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英语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共8篇)
邱人君
一、试卷综述
今年英语试卷的突出特点是“紧扣《考纲》,平稳平和”,基础和能力并重,难度适中,总体难度有点难,阅读理解C、D还有七选五难度较难难,试卷呈现基础性、交际性、能力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考试改革的方向已比较明确: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同时强调“稳定中求发展”。命题既立足于英语教学大纲,又着眼于现行的新课程标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突出了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书面表达这一部分,今年的书面表达是一篇开放性的作文,开放性作文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有利于考查优秀学生的语言组织、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具体分析
听力部分:
语音清晰、流畅,语速适中,能在英语考试的开局中稳定学生情绪,树立学生自信心,体现出对学生的情感关怀。选材都是为大家所熟悉的交际性场景,如购物、人物介绍、上班迟到、谈论学习等,没有生僻的词语,结合上下文可猜测出来,话题涉及的生活领域更广。
完形填空部分:
考查的一个开创亚马孙网站的人经历的艰难抉择。首句所给信息比较完整,时间地点、人物全有交代,符合完形填空的常规要求。同时,遵循“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实际”的设计思路。为叙事类文体。文章内容健康、时尚,将知识、文化、教育、趣味融为一体。文章内容原汁原味、有异国文化含量,描写细致逼真,情景交融,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考生在不看选项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看懂文意。选项考点设计全面,以实词为主,动词6题,名词5题,形容词和副词4题,介词4题,连词1题。
答题时必须通观全文,从整体角度考虑才能判断出最佳答案。需要通过上下文和全篇才能找出答案的所占比例为60%以上。该大题中难度较大的几个小题为39、41、53和55。
阅读理解部分:
五篇短文继续保持知识性,趣味性强,信息量大,题材与体裁广泛的特点,彰显文化特色。所幸,和去年相比文章易懂,而且没有生词出现,A篇是2个母亲对孩子的不同教育方法对孩子的影响。B篇文章直接对阅读广告能力的考查,几乎每年必考题型,考查学生把语言当成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C篇介绍了几个计算机软件,提高人们旅行质量,较难些。D篇为人活着要有目标和服务人民。E篇讲时间管理的方法。深层理解的试题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考查主旨大意有59、64、67、75小题,这两类题占整个阅读题的60%,从较深层次上考查考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推断能力。
书面表达部分: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及试卷命题。我校2009级护理专业开设《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的本科学生114名, 选用郑修霞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4版教材。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 满分100分, 共56道题。考试由授课教师命题组卷, 试卷根据提前制订的标准答案和评卷标准进行流水方式阅卷。高年资教师进行主观题的阅卷, 其他教师评阅客观题, 最后统一汇总并由专人负责审核以减少人为阅卷差异。
2.方法。将114名考生的成绩输入计算机, 利用Excel2000和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并进行考试成绩的卡方检验。试卷分析以试卷的难度 (P) 、区分度 (D) 和信度 (rtt) 作为此次评价试题质量的指标。
二、结果
1.试卷难度 (P) 。本试卷难度为0.63, 说明该套试题偏难。本套试卷中偏难题目34个, 占60.71%, 其中多项选择题和病例分析的题目均为偏难题目, 其他题型的偏难题目的比例都接近50%;适中题目6个, 占10.71%;偏易题目16个, 占28.57%。
2.试卷区分度 (D) 。反映试题对考生水平的鉴别能力。该卷总体区分度为0.18, 区分度一般。本套试卷区分度好的题目占16.07%, 一般的占25%, 不好的占58.93%, 区分度不好的题目主要集中在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及简答题。
3.试题信度 (rtt) 。经统计分析得出主、客观题信度分别为0.57和0.41, 平均较低。
4.成绩分布。试卷满分为100分, 最高分95分, 最低分为44分, 平均成绩为62.5分, 60分以下占总人数的34.20%, 仅有1人90分以上, 80~90分0人, 标准差为7.53, 全距为51分。
三、讨论
1.题型的分配。本套试卷有7类题型, 其中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填空题及简答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妇产科护理基本理论和实践内容的识记和理解情况;多项选择题和病例分析题用来检测学生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本试卷中主观题和客观题数量比例为1.0∶2.3, 可以看出, 本试卷题型分配合理。
2.试卷质量分析。 (1) 试卷难度。试题难度指数是反映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 合理的难度分配是一套高质量试题的重要方面。一般认为难度P<0.75为难, P在0.75~0.85为中, P>0.85为易, 一般难题、中等题、易题的比例应为20%、60%、20%。由统计结果可知, 本套试卷偏难试题占60.71%, 各类题型难题比例都较高, 试卷中难题多, 是造成学生成绩整体偏低的原因之一, 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和学习兴趣的提高。 (2) 试卷区分度。区分度是指试题对考生学习成绩的鉴别指数, 反映试题难度与考生能力之间的关系, 是评价试题能把不同水平的学生按程度高低分开的指标。对于医学课程, 一般认为D>0.3, 区分度很好;D>0.15, 试题可用;D≤0.15的试题应该淘汰。由统计结果可知, 区分度不好的题目主要集中在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及简答题。而这三类题型中难题较多, 题目覆盖面广, 学生答对率低, 所以导致考试题目区分度差。试卷缺乏良好的区分度, 不能很好区分高水平和低水平学生, 对成绩好的学生起不到鼓励作用;不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影响到教学质量。 (3) 试卷信度。信度是反映考试结果稳定性、可靠性的指标, 是对系统的随机误差的控制。在估计测题的信度时采用内在一致性信度。教师自编试题的考试, 其信度系数通常是在0.60~0.80之间, 也可能更低。该试卷信度较低, 可能和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试题库及授课教师随机命题组卷造成随机误差较大有关。
3.成绩分布。本套试卷学生的考试成绩呈正偏态分布, 低分所占比例高, 笔者认为和此次试题难度较大有关, 并不能客观反映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4.失分试题分析。该卷多选题失分率最高, 紧接着是病例分析和简答题。可以看出理解型题和应用型题失分多, 记忆型题得分相对较高。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如下: (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重点、难点不突出或没有完全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命题; (2) 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 对所学知识不重视, 不认真复习, 只是盲目地应付考试; (3) 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较差。
四、对策
1.提高命题质量。笔者认为编制一份科学合理的试卷, 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可将试题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6大类, 并制订各级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 (2) 题型尽量多样化, 题量要多, 分值要小, 试卷才有较高的信度; (3) 尽量保留难度适中、区分度良好的试题, 不断完善题库。并做到教考分离, 以保证试卷的质量。
2.改进教学方法。《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课程, 实践性较强, 不易理解。授课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 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授课, 合理利用多媒体, 图文并茂, 理论联系实际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如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这样既可增强学生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 可以在平时授课过程中适当加入练习题和阶段测试, 以督促学生及时复习, 避免盲目应付期末考试,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考试也可以说是一种测量, 而试卷就是进行测量的工具, 要提高测量的精度就需使用恰当的测量工具。所以, 只有及时对试卷质量进行分析, 不断完善试题库, 只有高质量的试卷, 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形成对教学信息的合理反馈, 为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摘要:目的, 分析期末考试试卷, 评价试卷质量, 完善试题库, 改进教学方法。方法, 利用Excel2000和SPSS17.0软件对114名护理国际班学生的《妇产科护理学》期末试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4名学生的平均成绩为62.5分, 最高分95分, 最低分44分;60分以下占总人数的34.20%;90分以上仅1人, 8090分0人;标准差7.53, 难度为0.63, 区分度0.18, 主、客观题信度分别为0.57和0.41。结论, 本套试卷题型分配合理, 难度偏大, 区分度差的题目较多, 信度偏低, 在命题组卷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关键词:护理本科,妇产科护理学,试卷分析
参考文献
[1]时瑾, 许贵强, 于晓松.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考试试题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4) :73-75.
[2]雷鸣.试题难度指数计算方法的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09, (6) :87, 107.
[3]景会平, 韩春玲, 程金莲.护理本科《急救护理学》试卷质量分析与评价[J].护理研究, 2009, 23 (5) :1399-1400.
[4]王斌, 熊晓美.护理本科妇产科护理学考试试卷分析与评价[J].右江医学, 2007, 35 (1) :52-53.
[5]戴洪萍.高校专业课程考试质量的分析与探讨[J].南通大学学报, 2007, 23 (2) :86-89.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炮烙/烙印朱拓/拓片眼圈/圈养间或/间不容发
B. 门槛/囚槛徘徊/低徊周正/正月咀嚼/咬文嚼字
C. 寒暄/喧嚣绞丝/蛟龙烟霭/和蔼爆竹/一曝十寒
D. 钝响/清炖桌帏/忌讳鄙薄/簿册谬种/未雨绸缪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据说北京奥运会圆满举办后,许多西方媒体为寻找赞美北京奥运会的形容词而处心积虑,国际奥委会官员也为如何赞扬北京而发愁,绞尽脑汁想形容词。
B.如果你能设身处地为林黛玉想一想,那么你不仅会明白她寄人篱下生活的无奈,而且会彻悟为什么她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C.校运会百米决赛开始了,我们班的苏航一马当先跑在了前面,并第一个越过终点线,顿时同学们沸沸扬扬,好不激动。
D.无论是构思布局,还是语言文字,《老人与海》高妙的艺术、深孕的寓意都使人高山仰止。
3.依照例句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句子。(4分)
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翩跹的蒲公英;
人一离开乡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5分)
记者11月7日从陕西省测绘局获悉,得益于西安市地下水的持续回灌,地下水位明显回升。矗立千年的唐代建筑大雁塔由1996年时的1010.5的西北方向倾斜度,逐渐回弹至今年的998.9点九毫米。有专家称,按照目前的“回位”速度,倘若不出现意外,大雁塔塔身完全扶“正”尚需一千年左右。大雁塔位于西安南郊的慈恩寺内,是玄奘为藏经典而修建的,始建于公元652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
窦泰,字世宁,大安捍殊人也。本出清河观津,曾祖罗,魏统万镇将,因居北边。父乐,魏末破六韩拔陵为乱,与镇将杨钧固守,遇害。泰贵宠,追赠司徒。初,泰母梦风雷暴起,若有雨状,出庭观之,见电光夺目,驶雨沾洒,寤而惊汗,遂有娠。期而不产,大惧。有巫曰:“渡河湔裙,产子必易。”便向水所。忽见一人,曰:“当生贵子,可徙而南。”泰母从之。俄而生泰。及长,善骑射,有勇略。泰父兄战殁于镇,泰身负骸骨归尔朱荣。以从讨邢杲功,赐爵广阿子。神武之为晋州,请泰为镇城都督,参谋军事。累迁侍中、京畿大都督,寻领御史中尉。泰以勋戚居台,虽无多纠举,而百僚畏惧。
天平三年,神武西讨,令泰自潼关入。四年,泰至小关,为周文帝所袭,众尽没,泰自杀。初,泰将发邺,邺有惠化尼谣云:“窦行台,去不回。”未行之前,夜三更,忽有朱衣冠帻数千人入台,云“收窦中尉”,宿直兵吏皆惊,其人入数屋,俄顷而去。旦视关键不异,方知非人。皆知其必败。赠大司马、太尉、录尚书事,谥曰武贞。泰妻,武明娄后妹也。泰虽以亲见待,而功名自建。齐受禅,祭告其墓。皇建初,配享神武庙庭。子孝敬嗣。位仪同三司。
(节选自《北齐书·第十五卷·补列传第七》)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初,泰母梦风雷暴起暴:突然
B.寤而惊汗,遂有娠娠:身孕
C.虽无多纠举,而百僚畏惧纠:纠正
D.旦视关键不异,方知非人关键:门锁
6.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显示窦泰“显贵”的一组是( )(3分)
① 泰贵宠,追赠司徒。
② 以从讨邢杲功,赐爵广阿子。
③ 神武之为晋州,请泰为镇城都督,参谋军事。
④ 虽无多纠举,而百僚畏惧。
⑤ 位仪同三司。
⑥ 赠大司马、太尉、录尚书事,谥曰武贞。
A.①②⑥B.②④⑤
C.②③④D.②③⑥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窦泰的远祖是清河观津的后代,因为曾祖窦罗是统万镇的守将,所以安家在北边。父亲窦乐在破六韩拔陵作乱时遇害,在窦泰富贵受宠之后,被追封为司徒。
B.窦泰的母亲,梦见突起风雷,好像天要下雨,便走出屋到庭院中观看,看见电闪雷鸣,雨点飘洒,忽然惊醒,一身冷汗,生下了窦泰。
C.窦泰有勇有谋,自己背着战死的父兄骸骨投奔尔朱荣。凭借随军讨伐邢杲的功劳,被赐爵为广阿子。后又受到高祖的赏识重用,不断升迁,升为侍中、京畿大都督,不久又兼任御史中尉。
D.东魏天平四年,窦泰行军到小关,被周文帝偷袭,全军覆没,窦泰自杀。死后,他被封为大司马、太尉、录尚书事,谥号为武贞。皇建初年,朝廷将他陪祭于高祖庙中。他的儿子窦孝敬继承了他的爵位,位列仪同三司。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泰父兄战殁于镇,泰身负骸骨归尔朱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四年,泰至小关,为周文帝所袭,众尽没,泰自杀。(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宿直兵吏皆惊,其人入数屋,俄顷而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
管鉴
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以吹愁却。
[注释]管鉴在《<养拙堂词>序》中说:“与客赏海棠,忆去岁临川所赋,怅然有远宦之叹。” 管鉴原本是龙泉(今浙江省某县)人,靠父亲的功绩被荫授为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司干办官,任所在抚州,于是移家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西)。
(1) “愁”是这首词的词眼,词人抒发了哪些愁情?是如何表现这些浓愁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细读全词,本词中哪些字词用得传神形象?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由。(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_____________________,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3)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4) 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5) 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6) 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走近云梦草原
王守振
① 一直以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广袤辽阔只是塞外风光的专利,也一直以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苍凉只是西域风情的绝唱。然而,在云梦山巅,当这些意象中流传千古的诗页与画卷穿越时空的阻隔,与眼前的一切交汇时,我不禁惊诧与迷茫了,不是由于她的大气与非凡,而是为了她的似曾相识却又蕴涵着的独特和新奇。
② 这里是鹤壁市淇县云梦山东侧海拔500多米的一个山势平缓的山顶。秋去春来,年复一年,数千万年的风化雨浸、枯老荣生,使得漫山齐腰的黄稗草,在大自然的呵护与磨练下,浸染绵延成一处“空中草原”。放眼远眺,秋风劲舞,草浪翻涌,远山绰约,云雾迷朦,蒙古包白影点点,散落成趣;近看芳草萋萋,山花烂漫,群鸟翻飞;侧耳倾听,山风阵阵,秋虫和鸣。草丛中偶有几片嶙峋怪石,突兀伫立,在夕阳余晖的映衬下,给这静谧而又辽阔的草原平添了几分野趣,更显得恬淡、宁静和安详。
③ 蓦然,阵阵马蹄声从背后生出,由远及近,沓沓作响。回首看去,一群青春男女跨骏马飞奔而来,打一个潇洒的手势,又携咯咯笑声擦身而过。飒爽英姿,骏马秋风,给苍茫的秋阳大漠风光注入鲜活之气、青春之美。
④ 沿名叫“桃园”的草坡前行,两旁以《鬼谷子》十四篇命名的十四座草亭,古朴雅致;太阳洞西侧,一堵大型汉白玉摩崖石刻巍然矗立,《鬼谷子》兵书全文跃然石上;“孙庞对弈”大型雕塑,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广袤无垠的山顶草原和着秋草的气息、泥土的馥郁,泛起幽幽历史沉香。相传,这里曾是纵横家鼻祖、智圣鬼谷子演兵布阵、习练兵法的地方。当年鬼谷先生斩草为马,撒豆为军,点石为兵,揣摩出了诸如八卦阵、握奇阵、蟠龙阵、颠倒八门阵等一个个阵法,神出鬼没,奥妙无穷。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春秋战国时期的旷世奇才,都在这里从师鬼谷先生,学有所成后,走出云梦,将千军万马运筹帷幄之中,叱咤风云,演绎出“鬼谷三卷隐匡天下,兵家七国才出一门”的历史奇闻。
⑤ 眺望莽莽原野,细听草木萧萧。端坐反应轩,留连揣摩亭,小憩抵戏斋,抚摸鬼谷子兵书中的捭阖术、反应术、内楗术以及揣篇、摩篇、权篇的亭内雕刻,感受计计相套、环环相扣的兵法奥妙,领略这些智谋在政治、外交、军事等领域的应用技巧,特别是对现今人们为人处世、经商创业的启迪,使厚重的兵学文化与当今纷繁的生活一下子拉近了距离,昭示良多。
⑥ 夕阳西下,满天云锦。站在草原东侧的巨石之上,俯视脚下,悬崖陡峭;凭栏远眺,沃野千里。感触天地之造化,陶醉在边塞风光独有的中原文化里,沉湎在浩瀚悠远的历史积淀中,人也仿佛置身于旌旗猎猎的演练场。
⑦ 霞辉散去,夜晚来临。月儿垂挂天穹,繁星忽隐忽现,秋虫和鸣,清风拂面,草和着风在月光照及的地方发出嗍嗍的微响。云梦草原更显得幽古神秘。
11.文章第一段说“我不禁惊诧与迷茫了”,结合全文说说,云梦草原为什么让“我”“惊诧与迷茫”?(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说云梦草原“蕴涵着独特和新奇”,结合全文,分点概括云梦草原的“独特和新奇”。 (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四、五两段描述了鬼谷子的相关事例,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有何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结尾说:“云梦草原更显得幽古神秘。”根据文章,探究思考作者为何说“更显得”?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文采是个低端概念
周泽雄
数月前,有论者以“文采欠佳”为由,奚落巴金、茅盾等人的作品。对此,我曾就其批评方式,提了些外围性意见。没有切入正题,倒不是出于回避,而是没有发现有效目标,即,他们所说的文采究系何指,尚未见明确表述。这问题其实颇值一议,我这就试试。
若不加限定,文采的实质只是一种辞采,通常体现为文字美色。被赞许为有文采,意味着该作者的文字眉眼,长得格外玲珑俊俏,类似语言里的西施、潘安。姑按此说,则我以为,文采是个低端概念;设若文学概念也有先进落后之分、健康陈腐之别,推崇文采,当属后者。
中国文学的发展相当特殊,既有早熟一面,也有迟迟未能发育成熟的一面。过分注重文采,即是发育不当的结果;而其特有的早熟性,又把这份先天不良,培植到玄妙的美学高度,类似把一种变态水族培育成婀娜万方、清泪汪汪的金鱼,令人一见心喜之余,忽视了它的魅惑性和欺骗性。当然,蓄意卫护者不难在古人著述里挑出若干断语,证明前贤对此有过戒惕。如刘勰有言:“联辞结采,将欲明经,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明确指出了辞采泛滥的危害性。诗人杜牧也有类似的高见,他说:“意不先立,止以文采辞句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今人钱钟书讥讽贾谊名文《过秦论》那个浮夸的开头时,也以一个黑虎掏心的洞见,点明了症结所在:词肥意瘠。不过,由于古人的文学观里缺乏高端概念,所以他们即使对文采有所警惕,也认知不足,一般仅限于指出文采与义理的冲撞相克,无法用一个更高的概念,把文采牢牢镇住。所谓更高的文学概念,我指的是风格、结构、文体、思想之类。
与这些更高的概念相比,文采不过是一介审美小厮。拿文采来衡量古希腊悲剧或司马迁的《史记》,好比拿玩具望远镜来探测河外星系,拿文采来衡量曹雪芹或海明威,好比拿药房里称中药的戥子,为一头大象测体重。如果你对小说《围城》的欣赏止于作者的幽默文笔,结论只有两个:要么说明你缺乏把握长篇小说的能力,要么说明作者缺乏驾驭长篇小说的能力。总之,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不是什么美事。长篇小说自有长篇小说的胸襟抱负,它虽然不应在文采上有所亏空,但也不该把成败系于文采之上。否则,就有失文学体统了。
由于文采是一个较小的审美单位,所以,在一些体量迷你的文体(比如随笔)里,会占据较大的权重。身为随笔家,却不能在文字美色上偶尔让人耳目一新,多少有些丢脸,其文学成就也难免随之下滑。反过来,身为小说家,却可着劲地在文字上逞风雅,耍贫嘴,而不是倾全力于作品的结构、主题及人物性格上,其实是志大才疏的表现。
英国随笔大家赫兹立特有个说法,值得恭听,他把文采判为一种“字面上的想象力”,他还认为,这种想象力不过是“头脑贫瘠”的特征。识者或谓,当今文坛,文笔“淡出鸟来”的家伙比比皆是,适时强调文采的重要性,难道不是对症之药?非也。依我小见,那不过暴露出我们文坛还有股沥青般呛鼻的文学初级阶段气味而已,我们若不明就里,盲目突出文采的地位,只会使我们愈加深陷在这个初级泥沼里。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15.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针对数月前有论者以“文采欠佳”奚落巴金、茅盾等人作品,因为没有发现有效目标,作者只就论者的批评方式,提了些外围性意见。
B.文章中引用刘勰的“联辞结采,将欲明经,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是为了论证“蓄意卫护者不难在古人著述里挑出若干断语,证明前贤对此有过戒惕”。
C.中国文学的发展既有早熟一面,也有迟迟未能发育成熟的一面。过分注重文采,即是发育不当的结果。
D.英国随笔大家赫兹立不仅把文采判为一种“字面上的想象力”,而且还认为,这种想象力不过是“头脑贫瘠”的特征。
16.“文采”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作为“低端概念”的“文采”有哪些特征?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为什么作者说“文采是个低端概念”?(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作文 (70分)
18.梦想,流露着浓浓的诗情画意;梦想,散发出淡淡的幽香温情。在梦想实现的征程上,你在那美丽的季节里,曾有过泪与笑,曾有过苦与痛,也曾有过抉择与放弃,但无论如何,你有着美丽的梦想。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梦想的季节”为题作文。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③不能写成诗歌;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 B kǎn/jiàn huái/huí zhèng/zhēng jué/jiáo(A luò/lào tà/tà quān/juàn jiàn/jiān;C xuān/xuān jiǎo/jiāo ǎi/ǎi bào/pù;D dùn/dùn wéi/huì bó/bù miù/móu)
2. B(A“处心积虑”为贬义词,感情色彩有误;C“沸沸扬扬”形容议论纷纷,不合语境;D“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品德的仰慕,不合语境)
3.示例:就成了离枝的树叶、飘荡的柳丝、飞扬的花朵、飘散的木棉。
4.示例:大雁塔逐渐改“斜”归正
5.C (“纠”为“检举”之意)
6.D (①窦乐被追赠,间接显示窦泰的“显贵”;④表现的是其他官僚对窦泰的畏惧;⑤说的是窦泰的儿子窦孝敬)
7.B (“忽然惊醒,一身冷汗,生下了窦泰”误,应是“遂有娠”,即有了身孕)
8.(1) 窦泰父兄都战死在镇上,他便自己背着父兄的骸骨投奔尔朱荣。(殁,死;负,背着;归,投奔。注意三个实词的翻译)
(2) 天平四年,窦泰行军到小关,被周文帝偷袭,全军覆没,窦泰自杀。(四年,根据语境,应是天平四年;为……所,被动句式;没,通假字,通“殁”)
(3) 当夜执勤的兵吏都受了惊,他们进入好几间房子,不久又离去了。(宿,名词作状语,当夜;直,通“值”,值勤;俄顷,不久)
【参考译文】
窦泰,字世宁,是大安捍殊人。他的远祖是清河观津的后裔,曾祖窦罗,是北魏统万镇的守将,因而安家在北边。父亲窦乐,北魏末年破六韩拔陵作乱,窦乐与镇守的将领杨钧固守,遇害。窦泰富贵受宠之后,追赠窦东为司徒。当初,窦泰的母亲梦见突起风雷,好像要下雨,便出屋到庭院中观看,看见电闪雷鸣,雨点飘洒,忽然惊醒,一身冷汗,于是有了身孕。到时候却不能分娩,很害怕,有巫婆说:“你渡河让河水打湿裙子,就容易产子了。”窦母便走到河边,忽见一人对她说:“你应该会生个贵子,但要迁居到南方去。”窦泰的母亲听从了他的话。不久便生下了窦泰。等到窦泰长大成人,擅长骑射,有勇有谋。窦泰父兄都战死在镇上,他便自己背着父兄的骸骨投奔尔朱荣。凭借随军讨伐邢杲的功劳,赐爵为广阿子。高祖在晋州当政时,请求让窦泰来担任镇城都督,参与谋划军事。窦泰不断升迁,担任侍中、京畿大都督,不久又兼任御史中尉。窦泰以功臣贵戚身份居此要职,虽然没有检举弹劾几个人,但百官都畏惧他。
东魏天平三年,高祖西征,令窦泰从潼关进入关内。四年,窦泰行军到小关,被周文帝偷袭,全军覆没,窦泰自杀。这以前,窦泰将从邺城出师时,当地有个惠化尼编了个顺口溜说:“窦行台,去不回。”出发前一夜,三更天时,忽然有数千个穿着红色衣帽的人进入台中,声称“捉拿窦中尉”,当夜值勤的兵吏都受了惊,他们进入好几间房子,不久又离去了。天亮后发现门锁没什么异常,知道那不是常人,都知道此战必败。死后封大司马、太尉、录尚书事,谥号为武贞。窦泰的妻子,是武明皇后娄氏的妹妹。窦泰虽然是凭借亲戚的关系而被重视,但他的功勋却是自己建立的。北齐受禅建国后,派人拜祭他的坟茔。皇建初年,将他陪祭于高祖庙中。他的儿子窦孝敬继承了他的爵位,位列仪同三司。
9.(1) ①一是由落花而产生的伤春愁绪;二是离乡“远宦”之愁,作者的远宦之愁,是由赏海棠未能尽兴而引起的。②借景抒情,借落花而引发伤春愁绪。连绵的阴雨、怒吼的狂风使海棠花开得早,败得也早,刚是“正月二十日”,海棠便遭受到零落的厄运,这不能不勾起词人的惜花之情和远宦之叹。
解析:古人评诗论词时常用“诗眼”、“词眼”的说法,所谓“诗眼”、“词眼”往往是指一句诗或词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本题为剖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时切忌空洞,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愁绪”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愁”;至于如何抒发“愁”情,则是对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即表现手法的考查。
(2) 如“漠漠”,运用了叠音,音节上铿锵有力,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阴雨连绵的天气,有力地烘托了词人的伤春愁绪。如“细细”,亦用叠音,这不只是一般的品酒,而是要借细斟慢饮,来从容地守定将落的海棠,这个词把作者留春的心境描摹得极其细腻。
解析:古人作诗写词讲究炼字,这种题是要求品味这些锤炼过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应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10.(1)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茕茕独立
(2) 晓来谁染霜林醉
(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 留取丹心照汗青
(5)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6) 非宁静无以致远
11.云梦草原既有塞外风光的广袤辽阔,又有西域风情的壮美苍凉,更蕴涵着的一种独特和新奇的美感。
12.(1)给人一种恬淡、宁静和安详之感;(2)有鲜活之气、青春之美;(3)泛起幽幽历史沉香。
13.作者写鬼谷子及其弟子事例,目的有二:一是突出云梦草原蕴涵着历史的沉香,二是表现现今人们的为人处世、经商创业从厚重的兵学文化那里受益颇多。作用在于使文章富于厚重感。
14.云梦草原给人一种独特和新奇,在那独特的环境之下感悟天地之造化,令人不仅陶醉在边塞风光独有的中原文化里,也沉湎在浩瀚悠远的历史积淀中。
15.B (这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辞采泛滥的危害性”)
16.文采的实质只是一种辞采,体现为文字美色。具体指作者的文字眉眼,玲珑俊俏。文采作为低端概念具有早熟性、魅惑性和欺骗性。
本次数学期末考试重点考察了解析几何及立体几何中的部分知识,本试卷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的考查,突出了对数学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考察,在基础知识上进行了综合和创新,着力体现概念性、思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很多题目似曾相识,又稳中求变,看似平凡,但又真正检测了学生的数学水平。
1、紧扣考纲,注重双基
本次期末考试有很多题目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紧扣考纲,注重双基,其中:1、2、4、10。
2、概念思辨性强,突出重点
试题对本部分各节知识考察较为全面,一方面突出了重点知识重点考察,另一方面突出数学知识本身的数学思想的考察,如:3、8、10、13、15、16,均是在基本概念和易混知识上进行了考察,对概念的完备性考查有较高的要求,学生不易考虑全面,有效的检测了学生的理性思维水平。
3、突出运算能力,书写能力,考察知识的完备性和准确性。
其中9、11、14、17、19、21体现出既要运算,又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的考察,18、20对立几中的书写问题有了较深入的考查,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有一定深度的考查。
4、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多,在知识交汇点处设置考题。
12、22均考查了平面向量与解几的综合,考查了学生知识的全面性,综合运用能力,需要学生有较高的悟性和对数学本质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有效的体现出试题的层次和梯度。
5、阅卷过程中反应的问题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书写混乱,答题不够规范。比如:17、18、20答题不规范,书写混乱,而13题没有化简到最简式,在平时教学中注意答题规范的示范性。
(2)基础知识点掌握不牢靠,考虑问题不全面,15题未考虑焦点的位置关系而出现漏解。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比如22,绝大多数同学是空白,不知道怎样用向量的知识来转化和解决问题,对题目的理解不到位,分析不来,做答差。希望平时多注重学生对知识点本质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整个试卷来看,答题中反映出学生的创新意识较差,几科没有出现很巧妙、很奇特的方法,均是按常规思路做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把下面的字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2分)
晃 荡 勺 慌
2、下面字谜后有两个答案,你认为哪个恰当,在序号上打“√”(2分)
千言万语。① 够 ② 话
大雨落在横山上 ① 雪 ② 雷
3、读拼音、写词语。(10分)
qī fù jiǎn chá huán rào yīnɡ ɡāi xiónɡ wěi
Shì jiè dù juān zhēn zhū fù jìn jiāo ào3、我会组词。(8分)
密()未()雷()lè()
乐
蜜()末()需()yuè()
4、照样子,写一写。(8分)
岩——(石)(石头)盛——()()鹅——()()
材——(财)(财产)铃——()()红——()()
5、把下面的字归类。(6分)
迈 肥 厌 购近耐
半包围结构的字: 左右结构的字:
6、我能按要求写成语。(4分)
有关学习的成语: 其义自见
有关取长补短的成语: 博采众长
7、我会连(5分)
温暖的 小岛 闪着 观察
清新的 春风 仔细 钻研
美丽的 空气 刻苦 光芒
8、照样子写词。(8分)
① 例:照相──照相机
洒水 ──()飞机──()()──()
② 例:牙刷 ── 刷牙
山上 ──()奶牛──()()──()
二、我能按要求写句子。(2分)
1、把句子中不恰当的词用“/”画去。
在(优美 美丽)的乐曲声中,小同学们跳起了舞。
自从人们(发明 发现)了汽车,出行方便多了。
2、在下面的句子后加上标点,使它们成为意思不同的句子。(2分)
① 你的雨伞没有白拿()
② 你的雨伞没有白拿()
3、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4分)
弟弟()地盯着()的汽车
()里盛开着()的月季花。
4、照样子,写句子(4分)
①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一,就。
② 我们应该多参加体育活动。
应该。
5、照样子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4分)
例:蜜蜂采了蜜。蜜蜂飞进了蜂房。
蜜蜂采了蜜飞进了蜂房。
(1)张衡坐在院子里。张衡指着天空数星星。
(2)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会连。(4分)
白居易 《绝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
杨万里 《望庐山瀑布》 春风吹又生
杜甫 《宿新市徐公店》 两个黄鹂鸣翠柳
李白 《草》 树头花落未成阴
2、读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6分)
①、春风一拂,南燕双归。
②、《丑小鸭》一文的作者是 著名的童话作家。
③、满天的星星像 撒在 里。
四、口语交际(3分)
生活中像“守株待兔”这样的人也有不少,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他们说,试一试,写下来。
五、阅读(10分)
猫是捉老鼠的能手。它的耳朵很灵敏,能转来转去,哪怕是极小的声音,它也能及时辩出。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狡猾的老鼠逃不过它的眼睛。猫的胡须像把尺,能测出各个洞的大小。猫的脚爪上有有锋利的爪子,能爬树、跳墙、追捕老鼠。
1、短文有()句话。
2、短文写了猫的()、()、()和()。
3、用“ ”画出描写猫的耳朵的句子。用“ ~~~ ”画出画出描写胡须的耳朵的句子。
4、这篇文章主要写。(下面有三个答案,你在正确的说法上打“√”。)
① 猫是捉老鼠的能手。()
② 猫的样子很可爱。()
③ 猫喜欢吃老鼠。()
六、知识拓展
我的课内外知识很丰富。(5分)
1、在我国现代画家中,不少人以画动物而闻名,如齐白石画,徐悲鸿画,李苦禅画鹰。
2、下面两个句子中有一个“藏”字,读一读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①我为祖国找宝藏。②弟弟藏在了妈妈身后。我发现两个句子中的“藏”字,读音,意思。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将带正电的粒子沿着水平方向向右飞过小磁针正上方时,小磁针N极将()
A.向纸外偏转B.向纸内偏转
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由静止开始运动,其运动轨迹一定与电场线重合
B.由B=知,当通电直导线垂直于磁场放置时,B与通电直导线所受安培力F成正比,与通电导线I、L的乘积成反比
C.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放入电场中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且其大小E=
D.洛伦兹力方向一定与电荷速度方向垂直,磁场方向不一定与电荷运动方向垂直
3.在研究微型电动机的性能时,应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R并控制电动机停止转动时,电流表和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50A和2.0V;重新调节R并使电动机恢复正常运转时,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2.0A和24.0V.则这台电动机正常运转时输出功率为()
A.32WB.44WC.47WD.48W
4.如图所示,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A、B水平正对放置.一带电微粒水平射入板间,在重力和电场力共同作用下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那么()
A.若微粒带负电荷,则A板一定带负电荷
B.微粒从M点运动到N点电势能一定减小
C.微粒从M点运动到N点动能可能减小
D.微粒从M点运动到N点机械能可能增加
5.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P原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当滑动变阻器R4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则()
A.电压表读数减小
B.电流表读数减小
C.质点P将向上运动
D.R3上消耗的功率逐渐增大
6.目前有一种磁强计,用于测定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磁强计的原理如下图所示,电路有一段金属导体,它的横截面是宽为a、高为b的长方形,放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导体中通有沿x轴正方向、大小为I的电流.已知金属导体单位体积中的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电荷量为e,金属导电过程中,自由电子所做的定向移动可视为匀速运动.两电极M、N均与金属导体的前后两侧接触,用电压表测出金属导体前后两个侧面间的电势差为U.则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电极M、N的正负为()
A.,M正、N负B.,M负、N正
C.,M负、N正D.,M正、N负
7.如图所示,真空中M、N处放置两等量异号点电荷,a、b、c表示电场中的3条等势线,d点和e点位于等势线a上,f点位于等势线c上,等势线b为中垂线,df平行于MN.已知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d点移动到f点时,该试探电荷的电势能增加,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M点处放置的是正点电荷
B.d点的电势高于f点的电势
C.d点的场强与f点的场强完全相同
D.将带正电的试探电荷沿直线由d点移动到e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8.如图所示,在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ab是圆的直径.一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从a点射入磁场,速度大小为v,当速度方向与ab成30°角时,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且为t;若相同的带电粒子从a点沿ab方向射入磁场,也经时间t飞出磁场,则其速度大小为()
A.B.C.D.
9.如图所示,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甲,固定在粗糙绝缘水平面上的O点,另一个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点电荷乙,从A点以初速度v0沿它们的连线向甲运动,到B点时速度减小到最小值v.已知点电荷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A、B间距离为L0,静电力常量为k,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B间的距离为
B.在点电荷甲产生的电场中,B点的场强大小为
C.点电荷乙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
D.在点电荷甲产生的电场中,A、B间的电势差UAB=
10.如图,线圈L1,铁芯M,线圈L2都可自由移动,S合上后使L2中有感应电流且流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a→b,可采用的办法是()
A.使L2迅速靠近L1
B.断开电源开关S
C.将铁芯M插入
D.将铁芯M抽出
11.材料、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电阻丝做成ab、cd二种形式的导线,先后放在电阻可忽略的光滑金属导轨上,并与磁场垂直,如图所示.匀强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外力使导线水平向右做匀速运动,且每次外力F所做的功的功率相同,则()
A.ab运动的速度较大
B.它们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同
C.它们每秒产生的热量相同
D.cd受到的外力较小
12.如图所示,在同时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的空间中取正交坐标系O-xyz(z轴正方向竖直向上),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重力不能忽略)从原点O以速度v沿x轴正方向出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电场、磁场分别沿z轴正方向和x轴正方向,粒子只能做曲线运动
B.若电场、磁场均沿z轴正方向,粒子有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C.若电场、磁场分别沿z轴负方向和y轴负方向,粒子有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若电场、磁场分别沿y轴负方向和z轴正方向,粒子有可能做平抛运动
二.实验题(共16分)
13.(8分)指针式多用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仪器,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使用多用电表测量时,若选择开关拨至“25mA”挡,指针的位置如图(a)所示,则测量结果为mA.(保留一位小数)
(2)多用电表测未知电阻阻值的电路如图(b)所示,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R0为调零电阻,Rg为表头内阻,电路中电流I与待测电阻的阻值Rx关系图象如图(c)所示,则该图象的函数关系式为I=;
(3)下列根据图(c)中I﹣Rx图线做出的解释或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因为函数图线是非线性变化的,所以欧姆表的示数左小右大
B.欧姆表调零的实质是通过调节R0使Rx=0时电路中的电流I=Ig
C.Rx越小,相同的电阻变化量对应的电流变化量越大,所以欧姆表的示数左密右疏
D.测量中,当Rx的阻值为图(c)中的R2时,指针位于表盘中央位置的左侧
(4)根据图线可知该电池的电动势E=.
14.(8分)用下列器材组装成一个电路,既能测量出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又能同时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A.电压表V1(量程6V、内阻很大)B.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很大)
C.电流表A(量程3A、内阻很小)D.滑动变阻器R(阻值10Ω、额定电流4A)
E.小灯泡(2A、5W)F.电池组(电动势E、内阻r)
G.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后发现:若电压表V1的示数增大,则电压表V2的示数减小.
(1)请将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在图甲的虚线方框中补充完整.
(2)每一次操作后,同时记录电流表A、电压表V1和电压表V2的示数,组成两个坐标点(I1,U1)、(I2,U2),标到U﹣I坐标中,经过多次测量,最后描绘出两条图线,如图乙所示,则电池组的电动势E=V、内阻r=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U﹣I坐标中两条图线在P点相交,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应为Ω
[:]
三.计算题(每题12分,共36分)
15.如图(a)所示,MN是长为a倾斜放置的光滑绝缘细杆,倾角为37°,MNP构成一直角三角形.MP中点处固定一电量为Q的正电荷,杆上穿有一带正电的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小球自N点由静止释放,小球的重力势能和电势能随MN上位置x(取M点处x=0)的变化图象如图(b)所示,其中E0、E1、E2为已知量,取sin37°=0.6,cos37°=0.8,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不得使用Ep=﹣)
(1)求势能为E1时的横坐标x1和带电小球的质量m
(2)已知在x1处时小球与杆间的弹力恰好为零,求小球的电荷量q
(3)求小球运动到M点时的速度大小.
16.如图(a)所示,平行长直金属导轨水平放置,间距L=0.4m,导轨右端接有阻值R=1Ω的电阻,导体棒垂直放置在导轨上,且接触良好.导体棒及导轨的电阻均不计.导轨间正方形区域abcd内有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bd连线与导轨垂直,长度也为L.从0时刻开始,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同一时刻,棒从导轨左端开始向右匀速运动,1s后刚好进入磁场,若使棒在导轨上始终以速度v=1m/s做直线运动,求:
(1)棒进入磁场前,回路中的电动势E;
(2)棒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安培力F,以及棒通过三角形abd区域时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式.
17.如图所示,在一底边长为2L,底角θ=45°的等腰三角形区域内(O为底边中点)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电场.现有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静止开始经过电势差为U的电场加速后,从O点垂直于AB进入磁场,不计重力与空气阻力的影响.
(1)粒子经电场加速射入磁场时的速度?
(2)若要进入磁场的粒子能OA板上,求磁感应强度B的最小值;
2014 年12 月, 浙江省教育厅发布《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1], 其中指出考生可以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 (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 等7 门设有加试题的高考科目中, 选择3 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简称为“7 选3”高考模式。新高考模式下, 信息技术的学科地位和考试形式发生显著变化:学科地位由原来的学考变成现在的高考科目, 由原来的副科变成现在的主课, 学科地位提升至主课范畴。信息技术考试形式由原来的无纸化上机考试变成现在的纸笔考试。学科地位与考试评价方式的变化, 对信息技术现行教学策略提出挑战。
2016 年1 月, 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对我市五所普高高二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期末统测。信息技术统计的满分是35 分。考试的题型是选择题和填空题。考试基本情况如下表1 所示:
表1 数据显示, 五所普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差异显著。通过调查各校授课的信息技术教师, 了解到各校开设信息技术时间不统一, 导致信息技术进度不统一, 考试总体不理想。通过每小题得分率分析 (如表2) , 导致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因素是忽视知识整体性, 教学内容碎片化;不重视概念教学, 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不够深入;上机操作体验不足, 观察不够仔细, 缺乏技术思想理解;审题不仔细, 书写不规范。
如何在笔试模式下开展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实现上机操作向笔试思维能力的有效过渡, 提高学生笔试作答能力, 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教师主导转变的有效性
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 要求教师区分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与“发展要求”, 合理控制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难度, 大力促进学生有选择、有个性地发展。学校采取“选课走班制”, 打破原有“行政班”, 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比较原来“行政班”信息技术教学, “选课走班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7 选3”模式下, 我校信息技术课制定了技术“走班制度”, 分成选考A班类, 学考B班类。分别确定座位表, 任命班长 (负责点名, 上课纪律) 、学习委员 (汇总作业, 传递信息) 、各班小组长 (收发作业) , 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生学科期末总体评价。
“以学生为本,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教学场地灵活切换, 以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因此采取上机操作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将计算机教室与普通教室结合进行教学, 即针对具体教学内容, 选择计算机教室还是普通教室, 例如:进制数转化、计算机编码原理、ASCII编码、汉字编码、存储量的计算、颜色的表示方法等偏理论教学内容, 适合采用普通教室。笔者认为, 结合多媒体投影仪, 板书讲授,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 避免学生注意力转移在计算机上,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反, 对于涉及软件操作体验与问题解决情境设置, 教学场地选择计算机教室展开, 培养学生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高考模式下, 将过度依赖上机操作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 应重视概念教学, 理解技术背后的技术原理,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往“教师演示, 任务驱动, 学生跟练”的机房教学模式, 运用教学软件“点这里”、“点那里”等口语式操作示范都需要转变。在纸笔模式下, 对知识和原理深度剖析, 多问“为什么”, 比如:为什么图层没有显示出来?为什么控制动画的按钮没有作用?通过分析2015 年10 月的浙江省第一次“7 选3”技术试卷, 试卷的题型与考查内容倾向于这些“为什么”, 更加注重学生对操作性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纸笔形式下, 学生失去软件自动化帮助功能, 不能在答题过程中不断尝试与修正机会, 比如:以往上机考试中, Flash添加动作命令可以运用“脚本助手”, 即使在不是很清楚脚本动作命令语法格式的情况下也能轻松书写正确动作命令;而现在的笔试中, 需要学生完整书写动作命令, 分清动作命令添加对象是“帧”还是“按钮”, 鼠标触发事件是什么。在实际教学中, 笔者采取黑板板书, 动作命令语法及书写格式, 要求学生在Flash软件设置题目要求的脚本动作命令时, 关闭“脚本助手”, 采取键盘输入动作命令。通过Flash纠错辅助功能, 让学生慢慢理解动作命令, 培养学生转化“操作技能”为笔试能力。
新高考模式下, 注重学生计算思维培养, 强化思维训练[3]。针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首先想到的不是计算机应用软件, 而是分析问题, 对问题进行重构和建模, 将“内化”的操作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对计算机及软件的工作原理和特征有更充分的认识, 强调学生思维培养和问题解决能力。笔者采取“学案导学”巩固学生计算思维, 将教学重难点以“任务要求”形式放在学案中, 让学生通过预习并尝试借助软件操作体验来解决学案中的问题;课后采取“一课一练”, 精选历年学考高考题、新题、好题, 让学生将操作知识应用于笔试;采取“专题突破”、“专题复习”, 如:计算机进制数转化专题、计算机计算专题、Excel专题、VB数据类型、循环语句等进行精讲;将概念性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形成“思维导图”。
新高考模式下, 笔者认真解读《浙江省普通高中技术学科指导意见》, 准确理解教学目标, 优化教学设计, 将上机操作与纸笔练习有机结合, 加强“命题”研究, “教考”结合;将网络资源与传统资料的结合, 资源共享, 统一教学进度, 加强校际校内之间交流合作。
三、学生主体提升的有效性
学生化“被动”为“主动”, 根据自身特质、科目高考竞争力、高校专业要求、个人职业规划来选择科目, 学生要尽快适应新高考模式, 适应“走班制”。笔者对技术课堂进行强化管理, 采取多种措施弱化学生机房“开小差”动机, 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如:机房硬件还原卡, 屏蔽监控技术, 典型学生谈话疏导, 学习任务完成奖励, 学科竞赛促教学等。
学生自学有效性提高。由于教学场地、教学师资、教学课时等条件的限制, 教学计划与进度、课时的冲突, 采取“学案导学”策略。学生通过学案导学, 提前做好预习准备工作, 当天所学知识检测与课后拓展延伸检测。笔者严格控制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不超过20 分钟) , 精练任务安排, 不占用其他科目时间。
学生课堂积极参与性提高。教学情境合理创设是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的基点, 笔者精心设计情境, 激活知识, 注重生活实际引入教学,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要求。如在信息技术第1 节课, 采取介绍前沿技术、未来技术, 科幻电影片段视频观看的手段, 引入信息技术的概念, 信息技术的双面性, 结合当前的科技发展“ 正”、“反”, 进行信息技术发展、应用与展望知识的讲解, 使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充满兴趣。在Excel复习课中, 笔者采取基于网站的学校汉字使用情况调研报告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 (对于普高学生, 作文用字量的多少反映了普高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用字教学是否有效。通过学生用字量、用字频度的调查, 可以让教师发现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思考) 。表3 所示为数据汇总的结果展示。
学生课堂巩固有效性提高。笔者采取“趣、精、活、思”四个步骤进行, 兴趣是开启课堂教学的起点, 精讲精练是巩固知识的根本。如:Photoshop操作性的PSD文件, 学生操作完成后, 教师可以围绕主题设置“故障”填空题, 让学生在Photoshop操作体验中发现“故障” (错误) , 解决问题, 如某图层不能进行操作, 原因是什么?文字图层能否设置滤镜操作?让学生活学活用, 借助软件去制作精美的作品, 如运用Excel统计月考成绩, 运用Photoshop设计精美的广告创意作品等。反思总结是巩固知识的终点, 也是新知识的起点, 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捷径;教学的难点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也是最容易犯错的地方, 让学生在“犯错与改错”的思辩中成长, 巩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四、双向互动, 有效沟通
新高考模式下, 信息技术师生互动形式多样化, 师生有效沟通, 增进感情, 利于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互动。从教学情境中互动, 正面引领, 营造活跃课堂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 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机房教学, 更多的倾向于“为什么”。教师通过“设疑”, 学生“设问”等方式, 深入挖掘技术原理, 比如:“错误百出”的Flash作品, 让学生观察, 操作体验, 分析原因, 解决问题;再比如, 讲解数据压缩的概念时, 演示包子与气球的压缩的动画, 形象讲解有损压缩与无损压缩。教师应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形成“分析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用计算机处理”的思路。在课堂讲授中, 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比如:Excel中数据显示:“##”、“#DIV/0!”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请学生帮忙解决, 解决以后, 给予学生表扬与肯定, 让学生获得成功喜悦。
在作业评价中体现师生互动。选取“典型作品”进行师生互评, 包括好的作品和差的作品, 对共性问题进行评价, 并分析出错的原因, 借助网络学习支持系统, 支持作品在线上传与互评。充分肯定学生完成的作品, 指出有待完善的地方, 调动学生积极性;此外, 课后师生互动可以借助班级虚拟学习社区、微信、QQ群等交流工具进行交流, 形成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五、结束语
信息技术上机操作的学生成果体验要转变为师生互动体验, 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概念知识的“内化”, 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 这给新高考模式下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许多挑战。因此要求信息技术教师结合笔试题型与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探索更加适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重整教学内容, 不能仅仅局限在学生完成操作性任务与作品, 更需要深挖作品完成中出现的“问题与错误”, 注重学生思维培养与实践技能的锻炼, 在“7 选3”模式下才能实现信息技术的华丽“转身”。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EB/OL].http://www.zjedu.gov.cn/news_zt/142002594919058137.html.
[2]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4:1.
【原句】Yet two years had gone by and I was not that much worse.
已经两年过去了,我的情况并没有那样糟糕。
【精讲】Go by在句中意思相当于pass,是指“(时光)逝去”,by是副词,整个短语是不及物动词短语。
【拓展】
go in for 爱好
go with与……协调
go out 熄灭
go against违反,违背
go back to返回,追溯到
go off爆炸
go all out (to do) 全力以赴(去做)
go over走过去;仔细检查;复习
go after(a job, a prize) 追求(职位),争取(奖品)
go through with sth. 做完某事,完成
go on with继续
【精练】We'd better try to _______ with the experiment, I think. Now let's _______ with it.
A. go through; go onB. go on; go over
C. go over; go throughD. go on; go through
【解析】A。go through with sth.做完,完成;go on with继续。
『要点2』more than的用法(Unit 2)
【原句】Newspapers and other media do more than simply record what happens.
报纸和其他媒介并不只是简单记录发生的事情。
【精讲】本句中more than与动词连用,表示强调,意为“不只是,不仅仅是”,表示这个含义时,more than还可以与名词连用,如:
Modern science is more than a lar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Jason is more than a lecturer; he is a writer, too.
More than的其他用法;
1) More than与数词连用,意为“不止,多于,超过”,如:
I have known David for more than 20 years.
2) More than与形容词或分词连用,意为“非常,十分”,如:
In doing scientific experiments, one must be more than careful with the instruments.
3) more than和含有情态动词的句子连用,有否定意义,意为“是……难以……”或“超过了……所能”,如:
That's more than I can do.
Don't bite off more than you can chew.
4) More...than...相当于rather than,表示取舍。意为“与其说后者,倒不如说前者”,“是……而不是……”,这时more...than...后接两个对等成分,more后接形容词的原形,如:
Catherine is more diligent than intelligent.
This book seems to be more a manual than a text.
5) No more than意思是“仅仅,只不过,只是”,如:What he is saying is no more than a joke.
【精练】More than one student _______ sent abroad for further study recently.
A. has been B. have been C. was D. were
【解析】A。More than one意为“不止一个”,后接单数可数名词时,谓语动词用单数;后接复数名词时,谓语动词用复数。本题中more than后接的one student是单数,谓语动词用单数。同时句尾的recently,说明整个句子说的是到目前为止的情况,用现在完成时,选A。
『要点3』 would rather的用法 (Unit3)
【原句】Well, I must say I'd rather live in a traditional siheyuan.
我觉得我更喜欢住传统的四合院。
【精讲】Would rather在本句中意为“宁可,宁愿”,注意以下would rather的用法:
1) 后接从句,表示“宁愿、希望……”,从句要用虚拟语气:表示和现在或将来事实相反的虚拟,从句谓语动词用过去式;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虚拟,从句谓语动词用过去完成式,如:
Danny's mother would rather that he was a girl.
2) 后面不接从句时,表示现在或将来的主观愿望与选择,结构为:would rather + (not) do;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愿望,结构为:would rather + (not) have done,如:
I would rather not have worked there.
注意:would rather常与than连用,表示“宁愿……也不……”,表示现在或将来的情况,用动词原形;表示过去的情况,用过去完成式,如:
He would rather die than betray his motherland.
【精练】— Shall we go skating or stay at home?
— Which _______ do?
A. do you ratherB. would you rather
C. will you ratherD. should you rather
【解析】B。本题考查rather的用法,would rather+ do sth.,意为“宁愿”;本题为疑问句,would提前。
『要点4』 of + 名词的用法 (Unit3)
【原句】Old factory buildings have many halls and workshops of different sizes.
旧厂房有很多大厅和大大小小的车间。
【精讲】“of + 表示人或物属性的名词”,这一介词短语可以用来描述人或事物的属性,在句中作表语或后置定语。常用于这一短语的名词有:size、color、height、length、age、shape等,这些名词前可用形容词修饰,如:different、the same等。
介词of后面还可以接表达抽象意义的名词,如value、use、help、importance、significance等,相当于该名词相应的形容词。该名词前面可以用表程度的形容词加以修饰,如:little、no、great、much、some等。
【精练】
1. This book is _______(没用).
2. Both of them are _______(同岁).
3. This problem is _______(很有趣).
4. The dictionary is _______(很有价值).
Keys:
1. of no use2. of the same age
3. of great interest4. of much value
『要点5』 过去分词作状语的用法 (Unit4)
过去分词短语常可用作状语,修饰谓语,表示动作的原因、时间、条件、让步,伴随着的情况或动作发生的背景或情况。这类状语可位于句子前面、后面,偶尔在中间。
1) 表时间,相当于一个时间状语从句,有时过去分词前可加连词when或while来强调时间概念。
2) 表原因,相当于as、since、because等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
3) 表条件,相当于if、unless等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有时过去分词前可以用if等词来强调条件,如:
If given(=if it had been given) more time, the work could have been done better. 如果多给些时间,这项工作会做得更好。
4) 表让步,相当于though、even if等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
5) 表方式或伴随情况,不能用状语从句替换,但可以改变成并列句。
【精练】 _______ in thought, he almost ran into the car in front of him.
A. LosingB. Having lost
C. Lost D. To lose
【解析】C。分析句子结构可知,前边部分作原因状语,同时,lost与主语存在逻辑上的被动关系,用过去分词。
『要点6』 名词性从句——同位语从句和主语从句(Unit5)
【精讲1】同位语考点
1) 常见的先行词有idea、belief、doubt、fact、hope、news、possibility、thought、promise、advise、suggest、proposal、demand、request、wish、word、message、information、truth、case、problem、question等。
2) 引导词一般为that、whether(在从句中不充当任何成分,但不可以省略),但how、when、where、why等连接副词也可引导同位语从句,并在从句中充当相应成分,如:
I have no idea when he will be back.
I have no impression how he went home, perhaps by bike.
【精练】
1. The news _______our team had won 150 gold metals excited us.
2. The news _______he told us excited all of us.
A. thatB. whichC. whatD. when
【解析】1. A2. B
这两个小题考查同位语从句与定语从句的区别。同位语从句用来说明先行词的内容,that在同位语从句中不作任何成分,但不可省略;而定语从句用来限制或修饰前面的先行词,that在定语从句中作宾语时在非正式文体和口语中可省略。由此可知,第1句是个同位语从句,第2句是个定语从句,what不引导定语从句,when表时间,两题均无此语境。
【精讲2】主语从句考点
1) What和that的选用:what和that都能够引导名词性从句,但是在名词性从句中,that只起连接作用,无词义,不充当句子成分;而what在名词性从句中既起连接作用,又充当主语、宾语或表语,意思是“所……的东西(事情)”。
2) Whether与if的选用:whether能引导主语从句,而if不能。
3) It与其他引导词:有时候为了避免头重脚轻,主语从句会移至句末,而用it作形式主语。
【精练】
1. _______we'll go camping tomorrow depends on the weather.
A. If B. WhetherC. ThatD. Where
2. _______this text can be used for listening has not been decided yet.
A. WhichB. If C. Whether D. As
3. I have never dined with you, sir; and I see no reason _______ .
A. how can I know B. how I ought to know
C. why shall I know D. why I should know
【解析】
1. B。分析句子结构可知,本题缺主语从句的引导词。If不可引导主语从句;that引导的从句表示肯定的含义;而如用where,“到哪里野营取决于天气”,不符合常理。故选B,是否外出野营要看天气。
2. C。分析句子结构可知,has not been decided是句子的谓语部分,所以前面部分是主语从句。If、which与as不可引导主语从句,排除。句意为“这篇课文能否用于听力还未定下来”。
【高二英语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推荐阅读:
高二期中考试英语试卷06-29
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06-12
六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06-10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分析09-23
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03-09
高二期末英语作文预测11-26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04-23
高二下学期英语期末作文07-26
高二英语期末工作总结01-23
高二英语教师期末工作总结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