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题结题报告(共8篇)
小课题结题报告
针对高中选修教材词汇量大的情况,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词汇教学是每个高二
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本学期,我们一中高二英语组教师围绕“新课标选修教材词汇教学方法”这一课题,不断探索、改进、研究,寻求实现高二词汇有效教学的途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结题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高中选修教材中,由于词汇具有数量大,没有系统的规律性和难以控制等特点,它常给学习者带来很大的困难,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阅读或听力材料。具体问题如下:
1)音标掌握不好,读音不准确;
2)对构词法,词性掌握太少,识记困难;
3)不分主次记忆,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贪多嚼不烂,导致丧失学习信心 4)只会机械记忆,不会在阅读及写作中灵活运用。
2、本课题在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分析
现在,有些地区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词汇的实践已远远走在我们的前面,而在我们地区,由于升学的压力和社会、教师、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观念的传统理解,对学生词汇技能的掌握的研究“说得多、做得少”,所以,对词汇记忆方法的研究与推广是摆在学校英语教学研究上的一个重大课题。
据报载,曾有人抽样调查过许多中、小学生,大部分学生对词汇记忆缺乏兴趣,总是抱怨词汇难记,其中不乏许多成绩优秀的学生,我们观察身边的学生也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词汇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有的甚至厌恶记忆单词。究其原因,我们以为,传统的词汇教学过于重视教师传授,忽视了词汇记忆是学生的一种生命体验过程,毫无情趣可言。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从而使许多学生从小就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令人心痛。新课改强调以生为本,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体验。而要实践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我们认为首要任务就是要英语词汇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词汇记忆获得成功的体验。
3、本课题与前后教材的联系、区别
必修课程词汇部分(模块1~5)主要是为帮助刚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七级要求,即毕业会考的要求。顺序选修教材词汇部分(模块6~10,共5册)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编排。学生完成顺序选修教材模块6~8能达到八级要求(高考要求一般不超过八级),而必修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面对词汇量的突增,学生措手不及。针对此情况,我们英语教师团结一致开发此课题,使单词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选修教材的高中英语词汇学习方法。它一方面可以建立新的英语词汇教育教学理念,使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使之对不同班级和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英语教学更具有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消化所学词汇。我们希望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和目标,以达到下面几个目的: 1.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英语词汇学习的目的;
2.优化英语词汇的学习方法,大大提高词汇的记忆率,同时也克服边记忆边忘记的弊病;
3.优化英语词汇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三、概念的界定、主要研究方法和对象
1、课题界定和研究对象:
本课题把研究对象确立为高二学生,把着眼点放在高中英语选修教材BookVI的词汇识记上,课题研究指向”如何高效率地识记选修教材的词汇上”。“词汇教学”包括教授词汇的读音规则、构词法,要掌握它们的词义及词类,更要掌握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这就要求教师应科学地、系统地把单词教给学生,而且词汇要放在一定的语境里教,才能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单词的词义、词类和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
2、研究方法设计:
高中英语选修教材BookVI的词汇。词汇分3类教学:一类词汇是“四会”单词,完全掌握它的意义,拼写,读音,搭配语法形式及词性。二类词汇是“浮现 2 率高的阅读词汇”,不要求会拼写,但要熟练掌握其意义。三类词汇为“高级词汇”,浮现率相对较低。针对以上内容,具体方法设计如下:
1.教师利用教材和考纲划分出三类词汇。(A层学生掌握一、二、三类词汇;BC层学生掌握一、二类词汇)。
2.在教材的精读及特别设计的练习中掌握一类词汇。
3.利用同步阅读及相关的辅助材料练习中掌握一、二、三类词汇。
4.利用“发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构词记忆法、发散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归纳记忆法、淘汰滚动法,强化记忆。
5.利用高考资源进行反馈练习,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
四、研究的主要步骤: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高考研究说明》 第二阶段:研讨课题研究方向
第三阶段:设计师生词汇教与学的问卷调查,了解学情 第四阶段:探讨词汇学习方法,形成理论 第五阶段:研讨词汇课堂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六阶段:研讨如何实施课堂教学,设计词汇的相关习题 第七阶段:研讨评价方法,检测学生的词汇掌握情况 第八阶段:总结教学方法实施后的效果及改进措施
五、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结论:(1)课题的一般情况: 课题研究背景和目标:
必修课程词汇部分(模块1~5)主要是为帮助刚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七级要求,即毕业会考的要求。顺序选修教材词汇部分(模块6~10,共5册)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编排。学生完成顺序选修教材模块6~8能达到八级要求(高考要求一般不超过八级),而必修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面对词汇量的突增,学生措手不及。加上相当多的学生本来就对词汇学习缺乏兴趣,有的甚至厌恶记忆单词,此时,就更没有信心了,抱着糊弄的心态应付了事。而传统的词汇教学过于重视教师传授,忽视了词汇记忆是学生的一种生命体验过程,结果毫无情趣可言。这种教学 3 模式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从而使许多学生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令人痛心。显然,传统的词汇教学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目标和要求。新课改强调以生为本,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体验。而要实践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我们认为首要任务就是要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词汇记忆获得成功的体验。研究思路与原则:
1、词汇三级分类教学。
根据新课程标准,按照词汇的浮现率和重要性,将词汇分三级分类教学: 一级词汇是“四会”单词,属于高考热点词汇,要完全掌握它的意义,拼写,读音,搭配语法形式及词性。二级词汇是“浮现率高的阅读词汇”,不要求会拼写,但要根据构词法灵活掌握其意义。三级词汇为“高级词汇”,浮现率相对较低,在阅读中,根据情境猜测词义即可。依据以上划分词汇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1)教师利用教材划分出三级词汇。(A层学生掌握一、二、三级词汇;BC层学生掌握一、二级词汇)。
2)在教材的精读及特别设计的练习中掌握一级词汇。
3)利用同步阅读及相关的辅助材料练习中掌握一、二、三级词汇。
4)主要利用“淘汰滚动记忆法”,辅助“发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构词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归纳记忆法、”等进行词汇学习。5)利用高考资源进行反馈练习,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
2、英语词汇学习方法研究:
词汇作为构建英语知识大厦的基石,应给予特别重视。传统的词汇记忆方法没有摆脱“死记硬背”的记忆模式,结果浪费时间,耗费精力,效果也不甚良好。那如何快速而有效地记忆,记住单词呢?可以有如下几种方式: 发音记忆法
就是根据单词的发音来记忆单词,这就要求掌握英语的发音规则,字母及字母组合在重读音节中的发音情况。需要掌握音节知识,正确区分元音字母和元音因素。如,英语中元音字母有五个:a, e, i, o, u;而元音有20个;辅音字母有21个,辅音有28个;还有区分元音和辅音的发音规则。元音:发音响亮,口腔中气流不受阻碍,是音节的主要组成部分,英语中有20个元音。辅音:发音 4 不响亮,是嗓音,口腔中气流受到阻碍,不是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中有28个辅音;或者按照元音字母,元音字母组合,辅音字母及辅音字母组合在开音节和闭音节的读音规律记忆单词。如:ea, ee, er, ir, ur, or等。以及一些固定的字母组合,如:fron, ture, ing, ly, ty以及各种前缀,后缀。如:a-,re-,un-, dis-, im-, ed-,-ing,-ly, er等都有其比较固定的发音。掌握了这些规则,记单词时就不必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记忆了。所以在日常的词汇学习中要多读单词,包括课内课外。要不断的巩固,反复朗读,达到记忆单词的目的。当然英语发音规则很多,又有许多例外情况,要记住它们并不容易。但是为帮助记单词,花些时间记住一些常用发音规则还是很有用的。淘汰滚动记忆法
根据艾宾浩斯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特别是识记后48小时之内,遗忘率高达到72%,所以不能认为隔几小时与隔几天复习是一回事,应及时复习,间隔一般不超过2天。对此,我们研讨出“淘汰滚动记忆法”,即,对识记的单词反复记忆的方法。例如,今天学到的单词,在当天背熟之后,第二天、第四天、第七天、第十四天、第二十八天都应复习一次,这样才能形成长时间的记忆。只有认真地、及时地、周期性地复习,才能大大提高英语单词的记忆效果。联想记忆法
这种记忆法是指以最少字母组成的单词作为基本记忆单位,运用人们已有的词汇,知识和经验,通过联想,分解,组合,释义,中介等一系列方法,用英语词记英语词,用熟词记生词,从已知词导向未知词,并从中找出规律,挖掘出英语单词的趣味记忆。例如:lie(撒谎), lie(躺下)和lay(放置,下蛋), 这三个词所表达的意思以及它们的各种变体记忆起来容易混淆。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用比较有意思的东西让学生进行联想记忆:当lie 作“撒谎”讲时,无论是谁,一生或多或少都会撒谎,所以“撒谎”就很正常啦,所以当“撒谎”讲时它是规则动词,过去式和过去分词是lied。单词lay”放置;下蛋”其过去式和过去分词为laid,取其谐音“累的”,无论是人把东西放下或是母鸡下蛋后,都会觉得“累的”(laid);再来说lie “躺下”,每个人躺下的姿势都不一样,因此它是一个不规则动词,首先你要把自己“放下”,所以它的过去式是lay(放 5 下),然后再懒一懒,过去分词是lain“懒”取其谐音,这样记单词是不是很有趣,很轻松?应多鼓励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自己总结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单词来联想记忆。英语构词记忆法
英语单词构成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派生法。这种方法就是在一个词根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前缀或后缀,从而构成另一个新词,并且与该词根的含义有着密切的联系,此类词便称为派生词。如常用的前缀in-,im-,un-,dis-等表示否定含义;后缀-er,-or,-ist等表示人;以及后缀-y,-ly,-ful等表示形容词性等。如:invent-inventor,like-likely,possible-impossible等。
2.合成法。这种方法就是把两个或几个各自独立的单词并到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单词,由此法构成的单词便称为合成词或复合词。如:passer(过路人)+by(经过)passer-by(过路人),class(班)+room(房间)classroom(教室),bank(银行)+ account(账目,账单)bank account(银行账目)等。3.转化法。这种方法就是在不改变拼写形式的基础上,由一种词性转化为另一种词性,主要有名词转化为动词、动词转化为名词、形容词转化为动词或名词等。如:head(n.头,首领)head(v.用头顶,前进),last(adj.过去的)last(v.持续)等。掌握了以上三种构词法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因地制宜,在日常的学习中有意识的牢记这些构词结构从而为我们记忆单词提供简洁而有效地方法。单词归纳记忆法
是指把具有某种联系的单词,按照一定的门类归纳到一起去记忆,这种方法叫做单词归类记忆法。如同音词、同义词、近形词、反义词的归类等等。词类归纳单词有诸多好处。一方面,它有助于学生对照英、汉两种词类的异同点,进行确切的词类分析,进而记住某些单词在某种词类中的真正含义。另一方面,根据词类归纳单词有助于理解英、汉两种语言对应词类的不同语法功能。心理学原理说,人们的记忆效果最易在同一类事物中产生,而且最明显的效果又在最接近的同一类事物中产生。
例如,我们在此处拿名词和动词为例。(一)名词归类
如: 星期 Sunday星期日 Monday星期一Tuesday星期二 Wednesday星期三Thursday 星期四 Friday星期五 Saturday星期六(二)动词归类
不规则动词常常是同学们记忆时颇感困难的。如果将它们按一定的规律予以归类,记忆起来就十分方便了。
从词形上归类(1)原形、过去式、过去分词拼写一样的动词。如:spit——spit——spit(2)过去式和过去分词拼写一样的动词。如:dig——dug——dug(3)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各有两种拼写形式的动词。如:hang——hung.hanged 按读音归类
某些单词词义并无联系,但可以根据其音韵分到一组,读起来琅琅上口,极易记忆。如:
(1)以[k]结尾 如:sink——sank——sunk(2)以[t]结尾 如:fight——fought——fought(3)以[d]结尾 如:understand——understood——understood
此法在运用中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比较全面的归纳。如我们还可以对形容词进行归纳,如比较级和最高级加-er,-est(large——larger——largest)及形容词前加more most(beautiful——more beautiful——most beautiful)。副词也可以这样归纳。总之,词类归纳可以从许多角度进行,如词形,语音,语法功能等。可以从中选出最适合的一种。
词类归纳法可以采用卡片进行。正面写英语,反面写汉语,这样归纳方便,记忆效果会更显著。比较记忆法
比较记忆法就也是一种很好的记忆法,可以多种方式。如: 1)英汉比较 如:mama, cigar, beer, bar, fee等。
2)单复数的比较 如:work-works, spirit-spirits wood-woods 3)同音词的比较 如:right-write, eye-I flower-flour 4)词的阴阳性的比较 如:actor-actress host-hostess saleswoman-salesman等。
研究历时及阶段:
第一阶段:2011.10—2012.02,主要任务是:教师利用教材划分出三类词汇。(A层学生掌握一、二、三类词汇;BC层学生掌握一、二类词汇)。并且在教材的精读及特别设计的练习中掌握一类词汇。然后再利用同步阅读及相关的辅助材料练习中掌握一、二、三类词汇。
第二阶段:2012.02—2012.03,主要任务是:利用“发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构词记忆法、发散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归纳记忆法、淘汰滚动法,强化记忆。第三阶段:2012.03—2012.05,主要任务是: 利用高考资源进行反馈练习到 巩固记忆的目的。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词汇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在轻松愉悦中掌握了大量词汇,阅读与写作水平大大提高。
(2)课题的研究成果
1、Book6词汇三级分类
外研社高中英语课本第六册是高中英语顺序选修的开始。本册课本主要提高学生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而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丰富的词汇是关键。因此,如何掌握好选修教材庞大的词汇量是至关重要的。
高考考试说明提供的词汇表大约有3300个单词。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讲,这3300多个英语词汇在以往的英语学习过程中,都是浮现若干次的词汇,也就是说,尽管你对某些词汇看上去是陌生的,但其实它们在你的大脑记忆库里已经有了自己的仓储位置。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的方法,那么在英语考试时,这些词汇仍然是陌生的。第六册课本的词汇量比第五册急剧增加,共约550个词汇。而第五册课本的词汇不超过300。从英语学习的时效性出发,我们根据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将高中英语选修教材BookVI的词汇划分三个级别:一级词汇是“四会”单词,完全掌握它的意义,拼写,读音,搭配语法形式及词性。二级词汇是“浮现率高的阅读词汇”,不要求会拼写,但要熟练掌握其意义。三级词汇为“高级词汇”,浮现率相对较低。针对以上内容,具体方法设计如下:
1.教师利用教材和考纲划分出三级词汇。(A层学生掌握一、二、三级词汇;BC层学生掌握一、二级词汇)。
2.在教材的精读及特别设计的练习中掌握一级词汇。3.利用同步阅读及相关的辅助材料练习中掌握一、二、三级词汇。
4.利用“发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构词记忆法、发散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归纳记忆法、淘汰滚动法”等强化记忆。
5.利用高考资源进行反馈练习,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以下是选修教材BookVI的词汇分类: Module1 一级词汇:
informal serious confidently lack advance nod opportunity obligation prize application prize form immigration visa impolite tidy favor certain reply firm saleswoman fax motto shortcoming absence customer mature typist apology fool clerk haircut anyhow divorce modest anniversary hostess interrupt successful imagine purpose circumstance apology 二级词汇:
outspoken systematic coincidence mature awkward cautious acquaintance messy brunch factual genuine hospitable secretive violate define graciously function 三级词汇:
yawn sigh refund reception embassy tease contradict pregnant psychologist formula Module2 一级词汇:
series heroine hero novel behave bush hesitate doubt direction bite edge shape bare bend dream awake revenge marry punish appeal gifted roots overcome attain sorrow ought power possess 二级词汇:
definitely exhaustion longing paw pat invisible arch tail alarm blink roughly square level entice prospect slope parkland wicked cottage envelope literary bond output schoolchildren stateswoman flesh format anecdote draft burden swift stubborn adjustment automatic target criticism thus status billionaire magical 三级词汇:
subtle amber spyglass philosophical vanish scent rub knuckle pad stupefied tabby scald patrol hornbeam stiffly alertly patch hedge sniff whisker twitch wariness profoundly alien stoop swim thump scramble fabric palm boulevard utterly grove gleam shudder dawning light-headedness cafeteria curriculum distribute accumulate deposit wardrobe inquisitive crunch pitter-patter glossy trail muffler curly gracious exclaim elf dwarf Module3 一级词汇: close trust chat note financially moody amount raise theft swing confront count lively quarrel regret sweets alike betray considerate forgive loss scold hurt harvest slip damp scratch tear perfect flee pace couple partner mention bottom 二级词汇: interpersonal
underneath
pine worm cage tiny swell ripen slide stony carpenter
heel
spy privilege predict
click murmur reunite 三级词汇:
cloakroom locker bungalow walnut squirrel loch spray broom 10 cigar underwear salute acute rewind pilgrim glowing amid liar reiterate bud tread auld Module4 一级词汇:
relative interpret characteristic poetry combine depress ambition passerby regulate honour present therefore 二级词汇:
poetic regarding melody rhyme pedestrian interval plug socket voluntary shrink vacant lid handle tap mop spotted relief relax collection signify symbolic heritage 三级词汇:
semi-circle organ echo quartet suite session saucer popcorn rockabilly tunnel charm relay liveliness arena billboard numerology mythology hairpin chamber statuette gramophone critic Module5 一级词汇:
clone terrify wing chase disgust emotion murder refuse breathe contrast rush fear cure head imaginary resist sow spit accompany absorb arise violence 二级词汇:
wrinkled nightmare gene identical beneficial incredible nonsense fundamental component pea procedure unzip insert 11 controversial regulation handy analyse suspect fingernail code sample 三级词汇:
vein acid bacteria embryo enzyme tissue organism upbringing genetic make-up genetics transparent twisting valid optional reproduce exceptional contradictory vice virtue flexible compulsory rot pest biodiversity breed saliva sci-fi eccentric intact Module6 一级词汇:
invade abandon operation drown survivor last occupy beach troop commander eventually deep wound shocked
overlook drop bomb view courage sacrifice memorable unload liberation worthwhile statesman encourage arm disagreement despite 二级词汇:
vengeful heroism private memorial grave weary condemn nationality backpack afterwards campaign station chain sequence image chaos senseless company baggage bedding comb confidential mess scissors shave stockings tractor yell barbershop moustache vinegar toil retreat surrender quote helmet peacekeeper 三级词汇:
artillery shell perfume razor stroke chin wax sharpener constitution personnel civilian
2、词汇三级分类法在课文教学中的渗透
词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际应用。孤立地死记硬背不符合记忆规律,也 12 不利于词汇的掌握和运用。高中英语选修教材的课文词汇量大,学习时间紧,学生单靠死记硬背收效甚微。所以,应当把词汇放在语境中学习,尤其是渗透在课文中,可以使学生理解地更好,记忆地更好,运用地更好。方法如下: 1)师生共同将相关课文词汇表上的词汇进行三级分类。目的:单词的重难点突出,主次分明,学习有针对性。
评价方案:学生对三级词汇的分类是否清楚,是否有主次的记忆词汇。2)我们针对课文中的词汇方面设置了以下方法:在快速阅读中,我们设置了与词汇有关的练习。例如,迅速在课文中找出与所给释义相对应的词汇;将给出的单词和释义搭配起来。在细节阅读中,我们把一级词汇设置成课文填空的形式;以英译汉的形式考查二级词汇的掌握;对短文中的划线词进行词义猜测来考查三级词汇。
目的:利用语境加深对词汇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
评价方案:在快速阅读时教师以学生查找词汇的速度和准确性来评判。在细读时,教师以学生记忆词汇的数量和准确率及运用地是否恰当来评价
3)巩固练习:用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来训练一级词汇的运用能力;以词汇辨析单选题的形式考查二级词汇的掌握情况;高考链接(选择高考词汇方面的热点题);
目的:词汇掌握的熟练程度和应用能力
评价方案:学生是否熟练地掌握了词汇在语境中的变形规律;学生对词义记忆是否准确,辨析是否到位。
4)能力提升:写作练习(主要用一级词汇,适当加入二级词汇,写出一篇短文)
目的:知识内化和活化,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评价方案:学生能否尽量多的使用一级词汇,适当的使用二级词汇,行文流畅,逻辑性强。典型教学设计案例:
Book6 Module Two
The Cat That Vanished 词汇教学设计
注:以下是课文教学设计中词汇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模块的主题是幻想小说,The Cat That Vanished课文节选自著名小说His dark Materials.而此篇文章因为是幻想小说所以二级三级词汇比较多,自然难度系数有点大.在此篇文章中进行词汇教学,要与课文联系在一起。通过滚动、复现学生已有知识,结合新起点英语内容进行教材整合,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运用。【学情分析】
班级上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小组合作的意识较强,能够积极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学习。但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普遍较差,且此篇词汇有些生僻,导致部分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不够,部分学生的发音不够准确。【语言知识目标】
词汇 八级目标 1 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等。【课时目标】
教学目标一:通过快速阅读和仔细阅读,所有的学生能够掌握一级词汇的意义及用法,识别二级词汇的汉语意思,并能够根据上下文猜测三级词汇的汉语意义。教学目标二: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词汇和短语,能够构思和写作简单的幻想小故事。【评价方案】
评价方案一(对应教学目标一):在快速阅读时教师以学生查找词汇的速度和准确性来评判。在细读时,教师以学生记忆词汇的数量和准确率及运用地是否恰当来评价。
评价方案二(对应教学目标二):能够使用5个以上的新学的一级词汇。适当的穿插新学的二级词汇,时态运用恰当,行文流畅,逻辑性强。【教学过程】
导入:Have you ever read a Harry Potter novel or seen one of the films?(Yes)Are you interested in it? Then have you read a fantasy novel called His Dark Materials? If you have, tell as much as you know about it.If you haven’t, read the passage in Activity1.【设计说明】通过学生熟悉的话题,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评价说明】学生是否积极回应到互动活动中。Learning objectives:
After learning the material, I will be able to: 1)grasp the pronunciation , spelling , definition of level 1 vocabulary 2)grasp the definition of level 2 and 3 vocabulary.3)write a short passage using the new words.about level 1 and 2 vocabulary Step One: 师生共同将相关课文词汇表上的词汇进行三级分类。
一级词汇(level 1 vocabulary):series heroine hero novel behave bush hesitate doubt direction bite edge shape 二级词汇(level 2 vocabulary):definitely exhaustion longing paw pat invisible arch tail alarm blink roughly square level 三级词汇(level 3 vocabulary): subtle amber spyglass philosophical vanish scent rub knuckle pad 【设计说明】单词的重难点突出,主次分明,学习有针对性。
【评价说明】学生对三级词汇的分类是否清楚,是否有主次的记忆词汇。
Step Two Fast reading(5’).After reading, 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correct words in the text.(见课本第16页Exercise 2))
【设计说明】学生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在读的过程中,理解一级词汇的用法及意义。
【评价说明】在快速阅读时教师以学生查找词汇的速度和准确性来评判。Step Three: Intensive reading(10’).After reading, fill in the blanks in the passage.The passage is a summary of the text.1.课文填空及猜测词义
Will was stupefied with exhaustion()and as he stood trying to clear his head, he saw a cat which was a tabby like Will’s Moxie.Will put down his shopping bag and held out his hand, and the cat came up to rub her head against his knuckles.Eventually the cat turned away and padded()across the road and towards the bushes just beyond the hornbeam trees.Will saw the cat behave ________.The cat reached out a 15 paw to pat something in the air in front of her, something quite _______ to Will.The cat stepped forward, and vanished.Will blinked and stood still, close to the trunk of the nearest tree.When he came to the place and __________ about to look closely, he saw it.Will saw it from some ________.It looked as if someone had cut a patch out of the air, a patch ________ square in shape and less than a metre across.He couldn’t possibly have said why.And for some certain reason ________, it enticed him to stoop and look further.Then he scrambled()through himself, through the hole in the fabric of this world and into another world.With a _______ light-headness, the feeling that he was dreaming but awake at the same time, he stood up and looked around for the cat, his guide.2.说明划线句子的意义并翻译句子。
1)Her face was grey with exhaustion.()2)There is a square roughly square in shape()3)I thought it would rain, but the clouds have vanished()4)Liu played the _________(女主人公)5)He ___________(犹豫)before he answered because he didn’t what to say.【设计说明】学生对课文仔细阅读之后,能够记住一级词汇的用法及意义.同时掌握二级和三级词汇的汉语意思
【评价说明】教师以学生记忆词汇的数量和准确率来评价。
Step Four: writing practice: write a short passage,using the level one and two vocabulary.It is mainly about a fantasy story.Pay attention to Tense and Vocabulary and it contains at least 5 sentences.【设计说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习使用一级词汇及适当的二级词汇。【评价说明】教师根据学生使用所学词汇的数量、是否得当、表述的逻辑性来判断优良。
学生自评:At the end of the class, 16 1).can you grasp the pronunciation , spelling , definition of level one vocabulary? 2)can you grasp the definition of level two and three vocabulary? 3)can you write a short passage using the new words about level one vocabulary and some level two vocabulary correctly and fluently ? 【教学反思】
3、新课标下选修教材词汇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一:词汇的课前小测。教师在教授完单词后,要对自己的的教学成果进行检验,同时也要检验学生是否消化了已学的单词,这时,需要设计有效的课前小测。我们教师在评价中,对一级和二级词汇应用进行全方位的考查.课前小测分为三个部分:一级词汇拼写,二级词汇释义;词组默写:重要句式默写。评价方式二:与听力结合,在课文中应用。词汇不是单一的,英语教学也不是单一的。在课文中应用的评价方式,就是将课文改写成带有填空的短文形式,以听力的形式让同学们填写单词。同学们边听边进行填空,做到听写结合。评价方式三:与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考察词汇的运用能力。把几个模块的词汇串联成小故事小短文,让学生去体验和感悟。然后再让各小组轮流完成词汇串联,自编短文用上所学词汇。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编造故事。教师收集优秀短文展示在多媒体上,以阅读理解的形式让学生参与,猜测和记忆词汇。评选出词汇掌握的多的小组和个人,予以奖励。(3)课题的评价意见,自我评价:
本课题具有先进性、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特点。
1.本课题给全年级的英语教师要如何进行英语词汇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教师以学习者的心态去面对教材,面对学生。
2.本课题培养了学生的词汇能力。主要是指词汇理解能力、词汇记忆能力、词汇应用能力以及教会他们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学会科学的记忆方法,有效地培养记忆能力,提高记忆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本课题打破了原有的词汇教学模式,使模块词汇教学主次明显,重难点突出,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考纲词汇。
4.词汇教学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生动化,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
5.运用精编的练习题反复练习,更好地巩固了所学词汇。最终为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科学的词汇学习方法以及多种创新的词汇教学设计,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能力,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单词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科学地记忆、理解和应用词汇,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每个模块的检测中词汇部分的成绩有了显著提高,此经验正在全校推广。下一阶段我们的工作重点:
1、进一步落实课堂教学,把词汇三级分类法深入地渗透在课文教学中,组内成员相互听评词汇新授课,认真评课,找出优点与不足,相互学习,不断完善,努力提高全组成员课堂词汇教学水平。
2、在学生中开展以研究课题为主题的各项活动(如各类词汇竞赛活动、学生词汇学习的策略总结和经验交流等)。
3、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的相关材料。完善词汇教学的评价机制。进行经验交流并在课堂中进一步加以应用和实践,课题组成员就上述实践撰写教学反思、心得和论文。
语法填空对于高中生来说考查的知识面比较广,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攻克这一难题具有提高学生高考成绩的现实意义,对此课题的研究也是迫在眉睫。探索一条高中英语语法的有效教学的新途径,并加以推广应用是当务之急。
根据目前国内外教育形势和我校教学实际,于2010年5月确立了“高中英语语法填空阶段性讲练探索”这一课题,把“先学后教,先练后导”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对语法填空如何获得高分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对于高中英语语法填空能否获得高分具有实际意义。
“先学后教,先练后导”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一项适应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本课题一反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先学后教,先练后导”,在教学伊始就把学生推向学习的前沿阵地,即老师尚未教新课之前,就让学生根据老师设计的“课前探索题”去自主探索、自学先练,然后老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有的放矢地指导和教学。这和新课标关于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理念是十分吻合的。
二、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 联系
“先学后教,先练后导”课堂教学模式与其他有效教学研究之间在精神、本质涵义上有很多相通之处,都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一种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研究。我们把“先学后教,先练后导”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路应用于“高中英语语法填空题阶段性讲练探索”这一课题中,是重建课堂,采用过程分析的方法,分别从教师的后教、后导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学生的先学、先练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入手,进而构建适合新理念、新行为、新变化的新课堂教学模式。
2. 区别
但从研究的范围上看,本课题着重从我校实际出发探讨“先学后教,先练后导”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具有区域和校本特色;从研究内容上看,本课题侧重于重建课堂,改变和重塑课堂教学,探索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在研究的类别上,本课题属微观、应用研究,主要是借鉴相关理论指导行动研究,在行动中印证、丰富理论。在行动中提升教师的理念,改变教师惯有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发生结构和性质的变化,是本课题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
三、课题实验的主要过程
1. 申报阶段(2010年5月至2010年9月)
2. 实验阶段(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
(1)在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巧妙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3)灵活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4)建立以备课组为单位的学习共同体,开展周周学习活动。
(5)开展月月展示课活动。
3. 总结阶段(2012年6月至2012年7月)
做好课题验收的准备工作,整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资料,聘请专家前来指导,共同研讨,收集整理有价值的实验论文、反思。完成课题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通过课题实验与研究,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习惯,给我们实验班的英语教学带来丰硕的成果和收获。同时,也给我们课题研究组带来了诸多可喜的改变。
1. 课堂可喜的改变
以前课堂是一问一答式,现在课堂是一问两答,甚至一问多答。以前评价是单一枯燥、一对一的,现在课堂评价还有作业、考试、朗读、听写等多方面、多元化的联合式评价。传统满堂灌,已被“先学后教,先练后导”课堂教学模式所取代。毫无疑问,走进任何一节这样的英语课堂,都会看到情绪高涨的学习状态,都会被学生互相帮助的情形所感动,都会被100%的学生参与率所震惊。
2. 教师可喜的改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的灌输者,而是学生活动情境的营造者,每个老师都尽可能全面地给学生活动及时公平的评价,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得到相应提升,理论研究水平和课程整合能力也有所提高,变得自信而阳光。教师们都积极参与评课、议课,课改意识和业务水平在互学互助中迅速提升。因此,通过本次课题的研究及积极实施,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各方面素质,而且使教师乐意将更多的时间花在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方法的探究与尝试上,提高了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开阔了视野,转变了教学观念,促进了专业发展。课题组教师的多篇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在市、县获奖。
3. 学生可喜的改变
(1)优化了课堂教学。“先学后教,先练后导”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给学生均衡、平等的学习锻炼机会,真正体现面向以人为本,使全体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我参与的表现机会,使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在课堂上出现了师生参与、生生参与,讨论激烈、发言积极的良好态势。在英语课堂中,个别学生不听课,甚至睡觉的现象不复存在;不敢开口的学生为不给自己组丢分也不得不跟着大家大声朗读;回答问题时,时刻集中注意力,生怕竞争对手比自己更快地抢到回答机会,为使自己小组优胜,学习基础再弱的学生也会努力拼到应有的分数。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合作意识和成绩都有明显的提高。
(2)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学生在参与学习中,必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每个成员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评价、互相反馈、互相激励、互帮互学、互为师生等合作学习,最终达成思想上的共识。通过参与竞赛活动,使学生参与意识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培养。
(3)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参与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每个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都必须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找新问题的答案,这时,学生的思维受环境的影响,常常会冒出绚丽的火花,或许一个富有创意的设想便由此产生。参与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融洽、自由的环境,为学生积极的思维创造了条件。
(4)在教学成绩方面也有很大的突破,实践证明把“先学后教,先练后导”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英语语法填空题阶段性讲练探讨”课题中,能够为学生提供面对面的参与实践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有利于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认知学习、体验学习、情境学习、实践学习的有机整合;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课题研究的几点思考
虽然本课题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课题研究过程中,仍然引发出了一些新思考。
(1)如何更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师生、生生间互动,激发学生思维,培养能力,并且能够根据实际学情不断调整改进,使课堂活动更好为学生服务,使课堂质量更快提高。
(2)如何设计课堂提问,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现在研究重点,大多集中于学生接受和反馈上,却有些忽略老师对于课堂提问设计的合理性与艺术性,以及提问中的情感价值与德育价值。
(3)如何进一步发挥现代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活动,促进课堂教学多边互动。在多媒体教学方面,英语学科一直走在前列,但多年的教学经验使老师们必须反思其辅助教学的功能,如何既能将多媒体巨大的辅助功能利用好,又能使课堂不被课件幻灯等牵制,使之为课堂服务好,为学生服务好。
(4)如何做好课堂教学反馈和建立有效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有评价机制比较全面细致,但评价一定要与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应用实效相结合,要适时改进,不断完善,要建立长效而灵活的评价机制
(5)我们作为中青年教师,虽然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很高,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局限性。如何才能尽快地让我们这类中青年教师独当一面,让我们的热情与创新精神得到最好发挥,如何给我们中青年教师搭建最有利于发展的平台,还有待于我们认真思索。
(6)针对现实中的实际困难,老师往往担心实验结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容易产生松懈的情绪甚至放弃的念头。因而,还要多鼓励老师不畏艰难,唯有坚持才能成功。
六、今后的设想
1. 加强学习
加强“请进来,走出去”的广度和高度,加大教师学习的力度。
2. 总结提升
把“先学后教,先练后导”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教学当中,并在实践中完善,在总结中提升,在校内甚至校外推广,让课题促进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总之,通过两年的实验与探索,充分证明了把“先学后教,先练后导”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从操作过程和实验成果来看,是科学的、有效的。
摘要:语法填空在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分值, 并且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攻克这一难题具有提高学生高考成绩的现实意义。根据目前国内外教育形势和广东省新丰县第一中学 (以下简称“我校”) 教学实际, 于2010年5月确立了“高中英语语法填空题阶段性讲练探讨”这一课题, 把“先学后教, 先练后导”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 对语法填空如何获得高分这个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法填空,先学后教,先练后导,教学模式,实验反思
参考文献
[1]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
[2]马彦平.新课程四大困惑的探索[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Z].教基〔2001〕17号, 2001-06-08.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1)课题名称。《课课练内容的拓展与实践》
(2)课题组人员组成(略)。
2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课课练是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增强学生体质,活跃课堂氛围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多运用“快乐体育”、“成功体育” 淡化了技能教学和轻视体能训练,是学生的体质没有得到保障而下降,为了使体育课课练在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发挥更好的作用,我们提出在体育课中进行课课练拓展与实践进行开发与运用的研究。
3本课题所采取的措施与方法
(1)高一至高三三个年级的每节体育课安排五至十分钟的课课练的内容。
(2)高一年级以上下肢及腰腹力量为主。
(3)高二高三年级以上下肢以及耐力为主。
(4)文献资料法、授课指导法,比赛促进法、实践练习法。
4对本课题的认识
(1)课课练增强学生体能的基本功能或核心价值付诸实施。增强体能曾被视为单纯的生物体育观,其实这里面大家忽视了一个及其简单的逻辑关系:健康第一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三维健康”中身体健康是整个人体健康的生命基础,而构成身体健康诸多因素中,如形態、机能、活动能力、身体素质等,最活跃、最主要的因素则是身体素质(体能),因此,增强体能必然成为增进健康的第一推动力和基本切入点。试图以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人文体育观等概念来抹杀、削弱体育增强体能的基本功能,是一种以偏盖全,本末倒置。
(2)增强学生体质的疑惑进一步得到明晰。如果体育课不能增强学生体质,课课练回归体育课似乎就没有必要。许多专家曾认为仅靠每周两节体育课,解决不了增强学生体质的问题,体育课的主要目标取向应该是运动技能的传习。其实,如果我们深入探讨下去,问题并不难找到答案。每周两节体育课不能增强体质,那么,三节呢?四节呢?每天一节呢?如果体育课以传习运动技能为主要目标取向,那么请问,学习掌握运动技能又是为了什么?为了掌握一种谋生本领还是一种职业技能?为了休闲还是为了娱乐?显然,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讲,学习运动技能就是为了掌握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本领,说到底就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再说,学习运动技能的主要手段是身体练习,而身体练习就是一个掌握技能和增强体能的过程,这学技能和强身体是高度统一的。
(3)人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深化,不断提高,总是在左右摇摆中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体育课课练从淡化、退出到重现、回归,说明了学校体育人始终在求索、在努力、在探讨,在努力寻求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最佳手段与形式。但愿这种回归不是简单的复原和再现,而是原有基础上的创新和提升,是在新的、更高层次上的发展。 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事物可以重现,可以回归,但是,经历了消亡之后的重现和回归,是凤凰涅槃,是浴火重生,它必然带有新时代的特色,新课改的理念和新一代学校体育人的追求。愿我们的课课练少一些单调乏味,少一些强迫压制,少一些形式主义,多一些实效,多一些兴趣,多一些创新。
5课题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
提高体育课的效率,切实做好体育课工作成效,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是每一个体育教师的共同责任,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总结。研究课课练增强学生体质的实效性,使学生能在体育课中更好的学习和锻炼,使学生的体质不断得到增强,让课课练内容的拓展与实践成为体育课这一舞台的亮点。
6本课题实践的重要意义
本课题实践的重要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课课练其本身的功能就有竞争性、趣味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等,特别是健身性方面,只要我们有目的有计划而循序渐进的开展课课练,那么就会把健身以及增强体质体现得淋漓尽致。
(2)中学生都具有活泼、好动、好胜和积极上进的心理特征。如果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启发调动他们学习锻炼的积极性,根据每次教学活动的内容,课的后半部分利用8—10分钟左右的时间,把学生分成若干兴趣小组,进行部分项目(如短跑、长跑、投掷、跳跃、球类等)的练习,一方面保证身体素质的练习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3)学生在集体的配合下,共同前进,共同完成课课练,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增强他们的好胜心理,最后再进行练习,使学生能主动进行练习,不觉得累和讨厌。
(4)体育课课练如果采用与游戏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而且可以达到体力活动与智力活动相结合、富有良好的学习与促进氛围。通过课课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素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增长学生的运动知识。
一、研究的原因
在国际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脚步中,我们作为高中生正在不断跟紧时代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英语是最直接最现实也是最必要的方式。
然而在英语学习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学生普遍存在写作能力差、害怕写作文的现象。而写作能力却往往可以体现一个学生英语水平,是参加英语考试和发展现代交际能力所必备的。因此,怎样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我们研究该课题,目的在于探索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途径,从而明白我们应该从何处入手去努力。
二、研究的过程
人员分工:
组长:孙露雯 高一(7)班 资料管理:吴孟丹高一(7)班 写作:梁红 徐超奇高一(11)班 记录:卢露 高一(7)班 主持人:陶霞霞 高一(7)班 上网:陈漪旎高一(11)班
本次研究我们主要通过查询资料、交流辩论、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研究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途径。
查询资料:
1.收集关于中学生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麻烦,如收集考场作文,并请求老师指导; 2.去新华书店找作文书,发现常指出的问题;
3.向学校多个老师询问学生作文普遍出现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4.从学校图书馆收集一次文献资料,以“怎样写”、“写那些内容”为研究重点; 5.上网查阅,发现普遍的问题;
6.做了小范围的问卷调查,了解普遍存在的问题; 7.作出总结。
交流讨论:
1.班级班会课学生进行讨论; 2.多次研究小组开会讨论; 3.与老师交流讨论;
心得体会:
1.班会课同学发表意见;
2.小组成员写200~300字的体会。
三、研究内容及发现:
发现问题: 在写作过程中,高中生常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时态运用不当2.名词不注意单复数及意义3.主谓语不一致 4.冠词漏用或使用不当 5.定语从句关系代词使用不当 6.宾语从句语序不当7.误用习惯表达法 8.生硬按汉语表述9.感叹句错误 10.低级错误(笔误)
11.单词拼写错误 12.词语搭配不当或用词不准确 13.缺少句子成分 等。
整理得到:
提高英语写作能力要掌握好的基础知识,大量的单词,正确的语法,良好的训练方法和一定的写作技巧等能力。
注重学习基础知识:学习英语基础知识,要重视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背景的学习。英语教学着重培养综合运用语音、词汇、语法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要进行交际运用、掌握常用拼读规则、利用规则复习旧词,预习新词。学好语音,积累词汇。
学习单词时:运用对比法,辨别词义的异同,这一点在英语写作中也很重要。在学习单词时,如果遇到了同义词或近意词,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找出它们的异同。例如,学到了hear、listen、hear of时,一对比就可以了解其用法。即hear是“听
见”,着重点是“见”,表示结果;listen是有意识地去“听”,着重动作;hear of是“听说”,表示间接听到有关某人某事的一些话。知道了两者的异同,就可正确运用。
运用单词时:把词汇学习寓于课文整体教学中。孤立地学习单词是机械记忆、容易遗忘,导致在语境中不易理解,很难运用。如果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文不离法”的原则,把词汇放在句子、语篇只去理解,就能达到学以致用和全面掌握的目的。这对英语写作是一大帮助。
正确运用语法:学习英语不论哪种教材,都离不开基础语法的学习。语法要学,但要根据语音的功能去学。现代英语学习语法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因此,以往那种强调过多的语法分析、过细地死抠语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学习语法要遵循以下原则: 以句法为主,词法为辅。以句法的五种基本句型为核心,词法的动词为重点,在掌握句法的基础上学习词法。学习语法要抓重点、抓关键。如学习含有时间、条件状语从句的复合句时,若主句的谓语为一般将来时,那么从句的谓语就总是用一般现在时;如学习sinc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时,从句用了一般将来时,那么主句通常用现在完成时。系统归纳语法规则,用语法规则去解决篇章中出现的语法现象,又在篇章中加深、巩固语法知识,做到在篇章中学、在篇章中用。
重视惯用法的学习:学习英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要重视英语习惯用法和固定搭配。英语有词法、句法,还有惯用法。英语的这种习惯用法是约定俗成的,因而我们在学习中必须留心记忆,注意模仿运用。例如:Bob hit john in the face。为什么不是Bob hit john face,似乎讲不出很明确的道理,这是习惯上约定俗成的说法。所以在写作中要特别注意。
训练方法和写作技巧:如果对本身的写作技巧水平有所怀疑时,可以适当的阅读参考书。写文章与作文水平高的同学做比较,以弥补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培养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同时应该保持良好的写作心态,有耐心、有信心、要细心。
„„
因为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有巩固扎实的基础知识,从词、句、篇一一巩固,需要灵活运用语法、句法来组篇。因此英语写作能力要全面地综合性地培养,贯穿学习英语的全过程!
四、结果和讨论
过程中的局限性:
1.联系专家困难,使得我们的研究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持。2.我们设计的调查问卷有些地方还欠周密。
小结:
题结题报告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时间与研究课题于2010年启动,受到了有关行政领导和业务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学校小教研英语组成立了以主抓小学英语教研工作的教研员为主的课题小组,课题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实验教学工作,确立实验教学的整体改革方案。开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校范围内开展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实践与研究实验。经过两年来的实验,取得了较大成功。我校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实践与研究实验从一开始就将国内外现阶段先进的教学评价思想、先进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手段集于一身,在教材、教法、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评价改革实验,使实验在起始阶段就站在高起点上。
一、实验教学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课程教材改革的实验工作的推进,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课堂重心也从教师转向学生,从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这一变化,带来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为了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把新的教育理念转变为自觉的教育行为,探讨教学规律,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深入的研究教学评价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从国际上看,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国际间交往的日益密切和频繁,外语(特别是英语)在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国民的外语水平成为国民素质构成的重要成份之一。因此构建合理的、全面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国民的外语素质的提高是摆在世界各国教育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很多国家把外语教学评价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
从国内看,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对外各交往规模的日益扩大,提高国民的外语素质,已经不是一般的教育问题、人才培养规格的问题,而是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速度的重大问题。作为承担此项重任的基础阶段教育的小学英语教学必须从改革教学评价入手,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从教育发展全局看,现代教育改革有两大趋势,一是课程体系上寻求与人才素质培养相一致的课程布局;二是从学科课程内容上寻求科学的目标设定。落实《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素质教育,首要的是课程体系建设问题,要用新的人才观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小学英语课程不是单纯的学科建设问题,而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新的课程体系的建设问题。而小学英语课程的建设中的首要任务既建设一整套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评价体系。从学科发展看,我国的外语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表现在对评价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够。2000年前,当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外语课程还只在中学开设时,教学评价的功能只限于选拔和甄别,这种评价体系同其他开设外语的国家的教学评价体系相比具有差距;其次是教育评价思想、教学评价模式、教学评价方法陈旧,教学评价水平低,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低。实验证明,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它要根据英语学科教育的目的及原则,对教育过程和所产生的成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量,进而做出价值判断,并为学生的发展程度和教学的改进提供依据。评价在教学中所起的促进和发展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从我校当时的情况看,英语教育、特别是小学英语教育,与全国经济发达地区的课改实验区相比相对比较落后,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在理念、方法、实施等方面知之甚少,远远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我校已经自发开展小学英语教学评价试验,还是从教育自身发展和我校实际出发,进行小学英语教学实验都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二、课题研究的认识及实施原则 1.对教学评价课题研究的认识
教学评价是指课堂教学实施中的评价。以往英语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是:
(1)教师在教学评价概念不清楚的情况下进行教学评价,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和负面影响。由于概念不清,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就不能很好地区分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高度结构化评价和低度结构化评价、一次性评价和连续性评价、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2)教学评价目标存在缺陷。
(3)能力评价和知识评价的关系处理存在较多的问题。一般认为,知识目标容易进行教学评价,能力目标较难进行教学评价。另外在实际教学评价中重知识轻能力。
(4)在英语教学评价过程中,用终结性评价代替过程性评价的现象是严重存在的,这是当前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区域。学生学习有一个过程,对过程中的情况要用形成性手段进行评价,对学生的最后学习效果要用终结性手段进行评价,二者不能混淆。但目前的情况是,这二者往往被混淆。
(5)教学评价实施机制存在问题。
(6)教学评价形式趋于单一化。英语教学评价并不等于英语测试。但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评价形式就是测试,而且是套用中考和高考形式的测试。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并不知道在英语教育领域中还有许多行之有效的评价形式。另外在评价活动中,被评价人和评价的关系也趋于单一。教师运用试卷对学生进行检测,似乎是教师和学生的唯一一种评价关系。教师较少想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也较少想到和学生进行合作评价。
(7)教学评价心态存在的问题。一是被动接受外部评价。二是盲目相信分数指标。三是评价问题合理化倾向。也就是说出现问题归于客观原因,把存在的问题合理化。四是使用两极标准进行评价。要么好(yes),要么坏(no),没有分析性的评价和解释性的评价。
(8)教学决策问题。教学决策在课程发展的三个部分中都起很重要的作用,形成性评价要随时指导教学决策,教师日常的决策依赖于各种各样的教学评价。我们认为,教师在进行日常的过程性决策中,由于不一定能够正确吸收反馈信息,所以,决策失误往往多有发生。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课程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从这一句话可以看出评价在英语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改革力度与效果。因此必须对评价有正确的认识:
(1)评价是对人的评价,对人的发展状态的评价;评价要服务于学生发展这一根本目的。
(2)评价应具有形成性、开放性与灵活性,起到激励的作用。
(3)评价要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使其有信心、有成就感的动力。(4)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取代评价。
(5)评价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与教学对立或游离于教学之外的体系。那么我们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应该依据什么呢? 小学英语课程目的: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十分重要的,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手段。所以小学英语的教学评价的目的就应该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这样英语教学的评价目就和小学英语课程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强调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建立,强调他们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能力的培养。
第一点,评价目的和课程目标都在强调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这是首要的。英语课程目的,绝不是简单的获取一些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更强调的是学生要通过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和愿望。同时通过学习活动使孩子有一种成功感。但是这些兴趣,这些成功感的建立离不开评价,离不开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各种各样的有意识的、积极的、正面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自己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通过这些评价可以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感到学习英语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这是评价的重要目的之一。
第二点,通过评价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方法与策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为日常交际打下一定的基础。也就是说评价既然要达到这一目的,那么在评价过程当中,就要注重学生在交际过程中语言能力的发展。根据这样一个评价目的,考虑到小学开设英语的具体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些评价原则。
2.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原则(1)激励性原则
就是要使学生体验进步与成功,从而产生进步的动力:让学生通过评价活动的开展,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有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进步的动力。整个评价过程,也就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估、测试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与以往的或与一般测试、评估不一样。这里评价是要通过评价使学生产生一种进步的感觉,产生一种成功的感觉。要通过评价是学生感到自己是在不断地进步,感到“我能行”。要产生一种这样的感觉。实验中需要认真考虑和加以解决的问题。
有些测试,给学生的往往是一种失败,比如说过高的对学生提出一些语言方面的要求。过多的集中对语言知识的理解,而忽视了学时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学习策略的运用,合作学习等等这些方面的培养。这样的评价往往使学生感受到的是一种失败。那么,包括测试手段之后的评价,也就是老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也有时会产生这样一种结果。以往采取评分的方式,对学生采取排队嗝方式,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励性原则应该是评价的第一原则。
(2)参与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应是评价的主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教师为主导,学生是学习和评价的主体,创设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种活动,主动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应该是评价的主体。所以应极力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的各个过程。要能够和老师协商、协调,能够自主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那么在评价过程中也应该这样做。可能有的老师对此不一未然,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有积极的参与,可以有愉悦的状态。但考试就是考试,是学生在集体的状态下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的这样一个过程,是严肃的事情。评价也好,考试也好,确实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但它并不意味着在这一过程中严肃到了让学生感到恐怖的程度,让学生害怕的程度。因此要鼓励学生根据他们所能了解到的,给他们的评价原则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各样的评价活动。通过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甚至可以和教师一起来设计评价活动。这样一来整个的评价活动就更加平等、民主。这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通过评价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学习策略。
(3)形成性评价为主的的评价原则
小学英语教学更应该强调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什么是形成性评价呢?对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进行评价。在国家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对学生的评价应该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在小学的英语评价当中更应该强调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原则。对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当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进行评价,这就是形成性评价原则。形成性评价贵在形成性生原则
(4)活动性原则
以接近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听、做、说、唱、玩、演进行评价,让学生喜欢评价:形成性评价强调的是教学过程。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状况,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学习兴趣,学习策略,情感因素等等进行评价。那么,活动性原则要求我们在评价当中,要用接近日常教学活动当中的听做、说唱、玩演、视听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5)生活化原则
评价注重学生对学习、生活的全方位的体验的重要性,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考查内容,设计题目,让学生把英语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围绕生活主题展开语言运用,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6)多元性评价原则
评价不仅应当是多维的,而且应当是多元的。在小学英语课程评价过程中,与课程相关的因素都要成为评价的对象,与课程相关的人都应当参与评价。如:教师应当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进行评价;学生应当成为评价的能动参与者;学生应当进行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学生应当主动评价教材和课程;学生家长应当参与评价。教师不仅要学会自己收集信息进行分析,而且还要教会学生报告自己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家长一直是参与学生的学习成效的评价,也是评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实验课属研究的实施 1.实验对象
本项实验对象是小学五年制三至五年级学生。2.实验内容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评价的内容不只是单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涉及到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策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等。
(1)学生学习兴趣地评价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他们的学习有直接影响。英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评价是指通过观察、提问、座谈、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的情况,原来有兴趣的学生是否保持甚至加强了学习兴趣,原来兴趣不浓的是否有所改进及时调查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又可以更加有目的的发展学习兴趣,提高整体学习效果。
(2)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
单纯的书面测验的考试已不能适应英语课程的发展,但仍是检查学生语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方式之一。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测试题形式要灵活多样,可以通过口试、听力测试和笔试的形式,教师努力创设语言情景,在情景中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评价重点是评价学生基本词汇、语音语调、语法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掌握情况,而不是检查学生最终记住了多少信息。
(3)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
情感态度的评价是指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自信心,克服困难的意志及共同合作精神的评价。对这方面的评价多采用定性的方法,具体可以评价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动机是否强烈,克服困难的意志是否坚定,是否乐于和他人合作,是否具有学好英语的自信心,通过英语的学习是否对祖国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异国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4)学生学习策略的评价
学习策略的评价是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的评价,其评价的内容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教师通过评价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的能力。
(5)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评价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听讲、回答问题以及在对话表演、小组讨论、排演英语小品等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情况。
3.实验的操作方法
英语课程的评价应以真实的日常教学为基础,贯穿于所有的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中,并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可供选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形式进行。
(1)学生的自评
学生的自评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以及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让学生通过评价学会反思,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明确下一阶段的学习方向。
(2)、学生互评
学生的互评主要是通过学生小组活动,对知识技能、学习态度、情感与策略以及参与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进行的相互评价,以次来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诚恳友善的对待学习伙伴的品质。
(3)、教师评价
教师的评价不只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简单评价,而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以及对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情感与策略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更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第一、形成性评价
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所学知识进行学习活动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学生通过参与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处理信息技能、思考能力、学习态度、小组活动表现以及学生创造力等多方面的情况。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包括:学生的学习档案,各种学习活动的情况记录,小组共同完成任务的报告、教师观察学生课上各种活动的记录表、学生阶段性测验结果及反思等。学习档案是形成性评价的首要内容。学习档案用于收集学生作业、学习行为记录、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评语、平时的测验以及自己或同学对其学习态度、方法与效果的评价意见等。通过学习档案的建立,不仅让学生明自己的学习情况及努力方向,让学生自觉把握进步,体验点滴成功。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掌握反思学习的技能以及决策,而且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学生进步的记录。
第二、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学期或学年学习成果的检验同时也是对特定时间内教学成效的检验。终结性评价一般采用期末考试、升学考试的形式。英语考试一般又分为听力测试、口试和笔试。听力测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听的能力以及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口试主要考察学生读、说、演的综合运用能力;笔试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科学、合理的评价将直接影响英语教学的未来走向。我们必须以新的思维、新的理念和方法开展英语教学的评价工作,让学生得到全新的发展。
四,实验课题的实施情况
1.实验课题研究开展的情况
在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全校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改革实验在校英语教研组领导下,在务实验学校积极参与、密切配合下,2010年以来,全校共有9班正式启动了实验教学工作。本课题实施分四步进行:
1.基础调研阶段(2010年3月1日——2010年3月31日)2.专题研究阶段(2010年4月1日——2011年2月28日)3.总结论证阶段(2011年1月1日——2011年1月30日)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切实落实课改纲要及英语新课标的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尝试实践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为途径,为促进师生在实施英语课程中实现共同发展,我校以《研究学生学习评价和教师教学评价为学评价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旨在通过更新教师评价理念,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效益。一年来,所做的具体工作如下:
第一、成立研究机构,制定研究步骤
实验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基础调研阶段(2010年3月1日——2010年3月31日),准备课题启动阶段,全面动员、确定试点班级,大量收集有关的资料,加强理论学习,进行业务讲座,更新观念,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组织实验教师学习“课程论”“评价理论”“测试学”等有关资料与文献,认识到更新评价理念对提高教学效益所起的重要意义,研究评价的问题已成为教学改革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表明教学改革已进入一个新的进程,不再着眼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单方面、局部的改革,而是着眼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全过程,教学评价的改革会引发教育教学领域深刻的变革‘
第二阶段是专题研究阶段(2010年4月1日——2011年2月28日),教师深入班级听课,了解各班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完善从更新评价观念到构建新型评价体系全过程。通过摸底,发现以往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评价案例分析、评价案例展示,使实验教师既有理论的奠基,又有实际的样板,减少了盲目与困惑,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实验研究中来。从而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全校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水平。许多教师尝到了教改实验的乐趣,提高了参与实验的热情,出现了人人愿意参与课题的良好态势。
第三阶段,总结论证阶段(2011年1月1日——2011年1月30日)总结阶段。
第一、加强师资培训,明确评价理念
1.培训思路
试验之初我认识到,评价实验是否能按计划扎实有效地推进,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对实验人员的培训工作是否到位。结合我校实际,确定整体培训思路:本着“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边实验边培训,边培训边研究”的原则,将培训、实验、研究相结合,构建研究型培训模式,多层面展开工作。
2.培训策略
(1)重视启动阶段的课程培训及评价理论的学习
为了使实验工作顺利开展,自2010年3月起,我校选拔了一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及富有教研能力的优秀英语教师参加了各级、各类课程培训,就课改理念、评价方式、课程实验等内容进行学习,受训人员十分珍惜学习机会,力争将培训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认识。
(2)加强实验进程中的培训
在实验进程中,我们所遇到的困难是比较多的,培训的内容要跟上实验的进程,教师的困惑和需要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建立了以教学评价实验研究组为中介的研究型培训网络,在研究中培训教师,在培训中进行研究。通过培训网络,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为途径,将学习、研究、培训结合起来,将课改精神迁移到教学活动中,为构建起新型评价体系做好铺垫。
第二、开展校本研究改变教师行为
1.构建以校为本的研究网络,形成合作互动的实验队伍(1)改变研究方式,形成学校研究制度
英语教学评价虽然是学科实验,但是实验的推进却要求人人是行动者,是研究者,教室即“研究室”,学校即“研究中心”。这就迫切的需要实验教师改变以往的研究方式,形成学校研究制度。实验教师课前课后一起研讨,随时对话,一起反思。共同分享成果,共同感受困惑问题。教师个体的研究能力提高了,团队精神也增强了。
(2)与教师合作对话,形成群研氛围
教师深入学校听课,与授课教师一同作案例分析,集体反思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研究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合作者,更是受教育者,教研教师与授课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伙伴。在深入学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为学校更好服务。
2.转变评价行为,优化教学过程
新的评价理念只有外化为教育行为,才能实现其价值,同时也只有经过教育行为检验过的理念,才能真正达到指导实践的目的。因此,实验教师必须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1)改变评价方法
同时也只有经过教育实验教师必须大胆实新评价观要求教师要把“量化评价”转变为“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教师要通过评价的手段收集相关的信息(比如学生的阶段学习成绩),解读信息的的含义(学生学习的进展、存在的问题等)并一次做出判断和决定(如何改进教学,调整教学进度)。例如:我校教师许静灵和何燕珍在对学生的口语技能评价时,首先注重对学生口语技能进行训练,她们采取听并跟读、听并复述、读小故事、创编对话等有层次有梯度的训练形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流利自然的是用英语做事情上去。其次,定期给学生创设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身处其中深刻透彻的理解语言含义,恰当的使用语言,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作记录。第三,教师定期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评价材料,让学生有选择的进行阶段评价,学生可以独立完成评价内容,也可以与同伴合作完成评价内容,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和阶段评价的表现综合的对学生一阶段的学习状况做出评价。她们还为每个学生设立了英语学习档案。教师通过改变评价方法真正激发起了学生运用英语把事情办好的愿望,实现了通过评价手段提高学生口语技能的目的。
(2)构建评价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呼唤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定位为激励,而激励的本质属性是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这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因此,改变原来的单纯量化评价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通过评价促进学生主体性型发展的学习式,自然是这场教学改革的亮点。基于此,在教学评价改革实验中,实验教师更注重运用评价机制,鼓励学生通过主动探知、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情景表演等形式丰富儿童的语言感知世界。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和学的中介。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从而彻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例如:我校的葛相敏教师,力争从各方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寻找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及实际运用能力。她开展了“英语小歌手”、“英语诗词朗诵会”、“英语迷你短剧”比赛、“我们共同的圣诞节”联欢会等活动,评选了校园金嗓子、小小演讲家、英语之星、英语小博士等称号,这些活动既从一个侧面评价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再创佳绩的愿望,为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有效的学习策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三、实验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一年来,就实验教学的客观效果来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调控实验教学的健康发展,在组织领导、理论探索、教学研究方面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在评价方式方法、构建评价体系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实验教学的开展开辟了我校小学英语教学的新局面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实施,结束了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不利局面,形成了我校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有组织、有领导、有系统、较完整教学评价体系的新格局。这项实验的开辟,为建设适合我校小学特点的先进的课程评价体系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全校小学英语教师接受先进的教育评价思想和教学评价理论,更新教育评价观念,接受先进的教学评价模式,进行课程评价改革,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提供了先进经验。
2.构建了适合我区区情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与先进的地区相比教学评价思想。实验无论从理念上、创意上、内容上、结构上、方法上和体例上完全符合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符合《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提出的要求,努力一套集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交际性为一体的评价体系,深受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的喜爱和好评。
3.通过实验形成了先进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模式
(1)破除了传统教学评价模式的束缚,展现了先进的教学思想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改革实验与传统的“甄别选拔”教学评价相反,教学评价中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整个教学评价过程不是简单的终结性的评价结果,而是依据儿童上进心强、参与积极性高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教师从创设趣味性的评价方式入手,重在过程性评价和质性评价。
(2)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形成充分发扬教学评价民主、优化教学评价过程的教学评价模式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实验着眼于使北评价者主动发展,教师致力于创设宽松、和谐、愉快的教学评价环境,把自己当作学生中的普通一员,既是教学评价的组织者,又是教学评价活动的参与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重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愉快合作的良好局面,让儿童兴致勃勃地参与评价的实践活动。
(3)教学评价实验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奠定了良好的听说基础,形成了初步的语言交际能力。教学评价实验遵循促进发展的原则,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评价方式,使参加实验的学生大量的参与了语言实践活动,增加了学习英语的兴趣,铺垫了较好的听说基础。通过三年来的实验,实验班学生在对英语学习兴趣及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方面,在听说能力、语言交际能力方面的运用高于同等程度非实验班级的学生。
4.重视教育观念的转变、重在研究教与学的过程评估、重在改进教法、促进,我区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开展得较晚,教学评价实验初期学生的发展。
小学英语教学实验在教学评价上完全摆脱了“应试教育”的做法,其评估标准立足于了解儿童的学习潜力和各自在原有基础上发展为尺度,通过灵活的、趣味的、多视角的综合教学反馈信息,主要研究教师在教学上需从哪些方面再改进,指导学生在哪些方面再提高。在小学英语教学阶段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要形式,为学生设立成长档案袋,不但要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行评价,更要注重学生的情感、策略、文化等方面的养成。重在评价学生以评估的改革,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目前,已经制定、下发了教学评估标准和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其指导思想是转变观念、激发兴趣、淡化分数、强化能力、肯定成绩、不足、鼓励进取、重在发展、导向成功教育,进一步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5.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
实验前,我校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的特点是:青年教师所占比重过重,教师缺乏经验。实验期间对全校英语教师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培训。培训内容丰富多彩,有理论性培训、技能性培训、实践性培训、研究性培训等,使实验教师在教学评价思想、教学评价理论、教学评价实践等方面得到大幅度提高。一批教师成长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骨干力量,我校目前有1名教学能手,多名教师在市级、区及教学大赛和教学研讨会上做交流,并取得好成绩。
教师们不断总结实验中的经验和教训,形成多篇论文分获省、市、区优秀论文奖。在较演员的组织下,20余名教师合力编写了英语同步评价手册。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小学英语教育学》中指出:“英语是国际公共语,是世界各国交流的工具。为适应改革开放政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应当使尽可能多的人在不同程序上掌握英语。”《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规定: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当前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中,由于缺乏很好的语言环境,学生大多笔头优于口头,学生不会说,不敢说的情况普遍存在,加上小学全面开设英语课程的时间还不够长,英语师资的专业性不强,教学中知识传授得多,表达训练得少,书面练习得多,口头有效交际得少,模拟专项练习得多,灵活运用训练得少,一旦进行面对面的实战,学生就感到茫然,不知如何开口;加上一些话题枯燥,与中国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让学生有一种“空说空话”的感觉,学生没有兴趣,缺乏积极性。使许多学生在试卷上能答英语,阅读中能懂英语,就是不能张嘴说英语,造成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极低,产生了口语障碍。
为了解决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障碍,根据《小学英语教育学》和新课标的要求,我提出《农村小学英语口语障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探索出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
2、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具有以听说能力为主的语言交际能力;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障碍进行总结,使英语教学过程所采取的方法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规律,以取得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最佳效果。
三、研究内容: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和《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我将从学习的环境、师生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及教材的编选三大板块进行研究。
1、三、四年级目标。
(1)能听直接语言或录音进行模仿;(2)能互相问候;(3)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等;(4)能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5)能据表演猜意思、说词语;(6)能根据图、文交说出单词或短句。
2、五、六年级目标
(1)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晰,重音正确,语调达意。(2)能就熟悉的个人或家庭进行简单对话;(3)能恰当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用语;(如问候、告别、致谢、致歉等);(4)能在教师帮助下,讲述小故事。
四、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搜集、学习、整理有关理论资料。
2.激发学生英语交际的兴趣,并保持这种兴趣的策略,养成用英语交际的习惯。
3.指导学生英语交际的策略,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法。4.营造交际的氛围,创造交际的机会。
(二)难点
1.农村英语老师英语水平偏低,所教班级多,班容量大,时间和人力不够。
2.农村家长意识较薄落,文化水平低,学生英语交际难以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五、研究方法和步骤
本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教育调查法,经验总结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广泛收集、查阅、整理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筛选和借鉴关于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成功经验和教学方法。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提高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2、教育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了解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和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现状,通过分析,找出共性障碍,能针对性地开展研究。
3、经验总结法: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及时分析与研讨,撰写总结和经验报告,使研究更具系统化、理论化。
4、行动研究法:不断反思、修正,以取得最佳研究成果 第一阶段(2008.12-2009.2)准备阶段
1、收集、整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和数据。
2、制定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规章制度。
3、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第二阶段(2009.3-2009.7)实验阶段
1、学生口语交际水平前测分析。
2、改革课程设置,每两周分别开设一节口语交际训练课和谈天说地课。
3、通过讲座、报告、课题实验示范课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师资培训。
4、开展多种类型的家长会,组织交流评议。
5、开展学生“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口语交际”兴趣。
6、建立课题研究记载册等档案资料,搜集相关研究资料汇编成册。
7、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和教学案例,汇编成册。
8、小结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2009.8-2009.11)总结阶段
1、学生口语交际水平后测分析。
2、教师搜集整理研究资料,总结研究经验,做好全面和个案分析记录。
3、撰写实验结题报告。
4、申请鉴定、验收。
六、课题研究实施的过程
我于2008年9月—2009年11月,对“农村小学英语口语障碍”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经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在课题的研究实施过程中我注重做了以下这些工作: 一,了解学生情况,找出口语障碍的原因。
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学习要求,学生家长情况的调查。并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进行分析研究,我们发现这些农村孩子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由于环境和学习条件的限制,不少同学既爱英语又怕英语,很想学好可又不知从何入手,特别是“听”不懂,“说”不出,找出口语障碍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二、抓住课堂,克服口语障碍。
课堂教学是快节奏、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可以促使学生多开口说英语。我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让他们用所学的内容说一段话,要求1~2分钟。可背诵课文或歌谣。或进行故事讲述,还可几个学生合作进行对话表演。教师还可尝试让学生即兴演讲,从而不断地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教师可组织学生自由交谈,包括师生对话即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或学生提问教师回答,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多鼓励学生用英语提问。学生间的对话也是口语练习的重要形式。教师创设一定的场景,让学生以不同的身份来表演对话,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从而口语得到充分的练习。我还尝试着在教学中利用游戏、歌谣、短诗、简笔画、多媒体等进行英语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从而获得学生口语教学的进步。
三、利用课外活动,排除口语障碍。
英语课外活动不仅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还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课内学习的知识和内容,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平时利用多媒体给学生看一些英语的原版影片,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学英语的氛围。还可通过建立英语角、组织英语晚会、开展各种竞赛如演唱英语歌曲、朗诵英语小诗歌、表演英语会话或短剧等各种途径进行口语训练。
四、抓住学生心理,克服障碍。
通过观察发现有些学生不敢开口是由于性格原因,他们不善言辞,胆小内向。有些学生则是自信心不足,怕说错了,也不敢说;还有一些学生因为语文数学学得不好,于是自己给自己定位,认为肯定也不能学好英语,存在自卑心理,而这种心理又往往导致严重的焦虑感,恶性循环,越学越不会,从而产生厌学情绪。针对以上原因,教师首先要对每一个学生深入了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染学生去积极大胆开口。简而言之即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观察,找准机会,适时点名鼓励他们勇敢开口,及时表扬。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1、教师在实践和研究中受益匪浅。
我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钻研教材,互相交流经验,积极探索课件的制作,通过研究课、观摩课、优质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我撰写了一些有关英语口语教学方面的经验文章,并有几篇获奖。同时,我的实验班学生在各级比赛中均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2、学生在课研中愉快学习。
通过课题的研究,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们对英语也有了很大的兴趣,由不喜欢到爱上了英语,由不爱说到乐于与同学、老师交往,由不敢说到想说、要说。现在我的校园里,到处可以听到学生们用英语的招呼声,校园里洋溢着浓厚的英语氛围。在轻松愉快中提升了学习能力和英语素质。这一年,我校学生的英语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在各级各类英语比赛中,我校的选手总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3、在课研中,家长对英语有了正确的意识。家长多关注孩子们的英语学习,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家长的重视会让学生增加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八、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2008年10月——2009年2月
⒈阅读《小学英语教育学》、《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等写1-3篇的读书笔记;
⒉观看实验示范课写出反思并独立撰写2-5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⒊我在读书过程的感悟会在本人博客中有体现。2009年3月——2009年7月
⒈阅读《小学英语教学指导》、《小学口语教学》并撰写读书笔记;
⒉听名家讲座、报告上传5-10篇独立撰写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⒊读书过程在本人的博客中有体现。2009年8月——2009年11月
1、学习有关课堂教学、心理辅导的书籍《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心理学》、《爱的教育》等。
2、撰写3-5篇的教育故事、教学随笔、读书笔记等。
3、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申请鉴定、验收。
九、课题研究反思:
这一年来的课题研究给了我很多的收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学生与老师在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学生喜欢英语课,喜欢说英语,口语水平不断的提高。当然,我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及研究中,我们要在教学环节中多多地设计有利于学生口语能力提高的环节来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提高,使我的研究进行得更好,为取得研究最后的成功而努力。
附件:
1、质量较好的四篇读书笔记:
(1)《小学生教育心理学》学习笔记
(2)
《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的几点重视》
(3)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4)
《尝试领悟》
2、质量较好的四篇案例分析:
(1)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4教学案例(2)Unit 1.public signs(3)案例设想
(4)教学案例
长期以来, 教师对评价语言的运用把握不定, 尤其是在农村的中老教师受陈腐教学思想的影响, 高举“师道尊严”的大旗, 在课堂上唯我独尊, 时有讽刺挖苦的言辞暴露于课堂, 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泯灭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学习新课程理念, 走进新时代, 实施新课程鲜为人知。但历经了这么长时间, 究竟在课堂上怎样用语言评价学生呢?还是说法不一, 有的说重学生, 有的说重结果, 有的说重过程, 有的说重表现, 还有的说用赞美式的语言评价学生, 大多数学生会对赞美产生依赖, 会忽略学生的自我发展。基于此, 许多教师无所适从, 穿新鞋走老路, 新瓶装旧酒的现象时有发生, 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近些年来, 我们以教科研为先导, 教师的科研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此基础上, 学校把教育科研深入课堂教学领域, 作为教育科研的着力点与落脚点。我们选择了以《课堂语言评价运用研究》为突破口, 以人的发展为本, 以提高教师在课堂上应变的语言评价能力为重点, 力求探寻一条正确运用课堂语言评价学生的方法路子。
二、课题的界说
1.课题中的“课堂”是指进行各学科教学的场所。
2.课题中的“语言评价”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对学生行为过程给予的评论和评定的价值。
3.本课题研究旨在探寻课堂语言评价运用的方法策略和形式。
三、研究要点
1.探索“课堂语言评价运用”教学策略。
2.研究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评价的方法、途径。
3.研究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评价的最佳形式和语言表述。
四、研究过程
(一) 加强培训更新观念
首先由学校领导和课题主持人组织学习新课程标准。然后在组织选读有关课堂上教师语言评价方面的文章。其次是让参加实验的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的有关培训。再次定期组织实验教师交流互动, 即提出新问题, 解决新问题。最后是支持鼓励实验教师到先进学校拜师学习, 遇到疑难请总校或教研人员研讨解答。
经过不断的培训、学习、思考, 实验教师不仅认识到自己以往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语言评价存在的诸多问题、不足, 同时领会课堂语言评价的目的、任务和一般方法、策略等。
(二) 狠抓课堂教学, 不断磨练
1. 校内反复演练。
为了提高教师课堂语言评价的水平和应变能力, 我们狠抓各位教师的校内演练。一是课题组成员相互听课、切磋;二是请骨干教师面向全体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三是请上级教研员来把脉会诊;四是开展教师赛课活动。逐步探究课堂语言评价的方法与策略。
2. 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 探寻新方法、新路子, 搜集语言评价范例。
3. 点面结合、探究规律。
(1) 抓住重“点”, 以点带面。抓某个实验教师摸索到的亮点, 进行交流研讨提升, 由一点出发, 向每一个亮点进发, 以点带面, 课堂上的某一环节, 某一个步骤逐步推广铺开。我校共有6个教学班, 参加实验的教师有李秀丽、孙爱英、陈丽梅、滕运胜、李君月五位教师, 他们分别担任低、中、高三各年级的语数英三个学科的课程。为了使“点”能早日开出艳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我们在方方面面突出重“点”。一是请教研员到我校重点指导实验教师并听课评课;二是派实验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的培训指导;三是派实验教师外出学习、听课、听讲座等;四是给实验班教师压担子, 要求他们每学期至少上两节研究课, 上一节公开课或自己悟出“亮点”的示范课。写一篇研究论文或总结, 积极投稿, 参与各类期刊杂志的征文, 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素养, 每月写一至两篇课后反思、教育叙事、案例分析等文章。在“点”上有明显的实验进展的基础上, 以“点”带“面”。一是“点”上教师去非实验班听实验学科的课并与讲课教师沟通交流;二是“点”上教师与非实验班的教师共同探讨、共同设计教案;三是经常开展同伴互动活动, 进行集体备课, 分享研讨的快乐, 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四是每位教师要把每周自己发现的亮点和收集到、学习到的评价语言信息进行交流总结, 开展沙龙活动, 编辑语言评价锦集。
(2) 分项研究, 探寻方略。“课堂语言评价运用的研究”这一课题的实验目的, 主要是探寻农村学校课堂语言评价的方略。为此, 我们采取以下方法。根据总课题的研究要点分列出许多小课题。每一阶段 (一般一学期为一阶段) 抓住一个重点研究, 实验教师根据要点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抓住某一个点开展研究, 这样既避免研究的无的放矢, 也避免了研究的重复浪费。原计划此课题的研究为两年时间。所以我们计划为四个阶段进行。从课题的研究至今, 我们着力于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课堂语言评价在低年级运用的研究;二是课堂语言评价在中年级运用的研究;三是课堂语言评价在高年级运用的研究。各年级段研究的重点都在课堂语言评价的方法及策略。随着实验教师的各班试验, 由低年级到高年级, 得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堂语言评价的方式方法并区分效果, 探寻出最佳方略。以后我们将依照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实施方案, 确立新的研究切入点, 进入深层的课堂语言评价运用的研究。
(3) 学习反思、总结提高。为了使我校教师尤其是参加实验的教师在实验中不断提升教学素养, 我们着利于“三抓”, 一抓学习。我们组织实验教师学习国内外关于可谈语言评价方面的有关论文和经验介绍, 同时, 鼓励他们自学有关的文献资料, 并做好积累。二抓反思、总结。要求实验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交四篇反思, 三篇随笔, 两篇案例分析, 一篇论文。三抓相互交流, 我们努力为实验教师搭起相互交流的平台。每周要求实验教师及教师通过课后反思或教学随笔, 整理出自己最满意的课堂语言评价语段, 进行交流互动、赏识运用, 以利验证效果, 积累课堂语言评价资料。
五、初步成果
1.我校教师尤其是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形成了一支科研意识和能力都较强的教师队伍。
2.提高了学校的教育科研实力, 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 带动了其他教师的科研工作, 起到了同伴互动, 骨干引领的科研作用。
3.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4.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 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培养, 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在逐步建构。教师从评价学生的过程中, 分享到学生成功的喜悦, 收获到实验的快乐, 增强了信心。扬起师生教与学自信的风帆, 成功带来的愉快会产生强大的情感力量。
5.我们验证了描述成就式的赞美, 很容易引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然后激发自己继续努力。这种语言评价方式更适合高年级学生;直截了当的赞美教育合适低年级。课堂语言评价要建立在师爱的基础上,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
6.通过我校实验教师的努力。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教育科研成果, 滕运胜、陈丽梅、李秀丽、李君月、孙爱英撰写的论文分别被收录在《当代学术理论探索》、《新世纪、新四围、新教法》论文集中。他们再次迈向了人生所经历的第一次。获得了令人欣喜的殊荣。我们的期待是:一支独秀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以环保为理念的国际环境背景之下,我们的孩子对资源没有忧患意识,没有环保概念,没有节约理念。同时,由于孩子的玩具、教师的教具都是购买的成品,孩子失去了动手的能力,机械地玩着大人们为他们准备好的新玩具,在动手创新的领域里,他们渐渐丧失思维锻炼的能力,从而体验不到创作的快乐和成功的乐趣。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玩具和教具”。幼儿身体动作的发展依赖于对玩具的操作,玩具是幼儿开展各种游戏活动的重要条件,它不仅是幼儿进行各种操作活动的辅助材料,还是幼儿活动的操作材料。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此课题研究,使幼儿从小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形成一种利旧利废的习惯。
2.变废为宝,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在实践中、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丰富活动的材料,美化环境。体验作品带来的自信。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利旧利废可供选择的材料。
2.不同区域的利旧利废。环境布置中的利旧利废、利旧利废制作教具、利旧利废制作的玩具(包括学具和户外体育活动的器材)、合理利用废旧制作的艺术品和可欣赏的作品。
3.不同年龄班废旧利用器材的分类和使用。
4.利旧利废对幼儿发展和班级管理的推动作用。
五、课题取得的效果
幼儿层面——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教玩具的手段已成有效、实用、现实的一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孩子们在玩中探究着,在操作中获得有效地自身发展。更难能可贵的是,让幼儿在“变废为宝”行动中,感受到资源的再利用,并使他们及其家长也进一步明白:珍惜资源,保护地球有限的资源,是小朋友们从小应该做的事,更是我们所有人都应一起来做的事情。
教师层面——该课题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幼儿各方面得到了发展,老师们也同样受益匪浅,特别是在各种相关活动的开展中,从活动的构思到活动的实施,在引导孩子们探索、发现的过程中,老师们在收集整理资料、解答幼儿问题等实践活动中,得到了知识的充实。特别是对生成活动这一过去比较棘手的课题,老师们不仅有了新的理解,还能在活动中把握契机,从幼儿兴趣出发,不断丰富课题活动,满足幼儿现实发展的需要,教师的理念发生了质的飞跃,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也更好的体现了协作精神。
幼儿园层面——丰富了幼儿园自制教玩具的种类和数量,不仅节约了能源,还为幼儿园节约了大量资金。同时,也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让教师、幼儿和家长都能够真正的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将变废为宝,保护我们身边的绿色环境,为我园今后成为绿色校园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具体成效如下:
1.2012年4月,我园开展了班级利旧利废作品展,全园共制作和收集来自教师、幼儿、家长利旧利废作品约百余种上千件,县教育机构对此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2.2013年11月,全县公、民办幼儿园教师,来我园参观利用废旧物品开设的区域活动,区域活动中多彩的废旧制品也给来园学习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2014年2月,幼儿园创建户外体育器材室,收纳班级多种废旧自制体育器材,为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4.2014年3月,我园教研活动一改往日纸上谈兵的形式,让教师们纷纷走出校园,来到凤凰山开展了以“旧物改造,一物多玩”为主题的教研活动,让教师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和直观形象的体验中获得专业能力的快速提升。
5.在秭归县教研信息中心多次举办的“送教下乡”活动中,由徐园长牵头组织我园多名教师参与其中,如:杜琼老师执教的《有趣的泡沫垫》、周大俊老师执教的《好玩的报纸》等多节利废利旧课,受到幼教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6.在课题实施中,教师撰写十一篇活动设计分获省、市、县奖项。其中,胡晓凤撰写的《有趣的纸板》获省级二等奖;杜琼撰写的《赛龙舟》获省三等奖等等。
7.在课题开展活动中,教师七篇废旧利用环保性论文分获市、县级奖励。如:吴俊老师撰写的论文《挖掘自制教玩具的潜力促进幼儿学习活动的开展》获市二等奖;鲁萍园长撰写的论文《如何在学科领域中渗透环境教育》获县一等奖等。
六、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1.对户外器械的使用建立良好的常规和制度,在户外活动中良好的制度不但可以保证孩子的安全,还可以减少自制器械的损耗。
2.保证自制教玩具的数量。由于是自制的,第一比较麻烦,第二容易破损,所以要保证幼儿自制的数量,做到人手一物。
3.继续思考、探索、开发一物多玩的方法,让利废利旧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4.创设游戏环境和情景,培养幼儿活动兴趣。幼儿的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在体育活动中也应遵循幼儿认知情感变化的规律,进行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给幼儿设置有趣的情景和环境,这样幼儿会对活动充满兴趣。
5.继续思考、探索、开发一物多玩的方法,让自制器械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6.让废旧物充分投入到主题活动、区域活动、体育等活动中去,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
7.建立课题相关的园本教材,并在后期投入使用。
【大学英语课题结题报告】推荐阅读:
小学课题研究:《小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结题报告01-14
英语教师结题报告范文02-11
大学生科研结题报告12-07
大学生就业结题报告12-11
《英语单词记忆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09-12
初中英语小课题报告04-13
大学英语-读书报告01-11
大学英语之作文报告07-25
大学英语实训报告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