现代科学的验证却不利于健康。因此, 这样的美味和传统饮食方式就需要改变, 如此才有可能摘掉“广东癌”的帽子。

由于没有剧透, 不知道《舌尖上的中国2》还有多少类似徽州古法榨油的美味饮食。如果在剧中除了表现中国饮食的博大精深和深远的传承外, 能在科学上把关, 顺带进行健康饮食的科学传播, 意义会更大, 也会更好看。

(选自2014年4月30日长城网)

1.下列内容, 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徽州的古法榨油遭到了批评, 因为方法落后, 保质期短, 还可能会产生癌症诱变剂苯并芘。

B.徽州的古法榨油不太符合 “舌尖中国”的美食标准, 它不属于美食, 常食用对健康有害。

C.徽州的古法榨油能入选“舌尖中国”不是为了展示一种榨油技术, 而是为了表现祖先智慧的传承。

D.徽州的古法榨出的油由于没有经过精炼处理, 其中包含多种有毒有害物质, 食用对健康不利。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苦味基因的形成和充分表达在中国人身上是在5000-6000年前。

B.人们会主动排除掉苦味, 选择美味的食物, 食物的美味的确是传承中第一位的要素。

C.鼻咽癌的发病与饮食制作和习惯有更大的关系, 咸鱼等腌制品含有大量亚硝胺, 能直接诱发癌症。

D.广东家庭在婴儿出生以后最常吃的咸鱼粥, 意在唤起和培养婴儿的食欲, 并终生保持对美味的口感。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美食中的传承代表了某种传统和智慧。但是, 传统也未必就是合理和健康的, 好吃和传承需兼顾才可取。

B.美味或好吃是人们选择食物的首要标准,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 经历了从选择自然美食到人工制作美食的过程。

C.徽州的古法榨油和广东咸鱼属于传统美食, 但加工方式落后, 因而类似的美食加工方式需要及时改进。

D.此类节目除了要表现中国饮食的博大精深和深远的传承外, 还要能科学传播健康饮食, 这样一来, 节目才有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分)

(一) 文言文阅读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4~7题。

封常清, 蒲州猗氏人也。外祖教其读书, 多所历览。外祖死, 常清孤贫, 年三十馀, 未有名, 将军高仙芝为都知兵马使, 颇有材能, 每出军, 奏傔从三十馀人, 衣服鲜明。常清慨然发愤, 投牒请预。常清细瘦, 脚短而跛, 仙芝见其貌寝, 不纳。明日复至, 仙芝谢曰:“傔已足, 何庸复来!”常清怒曰:“慕公高义, 愿事鞭辔, 所以无媒而前, 何见拒之深乎?以貌取人, 恐失之子羽, 公其念之!”仙芝不得已, 补为傔。

会达奚部落背叛, 自黑山北向, 西趣碎叶。仙芝以二千骑追蹑。常清于幕中潜作捷书, 具言次舍井泉, 遇贼形势, 克获谋略, 事颇精审。仙芝所欲言, 无不周悉, 仙芝大骇异之。即用之, 遂知名。以功授叠州地戍主。仙芝每出征讨, 常令常清知留后事。常清有才学, 果决。知留后时, 仙芝委家事于郎将郑德诠, 其乳母子也, 威动军中。德诠见常清始贵, 素易之, 自后走马突常清而去。常清命左右密引德诠至庭中, 因杖死, 以面仆地曳出之。仙芝妻及乳母于门外号哭救之, 不得, 因以其状上仙芝。仙芝惊, 及见常清, 惮其公, 不敢让。常清亦不之谢。会大将有罪者, 又杀二人, 军中莫不股栗。常清性勤俭, 耐苦劳, 出军乘骡, 私厩才二马, 赏罚严明。

元宝末入朝, 时禄山已叛, 帝引见, 何方诛讨?常清见帝忧, 因大言:“太平斯久, 人不知战。”玄宗壮其言。翌日, 以常清为范阳节度, 乘驿赴东京, 募兵六万, 皆庸保市井之流。乃斫断河阳桥, 于东京为固守之备。十二月, 禄山渡河, 常清使骁骑拒之, 杀柘羯数十百人。贼大军继至, 常清退入上东门, 又战不利, 贼鼓而进, 杀掠人吏。常清又战于都亭驿, 不胜。退守宣仁门, 又败。乃语仙芝曰:“贼锐甚。难与争锋, 潼关无兵, 一夫奔突则京师危, 不如急守潼关。”仙芝从之。败书闻, 帝令边令诚以诏书至, 示之, 常清曰:“吾所以不死者, 不忍污国家节, 受戮贼手, 讨逆无效, 今死乃甘心。”又表言:“臣死后, 望陛下无轻此贼, 则社稷安。”是日临刑, 以表授令诚而死。人多哀之。

(取材于《新唐书·封常清传》)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

B.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

C.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

D.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左右”是多义词, 有方位“左边右边”之意, 有动词“支配”之意, 也有副词“反正”之意, 文中指跟随的人。

B.“牒”指用竹片制成的短简, 将短简编连在一起也称为牒。“投牒”在文中指呈递文书。

C.“子羽”是孔子弟子, 因为相貌和体型都不好看被孔子认为没有前途, 但其刻苦学习, 终成大器。文中借此典故希望高仙芝不要以貌取人。

D.“阙”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建筑。“阙下”即宫阙之下, 文中借指皇帝。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封常清出身贫苦, 相貌丑陋, 开始并不受赏识, 但他锲而不舍, 抓住时机写出一篇让高仙芝非常赏识的战报, 从而崭露头角。

B.封常清执法严明, 因郑德诠故意纵马冲击他的侍从, 就依法处死了他;后又斩杀两名犯罪的大将, 于是军中人都很怕他。

C.封常清大声向皇帝进言, 提出大的战略方针, 皇帝很赏识, 派他前往迎敌, 他到达洛阳后, 招募军队, 截断河阳桥据守。

D.封常清认为, 据守潼关, 能够守护京师长安, 自己虽可能被临阵逃脱的罪名杀死, 但也胜过死于敌手受辱。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慕公高义, 愿事鞭辔, 所以无媒而前, 何见拒之深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仙芝惊, 及见常清, 惮其公, 不敢让。常清亦不之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8~9题。

定西番

[唐]牛峤

紫塞月明千里, 金甲冷, 戍楼寒, 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 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 雪漫漫。

8.下阕写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整首词中抒发了哪些感慨?是如何抒发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名篇名句默写 (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 王维《使至塞上》借对塞上景物的描写, 以景喻人, 表达自己内心的孤寂伤感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2) 《送东阳马生序》中描写宋濂“同舍生”衣着华美的两句是“________, ________”。

(3) 苏轼《赤壁赋》中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诗人泛舟江上的两句是“________, ________”。

乙 选做题

请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 (4) 题。 (25分)

李斯拣了一条腐败狗

①李斯去牌友刘渊家打牌回来时在那边的小区里拣了一条狗, 一条似乎有着很纯血统的棕色沙皮狗。 李斯是开着新买的 “雪佛兰SPARK”迷你车去的, 那车正散发着高贵的皮革味道。那狗是在李斯开车门之际趁李斯毫无防备的时候, 从花丛中很敏捷地蹿出来钻进李斯爱车的, 怡然自得地趴在副驾驶座上, 一副死皮赖脸的模样。李斯先是吃了一惊, 继而试图赶那狗儿下车, 可那狗儿贪婪地嗅着车厢里浓重的皮革味道, 愣是不肯下车, 那眼神充满着哀怜与乞求, 那小小的尾巴使劲摇着, 一副谄媚的样子。

②刘渊接了李斯的电话赶紧下楼来, 说那是条人家的弃狗, 已经在小区里转悠一二天了。只要一见新车, 就拼命往里钻, 若是没车的人逮它, 它就发了狂地乱叫乱蹿。几个驾摩托、骑单车的牌友, 在一旁掇弄着李斯说:“这狗一定是条富贵人家的狗, 像我们这些没有轿车的主儿, 它还看不上呢!李斯你就带它回去吧, 你好歹也是有车有房奔小康的人, 没有一条贵气一点的宠狗, 还真缺点啥呢!”

③李斯想想也是, 家里妻子女儿早就嚷嚷着要养条有点品位的狗, 这沙皮狗, 虽然是条弃狗, 看上去还是挺体面的。李斯心一软, 也就把这人家的弃狗带回了家。

④女儿自然喜欢, 还专门为它起了个挺洋气的名字, 叫拉克。

⑤可拉克进了家, 李斯的妻子便发现这狗其实很特别, 骨子里有一种特别的贵气。洗澡, 它拼命挣着不愿洗盆浴, 犟着偏要洗上淋浴才舒坦, 况且近不得低档的洗涤品, 喷点普通的香水还老打喷嚏, 一换上名贵的香水, 它就跟你耍嗲。拉屎呢, 它自个会像模像样地蹲在抽水马桶上, 如是洗手间关着, 它宁可憋着满屋子转。睡觉呢, 不是软和的床毯或沙发巾, 它根本不睡。那吃呢, 更是让李斯他们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小店里买了便宜的香肠它嗅也不嗅, 那牛奶, 它也是尽挑口味可口的喝, 最气人的是, 自来水, 它是滴水不沾的, 就是纯净水, 它还挑着喝呢。那贵气、那娇气、那挑剔, 李斯自叹就是他们一家人加起来也没有它这般。它最大的本领就是能察言观色, 整天变着法子讨主人们的喜欢, 以至更宠它, 更怜它。

⑥于是, 李斯打电话给牌友刘渊, 问刘渊:“知道不, 这狗是谁家弃的, 咋这般贵气, 简直是腐败。”过了几天, 刘渊那里还真有了回话:“说你知道?!市里的那个权力挺大的头头和他太太一起被人告发了, 这狗原本是他太太的宠物, 平常时家里雇的人有一半时间就在伺候着这宝贝, 这么由着性子宠着, 不腐败才怪呢!”

⑦一听说这个, 李斯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想当年他和妻子想从北方工作的城市迁回老家来, 因为这位权力挺大的头头, 不知托了多少人, 求了多少情, 送了多少礼, 好不容易才把这天大的事给办成了。但李斯因此却倍觉得心里累得慌, 而眼下却收留着那贪婪人家的宠物, 心里更不是滋味。

⑧于是, 李斯跟妻子女儿商议说, 把那狗远远地送人吧。为了不再能看到它, 李斯开着车, 带着它到了郊外一处朋友的鱼塘, 骗下拉克。鱼塘上原本有几条草狗, 突然见到了这条陌生而贵气的狗便狂吠不止, 正当拉克不知所措的时候, 李斯蓦然上车启动, 而当拉克发觉自己再次被人遗弃时, 便发了疯似地跟着李斯的车, 凄厉地叫着拼命追赶。

⑨看着拉克孤立无助的可怜模样, 李斯几次心软, 想停下车来, 但一想起那贪得无厌的人, 心一横, 油门一加, 便驾车飞驶而去, 那再次被遗弃的拉克, 便在后视镜中渐渐缩小, 渐渐消失。

⑩李斯很快跟鱼塘的朋友打电话, 央他把拉克唤回鱼塘, 好生照料它。朋友告诉他, 那狗还在路边发呆, 凄凄地叫唤着, 那模样确实挺可怜的, 但狗毕竟是狗, 没人宠它照样能活着。

11半年过后, 李斯在鱼塘边的草棚附近, 见到了那条曾经被唤作拉克的沙皮狗。半年多来最大的改变, 便是不知是哪条草狗, 玷污了拉克高贵的血统, 而拉克竟然还为它生下了一群怪模怪样的小杂种。做了母亲的拉克, 神圣而又警觉, 它那鼓胀的奶头正任由着小杂种们的吸吮, 而为了护卫那些小杂种, 拉克完全是一副不容侵犯的样子。

12李斯见了, 不由得生出一份同情来, 叫了声“拉克”, 可对于曾经献媚以博一爱的他, 拉克现在竟是一副漠视的样子。李斯这才知道, 那狗早已淡忘了他, 早已淡忘了以前曾经贵气的生活习性, 看上去它早已不需要名贵的洗涤用品、香肠、牛奶和纯净水, 更不需要抽水马桶和柔软的被褥, 它已经回到它的同类当中, 它已不需向任何人献媚、乞求收留。而当李斯试图接近它, 试图对它有所亲近, 试图唤起它曾经有过的殷勤时, 拉克竟然冲他大声吠叫, 并护着其胯下的小杂种们, 并且越吠越凶, 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架势。直到李斯退到远得再也不可能对它们构成威胁的时候, 拉克才转为平静。

13李斯突然觉得, 拉克已经生活在属于自己的尊严当中, 早已不再需要奢侈、不再需要贵气、不再需要娇气, 甚至不需要因此而低三下四、死皮赖脸、竭尽谄媚之能事, 真正活出了狗的骨气。

(选自《金山》2007年第11期, 有删改)

(1)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 (5分)

A.作品中的这条狗被称为“腐败狗”, 有双重含义, 一方面是说这条狗娇气挑剔, 生活腐败;另一方面是映射这条狗的原主人生活腐败奢侈。这就使得小说的批判意味更加浓厚。

B.李斯抛弃这条狗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 这条狗的前主人是市里面一位权力挺大的头头, 而李斯收留着那贪婪人家的宠物, 心里不是滋味;其二, 养活这条狗花费太大, 给家里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C.当李斯在朋友的鱼塘再次看到拉克并试图接近它时, 它对李斯表现出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架势。此情节意在表明李斯是一个重感情的人。

D.作品详细描写了狗在李斯家里的生活习性, 这和半年后李斯又一次在朋友的鱼塘见到它时的情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外部的生存环境对狗的习性形成有重要影响。

E.这篇小说的语言风趣幽默, 情节跌宕起伏, 引人入胜。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条狗不平凡的经历, 以狗的命运来暗喻人的命运, 以此来突出小说讽刺和批判的主题。

(2) 作品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品以一条狗的经历作为叙事的中心,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作品的结尾, 拉克失去了奢侈的生活和贵族气质, 却得到了尊严和骨气。这是一种幸运还是不幸?请结合文章, 谈谈你的理解。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 (4) 题。 (25分)

三分侠义气, 一颗朴素心

唐琪

1月10日, 被网友称为“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

就在不久前的1月7日, 李小文刚刚获评“2014年感动师大人物”, 师大给了李小文这样的颁奖词:“当众声喧哗的网络将‘布鞋院士’的盛誉簇拥向你, 你却独盼这热潮退却, 安静地做一辈子风轻云淡的‘技术宅男’。梦也科研, 成就‘20世纪80年代世界遥感的三大贡献之一’的是你;酒里乾坤, 三杯两盏淡酒间与学生趣谈诗书武侠的, 也是你。还是那双布鞋——一点素心, 三分侠气, 伴你一蓑烟雨任平生!”

早年, 李小文到美国留学。当时除了学遥感, 他干得最多的事就是读小说。美国的图书馆是开放式的, 借多少都没限制, 他就每次都提着旅行袋去借书, 一次借一袋。他说, 当时最喜欢读金庸, 最喜欢《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 还觉得自己“在性格上还是有点像令狐冲的”。和他最喜欢的令狐冲一样, 李小文喜欢喝酒, 身上经常揣着酒壶。有媒体报道, 61岁时的他每天能喝一斤二锅头。

李小文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以前把酒当粮食, 后来喝伤了身体。李小文逝世后, 他的学生在他常去的科学网博客发文:恩师, 一路走好。在天堂, 您的身体再也不会阻止您喝酒了。

在科学研究方面, 李小文性格中的“固执”和“不跟风”糅杂起来, 是一种“不盲从”的态度。他敢挑战美国遥感界的权威声音, 提出遥感观测中“热点效应”更圆满的物理解释——1985年, 一篇题为《针叶林冠层的几何光学模型》的论文发表在美国《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汇刊》上。这篇论文一经发表就引起世界遥感科学界的极大震动, 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世界遥感的三大贡献之一”。该项研究成果还标志着当前国际遥感基础研究三大学派中“李—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诞生。当时他年仅38岁。

2005年, 李小文在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当所长, 白天在研究所上班, 晚上回师大做课题。学院晚上11 点关门, 李小文经常忙到很晚, 每次回来都要叫值班室帮忙开门。李小文去找系主任:“咱不是要办成国际一流大学吗?你在美国时, 看哪个国际一流大学晚上11点钟就把门锁了?”后来院里开会, 把钥匙分给了李小文一把, 再也不影响他忙到半夜了。

李小文曾接连承担两个大的国家项目, 作为其中的首席科学家, 忙到2011年, 最终累得生病住进了医院。

李小文为科研呕心沥血, 但在物质方面却要求得极少。

他有自己的一套金钱观, 认为钱的作用在本质上是“非线性和非单调性”的。对比较贫困的青年学生来说, 很少一点钱, 也许就能帮助他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或是拯救一条生命, 产生比较好的社会效益。

几年前, 李小文拿出李嘉诚基金会奖励自己的钱, 在母校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设立了 “李谦”奖助学金。李谦是李小文的长女。她出生时家里条件差, 营养不良, 出麻疹并发了肺炎, 不到2岁就去世了。对于这奖助学金, 李小文解释“自己有口酒喝, 就感觉进了‘非线性区’, 没什么负担, 就捐了”。

同事和学生们回忆, 这么多年不管冬夏, 李小文都穿布鞋, 甚至裤腿也会挽起来。据说李小文第一次到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报到, 就因为这身装束, 被门卫挡在了外面, 以为他是来推销的农民。

2014年, 李小文因为这个形象爆红网络。“貌不惊人, 盖世神功”——这是网友认为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扫地僧”的理由。

面对外界给他贴上的各种标签, 无论是武功盖世的“扫地僧”, 还是淡泊明志的 “五柳先生”, 李小文不作争辩, 但是也“不赞同”。他说:“有些说法都太拔高了。”

李小文爱写博客, 在博客里, 他自称“黄老邪”;在北师大, 他和所有学生都在一个QQ群里, 群的名字叫“桃花岛”。他经常在博客里发表对热点新闻的看法, 也会在遥感专业领域“和某某人掐一架”, 或摆个擂台分胜负。而这个“桃花岛”, 也成为学生和同行们答疑解惑的平台。

而今, “岛主”已去, 在李小文曾经活跃的科学网上, 热门博文几乎全是网友缅怀他的文章:“愿在天国继续把酒言欢, 一点素心, 三分侠气, 伴你一蓑烟雨任平生。”恐怕李小文更希望看到的, 是在他的“桃花岛”上, 学生和同行们在遥感江湖里继续快意驰骋吧!

(选自《中国教育报》, 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 (5分)

A.李小文之所以能爆红网络, 其主要原因是他“素衣布鞋”的装束, 其实大多数人对他在学术方面的成就和贡献知之甚少。

B.本文运用倒叙的手法, 详细叙述了 “布鞋院士”李小文的一生, 塑造了一个生活简朴、治学严谨、成果斐然的科学家形象, 令人肃然起敬。

C.李小文本人认为自己的性格有点像令狐冲, 却并不认同别人把他比作“扫地僧”和“五柳先生”, 这表现了他谦虚低调的性格特点。

D.李小文去世后, 他的学生在他常去的科学网博客发文:恩师, 一路走好。在天堂, 您的身体再也不会阻止您喝酒了。这从侧面表现了他和学生的感情很深。

E.李小文将李嘉诚基金会奖励自己的钱, 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设立了奖助学金, 表现了他视金钱如粪土、无私奉献、回报社会的高尚品质。

(2) 文章开头引用北师大对李小文的颁奖词, 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题目中的“三分侠义气”在李小文身上有哪些具体体现?请简要概括。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就在李小文去世后不到一周, 一位年轻女歌手因病去世。相对于李小文去世时的平静, 这位歌手的去世引发了人们如潮的关注和追悼。对此有人认为, 我们应该停下脚步、分些时间给李小文这样长期缺少舆论关注和鼓励的学者。对此, 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观点。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13.依此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 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①人们对太阳的东升西落, 月亮的圆缺盈亏, 寄予美好的遐思, 但对彗星却, 视为不吉利的征兆。

②国足征战2015年亚洲杯, 在赛前不被看好的情况下, 小组赛豪取三连胜, 让世人________。

③前一段时间农民女诗人余秀华在网上一夜走红, 她的作品行文质朴、感情浓烈, 而最让人________的是她竟然是一位天生脑瘫的残疾人。

A.刮目相看 另眼相看 大跌眼镜

B.另眼相看 大跌眼镜 刮目相看

C.大跌眼镜 刮目相看 另眼相看

D.另眼相看 刮目相看 大跌眼镜

14.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A.墨西哥交通运输部近日表示, 将于1月14日公布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高铁建设项目的初步招标条件, 重启该国2014年11月本由中国企业中标却被政府突然取消结果的招标计划。

B.在明星涉毒 “进出宫”的事上, 可以肯定, 若公共讨论不能融入社会、法律与文化的维度, 一味朝着娱乐化路上狂奔, 那思考终将被意义虚无埋没, 问题到最后剩下的也是一堆泡沫。

C.今年国考中违反考试纪律的人员, 除了受到严肃处理外, 还将列入公务员录用违纪违规人员信息库, 供中央和地方公务员招录时对比使用。

D.宋代的整个社会发展情况超过前代, 在当时的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来说, 宋代的经济、教育和文化是全世界最发达的。

15.依此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科学”流言往往是披着科学外衣的伪科学。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①看似引经据典

②尤其是一些国外专家出场

③内容中常有很多专业用语

④其实却是移花接木、子虚乌有

⑤有专家出场

⑥也包括引用一些国外科学期刊内容

A.③①④⑤②⑥

B.①④⑥⑤②③

C.③⑤②⑥①④

D.⑥①④③⑤②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6分)

诗歌的原则就是以简括体现丰富。中国诗歌经常用典, 即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因为用一个典故, , 是符合诗的精练原则的。陈毅《梅岭三章》中的“此头须向国门悬”一句就字面上是很浅显的, 。用的是春秋战国时代伍子胥因进谏吴王夫差而被杀, 临死他矢志悬首国门以证明他所谏之不妄。懂得了这一点, 。

17.下图是国家于2014年上半年试行推广的“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示意图, 请用一段文字对国家试行的这种新的养老形式进行解读。要求:内容完整, 表述准确, 语言连贯, 不超过9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 (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经典, 是指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它们理应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

但是, 前不久, 某大学出版社在网上搞了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 最终得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论:《红楼梦》高居该榜榜首, 不仅如此, 在这份榜单前10名中,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此外还有《百年孤独》《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 也位列前10名。

这份榜单, 引发了社会一片热议。

请根据你对这则材料的理解, 任选一个角度, 联系现实,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 文体不限, 标题自拟;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C

【解析】相关文本信息是千年的古法榨油技术与传承并不矛盾。“不是…… 而是”应改为“不但……而且”, 设误类型为“曲解文意”。

2.A

【解析】相关文本信息是“苦味基因的形成和充分表达在中国人身上大约是在5000-6000年前”。“大约”被去掉, 设误类型为“过度绝对化”。

3.D

【解析】相关文本信息是“如果在剧中除了表现中国饮食的博大精深和深远的传承外, 能在科学上把关, 顺带进行健康饮食的科学传播, 意义会更大, 也会更好看”。“……更大……更好”被“有”取代, 设误类型为“程度范围缩小”。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 文言文阅读

4.C

【解析】本题有两个考查点, 一是“事有逆顺势有奇变”中间断在何处, 以句式整齐看应为“事有逆顺/势有奇变”, 可排除B、D两项;二是“挑马箠渡河”是修饰关系不可断开, “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中间可断可不断, 排除A项。

5.D

【解析】“阙下”在文中借指朝廷。

6.C

【解析】“因大言”不是大声, 封建制度不允许, 应该指的是说大话、夸口。另外, 说的也不是战略方针。

7. (1) 我仰慕您的高义, 愿意侍奉您, 所以没人介绍自己来了, 您为什么拒绝我那么厉害呢?

【解析】主要考查“事鞭辔”“所以”“媒”“见”等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每点1分, 大意1分)

(2) 高仙芝惊诧, 等到见了常清, 畏惧他的公正无私, 不敢责备他。 常清也不为这件事道歉。

【解析】主要考查“惮”“公”“让”“谢”等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每点1分, 大意1分)

【参考译文】

封常清是蒲州猗氏县人, 他的外祖父教他读书, 在外祖父的指导下, 封常清学识广博精深。外祖父死后, 封常清无所依靠, 从此过着清贫的生活。封常清年过三十后, 仍然默默无闻。当时将军高仙芝担任都知兵马使, 颇有才能, 每次出兵, 身边有三十多名侍从, 而且衣服鲜艳漂亮。封常清也想成为高仙芝的侍从, 便慷慨激昂向高仙芝投书一封, 毛遂自荐。但封常清的形象却非常差, 不但身材细瘦, 而且还斜眼、脚短且跛足。高仙芝见到封常清后, 嫌他相貌丑陋, 不愿接受。第二天再次投书。高仙芝拒绝说:“侍从已录取够了, 哪里用得着又来呢?”封常清发怒说:“我仰慕您的高义, 愿意侍奉您, 所以没人介绍自己来了, 您为什么拒绝我那么厉害呢?看容貌录用人, 会把子羽看错, 您还是考虑一下吧?”高仙芝没办法, 就把他录取到侍从中。

恰逢达奚各部叛乱, 从黑山以北, 直到碎叶城。高仙芝率领两千名精锐骑兵截击。封常清在帐中私下写好战报, 战书中条理分明详细陈述作战的情况及战术。高仙芝想说的, 他在报捷书中都写出来了, 高仙芝大为吃惊, 便马上采用, 封常清于是逐渐有名气。以击败达奚之功, 高仙芝被授任叠州戍主。以后高仙芝每次出征, 常令封常清管理后方事务。封常清有才学, 办事果断。封常清管理后方事务时, 高仙芝曾委托家事于郎将郑德诠, 郑德诠是高仙芝乳母之子, 所以在军中的威望很高。郑德诠见封常清才开始显贵, 瞧不起他, 有一次甚至骑马冲击他的侍从。封常清派人秘密把郑德诠带到庭院, 用杖打死, 然后又将郑德诠脸朝下拖出。高仙芝的母亲和乳母闻讯后, 在门外号啕大哭, 想要救郑德诠, 但已来不及了。她们把情况告诉了高仙芝。高仙芝惊诧, 等到见了常清, 畏惧他的公正无私, 不敢责备他。常清也不为这件事道歉。后又有大将犯罪, 封常清斩杀两名, 于是军中人没有不害怕他的。常清性勤俭, 耐得住辛苦劳累, 出军乘骡车, 自己的马厩只有两匹马, 赏罚严明。

天宝末年入朝, 安禄山谋反, 皇帝召见, 让封常清出个主意讨伐。封常清见皇帝烦忧, 大言不惭地说:“天下太长时间太平了, 人们不知如何作战, 然而事情形势瞬息万变, 臣请策马到东京, 打开库府, 招募勇士, 挑着马棰渡河, 按计算的时间, 取来安禄山的首级, 悬于朝门。”玄宗觉得他的言辞很雄壮。第二天, 任封常清为范阳节度使, 让他乘车到东都洛阳。封常清招募了六万士兵, 但都是市井庸碌之人。于是斫断河阳桥, 把东京作为固守的防备之处。十二月, 安禄山渡河, 常清使骁勇的骑兵抵御, 杀死数千柘羯人。贼军继续抵达, 常清退守东门, 再战失利, 贼击鼓前进, 杀掠百姓官吏。常清又战于都亭驿, 没有获胜。退守宣仁门, 又失败了。于是对仙芝说:“贼军很厉害。很难与之争锋, 潼关没有士兵, 一旦被突然袭击攻入那么京师危急, 不如赶紧退守潼关。”仙芝听从了他的建议。战败书信传达, 帝让边令诚拿着诏书抵达, 给常清看, 常清说:“我所以不死的原因, 是不忍心玷污国家名节, 受戮于贼手, 讨伐没有效果。如今死也就甘心了。”又上表说:“我死后, 希望陛下不要轻视此贼, 那么社稷才会安定。”这一天临刑前, 常清报奏表交给令诚然后死去。许多人为之哀伤。

(二) 古代诗歌阅读

8.下阕描绘了一幅悲凉、凄冷的边塞夜景图, 运用了视听结合 (动静结合) 的表现手法。作者仰望夜空, 高天辽阔, 残星暗淡, 飞雪漫漫;听到将尽的更漏、呜咽沉郁的角声。这些视觉形象和悠远的听觉形象结合在一起, 描绘出一幅惨淡凄寒的景色, 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画面概括1分, 手法2分, 对手法的解释2分)

9.①对家乡、亲人的思念。通过描写明月千里、梦回长安、凝望高天的细节描写直接抒情, 表达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②对边关艰苦生活的厌倦。金甲冰冷、戍楼苦寒, 把将士的情感融入景中。③ 对边关将士的同情。写了如泣如诉的角声、凄冷残星, 以景衬情。 (每点3分,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三) 名篇名句默写

10. (1)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2) 同舍生皆披绮绣 戴珠缨宝饰之帽

(3)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 (1) AD (选A给3分, 选D给2分, 选E给1分;选B、C不给分)

【解析】B项, 第二条原因无中生有。C项, 此“情节”的目的是表现狗的前后变化, 突出主题。E项, 小说情节谈不上跌宕起伏, 表述夸大其词。

(2) ①运用插叙的手法, 补充介绍了那位市里面的头头和李斯之间的恩怨, 使情节更丰富完整。②在结构上承上启下, 与前文呼应, 为下文李斯送走狗做铺垫。③推动情节发展, 点明李斯将狗送走的原因。 (每点2分, 共6分)

(3) ①以狗的经历为线索, 串联情节, 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②以狗为叙事中心, 通过狗的命运变化来暗示人的命运变化, 构思巧妙, 引人入胜。③通过一条腐败狗来表现小说的主题, 小中见大, 使主题的表现更加含蓄、深刻。 (每点2分, 共6分)

(4) 我认为狗是幸运的。①李斯的女儿给狗起了一个洋气的名字“拉克”, 这本身就是“幸运”的音译词。②狗虽然失去了奢侈的生活, 但却回到了同类中间, 不需要再像原来那样摇尾乞怜, 察言观色, 更加自由。③狗在鱼塘边成立了自己的家庭, 有了自己的孩子, 变得更有责任感。④小说借此来表现一个深刻的主题, 尊严和骨气比奢侈的生活更加重要, 对社会上那些一味追求物质享受的不良现象进行了辛辣的批判。 (观点2分, 答出任意三点理由并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每条理由2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 (1) CD (选C给3分, 选D给2分, 选B给1分;选A、E不给分)

【解析】A项, 说 “大多数人对他在学术方面的成就和贡献知之甚少”不当。B项, “详细叙述”李小文的一生, 不准确。E项, “他视金钱如粪土”有误。

(2) ①结构上, 照应题目, 总领全文, 引出下文对李小文事迹和形象的描述。②内容上, 从科学贡献和性格特点两个方面对李小文进行概括, 表现李小文的高尚品质。③表达效果方面, 用富有文采和情感的语言来评价人物, 增加了文章的文采和趣味性, 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每点2分, 共6分)

(3) ①敢于挑战权威。在科学研究方面不跟风, 不盲从, 敢于挑战美国遥感界的权威声音, 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 创立了新的科学学派。②敢于直言。能当着系主任的面, 提出学院管理中的问题, 性格耿直。③淡泊名利, 热心公益。将自己的奖金拿出来设立奖助学金, 热心公益事业。④性格洒脱, 行为自由。不重视外表修饰, 身上常带着酒壶, 自称“黄老邪”等。 (每点2分,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4) 我同意。李小文这样默默无闻的科学家身上所具备的正能量正是我们的社会需要大力弘扬的。 (观点2分) ①我们需要弘扬李小文潜心科研的精神。李小文将自己的生命全部用于学术研究, 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为国家赢得了荣誉。②我们要学习李小文谦虚低调的品质。李小文身为院士, 却始终保持谦逊谨慎的作风, 衣着朴素, 为人低调。这是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正能量。③我们要提倡李小文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精神。李小文将自己的奖金设立为奖助学金, 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贡献社会。 (理由需要答出三点, 每点2分。注:答“不同意”的没有充分理解题干的导向, 最多给4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D

【解析】刮目相看, 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 需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相看, 指用另外一种眼光来看待, 表示重视或歧视。大跌眼镜, 指对出乎意料的结果或不可思议的事物感到非常惊讶。

14.A

【解析】B项, “朝着”和 “路上”搭配不当。C项, 主语省略不当。在“还将”前面添加主语“其名单”。D项, 介词使用不当。将“在……来说”改为“就……来说”。

15.C

【解析】根据关联词语判断, ⑤②不可分开;根据内容判断, ⑥①④三句联系紧密。

16.示例:①可以省去一大篇文字 ②但其中就有典故 ③才能领略这句诗的更深沉的含意 (每句2分, 共6分。若有其他答案, 言之成理, 可酌情给分)

17.示例:以房养老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该机构在一定年限内每月支付一笔养老金。老人生前仍然可以居住在原房屋内, 去世之后, 金融机构将房屋出售。

六、作文

18.立意:看到这样的社会现象, 我们首先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进而对此质疑、批判, 或者赞同。但要学会多问自己, 为何如此?于是, 立意角度产生:

拒绝阅读经典, 原因大多是世事浮躁, 人们更愿意接纳“浅阅读”“快阅读”“碎片化阅读”甚至干脆“读图”;本质原因是当下社会的价值取向问题。在一个追求“成功”的时代, 像《红楼梦》这样缺少“实用价值”, 缺少“谋取实际利益”功能, 同时又缺少快速获取娱乐“快感”的作品, 被阅读者驱逐是“理所当然”的。但, 这些承载着人类基本价值观念和文化取向的“经典”, 被我们以“不实用”而拒绝的时候, 我们是否忽视了人类沉重的肉身恰是因“无用”的阅读而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的。这样写作可围绕“有用与无用”“与经典同行”等展开。

七年级(上)期末测试 篇3

A)根据首字母提示完成单词。

1. Brad can play basketball. He wants to j____ the basketball club.

2. F____ is the second month of a year.

3. Jack Chen is Mike’s f____ movie star. Mike likes his movies best.

4. The runners are very strong. Because they eat a lot of h____ food.

5. We want to play tennis after school. But we don’t have tennis r____.

B)选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完成句子。

put, get, take, do, speak

1. “What ____ your brother ____ in the evening?” “He watches TV at home.”

2. He ____ on his jacket and goes to work.

3. “Can you ____ a little Chinese?” “Yes, I can.”

4. Which bus shall I ____?

5. He ____ to the bus stop very late. The bus leaves.

Ⅱ.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____” “Nice to see you, too.”

A. Nice to see you.B. How are you? C. How do you do! D. See you later.

2. “____. Can you spell ‘tiger’?” “____, I can’t.”

A. Sorry; SorryB. Excuse me; Sorry C. Sorry; Excuse meD. Excuse me; Excuse me

3. “Is the clock on the dresser?” “____. I can’t see it.”

A. No, it isB. No, it isn’tC. Yes, it isD. Yes, it isn’t

4. “When do you have P.E.?” “We have it ____ Monday and Friday.”

A. inB. onC. atD. for

5. “What time does Bob go to bed every evening?” “____.”

A. At tenB. In the eveningC. On MondayD. February 3rd

6. ____ Lili and Yaoyao have lunch at school?

A. DoB. DoesC. IsD. Are

7. “Joy, can you sing for the school concert?” “Sorry, I can’t. ____ I can play the guitar.”

A. AndB. SoC. ButD. Or

8. “I like that red T-shirt. ____ is it?” “It’s fifteen dollars.”

A. How oldB. How manyC. How muchD. How long

9. “What’s your sister’s favorite ____?” “Red.”

A. movieB. fruitC. foodD. color

10. “Where are the socks?” “____.”

A. They’re $5B. They’re on the bedC. I’ll take themD. I can’t find them

11. Lily plays ____ piano well, but she doesn’t play ____ tennis well.

A. /; theB. /; / C. the; /D. the; the

12. “____ the man?” “He is Kate’s father.”

A. What’sB. Who’s C. Whose’sD. How’s

13. “Let’s play soccer.” “____.”

A. Yes, I doB. That’s a good ideaC. Sorry, I don’tD. No, I don’t

14. “May I help you?” “____.”

A. No, you can’tB. Yes, pleaseC. Yes, you canD. Sorry

15. “____?” “Yes, I like action movies.”

A. 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B. Do you like what kind of movies

C. Do you like thrillersD. Do you like action movies

Ⅲ.完形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A woman is going shopping. She is going by boat. The boat is going across(穿过) the river. Her basket is __1__. Oh dear!Look!Her basket is in the __2__. “Help!” she says. “Look!My basket is in the river.”

A boy sees the basket. He says. “Don’t worry! I can __3__ it!I am a very good swimmer.” He takes off his shoes and shirt. “Look __4__ my shirt and shoes, please!” he says and then jumps into the river.

A __5__ sees the basket.“I can go by basket!” it thinks. It gets to the basket. The boy __6__ in the river. “Where’s the basket?” he calls. “It’s over there!” calls the woman. “It’s behind you! It’s __7__ that duck!”

The boy gets to the basket. “Go away!” he says to the duck. The duck __8__ out of the basket and swims away. The boy takes the basket to the land.

“Oh, thank you!” says the woman. “Thank you very much!”

“Not at all!” says the boys. “__9__ you have my shirt and shoes, please?”

“Yes, here you are. Oh, what’s in the basket? It’s a duck’s __10__!”

1. A. cheapB. heavyC. fullD. empty

2. A. water B. boat C. ship D. land

3. A. cleanB. carryC. doD. get

4. A. after B. at C. for D. like

5. A. dog B. chicken C duck D. monkey

6. A. is fishing B. is swimming C. is playing D. is flying

7. A. next to B. under C. on D. behind

8. A. climbs B. comes C. jumps D. walks

9. A. Are B. Do C. Would D. Could

10. A. meat B. hair C. leg D. egg

Ⅳ.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A)

1. Judy Robert is going to have ____ party.

A. a Teacher’s DayB. an EnglishC. a birthdayD. a Chinese

2. Judy’s telephone number is ____.

A. 87652390B. 88340921C. 86743169D. 23346156

3. You can buy a red T-shirt for ____ yuan.

A. twentyB. fifteenC. fiftyD. thirty

4. You play basketball well and want to join the sports team. Please call ____.

A. 86743169B. 88340921C. 87652390D. 23346156

5. The movie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is very ____.

A. funnyB. tiringC. excitingD. scary

(B)

Tom and Mike are good friends. They are kind to children. They want to find summer jobs. One day, Tom tells Mike that Beidaihe Kids Summer Camp needs help with sports, music and computers. They are both very glad to hear this.

Tom can play basketball and volleyball, and he can swim, too. Mike can play the violin, the trumpet, the drums and the guitar. Tom and Mike like computers very much. Can they join the Summer Camp?

1. What does the Summer Camp need help with? ____.

A. SportsB. Playing games

C. Sports, music and computers D. Drawing pictures

2. Mike can play ____.

A. the drumsB. volleyballC. basketballD. football

3. Tom can play ____.

A. ball gamesB. the guitarC. musicD. the violin

4. What do Tom and Mike like? ____.

A. FootballB. ComputersC. SwimmingD. Sports

5. Tom and Mike want to ____.

A. help with sports, music and computersB. be good with children

C. get help from the camp D. join the Summer Camp

(C)

Dear David,

How are you? I’m fine. I’m in London, at the International(国际的) School of English. I’m in Class 3 with eight students. They’r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Spain(西班牙), Japan, Argentina(阿根廷), Switzerland(瑞士) and Thailand(泰国). Our teacher’s name is Henry Briscall. He’s very nice. He’s a very good teacher.

I’m living with an English family. Mr and Mrs Brown have three children. Thomas is fourteen, Catherine is twelve, and Andrew is seven. They are all very friendly, but it isn’t easy to understand(懂) them!

London is very big and very interesting. The weather is cold but sunny and the parks are beautiful! Hyde Park, Green Park, and St. James’ Park are all in the city centre (市中心).

English food is OK, but the coffee is horrible(讨厌的)!

Write to me soon.

Love,

Paul

1. The letter is from ____.

A. DavidB. PaulC. Paula’s classmateD. Not A, B or C

2. The writer’s (作者的) class has ____.

A. many studentsB. nine students C. eight studentsD. eight girls

3. The writer lives ____.

A. at schoolB. in a hotel C. with her classmatesD. at Mr. Brown’s home

4. What’s the writer’s teacher’s name? ____.

A. Henry BriscallB. ThomasC. AndrewD. Catherine

5. How old is Andrew? ____.

A. 14B. 12C. 7D. 9

(D)

Hank lives in a small town, but then he finds a job in a big city and begins to live there with his wife and his two children.

On the first Saturday in their new house, Hank takes his new red car out of the garage and washes it. A friend comes. When he sees Hank’s new car, he looks at it for a minute. Then, Hank turns and sees him.

The friend says, “That’s a nice car. Is it yours?”

“Sometimes!” Hank answers.

The friend is surprised. “Sometimes?” he says. “What do you mean?”

“Well,” answers Hank slowly, “when there’s a party, it belongs to my daughter Jane. When there’s a football game, it belongs to my son, Joe. When I wash it, and it looks nice and clean, it belongs to my wife. When it is not clean, it’s mine.”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T)误(F)。

( ) 1. Hank is Jane and Joe’s father.

( ) 2. Hank lives in a small town but he works in a big city.

( ) 3. Joe goes to watch football games in the car.

( ) 4. Hank’s wife can’t drive a car.

( ) 5. Only Hank washes the car.

Ⅴ.句型转换。(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I can see a nice bird in the tree.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The photo isn’t new. (改为同义句)

It’s a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Her coat is orange. (就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That woman is Jim’s mother. (就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There are two boys in the room. (就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Ⅵ.根据中文意思完成句子,每空一词。(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比尔不会唱歌和跳舞。

Bill ____ sing ____ dance.

2. 请把这些课本拿到教室里去。

Please ____ these books ____ the classroom.

3. 我们的生物老师很严厉,但他的课确实有趣。

Our biology teacher is very ____, but his class is ____ ____.

4. 那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

That is a ____ ____.

5. 我们有各种颜色的外套。20美元一件。

We have coats ____ all colors ____ only $20 ____.

Ⅶ.补全对话。(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Lucy: Mum, can you see my pen?

Mother: No, I can’t. __1__ that on the desk?

Lucy: Let __2__ see. It’s my pen.

Mother: __3__ is your pencil-box?

Lucy: Oh, my pencil-box is in my bag.

Mother: Where is your bag?

Lucy: I can’t see.

Mother: Is it on your desk?

Lucy: __4__, it isn’t.

Mother: Look! Lucy. It’s __5__.

Lucy: __6__?

Mother: Behind the door.

Lucy: Oh, it’s here. I can __7__ it.

Mother: Lucy, you must look __8__ your things.

Lucy: Thank you __9__, Mum.

Mother: You’re __10__.

Ⅷ.书面表达。(A节5分,B节10分,共15分)

(A)

寒假即将来临,Mr Edward来长春举办一次假期活动,招聘具有体育、音乐、美术、电脑等专长的中学生志愿者。请你帮助Mr Edward完成下面的招聘广告。每空一词。

Volunteers Wanted

Are you good __1__ children? Do you like sports, music or __2__? Can you help kids learn __3__ to use computers? Come and __4__ us as soon as possible! Please __5__ Mr Edward at 5666888.

Bird Flying Activities

(B)

假设你是王英,你的美国朋友Jane给你发了一封e-mail, 介绍了她的生日,以及她喜欢的颜色、运动、食物等信息,请你给她回复一封e-mail,谈谈你的类似情况。

三年级上期末测试题 篇4

三年级上数学期末测试1

一、填空。(24分)

1.一辆客车长约10(),载重约4(),每个小时行驶85()。2.钟面上秒针从3走到5,一共走了()秒,分针走1圈是()时。3.妈妈7:05从家里出发去超市,走了25分钟,妈妈(:)到超市。4.一块蛋糕小红吃了,还剩下

35

5.两个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分米。

6.3千米=()米

700米+1300米=()千米

180秒=()分

47分+()分=1时

5厘米+5毫米=()毫米

7000千克=()吨

7.在里填上>、<或=。

100秒1分

1600千克1吨60千克 1607+0

181 79

0×1607

115+ 668.用6个边长的10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厘米。

9.一张正方形纸片边长是12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现将这张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展开后得到如下边图形。每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0分)1.把一个正方形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

()xiaoxue.xuekeedu.com

2.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

()

3.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围成长方形,另一根围成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长。

()

4.一个长方形的宽是6厘米,长是宽的3倍,周长是18厘米。()

5.一个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就一定有0。

()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里。(10分)1.+说法正确的是

()

5A.=

B.=1

C.一个都不对

102.在图

中,甲、乙的周长有三种情况,正确的是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3.一个书桌的价钱是355元,一把椅子的价钱是249元。如果两种都买,大约带()

元就足够了。

A.600

B.650

C.550 4.学校长方形的操场长160米,宽40米,沿操场跑两圈是()米。

A.200

B.400

C.800 5.下面算式的得数在400与500之间的是()。

A.106×4

B.2×340

C.180×3

四、按要求计算下面各题。(32分)

1.直接写得数。(16分)

30×4=

312×2≈

460+250=

270-90= 260-200=

34641+=

-=

1-= 77994308+107≈

3000+200=

1000×5=

120×0= 23123+=

+=

1-=

99×776641=

xiaoxue.xuekeedu.com

2、列竖式计算(16分)

306×5=

880-407=

720×6=

602-389=

266+357=

356×6=

207×4=

120×5=

五、解决实际问题。(24分)

1.工地运进两车红砖,每车120块,运进的青砖是红砖的3倍,运进青砖多少块?

(4分)

2.桃树48棵,梨树的棵树是桃树的3倍,苹果树又是梨树的2倍,苹果树有多少棵?(4分)

3.(如图)一块长方形菜地,长 9 米,宽 5 米,如果一面靠墙,要在菜地周围围上篱笆,篱笆至少要多少米?(4分)

4.一根铁丝长100厘米,剪下一段做了8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相架,剩下的长多少厘米?(4分)

5.有24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可以坐6人,租金9元,一共需要多少钱租船?(4分)

xiaoxue.xuekeedu.com

6.王红到超市想买一个书包、一双球鞋和一个足球。标价为:书包28元,球鞋35元,足球26元。王红去超市至少要带多少元钱?(4分)

附加题:10分

三年级体育期末试题 篇5

三年级体育技能测试试卷

姓名:得分:

一、判断:

1、上好体育课,要穿轻便服装,平底胶鞋。()

2、下课后,要大量饮水和补充食物。()

4、足球比赛中场上队员都不能用手触球。()

5、我们现在在做的广播体操最后一节叫跳跃运动。()

6、向右转时以右脚脚后跟为轴。()

7、运动前应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后应做放松活动。()

8、跳绳可以使腿部肌肉发达,关节灵活,弹跳力好。()

9、受伤后,要赶快在伤处涂药,越多越好。()

10、游戏是小学生不喜欢的体育活动。()

二、选择题:

1、前滚翻时头部着地的部位是()

A 前额B 后脑C头顶

2、以下是关于立定跳远的动作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A、双脚起跳,单脚落地。B、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C、双脚起跳,双脚落地。

3、运动后满身出汗感到口渴,应()

A、大量喝冷水B、大量和热水C、喝点适量的淡盐水

4、正确的睡眠习惯是()

A早睡早起B晚睡晚起 C晚睡早起5、2008年奥运会在()举行。

A、日本B、北京C、美国

6、预防流感主要是在流感流行期间,应尽量少到()去。

A、家中B、公共场所7、400米属于()距离跑

A 长 B 短

8、体育比赛中第一、二名分别成为冠、亚军,那么请问第三名是什么呢?()

A.季军B.中军

9、篮球比赛时每方上场队员应是()

A、5人B、6人C、10人

10、立定跳远是()脚起跳。

A、单B、双

11、影响跑速的决定因素()

A、腿部力量B、身高C、步长和步频

12、请给胖墩开一张处方()

A.控制饮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B.改变饮食习惯(如吃甜食,不吃蔬菜等)

三年级安环期末测试题 篇6

姓名:

等级:

一、选择

1、下面这些同学在动物园的做法,正确的是()。A.翻越护栏 B.随便给动物喂食 C.认真阅读游客须知

2、我们所在的地方发生火灾时,说说下面哪种做法错误的是()。A.拨打119 B.抓紧躲到高处去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浓雾天气,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气体。B.和同学一起去郊游。

C.穿越马路时,要一停、二看、三通过。

4、()已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一杀手”。A.交通事故 B.自然灾害 C.游戏伤害

二、填空

1、火警报警电话是(),匪警电话是(),急救电话是()。

2、大雾天过马路,应该做到一()、二()、三()。

3、乘自动扶梯时,应靠()站立,且手扶()扶手带。

4、在学校发生意外伤害事件后,应立即(),听从老师的指挥。

5、空气温度达到或超过35℃时成为(),达到或超过()时称为酷暑。

三、判断

1、认识各种消防安全标志,不仅有利于预防火灾,减少火灾的发生,还有助于我们从火灾现场顺利逃生。()

2、发生火灾时,我们可以乘坐电梯迅速逃生。()

3、我们上体育课时,应该穿运动鞋或者胶底布鞋。()

4、炎炎夏日,需注意防暑降温,要多喝水、绿豆汤等,补充水分,防止上火。()

5、干燥的塑料袋、潮湿的砖头、干燥的木板、潮湿的书本都是绝缘体。()6、110、119这些电话均按市话收费。()

周官屯小学2014-2015学第二学期三年级环境教育期末测试题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填空

1、鸟类根据迁徙习性的不同,分为(),()和()。

3、昆虫的体躯一般分为()、()、()三部分。

4、()不仅是个人优良素质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5、每年的()为“国际爱鸟日”。我国在每年的4月~5月初这段时间,确定一周为爱鸟周。其中,我们山东省爱鸟周的时间是每年的4月()。

6、鸟类最明显的益处是()。

二、判断

1、花卉有很多的益处,所以我们可以在居室里多放一些花。()

2、《世界保护益鸟公约》规定每年的4月1日为“国际爱鸟日”。()

3、全世界的昆虫约占地球所有生物物种的一半,目前已知的昆虫种类仅1000万种。()

4、飞机不受外界影响,可以在任何时候自由的飞翔。()

5、留鸟随季节的不同,应气候的寒暖,而改变它们的栖息地。()

6、玻璃可以100%回收利用,我们提倡玻璃制品尽量重复使用。()

三、选择

1、()夜间散发的刺激嗅觉的微粒,会使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感到头晕、胸闷,甚至病情加重。

A.夜来香

B.郁金香

C.吊兰

2、下列不属于昆虫的是()。

A.苍蝇

B.麻雀

C.瓢虫

3、为更好的节约能源,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夏天空调的温度最好调到()°C以上。

A.25

B.26

C.27

4、昆虫有()对翅膀()对足。

A.1;3

B.2;3

三年级上期末测试题 篇7

一、基础部分(50分)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小题都给出三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写在括号内,共10分)

二、探索部分(26分)

1.想一想,画一画。(4分)

(1)先将○向右平移3个格,再将○向上平移3个格。

(2)先将△向上平移4个格,再将△向左平移4个小格。

2.量出所需要数据(保留整厘米数),算出右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4分)

3.拼一拼,想一想,再填一填。(5分)

有两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把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拼成后的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厘米;把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拼成后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4.找一找,填一填。(4分)

(1)狮子家在骆驼家的()面,金鱼家在大象家的()。

(2)狮子家的东南面是(),东北面是()。

5.分一分,想一想,涂一涂。(3分)

三、拓展应用部分(21分)

1.为迎接元旦邮票展,王乐和魏明在整理邮票,共有186张,每页可以放6张,一共可以放多少页?(5分)

2.元旦期间,希望小学组织中年级学生到奥运馆参观,三年级去了246人,四年级去的人数是三年级的一半。希望小学共去多少人参观?(5分)

3.希望小学三年级五班为庆元旦买了一些彩纸装饰教室,刘燕小组负责做花朵,刘晓辉小组负责做五角星,魏春玲小组负责做彩旗,她们计划所用材料情况如下:

刘燕:我们小组计划用这些彩纸的2/7。

刘晓辉:我们小组计划比刘燕小组多用这些彩纸的1/7。

魏春玲:我们小组计划用的彩纸比刘燕和刘晓辉小组共用的少1/7。

(1)刘晓辉小组计划用这些彩纸的几分之几?(3分)

(2)魏春玲小组计划用这些彩纸的几分之几?(3分)

(3)这些彩纸够用吗?请解答并说明理由。(3分)

4.希望小学举行迎元旦学科竞赛,三年级三班共有学生45人,参加语文竞赛的有18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22人,两科都没参加的有20人。语文、数学两科竞赛都参加的有多少人?(2分)

上一篇:《请你原谅我》观后感下一篇:哲学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