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会分享小故事及感悟
小赵在一家大型建筑公司任设计师,常常要跑工厂,看现场,还要为不同的老板修改工程细节,异常辛苦,但她仍认认真真地去做,毫无怨言,她给自己立下了一条规则——要做就做好,否则就不做。
有一次,老板安排她为客户做一个设计方案,时间只有三天。接到任务后,小赵看完现场,就开始工作了。三天时间里,她都在一种异常兴奋的状态下度过。她食不甘味,寝不安枕,满脑子都想着如何把这个方案弄好。她到处查资料,虚心向别人请教。三天后,她把设计方案交给了老板,得到了老板的肯定。因工作积极,现在小赵已是公司里的红人了。老板不但提升了她,还把她的薪水翻了三倍。
后来,老板告诉她:“我知道给你的时间很紧张,但我们必须尽快把设计方案做出来。如果当初你因此推掉这个工作,我可能会把你辞掉。你表现得非常出色,我最欣赏你这样积极认真的人!”
【感悟】
一、对比想象:追溯事情的缘由
1.导入新课。首先出示下列两句话, 让学生朗读想象:读了句子, 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面对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什么呢?
(1) 山谷中, 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2) 可是, 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通过对句 (1) 的朗读想象, 学生眼前会出现小村庄山水环抱、山清水秀, 山中枝繁叶茂、花开草长, 村民生活幸福、家庭和睦的景象。对这样的山村, 大家一定非常向往。通过对句 (2) 的朗读想象, 学生眼前会出现洪水汹涌湍急、奔流直下, 村庄房倾屋倒、瞬间消失的场景。面对这样的景象, 他们一定很是惋惜。这样引导, 能让学生在画面的对比中, 初步感受村庄过去的美好以及对村庄消失的痛惜。
2.想象思考。教师接着这样引导:早先美丽的小村庄, 怎么会遭受灭顶之灾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读后交流并引导梳理:不断砍伐树木→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大雨不断地下→小村庄被冲毁了。弄清前因后果后, 让学生说说想法, 从而明白山洪摧毁小村庄是现象, 村民砍伐树木自毁小村庄才是实质。
二、拓展形象:凸显砍伐的无度
1.边读边想。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 勾画出描写村民昔日生活的句子, 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村民们“靠山吃山”, 享受幸福生活的画面。
(1)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 谁家想造犁, 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 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 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2)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 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 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 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炊烟消失在天空了。
2.想象叙述。在学生朗读想象的基础上, 让学生说说所想象到的画面, 突出村民“不错”的生活并以具体的形象来展现。为了让学生说有内容, 说有条理, 可出示下列范例引导学生想象叙述。 (横线上的内容让学生叙述)
通过这样想象表述, 让学生既能感受村民们“靠山吃山”的无忧无虑, 又能感受他们“靠山吃山”的无度, 并突出地感受作者对村民这种无度砍伐的担忧和不满。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借助朗读, 展示画面, 既看到村民们昔日的心花怒放, 喜气洋洋;也想象到村民们未来的措手不及, 自食其果。
三、情境对话:显化内心的忧虑
1.默读想象, 走进情境。为让学生具体感受村民无度的砍伐对树木以及对山岭、对自己的伤害, 感受他们为自己种下的苦果, 埋下的祸根, 要引导学生默读课文, 勾画出写村民们砍伐树木对山岭伤害的句子, 想象山上的惨状, 并让学生反复朗读“就这样, 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一年年, 一代代, 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 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等句子, 读出语言画面, 感悟语言内涵, 进而走进情境。
2.深度对话, 自由表达。
(1) 山上的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一样样工具、一件件家具、一缕缕轻烟, 可一场灾难就在人们的“无忧无虑”中悄悄逼近。走进山上看一看, 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画面呢? (想象描述, 感受山上的惨状。) 看到这样的画面, 你心情怎样? (自由表述, 表达心中的惋惜。)
(2) 看到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山上剩余的树木心碎了。这天夜里, 树木纷纷哭泣起来。如果你是其中的一棵树, 会对同伴说什么?会对村民说什么? (设身处地, 叙述心声, 对身处环境、自己未来的担忧, 对村民举动不满、劝他们手下留情。)
(3) 看到山上的惨状, 听到树木的呼唤, 你可能会在第一时间找到村民, 跟他们说说心里话, 想说些什么呢? (教师可以下列问题现场采访:请问你小朋友, 你有什么对村民们说呢?你要说的是什么呢?你想提醒人们什么呢?你可能与他们说的不同, 想说什么呢?……)
3.丰富语言, 仿照表述。教师可出示下列俗语、名言、范例供学生选用, 让学生朗读体会, 进而仿照表述。
(1)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山上树木光, 山下走泥浆;亡羊补牢, 犹未为晚;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熟视无睹;后患无穷;防患未然;坐吃山空;福兮, 祸之所伏……
(2) 乡亲们, 俗话说:“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说的是人要有长远的考虑, 要有忧患意识, 不然会带来麻烦的。我们村的人祖祖辈辈靠山上的树木过日子, 过得还不错。大家在享受树木带来的幸福生活时, 不要忘了那些裸露的土地。那些树桩就像一只只愤怒的眼睛瞪着我们。如果大家仍毫无节制地砍下去, 会带来灾难的呀!
4.指导朗读, 表达心声。在学生领悟语言后,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 从“不断减少”、“不断扩大”中读出内心的焦急, 从三个“变成了”读出心中的不满, 从“消失在天空中了”读出心中的遗憾, 从而借助朗读表达心声, 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通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进行情景对话, 让学生走进山中看惨状, 走近树木听心声, 走近村民表心迹, 从而促进学生与文本、与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 真切地感受到村民无度地砍伐树木对山岭、对自己的伤害, 为痛惜小村庄最后的消失而奠定基础。
四、真情表达:体会无限的痛惜
课文4、5自然段, 主要写了小村庄被洪水毁灭的过程。为让学生具体真切地感受到山洪的无情和对村庄消失的悲哀, 教师可借助朗读来展示形象、表达情感;借助想象来丰富形象、诱发情感, 让学生在真情表达中体会作者对小村庄最后的消失所表达的无限痛惜之情。
1.借助想象, 表达情感。可这样引导:小山村的人年年砍树, 代代砍树, 日子过得还不错。终于, 不幸的事发生了!请同学们仔细读读第4、5自然段, 边读边思: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看到这样的画面你的心情如何? (让学生描述从语言文字中看到的画面, 并结合文中插图, 展开想象, 让形象丰富起来。如:天空乌云密布, 黑压压的一片, 像打翻了墨汁瓶。雨点像筛豆子一样哗哗地落下来, 天地间像挂了一条无比宽大的珠帘。山谷里的小溪水位猛涨, 山体不断滑坡。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 小村庄淹没在河水之中。)
2.借助朗读, 表达情感。想象展示后, 引导学生借助朗读展示形象, 表达情感。 (1) 读:“然而, 不知过了多少年, 多少代, 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 大雨没喘气儿, 一连下了五天五夜, 到第六天黎明, 雨才停下来”, 要读出心中的恐惧、担忧, 为小村庄的人捏一把汗; (2) 读:“可是, 小村庄, 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 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语速要慢些, 再慢些, 语调要低些, 再低些, 最后一句话几乎是一字一顿。要读出心中的惋惜, 从心底里为小村庄的毁灭痛心不已。
3.借助心语, 表达情感。
(1) 面对日夜不停的暴雨, 面对汹涌而来的洪水, 那些曾经靠着自己的斧头享受树木恩赐的人们, 心中会想些什么呢?面对突然暴发、席卷全村的洪水, 他们心中又会说些什么? (设身处地, 叙述心中恐惧, 悔恨自己的当初。)
(2) 在村子消失之前, 他们会对其他所有山村的村民, 对所有的地球人提出怎样的忠告? (要接受惨痛的教训, 决不让悲剧重演。)
老上慈祥地看了我一眼,说:“小伙子谢谢你的好意,但我想告诉你:蟹篓可以不盖。要是有蟹爬出来,别的蟹就会把它钳住,结果谁都跑不掉。”
有人就很像蟹。记得某地发生大地震,有个小煤矿的工人谁也不甘落后,争先恐后往外挤。由于坑道口太小,把出口堵死了,结果也无法逃生。而在附近也有一个小煤矿,队长当时很镇定,他大声咸道:“大家不要挤,一个一个来人来!”他自己并不急不逃生,而是留在后面指挥,结果二十多个矿工会都安全逃了出来,他自己也脱离了险境。
有一个美国商人坐在墨西哥海边一个小渔村的码头上,看着一个墨西哥渔夫划着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几尾大黄鳍鲔鱼,这个美国商人对墨西哥渔夫能抓这么高档的鱼恭维了一番,还问要多少时光才能抓这么多?墨西哥渔夫说,才一会儿功夫就抓到了。美国人再问:“你为甚么不待久一点,好多抓一些鱼?”
墨西哥渔夫觉得不以为然:“这些鱼已经足够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
美国人又问:“那么你一天剩下那么多时光都在干甚么?”
墨西哥渔夫解释:“我呀?我每一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几条鱼,回来后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我的日子可过得充满又忙碌呢!”
美国人不以为然,帮他出主意,他说:“我是美国哈佛大学企管硕士,我倒是能够帮你忙!你就应每一天多花一些时光去抓鱼,到时候你就有钱去买条大一点的船。自然你就能够抓更多鱼,在买更多渔船。然后你就能够拥有一个渔船队。到时候你就不必把鱼卖给鱼贩子,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厂。然后你能够自我开一家罐头工厂。如此你就能够控制整个生产、加工处理和行销。然后你能够离开这个小渔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矶,最后到纽约。在那里经营你不断扩充的企业。”
墨西哥渔夫问:“这又花多少时光呢?”
美国人回答:“十五到二十年。”
“然后呢?”
美国人大笑着说:“然后你就能够在家当皇帝啦!时机一到,你就能够宣布股票上市,把你的公司股份卖给投资大众。到时候你就发啦!你能够几亿几亿地赚!”
“然后呢?”
美国人说:“到那个时候你就能够退休啦!你能够搬到海边的小渔村去住。每一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随便抓几条鱼,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
墨西哥渔夫疑惑的说:“我此刻不就是这样了吗?”
“地狱真悲惨呀”这个人想。
然后,这个人又来到天堂。天堂的人正好也在吃粥,一个个却红光满面。但奇怪的是,天堂的人使用的也是一米长的勺子,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在互相喂对方。
张羽说:“我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一锤子买卖。”
“一锤子买卖?这可不行,这会影响我们公司的信誉!”老总急了。
“是这样,”张羽不紧不慢地继续说,“每当我去拜访一个客户的时候,我的皮箱里面总是放了许多块截成15公分见方的安全玻璃,我随身也带着一个小铁锤。每当我到客户那里后我会问他:‘你相不相信安全玻璃?’如果客户说不相信,我就把玻璃放在他们面前,然后拿锤子往玻璃一敲。当他们发现玻璃真的没有碎裂开来时,他们就会惊讶地喊起来:‘天哪,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时,我就趁机问他们:‘你想买多少?’最后,买卖往往直接成交,而整个过程还不到1分钟。”
原来如此。老总赞许的笑了。
当张羽讲完这个故事后,公司几乎所有销售安全玻璃的业务员出去拜访客户的时候,都会随身携带着许多小块的安全玻璃以及一把小铁锤。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发现张羽的业绩仍然维持第一名,对此,他们觉得很奇怪。于是,在第二年的业务员颁奖大会上,公司老总又问他:“我们公司大多数的销售员已经做了和你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你的销售业绩仍是第一呢?难道你又有了新的推销秘诀?”
张羽笑一笑,说:“我的秘诀仍然是一锤子买卖。只不过,我知道当我上次说完这个点子之后,其他业务员会很快地模仿,所以,自那时以后,我到客户那里时,就把玻璃放在他们的桌子上,然后问他们:‘你相信安全玻璃吗?’当他们说不相时,我就把锤子交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来砸这块玻璃。”
“我就要离开你们了,大家为我做最后一件事吧。你们知道我毕生一直奉为神圣的那座高山吧,现在,我要你们尽可能地去攀登它。记住,一定要尽力爬到的地方,然后,回来告诉我你们的见闻。”
老酋长的意思,三位年轻人心知肚明,所以一听清吩咐就立刻上路了。
半路上,第一位年轻人心想:“论体力,我不如他们俩,如果爬到山顶再折回去的话,酋长之位恐怕早就是别人的了。我这么聪明能干,怎么能眼睁睁地把好位子拱手让人呢?”想到这里,他决定马上回去。为了能跟老酋长交待,他还特意跑到山脚下张望了一番。
“酋长,我到达山顶了,我看到了清泉潺潺、繁花夹道、绿树葱茏、鸟鸣嘤嘤,风景迷人极了。”一回到酋长身边,他就迫不及待地描述道。
“孩子,这种鸟语花香的地方不会是山顶,只会是山麓。”老酋长摇了摇头说。
第二位年轻人爬到半山时,心里也开始嘀咕了:“这座山有两千米高,爬到山顶至少需要半天时间。如果我稍有落后,肯定就得不到酋长之位了,所以我不如现在就回去。酋长如果问起来,我就把这儿的风景告诉他,反正半山跟山顶差不多。”于是他也转身往回走去。
“酋长,我到达山顶了,我看到了高大肃穆的松树林,山崖边还有秃鹰盘旋。”他说。
“唉,孩子,那不是山顶,只是半山腰啊。”酋长像是自言自语似的说。
现在,就剩下第三位年轻人了,但是一直等到天黑,他也没有回来。一小时、两小时……正当大家都在为他的安危担心时,他忽然衣不蔽体、发枯唇燥地撞进了酋长的家。
谈起山顶的风景,满脸疲倦的他立刻眼睛发亮了:“山顶其实什么也没有,只有高风悲旋、蓝天四垂。我所能看到的,只有我自己,只有‘个人’被置于天地之间的渺小感。在那一刻,我忘记了所有的骄傲与满足,并为原来的自以为是感到羞耻与不安。”
“好孩子!”酋长微笑着说道,“你到达的是真正的山顶,按照我们的传统,我要立你为新酋长,祝福你!”
哦,原来,山的处是一无所有。
第一个目标是:设定每天的访问件数,每天抱着“不完成这个件数,当天就不吃晚饭”的决心,以这种坚毅的从业精神,自己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第二个目标是:设定每周的业绩数字,每天抱着“今天一定做到这个业绩”的决心,给自己施加压力,刻意完成自己的目标。
做到这个地步才叫做“我尽了力”。
百丈怀海禅师年逾六十,仍无一日停下工作。
在严寒酷暑即使年轻的众僧尚且吃不消,而百丈禅师还是照常与众僧们一起下田干活,百丈年届耳顺之年,可谓年迈力衰,大家担心他体力不支,便决定把他平日用的镰刀和锄具藏起来,好让他找不着农具,就在家休息调养。
不料,隔日,百丈禅师要出去劳作,遍寻工具不着,只好歇息。但他什么都不吃,而兀自进入坐禅三昧。
众僧看他一连多日都不思饮食,便问他原因,他答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他以此晓喻众僧:日常生活的种种都是学禅,没有动,即没有禅。先走后坐的业务工作就是最佳体验。
有一天,父女又吵得面红耳赤,怒目相对。
女孩气得像火山,都要炸了。可是这时候,风大,把窗子吹开来,正好反射出她的脸。女孩子突然吓了一跳,那玻璃窗上的脸,不就是老爸的脸吗?脸色涨得红红的,眼睛瞪得鼓鼓的,那鼻子,那脸庞,都跟自己对面的老头一个样子。
女孩突然不再气了,她发现她正在欺负一个老人,父亲也正在欺负自己。自己的脾气,就像父亲的脾气;父母生了自己,就好像用他的左手,打了他的右手,父亲真可怜。
女孩子开始同情父亲,脸上的表情缓和了。奇妙的是,对面那个表情也缓和了,他们好像一面镜子,一起动作。
雨停之后,这位老妇人向这位年轻人说了声谢谢,并向他要了一张名片,几个月之后这家店东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派这位年轻人往苏格兰收取装潢一整座城堡的订单!这封信就是这位老妇人写的,而她正是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
当这位年轻人收拾行李准备去苏格兰时,他已升格为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了。这个例子是报酬增加律的最佳写照,而报酬增加的原因,就在于他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关心和礼貌。
感悟:
【早会分享小故事及感悟】推荐阅读:
感恩节小故事分享11-10
生命课堂学生成长故事分享09-28
幼儿教师案例故事分享12-20
撒哈拉的故事读书分享02-14
爱情哲理小故事及感悟10-19
幽默哲理小故事及感悟04-22
早会经典简短励志小故事01-25
经典职场励志小故事及感悟09-17
经典的哲理小故事及感悟09-28
1分钟晨会小故事及感悟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