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远程教育现状

2025-05-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美国远程教育现状(精选7篇)

美国远程教育现状 篇1

摘要:在幼儿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重视的背景下,美国的幼儿教育体系就成为各国效仿的重点,美国的幼儿教育从上世纪 60 年代起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与美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密不可分,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美国幼儿教育已经走在了全球各国幼儿教育的最前边,不断被各国复制效仿。关键词: 幼儿教育 美国 幼儿园 美国是世界上幼儿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在幼儿教育中主要通过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以及充分开发、利用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对儿童进行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具有不同于别国的幼儿教育特色。美国的教育注重过程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注重对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一、美国学前教育机构 美国对幼儿教育的界定方式和中国区别很大,不仅教育对象的年龄不同,教育机构的划分也很不一样。由于所服务的对象是 0-8 岁的儿童,美国的早期教育机构既包括对刚出生到 3 岁前婴幼儿的保育和教育,又包括对三四岁儿童的幼儿园教育以及对 5 岁儿童的学前班教育,还包括对小学 1-3 年级儿童的学校教育,所涉及的教育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日托中心 美国日托中心的服务对象是出生后 2 周至 4 岁的儿童,费用主要由家长承担,有时也由家长的雇主负担一部分或全部。这类机构对教师的入职要求较低,教师不一定具有教师资格,主要提供保育服务,不太注重幼儿教育的课程,一日活动以游戏为主。日托中心的服务目的侧重于帮助家长照看孩子,以便家长能安心工作,因此都是全日制的。

(二)幼儿园 美国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三四岁儿童,相当于中国的幼儿园小班和中班。教师的入职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具备早期教育或儿童发展专业大专以上的学历,还必须具备教师资格 目前美国至少有 42 个州设立了政府财政拨款的公立幼儿园。在得克萨斯、康涅狄格和新泽西等州,符合条件的来自于低收入家庭的 4 岁幼儿可以不用缴纳学杂费;在乔治亚、纽约和俄克拉何马等州,免费的幼儿园面向所有 4 岁幼儿,其中俄克拉何马州 90的 4 岁幼儿已接受免费学前教育,乔治亚州 70的 4 岁幼儿已接受免费学前教育。还有些州已经将免费的幼儿园下延到了 3 岁幼儿。除了这些由州政府拨款设立的幼儿园,美国联邦政府早在 1965 年开始便通过“国家开端计划”对贫困幼儿提供免费的幼儿园教育了。

(三)学前班 美国的学前班设立在小学里,教育的对象是 5 岁的幼儿。作为幼儿园和小学的过渡,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处在小学,但针对的对象仍然是幼儿,所以,学前班无论是环境创设、课程设计还是教育方式都无异于幼儿园,这一点有。别于中国某些小学当中的那些提前教孩子拼音、识字和算术的“学前班”

二、美国幼儿教育课程

(一)学前艺术教育

1,学前美术教育

(1)创造艺术的目的:增长使用、掌握 美国学前美术教育的目的主要包括:美术材料的技能; 学习用创造性的和不寻常的方式使用材料;更强烈地参加美术 创作;在美术阶段上表现出进步,发展有目的工作的能力,以 及通过视觉艺

(2)通过欣赏视觉艺术的经历,儿童承认和尊术组织和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重自己的和 其他人的艺术工作;理解“艺术家”的概念;表现出对美术作 品中

不同观点的接受能力;领悟环境中的视觉联系;通过观察 环境和艺术作品熟悉艺术内容――线、平衡、颜色、形状、质 地等。

(3)谈论和评价艺术的目的尊重其他儿童和其他人创造的艺术作品是艺术教育的一 个目的,儿童应在以下能力上有所增长:讨论艺术家如何创造 艺术作品;命名和讨论艺术的内容――线、颜色、质地、形式、形状;领悟美学联系、发展美学意识。

2,学前科学教育 科学对于儿童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它包括思维、解决问题 和形成概念。这意味着儿童要有作用于环境、发现问题并试图 解决问题的机会。当儿童有机会运用科学家的方法时,儿童观 察、推论和分类的技能便得到发展。科学也有内容,儿童应有 均衡的生物科不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教师要以促进儿童思维、解决问题和形成概念能力的发展的方式,向儿童介绍生物科学和自然科学。在美国的学前教育中,自然科学的教育是介绍性的,是向儿童介绍物质世界。教育不是教科学的概念和原理,而是给儿童提 供作用于物体和观察物体如何反应的机会,这为物理和化学学习奠定基础。在自然科学方面,学前科学教育包括向儿童介绍 天文学、化学、气象学和物理学中的概念,教师应以让儿童观 察、推论、分类、交流和思考的方式,向儿童介绍概念,促进 儿童自然科学概念的发展,学前儿童的科学经验仅仅是介绍性的。教师有责任向儿童 介绍一部分科学的内容。儿童的经验是以后形成科学概念和获 得抽象知识的基础。

3,学前数学教育 在美国的学前教育中,数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当儿童思考 数学时,使儿童有各种机会去动手,操作和探索材料;让儿童 参与使儿童从依靠物质世界转入抽象世界的活动;让儿童有发 展分类、比较、序列、度量、图解、点数和进行数运算技能的 机会。教师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积极的。要为儿童选择探索的材料,评价儿童的进步;要用语言描述儿童的活动,向儿 童提供刺激思考的问题;指导儿童进行其它活动等。

4,学前社会性学习社会性学习是课程的一部分,它涉及学习人、人与其他人、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社会性学习也是向年学前童传递一种文 化或生活方式。通过社会性学习,儿童开始发展自我了解,它 是儿童了解其他人和学习世界的基础。在美国的学前教育中,学前社会性学习的目的包括:促进 他们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发展的经历。教师要设计活动促进儿 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发展交流、分享和与其他人合作的能力; 增加有关其他文化和种族的知识;学习认识世界上人们的相同 之处;发展尊重其他人的差异和文化独特性的能力;增中对社 会、世界的理解。包括历史、地理和经济领域的概念。儿童的自我形象,是他们形成所有与他人和世界未来关系的基 础。所以,促进儿童自尊的发展,贯穿于整个教育之中。教师 要组织活动,促进儿童接受物质自我和精神自我。由于强烈的自我感觉,儿童准备学习去生活、交往、合作 和与其他人分享,不仅包括他们环境中的其他人,也包括生活 在很远地方的人们。多元文化教育教儿童熟悉各种文化,并尊 重差异。多文化教育不能与课程的其它部分进行,它应综合汇 入整个学前教育之中。儿童学习自己和其他人的需要,与他们发展对世界理解的需要 不可分割。当儿童获得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他们能更有安全 感地去利用机会、探索和学习。教给儿童社会科学知识,可通 过经济、地理和历史学科中的关键概念来进行。儿童通过直接 经验学习概念。参观、访问和邀请客人到教室,是向儿童介绍 社会复杂性的一种建设性方法。

三、美国学前教育师资

(一)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 美国学前教育在国家政策的重视和指导下,其师资培养方式不断改革并日趋完善,已经形成一个起点高、体制完备、操作性强的幼儿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具体来说,美国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职前培养 美国学前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重视普通知识、教育专业与技能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学习与掌握。近年来,对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视使美国学前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评价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强调知识掌握以及学习成果的内部评价,转变为强调学生的实践表现与理论运用,以及强调学生与儿童相互交往、个性化指导的外部评价。实践技能的评价由学生的田野经历表现与实习表现组成,其中田野经历是学生每学期被分配在各幼教机构进行实践、观察、调查与反思的经历,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与儿童、家长、同事、社区机构的互动中获得知识、技能与专业态度,一般为 290 个学时。实习则是学生在校的最终职业准备期,实习生在实习导师的指导下逐步独立地进入实际教学环境,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实习时间一般要求达到 500 学时左右。对学生田野经历与实习表现的评价都极为重视学生展示的各种实践能力,如对儿童个性和发展的理解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和实际教学的能力、与儿童或家长沟通的能力等。2,新教师入职培训 新教师入职培训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美国开始倍受重视,原因在于一方面大量研究表明新教师在进入真实教育情境时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对新教师的自信心、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等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其职业选择和专业发展;另一方面美国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取消了终生制的教师证书,而改为进阶式的体系,新任职时所取得的幼儿教师执照只是临时证书,有效期只有两至三年时间,由此新教师自身也有迫切的接受继续教育的愿望,以便通过下一阶段的执照考试。新教师的入职培训由各州教育部门管理,具体由幼教机构或当地学区的教育督导负责,一般采取以下形式:教学导师制,又可分为非正式导师制和正式导师制两种形式。非正式导师是临时性的,由幼教机构指派或由新教师自选。正式导师则由幼教机构或学区指派,负有明确责任和义务,包括教学示范,对新教师进行教学、互动、家长沟通等方面的指导,使新教师尽快获得有关教学环境的管理知识、师生相处的方法以及与家长沟通的技巧;目标介入式培训,这种形式期限较短,内容均与教学实际相关;督导评价,即通过观察新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对其教学能力进行适时评价和及时反馈,促进新教师教学技能的丰富与提高,一般一年中有三四次这样的评价。除以上这些形式,新人职的幼儿教师还可加入一些专业团体机构,通过与专业成员的互动得到相应支持,帮助自己解决新人职工作中的问题。新教师的入职培训一般历时两三年,以新教师获得正式教师资格证为准。

3,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 美国幼儿教师接受的专业发展培训主要有:第一,教育资源与咨询部门设立的教师专业发展小组提供的培训。第二,学区根据不同的主题设立不同的小组开展培训。第三,社区大学或四年制大学提供的培训课程,以满足个人导向的专业发展为主,可以为没达到学士学位的在职幼儿教师提供培训和课程,使其最终能达到合格学历要求。第四,观察与评价模式,即通过现场督察、同行指导和教师评价等方式,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评价人员包括园长或校长、同行等。第五,探究培训模式,包括教师研究小组、教师调查、教师合作组等,重视在职幼儿教师就自身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开展研究。由于这种方式能更积极地促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从而走向积极主动的教师专业发展道路,因此,探究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近年来倍受推崇。

(二)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的特点

1,政府立法确保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实施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政府开始相继立法保障学前教育师资培养,2002 年颁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建议各州学前教育师资在 2006 年之前达到学士学位水平,2008 年重新签发生效的《高等教育机会法》对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独特性与重要性给予明确的法律规定,指出要加强与确保不同阶段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实施。由此,既保证了各州确实有效开展学前教育教师培训,也保障了学前教师教育培训项目资金来源。美国政府还通过对各种培训、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制定严格要求和目标来保证学前教育教师培训质量,以确保幼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与资源更新自己的知识、观念和实践,从整体上提升学前教育教师质量。采用“标准化”评估体系保证学前教育师资培训质量 美国学前教育教师培训多采用非营利性权威专业团体机构所开发的教育标准为评价准则,以确保师资培训质量。如学前教育教师职前培训的评价细则根据美国幼儿教育领域权威专业机构“全美幼儿教育协会”简称 NAEYC,制定的“幼儿教育职业准备标准”来实施。NAEYC 为培养学前教育从业人员的正规高等教育分别设计了三种职前标准,初级许可证标准,本科水平、高级许可证标准研究生或博士水平、副学士学位标准,专科水平。这三套职前标准均包含了五项幼教职业候选人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核心标准以及不同层次的附加标准并根据不同的实践表现分成了优秀、熟练、发展、基础四种水平。职前培训结束时准幼儿教师至少要达到熟练水平。对于新教师入职培训标准美国大部分州参照或采用“美国州际新教师评估与支持联合会”简称 INGASC 提出的 10 条标准。INGASC 在严格区分新教师与高素质教师在各项素质方面的差异的基础上从知识、专业态度与实践操作三个维度对新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一般以极具权威的专业团体“全美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简称 NBPTS制定的“优秀学前教育教师标准”为评价准则。这一标准突出“优秀”二字以专业素养研究为依据、以高质量教育实践为目标既规定了优秀幼儿教师应具有的静态的、结构性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又明确了其应具备的动态的、过程性的专业态度与能力,其评价方式以专业行为为核心,各个评价维度相互衔接形成了有机的评价体系,其权威性得到广泛认可。不同阶段的培训与不同层次的标准化评估体系紧密结合,一方面为各阶段的培训提供了具体内容、目标及要求方面的参考,使各阶段的培训有规律可循、有准绳可依,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与实用性另一方面适应了美国多样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与多层次幼儿职业从业者的需求。这些评估体系不约而同对表现性评价方式与教师实际教学实践表现的重视,保障了不同阶段师资培养的质量。教师培训与教师资格认证制相结合 以资格认证提升学前教育教师质量。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美国法定的职业准入制度,对想要从事幼教这一职业的人来说,必须取得如下进阶式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证书,方能进入并从事这一职业,幼教执照→教师资格证→初级、中级资格证→国家高级教师资格证。幼教执照是进入学前教育行业的基础执照,由各州颁发。一般是学生在校时通过以 NAEYC 所制 51 定的职前教育标准为准绳的学校评价,取得相应学位后,再通过州一级的学识与能力考试,获得幼教执照。幼教执照为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划定了基本水平线,保障了学前教育师资的基础质量,但它只是行业准入的标志,其有效期只有两三年时间。教师资格证是幼教行业内部对幼教工作者技能水平的初步认证,由专业团体颁发且各州承认,但也不具备终生性因为美国法律规定教师资格证要在一定时限,35 年,后再次接受评估或更新。获取幼儿教师资格证的途径如下,具有幼教执照的新教师加入州或学区的新教师培训计划,达到 INGASC 所制定的标准

后,再经过州一级评估体系的课堂评价,合格即可获得由 INGASC 颁发的教师资格证,成为进阶式教师资格证的起点。美国幼儿教师的最高资质是由 NBPTS 颁发的国家高级教师资格证,所有州不仅予以承认,而且对持国家高级教师资格证的教师给予优惠政策。国家高级教师资格证的申请不受限制,但评价非常严格,具有一定资格的教师加入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习,取得相应资格后向 NBPTS 提出申请,而后由 NBPTS 采用个人教学档案袋评价方式,在其教学评估中心对申请者连续几个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表现进行考察与评定,对最终认定达标者,NBPTS 会颁发国家高级教师资格证。

四 美国学前教育特点

(一)学校和班级文化落在实处 美国学校的硬件建设充分体现杜威的实用主义,我们所到的加州的中小学都是“五无”学校:无校门、无保安、无围墙、无标志性建筑、无题字。但当我们一走进校园,走进班级,马上就被现代的、浓郁的文化氛围所感染。教师的办公室就在教室的角落。办公桌虽有些零乱,但非常具有个性与特色,上面摆放着家人的照片或喜爱的东西。教室内墙上挂的是学生的各种作品、班规班训、名言警句。教室里一般会有三五台电脑以供师生随时上网查找资料。在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形式主义的东西,最主要的特色是“实”。

(二)道德修养与爱国主义的渗透 美国的道德修养教育,体现在学校的各个方面、各个细微的地方。每间教室或重要的地方,都悬挂美国国旗,学生每天面对国旗宣誓,国家意识处处得到体现。道德的培养,在很大程度是依赖宗教的力量。在学校和班级,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非常具体。在美国的公民教育中,公正、责任、尊敬、合作、自律、信念、友好等观念,是非常重要的个人品质,是学校、社会、家庭对孩子的一致要求。美国学校不仅要求教师以专业工作者的形象出现,而且要求教师以道德榜样的形象出现。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道德教育作用,树立教师的道德形象,美国学校重视对教师进行道德教育的训练,以增加教师的必要知识并提高技能,更好地履行道德教育的职责,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三)鼓励学生自信、自主、个性、创新 在课堂上,我们听到美国教师用得最多的词语是:“very good”“good job”“excellent”“wonderful”等等。教师经常在每个细节和环节上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课程设置上,学校设立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体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与爱好选择必修课以外的课程。学校针对学有余力或是有学习困难等不同程度的学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教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欢迎学生有不同的判断与见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问,明确提出培养“善于提问题”的学生,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支持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等,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时间和空间,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四)课堂教学通过小组合作,重平等、重过程、重体验 美国中学生没有固定的班级概念,大家各自按照自己所选修的课程去上课。下课后,学生在各个教室之间匆忙奔走,根本没有时间在教室或楼道里追逐打闹。下课时,教师站在门内让学生先走。楼道里,教师侧身给学生让路。不过,学生不会对此熟视无睹,一般都会轻声致谢,也会主动为过往的教师开门。即使是生源不太好的学校里,学生依然是那样彬彬有礼。对学生的尊重,表现在课堂上,教师常常“蹲”下来与学生平等交流,很让我们惊讶和感动。对学生的尊重,也表现在对学生成就和能力的肯定上,许多学校的楼道里,可以被利用的地方都展示着学生的作品或记载着学生的荣誉。

(五)学校、家庭、社区的完美结合 在每学期开学时,学校邀请每个学生家长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家庭情况,志愿参加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的学校还规定每个学生家长义务工作 20 小时。在美国,家长都非常踊跃,几乎每天都有家长和社会志愿者走进课堂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或协助教师组织好学生的各项活动。教 师 定 期 把 学 生 的 各 科 学 业 情 况 用 四 个 等 级 — — 低 限 标 准(limitedprogress)、期望标准(expected progress)、达到标准(meeting standard)、超过标准(exceeding standard)的评价方式使家长了解学生成长和学业情况,以利于他们及时与学校沟通,这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学校所在社区的资源,全部免费向学校、教师、学生开放,并全方位配合学校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五 结语 美国幼儿教育非常注重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齐全的教育机构,严格的师资考核标准,学校、家庭、社区的完美结合在幼儿教育中,使美国幼儿教育一直走在全世界幼儿教育最前端。纵观我国幼儿教育,虽然近几年在政府管理和民众的参与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必须重视起来,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未来充满希望,在世界大潮流中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钱雨,美国学前教育课程评价研究项目的背景、内容、实施及其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2008(7)

美国远程教育现状 篇2

一、美国教育体罚的渊源

美国之所以允许体罚,与其现存的法律基础、教育制度以及深厚的文化基奠分不开。

1. 法律基础:联邦法律允许体罚

1977年4月19日的英格瑞罕诉莱特案是一起关于美国体罚的案件,该案件对美国体罚意义深远,确立了美国体罚的合宪性[1]。之前,反体罚人士往往依据美国宪法第八修正案、第十四修正案作为反教育体罚的依据。

第八修正案规定:“不得要求过多保释金,不得处以过重的罚金,也不得判处残忍而反常的刑罚。”[2]。宪法修订案第十四条第一条款规定:“凡出生或规划于合众国并受其管辖者,均为合众国和他们州的公民。任何州均不得制定或执行剥夺合众国公民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任何州均不得未经正当法律程序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也不得对其境内的任何人拒绝给予平等法律保护。”[2]反体罚人士认为教育体罚便是一种残忍而反常的惩罚方式,学生群体作为美国的公民,未经正当的法律体系而遭到体罚,法律应该给予学生平等的法律保护。

然而,1977年英格瑞罕诉莱特案中联邦最高法院认为,第八、第十四修正案都不适用于体罚,认为学生不在宪法第八、第十四修正案的保护对象之内,确立了美国体罚的合宪性[3]。

2. 教育制度:教育分权制盛行

美国教育实施地方分权制,意味着联邦政府既未明言将教育体罚权交与州政府,也未禁止各州行使权利。这也是造成美国如今体罚态度不一的原因所在。教育作为州政府内部事务,不受联邦政府的强制管辖,有较大的自主权与决定权。因此,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3. 文化基奠:个人主义的文化传统

美国各民族、种族大杂居,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这也导致中央集权的教育政策在美国得不到贯彻与实施。从一定程度上讲,美国实行地方分权制教育体系是一种“宏观”意义上的“个人主义”,这里的“个人”相应扩大到州政府。文化与教育息息相关,美国对待体罚态度的两面性与美国个人主义的文化精神分不开,既可以说美国的文化影响了美国人对于体罚的态度,也可以说美国人对待教育体罚的两面性恰好体现了个人主义的美国精神。

二、美国教育体罚的现状

地方分权制的美国政体,决定了教育的分权,也导致了教育体罚因州而异。

1. 体罚形势:19个州仍允许教育体罚

相关资料显示,截止到目前美国31个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禁止教育体罚其余19个州允许或默认学校体罚[4]。

美国反体罚运动是一个动态过程。2003年,美国27个州禁止教育体罚[5];2009年,美国29个州禁止教育体罚;2012年,美国31个州禁止教育体罚,从时间维度纵观体罚,体罚现象在美国逐步缓和。

1867年,新泽西州是美国第一个禁止教育体罚的州。如今美国反体罚队伍从一根独苗发展到31个州、1个特区,比较晚近的州包括特拉华州(2003)、宾夕法尼亚州(2005)、犹他州(2006)、俄亥俄州(2009)、新墨西哥州(2011)等。在禁止体罚的州和特区之中,除爱荷华州以及新泽西州之外,其余的州包括哥伦比亚特区对教育体罚的禁止仅限于公立学校,对私立学校并无管辖权。

2. 体罚严重程度:有轻有重,因州而异

体罚合法的19个州中,体罚程度有所不同。密西西比、阿肯色、阿拉巴马州是美国体罚的重灾区,体罚最为普遍,2007年调查显示密西西比州体罚比重高达7.5%,体罚横行[6];乔治亚、密苏里、路易斯安那、田纳西、奥克拉荷马、得克萨斯、佛罗里达州相对缓和;而像科罗拉多、爱达荷以及怀俄明州尽管允许体罚,但所占比重很小,甚至无法具体到数据形式。

3. 体罚权限:多元限制,惩罚有度

各州对体罚规定不同,西弗吉尼亚州规定:“第一,施行体罚时不能怀有敌意,必须要有成年人在场,且体罚必须是最后的手段;第二,体罚的构成包括以木板或空手打臀部;第三,接受体罚前,学生必须有机会解释其行为;第四,每一次体罚,家长都必须获得书面通知;第五,家长可以请求校方不对其子女施以体罚;第六,体罚不适用于肢体障碍的学生。”[6]

爱达荷州则规定:“第一,教师不可在生气的时候实施体罚;第二,体罚必须有充足的理由;第三,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条件;第四,体罚不能产生永久性的影响;第五,体罚不能为了非公平规则。”[4]其余各州在允许体罚的基础上,对体罚的原因、工具、部位等做了可接受性规范。

纵观各州关于学校体罚的规定,学生权益的维护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体罚的前提

体罚的理由必须充足,且与教育主题相关;体罚必须作为最后的手段,即采用其他方式起不到规范学生行为的效果时才可以体罚;体罚之前,要争取获得家长的首肯,与家长签订协议;体罚学生,要向学生说明理由,并允许学生为自己辩护,有的州更是会推迟体罚的实施,给学生充足时间去反思自己的行为。

(2)体罚的实施

实施体罚的教师不能是与学生发生冲突的教师,甚至有地方认为惩罚者只能是校长,也有学校规定体罚实施者必须与学生性别相一致[11];体罚进行时应有第三方见证人,以保证体罚的公平公正;不能当着其他学生的面体罚学生,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和身体条件,以此作为体罚力度的参考标准;规定体罚部位,选取肉多的部位,如臀部。在美国,在所有体罚部位中,打屁股要占到44%,在哥伦比亚特区还专门规定体罚只可打屁股,打耳光和恐吓都是不允许的[7]。

(3)体罚的工具

佛罗里达州县级教育政策规定:“体罚工具不得超过二尺长、三四寸宽的木板,且最多不能超过5下,不能造成身体的明显伤害。”[8]关于体罚的姿势问题,近年来,美国比较流行的是要求受罚者弯下腰,手扶着椅子等支撑物的体罚姿势[4]。

(4)体罚的后续保障

一是体罚要有体罚记录,正视体罚;二是体罚不能对学生产生永久性影响,重视体罚后对学生的关注。总之,美国体罚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靠规则来束缚,以保障体罚能发挥恰如其分的作用。

4. 体罚分布:地理、年龄、性别、人种分布

(1)地理分布:多位于中南部、南部地区

根据“有效纪律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统计,目前允许体罚的州有19个,其中极大部分分布在美国中南部,体罚严重的密西西比州、阿肯色州以及阿拉巴马州更是全数分布在美国南部地区[9]。位于美国北部的爱达荷州和怀俄明州,体罚人数所占总学生人数的比重很小,无法具体到数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更凸显出南部各州教育体罚的严重性,“南多北少”的地理分布格局也更明显。

(2)年龄分布:13-16岁最易受体罚

美国允许体罚的州并未对可体罚学生的年龄进行限制,这就意味着凡是处于学龄阶段的学生,无论男女学校都有权对其施以恰当的体罚。所有学龄阶段的学生中,13~16岁的学生更易受体罚[4]。从人的发展阶段看,13~16岁的儿童处于人生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发展较快,体现了发展阶段的不平衡性。这时期儿童易调皮、犯错,违反规定,使得这时期的儿童更易受到体罚。

(3)性别分布:受体罚者大多为男生

性别的不同,表现在体罚分布上非常明显。男生与女生在性格、气质上的差别是影响体罚的因素之一。在美国,每年体罚人数中,约有75%—85%为男同学[4]。相应,女同学受到体罚的比例要小很多;这些从男女性别差异来理解,是很容易解释得通的。男生在校期间往往更倾向于活跃、新鲜、刺激的事物,课堂的稳定性使男生处于劣势,更易违反课堂或学校纪律,有更大可能受到惩罚。

(4)人种分布:黑人更易受到体罚

值得注意的是,黑人更易受惩罚的结论并不是从受惩罚者的数量而言的,而是从比重分担的角度来讲。2014年2月的一篇文章讲到,密西西比州的公立学校中有50%是黑人学生,但是经过数据统计,学校体罚对象中黑人学生却占到64%,说明黑人学生在美国教育系统中更易受到体罚。从黑人的主观性讲,黑人更加支持学校实施体罚,这与其文化传统息息相关[10]。

三、美国教育体罚的前景

“最早的惩罚形式纯粹是报私仇”[11],尽管教育体罚是维持学校纪律、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方式,却并非屡试不爽。体罚是否有效,不仅取决于惩罚本身,“也受制于受罚人的本性,是否产生羞耻感”[11]。如今,全球半数以上国家致力于教育“零体罚”。在强调自由、民主的美国,实现“零体罚”是各州责任。

1. 体罚与美国文化相冲突

尽管体罚披上了维持纪律的外衣,然而体罚的危害人尽皆知。身体方面,不恰当体罚损害学生健康,甚至致使受伤、残疾、死亡,对学生本人以及家庭造成不可恢复性影响;心理上,体罚伤害学生自尊,严重的会扭转学生人格,出现精神疾病。

美国素来标榜人权,注重平等,却允许或默认体罚,这与美国文化相冲突。目前美国19个州允许教育体罚存在,联邦层面亦无法律禁止,使这些州学生的身心健康存在隐患。尽管各州制定法律对体罚部位、工具、实施者等作了约束,仍无法避免体罚的不可控因素。而这种体罚与文化间的冲突恰恰可能是美国改革体罚态度的切入点。

2. 国际、民间组织对人权的呼唤

联合国是反体罚的领导者,为维护儿童权益,1989年颁布《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任何儿童不受酷刑或其他形式的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此外,联合国还组建普通定期审查(Universal Periodic Review),定期对各国体罚状况进行审查,并于2010年对美国进行第一次审查。有效纪律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是美国反体罚的民间组织,又称有效管教中心,选定每年4月30日为“不打小孩日”,借此宣传反体罚理念。另有“全球倡议结束一切儿童体罚”(Global Punishment to End AllCorporalPunishmentof Children),致力于全球反体罚运动,对各国施加舆论压力。反体罚组织的存在与宣传产生了无形压力,成为美国禁止体罚的强大动力,在这一层面来讲,美国禁止学校体罚是可能的。

3. 美国反体罚的不断进步

从美国反体罚历程看来,实现教育“零体罚”也是可能的。1867年新泽西废除教育体罚,成为第一个禁止体罚的州;20世纪70年代4个州废除学校体罚;20世纪80年代14个州禁止体罚;20世纪90年代7个州实现教育“零体罚”;21世纪以来,一直到2014年陆陆续续出现5个州禁止体罚。从各州禁体罚的时间看,除新泽西时间较早,其余30个州都是近五十年才禁体罚,凸显了美国反体罚的趋势。

在美国反体罚进程中,曾有州试图重新引入体罚机制,如加利福尼亚州(1996)、蒙大拿州(1997)、爱荷华州(1998)、俄勒冈州(1999)、堪萨斯州(2007)以及俄克拉荷马州(2013)等,提案一出,便被驳回[4]。

体罚与反体罚之争已有百余年历史,美国体罚态度的两面性成为世界反体罚运动的缩影。尽管美国在反体罚的道路不断进步,但分权制、个人主义的美国传统都增加了体罚的艰巨性。尽管禁止教育体罚是全球趋势,但前途光明、道路曲折,美国实现“零体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蔡海龙.美国公立学校体罚的判例与法理[J].比较教育研究,2006(2).

[2]彼得·海.美国法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张维平.美国教育法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4]World Corporal Punishment Research.Corporal punishment in US schools[EB/OL].http://www.corpun.com/counuss.htm#stats,2016-05-17.

[5]杨光富.美英韩泰四国教育体罚现象透视[J].当代教育科学,2003(9).

[6]甘永涛.美国学校体罚与管教之新探[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3).

[7]Adam J.Zolotor&Megan E.Puzia.Bans against Corporal Punishment: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aws,Changes in Attitudes and Behaviours[J].Child Abuse Review,2010(19).

[8]佚名.美国21个州允许体罚[J].中国农村教育,2009(10).

[9]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Discipline at school[EB/OL].http://www.gundersenhealth.org/ncptc/center-for-effective-discipline/discipline-at-school,2016-05-17.

[10]Sarah Carr.Why Are Black Students Facing Corporal Punishment in Public Students?[DB/OL].http://www.corpun.com/14archive/uss01404.htm#25307,2016-05-17.

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的现状及启示 篇3

[摘要]由父母担任教师,给孩子以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教育,这被美国人称为“家庭学校教育”。本文从家庭学校教育的概念入手,进而重点分析这一教育模式的种种优势和相关启示。

[关键词]美国;家庭学校教育;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8-0065-01

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不完全统计,2003年春季,全美在家上学的学生大约为110万人,占全国基础教育在校生人数的2.2%。这比1999年增长了25万人,增幅约为29%。[1]家庭学校教育很可能是当前美国发展最快的教育形式;2005~2006年间,估计美国约有190~240万的家庭学校学生(K-12),占到了美国全国基础教育在校生人数的4%以上。[2]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开始纷纷效仿美国这一教育形式。家庭学校教育的发展优势何在?对我国教育界有何启示?本文将试图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

一、家庭学校教育的概念界定

家庭学校教育(home schooling)是指:儿童(0~18岁)不在公立或私立学校接受教育,而是以家庭为基础与地点,由符合条件的专门人员(父母或专门教师等),通过家庭的管理与实施而接受“系统”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包括传递系统知识、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心理品质等。[3]它有两大特点:一是学习场所以家庭为主;二是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这一点具有学校教育的典型特征。还有研究者把家庭学校教育的范围扩展到成人,本文探讨的是未成年人的家庭学校教育。

二、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的优势

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了家庭学校教育,是因为它具有学校教育无可比拟的自身优势。

1.摆脱恶劣的校园环境——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

力图将子女们同暴力、肮脏、邪恶的校园环境有效隔离开来是家长选择家庭学校教育的首要原因。[4]家长在家庭中可以更有效地甄别、控制、选择和监督孩子们所处的环境、平时所看的图书报刊、电视节目、网站内容等,隔离开可能对其子女身心发展造成消极影响的外部不利因素。

2.信仰、价值观的传递——精神层面的修炼

美国是一个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国家,但许多公立或私立学校所传授的知识和价值观与某些家庭所持有的宗教观念却完全相悖。学校潜在的将那些与家长们的信仰、价值观相悖的强势文化(如物质主义、后现代主义、世俗主义等)灌输给儿童,使得许多较为保守或宗教信仰强烈的家庭难以接受。各宗教教派成员则希望其子女能继承自己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价值观,而家庭学校教育被认为是最好的形式。

3.获得更加优秀的学业成绩——智力和学习能力方面

学校所教的知识陈旧,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式无视学生的个性,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也会受到很多伤害。于是家长们纷纷将孩子领回家中自行教育。[5]

调查结果表明,完成小学、中学的学习后,69%的“家庭学校”学生有意继续深造。[6]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招收“家庭学校”毕业生。录取部门认为,接受家庭学校教育的学生比传统的高中生内在动力、好奇心、自我监督力更强。据统计,目前招收家庭学校学生的高中后教育机构超过700所,包括如哈佛、耶鲁、布朗、普林斯顿、西点军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等在内的很多著名大学。[7]

4.更好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社会化方面

近些年来的研究不断证明:在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方面,接受家庭学校教育的学生与传统学校教育学生发展水平相同甚至更好。莫尔博士的研究显示,接受家庭学校教育的学生相比公立学校学生更加幸福、更有思想、更有能力、社会化程度也更高。当儿童在一种充满爱和认可的“温暖”氛围中形成其人格时,通常能自信地与任何年龄段的人(包括与其同龄人)很好地交往。平均而言,98%的在家上学的学生每周可以参与5.2次甚至更多的家庭以外的活动。[6]

5.低投入,高产出——经济方面

虽然进行家庭学校教育需要有一人全职在家,表面看似乎是增加了开销,实际则节省了花销。研究显示,“家庭学校”家长平均每年在一个孩子身上的教育花费为546美元。而州政府对每个学生的经费投入平均为5325美元,还不包括建筑、设备和债务费用。也就是说,州政府的直接生均教育投入几乎是“家庭学校”生均教育花费的10倍。所以有人认为,“家庭学校”是“低经济投入,高效益产出的楷模”。[8]

三、启 示

虽然由于文化、法律制度、经济状况等诸方面的差异,短时间内在我国实施美国式的家庭学校教育仍不现实。不过我们还是能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美国家长们知道自己的子女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并为此寻求新的教育模式。相比之下,我国的家长们对孩子全人全方位的发展则比较忽视,缺乏对孩子的这种“完全负责”精神。美国家庭学校的父母们充分利用能够利用的所有教育资源,包括与公立学校的合作、借助社区的帮助、与其他家庭学校家长的沟通等等。只有实现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三者共容,才能创建有效的教育。[9]

参考文献

1 http://nces.ed.gov/pubs2006/homeschool/, 2006.2.4

2 http://www.nheri.org/content/view/199/, 2006.7.10

3 张 玲.美国的家庭学校教育运动初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2

4 傅松涛、毕雪梅、张东会.教育组织形态的历史回归与超越——当代美国家庭学校的组织形态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10):21~25

5 杜晓萍.美国K1-12阶段“在家上学”形式利弊控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2):45~48

6 赵立芹.美国教育新趋势:在家上学[J].上海教育,2004(5):56~58

7 Michael H. R. Revisiting the Common Myths about Homeschooling. The Clearing House, 2006(1): 125~129

8 刘 燕.现当代美国“家庭学校”现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14

美国汽车延保现状 篇4

汽车延保业务在欧美发展已有40余年的历史,在美国,延保业务的渗透率达到了30%左右,成为仅次于消费信贷业务(渗透率65%)的汽车金融保险业务。目前,美国45%左右的新车购买者以及55%以上的二手车购买者会购买汽车延保服务计划。该业务发展与汽车行业发展背景是密不可分。具体而言,客户忠诚度、经销商的赢利能力、原厂配件的销售等问题是汽车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而重视汽车金融保险业务的发展,正是成熟市场OEM的成功经验。

就提升经销商的盈利能力而言,新车销售的利润正由于竞争的加剧而不断被压缩,维修、二手车、金融保险业务对经销商利润贡献的重要性正不断提升。在美国市场,金融保险产品对经销商总利润的贡献比例从1993年的28%上升到了2007年的47%,延保利润贡献占总利润的12% 至16.5%。

美国有机食品业发展现状 篇5

美国有机食品业创建时仅仅生产有机水果和蔬菜,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生产种类繁多的有机食品和纤维产品的产业. 美国的朝阳行业美国的`有机食品业在过去中发展迅猛.根据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的统计,美国大陆49个州的有机农产品生产面积共有52.6万公顷,其中2/3用于种植农作物;有近一半的州都以获得认证的有机生产方式饲养家畜.美国有机食品和饮料的零售额1990年约为10亿美元,到就快速增长至93.5亿美元,每年增幅至少达20%.

作 者:朱行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国商办工业 英文刊名:CHINA COMMERCIAL INDUSTRY 年,卷(期): “”(11) 分类号:F1 关键词: 

美国儿童经济学教育研究现状综述 篇6

关键词:美国,儿童经济学教育,研究,现状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经济生活日趋复杂, 人人时时都可能面临着各种选择。通过经济学教育, 不但可以让人们学习一定的经济知识, 而且可以提供一种经济学的思考方式, 从而使人们在复杂的经济生活中, 更有利于作出明智的决策。对于经济学知识的学习, 实践证明:只要通过合适的方式从儿童时期就可以进行。美国是最早把经济学纳入学前、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国家, 它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 就已有了儿童经济学教育的萌芽。而后, 在经过经济学教育联合会与全美社会科研究委员会的共同推进下, 在小学的社会科课程中, 经济学内容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了孩子们。本文从美国社会科、经济学教育相关杂志及译著等中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 从而厘清美国儿童经济学教育的研究现状。

一、关于经济学教育的界定

经济学教育 (Economic Education) :根据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 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对经济学教育的界定如下:

Nourse (1966) 认为经济学教育就是经济能力教育, 要教导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经济问题。Trujillo (1977) 认为经济教育就是教导学生现代经济运行机制, 例如:金融机构的运作。 (1) Schu (1982) 认为经济学教育可以帮助年轻人学习作经济抉择、理解基本经济观念, 并且在他们决策时可以运用重要的经济概念。学生学习经济学可以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而且使其成为一个作明智决定和作出正确公共决策的公民。 (2)

综上可以分析出相关研究人员对经济学教育的界定主要指向了两方面。

第一, 是针对经济学这一学科内容的教育。经济学首先可以被认定为是一门分析决策的科学, 它通过学生学习一些经济学基本常识、概念等, 了解日常周围的经济现象, 以及经济体制的基本运行, 等等, 帮助学习者以一种经济学的独特视角来分析决策。

第二, 作为公民教育一部分。即让学生学习了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后, 可以具有一定的经济素养, 形成一种经济思维, 进而能够更好地作出明智的决策, 以便日后成为一名具有明智决策力的公民。即经济学教育可以使学生在运用经济视角分析决策的基础上, 作出更好的决策, 成为一名推动社会发展的好公民。

因此, 可以说经济学教育就是以经济学知识为载体而进行的公民教育。

二、美国儿童经济学教育的研究现状

美国对儿童经济学教育研究从收集的文献上来说现状如下。

(一) 经济学教育目标关注培养国家所需要的有明智决策力的公民

各国开设经济教育, 其目标主要是使公民能够在复杂的经济生活中, 通过经济学相关知识的学习, 更好地理解经济活动, 并能够作出更好的决策。无论是公众, 还是“纯”经济参与者的角度, 都是培养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公民。经济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国家所需的公民, 那么学者更是从微观层面更具体地论述了经济教育的目的不是企业家、经济学家, 而是具有经济素养的、能够以经济视角看问题的有明智决策能力的公民。如美国的Schug (1982) 指出, 经济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帮助了解基本经济概念, 另一方面是通过经济知识的学习, 发展批判的知识和技能, 以成为一个决定明智和促成正确公共决策的公民。

(二) 经济学内容融入综合课程

由于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经济活动、经济现象都是日常生活中的, 再加上经济学内容本身具有严密的学科逻辑系统, 因此把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经济学内容融入到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中就成了各国经济教育的首选方式。在美国小学阶段, 社会科承担着经济教育的重担, 在1994年的《全美社会科课程标准》中给出了明确的定义, 即“社会科确定为是一门提升公民能力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整合课程。在学校课程中, 社会科提供了综合人类学、考古学、经济学、地理、历史、法律、哲学、政治、心理学、宗教和社会学的训练和研究, 也涵盖人文科学、数学、自然科学的内容。其主要目标在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使他们处于多元化的民主社会和互相依存世界中, 成为一个为大众谋福利的公民”。作为一门融合了自然学科、人文学科的综合学科, 其发展已有50多年, 其经济学内容已经与其它内容很好地融合了, 并且其自身也有着很严密的知识体系。

(三) 课程内容关注经济学基本概念

在小学阶段学习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并不是要学生直接就清楚经济是如何运行, 国家是如何宏观控制经济运行等这些高深的经济学知识。经济教育学者、社会科工作者等经过多年研究、筛选出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最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寓于经济原理中的最基本的经济学概念。作为开展儿童经济学最早也是最成熟的美国, 到目前, 对于小学生应该学的的经济内容即基本概念现至少有两个版本。一个是1977年对社会科中经济教育内容融合的研究。考尔德伍德和桑德斯在1977年出版的A Framework for Teaching Economics:Basic Concepts提出25个经济概念。这些经济概念包括四类:经济基本问题、经济系统、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另一本是由全美国在1995年, 美国经济教育委员会 (National Council on Economic Education, 简称NCEE, 是由JCEE发展而来) 出版的《讲授基本经济学概念大纲:范围和顺序指导, K-12》 (A Frame work for Teaching Basic Economic Concepts with Scope and Sequence Guiderlines, K-12) , 将从幼儿园到12年级所学的所有的基本经济学概念一一列举, 以此作为教师进行经济学教学的参考。NCEE还出版了大量的教学参考图书, 并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从幼儿园到高中各阶段的课程资源, 供全国中小学教师、家长和学生参考。各州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经济教育的内容。

(四) 教学方法关注以故事和活动的依托

随着儿童经济教育的发展, 儿童经济学教育工作者也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以儿童文学作品教授经济学、教室里的迷你经济活动、橡皮泥经济学等多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其中文学作品以其生动性吸引学生, 而且高质量的故事中包含的经济学内容更接近学生生活的现实世界。而活动教学, 如迷你经济活动更是帮助教师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在教学, 而且这种方式更容易进入现实的环境中, 使学生可以直接进行模拟经济活动。这种以故事、活动为依托的教学活动, 可以让学生更有兴趣参加经济知识的学习。

三、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国外尤其是美国, 儿童经济学教育已有50多年的历史。无论目标、内容、方法等都已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理论。而我国目前少儿经济教育的理论的研究还很匮乏, 不仅小学中经济内容很少, 缺乏系统性, 而且教学研究匮乏, 但是已有很多研究人员意识到我国小学经济学教育的缺失。虽然我国儿童经济学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 各方面的水平达到美国程度不是短时之功, 但只要努力, 我国小学经济学教育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欧用生.国民小学社会科教学研究.师大书苑出版.

[2][美]帕米拉·J·法丽丝著.张谊, 王克译.美国中小学社会课教学实践.华夏出版社.

[3][韩]金是来, 姜百香, 金焕勋, 金焕日著.赵铁军译.儿童经济学原理.当代世界出版社.

[4]董新兴.小书包里的经济学.漓江出版社.

[5][美]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基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6]王常萍.美国少儿经济学教育概略.外国教育研究, 2002.3.

[7]舒健, 沈晓敏.美国初等教育阶段的经济学教育——基于全美课标和主流教材的分析.比较教育研究, 2009, (2) .

美国居民消费现状 篇7

一、美国居民处处节约,精打细算

迈阿密、芝加哥和德美因等各个城市里一到中午,快餐馆里人头济济,要排十个人的队,因为没有税,没有小费,而正宗的餐馆里客人稀少,因为除了餐费,还要加税,付小费。我们在芝加哥Willi's大厦附近发现一家匹萨店内人较少,不用排队,心想匹萨不会太贵,就要了2小块匹萨,加一小碟蔬菜色拉,账单显示是15美元。所以很多在大厦内上班的白领中午均自己带三明治或汉堡,躲在大楼附近广场的角落里吃。在市中心以外,美国人一般在Subway 这样的小店内吃午饭。我们进去要了一个全麦的长面包,服务员把它中间剖开,然后根据我们要求放入三明治色拉,土豆色拉,火鸡肉片,青椒,洋葱,西红柿,杂蔬菜,黄瓜片,腌黄瓜,再把面包一切两,每人大约有4号打印纸横的那么长的一个面包卷,不要饮料,总价是4.9美元。过几天我们又在一家汉堡店门口看到广告是2个汉堡王5美元。就进去排队,大约有20多人,轮到我们,服务员问2个汉堡王还要可乐吗?那天中午32度很热,我就说要2大杯。他记下我的名字,然后给了两个空的大纸杯。我看别人自己把可乐放满后等气泡走了再加,一直加到饮料满为止,就一样操作,然后服务员叫我去拿汉堡王。一共10美元,无税。2杯可乐要5美元,而在超市里最大号的一瓶可乐,仅卖2.16美元。企业因为没有税,没小费,就靠这个赚钱。美国普通居民目前每月税前收入就1000-2000美元,所以一般人均很节约。如在德梅因,公交车车费是1.75美元,一天来回就3.5美元。一周17.5美元,一月70美元。在外吃工作午餐5美元/天,一月100美元。租一室一厅或二室一厅,要500-600美元/月,加上通讯费,一月就700-800美元了。你还要在家吃早饭和晚饭,以及其它各种开支。所以很多人精打细算。因为大部分商店营业员,公交车驾驶员等,他们均无法得到服务的小费。

美国很多居民买东西,手里都拿着打折广告,对照广告买便宜货。此外商场和超市到处发息券(coupon),鼓励人们买东西拿回扣。买一送一(buy one take one)非常流行,甚至买一送三(buy one take three),如维它命店内的CQ10,一种保护心脏的辅助保健品。美国人还喜欢开车去大卖场(Costco)购物,卖场门口有警卫检查顾客的会员卡,只有美国居民才有这种卡。一个美国朋友带我们进去,里面人头济济,但不拥挤。相比超市里人烟稀少,这可说是奇迹。但卖场一律收现金,怕美国人信用透支。一般家庭买200美元吃一周。商场和超市为了吸引顾客,就大量贴商品打折招牌,如40% Off, 就是打4折,卖现价的6成,save 1.75$,就是节约1.75美元,真正的价格是原价4美元,现价2.25美元,不能搞错。7月4日是美国独立日国庆节,德美因的迪亚大超市,相当于Outlet,卖首饰60%Off,再10%Off,再25%Off,1000美元的4克拉的水晶项链,就卖270美元,但柜台上没有人问津。

二、美国物价比过去涨幅不小,普通超市人不多

美国的超市分档次,如芝加哥华丽一英里附近高档的意大利EATALY,德美因中档的Dahl's,中低档的Wal-mart,Walgreen,低档的Aldi,以及最受欢迎的大卖场Costco等。我们在各种超市均有购物,发现超市里人不多,大家对价格很敏感。

美国的水果相对还便宜,过去香蕉0.37美元/公斤,现在涨到最低的超市也要0.59/磅,一磅等于453克,相当1.32美元/公斤,约8元人民币/公斤。车厘子2.45美元/磅,大卖场里7.99美元4磅,约1.8公斤,2.22美元/斤,即13.85元/斤。同样在大卖场,草莓6.99美元4磅,蓝莓6.99美元4磅。橙汁3.75美元1.75升。

基本食品大卖场里两个全麦长面包3.99美元,1.81公斤。牛奶一般3.09美元—3.99美元1加仑,即3.75升。超市里最便宜的白面包1.19美元900克。奶酪(cheese)1.15美元22片。冰淇淋1.64美元1.65升。3.99美元1加仑。猪蹄1.69美元/磅,猪肉1.88美元/磅,牛肉2.45美元/磅。美国政府为稳定人心,民以食为天,所以从世界各国进口食品,价格低廉,这值得中国学习。任何企业均不能在食品上获取暴利。

但美国的蔬菜远比中国贵。西芹1.29美元/根,约8元,上海只要2元。卷心菜0.79美元/磅,一棵2.87美元,约17.9元,上海2元。洋葱0.69美元/磅,一根0.99美元,约6.23元,上海1元。大卖场里红壳鸡蛋6.79美元24个,约62.74元。超市里白壳鸡蛋1.59美元10个,约9.92元。土豆3.69美元5磅,上海1.5元/斤。胡萝卜0.99美元/磅。3根黄瓜3.59美元,一根要1.2美元,即7.48元,上海0.6元/根。

三、美国房价大幅上升,但失业者到处可见

美国为了提升经济,可能推迟加息时间,同时让美元保持弱势。所以近期美元兑主要货币全面下跌,兑欧元急跌至1.37,迫使欧洲央行实行量化宽松措施。美元指数最近跌到79.79。美国劳工部7月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8.8万人,远超预期,6月份失业率6.1%,创2008年9月来的新低。但在芝加哥的马路上、地铁里、商场门口,到处都能见到黑人乞丐,坐在地上,身前一块字牌“我饿,请给些零钱”。在市中心Downtown,见到一个斯文的白种中年人,举牌写着“我受过高等教育,现在失业,请您帮忙”。我朋友的舅舅,欧洲拿的医学博士学位,在美国待了10年,现在50岁也失业了,心情不好。美国6月28日这周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小幅增加0.2万人至31.5万人。

美国的房价经过金融危机后,独栋别墅从均价10万美元,很快攀升到2014年5月的均价31.92万美元,(见表一)由于上升过快,(见图三)所以有钱的拥有多套房屋的家庭均大量抛盘,各处均可以见到卖出(For Sale)的标记。另外由于租金上升到高位,出租房(For Lease)也大量增加,每条街上均能见到。一般走10分钟路,两边至少能见到10处房屋出租或出售。(见图四)说明美国经济仍不景气。我们住的Apartment 租金1000美元/月,3室2厅2卫,160平方米。朋友自住外,还招租一人。我们居住的大楼不远,就是习主席访问爱阿华州州长的官邸。

上一篇:梅花和花文化下一篇:山东选调历年面试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