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动手做条龙教材

2025-0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家动手做条龙教材(精选2篇)

大家动手做条龙教材 篇1

2、过程方法:a以一个基本(纸杯、圆台形体)为设计元素,进行重复的构成练习,形状起伏变化的中国龙的形象b初步了解剪、刻、粘的方法c多种方法把龙头和龙身连接成整体d能够采用最佳的方法展示小组的作品

3、情感培养:a进行爱国主义教育b培养动手能力c提高学生的审美眼光d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e合理利用废弃物,爱护环境f强调竞争意识,激发创造精神

二、教学重点:调动学生情绪,使大家能热情、积极地参与到做龙的活动中来。

三、教学难点:如何把构成知识应用到设计和制作中来,使龙的造型和结构有新的创意。

四、教具准备:书、纸杯、剪刀、课件、范例、磁带、录音机。

五、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前准备。

(二)、导入新课:教师首先展示自己用纸杯做的龙的教具、龙的剪纸作品,并提问。教师:同学们看一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答:龙。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展示课件:龙的图片)就像屏幕上的这条龙一样,它是我们民族的象征。那么大家仔细想一想: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龙这种动物呢?答:没有。

教师:可是在龙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很多其他动物的影子。哪位同学能给老师说说,在龙的身上我们都能找到哪些动物的特征呢?

学生举手回答:头像骆驼、眼睛像乌龟、角像鹿角、鳞像鱼鳞、爪子像老鹰等等。教师:同学们刚才说的都对。由此可见,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象。它集威武雄健于一身,深受人民的喜爱。哪位同学能给老师说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事物和龙有关?

学生举手回答:赛龙舟、舞龙、二月二剃龙头、属相中的龙、日用品上龙的图案等等。

教师:结合课件及黑板上的展示,说明龙的形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三)、讲解制作方法:

教师:同学们在和老师一起了解了有关龙的相关知识后,一定也像自己动手做条龙,那么大家仔细看看老师讲台上放的这条龙是由什么做成的呢?答:纸杯。

教师:今天我们就用纸杯来做条龙。(板书:纸杯————龙)我们将大家平时随便

丢弃的纸杯收集起来,通过剪、刻、粘等方法,组合成一条龙。(教师演示重点部位:龙头、龙身、底座各部分的制作方法及如何连接。)通过老师的示范,大家一定都跃跃欲试了,接下来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动脑动手,把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材料变成一条小龙。

(四)、分小组制作:每6个人一组,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保持卫生。教师:放背景音乐(张明敏的《龙的传人》)学生开始分工制作,教师指导。

(五)、作品展示:学生以各种方式展示本组作品,包括制作材料、造型特点、象征寓意或情景表演等,强化对龙的感受。

(六)、评价:学生自评、互评,选出制作和介绍双优的小组,并阐述理由。教师将所提到的作品做重点展示并给予点评。

(七)、教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通过老师的讲解与启发,能将许多生活中的废弃品

大家动手做条龙美术教案教学设计 篇2

1、知识目标:了解立体构成的概念,了解关于龙的知识、龙的习俗。

2、能力目标:初步了解剪刻、粘的方法,掌握龙头、龙身的制作方法。

3、情感目标: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是炎黄子孙的民族之魂,中国人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我们把龙作为尊严和吉祥的象征。把龙作为文化和历史的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调动同学情绪,使大家能热情、积极地参与到写龙、做龙的活动中来。

难点:如何把平面构图(布局)构成知识应用到设计和制作中,使龙与龙字的造型和结构有新的创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废弃的纸杯、胶卷盒、药盒、易拉罐、刀、剪等。

教学设计:

1、导入。

(1)调动学生、引导学生进入课题:“中华民族又称为‘龙的传人’,那么关于‘龙’的话题你们知道多少?”

(2)观看多媒体课件,欣赏关于龙的图片资料。

2、欣赏书法。

(1)欣赏关于龙的书法作品,了解龙的写法。

(2)请学生上讲台演示写“龙”字,画“龙”画。

3、讲解。

(1)提供关于龙纸杯制作的影片。

(2)教师讲解制作过程。整条龙身分为三个部分,即:1、龙头、2、龙身、3、龙尾。可分别组成三个小组,制作三个部分;然后组合而成。

4、练习。

(1)运用手中的纸杯制作一条龙。

(2)教师来回巡视,并进行指导。

5、评价。

(1)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制作的龙,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评价。

(2)建议:制作的`龙是否形象细致。

6、拓展。

课后收集关于龙的资料,了解关于龙的神话故事。

上一篇: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下一篇:2024春德育处工作总结