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编写与报送

2025-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息的编写与报送(共5篇)

信息的编写与报送 篇1

信息是指反映党政工作及其相关事务的情报、情况、资料和数据等所蕴涵的内容的统称。编写和报送信息是办公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工作做得好与坏,对于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推动工作落实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党政事务更加离不开信息,信息工作面临着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结合个人工作实践,将编写和报送信息的几点经验与大家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是抓好“热门”和“冷门”的结合

信息的重要作用是及时反映客观事物的最新变化,以便领导把握形势、科学决策。因此,信息工作要善于“抓热门”,办公室提供的信息必须是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是一个时期各项工作中的热点和广大群众、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是有助于领导决策的新做法、新探索、新举措、新情况、新问题。例如,近期在钓鱼岛海域发生了中日撞船事件,全国上下和海内外华人都给予了高度关注,我们及时通过各高校信息员了解首都高校师生对该事件的反映,并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和舆情研判,及时将相关情况反映给有关部门和上级领导,信息上报后被市委办公厅采用,作为专报报送市委主要领导供决策参考。另外,我们还就教育系统高度关注的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考察和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在教师节视察中国人民大学及其附属中学等热点事件起草了专题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了热门信息的丰富内涵,起到了较好的决策参考和舆论引导作用。“冷门”信息指的是不太受关注的信息,或者说是不“时兴”的信息,这些信息虽然题材不一定新,关注度不一定高,但只要善于挖掘,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也能让人耳目一新,给予读者特别的启发和思索。因此,不热门的信息或别人写过的东西,也可以另辟蹊径,角度新、观点新,做到主题更新颖,内容更深刻,吸引阅读者的“眼球”,激发阅读者的思考。例如,每年9月份全国教育系统秋季开学,作为惯例工作,类似信息似乎可读性不强、新鲜感不够,难以吸引“眼球”,但我们敏锐感觉和准确把握了今年开学涉及的校舍安全工程、中小学校园安全防范、全国中小学同上开学第一课、高校为舟曲等灾区学生开辟“特别绿色通道”等方面的新鲜“原料”,没有对开学准备工作、新生入学程序等原有信息泛泛而谈,而是“老瓶装新酒”,在信息写作时着重体现了发展注重民生、教育以人为本和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等观点,体现了“观点新、内容新、角度新”,写出了一篇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的信息。

二是抓好“大事”和“小情”的结合

大事一般指的是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信息,如涉及全局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部署和一些有重要价值的思想、观点等。这类信息牵涉广、影响大,办公室必须要站在全局高度,围绕中心,把握大局,准确分析,及时编写。例如,近期我们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组织各基层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编写和报送,精心提炼其精华,抓住“闪光点”进行综合归纳,这样不但有助于基层单位和各高校统一思想,增强落实规划纲要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让领导和上级部门及时了解基层所思所想所盼,在制定《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后续有关政策时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小情是指一些基层信息、个例信息,看起来微不足道,但一定不能忽视,往往在小事情中蕴含着大趋势,要注意提炼其独特价值,分析小问题中的大背景,做到“小题大做”。例如,某地党委办公室上报的《××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回籍贯村参与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款分配应引起高度重视》信息,最初只是在一个小村庄发现了该问题,但分析后发现这种现象可能会在其他村普遍存在,信息上报后,得到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最终在全省摸底并进行了及时清理,较好地解决了此事,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大事”和“小情”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关注大事时莫忘小情。

三是抓好“盯上”和“盯下”的结合

信息写作必须要吃透上情。信息主要是写给领导和上级机关看的,如果不了解党的中心工作,不理解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就不能紧紧围绕领导和上级机关的需求收集、整理和提供信息。只顾埋头写稿子而抓不准中心问题、只看做了什么工作而不看上面需要什么,是写不出有价值、易采用的好信息的。信息写作也必须要摸清下情。写信息,同时也是反映基层贯彻党和国家政策有关情况、反映基层群众呼声愿望和重大社情民意的过程,不注意了解基层情况,不经常到基层走走看看听听,不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就会“手中无粮、心里发慌”,就不能自如地应用收集到的信息素材,写出的信息就不生动、缺乏根基和生命力。总之,吃不透两头就写不出好的信息。

例如,今年以来,北京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党中央、北京市委领导先后就研究学前教育发展、解决入园难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我们在准确把握这一“上情”后,盯准这一关键问题,立即“俯下身子”深入各区县、各镇(街道)、各幼儿园了解“下情”,通过座谈会、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形式全面了解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现场感受“入园难、入托难、入学难”,并积极听取老师、家长、主管部门等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掌握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整合起草了专报信息,因为上下结合、反映及时、数据准确、信息量大,获得了领导和基层单位的一致好评。

四是抓好“给”和“要”的结合

办公室要善于调动各基层单位“给信息”的热情。不但要明确要求各基层单位指定专人负责信息工作,同时要把信息工作纳入各单位目标考核工作,完善信息上报、登记、评比、表彰制度,激发各单位报送信息的积极性、主动性,把本单位的工作进展、存在问题等及时报送上来。要让各报送部门树立“善于展示成绩、敢于袒露不足”的意识,便于上级了解基层情况、指导本单位的工作。一开始,各单位只注重报喜,不敢报忧,我们就从选试点、抓实效入手,鼓励有关单位将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展示出来,并在上级领导支持下由主管部门积极予以协调解决或有力推进,生动的事例激发了各单位准确、全面报送信息的积极性,并且把信息报送作为展示发展成绩、推进问题解决的重要手段,各单位信息报送比例和信息覆盖维度稳步提升。

信息的编写与报送 篇2

笔者阅读了段曹钢先生发表在《办公室业务》2012年第12期的《紧急信息的拟写与报送》 (以下简称《紧》) 一文, 细细斟酌, 感觉文章中某些提法或观点值得商榷。

信息内容如何拟写, 《紧》文的论点是:“紧急信息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明确信息处理和报送的目的是什么, 这就是信息的主题思想体现”。这种提法显然违背了“紧急信息”是一种简洁朴实文体, 采写要求真实客观的原则。信息工作者采写紧急信息不要去挖掘其事件的思想内涵或其他什么的, 其思想性就是事件的始末。我们报送的目的是把事件的真实情况及早报告给上级领导, 有利于领导及时掌握事件的动态和进展, 为其科学决策、妥善处置提供依据。因此, 处理信息“力求实事求是”不够, 必须实事求是。

“信息工作者必须想领导之所想, 报领导之所需, 也就是要反映领导需要知道, 需要领导知道的信息内容”是《紧》文对信息内容拟写的另一个论点。这种观点与现实中一些地方、单位倡导的“报喜不报忧”一脉相承。现今各种媒体不断曝出, 某地发生重大突发事件, 当地政府官员为保官位、保政绩对事件的真相、相关数字瞒报、漏报或少报, 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也引起公众的强烈不满和愤慨。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发生突发事件, 宣传部门或办公室要在第一时间采写事件的真实消息, 并核实相关数据, 实事求是地反映事件的本来面貌, 但不能迎合领导的意图, 只“报领导之所需”。

信息的编写与报送 篇3

启示之一:编报信息要选准切入点。当前, 许多基层信息工作者总感到无信息可写, 关键是还没有善于发现问题, 找不到信息的切入点。这就要求信息工作者始终保持政治敏锐性, 既要以党委中心工作为重点, 认真贯彻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 推动工作落实, 又要密切关注群众生产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及时掌握基层的实际情况和第一手信息, 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服务, 为党委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搭建信息平台。该信息就是选准了领导从大局考虑建设防洪堤因资金缺口大, 容易引发拆迁群众上访这个切入点而及时上报, 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重视, 既解决了当地的难题, 也使本级领导层对信息工作刮目相看, 从而更加重视、支持信息工作。因此, 同一份信息材料, 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择切入点, 会得出不同主题, 产生不同的认识效果。只有努力根据信息内容和当时的中心工作, 选择最佳的切入点, 想领导所想、急领导所急、反映领导所需, 才会使上报的信息适用对路,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启示之二:上报信息要围绕关注点。在当前知识迸发、信息爆炸的时代, 上级领导需要掌握了解的信息纷繁复杂, 他们对一个地方的认识和了解, 主要还是来自于下级经常性、动态性、简要性的信息反映。该则反映类信息就是抓住了防洪堤建设是当时上级领导所关注的问题, 向上级反映当地难以解决、需要上级领导帮助解决的问题, 上报后自然得到领导的重视, 从而推动了问题的解决, 促进了当地工作的开展。因此, 要向领导提供适用、对路的信息, 信息编报就要紧贴中心、紧贴决策、紧贴领导的需求, 多报领导需要了解的, 挖掘需要领导了解的, 坚持“眼睛向上抓住兴奋点, 眼睛向下找准结合点”, 即在理解上情的基础上找准领导的关注点, 同时又在吃透下情的基础上找准基层信息反映的结合点, 达到围绕工作抓信息, 抓好信息促工作的良好效果。

启示之三:撰写信息要抓住热难点。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我国社会已进入快速转型期, 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正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在新形势下, 信息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信息工作者要坚持与时俱进, 善于抓住社会热点, 广泛收集各种重要社情民意和工作动态, 了解干部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忧什么, 及时反映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使各级党委能够及时把握群众思想脉搏, 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在抓住社会热点的同时, 也要及时收集反映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等难点问题, 围绕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发掘、及时反映, 深入剖析原因, 全面反馈这些工作难点中的新情况、新探索, 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为领导解决好突出问题、正确决策提供参考。该则信息即是抓住了当地政府遇到资金缺口大的难点和群众反映的拆迁热点问题, 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 在为领导谋求对策、解决问题上做文章。因此, 信息工作者在撰写信息时, 要紧紧抓住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收集信息, 及时研究分析, 使信息工作成为知民意、晓民情、察民心、解民忧的重要途径, 为党和政府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结合上述报送的信息, 笔者认为, 在信息编写中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注重针对性。向上级党委机关报送信息, 是为党委中心工作服务的, 那么服务的效果如何, 主要取决于报送信息是否对领导决策有参考价值, 取决于信息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增强服务的针对性, 就是要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报送不同的信息, 就是要善于依据上级决策部署, 紧密结合当地实际, 对每一条信息进行分析, 判断其对社会的影响力、对决策的指导力, 重点向上级党委反馈影响基层生产生活的小信息, 以小事情反映大方向, 以小基调把握大方针。该则信息上报后之所以得到领导重视, 主要是针对性强, 使本地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快捷地进入领导的视野, 进而引起领导层面的关注和重视, 推动了问题的解决, 为促进当地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因此, 我们编写信息时一定要以党委的决策部署和领导的工作需求为出发点, 着眼高层思考, 立足全局谋划, 把领导关注的、正在思考的、有待了解的问题作为信息工作的切入点, 明确工作方向、工作要点、工作重点, 克服盲目性, 有针对性地收集信息, 增强主动性和针对性, 进一步提高为领导服务的水平。

二是要注重时效性。“文当其时, 一字千金;文背其时, 一钱不值”。时效性是信息的本质特征之一, 是衡量信息价值的重要尺度, “快”是信息的生命力。每一条信息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 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必须及时有效, 如果处理不及时, 失去了时效性, 一条有价值的信息, 就会变成没用的信息。当前, 部分信息工作者在编写信息的时候, 只注重紧急信息的时效性, 忽视反映类、调研类的信息也要讲究时效性。从上则信息报送成功的例子说明:信息工作者在编写信息时, 必须紧紧抓住信息时效性的特点, 做到信息编报时头脑要快、捕捉要快、撰写要快、上报要快, 同时要畅通各种渠道, 及时转化和运用信息, 这样才有助于领导及时了解情况、完善决策, 信息工作才能写而有分, 有的放矢。

三是要注重地方性。信息工作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着重点。地方特色是信息工作的生命和价值所在, 信息工作者只有对本地的实际进行调查了解、认真分析, 才能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才能对上级领导的决策提供有较大价值的信息服务。因此, 报送信息不管站在什么高度, 选择哪个角度, 都必须围绕地方实际, 选准角度和切入点写, 不可盲目跟风。例如与其他国家相邻的省、自治区, 就应该多关注边境的动态编写边境类的信息;临江靠海的省、市则应多注重写本地发展港口经济、海洋经济等信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则应侧重写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等方面的信息。上述上报信息之所以能通过简短的文字发挥了大的作用, 主要是主动适应了新时期的形势和要求, 坚持从本地的实际工作中、从群众的反映中捕捉信息, 积极反映社情、民意, 将本级政府建设防洪堤中遇到的困难通过信息向上级反映, 提出了需要上级领导协调解决的要求, 争取到了上级的支持。由此看来, 只有围绕本区域, 突出本地的特色撰写信息, 才能达到既让上级领导了解基层工作, 又促进地方工作开展的目的, 才能产生信息就是生产力的效果。

四是要注重明确性。一则信息能不能引起领导重视, 有无使用价值, 关键要看其主题思想是否明确。任何一篇文章, 都有明确的主题思想。信息作为篇幅较短的文章, 一般要求是一文一事, 围绕一个中心思想, 涉及若干相近或相关的事情, 应择其最突出、最典型的事情去写, 其余的省略或不写, 不能什么都想说, 什么也说不清。在信息编写过程中, 论述的观点要集中, 力求用简短的语言讲清、讲透, 与观点有关的话就说, 无关的话或关系不大的话就少说或不说。该则信息的挖掘, 就是从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 并围绕当地防洪堤工程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需要上级协调解决这个主题思想, 并站在一定的高度和角度上加以综合分析撰写出来的。因此, 只有明确了主题, 才会进一步提高信息的价值, 才会引起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ASP程序的编写与优化 篇4

ASP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基于PWS&IIS台的、基于ISAPI原理的动态网页开发技术,目前日趋成熟完善。ASP的诱人之处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简单易学的脚本,并带有许多内置的对象,从而提供了一条简捷的编程之路。本文仅就编程代码优化来进行一些简单讨论。

(二)几种编程代码的优化方法

1. 声明VBScript变量

在ASP中,对vbscript提供了强劲的支持,能够无缝集成vbscript的函数、方法,这样给扩展ASP的现有功能提供了很大便利。由于ASP中已经模糊了变量类型的概念,所以,在进行ASP与vbscript交互的过程中,很多程序员也惯于不声明vbscript的变量,这样加重了服务器的解析负担,进而影响服务器的响应请求速度。鉴于此,我们可以象在VB中强制用户进行变量声明一样在vbscript中强制用户进行变量声明。实现方法是在ASP程序行首放置<%optionexplicit%>。

2. 对URL地址进行编码

在我们使用asp动态生成一个带参数URL地址并进行跳转时,在IE中解析很正常,但在NetScrape浏览时却有错误如下:

3. 使用字符串建立SQL查询

使用字符串来建立查询并不能加快服务器的解析速度,相反,它还会增加服务器的解析时间。但在这里仍然推荐使用字符串代替简单的查询语句来进行查询。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迅速发现程序问题所在,从而便利高效地生成程序。示例如下:

4. 使用adovbs.inc文件中定义的常量打开记录集

打开记录集时,可以定义记录集打开的游标类型和锁定类型。在adovbs.inc文件中定义了一些常量来定义这些类型。adovbs.inc文件保存在inetpubiissamplesIISamples目录下面。下面列举几个常用的游标类型和锁定类型。

游标类型:adOpenFowardOnly游标只能向前;adOpenKeyset游标可向前或者向后,如一用户添加记录,新记录不会出现在记录集中;adOpenDynamic游标动态随意;adOpenStatic记录集不对其他用户造成的记录修改有所反映。

锁定类型:adLockReadOney不能修改记录集中的记录;ad Lock Pessimistic在编辑一条记录时锁定它;adLockOptimstic调用记录集Update方法时才锁定记录;adLockBatchOpeimstic记录只能成批更新。

5. 避免在使用global.asa文件中进行对象定义

由于global.asa文件中的内容可以为站点内所有文件引用,无疑,在global.asa文件中进行对象定义可以省去很多重复工作。比如在global.asa中的application_onstart函数中进行如下定义:

但这样做的同时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由于Application和session变量都只有在关闭网站的时候才释放占用的资源,所以session参数会浪费大量不必要内存,而且此时application变量成为服务器性能的瓶颈。解决方法:建立定义对象asp页面,在需要进行调用这些对象的页面上,引入这张asp页面。假设定义对象的asp页面名称为define.asp,则只要在对应asp页面中加入以下语句就能引入该页面。

在进行页面引进时,最好在待引进的asp文件中不要包含<%@LANGUAGE="VBSCRIPT"%>语句。因为在asp文件中,只能有一句由@来定义的脚本解析语言。

(三)结束语

以上几种方法,是在写程序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还有在ASP编程过程中两点简单的安全注意事项。建议以asp作为引文件的扩展名。当这些代码在安全机制不好的WebServer上运行时,只需在地址栏上输入引入文件的地址(inc为扩展名),就可以浏览该引入文件的内容,这是由于在WebServer上,如果没有定义好解析某类型(比如inc)的动态连接库时,该文件以源码方式显示。

不要把数据库文件放在网站结构内部,这样,当恶意人士获取数据库路径后,就可以轻易获取该数据库,进而肆意更改数据库内容。比较好的做法是,为数据库建立DSN(DateSource Name),而在进行数据库访问时直接访问该DSN。

摘要:ASP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基于PWS&IIS平台的、基于ISAPI原理的动态网页开发技术,目前日趋成熟完善。文章仅就编程代码优化来进行一些简单讨论。

关键词:ASP,编程,优化

参考文献

[1]赵增敏.ASP.NET程序设计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

[2]朱印宏.ASP.NET2.0基础与实例教程[M].中国电力出版社.

信息的编写与报送 篇5

关键词:语言,性别差异,对外汉语教材编写

语言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变异。从性别角度来看,有性别语言:从广义来说是指男性和女性所使用的具有性别特征的语言和某一语言中用来区别男性与女性的语言现象。男性和女性在使用语言时究竟各自具有哪些特征呢?能否利用这些特征来进行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呢?以下,笔者将从性别差异体现较为明显的两个角度入手进行简要分析。

一般来说,男孩比较喜欢参与冒险、体力性的活动游戏,女孩喜欢参与文静、较手工性的活动游戏。比如说,男孩喜欢打球、玩“警察抓小偷”,而女孩更倾向于玩布娃娃,办家家酒。这种兴趣差异也影响到其长大的兴趣爱好取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身边的朋友谈论话题的差异。一般来说,男性更喜欢谈论各种体育活动,发生的国家大事,各自的工作情况,并经常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而女性更喜欢谈论自己经历过的一些家庭工作琐事,或是身边朋友的琐事,这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阳刚之气”形容男性,用“婉约若水”形容女性的原因之一。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绝不是说男性只谈论政治、军事、性、金钱、体育等,女性只谈论儿童、家庭、家务、情感、时尚等。以往的社会中,女性总是深锁闺房中,因而能接触到的也就仅仅是家庭、家务等琐事,男性主外,接触的也常常是政治、军事等。但是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由于人们与社会接触的多样化,女性参与到了职业群体中,各行各业都有女性的影子。女性谈论话题也会涉及国家大事,男性谈论话题也会涉及家庭教育。不同性别的人在使用语言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只能说是一般特点,但并不是绝对的。

男性和女性在交谈的话题选择上存在差异性,那么如何利用此特点组织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呢?根据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目标的四大特点:“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我们在教材内容选择上要讲求按照不同的年龄、不同目的的学习者的需求来编写教材;编排也要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要讲求语言的交际性原则,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教材内容和形式要生动形象。以中高级教材编写为例。倘若现编写“女性教材”,即可以采用以话题为纲来安排教学内容的方式,然后寻求在话题中体现功能和结构,从女性常接触到的场景来提取话题点,如:家庭生活、商场购物等。相应的,课文所要展现的语言项目也就有所不同了。从词汇上来看,重点词汇将是聚焦于“生活”等,而表达技能训练也将聚焦于“如何讨价还价”,等等。同样的,倘若编写“男性教材”,即可以从男性常接触到的场景来提取话题点,如:工作单位等。重点词汇主要是关于“公司、薪金、职位”等专业词汇,从表达技能上来看,男性教材主要训练学习者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议论功能要多于抒情功能。所编写的教材还可以配套相应的视频短片吸引学习者的兴趣,巩固学习者所学知识点。例如,学习“美容化妆”话题课时,可以配套介绍各种流行化妆品或是化妆方法。一方面课文本身就是学习者感兴趣的话题,另一方面加之以生动形象的视频教学,就可以把教材的趣味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从表面上看,谈到词语的使用都离不开其依托的话题。正是因为男女在谈论的话题上的差异,造成了各自使用词语的差异。女性使用到“家庭生活、商场购物、孩子教育、感情问题、美容化妆、瘦身减肥”等方面的词语要高于男性,男性使用“工作单位、政治军事、体育竞技、科技自然”等方面的词语要高于女性。其次,究其深层原因,从心理差异上来看。有人研究得知:女性在视觉反应上(包括分辨颜色和表情变化)要强于男性,因此,女性使用颜色词要比男性更为精准和多样化。比如说,形容同一种颜色,男性使用的词语可能只是“蓝色”,而女性使用的词语能够精确到“天蓝色”。可见,女性对颜色词语的要求量要大于男性。

从词类上看,正是因为女性更加注重于感情的表达,所以女性对感叹词、语气词的使用频率要高于男性。女性在表达惊讶时,常常使用“呀!”“哎呀!”“妈啊!”“天啊!”等。但是男性一般对惊讶都是“不露声色”,这样才能体现出男性沉稳的特点。在表达不满的情绪时,女性可能使用“真是的”、“太过分了”等语句,但是男性可能倾向于使用“哼!”“呸!”等词,甚至使用一些脏词脏话。另外,从语气词上看,有人研究得知在疑问句中,“吗、嘛、啦、呢、吧、啊”等语气词在女性言语中的出现频率大大高于男性。(曹志斌1987)而语气词用来表达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都是后附和轻声的。说话轻而柔即是女性说话的一大特点。男性说话重而刚,如果使用过多的语气词,容易给人一种“没有男子气概”的感觉。与话题选择相似的情况是,词语的选择也没有定式,并没有规定女性只能选择使用哪些词语,男性只能选择使用另外哪些词语。它们中间并没有明显的过渡带。

既然男性和女性在词语的使用上存在差异,那么又如何将这一特点编排入对外汉语教材中呢?同样,根据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目标的四大特点,要按照学生的需要来编排教材。例如,女性对颜色词的精确度比男性要高,那么在女性教材中,就要把生词表中的颜色词编排得比男性教材生词表中的颜色词丰富。同样的,因为女性使用语气词、感叹词的频率要比男性高,那么在课后的习题中,女性教材就要适当地提高对这两种词类的操练度。从此教材存在的问题上来看,这样的性别教材不利于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现行的课堂基本上都是由男女生混合而组成的,但是性别教材的投入使用就需要一个实验组进行教学。所以笔者认为此类教材更适合学习者自主学习。同时,从教学对象来看,此类教材只适用于有一定的汉语基础的学习者使用。

总之,利用语言的性别差异来编写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有着常规教材所没有的优点,但是如果想要投入真正的课堂教学中使用则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齐沪扬, 陈昌来.应用语言学纲要[M].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4.

[2]白解红.性别语言文化与语用研究[M].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0.

[3]艾晓明.语言与社会性别导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4.

上一篇:报恩的故事:玉兰树报恩下一篇:专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