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英语教学大纲

2025-01-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专英语教学大纲

中专英语教学大纲 篇1

民族地区中专英语教学方法探索――民族地区中专英语多元教学

文/赵 青

摘 要:就如何提高民族地区英语教学水平,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定尝试。其宗旨在于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多方面提高民族地区英语教师的教学认知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提高于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民族地区;中专;英语;多元教学

“民族地区”指的是由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本文所提民族地区,专指与本文情况相似的彝族自治地区。多元指三个以上的整体或实体。多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从而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使教学活动达到最佳效果的教学。运用多元教学,能使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进行大量的互动,最大限度地发挥眼、耳、口、手等感觉器官的作用,让学生尽情地表现,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感受知识,体会学习英语的快乐,并愿意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在民族地区的中专英语教学中,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主,辅之以其他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英语教学。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任务,《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为:指定担任的工作。任务在英文中是task,即设定一个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任务型教学法中的任务其实就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活动。任务型教学通常由三个教学阶段组成:任务前(pre-task)、任务中(during task)和任务后(post task)。

二、任务型三环节教学法

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和学生的“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以及由此产生学习的动力,这是由一个有梯度的系列性活动组成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即由“任务前―任务循环―语言聚焦”这三个环节构成,以达到解决某一交际问题的目的。

三、任务型分层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是根据学生实际把全班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这样在教学中就可以选择相应的教学材料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听、说、交流的训练。其过程是:

第一步:将准备好的不同层次的训练材料分配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任务,提出不同的要求。

第二步:提出任务并和学生一起预测材料,展开话题。根据听力材料的内容,给学生布置任务,展开话题讨论,可以达到听、说、交流的训练目的。

第三步:通过不同层次学生的说话来完成听的任务。教师把要听的材料的关键词分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能用教材中所学的对话或句子进行替换或简述,或要求学生尽量用完整的句子回答问题或要求他们积极参加话题的讨论。

第四步:从整体上帮助学生理解详细信息,完成听、说训练任务。教师要让学生先把握内容的主线,在此基础上再捕捉详细的信息。

第五步:合理安排课堂节奏,采用合作式教学模式。(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教师努力合理安排课堂节奏,微调教学要求和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任务。

四、任务型分组教学法

分组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将学生分成人数大约相等的若干小组,教师按学生不同的英语基础和能力,不同的学习习惯、目的、动机、智力水平与接受能力,将学习小组内的`学生分成几个层次,教学中对应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要求。

民族地区中专英语教学主要围绕以上几种任务型教学法进行。除此之外,将其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相搭配,也促使英语教学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五、语境创生教学法

在真实而有意义的语言中学习英语,不仅趣味浓、印象深,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情商,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为了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语言情境,打破教材编排顺序,将某些单元提前,巧妙地安排在恰当时间进行教学,使课堂英语更贴近生活。

六、幽默教学法

幽默教学法是一种将情感活动、创造活动、审美活动与人类智慧和乐感紧密结合,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讲英语小笑话(joke)、英语小故事(story)、英语谜语(riddle)、英语绕口令(tongue twister)、英语小游戏(game)、英语对话(dialogue)、值日报告(duty report)等各种娱乐活动进行教学前的热身,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说话能力、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在笑(1augh)中学习,在玩(play)中受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七、体验式教学法

顾名思义,体验式教学就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体验式表演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表现英语教学的主题,达到教学目的。英语教学的核心是听、说、读、写,体验式教学应用于英语教学便是重点提高学生听、说、读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民族地区的中专英语教学状况的改变,首先必须是民族地区中专英语教师本身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改变。面向学生,以课堂为主进行整体性教学,以阅读为中心,语言、词汇、语法、句型、课文综合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是改变民族地区中专英语教学落后现状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要让他们喜欢英语、学英语、用英语,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观念、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真正改变,才能为少数民族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民族地区的中专英语教学才能更好地为民族地区的长远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中专英语教学大纲 篇2

在中专阶段, 虽然阅读课教学一直备受教师的重视, 但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阅读课教学存在着一个误区:受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影响, 把语言点、语法教学作为阅读课教学的重点, 而忽略了真正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使得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并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

2 学生普遍存在的阅读障碍

目前, 中专学生普遍存在种种阅读障碍。这些阅读障碍不排除, 不仅影响阅读理解, 妨碍阅读速度, 还会影响以后的学习。

2.1“语感缺乏”障碍

学生不善于抓关键句、关键词, 不善于根据上下文及词的构成要素进行词义猜测, 造成前后脱节, 层次分不清。因此阅读速度异常缓慢。

2.2 阅读习惯障碍

学生在阅读时的一些不良习惯, 或妨碍阅读速度, 或影响阅读理解。这些不良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读出声音:这不仅影响了阅读速度, 更不利于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信息。2) 逐字阅读:这样很容易使学生把注意力只集中在单词方面, 忽略了文章所反映的信息内容。3) 逐词心译:使得文章支离破碎, 妨碍了从整体上理解阅读材料, 也影响了思维的连贯性, 极大地影响了阅读效果。4) 不当返读:严重地影响了阅读速度。

2.3 文化背景知识障碍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是指所学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不少中专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 阅读就会产生一定的障碍。

2.4 心理因素障碍

阅读理解过程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 容易产生恐惧的心理。如有部分学生一遇到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就烦躁不安;有的学生甚至还没有开始阅读之前, 就存在畏难情绪。这就无形中设置了信息输入的屏障, 降低了信息加工的有效性, 从而影响了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

3 阅读策略

英语阅读策略是指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调控阅读环节的操作过程。它是有目的地、有计划地灵活运用一系列阅读方法或技能的学习过程。

在英语教学中, 帮助学生形成和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 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 采用科学的途径, 提高学习效率, 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

鉴于学生在阅读时存在上文所述的种种障碍,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帮助学生克服障碍, 向学生系统、全面地介绍阅读策略。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十分重要。

1)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改掉唇读、指读、返读、心译等不良阅读习惯。

2) 教会学生视读的方法, 逐步加大视距, 减少眼跳次数, 一个意群一个意群地接收文字信息。教师可结合教材中的构词法知识, 编写一些视读练习 (辨认单词、词组、短句, 逐渐增大难度) , 规定时间完成。

3) 指导学生善于抓住关键词、关键句, 确定阅读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掠读和略读, 迅速找出关键词句和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以及在文章中迅速找出所需信息的能力。

4) 帮助学生学会根据词的构成及其所在的语境去猜测词义的方法和技巧。

5) 指导学生做阅读笔记, 以排除文中无关信息的干扰, 简洁、准确地概括出文章要点。

6) 鼓励学生课后多阅读各种文体的英语读物, 以增加文化背景知识,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亦应在阅读前将文章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告诉学生。

7) 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 多予以鼓励和帮助。

4 中专英语阅读课宜采用的方法

4.1 整体教学法

所谓整体教学, 就是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课文整体教学的心理学基础是格式塔心理 (GESTALT PSYCHOLOGY) 。格式塔心理学者认为:“人们感知的一切都是完整的形式或形状;强调整体组织和知觉的完整性。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 整体比部分的总和大。整体先于部分并决定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章兼中) 教师应把学习内容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生。

因此, 笔者认为, 组织学生讨论文章段落结构, 运用结构分析法了解透视文章的框架, 有利于文章的整体理解。如:SB1B U17 L66“NATURE”, 在学生速读课文, 了解文章大意后, 提问:What happened and what’s happening to milu deer?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整理出文章的框架:

这样一来, 学生便对milu deer的发展过程一目了然, 也从整体上理解了文章。

又如:SB1B U24 L94“A FARMING PIONEER”, 学生通过阅读每段的第一句话 (topic sentence) 就能获得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此文的结构如一金字塔, 顶端的是文章的第一段, 然后从各方面来说明第一段且每段又证明了上一段。

在结构图的帮助下, 学生很快便看出文章的主题关注的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农学家贾思勰对世界农业的贡献。他们经过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作出了更细致的结构分析:

Main idea: 1. The science of farming (agriculture)

2.A great farmer in Chinese history

有些文章笔者还通过设计理解型图表, 帮助学生构建文章结构和框架,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如:SB1B U20 L78“PAPER”:

4.2 阅读内容问题化的教学模式

在美国, 一些教育理论专家早已陆续在中小学开展了旨在强化“问题意识”, 培养创造能力的“问题解决法”教改实验。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 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 越来越能启发新的问题。”因此, 在组织实施课文教学时, 笔者尝试以问题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 通过设计高质量、针对性强的系列问题, 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过程加以科学引导、监控、检测并启发。

阅读大致分为:Pre-reading, While-reading及Post-reading.三个阶段。因此, 侧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问题设置应围绕这三个环节展开。

4.2.1 Pre-reading

教师在上新课前依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设置一些导向性的课堂提问, 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 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网络,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

如:SBLA U5L18。结合课文的插图作如下向导性提问:

1) Where are the women from judging from their clothes?

2) What are they doing?

3) Why are they planting trees? Can you guess?

4.2.2 While-reading

该环节是“内容问题化”的主体。精心设计既有难度又有深度, 既面向全体学生又照顾尖子生;既培养学生的一般阅读能力又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问题尤为重要。问题的设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细节性提问:这类问题主要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的主要内容。如:课文的信息层次、人物关系、情节变化等。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熟悉所学内容, 促进课堂师生间的交流, 是进行较深层次的逻辑思维和表达的前提。题型可设计为两类:A. 是非判断;B.对号入座。

A. 是非判断。如:SB1A U10 L38“Olympics”可设计为:

1) Both the summer and winter Olympics are held every 4years.

2) The modern Olympics Games began around the year 779BC.

3) The Olympic Games were born in Greece.

4) In Barcelona the Chinese team won 16 metals.

B. 对号入座。这类问题常WH-疑问词引导。SB1B U16L62“FIRE”:

1) When did the fire break out?How long did it last?

2) What was the result?

3) How did it start?

4) How many people lost their lives? Why were so many peo⁃ple killed?

5) Why did the helicopters find it hard to get close to the top of the building?

深层理解性提问:这类提问主要培养学生吸收信息, 利用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就是语篇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借助已有的情景知识, 透过文章表面的文字信息去推断和理解作者的意图、文章的主题或预测作者未提及的事实;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猜测文章中叙述的某个行为可能会引发的另一个行为;预测文章的结局以及推测作者所运用的比喻性语言的实际含义等:

如:SBLB U18“THE NECKLACE”L69 (SCENE ONE) :

Try to analyze the inner feeling of Jeanne and Mathilde:

a) Do they feel happy to meet each other?

b) How many times does Jeanne say“sorry”to Mathild?

c) Try to tell what Mathilde may be thinking and imagine her in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When she sees Jeanne

When she first speaks to Jeanne

When she say“many years ago we knew each other very well”

When she say“that’s because of hard work—10 years of hard work”

4.2.3 Post-reading

该环节问题的设置以评价性问题为主, 能够培养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及创造性思维。它要求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社会背景知识和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是阅读交际化的重要过程。

如:THE NECKLACE。在结束时, 可设置如下问题:“What would happen after the truth is out?”学生们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自己的观念, 充分发挥想象力, 对故事的可能性进行猜测, 各抒己见。

又如SB1B U23 L90“ASWAN DAM”可设置如下问题给学生讨论、思考:

1) Since the Abu Simbel is so important, if you were scientists, what suggestions would you make?

2) Compared with the Aswan High Dam, is the Three Gorges Dam Project supported by you? Why?这些评价性问题加深和拓宽了学生对课文主要话题和中心思想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也使学生的口语表达更加丰富、确切。

参考文献

[1]张兼中.外语教学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6.

[2]张兼中.中学英语实用教学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7.

[3]麦曦.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 1996.

[4]徐育兵.课堂提问初探[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0 (5) .

[5]杜萍.中专英语阅读策略与教学方法的研究[M].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2 (4) .

[6]于黎明.影响外语阅读教学因素浅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

[7]华惠芳.阅读理解中的预测和联想[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1) .

[9]Claire Cransch.Language and Culture[M].Shanghai: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10]国锐.影响学生阅读效率的因素分析.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2, 23 (12) .

[11]章九和.浅析如何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J].教育研究, 2003 (7) .

谈中专英语教学方法 篇3

学生是学习主体,应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行为认知过程,一切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都必须依赖于学习主体的个性心理体验来完成。我上课时很少单讲独白,总是想尽办法组织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的眼、耳、口、脑各感管都活动起来。比如我在讲“Earning Three Dollars Honestly”时,让一个学生扮演成马克吐温,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文中的第一段的内容,让另一个学生在一旁解说,就象中国的双簧——一个说一个表演,且说的内容和做的内容要一致,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增添了许多学习乐趣,变苦学为乐学,很受学生的欢迎。

为了使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我又开展了“老师的小助手”活动。具体做法是:让基础较差和基础一般的学生先挑选出自己信赖的可以帮助他们取得进步的同学,再以被选出的这个同学为中心,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而且这个被选出的同学就成为“老师的小助手。”每次讲新课前一天,把“小助”手召集到一起,用20分钟的时间,带他们读生词,预习课文,并把有关的学习资料交给他们,再让他们组织本小组的同学进行课前预习,这样学生们就很容易掌握新課内容,变“难学”为“易学”,变“难懂”为“易懂”,上课的时侯,他们就能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不至于一个人唱“独角戏”,有问有答,课堂气氛随之活跃起来。此外,“小助手”还是本小组同学的身边“小老师”,负责督促本小组同学完成作业,带领他们取得进步。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多项评比活动,比如作业完成情况评比,最佳“小助手”评选,纪律模范小组评选……这样,学生的纪律好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实行分层次教学

学生个体间差异较大,在英语教学中,这些个体差异主要体现在智力差异和兴趣差异上,有的学生英语基础好,喜欢学习英语,而有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对英语跟本不感兴趣,上课时你讲你的,他忙他的,跟本就不听你的。针对这一状况,在课堂教学中,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次教学,努力把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我了解到基础好的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就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而基础差的学生只要考试能及格就很满足,针对以上情况。我把授课内容和教学评价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子划分成几个层次。下面我就以《英语》(提高版)第一册中Unit 7 Smoking isNot Allowed Here这一课为例,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首先,把单词部分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要求学生单词全部会读,并会默写其中重要的18个,包括allow,harm,harmful,area,daily,habit,fashion,cause,force,breather,public,pass,law,nowadays等。第二个层次,要求学生会读上面重要的18个单词,并会默写其中的13个单词,包括:allow,harm,harmful,area,daily,habit等。第三个层次,要求学生会读上面的13个单词,并会默写其中重要的8个单词,包括:allow,harm,harmful,area,daily等。第四个层次,要求会读上面教学方法的8个单词,并会默写其中的三个单词,包括:allow,harm,harmful。

其次,把课文部分分成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能够熟读课文,复述课文,熟练掌握全部语言点,并能用自己的话谈一谈吸烟的危害。第二个层次,能够熟读并且复述课文第二,第三和第四段,熟练掌握80%的语言点。

第三个层次,能够熟读并且复述课文第二和第三段,熟练掌握50%的语言点。

第四个层次,能够熟读并且复述课文第三段,熟练掌握20%的语-言点。

最后,把课后练习分成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要求练习I和II中的题全部掌握;第二个层次,要求练习I中的题要会1—3,练习II中的题要会1 4;第三个层次,要求练习I中的题要会1—2,练习II中的题要会1—3;第四个层次,要求练习I中的题要会1,练习II中的题要会1—2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学生达到第一个层次要求,就可以获得90—100分;达到第二个层次要求,就可以获得80—90分;达到第三个层次要求,就可以获得70—80分;达到第四个层次要求就可以获得60一70分。而且学生要达到哪个层次,得多少分,完全由自己决定,老师决不干涉。此外,我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疯狂英语900句》,把课本中的会话部分,一句一句地列下来,编成《中专英语300句》,打印出来,发给学生,并且也分了四个层次,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取得明显地进步。一向贪玩爱闹的学生变了,变得爱学习了,“小助手”们忙了起来,因为前来问问题同学多了。

这样的分层次教学收到了立杆见影的授课效果,期末考试中,会计02班60个人中有20多人90分以上,20人80分以上,没有一个不及格的,很受学生的欢迎与好评。

三、正确对待学生错误。树立学生学英语的信心

有很多教师教学的过程好像就是一个找错误的过程,全神贯注找错误,全力以赴批错误,全心全意背错误。本来学生进入课堂,对英语很有兴趣,经过几次课堂的批错误,学生对英语就没有兴趣了。我们对待错误应该怎么办,是不是见到错误就批呢,这里面是有科学性的。我认为在没有表扬学生前一定慎用批评。在没有得到学生认可前,一定掌握好批评的分寸与尺度,以免引起学生反感,而使其放弃英语学习。一定尽力运用赏识教育,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机会得到表扬,让学生去体味成功的甘甜,并且设法让学生尝试成功,觉得英语并不难,使学生活生生地看到了自己学习英语的潜力,增强自信心。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还应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快乐和最初的幸福人生。在我任教的一个班有个男生叫徐楠楠,上课睡觉,同学叫也不醒。我利用学校领导来听课的机会,让他回答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他自然回答的很好,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从此上课很专心,成绩很快就上去了。

中专英语教学大纲 篇4

发布时间:2011-3-14 14:16:59 浏览量:42 【字体:大 中 小】

电大广播电视中专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第一部分

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英语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也是三年制中职教育的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本教材是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为依据编写而成。旨在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运用英语进行真实交际能力为宗旨,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大英语基础知识,在重视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步入社会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本教材共分为二册,供两个学期使用。每册十个单元。每册教学时数为72课时,共144课时。

教材形象、直观、简明、实用,并且每册课本都配有相应的学习指导书,以方便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学习,每课学习指导后都有英美文化介绍,能配合教材拓展学生的视野,配套的习题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加强所学知识。

二、课程目的与要求

课程目的:

1.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语言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

2.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课程要求: 1.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满足日常基本生活需要。

2.能够正确理解与教材水平相当的文章,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

3.掌握时态、语态的构成及用法,并准确使用。

三、课程教学要求层次

本课程在考核目标中,按照“了解”,“理解”,“掌握”三个能力层次规定

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

“了解”:对课文及对话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所了解,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具备相应的文化意识;对一些长、难句型能了解其句型特征。

“理解”:理解教材中呈现的课文及对话,理解语法中的时态、语态及性、数的概念。

“掌握”:课文学习方面,掌握常用句型、词组和固定表达,对常用句型能分析其句型结构并运用,对词组和固定表达能准确使用;听力和对话方面,通过学习,能够进行日常问候和简单对话;语法方面,能准确判断并使用时态和语态,熟练掌握英语中的性、数变化。

四、学时

每个单元用6至7学时完成,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弹性调整。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Unit One

教学内容:本单元对话主要学习餐厅就餐用语;课文是两篇小说题材的故事;语法内容为现在进行时。

教学要求:

1、掌握就餐中服务员及顾客用语(请求及应答)。

2、能够朗读并理解全文,能够读写词汇表所列单词。重点掌握:step,confidence, bring, note, complete, impress upon, obscure, visit, with, ask to, take,get , agree, seem , grow , move.3、了解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及故事描述中常用的过去时态。

4、语法部分掌握现在进行时的构成及用法。

5、完成课后配套练习。

教学建议:运用配套CD给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对话部分由老师为学生示范并做

拓展练习,并组织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角色扮演。

Unit Two

教学内容:本单元对话为邀请和应答、感谢和应答;课文是一篇励志故事的上

下两个部分;语法内容为现在完成时。

教学要求:

1、掌握邀请和答谢用语。

2、能够朗读并理解全文,能够读写词汇表所列单词,掌握speak, occupy ,allow ,military ,describe ,lovely ,describe ,encourage ,respond , parade, die , comfortable , compel.3、了解复合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

4、语法部分掌握现在完成时的构成及用法。

5、完成课后配套练习。

教学建议:运用配套CD给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对话部分由老师为学生示范并做

拓展练习,并组织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角色扮演。

Unit Three

教学内容:本单元对话为机场旅客与机场工作人员问答及表达祝愿。课文是两篇蕴含哲理的短文。语法为过去进行时。

教学要求:

1、掌握旅客及机场工作人员用语。

2、能够朗读并理解全文,能够读写词汇表所列单词,掌握used to,guess,correct,sound,deaf,quest,smart,confusion,hold up, shock, anger, nor, cheat, separate, fact, normal.3、了解复合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

4、语法部分掌握过去进行时的构成及用法,5、完成课后配套练习。

教学建议:运用配套CD给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对话部分由老师为学生示范并做

拓展练习,并组织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角色扮演。

Unit Four

教学内容:本单元对话涉及称赞、告辞、致谢等功能意愿。课文是两篇极具教育意义的小故事。语法是过去完成时。

教学要求:

1、掌握见面寒暄、称赞、致谢、告辞用语。

2、能够朗读并理解全文,能够读写词汇表所列单词,掌握anymore,excite,grab,shelter,chop,delight,relax,lonely,root,register,perch,wheel,wink,handicap.3、能识别不定式充当句子成分、复合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语言现象。

4、语法部分掌握过去完成时的构成及用法。

5、完成课后配套练习。

教学建议:运用配套CD给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对话部分由老师为学生示范并做

拓展练习,并组织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角色扮演。

Unit Five

教学内容:本单元对话涉及询问、肯定、不肯定、可能、不可能及祝愿用语。课

文为叙事说理的文章。语法是不定式。教学要求:

1、掌握询问肯定、不肯定、可能、不可能及祝愿用语。

2、能够朗读并理解全文,能够读写词汇表所列单词,掌握hire,dread,interview,applicant,job,refusal,puzzle,desperate,satisfy,on the spot,retire,employer,personal,resort,workmanship,inferior,material,career,distract,situation,dignity,project,attitude,choice。

3、能识别过去分词做定语、动词ing形式构成复合宾语,独立结构,分词做状语,不定式做定语、状语、主语,并列句,感叹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等语言现象。

4、语法部分掌握不定式的构成及用法。

5、完成课后配套练习。

教学建议:运用配套CD给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对话部分由老师为学生示范并做

拓展练习,并组织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角色扮演。

Unit Six

教学内容:本单元对话涉及祝贺、称赞,意念功能有惊奇、满意、高兴的表达方法。课文为一篇诙谐文章的上下两部分。语法是现在完成进行时。

教学要求:

1、掌握打招呼、询问对方情况、祝贺用语。

2、能够朗读并理解全文,能够读写词汇表所列单词,掌握belong to,classification,male,ex-,occur to,independent,support,dependent upon,keep track of,arrange,guess,iron,income,grocery,menu,continue,bother,entertain,serve,interrupt,interest,offer,by chance,through,quit,3、能识别过去分词做定语、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用it改变句子结构来强调某个部分,不定式做复合宾语等语言现象。

4、语法部分掌握现在完成进行时的构成及用法。

5、完成课后配套练习。

教学建议:运用配套CD给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对话部分由老师为学生示范并做

拓展练习,并组织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角色扮演。

Unit Seven

教学内容:本单元对话涉及询问和否定。两篇课文分别介绍了英国人的行为习惯和加拿大人口及种族、语言构成情况的文章。语法为定语从句。

教学要求:

1、掌握询问用语和方法以及否定的表达。

2、能够朗读并理解全文,能够读写词汇表所列单词,掌握disturb,neglect,generously,bilingual,origin,immigrant,pour,non-,newcomer,province,government,population,citizen,racism,equally,colour,3、能识别who,whom,which,that,whose引导的定语从句,由when,where,why引导的定语从句,限定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等语法现象。

4、语法部分能识别定语从句的先行词及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

5、完成课后配套练习。

教学建议:运用配套CD给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对话部分由老师为学生示范并做

拓展练习,并组织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角色扮演。

Unit Eight

教学内容:本单元对话涉及饮食的回答,意念功能有惊奇、满意、高兴的表达方法。课文是两篇介绍性文章,分别介绍了居里夫人和诺贝尔。语法是被动语态。

教学要求:

1、掌握一些常用与饮食相关的用语。

2、能够朗读并理解全文,能够读写词汇表所列单词,掌握marry,prove,achieve,discovery,element,chemistry,constant,greatness,field,pure,event,research,unknown,ray,scientific,attract,examine

3、能识别被动语态的构成及各种时态的被动语态形式,及其疑问式和简略回答。

4、语法部分掌握各种时态的被动语态。

5、完成课后配套练习。

教学建议:运用配套CD给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对话部分由老师为学生示范并做

拓展练习,并组织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角色扮演。

Unit Nine

教学内容:本单元对话内容是询问别人是否会操作某种设备及其回答。意念功能有询问、时段、猜测的表达方法。课文为两篇充满人生哲理的小故事。语法是现在完成进行时。

教学要求:

1、掌握询问用语及使用现在完成进行时介绍自己的情况。

2、能够朗读并理解全文,能够读写词汇表所列单词,掌握remain,fulfill,spread,treat,accept,awake,master,reckon,manage,forbid,simplicity,contented,sage,complain,earnings,bury,source.3、能识别现在分词的构成,现在分词的完成时和被动式等语言现象。

4、语法部分掌握现在分词的构成及用法。

5、完成课后配套练习。

教学建议:运用配套CD给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对话部分由老师为学生示范并做

拓展练习,并组织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角色扮演。

Unit Ten

教学内容:本单元对话内容是使用电话应聘工作和询问工作情况及回答,涉及的意念功能有请求、提议和接受、喜欢、预测等表达方式。课文一篇为时光倒流的假设性文章和一篇关于成长的小故事。语法是虚拟语气。

教学要求:

1、掌握请求、提议和接受、喜欢、预测等表达方式。

2、能够朗读并理解全文,能够读写词汇表所列单词,掌握imagine,travel,breathe,follow,occasion,contact,endurable,conventional,shallow,coddle,benefit,smack,chatter,funny,purpose,doubtful,decline,courtesy,rough,mirror

3、能识别虚拟语气的种类,虚拟语气在条件从句中的用法,虚拟语气在主语从句、宾语从句中的用法等语言现象。

4、语法部分掌握虚拟语气的构成及用法。

5、完成课后配套练习。教学建议:运用配套CD给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对话部分由老师为学生示范并做

拓展练习,并组织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角色扮演。

第三部分

考试及练习

一、期末总评成绩满分为100分,包括两个部分:平时成绩3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书面作业、实验),考试成绩70%。

二、考试根据课程要求的各个层次考核学生的掌握情况,重点复习教材中习题、例题、及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三、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最后需要按照总评成绩要求中所包含的考试成绩的70%进行换算。)

四、试卷题型可采用课后配套练习及练习册的题型,试题要突出重点、难点。

中专英语教学大纲 篇5

目标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职业中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一线进行实际的技术型和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正是基于实践性教学的考虑,我们尝试着在职业中专英语教学实践中进行目标教学的应用。

一、职业中专英语教学的现状

现今在全国各地,由于普通高中扩招,学校规模扩大,数量增加,职业中专生源和减少,造成职业学校招生的困难现状日趋严重。并且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就业形势严峻,职业教育在学校之间、不同专业之间、学生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距”问题:(1)社会发展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供不应求;(2)职业中专生员下降、素质减低,职业中专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教育机制面临羊巨大的挑战。而随羊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作为主要对外交流语言工具的职业英语教育,在发展上存在着更加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普遍英语功底差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心理状态较差,学生学习兴趣低迷,甚至与教师发生对抗,应付英语作业、考试;各地所采用的省编教材起点过高,教材配套的教辅、练习册及音像材料少而且往往编书者并非教书者,这对教师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的有老师不得不自己去找教材甚至编教材来上课;英语课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设备不全、数量少,教学方法过于传统(讲得多、练得少),师生双方的英语输出量很低,师生均感到身心疲惫。

教育部7月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目的强调如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骨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伟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有目标的教学途径。”

目标教学法有极强的实践性教学取向,在语言教学的实践中,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中专的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转变以知识教育、以考试为取向的学术性教育现状。语言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必须摆脱知识教学的机械灌输、注入模式,通过学生语言卷入和交际体验来达到。因此,目标教学是职业中专英语教学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想选择。

二、职业中专英语目标教学中任务设计所遵循的原则

1、目标教学法必须遵以下几个原则:

(1)语言、情景真实性原则:任务的设计要提供给学习者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等要符合实际的功能和规律。使学习者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语言,从而学习语言。

(2)形式与功能相结合原则:目标的设计要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相结合。学习者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培养自我把握语言功能的能力,每一阶段任务的设计都要具有一定的导人性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能过系列任务的训练,自己进行推理和演绎,从而理解语言的功能,并在实际中进行真实运用。

(3)目标任务链原则:任务的设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形式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并由数个微任务构成一串“任务链”。在语言技能方面,遵循先输入后输出,使教学阶梯式层层推进。

(4)在做中学原则:自绍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特定的实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大大提前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职业中专英语目标教学中任务的设计

任务的.设是实施任务型教学的关健所在。职业中专学生的英语教学不同于本科英语教学,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注意活动类多样化,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设计不同的目标,使不同类型学生的潜力得到开发。设计任务活动要突出趣味性、交际性可可操作性,要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用外语解决现实问题。英语教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既照顾个体差异,又体现教育公平。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录活多样的教学任务。

三、目标教学法在职业中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目标语言教学的三个阶段(包括目标前、目标环和语言知识要点)中,其核心部分是目标环。

目标前活动阶段,是目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呈现和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介绍任务要求和实施步骤。

目标环阶段,这是语言技能的习得过程。设计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任务。学生通过交际任务的完成,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汇报小组的学习成果。教师应在一旁给予语言建议。各组学生向全班同学星现他们的报告,教师充当主席的角色,评价各组任务的完成情况。

这一环节有助于反思和巩固,帮助学生认识差距,促进其主动弥补存在的不足。教师要让学生尽可能地独立思考,培养独立应对错误和困难的能力,及时的他定和热情的捷达、释疑会使学生更愿意投入下一轮任务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目标教学强调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素质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中越发显示出其优越性。同时,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设计难易适中的任务;如何把握语言的准确性、流利性和复杂性三者关系;如何处理形式与意义的关系;如何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形成性的评价等都有待手我们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王敬东,教学法辞典(M)济南:山碍教育出版社,1992,5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9

[3]邢媛,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太原大学学报(J),6

[4]戴雁辉,郭翠霞,任务型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上的应用,读与写杂志(J),5

[5]周英,任务型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和实现山西职工医学报(J),2

[6]苑广滨,任务型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和实现,绥化学院学报(J)2007,2

[7]吴学军。谈任务型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考试周刊(J)2007(16)

中专英语教师工作总结 篇6

转眼间,一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学期的工作,使我感到既繁忙又充实,在工作中接触到了许多新事物,接触了许多新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其他老师的帮助,也学习到了许多新知识、新经验,使自己在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上有了新的提高和进一步完善,下面我将这一学期的个人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积极上进

我积极响应学校的各项号召,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认真领会学习内容,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严格要求自己。思想积极向上,要求进步,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教学中,能够做到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帮助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学习热情和信心,为同学们树立了良好形象。

二、认真钻研教学

这学期我担任的是初中一年级和中专一年级的英语教学。我能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教学,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没了,英语自然也不会学好。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勤于专研,注重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潜心研究英语课堂教学,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理念,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运用语言,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注重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并能够及时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虚心向他人学习

在学习中和工作上难免会有不明白的问题,我就会虚心地向其他老师请教。这样可以及时纠正自己工作上的失误,能使我更好的胜任这份工作,并且对工作也有了一份责任感,让我觉得任何工作都应该做得最好。我想,不为别的,只为我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这是学校的团队精神,也是团结协作,永不磨灭的团队精神。

中专英语教学策略浅论 篇7

一、中专英语教学现状

1. 学生素质的问题

近几年来, 随着高中的普及和高校的扩招, 中专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中专学校的生源严重不足, 各中专学校为了招生, 竞争非常激烈, 对进校生的要求越来越低。总之, 学生的素质普遍较差, 尤其是英语基础非常薄弱。大部分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 有些学生干脆放弃。有些学生想学但缺乏竞争和学习氛围, 学习效果不显著, 慢慢心灰意冷。

2. 师资条件的问题

较长一段时期以来, 从事中专英语教学的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学校还相当薄弱。近几年来, 师资状况逐年有所好转, 但还是有相当部分的教师业务水平适应不了新形势的要求。加上教学任务繁重, 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 大部分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尤其是听力和口语。

3. 教学方法的问题

(1) 师生角色转换不到位, 教师“一言堂”状况仍然存在,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未得到确立。 (2) 课堂教学情境性不够、信息量小, 特别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没有得到均衡发展。 (3) 教学形式单调, 方法简单,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未得到充分利用, 因而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不重视情感教育和后进生转化工作。

二、创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如何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是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首先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朱小蔓教授说:“离开感情层面, 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 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甚至与学生建立起母女般、父子般或兄弟姐妹般融洽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觉得教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 与教师无话不说、无事不谈,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 还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 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来说, 学生喜欢某位教师, 课堂气氛就会活跃,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浓厚。因此, 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 以自己真诚的爱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 使得学生不怕出错误, 敢于开口说英语。重视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想方设法地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这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把教师的角色转换成母亲、演员、魔术师, 使枯燥的英语知识通过教师幽默生动、富于表情的演绎, 展现出魔幻般的魅力, 激活英语课堂教学, 把英语课堂变成一块大磁铁, 吸引学生, 使学生欲罢不能。

三、制订学习计划的策略

要想学好一门外语, 光靠苦干是不行的, 还要巧干, 也就是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和策略。教师要因人而异, 要求学生自己学会量身裁衣, 根据个性特点、学习基础及学习习惯, 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从时间上, 计划可以分为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期计划和年计划。记忆单词可以通过划分时段执行, 不一定非要集中某个时间点完成任务, 那样会使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 而且收获不大。学生可以利用课间、课后、饭时、便时及就寝前等时间段分解自己定的单词任务数, 这样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很多单词。学生有了一定的单词量, 上课就能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和教材所呈现的知识, 慢慢地就会产生学习的快乐和体验成功的喜悦之感。

在周计划中,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记忆几个常用句型或句子;在月计划中, 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几篇文章。通过这几项学习, 学生培养了熟练的口语交际能力, 达到了培养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目标。有了日、周和月计划的实施, 期计划和年计划就会顺理成章地实现和达标。因此, 制订学习计划的策略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

四、词汇学习策略应注意的问题

中专生是中考的失利者, 他们的自信心受过打击。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我深知学习策略除了包括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以外, 还包括情意策略, 也称情感策略。因此, 教师在进行词汇学习策略训练过程中, 应做好以下几点。

1. 激发学生兴趣, 注重个性差异。

教师应根据学习策略教学的具体内容和任务, 运用多样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乐于接受所讲授的学习策略, 自觉地将外在训练内化为自身运用策略的能力。另外,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 合理确定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因材施教, 进行训练。

2. 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教师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认知策略的掌握程度、学习内容的数量与难易、学习任务及要求制订计划, 然后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 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 及时地修正策略, 尽快掌握和灵活运用元认知策略, 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3. 重视群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教师在坚持群体教学的同时, 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而且要特别关心后进生, 还要针对性地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 还要及时发现并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 帮助他们发挥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使他们也尝到情感策略所带来的快乐。

4.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 共同学习。

中专英语教学之我见 篇8

关键词:中专英语窘境 面临问题 建议

1.中专现实情况分析

1.1中专英语面临的窘境

在中学,英语是主科,学生强迫自己把英语学好。由于学生自觉性比较强,课本内容量大,学生习题量大,学习压力大,教学按部就班按高考指挥棒进行教学。而在中专,学生在初中时大多数英语基础差,进入中专内心只想把专业课学好,好利用自己学的的专业找工作。而对英语得过且过,加之从2002年开始,中专生的等级考试不了了之,学生没有压力,英语课再次沦为考查科,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同时英语课时也逐步减少,学生不爱学习英语,可是学校又要要求学生达到大纲要求。教师教学处于非常尴尬境地。

1.2学生质量下降

近几年来,随着高中生的普及和高校的扩招,以及家长对中专教育理解上存在误区,导致绝大数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中专学校的生源严重不足。加之各中专学校为了招生竞争非常历害,因而对进校生门槛的要求越来越低。总之,学生的素质普遍较差,尤其是英语基础非常薄弱。很多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甚至有些干脆放弃。

1.3教师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近年来,从事中专英语教学的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高中课改以来,对于英语教学要求提高,省里多次组织培训,教师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相比之下,中专侧重于专业课教师培训,而对于基础课教师重视不够,很少有机会培训,有相当部分的教师业务水平适应不了新课本的要求,再加上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大部分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听力和口语。

1.4教学方法需待改进

(1)教师对学生要求标准一致,个体差异性关注不够。(2)课堂教学听、说、读、写能力没有得到全面发展。教课基本是读写训练,由于学生听说能力较差,教师讲授起来又很难,从而忽视听说的训练。(3)教学过于单调,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未做到多样化,仍是以教师讲为主,忽视学生的参与,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对于后进生沟通不够,缺乏耐心。一段时间学生没有进步或不明显,很多教师放弃了努力。

2提高中专英语教学质量的建议

2.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

教师是一所学校的根本,没有好的教师,就不可能教授出好的学生。一方面,教师要利用业余时间刻苦专研业务,利用网络观看示范课教学,提高听力和口语授课水平。另一方面,学校利用寒暑假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更新理念,适应新课程要求,同时学校尽可能多组织教师参加校外同学科教师听课活动,提高业务水平.教师制订出自学计划,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尤其要努力提高听力、口语表达能力,做到基本上能用英语上课,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

2.2改进教学理念

2.2.1课堂教学逐渐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素质教育。英语教学学生应加强口语、听力练习。英语是学生自己练会的.而不是教师讲会的。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课堂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就是说学习英语是靠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内化。由此可见,以学生为主体,更多的学生实践活动才能让课堂更为生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让学生有成就感。

2.2.2整合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教师可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改变或调整顺序,使知识更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符合学生的兴趣、认知特点、心理和能力需求,从而引导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如unit6 seasons 描写天气的新词汇有:rainy 、sunny、snowy、cloudy等,教學可根据当地实际天气让学生描绘,提高学生应用词汇能力,同时把需要使用的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How is the weather today?提前教学 ,使学生的知识掌握具有连贯性.在本单元写作中可以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句子,而较复杂的句子可以删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是活化教材,突出主干,将教材内容活化于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具体来说是要将文字活化为话语,使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相结合,把教学活化为交际,使语言技能转化为交际能力。

2.2.3运用多种手段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采用直观生活教学,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如在教学实物名词时,可采用实物或实物模型进行教学。在教学人物、事件、自然现象、动作表情时,可借助图片、简笔画、肢体语言等。把录音机,多媒体计算机等引进课堂,充分发挥其优势。在课件的制作上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增加视频,flash动画,歌曲等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使其更好的关注课堂。同时,教师按照注意规律来精心设计制作,要运用恰当的艺术形式,做到灵活生动,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色彩鲜明。例如,我在制作课件《A Gift From Grandpa》一文时,先在开始播放一段珍惜时间的视频,从而学生关注课堂。然后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课件制作一些flash动画,答对能吃上苹果,如果答错,苹果就会掉地上。这样回答问题就变成一种快乐的游戏,课堂充满快乐。另外在学完本课知识内容后,让学生在欢快的英语歌声中结束本次课

2.2.4加强与学生及家长沟通

上一篇:中青班学习培训总结下一篇:德育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