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实训室建设标准(精选8篇)
一、项目方案概述
钳工是机械产品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工种之一,机械产品的装配,调试,安装,维修都离不开钳工。因此,钳工实训是各大院校、技校中专不可缺少的实训项目之一,通过实训可以使学生熟悉各种工、量具的使用;掌握锯、锉、錾、划线、测量、钻孔、攻丝、套丝、装配刀具刃磨等各种钳工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钳工工艺水平。
根据学院机械系、机电系及化工系学生钳工实训、企业专业技术工人考证培训、承办自治区钳工技能大赛(全程录播)及钳工实训室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决定重新建设钳工实训室。
二、钳工实训室的实训目的、课题内容
根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钳工实训考证及其相关专业实习实训的要求,结合专业建设的现实需要及发展目标,并且考虑开展一体化教学的特点,提出了钳工实训室应该完成的课题内容有:
1、了解钳工在工业生产中的任务,钳工实习场地设备和本工种操作中常用的工、量、刃具,了解实习场地的规章制度及安全文明生产要求。
2、明确划线的作用,能正确使用平面划线工具,掌握一般的划线方法和正确地在线条上打冲眼。
3、掌握好钳工常用的工、量、刃具的使用方法,能正确检查零件的平行度、平面度、垂直度等形位公差。
4、掌握好锉削、锯削、钻孔等钳工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基本测量技能。
5、能够加工较简单的零件并达到技术要求。
6、社会技能鉴定培训、钳工考证训练及考证。
7、承办全区职业技能大赛。
三、实训室建筑要求
实训室建设面积150平米左右,配套60个工位,可同时接纳60名学生实训及参赛。房屋要求宽敞明亮,阳面有大窗户,房间灯光明亮,光线充足,便于学生划线操作。实训室正前方墙上安装黑板,地面找平并铺地砖,操作工位地上铺有10mm厚度防砸垫。
四、实训室装备配置
1、实训室配置单面二工位钳工工作台30张,两两“背靠背”摆放,共有60实训工位。钳工桌可选配SBZQG-2型钳工桌,SBZQG-2型钳工桌采用标准的组合式拆装结构、构件互换
一致性好,具有单面二工位、二个大容积的暗锁抽屉、可调重型垫脚。桌面采用重型复合桌面,总厚度40mm(表面采用1.2mm铁板磷化喷塑处理,中间采用38mm实木复合板芯,底面采用板防火贴面板,经过60吨压力机胶合定型而成)。具有台面平整、防锈、承重性好,防震,噪音低等优点。
2、Z4016型号台钻6台:最大钻孔直径16mm,立柱直径74mm,主轴最大行程110mm,主轴转速350-5500/8(r/min)电动机550W。并配有安装6台台钻的平台,平台要求稳固性好,结实、抗振。平台高度以台钻安装后手柄距地面1300mm为准。
3、砂轮机:3台 技术参数为:功率1.75KW、电压380V、电流2.0A、频率50Hz、转速1400-2800(r/min),砂轮尺寸:ф300mm*40mm*ф75mm,砂轮粒度:46/60
4、摄像头及大屏幕 要求:讲台上有一个摄像头,侧面墙上配大显示屏,可将指导教师的示范操作实时在屏幕上播放,便于所有学生学习。同时该显示屏接有U口,教师可插U盘进行教学。并要求配备能观看60个工位操作的摄像头及显示器(显示器安装在另一房间)。
钳工实训室设备、工量具配置清单:
序号 2 3 4 5 6 7 8 9 10
名
称
拆装型二工位钳工桌 工位隔离网 台虎钳 钢锯架 圆锉刀 半圆锉刀 扁锉刀 方锉刀 三角锉刀
划线平台(板)
规
格
1600×750×800 1480×540 钳口150mm宽
8寸、12寸 8寸、12寸 8寸、12寸 8寸、12寸 8寸、12寸 300×400mm
单数 位 量
张 张 台 把 套 套 套 套 套 块 30 60 60 60 60 60 60 60 30
备注
喷塑钢结构、镀锌钢板桌面 配支架60只、磁铁150只
配锉刀柄各60支 配锉刀柄各60支 配锉刀柄各60支 配锉刀柄各90支 配锉刀柄各60支
已有 大划线平台
安放大划线平台的支撑12 架 13 榔头 14 圆规 宽座直角尺 16 钢直尺 划针(钨钢头)16 内外卡钳 18 三角刀 19 油石 20 丝锥 21 圆板牙 錾子(扁)(尖)23 什锦锉 24 手虎钳 25 活动扳手 26 一字螺丝刀 27 十字螺丝刀 28 呆扳手 29 丝攻扳手 30 扳牙扳手 31 尖嘴钳 32 铜丝刷 33 升降式圆凳 34 游标卡尺 35 样冲 36 钻头 37 高度游标 38 万能角度尺 39 千分尺 序号
500×800mm 块 2
500×800×800mm 个 2 1p 把 6寸 把 200×125mm 把 150 mm 把 长120 支 6寸 套 6寸 把 M6、8、10、12、14 套
套 M6、8、10、12、14 套
套 一组 套 40 mm 套 200×24
8寸 把 4寸 把 4寸 把 8、10、14 套
把
把 6寸 把
把 Φ320×420-500 张 150 mm 把
把 Φ6、8、10、12、14 套 200 mm 支 320° 把 0-25 mm 把
单数
位 量 幅幅
幅
幅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30 30 3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40 60 40 60 30 30 30
五、实训室文化及教学建设配置:
名
称
规
格 挂板900×600mm 挂板900×600mm 挂板900×600mm 挂板900×600mm
备注 钳工实训室管理制度 2 钳工实训安全管理制度 3 钳工实习教师工作规范 4 钳工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5 工具钳工考核片 6 工具钳工考核片
引自《机械实验室规章制度》配双面胶 引自《机械实验室规章制度》配双面1 胶 引自《机械实验室规章制度》配双面1 胶 引自《机械实验室规章制度》配双面3 胶 视频文件,磁盘容量:0.71G 1 视频文件,磁盘容量:1.00G
J08中级钳工技能训练与考核题例精选 J22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9 J23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10 J28形位误差的检测 7
视频文件,磁盘容量:0.35G
视频文件,磁盘容量:1.57G
视频文件,磁盘容量:0.96G
视频文件,磁盘容量:0.30G
一、化工检修钳工实训室建设的原则及指导思想
1) 钳工实训室的建设原则。职业院校的实训室, 其主要功能系为了实现课堂教学时所不能完成的实践技能操作, 实训室的作用是能“有计划、有目的及有组织”地展开规范性与系统性的模拟训练, 以完好的掌握实际工作的技能操作。钳工实训室的建设原则主要有下列几条:其一, 坚持可持续长远的发展原则。以培育具有理论水平及实践操作能力的技能型合格人才为核心目标, 要突出职业院校特有的专业内涵建设, 构建企业实际实训环节, 协调好校院远期与近期发展的目标关系, 持续提升职业院校建设质量及办学效益, 生成科学、合理的专业布局, 以达成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其二, 本着以职业院校学生就业为导向, 顺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依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状况, 院校要及时对专业布局及方向进行调整, 以顺应“人才市场”的需要, 为社会输送有用的合格人才。其三, 本着实用原则。要以开放性为实训室的建设原则, 拓展及加大与地方职业院校的合作力度, 拓展钳工实训室的应用范围。同时, 要拓展钳工实训室的通用性, 确保教学活动及实践操作的切实需求。
2) 指导思想。为了贯彻我校培养合格的优秀人才的办学理念, 以教育改革理念为导向, 顺应示范性职业院校的发展需要, 强化学校及人才培育特色, 基于专业人才培育为核心, 依教学内容及课改为重点, 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实践教学, 强化学生动手能力, 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 实现培育合格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二、化工检修钳工实训室的建设方案
依我校示范性院校为目标的愿景规划目标为导向, 以理论与实际相关联, 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策略, 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强化教学目标, 对钳工实训工作进行规范, 结合学习校实际状况, 对钳工实训室建设进行如下规划:
1) 通过对钳工实训室的现状进行扩建更新。对设备、工具的更新等, 相应的增加一定的工位, 力求为所有学生提供良的实训平台。比如我校钳工实训室内已有的锉刀、虎钳、扁铲、划线平台等实训用的工具及设备, 呈生锈及老化状, 不能满足教学的常规要求, 这便需要重新购入配套的设备与工具, 来为实训课程的开展提供良好平台;随着我校的发展及生源的增加, 原有的工位已然无法满足教学实训的需要, 亦需相应的增加30左右的工位, 来提升教学质量, 促进学校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2]。2) 通过对钳工实训室的扩建及更新, 来提升钳工实训时间。建议对学生的实训时间不能低于15d, 且需确保更新扩建后的实训室可令两个班的实训教学任务能同时展开。3) 通过对钳工实训室的扩大及更新, 让其将“教、训练、生产”等相结合的一条龙式的多功能实训室, 同时, 要结合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考试要求。4) 让经过扩建更新后的实训室, 成为学校及企业与社会的应用性人才的培训基地。5) 通过扩建及更新实训室, 让其成为面向社会的“技术培训、行业考核及行业鉴定”等一体化的中心职能部门。6) 设立专门的实训室建设项目组。确立项目负责人, 由其完成项目的方案、实施等有关事项, 负责落实各项工作的实施, 并且要处理项目建设中的重大事项及进度等工作, 由其确定项目组的成员, 成员一般由校内的专业教师以及兄弟院校的老师担任。7) 强化职业院校钳工实训室建设的“规范性管理”力度。这需要构建健全的系列有效的规章制度, 拟定科学合理的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三、化工检修钳工实训室建设的“保障措施”
钳工实训室的建设, 需要软件硬件一起抓。即要抓好硬件如设备、工具、工位等的更新及扩大, 又需要抓好软件的管理措施等。下面, 针对实训室建设的软件问题提出下列几点策略:
1) 构建岗位责任制, 强化对设备的论证, 加强对采购的管理, 以确保实训室建设的质量。2) 强化职业院校实训室建设的“技术指导”, 对于实训室的建设方案问题, 有关的领导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 技术上确保落实建设实训室所拟定的规划及内容。3) 创设职业院校钳工实训室建设的验收体制, 加大项目管理力度, 对设备的购买及安装要给予认真的验收及管理, 确保设备的质量完好性。4) 强化教学计划及大纲的拟定, 及时对其进行修订及管理。同时, 要严格落实各项制度, 让职业院校实施规范化的管理, 以确保培育出合格的人才[3];依钳工实训室其“技能定位”, 展开技能训练的结构优化, 对课程的设置进行及时的变革, 对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 不断的修订职业人才的“培育、教学”方案, 不断的完善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体系。
四、结语
职业院校所特有的专业性、社会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社会对职业院校的需求, 强化了职业院校为了顺应社会发展而及时更新拓展专业及教育培训力度。为了能为社会输送大量的合格人才, 职业院校对实训室建设给予极大的关注, 实践性、技能性训练强的实训室, 是提升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孔敏, 朱丽芳.论我院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资料室建设[J].技术与教育, 2010.
[2]王春林, 赵忠宪, 贾汝民, 王宇飞.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一、实训室是实训教学场所,除当堂指导教师和学生外,任何人未经老师允许,不得入内。
二、指导教师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熟悉并掌握人员、设备、设施的安全知识,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三、对实训学生 必须进行实训安全教育。实习指导教师应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四、实训学生要做好工具﹑量具的日常维护、保养和管理,保持工量的良好技术状态。
五、实训学生要加强电气设备的检修和保养。严禁使用有故障的电动设备。
六、实训学生在实习场所要严禁喧哗﹑打闹。
七、实训操作时,要互相照应,避免发生意外。
八、实训学生实习时,要穿工作服,戴护目镜,不准穿拖鞋或凉鞋;女学生要戴工作帽。
九、实训学生使用砂轮机磨削时,注意握紧工件,避免滑落。发现异常,立即停机。
十、实训学生使用钻床钻削时,工件定位要牢靠,严禁带手套作业。出现异常,立即停机。
十一、钻削时不准直接用手清除铁屑,更不准用嘴吹。
十二、实训学生不得擅自拆修电器设备,严格执行用电安全制度。
十三、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必须加强安全操作指导。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十四、实训学生要做到文明实习,下课前做好室内的卫生打扫工作。
十五、下课把好五关:关门、关窗、关水、关灯、断电,作好安全防范。
在学院领导的关怀下,系领导的指导下,茶艺实训室建设越来越规范了,坚持茶艺实训的仿真性,环境布置突出传统文化氛围,配备多个工位,设备齐全,满足学生的训练要求。
实训室的主要设备有:茶桌、茶椅、茶具、高档水壶、茶道,值得一提的就是新进的组装柜,高端大气上档次,实用性非常强。茶艺实训室具体实训项目有:茶具和茶叶的识别、茶具的使用、茶叶的泡制和基本茶道的实训等,为学生建立了一个专业学习的平台。
一、会展实训中心建设宗旨:教训并举,学用结合,功能完备,适度超前。
二、会展实训中心主要服务会展专业并可兼顾我系贸易及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会展知识的实验实训。
三、设置三个实训室。考虑到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展专业的发展需求,会展实训中心可考虑设置并建设的实训室有三个,分别是:会展策划与营销实训室、会展信息管理实训室、会展模型中心及展览搭建实训室。总面积约400平方米。也可以是同一实训室的三个区域。
其中会展策划与营销实训室包括会展策划、会展招商招展、会展展位营销、会议服务、会展外联业务包括项目审批等内容的模拟仿真。该实训室支撑课程包括:会展策划、会展营销、会议运营与管理、会展礼仪等课程及相应的实习。会展信息管理实训室也可称为会展专业机房,主要开展会展信息管理、会展财务管理、会展电子商务、会展文秘等内容的教学及实训。会展信息管理实训室支撑课程包括:会展信息管理、展览会网站建设、办公自动化等课程。会展模型中心及展览搭建实训室是展会及会议搭建服务的认知、模拟及仿真。支撑课程为展会搭建与管理、展览摄影等课程的教学、认知及实习。
1 高职网络实训室建设的目标
高职网络实训室要围绕网络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这一基本目标来规划和建设, 不仅要为教师提供便利的实训教学环境, 还要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 因此要从满足课程需求和能力拓展方面来构建网络实训室。
1.1 满足课程需求目标
高职网络技术专业通常把网络设备管理、路由和交换技术、桌面系统管理技术、服务器系统管理技术、网络信息安全及网站相关组件应用作为专业支撑的主干课程, 一般把企业网络的建设和运维作为专业课程的实训目标。网络实训室首先要满足这些课程的需要, 为课程提供相关实训装备和环境。
1.2 能力拓展目标
高职教育不同于社会职业培训, 需要在能力的培养上, 为学生提供一个稳步提升的环境, 网络技术专业就拥有网络实训室这样得天独厚的工作环境, 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通过课程体系和实训室工作任务的协同作用, 稳步从职场新人过渡到网络技术人才, 不断提升网络专业技能。
2 网络实训室的构建
网络实训室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 从初期规划到后期完善, 需要丰富的实训任务体系和完备的实训设备, 才能实现网络实训室为网络技术专业保驾护航的重任。
2.1 软环境—实训任务体系构建
尽管网络实训室的很多建设资金投在了实训设备上, 但从本质上分析, 实训室的建设其实就是实训任务体系的建设, 而且实训任务体系的构建也是实训室建设的首要任务。
高职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在发展初期是照搬本科教学模式而来, 很多课程都着眼于技术点的实验, 缺乏针对整体网络运营的综合处理能力, 这样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不利的。网络实训室如果单纯依赖独立的课程来建设, 就不能称之为实训室, 而只能称为实验室。因此, 要与企业密切沟通, 根据企业实际面临的一个个任务来综合构建实训任务体系。
网络实训任务体系首先要体现能力提高的维度。网络技术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因此实训任务也应该进行从简单到复杂的层次划分, 满足能力提升的需求。其次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来构建层次实训体系, 现代网络设备厂商都制定了各自的产品培训体系, 但是相对于网络职业技术岗位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从长远和实际工作环境出发, 借鉴IT产品工程师培训计划, 综合构建网络实训层次体系。这一体系应该囊括网络运维技术中路由、存储、安全、数据库等技术。
2.2 硬环境—实训设备体系构建
实训室硬环境是帮助学生进行实训的先决条件, 学生只有在真实实训设备上操作才能对企业中的实际岗位有清晰的把握, 但是为了便捷、深入地学习, 也需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虚拟装备, 以锻炼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
2.2.1 按照网络产品商的方案构建
网络产品商在经历了众多的项目实践后, 有一定的实战经验, 能够根据网络实际应用提供整体网络实训室解决方案, 这也是很多院校采取的方式。在这种模式中, 网络产品商能够把自己的产品实训体系架接到高职网络教学实训体系中, 形成配套的实训环境, 另外, 网络产品商能够提供一系列培训机制, 为实训室的师资做保障。
由于网络产品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往往把相关实训系统细化, 如果实训室规划人员不熟悉相关技术, 就会造成设计缺失, 导致有些深入的实训项目无法在现有设备上实现, 甚至有时会造成教师要开拓更好的实训却受制于设备的情况;另外, 单一的产品线会制约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让学生只会在这一类产品上操作, 缺乏对企业多样性环境的适应性。
尽管使用网络产品商的方案来构建实训室有一些瑕疵, 但是使用实力较强、业界认可的产品来构建实训室是有益的。
2.2.2 按照多样化的原则构建
网络实训室要按照多元化的方式来构建。企业的环境是多样化的, 同一家企业的网络产品就存在着多样性, 需要在网络实训室建设中, 在统一规划的产品中有一些突破, 如果资金允许, 就要选购一些其他主流产品商的产品, 以利于学生对多种产品的掌握。
另外, 网络实训室必须能够吸纳各个时期的相关网络产品。高职院校通过校内部门之间的协调, 网络实训室可以把其他实训室淘汰下来的集线器、交换机、服务器等设备, 接收到实训室中。这些相关产品即使已经损坏, 也可以设计一个拆装实训, 供学生了解这些设备的内部构造;性能良好的设备, 对于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 用途更广。实训室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设备, 开发一种对学生更具挑战意义的实训任务, 以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网络产品的历史和发展, 更深层次理解自己的工作岗位。
2.2.3 充分利用虚拟设备构建
网络实训室的构建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根据现有高职班级人数配比, 很难达到人手一套设备的情况, 因此, 在实训室的建设中可以充分利用相关虚拟设备进行实训任务。服务器可以通过配置较高的PC机安装VPC, VMware, Vbox等软件来模拟多台服务器的运行, 帮助学生进行相关服务器的配置实训。网络行业的主流产品厂商都有一些虚拟机软件, 供学生进行实训模拟。在虚拟机环境下, 学生可以使用成套的虚拟网络设备实施实训任务, 获得宝贵的独立工作经验。
3 结束语
维修电工实训室为机电、汽车、电子、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综合实验室。主要服务于《机床电气控制》、《维修电工》、《电机拖动》等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主要面向机电、汽车、电子专业中相应课程的课内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通过本实验室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电气控制、交直流电机系统等实际操作技能,以更加适应岗位的需求。
实验室主要设备:电气控制实验装置、电力拖动实验装置、平面磨床电气维修考核装置、万能铣床电气维修考核装置。
主要服务对象: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MYW-02B 网络化智能型维修电工电气控制技能实训智能考核装置
一、概述
本装置是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维修电工初、中级考核培训技能内容所要求的电气控制线路而研发的实训装置,其是维修电工电气控制技能训练和机床电路网络化考核的综合设备,即可训练学员维修电工电气控制和实用技术与操作技能,又可通过智能考核软件科学、合理、公正考核学员所学的相关知识。该装置不仅可供学生技能训练,也是各劳动职业技能鉴定部门、大中专院校、职校、技校初级、中级维修电工技能考核的理想设备。
二、特点
● 智能化程度高:由教师机通过电脑统一设置故障,由网络输至学生实训台进行排故训练,故障点设置快捷、方便,训练考核成绩自动记录、排序、打印,极大方便实训室的管理,大大减轻教师的工作量。
● 公正度高:由电脑统一设置故障,实训考核人员条件与机会均等,客观、科学判断实训考核结果,做到“铁面无私”。
● 综合程度高:即可锻炼学员动手连接训练电路,接近工业现场,掌握实操技能,又可通过智能化考核系统科学公正考核学员所学专业知识,极大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 实用性强:通过测试查找故障点,熟练掌握机床故障特点,各器件的性能结构、机床电路工作原理。
● 所有的元器件都安装在面板正面,可直观地看它们的动作情况,面板上还安装了测试孔,便于学生测试与排故。
● 装置上设有三相电源输出短路软载止保护功能,防止了实训考核时发生误操作损坏元器件。
● 电气控制线路元器件都装在作为挂板的安装板上,操作方便、更换便捷,便于扩展功能或开发新实训;操作内容的选择具有典型性、实用性、科学性。● 操作台只需三相四线的交流电源,即可投入使用;
● 技能培训用的控制线路和经特殊设计的小电机,可模拟工厂中各类的电气拖动系统,能满足维修电工的安装、调试、故障分析及排除故障等技能训练的要求;
● 继电接触控制线路实训所有的元器件都通过导线引到接线端子上,学生实训时只需在端子上进行接线,有利于保护元器件;实训时通过线槽走线,进行工艺布线训练; ● 接触器和热继电器等电气元件均采用国内外知名品牌,保证设备的品质、性能; ● 控制屏还设有定时器兼报警记录仪(服务管理器),为学生实验技能的考核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
● 实训电路与装置电源的连接通过安全插座和高可靠护套结构手枪插接线,安全快捷;
三、网络化智能型考核系统组成及功能
(一)系统由1台教师用计算机(自备或代购)和智能人机平台(学生答题器),通过网络组成智能实训考核系统。
(二)教师在计算机上编辑试卷,按照实训考核要求编辑故障点,将设置好的故障点通过智能考核系统发送到每台学生实训考核装置上的人机平台(学生答题器),并在机床电路上自动产生设定的故障点。
(三)答题功能:根据系统设置的故障点,电路运行后产生相应的故障现象,考核根据现象检测判断故障点,将判断结果输入学生机,当学生答完试题并按交卷按钮后,系统会根据该考生试卷上的答案立刻给出考试分数,并将成绩保存在该考生的档案里。
(四)教师在电脑上可对考生考试过程进行监控,监控每个学生的答题情况。考试结束后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序、保存、打印。
(五)具有故障点自动恢复功能,按事先设置的故障点顺序排列,由学生根据电气原理及故障现象查找故障,当查找一个故障点由学生确认结束后,无论考生对此故障的答案对或错,系统都会将此故障点恢复进行下一个故障点的排除考试。
(六)智能人机平台(答题器)由中文液晶屏、微电脑、键盘组成。
四、技术性能:
1.输入电压:三相五线制380V±10% 50Hz 2.工作环境:环境温度范围-10~+40℃ 相对湿度<85%(25℃)海拔<4000m 3.装置容量:<1.5KVA 4.外形尺寸:1305×805×1630mm3
五、装置配备
(一)MY02电源控制屏
控制屏为铁质双层亚光密纹喷塑结构,铝质面板。主控功能板配备资源:
1.三相四线电源输入,经漏电保护器,总开关后,通过起、停按钮控制接触器通断,并设有急停控制按钮; 2.控制屏上有450V指针式交流电压表1只,通过波段开关切换可以观测三个电网电压; 3.定时器兼报警记录仪(服务管理器),平时作为时钟使用,具有设定实验时间、定时报警、切断电源等功能;还可以自动记录由于接线或操作错误所造成的漏电告警、电源短路的总次数, 为学生实训技能的考核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 4.智能型多功能交流电路测量电表:八位LED显示,可同时测量工作电路中电流I、电压V、功率KW、电能KWh、工作时间T。精度1.0级。
5.交流低压电源:设有变压器一只,原边220V、副边26V和6.3V的交流电压,6.3V用于信号指示灯电源,26V用于能耗制动中整流电路的交流电源; 6.4只5408二极管,用于能耗制动的整流电路;
7.三只75Ω/75W电阻用于电动机降压启动、一只10Ω/25W用于异步电动机的能耗制动。
(二)实训桌
实训桌为铁质双层亚光密纹喷塑结构,桌面为防火、防水、耐磨高密度板、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大方。桌子左右各设有两个抽屉(带锁),并带有柜子,分别可用于放置挂件和实训物品。
六、实训项目
1.单相启动停止控制电路 2.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 3.异步电动机两地控制电路
4.异步电动机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 5.双重联锁控制电路 6.自动顺序控制电路 7.手动顺序启动
8.异步电动机星、三角控制电路 9.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控制电路
10.按钮联锁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11.接触器联锁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12.双重联锁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13.单向减压启动及反接制动控制线路 14.异步电动机反接制动控制电路
15.自动往返控制线路
16.正反转点动、启动控制电路 17.带有点动的自动往返控制电路 18.异步电动机自锁控制电路
19.异步电动机单相点动、启动控制电路
20.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串电阻减压启动手动控制线路 21.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串电阻减压启动自动控制线路 22.接触器控制双速电动机的控制线路 23.时间继电器控制双速电机的控制线路 24.C620-1型车床控制电路 25.Y3150型滚齿机控制电路
26.PDH电动葫芦技能实训考核电路(18个故障点)27.CA6140普通车床技能实训考核电路(17个故障点)28.Z3040万能铣床技能实训考核电路(24个故障点)
七、实训组件 1.MY-01维修电工实训组件
(一)挂板上装有热继电器、交流接触器(380V)、按钮指示灯(6.3V),接线端子等。2.MY-02维修电工实训组件
(二)挂板上装有螺旋式熔断器、直插式熔断器、低压断路器、时间继电器、交流接触器、接线端子等。
3.MY-03维修电工实训组件
(三)挂板上装有螺旋式熔断器、转换开关、电磁阀、十字开关、行程开关等。4.KH-1 PDH电动葫芦电路智能考核挂箱(18个故障点)
5.KH-2 C6140普通车床电路技能实训智能考核挂箱(17个故障点)6.KH-4 X62W万能铣床电路技能实训智能考核挂箱(24个故障点)7.智能考核答题器
目录
一、校内软件实训中心标准及建设方案
1.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1~2
2.建设目标
„„„„„„„„„„„„„„„„„„„„„„„„
3.建设模式
„„„„„„„„„„„„„„„„„„„„„„„„
4.基本条件
„„„„„„„„„„„„„„„„„„„„„„„„2~7
5.实训项目
„„„„„„„„„„„„„„„„„„„„„„„„
6.服务功能
„„„„„„„„„„„„„„„„„„„„„„„„7~8
7.运行管理
„„„„„„„„„„„„„„„„„„„„„„„„
8.附件:物流管理专业校内软件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8~12
二、校内实务实训中心标准及建设方案
1.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13~14
2.建设目标
„„„„„„„„„„„„„„„„„„„„„„„
3.建设模式
„„„„„„„„„„„„„„„„„„„„„„„
4.基本条件
„„„„„„„„„„„„„„„„„„„„„„„14~16
5.实训项目
„„„„„„„„„„„„„„„„„„„„„„„16~17
6.服务功能
„„„„„„„„„„„„„„„„„„„„„„„„ 17
7.运行管理
„„„„„„„„„„„„„„„„„„„„„„„„ 17
8.附件: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务实训中心建设方案
„„„„„„18~26
三、校外实训基地及建设方案 1.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 27
2.建设目标
„„„„„„„„„„„„„„„„„„„„„„„„ 28
3.建设模式
„„„„„„„„„„„„„„„„„„„„„„„„ 28
4.基本条件
„„„„„„„„„„„„„„„„„„„„„„„„ 28
5.实训项目
„„„„„„„„„„„„„„„„„„„„„„„„ 28
6.服务功能
„„„„„„„„„„„„„„„„„„„„„„„„ 28
7.运行管理
„„„„„„„„„„„„„„„„„„„„„„„28~29
8.附件: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29~31
物流管理专业校内软件实训中心标准及建设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术技能培训与鉴定的重要实践场所,其教学基础设施与工作状况直接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设置、全面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原则,努力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了更好地对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规划建设,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建设标准要求。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
1.1建设指导思想:
根据专业教学要求,使专业实践教学具有相对稳定性,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具有先进性,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示范性,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具有规范性,与理论教学和技术发展同步的结合具有紧密性,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立要有充分的调研、论证,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目标定位准确,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指导思想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满足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要求。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基本素质为中心,以行业职业岗位(群)为标准,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培养途径。建设规划目标明确,有具体的分阶段实施计划和配套措施,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设置基本合理,能满足实践教学要求。
1.2建设原则:
1.坚持校企紧密合作的原则
示范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和企业共同参与、紧密合作。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企业技术进步的要求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突出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确保为相关企业输送高素质的毕业生。
2.坚持技术先进性与适用性相结合原则
建设示范实训基地必须把握相关专业技术发展的前沿,瞄准当地产业特点中先进制造业企业,对中、高级技工的现实需求,学校的专业教学内容必须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实验实训设施的装备水平必须与之相适应,做到适度超前并留有可发展的空间,使投入具有前瞻性、持久性。在追求先进性的同时,应考虑同时满足相关专业各层次需要,兼顾技工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生产、教研等方面,避免先进而不适用。
3.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的原则。
示范实训基地要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部分业余教育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努力办成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同时成为当地企业职工培训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的重要基地。示范实训基地要在推进、建设学习型企业中,为当地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
4.坚持社会共享性原则
共享指的是教学资源共享,尽可能使所建设的示范实训基地与各种资源的通用性强,能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性教学、实训,相关专业之间尽可能通用。建设目标
我院物流软件实训室建设目标是:先进性、示范性和真实生产性。项目建成后既满足于教学需要,又能够服务于社会,并支持物流科研活动。建设模式
创造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具体为:组建包括企业、行业负责人及专家在内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师生在准实体担任不同层次的员工角色,完全按照企业运营形式组织教学。素质、能力、专业技能同步培养。基本条件
4.1物流实验室信息系统规划
根据以上关于构建物流实验室现代物流实验教学平台方案设想,可以拟就如下与之相配套的控制网络拓朴图:
这一网络系统的搭建也就为物流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4.2物流系统软件
序 号
设备名称
技
术
要
求
数量
单位 物流综合业务平台
适合于物流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快速开发,具体包括快速开发工具、可视化工作流工具、报表工具及集成工具等。套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客户管理系统以现代“客户价值”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论为背景,实现企业管理中对客户的辨识、获取、保持和增加“可获利客户”等业务流程。套 供应链管理教学模拟系统
供应链管理模拟教学系统包含供应商系统、生产企业系统、销售公司系统、物流公司系统、教师管理系统、考试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以制造企业为供应链的核心,整合多供应商、多销售公司、多物流公司来模拟整过供应链的过程。学生可以建立不同的供应商、销售公司、物流公司;并且不同的供应商、销售公司、物流公司有各自不同的数据帐套。同时该软件要同自动仓储、电子标签分拣、POS、数据采集器、生产线实现无缝隙连接,以软件的信息来驱动硬件,实现供应链的全程。套 电子采购系统
供货商可在系统上取得订单信息并更新订单状态,如是否接受订单的价格,数量以及交期等采购信息,并与采购人员于在线完成订单确认动作,有效降低与供货商间订单处理流程以及周期。1 套 采购与供应管理系统
计算生成、配套查询产生、库存缺料分析产生、销售订单下推、手工录入等多种采购需求生成方式;供应商供货配额管理、维护供应商物料对应名称和代码的功能。套
功能说明
物流系统是物流管理的神经中枢。物流系统是物流流程和作业方法、作业单据、作业原则的体现,学习物流系统能够使学生掌握物流
4.3物流技术设备
序 号
设备名称
技
术
要
求
数量
单位 条码打印机
含与物流系统的集成。
打印方式:热转印/热敏
打印速度:76毫米/秒(最快)
打印精度:203dpi(8dots/mm)
打印宽度:105mm
标准内存:512M
打印能力:支持5种点阵字体,可打印图像
通讯接口:RS-232接口/标准并口
条码支持:各种一维条码及MaxiCode,PDF417 Datamatrix二维条码 体积重量:长278x宽186x高153mm;2.1千克
工作温度:5-40℃,适用于办公环境 台 条码打印机耗材
碳带、条码纸等
打印机专用碳带10卷
宽幅和窄幅打印纸各5卷 批 二维条码扫描枪
二维条码扫描枪尺寸:
6.55 英寸 高 x 2.82 英寸 宽 x 4.72 英寸 厚
重量: 6.04 盎司./181.4 克(不包括通讯线)
电源: 直流5V/250毫安(标称)视主机而定
光源: 650 nm 可见激光二极管
分辨率:
640 x 480 最小条宽: 5 mil(0.127 mm)
工作距离: 100% 的 UPC/EAN 符号,介于 1 in(2.5 cm)和14 in.(35 cm)之间
一维条码:UPC.EAN、带有补充码的 UPC.EAN、UCC.EAN 128、JAN 8 &
13、Code
39、Code 39、Full ASCII、Code 39 Trioptic、Code 128、Code 128 FullASCII、Codabar(NW7)、Interleaved 2 of
5、Discrete 2 of
二维条码: PDF417、microPDF417、MaxiCode, DataMatrix(ECC 200)1 把
挂图
1200MM*720MM,双背板有机板亚格力材质,金属柱;物流技术设备作业过程图片,彩色喷绘。幅
功能说明
物流技术实训室是对常用物流技术进行实训的专业实训室,在进行综合实训之前或者作为物流技术课程的跟课实训内容,培养学院对物流技术设备的原理、使用方法、具体操作的能力。
4.4实训室设备
序 号
设 备名 称
技
术
要
求
数 量
单 位 高清晰投影
投影幕布为硬质材料,含玻璃钢或其它硬质材料包边,硬板幕布尺寸:150寸。投影仪技术参数:
投影距离(米)0.9-11.4
支持的色彩数目 1677万
最高显示分辨率(dpi)1600*1200
标准显示分辨率(dpi)1024*768
水平扫描频率(KHz)15-100
垂直扫描频率(Hz)50-100
标称对比度 500:1
标称光亮度 4500流明
标称光亮度均匀值 85%
镜头变焦 广角1.6倍变焦镜头,F1.7-2.5,f=19.2-30.2mm
投影画面尺寸 40-300寸
屏幕 4:3(兼容16:9)套 台式计算机
A.CPU:Intel 奔腾双核E2200(2.2G-800MHz-1M)
B.主板:G31(集成PS/2接口,可带I/O安全盖板)
C.显卡&声卡类型:主板集成
D.内存:1G DDRII 667
E.硬盘:160G SATAII
F.显示器:17液晶显示器
G.光驱类型:DVD
H.其他:
I.1.还原功能
J.主机带有硬盘保护功能、所支持系统应包含Vista。
K.支持网络大规模部署,提供增量同传,且速度不低于1000M/分钟
L.远程唤醒及开关机
M.主机应带有对硬件资产的管理和监控方案,当发生硬件变更时及时提示管理员
台
功能说明
运输是物流的核心活动之一,运输实训室搭架了一个完整的运输网络环境,通过整个过程,锻炼学生运输过程的实操能力,特别是关键运输环节的标准操作过程、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
4.5 系统集成
序号 设备
名称
技
术
要
求
数
量
单 位 核心交换机
千兆路由交换机,背板带宽:64Gbps,MAC地址表:16K,VLAN功能:支持,接口类型:24个10/100M自适RJ45端口,千兆电接口≥4,千兆光接口≥4(配置多模SFP光接口卡模块4个)网管功能:管理界面:CL1(Console/Telnet)、WEB。台 接入交换机
可网管以太网交换机,背板带宽≥18Gbps,48口10/100Base-TX,千兆电口≥2,千兆光口≥2。台 管理控制平台
实现实训室设备使用的管理,支持实验室设备的集中、统一、拓扑、图形化教学管理,试验的统一管理,满足设备的统一管理、试验资料的统一管理、实验行为的统一管理、实验用户的统一管理,支持远程试验室需求(投标中提供软件功能截图),含40个License使用许可。套 三层交换机
三层企业级交换机,背光带宽≥48Gbps。支持IPv/IPv6协议(提供IPv6 Ready phase-2 认证),10/100BaseTX百兆电接口≥24;千兆扩展≥2,支持RIPv1/V2,支持MD5认证、OSPFv2、BGP丰富的路由协议。台
路由器
接入级路由器,1个10/100M快速以太网端口,≥1个高速/异步串口,支持RIP、OSPF、BGP4、MPLS,协议(包含路由器实验用V35直通、交叉电缆)。台 串口控制服务器
设备调试控制器,机架式。标配:16个RJ45串行通信口,1个Console口,1个10/100M以太网口,同时可以管理16台网络设备。台
防火墙
企业级防火墙,基于多核处理器硬件防火墙,非x86,支持IPSec、VPN、SSL、VPN加密实验功能,5个10/100/100M。台 服务器
XEON E3220 2.4G/12M/1333M FSB/LT300 1800主板/2*1G FBDIMM 667/320G/7200/SATA/无硬盘盒/DVD 16X/1.44 软驱/主板集成显卡/无外插卡/无RAID卡/主板集成RAID功能/350W单电源/USB光电鼠标/PS2键盘/标准预装/无附件/19LCD显示器 台
功能说明
网络是集成整个网络实训室的基础,支撑正果实训的完成。
5实训项目
实验
一、条形码信息读取与条形码打印
实验
二、计算机与电子标签控制器的通讯
实验
三、电子标签辅助分拣系统管理软件设计
实验
四、电子商务的电子采购管理
实验
五、计算机与RFID系统的通讯
实验
六、采购申请、采购计划、采购审核、供应管理等实习
实验
七、供应商系统、生产企业系统、销售公司系统、物流公司系统实习
实验
八、报关报检
实验
九、库存控制
实验
十、第三方物流
6服务功能
1.能完成物流管理专业所承担的实践教学任务。包括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能力训练;按照职业技术技能的规范开展职业技术技能训练;按照职业活动环境的实际要求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准则;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安全、操作、管理等),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训练。
2.能承担物流管理专业学历和非学历职业技术技能训练。
3.能承担物流管理专业技术技能的鉴定和考核工作。
4.能进行物流管理专业研究开发、生产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
7运行管理
1.实训室主任要由具有相应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能够进行技能实训指导的教师担任。
2.实践教学指导人员结构要合理,实践教学能力要强。其中80%以上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职称,其余人员必须具有专业指导能力,并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3.要有实践教学指导人员培养规划和措施。
4.组织机构岗位要职责明确,有分工细则,运行情况要良好。
5.要有严格规范的教学质量检查、监督、调控、保障体系及运行机制。
8附件:物流管理专业校内软件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8.1建设思路
紧紧围绕职业关键能力,按照“工学导向”建设“生产性” 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8.2建设措施
(1)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首先成立要“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根据示范实训基地所在地理位置、区域经济特点和原有专业培训优势及投资金额,确定培训专业、层次、规模,制定示范实训基地建设的总体规划。规划努力作到“科学、先进、开放、可行”。根据资金到位情况,作出分步实施计划。
(2)设备先进适用,各类配比合理
设备设施应满足覆盖、超前、配套、柔性化四方面的要求。覆盖是设备配置中相对于专业中应用到的技术要有一定的覆盖面。超前是设备的科技含量,相对于本地区的企业界,有一定的超前性。配套是满足示范实训基地“完整性”要求。柔性化是设备具备可装配性,可反复设计和反复编程。
(3)选定规格型号,组织公开招标
示范实训基地建设牵涉贵重设备,采用公开招标可降低设备的采购成本。招标前应充分讨论、反复比较、精心选择设备的型号、规格,拟定好招标书。招标中应严格按财政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招标管理办法》,组成由有关专家构成的班子进行设备采购决策管理,保证其过程的“公平、公正”和严肃性和透明度。
(4)布局科学合理,力求安全美观
示范实训基地的环境尽可能贴近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凸显职业特征,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体应是“合理、安全、美观”。
“合理” 是设备布局、配备的动力、气源、环境的温湿度、采光及工艺流程艺合理,符合现场作业的工艺要求,充分考虑技能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便捷性。布局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技术要求类别相近、联系紧密的实训室应尽量靠近,以方便使用。二是需要集中供气、供水等要求的实训室尽量靠近。如有较多设备需要压缩空气,应单独建立空压机房,尽可能统一压缩空气的气源,由管道输送到指定点。空压机房远离实训室,既安全又可降低噪音。三是产生噪音的实训室应尽量远离教学区,防止产生干扰。四是应根据设备重量、体积、振动等要求确定实训室楼层。
“安全” 实训室达到规定的环境安全指标,明示相关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及各种警戒符号。设备接地必须良好,同时要注意防火、防盗、防泄漏、防人身伤亡。实训室应安装消防报警系统,要确保通道畅通,按规定要求设置灭火装置并定期检查。
“美观” 各类器具、材料、定位放置、摆放整齐,标语、宣传栏能体现职业规范的要求、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校园文化。
(5)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要素有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目标体系是实践性教学应达到的标准,目标体系是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内容体系包含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的三个层次。管理体系包括规章制度、管理手段、评价体系。支撑保障体系包括了师资、设备、环境,其中拥有一支掌握过硬技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支撑保障体系的关键。示范实训基地应具备科学的、能持续改进、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6)引入生产、教学、科研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建立生产、教学、科研三结合的运行机制,加强教学与生产、科研的联系,以生产和科研促进教学,将教学融入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是示范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示范实训基地应与产业部门和科研单位协作共建培训基地和专项实验室,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要积极开展应用项目研究、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开发等科技工作及社会服务活动,形成教学、科研、生产和发展的良性循环。
总之,一个成功的示范实训基地应具备科学的、能持续发展、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它不仅能培养成批高技能型人才,而且能推出生产技术成果。它能使桐乡市技工学校在技工教学、培训鉴定、产教结合和科技开发等四个方面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更好地为桐乡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优秀中、高级技能人才。
8.3 设备配置
项
目
支
出
预
算
总
表
项目支出明细
金额(万元)
说
明
设备名称
单价(万元)
数量(台/套)
1、电脑
0.3
0.3*60=18 本实验室硬件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便于学生上机操作。
2、电脑桌/椅
0.03 60 0.03*60=1.8
3、软件系统
1 5*1=5 涵盖物流专业的主要环节:仓储、运输、配送及国际货代业务。
4、服务器
1.5 1 1.5*1=1.5 数据库中心,便于上机操作信息的存储和管理。
5、投影仪 1 1 *1=1 多媒体教学,便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得和谐
6、条形码扫描器
0.2 1 0.2*1=0.2 货物入库演示的开端,扫描货物的条形码。
7、标签打印机
0.3 1 0.3*1=0.3 货物入库后打印标签、便于上架存储,以及货物出库时相关出库凭据的打印
8、普通打印机
0.2 1 0.2*1=0.2
9、空调
0.8 2 0.8*2=1.6 普通实验室(100m2左右)里的常用且必要的设备与布置。
10、网络布线 1 3*1=3
11、辅助多媒体设备
0.8 1 0.8*1=0.8
合计
33.4
8.4建设保障
(1)建立科学、有效、严格的队伍建设和和人员管理制度,并能组织实施。
(2)建立健全规范且能严格执行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规程等教学文件,并要有规范的教学过程运行管理制度并能贯彻执行。
(3)建立严格的设备、设施及物资管理制度。
(4)建立严格的实训环境,劳动保护、安全操作、文明生产要有规章制度。
(5)建立严格的实训基地评估考核制度,并能组织实施。
8.5效果评价
(一)教学文件要求
(1)有完整的专业职业分析,职业能力分析,职业技术技能分析的资料,有明确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目标和需求。
(2)实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任务书、实训教材等教学文件规范齐全,执行严格。
(3)有适应社会待业岗位群的职业技术技能需求,并有科学的能力与技能测试方法规定。
(二)教学实施要求
(1)每个实训项目、单元、技术技能培训要标准明确、实施落实。
(2)每个实训项目、单元、技术技能培训考查、考核要严格执行,并有记载。
(3)实训教学指导人员要落实,要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及分工细则。
(三)教学体系要求
(1)要有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社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2)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育体系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实施效果要良好。
(四)教学改革要求
(1)教学观念领先,改革力度大,不断开发新的实训项目要有成效。
(2)结合具体实训项目改革教学方法要有成效。
(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并取得较好成果。
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务实训中心标准及建设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术技能培训与鉴定的重要实践场所,其教学基础设施与工作状况直接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设置、全面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原则,努力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了更好地对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规划建设,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建设标准要求。
1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
1.1建设指导思想
根据专业教学要求,使专业实践教学具有相对稳定性,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具有先进性,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示范性,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具有规范性,与理论教学和技术发展同步的结合具有紧密性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立要有充分的调研、论证,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目标定位准确,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指导思想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满足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要求。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基本素质为中心,以行业职业岗位(群)为标准,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培养途径。建设规划目标明确,有具体的分阶段实施计划和配套措施,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设置基本合理,能满足实践教学要求。
1.2建设原则
1、坚持校企紧密合作的原则。
示范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和企业共同参与、紧密合作。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企业技术进步的要求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突出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确保为相关企业输送高素质的毕业生。
2、坚持技术先进性与适用性相结合原则
建设示范实训基地必须把握相关专业技术发展的前沿,瞄准当地产业特点中先进制造业企业,对中、高级技工的现实需求,学校的专业教学内容必须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实验实训设施的装备水平必须与之相适应,做到适度超前并留有可发展的空间,使投入具有前瞻性、持久性。在追求先进性的同时,应考虑同时满足相关专业各层次需要,兼顾技工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生产、教研等方面,避免先进而不适用。
3、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的原则。
示范实训基地要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部分业余教育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努力办成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同时成为当地企业职工培训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的重要基地。示范实训基地要在推进、建设学习型企业中,为当地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
4、坚持社会共享性原则
共享指的是教学资源共享,尽可能使所建设的示范实训基地与各种资源的通用性强,能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性教学、实训,相关专业之间尽可能通用。建设目标
我院物流软件实训室建设目标是:先进性、示范性和真实生产性。项目建成后既满足于教学需要,又能够服务于社会,并支持物流科研活动。建设模式
创造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具体为:组建包括企业、行业负责人及专家在内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师生在准实体担任不同层次的员工角色,完全按照企业运营形式组织教学。素质、能力、专业技能同步培养。基本条件
4.1物流中心实训区
4.1.1功能及设备
物流中心实训区仿真现代物流中心(仓库),在整个产业链里即可以仿真生产加工的中转中心,也可以从第三方物流角度仿真物流中心运作。该区设备包括信息采集设备、托盘货架、流利货架(可以多种货架形式)、自动分拣设备、打包加工设备、搬运设备以及仓储管理系统。从区域划分主要包括:收货理货区、自动化仓库区(二期)、自动分拣区、流通加工区、电子拣选区、包装加工区、发货理货区和闲置容器暂存区等等区域。4.1.2主要业务及实训流程
收发货理货区采用条码和RFID技术,实现自动收发货理货。仓储区分为三部分:托盘货架区、电子拣选区,真实呈现企业场景。自动分拣区可实现多种形式的拣选作业如:摘果作业、播种作业和接力作业等,满足现实拣选作业的多样性。包装加工区,让学生了解并练习包装加工技术。
4.1.3平面布局图
4.2实战型运输实训区
4.2.1功能及设备
运输是物流活动中最重要的作业环节之一,该实训区是物流实训区需要重点建设的实训区。运输是物流的核心活动之一,本实训区搭架了一个完整的运输网络环境,通过接收、集货、调度、干线运输、跟踪、集货、派发的运输过程,锻炼学生的空运、海运、陆运、铁路运输过程的管理操作能力,特别是关键运输环节的管理方法和技巧、标准操作过程、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
本实训区主要包括仿真的运输环境(托运人、托运点、干线运输、短途配送),运输过程的可视化跟踪大屏幕,可以动手仿真的运输单据、打印设备、跟踪扫描设备等,本实训区强调通过软件大屏幕图形化展示为特色,突出对运输全过程的管理、统计、分析。
4.2.2主要业务流程
运输实训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实训流程如下:
A.接单流程:接受客户的运输委托;
B.取货调度流程:根据委托要求,对取派车辆进行安排调度;
C.现场取货流程:司机与货运员到客户取货点取货,确认运单信息;
D.干线调度流程:根据委托要求,对长途干线的运输方式、运力、路线进行规划;
E.现场集货流程:根据发往不同方向的运单对货物进行集货处理;
F.装车发运流程:装卸工人将货物装车,并进行扫描核对;
G.接车卸车流程:装卸工人将货物卸车,并进行扫描核对;
H.中转发运流程:需要中转的货物,进行中转路线规划; I.派送调度流程:根据委托要求,对取派车辆进行安排调度;
J.现场派送流程:司机与货运员到客户送货点送货,确认签收信息;
K.返单流程:根据客户的委托要求,返回客户单据或者运输单据 实训项目
“物流实验室”实验内容举例
实验
一、条形码信息读取与条形码打印
实验
二、计算机与电子标签控制器的通讯
实验
三、DPS管理软件设计
实验
四、DAS管理软件设计
实验
五、电子标签辅助分拣系统管理软件设计
实验
六、电子标签辅助分拣仓库盘点软件设计
实验
七、RFIDF信息的读取与分析
实验
八、计算机与RFID系统的通讯
实验
九、RFID系统的应用程序设计
实验
十、流通加工工艺及流程设计
实验
十一、机械手控制
实验
十二、计算机与S7-200 PLC通讯(PPI)
实验
十三、全自动立体仓库储存策略研究
实验
十四、全自动立体仓库出入库管理方法研究
实验
十五、库存控制
实验
十六、S-ID支持下的电脑辅助托盘储位跟踪
实验
十七、S-ID支持下托盘储位管理软件设计 实验
十八、S-ID支持下模拟GPS车辆跟踪
实验
十九、模拟GPS指挥下车辆运输调度实验
实验
二十、模拟GIS(实验室模拟道路图)与GPS结合实验 服务功能
1.物流专业群实训基地;
2.物流师职业技能鉴定实操鉴定标准场地;
3.相关专业毕业生岗位见习与工作实践基地;
4.相关专业毕业生创业培训与创业就业基地;
5.物流技能大赛竞赛平台;
6.高技能人才与新项目的孵化基地。运行管理
1.实训室主任要由具有相应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能够进行技能实训指导的教师担任。
2.实践教学指导人员结构要合理,实践教学能力要强。其中80%以上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职称,其余人员必须具有专业指导能力,并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3.要有实践教学指导人员培养规划和措施。
4.组织机构岗位要职责明确,有分工细则,运行情况要良好。
5.要有严格规范的教学质量检查、监督、调控、保障体系及运行机制。附件: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务实训中心建设方案
8.1建设思路
紧紧围绕职业关键能力,按照“工学导向”建设“生产性” 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
8.2建设措施
(1)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首先成立要“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根据示范实训基地所在地理位置、区域经济特点和原有专业培训优势及投资金额,确定培训专业、层次、规模,制定示范实训基地建设的总体规划。规划努力作到“科学、先进、开放、可行”。根据资金到位情况,作出分步实施计划。
(2)设备先进适用,各类配比合理
设备设施应满足覆盖、超前、配套、柔性化四方面的要求。覆盖是设备配置中相对于专业中应用到的技术要有一定的覆盖面。超前是设备的科技含量,相对于本地区的企业界,有一定的超前性。配套是满足示范实训基地“完整性”要求。柔性化是设备具备可装配性,可反复设计和反复编程。
(3)选定规格型号,组织公开招标
示范实训基地建设牵涉贵重设备,采用公开招标可降低设备的采购成本。招标前应充分讨论、反复比较、精心选择设备的型号、规格,拟定好招标书。招标中应严格按财政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招标管理办法》,组成由有关专家构成的班子进行设备采购决策管理,保证其过程的“公平、公正”和严肃性和透明度。
(4)布局科学合理,力求安全美观
示范实训基地的环境尽可能贴近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凸显职业特征,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体应是“合理、安全、美观”。
“合理” 是设备布局、配备的动力、气源、环境的温湿度、采光及工艺流程艺合理,符合现场作业的工艺要求,充分考虑技能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便捷性。布局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技术要求类别相近、联系紧密的实训室应尽量靠近,以方便使用。二是需要集中供气、供水等要求的实训室尽量靠近。如有较多设备需要压缩空气,应单独建立空压机房,尽可能统一压缩空气的气源,由管道输送到指定点。空压机房远离实训室,既安全又可降低噪音。三是产生噪音的实训室应尽量远离教学区,防止产生干扰。四是应根据设备重量、体积、振动等要求确定实训室楼层。
“安全” 实训室达到规定的环境安全指标,明示相关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及各种警戒符号。设备接地必须良好,同时要注意防火、防盗、防泄漏、防人身伤亡。实训室应安装消防报警系统,要确保通道畅通,按规定要求设置灭火装置并定期检查。
“美观” 各类器具、材料、定位放置、摆放整齐,标语、宣传栏能体现职业规范的要求、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校园文化。
(5)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要素有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目标体系是实践性教学应达到的标准,目标体系是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内容体系包含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的三个层次。管理体系包括规章制度、管理手段、评价体系。支撑保障体系包括了师资、设备、环境,其中拥有一支掌握过硬技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支撑保障体系的关键。示范实训基地应具备科学的、能持续改进、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6)引入生产、教学、科研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建立生产、教学、科研三结合的运行机制,加强教学与生产、科研的联系,以生产和科研促进教学,将教学融入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是示范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示范实训基地应与产业部门和科研单位协作共建培训基地和专项实验室,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要积极开展应用项目研究、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开发等科技工作及社会服务活动,形成教学、科研、生产和发展的良性循环。
总之,一个成功的示范实训基地应具备科学的、能持续发展、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它不仅能培养成批高技能型人才,而且能推出生产技术成果。它能使桐乡市技工学校在技工教学、培训鉴定、产教结合和科技开发等四个方面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更好地为桐乡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优秀中、高级技能人才。
8.3设备配置
本方案以实现物流中心的自动储存、分拣、配送三大功能为目标,将整个物流中心分成AS/RS区、托盘堆栈区和分拣作业区,如上图所示。
8.3.1 AS/RS区
作为自动化仓储区,它主要由:
(1)立体货架和全自动堆垛机
货架系统采用由钢结构构成的单元货格式货架,货格的长度为520mm,深度为430mm,高度为400mm。货架系统共有2排,20+18列,5层,共有190个货位。
堆垛机用来实现货物单元的上架和下架,堆垛机可在巷道内来回穿梭,其货台可上下垂直升降,货叉可横行伸缩,从而实现货物的三维运动。堆垛机水平穿梭的速度最高为25米/分,垂直升降速度最高为10米/分,货叉存取货速度为2米/分。堆垛机电力拖动采用Siemens MM400系列交流变频调速,并由Siemens S7-200系列PLC对其进行自动控制,实现自动认址、定位以及与主控计算机之间的信息通讯等功能。
(2)出入库系统 出入库系统用以实现货物或物料的出入库,也实现物流信息的采集和发送。出入库系统由输送设备、货物或物料自动识别装置及LED看板构成。其中入库设备选用一个带平移的入货台(600mm×470mm×750mm)和一条2米长的辊筒输送链; 出库设备选用一个带平移出货台(600mm×470mm×750mm)和一条3米长的带有2个自动分拣口、3个出货口的辊道输送链。两个出货口均由斜坡式被动流利链组成。自动识别系统采用一维条码系统,它由打印在货物或物料上的一维条码、条码阅读器及主控计算机组成。LED看板是由发光二极管排列组成的显示器件,它采用低电压驱动,动态扫描技术,具有耗电省、使用寿命长、成本低、亮度高、视角大、可视距离远等优点。在此我们选用约486mm×243mm,φ5.0mm的LED单色显示屏。
(3)区内输送系统
区内输送系统的运送设备选用多频电磁导航的AGV。该种AGV具有行走速度快(60M/S),定位精度高(±10mm),负荷大(100Kg)等优点。它的功用是为分拣作业提供补货、货物输送和拣货、货物的再入库/出库输送。
8.3.2托盘堆栈区
托盘堆栈区在物流中心中属于一种比较常见和贴近现实的传统仓储形式。它在此的功用可以理解为:因某种需要或特殊情况(比如进货物料的包装尺寸或重量不适宜立体货架储存等)而须将货物或物料送往托盘堆栈区仓储。
然而,为了给这种传统的仓储形式赋予现代化的色彩,同时也更是为了使这种传统的仓储作业能准确和高效,所以我们特别为其配置了一套先进的超声波跟踪定位系统(S-ID系统),即在传统的输送叉车上安装一个S-ID发信机,而在区域内的适当空间位置上装有若干个(3个以上)S-ID接收机。这样通过3点测量原理,便可精确解算出发信机所在的叉车位置坐标,并且这一坐标信号又可通过AI-NET网,直接显示在“当前储位”的电子显示标签上。显然利用这一系统,我们可随时跟踪叉车的行走路线,并在“动作确认”这一时刻自动校核叉车位置与“目标储位”是否相吻合,从而使这种仓储作业的正确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S-ID系统一般由:
(1)S-ID发信机
(2)S-ID收信机
(3)S-ID监控计算机(4)“目标储位”、“当前位置”、“条码”信号显示标签
(5)动作确认按钮等
8.3.3分拣作业区
分拣作业区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它们是:
(1)分拣货架
分拣货架是一个3层6列,共18个储位的带有流利条的重力式货架,共2个,其尺寸为(2400mm×700mm×1800mm)。主要用于储放将待分拣的货物(摘取式分拣)或待分拣装货的客户货箱(播种式分拣)。
(2)电脑辅助分拣系统
工程电脑辅助分拣系统是一套安装在货架储位上的电子装置。它主要由:
(1)电子标签
(2)网络接线箱
(3)条码扫描枪
(4)电脑辅助分拣系统管理控制服务器
等组成,在这个系统中,计算机借助信号灯与8段码数字显示器作为辅助工具,引导拣货人员正确、快速、轻松地完成拣货作业。DPS具有弹性控制作业流程、即 时现场监控、紧急订单等功能,DPS能有效降低拣货错误率,加快拣货速度等优点,使物畅其流。
(3)流利输送链、补货理货台
这2个部分都是分拣作业和流通加工作业的辅助工作台,它们都是为了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和方便作业而设置的。
8.3.4流通加工工作区
为了进一步丰富流通加工作业的实训内容,更好理解流通加工在现代物流业中的增值地位,增强其可操作性,所以增加了一个流通加工工作区,是由1个流通加工工作台和1台电子标签秤。
(1)人工流通加工工作台
其功用是待分拣完成的货物箱经称重环节,称出其重量,并将重量信息以条码形式出来粘贴在货箱上,同时还要完成重新打包封装等工作。
(2)自动流通加工工作台
在另一侧的流通加工工作台上将设置UPJ机械手用以实现自动的流通加工。比如自动识别增加某一颜色产品自动贴标签等。
流通加工用机械手是由日本安川生产的UPJ示教型机械手,机器人本体YR-UPJ3-B00(6-axis)机构内型:垂直多关节型,轴数:6轴,抓持重量:3Kg,重复定位精度:+0.03mm,工作半径:188~532mm。它在系统中所担当的角色是搬运、堆垛和分拣(条形码校核或颜色识别)。
8.3.5零售商
零售商用多个模拟超市门店来替代,它主要由:
(1)超市货架
(2)POS机及条码扫描枪
(3)RFID系统组成
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将RFID直接用于超市门店,这是一个相当带有前瞻性的设想。因为就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而言,要将RF标签像条形码标签一样粘贴于超市门店的每个待售商品上是不可能的。但其结账付款时的高效率确是具有诱人的优越性。据此我们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梦想在不远的将来也是可能实现的。所以我们特别在一个超市门店内同时设置了两种结帐方式,其用意是希望能为学生在这一供应链环节的最后一个节点的物流实验教学中奉献上一个很有意义的物流教学内容。
8.3.6供应商
众所周知,供应商在整个物流供应链中的作业就是为各下游单位供货。在此为了丰富第三方物流中心的实验教育内容,提高其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形式的尽可能真实性,在此假设这两个供应商是生产不同颜色小塑料盒的供货商,使他们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提供数百个不同色彩或图案的小塑料盒,并放置于周转箱内,在整个供应链上流动。这样做的一个最大优点是:可使作为主要物流实验教学对象的第三方物流中心内的各个物流环节有“活”可干。比如可按塑料盒颜色而分类储存、客户可要求不同图案的塑料盒进行分拣等等。从而可极大地丰富整个“物流综合模拟实验室”的实验内容,提高其可操作性,更可增强学生对物流作业及物流设备应用的感性认识,提高物流实验教学效果。
8.3.7运输车辆
运输作为物流业务的中心活动,是物流系统设计和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它通常代表了物流成本中最大的单项成本。它以其在整个供应链活动中的特定角色,创造着商品的空间效用,并实现其使用价值。所以说提高运输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程度,改善运输系统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则肯定是对物流职业技术教学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如何在有限的实验室空间范围内为职业类院校搭建一个改善运输管理的实验教学平台呢?我们的解决方案是:
用两辆全电动铲车或小型非机动手推车来模拟替代两辆运输机动车,便于车辆调度作业。
提高运输车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在每辆车内安装一个S-ID发信机来模拟GPS,强调车辆运输跟踪。
8.4建设保障
(1)建立科学、有效、严格的队伍建设和和人员管理制度,并能组织实施。
(2)建立健全规范且能严格执行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规程等教学文件,并要有规范的教学过程运行管理制度并能贯彻执行。
(3)建立严格的设备、设施及物资管理制度。
(4)建立严格的实训环境,劳动保护、安全操作、文明生产要有规章制度。
(5)建立严格的实训基地评估考核制度,并能组织实施。
8.5效果评价
(一)教学文件要求
(1)有完整的专业职业分析,职业能力分析,职业技术技能分析的资料,有明确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目标和需求。
(2)实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任务书、实训教材等教学文件规范齐全,执行严格。
(3)有适应社会待业岗位群的职业技术技能需求,并有科学的能力与技能测试方法规定。
(二)教学实施要求
(1)每个实训项目、单元、技术技能培训要标准明确、实施落实。
(2)每个实训项目、单元、技术技能培训考查、考核要严格执行,并有记载。
(3)实训教学指导人员要落实,要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及分工细则。
(三)教学体系要求
(1)要有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社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2)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育体系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实施效果要良好。
(四)教学改革要求
(1)教学观念领先,改革力度大,不断开发新的实训项目要有成效。
(2)结合具体实训项目改革教学方法要有成效。
(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并取得较好成果。
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标准及建设方案
校外实训基地是指具有一定实习规模并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实习教学质量,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学院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特研定本标准。
1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
1.1建设指导思想
根据专业教学要求,使专业实践教学具有相对稳定性,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具有先进性,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示范性,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具有规范性,与理论教学和技术发展同步的结合具有紧密性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立要有充分的调研、论证,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目标定位准确,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指导思想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满足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要求。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基本素质为中心,以行业职业岗位(群)为标准,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培养途径。建设规划目标明确,有具体的分阶段实施计划和配套措施,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设置基本合理,能满足实践教学要求。
1.2建设原则
1.协商的原则。校外实训基地由学院与有关物流企事业单位协商共同建立。
2.对口的原则。学院应根据物流专业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能满足实训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学院校外实训基地。
3.方便的原则。根据物流专业与地方经济发展情况,校外实训基地应专业对口,相对稳定,尽可能立足本市,就地就近,既便于开展工作,又有利节约经费。
4.择优的原则。学院优先支持规模大,层次高、接受我院师生人数多的实训基地的建设。
5.实际的原则。新建的实训基地,应优先考虑那些经过多次实习且符合实习要求,但尚未签约的单位。建设目标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室建设目标是:先进性、示范性和真实生产性。项目建成后既满足于教学需要,又能够服务于社会,并支持物流科研活动。建设模式
1、由学院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生产制造企业等单位建立教学、科研、生产、培训联合体的(产、学、研、培)综合型校外实训基地。
2、普通单一型的物流校外实训基地 基本条件
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必须具备的条件:
(1)是正式的法人单位或职能齐全的二级单位;
(2)组织机构健全,领导和工作人员素质高,管理规范,发展前景好;
(3)所经营的业务和承担的职能与相应专业对口;
(4)在本地区的本行业有一定知名度,社会形象较好;
(5)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训条件和相应的业务指导。
5实训项目
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训项目由校外企业和学院共同开发,以校外实训基地现有的实训条件为依托,开发出能使学生物流专业知识得以充分利用的实训项目。如: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分拣管理以及物流信息系统的操作等等。服务功能
1.能满足物流专业完成实习教学任务的要求,具备先进的生产手段、技术装备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和职工队伍;为教学计划规定的实训提供场地和指导人员,接受物流专业一定数量的教师与学生开展实习。
2.基地建设双方应互惠互利、义务分担,走共同建设、共同发展的道路。
3.能满足实习学生食宿、学习、劳动保护和卫生等方面的条件。
4.校企合作关系紧密,能与“产、学、研、培”一体化相结合。运行管理
1.实训基地的确定应充分调查研究与协商,确定能够促进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提高,能够满足实训基地的要求,经学院审核同意后,与该企业签定合作协议挂牌确立。
2.实训基地签定合作协议,其基地的调整与撤消,应经合作双方同意。
3.实训基地成立后,学院应与基地商定双方管理模式与档案管理办法,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4.学院应每年对学生实训情况做出总结,该总结由实训基地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后由所在系存档。
5.学院要加强对校外实训基地的指导与管理,建立定期检查指导工作制度,协助企事业单位解决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实训基地做好建设、发展、培训的各项工作。
6.学院每年末召开一次实训基地建设总结会,学院应详尽分析本学院物流专业实训基地的作用与效果,做出工作总结,共同研究新的基地成立与原有基地的保留与取消。
7.学院每年根据实训基地建设情况评选优秀实训基地,由学院进行表彰奖励。
8.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情况,将作为学院教学评估的重要条件。附件: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8.1建设思路
紧紧围绕职业关键能力,按照“工学导向”建设“生产性” 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
8.2建设措施
(一)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以实训实习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依据,与目前现场生产实际或近期生产技术发展的装备水平相匹配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
(二)全面规划,协调发展,避免各专业之间重复,提高校外实训基地的利用率。优先选择受益面大的公共实训实习基地。
(三)注意科技、生产及对外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等对实训实习基地的功能要求,提高基地的技术含量。
(四)考虑经费承受能力及学生实训实习质量,尽可能就地就近选定专业对口、工艺和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生产任务比较充足的企事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五)加大对兼职实训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力度,使他们了解专业教学要求,积极参与教学改革。
(六)经费投入可通过校企共建的原则,校企自筹、学校与科研单位或行业联合等多渠道筹集经费,走共同建设、共同发展的道路。
8.3设备配置
(1)由校外实训企业提供相关的配套设施。
(2)如有实际需要,学院可以提供相应的设备用于学生实训。
8.4建设保障
(1)建立科学、有效、严格的队伍建设和和人员管理制度,并能组织实施。
(2)建立健全规范且能严格执行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规程等教学文件,并要有规范的教学过程运行管理制度并能贯彻执行。
(3)建立严格的设备、问设施及物资管理制度。
(4)建立严格的实训环境,劳动保护、安全操作、文明生产要有规章制度。
(5)建立严格的实训基地评估考核制度,并能组织实施。
8.5效果评价
(一)教学文件要求
(1)有完整的专业职业分析,职业能力分析,职业技术技能分析的资料,有明确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目标和需求。
(2)实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任务书、实训教材等教学文件规范齐全,执行严格。
(3)有适应社会待业岗位群的职业技术技能需求,并有科学的能力与技能测试方法规定。
(二)教学实施要求
(1)每个实训项目、单元、技术技能培训要标准明确、实施落实。
(2)每个实训项目、单元、技术技能培训考查、考核要严格执行,并有记载。
(3)实训教学指导人员要落实,要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及分工细则。
(三)教学体系要求
(1)要有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社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2)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育体系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实施效果要良好。
(四)教学改革要求
(1)教学观念领先,改革力度大,不断开发新的实训项目要有成效。
(2)结合具体实训项目改革教学方法要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