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政治试题(通用8篇)
①箭扣长城作为长城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②“箭扣之美”具有独特性,修缮和开发方案应量身打造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箭扣之美”来自时间,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
④文化需要发展,只有旅游开发才能让长城文化“活”起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5.一碗妈妈做的炸酱面,是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一碗豆花,融溢着对外婆的深深思念;一碗羊肉泡馍,沉淀着浓浓的乡愁……食物温暖了胃,也温暖了心;味蕾会恋上食物,心会记起那个人。这说明
A.食物所承载的文化是不断发展的
B.情感与思念是饮食文化发展的源泉
C.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相互交流,不断融合
D.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物承载着家的温暖和故乡情怀
26.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
B.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
C.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
D.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7.清扫街巷、修剪花木等社区劳动,果蔬种植、木工制作、机床操作等学农学工实践,“医生”“博物馆讲解员”等职业体验……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同学们在不一样的学习中收获成长。开展劳动教育,旨在引导学生
①了解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②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劳动力市场充分竞争
③树立职业平等观,推动社会分工的细化
④树立正确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8.一百多年前,艺术家把自己对未来生活的畅想画在了纸上,展示了人们对邮寄方式的幻想。随着科技进步,当时异想天开的想法,如今成为了生活中的现实。这说明
A.科学幻想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础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把幻想变为现实
C.意识具有能动性,人们可以在想象中创造出现实世界
D.通过实践,观念的东西可以变成现实的东西
29.二环路边,繁花点点,玉泉山下,绿意盎然……八百余公里城市绿道,串起北京的河道、青山和历史文化遗迹,成为人们散步休闲、健身赏景的好去处,在立交桥、环路、地铁奏响的城市旋律中,谱写了一段舒缓的和弦。城市绿道
①是城市建设中的新事物,实现了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相互转化
②使城市生活与山水田园形成有机联系,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功能
②满足了市民休闲需要,说明事物的价值在于对客体需要的满足
④改善了首都人居环境,体现了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0.“新举措·新变化·新气象”,某校学生在全国人大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搜集到以下资料。
对这些新举措理解正确的是
①引入第三方评估,使人大立法工作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②建立预算审查联系代表机制,可以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
③人大行使质询权开展专题询问,有利于加大人大监督工作力度
④人大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监督的能力和水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1.“司法局喊你来当人民陪审员了!”底,不少北京市民收到了一条短信,告知已被随机抽选为人民陪审员的候选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颁布实施后,第一次尝试从常住人口中随机抽选候选人,以确保群众参与的广泛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从市民中抽选人民陪审员,满足了公众行使国家权力的诉求
②公民依法参加审判活动,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
③让普通市民参加审判活动,目的在于提高法院的审判工作效率
④这一举措可以促进公众直接接触、了解法律,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2.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公示,下列观点合理的是
①对重大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体现
②让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是政府简政放权的新举措
③依法公示维护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④这一做法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扩大了基层民主的范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3.2022年北京将举办冬奥会,这给冰雪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冰雪产业主要包括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冰雪赛事、冰雪运动培训、冰雪营销五大板块。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对冰雪装备企业减税降费,会提高冰雪装备产品的价值
B.冰雪营销产业的发展会增加冰雪旅游消费的需求弹性
C.冰雪赛事发展会增加冰雪运动培训产业的就业机会
D.冰雪产业链的延伸使五大冰雪产业的替代性增加
34.中国是世界上最大规模使用工业机器人的国家。图12为关于“企业使用机器人的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1)表明劳动力成本的降低会促进机器人的使用
②(2)表明工人流动性越低的企业越倾向于使用机器人
③(3)表明产品市场的需求会影响生产要素的投入
④(4)和(5)表明机器人暂时无法全面替代劳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5.货币是国家的“名片”,如今在一些国家的货币上,出现了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地标建筑和大型工程的图案。
这一现象适用于说明
A.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
B.中国企业走出去,助力当地发展
C.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D.中国放宽市场准入,扩大对外开放
38.(31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材料一 制定规划,谋定而动。7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将民主和集中相结合,合理规划,统筹安排,从建国初期的“一五计划”到正在贯彻实施的“十三五规划”,从“三步走”战略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70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民主恳谈会”“参与式预算”等形式不断涌现,常态化、多层次、各方面有序参与的格局正进一步形成。
集中力量,办成大事。7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办成了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从“两弹一星”、神舟飞船等重大项目,到三峡工程、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从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国际活动,到打好脱贫攻坚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发挥政治优势凝聚中国力量的。(12分)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发展逐渐赶上了工业化进程(如图15和图16所示),这是中国经济发生的一项历史性变化。
(2)从图17和图18中任选一幅,借助所选的图,运用经济知识,说明上述历史性变化是如何发生的。(8分)
材料三 “歌以咏志”,歌声承载着历史,歌声礼赞着时代,歌声放飞着梦想……
70年长歌未央。《我为祖国献石油》唱出了石油工人投身祖国建设的豪迈,《在希望的田野上》反映了改革初期农民心底的喜悦,《幸福在哪里》激发了人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春天的故事》唱响了神州大地荡起的滚滚春潮,《不忘初心》情深意长、催人奋进……在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更是响彻了大江南北。
(3)结合材料三,综合运用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歌以咏志”的理解。(11分)
39.(11分)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知识产权大国。
我国对发明专利进行保护并设置了保护期限。有同学提出疑问:技术不像苹果,一个苹果我吃完了你就不能享用了,技术却不一样,一个人使用一项技术的同时并不会妨碍他人使用,技术共享看起来对大家都有利。那么,为什么要对专利进行保护?而且既然保护,为什么不是永久保护而要设置保护期限?
参考材料包的内容,针对这位同学的疑问,从经济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41(3)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
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托。实现人类文明与地球生态共生共赢,我们应该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
——追求绿色发展繁荣
——追求热爱自然情怀
——追求科学治理精神
——追求携手合作应对
(3)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在上述五个“追求”中任选一个,从哲学角度谈谈如何建设“美丽家园”。(10分)
参考答案
24.A 25.D 26.A 27.B 28.D29.C 30.C 31.D 32.A 33.C 34.D 35.B
38.(31分)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力量办大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凝聚人民力量。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凝聚共识。
(2)选择图17:图17表明,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下降,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消费不断升级。消费影响生产,食品主要来自农业,因此,工业化进程伴随着农业占比的下降和服务业占比的上升,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转移,成为城镇发展的经济要素,城镇化发展赶上了工业化进程。
选择图18:图18表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数量相对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集中的城镇,因此,工业化进程伴随着农业占比的下降和服务业占比的上升,城镇化发展赶上了工业化进程。
(3)可以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文化的作用等角度回答。
39.(11分)专利保护制度可以保护知识产权,使得专利所有者可以通过专利授权获得收益,激励创新,增加侵权成本,抑制假冒商品生产,维护市场秩序,创造良好营商环境。设置保护期限,可以避免技术的过度垄断,鼓励适度竞争,在专利的社会效益和发明者的创新激励之间达到平衡。
【考题回放】
(2015·全国新课标卷 Ⅰ)2014年11月,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 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旨在
1破除垄断,促进市场竞争2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3降低商品价格,增加商品销售量4以市场价格为信号,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A.12 B.14
C.23 D.34
答案:B
【命题分析】
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是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中常见的题型之一,有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两种类型。组合型选择题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背景材料;根据题干要求列出几个(一般为四个)题肢,并以数字序号标示;四个备选项。近几年的组合型选择题常常以四选二的形式出现,比之前的四选三形式难度更大。
本题以2014年的国家政策方针———推进价格改革为背景,把社会热点与教材知识相结合,题干简明扼要,考查目的明确,能够非常准确地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本题既考查了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也兼顾了价值规律、企业生产的有关知识。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必须完善市场规则,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解题指导】
解答组合型选择题一般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在认真审读背景材料、题干,明确题干要求指向的基础上,从最容易发现错误(或正确)的题肢入手,先确定其中明显错误的观点或明显正确的观点, 然后将含有明显错误观点的题肢或不含有明显正确观点的题肢,从备选题肢中排除以缩小范围。排除法主要有三种。(1)排误法:直接从题目中提供的组合肢中进行排除,只要确定一个错误题肢,就可以把凡是有该题肢的备选答案排除。这些错误题肢,可能是对教材知识点的错误表述,也可能是偷梁换柱、张冠李戴,还可能是以点带面、以现象代替本质等。(2)肯定法:在组成备选答案的组合肢中,首先确定一个或两个特别有把握的正确题肢,凡是没有包含这些题肢的就可以排除。(3)排异法:找出题肢中那些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无关的题肢,然后排除包含这些题肢的选项。
第二步,对其余题肢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正确选项。在初步缩小范围后,对无法明确排除的题肢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看这些题肢中哪些更符合题意,进而选出含有这些正确(或最佳)观点的题肢。
解答本题,首先可以用排除法。本题题干材料中“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是为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这一做法和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没有关系,也不能确定是否能降低商品价格,增加商品销售量,故23与题干主旨不符合,应该排除。其次进一步验证14选项, 推进价格改革,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有利于打破垄断、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也有利于通过价格这一信号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这正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体现,均符合题意, 应选。
【误选警示】
学生如果对题中国家推进价格改革的主旨理解不到位,容易误选23选项。这两个选项涉及价格与供求、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的知识。生产者如果面对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的市场,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以获取更多利润;如果面对供过于求、价格下跌的市场,可以通过降低商品价格,增加商品销售量。但国家推进价格改革,即让市场在定价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一举措对价格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因此23均不是最佳选项。
二、表明类选择题
【考题回放】
(2015·全国新课标卷Ⅰ)我国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截至2014年底,我国同67个国家、5个地区和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伙伴关系,基本覆盖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和重要地区。“结伴但不结盟”的外交实践表明我国
1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与价值观念2通过伙伴关系应对全球性挑战和第三方威胁3处理国际问题时主要根据伙伴国的利益制定政策4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A.12 B.14
C.23 D.34
答案:B
【命题分析】
本题属于表明类选择题型。表明类选择题大多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事件或现象为背景, 一般是以近期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热点问题,有的也以古诗文、俗语和谚语,或有关数据、表格等为背景。表明类选择题的设问通常用“这表明”“这说明”“这意味着”“这就是说”“由此可见”等词语联结题干和题肢,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本题以我国外交工作的成就为背景,题干具有较强的概括性,把时政热点与所学知识有机结合,其主旨是考查学生对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解,兼顾考查学生对国际社会、国际关系的认识。
【解题指导】
解答表明类选择题的步骤主要有:
第一步,审材料。这是做好表明类选择题的基础。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对材料进行归纳、概括,明确材料所要表达的主旨大意或主要观点。
第二步,审设问。要把握命题者的提问角度, 分析其命题意图。此类题型的题干大多体现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分析设问时要注意设问与题干材料的对应,并由此延伸至与教材知识的对应。
第三步,审题肢。要仔细、认真分析题肢, 把握每个题肢的基本含义。首先,判断每个题肢是否正确。如果题肢本身说法错误,可直接排除。其次,分析题肢与题干之间的联系,运用所学知识,把题肢与题干一一对照,认真分析题肢与题干之间的联系。解题时要对题干材料始终保持高度的敏感,以便及时调整思路,尽快在题干、设问和题肢的准确对应中提取有效信息, 作出正确判断。
解答本题,第一步,审材料。材料首先体现我国坚持不结盟原则,其次体现我国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多种伙伴关系。第二步,审设问,根据设问“结伴但不结盟的外交实践表明我国”,可知本题的命题意图是考查学生对我国外交政策的理解。第三步,审题肢。首先判断每个题肢是否正确。分析得知3说法错误,因为处理国际问题主要根据本国的国家利益,而不是根据伙伴国的利益。其次分析题肢与题干之间的联系。题干中我国奉行不结盟政策,积极发展与其他国家的伙伴关系,体现了我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其他国家的发展道路和选择,并未体现运用这种伙伴关系应对全球性挑战和第三方威胁,故14符合题干主旨,而2与题干没有直接联系,应排除。
【误选警示】
如果审题不仔细,对题干主旨把握不准确, 本题容易误选2。从与题干的关系角度看,题干仅仅表明我国坚持结伴不结盟,积极发展伙伴关系,而没有体现通过伙伴关系应对全球性挑战和第三方威胁;从国际事务的实际操作来看,要应对全球性挑战和第三方威胁,需要加强国际协作,充分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而不能依靠伙伴关系。
如果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不牢固,本题可能会误选3。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制定对外政策的根据。这里的国家利益,是指本国的国家利益,不是指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更不是指伙伴国或其他国家的国家利益。
三、坐标图类选择题
【考题回放】
(2015·安徽卷)出境游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其需求量(Q)受出境游价格(P)、居民收入(M)等因素影响。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P与Q、M与Q关系的图形有
A.13 B.14
C.23 D.24
答案:B
【命题分析】
本题属于坐标图类选择题。坐标图类选择题以坐标图的形式命题,是把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函数知识应用到政治考题中。命题主要立足于《经济生活》教材知识,结合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或经济现象,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之间关系的理解能力、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常见的坐标图主要有供求曲线、价格变动曲线、消费曲线、投资曲线等。
【解题指导】
解答坐标图类试题,可以按照以下三步进行。
第一步,审读材料和坐标图。明确纵轴和横轴所代表的变量是什么,弄清自变量(即引起其他数据变化的量)和因变量(即被引起变化的量)分别是什么,搞清楚曲线所代表的实际内容。这是解答坐标图题的前提。
第二步,把握内在联系。根据教材知识和题干、图像的说明性文字把握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首先,依据坐标看趋势,即结合纵、横坐标,把握曲线变化趋势,这是解题的关键。其次,比较不同曲线差异,即比较类别看关系,这是解答坐标图试题的直接要素。
第三步,联系教材知识。通过以上步骤得到的信息依据设问要求与教材知识相联系,作出正确选择。
解答本题,第一步,审读题干和坐标图。根据题干的文字表述,分析坐标图可知,12两图的纵轴代表的变量是出游价格,横轴代表出境游的消费需求量;34两图的纵轴代表的变量是居民收入,横轴代表出境游的消费需求量。第二步,分析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出游价格与出境游的需求量的关系是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需求量降低,故二者成反比关系;居民收入和出境游的需求量的关系为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收入增加、需求量也会增加,居民收入减少、需求量也会降低,故二者成正比关系。第三步,根据第二步的分析可知,14正确描述了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故选B。
【误选警示】
如果对价格变动影响需求量、居民收入影响消费需求的有关知识掌握不准确,或者对坐标图的变量及曲线代表的关系理解错误,容易误选23。要通过题干中“其需求量(Q)受出境游价格(P)、居民收入(M)等因素影响”这一信息,明确出境游价格、居民收入是自变量,而出境游的需求量是因变量,从而判断23中各变量的关系与题意不符,14正确。
四、措施类非选择题
【考题回放】
(2015·福建卷)“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心逐梦的中国,正在以博大宽广的胸怀、心系天下的情怀,奏响“一带一路”交响曲,谱写自贸区战略新华章。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自2013年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健全法制,国务院统筹协调, 各有关部门协同实施,社会各界群策群力,福建自贸区筹建工作依法有序推进。目前,福建省围绕立足两岸、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要求,确立了自贸区重点实验项目186项,涉及体制创新、对台开放、投资管理、法制保障、市场监管等方面,自贸区建设全面铺开。
联系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简要分析福建自贸区建设应如何依法推进。
答案:1党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加强依法执政,加强对自贸区建设的领导;2人大要依法行使权力,完善自贸区相关法律,加强监督;3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科学依法民主决策,自觉接受监督;4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依法有序参与自贸区的建设。(答对三点即可,若学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 可酌情给分)
【命题分析】
本题属于措施类非选择题。措施类设问要求学生对有关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此类设问灵活多样,既可以直接提出有关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对策,也可以让学生给有关主体(党、国家、企业或消费者等)针对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议。
本题以国家发展自贸区的政策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重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问没有限定主体,但明确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因此,从知识角度看,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党、政府、人大及公民的相关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迁移、总结归纳的能力。
【解题指导】
解答措施类非选择题,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步:明确主体和答题范围。答题范围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个模块,要注意分清。同时有的设问规定了具体知识,作答时需要全面阐述该理论知识。设问限定主体的,要寻找符合主体身份的相关知识;设问没有限定主体的,要根据题目设置的情景,从不同主体多角度进行发散思维。
第二步:做到“三联系”,确定答案范围。一是联系教材,寻找教材中能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或方法;二是联系材料,注意寻找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或困难,就要对症下药提出措施;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成功或经验,就要对材料中的措施或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使之与教材理论相符合;三是联系时政知识,从时政知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步:组织答案。措施类非选择题的答题思路基本包括两方面:“各尽其责”和“对症下药”。 前者是指要根据主体进行分析,即分别从各个主体的角度去想措施。后者是指根据材料呈现的现象和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如前所述,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或困难,就要提出解决措施;如果呈现的是成功或经验,就需要运用教材理论知识对这种成功做法进行概括,形成答案。
听力理解
2012年高考英语北京卷听力依然沿用标准英音,在篇幅上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但难度有所提升。该部分重在考查考生获取事实性具体信息和理解说话者意图、观点或态度的能力。录音内容覆盖了时间、地点、人物、价钱、数量、目的、原因、结果等,紧扣考纲要求,对事实性具体信息的考查较全面,同时还加强了考生对信息处理能力的要求,如数字辨听、时间排序、比较筛选、同义转换等。
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也是此次听力部分的考查重点。解答这类题目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话本身。考生需关注对话当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语,同时注意听取表示观点和态度的形容词和副词。二是说话语气。考生需结合说话人的语气判断其好恶。
在此基础上,2012年北京卷听力部分对题型和内容进行了微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试题难度。其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数字类题目较多,强调考生笔记能力
2012年北京卷《考试说明》调整了对语言技能的考查要求,对“听”的要求新增了“记录或加工所获取的信息”的能力。今年的听力部分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点,不仅在听写填空题中出现了电话号码和人名的听写,而且各部分听力录音中包含的信息量普遍都不小。考生在解一些数字题时,光具备数字辨音能力远远不够,还必须结合录音中的其他信息。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速记能力。一起来看下短对话部分的第3题:
When does the first flight arrive in Detroit?
A. 5:18 am. B. 6:10 am. C. 8:50 am.
【录音原文】
—Midwest air. May I help you?
—Yes. What is your daily flight schedule from Chicago to Detroit?
—Let me see. Our first flight is at 5:18 am, arriving at 6:10 am, and there is one at 8 am, arriving at 8:50 am.
—OK, thanks.
【解析】本题录音原文中出现的三个难度较大的时间都在选项中体现了出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first flight和arrive,听取与之相关的信息。
2. 词汇难度增加
本次听力的词汇难度有所增加,这主要体现在第九段听力材料中。第九段材料是一段独白,说话者在开学第一天向学生们简要介绍了在校安全指导说明。其中出现了California Governor School、fire blankets、Safety Sheet、emergency equipment、laboratory regulations等较为复杂的词汇。这要求同学们在备考听力时,要事先总结和储备常考话题的词汇,这样才能在考试时不乱阵脚,应对自如。
3. 出题形式和对话量有所改变
今年北京卷听力部分首次在第一节短对话题目中出现了独白,而考生以往所做的听力练习中第一节的题目都是对话,因此在考试时很可能由于心理准备不充分而失分。为应对题型的改变,考生应重视题目预判这一关键解题步骤。下面看一下这道独白题:
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at the weekend?
A. Cloudy. B. Snowy. C. Sunny.
【录音原文】
Welcome to your 24/7 weather forecast, brought to you by your international service provider. The week will begin with snow which will end by Tuesday. Then it's cloudy every day until the end of the week when we will have some sunshine.
【解析】短对话只读一遍,无法复查,因而考生做有效标注和题目预判有助于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此题中,考生可在听录音前划出题目中的关键词at the weekend,在听录音时注意捕捉和at the weekend相关的词,如the end of the week。同时,考生可将听到的天气和对应时间标注在选项中对应的地方,待确定正确选项后即可作答。
此外,第二节的长对话题目中,对话总词数和说话次数都有较大的变化。前两个对话(即第6和第7段对话)的总词数均不到80,低于往年平均值,但后两个对话总词数飙升;在说话次数上,往年的长对话说话次数为6~9次,但今年的第8段对话中说话次数高达17次,总词数达211词,属历年来北京卷长对话题目中说话次数和词数最多的一题。这种变化造成冗长信息过多,要求考生在听录音时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捕捉其中的有用信息。因此,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应当加大练习强度,延长练习时间。
·备考建议
对于高三学生,应该采用“精听”的方法练习听力。建议同学们用历年高考英语真题的听力录音材料做听写,以此来提高听录音和记笔记的能力,同时通过这个过程检验自己的单词拼写和对基础语法的掌握程度。此外,还可选取与本地高考听力语音相同或相似的听力材料进行练习,如北京考生应选用英音的听力材料。
其他年级的学生首先应注重“泛听”。同学们平时可在晚上听着mp3中的英文材料入睡,白天则可多听英文录音或广播,让自己很自然地“沉浸”在英语中。只有熟悉了英语的节奏,才能在考试中更好地把握对话的主旨和重点。除了泛听,还应进行精听。精听的最佳材料非课文录音莫属,这样既能让你熟悉正在学习的内容,又可以“磨”耳朵。
(张静)
单项填空
今年的单项填空题有两大命题特点:考点务实,重视基础。这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 单选题题干中的文字明显较往年减少很多,且放弃了华而不实的设题方式,回归语言基础,在设题时强调语法和语言的实用性。比如,此次单选题加入了对基本句式的考查,出现了更多生活中可以用到的对话及句子。可以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从务实的角度上来看,此次单选题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和革新,且难度有所下降。但这一转变也许反而会让考生措手不及,毕竟平时在学校练习的高频考点与今年的设题有一定的出入。
2. 从语法知识点上来看,今年单选题共考查时态3道(22、25、30),语态1道(29),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和定语从句各1道(分别为21、24、26),非谓语动词2道(27、32),虚拟语气2道(33、35),介词1道(34),代词1道(28),连词1道(23)、祈使句1道(31)。今年从句、非谓语动词和虚拟语气的考查比例相较往年都有所下降,常规考点保留时态和介词,同时加入了代词和祈使句的考查。这再一次表明了今年单选题考点务实、重视基础的特点。
下面笔者结合几道典型例题进行分析。
23. One learns a language by making mistakes and ______ them.
A. correctsB. correct
C. to correctD. correcting
【解析】本题是道陷阱题,乍一看选项,还以为本题是在考查非谓语动词,但实际上是考查考生对并列连词and用法的掌握。在and附近出现的动词有learns和making,其形式分别对应A、D两个选项。若选择A项,则correct应为主语发出的连续动作,但是them不能指代a language,应指代mistakes,故此处应填入的动词形式应与mistakes前的动词making保持一致,故选D。题干的意思是:“人通过犯错和改正来学习一门语言。”
26. When deeply absorbed in work, ______ he often was, he would forget all about eating or sleeping.
A. that B. which C. where D. when
【解析】本题考查定语从句。遇到从句题要按步骤解,一看从句成分是否完整,二要还原连接词指代。本题主句部分完整,不缺少成分,且选项包含that、which,因此本题考查的是定语从句。通过分析从句成分发现,从句中缺少was的表语,且空格前有逗号,由此可知本题考查的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故应选which来指代前面一整句话。题干的意思是:“当他集中精力工作时——他常常如此——他总是废寝忘食。”Which的这种用法是常见的考点之一,大家一定要注意。
27. ______ with care, one tin will last for six weeks.
A. UseB. Using
C. UsedD. To use
【解析】这道题是非谓语动词的典型考题。若空格在句首,句中有逗号,则应判断空格部分与逗号之后的主语之间的主被动关系。本题中,one tin和use应为被动关系,故选C。题干的意思是:“小心使用的话,一罐可以用上六周。”
34. Do you think this shirt is too tight ______ the shoulders?
A. at B. on C. to D. across
【解析】本题容易让人陷入思维定势,看到too就想选择to,但实际上结合句意一想就会发现,“too ... to”意为“太……而不能……”,用在这里说不通。On表示在某平面的表面接触,而肩膀是立体的,衬衫在肩膀上跨过,应用across,表示“横穿、跨过”之意。题干的意思是:“你觉得这件衬衫肩膀这儿是不是太紧了?”北京卷单选题中的介词、情态动词等考点大多数时候会考查其基础内容,因此,同学们在平时要注意语法基础。
·备考建议
总而言之,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打好基础,不可凭印象盲目做题,遇到难题时应冷静分析。面对考查句式的题目要从句意和句子成分角度入手解题;而遇到考查词(动词、代词、介词等)的题目则要从句意和词语基本用法与功能上入手解题,例如:遇到考查代词的题就要在题干中找到明确的指代对象,遇到考查动词时态的题要清楚动作发生的时间、顺序,以及动作与主语之间的主被动关系等。
(张静)
完形填空
今年北京卷完形填空在命题形式和命题内容上与往年相比变化并不大,所选文章是一个励志故事:一个女孩讲述了自己从幼年梦想成为一个著名舞蹈团的成员到后来梦想成真、甚至依靠自己的努力成为那个舞蹈团的队长的故事。文中和选项中出现了一些完形填空高频词汇,如inspire、expected、astonished等。但整体而言,此次完形填空在近几年来难度最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 词汇难度增加
本次完形填空文章及选项中出现了一些新词,如vary (变化)、thrilled (非常激动的)、vital (至关重要的)、consistently (常常)、boundary (界限)、barrier (障碍)等。完形填空本来就是考查细节的题,若考生不熟悉这些单词,势必会影响到对文章的理解,最终影响答题。
2. 长难句增多
相较往年,本次完形填空最大的变化在于文章长度变小,长难句增多,每个句子的信息量增大。通观整篇文章,只有第二段中有三个句子较短,其他句子都比较长,且一个句子中设两空的情况很多(共4次),甚至出现了一个句子中设三空的情况,如第37、38、39题都设在文章首段第三句话中。长难句的增加给考生理解文章增加了难度,而设空集中的现象又要求考生在已知信息极为有限的情况下解题,再加上词汇难度增大,导致此次完形填空难度很高。不过也有少部分题目无需联系上下文,只需判断出词义即可解答。
下面来看一些典型例题。
As I grew older and was 37 to more, my interests in the world of dance 38 varied but that little girl's dream of someday becoming a 39 in the company never left me.
37. A. connectedB. expanded
C. exposed D. extended
38. A. rarelyB. certainly
C. probably D. consistently
39. A. directorB. trainer
C. leader D. dancer
【解析】本句话是典型的长难句,共设有三空,且文中和选项中均含有生词(vary和consistently)。第37题为词义辨析题,属于无需联系上下文即可解答的题目。各选项的意思分别为:connect“连接,与……有关系”、expand“扩大,扩张”、expose“暴露”、extend“延伸”。Be exposed to more意为“被暴露在更多东西之下”,即“接触了更多东西”,符合句意,故为正确答案。若选择其他选项,则意为“我被连接/被扩张/被延伸到更多东西上”,明显都说不通。做完第37题后,可以大概梳理一下句意。题干的意思是:“当我长大一些,接触了更多的东西以后,我对舞蹈世界的兴趣________发生了改变,但是,那个孩提时想成为那个舞蹈团中的一名________的梦想从未离开我。”解答第38题的关键有两个:一是单词vary;二是but之后的句意。Vary意为“改变”,而but之后讲的是“那个梦想从未改变”,说明转折之前一定是存在改变的,故排除rarely (很少地)和probably (可能地)。而D选项consistently意为“常常,一直”,由于but之后说“舞蹈的梦想从未改变”,前面却说“我对舞蹈世界的兴趣一直在改变”,意思不妥;如果选B项certainly则更合适:由于我接触了更多东西,我的兴趣肯定发生了一些改变,但那个梦想却从未改变过。第39题需要联系上下文来做。全文第一句话中提到我的梦想是成为Capital Dancing Company的一员,而Capital Dancing Company是一个舞蹈团,而且最后一段也提到我从一个member成为dance captain,可知此处应选dancer。考生做此题时易被company (公司)一词所误导,殊不知company在这里是“歌舞团”的意思。
·备考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知,要想答好完形填空题,考生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词汇是王道;第二,做题要在文中找证据,不可主观臆断。因此,同学们在平时应多积累词汇,不仅要掌握完形填空常考的核心词汇,还需将做题时碰到的生词积累并背诵下来,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吴昊明)
阅读理解
2012年高考英语北京卷阅读理解部分整体难度不大。自2009年课改以来,2010年、2011年的阅读理解均有较大难度,今年的阅读理解是这三年中难度最小的,且部分题目的设置有一定的新意。从题型上看,今年的阅读理解仍旧延续以往的六大题型:细节题、主旨题、态度题、词义题、推理题、结构题。其中细节题6道(56、57、61、63、65、66),主旨题4道(59、64、67、68),态度题2道(60、69),词义题1道(62),推理题1道(58),结构题1道(70)。由此可见,细节题与主旨题仍旧是阅读理解的命题重点。因此,同学们平时应重点针对这两种题型进行训练。
从文体上看,今年阅读文章的设置仍然沿用四种文体交叉考查的思路,A篇为应用文,B篇为记叙文,C篇为说明文,D篇为议论文。
A篇为一篇广告,总体难度不大。文章介绍了一门基础数学的课程,对课程的内容、上课的目的和课程师资进行了阐述。虽然文中出现不少生僻术语,但并不影响解题。在解应用文的题目时,考生要善用关键词定位法,即通过题干中的关键词定位至原文的某个段落,寻找题目中问题的答案。本篇阅读理解题目中较难的是第58题,需要考生有较强的定位能力和推理能力。
58.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Professor H. Siegel?
A. He is a guest lecturer at Kentucky Educational Television.
B. He is to deliver 30 lectures in Basic Math.
C. He works in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D. He specializes in training teachers.
阅读理解部分的文章相对往年有了较大幅度的难度提升,尤其是七选五,词汇和题材都较为生僻,做起来有难度,需要通过课上讲过的分析选项位置、判断文章起承转合来解决。其他文章体现高考阅读理解选题的人文主义情怀,均文体规范,正如新东方课上预料的,阅读文章词汇量大,篇幅长,背景知识亦有疏离,体现出高考3500词汇的难度。大部分题目在原文中均有明确对应,命题对我们课堂上强调的“找”信息的能力要求体现得相当充分。对于生词的考察,需要结合上下文和词根词缀知识来“蒙”出大致含义。
写作部分的两篇题目则是北京卷高考英语稳定的象征。情景作文已经连续四年考察图画类记叙文,这次新课改高考也未能免俗。而且从题材上看来,相对往年的竞选班长、上山捡垃圾和植树、帮助祖父母准备出游的情节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让每位考生在落笔的时候都能够有真实的体会。且今年最后一幅图画的是老师带病上课,给学生发挥和想象的余地,要得高分,就看最后的高度是否能够提上一定的高度,最好由此及彼,不仅写教师还附带上今后做人做事的标准或理想等。开放式作文再次体现了北京卷开放作文审题的要求,即不关注社会热点,只关注个人成长。只要考生在构思的时候紧扣“成长”和“为人处事”二个主题,围绕解决方法、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等立意展开议论,这篇文章的难度是就不算太高。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镌(juān)刻;锒锒(琅琅)上口
2、答案:C
解析:“万户”“千家”词性与“冬尽”不匹配,排除AB;“缕缕”平仄与上联的“点点”不匹配,排除D。C项在内容上能够照应“过年”,词性、结构、平仄也合适。
3、答案:A
解析:“题写”指书写,“题签”多指为书籍、卷册封面题写标签;“内涵”多指内在涵养,“蕴涵”指包含;“吟咏”指咏唱,声调有抑扬地念,“涵泳”指深入领会。
4、答案:D
解析:对联字数不受限制,排除A;对联对押韵没有要求,排除B;不仅有喜联,也有挽联,排除C。
5、答案:C
解析:C“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但这一准备工作仅限于后勤工作,不包括“抢占市场”等行为。A“按下葫芦起了瓢”,意思是顾了这头丢那头。B“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意思是自家人不说客气话。D“君子之交淡如水”,指君子之间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的交情高雅纯净,清淡如水。
6、①答案:C
解析:“做出认真的指导”不得体,不宜对邀请的对象提这样的要求。
②答案:D
解析:AC没有礼貌。B“足下”过于书面,饭桌上使用不合适。
7、①答案:B
解析:“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未涉及“月亮”。
②答案:A
解析:“秦时明月汉时关”采用了互文手法,“烟笼寒水月笼沙”也一样,其他三项均未使用这种手法。
③答案:B
解析:原题中有“多病”“葬花”等词,从而确认为林黛玉。
二、古诗文阅读:
8、答案: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解析:“一宜书”“二宜书”“三宜书”已经标明了层次,然后通过一些具体的动词和虚词来划分,难度不大。
9、答案:B
解析:“覆溺之虞”,“虞”的意思是担心、担忧,与上句“**之恐”的“恐”意思接近。
10、答案:C
解析:“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译为“(他们)都不能改变我们太守的主意”。“易”,此处为“改变”意。
11、答案:C
解析:文章最后一段作者主要解释了作文的目的与原因:1.让后人效法滕侯的做事行为;
2.告诉后代不要废弃;3.太守受人民拥戴,共有此意。重点不在于描写安居乐业的情景。
12、答案:(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解析:试题中“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是指滕子京在仕途不顺的境遇下仍心为百姓,勤于政事,惠及百姓做出一定政绩的具体陈述,与《岳阳楼记》的此句意义相似。考生可能易错答“先天下之忧而忧”等名句,但这些名句都是作者抒发个人情怀的句子,与题干中给出的句子不符。
13、答案:略
解析:此题首先要指出两篇《记》抒发的为官情怀。《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句体现了为官忧国忧民的情怀。《偃虹堤记》“虑于民也深”等句体现出了以民为本,仕途受阻也依然保持自我高尚的德行情怀。然后要从两篇《记》抒发的情怀出发来谈感悟,要能联系实际,要有分析。与过去阅读延伸题的答题思路完全一致。
14、①答案:C
解析:本诗所写明显是春日景色,并非夏日。
②答案:BE
解析:兴亡盛衰之感往往是通过描绘眼前的物是人非而起,“当年燕子知何处”和“韦曲杜陵文物尽”均是在感慨当初繁华如今已经不再,因此答案容易获得,余下三句均为袭用杜甫原句进行单纯的景物描写。
③答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知自己何时才能占据一丛竹林,头戴小乌巾,过着像刘岩一样的隐士生活”,运用典故,通过对韦曲春色描写,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因此产生对归隐山林的隐士生活的向往,曲折含蓄地表达出对久图官场功名而不得的厌倦情绪。解析:参照注释和典故本身,知人论世,即可得到答案,注意要先理解诗句本身的意思再分析,归隐之怀在表面,厌倦功名之心则为根本。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15、答案:D
解析:前文说的是光伏发电以及一些联想,后文是光伏效应的定义,横线处必然从光伏发电过渡到光伏效应,故AC选项错误,由后文可知,光伏效应是光伏发电的原理,所以B选项错误。
16、答案:CD
解析:“光伏发电在发达国家受到高度重视”,A选项换成许多国家,偷换概念,故A错误。“可以不依赖城市电网供电”是因为独立发电而不是并网发电,故B错误。“当传统电力系统无法供电时,这些太阳能发电设备却可以迅速恢复供电,成为救命的能源”“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部件是太阳能电池、蓄电池、控制器和逆变器”,故C正确。“中国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太阳能资源大国……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为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能源。”故D正确。“我国正在起步阶段的光伏发电技术”显然不可能“十分成熟”,故E错误。
17、答案:B
解析:本文并未涉及光伏发电对其他的能源或者发电系统的超越,故A错误。太阳能是光伏发电系统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条件,本文介绍的是光伏发电,故C错误。本文不止介绍光伏发电在中国的优势,还介绍了光伏发电的原理和应用,故D错误。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18、答案:AD
解析:“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并没有错;但若用世界知识来衡量,这样的理解就很不够。”作者不认为词典错误,所以A选项错误。
“假古董”“这一种幼稚性的对文物的破坏,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作者通篇都在说废墟本身的价值,应保持废墟原貌,所以D选项错误。
19、答案: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后,载着历史厚重意蕴的,有着文化价值的,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悟性的陶醉”的遗迹。
解析:“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宫殿、陵寝、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它毁于兵燹还是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考生从中提取相关的语句即可。
20、答案:第一阶段,文艺复兴时期,从废墟挖掘的遗迹让人们感到震撼和鼓舞,激发了人们对艺术创造的热情,人们对前人遗留的创造刮目相看。第二阶段,十八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启蒙运动提出“返归自然”的主张,在浪漫主义运动中产生影响,喜好远古题材,追求神奇和神秘,爱好欧洲常见的古堡遗址。第三阶段,1820年断臂维纳斯的发现,残缺的美成为经典,废墟的残缺美进入美学殿堂,保护废墟遗址成为了一种文化行为。
解析:“„废墟‟的词义变化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的。”从此处开始,作者很明显地将时间段分为三个,作者只要从这三段时间中提取信息即可。
21、答案:同意,圆明园凝聚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辛劳,残缺的圆明园能引起人们痛惜,让人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它带着岁月的沧桑,能唤起人们“悟性陶醉”,重修圆明园是对人们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如果不同意,言之成理亦可)
1 保持稳定和连续性,稳中有进,适度创新
相比于去年,数学试卷总体稳定,有利于考生稳定心态,正常发挥;适度创新,有利于考查考生的实践能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相比于去年,数学试卷由两套试卷(文理各一套)调整为一套试卷,试题题型依然是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每一部分题型的难度预设基本符合从易到难的分布。试题的表述形式简洁、规范,图文准确并相互匹配,呈现方式及作答方式坚持多样化,延续了北京数学试卷“大气、平和”的特点。
相比于去年,数学试卷在题量分布、分数设置等方面均有变化,调整了部分考查内容,出现了新颖的题目形式。例如选择题由8个小题,每题5分,调整为了10个小题,每题4分,总分保持不变;填空题由6个小题,调整为了5个小题,每题依然是5分,总分由30分降为25分;解答题依然是6个小题,但总分由80分提升为85分。在考查内容上有所调整,删减了一些历年常考的内容,如线性规划、算法和程序框图、参数方程和极坐标等。在题目呈现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用以区分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例如第(17)题难度并不大,但思维的自由度较大,由考生自行选择设计问题并解答,凸显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坚持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夯实基础,强调综合
整份试卷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主干内容重点考查。例如,选择题的前5道题和填空题前3道题,涉及内容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考查了集合、复数、二项式定理、三视图、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函数定义域、双曲线的性质、平面向量等内容。在试题设计上,这些试题涉及的知识点相对较少、思维相对简单,易于解答。在此基础上,试卷强调对主干内容的重点考查,体现了对数学知识考查的全面性、基础性和综合性,在解答题中重点考查了立体几何、三角函数、概率统计、导数、直线与圆锥曲线、数列综合等主干内容。解答题的前2道题,表述简单明确,集中考查立体几何和解三角形的主干知识及核心概念。再例如第(18)题,情境熟悉,问题清楚,重点考查读题、读表、计算等基本技能及方法。
3 坚持考查数学方法及数学本质,能力立意,凸显数学素养
试卷突出了数学学科素养,在关注考生未来发展的同时,以能力立意,强调了数学方法和数学本质的考查,在选拔功能等方面都作了精心设计。例如,第(6)题表面上是解不等式,实质是在考查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有助于学生建立形与数的联系,加深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理解和认知,体现了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第(18)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分析数据,从数据中获得有用信息并形成数学模型,注重了对公民应具备的基本数学素养——数据分析的考查;第(20)题考查了解析几何中的主要方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运算核心素养,并能够程序化思考问题;第(21)题是以数列知识为背景的创新问题,梯度明显,重点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对学生有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习惯和数学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此外,从第(18)题到第(21)题,虽然每道题都考查了数学的主干知识和主要方法,入口也很容易,但其出口并不简单,试题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获得同时,进行多题把关,体现了试题的选拔功能。
4 重视数学应用,渗透数学文化,体现数学价值
应用问题在素材选取上,源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真实生活,考查学生数学应用素养、理性思维素养,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例如第(15)题,以环保部门要求相关企业加强污水处理,排放未达标的企业要限期整改这个情境为载体,贴近生活,是对数学学习后所沉淀下来的素养的考查,要求考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审清题意,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体现试题的教育价值。例如第(10)题,以3月14日全球首个国际圆周率日为背景,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数学文化中的“割圆术”及近代数学史上西方的阿尔?卡西法,感悟数学“近似计算”之美,将美育教育融入数学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学习世界灿烂的数学文化。例如第(18)题,以学生身边的两项活动方案来设置问题,考查概率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这类问题重点考查数据处理能力,也增强学生用数据表述及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
1.2016年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1美元=6.6元人民币;2015年7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1美元=6.211 2元人民币。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的这一变化会导致
(1)赴美国旅游线路团费报价上涨(2)去美国务工的人实际工资上涨(3)留学生赴美留学成本将减少(4)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可能减少
A.(1)(2)B.(1)(4)
C.(3)(4)D.(2)(3)
2.自2015年10月1日起,全国对新设、变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将原来依次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这项改革意在
(1)弱化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功能(2)严格市场准入,促进公平有序竞争(3)推进简政放权,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4)便利企业注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A.(1)(3)B.(2)(4)
C.(1)(4)D.(3)(4)
3.2015年12月2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6年中国将逐步扩大财政赤字比率,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有力,稳健的货币政策需要加大灵活度。下列措施属于这两大经济政策的有
(1)增加税收(2)扩大财政支出(3)严格控制信贷规模(4)稳定货币供应量
A.(1)(3)B.(2)(3)
C.(1)(4)D.(2)(4)
4.2015年12月8日,中冶集团与中国五矿集团实施战略重组,中国中冶成为重组后中国五矿旗下的上市公司。这是继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合并为中国中车后,国内第二个央企的战略重组。我国央企战略重组
(1)有利于成为上市公司(2)有利于实现规模效益(3)有利于企业诚信经营(4)有利于推动行业升级
A.(1)(2)B.(1)(4)
C.(2)(3)D.(2)(4)
5.2016年1月1日,我国施行《居住证暂行条例》。条例明确了有意愿落户的居住证持有人通过积分等方式落户的通道,公平公正地保障其合法权益。这说明
(1)公民在立法上权利平等,都平等地适用法律(2)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国家在物质层面保障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3)政府切实履行加强社会建设职能,增强人们的获得感(4)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1)(2)B.(2)(3)
C.(3)(4)D.(2)(4)
2015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条例被党建专家称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全、最严党纪”。完成6~7题。
6.执行这项党纪有利于
(1)践行党的性质、宗旨,坚持党的执政理念(2)履行党的管理职能,完善党的执政方式(3)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4)赋予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A.(1)(2)B.(1)(3)
C.(2)(4)D.(3)(4)
7.新条例的政治纪律“负面清单”新增规定:“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对此,多数党员干部表示赞成;少数人表示反对,认为这会堵塞言路,遏制党内民主。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1)价值判断的差异带来世界观的差异(2)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3)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4)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1)(2)B.(1)(3)
C.(2)(3)D.(2)(4)
8.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北京获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举办权,成为奥运史上第一座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迎来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
(1)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的又一大盛事(2)体现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3)有利于我国提高以体育为基础的综合国力(4)表明申奥竞争在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A.(1)(2)B.(3)(4)
C.(2)(3)(4)D.(1)(2)(4)
9.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习马会”开启两岸领导人直接交流沟通的先河,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会面中,两岸领导人都强调了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应该携手合作,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这对两岸同胞共圆“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
A.民族凝聚力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B.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
C.传统文化对维系人们的情感起着重要作用
D.两岸民族认同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0.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许多国家都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翻开那过往的历史册页,人们能更好地认识今天的现实,其原因是
(1)现实与历史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社会发展有其规律性(2)历史与现实的主体都是人民群众(3)现实就是历史的重复和再现(4)历史蕴含着现实社会的一般规律
A.(1)(2)B.(1)(4)
C.(2)(3)D.(3)(4)
11.2015年12月17日8时12分,我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成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探测研究迈出重要一步。“悟空”拥有“火眼金睛”,肩负着去太空寻找暗物质存在证据的使命,有望在物理学前沿带来重大突破。材料说明
(1)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2)科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4)只有借助科技手段才能获得认识
A.(2)(3)B.(1)(3)
C.(1)(4)D.(2)(4)
12.2015年10月29日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哲学依据是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具有客观性(4)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突破社会规律的制约
A.(1)(2)B.(2)(3)
C.(1)(3)D.(3)(4)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两小题,其中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26分)材料一2016年1月16日至18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在北京举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目前,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确定为57个,其中域内国家37个,域外国家20个,涵盖了除美日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以及亚欧区域的大部分国家,成员遍及五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今后仍可以作为普通成员加入亚投行。
材料二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决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2015年12月18日,美国国会通过IMF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这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新生事物,亚投行的建立与发展对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人民币在境外的流通,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货币,成为世界货币。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众多国家加入中国主导建立的亚投行的依据。(1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并为人民币国际化提出可行性建议。(14分)
14.(26分)我国施行新修改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1978年,全国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把“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写入宪法。此后,中共中央发出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的号召。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我国生育率不断下降。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绝对数下降,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突破两亿,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负担加重,独生子女政策引发了许多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保持生育政策不变,势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1)有人认为,受“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放开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会导致人口剧增、人们生活水平降低,不利于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2分)
(2)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调整完善生育政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这样做的原因。(10分)
(3)为了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计划生育政策需要从控制人口数量转向优化人口素质。请就如何提升我国人口素质提出两条建议。(4分)
2016年高考政治模拟试题(二)
1.A材料表明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这意味着赴美旅游花费的人民币增加了,(1)正确。去美国务工的人领到同样多的美元,换得人民币更多,等于涨了工资,(2)符合题意。人民币贬值意味留学生赴美花费的人民币增加了,美国购买中国商品需要更少的美元,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可能增加,故(3)(4)不符合题意。
2.D发展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功能不能弱化,(1)表述错误。“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并非要严格市场准入,(2)不符合题意。(3)(4)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3.D(1)(3)与题意不符,增加税收是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严格控制信贷规模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故排除。(2)(4)观点正确,扩大财政支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定货币供应量是稳健的货币政策。
4.D央企强强联合既有利于实现规模效益,也有利于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推动行业升级,(2)(4)符合题意。这些央企原来就是上市公司,战略重组与诚信经营无关,(1)(3)不合题意。
5.C立法只能维护人民的权利,公民不可能在立法上权利平等,(1)表述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国家在物质层面保障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2)不符合题意。施行《居住证暂行条例》是政府履行加强社会建设职能的体现,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获得感,也体现了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4)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6.B中国共产党执行这项党纪有利于践行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故(1)(3)正确。(2)说法错误,中国共产党不履行政府职能。(4)说法错误,党的执政地位是由法律赋予的。
7.D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观点,多数人对此表示赞同,体现了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4)正确且符合题意。(1)中“价值判断的差异带来世界观的差异”观点错误,其颠倒了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关系。(3)观点错误,应该是先进的社会意识会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
8.A申奥竞争也是一种国际竞争,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经济和科技实力,(3)表述错误。(1)(2)表述正确,符合题意。(4)与题意不符。
9.A两岸领导人都强调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应该携手合作,说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巨大力量,A正确。B、C在材料中没有直接体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D错误。
10.B材料要求回答纪念活动能够使人们更好地认识今天的现实的原因,(2)表述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现实并不是历史的重复和再现,(3)表述错误。(1)(4)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11.B(2)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说法绝对,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不只是借助科技手段获得。
12.B材料中并没有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不符合题意。树立并切实贯彻发展理念是因为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2)表述正确,符合题意。这一发展理念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其标准具有客观性,(3)表述正确,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突破社会规律的制约,(4)表述错误。
13.(1)(1)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加入亚投行符合相关国家的共同利益。(3分)(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加入亚投行,符合当今时代主题,顺应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趋势。(3分)(3)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加入亚投行,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3分)(4)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其实践,充分彰显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加入亚投行,不仅有利于解决我国自身的实际问题,也有利于推动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分)
(2)意义:(1)人民币国际化,能够减少因结汇、购汇等带来的企业交易成本,能够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利润。(2分)(2)人民币国际化,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可能性也就会随之降低,能够增加国内居民的有效购买力,给老百姓带来实惠。(2分)(3)人民币国际化,可以用人民币计价,有利于人们到国外投资、旅游、购物等。(2分)
建议:(1)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2分)(2)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外汇市场。(2分)(3)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金融体系。(2分)(4)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人民币境外使用,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2分)(5)加快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亚太自贸区、亚投行的完善,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广阔空间。(2分)(只要答出其中任意4点即可得满分8分)
14.(1)(1)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不会导致人口剧增。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方式、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人们“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等传统思想的变化改变了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选择;抚养成本不断提高也会制约人口剧增。(4分)(2)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不会引起人们生活水平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新的人口政策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促进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4分)(3)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有利于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新人口政策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稳定家庭结构,增加家庭幸福感;有利于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家庭文化,促进家庭、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4分)
(2)(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不断变化,人口政策也要作相应调整。(2分)(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人口政策的演变,体现了我国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对人口问题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变化。(2分)(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人口政策,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2分)(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分)(5)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2分)
关键词:措施类主观性试题;题型特点;答题技巧
在政治高考试题中,很多学生对主观性试题的解答往往由于答题方法不当,路径不明,导致“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因此,学生掌握正确的做题方法和技巧,对于提高考试成绩至关重要,现就“措施类”主观性试题的具体解题方法谈点粗浅看法。
一、“措施类”试题题型特点
这类试题是历年高考中必考的题型,一般以时政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并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此类试题难度大,要求高,若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就无从下手,因此,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1.设问特点
“措施”类设问简单、直接、易懂。往往含有“如何解决(改善)……”“采取什么措施(对策、途径、方法)……”“怎样实现……”“运用……知识,提出……建议”“针对……向政府提出你的建议”“就……提出你的建议”“运用……知识,说明如何……”等。
(1)从设问的方式看,既可以是直接的,即让学生直接提出有关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对策,也可以是间接的,即让学生给有关主体针对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议;
(2)从考查的知识看,既可以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也可以考查学生的课外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3)从题目的类型看,此类设问既可以出现在常规的政治主观题中,也可以出现在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探究性试题当中。
2.答题特点
(1)答案有很强的开放性。答案一般不唯一,很容易得分,但不容易得满分。
(2)主体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一般在设问时会指出主体,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等。
(3)答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答题时不需要空洞的语言,措施要有可行性,还要把材料中的时政术语与所学相关知识对应起来,进行整合。
二、“措施类”试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措施类的题,解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在表述措施时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切记不要越俎代庖,最后别忘对措施进行综合。
1.抓住主体
“措施类”试题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人大、政协、公民、企业、消费者、劳动者、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以题目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角立场上回答不同内容,所答内容符合角色身份。
2.解答这类题目时采用定点法
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
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两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梳理作答时,一定要注意行为主体与行为对应起来,切忌胡乱搭配。有几个措施的主体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可用以下方法:
(1)从教材中找方法。在解题的时候要考虑涉及的主体,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
(2)从材料中找方法。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如高耗能、高污染的反面就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失业现象的反面就是扩大就业。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就可以了。
(3)从当前时政热点、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方法。一般先写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扩大就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经济、区域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等。
如2015年福建文综政治39:材料略。联系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简要分析福建自贸区建设应如何依法推进。
运用前面的方法进行作答:一定点,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二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材料中的主体有中国共产党、人大、国务院(政府)和公民,回答出在依法推进自贸区建设中他们各司其职;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在党中央领导下”,体现的是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执政方式;“全国人大健全法制”体现了人大的职权(立法权、监督权等);“国务院统筹协调”体现政府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社会各界群策群力”说明公民有依法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的权利。从以上角度,利用主体定位法联系教材知识,应该不是太难。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主观性试题的得分率,在全面细致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同时,最关键的是要掌握不同设问类型的主观性试题相对应的科学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主观题的讲解最好以某个模块知识为背景,构建一定的知识体系,把知识的复习与解题方法的指导有机融合在一起,不至于变成枯燥乏味的纯粹的方法指导课。而且,在解题指导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对例题体现的其他类型主观题的特点进行简单介绍和对比,认识到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有何差异,从而加深对具体解题方法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答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北京高考政治试题】推荐阅读:
2024高考北京卷文综政治试题以及答案10-24
北京市高考政治真题10-18
2024年北京市高考政治试卷05-04
北京高考时间09-17
北京高考考试说明01-02
北京高考语文卷03-02
北京高考投档线06-17
北京高考0分作文06-29
北京中高考改革07-01
北京历年高考英语作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